必修2 2.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习题 带解析

合集下载

高一地理 必修2 2.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习题 带解析

高一地理  必修2 2.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习题   带解析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习题下图为某地1965年和2009年地理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B地形成村镇最可能的条件是A.水源充足、交通便利B.矿产资源丰富C.优惠的政策D.劳动力素质高2.下列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与图中A城市相似的是A.武汉B.抚顺C.株洲D.桂林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城市城区地租分布等值线图(数值:a>b>c),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该市重工业不断向东北部迁移,主要原因可能是①城区地价上涨②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③北部人口众多,有大量剩余劳动力④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4.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区,主要原因是甲地A.位于城区外缘,环境质量好B.远离中心城区,地价便宜C.地势开阔,便于建立住宅区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5.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条件B.交通条件C.人口分布状况D.早期商业活动读“某地1970年和2006年地理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6.到2006年,B地没有形成城市的原因可能是()①水资源桔竭②没有铁路通过③内河运输地位下降④周边地区资源优势比该地区明显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7.与图中F城兴起的区位条件相似的城市是()①英国阿伯丁②美国休斯敦③中国东营④中国重庆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读巴西人口密度和主要城市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8.巴西的城市分布特点是( )A.东北沿海地区城市密集,西南内陆地区城市稀疏B.平原地区城市密集,高原地区城市稀疏C.低纬地区城市密集,高纬地区城市稀疏D.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城市密集,人口密度小的地区城市稀疏9.巴西利亚市形成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纬度低,气温高B.位于河谷低地,地势平坦C.海拔高,气候适宜D.地处内陆,降水稀少下图是我国中部典型城市中心城区示意图和人口密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0.该城市A.地域结构为同心圆模式B.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为行政区C.河流与人口分布关系密切D.河流运输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11.目前该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向外迁移,由此可知A.城市空间结构发生了变化B.城市等级已经提升C.城市中心区环境恶劣D.城市行政区划发生变化下图为某城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专题2.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必修2)(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专题2.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必修2)(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核心突破】【核心要点1】城市土地利用和主要功能区【归纳总结】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

三大功能区的形态、特征及位置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1.城市各功能区的合理布局一个城市能否有效地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各功能区的关系是否得到妥善、合理的处理,特别是居住区与工业区之间的合理组织。

城市规划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城市各功能区之间要有便利的交通。

工业区内部要有便利的交通,工业生产本身需要多种设备与原材料,这些物质的运输费用在生产成本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工业用地多沿公路、铁路、通航河流等交通便捷的区位布局,以降低成本。

居住区内部要有便利的交通,以方便居民生活。

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之间也要有方便的联系。

(2)在城市建设中,要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

从工业区与城市的位置考虑:①出于经济、安全和环境等方面的考虑,通常把一些不宜靠近居民区的工业企业布局在城市的远郊;②对城市有一定污染、占地多、货运量大、需要采用铁路运输的工业企业应布局在城市边缘;③在城区及居住区内,可安排一些污染小、用地少、无需铁路运输或运输量不太大的工业。

从工业区与河流、风向的位置关系考虑:严重污染大气的企业一般布局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季风的垂直风向和最小风频的上风向;严重污染水体的企业一般布局在城市河流的下游。

(3)给城市留有发展余地。

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城市的建设也总是在不断变化的。

虽然城市规模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但城市的建设发展总会有一些现实条件下预见不到的变化,这就要求今天的城市规划在城市功能区的组织上要为未来的城市发展留有一定的余地,这样从短时间来看好像是浪费了城市利用空间,但却避免了后续发展中因某些功能区布局不合理而造成的搬迁改造困难,因而符合城市发展的长远利益,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城市地域功能区的成因3.城市功能区的合理规划(1)商业区(2)城市功能区的合理规划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关键,关系到整个城市能否有效地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

2.1 城市的空间结构 同步训练(必修2)

2.1 城市的空间结构 同步训练(必修2)

课时练(4)——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的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

甲、乙、丙、丁是四种不同的功能区,若该城市是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形成的,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表示居住区的是()。

A.甲B.乙C.丙D.丁2.图中丙功能区分布在河流下游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B.政治因素C.社会因素D.环境因素下图表示我国某特大城市一二三环线之间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占该区域面积比重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表示居住用地、工业用地、道路用地、商业服务用地的数码依次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④①③D.④③②①4.商业服务用地所占面积从市中心向外围逐渐减小的原因是()。

①环境污染逐渐严重②人口密度逐渐减小③交通通达度逐渐减弱④服务范围逐渐减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某城市地处平原地区,图1示意该城市功能分区,图2示意地租变化。

读图,回答5~6题。

5.若该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则其主导风向和河流的大致流向可能是()。

A.西风;自西向东流B.西北风;自东向西流C.东南风;自东向西流D.东风;自西向东流6.图2中曲线能反映图1中甲乙一线地租变化的是()。

A.①B.②C.③D.④下图为某城市内一区域日均地铁分时段客运量统计图。

读图,回答7~8题。

①8:00~9:00②10:00~11:00③20:00~21:007.该城市的这个区域最可能是()。

A.居民住宅区B.钢铁工业区C.中心商务区D.公园游览区8.该区域地铁客运量的日变化直接反映了()A.住宅区地价高于工业区B.中心商务区用地减少C.工业区与住宅区分离D.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读“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完成9~10题。

9.住宅区密集分布的区域是()。

A.0~2千米处B.2~3千米处C.3~5千米处D.6~7千米处10.距市中心2千米内常住人口密度并不最高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练习: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练习: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含解析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基础巩固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面积空间变化图”。

据此完成第1~2题。

1该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集中区由市中心向外依次是( )A.商业及公共服务、住宅、工业B.住宅、商业及公共服务、工业C.商业及公共服务、工业、住宅D.住宅、工业、商业及公共服务2距市中心4千米附近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政策、劳动力B.市场、劳动力C.地价、市场D.政策、地价解析:第1题,从三种功能用地面积在不同距离上比重看(分布面积最大处),从市中心向外依次是商业及公共服务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

第2题,距市中心4千米附近主要为住宅区,工业在此发展的主要优势是靠近市场和劳动力充足。

答案:1.A 2.B读右侧“城市楼层高度与距市中心距离的关系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在P区域形成的城市地域功能区是( )A.工业区B.住宅区C.中心商务区D.高科技区4上题中的功能区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A.交通便利B.地租较高C.常住人口多D.科技发达解析:P区域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流动人口多,多形成商业区。

市中心的常住人口较少,人口昼夜差别大,主要是交通便利,流动人口多,吸引了商业布局。

答案:3.C 4.A5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主要原因是( )A.降低生产成本,保护城市生态环境B.方便工人的上下班C.寻找交通方便的地区D.加强城市经济实力,拓宽城市地域范围解析:工业区占地面积广且易造成环境污染,而市区外缘的地价低,故其向市区外缘移动的原因可从地价及环保两方面考虑。

答案:A下图是我国西南地区中等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6~7题。

6图中 E 工业区与 F 工业区相比,显著的区位优势是( )A.交通的便捷程度高B.冬季无污染C.地价低廉D.工人素质高7随着城市发展,Y 住宅区较 X 住宅区更有利于居民的居住和生活,理由是( )①依山傍水,风景优美②远离铁路,噪音污染轻③交通便利,方便职工上下班④远离工业区,环境清洁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第6题,读图可知,E工业区位于铁路与城市主要干道交会处,交通便捷程度比F工业区高。

与城市化 2.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2(2021年整理)

与城市化 2.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2(2021年整理)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2.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习题新人教版必修2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2.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习题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2.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习题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2。

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一、单选题1. 有关城市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

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B。

热带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河谷地带C.我国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都位于季风区D.世界上的大河中下游平原都有大城市分布下图是某地区土地利用现状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2—4题。

2.如果现状布局合理,则当地盛行风向可能是( )A。

东南风 B.东北风 C.南风 D.西南风3.如果要布局新的居住用地,较合理的地区是()A。

① B.② C.③ D.④4。

适宜在P点布局的是()A.钢铁厂B.造纸厂C.印染厂D.自来水厂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的功能区分布示意图。

A、B、C为不同的功能区。

该城市是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形成的。

读图,回答下列5-6题。

5.图中三种功能区分别是商业区、工业区和居住区,A、B、C分别代表的功能区是A.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B.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C。

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 D.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6。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功能区C区位优势的是A.靠江临海,水运条件好,交通便利B.水源充足,地势平坦C。

位于城市河流的下游地区,对城市的污染较小D.人口最稠密,劳动力充足7。

大连是我国北方的重要沿海城市,哈大铁路线的终点。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2章 第1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word练习题(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2章 第1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word练习题(含解析)

第二章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一、单项选择题读“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完成1~2题。

1.住宅区密集分布的区域是( )A.0~2千米处B.2~3千米处C.3~5千米处D.6~7千米处2.距市中心2千米内常住人口密度并不是最高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A.交通通达度低B.环境质量差C.地租昂贵D.服务设施差【答案】 1.C 2.C【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与市中心距离3~5千米处,人口密度最大,应是住宅区密集分布的区域。

第2题,距市中心2千米内常住人口密度并不最高的主要原因是市中心交通通达度高,地租昂贵。

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等值线的数据(单位:元/m2)有1 000、1 500、2 000、2 500。

其中数据为2 000元/m2的等值线是( )A.①线B.②线C.③线D.④线4.图中阴影部分应为( )A.商业中心用地B.外围商业用地C.工业用地D.住宅用地【答案】 3.C 4.B【解析】第3题,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故2 000元/m2的等值线为③线。

第4题,阴影部分为通往市中心的公路与环城路交会处,地租较高,应为外围商业用地。

读“某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示意图”,完成5~7题。

5.在图中,③区( )A.是城市的生产中心B.常住居民最多C.商业活动繁忙D.环境质量最差【答案】 C【解析】③区为中心商务区,商业活动最繁忙。

6.在②区内,可以布局( )A.学校、体育馆B.消防车库、停车场C.政府机关、停车场D.超市、文化馆【答案】 B【解析】②区为防护带,可建绿化带、车库、停车场等。

7.①、④是以住宅用地为主的卫星城。

造成它们地价差异的主要因素,并不是( ) A.与市中心的距离B.自然环境条件C.基础服务设施D.交通通达度【答案】 A【解析】①、④住宅区价格高低与环境条件,基础服务设施,交通便捷程度等方面关系密切。

二、综合题8.下图是“某城市规划简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高中地理必修2课时作业42: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练习题

高中地理必修2课时作业42: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练习题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一、选择题下图是上海市某区域住房价格受各因素影响的权重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该区域二手房价格受交通条件的影响权重值为 6.42%,新房价格受交通条件影响权重值为0.67%,影响程度均没有现实生活中感觉到的那么大,这可能是该区域( ) A.人口密集B.环境质量好C.繁华程度高D.交通便利2.有关该区域房地产管理与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房地产开发商关注环境质量B.基础设施决定二手房价格C.位置对二手房、新房的影响差异较大D.人口状况对二手房、新房的影响差异较小城市功能用地的演替表现为用地的扩展和不同功能用地间的相互转换。

我国北方某综合性大城市中心城区的建成区面积从2003年的237平方千米增加至2012年的330平方千米。

下图为2003~2012年该城市某一种主要功能用地的演替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所示的城市功能用地,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城市几何中心和主要街道交会处B.是城市中最主要的用地形式C.该功能区集中区域人口昼夜变化大D.地租水平是城市三类主要功能区用地中最低的4.2003~2012年功能用地的变化表明,该城市 ( )A.发展仍在向城市中心集聚B.城市地域结构变化不大C.功能用地以均衡发展为主D.发展以向外扩展为主中考试]下图是我国某城市沿某方向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从2004年到2014年,该城市住宅区范围大致由距市中心( )A.0.5~5.8千米处转移到1.1~6.5千米处B.0.5~3.9千米处转移到1.1~4.5千米处C.1.1~3.9千米处转移到1.5~4.5千米处D.1.1~3.9千米处转移到1.5~6.5千米处6.2014年某大型超市连锁店进驻该城市,选址位于图示方向距市中心4.5千米处,选址原因最可能是( )A.市中心交通拥堵B.地租比市中心低C.便于居民就近消费D.市中心人口减少下面为我国西部某城市用地示意图及P~Q沿线土地价格走向图。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2:2.1城市的空间结构(含答案)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2:2.1城市的空间结构(含答案)

地理·必修2(中图版)第一节城市的空间结构下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

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

完成1~2题。

1.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A.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B.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C.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D.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2.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 )A.城市服务等级提高 B.城市交通条件改善C.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D.城市生态环境优化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1970-1990年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和夜间人口变化越来越大,即人们白天到中心商务区工作,夜间休息到住宅区,体现出住宅区和中心商务区分离。

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反映出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住宅区和中心商务区分离的必备条件是城市交通条件改善,只有城市交通条件改善,才能使人们上下班更为便捷。

答案:1.C 2.B(2018·汕头质检)下图为某城市主要功能分区示意图且功能区分布合理。

读图,完成3~4题。

3.图示城市功能区中,最可能为住宅区的是( )A.a B.b C.c D.d4.该地主导风向最不可能是( )A.正南风 B.东南风C.西南风 D.西北风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c位于城市的中心且面积较小,交通便捷,应为商业区;d位于商业区的外围且面积最大,应为住宅区;a位于城市外围且邻近铁路,应为工业区;b为住宅区与工业区之间的绿化带。

第4题,钢铁厂会对城市大气造成严重污染,在该城市中钢铁厂位于城市的西北方且布局合理,说明该地的主导风向不可能为西北风。

答案:3.D 4.D读下图,完成5~6题。

5.该城市2000年与2007年地价变化反映了( )①远郊地价升值幅度高于市中心②地价整体有所上涨③中心城区范围扩大④城市规模扩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迁移转化能力、对抽象原理的解读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习题
广州市国规委发布《广州市城市总体規划(2017-2035)》,优化提升天河等主城区,未来将形成“主城区-副中心-外围城区-新型城镇-乡村”的城乡空间网络体系。

其中,天河等主城区,将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控制人口密集度,增加绿地、开敞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推进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广州空间扩展模式的变化可以
A.集聚过度分散的中心商务区B.突破单极发展的瓶颈
C.削弱中心城区的核心地位D.促进城市各区的竞争
2.推测天河区在目前发展过程中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
A.中心区房价较低B.就业比较困难
C.生态环境压力较大D.人口密度过低
下图是我国东南某地城乡规划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3.根据城市空间结构规划的一般规律判断甲、乙功能区分别是()
A.住宅区、工业区B.文化区、工业区
C.工业区、住宅区D.住宅区、文化区
4.批发市场区位选择的主要优势条件有()
①靠近高速公路,交通便利②靠近农田,便于获取农产品
③离商业区较近,便于零售商进货④位于城市外缘,地价较低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5.下列植被的功能,不是图中绿化带的主要功能的是()
A.净化空气B.减弱噪声
C.美化环境D.防风固沙
6.在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A.a B.b
C.c D.d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是指城市阶层结构的地理位置与空间结构的表征,下图为2000年和2010年广州市社会空间结构抽象图,其中数字1代表老城区。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数字6代表的是
A.低收入阶层居住区B.高收入阶层居住区
C.外来人口和本地居民混居区D.农业人口散居区
8.2000年—2010年间促使广州市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因素B.经济因素C.政策因素D.环境因素
下图为我国长三角地区某城市人口密度、土地价格、交通通达度、夏季平均气温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9.图中四条曲线中,表示人口密度变化的是
A.a曲线B.b曲线C.c曲线D.d曲线
10.b曲线在距市中心2千米附近出现高值的原因是
A.距城市中心最近B.市内两条交通干线交汇处
C.交通通达度最好D.该处入口最稠密
11.A图为“某城镇略图”,B图是该城市某小区平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1)请评价该城市在甲处建设化学工业(大气和水污染严重)的合理性。

(2)①、②、③代表三种城市功能区,其中区占地面积最大,区不断向外移动(填代号)。

其中地价最高的是(填代号),理由:、。

(3)现拟在乙丙丁戊四地中选一处建设一个高档小区,最佳选址是________,试简述其理由
(4)说出居民小区中荷花池的生态功能。

答案与解析
1.B 2.C
【解析】
1.据材料并结合图可知,广州“主城区-副中心-外围城区-新型城镇-乡村”的城乡空间网络体系,可以实现城市的合理发展,突破单极发展的瓶颈,凸显广州自身的特色,人文、宜居、全配置,又体现对外经济发展、国际交往等全球化愿景。

故选B。

2.据材料可知,天河等主城区,将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控制人口密集度,增加绿地、开敞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推进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

因此可能会导致中心区房价猛增,人口过度集中,生态环境压力增大等问题,ABD 均错误,C正确。

故选C。

3.A 4.C 5.D 6.D
【解析】
3.城市空间结构规划的一般规律,居住区所占比重为40-60%,比重最大,所以甲为住宅区。

乙沿交通线布局,在城市外围属于工业区,受环保要求有绿化带与居住区隔开。

只有A符合题意,BCD皆错。

故选A。

4.批发市场一般占地面积大,要求地租低,靠近交通线,也就是交通最优原则。

靠近高速公路,交通便利,离商业区较近,便于零售商进货,位于城市外缘,地价较低都正确;靠近农田,便于获取农产品影响不大。

综上所述,故选C。

5.城市功能区布局中绿地主要是美化环境、消除噪音、消烟除尘功能。

防风固沙主要用在生态建设方面,而城市绿地主要为减轻环境污染和美化环境。

故D正确。

6.依图信息可知d所在地是风景区,河流上游环境优美污染少适合布局疗养院高级住宅区。

a、c靠近公路噪音大,b 河流下游污染大不适合高级住宅,所以ABC错。

故选D。

【点睛】
7.C 8.B
【解析】
【分析】
考查城市功能分区,要求我们能够根据各功能区的特点,判断各功能区类型。

掌握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

7.读图,与2010年分布位置对照,图中数字6代表的功能区在城市的外围,靠近工业区,应该以外来务工人口为主,同时混合本地居民, C对。

低收入阶层居住区距中心区较远,A错。

高收入阶层居住区交通便利,靠近快速路,B错。

农业人口散居区应在市区外围或郊区,分布在7位置,D错。

故选C。

8.城市各地的地租不同,商业、工业、住宅等付租能力也不同,根据各自付租能力和地价差异,各项活动之间发生竞争并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所以2000~ 2010年间促使广州市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B正确。

故选B。

9.C 10.B
【解析】
9.图中四条曲线中,市中心的地价高,不适宜居住,人口密度小,表示人口密度变化的曲线在市中心较低,向中心附近地迁移,中心附近地人口密度高,然后是逐渐降低,对应c曲线,C对。

a曲线最平缓,是夏季平均气温,A 错。

交通通达度对应b曲线,在市区外围交通干线交汇处通达度较高,呈现由中心向外波状递减,B错。

土地价格总体由中心向外递减,对应d曲线,D错。

故选C。

10.图中b曲线在距市中心2千米附近出现高值的原因是市内两条交通干线交汇处,交通通达度高,B对。

距城市中心较近,A错。

交通通达度较好,最好处在市中心,C错。

该处入口较稠密,D错。

故选B。

11、【答案】(1)位于城区河流下游,对城区河流污染小;位于盛行风下风向,对城区大气污染小;靠近铁路、公路,交通便利;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位于城市的外缘,地价低。

(2)① ③ ② 地处市中心,交通通达度好,(人流量大,为中心商务区)
(3)乙位于盛行风向的上风向;靠近河流上游,环境较好;远离工业区,污染小;靠近文教区,文化生活资源丰富。

(4)(减小温差,)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增加空气湿度,调节局部气候;吸烟滞尘,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增加地下水等。

【解析】
【详解】
(1)化学工业的大气和水污染严重,该城市在甲处建设化学工业的合理性,主要从大气污染、水污染、交通、水源、地价等因素考虑。

甲处位于城区河流下游,对城区河流污染小。

位于盛行风下风向,对城区大气污染小。

靠近铁路、公路,交通便利。

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位于城市的外缘,地价低。

(2)①、②、③代表三种城市功能区,其中①区占地面积最大,是住宅区。

③区不断向外移动,是工业区。

其中地价最高的是②,是商业区。

理由是地处市中心,交通通达度好,人流量大,为中心商务区。

(3)现拟在乙丙丁戊四地中选一处建设一个高档小区,最佳选址是乙。

理由是位于盛行风向的上风向,空气质量好。

靠近河流上游,水质好,环境较好。

远离工业区,污染小。

靠近文教区,人群素质高,文化生活资源丰富。

(4)水体的温度变化慢,变化幅度小。

居民小区中荷花池的生态功能是减小温差,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有利于增加空气湿度,调节局部气候。

湿地植被能吸烟滞尘,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有利于下渗,增加地下水等。

【点睛】
化学工业的大气和水污染严重,区位选择的合理性,主要从大气污染、水污染、交通、水源、地价等因素考虑。

占地面积最大的是住宅区,地价最高的是商业区。

居民小区中荷花池具有湿地的基本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