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香温席

合集下载

一个小孩对着床扇风的故事

一个小孩对着床扇风的故事

一个小孩对着床扇风的故事东汉时,有一个人名叫黄香,是江夏(今湖北境内)人。

很小的时候,他就懂得孝顺长辈的道理。

在他九岁时,母亲去世了,父亲一人来养育他。

他深知父亲的辛苦,对父亲倍加孝顺,一切家务活都由他一个人承担。

别的小孩子在玩耍时,他在家里劈柴做饭,好让父亲有更多的时间休息。

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黄香的父亲干完活,坐在院子里乘凉。

黄香就用扇子把床扇凉,然后伺候父亲上床就寝。

冬天,天寒地冻,他先用自己的身体把被窝暖热,才让父亲躺下睡觉。

日久天长,黄香对父亲的孝道深得乡邻的称赞。

在黄香十二岁时,江夏的太守称他为“至孝”,汉和帝也曾嘉奖过他。

长大后,人们推举黄香当地方官。

黄香担任太守时,体恤百姓们的饥苦,爱护子民,为百姓谋利。

有一次,黄香出任太守的地区遭受了特大水灾,他毫不犹豫拿出自己历年的俸禄,赈济受灾的百姓;同时上奏皇帝,请求减免百姓当年的税务。

百姓们都十分爱戴这位爱民如子的好官。

因此黄香的事迹在当时就流传得很广,在当时流行着这样的一句话:“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这就是黄香温席的故事。

其故事被编入《二十四孝》和《三字经》中,激励着历代的中国人尊亲敬长。

《三字经》中一句“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说的便是黄香。

《二十四孝》赞曰:“冬月温衾暖,炎天扇枕凉。

儿童知子职,知古一黄香。

”扩展资料:1、“黄香温席”原文:昔汉时黄香,江夏人也。

年方九岁,知事亲之理。

每当夏日炎热,则扇父母之帷帐,令枕席清凉,蚊蚋远避,以待亲之安寝;至于冬日严寒,则以身暖其亲之衾,以待亲之暖卧。

于是名播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2、“黄香温席”译文: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人,是江夏(今湖北境内)人。

年纪才九岁的时候,就已经懂得孝顺长辈的道理。

每当炎炎的夏日到来时,(黄香)就用扇子对着父母的帐子扇风,让枕头和席子更清凉爽快,并使蚊虫远远地避开(黄香双亲的帐子),让父母可以更舒服的睡觉。

到了寒冷的冬天,(黄香)就用自己的身体让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好让父母睡起来时觉得暖和。

【历史故事】黄香温席的故事内容 黄香扇枕温衾的故事简介

【历史故事】黄香温席的故事内容 黄香扇枕温衾的故事简介

【历史故事】黄香温席的故事内容黄香扇枕温衾的故事简介【历史故事】黄香温席的故事内容黄香扇枕温衾的故事简介
父母爱他们的孩子,不要求他们的孩子回来。

如果孩子们能孝顺他们,这就足以让他们觉得他们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在古代,有无数关于孝顺父母的故事。

这些简单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

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在九岁的时候母亲就因病去世,他是父亲含辛茹苦地带大的,自小看到父亲为了自己的成长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还要每天为自己的生活操劳,黄香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于是黄香总是会为父亲分担很多的家务,能够自己做的事情绝对不让父亲给插手。

我父亲的身体一直不太好。

夏天他总是在床上出汗,但冬天他睡不暖,这让黄翔很焦虑。

为了让父亲睡个好觉,黄香会拿一把蒲扇帮父亲给垫子降温,然后让父亲睡觉。

有时她会在半夜起床的时候扇她的父亲;黄翔知道冬天最冷,尤其是父亲睡不好的时候,每次都会帮父亲暖被子,然后让父亲睡懒觉。

黄香的行为让她的父亲大哭起来。

多么体贴的孩子啊!黄翔知道,如果他想让父亲过上更好的生活,他必须努力学习。

他熟悉经文,写文章文采非凡,受到人们的称赞。

黄香为父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了,让我们每看一次都要扪心自问,我们对父母的孝顺又做到了哪些呢?当我们抱怨时间不够,精力不够的时候,我们再来看看黄香的故事就会觉得自愧不如,真正的孝顺其实就在于这些平淡生活中的细微关怀。

《黄香温席》-小学语文课外阅读

《黄香温席》-小学语文课外阅读

《黄香温席》-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黄香温席》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

他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但他却有着一颗无比善良和孝顺的心。

黄香从小就失去了母亲,父亲独自拉扯着他长大。

生活的艰辛并没有让黄香变得消沉和抱怨,反而让他更加懂事和坚强。

在黄香九岁的时候,他就知道要为父亲分担生活的压力。

每当炎炎夏日来临,黄香总会在父亲劳作归来之前,用扇子把父亲睡觉的席子扇凉。

那一把小小的扇子,在黄香的手中不停地挥动着,他的额头挂满了汗珠,但他却一刻也不停歇。

因为他知道,父亲辛苦了一天,能够睡在凉爽的席子上,会减轻一些疲惫。

而到了寒冷的冬天,黄香又有了新的举动。

他会先钻到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把被子暖热。

然后,再让父亲睡进去。

那冰冷的被窝,对于年幼的黄香来说,是一种挑战,但他从未退缩过。

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让父亲能够在温暖中入睡,不受寒冷的侵袭。

黄香的父亲看到他这样懂事孝顺,心中既感动又欣慰。

他常常对周围的人说:“我家黄香虽然年纪小,但他的孝顺之心胜过了许多成年人。

”黄香的事迹渐渐在当地传开,人们都对这个小小的孩子竖起了大拇指。

大家纷纷称赞他的品德高尚,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

黄香的故事告诉我们,孝顺并不是一件难事。

它不需要我们有多么雄厚的财富,也不需要我们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

孝顺就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可能是一句关心的话语,可能是一个温暖的拥抱,也可能是像黄香那样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丰富的时代,很多孩子习惯了被父母照顾,却很少去主动关心父母。

当我们享受着父母给予的爱时,是否也应该想一想,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也许我们没有黄香那样的条件,需要用扇凉席子和暖被窝的方式来表达孝顺。

但我们可以在父母忙碌一天后,为他们递上一杯水;可以在他们生病时,陪伴在他们身边;可以在节假日,为他们做一顿简单的饭菜。

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将它传承下去。

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像黄香一样,用真心去关爱我们的父母。

黄香温席文言文阅读理解

黄香温席文言文阅读理解

黄香温席文言文阅读理解
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要来聊聊“黄香温席”的文言文阅读理解呀!你们知道黄香吗?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人心呐!
黄香,这可是个了不起的小朋友哟!有一天,他看到父亲辛苦工作后回到家,那疲惫的样子,哎呀,他心里就不是滋味儿啦!他就想呀,我得为父亲做点什么。

于是乎,他就想到了暖被窝这个主意。

晚上等父亲要睡觉了,他就先躺到被窝里,把被窝暖得热乎乎的。

嘿,这就像我们冬天睡觉前会先把热水袋放进被窝里一样,是不是很贴心呀!
想想看,如果你是黄香的父亲,每天工作那么累,回到家有这么个孝顺的孩子给你暖被窝,你心里得多感动呀!这黄香可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对吧?他用自己小小的举动,给父亲带来了大大的温暖。

咱再看看现在,有多少孩子能做到像黄香这样呢?很多孩子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别说给父母暖被窝了,自己的事情可能都懒得做呢!哎呀呀,真该好好学学黄香呀!
黄香温席这件事,虽然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深的情谊呀!这不仅仅是
暖被窝,这是对父母的爱,是对家庭的责任呀!咱们是不是也应该反思反思,自己平时对父母有没有这么贴心呢?
总之,黄香温席这个故事真的太值得我们去好好品味啦!要向黄香学习,做一个孝顺、懂事的好孩子呀!。

孝亲故事:黄香温席

孝亲故事:黄香温席

孝亲故事:黄香温席今天要讲一个著名的古代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黄香。

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

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

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伤心,他从不叫冷,表现出欢呼雀跃的样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种欢乐的气氛,好让父亲宽心,早日康复。

黄香温席的故事出处《三字经》“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

文言文《黄香温席》昔汉时黄香,江夏人也。

年方九岁,知事亲之理。

每当夏日炎热之时,则扇父母帷帐,令枕席清凉,蚊蚋远避,以待亲之安寝;至于冬日严寒,则以身暖其亲之衾,以待亲之暖卧。

于是名播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黄香温席的故事详情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

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

黄香非常悲伤。

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

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

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

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

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很不安。

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

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

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街坊邻居人人夸奖黄香。

夏天到了黄香家低矮的房子显得格外闷热而且蚊蝇很多。

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院里乘凉尽管每人都不停地摇着手中的蒲扇可仍不觉得凉快。

入夜了大家也都困了准备睡觉去了这时大家才发现小黄香一直没有在这里。

“香儿香儿。

”父亲忙提高嗓门喊他“爸爸我在这儿呢。

《黄香温席》原文及翻译赏析

《黄香温席》原文及翻译赏析

《黄香温席》原文及翻译赏析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

下面就由店铺为大家带来《黄香温席》原文及翻译赏析,欢迎阅读学习!【原文】昔汉时黄香,江夏人也。

年方九岁,知事亲之理。

每当夏日炎热之时,则扇父母帷帐,令枕席清凉,蚊蚋远避,以待亲之安寝;至于冬日严寒,则以身暖其亲之衾,以待亲之暖卧。

于是名播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注释】昔:往昔。

江夏:古地名,在今湖北境内。

方:当时。

则:就。

事:服侍。

扇(shàn):扇风。

令:使,让。

蚋(ruì):吸人血的小虫。

以:让。

安:舒服的,安心的。

于是:于是。

之: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义助词。

至于:到了。

远:形容词作动词用。

使……远。

以:用。

暖:形容词作动词用。

使……暖和。

衾(qīn):被子。

待:等待。

是:这。

播:传播,流传,散布,传扬。

京师:京城;国都。

帷帐:帐子。

号:称,宣称。

寝:睡,眠。

【翻译】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人,是江夏(今湖北境内)人。

年纪正好九岁,就已经懂得孝顺长辈的.道理。

每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的帐子扇扇子,让枕头和席子更清凉爽快,使蚊虫避开,为了让父母舒服的睡觉;到了寒冷的冬天,就用自己的身体让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好让父母睡起来暖和。

因此,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黄香温席 文言文

黄香温席 文言文

黄香温席文言文
黄香温席,是中国古代一篇著名的散文,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韩愈。

这篇文章通过描述黄香温席的情景,表达了人们对于亲情、友情和爱情的珍视和感恩之情。

全文如下:
黄香温席,思亲之情,不可言表。

吾友李生闻之,叹曰:“人生得一知己,斯世当无遗憾。

”吾闻其言,感慨万分。

黄香者,吾之友也。

温席者,其母也。

吾与黄香交,已十载矣。

每至寒夜,黄香必为吾温席,而吾亦必为其温席。

此情此义,令人动容。

黄香之母,吾亦视为亲母。

吾常思,若非其母,何以有今日之黄香?何以有今日之吾友?思及此,不禁泪下。

故吾以为,人之所以为人,在于有人情。

人情者,非金银可比,非权势可及。

唯有真情实意,方能感动人心,使人永铭于心。

黄香温席,思亲之情,不可言表。

吾友李生闻之,叹曰:“人生得一知己,斯世当无遗憾。

”吾闻其言,感慨万分。

此篇文章,以黄香温席为线索,引出了对于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思考和感悟,表达了作者对于真情实意的珍视和追求,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感人的情感力量。

黄香温席故事

黄香温席故事

黄香温席故事黄香温席,是一段发生在唐代的美丽传说。

相传,唐代有一位名叫黄香的女子,她容貌秀美,性情温和,深受乡里人的喜爱。

黄香的家境虽然并不富裕,但她却乐善好施,经常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

她常说,“人生短短几十年,能帮助别人就是一种幸福。

”她的善良和美德感动了许多人,也感动了上天。

一天,黄香在田间劳作时,遇到了一位行踪飘忽的老者。

老者身上衣衫破旧,满脸风霜,看上去十分疲惫。

黄香心怀怜悯之情,立即将自己的外衣脱下,披在了老者的身上。

老者感激地望着黄香说,“你的善良和美德,将得到上天的回报。

”。

就在那一刻,天空突然出现了一道金光,金光照耀在黄香的身上,她的身体渐渐变得透明起来。

而在她的身体消失的同时,一座华丽的温席出现在了原来的地方。

温席上绣着美丽的花纹,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让人感到宁静和舒适。

从此以后,每当有人在黄香曾经劳作的地方,看到了那座温席,都会感叹黄香的善良和美德。

传说渐渐传开,人们都知道了这个故事,也都明白了善良和美德的力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善良和美德是无价之宝,它们能够感动人心,改变命运。

黄香的善举得到了上天的认可,最终化作了一座温席,为人们带来了温暖和舒适。

而我们每个人,也都应该学习黄香,用善良和美德去影响身边的人,用真诚和关爱去温暖这个世界。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善行不一定要大张旗鼓,有时候一颗平凡的心,一份微不足道的善举,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美好。

我们不妨从现在开始,用自己的善良和美德去点亮周围的世界,让温暖传递,让美好延续。

黄香温席故事,是一段美丽的传说,它让我们明白了善良和美德的力量。

愿我们都能像黄香一样,用善良和美德去温暖这个世界,让爱与温暖永远传递下去。

黄香温席故事

黄香温席故事

黄香温席故事黄香温席,是一部流传于中国古代的经典故事,它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南宋时期的真实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黄香的女子,她生活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中,家境贫困,但她却拥有一颗善良、勤劳的心。

黄香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温席匠人,他精心制作的温席成为了当地的特产,深受人们的喜爱。

黄香从小就帮助父亲制作温席,她用心地帮助父亲挑选材料、编织温席,尽管工作非常辛苦,但她却从未抱怨过。

黄香的勤劳和善良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喜爱,她成为了家乡的一位小有名气的女孩。

然而,命运并不总是如人所愿。

在黄香十八岁那年,她的父亲突然生了一场大病,家里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

为了治病,黄香不得不放下手中的工作,外出打工赚钱。

她在田间劳作,到城市里做苦工,只为能够给父亲治病。

黄香的坚强和勇敢感动了许多人,他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助黄香渡过了难关。

终于,在黄香二十岁那年,她的父亲病愈,家里的生活逐渐好转。

黄香也继续着她的温席制作工作,她更加用心地编织每一块温席,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让更多的人知道温席的美好。

她的温席成为了当地的特产,深受人们的喜爱。

黄香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勇敢面对困难,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

同时,黄香的故事也告诉我们,善良、勤劳、坚韧不拔的品质,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

正是这些品质,让黄香在困境中不屈不挠,最终赢得了幸福。

黄香温席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古老的传说,它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在现代社会,我们也需要像黄香一样,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用善良和勤劳去面对生活的挑战。

正是这种精神,让我们在现代社会中,依然能够找到前行的力量。

黄香温席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用心,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

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一段古老的传说,它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让我们铭记黄香的故事,让勤劳和善良的品质永远伴随着我们,让我们在生活中,永远保持着对美好的追求和对幸福的向往。

黄香温席的故事

黄香温席的故事

黄香温席的故事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人,是江夏(今湖北境内)人。

年纪刚刚九岁,就知道孝顺长辈的道理。

每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搭蚊帐,扇扇子,让枕头和席子更清凉爽快,把吸人血的小虫扇开,让父母睡得更好;到了寒冷的冬天,就用自己的身体让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让父母睡得更好。

于是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古时候,有一个叫王祥的小孩子,他的生母去世了,父亲再娶了一个妻子,就是王祥的后母。

后母不喜欢王祥,可是,王祥很听后母的话,后母叫他做的事,他都尽力做好。

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一个寒冷的冬日,后母生了病,想吃活鱼,要王祥到河捉鱼。

天下着大雪,北风呼呼地吹着,河水早已结冰,哪有鱼呢?王祥想:我可以用体温使冰块溶化啊!他脱掉衣服,卧在冰上,刺骨的寒冰冷得他牙关打颤,全身颤抖,但他仍然强忍着、忍着……突然间,他身体下的冰块裂开了,两条鲤鱼跳了上来。

王祥大喜,抱着鲤鱼飞奔回家,煮鱼汤给后母吃。

一点启示:赤身卧在冰上捉鱼,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作为儿女,只要全心全意,尽自己的能力孝敬父母,即使送上一粒糖果,他们也可感受到你的心意负米养亲话说周朝的时候,又有一个道德极好的人,姓仲,名由,字子路,也是孔子的学生。

他家里非常贫穷。

天天所吃的,都是些藜、藿一类的野菜。

因为奉养父母的原故,每每出到百里以外的地方,背负米回来。

等到父母去世了以后,他就往南方去游历;到楚国时,因为楚王敬慕他的学问人品,就聘请他在楚国做了官,做官以后,便富贵起来,他出外跟随的车马,有一百多乘;他官俸积存的米粮,有一万多锤。

他坐时,便有许多层毯子,垫在底下;他吃时,便有许多个食鼎,摆在面前。

这时他虽然富贵已极,然而他的心里,还是时时刻刻想念着父母。

他常常这样慨叹着说道:“我现在虽然富贵,但是还想如从前一样,吃藜、藿、野菜,仍旧到百里外背米回来养亲;可惜这世已不能再有这种日子了。

”子路对于“孝”是很重视的。

他曾经向孔子提了一个问题:如果有一个人,夙兴夜寐,手足长满老茧,面目黧黑,种植五谷来侍奉双亲,但是还是没有孝子的声誉,这是为什么?孔子回答说,恐怕有几个方面没有做好。

黄香温席的典故

黄香温席的典故

黄香温席的典故
黄香(约68年—122年),字文强(一作文疆),江夏安陆(今湖北云梦)人。

[1] 东汉时期官员、孝子,是“二十四孝”中“扇枕温衾”故事的主角。

他年方九岁时,便知事亲之理,名播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后任郎中、尚书郎、尚书左丞。

又升任尚书令,任内勤于国事,一心为公,晓熟习边防事务,调度军政有方,受到汉和帝的恩宠。

后出任魏郡太守,于水灾发生时以自己的俸禄赏赐来赈济灾民。

不久被免职,数月后在家中去世。

其子黄琼、曾孙黄琬,都官至太尉,闻名于天下。

《三字经》中有对黄香的描写:“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原文:
昔汉时黄香,江夏人也。

年方九岁,知事亲之理。

每当夏日炎热,则扇父母之帷帐,令枕席清凉,蚊蚋远避,以待亲之安寝;至于冬日严寒,则以身暖其亲之衾,以待亲之暖卧。

于是名播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译文:
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人,是江夏人。

年纪才九岁的时候,就已经懂得孝顺长辈的道理。

每当炎炎的夏日到来时,(黄香)就用扇子对着父母的帐子扇风,让枕头和席子更清凉,并使蚊虫远远地避开黄香双亲的帐子,让父母可以更舒服的睡觉;到了寒冷的冬天,(黄香)就用自己的身体让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
好让父母睡起来时觉得暖和。

因此,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黄香温席

黄香温席

黄香温席
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人,是江夏(今湖北境内)人。

年纪刚刚九岁,就已经懂得孝顺长辈的道理。

每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的帐子扇扇子,让枕头和席子更清凉爽快,使蚊虫避开;到了寒冷的冬天,就用自己的身体让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

因此,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第一个是人杰:人中的豪杰。

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第二个是鬼雄:鬼中的英雄。

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最后一个就是项羽兵败,自刎乌江的典故项羽(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

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

后被刘邦打得大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三字经故事----黄香温席word版式

三字经故事----黄香温席word版式

(三字经)三字经故事----黄香温席
三字经故事----黄香温席
Xiāngjiǔlíngnéngwēnxí
孝於亲,所当执。

Xiàoyúqīnsuǒdāngzhí
(译文)东汉时,九岁的黄香知道孝敬父亲,用自己的身体为父亲暖被窝。

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效仿和遵守的。

1.香:花香味儿(人名)
2.九龄:九岁.
3.温:温度,席:床,(温暖被窝)。

4.亲:父母。

5.执:执行,保持。

6.当:应当。

东汉时,有一个人名叫黄香。

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亲近、孝顺父母。

在他九岁时,母亲便去世了,靠父亲一人来养育他。

他深知父亲的辛苦,对父亲倍加孝顺,一切家务活都由他一个人承担,别的小孩子在玩耍时,他在家。

黄香温席故事

黄香温席故事

黄香温席故事引言黄香温席是一种传统的中式床品,以其柔软、舒适和温暖的特性而闻名。

它是由黄香木和细软的羊绒制成的,具有独特的香气和保暖效果。

在中国古代,人们常常使用黄香温席来度过寒冷的冬季,并相信它具有祛除寒气、促进睡眠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功效。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带您走进黄香温席的故事,了解它的由来、制作过程以及与传统文化的关联。

1. 黄香温席的起源黄香温席起源于中国南方的一块神奇的土地,江南。

几百年前,江南地区丰富的黄香木资源成为制作温席的理想材料。

黄香木是一种具有香气的木材,被广泛用于家具和工艺品的制作。

人们发现,经过精心处理的黄香木可以释放出香气,使人感到安心和放松。

在寒冷的冬季,江南地区的人们发现将黄香木与羊绒结合在一起,可以产生出更温暖、更舒适的床品。

于是,黄香温席应运而生,成为江南地区人们的必备商品。

2. 黄香温席的制作过程黄香温席的制作过程非常独特而复杂。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其中的步骤:2.1 采集黄香木首先,工匠们会选择成熟的黄香木,将其取下并晾干。

然后,黄香木会被细细切割成小块,并放入特制的容器中,以便释放出香气。

2.2 羊绒的选材在等待黄香木散发香气的同时,工匠会前往羊群中选择优质的细软羊绒。

羊绒通常来自天山、祁连山和羌塘等地区的高品质山羊。

这些山羊的绒毛柔软、细腻,适合制作高品质的床品。

2.3 黄香木和羊绒的融合当黄香木释放出足够的香气后,工匠将羊绒与黄香木混合均匀。

这个过程需要高超的技巧,以确保每个黄香温席都能均匀地散发出香气和保暖效果。

2.4 封装和制作经过融合过程,黄香温席的材料被封装在一个特制的袋子中,然后工匠会使用传统的织布工具将其制作成温席。

整个制作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确保最终的黄香温席具有高质量和优异的性能。

3. 黄香温席与传统文化的关联黄香温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与许多传统习俗和信仰有着紧密的联系。

3.1 温席的寓意温席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吉祥和幸福的寓意。

黄香温席文言文翻译

黄香温席文言文翻译

黄香温席文言文翻译
以下是《黄香温席》的文言文翻译:
昔有黄香,其德蕃藉,长者履之,少者履之,多受其益。

尔后草木芝庵,
虫豸鱼鳖,无不依附。

时有一贫士,躬自耕,食以自给,日于田间草野间行走,不视黄香,以为琐物。

一日渴,而水远而烈,行数里而想饮,既无他路,则走
去是田中,取黄香服之。

良久甘泉自口而来,其味深实,甚心喜之,遂自以为
得利矣。

复苦晦冥,日中其外,虽多应酬不悟自非,仍硕发弥坚,年过七十犹
自强壮。

人以异为之,盖能昏聩久矣,出步履艰辛尤甚,于众人云:余体谓得
此黄香乃圣物也,自吾已取之后,身强精明,攀之手足如新,唯唯,善人!
文意简述:
以前有一个叫黄香的人,他的德行深厚,老人和年轻人都会受到他的影响。

草木、虫子、鱼和甲壳动物都依赖他。

有一天,一个穷人走过田地时,口渴了,远处没有水源,无奈之下去了田地里并吃了黄香。

他的身体变得强壮,精神明亮,七十多岁仍然很健壮。

人们都惊异不已,认为他可能是个神仙。

_黄香温席的成语故事

_黄香温席的成语故事

_黄香温席的成语故事
【成语】黄香温席
【拼音】huang xiāng wēn xi
【解释】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人,是江夏(今湖北境内)人。

年纪才九岁的时候,就已经懂得孝顺长辈的道理。

每当炎炎的夏日到来时,黄香就用扇子对着父母的帐子扇风,让枕头和席子更清凉爽快,并使蚊虫远远地避开黄香双亲的帐子,让父母可以更舒服的睡觉;到了寒冷的冬天,黄香就用自己的身体让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好让父母睡起来时觉得暖和。

【出自】《三字经》
【启示】黄香侍奉父亲的故事反映出一个孩子细致、纯真的孝心,是一个孩子从内心深处自然萌发、激发出来的孝,又是出于天性的、并尽自己的能力所能做到的孝行,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让我们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孝敬父母、关心他们。

要知道,他们把我们照料成大人时有多么辛苦。

感谢您的阅读!。

黄香温席故事

黄香温席故事

黄香温席故事黄香温席,是一位生活在古代中国的智者。

他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但却拥有着非凡的智慧和善良的心灵。

黄香温席从小就饱读诗书,深得乡村老师的教诲,懂得了许多道理和人生哲理。

他常常在田间地头与村民们交谈,讲述着自己的见闻和体会,深受大家的敬重和爱戴。

有一天,黄香温席听说村子里的一位老者生病了,家里的收入已经不足以支付医药费用。

于是,他决定前去探望老者,并帮助他们筹集医药费用。

黄香温席开始四处奔波,向乡亲们借钱,希望能够帮助老者早日康复。

在他的努力下,很快就筹集到了足够的钱,老者也得到了妥善的治疗。

在村子里,有一对年轻夫妇因为家中的矛盾问题而闹得不可开交。

黄香温席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找到了他们,耐心地倾听他们的烦恼,并给予了一些中肯的建议。

夫妻俩在黄香温席的帮助下,重新审视了彼此之间的问题,最终和好如初,重归于好。

黄香温席还曾在村子里组织过一次义务劳动,帮助那些家庭困难的人修缮房屋,整治田地。

他用自己的行动影响了更多的村民,让大家懂得了团结互助的重要性。

黄香温席的故事被传颂开来,他的智慧和善良感染了整个村庄。

人们都纷纷效仿他的行为,帮助他人,关爱他人,让村子里的生活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黄香温席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力量或许微不足道,但当这种力量被无数人所共同拥有时,它就会变得无比强大。

善良、助人为乐,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传递给他人的力量。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力量,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更加温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变得更加和谐。

黄香温席的故事,是对我们的一种启示,让我们学会善良,学会助人,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像黄香温席一样,用自己的善良和智慧,影响身边的人,让世界充满爱与温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香温席东汉时,有一个人名叫黄香。

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亲近、孝顺父母。

在他九岁时,母亲便去世了,靠父亲一人来养育他。

他深知父亲的辛苦,对父亲倍加孝顺,一切家务活都由他一个人承担,别的小孩子在玩耍时,他在家里劈柴做饭,好让父亲有更多的时间休息。

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黄香的父亲干完活儿,坐在院子里乘凉。

黄香就用扇子把床扇凉,然后伺候父亲上床就寝;冬天,天寒地冻,他先用自己的身体把被窝暖热,才让父亲躺下睡觉。

日久天长,黄香对父亲的孝道深得乡邻的称赞。

在黄香十二岁时,江夏的太守称他为:「至孝」;汉和帝也曾嘉奖过他。

黄香亲近、孝顺父母,更爱护百姓。

在黄香出任某地太守时,他体恤百姓们的饥苦,爱护子民,为百姓谋利。

有一次,黄香出任太守的地区遭受了特大水灾,他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历年的俸禄,赈济受灾的百姓;同时上奏皇帝,请求减免百姓当年的税务。

百姓们都十分爱戴这位爱民如子的好官。

在当时流行著这样的一句话:「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孝顺的故事★大白香象在久远的过去,有两个国王,一是迦尸国王,一是比提醯国王.比提醯王因为拥有一只力大无穷的香象,总是轻而易举地就把迦尸王的军队打败,迦尸国王为了一雪前耻,便对全国下达命令:「若有人能为国王抓来强壮的香象,必定重赏.」当时,在山里住了一只大白香象,被人发现了,国王立刻派军队上山围捕.这只强壮的大象竟然丝毫没有逃跑的意思,温驯的被带回了宫中.国王得到这头珍贵的白香象非常欢喜,为它盖了一个漂亮的屋子,里面铺了非常柔软的毯子,又给它上好的饮食,还请人弹琴给他听,可是香象却始终不愿意进食.迦尸国王非常著急,亲自来看这头香象,问道:「你为什麼不吃东西呢」香象回答:「我的父母住在山里,年纪又老,眼睛也瞎了,无法自己去找水草来吃,一定饿坏了,只要想到这里,我就难过的吃不下东西……大王,您能不能放我回去孝养父母,等将来父母老死了,我会主动回来为陛下效命.」迦尸国王听了深受感动,便放这头香象回到山中,同时颁令,全国皆要孝养,恭敬父母,若不孝者,将处以重罪.过了几年,老象往生了,大香象依约回到王宫,迦尸王高兴极了,立刻派它进攻比提醯国.但是,香象却反倒劝国王化干戈为玉帛,并愿意前往比提醯国,作和平的使者,果然,香象真的化解了怨结,使两国人民都能安居乐业.★瀑布成美酒从前在日本美浓国〈现在的日本歧埠县〉有一位非常孝顺的年轻人,他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便过世了,长久以来与父亲俩人相依为命.他们的生活穷得连买米的钱都没有.父亲很爱喝酒,可是连买米的钱都没有,哪来的钱买酒喝呢年轻人知道父亲一直想喝酒,每天出门的时候总会对父亲说:「爸爸,我一定会努力工作,给您买些酒回来,请您多忍耐!」,可是,砍了一整天的木柴所卖的钱也只能买一顿饭菜回来,一想到父亲有酒喝时高兴的样子,年轻人忍不住难过起来,一步一步拖著疲惫的身子回家. 做父亲的实在也不忍心看著儿子每天从早到晚工作却吃不饱一顿饭还要顾虑他有没有酒喝,看儿子满脸忧戚的样子,他赶紧安慰儿子:「别烦恼了,我的好儿子啊,我觉得现在的生活已经很好了,酒不喝没什麼关系的.」,听到父亲反过来安慰他,年轻人更难过,心想:「明天,明天我一定要买酒回来给父亲喝.」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年轻人便出门往山里头去,从清早到黄昏,年轻人拼命砍柴,得到的数量也比平常多,「这样应该够买一壶酒了.」年轻人很满意地看著今天努力的成绩,然后背起捆好的木柴准备下山去卖,不过,天色已晚,年轻人又太慌忙,一不小心滑了一跤,掉进山谷里去了!当他朦朦胧胧醒来时,听到附近有流水声,口渴的年轻人撑起摔疼的身体往流水声的方向走去,发现就在附近的悬崖上有一条小瀑布,而且水质非常清澈.他弯下腰来掬起水尝了一口,「哇!真好喝!」......「咦,这水好像有酒味」年轻人觉得不可思议便再喝一口,「这是真的酒吧嗯,是酒没错.还是上等美味的酒呢!」,年轻人试了好几次,最后他肯定这条小瀑布的水就是酒,便将系在腰间的空葫芦取下来用来装瀑布的酒水,想要带回家去给父亲喝.年轻人连跑带跳地回家,向等候已久的父亲致歉:「爸爸对不起我今天回来晚了,因为不小心掉进山谷的缘故,让您担心了,请您原谅!」,父亲看到儿子满身污泥又全身是伤,心疼地抚摸儿子的头发说:「平安回来就好,哪里摔著了赶紧擦擦药吧!」「爸爸,我没关系.有件奇怪的事情要告诉您.我在掉进山谷后发现一条小瀑布,瀑布的水简直是世上罕见!那水是上等的酒啊!您一定要喝喝看.这是做儿子的我送给您的礼物」,年轻人急忙拿下葫芦并倒出酒来给父亲享用.「真的吗我来喝喝看.」父亲惊讶地看著儿子倒出葫芦里的水,半信半疑地试喝了一口,「啊,真的是酒,而且还是上等的好酒.」父亲感动得都掉下泪来.「我的好儿子, 这一定是你的孝心感动上天,才会赐给我们这麼宝贵的礼物.」父亲拥抱著儿子泪流满面.父亲不仅有酒可以喝,因为儿子每天都去瀑布取回酒水而天天饮用,长年的驼背竟然变直了!这件事情传开来后,美浓国的君主也知道了年轻人的孝行,他传来年轻人当面奖赏他:「你真是一位孝顺的好孩子,为父亲所做的一切实在令人钦佩,正符合武士精神,特此封你为美浓国的武士,你要努力唷!」从此以后,人们把那条流著酒水的小瀑布称为「养老瀑布」.孝经故事★孝感动天三皇五帝的虞朝(音如,远古部落名,即有虞氏.)帝王舜(音信)本是个普通平民,父亲瞽叟(瞽:音鼓,盲眼.叟:音手,老者.)是个瞎子,且品性固执,不懂礼仪.舜母早逝,瞽叟再娶,后母刁顽,常作恶言,并唆使舜父欲杀舜.后母生子名象,为人傲慢,亦对舜仇视.但是舜仍然对父母很孝顺,对弟弟很友爱,设法避免祸害,但却毫不怨恨,并承担全家的劳动工作,常在历山耕种.因为舜的孝行这麼难得,感动了上天,致使他耕种的时候,有象出来协助,有鸟帮他锄草.舜二十岁的时候,他的事迹已传播很远,到他三十岁的时候,当时的领袖帝尧为找寻替任的接班人而问计於四岳(四时之官),四岳一齐推荐了舜.於是帝尧决定深入对舜进行考察,便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又命九个儿子和舜一起工作,观察他对内对外的为人.舜成亲后,要求妻子孝敬公婆,尽媳妇之道,关照弟弟,尽嫂嫂的本分,不可以因妻子的高贵出身而破坏家庭的规矩.舜对尧的九个儿子要求也很严格,一点也不迁就,使他们为人更敦厚谨慎,事事心存尊敬的态度.舜在历山耕作,由於和气谦让,同他一起开荒种地的人受到感染,变得能够互让,和洽相处,田界也不计较.舜去雷泽钓鱼,那里的人慢慢都能放下争执, 互敬互让.舜在河边造陶器,仔细认真,不合格就重做,那些马虎的人见了,感到惭愧,跟著渐渐也就做得精致了.舜的品德在大家中产生很大感召力,人们都愿意亲近他.他住的地方本来很偏僻,但一年后就变成村落,两年成了邑,三年成了都.帝尧於是很赏识舜,奖赏给他高级衣料做的衣服,一架名贵的琴,一群牛羊,又为他修建了粮仓.舜的父亲,后母和弟弟象看到,很为妒忌,一心暗害他,占为己有.瞽叟叫舜去清洁粮仓那高高的上盖,然后暗中纵火,要烧死他.幸得娥皇,女英预先给舜准备了竹笠,一手一个张开如鸟的翅膀,乘风飘下而不死. 瞽叟又与象设计让舜修井,然后推下沙泥土块活埋他,得手之后三个人瓜分舜的财产,象要琴和舜的两个妻子,而牛羊衣物粮仓归瞽叟及后母.幸舜在两个妻子安排下,预先在井旁凿开一洞,下井后即藏身而得不死.他出来的时候,象正占据舜的房子抚弄那架名贵的琴,见到舜而终於感到惭愧不已.舜心中明知瞽叟,后母和象合计害他,但仍然和过去一样,孝敬父母,友爱弟弟,并没有一丝埋怨.帝尧对舜经过长时间的考察,又分派工作让舜去做,终於认为舜的品德确实好,而且能干,能凝聚天下有能之士,使更多能人愿意出来辅助政事,治理的地方父有义,母有慈,子女孝顺,兄长爱护弟妹,弟妹恭敬兄长,远近的部族都对舜异常尊敬,便将帝位传给这贤人,这就是历史上的所谓禅让.舜以一介平民,一跃而为虞朝的帝王,纯是孝与忠所致. 吕纯阳师尊在《吕祖全书》中介绍了七十二位忠神,三十六位孝神,另五位忠孝神,合共一百一十三位,虞舜帝排於第一位,为「旋转乾坤,纯忠纯孝,揖让大德神圣,有虞大舜帝,无极至尊」,备极尊崇礼敬,要求我道中人,对各忠孝神之忠孝精神要「坚志奉行,细心体会」,「朝夕拜诵,广布人间」.三十六孝的故事★舜的故事黄帝的后裔舜,父亲又聋又瞎,性情十分暴躁,母亲则十分贤淑,使舜在母亲的照料下,幼年过得相当美满.但后来他的母亲得了重病,不久离开人世,自母亲去世后,他父亲的性情变得更坏.后来父亲聚了继室,生下了弟弟象.从此父亲对继母更加宠爱,而继母是一心空狭窄的人,常在父亲面前说舜的坏话,使舜常被父亲责打.但孝顺的舜没有因此而心生埋怨,仍然百般孝顺.但继母还是恐怕他会分去大半家业,因此常想把舜除掉.亦一次又一次设计陷害他.虽然继母和弟弟的不继怕害,但舜从不介意,当他二十岁那年,他的孝行传遍千里,天子尧亦由地方官吏的推荐而得见舜,他亦非常赞赏他的为人,便把两个女儿嫁给舜,而舜的孝行最终亦感动了继母和弟弟,一家人最终和和乐乐的过日子.而尧亦禅让给舜.在舜的治理下,国家得以兴盛太平.★中兴报国(孝是显扬父母的名声,不只荣耀祖先,更便后代景仰)夏朝王位传到相的时候,寒浞把帝相杀了,谋夺了江山.而皇后这时已怀孕并逃回了娘家.没多久便生了太子少康.皇后一手把少康带大并常常告诉他要光复华夏. 当少康二十岁的时候,少康便遵从母亲的教诲.离开了母后对达虞国.虞王见少康后,觉得他能成大业,因此把女儿嫁给他,还把纶县及一旅的兵力送给他.只有田一成,兵一旅的少康,励精图治,国富民安.相反,在京都安邑,在寒浞的残暴统治下,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少康眼见复国时机已到,就联络父亲之旧臣,一举攻进京都,光复了国土.「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孝顺的人,善於继承祖先的志愿,善於记载祖先的事迹.在这裏,少康做到的,便是继承祖先的志愿.★纯孝感君(孝是当自己有福时,要顾及双亲)周朝颍孝叔,是春秋郑国人,生平事母至孝.家裏有甚麼好吃的东西,都一定让母亲先吃.当时,郑国君主庄公因为母后和弟弟叔段造反,十分悲痛,在平乱后,把叔段打入天牢,而太后则被放逐到城颍,并立誓「不到地下,不再相见」一日,庄公请颍孝叔作客,但孝叔竟不吃眼前的一碗美味的肉.庄公感到奇怪并问其原因,孝叔则表示当看著美味的肉时便想起家中的母亲,母亲从未吃过如此美味的肉,因此自己也不敢吃,并希望庄公能把肉赏给母亲吃.当庄公听到此番话后,突然显得沈默悲痛的模样.孝叔见状便问个究竟,庄公便把母亲和弟弟造反的经过说一遍,并把立誓「不到地下,不再相见」的经过告知孝叔. 孝叔想了一会,便指出只要掘一个地道,在地道中相会不就得了吗庄公立刻同意并派人处理,结果庄公便在地道中与母后相见,和好如初.孝叔不但自己行孝,还感动国君孝母,后人都称他为「纯孝」.★立身行直(我们不但要行孝,还要劝人行孝)孔子名丘,字仲尼,周朝春秋鲁国人,父亲叔梁纥,是一饱学之士,母亲颜徵,是叔梁纥的继娶夫人.孔子三岁时,父亲不幸过世了,而由母亲颜氏来抚养.仲尼自幼聪颖过人,而且事母至孝.颜氏为了仲尼的将来,特地将当时有名的学者请来,教导仲尼.在母,严师的教导下,仲尼把当时所有的书籍册册读通.而且对自身的学术和品德修养,更是不时的注意与求进.所以在年轻时的他,就已略有名望.后来,孔子在鲁国教学,宣扬仁爱之道,来自各方的学生,多至三千人,有特殊成就的就有七十二人.他教学生是身教重於言教,而且依各人的性向,给予不同的教育方式.并且常常以「不学礼,无以立」来教导学生.另外,孔子还从事著述工作,把为大的仁爱精神传扬开去.★彩衣娱亲(孝顺没有老幼之分,也没有终止的时刻.)老莱子,是周朝春秋时的楚国人,他自幼便十分孝顺,在他七十岁时,两老还健在.但两老看见儿子日渐老去,便有自己已经去日无多的怠慨.老莱子见状,便想了一个办法,老莱子把自己打扮成孩童模样,蹦蹦跳跳的到了父母面前,一边嘻嘻哈哈大笑,一边做出孩童嬉戏的动作.两老看到儿子滑稽的动作,乐得呵呵大笑,把烦恼忧闷都忘了!从此,老莱子在父母前绝不提老字,而且还常常扮成孩童模样,使两老得到快乐的晚年.★伍太太的故事伍女士生长在十分穷困的家里,总共有八个兄弟姊妹,而她是年纪最大的孩子.在她读完小学之后,没有钱可上国中,於是开始到工厂中做事.她兴趣广泛,曾在餐厅洗盘子,曾在路边卖花,也曾在饭厅中煮菜.若干年前,他开始替工厂的老板准备餐点,顿顿美味可口,深得老板一家人倾心.她今年五十出头,膝下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都孝顺的不得了.在儿女们的不忍下,她坚持在工作之余读夜校,做一位年纪大的工人,年轻的学生.这跟近几年来很注重的终身学习不谋而合,她确实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虽然夜间补校中,有的是比她更为年长的老公公,老太太,但要像她这样在忙碌的繁务后,仍能孜孜不倦的学习,恐怕是少之又少了!而最使子女感到窝心的,是这位母亲不论多累,总还会花上一大段时间与他们谈心.对他们来说,这个女人已非单纯的母亲,同时更是难得的良师,益友!母亲节到了,两个孩子殚心竭虑的考虑著,要送什麼礼物给妈妈呢几年来,他们都未曾庆祝过父亲节,总要把这份情压在母亲节加倍送出.听了他们的谈话,让人真的觉得,这两个孩子好乖,好孝顺!「单霓,怎麼办那些手表都好贵,我们根本负担不起!」「不过,有一些不是那麼贵呀!」「可是,那些便宜的都像玩具一样,让人不喜欢!」「我有个朋友,买了支名牌手表,价钱不可思议的低,我们要不要也买买看可是,那大概是仿冒品.」「这个点子不好,妈妈她最讨厌违法的事情,我们不能这样做.」......突然,一辆公车在远方停著,「那是几号啊我看不清楚......啊!我有个好主意了!」於是,两个孩子决定送母亲一副眼镜,以解除母亲随著年纪增长而每况愈下的视力所带来的困扰.在孩子如此用心的积极筹画下,伍太太过了一个又一个相当愉快的母亲节.最使人欣慰的,是两个孩子的孝顺,不只在母亲节.★不肯吃饭的孩子----李家同这个孩子傻傻的,孤儿院的修女告诉我他有点智能不足,不是很严重,他可以照顾自己.可是不会念书,在学校里念的是启智班.我每次问他任何问题,他都回答不知道,真把我气得半死.他腿部受伤了,修女把他送进了医院,他的祖父是他的唯一亲人,赶到医院来陪他,因为修女不能二十四小时陪他.他忽然不吃东西,因为是外伤,没有什麼理由不吃东西,怎麼样哄他,每次他都只吃一两口青菜,其他什麼都不碰,他的祖父看他不吃,就将他的食物吃得一乾二净,两天下来,他仍只吃些青菜,祖父急了,赶紧打电话将修女找来.这位对他颇为了解的修女也百思不得其解,她知道这孩子向来胃口奇佳,不吃东西必定有原因.可是究竟是什麼原因呢还是这位修女厉害,她猜这位孩子一定是怕他的祖父太穷,买不起东西吃,只好自己不吃,让他的祖父吃个痛快.他祖父果真吃了,这下他更加相信只有自己挨饿才能使祖父有东西吃.修女去楼下买了两个便当,一个给他的祖父,一个给自己吃.他们一开始吃,这孩子立刻饿虎扑羊地将医院送来的饭菜抢来大吃特吃,不仅吃完了医院的伙食,还要修女去买一盒便当给他吃.孩子同病房的病友们都松了一口气,医生护士都来看他吃饭,房里几乎要开一个庆祝会.★只能祈祷的孩子----李家同第一次在儿童中心看到这个孩子,大概是四年前,孩子只有六岁左右,跳跳蹦蹦地.他自动告诉我,「我妈妈走得太早,爸爸要做工,无法照顾我,只好送我到这里来.」我当时听了很难过,因为这位只有六岁的孩子,居然用「我妈妈走得太早」这种词语.四年来,孩子越来越高,大约在耶诞节前几天,我走进这所儿童中心的教堂,又看到了这个孩子,当时教堂里空无一人,只有这个孩子跪在圣母像前祈祷.我问他是怎麼一回事,他说:「我爸爸生病了,我是一个小孩子,没有能力替爸爸请好的医生,只好祈求圣母保佑爸爸.」在我离开教堂的时候,忍不住再回头看一下,教堂里圣母像前面有一些燃烧的蜡烛,孩子跪在圣母像面前,抬著头,烛光照在他的脸上,远远看去,极像一幅美丽的图画,也极适合用在圣诞卡上.我当时就替孩子的爸爸高兴,有几个人能有如此孝顺的孩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