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4 翻越远方的大山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4《翻越远方的大山》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4《翻越远方的大山》

第二部分 ( 3 — 7 自然段)
写 刘翔经过不懈努力,终于站在大山脚下。
第三部分 ( 8 —11 自然段)
主要讲 刘翔成功翻越了远方的大山,终于战
胜了约翰逊。
思考:
为什么在刘翔看来,约翰逊就 是一座“远方的大山”?
为什么在刘翔看来,约翰逊就 是一座“远方的大山”? 因为约翰逊是世界上非常著名 的跨栏运动员,而刘翔才刚刚练习 跨栏,两人的成绩相差很多,所以 ,在刘翔眼中,约翰逊就是一座远 方的大山。
理解词语
遥不可及:遥远而不能达到。 风驰电掣:形容像刮风和闪电那样迅。
奢望:指过高的希望。 遗憾:不称心,令人惋惜。
呐喊:大声喊叫。
默读课文,按照“遥不可及的大 山——站在山脚下——翻越大山”将课 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 ( 1 —2 自然段)
主要写
刘翔刚跨栏那会,把约翰逊当成一 座遥不可及的大山。
思考:
为什么刘翔觉得翻越这座大山 是遥不可及的呢?
为什么刘翔觉得翻越这座大山 是遥不可及的呢? 因为刘翔的跨栏成绩比约翰逊 差很多,连在同一个比赛场上竞赛 的机会都没有,更不用说战胜约翰 逊了。
结合课文内容,你认为刘翔战胜 约翰逊的原因是什么?
1、我认为刘翔敢于挑战,坚持不懈地努力练 习跨栏技术,不断地进取,终于超越了约 翰逊。 2、只要坚持不懈,就有超越梦想的可能。 3、刘翔有目标,有梦想,遇到挫折不灰心, 继续坚持拼搏,最终获得成功。
kuà lán
sài
làyǎ跨栏jì源自决赛yǐn腊月

高雅
jì nà
国际
隐私
成绩
纪录
呐喊
kuà lán 跨栏
nà hǎn pèng miàn chéng jì 呐喊 碰面 成绩

三年级语文下册《翻越远方的大山》教学设计4 苏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翻越远方的大山》教学设计4 苏教版

《翻越远方的大山》翻越远方的大山》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文章以第一人称口吻真实记录了刘翔从“不敢奢望有朝一日能亲眼看到约翰逊”到战胜世界“跨栏王”的经过,这样的经过就是从起飞到超越梦想的过程,蕴含了“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有超越梦想的可能”的道理。

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刘翔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进取精神,同时明白前进道路上的一些困难看似不可战胜,但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总有超越的时候。

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刘翔的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体会他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2、能从刘翔的故事中获得启示。

三、教具准备:课件。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1、看课文插图。

2、你们认识他吗?谁能介绍一下他?3、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如何变成“跨栏王”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写的这篇文章。

(板书课题:翻越远方的大山)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教学要求:(1)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理解词义,读懂课文。

(3)思考如下问题:①“大山”指的是什么?②文中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③刘翔是怎样一步步打败约翰逊的?2、学生根据要求自学。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开火车读。

跨栏田径决赛希腊雅典国际隐隐成绩纪录呐喊当初祝贺遥不可及风驰电掣读音注意:掣字形区分:纪记(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相机指导读易错、难读的句子。

文中有两处问句,要读好疑问的语气。

4、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1)谁能说说“大山”指的是什么?(2)文中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3)刘翔是怎么样一步步打败约翰逊的?从这你体会到了什么?5、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决。

三、再读课文,继续感知。

1.让我们再次读课文,这一次请同学们默读,感受这些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翻越远方的大山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翻越远方的大山教案

语言品读训练课《4翻越远方的大山》一、教学目标1.品读课文,抓住文中关键词句并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填补空白,了解刘翔的不断进取、超越自我过程的艰辛。

2.体会描写刘翔内心活动的语句,读懂这些语言所隐含的情感色彩,明白人生路上需要确定目标、积极进取,总有实现梦想、超越自我的一天。

3.学习作者抓住“真情实感”记事的写作方法并结合读书感受续写一段刘翔的获奖感言。

二、教学重难点1.合作探究,通过抓住文中关键词句体会刘翔的不断进取、超越自我的过程,明白人生路上需要确定目标、积极进取、总有实现梦想,超越的一天。

2.学习作者用真情记录的写作方法,并结合读书感受续写一段刘翔的获奖感言。

三、前置学习活动1.安排小组长课前检查字词的听写,同桌利用晨读的时间检查朗读课文。

2.设计拓展训练的表格,小组内想象说话试着补充完整。

3.制作关于刘翔比赛的视频及课文重点句段和配乐朗读的音乐等方面的课件。

四、课时安排 1课时五、教学过程:环节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一)观看视频,激情导入。

1.观看雅典奥运会刘翔夺冠的视频。

看了这段视频,你想说什么?2.《翻越远方的大山》怎样描写那激动人心的时刻的。

(读第8自然段)师:无数的鲜花与掌声背后,一次次成功与超越的背后,往往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与汗水,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刘翔的自传体作品(齐读课题),去了解他那鲜为人知的成长历程。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二)感受刘翔对梦想的渴望1.出示:“很早就知道阿兰•约翰逊的名字了。

”你知道有多早吗?补充资料。

2.刘翔开始训练跨栏的时候,阿兰•约翰逊已经是世界跨栏冠军了,只能是自己崇拜的偶像。

(板书:认定目标)所以,刘翔这样描写了自己当时的心理(出示:第2自然段)(1)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词语(奢望、遥不可及)(2)体会翻越这座“大山”困难之大,指导朗读(感受刘翔对约翰逊的崇拜)。

(三)感受刘翔对梦想不懈的追求1.在以后的几年里,刘翔是怎样做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圈出文中“我”与“约翰逊”赛场表现的语句,这些语句见证了刘翔以约翰逊为目标不懈努力、勇于拼搏的过程。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翻越远方的大山_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翻越远方的大山_苏教版

翻越远方的大山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一、教学目标:“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语文下册《翻越远方的大山》PPTPPT课件

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语文下册《翻越远方的大山》PPTPPT课件

时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我”
约翰逊
当看到约翰逊的背影时,“我”心 里又会想些什么?
返回
在2003年的近10次比赛中,“我”和 约翰逊的差距终于缩小了!文中的哪句 话大 奖赛在日本大阪举行,我久久等 待的那一天终于到来了。我跑出 了13秒06的成绩,打破了自己当 初创造的13秒12的亚洲纪录,第 一次让约翰逊看到我的背影。
翻越远方的大山
向前!
跨越
胜 利
激情时刻
我为王者
谁与争锋
颠峰记忆
中国骄傲
跨栏 锦标赛 希腊 雅典 国际 隐隐 成绩 记录 呐喊
奢望 阿兰.约翰逊 遥不可及 遗憾 风驰电掣 大阪
奢望: ◎ 过分的 ◎ 夸张
遥不可及: 非常遥远、难以得到的东西。
及:1、从后头跟上 2、达到 3、趁着,乘
渴望
在数万观众的呐喊声中, 我有点迷糊:我打败了约翰 逊?是真的吗?
兴奋
那一刻我才回过神来:这 一切都是真的,我成功翻越了 远方的大山!
不畏艰难、敢于挑战!
有志者,事竟成!
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的感想。
那次我没能进入决赛,只 能作为观众在一旁感受约翰逊 风驰电掣般的速度。
返 回
再见
谢谢
自读课文,按照“遥不可及—— 站在山脚下——翻越大山”将课文 分为三部分。
那一刻我才回过神来:这一 切都是真的,我成功地翻越了 远方的大山!
那一刻我才回过神来:这一 切都是真的,我成功地翻越了 远方的大山!
遥不可及
那一刻我才回过神来:这一 切都是真的,我成功地翻越了 远方的大山!
能说说此时刘翔的心情吗?展开想象 谈一下。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课《翻越远方的的大山》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课《翻越远方的的大山》教案

4 翻越远方的大山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刘翔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进取精神,同时明白前进道路上的一些困难看似不可战胜,但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总有超越的时候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刘翔的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体会他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难点:能从刘翔的故事中获得启示。

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轮读、汇报、交流等形式了解学生独立识字、写字、读书及对课文内容掌握情况,以学定教。

2.在初读感知环节,通过概括课文每部分内容,给每部分加小标题,划分意义段。

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旨在提升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3.在精读感悟环节,采用默读、圈画、批注、交流、汇报等形式,引导学生抓住中心句(中心词)、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刘翔敢于挑战,勇于拼搏,永不放弃的生活态度。

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完成前置性学习单。

(见附件)教师:1.查看学生前置性学习单,了解学情。

2.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课时:2 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视频引路、导入课题:1、播放刘翔跨栏的视频。

2、你们认识他吗?谁能介绍一下他?(多找几名同学,教师适当补充)3、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如何变成“跨栏王”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写的这篇文章。

(板书课题:翻越远方的大山)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教学要求:(1)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理解词义,读懂课文。

(3)思考如下问题:①“大山”指的是什么?②文中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③刘翔是怎样一步步打败约翰逊的?2、学生根据要求自学。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开火车读。

跨栏田径决赛希腊雅典国际隐隐成绩纪录呐喊当初祝贺遥不可及风驰电掣读音注意:掣字形区分:纪记(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相机指导读易错、难读的句子。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文 4 翻越远方的大山》优质课课件_0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文  4 翻越远方的大山》优质课课件_0

遥不可及
2001
3~7自然段
2002
2003
站在山脚下
实 战现 约胜理 翰困想 逊难
8~11自然段
2004
翻越大山
翻越远方的大山
三年的时间,“我”的进步是神速的,请 你想一想,我都进行了哪些艰苦的训练?
• 刮风下雨时, • 我________ • 别人举杯畅饮时, • 我________ • 再次受伤时,我________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阿兰·约翰逊,美国人, 生于1971年,110米栏运 动员。从1989年出道至 今,他已在110米栏届奋 战20年。4枚世锦赛金牌、 1枚奥运会金牌、3枚室 内世锦赛金牌。
翻越远方的大山
时间 顽“强我”拼搏 积“我累”活的动自心信理 约翰逊
2“001刘年翔啊和约刘翰进翔逊入,碰决面赛你,将未来能和暗信他下心决不跑心足得一样快吗冠军?”
.....
指什么? 阿兰·约翰逊
对于刘翔来说,还是什么?
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他要实现的目标
他的梦想
• 学完这篇课文 • 刘翔,我想对你说: • 我想对自己说:
刘翔: 不畏艰难、顽强拼搏、敢于挑战
因为刘翔有目标,不畏艰难 敢于 挑战 坚持不懈最终获得了成功。只要 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学习刘 翔的这种自信、坚持、勇敢的精神。只 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有超越梦想的可 能。
刘翔成功翻越大山 2002年 和约翰逊肩并肩站在 跑道上 ,只看到背影
遗憾 坚定决心
冠军
的原因有哪些? 2003年 我屡屡屡屡拿拿第第二二名 ,而约翰不信再心逊惧大总怕增是第一总!是第一名
2004年
打败约翰逊,破 纪录,第一名
渴望 疑惑 兴奋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4《翻越远方的大山》(有组词、近反义词、《补充习题》《练习与测试》答案、语段分析)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4《翻越远方的大山》(有组词、近反义词、《补充习题》《练习与测试》答案、语段分析)

约翰hàn逊xùn 跨kuà栏lán 奢shē望 有朝一日 遥不可及 翻越 世界 田径 锦标赛sài 碰面 决赛 观众 风驰电掣chè 速度 最终 冠军 刘翔 将来 参加 希腊là 雅yǎ典 举行 国际jì肩并肩 遗yí 憾hàn 摔倒 背影 机会过招 超越 差距 屡屡第二 毫无疑问 仍然 隐yǐn隐 感觉 山脚下 大阪bǎn 举行 终于 成绩jì 当初 打破 纪jì 录 呐nà喊 迷糊 意识 肩膀 微笑 漂亮 祝贺 成功 翻越 跨栏 呐喊 碰面 成绩 当初 田径 祝贺 背影 决赛 国际
随着我进入决赛的机会越来越多,我 和约翰逊面对面过招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整个2003年,我跟他的比赛近10次,竟 没有一次超越他。但我跟他的差距越来越 小,我屡屡拿第二,而约翰逊总是第一! 毫无疑问,那时候约翰逊仍然像一座 大山横在我的面前,但我隐yǐn隐感觉到, 我已经站在了山脚下! 2004年5月8日,国际田联大奖赛在 日本大阪bǎn举行。我久久等待的那一天 终于到来了。我跑出了13秒06的成绩jì, 打破了自己当初创造的13秒12的亚洲纪jì 录,第一次让约翰逊看到我的背影。
左右结构 部首:月
là腊
扩词 腊(希腊) (腊月) (腊八粥) (腊梅) 形近字组词 蜡(蜡烛) 错(错误) 措(措施) 借(借东西)
左右结构 部首:牙
yǎ雅
扩词 雅(雅典) (文雅) (高雅) (典雅) (雅号) 形近字组词 堆(草堆) 推(推车) 难(困难)
左右结构 部首:阝
扩词 际(国际) (无际) (人际) (实际) 形近字组词 陈(陈列)
在数万观众的呐nà喊声中,我 有点迷糊 :我打败了约翰逊?是真 的吗? 是约翰逊让我意识到这是真的。 比赛完,他第一个走向我,拍拍我 的肩膀,微笑着说了一句:“干得漂 亮,祝贺你!” 那一刻我才回过神来,这一切都 是真的,我成功翻越了远方的大山!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翻阅远方的大山》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翻阅远方的大山》教案

本课题课时数:3 本教时为第1教时备课日期3 月4 日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刘翔不断进到,不断超越自我的进取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比喻句之妙,并背诵课文。

难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填补空白,学习刘翔为实现目标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进取精神。

板书设计: 4.翻越远方的大山遥不可及-(站在山脚下)-(翻越大山)授课日期 3月14日本课题课时数:3 本教时为第2教时备课日期3 月4 日教学目标:1.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填补空白,学习刘翔为实现目标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进取精神。

2.理解"翻越大山"的含义,明白前进道路上的一些困难看似不可战胜,但只要坚持不懈、充满信心,总有超越的一天。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填补空白,学习刘翔为实现目标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进取精神。

2.理解"翻越大山"的含义,明白前进道路上的一些困难看似不可战胜,但只要坚持不懈、充满信心,总有超越的一天。

难点:展开想象,填补空白,学习刘翔为实现目标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进取精神。

理解"翻越大山"的含义,明白前进道路上的一些困难看似不可战胜,但只要坚持不懈、充满信心,总有超越的一天。

板书设计:4 翻越远方的大山遥不可及→来到山脚→翻越大山目标坚持自信授课日期 3月14 日本课题课时数:3 本教时为第3教时备课日期3 月4 日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联系课文说一说,写几句表达对刘翔敬佩的句子。

板书设计:4.翻越远方的大山授课日期 3月15 日。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跨越远方的大山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跨越远方的大山

自传体作品
《我是刘翔》
——刘翔著
4.翻越远方的大山
速读全文,找出含有题目的句子
那一刻我才回过神来:这一切 都是真的,我成功翻越了远方的大 山!
刚练跨栏那会儿,根本就不敢奢望 有朝一日能亲眼看到约翰逊。在我看来, 他就是一座远方的大山,我到山脚下的 那一天都遥不可及,更别提要翻越这座 大山了。
阿兰·约翰逊,美国人, 生于1971年03月01日,110 米栏运动员。从1989年出道 2010年退役,在110米栏届 奋战21年,1995年,他在哥 德堡世锦赛开始了自己的统 治生涯。4枚世锦赛金牌、1 枚奥运会金牌、3枚室内世 锦赛金牌,11次跑进刘翔表 示“非常难进”的13秒大关。
• 别人休息时,


• ……
随着我进入决赛的机会越来越多,我和 约翰逊面对面过招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整个 2003年,我跟他的比赛近10次,竟没有一次 超越他。但我跟他的差距越来越小,我屡屡 拿第二,而约翰逊总是第一!
2003年刘翔与约翰逊比赛记录
• 2003年3月17日第9届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男子60米栏 • 刘翔:7秒52 阿兰•约翰逊:7秒47 • 2003年7月4日国际田径大奖赛巴黎站 • 刘翔:13秒45 阿兰•约翰逊:12秒97 • 2003年7月12日国际田径大奖赛罗马站 • 刘翔:13秒20 阿兰•约翰逊:13秒08 • 2003年7月14日英国国际田联超级大奖赛 • 刘翔:13秒75 阿兰•约翰逊:13秒37 • 2003年7月国际田联大奖赛布鲁塞尔站 • 刘翔:13秒19 阿兰•约翰逊:13秒16 • 2003年8月30日巴黎第九届世界田径锦标赛 • 刘翔:13秒23 阿兰•约翰逊:13秒12 • 刘2003年9月13日蒙特卡洛国际田联大奖赛年终总决赛 • 刘翔:13秒27 阿兰·约翰逊:13秒11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套课件第4课 翻越远方的大山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套课件第4课 翻越远方的大山
______
2019
最新中小学课件
19
我跑出了13秒06的成绩,打破了自己当初创造的13 秒12的亚洲纪录,第一次让约翰逊看到我的背影。
这是文章第二次写到“背影”,表现了刘翔怎样的 心情?
第一次是刘翔比赛时摔倒了,看到的是约翰逊的 “背影”,他感到非常遗憾;这次是刘翔超越了约翰逊, 让约翰逊看到了刘翔的“背影”,表现了刘翔终于取得成 功的喜悦和自豪之情。
2019
最新中小学课件
5
半包围结构: 逊、遗 上中下结构: 赛 上下结构: 奢、掣 左右结构: 跨、栏、腊、雅、际、隐、绩、纪、呐、
翰、憾、阪
跨栏( làn ) 约翰逊( xùn ) 风驰电掣( chè )
2019
最新中小学课件
6
guàn(冠军) guān(衣冠整齐)
bēi(背包) bèi(背影)
méng(蒙蒙细雨) mēng(蒙蒙亮) měng(蒙古包)
2019
最新中小学课件
7
跨栏:田径运动项目之一,在规定的竞赛距离内每隔一定 距离摆设栏架,运动员要依次跨过栏架跑到终点。
国际:国与国之间的或世界各国之间的;世界或世界各国。 隐隐:有些不太清楚,感觉不很明显。本课指隐约,不太
清楚。 成绩:工作或学习的收获。本课指刘翔110米栏的比赛成绩。 记录: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以内记载下来的最高成绩。
都表示互相比较优胜的结果。
“比赛”强调比较或较量,多用于文化娱乐或体育活
动方面。“竞赛”强调互相竞争而夺取优胜,意思
较为郑重,比“比赛”重。
1.几个高中生,组织了一个足球队,常常邀请大学生
和他们比赛。
2.在这次游泳竞赛中,小明得了冠军。
2019
2019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册)第4课 翻越远方的大山(70张ppt)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册)第4课 翻越远方的大山(70张ppt)

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的感想。
你从刘翔身上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不畏艰难 顽强拼搏 不断进取 不断超越 敢于挑战
前进道路上的一些困难看似不可战胜, 但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总有超越的时候。
2.在生活中,你有崇拜的人吗?你打算怎样 努力来超越自己崇拜的人呢 3.刘翔不是作家,可《 翻越了远方的大山 》却深深地吸引我们。因为刘翔用真心、 真情记录了自己内心最真的感受。用笔真 切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是学习写 作的非常好的方法。 孩子们:快拿起笔把学了《翻越了远方 的大山》,这篇课文的感受写下来吧。期 待你的佳作,分享你的成功!
为什么在刘翔眼里,约翰逊就 是一座“远方的大山”? 请你细细地读一读文章的1-7小节, 找一找相关词句,画出来体会体会 。
1
2
4
6
本文中指刘翔觉得自己和约翰逊差距非常 大,挺难超越约翰逊的。
遥不可及
风驰电掣
本文中指约翰逊像风吹和闪电一样快。
1、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词义, 读懂课文。 3、思考: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找出含有题目的句子 。 5、文中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
《我是刘翔》 ——刘翔著
.....
指什么? 阿兰· 约翰逊 对于刘翔来说,还是什么?
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他要实现的目标
他的梦想
• 阿兰· 约翰逊,美国人,生 于1971年03月01日,110 米栏运动员。 • 从1989年出道至今,他已 在110米栏届奋战20年, 1995年,他在哥德堡世锦 赛开始了自己的统治生涯。 • 4枚世锦赛金牌、1枚奥运 会金牌、3枚室内世锦赛 金牌,11次跑进刘翔表示 “非常难进”的13秒大关。 • 外表温和内心骄傲的他, 从没把自己的辉煌太当回 事,这也让他轻装上阵, 越战越勇。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4翻越远方的大山(优质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4翻越远方的大山(优质教案)

4 翻越远方的大山一、教学目标1.学会并规范书写本课10个生字,结合生活或语境理解“奢望”、“风驰电掣”、“遗憾”、“迷糊”等词语的意思,会用“当初、祝贺”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依托刘翔翻越大册的“时间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翻越远方的大山”的含义。

3. 凭借视频、图片、相关资料及具体语言材料,层层推进学生对刘翔的认知,启发学生想象,进行读写训练,学习刘翔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进取精神,同时明白前进道路上的一些困难看似不可战胜,但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总有超越的时候。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借助多媒体课件及具体的语言材料,理出刘翔翻越大山的“时间表”,了解刘翔的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讨论刘翔成功翻越大山的原因,体会他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难点:理解“翻越远方的大山”的深刻含义,体会他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学习刘翔敢于挑战、执着追求、不断超越的精神,能从刘翔的故事中获得启示,努力翻越自己心中的“远方的大山”。

三、教学评价设计1.通过检查预习、针对学困重点指导、关键生字的书写、结合生活体验谈体会、说句子等方式评价字词、读书的目标以及学生的书写习惯的落实情况。

2.通过默读、圈画、简单写感受、小组互学、合作交流等方式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探究精神、自主学习与合作态度。

3.通过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以及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等方式检验学生精读课文的能力。

4.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考察学生对课文的把握和小组间的合作能力。

四、教与学的准备教师准备:1.设计预习单;2.制作教学课件;3.课前查看预习单,了解学情,调整教案;4.熟读课文,查阅刘翔的相关课程资源。

学生准备:1.完成预习单 2.查阅刘翔的相关资料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视频引路、导入课题1.播放刘翔跨栏的视频,学生欣赏。

2.你们认识他吗?(刘翔)谁能介绍一下他?(多找学生介绍刘翔)教师适当补充。

翻越远方的大山教案

翻越远方的大山教案

《翻越远方的大山》教学设计《翻越远方的大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翻越远方的大山》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文章以第一人称口吻真实记录了刘翔从“不敢奢望有朝一日能亲眼看到约翰逊”到战胜世界“跨栏王”的经过,这样的经过就是从起飞到超越梦想的过程,蕴含了“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有超越梦想的可能”的道理。

设计理念:《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求学生能够“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做出自己的评价”、“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应着重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提出自己个性化的见解。

因此,在设计教学流程时,我采用了富有我校特色的“一线四步”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即“读为主线”,按照“自读积累——导读达标——读写训练——阅读推荐”四步进行操作。

“导读达标”分为“初读——精读——美读——诵读”四个环节。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刘翔成功的过程,感受他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精神。

2、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能够从刘翔身上得到启示: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有超越梦想的可能。

重点:让学生了解刘翔成功的过程,感受他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精神。

难点:引导学生能够从刘翔身上得到启示: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有超越梦想的可能。

教学方法:“一线四步”教学法、品词析句法、情境教学法、语言描述法、板书示意法。

教学准备教师:刘翔跨栏视频、《超越梦想》音乐伴奏、课件学生:课前搜集的成语、名言教学过程:一、自读积累。

1、同学们,你们都积累了哪些有关“志向与坚持”的成语或名言?(学生展示)2、老师也积累了不少,想不想看看老师的成果?教师课件出示“百宝箱”,让学生快速记忆。

【设计意图:《课标》强调“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言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

我校提出的“一线四步”教学模式中,把自读积累放在每课教学的第一环节,重在培养学生积累语言文字的能力。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文 4 翻越远方的大山》研讨课教案_4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文  4 翻越远方的大山》研讨课教案_4

苏教版语文三下《翻越远方的大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刘翔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进取精神,同时明白:人生前进道路上遇到困难时,不要气馁,只要坚持不懈,永不放弃,总有超越梦想的机会。

【教学重点】了解刘翔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体会他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教学难点】能从刘翔的故事中获得启示:有些困难看似不可战胜,只要努力,坚持不懈,总有超越梦想的时候。

【教具准备】课件和生字卡片【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词语的意思。

能力目标:能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初步感知刘翔不断超越自我的进取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刘翔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体会他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教学难点】从刘翔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中感悟:只有不断努力,坚持不懈,才能实现自我超越。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质疑问难1、板书课题:翻越远方的大山,启发孩子们质疑问难2.孩子们读题,自由质疑师梳理整合有价值的问题;预设的问题:(1)远方的大山指什么?(2)谁翻越远方的大山?(3)怎么翻越的,结果如怎样?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词。

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读课文(1)对照生字表,读准字音。

遇到长句子,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读顺。

(2)标出自然段,想一想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翻越大山经过的?【3-7】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识刘翔和约翰逊课件出示:刘翔,相机正音xiáng【刘翔】中国著名的110米跨栏【随机识字:kuàlán】运动员。

他在2004年雅典【随机识字:yǎdiǎn】奥运会上,夺得金牌,成为中国田径项目上第一个男子奥运冠军。

2006年7月,在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随机识字:sài】上,刘翔又以12秒88的成绩【随机识字:jì】,打破世界纪【随机识字:jì】录,再次震惊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翻越远方的大山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新选入课文。

本课讲的是刘翔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并通过努力而不断实现自己的理想的过程。

告诉我们,只要不断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就会取得成功。

本文按照作者的发展轨迹为线索,抓住了作者的心理变化,记录了作者不断努力,不断进步的过程,语言朴实。

远方的大山比喻作者的奋斗目标,通过作者的不断努力,他终于超越了自己的目标,翻越了自己的大山。

学情分析:
《翻越远方的大山》一课中的主人公刘翔,学生有所耳闻,但是并不是很了解。

文章语言很平实,将一件事娓娓道来,没有艰深、晦涩之处,学生一看就知道大概讲了件什么事。

然而,这平实的背后却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款款的深情!相信只要充分让学生读,是能够感悟到文章蕴含的道理的。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要求:
1.掌握本课生词新词。

2. 能正确书写、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初步感知刘翔不断进步,不断超越自我的进取精神。

教学重点:能读通读准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刘翔不断进到,不断超越自我的进取精神。

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路、导入课题
1.播放刘翔跨栏的图片。

2.你们认识他吗?谁能介绍一下他?(多找几名同学,教师适当补充)
无数的鲜花与掌声背后,一次次成功与超越的背后,往往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与汗水。

2004年年底,“亚洲飞人”刘翔出版了自传《我是刘翔》,全书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他进入体校、学习跨栏、遇到教练孙海平等体育生涯,还曝光了大量鲜为人知的个人生活和成长经历。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选自《我是刘翔》。

(板书课题:翻越远方的大山)
二、预习展评
在“亚洲飞人”刘翔的心里,有一座远方的大山,那是谁?阿兰?约翰逊。

.阿兰?约翰逊是什么人?为什么会成为刘翔心里的“大山”呢?说说你对他的了解。

补充资料。

原来,约翰逊是个这么有名的运动员,难怪被刘翔视为一座“大山”。

那么,刘翔是如何跨越这座大山的呢?让我们一起阅读刘翔的自传。

.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开火车读。

1.
跨栏奢望希腊锦标赛
雅典国际当初祝贺
隐隐成绩纪录呐喊
遥不可及风驰电掣毫无疑问
读音注意:掣字形区分:纪记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相机指导读易错、难读的句子。

文中有两处问句,要读好疑问的语气。

3.谁能说说“大山”指的是什么?
4.文中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
5.刘翔是怎么样一步步打败约翰逊的?从这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整体感悟
1.让我们再次读课文,这一次请同学们默读,感受这些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想一想刘翔是在翻越这座大山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读完后试着完成这样的填空:遥不可及-(站在山脚下)-(翻越大山)。

3.我们能按照这条时间线索把课文分成对应一座的三大部分呢?
第一部分(一至二自然段),主要写刘翔刚练跨栏那会儿,把约翰逊当成一座遥不可及的大山。

第二部分(三至七自然段),写刘翔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来到了
“大山”脚下。


第三部分(八至十一自然段),主要讲刘翔成功翻越了远方的大山,最终战胜了约翰逊。

“远方的大山”对于刘翔来说是什么呢?他是怎么样翻越的?在翻越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最终成功了吗?在翻越的
过程中他表现出了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要求:
1. 理解“大山”的含义。

2. 学习刘翔为实现目标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进取精神。

明白人生路上需要确定目标、积极进取、不断超越,有梦想就有可能。

教学重点:
了解刘翔的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理出刘翔翻越大山的“时间表”,讨论刘翔成功翻越大山的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课题的深刻含义,学习体会他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领
米的距离、潇洒的动作,炮弹般的110道高栏、10.同学们,1.速度、不仅改变了一个民族关于速度的记忆,弥补了一段想象中的记录空白,同时也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刘翔——它已经成为了大家心中一个不容忽略的名字!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刘翔
的自传体作品——齐读课题。

2.上节课,同学们围绕课题提出了几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今天我们就带着问题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3.出示:“远方的大山”指什么?(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你能找到答案吗?)
二、学习第一、三部分
过渡:为什么在刘翔眼里,约翰逊就是一座“远方的大山”?请你细细地读一读文章的1-2小节,找一找相关词句,画出来体会体会。

1.抓住关键词谈感受:▲阿兰?约翰逊是当时跨栏界高手。

——“根本就不敢”、“奢望”、“遥不可及”、“更别提”;联系第一自然段“很早就知道”▲阿兰?约翰逊是刘翔眼里的一座大山,要想跨越这座大山,要想超过他,不容易!——“遥不可及”、“更别提”(板书“遥不可及”)▲当时的刘翔对自己不自信。

2.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3.当时,在刘翔看来极其难以翻越的一座大山,最终,刘翔却成功地翻越了!找到这段内容!(8—11自然段)
4.指名学生读8——11自然段。

(读出骄傲、自豪、兴奋的心情。


板书:翻越大山.
5.课文的3——7自然段写的又是什么呢?快速读一读,边读边思考!(刘翔和阿兰?约翰逊比赛的情况)
三、感受不易,学习刘翔精神
1.再次默读课文3——7自然段,完成这样的表格。

比赛时间比赛结果刘翔阿兰约翰逊
2.交流
3.任何比赛,我们不能只关注结果,更应该关注过程,走进人物的内心,和他们一起想,一起说……接下来,请同学们沉下心去默读课文3——7自然段,完善这样一个表格:
时间表现想法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4.光想不做非英雄好汉!刘翔是这样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A烈日炎炎,刘翔又踏上了绿茵跑道……
B这天,刘翔在练习110米跨栏时,不小心受了伤……(练习说话)
5.2001——2003年,整整三年时间,近12次的比赛,无数次的练习,使刘翔觉得——引读第七自然段!板书:来到山脚6.从“遥不可及”到“来到山脚”,再到“翻越大山”是一个艰
自然段,想想7——3难跋涉的过程,用心、用情再次朗读课文.刘翔的成功靠的是什么?●坚持不懈(板书)●有梦想、有目标●自信(板书)哪里让你感觉到刘翔的成功离不开“自信”?一开始刘翔不是很“不自信”吗?“但我跟他的差距越来越小,我屡屡拿第二,而约翰逊总是第一!”“但我隐隐感觉到,我已经站在了山脚下!”——经过刘翔的刻苦训练,刘翔与约翰逊的差距越来越小,刘翔也越来越有自信!
7.坚持、自信让刘翔成功翻越了远方的大山,引读第八自然段。

此时,如果你是刘翔,除了激动、兴奋,心里还充盈着什么?(心酸、不易……)
8.文章到这是不是就可以结束了?看看下面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再一次印证翻越大山的不易。

)朗读指导。

四、批注交流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决。

五、拓展提升
1、课题是“翻越远方的大山”,学到这儿,你还认为这里的“大山”仅仅指的就是“阿兰?约翰逊”吗?(前进路上的困难,远大的理想,奋斗的目标……)
2、此时,你有什么话想对自己说吗?(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有梦想,有信心,并朝着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迈进,就有成功的可能。


、同学们的收获真多。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做一3.个强者,敢于挑战别人,挑战自我,挑战困难。

4、课外练习学生读背有关“志向与坚持”的名言警句,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志者事竟成”等,增加语言积累;推荐阅读《我是刘翔》。

作业设计:推荐阅读《我是刘翔》。

板书设计:
4. 翻越远方的大山
遥不可及→来到山脚→翻越大山(目标)
坚持自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