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总复习分析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docx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第一章一、第一个系统论证国家主权学说的思想家是博丹,詹姆斯•马奇和约翰•奥尔森在1984 年共同发表的《新制度主义:政治生活中的纽•织因素》是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开创性著作。
二、1996年,霍尔和泰勒在英国的《政治学研究》杂志上共同发表了《政治科学和三个新制度主义》一文,提出把新制度主义分为“历史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Z后该认识在很大程度上被接纳为一种公认的划分方式。
三、政治科学和政治哲学的区别政治科学指狭义的政治学,它强调确定性、强调价值中立,主张研究“是什么”,而摒弃“应是什么雹它力求客观地描述政治现象的木来面口及细节,对个体政治行为和政治活动的具体过程进行定量分析;绝不使川无法丿IJ科学方法、技术手段加以验证的概念,口的是使政治学研究精确化。
政治哲学注重“应当是什么”,具有强烈的价值指向,属于政治学的规范性研究。
它从纯理论角度探讨政治的木质、1丨的和发展规律,具有浓厚道德色彩与价值色彩的政治研究称为政治哲学。
其内容:一是对政治的-•般理论的研究,探讨政治的起源、本质、规律、规范、H的和手段;二是对政治理论、学说、思想、观念本身的研究,具有“元理论"或“超理论” 的特征,主要分析词汇和概念的含义、论证的逻辑、命题的根据等四、后行为主义政治学的主要观点批评行为主义偏重形式方法,追求“科学主义的狂热”,脱离政治实际内容,认为应关注迫切的社会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耍内容置于技术Z前。
批评行为主义把事实和价值分开,肯定了价值因素在政治研究中的地位。
倡导政治学应用研究,促成了政策科学的兴起。
要求政治学者负有政治责任,应成为集教书、研究和参与实际政治于一身的“政治人", 为现实政治服务。
五、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特点1•在维持君主专制的询提下研究具体的“治国之道”,在统治的策略和方法上比西方更为突出。
2.政治思想与哲学思想、伦理思想等融为一•体,并渗透了强烈的宗法观念。
《政治学原理》知识点梳理有答案版
第一讲《政治与政治学》1.对政治概念的不同解释神学性解释提供了神圣维度道德性解释提供了价值目标法律性解释行为依据权力性核心问题管理型解释主要任务价值型基本功能2.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主要观点政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国家政权是政治的主要和根本问题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3.政治的定义在一定经济基础上,人们按照特定的利益借助公共权力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力的一种社会关系。
4.政治学的基本问题。
权力和权利的关系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5.规范性概念与描述性概念。
规范性概念,价值性概念,用来表示“应该”或者“必需”的事物;描述性概念:实证性概念和解释性概念,指客观的,用濑来表示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
第二讲《政治学的历史发展》1.儒家政治思想的特点为政以德2.道家政治思想的特点无为而治3.墨家政治思想的特点兼爱兴利4.法家政治思想的特点以法治国5.西方政治学的发展阶段和各个阶段的理论特点,各个阶段的重要代表人物(1)古希腊古罗马:古典政治学时期特点:政治学与伦理学相结合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塞涅卡(2)中世纪:神学政治学时期特点:神学与政治学相结合代表人物:奥古斯丁、阿奎那(3)现代:理性主义政治学时期特点:人本主义为指导,个人主义为本位,理性思考为办法代表人物:马基雅维利,布丹,边沁,密尔,孔德,斯宾塞(4)当代:科学主义政治学时期特点:政治哲学开始向政治科学转化,价值观上,相对主义盛行,实证主义,经验主义,科学主义为方法。
代表人物:本特利,沃拉斯,拉斯韦尔(5)趋势:政治哲学的复兴特点:正义理论的研究代表人物:罗尔斯、诺齐克第三讲《政治体系》1.政治体系的含义有关政治生活的所有相互关联的要素组成的一个整体2.国家的定义在一定地域上,建立主权,并通过一系列持久的制度实施权威的政治共同体3.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主要内容起源: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本质:阶级统治的工具作用,缓和冲突,控制在秩序之内4.国家结构形式的含义一个国家整体与各组成部分,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部门之间的关系5.单一制和复合制单一制:由若干行政区域组成的单一主权的国家,单一的宪法,统一的法律体系,统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和统一的国籍复合制:(1)联邦制:由若干相对主权的地区作为成员单位联盟组成的国家。
政治学原理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政治学原理考试复习资料一、填空题_______指的是公共行为主体对公共性为客体的制约能力和力量。
公共权力_______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马基雅维利_______的内在矛盾特性决定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的特性,形成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存在的基础。
利益_______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理想主义_______是我国最高工会组织。
中华全国总工会_______理论被视为民主研究的现代学派。
现代“精英民主”_______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权力制约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目中的政治正义观念。
宪政“政治”概念的提出,始于人类文明史上的_________社会时期。
奴隶1949年至1978年,中国基本上实施________的自下而上的集权式的政治发展策略。
民众主义A阿尔蒙德和维巴于1963年出版了《公民文化》,该书为研究_______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政治文化C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的社会。
政治化传统自由主义者认为为个人和社会提供服务是国家和政府____________的唯一来源。
合法性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_________的政治行为。
普通公民D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__________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社会价值第一波民主化起源于__________和法国革命。
美国革命G根据马克思的理解,意识形态指的是_________的思想观念。
统治阶级根据系统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政治生活被分解为政治体系、政治过程和____________ 三个方面。
公共政策公共权力具有____________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
权威性公民行使政治表达的手段主要包括政治集会、政治请愿、_______。
政治言论古代社会的治理的核心理念是_________。
统治国家的产生以____________的形成为组织标志。
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提要
11春《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提要第一部分教学要点回顾第一章绪论政治就是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人民获取、组织和掌握国家政权,并通过国家政权,以决策为核心内容来谋求人民利益的一切形式和行为。
西方的政治学家从不同角度表述了“政治”的含义。
而马克思主义将“政治”概念界定为:1、“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体现”,这揭示了政治的本质。
2、“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这确定了政治的属性。
3、“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这描绘了政治的基本内容。
4、“政治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这表明了政治的特征。
西方的政治研究可大致划分为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中世纪时期和现代时期三个阶段,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是一个全新的体系。
第二章国家的本质、历史类型与职能国家指的就是某种具有领土、人民、政府和主权的特殊政治共同体。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本质的基本表述。
但是,国家在某些情况下会脱离阶级属性而存在,这表明国家还具有相对自主性。
国家的起源理论包括自然生成论、君权神授论、社会契约论、暴力征服论和社会分工论等。
马克思主义是从社会分工的发展与社会阶级分化两个角度相结合来说明国家起源的。
国家的历史类型分为传统国家与现代国家两大类。
其中,传统国家形态包括古代城邦国家、古代帝国、中世纪封建王国、专制国家等几种具体形态。
现代国家的具体形态包括自由资本主义国家、法西斯国家、晚期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以及第三世界的威权主义国家。
国家的基本职能从本质来看,包括政治统治的职能和社会管理的职能;从范围来看,可以分为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
现代西方国家职能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迁。
第三章国家形式国家形式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二是国家结构形式。
政体,是指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来组织国家权力机构,具体表现为国家权力的横向配置关系,即同一层级上不同国家权力机构之间的关系模式。
《政治学原理》重点、难点解析
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适应这个变化
资产阶级的政治学由以研究国家制度为主题
改变为以研究权力为主要方向
因此
有人主张
政治学是研究权力现象的科学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西方政治学的权力研究又分化为两派:广义权力研究
涉及个人与个人
团体与团体
个人与团体的广泛政治关系;狭义权力研究则限于国家的权力现象和足以影响国家的非官方权力现象
政党活动的目的是要掌握国家政权
行使国家权力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政治学之所以不是真正的科学
固然受时代的局限
社会历史条件的局限
科学技术发震水平的局限
更重要的墨阶级的局限性
使他们不敢如实在地反映客观世界
不能揭示政治现象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之上
垄断资产阶级为了维持其统治
进一步加强政府权力
由所谓"立法国家"转向"行政国家"的反映
它标榜所谓"价值中立"
实际上是为垄断资本服务的
在西方政治学发展的第二和第三阶段;有个共同点.就是在政治学研究的方法论上的改变
这两个阶段都是以行为主义作为研究政治学的主要方法
因此.又称为行为主义政治学
在西方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可分为几个阶段?
19世纪后期
世界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同时
资本主义内部矛盾加剧
政治
经济矛盾日益严重
随着工业的发展
工人阶级的觉悟也逐步提高.资产阶级为了巩固和维护其逐渐陷入危机的统治
加强了对政治领域问题的研究
此时
政治学原理复习重点
政治学原理复习重点1、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2、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3、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4、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现有的政党制度包括有:一党制、两党制、一党居优制和多党制。
5、政治秩序:指社会中人们依据基本的政治共识与法律制度展开政治实践的一种状态。
7、治理:以维持政治秩序为目标,以公共事务为对象的综合性的政治行动。
8、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包括1:政治投票、政治结社、政治表达、政治接触、政治冷漠。
9、选举:是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权威职务的一种政治过程。
10、监督:是国家有权机关以及社会公众依照一定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对政治权力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督察、监控和制约的社会活动。
11、政治文化: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12、意识形态:是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
13、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过间接地,积极或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
14、民主化:就是社会政治体系摆脱传统特性,以民主核心价值为基础,建立和推行现代民主宪政的过程。
15、政治社会化:一方面,从社会成员个体的角度讲,政治社会化是一个人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有关政治体系的知识、价值、规则和规范的过程,通过这种学习和实践,一个自然的人转变成为一个具有一定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和政治倾向的社会政治人;另一方面,从社会整体的角度讲,政治社会化是一个社会将政治文化通过适当的途径广泛传播过程,通过这种传播,社会中人们所具有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和政治倾向传授给新一代社会成员。
政治学原理复习重点综合
第一章政治的性质与核心问题一、关键术语1、什么是政治?如何理解政治的含义?(含思考题答案)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对于政治的这一定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1)它强调政治是一种社会关系,并且指明这种社会关系本质上是一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关系。
(2)它强调一切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维护、实现和协调的社会利益要求和社会关系,才具有政治性,这就区分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3)它从经济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关系这一社会关系的本质出发,0示政治的含义,这就在人们的基本需求的意义上保证了政治定义的深刻性。
A、政治学中个人,集团和阶级三种分析单位理解政治.(1)以个人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
政治学中的古典自由主义是这一政治观的典范,其中个人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古典自由主义传统的核心内容就是。
人是作为“个人”而存在的。
社会由无数的个人组成,没有个人,社会也就成了一个空洞的概念。
其次,在分析维度上,古典自由主义对个人的设想是理性和能动的。
亦即个人不但了解自身的需要,而且在特定的环境中能够做出最合乎自身利益的判断,并具有选择的能力,能够采取有见识的行动。
(2)以团体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基于现实经验的考察,多元主义者发现在政治活动中非常活跃,发挥重大作用的不是个人,而是各种各样的团体,亦及所谓的利益集团。
在美国政治中,利益集团的作用如此显著,以至于本特利认为,只有理解利益集团才能理解美国政治。
因此,多元主义将团体作为自己的分析对象。
事实上,多元主义一词中的元指的便是组织。
政治学的分析单位遂由个人转向团体。
(3)以阶级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除了个人和团体,阶级也是政治的一种分析单位。
尽管在马克思之前的历史学加和政治经济学家们就已经发现了阶级的存在,但正是马克思对阶级分析方法作出了最大的贡献。
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出发点或前提是线面的论述: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政治学原理及方法论总结
政治学原理及方法论总结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的学科,它涉及到政治理论、政治制度、政治过程和政治行为等各个方面。
本文对政治学的原理和方法论进行总结,旨在帮助读者对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政治学的原理1. 国家与权力:国家是政治学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它代表着一个政治实体的权力机构和组织形式。
政治学研究探讨国家的起源、结构、职能以及权力的来源和运作方式。
2. 政治思想与理论:政治学的原理根植于各种政治思想和理论,如自由主义、保守主义、马克思主义等。
通过研究不同的政治思潮和理论,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和分析不同政治现象和行为。
3. 政治参与与行为:政治学关注人们参与政治的方式和行为,包括选举投票、示威抗议、政治组织参与等。
研究人们的政治参与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社会力量的运作和政治决策的制定过程。
二、政治学的方法论1. 比较研究:比较研究是政治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通过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制度、政府形式和政治行为,我们可以发现不同体制下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从而深入分析各种政治现象。
2. 经验研究:经验研究是政治学的另一种重要方法,它基于实证研究,通过搜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和案例,来验证政治学的假设和理论,揭示政治现象和行为的规律和规律性。
3. 理论分析:政治学的理论分析是以政治理论为基础,通过逻辑推理和思维模型来探讨政治问题。
理论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政治现象的本质和内在机制。
总结起来,政治学的原理和方法论在揭示政治现象和行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政治学原理涉及国家与权力、政治思想与理论、政治参与与行为等方面;而政治学的方法论包括比较研究、经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等方法。
通过掌握这些基本原理和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政治学领域的各种问题和现象。
政治学原理 复习资料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一、政治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的学科,它关注政治权力、政府组织、政治制度以及政治决策等方面的问题。
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政治行为、政治制度、政治思想和政治文化等。
二、政治学的基本概念1. 政治:指的是社会中关于权力的分配和运用的活动。
2. 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政治行为和政治制度的学科。
3. 政治权力:指的是在一定范围内对他人行为产生影响的能力。
4. 政府:是指执掌政治权力的组织机构。
5. 政治制度:是指政府组织和运作的规范和程序。
6. 政治文化:是指一个社会中关于政治的价值观念、信仰和行为模式。
7. 政治行为:是指个体或群体在政治领域中的活动。
三、政治学的主要理论流派1. 传统政治学:主要关注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的规范性和制度性。
2. 行为政治学:强调对政治行为的实证研究,关注个体和群体的行为动机和决策过程。
3. 制度政治学:重点研究政治制度对政治行为和政策结果的影响。
4. 文化政治学:关注政治文化对政治行为和政治制度的影响。
5. 批判政治学:强调对现有政治制度和权力结构的批判和改革。
四、政治学的研究方法1. 历史研究法:通过研究政治现象的历史演变来理解其本质和规律。
2. 比较研究法:通过对不同政治系统和政治行为的比较来揭示其异同和规律。
3. 实证研究法:通过对政治现象进行观察、实证和统计分析来验证理论假设。
4. 理论研究法:通过对政治理论的构建和推理来解释和理解政治现象。
5. 模型构建法:通过建立数学或逻辑模型来研究政治行为和政策结果。
五、政治学的主要研究领域1. 政治理论:研究政治权力、政府组织和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
2. 政治制度:研究政府组织和运作的规范和程序。
3. 政治行为:研究个体和群体在政治领域中的行为动机和决策过程。
4. 国际关系:研究各国之间的政治互动和国际组织的角色。
5. 公共政策:研究政府决策和政策实施的过程和结果。
政治学原理复习总结
政治学概论应掌握的要点一、基本概念:1、政治:“政治实际上就是社会政治共同体中的各阶级、集团、社会团体、政党、领袖和人民,为了实现和维护其所代表的根本利益,围绕公共权力发生的各种关系、形成的各种制度和进行的各种活动的总和;”2、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3、人民:人民是相对于敌人而言的,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由那些具有共同利益和政治目标,能顺应历史潮流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阶级、阶层和集团所构成的社会政治群体;4、国家:是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压迫的工具;5、所谓国体:就是国家的阶级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表明在国家生活中,那个阶级处于统治地位,那个阶级处于被统治地位;6、所谓政体:则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组织形式组成反对敌对势力维护自身利益的政权机关,特别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7、政党实质上是特定阶级或阶层利益的集中代表,是由特定阶级的骨干分子在共同政治纲领的指引下,为谋取和巩固政权而在政治活动中采取共同行动的政治组织;8、所谓政党制度,就是指一个国家关于政党的各项制度规范的总和,主要是指由国家法律规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关于政党的社会政治地位、作用、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定;9、两党制:所谓两党制,是指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中,由代表资产阶级不同集团利益的两个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而轮流执政的一种政党制度;两党制中的“两党”仅仅是指轮流执政的政党数目,而不是指国家政治生活中实际存在的政党数目;10、多党制:所谓多党制,是指一国中多个政党通过竞选轮流执政或联合执政的一种政党制度;当今世界的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都实行多党制,其中以意大利、法国、德国较为典型;11、政治社团:在政治社会中,以某种共同利益为纽带而结合在一起的人们,通过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府的决策,以维护或实现自身利益的社会群众团体;12、公民素质:指公民群体在民主政治条件下所形成的公民意识、参政能力和文化素质的总和;13、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一定政治共同体或组织中的某些政治实体,利用已经占有的优势政治资源,以不可抗拒的公共理由,按照自己的意志和利益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整合、控制、支配和影响另外一些政治实体的强制力量;14、政治权力的集权结构:是指社会政治权力体系中的权力集中于上一层面机构,而下一层面机构很少有权;同一层面机构间的权力集中于某个机关,而这个机关的权力又集中在主要领导一人或几人手中; 15、政治权力的分权结构:是指社会政治权力体系的各级各类权力机关的地位、职能和相互关系等都按照某些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性规则而做了明确的规定,它们共同分享了产生于主权的治权,权力不论大小强弱都享有自主权;16、政治权力异化:政治权力执行人改变、取消政治权力正当职能,致使政治权力偏离公共本质的现象就是所谓政治权力的异化;17、政治权利:就是政治共同体赋予其正式成员进行政治作为或不作为的资格、自由和利益等,是人们参与政治活动的一切权利和自由的总称;18、创制权:是指公民有权直接提出关于法律或宪法的建议案,其目的在于防止公共机构拒绝提交或制定有利于人民的公共决策议案,而创制权一旦实现就会使社会各派势力的政治意志更容易输入到社会公共机构中,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代议制民主政体中政治代表们代表性不足、不充分和不普遍的缺陷;19、复决权:则是指公民对国家立法机构通过的一般法律或宪法进行再表决,以决定其是否成为法律或宪法,它是公民对公共机构所做选择的再选择,防止公共机构做出不利于人民的决策;19、政治文化是人们对现存的政治体系和政治活动的思想反映,是政治主体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形成的各种政治意识的总和;20、政治心理是政治主体对社会政治现象不系统和不定型的感性反映,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动机、政治意志等诸多具体形式;21、政治思想,就是政治认识主体对政治认识客体的理性反映,是在对政治问题的思考中所形成的观点、想法和见解的总和;它是人们对政治生活内在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自觉反映,是政治文化的理性形态;22、政治行为:是政治关系的直接动态表现,是人们在特定利益基础上,围绕着政治权力的获得和运用、政治权利的获得和实现而展开的社会活动;23、政治决策就是国家、政党、社会政治组织的领导权力机关,选定国家发展的方向、目标,选择按此方向而实现其目标的途径、步骤以及方法、手段等措施的活动;24、政治管理:就是国家权力“按照某种特定的秩序和目标对政治生活进行自觉地、有计划地约束或制约的一定方式;就是说,通过这种特殊的约束方式使政治生活的各方面都能按照某种既定的秩序和目标来运行和发展”;25、所谓政治参与:就是指一个国家内的普通公民或公民组成的团体,依法参加社会政治生活,表达个人或集体意愿,从而影响政权体系的构成、政治规则和政治政策的制定及实施过程的政治行为;26、所谓政治发展应该是指整个政治系统发生的包含着系统增量的变迁过程,它可能表现为系统要素的质量不断改善,系统要素的数量不断增多,系统的结构日趋复杂而和谐,系统的功能日益多样化及专门化,系统整体的加工、服务和输出等的能力不断提高等;二、简答题:一阶级的特征作为经济实体的阶级有如下基本特征:1、不同的阶级在社会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有的处于支配地位,有的处于服从地位;2、不同的阶级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不同,即各阶级是否占有生产资料及占有生产资料的多少各不相同;3、不同的阶级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4、不同的阶级获取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不同;二、人民的政治作用人民既是国家赖以存在的基本因素,又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主体,因而对国家政治生活必然具有重大的意义和决定性的作用:1人民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他们的物质生产是政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2人民特别是知识分子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他们的精神生产深刻地影响着政治社会的发展;3人民是社会政治实践的主体,他们的革命斗争是推动政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三、国家职能的共性•尽管不同类型的国家所承担的任务和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甚至国家的具体职能也各有特点,但是任何国家都具有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两大基本职能;1、国家的政治统治职能是指国家运用暴力、法制等特殊的强制力,控制、镇压被统治阶级及其一切破坏分子反抗的职能;这种职能是由国家的阶级本质决定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2、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是指国家对经济、科学文化教育、公共福利等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它同样体现了国家的本质;四、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一方面,国体决定政体,国家的阶级性质决定着国家政权所要采取的组织形式;任何政体的选择,都必须与国体相适应,必须符合阶级统治的需要;也就是说,在二者的关系中,国体起着主导的决定作用;•另一方面,政体也并非完全消极被动的适应,它可以反作用于国体,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就是说,如果政体选择得当,就能够起到巩固和发展国体的作用;反之,则会影响阶级统治的顺利实现;五、单一制国家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国家具有统一的宪法和其他基本法律;•第二,国家具有统一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体系,最高国家权力归中央政府掌握;•第三,全国行政单位按地域划分,地方权力受中央权力的统辖;•第四,由中央机关统一行使外交权,地方行政单位包括自治单位对外不具有独立性,因而不具有独立的外交权;•第五,国民具有统一的国籍;六、政党制度的特征•政党制度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党制度通常是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设立的,所以,统治阶级为了更有利于其政治统治以及利益的最大化,根据自身的需要,会不断地改变政党制度;•第二,政党制度有些是成文法规定的,有些是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尚无成文法规定;•第三,政党制度不仅规范着政党本身的地位、作用和活动方式,也深刻地影响着国家的政治制度、政治体制以及社会成员的政治生活内容;七、两党制的主要特征是:第一,在一个国家有两个以上的政党,但居垄断地位的政党只有两个;第二,这两个大党势均力敌,相互对峙,长期轮流执掌政治权力;第三,两党通过竞选,夺取议会多数组阁或当选总统执政;第四,其他政党没有希望掌权,但在政治上有一定影响;八、多党制的国家通常具有的基本特征:第一、党派林立,政党联盟松散:第二、联合执政,政局多变:第三、意见分歧较大,政府效能低下:九、政治社团的特点1、团体利益的单一性2、团体成员的群众性3、活动方式的非盈利性4、政治活动的参与性5、政治思潮的多样性十、政治社团的作用1、推进政治社会民主化2、促进公共决策的科学化3、增强政治监督的社会化4、维护政治局势的稳定性十一、文官制度的内容1.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提拔;2.没有任期限制,薪酬逐年提升;3.专业分工明确,职位级别严明;4.保持政治中立,限制政治参与;十二、政治权力的功能政治权力的功能和作用非常广泛, 大致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政治整合;2、政治控制;3、政治分配;4,政治影响;十三、以政治权力异化的原因为标准,可划分以下类型:1、政治权力的结构和体制是影响政治权力异化的最重要的制度原因,据此形成的政治权力异化属于体制或结构型的政治权力异化;2、社会风气,特别是政治领域的社会风气,是影响政治权力异化的重要社会原因,由此形成的政治权力异化就是风气型政治权力异化;3、掌权者的素质决定了政治权力能否或多大程度上被异化,是政治权力异化是否发生的关键要素,由此形成的政治权力异化就是素质型的政治权力异化;所谓掌权者的素质,包括品德和能力两方面,其中以品德素质最为重要和关键,绝大多数的素质型政治权力异化都是由掌权者的品德缺陷造成的;十四、政治权利发展的基本趋势第一,人类政治权利的要求将更加急迫和普遍;•第二,政治权利的形态将更加多样化,更加错综复杂;•第三,人们实现自己政治权利的方法、途径、手段和措施也更加多元化,更加完善;•第四,人们享有政治权利的种类不断丰富,绝对数量也与日俱增;•第五,在全球相互联系不断加强的背景下,一国之内包括政治权利在内的各种权利的发展和实施状况,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影响;•总的来说,政治权利在可预见的未来将呈现如下趋势,即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越来越多的手段享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政治权利;十五、政治心理的特点1、从主体上看,政治心理具有广泛性和个体差异性;2、从属性上看,政治心理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3、从形成过程看,政治心理具有自发性和直接感受性;4、从表现形态看,政治心理具有潜在性和相对稳定性;十六、政治心理的作用1、政治心理是激发政治行为的直接动力2、政治心理是影响政治变革的心理基础3、政治心理是政治理论的直接基础4、政治心理是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十七政治决策原则:第一,信息原则;第二,预测原则;第三,系统原则;第四,可行原则;第五,优选原则;第六,创新原则;第七,适时原则;十八、政治管理的特点1、政治管理行为是一种矢量;“有的放矢”即为“矢量”;2、政治管理是少数人对多数人实施的一种管理3、政治管理的实施呈现明显的层次性4、政治管理作用具有一定的结果十九、政治管理的内容•首先,对政治思想的管理;这主要是通过对舆论和传媒宣传什么、不宣传什么的管理,来控制社会政治思想、规范传媒的行为;影响政治道德观、政治价值观、政治信念、政治态度等;•其次,对政治言论的管理;政治言论有口头的和书面的两种,这里主要是指公民在公共场合发表的涉及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方面有影响的言论,除此之外,不在政治管理之列;•最后,对政治活动的管理;政治活动即个人和集团直接围绕国家政权进行的活动,通常指一定时期为完成一定的政治目的而开展的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的活动;如选举、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罢工、起义等;这些活动直接涉及统治阶级的经济政治利益,直接关系到社会和政治的稳定,因而必须加以管理;二十、政治参与应具备的特征:第一、政治参与的主体应是普通公民或公民组成的团体;所从事的政治活动也必须是业余的、非连续性的,其参与各种政治活动的行为同时也应当是主动的、非胁迫性的;第二、政治参与的目标指向是影响政府的活动;公民的参与行为不管最终是否对政府当局产生压力,从而实现政治参与者的愿望,只要实施者的行为旨在影响政府活动,这种行为就属于政治参与行为;第三、政治参与是一种表达政治意愿的行为,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指向,必须外化为一种具有政治意义的行为;第四、政治参与的途径具有多样性;一般有政治投票、政治选举、政治结社、游行集会、罢工罢市、参加听证会、质询会等,我国还有公民投书信访、上访、与政府官员直接对话等形式;第五、政治参与基本上是一种体制内的非暴力行为;政治参与是公民履行宪法、法律所赋予的政治表达权利的行为;它是以维护现有的政治秩序为前提的,所以政变、暗杀、骚乱和暴动等以非常手段影响甚至改变政府组织的行为不属于政治参与;二十一、政治参与的方式1、政治投票与政治选举2、政治接触3、政治结社4、政治表达除以上主要的几种政治参与方式外,基层自治也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政治参与;二十二、政治参与的作用:1、影响经济的发展2、影响政治稳定3、影响社会公平和政治统治的合法性4、影响社会发展和政治文明二十三、政治发展的类型•政治发展可概括为政治革命、政治改革和政治现代化三种基本类型;1、政治革命是政治发展的一种常见类型,它比较多地出现于人类文明尚没有进入近现代社会以前各阶段,而在人类掌握了巨大物质力量的近现代社会则相对受到了限制;2、政治改革作为政治发展的一个基本类型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曾经长期是一种不彻底的妥协式政治发展的基本形态;3、政治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政治发展形式,它关注的焦点是政治系统怎样具有现代政治的那些标准特点和属性,比如大众化、世俗化、民主化和科学化等;。
政治学原理复习提纲
政治学原理复习提纲1.1.1政治的分析单位1.以个⼈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该政治观的典范:政治学中的古典⾃由主义(1)政治学中的古典⾃由主义认为个⼈的重要性体现在:第⼀,个⼈在价值维度上是崇⾼的。
第⼆,个⼈在分析维度上是理性和能动的。
(2)古典⾃由主义的政治观主要内容第⼀,对政治必然性的认识。
第⼆,个⼈与社会本位观。
第三,政府合法性的来源。
第四,消极政治观。
第五,对权⼒的制约。
第六,公域与私域的区分。
2.以团体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代表理论:古典多元主义简⾔之,多元主义可以被视为⼀种特定形式的政治结构,它将全体社会成员置于⼀个强⼤的体制化⽹络(e s t a b l i s h e d ne t w o r k)之中,这⼀体制化⽹络由联结公民和精英的社会组织编织⽽成,并使有效的政治民主成为可能。
3.以阶级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代表理论:马克思阶级理论(1)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对政治学研究的影响:第⼀,国体与政体的区分可以说是阶级分析⽅法的特定产物。
第⼆,强调⽃争与暴⼒。
(2)影响选择政治学研究分析单位的因素第⼀,如何选择分析单位与所要研究的问题的性质有关,在这⼀意义上,它有⼀定的客观性。
第⼆,问题意识的产⽣⼜与研究者的价值⽴场、态度情感甚⾄意识形态倾向密切相关。
1.1.2政治的范围1.政府政治观所谓“政府政治观”是⼀种狭义的政治观,它主张政治只与国家有关(w h a t c o n c e r n s t h e s t a t e),是政府管理的⼀种艺术。
研究政治也就是研究政府机构及其官员,或者更⼴泛地说,是研究政府权威的⾏使。
2.⾮政府政治观⾮政府政治学(n o n g o v e r n m e n t a l p o l i t i c s)主要指对政党和利益集团的研究。
3.⼴义政治观政治居于所有社会集体活动—正式的与⾮正式的,公共的与私⼈的—的中⼼,它存在于所有的⼈类集团、机构和社会中。
4.公域与私域区分的两种不同形式国家政府机构设置市民社会市民社会⾃主性组织:企业、⼯会、俱乐部、家庭等公共的私⼈的公共领域(p u b l i c r e a l m)政治、经济、⼯⼚、艺术、⽂化等个⼈领域(p e r s o n a l r e a l m)家庭和家庭⽣活第⼀阶段:“政党分肥制”(s p o i l s s y s t e m)1829年杰克逊(A n d r e w J a c k s o n)就任美国总统,⿎吹“胜利品属于胜利者”。
政治学原理大学期末复习
第一章1、政治的分析单位:是指政治理论的构建单位,或立论的前提和出发点。
这种理论既可以是实证性理论,也可以是规范性理论。
在政治学中个人、集团和阶级三种分析单位对于理解政治提供了重要的洞见。
2、政府政治观:是一种狭义的政治观,它主张政治只与国家有关,是政府管理的一种艺术。
政治活动在空间上仅限于政府机器,如内阁、国会、政府官员等,在人员上则限于政治家、文官和游说者。
3、非政府政治观:主要指对政党和利益集团的研究尽管政党和利益集团本身不是政府的组成部分,但是他们的活动指向是政府——政党的目标是通过定期的竞选性选举获得政权,利益集团的目标是通过游说等各种方式影响政府的公共政策。
市民社会。
而在修正形式中,公域和私域的界定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凡是非个人的东西便是公共的。
5、政治与行政二分法:政治是所涉事情重大而普遍的国家活动;行政相反,它是关于个人和细琐事情方面的国家活动。
因此,政治史政治活动家的特殊领域,行政是技术官员的领域。
虽然政策若无行政的帮助便一无所是,但是行政并不因此就是政治。
6、政党分肥制:在官职领域推行“民主”的做法,由在选举中取胜的政党从自己的支持者中遴选官员,其理由:1、民主政治表现在管理任用上,就是民选官吏(信念因素);2、官吏职务简单明白,具有普通智慧的人均可胜任(认知因素);3、既然人人可以当官,所以官职的任期越短越好,使大家都有任官的机会,以符合民主与平等的精神,因此主张“任期短暂”、“官职轮换”(操作因素)。
7、权力:指涉主体间关系,是主体在社会关系中实现某一既定目标或达致某一结果的能力。
在这一意义上,权力是在动态人际关系中才得以现实和实现。
从理论上说权力的概念可适用于任何主体之间的关系,但实际上人们对权力关系的理解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
8、经典权力观:就最一般的含义而言,当A使B去做A想做但B本不想去做的事情时,可以说A对B行使了权力。
权力是使人去做本不愿做的事情的能力。
基本特点:1、将权力视为指定和实施法律与公共政策;2、这种权力具有强制性;3、垄断性的掌握这种权力的是政府官员。
政治学原理理论知识点总结
政治学原理理论知识点总结一、政治学原理的概念政治学原理是指政治学领域内的基本理论原则或规律,是政治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
政治学原理囊括了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是政治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政治学原理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政治学的基本概念、政治学的基本原则、政治学的基本方法等。
如政治权力、政治制度、政治参与、政治文化等等都是政治学原理的内容。
在政治学原理中,政治学的基本概念是政治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基础,而政治学的基本原则则是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的客观规律。
政治学的基本方法则是研究政治学问题的科学方法。
二、政治学原理的作用政治学原理作为政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政治学原理是政治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是政治学研究工作的理论指导。
其次,政治学原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政治、分析政治现象、解决政治问题。
再次,政治学原理可以指导我们的政治实践,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政治活动。
三、政治学原理的基本概念1. 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指一定社会中的某些人或某些组织所拥有的对其他人或其他组织进行行为约束和行为引导的能力。
政治权力是政治学的基本概念,也是政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政治权力的特点是普遍性、专一性、有限性和历史性。
政治权力的普遍性是指政治权力在各个社会中普遍存在;政治权力的专一性是指政治权力是社会权力的一种特殊形式;政治权力的有限性是指政治权力的范围和程度是有限的;政治权力的历史性是指政治权力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2. 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指一定社会中人们协调相互关系的规范和规则,是社会生活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规范的一种形式。
政治制度是政治学的重要概念,也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政治权力的组织结构、政治权力的行使程序和政治权力的行使方式。
政治制度的类别有很多,常见的有单一制和权力分立制、民主制和专制制度、议会制和总统制等。
3. 政治参与政治参与是指人们通过政治活动来权利意见和决定政治事务的一种行为。
政治学原理复习重点
2012年《政治学原理》总复习题一、名词解释道德政治观:认为政治是对于一种社会价值的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持有道德政治观的主要代表有孔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权力政治观:认为政治是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
持有权力政治观的主要代表有法家、马基雅弗利、马克思·韦伯、哈罗德·拉斯韦尔、摩根索等。
政治: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政治学:研究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利益: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利益由三方面因素构成:利益的心理基础是人们的需要;利益反映着一定阶段上人们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利益反映着特定历史阶段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利益关系:不同的利益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同一层次和不同层次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系。
共同利益:首先是在同一社会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和经济地位基础上形成的,是处于同一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中的人们的各自利益的相同部分。
利益矛盾: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之间以及它们与共同利益之间的差异而形成的矛盾的利益关系。
政治权力:人们选择以力量对比和力量制约方式作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要求的过程中,聚集形成的政治权力主体对其他社会和政治力量及其它客体的制约力量。
政治权力的客观构成要素:政治权力形成的过程中,外在于政治权力主体的促成因素和条件,包括生产资料的有效占有、社会财富、暴力及其他要素。
社会财富:一般是指劳动形成的物质和精神产品。
理论:政治权力主体关于社会和政治基本状况的分析把握,关于自己所主张和奉行的社会政治目标、实现途径及其相关条件的宏观分析和逻辑阐述,对于社会政治的战略性思考。
策略:政治权力主体在具体的客观条件下强化自身力量、弱化对方力量和贯彻自己战略意图的方式。
权利:在特定的经济社会关系及其体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由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的社会成员和特定社会力量主张其利益的法定资格。
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全)
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应考指南一、名词解释1、政治: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2、政治学:政治学是指研究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围绕着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社会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3、行为主义:行为主义是指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4、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5、政治权利:政治权利一般指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所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政治自由、政治参与和社会平等三个方面的权利。
6、公共利益: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7、国家:国家是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阶级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
8、法治原则:法治原则法治也称“法的统治”,是指按照民主要求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国家组织原则。
9、君主制:君主制是指以世袭和终身任职的君主(国王、皇帝、沙皇、大公、苏丹)等为国家元首,并由君主全部或部分、实际或形式地执掌国家最高权力的国家管理形式。
10、二元君主制:二元君主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形式上由君主与议会共同掌握,但实际上较大权力为君主所有,政府也对君主负责,议会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11、共和制:共和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政体形式,它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政体。
12、国家元首:国家元首是指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最新政治学原理期末必备复习考试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最新政治学原理期末必备复习考试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电大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考点归纳总结一、填空题1.(马基雅维利)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学科的奠基人。
2.(利益)的内在矛盾特性决定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的特性,形成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存在的基础。
3.(一元主义)和全能主义国家被视为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模式。
4.(宽容)而理性地妥协是良好社会中公民所应当具备的精神。
5.(理想主义)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6.(善治)即良好的治理,它是治理所应追求的目标。
7.(行为主义)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8.(代议制民主)理论是现代民主的主流理论,也是现代通行的民主宪政制度的理论基础。
9.(精英民主)理论被视为民主研究的现代学派。
10.(分权制衡)原则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
11(伦理)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色。
12(民主化)意味着两个方面的进展:建立现代民主制度,明确公民自由权利,并从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等多重角度,为之设立保护屏障。
13.(第三条道路)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混合的政治主张和意识形态,或者更准确地说,它是一个政治口号。
14.(宪制建设)是实现当代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
15.(政治合法性)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16.(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22.(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17.(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实现其他目标的前提。
18.(政治稳定)是指一国政治体系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括国家政权体系的稳定、权力结构的稳定、政治过程的有序状态。
完整word版,政治学原理重点归纳,推荐文档
政治学原理重点归纳1.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政治的论述,我们可以将政治的实质和含义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第二,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第三,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
第四,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概念: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是以政治权利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2.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应以国家政权或国家问题为核心。
政治学研究对象:即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和政治行为及其发展规律。
3.政治学研究范围:(1)政治学基础理论(2)中国政治(3)比较政治(4)公共政策(5)行政管理(6)国际政治4.中国古代政治学和西方政治学的历史演变5.政治学的研究方法(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从具体到一般,再从一般到具体。
(3)理论联系实际。
(4)阶级分析。
(5)经济分析。
常用具体方法:(1)历史研究法(2)制度研究法(3)比较研究法(4)结构—功能研究法6.学习和研究政治学的意义(1)学习研究政治学有助于增强公民意识,提高政治文化水平。
(2)学习政治学有助于借鉴和吸取外国政治的合理因素,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
(3)学习政治学有助于提高广大干部的管理才能,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管理的民主化。
7.原始氏族公社制度氏族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人类最古老,最原始的家庭形式是群婚。
群婚的第一个阶段的家庭形式是血缘家庭。
氏族是由普那路亚家庭直接引起的。
氏族,是具有血缘关、同族内部禁止结婚的人们的集团。
它是原始公社制度的社会经济单位,也是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
氏族社会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氏族内部禁止通婚。
第二,氏族制度的组织机构—议事会,是一切成年男女平等表达意见的民主集会。
第三,氏族成员有互相帮助、互相保护的义务。
8.国家的产生及其与氏族组织的区别第一,国家是个历史现象,它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导论一、政治带给人们的思考政治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
政治是人类过一种有组织的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是人们组织安排集体生活的核心机制。
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具体表现无非在于:(1)权力本位或官本位;(2)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高度合一;(3)“皇权主义”和政治全能主义。
二、政治学给我们提供了什么知识亚里士多德认为,所谓知识,就是关于“善”的学问。
“善”可以分成多种:有个人之善,家庭和村落之善,还有集体(城邦或国家)之善。
研究个人之善的学问是伦理学;研究家庭或村落之善的是经济学;而研究集体或国家之善的是政治学。
亚里士多德专门著有《政治学》,认为政治学是人类最高的学问,因为它研究的是国家之善的问题,即如何组织和安排人类社会生活的问题。
根据他的观点,人是社会的动物。
人的本性就是要过社会(群体)生活。
那么,这就有一个问题:人类社会生活如何组织和安排才算不失为公平合理,即所谓“正义”?这就是政治学研究的根本问题。
政治学涉及两个方面的知识:政治分析原理和政治操作原理。
政治分析原理告诉我们政治生活分析的方法,掌握这种方法能使我们知道一个良好的政治秩序是如何构成的。
政治操作原理涉及政治制度的设置和政治技术和技能方面的知识,它告诉我们一个良好的政治秩序应该如何建立和如何维持。
政治学为三种人提供帮助:(1)政治从业人员:社会需要职业政治家。
这样的政治家具有现代的政治理念,开放的胸襟和不断接受新知的能力,有引导国家不断进步的使命感和抱负,有长远的发展战略和有效的实施策略,有承担责任的勇气和领导大众的智慧。
这样的政治家需要了解政治分析的原理,更需要掌握政治操作的原理;他不仅需要明白什么是“政治正义”,而且还需要懂得如何实现“政治正义”。
(2)政治学从业人员:社会也需要专业的政治学家。
这样的政治学家能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阐释和发展政治理念,推动关于政治的知识的进步,引导全社会深化政治认知,并能就实际的政策提供分析研究的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学能成其为科学吗?
• 否定观点: 1、政治学系讨论人的问题,无法得到科学性 的定律; 2、政治现象中皆为不可控制的因素,不可能进行 实验(可重复可检验);3、政治学无法做到“价值中立 ” • 肯定观点:1、政治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门经验的科学, 基于可验证的假设和数据收集(国家、地区、团体、个体 层面的数据,可以对变量进行控制,发现因果关系和机制 ;大样本,时间序列) • 2、政治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虽有区别(譬如无法 重复,无法实验),但同样追求基于机制的理论解释 • 3、科学是一个社会过程、社会活动;社会科学不应该也 不可能“价值中立”
• B.较为严格的含义,只有当整个社会能够通过那些不受国家支配的社
团来建构自身并协调其行为时,市民社会才存在; • C.最高级的含义,只有这些社团能够相当有效地决定或影响国家政策 方向时,才能称之为市民社会。
法团主义
• “法团主义,作为一个利益代表系统,是一个特指的观念, 模式或制度安排类型,它的作用是将公民社会中的组织化 利益联合到国家的决策结构中去”,“这个利益代表系统 由一些组织化的功能单位构成,它们被组合进一个有明确 责任(义务)的、数量限定的、非竞争性的、有层级秩序 的,功能分化的结构安排之中。这些功能单位得到国家的 认可(如果不是由国家建立的话),它们被授予本领域内 的绝对代表地位,作为交换,它们的需求表达,领袖选择, 组织支持等方面的行动受到国家的一定控制。”
民族与国家的区别
• 民族没有官员,也没有确定的领导职位(虽然有民族运动 的情感代言人) • 民族成员的资格没有清楚的规定,也没有明确的权利和义 务可以合法地强制执行
• 民族和民族主义的领导人无法以民族的名义拥有强制力或 征税,不能要求人们服从;只有国家才能提供这些资源, 才能以有效的方式达到民族的目标
2.传统型权威
• 如果某一支配的正当性来自其所宣称、同时也为 旁人所信服的、“历代相传”的规则及权力的神 圣性,则我们称此种支配为传统型支配。 • 传统型支配是一种身份支配,而不是职位的支配 • 代表形式:长老制、家父长制与家产制
3.克里斯玛型权威
• Charisma是个人特质的一种属性,将他与 凡夫俗子区别开来,而被看做是被赐予了 超自然的、超人类的或至少是非常的力量 或品质。这些力量和品质是普通人无法获 得的,被认为拥有神圣的起源,在此基础 上,拥有它的个体被当做领袖。通常,一 个克里斯玛型领袖以救世主的形象出现在 危机时期。代表形式:君权神授的国王, 现代革命中的领袖人物,以及僧侣团体
4.三维权力观
• 对于以行为为中心的权力观的批评 • A.决策制定和对于政治议程的控制(并不必然通过各种决 策的方式) • B.不仅包括公开的或隐蔽的冲突,还包括潜在的冲突 • C. 利益与偏好相分离:甲能够重塑乙的偏好,甚至能够
以违背乙的利益的方式重塑乙的偏好
• 参考书目:史蒂文· 卢克斯:《权力:一种激进的观点》
• 民族不具备组织性特征:没有自主性,没有领导者,没有 正式规则,仅仅拥有民族成员的心理认同
2.现代国家区分于传统国家的特征
• • • • • 控制大片连续的领土 中央集权 垄断强制手段 唯一的政府机构 统一的行政安排
阶级与阶层
• 阶层就是指有人社会资源多,有人社会资源少的 不平等状态(富永健一)。 • 阶级关注的是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而阶层关注的 是社会经济地位,通常用收入和受教育程度来衡 量——断裂(质)VS.连续统(量)。 • 阶级是一种相对封闭的、自我循环的社会群体, 相反阶层是建立在职业、收入等基础之上的可流 动的群体。 • 阶层体系体现了阶级关系,反映了阶级导致结构 性经济不公平的方式。
五、三种合法性类型及其变种
• 1.法理型权威 • 2.传统型权威 • 3.克里斯玛型权威
1.法理型权威
• 这类合法性类型建立在相信统治者的章程所规定的制度和 指令权利的合法性基础之上。 • 代表形式为“官僚制”(科层制): • 1.官僚在私人生活方面是自由的,只有在公共领域里,才 有服从支配的义务(不同于仆人和扈从的私人支配关系); • 2.职位有清楚界定的上下级关系; • 3.官僚人员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不同于中国古代的文人 官僚); • 4.报酬以货币形式来支付(非家产制和俸禄制); • 5.官僚与行政工具的所有权完全分离; • 6.有严格的组织纪律和控制。
议程设置为什么是重要的
• 权力不但能决定某一事件或提案进入政策 议程,也可以扼杀某一重要事件进入政策 议程。因此,达尔的研究对象其实是已经 得到允许的提案,但却没有研究那些尚在 构想或酝酿阶段就已被否决的提案。而获 得允许的提案,也许可能是无法真正威胁 城市资源分配和既定权力结构的琐碎事情。 所以,多元论者研究的只是部分的权力运 作和权力集团,而不是全部。
• 多元论者认为,城市权力分散在多个团体或个人的集合体 中,各个群体都有自己的权力中心,地方官员也有自己的 独立地位;官员要向选民负责,所以选民也有权力,他们 以投票来控制政治家。
3.二维权力观
• • • • A.决策制定和不决策 B.各项议题与潜在的议题 C.可以观察到的公开的或者隐蔽的冲突 D.偏好与利益相一致,但权力可以阻止偏好转化为政治行 动;甲能够抑制住乙的欲望,从而避免双方达到公开冲突 和决裂的阶段 • 参考书目:Peter Bachrach & Morton S.Baratz:Two Faces of Power
现代国家的特征
• 民族国家(单一民族为核心,国家认同) • 主权意识 封建国家的领土因过度分割而分化,领
土之间关系疏离,权力分散;现代国家的领土是 统一和同质的
• 中央集权 (职业军人/常备军、官僚制、财政改 革/垄断税收的来源、法律系统)封建制度下的国
家权力只不过略多于一家之主,真正的权力属于 贵族;国家与诸侯之间的矛盾;从间接统治到直 接统治,从个人统治(私有)到非个人统治(公 共),从离心的封建式统治到向心的国家式统治
精英论与多元论的争论
• 精英论认为,城市决策是少数精英的专利,决策权力掌握在少 数精英手中,重大的政治方案通常是由这些精英起决定作用, 城市各级官员予以配合来实现少数人的意志。精英论的观点包 括:(1)上层少数人构成单一的“权力精英”。(2)该“权力精英” 阶层统治社区生活。(3)政治领导与社区领导是该阶层的执行者。 (4)该阶层与下层市民之间存在冲突。(5)地方精英与国家精英存 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阶级理论的主要挑战
•主性是指国家在形式上作为公共利 益的代表,相对于社会各阶级具有一定的 独立性和自主性,而不是纯粹为某一个阶 级的特殊利益服务。国家自主性意味着国 家不仅仅是各种社会力量斗争的场所,而 是一种能动的力量,它反过来去支配、控 制或影响社会。 • (斯科契波:《国家与社会革命》)
1.市民社会的含义
• 从这一术语的大多数用法来看,其主要思想是,市民社会是处于国家 和家庭之间的大众组织,它独立于国家,享有对于国家的独立性,它 由众多旨在保护和促进自身利益或价值的社会成员自愿结合而成。结
社自由应被当作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它可以有三层不同的含义:
• A.最低限度的含义,只要存在不受制于国家权力支配的自由社团,市 民社会便存在了;
• 克里斯玛常常会变形为组织化的个人崇拜 • 克里斯玛通常从一个小群体开始,包括领 袖和最亲密的追随者(内部圈子);然后 创建政党,动员人们围绕领袖及其舞台; 领袖通常通过选举掌权(后来会压制选 举),成为全国范围内的主宰;当经济问 题和组织问题越来越紧迫,例行化、制度 化就会发生,追随者变成行政官员;由于 他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有限,开始失去狂 热的支持,逐渐“去魅”。
• 1.从精英主义(elitism)谈起: 帕累托:什么是精英?精英的循环论 • 莫斯卡:统治阶级与政治阶级(political class) • 米歇尔斯:组织中的寡头统治铁律
• 米尔斯:美国的权力精英,托克维尔以来发生了
什么变化?
寡头统治铁律(米歇尔斯)
• 正是组织使当选者获得了对于选民、被委 托者对于委托者、代表对于被代表者的统 治地位。组织处处意味着寡头统治。 • 无论一个组织代表着什么样的利益,我们 发现该组织总是被操纵在一个活跃的少数 派手里。无论是在整个社会系统还是在组 织中,居于统治地位的少数人,其行为无 不遵循自利动机的逻辑,他们利用大众维 护自己的优越地位,扩大自己的权力。
• 垄断强制手段(对暴力的合法垄断) • 新的国际秩序(现代外交)
民族国家形成的原因
• 战争是国家形成的主要决定因素。四个阶 段:“骑士战争” 、“雇佣军战争”、 “常规军战争”和“民族战争”——战争 催生了(民族)国家,国家又发动战争 (蒂利)——国家能力、国家与社会关系 (财政汲取) • 资本主义是现代国家崛起的必要非充分条 件。资产阶级兴起(文艺复兴、资本主义 经济) • 封建贵族式微 • 基督教的分裂(教会衰微;宗教改革)
多元主义与法团主义的区别
• 多元主义政治过程的重心是利益集团和代 议机关的关系(主要是利益诉求);法团 主义则是功能团体——行业组织化的利益 代表与国家的关系(包括利益聚合、被委 托推行政策的责任) • 前者强调自发形式、多数量参与,大范围 和竞争;后者强调控制、数量限制、分层 处理、共容互赖。 • 前者相信多元竞争有助于体制的平衡;后 者认为有序互动才能防止失衡,达到理性 调节。
2、个体性权力的经典定义
• 韦伯:权力意味着在一种社会关系内,自 己的意志即使遇到反对也能贯彻的任何机 会,而不管这些机会建立在什么基础上。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 达尔:A拥有支配B的权力在某种程度上就 是,他能够使B做某些B否则不会去做的事 情。(Who Governs?)
五、政治生活中的权力:三维权力观
2.多元主义(pluralism)的反驳
• A.权力的实际运作
• B.决策制定
• C.关键议题:两党的任命权,城市再造工程,公共教育 • D.可以观察到的公开的冲突 • E.利益与偏好相一致,偏好反映真实利益并转化为政治行动;绝对 的权力决定能否在公开冲突中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