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课程标准
《管理心理学》课程标准
《管理心理学》课程标准————————————————————————————————作者:————————————————————————————————日期:海航集团长沙南方职业学院《管理心理学》课程标准课程编码:适用年级:2012级学科带头人:制订时间:2013年03月10日专业系审核:教务处审核:教学院长审批:审批时间:年月日目录《管理心理学》课程标准 (1)一、课程系统性设计思路 (1)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1)三、课程培养目标 (1)1.知识学习目标 (2)2.能力培养目标 (2)3.素质养成目标 (2)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2)1.课程教学学时分配 (3)2.课程教学内容分配 (4)五、教学资源选用 (6)1.教材选用 (6)2.参考书目 (6)3.参考学习网站 (6)4.其它教学资源目录与来源 (7)六、课程考核标准 (7)1.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7)2.课程考核评分细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课程教学组织设计 (9)八、课程教学案例设计 (14)《管理心理学》课程标准适用专业全日制高职人力资源专业课程编码开设时间第2学期课时数48一、课程系统性设计思路《管理心理学》课程是一门必修专业核心课。
此课程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和后续课程的应用,选择来自学习和实际工作岗位的案例作为教学载体,进行课堂教学情境设计和教学内容的组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管理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管理专业所必需的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正确处理和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同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逐步提高其运用管理心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专业需求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案例融入9个课程模块(管理心理学理论基础模块、社会认知与管理模块、个性与管理模块、价值观、态度与管理模块、激励与管理模块、群体心理与管理模块、领导心理与管理模块、组织与管理模块以及员工心理健康与管理模块),本课程在设计过程中根据实际企业运作过程构建完整的教学设计,理论联系实际,将企业管理案例贯穿在整个教学中,使学生切实感到现实工作的实际需要,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管理心理学课程标准
海航集团长沙南方职业学院《管理心理学》课程标准课程编码:适用年级:2012级学科带头人:制订时间:2013年03月10日专业系审核:教务处审核:教学院长审批:审批时间:年月日目录《管理心理学》课程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课程系统性设计思路················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课程培养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1.知识学习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2.能力培养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管理心理学》课程教案
《管理心理学》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管理心理学2.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3. 学分:2学分4. 学时:32学时5. 适用对象:企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应用领域;2. 培养学生运用管理心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4.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三、教学内容1. 管理心理学概述: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意义;2. 个性心理与管理:个性心理特征、人格理论、个性与组织管理;3. 动机与激励:动机理论、激励机制、激励策略;4. 组织行为与管理:组织行为规律、组织文化、组织沟通与冲突管理;5. 领导心理与行为:领导理论、领导风格、领导力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应用案例;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管理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案例,促进学生互动和思考;4. 角色扮演:模拟管理场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5. 作业与测试:布置课后作业和进行课堂测试,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参与讨论积极性等,占比30%;2. 期中成绩:进行一次课程中期考试,占比30%;3. 期末成绩:进行一次课程期末考试,占比40%。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管理心理学》,作者:,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24年;2. 辅助教材:《管理心理学案例集》,作者:,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24年;3. 网络资源:相关管理心理学论文、案例和新闻,用于拓展学生视野;4.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5. 讨论题库:准备一系列讨论题目,用于课堂讨论和小组分析。
七、教学安排1. 课时分配:共计32学时,每课时45分钟;2. 教学进度:按照教材和教学大纲进行,每周2学时;3. 实践环节:安排2次课时的管理心理学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4. 考试安排:期末进行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2小时。
管理心理学课程标准
《管理心理学》课程标准第一部分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三年制高职院校心理咨询专业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
二、作用课程的作用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系统地掌握组织中具体的社会、心理现象,以及个体、群体、领导、组织中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性,全面认知企业心理活动,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结合职业岗位群和典型工作任务进行相关实训,提高专业技能,将心理咨询专业真正服务用企业发展,实现校企无缝对接。
三、前导、后续课程四、课程基本理念与思路1. 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强调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针对不同环节, 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意识、有步骤地将职业能力的训练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融入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本课程旨在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主线、以模块化课程为主体的教学体系。
具体来说呈现以下三个特点:(1)职业性立足于企业需求,加强学生统计分析能力、调查报告撰写能力、小组合作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较强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全面符合企业人才需求,满足学生职业发展需要。
(2)实践性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理实一体化开展教学,采用任务导向型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练、评、改”一体化进行,保证知识与能力之间及时转化。
(3)开放性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完善学习材料、丰富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网络平台,重视课内外互补和校内外合作。
2. 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是心理咨询的素质拓展课程,旨在培养掌握企业心理调查、心理辅导、EAP活动等具体方法的实践型人才,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
⑴ 企业、行业、学校三方联合,确定学习领域⑵ 深入企业调研,与毕业生访谈,筛选工作任务。
与行业专业、企业和专业教师共同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经过整合,将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
⑶ “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校内模拟实训等多种途径,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管理心理学》课程标准
《管理心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管理心理学是五年制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
教学目的与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其基本理论、基本技巧与主要方法,并能够灵活地运用,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实际管理水平与管理能力。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在本课程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应能`辨认行为事实以及组织管理中的社会心理现象,了解人的心理行为变化的基本过程及变化倾向,熟悉和掌握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主要理论。
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学过的知识加以叙述、解释、归纳,并能结合管理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综合分析,理解和把握管理心理学的知识体系结构和内在联系。
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管理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同时,能够运用管理心理学的原理与方法思考、分析和解决各类组织中,特别是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中有关人的管理的各种问题。
三、课程内容与标准:四、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及难点第一章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第一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一、管理心理学的内涵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三、管理心理学的体系结构第二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意义一、对推动管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二、对提高劳动生产率产生巨大作用三、对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发挥良好效能第三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研究管理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二、研究管理心理学的主要方法三、研究结果数据处理的常用方法目的与要求:让学生初步了解管理心理学的总体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
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方法。
重点:了解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及体系结构,掌握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难点:管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点及范围。
第二章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管理心理学的产生溯源一、管理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二、管理心理学产生的理论准备三、管理心理学产生的实践探索第二节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一、美国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二、前苏联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三、我国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概况第三节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前景一、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新内容二、管理心理学发展的新趋向三、管理心理学面临的新形势目的与要求:让学生了解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发展概况以及前景,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管理心理学2、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3、适应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4、课程地位:专业主要课程5、总学时:36学时6、总学分:2学分7、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二、课程目标(1)使学生对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方法有较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学会用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和心理测量方法去分析人的心理和行为现象。
(2)使学生掌握管理心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分析人和心理和行为的能力。
(3)使学生能熟练地运用管理心理学概念、理论、掌握人和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3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重点掌握管理心理学的概念与研究对象。
2.掌握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了解管理心理学的体系结构。
3.重点掌握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与方法,理解管理心理学的任务与意义。
第一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管理心理学的含义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第二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管理心理研究的原则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三节管理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一.学习管理心理学,有助于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二.学习管理心理学,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或工作效率三.学习管理心理学,有助于加强政治思想工作,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第二章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3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管理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工业心理学的兴起。
2.掌握“霍桑试验”及人群关系理论,掌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产生。
3.了解群体动力理论、社会测量学对管理心理学形成的作用。
4.了解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及现状。
第一节管理心理学的萌芽一.管理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二.工业心理学兴起三.人事心理学和工程心理学的出现第二节管理心理学的形成一.梅奥的“霍桑试验”及人群关系理论二.勒温创建的群体动力理论三.莫雷诺创建的社会测量学四.马斯洛创建的需要层次理论第三节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及现状一.美国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二.中国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概况第三章社会知觉、归因与管理(3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社会知觉的基本规律及其在管理活动中的作用。
《管理心理学》课程教案
《管理心理学》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管理心理学2.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3. 学时安排:共计32学时,每学时45分钟二、教学内容1. 管理心理学概述管理心理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2. 个体心理与行为个性心理特征与行为规律动机与激励理论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3. 群体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概述群体动力学团队建设与管理4. 组织心理与行为组织结构与组织文化组织变革与心理适应组织效能与领导力5. 管理心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营销管理中的应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掌握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互动式教学: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管理心理学案例,让学生在分析与讨论中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4. 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实习,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环节表现等,占总评的40%。
2. 考试成绩:包括理论知识考核和案例分析考核,占总评的6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
2. 辅助资料:提供相关论文、案例、视频等,以便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3. 网络资源:利用校园网、在线课程平台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4. 实践基地: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机会。
六、教学安排1. 授课时间:共计16周,每周1次课,每次45分钟。
2. 授课方式:教室授课,结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
3. 实践环节:在第8周和第10周安排两天实践课程,共计8学时。
4. 考试安排:课程结束后第2周进行理论知识考核,第3周进行案例分析考核。
七、教学进度计划1. 第1-4周:讲解管理心理学概述及个体心理与行为相关内容。
2. 第5-8周:讲解群体心理与行为、组织心理与行为相关内容。
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一、引言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组织和管理中个体行为与心理过程的学科。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并掌握其在实际组织中的应用。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有效地应对组织中的各种挑战。
二、课程目标1. 了解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 掌握管理心理学在实际组织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4.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
5. 培养学生的沟通和人际关系管理技巧。
三、课程大纲及内容安排1. 第一部分:管理心理学基础1.1 管理心理学的定义和范畴1.2 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历程1.3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2. 第二部分:个体行为与心理过程2.1 人格与个体差异2.1.1 人格理论概述2.1.2 人格特质与管理2.2 情绪与情绪智商2.2.1 情绪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2.2 情绪智商的重要性和培养 2.3 动机与激励2.3.1 基本动机理论2.3.2 激励理论及其应用2.4 感知与认知2.4.1 感知与注意力2.4.2 认知风格与决策3. 第三部分:团队与领导3.1 团队建设与发展3.1.1 团队建设的原则与技巧 3.1.2 团队中的冲突管理3.2 领导理论与风格3.2.1 领导理论综述3.2.2 领导风格与管理效能3.3 有效的团队沟通3.3.1 沟通的基本原理与技巧3.3.2 跨文化沟通与管理4. 第四部分:组织行为与管理4.1 组织结构与设计4.1.1 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4.1.2 组织设计的原则与模型4.2 组织文化与变革4.2.1 组织文化的影响因素与特点4.2.2 组织变革的过程与策略4.3 决策与问题解决4.3.1 决策理论与模型4.3.2 问题解决技巧与方法五、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1. 授课讲解:讲授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和概念。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他们在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方面的提升。
《管理心理学》课程标准
海航集团长沙南方职业学院《管理心理学》课程标准课程编码:适用年级:2012级学科带头人:制订时间:2013年03月10日专业系审核:教务处审核:教学院长审批:审批时间:年月日目录《管理心理学》课程标准 (1)一、课程系统性设计思路 (1)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1)三、课程培养目标 (1)1.知识学习目标 (2)2.能力培养目标 (2)3.素质养成目标 (2)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2)1.课程教学学时分配 (3)2.课程教学内容分配 (4)五、教学资源选用 (6)1.教材选用 (6)2.参考书目 (6)3.参考学习网站 (6)4.其它教学资源目录与来源 (7)六、课程考核标准 (7)1.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7)2.课程考核评分细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课程教学组织设计 (9)八、课程教学案例设计 (14)《管理心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系统性设计思路《管理心理学》课程是一门必修专业核心课。
此课程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和后续课程的应用,选择来自学习和实际工作岗位的案例作为教学载体,进行课堂教学情境设计和教学内容的组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管理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管理专业所必需的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正确处理和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同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逐步提高其运用管理心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专业需求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案例融入9个课程模块(管理心理学理论基础模块、社会认知与管理模块、个性与管理模块、价值观、态度与管理模块、激励与管理模块、群体心理与管理模块、领导心理与管理模块、组织与管理模块以及员工心理健康与管理模块),本课程在设计过程中根据实际企业运作过程构建完整的教学设计,理论联系实际,将企业管理案例贯穿在整个教学中,使学生切实感到现实工作的实际需要,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管理心理学》课程教案
管理心理学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管理心理学2.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3. 学时安排:共32学时,每周2学时4. 学分:2学分5. 适用对象:本科大三、大四学生,管理类专业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管理心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管理心理学概述: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学科特点、研究对象和意义。
2. 个体心理与行为:个性心理、动机与激励、情绪与压力管理。
3. 群体心理与行为:群体动力、团队建设、领导心理。
4. 组织心理与行为:组织文化、组织结构、组织变革。
5. 管理心理技术与方法:心理测评、心理咨询、心理训练。
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管理案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案例,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角色扮演:模拟管理场景,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5. 实践环节:课后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报告(30%)2. 期中考试:闭卷考试,考查基本概念和理论(30%)3. 期末考试:开卷考试,考查综合运用能力(40%)4. 综合评价:结合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和实践活动,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管理心理学》,,出版社,最新版2. 辅助教材:《管理心理学案例分析》,,出版社,最新版3. 网络资源:相关学术文章、案例视频、在线测试等4. 软件工具:PowerPoint、Word、Excel等5. 教室设施:投影仪、电脑、白板、教学挂图等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管理心理学概述2. 第二周:个体心理与行为(上)3. 第三周:个体心理与行为(下)4. 第四周:群体心理与行为(上)5. 第五周:群体心理与行为(下)6. 第六周:领导心理与行为7. 第七周:组织心理与行为(上)8. 第八周:组织心理与行为(下)9. 第九周:管理心理技术与方法(上)10. 第十周:管理心理技术与方法(下)八、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心理学》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三年制高职院校心理咨询专业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
二、作用课程的作用
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系统地掌握组织中具体的社会、心理现象,以及个体、群体、领导、组织中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性,全面认知企业心理活动,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结合职业岗位群和典型工作任务进行相关实训,提高专业技能,将心理咨询专业真正服务用企业发展,实现校企无缝对接。
三、前导、后续课程
四、课程基本理念与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强调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针对不同环节,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意识、有步骤地将职业能力的训练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融
入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本课程旨在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主线、以模块化课程为主体的教学体系。
具体来说呈现以下三个特点:(1)职业性
立足于企业需求,加强学生统计分析能力、调查报告撰写能力、小组合作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较强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全面符合企业人才需求,满足学生职业发展需要。
(2)实践性
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理实一体化开展教学,采用任务导向型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练、评、改”一体化进行,保证知识与能力之间及时转化。
(3)开放性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完善学习材料、丰富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网络平台,重视课内外互补和校内外合作。
2.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心理咨询的素质拓展课程,旨在培养掌握企业心理调查、心理辅导、EAP活动等具体方法的实践型人才,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
⑴企业、行业、学校三方联合,确定学习领域
⑵深入企业调研,与毕业生访谈,筛选工作任务。
与行业专业、企业和专
业教师共同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经过整合,将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
⑶“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模式
通过校企合作,校内模拟实训等多种途径,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具体项目,以小组为学习单位完成给出的工作项目,包括制定工作计划、安排工作内容、实施过程学习、汇总学习成果、总结经验教训等,实现“教、学、练、评、改”一体化进行,保证知识与能力之间及时转化。
⑷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评价体系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将课堂表现、小组合作、方案设计等纳入过程性评价中,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帮助学生及时总结学习成果。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课程知识目标:
1. 熟悉企业结构和企业文化;
2. 掌握员工的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掌握员工常见心理问题;
3.团体辅导和个体辅导的能力
4.熟悉员工工作动机及其激励;
5.熟悉企业领导风格;
6.掌握员工心理援助的知识;
二、职业能力目标:
1.具备专业心理辅导能力;
2.专业设计\创意与策划能力;
3.具备较高的表达能力;
4.具备对员工心理素质进行测量、统计、分析的能力;
5.项目执行能力
6.具备较高的学习能力;
三、素质目标:
1.真诚、接纳、尊重、同感、保密、助人自助等专业价值观;
2.认真努力、吃苦耐劳、学习精神;
3.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规范的职业礼仪;
4.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强
5.善于沟通和团队协作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及学时安排
一、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岗位群的能力要求来选取教学内容。
1.知识内容方面:针对企业心理工作的能力要求,选取个体心理、群体心理、群体沟通、领导心理、EAP方案设计等内容。
2.技能内容与素质内容:
技能操作、结果分析、分析报告撰写、小组合作与表达能力。
二、内容序化
1.课程导学;
2.个体心理部分:个体心理、人格与管理等;
3.群体沟通部分:良好沟通等;
4.群体心理部分
5.领导心理部分
6.员工心理援助部分
第四部分课程实施
一、教材编写
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
2.教材应将本专业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
要通过增加实践实操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3.教材应图文并茂,应针对企业心理健康工作的问题,现状即各项任务的处理程序以图解的方式直观地展现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与我国当前企业心理健康工作的进程同步,从而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5.教材中活动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二、教学组织
结合企业岗位需求组织教学,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规律和能力状况。
1.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企业心理健康工作的实际状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引用具有代表性的实例。
2. 教学方法上,应通过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任务导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的交叉使用,通过“学中做”、“做中学”,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及时转换,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
3.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作业,使学生在互相沟通的过程中巩固知识;
4.评价体系上,通过多元一体(教师、其他学生、自己)的评价体系,提高学习质量。
三、实施条件(师资要求、设备要求)
1.师资要求
主讲教师应具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硕士以上学历并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
应具备双师素质,更应该了解和掌握学生将来所从事职业和所在岗位(岗位群)的专门知识和专门技术能力,并懂得职业教育的规律。
第五部分考核与评价
一、考核与评价的基本原则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根据学生出勤的情况、上课讨论的表现以及员工关爱方案的撰写等方面予以综合衡量得出,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3.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二、考核形式、内容
本课程考核内容包括过程性和水平性考核,其中过程性考核占60%,水平性考核(期末考试成绩)占40%。
过程性考核主要包括:
过程性考核主要包括:
(1)出勤情况占10%;
(2)课堂参与情况占15%;
(3)随堂作业25%;
(4)方案撰写能力40%;
(5)小组合作能力10%;
考核标准:
(1)出勤情况(10%):采取灵活考勤方式,通过教学日志反应;
(2)课堂参与情况(15%):课堂积极性和知识掌握水平;
(3)随堂作业(25%):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方案撰写(40%):SPSS软件综合使用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5)小组合作能力(10%):与同学良好沟通,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水平性考核:
闭卷考试,考核企业心理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流程掌握情况
第六部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因地制宜地积极利用和开发各种校内外资源,本课程应开发与利用如下资源:
一、校内资源:
1.与课程配套的教材和实训课业指导书;
2.电子教案、课程教学大纲;
3.多媒体教学资源:如电子课件、各种音频视频资料;
4.与课程体系相符合的工作任务单和成绩考核表;
5.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实践中心值班、咨询、新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
6.专业课教师丰富的企业锻炼经验和案例积累;
二、校外资源:
1.校企合作实习基地丰富的案例资源、参观观摩和实训机会;
2.行业专业丰富的经验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