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材分析
小学语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
小学语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掌握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2)学会从大自然中观察和发现,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学会用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的欲望。
(2)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掌握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和运用。
(2)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2.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并理解含义。
(2)学生分组讨论,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
3. 理解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学生回答课文中的问题,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4. 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的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
(2)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5. 小结与布置作业(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并对下一步的教学进行调整。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doc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本课程以《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为主题,通过语文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1)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2)增强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3)培养保护环境、热爱生活的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解析本章将针对选定的课文进行深入的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作者观点以及课文所传达的思想。
2.2 自然知识介绍本章将结合课文内容,向学生介绍相关的自然知识,如动植物的生活习性、生态环境等。
2.3 课文实践活动本章将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如观察植物、动物,进行自然写作等。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和自然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学习。
3.2 实践法学生通过观察、写作等实践活动,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促进彼此的交流和学习。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他们的参与度。
4.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他们对课文内容和自然知识的理解程度。
4.3 实践活动表现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第五章:教学计划5.1 第一周:课文解析和自然知识介绍5.2 第二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5.3 第三周:作业布置和辅导5.4 第四周:课堂讨论和总结评估第六章:课文解析与自然知识介绍(续)6.1 课文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课文的中心思想,即大自然的美与价值,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6.2 自然知识扩展扩展学生对自然界的了解,包括生态系统的平衡、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等。
第七章:课文实践活动设计7.1 观察与记录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活动,记录他们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和生物特征。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的教案精选6篇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的教案精选6篇①第2节:可结合生活实践展开想象,感受“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想象“果园”的丰收景象和“沃野”的耕耘场面。
②第3、4节:抓住“联欢”、“相聚”体会孩子和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的快乐;抓住“青山”、“绿水”的话语体会“自然”对孩子的启迪,进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情趣,并通过朗读展示出来。
③第5节:引导学生想象“片片云锦”、“阵阵微风”的意境之美,感受“明媚的早晨”、“愉快的黄昏”生活之乐,并通过朗读加深体验。
四、朗读全诗,总结回顾。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学完了全诗,你们能说一说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你喜欢这“绿色的课本”吗?为什么?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回味课文,了解、学习作者表达自我感受的方法。
2、拓展学习,并能运用学习到的方法学写诗歌,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领悟诗歌表达特点,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一、回味课文。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诗歌《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领略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
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味这首诗歌,请同学自由组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诵读这首诗歌。
二、学习表达。
1、学了这首诗,同学们喜欢这首诗吗?老师也很喜欢这首诗,在我们眼中平平常常的大自然,在作者的笔下却像一位魔术师,神奇而充满魅力,作者是如何体味到这一切的呢?(引导学生读中发现:作者在细细地看,静静地听,尽情地想中全身心感受到的。
)2、有时候,我们心中有了感受,可是,把它写下来以后,我们就觉得没有表达出来,你们有这种感觉吗?作者怎么就能把自己的感受写得这样清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这也需要我们好好地读,细细地看,静静地想。
(生自读诗歌,探究发现作者在表达上的特点。
)课堂交流: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用各种表达方法来表现自己的感受。
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首尾反复,前后呼应。
②有些诗句对仗、结构相似。
③二、四句押韵。
④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
2024年《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
一、教案概述2024年《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教学对象:五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的概念,认识到大自然是我们学习的宝库。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大自然绿色课本的含义。
2.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2. 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理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准备教材:《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辅助材料:1. 大自然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关于环境保护的资料或案例。
3. 写作纸张和文具。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自然环境,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大自然的看法和经历。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讨论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课文中的理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 每组分享他们的想法和计划。
四、写作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写作题目:“我心中的大自然绿色课本”。
2. 学生现场写作,表达对大自然的感受和想法。
第二课时一、回顾上一课的内容(5分钟)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上一课内容的记忆和理解。
2. 学生分享他们的写作成果。
二、环境保护教育(10分钟)1. 教师介绍一些关于环境保护的资料或案例。
2. 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保护环境。
三、实践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根据讨论的结果,设计一个保护环境的活动。
2. 每组分享他们的活动和计划。
四、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他们的参与度。
苏教小学语文五上《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word教案 (6)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材赏析】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
文题蕴含丰富,以“绿色的课本”喻“大自然”,形象贴切且引人遐思。
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展示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姿,召唤少年儿童热爱自然,勇于探索,从大自然这“绿色的课本”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激发少年儿童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情趣。
全诗共有6小节。
诗人从祖国的召唤起笔,又以祖国的召唤收束全诗,首尾呼应,构思精巧。
全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流畅而又饱含激情,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在对课文语言的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感受世界的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
【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大自然”课本是什么样子的?【教学准备】词句卡片小黑板挂图【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对课文语言的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流程】一、分步揭题。
1.先板书“课本”两个字,再让学生说说课本的用处。
2.补全课题,“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呢?”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逐节指名读课文。
*纠正读音。
洋溢沃野胸襟芬芳苍劲耕耘浩瀚绚丽三、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部分。
(1)①指名读课文。
②理解诗句意思。
“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
”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明什么意思?“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两个“去吧”是谁发出的召唤?“芬芳”什么意思?“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什么意思?③指导朗读。
《去打开大自然环保的课本》解读.doc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解读-《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
文题蕴涵丰富而又明快生动。
以绿色的课本喻大自然,形象贴切且引人遐思,大自然的迷人、神奇形神毕肖,而去打开的渴望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整首诗歌在描绘大自然绚丽多姿景色的同时,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以生动的笔触展示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姿。
整首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流畅而又饱含激情,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教学此诗,试图凭借教材,挖掘教材的教学价值,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情趣,在受到情感熏陶的同时学习诗歌的表达方式,提高语言感悟与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全诗共有六小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小节为第一部分,写可爱的祖国召唤少年儿童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第二、三、四、五小节为第二部分,写只要少年儿童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大自然会给他们以丰富的馈赠。
最后一小节为第三部分,是第一节内容的反复,呼应开头。
其中,第2 5节是全诗的主体部分,诗人紧紧围绕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驰骋想像,探索大自然神奇的秘密,感受大自然绚丽的景色。
在形象的选择和诗节的布局是,诗人随着对大自然对大自然探索和发现的拓深,次第、有序地展示大自然绚丽和神奇的景色。
教学中,注意体会诗人在这一部分的结构中,发现和探索过程的逐渐深入,以及在这样的深入过程中,对诗歌形象的精心选取。
这首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流畅而又饱含激情,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教学时应把指导朗读和启发想象贯穿于全过程。
从全诗看,作者神思飞扬,但又似散实聚,关键是作者写作中处处彰显、开拓去这个动作的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意义内涵。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课文-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让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
用绚丽的色彩去描绘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为的课本》教案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为的课本》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主题和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1.2 教学内容介绍大自然的美妙和神秘,引导学生思考与自然的联系。
展示课程安排和教学资源。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小组讨论、个人反思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和思考。
1.4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提问学生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鼓励他们分享个人经历。
介绍课程目标:明确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让学生了解学习的内容和意义。
展示课程安排:介绍课程的进度和教学资源,让学生了解学习的方式和资源。
第二章:认识大自然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培养他们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2.2 教学内容介绍大自然的基本概念:自然界的生物、非生物要素及其相互作用。
探讨大自然的特征:多样性、复杂性、可持续性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提供学生对自然的理解和认识。
讲授基本概念:介绍大自然的基本概念,解释自然界中的生物和非生物要素。
探讨大自然特征:分析大自然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可持续性等特征。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生物和非生物要素的相互作用。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分享彼此的经验和观点。
第三章:探索大自然的奥秘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方法和技巧,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探究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探索大自然的方法:观察、实验、调查等。
探讨探索技巧:观察力的培养、实验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等。
3.3 教学方法采用实践操作、小组合作、个人反思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究能力。
3.4 教学步骤讲授探索方法:介绍观察、实验、调查等探索方法,解释其在探索大自然中的应用。
实践操作:进行实际的观察、实验或调查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索大自然的乐趣。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doc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机,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主动打开大自然的绿色课本,去探索、发现和体验自然的魅力。
1.2 适用年级本课程适用于小学三年级学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2 自然知识普及介绍大自然的各种生物、景观和现象,让学生增长见识,激发对自然的兴趣。
2.3 环保教育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朗读感悟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语感。
3.2 图片展示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促进交流与合作。
3.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实践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4.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和自然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
4.3 实践活动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大自然的体验和感悟。
第五章:教学安排5.1 课时本课程共10课时,每周1课时。
5.2 教学计划第一课时:课程简介、课文朗读与感悟第二课时:自然知识普及第三课时:环保教育第四课时:小组讨论与分享第五课时:实践活动安排及要求后续五个章节的教案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写。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课文文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6.2 相关自然知识的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6.3 户外实践活动所需道具和器材6.4 课后作业模板6.5 实践活动报告模板第七章:教学步骤与课堂活动7.1 课文朗读与感悟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机,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设计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设计•相关推荐《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设计篇1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组成的词语。
3、在对课文语言的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受世界的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对课文语言的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分步揭题。
1、先板书“课本”两个字,再让学生说说课本的用处。
2、补全课题,“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呢?”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逐节指名读课文。
纠正读音。
洋溢沃野胸襟芬芳苍劲耕耘浩瀚绚丽三、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部分。
①指名读课文。
②理解诗句意思。
“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
”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明什么意思?“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两个“去吧”是谁发出的召唤?“芬芳”什么意思?“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什么意思?③指导朗读。
用向往、赞美的语气来读。
2、细读第二部分。
(2-5)谈话: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是“绿色的课本”?这“绿色的课本”里究竟隐藏着多少神奇的秘密?细读第2节。
①指名读第2节。
②理解诗句,边读边想这一节描绘了大自然哪些动人的画布。
③指导朗读。
孩子们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心情怎样?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语调来读?(以欢快的语调,读出喜悦之情。
2024年《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
一、教案简介教案名称:《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教材版本:人教版年级学科:四年级语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美丽和丰富,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熟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2.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字词的含义,会正确书写。
3.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探讨作者表达大自然美丽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4. 写作技巧: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如比喻、拟人等,引导学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让学生谈谈他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引出本课的主题。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字词的含义,会正确书写。
4.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探讨作者表达大自然美丽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2. 写作技巧学习: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如比喻、拟人等,引导学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以大自然为题材的写作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四、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1. 课文课件:制作课文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生字词卡片:制作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3. 大自然图片:收集一些大自然的美景图片,用于课堂展示和激发学生兴趣。
4. 写作模板:提供一份写作模板,帮助学生进行课后作业的完成。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图片,营造一个生动、直观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他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作为一名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1 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情感目标:在对课文语言的朗读品味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3、能力目标:能掌握诗歌反复的意义,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表达自己的理解。
进一步巩固使用工具。
二、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的气息与美丽。
初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语言之美。
一、课前的领悟感受。
开学伊始,即带领学生走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利用清晨与黄昏,用自己的眼耳口鼻去体会自然的神奇,去倾听自然的声音,去呼吸自然的芬芳。
二、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说说自己的感受,谈谈自己假期去贴近自然的感受。
三、揭题,感受题意与文题之美。
1、对于“课本”,你有何理解?他有什么用处?2、大自然又怎会成为绿色的课本呢?四、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
学生闭目想象感受诗的意境美。
2、学生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掌握生字新词。
3、同桌交流,互相检查朗读情况。
4、指名分节读课文,读后说说这一节讲了什么?5、五、再读课文,把握整体。
1、细读文章,2、说说这绿色的课本中有些什么?用笔在文中划出来。
3、有感情地读读这些词,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说自己的感受。
4、再读课文,找找文章希望我们如何去打开这课本呢?六、作业布置:熟读课文并试背。
第二课时教学重点:品味赏析,感悟诗情。
一、复习导入:1、说说学了课文,你知道这大自然的课本里有些什么?二、细读品味,感悟诗情。
1、黩读课文,找找诗中希望我们如何去打开大自然的课本。
2、引导学生体会:“去呼吸”、“去发现”、“去描绘”、“请听一听”、“攀登吧”、“前进吧”等词中所饱含的深情。
2024最新-《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说课(优秀5篇)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说课(优秀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这里是漂亮的小编为大家整编的《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说课(优秀5篇),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感知文章主要内容,了解自然的特点和文章的层次;3、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2、了解自然的特点和文章的层次。
教学难点:了解自然的特点和文章的层次。
教学过程:一、示错解题,导读课文。
1、板书:“去打开大自然的课本”。
2、生读题揭错:少了“绿色”两字。
3、师再次板书:“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此处的课题中的“绿色”两字用绿色粉笔写成“绿色”)生重读后师追问:课本怎么会是绿色的呢?生恍然大悟:大自然是绿色的。
4、师板书:自然、课本,问这句话完整吗?缩句后是什么?5、指名生答。
6、这首诗歌是写课本吗?课本是打开读的看的,自然又是怎样“打开”的呢?你能把课题补充完整吗?二、自学探究,知读课文。
1、师黑板或幻灯展示自学题: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长句可多读两遍;2)补充:()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你能总结文章结构吗?3)课文重点写课本,还是写自然?又描写了自然界中的哪些事物?2、点一生读题;3、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找边圈划答案;4、师再让学生在四人小组范围内就疑难问题交流讨论,由小组长担任中心发言人组织交流讨论;5、师生交流,指导朗读:1)点生开火车读6小节课文,他生边听边再次检验或思考答案,并适时纠正读音断句;(此处可进行学生暴露的读音断句的纠正教学)2)教学生字长句:(此为面也)A.教字音:生开火车组词读10生字,正确则跟读两遍,错误则请他生帮助纠正后再跟读两遍,突出课文朗读中错误的生字;B.记字形:逐字用加偏旁、换偏旁、两字相加等方法记字形,另“馨”、“芬”、“瀚”、“襟”要分别从笔划、位置等方面指导书写,描红;C.析字义:字依托词解释,有“温馨”、“洋溢”、“胸襟”,可用联系生活、带到文中读句子联系上下文、单字分别组词、找近义词等方法破解;D.再巩固:生再次整体逐字齐读两遍。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教材分析《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扑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姿,召唤少年儿童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从大自然这“绿色课本”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为学生开启了大自然之门。
学情分析本篇课文是对大自然的观察描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欣赏、积累的平台。
因此,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语言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的表达技巧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积累语言,学习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
难点:领悟诗歌的特点。
教学过程教材分析《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扑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姿,召唤少年儿童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从大自然这“绿色课本”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为学生开启了大自然之门。
学情分析本篇课文是对大自然的观察描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欣赏、积累的平台。
因此,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语言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的表达技巧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积累语言,学习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
难点:领悟诗歌的特点。
教学过程教材分析《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扑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姿,召唤少年儿童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从大自然这“绿色课本”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为学生开启了大自然之门。
学情分析本篇课文是对大自然的观察描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欣赏、积累的平台。
因此,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语言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的表达技巧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积累语言,学习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
难点:领悟诗歌的特点。
教学过程。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的兴趣.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大声
教学目标 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大自然的怀抱是多么的
美丽。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1.通过拼读、练习、组词达到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学生学习能 2.通过多读、有感情的朗读,达到熟读课文的目的。3.
力分析 通过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
述
感去了解别人,用作者的诗歌来体悟人生。我想弥漫其
中的思想和生命的气息将使课堂充满不可预料的魅力,
把课堂延伸到大自然中去了。
获时有着绚丽的色彩,可见大自然这本书中的内容多么
丰富呀)3.板书:发现翠竹松柏,描绘果园沃野。4.
指导朗读,在这美丽的大自然中心情会怎样?(愉快)
我们应用怎样的语调来读。(欢快的语调,读出喜悦的
心情)
同学们学得都非常认真,读得也很棒。老师希望你
们回去后,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再多读几遍,或者自己
课例研究综 配上音乐朗读。用别人的态度来反观自己,用自己的情
义。4.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感。
本课应用讲读法,引导学生了解诗歌内容,感受世 教学策略选
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 择与设计
然的兴趣。课时划分两课时。
朗读第二节。1.读了这部分内容你眼前出现怎样的 教学过程
情景?2.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课本?(这两话不仅
写出了大自然有绿色的翠竹松柏,还告诉我们大自然收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及 总结反思
学科
小学语文
教学课例名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称
课文主要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以满腔热情投入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第一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教学教案1、认知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情感目标:在对课文语言的朗读品味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3、能力目标:能掌握诗歌反复的意义,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表达自己的理解。
进一步巩固使用工具。
二、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的气息与美丽。
初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语言之美。
一、课前的领悟感受。
开学伊始,即带领学生走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利用清晨与黄昏,用自己的眼耳口鼻去体会自然的神奇,去倾听自然的声音,去呼吸自然的芬芳。
二、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说说自己的感受,谈谈自己假期去贴近自然的感受。
三、揭题,感受题意与文题之美。
1、对于“课本”,你有何理解?他有什么用处?2、大自然又怎会成为绿色的课本呢?四、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
学生闭目想象感受诗的意境美。
2、学生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掌握生字新词。
3、同桌交流,互相检查朗读情况。
4、指名分节读课文,读后说说这一节讲了什么?五、再读课文,把握整体。
1、细读文章,2、说说这绿色的课本中有些什么?用笔在文中划出来。
3、有感情地读读这些词,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说自己的感受。
4、再读课文,找找文章希望我们如何去打开这课本呢?六、作业布置:熟读课文并试背。
第二课时教学重点:品味赏析,感悟诗情。
一、复习导入:1、说说学了课文,你知道这大自然的课本里有些什么?二、细读品味,感悟诗情。
1、黩读课文,找找诗中希望我们如何去打开大自然的课本。
2、引导学生体会:“去呼吸”、“去发现”、“去描绘”、“请听一听”、“攀登吧”、“前进吧”等词中所饱含的深情。
3、联系自己的经历谈谈自己曾呼吸、发现、描绘、倾听等接触大自然的事例与感受。
4、学习第一节与最后一节,从“敞开”一词,感受祖国的绚丽多彩。
小学语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
小学语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小学语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1第一课时教学重点: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的气息与漂亮。
初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语言之美。
一、课前的领悟感受。
开学伊始,即带领学生走到校内的每一个角落,利用早晨与黄昏,用自己的眼耳口鼻去体会自然的奇妙,去倾听自然的声音,去呼吸自然的芳香。
二、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说说自己的感受,谈谈自己假期去贴近自然的感受。
三、揭题,感受题意与文题之美。
1、对于“课本”,你有何理解?他有什么用处?2、大自然又怎会成为绿色的课本呢?四、初读课文。
1、老师范读。
学生闭目想象感受诗的意境美。
2、学生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驾驭生字新词。
3、同桌沟通,相互检查朗读状况。
4、指名分节读课文,读后说说这一节讲了什么?5、五、再读课文,把握整体。
1、细读文章,2、说说这绿色的课本中有些什么?用笔在文中划出来。
3、有感情地读读这些词,绽开丰富的想象,说说自己的感受。
4、再读课文,找找文章希望我们如何去打开这课本呢?六、作业布置:熟读课文并试背。
其次课时教学重点:品尝赏析,感悟诗情。
一、复习导入:1、说说学了课文,你知道这大自然的课本里有些什么?二、细读品尝,感悟诗情。
1、黩读课文,找找诗中希望我们如何去打开大自然的课本。
2、引导学生体会:“去呼吸”、“去发觉”、“去描绘”、“请听一听”、“攀登吧”、“前进吧”等词中所饱含的深情。
3、联系自己的经验谈谈自己曾呼吸、发觉、描绘、倾听等接触大自然的事例与感受。
4、学习第一节与最终一节,从“放开”一词,感受祖国的绚丽多彩。
反复朗读这两节,体会诗的内涵。
5、体会开头与结尾反复的作用。
三、朗读体会,深化情感。
1、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最喜爱的一节,诵读,读出自己的理解。
2、在小组内沟通自己的朗读。
3、全班朗读沟通,先指名读,再评析指导,读出诗的明快、豪情万丈、舒缓,读出诗的内在的旋律。
4、最终全班齐读。
四、作业:A:完成练习册。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材分析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材分析第一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材分析《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材解析一、分析教材:1、教材简析:《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
语言流畅,清新活泼;构思精巧,首尾呼应;情感饱满,充满激情。
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情趣。
在诗歌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姿,并以此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这首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流畅而又饱含激情,召唤贯穿始终,极富感染力,非常适合朗读。
全诗共有6小节。
诗人从祖国的召唤起笔,又以祖国的召唤收束全诗,首尾呼应,构思精巧。
都是写可爱的祖国号召少年儿童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第二、三、四、五小节是诗的主体部分,诗人紧紧围绕“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驰骋想象,探索大自然神奇的秘密,感受大自然绚丽的景色。
文题蕴含丰富,以“绿色的课本”比喻“大自然”,形象贴切且引人遐思。
作者孙友田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姿,召唤少年儿童热爱自然,勇于探索,从大自然这“绿色的课本”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在形象的选择和诗节的布局上,诗人随着对大自然探索和发现的深入,次第、有序地展示大自然绚丽和神奇的景色。
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2、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文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
(3)大体理解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在对课文语言的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3、教学重点和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诵读,想象,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二、文本解读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材分析【这是一首诗歌。
标题十分新颖,将“大自然”比喻为“绿色的课本”,给人深刻的启迪,而“去打开”的召唤,读者触题即生感应,真可谓独出心裁。
小学语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
小学语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理解课文中的主要内容,体会大自然的美妙。
学会使用相关的词语和句型来描述大自然。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讨论和写作,培养学生的表达和创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概述:《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首描绘大自然美景的诗歌。
诗歌通过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诗人鼓励孩子们去大自然中探索和学习,从中获得知识和快乐。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自然的美妙。
教学难点:学会使用相关的词语和句型来描述大自然。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导学生思考大自然给他们带来的感受和体验。
3.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师辅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3.3 学习课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的词语和句型来描述大自然。
第四章:课堂练习4.1 填空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填写相应的词语和句子。
4.2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大自然的短文。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表现,评价他们的朗读、讨论和写作能力。
5.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填空练习和写作练习进行评价,检查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朗读与欣赏:利用多媒体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6.2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第七章:拓展活动7.1 自然观察: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观察大自然的美景。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说课稿(五篇模版)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说课稿(五篇模版)第一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说课稿《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说课稿范文(精选4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说课稿范文(精选4篇),欢迎大家分享。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说课稿11、说教材分析《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
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情趣。
全诗共有6个小节。
第一小节与第六小节诗内容的反复,首尾呼应,都是写可爱的祖国号召少年儿童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第二、三、四、五小节写只要少年儿童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大自然会给他们以丰富的馈赠。
2、说教育目标依据语文课程标准,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课教材的训练重难点,特制订以下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在对课文语言的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朗读品味语言文字,启发学生通过想象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3、引导学生亲近自然,享受自然,描绘自然,赞美自然,从而更加热爱自然二、说教法、学法:结合新课程理念,现阶段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中以读为本的出发点及本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的特点,根据课文特色和课标精神,进行本课教学设计是考虑到以下三方面:把握诗意;领悟意境;超越课本。
在课上引导学生读、悟、交流、理解,从而体会出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情感。
在学法方面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学会通过画读、问、悟、创,从而正确全面地理解诗歌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程序:根据本课教材特点及制定的目标要求,在教学中我安排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一)示错解题,导读课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得课本》教材解析一、分析教材:1、教材简析:《去打开大自然绿色得课本》就是一首清新明快得现代诗。
语言流畅,清新活泼;构思精巧,首尾呼应;情感饱满,充满激情。
作者以敏锐得目光捕捉了大自然得情趣。
在诗歌中以细腻得笔触展现了大自然得绚丽多姿,并以此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得情感与探索大自然得兴趣。
这首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流畅而又饱含激情,召唤贯穿始终,极富感染力,非常适合朗读。
全诗共有6小节。
诗人从祖国得召唤起笔,又以祖国得召唤收束全诗,首尾呼应,构思精巧。
都就是写可爱得祖国号召少年儿童去打开大自然绿色得课本。
第二、三、四、五小节就是诗得主体部分,诗人紧紧围绕“去呼吸山水间芬芳得空气”,“去打开大自然绿色得课本”,驰骋想象,探索大自然神奇得秘密,感受大自然绚丽得景色。
文题蕴含丰富,以“绿色得课本”比喻“大自然”,形象贴切且引人遐思。
作者孙友田以敏锐得目光捕捉了大自然得奇趣妙景,以细腻得笔触展现了大自然得绚丽多姿,召唤少年儿童热爱自然,勇于探索,从大自然这“绿色得课本”中汲取丰富得营养。
在形象得选择与诗节得布局上,诗人随着对大自然探索与发现得深入,次第、有序地展示大自然绚丽与神奇得景色。
给人留下丰富得想象空间。
2、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文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得2个字只识不写。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
(3)大体理解诗意,想象诗歌描述得情境,体会诗人得思想感情。
(4)在对课文语言得品味得过程中,感受世界得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得情感与探索大自然得兴趣。
3、教学重点与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诵读,想象,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世界得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得情感与探索大自然得兴趣。
二、文本解读去打开大自然绿色得课本教材分析【这就是一首诗歌。
标题十分新颖,将“大自然”比喻为“绿色得课本”,给人深刻得启迪,而“去打开”得召唤,读者触题即生感应,真可谓独出心裁。
具体从两个方面理解:①“课本”一般指教科书,即课本。
“绿色得课本”实际上指得就是“大自然”。
“绿色”通常指颜色,但“绿色得课本”并非指颜色碧绿得课本,而就是特指“大自然”,蕴含着大自然这一课本神奇、美妙、生机蓬勃、充满活力得意思。
作者将“大自然”与“课本”连成一体,用意就是大自然需要我们去感受、去学习、去理解,把“大自然”当作自己得“课本”。
②既然“大自然”就是我们得“绿色得课本”,里边充满了神奇、美妙,就不能让它一直合在哪儿,我们要“去打开”这一课本,有所接触,有所认识,有所探索。
“去打开”就是祖国向我们广大青少年发出得深情号召,号召我们投入到绿色大自然黎、里,挖掘隐藏得秘密,获取丰富得收获。
】祖国敞开了绿色得大门,给孩子一片清凉得绿阴。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得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得课本。
【这就是诗歌得第一部分。
置于开头,揭示题旨、点明题意。
写祖国召唤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得课本。
“绿色得大门”、“清凉得绿荫”表现了大自然得美好、可爱,“敞开”、“给”则运用了拟人手法,表明大自然热情欢迎、接纳孩子们投入它得怀抱,显得生动形象,富有吸引力,亲切感人。
两个“去吧“表达了祖国已经发出号召,号召孩子们投身到大自然中去,召唤她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得课本,满含深情,具有点明题意得作用。
】让明亮得眼睛去发现翠竹得挺拔,松柏得苍劲。
用绚丽得色彩去描绘果园得丰收,沃野得耕耘。
【这一部分主要描绘了大自然得动人画面:翠竹挺拔、松柏苍劲、果园丰收、沃野耕耘。
这两句中得“发现”与“描绘”虽然极其普通,但在整体上却含义深刻:大自然翠竹挺拔,松柏苍劲,这就是客观存在,如果我们不去接触,不去感受,不去想象,只会视而不见;相反,如果睁开明亮得眼睛,去观察,去联想,去体会,必将有所发现----这“发现”里隐含着观察、感受、喜悦,它与“打开大自然绿色得课本”密切相关。
这里,诗人启发读者用明亮得眼睛去发现,用绚丽得色彩去描绘,从而产生愉悦得情感。
】鸣禽、野花要与您们联欢,生活里洋溢着欢乐与温馨。
祖国得山水要与您们相聚,请听一听它们心中得声音。
【这一部分描绘了大自然得友好情态:鸣禽友好、野花绽放,落脚在欢乐、温馨;青山点头、绿水歌唱,涌动着盼望相聚、召唤朋友得心声。
句中得“温馨”指温与芳香。
一个“鸣”字,不仅让我们仿佛听见了禽鸟得鸣叫,声声悦耳,而且还与后面得“要与您们联欢”联系起来,这个“鸣”字就就是亲鸟得招呼。
一个“野”字就与人工培植得花圃、花盆里得鲜花有了区别,它就是大自然里野生自长得,富有更多鲜活气息,同时也与“打开大自然了彩色得课本”挂起钩来,“联欢” 才更有风味,“鸣”与“野”就是作者精心提炼得。
】青山说:攀登吧,饱览无限得风光,满怀少年得豪情!绿水说:前进吧,奔向浩瀚得大海,显示少年得胸襟!【这一部分展现了青山风光、绿水浩瀚得大自然得山水特点。
启示读者去认识,去探索,享受自然得赐予。
这两句采用拟人手法,将青山、绿水人格化,它们在召唤少年朋友“攀登”、“前进”,因为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去勇敢地攀登,才能饱览巍巍青山得无限风光,从而显示出少年朋友得所向无前得豪迈之情。
同样,只有排除一切险阻障碍,毫不迟疑地前进,才能奔向浩瀚大海,以搏击险风恶浪来显示少年朋友得阔大胸襟,从而实现美好得抱负。
这两句就是激情得召唤,意蕴丰富。
】去吧,天空会撒开片片云锦,给您们送去明媚得早晨。
去吧,大地会吹来阵阵微风,给您们留下愉快得黄昏。
【这个部分展现了天空明媚之晨景与大地怡人之黄昏,字里行间透露出大自然敞开胸怀,要我们去无畏探索,尽情享受。
】祖国敞开了绿色得大门,给孩子一片清凉得绿阴。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得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得课本【这一部分呼应开头,激发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得课本。
召唤贯穿始终,饱蕴着赞美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得激情,富有感召力,造成了思想感情上得进一步升华了。
】三、设计思路:这就是一首清新明快得诗歌。
文题蕴含丰富,以“绿色得课本”比喻“大自然”,形象贴切且引人遐思。
教学时,先安排学生初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在通读课文得基础上,了解诗歌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然后再通过品读课文,感受世界得绚丽多姿,召唤少年儿童热爱自然,勇于探索大自然得兴趣;最后朗诵并背诵课文。
四、教学方法: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与语文学习得特点,关注学生得个体差异与不同得学习需求,爱护学生得好奇心与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得学习兴趣,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
根据课文特色与课标精神,教学时,我会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得主导性与学生得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得开放性。
指导朗读与启发想象将贯穿于全过程,我会时时根据学生得实际情况与教材内容,采取朗读感悟、启发想象、合作探究得教学方法,力求创造良好得课堂气氛,使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得全过程中。
五、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主要以“创设情境,自主读书、合作探究、朗读感悟”为主。
在学习目标得引导下,教师结合学生得生活实际,创设学生所熟悉得生活情景,帮助学生学习、积累、感悟语言。
教学时,指导学生运用“自主读、分角色读、个人美读、师生合作读、分组读、pk读、配乐读、整体诵读”等多种形式得朗读,在读中积累语言,想象情境,正确全面地理解诗歌意思,体会作者得思想感情,从而培养学生得朗读能力、想象能力与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合作意识。
六、教学过程: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与教材,我采用了自主读书、合作探究、朗读感悟、启发想象得教学方式,以读为本,以读促学,营造良好得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她们得潜能,力求达到本文得教学目标。
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激趣引题,质疑探究兴趣就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得巨大推动力。
教师就是学生得引导者,更要尊重学生得兴趣与爱好。
教学伊始,我就通过激趣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得热情与欲望,唤起学生已有经验,营造出良好得课堂情趣。
我又从质疑入手,让学生带着已有得积累、好奇与探究之心走向文本。
(二)自学诗文,整体感知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得愿望,整体感知得教学设计可以实现这一目得,所以我先让学生自由地读课文一遍,让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得结构,在细细地去品读文本内容。
这首现代诗语言比较浅显,内容不深奥,学生初读后对诗意会有所领悟。
但由于文本容量较大,又有些“形散”,因此,我把导入时学生得质疑问题由浅而深地呈现出来,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诗歌得主要内容。
(三)美读诗文,感悟诗意语文新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中我就安排了充分得读,让学生采用“自主读、分角色读、个人美读、师生合作读、分组读、pk读、配乐读、整体诵读”等多种形式得读,从读中感受与体会诗意。
如引导学生想象绿色大自然向我们徐徐展开,两个“去吧”充满了对少年儿童热切得召唤。
又如教学时,调动经验,引导交流,抓取景物,寻找特点,想象画面,引领学生在读中不知不觉身临其境。
通过让学生多层次、多形式、一遍又一遍得朗读,使学生从读中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感受到言中之情,从而进一步感悟到课文得情境美、文字美,受到美得熏陶。
在学生朗读后我又及时与学生进行评议,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得朗读水平,又在熟读得基础上尝试背诵。
在教学时,我还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让文字返回到原本真实得状态,让诗歌所描绘得形象、声音、情感,逼真地再现出来,使学生欣赏着最美得画面,逐步进入诗歌得境界之中。
再如指导学生朗读第六小节时,我引导学生注意对比,体会在诗得意境与情感上得变化,让学生初步认识诗句反复得特点与作用。
(四)合作探究,深化主题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得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得参与精神与合作精神。
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得自主学习与探究,我把学生质疑得内容进行有效选择,并一一罗列,作为一个个学习交流得板块,与学生一起细读品味。
如诗中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绿色得课本”?我组织学生分组交流体会。
引导学生紧扣诗句去体会大自然里蕴藏着丰富得知识,绿色得大自然让我们得生活绚丽多彩,“洋溢着欢乐与温馨”。
在合作探究中突破了教学得重点与难点,合作探究后,问题基本明朗化,学生真正理解了“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得课本’?”(五)升华感情,拓展延伸1、课内拓展:引发学生思考,“在我们得大自然中,还有哪些绿色得课本等待我们去打开,我们将如何打开更多得自然得课本?鼓励学生拿起手中得笔,写出心中对大自然得理解!进行自己得诗歌创作。
”学生在创作得过程中,不但加强了诗歌得仿写、创作能力,同时更加深了对诗歌理解,对诗情得领悟,对大自然得热爱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