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及应用_吴重德

合集下载

宏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及应用

宏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及应用

宏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及应用吴重德;黄钧;周荣清【摘要】Metaproteomics is a newly emerging technology to investigate the micro-ecosystem in environmental system by proteomic approach,and it has shown powerful functions in the fields of environmental ecosystem.This review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strategies of metaproteomics and applications in wastewater biotreatment,soil and fermented food.It demonstrated the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microbial ecosystems.%宏蛋白质组学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对环境微生态系统进行研究的一种新技术,已在环境生态领域研究中展示出了强大的功能.文中综述了宏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技术及策略、介绍了其在污水生物处理、土壤及发酵食品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中的应用,并对其在环境微生态领域中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年(卷),期】2016(042)005【总页数】5页(P259-263)【关键词】宏蛋白质组学;二维电泳;环境微生物;微生物群落结构【作者】吴重德;黄钧;周荣清【作者单位】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皮革化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5;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自贡,643000;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皮革化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5;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皮革化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5【正文语种】中文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标志着生命科学研究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

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

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

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一、本文概述蛋白质组学,一门专注于研究生物体内所有蛋白质的表达、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的科学,已经成为现代生物学的重要分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方法学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

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蛋白质组学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探讨其在生命科学、医学、农业、工业等领域的应用。

我们将首先回顾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历程,然后重点介绍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技术,最后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潜在应用。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的概览。

二、蛋白质组学技术进展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蛋白质组学技术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

蛋白质组学技术主要包括蛋白质分离、鉴定、定量以及相互作用分析等关键技术环节。

在蛋白质分离技术方面,二维凝胶电泳(2D-PAGE)仍然是经典的蛋白质分离方法,但其分辨率和重现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液相色谱(LC)和毛细管电泳(CE)等新技术逐渐崭露头角,这些技术具有更高的分离效率和分辨率,为复杂样品中的蛋白质分析提供了有力工具。

蛋白质鉴定技术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传统的质谱技术(MS)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而新一代质谱仪器如质谱成像技术(MSI)和单分子质谱技术(SMS)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蛋白质鉴定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生物信息学和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为蛋白质鉴定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数据支持。

在蛋白质定量方面,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SILAC)和同位素编码亲和标签技术(ICAT)等定量方法的出现,使得对蛋白质表达水平的精确测量成为可能。

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定量的准确性,还能够在复杂样品中同时检测多个蛋白质,大大提高了研究的效率。

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传统的酵母双杂交技术和免疫共沉淀技术仍然是常用的方法,但近年来,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技术(如亲和纯化质谱技术)的发展,为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宏基因组学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宏基因组学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宏基因组学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宏基因组学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引言: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宏基因组学作为一项前沿的研究技术,已经在环境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分析环境样品中的大量DNA序列,宏基因组学可以对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功能以及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和探索。

本文将介绍宏基因组学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一、宏基因组学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1. 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宏基因组学可以通过测序环境样品中的16S或18S rRNA基因,揭示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和组成。

通过比较不同环境样本中的微生物群落差异,我们可以了解微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分布情况,进而研究微生物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这对于环境保护、生态系统功能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2.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宏基因组学可以帮助我们研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微生物参与的角色和作用。

通过分析微生物编码的功能基因,我们可以了解微生物的代谢途径、能量来源以及元素循环过程。

例如,通过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宏基因组,可以了解土壤中的氮、磷循环过程及微生物在其中的作用。

3. 污染物降解的研究宏基因组学可以通过研究微生物的代谢能力和基因组编码的降解功能基因,揭示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机制和潜力。

通过分析环境样品中微生物群落的宏基因组,可以筛选出具有降解能力的微生物,并发现新型的降解基因。

这对于环境污染治理和修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宏基因组学在环境工程领域的研究进展1. 技术进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宏基因组学分析的效率和准确度得到了显著提高。

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应用,如Illumina HiSeq和PacBio等,使得大规模宏基因组研究成为可能。

同时,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的发展也为宏基因组学提供了更加强大的支持。

2. 多组学数据的整合宏基因组学不仅可以分析微生物的基因组,还可以结合其他组学数据,如宏转录组学和宏蛋白质组学等,全面了解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

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

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随着基因组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基因组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这种背景下,20世纪90年代产生了一门以蛋白质组为研究对象,在整体水平上研究细胞内蛋白质的组成及其活动规律的新兴学科——蛋白质学。

随着人类基因组草图2001年的正式发表和2003年4月的最终完成,科学家们又进一步提出了后基因组计划,蛋白质组(proteome)研究便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是作为功能基因组学的重要支柱,并已同基因组学(Genomics)和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一起成为新世纪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热门领域,Nature,Science杂志在公布基因组序列草图的同时,分别发表了述评和展望,将蛋白质组学的地位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认为它是功能基因组学前沿研究的战略制高点和新世纪最大的战略资源——“有用基因”争夺战的重要“战场”。

1 蛋白质组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及意义蛋白质组(proteome)源于protein和genome两词的杂合,最早是由澳大利亚的WILKINS等于1995年提出,其定义为“一种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

因蛋白质组具有时空性和可调节性,蛋白质组的概念实际指在特定时刻、特定环境和实验条件下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

蛋白质组学的核心在于大规模地对蛋白质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对某种物种、个体、器官、组织或细胞的全部蛋白质性质(包括表达水平、结构、分布、功能、丰度变化、翻译后修饰、细胞内定位、蛋白质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蛋白质与疾病的关联性)的研究,对蛋白功能做出精细和准确的阐述。

蛋白质组学最有价值的优势是它可以观察在特定的时间下一个完整的蛋白质组或蛋白亚型在某种生理或病理状态中,发生的相应的变化。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两方面:结构蛋白质组学和功能蛋白质组学。

结构蛋白质组学主要是蛋白质表达模式的研究,包括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分析及空间结构的解析。

宏蛋白质组学在酒曲酶学及蛋白组成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宏蛋白质组学在酒曲酶学及蛋白组成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中国酒曲历史悠久,其独特的制作技术可追溯到四五千年前,是世界上最早保存酿酒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技术。

酒曲的发明,是我国古代人民对世界的重要贡献,被称作中国“第五大发明”。

中国酒曲种类丰富,包括酿造白酒的大曲、小曲和麸曲以及酿造黄酒的麦曲等。

酒曲既是糖化发酵剂,又是酿酒原料,同时也能为酒体提供风味物质和生香前体物质[1],对酒中的香气和风味物质具有重要贡献,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酒曲的质量决定了酒的质量。

中国酒曲多采用生料制曲,经自然接种,多菌种混合发酵而成,这样做有利于保存原料中的丰富酶系,同时,在制曲过程中,丰富的微生物种群产生了大量的酶类及其他风味物质前体物,这些酶蛋白和风味物质前提物,是实现酒曲功能及构成酒体香气风味的生物化学基础[2]。

了解曲中酶和蛋白的组成及功能,对探究酒中风味物质的产生机理及提升酒体风味品质具有重要作用,要研究酒曲的功能,解释其发酵过程的酿造机理,就要从总体上对酒曲的蛋白质进行研究,即进行宏蛋白组学研究。

1 宏蛋白质组学及研究方法1994年,Wilkins和Williams首次提出了蛋白质组学的概念,它是指细胞、组织或机体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

蛋白质组学应用范围较广,例如诠释基因组、研究蛋白质的表达及功能,以及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等[3]。

然而蛋白组学的研究对象一般为纯培养微生物的代谢物、单一细胞或组织[3]。

对组成复杂、含有大量未能培养微生物的样品,如酒曲等,蛋白组学的研究就不是很适用。

因此,采用宏蛋白质组学对组成复杂的物质的所有蛋白质进行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

宏蛋白质组学的技术流程主要包括:样品(蛋白质)的制备,蛋白分离以及蛋白鉴定。

1.1 样品制备在酒曲宏蛋白质组学研究中,样品的制备即为酒曲中总蛋白质的提取,这是酒曲宏蛋白组学技术研究的关键及前提,蛋白样品制备的优劣往往决定着后续研究的成败。

由于酒曲中微生物菌群组成复杂、差异较大,且酒曲中存在有一定数量的低丰度功能蛋白需要纯化,目前还没有一种提取酒曲宏蛋白的通用方法,因此,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需要根据研究对象的性质及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对酒曲中的总蛋白进行提取。

宏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宏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宏基因组学研究进展在生物学领域,宏基因组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前沿学科,为我们揭示了大量未知的生物世界奥秘。

本文将通过介绍宏基因组学的基本概念、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及其局限性,带领大家全面了解宏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宏基因组学是一门研究存在于生物群落中的基因及其多样性的学科。

它通过运用高通量测序、生物信息学和系统生物学等技术手段,对整个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基因组进行深入研究,旨在揭示微生物群落中隐藏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

随着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宏基因组学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尤其是近几年,宏基因组学研究在环境微生物多样性、病原菌感染机制以及生物医药等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

发展趋势表明,宏基因组学将进一步推动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为人类解决一系列生态和健康问题提供有力支持。

在宏基因组学研究中,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等方面都至关重要。

实验设计需要考虑样品的采集、处理和文库构建等环节;数据分析则需借助一系列生物信息学技术和算法,对海量数据进行有效挖掘和精准解析;模型构建则需要以数据为基础,构建能准确描述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数学模型。

宏基因组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

例如,通过研究海洋微生物群落,科学家发现了许多新的微生物种类和基因,揭示了海洋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同时,宏基因组学研究还在病原菌感染、生物医药等领域表现出极大的应用潜力,为解决一些重大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这些成果不仅丰富了我们对生物世界多样性的认识,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宝贵的生物资源。

然而,尽管宏基因组学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采样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污染,导致结果出现偏差;另外,数据分析过程中可能存在技术难点,如噪声数据的处理、稀有物种的检测等。

此外,宏基因组学研究还面临着理论和方法上的挑战,例如如何构建更为精准的微生物群落模型,如何将宏基因组学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等等。

总之,宏基因组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生物学分支,为我们揭示了大量未知的生物世界奥秘。

宏蛋白质组学

宏蛋白质组学
如何认识这些不可培养微生物以及如何对其利用是值得研 究者深入思考的问题。
2005 年, 美国一项针对切萨皮克海湾(Chesapeake)的蛋
白质组学研究, 被认为是第一个研究纯天然环境的宏蛋白
质组学工作, 研究者利用滤膜收集了海湾不同水域的微生
物群落, 利用2D电泳展示了其蛋白质组, 并通过质谱方法 鉴定了部分蛋白。
析,并研究这些蛋白质的来源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 对土壤样品中的蛋白质组成分析表明大多数蛋白质是细菌 蛋白质,湖水表层水样中78%的蛋白质也来自细菌;而 在森林采取的水样中,来自植物,真菌和脊椎动物的蛋白 质含量约是湖水样品中的2倍。有趣的是,森林土壤中的 细菌蛋白数量在冬天比夏天多。 当把所有发现的已知功能的蛋白质进行比较时发现,在湖 水和森林样品中的蛋白质组成存在不同。 降解复杂分子的过氧化物酶只在来自森林土壤的水样品中 发现,而与甲烷合成有关的酶只在湖水样品中发现。 不同微生物群体及其功能不同,从而反应出微生物生态系 统的整体变化。
蛋白质组学的一般研究策略
早期环境微生物研究主要依赖于纯培养技术,在过去的25
年中,依靠纯培养技术所进行的研究揭示了一些有关环境 微生物的组成及其多样性的信息。 但是,环境微生物仅有一小部分可培养,其余大多数为未 培养微生物,宏基因组学的出现部分弥补了传统的研究方 法所存在的局限性。
蛋白质组学的一般研究策略
宏基因组学其弊端也显现出来:由于重复基因的
存在、基因表达的时空特异性和蛋白质修饰作用 等原因,复杂环境条件下环境微生物基因特异性 表达及其功能并不能通过宏基因组学的研究得到 揭示,而这种信息往往是生态环境中最重要的部 分 宏蛋白质组学的出现弥补了这个弊端。
蛋白质组学的一般研究策略
不同环境含有高浓度有机物的水样品进行宏蛋白质组成分

宏基因组学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宏基因组学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宏基因组学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宏基因组学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摘要:宏基因组学是一门应用最大限度地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环境样品中全部生物基因组的新兴学科。

宏基因组学在环境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以及生物过程。

本文对宏基因组学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1. 引言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本的不断降低,宏基因组学逐渐成为研究环境样品中全部生物基因组的一种重要工具。

相比于传统的微生物学研究方法,宏基因组学具有检测范围广、分析效率高、数据解读全面等优势。

因此,它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2. 宏基因组学在环境样品中的应用宏基因组学主要通过对环境样品中的DNA进行高通量测序,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来研究样品中全部生物基因组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2.1 环境中的微生物多样性研究宏基因组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环境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丰度、分布及其相互作用。

通过对环境中微生物基因组的研究,可以揭示微生物在环境中的生态和功能特征,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2 环境中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宏基因组学可以帮助我们研究环境中的功能基因组,即与特定生物过程或功能相关的基因组。

通过对环境样品中的宏基因组测序和分析,可以了解环境中某些特定功能基因的丰度、分布和活性,从而推测环境中相应生物过程的发生情况。

2.3 环境中的新物种发现与鉴定宏基因组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环境中新的微生物物种,还可以帮助我们对其进行鉴定和分类。

通过对环境样品中的宏基因组进行测序和比对分析,可以识别和描述新物种的基因组特征,进而进行分类和命名。

3. 宏基因组学在环境工程领域的研究进展宏基因组学在环境工程领域的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应用方法的改进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宏基因组学的应用方法也在不断改进。

蛋白质组学研究与应用

蛋白质组学研究与应用

蛋白质组学研究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蛋白质组学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和研究领域,正在逐步发展和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

蛋白质组学,简单来说,就是对蛋白质组的研究,它包括对蛋白质结构、功能、表达和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

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蛋白质组学研究和应用,以及它们对生物医药领域的影响。

一、蛋白质组学研究1. 蛋白质组学技术目前,蛋白质组学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即蛋白质质谱技术和蛋白质芯片技术。

蛋白质质谱技术是将蛋白质分离后用质谱技术进行分析,可以得到蛋白质的质量、序列、结构和表达水平等信息。

而蛋白质芯片技术则是将蛋白质固定在芯片上,利用芯片上的探针检测蛋白质的表达和相互作用。

2. 蛋白质组学研究内容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蛋白质组学在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

比如通过分析肿瘤细胞的蛋白质组成进行癌症诊断,或者通过分析抗生素对细菌蛋白质的影响,寻找新型抗生素。

(2)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

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生命活动中的重要环节,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可以揭示细胞信号传导、代谢调控等生命活动的机制。

(3)蛋白质的功能和结构研究。

蛋白质的功能和结构是研究蛋白质功能和生命活动的基础,研究蛋白质的功能和结构可以揭示生命活动的机理。

二、蛋白质组学应用1. 药物研发与筛选蛋白质组学在药物研发与筛选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

通过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识别关键蛋白质作用靶点等技术,可以研发出具有高效性和特异性的药物,并对药物的毒副作用和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提高药物的研发效率和成功率。

2. 病理诊断与治疗蛋白质组学在病理诊断与治疗方面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例如,通过分析患者体液和组织中的蛋白质组成,可以帮助诊断疾病,如癌症、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等。

此外,蛋白质组学还可以作为疾病治疗的靶点,研究药物的作用机理和治疗效果。

3. 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结合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组学的结合,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研究蛋白质功能和相互作用。

宏基因组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宏基因组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宏基因组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一、本文概述宏基因组学,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生物学研究领域,近年来在科研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它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环境中所有微生物的遗传物质进行研究,从而深入探索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功能以及它们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本文旨在概述宏基因组学的研究现状,包括其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应用、关键技术的进展以及面临的挑战;还将探讨宏基因组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如数据分析和解释方法的改进、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其在生物技术、医学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潜在价值。

通过对宏基因组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全面分析,我们期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而深入的理解,以推动该领域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二、宏基因组学的研究现状宏基因组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

其研究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技术方法的不断革新: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宏基因组学在样本准备、测序深度和数据分析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突破。

比如,新一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使得科研人员能够更快速、准确地获取大量微生物群落的遗传信息。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深入探索:宏基因组学研究已经从最初的描述性分析转向对微生物群落功能的深入研究。

通过对不同环境样本中微生物群落的宏基因组测序,科研人员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微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从而揭示微生物与宿主、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疾病机制研究的拓展:宏基因组学在疾病机制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对疾病样本的宏基因组分析,科研人员能够发现与疾病发生发展相关的微生物群落变化,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生态环境保护的应用:宏基因组学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也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对不同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的宏基因组研究,可以评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然而,尽管宏基因组学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例如,数据解析的复杂性、微生物群落动态变化的监测以及宏基因组学与表型之间的关联分析等。

《2024年宏基因组学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范文

《2024年宏基因组学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范文

《宏基因组学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篇一一、引言宏基因组学(Metagenomics)作为现代生物学的重要分支,通过对特定环境中所有微生物的遗传物质进行全面解析,为我们提供了从全新的角度来理解和利用环境微生物资源的可能。

在环境工程领域,宏基因组学的发展极大促进了我们对环境中微生物多样性的理解,同时也为环境污染治理、生物能源开发等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本文将就宏基因组学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详细的探讨。

二、宏基因组学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宏基因组学主要通过对环境样本中的微生物群落进行深度测序和分析,以了解环境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遗传信息及其功能特性。

这种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来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生态角色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三、宏基因组学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1. 环境污染治理:宏基因组学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应用是最为广泛的。

通过对污染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进行测序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微生物的种类和功能,从而选择合适的微生物进行生物修复。

例如,利用宏基因组学技术,我们可以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够降解石油的微生物,并对其进行基因改造以提高其降解效率。

2. 生物能源开发:宏基因组学也为生物能源的开发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例如,通过分析不同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能够高效分解有机物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可以用来产生生物能源,如生物气、生物柴油等。

3. 环境监测与评估:宏基因组学还可以用于环境监测与评估。

通过对特定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该环境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变化,从而判断该环境是否受到污染或破坏。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分析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来评估环境的健康状况。

四、宏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分析方法的改进,宏基因组学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目前,研究人员已经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发现和鉴定出大量的微生物种类和功能基因,这些信息为环境污染治理、生物能源开发等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宏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宏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宏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宏基因组学是生物学中一个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领域,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全部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从而深入了解生物海洋学、生态学、农业学与医学的各个方面。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宏基因组学已经成为研究复杂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和功能的有效工具之一。

目前,宏基因组学已经广泛应用于环境微生物学、生态毒理学、亲缘关系学、遗传学和进化学等领域。

下面就宏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介绍。

1. 宏基因组学的基本概念宏基因组学是研究在环境样品中整体基因组的技术和方法,包括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多个生物体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和分析。

它突破了常规基因组学中以单一生物为研究对象的做法,而是基于环境中全部生物体的基因组信息进行研究。

这种方法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和其功能,以及不同群落之间的相互作用。

2. 宏基因组学在环境微生物学中的应用宏基因组学在环境微生物学中的应用最为广泛。

利用宏基因组学研究微生物群落可以发掘未知的微生物代表,了解微生物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在生物圈中的功能和分布。

此外,宏基因组学还能够为环境保护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例如,研究表明,污染程度较高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具有较低的群落多样性和功能。

3. 宏基因组学在生态毒理学中的应用在生态毒理学中,宏基因组学可以提供答案,帮助科学家了解生态系统中受到污染的生物的基因表达和代谢通路。

例如,利用宏基因组学技术可以了解到,污染环境中的细菌会从土壤中提取有机化合物,并将其转换为能量和化学物质,以维持生存。

4. 宏基因组学在亲缘关系学中的应用宏基因组学也可以应用于亲缘关系学,即通过比较不同群体或物种之间的基因组,了解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利用宏基因组学研究群落生态学中的微生物可以更好地了解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及其环境适应性。

此外,宏基因组学还可以揭示无性繁殖生物的演化历史,帮助更好地了解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及演化轨迹。

5. 宏基因组学在进化学中的应用宏基因组学也可以应用于进化学中,研究不同物种和群落之间的进化关系和进化历史。

基因组学与宏基因组学在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及进展

基因组学与宏基因组学在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及进展

基因组学与宏基因组学在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及进展微生物是一类微小且广泛分布的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研究微生物对于人类的生活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技术的发展,基因组学与宏基因组学在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逐渐深入。

一、基因组学在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基因组学是研究基因组的学科。

基因组是一个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总体,包括DNA序列和RNA序列。

利用基因组学技术,研究人们可以对微生物进行深入的研究,了解微生物的基因组结构和功能。

1. 基因组测序基因组测序指的是对微生物的基因组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的过程。

通过基因组测序,可以了解微生物的基因组大小、基因数目、基因注释、基因功能等信息,进而推断微生物的生长环境和适应性。

2. 基因组比较基因组比较是通过比较两个或多个微生物基因组序列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来了解微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进化历程和适应性。

基因组比较可以拓展人们对微生物的了解,从而更好地研究微生物的生态、生理和遗传特性。

3. 基因组学应用基因组学在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文献报道了基因组学技术在微生物新种发现、致病微生物的致病机制研究、微生物代谢物生产、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微生物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应用。

二、宏基因组学在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宏基因组学指的是对未培养微生物群落的DNA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

它利用DNA序列的信息,可以揭示未培养微生物的遗传多样性、代谢途径和生物合成潜力等信息。

1. 宏基因组学的发展历程宏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环境基因组学。

当时,科学家开始对环境中的微生物进行基因组分析。

但由于微生物多样性较高且未被培养的环境微生物难以分离,传统的基因组测序技术无法对这些未培养微生物进行研究。

为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发展了针对未培养微生物群落的宏基因组学技术。

2. 宏基因组学的应用宏基因组学技术在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 研究微生物群体结构利用宏基因组学技术分析环境微生物群体中不同微生物的DNA序列,可以了解微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相对数量、生境和生态角色等信息。

宏蛋白质组学

宏蛋白质组学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
宏蛋白质组学
宏蛋白质组是指特定条件下环境中微生物表达的全部蛋白质,如肠道微生物、土壤微生物、活性淤泥中的微生物、水体微生物和食品微生物等表达的所有蛋白质。

宏蛋白质组学(Metaproteomics)就是以宏蛋白质组为研究对象,对其种类、活性和功能等进行分析鉴定,通过进行蛋白质层面的研究也有助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

宏蛋白质组学作为蛋白质组学。

的一个子领域,已迅速成为在功能水平上对微生物组系统进行全面表征的关键工具。

此外,它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研究人类消化和代谢疾病,并提供丰富的信息数据来识别与健康或疾病相关的人类肠道微生物群的生态失调,以阐明宿主-微生物群相
互作用的分子事件。

虽然目前仍然存在重大的技术挑战,但这项新兴技术已被证明可以提供解释人类肠道微生物组功能变化的重要信息,是宏基因组学和宏转录组学的补充。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使用Thermo公司最新推出的Obitrap Fusion Lumos质谱仪结合Nano-LC纳升色谱技术,提供高效精准的宏蛋白质组学服务技术包裹,可对来自各
种环境微生物的蛋白质样品进行高通量的鉴定分析,助力各种基础科学研究,欢迎免费咨询。

相关服务:蛋白质组学。

蛋白鉴定。

蛋白质结构鉴定。

翻译后修饰蛋白组分析。

定量蛋白组分析。

序列分析。

宏基因组学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宏基因组学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宏基因组学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宏基因组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宏基因组学是一种研究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方法,通过对环境样品中的DNA序列进行高通量测序,并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揭示了环境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功能和相互作用模式,为环境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宏基因组学技术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环境污染源的评估和监测、生物处理技术的优化和调控、环境污染物的降解机制研究等方面。

首先,宏基因组学技术可以通过分析环境样品中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评估不同环境污染源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在水体中,通过对水样中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功能进行测定,可以判断水体是否受到污染、污染源的种类和强度。

此外,宏基因组学技术还可以监测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的时空变化,帮助环境工程师更好地了解环境中微生物动态变化的规律和机制。

其次,宏基因组学技术在生物处理技术的优化和调控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生物处理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对环境污染物进行降解和转化的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废气治理等领域。

通过宏基因组学技术对生物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群落和功能进行分析,可以了解系统中微生物种类、代谢过程和相互作用模式的动态变化,为生物处理技术的优化提供了依据。

例如,在废水处理系统中,通过宏基因组学技术可以揭示微生物共生共代谢的作用机制,为提高废水处理效率、减少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提供技术支持。

最后,宏基因组学技术还可以揭示环境污染物的降解机制和微生物的降解能力。

环境污染物的降解是一种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和协同代谢。

通过宏基因组学技术,可以鉴定和筛选出具有降解污染物能力的微生物,并深入了解其降解途径和代谢产物的生成过程。

这对于寻找新型高效降解污染物的微生物资源、优化降解反应条件以及开发新型的污染物治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宏基因组学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并为环境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024年宏基因组学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范文

《2024年宏基因组学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范文

《宏基因组学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篇一一、引言宏基因组学(Metagenomics)作为现代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在过去的十年中迅速发展并展现出其在各种研究领域的广泛应用。

尤其是在环境工程领域,宏基因组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研究工具,用以研究环境微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与环境工程的互动关系。

本文将深入探讨宏基因组学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二、宏基因组学的基本概念宏基因组学是基因组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环境样品中微生物的遗传物质。

它通过深度测序技术分析环境样本中的微生物DNA或RNA,从而了解环境中的微生物组成、结构和功能。

这种技术可以提供关于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的详细信息,帮助我们理解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

三、宏基因组学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1. 污水处理:宏基因组学可用于研究污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与功能。

通过对处理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进行测序和分析,可以找出提高污水处理效率的优化方案。

2. 垃圾填埋场和土地复垦:通过宏基因组学分析,可以评估填埋场或废弃地的生物修复效果和可能的修复策略。

同时,这种技术也可用于监测复垦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变化。

3. 农业生态系统:宏基因组学可以用于研究农田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以优化施肥和灌溉策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4. 气候变化与碳循环:宏基因组学可用于研究气候变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及微生物在碳循环中的作用,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四、宏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宏基因组学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目前,研究者们已经能够更准确地分析环境样本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并深入了解其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功能。

此外,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也有了显著提高。

五、未来展望未来,宏基因组学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

随着测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优化,我们有望更准确地揭示环境中微生物的多样性、结构和功能。

概述生物化学领域的重大科学研究成果

概述生物化学领域的重大科学研究成果

概述生物化学领域的重大科学研究成果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生物化学领域是研究生命体系中分子层面的化学过程和相关机制的学科,其研究成果对于理解生命的本质以及疾病的发生、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应用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应用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应用蛋白质组学研究是生物医学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生物大数据的不断积累,蛋白质组学研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从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最新进展及其应用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探讨。

一、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蛋白质组学通常包括蛋白质样品制备、质量分析、定量和鉴定等方面。

其中,蛋白质样品制备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关键之一。

采用目前最常见的方法——二维凝胶电泳(2-DE),可以将蛋白质样品按照分子量和等电点进行分离,分离后的蛋白质可以进行质量分析和鉴定。

质量分析通常采用质谱仪进行分析,其中最常用的质谱仪有时间飞行质谱仪(TOF),离子陷阱质谱仪(ITMS)和四极杆质谱仪(QMS)等。

对于质量分析完毕的蛋白质,可以通过定量方法,如体积法和蛋白质差异凝胶电泳法(DIGE)等,进行定量和鉴定。

二、蛋白质组学的最新进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蛋白质组学领域也在不断发展。

其中,最新的进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新技术的出现,如单细胞蛋白组学、蛋白质异构体分析等;二是新策略的应用,如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分析、化学修饰蛋白质组学等。

单细胞蛋白组学是近年来非常流行的技术,它可以对单个细胞中的蛋白质进行分析,从而提高数据的精度和分辨率。

蛋白质异构体分析则是指通过对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蛋白质剪切、蛋白质转录后修饰等进行分析,以提高蛋白质的研究深度和广度。

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分析是指通过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组成网络,从而研究生物系统的功能和调控机制。

化学修饰蛋白质组学则是指通过化学修饰方法,如糖化修饰、乙酰化修饰等,研究蛋白质修饰对蛋白质功能和代谢的影响。

三、蛋白质组学的应用蛋白质组学的应用涉及多个领域,如生命科学、医学、农业等。

其中,最主要的应用方向是在生物医学领域中。

蛋白质组学可以通过鉴定生物标志物,提高肿瘤、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例如,在乳腺癌、肺癌等肿瘤的早期诊断中,通过鉴定尿中的肿瘤标志物,可以迅速准确地诊断肿瘤。

中科新生命宏蛋白质组学

中科新生命宏蛋白质组学

中科新生命宏蛋白质组学中科新生命宏蛋白质组学是一种研究生物体内所有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的科学方法。

它通过高通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可以全面了解蛋白质在细胞和生物体中的功能和调控机制,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宏蛋白质组学是蛋白质组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蛋白质组的整体特征和动态变化。

相比于传统的蛋白质组学方法,宏蛋白质组学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特点,可以同时分析大量的蛋白质样本,并且能够检测到低丰度的蛋白质。

宏蛋白质组学的发展,为我们深入了解蛋白质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中科新生命宏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蛋白质组的构建、蛋白质组的分析和蛋白质组的应用。

首先,研究人员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蛋白质组数据库,包括各种生物体中已知的蛋白质序列和结构信息。

这个数据库可以通过实验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来获取,可以包括不同物种、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阶段的蛋白质信息。

其次,研究人员需要对蛋白质组进行分析,包括蛋白质的定量、定位和互作关系等。

这可以通过质谱技术、蛋白质芯片和蛋白质互作网络等方法来实现。

最后,研究人员可以将蛋白质组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药物研发等领域。

例如,通过比较正常组织和疾病组织中的蛋白质组差异,可以发现新的生物标志物,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通过研究蛋白质的功能和调控机制,可以发现新的药物靶点,为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中科新生命宏蛋白质组学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它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蛋白质的功能和调控机制。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功能分子,参与了几乎所有的生物过程。

通过宏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全面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功能,揭示蛋白质在细胞和生物体中的作用机制。

其次,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新的生物标志物。

生物标志物是指在生物体内可以检测到的特定分子,可以用于疾病的诊断、预测和治疗监测。

通过宏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新的生物标志物,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
腐殖酸和蛋白质, 然后进一步用酚抽提, 除去腐殖酸 等, 然后进行了蛋白质组学研究, 同时该方法还成功 应用于分析被氯苯污染的地下水样品 , 但是经过预处 理后的样品蛋白得率较低, 需要经过预培养才能获得 足够分析的蛋白浓度。 这些研究显示了宏蛋白质组 学研究在揭示生态环境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 SINGLETON 等[27]采用宏蛋白质组学的方法比较了镉污 染的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与蛋白质含量的关系 , 结果 表明, 被镉污染的土壤, 其中的总蛋白的含量显著低 PAGE 分析表明, 于未被污染的土壤样品, 利用 SDS被镉污染的土壤中存在小分子质量的蛋白 ( 如金属 硫蛋白) 表达。研究结果为土壤污染检测、 生态修复 [17 ] 等奠定了方法学基础。 SCHULZE 等 研究了不同 环境溶解态有机物 ( DOM,dsolved oganic mtter ) 中蛋 白质的组成, 研究发现, 来自湖泊的蛋白质有 78% 来 自于细菌, 而森林土壤中只有不到 50% 来自于细菌。 分析落叶林土壤微生物发现, 随着土壤取样深度的增 加和土壤有机碳含量的降低, 鉴定的蛋白数量从 75 种降低到 28 种。同时研究不同季节的森林土壤宏蛋 白组发现冬天的土壤中鉴定的蛋白比夏天多 50% 。 研究还首次将宏蛋白组学用于生态元素循环上 , 希望 找到与生态循环有关的胞外蛋白。 将云杉的树皮进 行环带切除以阻止碳元素运输到根际 , 结果根际土壤 的蛋白组成发生明 显 变 化, 蛋 白 数 量 减 少 了 50% 。 , 此外 在森林土壤中还分离到了纤维素酶和漆酶 , 表 明土壤有机物的分解发生在土壤颗粒表面的生物膜 [17 ] 上 。 2. 3 宏蛋白质组学在发酵食品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中的应用 发酵食品体系作为一个独特的微生态系统 , 其中 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复杂、 功能多样, 与发酵食品的品 质和风味有直接的关系。 深入剖析发酵食品中的微 生物群落结构为进一步改进食品发酵工艺 、 探究食品 风味形成机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然而由于食品样品 的复杂性, 利用宏蛋白质组学技术解析其群落结构的 研究才刚刚起步。张武斌等 对汾酒大曲宏蛋白质 组的制备与双向电泳的条件的进行了研究 , 分别对样
获得和鉴定的蛋白数量 638 /46 5029 /2378 588 /78 500 /109 -a / 50 -/26 -/240 -/ > 500 145 /124 -/51 -/16 参考文献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11] [ 20] [ 21] [ 22] [ 23]
[10 ]
2
宏蛋白质组学研究举例
随着环境微生物基因组数据库的逐渐完 近年来,
善, 宏蛋白质组学在环境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应用也日 益广泛, 主要集中在土壤生态系统、 废水生物处理、 发 酵食品等环境微生物方面( 表 1 ) , 这也为全面认识环 境系统中微生物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
宏蛋白质组学在环境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ofmetaproteomics in environmental ecology
研究方法 2DPAGE ,MALDITOFMS 2DLC, ESIMS / MS 2DPAGE,MALDITOFMS 2DPAGE ,MALDITOFMS / MS NanoLC,MS / MS 2DPAGE , LCESIMS 2DPAGE , LCESIMS 2DnanoLCMS / MS 2DPAGE ,MALDITOF / TOFMS 2DPAGE 2DPAGE ,nanoLCMS / MS 2DPAGE ,MALDITOF / TOFMS
。2004 年,
RODRGUEZVALERA 提出了宏蛋白质组 ( Metaproteome) 的概念, 即环境中所有生物的蛋白质组的总 和
[3 ]
。本文主要介绍了宏蛋白质学的研究现状及应
用, 并对其研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1
宏蛋白质组学及研究方法
自从蛋白质组学的概念提出以后 , 关于蛋白质组
259
食品与发酵工业
FOOD AND FERMENTATION INDUSTRIES 白组及功能蛋白组的分析奠定基础。 色谱法通常采 用液相分离法, 相对于二维电泳技术, 色谱技术操作 方便, 分离效果更优, 但是分辨率和直观性较差。 蛋白的鉴定常用质谱方法进行, 常用的方法有串 联质谱( MS / MS) 、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时间飞行质谱 ( MALDITOF / MS ) 、 四 级 杆飞 行 时 间 串 联 质 谱 ( QTOFMS) 等。KAN 等[12]利用宏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对 Chesapeake 海湾海水中的微生物群落进行了研究 , 分 TOF 和 MS / MS 对相关蛋白进行了鉴 别利用 MALDI, MS 技术鉴定蛋白匹 定 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 MALDI配度较低, 不合适对环境中蛋白质样品进行分析 。此 外, 在蛋白鉴定中, 数据库的选择也很重要, 可以根据 特定的研究对象选择合适的数据库进行搜索 , 数据库 中蛋白质来源相似度越高, 则蛋白质鉴定的准确性也 越高, 特别是一些未培养的微生物, 由于缺少相关蛋 白的信息, 对宏蛋白质的鉴定构成严重挑战。 因此, 进一步丰富宏蛋白质组数据库是宏蛋白质组学研究 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Hale Waihona Puke [24 ]PAGE 技术分 。2004 年, WILME 等[25] 应用 2D-
析了实验室水平的具有生物除磷功能的活性污泥微 生态系统, 并首次提出了宏蛋白质组学的概念 。应用 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对相关蛋白进行了鉴定, 研究 发现 活 性 污 泥 中 具 有 除 磷 功 能 的 优 势 微 生 物 为 Rhodocyclus 等 未 培 养 微 生 物。 在 随 后 的 研 究 中 WILMES 等[13]继续利用宏蛋白质组学的方法, 阐明 了微生物的更替对增强的生物除磷 ( EBPR ) 的重要 作用。在选定的 111 个蛋白点中鉴定了 46 个蛋白, 并对这些蛋白质的功能进行了解析, 研究发现, 这些 、 蛋白质主要与参与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三羧酸循环、 脂肪酸的合成、 磷的转运以及胁迫响应有关, 研究结 果为聚磷菌的代谢活性及污水中物质转换提供了直 接证据, 同 时 为 污 泥 除 磷 机 制 的 研 究 奠 定 了 基 础。 利用宏蛋白质组学的方法研究了活 性污泥中双酚 A 和壬基酚的降解机制。 对苯二酚双 加氧酶( HQDO) 是双酚 A 和壬基酚生物降解中的一 种特 有 标 记 物 ( 酶 ) , 可 由 鞘 氨 醇 单 胞 菌 ( Sphingomonas sp. TTNP3 ) 代谢产生。 作者分别构建了纯 化的 HQDO 和纯培养的 TTNP3 的二维电泳参考图 谱, 然后将 TTNP3 按照不同的梯度分别接种到活性 污泥样品中, 建立活性污泥的宏蛋白质图谱。然后将 纯培养的电泳参考图谱和活性污泥的宏蛋白质图谱 进行比对, 在宏蛋白组图谱上找到了对应的 HQDO 的亚基 HqdB 。可以通过检测 HqdB 了解废水处理系 统中双酚 A 和壬基酚的降解情况。 因此, 将宏蛋白 质组学应用于污水生物处理领域 , 通过分析活性污泥 中蛋白质, 可以提供大量的关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信 息, 为污水生物处理的优化控制及工艺技术研究提供 坚实的理论基础。 2. 2 宏蛋白质组学在土壤群落分析中的应用 土壤微生物在土壤物质降解、 循环与转化中发挥 COLLADO 等
表1 Table 1
研究对象 污水生物处理 具有生物除磷效果的活性污泥 具有生物除磷效果的活性污泥 降解双酚 A 和壬基酚的活性污泥 处理含镉污水活性污泥 土壤生态系统 落叶林土壤 2. 4二氯苯氧基乙酸污染的土壤 苯污染的土壤 草地土壤 发酵食品 黄酒麦曲 汾酒大曲 黑曲霉分泌蛋白 酱油曲 注 : a, 未见报道。
学的研究就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 并且发展迅速。 就微生物而言, 主要包括微生物蛋白质组参考图谱的 建立
[4 - 6 ]
图1 Fig. 1
宏蛋白质组学研究策略
Research strategies formetaproteomics
、 胁迫条件下蛋白质组学分析、 基因工程菌
Email: cdwu@ scu. edu. cn) 。 第一作者: 博士, 副教授( 本文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No. 31301546 ) ; 中央高校 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 ( No. SCU2015D008 ) ; 酿酒生物技术 12 ) 资助 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 No. NJ2014收稿日期: 2015 - 09 - 05 , 改回日期: 2015 - 11 - 12
早期的蛋白质组学研究通常采用二维凝胶电泳 结合质谱技术, 能对复杂蛋白质混合样品进行定性和 定量分析。但是该技术对部分低丰度蛋白、 极端等电 点的蛋白以及一些疏水性蛋白分离效果不佳 。 近年 来, 随着多重色谱分离与质谱联用技术的发展 , 色谱
2016 年第 42 卷第 5 期( 总第 341 期)
2. 1
宏蛋白质组学在污水生物处理中的应用 宏蛋白质组学在污水生物处理方面的应用主要
包括功能性蛋白质 / 酶的鉴定、 污染物生物降解机制 的解析及 废 水 生 物 处 理 系 统 关 键 代 谢 途 径 的 重 构
260
2016 Vol. 42 No. 5 ( Total 341 )
综述与专题评论
综述与专题评论
DOI: 10. 13995 / j. cnki. 11 - 1802 / ts. 201605045
宏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及应用
吴重德
1, 2* 1 1 , 黄钧 , 周荣清
610065 ) 1 ( 四川大学 轻纺与食品学院 , 皮革化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四川 成都, 2 ( 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643000 ) 四川 自贡, 摘 要 宏蛋白质组学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对环境微生态系统进行研究的一种新技术 , 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