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混凝剂用量试验一些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只是,楼猪,好像聚铝配制成2%,这个浓度很少听说,药的流量要开到很大,我所知道的是配成10%的质量浓度
做实验的时候,可以配制低的浓度,但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还是要浓度高点,一般最适
宜的浓度在8%
实验室小试流程:
1.
用烧杯取适量废水(500ml左右),调节PH值到8左右;
2.
稀释所需的药剂,脱色剂稀释50倍(即2%的稀释浓度),聚铝(PAC)稀释50
倍,聚丙烯酰胺(PAM)稀释1000倍;
3.
滴加药剂,先加脱色剂,搅拌,再加聚铝,搅拌,最后加PAM,搅拌,静置;
4.
观察上清液的色度是否满足要求,如不满足,调整药剂投加量,重复第三步操作;
5.
根据试验数据计算每吨废水中脱色剂和其它药剂的用量。

试验注意事项:

脱色剂稀释倍数最好在20倍以上,有利于脱色剂分子链的展开而发挥其性能,
并能有效控制投加量;

脱色剂最好与聚铝配合使用,因脱色剂形成的絮体和密实度都比较小,和聚铝配合使用不仅能增大絮体的密实度和沉降性,还能通过协同增效的作用减少脱色剂
的用量;

每次加药后应先快速搅拌1分钟再慢速搅拌30秒,这样有利于强化药剂的絮凝
效果;

加药顺序不要颠倒,应先加脱色剂,再加聚铝,最后加聚丙烯酰胺,有试验数据表明投加顺序颠倒后脱色剂的用量可相差20%左右;

若废水的上清液有发白现象或上清液的COD比滴加前高,都说明滴加脱色剂过
量,需减量滴加;

试验时用烧杯量取废水(水量要在200ML以上,这可减少与大试时药剂用量的误差),尽量不用比试管做小试,因废水在比色管的色度比在烧杯中的要小6-10
倍;

废水若显酸性或强碱性,要先调节PH值到偏碱性,最好到8,因为脱色剂和聚铝都是酸性水溶液,有利于电性中和作用,有的废水调节PH值到碱性后还可以
析出絮体,可以减少药剂的用量。

讨论二:
请问知道了污水进水的COD,如何确定混凝剂的投加量啊?
发帖人: pumapuma 点击率: 649
现在在做一个项目,进水COD有4万多,想在高级氧化前做混凝预处理。

请问大家如何确定
最佳混凝投加量,有没有什么公式方法?谢谢了
你这个浓度太高了,做小试的实验最好稀释10倍后再做,做小试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下脱色剂使用流程
就是以30为基数,分别按10、20、30、40、50mg/L的量投加,看哪个效果最好,哪个费用相对较低,举例:如果20和30的效果差不多,那就取20。

楼上的经验之谈啊~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1)首先要根据污染物的种类去选混凝剂;
(2)根据小试确定加药量;
(3)40000多的COD,混凝剂加少了去除效果差,加多了有可能全是污泥量超过一半。

水量大的话,应该考虑厌氧反应器。

小的话,多加药过厢式压滤机。

参考讨论三:
按照一般经验:
可以按照:
PAC加药量=3TOC总量(COD=2-3TOC)
知道水的COD就可以用上面的来计算加药量了。

TOC是总有机碳,废水的一个指标
请问下cod的单位是什么呢?
如果进水cod=120
那toc为40,加药量不是为120么?
求验证上述公式的正确性!如果真的合理的话,那是蛮有用的一个公式!
混凝沉淀实验
实验原理
混凝阶段处理的对象,主要是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

悬浮物由于其颗粒的粒径较大,可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沉降;而胶体则由于胶粒间的静电压力、胶体的布朗运动,胶粒表面的水化作用等,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因而胶体颗粒不能靠自然沉降去除。

消除或降低胶体颗粒的过程叫脱稳。

脱稳后的胶粒在一定的水利条件下形成的絮凝体俗称矾花。

使胶体脱稳和脱稳了的胶体在布朗运动下聚集或微小的絮凝体的过程为凝聚过程。

微小絮凝体在流体动力作用下再互相碰撞,形成大的絮凝体的过程称为絮凝过程。

混凝包括凝聚和絮凝两个过程,及自投加混凝剂直至形成矾花的过程叫混凝。

胶体脱稳的方法,按机理分,可分为(1)向水中投加电解质,即向水中加入与胶体电荷相反的离子;(2)投加与胶体电荷相反的胶体;(3)投加高分子絮凝剂。

混凝剂剂量对混凝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混凝剂剂量指的是:在单位体积中加入的混凝剂的量。

剂量的单位是。

水中胶体的浊度也会影响到混凝剂的剂量。

由于混凝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因而所需的混凝剂剂量目前无法根据计算来确定。

为此,应根据原水水质和对处理后的水质要求,通过实验来确定最佳剂量。

混凝曲线能直观反映出混凝剂剂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其中混凝曲线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区
域。

第一区为低混凝剂剂量区,由于剂量低,混凝效果不佳;第二区由于混凝剂剂量增大,混凝效果明显提高;第三区,由于混凝剂剂量的增大只能稍微提高混凝效果。

通常将第二区和第三区之间的混凝剂剂量成为最佳混凝剂剂量。

1968年曾有人对混凝剂剂量和原水胶体浓度对混凝效果的影响作了试验性的研究,当原水胶体浓度适中,悬浮物含量在100-500ug/L范围内时,随着混凝剂剂量的不断增加,可能有四个不同的区域。

实验仪器及用品
1、定时变速搅拌仪
2、浊度计
3、pH试纸
4、温度计
5、秒表
6、烧杯 200ml
7、烧杯 1000ml
8、量筒 1000ml
9、聚合铁铝溶液
实验步骤及记录
1、混凝剂剂量的确定
(1)确定水样的特征,即:测定原水的温度、浊度、PH。

(2)量取200ml水样,放入500ml烧杯中,将装有水样的烧杯放在定时变速搅拌仪上。

(3)中速搅拌(150r/min )5min烧杯水样,用移液管每次增加0.5ml的1%聚合铁铝溶液,直至出现矾花。

记录此时加入1%聚合铁铝溶液的剂量。

2、确定混凝剂的最佳加入量
(1)量取6个200ml水样置于6个500ml烧杯中,将装有水样的烧杯置于定时变速搅拌仪上。

(2)根据“混凝剂剂量的确定”实验中加入的混凝剂的剂量,取其25%作为1号烧杯的加入量,其200%作为6号烧杯的加入量,用依次增加混凝剂剂量相等的方法求出2号—5号烧杯的混凝剂加入量。

(3)充分搅拌水样(100r/min)0.5min。

(4)测定水样的水温、浊度、pH。

(5)向水中加入混凝剂。

(6)将加入混凝剂的水样快速搅拌(200r/min)1min后,慢速搅拌(60r/min)5min。

(7)静止15min,吸取上清液,测定其浊度,同时测定温度、pH。

编号 1 2 3 4 5 6
混凝剂加入量,ml `0.2 0.3 0.5 0.7 0.9 1.0
残余浊度 2.26 2.35 2.54 2.45 2.51 2.59
原水体积为200ml,原水浊度为2.81FTU,原水温度为15℃,其中加入0.5ml时出现矾花。

通过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加入0.7l混凝剂时效果最好(虽然加入0.ml2混凝剂时残余浊度最小,但是水中并没有矾花出现,因此不作考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