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晚清的中体西用思想
张之洞《劝学篇》中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
教育文化论坛㊀2018年5期区域教育文化纵横收稿日期:2018-09-12作者简介:宋泽民(1994-)ꎬ男ꎬ山东青岛人ꎬ在读硕士研究生ꎮ研究方向:明清历史文献ꎮ张之洞«劝学篇»中的 中体西用 教育思想宋泽民(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ꎬ内蒙古呼和浩特㊀010021)摘㊀要:㊀张之洞是晚清 中体西用 思想的集大成者ꎬ他顺应 经世实学 复兴的思潮试图用 中体西用 来挽清朝之大厦于将倾ꎮ他在«劝学篇»中描绘了这个运用 中体西用 思想指导帝国复苏的宏伟蓝图ꎮ在这个蓝图中ꎬ他把 中体西用 思想注入传统教育的创新思维尤其引人注目ꎮ在他对留学㊁改革学制㊁变科举以及引进西学的规划中凸显了他 中体西用 教育观的光辉ꎮ关键词:㊀中体西用ꎻ经世致用ꎻ教育«劝学篇»中图分类号:G529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674-7615(2018)05-0127-07DOI:10.15958/j.cnki.jywhlt.2018.05.026㊀㊀一㊁张之洞 中体西用 的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㊀㊀张之洞 中体西用 的教育思想的产生是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的ꎬ自鸦片战争以降ꎬ中国尘封已久的国门被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ꎮ开始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ꎬ外国侵略者的冲击给中国这个尘封已久的老大帝国的各个社会阶层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动ꎮ从林则徐成为 开眼看世界 的第一人ꎬ到魏源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口号ꎬ再到奕 ㊁李鸿章㊁张之洞等 自强求富 的洋务运动ꎬ中国的思想㊁军事㊁经济㊁政治领域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动ꎬ这个变动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向西方学习ꎮ中国的传统教育体制也毫无疑问的卷入了这场大变动之中ꎮ为了在办洋务的过程中方便学习外国先进的技术ꎬ需要培养一大批懂得西方知识的翻译人才ꎬ于是在1862年中国最早的培养翻译人员的洋务学堂 京师同文馆诞生了ꎮ它的诞生客观上开启了近代中国教育领域向西方学习的道路ꎮ至1872年在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容闳的倡议下出现中国最早的一批官派留学生ꎮ从1872年到1875年这3年的时间内ꎬ晚清政府共派出四批120多人的幼童赴美留学ꎮ这批留学生的派出也是中国教育领域向西方学习的一大步ꎮ在张之洞之前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教育活动基本上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ꎬ张之洞的«劝学篇»用其 中体西用 的教育思想规划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蓝图ꎮ张之洞 中体西用 的教育思想还同日本的崛起有一定的关系ꎬ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迅速崛起ꎬ成为东亚最先完成近代化的国家ꎮ在日本崛起之际也有一部著名的«劝学篇»诞生ꎬ它是由日本近代思想解放先驱福泽谕吉所写ꎮ他提出的 和魂洋才 之说与张之洞的 中体西用 不谋而合ꎬ张之洞曾说 游学之国不如东洋 又说 学成而归ꎬ用为将相ꎮ政事一变ꎬ雄视东方 [1]这表现出张之洞对日本社会发展道路的向往ꎬ尤其是后一句表现他也希望中国能够出现伊藤博文㊁陆奥宗光一样的人物带领中国走向独立ꎮ后来在«劝学篇 游学»中张之洞也确实进行了留学日本的设计并且付诸了实践 光绪二十二年正月初五日上书光绪«选派学生出洋肄业折»ꎮ也正是日本的经验使张之洞坚定了走 中体西用 教育道路的决心ꎮ此外ꎬ中国传统的 经世致用 思想在近代对中㊀教育文化论坛㊀2018年㊀第5期JiaoYuWenHuaLunTan区域教育文化纵横体西用的思想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ꎬ自然对张之洞的 中体西用 的教育观也有推动作用ꎮ嘉道年间复兴的 经世致用 的思想为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近代化提供了思想上的准备ꎬ这种思想成为中国文化以开明开放的态度吸收外来的先进新文化的桥梁和纽带ꎬ甚至有人把林则徐㊁魏源这第一批 开眼看世界 的人称之为 经世派 ꎬ 经世致用 的思想所造就的思想解放的空气㊁面向现实的学风和革新变化的精神为中体西用 的思想发展创造了条件ꎬ也使张之洞产生 中体西用 的教育思想成为了可能ꎮ张之洞的 中体西用 的教育思想也深受其自身教育历程的影响ꎮ张之洞 经世致用 的思想从他青少年时代就已经发芽生根ꎬ他从小接受正统的儒家教育ꎬ满怀治国平天下的儒仕抱负ꎬ同时又因为父亲征战的家世的熏陶使他不仅仅是停留在理想抱负的层面ꎬ更想如父辈那样通过直面残酷的现实践行 经世致用 的思想从而抒展报国之志ꎮ正如他自己所说 凡学之根柢ꎬ必在学史ꎬ读群书之根柢在通经ꎬ读史之根柢亦在通经ꎬ而一切学术 要其终也ꎬ归于有用 ꎬ[2]大致的意思便是凡学都要归于有用ꎬ这种读书明理ꎬ明理致用的思想对他的一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ꎮ他早年入清流ꎬ被称为 青牛之角 ꎮ但他这种通经致用的经世㊁务实的风格使他在受到西学影响时不像其他清流党人那样极力排斥ꎬ而是勇敢的把西学同其坚守的中体相互碰撞得到了 中体西用 的火花ꎮ先进的西方科技和制度深深地震撼了有识之士ꎬ在外来的压力下他们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反思ꎬ出现了一种既害怕 西用 腐蚀 中体 又希望 西用 能稳固 中体 的矛盾ꎬ而处于这个中与西㊁体与用矛盾漩涡中心的张之洞也不免受到这股思潮的影响ꎮ他从自己的经历和晚清社会的巨变中感悟到 知外不知中谓之失心ꎬ知中不知外谓之聋瞽 主张运用 经世致用 的方式来解决这个矛盾ꎬ坚守住伦理的底线ꎬ借用 西用 来武装 中体 ꎮ他决然地走出了这一步ꎬ希望能用 中体西用 的方式给病入膏肓的清政府注上一针强心剂ꎮ另一方面说ꎬ张之洞对 中体西用 的系统阐述和力行实践ꎬ也是对晚清经世之学的重大贡献ꎮ由此可见正是张之洞的 经世致用 思想使他能够走出不同于其他清流党人的一步ꎬ推动他形成 中体西用 的思想ꎮ或者说他 中体西用 的思想是他 经世致用 思想的突变得来的ꎮ西学的传入ꎬ加之冯天瑜先生所说张之洞处在晚清 经世致用 思想的复兴高潮期ꎬ不免处于这场复兴思潮的漩涡之中受到其影响ꎬ再加上他亲眼所见大清帝国受到列强赤裸裸的掠夺希望寻求振兴大清的爱国情怀ꎮ这几种力量与他自少年时期就已存于内心的 经世致用之学 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ꎬ一种崭新的模式诞生了ꎮ这就是张之洞的 中体西用 思想ꎮ张之洞 中体西用 思想在教育上的运用在晚清可以说是无出其右ꎬ无论是从他对 中体西用 的理解ꎬ还是对教育的理论创新和实践都是如此ꎮ在«劝学篇»中他将中学作为根本ꎬ同时又引进 西学 来补充 中学 ꎬ他把 中学 和 西学 定义为 中学为内学ꎬ西学为外学ꎬ中学治身心ꎬ西学应时事 这种 中体西用 的教育观是晚清近代教育政策的精神核心ꎮ他把«劝学篇»分为内外两篇ꎬ 内篇务本ꎬ以正人心ꎻ«外篇»务通ꎬ以开风气 ꎬ主张以纲常名教来端正人心ꎬ以变通引进西政㊁西艺来开风气ꎬ改造中国社会ꎮ笔者就根据他的内外篇来说明他的教育思想中 中体西用 的体现ꎮ㊀㊀二㊁«劝学篇 内篇»中的 中体张之洞在«劝学篇»的内篇中主要阐述的是 中体 也就是传统社会伦理纲常的重要性ꎬ加强儒家传统的思想教育以控制时人的思想ꎮ 今日时局ꎬ惟以激发忠爱ꎬ讲求富强ꎬ尊朝廷ꎬ卫社稷为第一要义 ꎮ这句话正是他 内篇务本以正人心 的写作目的的真实写照ꎮ在内篇中的«宗经第五»中指出:刘向论«晏子春秋»曰: 文章可观ꎬ义理可法ꎬ合于六经之义ꎮ 斯可为读者之准绳矣ꎬ盖圣人之道ꎬ大而能博ꎬ因才因时ꎬ言非一端ꎬ而要归于中正ꎬ故九流之精ꎬ皆圣学之所有也ꎬ九流之病ꎬ皆圣学之所黜也ꎮ这强调了读书学习要博学ꎬ要以不同的视角去吸收不同的意见ꎬ要 归于中正 是要坚持孔孟圣学ꎬ不能失去这个根基ꎮ圣学吸收了 九流之精 抛弃了 九流之病 ꎬ是博采众长的完备学问ꎮ通过张之洞对儒学的溢美之词也可体现出其坚持的 中体 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是极深的ꎮ无论是古代的 九流之精 还是现代的 西学 都最终要归于儒学这个 中正 ꎮ但是从另一个侧面看ꎬ他对中国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学的包容性的理解是比较透彻的ꎮ到这里他几乎与顽固的守旧势力一样宋泽民:张之洞«劝学篇»中的 中体西用 教育思想区域教育文化纵横看到了中学的极其重要性ꎮ张之洞的思想并没有停止于此ꎬ«劝学篇 内篇»虽注重 中体 也不乏 西用 ꎬ举一例可以看出:大巧若拙 一语最害事ꎬ此谓世俗趋避钻刺之巧则可矣ꎬ若步天测地㊁工作军械ꎬ巧者自巧ꎬ拙者自拙ꎬ岂有巧拙相类之事哉!数十年来ꎬ华人不能扩充智慧者ꎬ皆为此说所误ꎮ在此他隐喻出在继承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ꎬ一定要自主判断ꎬ知其性质㊁特点和问题ꎬ辩证的继承ꎮ以便在借鉴西学或者是传承中学时不被动的受其影响ꎬ而难有积极的效果ꎮ这个观点也较好的可以看出他治学的出发点是含有 经世致用 的影子的ꎮ张之洞在内篇中还提到一个重要的问题 儒学危机ꎮ他敏锐的洞察到 尤可患者ꎬ今日无志之士本不悦学ꎬ离经畔道者尤不悦中学ꎬ因倡为中学烦难无用之说ꎬ没淫辞而助之功ꎬ于是乐其便而和之者甚众ꎬ殆欲废中学而后快 针对儒学危机是由于中学太繁ꎬ难以速成以明其大义的问题ꎮ张之洞也提出自己的解决方式 今欲存中学ꎬ必自守约始 即强调 守约 他在守约一篇中花费大量篇幅详细介绍如何去简化中学ꎬ使中学更容易被时人所接受以挽救儒术危机ꎮ进而保持 中体 在思想领域的主体地位ꎬ维护伦理和清朝统治ꎬ可见他对 中体 用功之深ꎬ同时表明了他的态度 中学为体不可妥协ꎮ㊀㊀三㊁«劝学篇 外篇»中的 西用«劝学篇 外篇»是«劝学篇»精华之所在ꎬ«内篇»主攻 中体 那么这«外篇»则着眼于 西用 ꎮ张之洞强调 «外篇»务通ꎬ以开风气 主要从以下几点来阐述他 中体西用 的教育思想ꎮ第一ꎬ留学ꎮ甲午战后ꎬ作为战胜国的日本国内出现了轻视中国的气氛ꎬ但是一些日本政治家出于联合中国同西方对抗的考虑ꎬ提出了所谓的 清国保全论 ꎬ随之日本国内兴起了一阵中国热ꎮ有人主张中国与日本不仅应该在军事经济方面加强联系而且在教育上也应该加强联系ꎬ并积极开展针对中国留学生的教育活动ꎮ«劝学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讨论关于留学的事宜的ꎮ«游学»中提出 出洋一年ꎬ胜于读书五年ꎬ入外国学堂一年ꎬ胜于中国学堂三年 ꎬ他的这些见解显示出他意识到外国的教育优于中国ꎬ也表现出他对中国式传统教育的认识相对于一些卫道士而言更深刻ꎮ而走出留学的这一步也包含着他想用西式的学校来培育我国的人才ꎬ 中体西用 的思想不言而喻ꎮ在他的教育蓝图中他希望中国能像日本那样派出像伊藤㊁山县㊁陆奥这样的有识之士出国留学ꎬ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知识ꎬ回国之后振兴羸弱的清王朝ꎮ他不仅这样想也确实拿出了一些具体的办法ꎬ比如他指出 至游学之国ꎬ西洋不如东洋 ꎬ因为去日本路途较之于欧美近ꎬ省下的资费可以多派留学生ꎬ而且相比于西洋ꎬ日本的语言文字相对易学ꎬ图书也都是现成的ꎬ这样可以提高留学生们接受西学的速度ꎮ此外ꎬ他还对曾国藩时派出的赴美留学幼童失败的情况给予了分析ꎬ认为不应因噎废食ꎬ要坚持不懈地派出留学生ꎮ鉴于以上的行动ꎬ他于1903年还编写了«留学章程»来规范留学事务ꎮ当然ꎬ他也想通过这个章程来控制留学生的思想和言行ꎬ使他们不被西方的思想所感染这是他留学目的中维护 中体 的体现ꎬ在«劝学篇»关于留学教育的做法是他把 中体西用 的思想运用到留学实践中的体现ꎮ综上所述ꎬ在张之洞看来ꎬ留学是 中体西用 体现在教育上的一种速成方法ꎬ可以在短时间内吸收西学ꎬ培养出一大批具有传统思想论理内核ꎬ并且掌握先进科技的中体西用式的人才ꎬ挽救清王朝ꎮ但是ꎬ事与愿违ꎬ很多留学生不仅习得了张之洞所认为的西学ꎬ还习得了西方先进的思想ꎬ他们并没有按照张之洞的留学章程中的安排ꎬ他们抛弃了 中体 ꎮ正是这些先进的思想使这些留学生变成了清政府的掘墓人ꎬ而这也是张之洞 中体西用 教育思想的悲哀ꎮ第二ꎬ学制改革ꎮ如果说留学是张之洞教育思想的速成法ꎬ那么学制改革则着眼于长远的教育发展ꎮ他主张设立由三级学堂构成的教育体系ꎬ 京师省会为大学堂ꎬ道府为中学堂ꎬ州县为小学堂 ꎬ通过三级学堂层层选拔ꎬ择优录取ꎬ并且他对学堂建设所用的资金㊁土地以及学堂学费也做出了较为详细的安排ꎬ 一县善堂之地ꎬ赛会演戏之款改为之ꎬ一族可以祠堂之费改为之 ꎮ近代很多乡村学生的启蒙场所就是在祠堂里的这种现象可能就是源于此建议ꎮ他还认为ꎬ佛道寺观也可以征为建学之用ꎮ关于学费问题 其学堂之费率皆出地方绅富之捐集ꎬ而国家略发管款以补助之ꎬ入学堂者但求成才ꎬ不求膏火ꎬ每人须纳金若干ꎬ以为饮食束脩之费ꎬ贫家少纳ꎬ富家多纳 针对当时西学之费甚贵ꎬ㊀教育文化论坛㊀2018年㊀第5期JiaoYuWenHuaLunTan区域教育文化纵横平易之家不能负担的情况ꎬ他通过这种学费设计大大减轻了贫穷子弟的负担ꎮ佐证之一就是1891年«查明茶商捐助书院学堂经费商情乐从折»ꎮ折之中阐述了插上助学的事情ꎮ这些细致的计划足以让人看到张之洞对学制改革的用心之深ꎬ而这些基本上源于张之洞内心经世致用思想的指导ꎮ在学习的内容方面ꎬ则相当鲜明地体现出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教育观ꎮ比如ꎬ他在学堂之法约中提到了两点ꎬ一是 新旧兼学ꎬ四书五经㊁中国史书㊁政书㊁地图为旧学ꎬ西政㊁西艺㊁西史为新学ꎮ旧学为体ꎬ新学为用ꎬ不使偏废 ꎮ他把旧学放在首位ꎬ强调传统伦理的教育ꎬ认为 知外不知中ꎬ谓之失心 ꎬ学习西学之前一定要正心ꎬ如果心不正ꎬ那么学再多的西学也无用ꎬ甚至于有害ꎮ二是 政艺兼学 ꎬ在这一点上他还运用了因材施教的方法ꎬ把不同时期 小学堂先艺后政ꎬ大中学堂先政后艺 ꎬ不同人 才识远大而年长者ꎬ宜西政ꎬ心思精敏而年少者ꎬ宜西艺 ꎬ应该怎么学㊁学什么做了分析ꎮ但无论是在小学堂还是在大中学堂ꎬ西学的比重都是相当大的ꎬ 小学堂之书较浅ꎬ事较少如天文㊁地质㊁绘图㊁算学㊁格致方言㊁体操之类具体而微ꎻ中学堂书较深ꎬ事较多ꎬ方言则兼各国㊁算学则讲代数对数ꎬ于是ꎬ化学㊁医术㊁政治以次而及余事ꎬ仿此ꎬ大学又有加焉 ꎮ张之洞的这种超前的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后来不断被沿用ꎬ被历史证明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ꎮ当然了ꎬ无论是 新旧兼学 还是 政艺兼学 都是在 中体 的基础之上ꎬ这一点体现在他重新选取了儒家经典组成 新四书 作为学堂课程中的必修课ꎬ巩固传统伦理观念ꎬ对学生思想的控制ꎬ保证他们能够成为被朝廷利用的合格的中体西用式的人才ꎮ变科举也是张之洞学制改革的重要一环ꎬ在他在«劝学篇 变科举»中指出ꎬ当时的学术环境复杂 (时人)傲然曰:吾所习者孔㊁孟之精理ꎬ尧㊁舜之治法也ꎮ遇讲时务经济者ꎬ尤鄙夷排击之以自护其短ꎬ故人才益乏ꎬ无能为国家扶危御侮者ꎮ 这说明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ꎬ科举制度亟待进行改革ꎬ而张之洞提出的变革科举的思想正当其时ꎮ他在«变科举»中指出要把科举改革成三场ꎮ 第一场试以中国史事㊁本朝政治㊁论王道ꎬ此为中国经济ꎻ二场试以时务策五道ꎬ专问五洲各国之政㊁专门之艺ꎬ此为西学经济ꎻ三场试四书文两篇ꎬ五经文一篇ꎮ 可以从中看出在考试中 中体 的地位非常凸显ꎬ这三场考试 首场先取博学ꎬ二场于博学中求通才ꎬ三场于通才中求纯正 ꎬ如此看来ꎬ如果传统的儒家经学伦理学得不好ꎬ就不能通过第三场考试ꎬ无论是西学学得多么优秀ꎮ由此可见ꎬ张之洞在科举改革中把他 中体西用 的教育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ꎮ第三ꎬ全方位的引进西学ꎮ首先ꎬ他重视因材施教ꎮ 学算ꎬ须心力锐者ꎻ学图ꎬ须目力好者ꎻ学格物㊁化学㊁制造ꎬ须质性颖敏者ꎻ学方言ꎬ须口齿清便者ꎻ学体操ꎬ须气体精壮者ꎮ 这段话中ꎬ张之洞提到这么几对关联词:学方言ꎬ心力锐ꎻ学图ꎬ目力好ꎻ学化学㊁制造质性颖敏ꎻ学方言ꎬ口齿清便ꎻ学体操ꎬ气体精壮ꎮ这几对关联词把学习的课程与所需要的能力清楚的点出来ꎬ这不正是儒家传统教育观念中的 因材施教 吗?在张之洞的想法中 因材施教 的科目对象已经不仅仅是传统的礼㊁乐㊁射㊁御㊁书㊁数ꎬ更表现格物㊁化学㊁制造等西化的学科ꎮ这正体现出他的儒家 因材施教 的教育思想与西方学科教育的有机结合ꎮ其次ꎬ他还主张学习工农商学ꎮ 不讲农工商之学ꎬ则中国地虽广ꎬ民虽众ꎬ终无解于土满人满之饥矣 ꎬ认为运用化学和机器之学能使农业生产 倍收而省力 ꎬ因此 宜设农务学堂 ꎬ学习农业知识ꎮ他在«劝学篇 工农商学第九»中指出中国的茶㊁丝㊁麻㊁棉四利为外人所夺ꎬ是因为中国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落后于西方ꎬ没有采用科学的农业生产方式ꎬ从而导致农业产品产量和质量双双下降ꎬ落后于西方ꎬ他认为这种现象的根源和解决措施在于然化学非农夫所能解㊁机器非农家所能办ꎬ宜设农务学堂 建立农业职业学堂ꎬ培养职业农民ꎬ用学习西方的植物学等知识ꎬ促进中国农业的发展ꎮ对于工学ꎬ他主张要 教工师 ꎮ认为 工有二道:一曰工师ꎬ专以讲明机器学㊁理化学为事ꎬ悟新理㊁变新式ꎬ非读书士人不能为ꎬ所谓智者创物也ꎮ一曰匠首ꎬ习其器㊁守其法㊁心能解㊁目能明㊁指能运ꎬ所谓巧者述之也 对于中国工的分析是张之洞能够针对性提出改良这种情况的教育计划的基础ꎮ当时中国良匠 多有通晓机器者ꎬ然不明化学算学ꎬ故物料不美ꎬ不晓其源ꎬ机器不合ꎬ不通其变 ꎬ良匠虽能熟练操控机器但是因为并不懂得机器的工作原理所以并不能制造出好的产品ꎬ技术工人的素质有待于提高这一问题暴露了出来ꎮ因此他鼓励技工出国留学创建工艺学堂ꎬ有条件的可以出国ꎬ次之者可以在国内接受职业技术的专门教育ꎬ两种方法同时并宋泽民:张之洞«劝学篇»中的 中体西用 教育思想区域教育文化纵横举推动技工素质的提高ꎬ他这种高度重视高级技工职业教育的想法对现代中国教育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ꎮ对于商学ꎬ他认为要 通工艺 ꎬ认识到 外国工商两业ꎬ相因而成ꎬ工有成器ꎬ然后商有贩运ꎬ是工为体ꎬ商为用也 ꎬ现代商业与传统社会的商业有明显的不同ꎬ现代商业是以工业为基础ꎬ这体现了张之洞思想的深度ꎮ因此他提出ꎬ要向西方学习商业ꎬ并且建立 商务之大学堂 ꎮ他还主张 一曰译商律ꎬ一曰自治ꎬ一曰游历 ꎬ从具体的方法上对商业之学进行指导ꎬ希望通过进行商业教育ꎬ运用西学来挽救中国传统的商人ꎬ使中国的商业发展起来ꎮ最后ꎬ张之洞还在«劝学篇»中单独的把兵学列为一节ꎬ可见他对这种学问的重视程度ꎬ兵学是国防的重要基础ꎬ事关军队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ꎬ他看到了西方军事教育的强大 盖兵学之精ꎬ至今日西国而极 ꎬ张之洞承认西方的强大也显示出他能从客观上看待中西教育从而提出吸取西方军官学堂的优点与本土练兵法相结合的方法ꎬ提出教武备学生的三法ꎬ 曰学堂㊁曰操场㊁曰野操 ꎮ并且ꎬ他还指出 今日朝野皆知练兵为第一大事ꎬ然不教之于学堂ꎬ技艺不能精也ꎻ不学之于外洋ꎬ艺虽精ꎬ习不化也 ꎬ还主张聘用西方的教官ꎬ这也充分体现出他在对于军事学堂的建设中充分学习西方思想ꎮ而且他还制定了教育程期 教兵止在操场ꎬ迟者一年可用 教将官者学堂五年ꎬ随营操演二年 教大将者ꎬ学堂五年ꎬ随营二年ꎬ再入大学堂二年 对于不同职位的官员采取不同的教程体现了他经世致用ꎬ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并且他还强调 至其教将士之本务有二:曰忠爱ꎬ曰厉廉耻 这是其注重中体为本的体现ꎬ而这个教程又是参考西学写成ꎬ可以看出张之洞的中体西用的教学思想渗透在他教育行为的每一个角落ꎮ他在光绪十三年六月十四日所上创办水师学堂折中提到 至洋教习拟用三员:水师驾驶洋教习一员ꎬ陆师语文㊁测算兼操练正洋教习一员ꎬ其副教习一员 这个提议中聘用洋教员来讲学的做法也表现了他运用 西学 来强化中国的军事教育的思想ꎮ综上所述ꎬ 西学 的全方位引进是为了让 西学 以更大的接触面来改造 中学 ꎬ以加快中体西用式的清王朝成型的速度ꎬ最终达到维护清政府对中国的统治的目的ꎬ而这个目的是张之洞一直坚持的ꎬ也是他思想的最终落脚点ꎮ㊀㊀四 中体西用 的教育思想的思考«劝学篇»中透露出的 中体西用 的教育思想是那个时代对于教育的一种积极探索ꎬ现在我们的教育体制改革也在探索的道路上ꎮ所谓 古为今用 张之洞的开创性教育思想对我们现今的教育改革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ꎮ(一)重视职业教育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提出要设立 矿业学堂 工业学堂 商务学堂 农务学堂 工艺学堂 等这些学堂都是专业性质的学堂ꎬ涉及工农商兵各行业ꎬ门类齐全ꎬ在注重 中学 学习内容的同时ꎬ还重视学习国外的一些先进的科技知识以及工艺技术ꎬ从另一个方面讲学习 西用 才是张之洞建立这些学堂的目的所在ꎬ而且张之洞不仅说了而且还在现实中进行了教育实践ꎬ例如在1882至1884年间所做的«咨学院筹商学校事宜»就对设立商学校的具体章程等进行规定ꎬ以及1898年上«设立农务㊁工艺学堂暨劝工劝商公所折»奏请光绪皇帝设立农务学堂和工艺学堂等都体现了张之洞对教育实践的努力ꎮ他的办学目的很明确 通经为世用ꎬ明道守儒珍 即培养能够掌握扎实的中学功底ꎬ在此基础上精通专业技术的人才ꎮ这对我们当代的职业教育有很大的启发意义ꎮ当今中国职业教育学校生源质量偏差成为一种普遍现象ꎮ这种情况的存在直接导致了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不高ꎮ专业技术人员对于促进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ꎬ而且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对于职业技术人员素质的要求也越高ꎬ这就造成了我国在职业技术教育与实用技术人员水平的巨大差异职业学校教育培养的技术人才不能满足社会所需ꎬ解决这个矛盾可以从«劝学篇»中得到启发即通过改革职业教育体系来促进较高水平的人才流入到职业教育体系中ꎬ在«劝学篇»中张之洞是给予学堂学员以功名从而刺激优秀生源进入职业学堂ꎬ打破工受歧视的传统思想ꎮ现在解决这个矛盾也可用这种方法 通过整合高校资源与职业技术学校挂钩ꎬ形成产学研结合的生态链ꎬ既可以通过生态链提高职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和职业技术水平ꎬ又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ꎮ(二)重视传统文化张之洞写«劝学篇»的目的就是想用西用来拯救。
晚清政治变革中“中体”与“西用”关系再议论
99年前一百五十年或二百 年 ,欧洲其他 1 3个从拿破仑时代进入现代化社会 的国 它的最后的十年中,可能是 14 家, 也曾经历过大约 7 3年时间。而到 2 0世纪 6 0年代, 年内中国出现的最有力的政府和最有生气的社会。清朝 在形式上进入现代化的第三世界国家有 2 个,历时却平 1
之后 ,“ 中体”与 “ 西用”矛盾说似成学界定论 ,并且 德国也是在德意志第二帝国时期实现的经济跨越。这一 还以清王朝覆亡证明两者 的矛盾无法调 和,进而得 出
时期 , 君主专制对于社会的作用正如亨廷顿指出的:“ 在
“ 中体西用”的政治救亡方案必然破产的结论。这一结 欧洲大陆,和在大部分当代正在进行现代化的国家一样,
论 虽然暗含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 逻辑, 但实际上, 权威的合理化和权力的集中不仅对于统一是必要的,而 实践过程中充满了偶然性 ,在各种偶然性综合作用下的 且对于进步也是必要的” 欧洲的 自由主义者对权力集 ;“ 社会政治改革成败是否能够成为改革方案合理性的证明, 中于一个绝对君主常常持赞 同态度,正如当今现代化推 值得深思。如果该说成立的话 ,我们可以认为,以 “ 进者对于权力集中于一个单一的 ‘ 中 群众性 ’政党持赞同 态度一样。 [ (H) ” ]-4 p 体西用”为基本指导思想的晚清政府,不论统治者怎样 努力都难逃灭亡噩运。显然这种宿命式的结论不能令人 早期资本主义国家如此 ,后发式现代化国家更是如 信服 此。因为君主专制政体具有政令统一 、 权力集中等特点 ,
者 的作 为;而议 院与 “ 臣之 纲”从 学理层 面看虽然势如 水火,但在 晚清士人 囫囵吞 枣式的误 解下 ,曾经 君 委 身于 “ 臣之纲” 之下 ,不具有直接 颠覆 清廷 的力量;西学虽然在 消解儒教 ,但这 种消解和 冲击不是地 君
浅议《劝学篇》中"中体西用"思想
、
“ 中体 西 用 ” 产 生 背 景及 其 思 想 内涵
思 想 。任 何 一 个f q 家 ,在 经 历 丰 十 会 转 型 或 变革 的 阶段 ,都 会 碰 到这 样 一
“ f 1 体西用 ”是巾同近代社会重要思想之 一 ,《 劝学篇 》是 “ 中体 两 用 ” 思 想 的代 表 作 ,也 是 集 中 表 达 张 之 洞 思 想 之 作 。 “ I } 1 体 两用 ” 思 想 的产生有特定 的历l 史背景。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 ,被迫打开 了 国门 ,巾国, { : 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 l 丁业社会转变 。西方 的文化 、制 度 、思想等对 r { 1 围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 冲击 。张之洞一方面感 到同事 正 进一步衰败 ,一方面又担心西方新学会对 中国名教纲常产生 冲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担心 中国千年 以来 的政 体 、社会 结 构 解体 。因 此 ,张 之 洞撰 写 了 《 劝 学 篇》 ,阐述 了 “ 中体 西用 ” 的思想 ,他采取 了一种 “ 中庸 ” 的方法 ,试 陶利用 “ 中体 西 用 ”来 达 到 社 会 平 和 变 革 的 目 的 。但 事 实 证 明 ,这 种 方法并不可取 ,任何一种动摇国家政体 、丰 十 会结构的变 革都是产生 于血 与泪之中的。我们不可否认 ,“ 中体西用 ” 的思 想对 当时社 会进步也 产 生了一定作用 ,《 劝学篇》表述 的社会变革 方案有 一 定 地可取之 处 ,对 现代 社 会 吸取 西 方 某 些 制 度 具 有 一 定 的指 导 意 义 。 “ 中体 西 ” 实 际 上 为 “ 中 学 为 体 ,西 学 为 用 ” 的 简 称 。 “ 中学” 包含着巾 围传统 的纲 常礼教 , “中体 ” 是 不 可 变 的 ,是 治 国 的 根 本 。 “ 两学 ” 包 含 了西 方 的 “ 器 ”与 “ 法”“ 制度 ” 等 ,但 并 不 包 括 用 西 方 资产阶级制度代替封建基本制度 。历史上,改 良派与洋务派 曾经都 采用 过 这 一 口号 ,但 是 两 者 对 “ 西 学 ” 的 内涵 理 解 并 不 相 同。 “ 洋 务 派 的 ‘ 中体 西 用 ’ 主 要 是 学 习 西 方 的 科 学 技 术 和 制 造 工 艺 。 ” 而 改 良派 的 “ 西用 ”则不仅包括科学技术 等 ,还包 含 了卒 十 会政 治 、经济制 度方 面。 从 《 劝学篇》 中看 ,张之洞这样评价中学与西学的关系 :“ 讲西学 必先 通中学 ,乃不忘其祖也 。 ” 也就是说 ,“ 中国是变法 的基础 、载体 ” 变 的是法 ,而不是 周。吸取西方 的科学技术 与制度 ,不能 动摇圜之 根本 , 变法以后要仍能体 现中国的卒 十 会特点。如果变法将 中国的传统伦 理道德 弃 而 不 用 ,那 么 中 国也 就 不 能 称 之 为 中 国 了 。 对于 “ 西学 ”来说 ,虽 “ 西 学 ” 为 外 学 ,但 张 之 洞 明 确 提 出 了 : “ 西 艺非 要 ,西 政 为 要 。 ” 张之洞 所讲 的 “ 西政 ” 涉及 了教育 、经济 、 军事制度 改 革。除 此之 外 ,张 之洞 对 “ 西 学 ” 的广 泛 理解 还体 现 在 “ 民权 ”与 “ 宪政” 上。从 《 劝学篇 - 正权第六》 中 ,可以看 ,张之 洞是反 “ 民权”但并不反 “ 立宪” 的。张之洞指出 :“ 民权 之说 ,无一 益而有 目害。 ” 他认为 ,清政府仍有能力维系 国家存 在 , 然而 “ 使 民权 之说一侣 ,愚民必喜 , 乱 民必作 ,纪纲不行 ,大乱 四起 ,倡 此议者 岂能 独安独活? ” 张之洞所认为 的 “ 民权 ” 并不是通常 意义上 的四方民权 , 他反对 “ 民权”是因为建立 “ 民 主之 同” 而 会 出现 “ 上 下相攻 ” 、“ 纪 纲 不 行 ”,同 家 大乱 。他 认 为 “ 民权”与 “ 立 宪 ” 并 无 必 然 联 系 ,他 反 对 民主 制 下 的 立 宪 ,但 不 意味 着 他 反 对 君 主 制 下 的 立 宪 。 在 这 点 上 ,张 之洞将 “ 民权”与 “ 立 宪”割裂 开来 ,而西方 的民权是立 宪所体 现的 种 精 神 ,二 者 不 可 分 割 。此 外 ,张 之 洞 在 学 习 “ 西 政 ” 时 , 只 看 到 表面制度 ,并未了解内在精神 。这也是 “ 中体 西用 ”的弊端。 历史 已经证明 ,“ 中体西用” 并未使 中国走向富强 ,这 与当时的神 会环境不无关系 。实际上 , “ 中体西 用” 思想 是在西 方 的刺激 与压力 下 ,清 政 府 不 得 不 开 始 寻 求 变 革 的 情 形 下 才 产 生 与 发 展 的 。也 就 是 说 , 如 果 没有 米 一 西方 的压 迫 ,清 政 府不 会 自行 打 破 现 有 的 社 会 体 系 , 寻求 新 的变革 。但是 ,“ 中体西用 ”这一思想 内容 本身并 没有什么 问题 ,只 是张之洞在其 中过多地强调 了 “ 中体 ” 的作用 ,将 儒家传 统 思想 的精 华 与 糟粕 全 然 吸 收 。 对 传 统 文 化 而 言 ,其 存 在 千 年 的 根 基 是 无 法 撼 动 的 ,我们 无 法 全 盘 摒 弃 ,也 不 能 全部 否认 。在 卒 十 会 进 步 的过 程 中 , 这 传 统 文 化 也 会 随之 得 到 不 断 的 改 善 ,适 应社 会 发 展 的需 要 。 因 此 ,在 历 史发展进程中 ,我们无论是对待传统文化还是外来文化都要抱着 “ 取其 精华 ,去其糟粕 ”的态度 ,这样才能认 清其真正价值所在。 二 、“ 中体 西 用 ” 的 当代 价 值 “ 中体西用 ”思想可以说是 晚清政府 在社 会变革关 头所产, 仨的一种
从近代化视角把握_中体_西用_之间_关劲松
用或属性。
将安于不如而终不学,遂可雪其耻乎!”
“用”必须依赖于“体”而不能离开“体”独立
——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
存在。
论战以顽固派的失败告一段落,但由此造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中学为体,西学为 成的巨大社会压力,导致录取生员困难,天文算
用”是在阐述“中学”与“西学”的关系。“中学”指 学馆名存实亡。
因而弥炽。数年之后,不尽趋中国之众咸归于夷
环节一:“中体西用”思想的兴起
不止。”
1“. 中体西用”兴起的背景
恭亲王奕 :“夫天下之耻,莫耻于不若人
首先,教师阐述“中体西用”的概念。
……独中国狃于因循积习,不思振作,耻孰甚
材料 1:“体”是指主体或实体,“用”是指功 焉!今不以不如人为耻,而独以学其为人为耻,
洋务运动展开后,在学习西方的问题上,遇
用”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到守旧势力的责难,发生了“同文馆之争”。
通过探究“中体西用”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其
材料 3:1866 年,奕 等人奏请在北京同文
内涵、“中体西用”思想的实践和演变、“中体西 馆内添设天文算学馆,招收科举正途出身各官
用”思想的影响这三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中 入馆学习,招聘西人充当教习。由此引发了洋务
的问题。如何实现把西学引入中国这一时代文化
在引领学生回顾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民
使命,直接呈现为怎样解决好中学和西学的关 用工业等相关史实的基础上,出示下列材料:
系,使之融会为一个新的文化统一体的问题。随
材料 7:洋务派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
“中体西用”思想产生于洋务运动期间,是 和教育的发展开始起步。洋务运动时期,随着
洋务思潮的重要内容。当时,中国传统文化在强 西方事物的不断传入,洋务派中的一些人士对
浅析中体西用
浅析“中体西用”的时代价值和局限(2012-03-17 22:34:20)转载▼标签:中体西用杂谈分类:书海饕餮摘要:“中体西用”是处理中西文化交往范式的一次转变,它的提出具有自身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作为特定时期的思想必然烙有这一时代的胎印,“中体西用”这一思想具有进步性和反动性的双重性。
作为一种思维模式,其在中西文化交往范式研究中影响深远。
关键字:“中体西用”、时代价值、局限一、中西文化交往范式的转变中西文化交往范式一直都是华夷有别,以我为尊,强烈的民族优越性在中西文化交往上表现为一种朝贡体系,赐封。
这种政治上的交往折射到文化上就是文化民族主义。
自西方步入资本主义社会之后,中西文化的地位逐渐改变,西方文化顺应了历史潮流,显示出强大的生命了。
于是中国文化就由强姿态文化向低姿态文化转变,这样造成中国在中西文化交往范式上由主动转向被动。
朝贡的中外交往模式促成中国民族文化的优越感,造成一种对中华民族以外的文化的无意识状态,但是随着中西文化的冲突程度加深,必然促成中西文化交往范式中的“轻夷”转而“习夷”,尽管民族脆弱的心理难以接受这一事实。
二、“中体西用”具有历史必然性“中体西用”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渊源,它是晚清王朝在处理内忧外患过程中的必然选择,是晚清王朝的自我修善。
(一)社会环境的必然要求1、力的二维合成鸦片战争以来,随着帝国主义入侵的逐步深化,民族矛盾日益尖锐,民族危机逐渐加剧。
民族矛盾和危机所体现出来的是晚清王朝在政治上的劣势和无能,深层次原因是由于清王朝处于封建没落阶段,这一封建性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前进步伐,这一即将推入历史舞台的社会性质决定了晚清王朝的悲剧命运,它显然抵不上处于资本主义上升阶段的西方社会。
清王朝将这种政治上的无能带来的国耻转嫁到家仇,沉重的政治债务分摊到百姓身上,进一步加重了农民社会的负担,这必然促使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进而激发和加深了中国的社会冲突,加剧社会危机,主要表现为这一时期,农民起义不断涌现。
《中国政治思想史》第十一章 洋务运动时期的政治思想
一、洋务运动的产生与发展
二、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争
三、洋务思潮的主要内容
一、洋务运动的产生与发展
在两次鸦片战争和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过程中,一批在 一线指挥作战的中央政府官员和地方封疆大吏切身体验 了洋枪洋炮的威力。他们认识到,如果仍然沿用弓箭刀 矛抬炮鸟枪等旧式武器,“断不足以制洋人,亦不足以 灭土寇”。 因此,“借法”自强、制造枪炮船舰就成为清政府维护 统治的首要选择。
第十一章洋务运动时期的政治思想第一节洋务运动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一洋务运动的产生与发展?二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争?三洋务思潮的主要内容一洋务运动的产生与发展?在两次鸦片战争和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过程中一批在一线指挥作战的中央政府官员和地方封疆大吏切身体验了洋枪洋炮的威力
第十一章
洋务运动时期的政治思想
第一节 洋务运动产生的社会历史 背景
但洋务派兴办的民用企业普遍带有三大特点: 一是半殖民地性。 二是垄断性。
三是封建性。
四、“外须和戎”的外交观
李鸿章作为晚清的一代重臣,苦心经营洋务几十年,在长 期执掌清朝外交大权的过程中,形成了“外须和戎”、 “忍小忿而图远略”、“力保和局”的外交思想。 一是敌强我弱,力量对比悬殊,不可轻于言战。 二是要维护和局,须遵守章约,信守外交承诺。
“中体西用”的意思是在认识和处理中西文化关系时, 要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西学护守中体。 它强调“中学”应置于“体”的位置,“西学”只能置 于“辅”的地位。“中体西用”思想是洋务思潮的总纲, 也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中体西用”论的形成及评价。
第二节
曾国藩的政治思想
一、 以礼治世的思想 二、“师夷智”以自强的思想
曾国藩认为,以“陶铸人才”来“转移习俗”是切实可 行的。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2 6.1课文注释:“中体西用”思想的发展脉络
课文注释:“中体西用”思想的发展脉络“中体西用”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节缩语。
这是中国近代特别是晚清时期流行一时的思想观点,主要是阐述如何处理中西文化关系,也密切关涉到政治思想领域。
受鸦片战争的刺激,林则徐、魏源辈“开眼看世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虽然已包含着对中西双方各自“长”“短”的初步比较判断,但还不能明确地体现“中体西用”思想。
到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之际,这种思想观点开始出现。
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的“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一语,一般被看作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最早表达。
当然,这中间也没有直接使用“体”、“用”等字眼。
以后多年间,从洋务派到早期维新派的一些人物,多有类似的表述。
如王韬所说的“器则取诸西国,道则备自当躬”;薛福成持论的“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郑观应阐述的“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等等,都是典型的例子。
最早直接使用“中体西用”概念的,一般认为是一个叫沈寿康(字毓桂)的人,1895年他在《万国公报》第75期上发表的《匡时策》中说:“夫中西学问,本自互有得失,为华人计,宜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第二年,任清朝工部尚书的孙家鼐在《遵议开办京师大学堂》折中说:“今中国创立京师大学堂,自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这虽然是就教育方针而言,但实际上也是一种更广义上的文化观。
在维新运动时期,中体西用说颇为流行,甚至连维新派领袖康有为也说过“中学体也,西学用也,无体不立,无用不行”之类的话。
不过,维新派“中体西用”论的实际含义与洋务派有明显不明,实质上已经突破旧框框,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洋务派人物“中体西用”论的集大成者和最典型的代表人物是张之洞,而他这方面的代表作是《劝学篇》。
《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简答题
《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简答题简答题1、书院的起源及其在组织管理和教育教学上的特点。
答:唐末宋初,官学衰落,士人失学,在理学教育思潮的推动下,传统的私人讲学得到发展,为此出现了一种高于蒙学的高级的教育组织形式即宋代的精舍和书院。
书院源于唐末,兴盛于宋。
它以私人创办和主持为主,将图书的收藏和校对、教学与研究合为一体,是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
在宋元明清诸朝,书院逐步发展成为官学之外最主要的综合性教育研究组织形式。
书院教育的存在,弥补了封建官学的不足,填补了许多学术文化研究领域的空白。
书院在组织管理上有以下特点:机构简单,管理人员少,学生也参与管理;课程设置灵活,不同书院有不同安排,重平时考核;学规严密、师生共同遵守;经费自主;重视自己的特色。
书院在教育教学上有以下特点:既是教育教学组织,又是学术研究机构;允许不同学派讲学;入学不受地域限制;教学注重讲明义理,躬行实践,多采用问难论辩式,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师生关系融洽,感情深厚。
书院与汉代太学的区别:a、培养目标不同。
书院办学的目标是要求弟子学做人,追求封建人格之完善,官学则是以科举入仕为主要目的。
b、自由讲学。
每一学派大师主持的书院往往是该学派的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基地。
c、学生可以自由择师入学,不受籍贯的限制。
d、教学以自学、独立研究为主,以答疑形式进行教学。
e、倡导学术争辩和学派交流,没有固定的形式和组织。
2、述评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
答:张之洞是我国清末著名的洋务派教育家,他的基本教育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这个思想集中反映在《劝学篇》中。
所谓“中学”也叫旧学,指的是封建的典章制度,伦理道德,中国的经史之学,孔孟之道。
在为体的中学中,他基本的主张,在于“明纲”。
为了明纲,他特别强调读经的重要意义。
读经的目的在于以三纲五常封建伦理道德加强学生的思想训练。
所谓“西学”,张之洞归纳为“西政”和“西艺”两方面,并认为“西政之刑狱,立法最善。
奥林匹克学课件第11讲 20世纪前期中国的奥林匹克运动
奥林匹克学
• 2.“军国民体育”的实施未能实现体育救国的理 想。一方面,这种教育越来越表现出对学生身 心的严重摧残;另一方面,军国民体育也严重 破坏了学校体育的声誉,主要是由于人们误以 为军事为体育,使得一些没有文化知识和道德 水平的军人一跃而成为教师,这些人不懂得教 育为何物,学校为何种场所,结果使学校的名 誉扫地,社会失去了对学校的依赖,直接导致 学生和家长仇视体操一科。
奥林匹克学
• (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最初实践
1.体育进入学校教育的课程体系,“体操科”成为各级 各类学校的必设课程;学校运动会和各省市运动会定 期举办,对奥林匹克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奠定了基础 。 2.西方竞技体育项目的引入和竞技体育比赛的开展及体 育场馆修建、体育专门人才培养,对奥林匹克在中国 的早期传播起到了促进作用。 3.1910年在南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运动大会”的举办, 传播了奥林匹克思想,使中国体育逐渐与奥林匹克接 轨,并逐步缩小了差距,是中国准备参加奥运会的最 初体验。
中国最早参加的奥林匹克赛事活动:远东运动会
届 次 1 2
时间
1913. 2.1~8 1915.5.15~22
地点
马尼拉 上海
参赛人数
中40、日20、菲70 中200、日20、菲90
名次
菲中日 中菲日
备注
日只田径、棒球 中参加全部项目,获团体、 足、排、游泳冠军
3
4 5 6 7 8 9 10
1917.5,8~12
1919.5.12~19 1921.5.30~6.4 1923.5.21~25 1925.5.16~22 1927.8.27~9.3 1930.5.12~20 1934.5.12~20
东京
马尼拉 上海 大阪 马尼拉 上海 东京 马尼拉
第十一讲 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
“癸卯学制”的
癸卯学制的颁布,为新教育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制度依 据。新式学堂不断涌现,旧式的官学和书院普遍改为 新式学堂,私塾也开始进行改良,对旧教书先生进行 国文、算术、体操等科目的培训,使其能开设简易小 学应开设的课程。到1909年,全国已有各省小学已有 5万多所,学生超过百万人;中学460所,学生4万多 人。高等学堂127所,师范学堂514所,各种实业学堂 254所。可见,学制的颁行,使各级各类学校获得了前 所未有的发展。
“尚公”、 “尚实”、 “尚 武”
针对中国之弊端:“私、弱、虚” 尚公:爱国如家、视人如己 尚实:学以致用,培养可农可工可商之才,下 益民生、上裨国计。 尚武:养成守纪律、养威重、刚健耐苦的体格。 与《奏定学堂章程》立学宗旨一样,典型的中 体西用。
总结
20世纪的最初十年,也是清王朝统治的最后十 年,是中国教育由绵延数千年的古代传统教育 被近代教育所取代的时期。尽管这个时期过于 姗姗来迟,而且仍然保留了封建教育的许多阵 地,但是毕竟建立起近代学制和教育行政体制, 新的课程、教学和管理制度,从而在中国教育 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地位。不过,封建专制的清 王朝不可能使教育全面走向近代化,这一过程 要到后来的民国时期才最终完成。
返回
三、改革教育行政
1905年在中央建立学部,作为统辖全国 教育的行政机构。1906年在各省建立提 学使司,在府、厅、州县设立劝学所专 管各地方教育事务。从而形成了从中央 到地方的统一的教育行政系统。
国子监
学部旧址
返回
四、厘订教育宗旨
《奏定学堂章程》“至于立学宗旨,勿论何等 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 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沦其智识, 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才,各适实用,以仰付 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这是中国 近代最早规定的教育宗旨。 1906年学部颁布了“忠君” 、“尊孔”、 “尚公”、 “尚实”、 “尚武”的教育宗旨。 五条之核心为“忠君” 。
对洋务运动中“中体西用”思想的现实意义思考
对洋务运动中“中体西用”思想的现实意义思考“中体西用”思想是19世纪晚清地主阶级洋务派向西方学习寻求富国自强之道而开展的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指中国传统封建政治体制,以儒家经典为核心指导理论的纲常礼教、宗法制度,包括统治秩序。
“西学”是指西方的自然科学技术。
“中体西用”论是指在保留中国传统封建专制统治的前提下,引进西方技术,富国强兵,维护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随着甲午战争的失败,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也走向了终点,“中体西用”之梦随之破灭,但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仍然有着它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剧,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中西文化在交流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激烈的碰撞。
在激烈的碰撞中如何处理好中西文化的关系,是一个颇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而早在19世纪后半期,晚清地主阶级就曾做过一次积极的探索,其经验和教训则值得我们在今天的对外开放中借鉴。
一、新历史条件下“中体西用”的全新形式两种“中体西用”观的根本区别:笔者此处所提的“中体西用”和洋务派提出的经过历史检验后被证明“失败”的“中体西用”观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这里“中学”和“西学”本质和内涵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在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所遵循的“中学”是指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封建主义传统文化和统治秩序,是已经失去了生命力,必然走向灭亡的旧事物,而今天我们所坚持的新兴的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制度属于新事物,它虽然尚不完全成熟,但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二、新形式“中体西用”思想的合理性1.当今历史条件与洋务运动时期截然不同洋务运动发生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用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去挽救腐朽的封建政治制度,这本身就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行为,必然会遭到失败。
而今天我们正处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新历史时期,它正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
2.新形式的“中体西用”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才迫使我们必须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果断地吸收一切有利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有益因素,促使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之能更好地与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5.14知识拓展:“中体西用”思想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中体西用”思想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一、“中体西用”思想产生的原因从嘉庆时期,清王朝已经进入了政治腐败、制度废弛、军队腐化、经济萧条、人民苦不堪言的社会状态,其存在的危机犹如薄积而发的火山。
1840年英国的战舰踹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泱泱大国在所谓“西洋鬼子”面前,竟然不堪一击。
丧权辱国条约的签订不仅震惊了清王朝的统治者,更激醒了一部分有先觉的知识分子。
从“开眼看世界”的林则徐到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认识到了清王朝与西方列强之间的差距,承认了西方的“长技”,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这是沉睡的中国人在西方列强疼痛刺激下的反映。
从此,有先觉的中国人走上了向西方学习的道路,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方法。
但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传统的士大夫们不可超越自己的时代,他们救国救民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还是维持晚清统治。
然而他们的这种思想已经打开了闭关的大门,走向了世界范围,这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才是进入近代的思想标志。
所以可以说,“中体西用”就是源自于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理论。
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的开展是个开创性的事业。
它学习西方,开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这不仅是近代工业的雏形,同时,也展现了作为一种先进的思想一一“中体西用”指导下的事业的历史进步性。
虽然举步维艰,洋务运动仍然能够得以存在发展和延续。
它在中国封建思想的森严禁锢下,能够获得一席之地,能够得以发展和延续,就已经显示了它的文化观念是新兴的,是拥有强大生命力的。
它给古老的中国带来了新的气息,对于洋务运动在以后的中国政治经济体制的发生和变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样对传播西方文明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体西用”思想是中国封建主义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对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然而,在当时的中国,用“中体西用”思想挽救落后的中国,是不可行的。
时代局限性已决定了它不可能改变中国的根本。
第十一讲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癸卯学制”的
封建性 生搬硬套日本的学制,有许多不合中国 当时实际的地方。 如:学制冗长
强迫义务教育 课程设置与教师资源的不相符合等
“癸卯学制”的补充与修 正
设女学 1907年,学部颁发《女子小学堂章程》,开 放了女子初等教育,但女子初小和高小各比男子少1 年,仍然不平等。由于女校必须由女教师任教,于是 同时又颁发了《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女校不仅单独 设立,而且管理是高度的封闭式,男性只能担任外勤 工作人员,年龄须在50岁以上,在校外选址办公,非 确有必要不得入校 。 颁布《变通初等小学堂章程》 视实际情况,完全科可 删课程,简易科可缩短年限。 1909年实行中学文实分科。
历史、地理、格致、体操。 高等小学堂: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
中国历史、地理、格致、图画、体操。 中学堂: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
历史、地理、算术、博物、物理及化学、法制 及理财、图画、体操。
“癸卯学制”的
“癸卯学制”的特点:形同资产阶级新学制,实 有浓厚的封建性。
近代新学制的特点:学校系统、义务教育、培养 目标的提法、课程设置(计划和部分内容)、 教学管理和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
思考题
名词解释题 1.学部 2.教育宗旨(清末) 简答题 1.癸卯学制的特点是什么? 2.简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措施.
“壬寅”学制(1902)
张百熙
《钦定学堂章程》
“癸卯学制”(1904)
张百熙、张之洞、荣庆 拟定 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 整、正式公布并在全国 范围内实施的学制
《奏定学堂章程》
“癸卯学制”(1904)
“癸卯学制”的学校系统 “癸卯学制”的指导思想 “癸卯学制”的学校培养目标 “癸卯学制”的课程设置 “癸卯学制”的特点 “癸卯学制”的意义 “癸卯学制”的历史局限 “癸卯学制”的补充与修正
中体西用
中体西用1、中体西用的来源“中学”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
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
186 1年(咸丰十一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最早揭示了这种思想。
以后,谈洋务者以各种方式表达过。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4月,南溪赘叟在《万国公报》上发表《救时策》一文,首次明确表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概念。
次年,礼部尚书孙家鼐《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折》中再次提出,“自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70-80年代,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学习西方议会,90年代以后进一步抨击洋务派学习的思想是舍本求末,希望中国能像西方那样实行君主立宪。
张之洞于是在1898年5月出版了《劝学篇》,对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重申“旧学为体,新学为用”,反对政治制度的改革,一些外国人如赫德、李提摩太等,从殖民主义者的立场出发,也鼓吹过这种论调。
20世纪初年,清政府推行新政,仍然奉行这一主张。
它是封建主义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结合的产物,对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产生过较大影响。
早期对于冲破封建顽固派的阻挠,引进西方自然科学,促进中国工业、军事的近代化和新式教育的产生发挥过积极作用,后期成为清统治者对抗资产阶级维新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2、名词解释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语。
“体”,即根本的意思(形而上的东西,本质的东西)。
“用”,即具体的措施(形容下的东西)。
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
“中学”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
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
浅析“中体西用”思想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及当代价值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0 90 9 (0 00 ・7 ・2 1 0 -5 2 2 1)52 8 0 中图分类 号 : 0 D8
时 代在进步 , 史在滚 动 , 历 在中国的这 块土地上 , 中国人并 没 有因 为失败就 放弃希 望 。任 凭 一腔热情 , 引进 西方先进 思想 , 努
力救 国救 民 。 从旧 民主主 义革 命、 民主主 义革 命到社会主 义建 新
没, 一个阶段 部没 离 开过 “ 每 中体 西用” 思想 , 只不 过对它进 行 了
中华文化 的伟 大 力量 , 实现 中华 民族的伟 大复 兴。
“ 体西用” 中 论源于 冯捧芬在 l6 8 1年写成 的《 校邰庐 抗议》一
书, 咸丰十 一年 , 桂 芬在《 } 5 校邻庐抗 议》1 “ l说: 以中 阳之 伦常 名敦 得 了新 民主 主 义革命的 t f , 立 了新 中国 , | J I建  ̄ J 形成 r 毛泽 东思想 。 为 原本, 以睹围富强之 术”最 早揭 示 r这种思 想。以后 , 洋 务 辅 , 谈
鸦片战 争之 前, 当时 中国发达 的文明和强 盛的 国力支撑 了人 持 纲常 名教是 中 国文化的主 体, 不动 摇统 治之根 本 。所 谓 “ 西学 们“ 中央 之 国” 思想 , 中 国中心 ” 的 “ 的观 念根 深蒂 固, 建统 治者 封
一
为用” 是指学 习西方 先进 的科学技 术, 即所 谓的“ 富术 ”一心想从 ,
张之洞《劝学篇》中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
张之洞《劝学篇》中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作者:宋泽民来源:《教育文化论坛》2018年第05期摘要:张之洞是晚清“中体西用”思想的集大成者,他顺应“经世实学”复兴的思潮试图用“中体西用”来挽清朝之大厦于将倾。
他在《劝学篇》中描绘了这个运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帝国复苏的宏伟蓝图。
在这个蓝图中,他把“中体西用”思想注入传统教育的创新思维尤其引人注目。
在他对留学、改革学制、变科举以及引进西学的规划中凸显了他“中体西用”教育观的光辉。
关键词:中体西用;经世致用;教育《劝学篇》中图分类号:G5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615(2018)05-0127-07DOI:10.15958/ki.jywhlt.2018.05.026一、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的产生是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的,自鸦片战争以降,中国尘封已久的国门被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
开始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侵略者的冲击给中国这个尘封已久的老大帝国的各个社会阶层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动。
从林则徐成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到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再到奕、李鸿章、张之洞等“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中国的思想、军事、经济、政治领域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动,这个变动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向西方学习。
中国的传统教育体制也毫无疑问的卷入了这场大变动之中。
为了在办洋务的过程中方便学习外国先进的技术,需要培养一大批懂得西方知识的翻译人才,于是在1862年中国最早的培养翻译人员的洋务学堂——京师同文馆诞生了。
它的诞生客观上开启了近代中国教育领域向西方学习的道路。
至1872年在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容闳的倡议下出现中国最早的一批官派留学生。
从1872年到1875年这3年的时间内,晚清政府共派出四批120多人的幼童赴美留学。
这批留学生的派出也是中国教育领域向西方学习的一大步。
在张之洞之前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教育活动基本上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张之洞的《劝学篇》用其“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规划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蓝图。
中教史复习资料
第八章1.明朝“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的文教政策。
①广设学校培育人才。
②重视科举选拔人才。
③加强思想控制,实行文化专制。
(p245)2.监生历事制度。
(p248)监生历事的具体时间不相同,有的三个月,半年,有的则长达一年,甚至还有更长的。
考核办法: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者送吏部铨选授官,中、下等者仍历一年再考,下等者回监读书。
监生通过历事可以广泛地接触实际,获得从政的实际经验,明朝监生历事制度可视为是中国古代大学的教学实习制度。
3.社学是以民间主义为教育对象的一种地方官学,带有某种强制性。
(p250)4.东林书院是当时一个重要的文化学术中心,同时是一个重要的政治活动中心。
(p254)5.明朝科举考试分为四级考试:童试——乡试——会试——殿试(p255)5.明朝科举制度不仅规定了考试程式,而且还将八股文固定为考试文体。
(p256)第九章1.清朝的文教政策。
“兴文教,崇经术,以开太平。
”①崇尚儒家经术,提倡程朱理学。
②广兴学校严定学规。
③软硬兼施,加强控制。
(p265)2.诂经精舍是由阮元所创建。
(p274)3.学校对科举的影响,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
①学校以科举中式为目的。
②教学内容,空疏无用。
③教学管理松弛。
(p277)4.“公其非是于学校。
”是黄宗羲说的。
(p279)5.颜元的“习行”教学法(p293)(具体内容要会背,每段第1句。
)(一)颜元所说的“习行”教学法,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要坚持练习和躬行实践,认为只有如此学得的知识才是真正有用的。
(二)颜元重视“习行”教学法,一方面从他朴素的唯物主义认识论有密切的关系。
另一方面,这是为了反对理学家静坐读书、空谈心性的教学方法,这是颜元重视“习行”教学法的直接原因。
(三)需要指出的是,颜元强调“习行”,并非排斥通过读和讲学习书本知识。
颜元所说的“习行”,虽然讲的是个人行动,没有社会实践的意义,但他强调接触实际,重视练习,从亲身躬行实践中获得知识。
张之洞“中体西用”教育思想
张之洞“中体西用”教育思想作者:王瑞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9年第03期一、张之洞简介张之洞(公元1837-1909年),字孝达,号香涛,晚年号抱冰,河南南皮人,同治二年进士(1863年)。
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历任翰林院侍讲学士、湖北学政、四川学政、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军机大臣兼管学部等要职,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实业家和教育家。
张之洞一生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先后开办了武昌经心书院、成都尊经学院、山西会德堂、广州广雅书院、湖北方言学堂、江南铁路学堂、湖北自强学堂、矿业学堂、农务学堂、武备学堂、师范学堂、女学堂、湖南育婴堂等等,并多次派遣学生及官员出国留学或考察教育。
张之洞参与终止科举制,还参与制定了我国第一个正式颁布实行的全国性系统学制癸卯学制。
张之洞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结合社会思潮,总结了早期洋务派的办学经验,逐步形成了自己“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
“中体西用”教育思想,对我国的教育进现代化和教育理论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中体西用”的产生最早提出“中体西用”思想的是早期维新思想家冯桂芬,他在1861年写的《校邢庐抗议》中指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可以说这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最初框架。
后来,身处中西交际之局的李鸿章、郭篙煮、薛福成、王韬、郑观应等人也先后以不同的言词表达了同样的见解。
甲午战战后,张之洞于1898年5月发表了《劝学篇》一书,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加以理论概括和系统阐发,他详细地论述了中学与西学的内涵和关系。
他认为:“知外不知中,谓之失心;知中不知外,谓之龙骨”,指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不使偏废;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张之洞的论述,标志着“中体西用”思想的成熟和正式形成,“中体西用”也成为当时社会上的流行语。
正如梁启超所说:“甲午丧师,举国震动,年少气盛之士,疾首扼腕言‘维新变法’,而疆吏若李鸿章、张之洞辈,亦稍稍和之。
第十一讲晚清的中体西用思想
讲求洋务包含一个必须解决的前提性问题: 所讲求的洋务是否适用于中国? 涉及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中学)和西学?
一、形成的时代背景
促使“中体西用”问世的直接导因是守旧派对西学的顽固 拒绝。守旧派对待中西学的关系问题比较敏感,体察到西 学的引入必将动摇传统的纲纪法度、道义准则。
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提出的“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 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对中体西用的形成起了承前启后的作 用。但冯“本辅”说用意于提倡“采西学”,清廷的评估 对西学基本上持否定态度。冯的主张承袭了传统说法,但 已有所变异
三、洋务前期“中体西用”的成型 1、最基本特征
从冯桂芬“本辅”说起,“中体西用”文化观基本构架已成 型。
张之洞也借助“西学中源”说证明西学可学可用,并根据 “今胜于古”的文化进化论阐释了中西文化何以不相等,颇 有创新精神,进而提倡中西并重,但又以不准超越政治变革 为界限
五、戊戌时期的嬗变
3、不同的中西会通
康梁“新学”对于“中体西用”的突破:维新派认为,洋 务派在文化观念上的错误,导致政治见解上的错误。只有 立即实施改制变法,才是唯一出路。涉及该怎样对待西学 之“本”和“中学”?为此,康有为提倡“会通中西”, 意在提倡学习西方治国建邦的西学,推进中国的变法改制
五、戊戌时期的嬗变 :“中体西用”变成反对维新的文化纲领
甲午前后维新思潮萌动时,洋务派和维新派政治分野不明 确,康梁对张之洞还寄予厚望,“中体西用”充当着不完 全反对西学的各色人等的共同口号。康梁也将“中体西用” 当做天经地义的口号打出来,充当护身符。
随着维新的高涨,“中体西用” 从提倡采西学的革新基 调,变为反对以西方为模式实行变法改制的保守基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戊戌时期的嬗变
1、发生嬗变的背景
守旧派与洋务派在文化思想上渐趋合流,洋务派从强调“西 用”以反对守旧派,转为强调“中体”反对维新派
维新派与洋务派则分道扬镳。张之洞1898年作《劝学篇》以 反对维新变法,《内篇》重点在于推崇纲常,反对民权
五、戊戌时期的嬗变 2、洋务派文化观的新矛盾:反维新而倡西学 《劝学篇》在驳斥维新派的前提下,阐述了学习西学的重要 性。 张之洞通过《劝学篇》想达到双重目的:同维新派划清界限; 有保留地表达对新法新政的若干赞同。他提倡的西学范围颇 为广泛,但他抽去了民权来谈论讲西学、致富强的道理
“中体西用”是在洋务运动中形成和定型的,它是一种时 代思潮、时代产物。
讲求洋务包含一个必须解决的前提性问题: 所讲求的洋务是否适用于中国? 涉及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中学)和西学?
一、形成的时代背景
促使“中体西用”问世的直接导因是守旧派对西学的顽固 拒绝。守旧派对待中西学的关系问题比较敏感,体察到西 学的引入必将动摇传统的纲纪法度、道义准则。
张之洞也借助“西学中源”说证明西学可学可用,并根据 “今胜于古”的文化进化论阐释了中西文化何以不相等,颇 有创新精神,进而提倡中西并重,但又以不准超越政治变革 为界限
五、戊戌时期的嬗变
3、不同的中西会通
康梁“新学”对于“中体西用”的突破:维新派认为,洋 务派在文化观念上的错误,导致政治见解上的错误。只有 立即实施改制变法,才是唯一出路。涉及该怎样对待西学 之“本”和“中学”?为此,康有为提倡“会通中西”, 意在提倡学习西方治国建邦的西学,推进中国的变法改制
鸦片战争前半个世纪清廷对西学的评估:“所格之物皆器数 之末”——肯定其科技成就,否定其学理。
清廷文化政策:节取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其潜台词是认 定中国的圣贤名教为学理的正宗
二、思想渊源
2、魏源、冯桂芬的继承与发展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转述了清廷上述做法,据此可判定 他提倡“师夷长技”时已想到了如何评估西学,他从中找 到了不学西学义理,可学西学技艺的依据
五、戊戌时期的嬗变 :“中体西用”变成反对维新的文化纲领
甲午前后维新思潮萌动时,洋务派和维新派政治分野不明 确,康梁对张之洞还寄予厚望,“中体西用”充当着不完 全反对西学的各色人等的共同口号。康梁也将“中体西用” 当做天经地义的口号打出来,充当护身符。
随着维新的高涨,“中体西用” 从提倡采西学的革新基 调,变为反对以西方为模式实行变法改制的保守基调。
四、洋务后期的发展
2、具体论述
郑观应等:主张在科技、教育、政治、经济、军事诸领域, 一概采用“西法”,而“中体”已不包括具体的政教法度, 只剩下传统的学理原则、伦理信念(扩大“西用”,缩小 “中体”)
论战双方认识上的共同误区:似乎儒学的伦理政治观念与 西方资本主义近代文化之间的关系,就等于中西文化的全 部关系
洋务派出于策略上的考虑,为着防卫对手的攻击,减少提倡 西学的阻力。
“中体西用”绝非书斋中想出的学术新见,而是论争的产物, 是时代潮流催生的一种观念
四、洋务后期的发展
1、发展的原因
洋务运动后期“中体西用”观念大有发展,分析 论证越来越详细
守旧派反对西学言论的刺激:守旧派极力贬低或
发
抹杀西学对于振兴中国的任何积极作用,洋务派
六、严复等人对“中体西用”的批评及其得失 3、内在矛盾
严复的意图:必须破除以“中体西用”为由对学习西方先 进科学文化设置的种种障碍,让人们放手去汲取西学中有 用的知识。 矛盾之处:牛体马用的比喻推论下去,会导向中西文化之 间绝对无法交流、无法融会。其片面性在于缺乏历史的态 度,忽视了“中体西用”曾起过的进步作用 他主张只要有利于“保国全种”,管他什么夷狄禽兽,一 概应当师从
展
的
则极力论证西学对富国强兵的不可替代作用,重
原
因
点说明“中体”离不开“西用”
洋务派对西学认识的加深:认识到西方富强的原 因在于实行“重商富民”政策,并建立了相应的 法度
四、洋务后期的发展
2、具体论述
洋务派:在实践中懂得了“强”与“富”不可分割,于是兴 起“重商富民”思潮 郭嵩焘:提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意味着西学不只是 “末”,西洋立国之“本”也应学习,西洋的本末是配套的、 相辅而成的 钟天纬:主张学习的重点应是西方的政治制度,引进“西 体”,对中国固有的君主专制政体进行变革
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提出的“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 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对中体西用的形成起了承前启后的作 用。但冯“本辅”说用意于提倡“采西学”,清廷的评估 对西学基本上持否定态度。冯的主张承袭了传统说法,但 已有所变异
三、洋务前期“中体西用”的成型 1、最基本特征
从冯桂芬“本辅”说起,“中体西用”文化观基本构架已成 型。
其最基本特征:在中学和西学兼容并蓄的文化结构中,以突 出中学主导地位为条件,确认西学的辅助作用。形式上强调 “体”,事实上强调的是“用”,“中体西用”意在“西 用”。
三、洋务前期“中体西用”的成型
2、动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产生这种做法的动因
受洋务派、尤其是前期洋务派价值观念及其对西方认识水准 所制约,他们对固有文化没有形成反省考察的自觉
七、“中体西用”的时代意义
代表着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对于西方更进一层的认识,这种 认识无论其成熟与否,已胜过前人
代表着中国士人对西方态度的一种开新的阶段,承认西学的 学术地位,并视其足资辅助中学
“中体西用”理论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重新提出接受西化的 方法
七、“中体西用”的时代意义
前述三层意义,只是一个观念的三方面,与前一时代做比 较,就更加明显。 此前,中国士大夫将“技”视作西方之长,采取“师夷长 技”的态度,洋务运动大致是符合这个观念而展开的。 之后,已认识到西方自有其优长之学,进而提出“中体西 用”的方式,作为接受西方知识的原则
结语
谢谢大家!
洋务派多是孔孟之道信徒,也不敢正面承认西学的冲击, 只好竭力论证中西学不会发生冲突,能相通相容。策略之 一就是利用“西学中源”说,以反击守旧派,但没能阐释 清楚中西文化的全部关系(两者所处地位、所起作用、构 成何种关系)
二、思想渊源 1、清廷对西学的评估与文化政策
“主辅”、“本末”、“体用”等范畴均取之于传统典籍,洋 务时期主要是按主次轻重模式来评估中学与西学,确定对待 二者的不同态度。而这种方式的思想渊源是洋务运动之前就 已存在的清廷对西学的评估
第十一讲-晚清的“中体西用”思想.
一、形成的时代背景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文化观,在19世纪后期风头甚健, 成为部分官方或半官方、主流派或非主流派文化人士尊奉 的文化观念准则、规范。
辛亥后,始逐渐式微,但仍有相当的影响。在该论题下, 包含相当庞杂的思想和不同的见解,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 过程
一、形成的时代背景
张之洞、康有为中西会通之比较:张的会通观,没有构成 破除中西文化界限、创制新文化学说体系的内涵。和康梁 “新学”相比,张的议论除掉不谈“改制”外,两者几乎 没有什么差别
六、严复等人对“中体西用”的批评及其得失 1、论点
20世纪初,清廷迫于国内国际形势宣布实行“新政”,而 “中体西用”仍是官方舆论基调,张之洞等尊奉其为办学 宗旨。 严复对此进行尖锐批评,并开始对传统文化进行自我反省, 其论点: 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 说“西政为本”,“西艺为末”,同样不通 “主”与“辅”,必须是有机的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