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论语的智慧涵养师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论语的智慧涵养师德
曾经统治中国社会两千多年的儒家经典《论语》,它其实并不是高不可及的,这个世界上真正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它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
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敬业好学
(一)教师要“博学”
孔子因为“博习”,掌握各方面的知识,最终成为受人尊敬的万世师表。一名优秀的教师必然是一位学识渊博、底蕴丰厚的人。因为青少年学生有一个特点,爱提问题,什么都问,往往还提出一些怪问题,打破砂锅问到底。如果教师博览群书,就能及时对学生的问题答疑解惑,就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展开交流,在学生中间就有威信,他们就更喜欢找你谈,教师就可以用自己的学识、才能、品格去影响学生。
(二)教师要“精学”
教师不仅要成为具备多方面知识的“通才”,还应该成为某些学科的“专才”。孔子学琴,从谱子到技法,再到思想感情,最后联想到作曲的人,对音乐的掌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因而能精于音乐。具有深厚知识的教师,往往能深入挖掘教材中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并有效地教给学生,给学生以深刻的启迪。
(三)教师要“勤学”
孔子读书很勤奋,当时的书是竹简,就是用熟牛皮绳把竹片编联起来,在上面用刀刻上字,这就是当时的书。孔子因为读书勤奋,翻阅的次数太多,牛皮绳曾翻断了多次,这就是“韦编三绝”的故事。
孔子说:“君子不器。”(《论语为政》)作为君子,不能囿于一技之长,不能只具备某一方面的能力,应当博学,并且在博学的基础上精学、勤学。教师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要具有多方面素养,并且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精深的研究,勤学精思,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学识,运用到诲人不倦的教育实践中去。
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言传身教
(一)孔子的“无言之教”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孔子在教学生时,其中的一个弟子便说:“老师,你再多说几句行不行啊?您总是这样三言两语的,我们怎么做课堂笔记啊?”“我本来就什么都不想说。”“老师,您什么都不想说,可我们记什么啊?”那么,孔子是怎么回答他的呢?“你看啊,苍天在上,从古至今都是这样,天说话了吗?春夏秋冬四季照样风调雨顺,万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呢?其实,《论语》的态度是什么呢?就是以一种最朴素的、温暖的言传身教的生活态度去教导他的弟子,影响他的弟子。
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直接影响着学生。言教重要,身教更重要。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孔子认为教师的道德行为高尚,作风正派,就是不发命令,学生也会执行;教师本身行为不正,即使下命令,学生也不会听从。孔子不仅是以身作则的提倡者,更是这一原则的实践者。
(二)“有言之教”与“无言之教”
在《论语·卫灵公》中有这样一段话,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认为,有些人可以同他交谈却没有交谈,这是错过了人才。不可以同他交谈却要同他交谈,这是白费口舌。聪明的人既不错过人才,又不浪费语言。所以应该将“有言之教”与“无言之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有言之教”在于说理,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无言之教”在于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
来指导学生。言行一致,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教师的榜样作用才能得以发挥。
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爱待人
在孔子的学说中,最高的道德范畴是“仁”,在《论语》中,有一百多处是讲到“仁”的。依照孔子的意思,“仁”是一切道德的基础,是一切优秀作风和优良表现不可竭尽的源泉。因此,做到了“仁”便是一个崇高的人。
(一)仁与智
《论语》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叫《樊迟问孔子》:有一天,学生樊迟毕恭毕敬去问孔子:“老师,什么叫‘仁’”,老师淡淡的回答:“就两个字,爱人”,然后樊迟想想又问:“那什么叫‘智’”呢?老师说:“了解别人”。大家看看,回答是这样的简单,却说出了深奥的道理。就是这样,去关爱别人就是仁慈,去了解别人就是智慧,就这么多,这就是《论语》。
子曰:“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孔子说:仁德的人,自己想站得住首先使别人也能站得住,自己做到通达事理首先要使别人也通达事理。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可见,孔子所说的“立人”、“达人”实质是他培养人才的指导思想,是他的仁德在教学工作中的具体表现,也即是他的师德思想的重要内容。
(二)现代教师的“仁”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那么,作为现代教师应该怎样理解和践行呢?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培养人才。显然,现代的教师应该是“仁”的践行者,仁爱待人。教师要实现自身价值,树立威信,最好的方法是让自己的学生出类拔萃,力求教出优秀的学生,是教师最佳的职业道德修养。
四、“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一)孔子的“因材施教”
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
正是在因材施教的智慧熏染下,孔子十年弘道,诲人不倦,终得桃李遍天下,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
(二)现代教师的“因材施教”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我们面对的学生都有着各自的特点。最极端的例子就是大文豪钱钟书和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如果我们试图把钱钟书培养成物理学家,或者把爱因斯坦培养成文学家,我们这些努力最终是失败的。学生间的个别差异,是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从而获得最佳发展。作为教师,只有深入细致地了解、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方能“因材施教”。
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容乃大
(一)一辈子一个字就够了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一次,学生子贡非常苛刻地提出一个问题,子贡是最爱问的,也总爱刁难他的老师。他说,老师你就跟我说,这一辈子你就告诉我一个字,我就可以一辈子受益。试想:什么教育能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