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做人的36张底牌_第二十二张底牌 韬光养晦——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些人急于显露自己的才华和实力,处处张扬,反而给自己的发展埋下隐患;二一些善于掩饰自己的人,却往往抓住时机,一鸣惊人。此,适时地隐藏自己的锋芒,凡事不张狂不外露,这才是真正的做人高招。

做人不能太单纯

古人说:“君子聪明不露,才华不逞。”一个总是喜欢显露自己才干的人,就是一个太单纯的人,那么他必然会遭受更多的挫折。一个人有才干是好事,但是“带刺的玫瑰”最容易伤人,也会刺伤自己。因此,做人不要太单纯,要善于藏锋露拙。

唐朝诗人刘禹锡,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名气很大。他为人爽直,但有时做人不够老练,因此惹来了不少麻烦。

当时社会有一种风俗:举子在考试前都要把自己的得意之作送给朝廷有名望的官员,请他们为自己说几句好话,以提高自己的声誉,称为“行卷”。

有一次,牛僧孺到京城赴试,带着自己的得意之作前来拜见刘禹锡。刘禹锡客气地招待,但毫不客气地当面修改牛僧孺的文章。刘禹锡作为当时的文坛大家,能亲自修改牛僧孺的文章,对牛僧孺的创作水平来说是有好处的。但是,牛僧孺是个非常自负的人,从此便记恨于心了。后来,刘禹锡仕途一直不得意,到牛僧孺成为唐朝宰相时,刘禹锡还是一个小小的地方官。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禹锡与牛僧孺相遇在官道上,两人一起投店,喝酒畅谈。酒酣之际,牛僧孺写下一首诗,其中有“莫嫌恃酒轻青语,憎把文章逼后尘”之语,显然是对当年刘禹锡当面改其大作一事耿耿于怀。刘禹锡见诗大惊,方悟前事,赶紧和诗一首,以示悔意,二人方解前怨。

后来,刘禹锡对弟子说:“我当年一心一意想扶植后人,谁料适得其反,差点惹来大祸,你们要以此为戒,不要好为人师。”

可见,好为人师是一种单纯的行为,而夜郎自大则是单纯到了极点,祢衡就是这样一个单纯之人,其结果可想而知。

建安初年,祢衡来到许昌。当时许昌是汉朝的都城,名流云集,司空掾、陈群、司马朗等人都是当世名士。有人劝祢衡结交陈群、司马朗,祢衡说:“我怎么能同杀猪、卖酒的在一起呢?”这位才子唯独与少府孔融、主簿杨修意气相投,对人说:“孔文举是我大儿,杨德祖是我小儿,其余碌碌之辈,不值一提。”由此可见祢衡是何等狂傲。

献帝初年,孔融上书举荐祢衡,大将军曹操有召见之意,而祢衡却看不起曹操,言病不往,还出口不逊。曹操恨祢衡入骨,但又不愿因杀他而坏了自己的名声,便把祢衡送给了荆州的刘表。于是,祢衡替刘表掌管文书,颇为卖力,但不久便因倨傲无礼而得罪众人,刘表便把他打发到了江夏太守黄祖那里。祢衡为黄祖掌书记,起初干得也不错,后来黄祖在战船上设宴,妳衡说话无礼受到黄祖呵斥,祢衡竞顶嘴骂道:“死老头,你少哕嗦!”黄祖脾气暴躁,盛怒之下把年仅26岁的祢衡杀了。

祢衡恃一点文墨才气便轻看天下人,不知自保,反而放浪形骸,无端冲撞权势人物,最后因

狂纵而被人杀害,实在可悲可叹。

做人不要太单纯,就是要求我们一一定不要有“好为人师,夜郎自大”的思想和行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善于掩藏自己的锋芒,要谦虚,要懂得“真人不露相”的做人道理。

做人不要争面子

做人不争面子,给别人留面子,这是人与人之间联络感情的最好方法,而时刻斤斤计较,处处伤人面子,受害的只能是自己。

对于明智的人来说,即使自己做得很好,也绝对不会逞一时之强,做出使他人面子难堪的蠢事。如果一个人总是喜欢争强好胜,使对方下不来台,那么他常常不会有好结果,历史上这方面的失败者不胜枚举。

隋炀帝很有文采,同时他最忌讳别人的文采超越自己。有一次,隋炀帝写了一首《燕歌行》,命令所有文士仿照此诗的题材和一首,多数文人都比较明智,不敢逞能,抱着应付的态度,唯独著作郎王胄不知趣,不肯居炀帝之下。后来,隋炀帝便借故将王胄杀害,杀前念着王胄的“庭草无人随意绿”的诗句,问王胄说:“复能作此语耶?”意思是,你还能作出这样的诗句来吗?

还有一个叫薛道衡的大夫,不经意间显露诗才,触犯了隋炀帝的忌讳,也被借故杀害了,隋炀帝也是同样念着他的诗句说:“更能作‘空梁落燕泥’否?”

人人都有自尊心和好胜心,我们要想维护双方感情,就必须处处重视对方的自尊心,抑制自己的好胜心,来成全对方。有一个关于英国温莎公爵的小故事,相信读后会对我们有所启示。

有一次,英国王室为了招待印度的一些首领,在伦敦举行晚宴,温莎公爵负责主持这次宴会。

宴会上,达官贵人们觥筹交错,相谈甚欢,气氛融洽,可就在宴会结束时,出了一件事。侍者为每一位客人端来了洗手盘,印度客人们看到精巧的银制器皿里盛着亮晶晶的水,以为是喝的水,就端起来一饮而尽了。作陪的英国贵族们目瞪口呆,不知如何是好,纷纷把目光投向了主持人。

温莎公爵神色自若,一边与客人谈笑风生,一边端起自己面前的洗手水,像客人那样一饮而尽。接着,大家也纷纷效仿,本来要出现的难堪与尴尬顷刻释然,宴会取得了预期的成功。

温莎公爵的做法可谓极为高明,他以不伤人为原则,把一场即将出现的麻烦化解于无形。反之,如果温莎公爵一语道破这水是用来洗手的,那么印度客人必然立刻陷入尴尬的境地,甚至影响了两国的友好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同样会遇到一些情形需要照顾对方的自尊心,这就需要我们把自己的面子放到一边,给别人留一点余地,就像下围棋一样,“赢一目是赢,赢一百目也是赢”,只要能赢就行了,何必让人满盘皆输呢?

锋芒毕露的人易败

做人不可以过分展露自己的才华,更不可自恃才高,否则容易被人嫉妒,从而陷入苦海,丧失生活乐趣。因此,明智之人要有自知之明,遇事不要锋芒太露。

人有才智而无正气,以此傲人愚人,正应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俗语。三国时期的杨修恰恰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故而落得一个家破人亡、身败名裂的结局。

杨修是曹营的主簿,是一位思维敏捷的官员和敢于冒犯曹操的才子。

刘备攻打汉中时,惊动了许昌,曹操率领四十万大军迎战,曹、刘两军在汉水一带对峙。曹操屯兵日久,进退两难,适逢厨师端来鸡汤,见碗底有鸡肋,有感于怀,正沉吟间,有将入账禀请号令,曹操随口道:“鸡肋!鸡肋!”来人便把这句话当作号令传了出去。行军主簿杨修即令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众将大惊,杨修解释说:“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可惜。今进不能胜,在此无益,来日魏王必班师矣。”大家信服,营中诸将纷纷打点行李。曹操知道后,怒斥杨修造谣惑众,扰乱军心,就把杨修斩了。

后人有诗叹杨修,其中有两句是:“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这是很切中杨修之要害的,我们来看看杨修生前的所作所为就明白了。

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次犯忌。曹操兵出潼关,到蓝田访蔡邕之女蔡琰。蔡琰字文姬,原本是卫仲道之妻,后来被匈奴掳去,生二子,作《葫笳十八拍》,流传中原。曹操深怜之,派人去赎蔡琰。匈奴王畏惧曹操的势力,送蔡琰还汉朝。曹操把蔡琰许配董杞为妻。曹操一日去访蔡琰,看见屋里悬一碑文图轴,内有“黄绢幼妇,外孙杵臼”八个字。曹操问众谋士谁能解此八字,众人都不能答,只有杨修说已解其意。曹操叫杨修先不要说破,让他自己思解。告辞后,曹操上马行三里,方才省悟。原来此含隐语“绝妙好辞”四字。曹操也是绝顶聪明的人,却要行三里才思考出来,可见他急智捷才远不及杨修。

曹操造了_一所花园,造成后曹操去观看时,取笔在门上写一“活”字。杨修说:“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于是翻修。曹操看后很高兴,但得知是杨修析其义后,内心已忌杨修了。又有一日,塞北送来酥饼一盒,曹操写“一盒酥”三字在盒上,杨修人内看见,与众人分食。曹操问为何这样?杨修答说:“你明明写的是‘一人一口酥’,我们岂敢违背你的命令?”曹操虽然笑了,内心却十分厌恶。

曹操怕人暗杀自己,常常吩咐手下的人说自己好做杀人的梦,只要他睡着时不要靠近他。一日午觉,曹操把被子蹬落地上,有一近侍慌忙拾起给他盖上,不料,曹操跃起来拔剑杀了近侍。大家告诉他实情,他痛哭一场,厚葬之。因此,众人都以为曹操梦中杀人,只有杨修知曹操的心,。并一语道破天机。

凡此种种,都是杨修的聪明犯了曹操的禁忌。杨修的聪明,大智者看来,其实只是小聪明、大愚蠢。大智者能心里明日而不随便表露出来,绝不表现得比别人聪明。杨修跟随曹操多年,提拔得很慢,显然是曹操不喜欢他的缘故,而他却没有意识到;曹操对他的厌恶、疑心越来越重,他乜没有意识到。杨修的愚蠢之处就是不知道耍小聪明会带来灾祸,正是他的锋芒毕露把自己送上了绝路。

一个人要想顺利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一要虚心谨慎,切忌恃才犯狂,无所顾忌,二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