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暴形成条件及天气
雷暴基础知识
雷暴:雷电是积雨云强烈发展阶段产生的闪电雷鸣现象,气象上称之为雷暴.雷暴发展的三个主要条件:(1)非常湿润的空气(干燥空气没有水分子,水分子摩擦运动才产生雷暴)(2)潜在的大气不稳定性(气体运动)(3)靠近地面的空气产生上升的运动地闪类型_正闪击雷(正电荷到地面)、负闪击雷(负电荷到地面)雷暴的半径为10~20公里,速度20~30公里,雷鸣距离为15公里(超过15公里观测场观测不到会记为无雷暴,所以观测场有局限性的,所以用闪电定位系统弥补)有闪电产生就叫雷暴日,不管是多少次闪电,雷暴是通过耳朵观测的雷暴持续时间:温带的弱雷暴1小时;夏天强雷暴约为3小时以上起电(放电):地球携带5X105库伦(电荷单位)净负电荷,产生向下的大气电场,的地表场强(米/伏)值约130伏。
所以高层大气相对于地面约+30万伏的平均电位。
特点:时间段、范围广、频率高雷暴形成其实就是闪电的形成南方雷暴比西北雷暴强、多(看三个条件,南方湿润)闪电可在云内(云内闪)、云间(云际闪)、云地(云地闪)之间产生现在云内、然后才到地面一般在云内、云间闪电、云地闪只占6分之1雷暴统计特征:我国每年雷暴日为70天,主要在南部地区雷暴日数4个等级少雷(<15)西藏;中雷(15-40)中部地区;多雷(41-90)南方;强雷(>90)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云中电压击破空气中水分子到达地面就是闪电,那个地方容易被击穿,则闪电往那个方向走,分支为走错路(缺少水分和电荷),打不穿了。
主通道吸收的水分多,吸收的电荷也多中和:云中的负(正)电荷流向大地时,大地的正(负)电荷就主动去迎向它。
迎向点就是容易遭雷击的地方(高楼、湖边、楼角),每增加一米,闪电击穿的距离就减少600千伏电视塔遭雷击,还会影响周边的电力系统,因为会产生电磁脉冲,所以买楼不要在超高层建筑周边。
雷也会想,我不打巨人我打谁。
一般打高、湿的大的闪电直径到1米,小的几十厘米球雷:带电荷的球体,随空气而动,比较少见,碰到金属会产生爆炸雷达拼图:红色——雷暴能产生闪电地方(>50db),绿色、蓝色——雷暴不能产生闪电(5db~30db)。
14雷暴的结构和天气
(二)一般雷暴过境时的 地面天气
4.阵雨:阵风后,一般是强度较大 的阵雨 5.雷电:雷暴云中,云与地面、云 与 云间都会出现闪电。
三、强雷暴云的结构和天气
如果大气中存在更强烈的对流性不 稳定和强的垂直风切变,就会形成 比普通雷暴更强、持续时间更长 (几小时至十几小时)、水平尺度 更大(几十千米)的强雷暴
冰雹
大的或中等的冰雹降落在
飑锋后的大风区,小冰雹则会
随斜升扭转气流沿砧状云顶抛 出,落在距离云体几千米以外
的地方。
龙 卷
04年9月6日下午香港机场出现龙卷
形如漏斗, 高逾数百米, 时速62公里, 两辆小货车 被卷上半空, 1人受伤。
1975年11月12日,北卡罗莱纳州罗利机 场发生一起B-727飞机严重损伤事故, 139名乘客中1人重伤。 当时,飞机在200英尺高度上遇到暴雨, 飞机按仪表着陆系统着陆,在100英尺 高度上,飞机“钻进了一堵水墙,当时 曾企图再加大推力。然而油门毕竟已推 到头了。在距跑道入口282英尺处以 1400英尺/分的下降率坠地,飞机接地立 即弹起,并向跑道右侧滑出4150英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一般雷暴单体的生命史
1.积云阶段Cu-TCu 2.积雨云阶段Cb 3.消散阶段
积云阶段Cu-TCu
特点: 云内都是上升 气流,等温线向 上凸;云滴大多 由水滴构成,一 般没有降水和闪 电。
积雨云阶段Cb
云中除上升气流外,局部 出现系统的下降气流,上 升气流区温度高,下降气 流区温度低,降水产生并 发展;有强烈的湍流、积 冰、闪电、阵雨和大风等 危险天气;云顶成砧状。
消散阶段
下降气流遍布云中,等温 线向下凹,云体向水 平 方向扩展,云体趋于瓦解 和消散,残留的云砧或转 变为伪卷云、积云性高积 云、积云性层积云。
[浅谈雷暴形成条件与注意事项]雷暴天气注意事项
[浅谈雷暴形成条件与注意事项]雷暴天气注意事项雷暴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强烈雷暴的发生,常伴随大风、大雨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出现,有时人畜还受直接雷击造成伤亡现象,或引起火灾、或使建筑物倒塌,感应雷还能致电子设备损坏。
给人类带来灾害。
因此,准确的雷暴资料,对天气预报的分析和工业、农业、计算机网络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雷暴的形成条件形成雷暴的积雨云发展旺盛,云的上部常有冰晶。
冰晶的凇附、水滴的破碎以及空气对流等过程,使云中产生电荷。
云中电荷的分布很复杂,但总的说来,云的上部以正电荷为主,云的中、下部以负电荷为主,云的下部前方的强烈上升气流中还有一范围小的正电区。
因此,云的上、下之间形成一个电位差,当电位差大到一定程度后,就产生放电,这就是平常所见得闪电现象,放电过程中,闪道中的温度骤增,使空气体积急剧膨胀,从而产生冲击波,导致强烈的雷鸣。
当云层很低时,有时可形成云地间放电,这就是雷击。
因此,雷暴是大气不稳定状况的产物,是积雨云及其伴生的各种强烈天气的总称。
雷暴的持续时间一般较短,单个雷暴的生命史一般不超过2小时。
雷暴是大气中的放电现象,一般伴有阵雨,有时还会出现局部的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强雷暴天气出现有时还带来灾害,如雷击危及人身安全,家用电器、计算机机房直接遭雷击或感应雷的影响而损坏,有时还引起火灾等。
雷电是一种大气中放电现象,产生于积雨中,积雨云在形成过程中,某些云团带正电荷,某些云团带负电荷。
它们对大地的静电感应,使地面或建(构)筑物表面产生异性电荷,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不同电荷云团之间,或云与大地之间的电场强度可以击穿空气(一般为25-30KV/cm),开始游离放电,我们称之为“先导放电”。
云对地的先导放电是云向地面跳跃式逐渐发展的,当到达地面时(地面上的建筑物,架空输电线等),便会产生由地面向云团的逆导主放电。
在主放电阶段里,由于异性电荷的剧烈中和,会出现很大的雷电流(一般为几十千安至几百千安),并随之发生强烈的闪电和巨响,这就形成雷电。
雷暴形成条件及天气
2011-5-23
synoptic meteorology
by: Xieqian
17
成熟阶段
2011-5-23
synoptic meteorology
by: Xieqian
18
积雨云阶段Cb(成熟阶段) 积雨云阶段Cb(成熟阶段) Cb(成熟阶段
特点: 特点: 上升气流比积云阶段更强大 出现降水, 出现降水,降水的拖曳使得局部开始出 现系统的下降气流,等温线呈波状, 现系统的下降气流,等温线呈波状,上 升气流区温度高, 升气流区温度高,下降气流区温度低 云中下降的冷空气至地面后, 云中下降的冷空气至地面后,向四周辐 强烈冲击暖空气, 散,强烈冲击暖空气,促使新雷暴产生 产生并发展, 产生并发展,形成阵风锋 云体厚度很大,不同高度上组成不同, 云体厚度很大,不同高度上组成不同, 云顶成砧状。云中电荷积累,云顶达- 云顶成砧状。云中电荷积累,云顶达- 20度高度以上时 度高度以上时, 20度高度以上时,开始有闪电出现
雷暴天气的形成与预测
雷暴天气的形成与预测雷暴天气是一种充满神秘感和活力的自然现象,它的形成和预测一直是气象学家和大众关注的焦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雷暴天气的形成原因以及目前的预测方法。
一、雷暴天气的形成原因雷暴天气的形成与大气中的不稳定性和湿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大气中存在着足够的湿气和不稳定性时,雷暴就有可能发生。
这种不稳定性通常由温度和湿度的垂直分布不均匀引起。
在一个典型的雷暴天气中,暖湿空气被迅速抬升到高空。
当空气上升时,它会冷却并形成云。
云中的水蒸气会凝结成水滴或冰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这些热量会使云中的空气进一步上升,形成一个强烈的对流。
这种对流会导致云中的正负电荷分离,形成雷电。
二、雷暴天气的预测方法为了预测雷暴天气,气象学家使用了多种方法和工具。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观察大气中的指标,如温度、湿度和气压的变化。
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提供有关大气不稳定性的线索。
此外,雷达也是预测雷暴天气的重要工具之一。
雷达可以探测到云中的降水和冰晶,从而提供有关云的垂直结构和强度的信息。
通过分析雷达图像,气象学家可以判断雷暴是否有可能发生,以及它的强度和移动方向。
近年来,随着气象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值模型也成为预测雷暴天气的重要手段。
数值模型可以模拟大气中的物理过程,并预测未来几小时或几天的天气情况。
通过分析模型的输出,气象学家可以得出雷暴天气可能发生的概率和时间。
三、雷暴天气的危害和应对措施雷暴天气带来的危害不容忽视。
雷电可能引发火灾,破坏建筑物和设备,甚至导致人员伤亡。
此外,雷暴还伴随着强风、冰雹和暴雨,可能引发洪水和山体滑坡等灾害。
为了应对雷暴天气的危害,我们需要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首先,我们应该保持室内,远离开放的空旷地区和高大的物体。
其次,我们应该避免在雷暴天气中进行户外活动,特别是在水边和高山地区。
同时,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警报,及时采取措施,确保自身的安全。
总结起来,雷暴天气的形成与大气中的不稳定性和湿度有关。
行成雷暴的基本条件
行成雷暴的基本条件
一、气候条件
雷暴的形成首先需要一定的气候条件。
一般来说,雷暴多发生在温带和热带地区,特别是夏季。
这是因为夏季气温升高,地表变暖,形成了不稳定的大气层。
此外,高湿度和大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也是雷暴发生的重要气候条件。
二、大气状况
大气状况也是雷暴形成的重要因素。
当大气层中存在较大的温度梯度时,也就是不同高度的温度差异较大时,容易形成对流运动。
大气中的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相互作用,产生了强烈的对流运动,为雷暴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三、地形因素
地形因素对雷暴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
山脉和海洋等地形特征会改变气流的走向和流速,形成局部的气候差异,从而为雷暴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山脉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的交替运动,加上地形的阻挡作用,更容易形成雷暴。
四、触发机制
雷暴的形成还需要一定的触发机制。
常见的触发机制包括冷锋、暖锋、对流层边界和地面热力触发等。
当冷锋和暖锋相遇时,会产生巨大的气流对撞,形成雷暴云。
对流层边界是不同气团之间的分界
线,当两个不同气团在对流层边界上相遇时,也容易形成雷暴。
此外,地面的热力触发也是雷暴发生的重要机制,当地表温度升高,产生强烈的对流运动,也会促使雷暴的形成。
雷暴的形成需要一系列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作用。
气候条件、大气状况、地形因素和触发机制都是影响雷暴形成的重要因素。
只有当这些条件和机制相互配合,才能形成强大而持久的雷暴现象。
通过对这些条件和机制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雷暴的形成与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更好的保障。
雷暴的形成,特点以及危害
雷暴的形成,特点以及危害雷暴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强雷暴常伴随大风、大雨或冰雹,它不仅直接影响人类的生活,雷击还可造成伤亡、引起火灾、建筑物倒塌、电子设备还能被感应雷损坏等。
因此天气预报的分析和工业、农业、计算机网络等都离不开准确的雷暴资料。
1雷暴的形成条件由对流旺盛的积雨云引起的,伴有电闪雷鸣的局地风暴,称为雷暴。
雷暴是由强烈的积雨云产生的,形成强烈的积雨云需要三个条件:(1)生厚而明显的不稳定气层。
(2)充沛的水汽。
(3)足够的冲击力。
我国雷暴天气多出现在夏季和秋季,南方多于北方,我国南方偶有冬季出现,山区多于平原。
根据不同的大气条件和地形条件一般将雷暴分为热雷暴锋雷暴和地形雷暴三大类1.1热雷暴主要是由于局地强烈受热,使地面迅速增温,在大尺度天气系统比较弱的情况下,由近地面气层的超绝热层结形成而发展成的热雷暴多发生在炎热季节的午后到傍晚,云的演变一般为淡积云浓积云积雨云1.2锋雷暴主要是冷气团和暖气团相遇,冷空气排挤暖而湿的空气,并把它抬升起来,使那个地方的天气发生急剧地变化锋根据冷暖空气流动的情况分暖锋雷暴和冷锋雷暴且以冷锋雷暴为主,冷锋的冲击力量锋前暖湿空气的状态直接决定冷锋雷暴生成与否如果观测到了系统云钩卷云,一般预示着天气将要变化,可能产生锋面雷暴1.3地形雷暴在山岭地区特别容易产生雷雨当暖空气经过山坡被强迫上升时,在山地迎风的一面空气沿山坡上升,到一定高度变冷而形成雷云;但到了山背风的那一面,空气沿山坡下沉,温度升高,雷雨消散或减弱。
2雷暴来临时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2.1气温变化雷暴产生之前,测站一般被暖湿空气所盘踞,所以常会感到闷热;雷暴发生时,积雨云中下沉的冷空气代替了原来的暖湿空气,所以温度骤然降低夏季,一次强的雷暴过程常可使气温下降10以上;随着雷暴远离测站,降水结束,气温又慢慢开始回升。
2.2气压变化雷暴处于发展阶段时,地面气压直下降,因为积雨云中上升气温使高层辐散大于低层辐合,云中水汽凝结释放的潜热使空气增温气柱膨胀;到成熟阶段,由于下降冷空气的出现,气压便突然上升,且在积雨云的正下方达到最大,几乎是和气温的下降同时出现;随着雷暴的远离,气压又开始恢复正常。
雷暴天气特征分析及其防灾减灾措施
雷暴天气特征分析及其防灾减灾措施
雷暴天气是一种强烈的天气现象,它通常由大气中静电的积累和释放引起。
在多数情
况下,雷电暴雨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研究雷暴天气的特征和防灾减灾措施对我
们预防和避免灾害尤为重要。
1. 气象条件:雷暴天气通常出现在高温、潮湿和不稳定的气象条件下。
2. 雷暴云的特征:雷暴云通常具有高高的云顶,向上穿越对流层,但云底不高,多
在2000米以下。
通常有一个平展的云底,形成一个“平顶云塔”,其后方云体层层叠叠,形成了雷雨云的经典形态。
雷暴云常常有显著的垂直运动、大量的水汽和冰晶,以及强烈
的云间放电现象。
3. 云间放电现象:雷暴云中的电荷通过云间放电而释放。
这种放电现象包括闪电和
雷声,通常伴随着强劲的风和大量的降雨。
4. 时间和空间特征:雷暴天气通常发生在夏季,一般在下午或晚上,短暂持续时间。
它们可能呈线状或团状,出现在局部或广阔地区。
1. 提高观测和预警能力:及时了解雷暴的形成、发展和消散,对遭受雷暴天气风险
的人员提供预警和提示。
2. 避免户外活动:如果听到雷声,应尽快避开室外开放区域,如高山、荒野和露天
运动场。
3. 保护建筑物和设备:建筑物和设备应升级到符合培训标准,并配备避雷装置,以
减少雷电和闪电可能造成的损害。
4. 提高公众意识:定期进行防雷知识的宣传和培训,缓解公众胆怯情绪,增强反应
能力。
总之,掌握雷暴天气的特征,了解防灾减灾的策略和措施,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有
助于减少雷暴天气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雷暴天气特征分析及其防灾减灾措施
雷暴天气特征分析及其防灾减灾措施雷暴天气是指大气中产生雷电现象的一种天气现象。
雷暴天气通常伴随着强对流,高强度的降水和强烈的电流,对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本文将对雷暴天气的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防灾减灾的措施。
雷暴天气的特征:1. 低压和高温:雷暴天气通常在夏季出现,当大气中的水汽在高温的作用下形成层状云,使得气压下降。
这种低压和高温的气候条件为雷暴天气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2. 充足的水汽:雷暴天气的形成需要充足的水汽。
当大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时,就会发生对流,从而引发雷暴天气。
3. 不稳定的大气:雷暴天气通常伴随着不稳定的大气条件,即大气中的温度和湿度的垂直变化较大。
这种不稳定性使得大气易于产生对流,从而形成雷暴天气。
4. 强对流和降水:雷暴天气主要表现为强烈的对流和降水,伴随着激烈的雷电活动和狂风暴雨。
雷击产生的强电流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大雨容易引发山洪和水灾。
减灾措施:1. 加强雷暴天气监测预警:各级气象部门应加强雷暴天气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居民做好防护措施。
公众也应关注天气预报,及时了解雷暴天气的情况,做好防范准备。
2. 避免室外活动:在雷暴天气过程中,人们应尽量避免在室外活动,特别是在雷雨季节。
如果必须外出,应选择安全的室内避雷设施,避免暴雨和雷电直接对人身造成伤害。
3. 避免接触金属物品:雷暴天气时,尽量避免接触金属物品,特别是铁质和铝质物品。
雷电喜欢打击高大的金属物体,接触金属有可能引发雷击事故。
4. 加强建筑物的防雷设施:对于住宅和大型建筑物,应加强防雷设施的建设。
这包括安装避雷针和接地装置等,提高建筑物的防雷能力。
还应做好地下排水系统的设计,防止暴雨引发的洪水。
5. 教育公众防雷常识:各级政府和学校等应加强防雷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教育公众远离高大的树木、避免站在露天空地,避免使用高空物体等,以降低雷击风险。
雷暴天气具有比较明显的特征,包括低压和高温、充足的水汽、不稳定的大气条件以及强对流和降水。
雷暴形成的三个条件
雷暴形成的三个条件
雷暴形成的条件有充足的水汽,不稳定的大气和上升运动。
雷暴是发生于热带和温带地区的局地性强对流天气。
雷暴发生时可伴随有雷击、闪电、强风和显著的降水,例如雨或冰雹。
形成雷暴的积雨云发展旺盛,云的上部常有冰晶。
冰晶的凇附、水滴的破碎以及空气对流等过程,使云中产生电荷。
云中电荷的分布很复杂,但总的说来,云的上部以正电荷为主,云的中、下部以负电荷为主,云的下部前方的强烈上升气流中还有一范围小的正电区。
因此,云的上、下之间形成一个电位差,当电位差大到一定程度后,就产生放电,这就是平常所见得闪电现象,放电过程中,闪道中的温度骤增,使空气体积急剧膨胀,从而产生冲击波,导致强烈的雷鸣。
当云层很低时,有时可形成云地间放电,这就是雷击。
因此,雷暴是大气不稳定状况的产物,是积雨云及其伴生的各种强烈天气的总称。
地理雷暴知识点总结
地理雷暴知识点总结雷暴是一种天气现象,包括雷电、雷雨、暴风等。
雷暴在地理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也与气候、环境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对地理雷暴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这一天气现象。
一、雷暴的形成原因雷暴是由于大气中存在不稳定的气团而导致的天气现象。
通常情况下,雷暴是在暖湿气流和冷干气流相遇的地方形成的。
当暖湿气流与冷干气流相遇时,暖空气会被迫上升,形成冷暖空气交汇的结构。
在上升的过程中,水汽会凝结成云,并逐渐形成雷暴云。
当云层内部的水汽和冰粒子碰撞时,会产生静电,最终形成闪电和雷声。
二、雷暴的地理分布雷暴在地理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通常集中在赤道附近和副热带地区。
在赤道附近,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大气环流比较活跃,暖湿气流和冷干气流相遇的机会较多,因此雷暴活动比较频繁。
在副热带地区,由于季风气候的影响,暖湿气流和冷干气流也容易相遇,因此雷暴活动也比较常见。
另外,雷暴在陆地和海洋之间也有着一定的差异。
通常情况下,由于海洋面积较大,水汽蒸发较多,暖湿气流相对较多,因此海洋地区的雷暴活动相对较频繁。
而在陆地上,由于地表温度差异较大,暖湿气流和冷干气流的相遇机会也比较多,因此雷暴活动也比较常见。
三、雷暴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雷暴对人类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包括交通、农业、生活等方面。
1. 交通方面:雷暴过程中,会伴随着强风、大雨等天气现象,可能会对交通造成一定的影响。
例如,大风可能会导致树木倒塌、电线断裂等现象,影响道路的通畅;大雨可能会造成道路积水、泥石流等现象,也会对交通造成一定的困扰。
2. 农业方面:雷暴过程中的强风、大雨等天气现象可能会对农作物造成一定的危害。
例如,大风可能会导致农作物折损、倒伏等现象;大雨可能会导致农田积水、土壤冲刷等现象,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3. 生活方面:雷暴过程中的闪电、雷声等天气现象可能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困扰。
例如,闪电可能会造成火灾、电力设备故障等现象;雷声可能会导致动物受惊、婴幼儿哭闹等现象,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浅谈雷暴形成条件与注意事项
浅谈雷暴形成条件与注意事项
雷暴是指风暴中由于大量冰晶和雨滴等累积和向下滑动而诱发电雷的现象,为山雨、
冰雹以及雹夹雷的附带现象。
导致雷暴的条件有:
一、气温升高。
当夏季“热带夜晚湿度和空气温度达到临界值”时,空气中的水蒸气
变得特别潮湿,这是雷暴的最基本条件。
二、云层较低。
大气中的湿度如果太高,仅有高温是不足以形成雷暴的。
这时,对流
层低于2500米时,有利于雷电云的形成,湿度升高、气温升高时积累这种云缓解较大的
便是雷电云的形成。
三、有助因素。
雷暴发展的前提是有助因素,尤其是发展强烈雷暴。
它反映了雷暴发
展的绝对条件,即湿度和气温的升高及云层的低洼状况,有助因素有高偏对流,大气静力
及等温层的乱流动力。
雷暴诱发时,受其影响的地区应注意以下几点:
1、警惕雷击。
雷击有可能伤害人身健康,当及时警惕雷击,避开室外和空旷的处所,不要在雷暴中洗澡、接电线等活动,尽量不要站在远射的树下及悬崖的边缘,以免受到雷
电的伤害。
2、注意供电。
雷电有可能会使电线电缆引发火灾,因此,防止火灾要时刻注意检查
电线和电缆,如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3、注意避雨防湿。
雷暴一般伴有大量水滴或冰晶,而在雨中处于室外的人可能会受
到湿度,因此,防止受湿要仔细检查室外房屋结构,密封防水措施让水滴无法进入,这样
可以防止家里家具受潮受损。
此外,在雷暴等易受气象变化的天气时期,还应该把握室外天气的变化,及时关闭室
外窗户或者做好加固防范准备,防止被自然因素所损坏。
雷暴的概念及形成原理教学内容
雷暴的概念及形成原理雷暴的概念及形成原理雷暴是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性天气。
它产生在强烈发展的积雨云中,伴有强烈的阵雨或暴雨,有时伴有冰雹和龙卷。
产生雷暴的积雨云,称做雷暴云。
【雷暴发生的条件】雷暴会在大气不稳定时发生,并且会制造大量的雨水或冰晶。
通常其发生有三种特定情况:➢地球大气层低空带的湿度很高,这可以由露点温度观察得到➢高空与低空的温度差异极大,亦即是气温递减率极大➢冷锋(使暖气团抬升)受到外力的逼迫而汇聚PS:阻挡层是指温度递减率很小、等温或逆温的气层。
又称:稳定层、等温层、逆温层,还常称“暖盖”。
作用:①限制、抑制对流的发展;②积聚不稳定能量,使积聚的不稳定能量集中释放。
【雷暴的分类】根据冲击力可以将雷暴分为:热雷暴、地形雷暴、天气系统雷暴(锋面雷暴、冷涡雷暴、空中槽和切变线雷暴、副热带高压(太高)西部雷暴)➢地形雷暴:它是暖湿不稳定空气在山脉迎风坡被强迫抬升而形成的雷暴。
在山岭地区,当暖空气经过山坡被强迫上升时,在山地迎风的一面空气沿山坡上升,到一定高度变冷而形成雷云;但到了山肪背风的那一面,空气沿山坡下沉,温度升高,雷雨消散或减弱。
特别是在滨海的山岳地带,近海的一面山坡上便常易有雷雨发生,这是由于海风潮气特重的缘故。
➢热雷暴:因热力抬升作用而形成,多发生在单一气团内部。
常常出现在大陆夏季闷热、无风和晴朗的夏天的午后。
➢锋面雷暴:在两个大的气团移动的界面上,也就是在冷气团和暖气团相遇的锋面上发展起来的雷暴。
这时冷空气总在暖空气下面,排挤暖而湿的空气,并把它抬升起来,于是引起当地的天气的急剧变化。
冷锋、暖锋、静止锋上都可产生雷暴,但以冷锋雷暴出现最多,强度也较强,而暖锋雷暴较少。
【雷暴的生命周期】雷暴的生命周期有三个阶段,分别是积云阶段、成熟阶段及消亡阶段。
➢积云阶段:云较四周的空气暖和,因此云内部的空气加速向上升,并很快升到温度远低于凝点的高度。
所以四周大量的小水点、冰晶或雪片向云内汇聚,这时只有不断增强的上升气流而没有下降气流。
雷暴天气特征分析及其防灾减灾措施
雷暴天气特征分析及其防灾减灾措施雷暴天气是指由于强对流天气而形成的大气现象,常常伴随着闪电、雷声和暴雨等天气现象。
雷暴天气不仅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还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威胁。
因此,深入了解雷暴天气的特征及防灾减灾措施对于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一、雷暴天气的特征分析1. 雷暴天气的形成原因雷暴天气的形成是由于不稳定的大气条件和大气中的强对流活动引起的。
当大气中的水汽含量较高、温度逐渐上升并形成对流层时,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之间的对流不稳定性增强。
同时,云层中的水滴和冰晶碰撞生成静电,当静电累积至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闪电和雷声。
2. 雷暴天气的主要特征雷暴天气的主要特征包括闪电、雷声和暴雨。
闪电是因为大气中的静电放电而产生的强光现象,常常伴随着巨大的雷声。
雷声是由于闪电放电时引起的大气震动而产生的声音,声音的传播速度较慢,可以通过测量闪电和雷声之间的时间来计算雷暴的距离。
暴雨是雷暴天气的另一个特征,其降水量较大、短时强降水、伴有狂风和冰雹。
二、雷暴天气的防灾减灾措施1. 预警和预防措施对于雷暴天气,及时的预警和预防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天气预报部门通过卫星和雷达监测,可以提前预测雷暴天气,并发出预警信息。
公众应及时关注天气预报,避免在雷暴天气下进行户外活动,尽量待在室内避险。
2. 建设避雷设施在雷暴天气中,人们在室内避险是较为安全的选择。
因此,在建设住宅和公共场所时,应加强避雷设施的建设。
避雷设施包括避雷针、避雷网和接地装置等,可有效引导和分散雷击电流,保护建筑物和人身安全。
3. 加强宣传教育为了提高公众的雷暴天气防范意识,相关部门应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宣传栏、社交媒体和电视等渠道,向公众普及雷暴天气的特征和防灾减灾知识,让大家了解并掌握正确的防护方法。
4. 室外活动的防护措施在雷暴天气下,如果人们不得不进行室外活动,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例如,避免站在高处或靠近金属物体,不在露天场所停留,同时避免接触金属物体。
雷暴的概念及形成原理
雷暴的概念及形成原理雷暴是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性天气。
它产生在强烈发展的积雨云中,伴有强烈的阵雨或暴雨,有时伴有冰雹和龙卷。
产生雷暴的积雨云,称做雷暴云。
【雷暴发生的条件】雷暴会在大气不稳定时发生,并且会制造大量的雨水或冰晶。
通常其发生有三种特定情况:地球大气层低空带的湿度很高,这可以由露点温度观察得到高空与低空的温度差异极大,亦即是气温递减率极大冷锋(使暖气团抬升)受到外力的逼迫而汇聚对流天气的形成条件①水汽条件充沛的水汽②对流的形成不稳定层结大气中需要有大量的不稳定能量存储抬升条件足够的冲击力对流发展的决定因素不稳定层结(大气的不稳定能量)阻挡层的破坏:地面加热、有组织的垂直运动抬升条件(对流冲击力)热力:自由对流或热力对流动力:地形抬升、锋面抬升系统性的上升运动:槽线、切变线、低压、低涡PS:阻挡层是指温度递减率很小、等温或逆温的气层。
又称:稳定层、等温层、逆温层,还常称“暖盖”。
作用:①限制、抑制对流的发展;②积聚不稳定能量,使积聚的不稳定能量集中释放。
【雷暴的分类】根据冲击力可以将雷暴分为:热雷暴、地形雷暴、天气系统雷暴(锋面雷暴、冷涡雷暴、空中槽和切变线雷暴、副热带高压(太高)西部雷暴)地形雷暴:它是暖湿不稳定空气在山脉迎风坡被强迫抬升而形成的雷暴。
在山岭地区,当暖空气经过山坡被强迫上升时,在山地迎风的一面空气沿山坡上升,到一定高度变冷而形成雷云;但到了山肪背风的那一面,空气沿山坡下沉,温度升高,雷雨消散或减弱。
特别是在滨海的山岳地带,近海的一面山坡上便常易有雷雨发生,这是由于海风潮气特重的缘故。
热雷暴:因热力抬升作用而形成,多发生在单一气团内部。
常常出现在大陆夏季闷热、无风和晴朗的夏天的午后。
锋面雷暴:在两个大的气团移动的界面上,也就是在冷气团和暖气团相遇的锋面上发展起来的雷暴。
这时冷空气总在暖空气下面,排挤暖而湿的空气,并把它抬升起来,于是引起当地的天气的急剧变化。
冷锋、暖锋、静止锋上都可产生雷暴,但以冷锋雷暴出现最多,强度也较强,而暖锋雷暴较少。
14雷暴的结构和天气
14雷暴的结构和天气雷暴是一种天气现象,指的是由于大气中存在强烈的上升气流和不稳定的能量分布而形成的电子磁场波动,产生电荷分离并产生闪电和雷声的过程。
雷暴通常伴随着强风、暴雨、冰雹等天气现象,对人们的生活和农业产生很大影响。
下面将详细介绍雷暴的结构和天气特征。
雷暴是由于大气中存在的强大垂直气流所引起的,这些气流使湿空气上升至高空。
在上升的过程中,水汽开始冷却并凝结成云。
云中存在着大量的冰晶和水滴,它们之间的碰撞以及与空气的摩擦会产生静电,从而引发了雷电现象。
当雷电放电时,会伴随着光和声的释放,形成闪电和雷鸣。
雷暴的结构可以分为四个主要层次:对流层顶、对流层云顶、对流层顶低温区和对流层下降层。
对流层顶位于对流层的最顶部,高度约为10-15千米,这里的温度非常低。
在对流层顶的下方,云顶开始形成。
云顶的高度和温度因地区和季节而异,一般位于对流层顶以下5-10千米。
在云顶的下方,有一个温度递减的区域,被称为对流层顶低温区。
最后,对流层下降层位于对流层底部。
雷暴天气的特征主要包括风、降水和电活动。
雷暴通常带来强劲的上升气流,造成强风和瞬时性强降水,即暴雨。
因为雷暴中的降水颗粒比较大,下落速度较快,所以暴雨往往伴随着较大的降水强度。
此外,雷暴还会带来冰雹,即在云中形成的冰球,这些冰球在云中上升和下降多次,最终降落到地面上。
冰雹的大小取决于雷暴中的垂直气流强度和云中的冰晶大小。
雷暴中的电活动非常强烈。
雷电通常是在云之间或云与地面之间产生的大气电场放电。
当云中的正电和负电之间的电压差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放电现象。
这些放电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声能,形成闪电和雷鸣。
闪电是由于电流在气体中流动时释放的强烈光辐射,而雷鸣则是由于闪电产生的爆炸声和震动声在大气中传播而产生的。
总之,雷暴是一种伴随着强风、暴雨和冰雹的天气现象。
它的结构主要包括对流层顶、对流层云顶、对流层顶低温区和对流层下降层。
雷暴天气的特征主要包括风、降水和电活动。
雷暴产生条件
雷暴产生条件
雷暴是一种强烈的暴风雨,其前面伴随着强烈的闪电和雷声。
雷暴是由复杂的气象条件和气象现象控制的,其发生的条件有很多。
首先,雷暴的发生需要有热空气上升的条件。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夏季,当空气中的水分蒸发,使空气温度变低时。
此时,空气凝结形成小水滴,加上受到热气上升和较冷的高空气流,空气就会升起。
此时,云朵就会高高升起,空气中的气压和温度都会急剧下降,从而形成低压,使雷暴得以发生。
其次,雷暴需要有一个层状结构,这样才可能产生闪电和雷声。
通常来讲,雷暴形成的层状结构是由一层热空气、一层较冷的高空流以及一层较暖的低压空气组成的。
当热空气上升的过程中,它会凝结成水滴,而较冷的高空流引起的冷空气也会同样凝结成水滴。
此时,空气中的水滴会重力传导,形成一种层状结构,这有利于闪电和雷声的发生。
最后,雷暴需要有一定的湿度条件,即空气中的水分足够,才可能发生雷暴现象。
如果空气中湿度不足,那么就不容易形成雷暴,因为空气中的水分不足,无法形成雷暴所需要的水滴,因此也就不可能产生雷暴。
综上所述,雷暴的发生需要热空气上升的条件与一定的湿度、一个层状结构,这些都是雷暴发生的必要条件。
如果只满足一两个条件,是不足以发生雷暴的,只有在所有条件同时被满足时,雷暴
才会发生。
气象雷暴
雷暴“雷暴”一词指积雨云中所发生的雷电交作的激烈的放电现象,同时也指产生这种现象的天气系统。
雷暴一般伴有阵雨,有时则伴有大风、冰雹、龙卷风等天气现象。
通常把只伴有阵雨的雷暴称为“一般雷暴”,而把伴有暴雨、大风、冰雹、龙卷等严重的灾害性天气现象之一的雷暴叫做“强雷暴”。
1.雷暴的结构及雷暴的天气成因一、雷暴的形成条件雷暴是由强烈发展的积雨云产生的,形成强烈的积雨云需要如下三个条件:(1)深厚而明显的不稳定气层(2)充沛的水汽(3)足够的冲击力雷暴是一种强烈的对流性天气,深厚而明显的不稳定大气层具有大量的不稳定能量,为强烈对流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水汽。
充沛的水汽,一般是形成庞大的积雨云体,兴雨降雹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水汽凝结时释放的潜热也是能量的重要来源。
雷鸣、闪电、及强风所需的能量都是从云中水汽凝结时释放潜热得到的,所以在某种意义上,雷暴是自我发展的:产生的降水越多,被释放到雷暴中的能量也越多。
但大气中不稳定能量和水汽的存在,只具备了发生雷暴的可能性,要使可能变为现实,还需有促使空气上升达到自由对流高度以上的冲击力,这样,不稳定能量才能释放出来,上升气流才能猛烈的发展,形成雷暴云。
大气中的冲击力有:地表受热不均;地形抬升;锋面、气旋、槽线、低涡等天气系统所引起的辐合上升运动等。
产生雷暴的三个条件,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侧重。
在潮湿的不稳定气团中,能否形成雷暴主要看有没有足够的冲击力;在山区,抬升作用经常存在,是否有雷暴产生就主要看有没有暖湿不稳定气层。
在夏季,发生雷暴之前常常使人感到十分闷热,就说明大气低层气温高、层结不稳定、水汽含量大,这时,如果有冲击力作用,就可以产生雷暴。
二、一般雷暴的结构和天气雷暴的结构和天气实际上是指雷暴云的结构和天气,雷暴云根据其结构的不同可分为一般雷暴和强烈雷暴。
(一)一般雷暴单体的生命史构成雷暴云的每一个积雨云称为雷暴单体。
雷暴单体是一个对流单元,它是构成雷暴云的基本单位。
雷暴生成的三个基本条件
雷暴生成的三个基本条件雷暴,嘿,听起来就让人心跳加速,是吧?要说雷暴的生成,首先得聊聊三个基本条件。
这可是大自然的魔法,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想象一下,乌云密布,天空一片阴沉,雷声轰鸣,闪电划破天际,哇,那场面可真是让人热血沸腾。
得有足够的水汽。
你想啊,空气里得有湿气,才能形成那种厚厚的云层。
就像是锅里煮水,蒸汽不断上升,最后形成水滴。
空气湿度越高,云层就越厚,最后聚集得越多,电闪雷鸣就离我们不远了。
这水汽可不是小打小闹的,要是天气干燥,雷暴就很难出现。
你说,生活中缺点儿水,哪能生出花来?然后,气温差也是个关键。
高温和低温的对比,嘿嘿,就像两个天生冤家,一见面就打起来。
热空气向上升,冷空气往下沉,没过多久,这俩就开始厮杀,形成了强烈的对流。
这种对流就像是在天上开了一场舞会,热气球一飞冲天,冷空气在下面撑着场面,结果就是雷声大作,闪电四射。
人们总说,火热的心情和冷静的思考不能在一起,这里可真是活生生的证明。
地形也不能忽视。
高山、平原、海洋,各种地形影响着空气的流动。
比如,山地的空气流动复杂,热空气在山脚聚集,像是个藏不住秘密的小姑娘,迫不及待地想往上跑,结果就形成了雷暴。
这就像生活中,总有那么几个朋友,总是愿意站出来,引起一场热闹,结果大家都围着他们转。
那种热闹劲儿,可真让人回味无穷。
雷暴还得有个时间因素。
一般在夏天,天气热,水汽多,这时候雷暴最容易发生。
就像那种热情的聚会,大家都聚在一起,气氛一好,轰轰烈烈就来了。
你想啊,冬天冷得刺骨,谁愿意出门见风?所以,雷暴可不常见于寒冷的季节。
当这三大条件都具备时,嘿嘿,雷暴就要来了。
那种感觉,就像是你等待的心情终于要实现。
乌云压顶,闪电划过,仿佛连天空都在为之震撼。
这种自然的力量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震撼。
每一次雷暴都像是大自然的告白,让人忍不住想要记录下这一刻的美丽。
说到雷暴,很多人可能还会想到那些传说和故事。
每次雷电交加,总让人联想到神话中的雷神,仿佛天上有个大神在发怒,地球上的小人物可得小心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5-23
synoptic meteorology
by: Xieqian
5
对流和对流性天气形成条件
水汽条件 不稳定层结 抬升条件 对流 对流天气
2011-5-23
synoptic meteorology
by: Xieqian
6
积状云的形成
2011-5-23
synoptic meteorology
2011-5-23
synoptic meteorology
by: Xieqian
28
对流—强对流形成条件 对流 强对流形成条件
一般对流
水汽条件 不稳定层结 抬升条件 充沛的水汽 大气中需要有大量的不稳定能量存储 足够的冲击力 雷暴形成条件+环境条件: 雷暴形成条件+环境条件: 中低层有合适强度的垂直风切变 低层暖湿、 低层暖湿、中层干冷
2011-5-23 synoptic meteorology
++++++
冰晶、 冰晶、雪花
-20ºC
雪花、过冷水滴 雪花、
0ºC ------
水滴
by: Xieqian
27
二、强雷暴形成条件及天气
强风暴:是指在较强的垂直风切变中发展 强风暴: 起来的,常常造成强风、冰雹、 起来的,常常造成强风、冰雹、暴雨和龙 卷天气的强对流天气系统。 卷天气的强对流天气系统。
by: Xieqian
7
一、雷暴的形成条件及天气
雷暴是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性天气。 雷暴是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性天气。 它产生在强烈发展的积雨云中, 它产生在强烈发展的积雨云中,伴有强烈 的阵雨或暴雨,有时伴有冰雹和龙卷。 的阵雨或暴雨,有时伴有冰雹和龙卷。产 生雷暴的积雨云,称做雷暴云。 生雷暴的积雨云,称做雷暴云。 一般雷暴:伴有闪电、雷鸣、阵风、阵雨 一般雷暴:伴有闪电、雷鸣、阵风、 强雷暴:伴有强风、冰雹、 强雷暴:伴有强风、冰雹、龙卷
2011-5-23
synoptic meteorology
by: Xieqian
33
下沉冷空气向外扩展
强烈冲击、 强烈冲击、抬升前方暖空气
2011-5-23
synoptic meteorology
by: Xieqian
34
强雷暴云的气流结构特征
① 倾斜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并存,上升与 倾斜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并存, 下沉气流不互相干扰 上升气流右前方流入, ② 上升气流右前方流入,上升后向前方流 出,形成云砧 下沉冷空气近地层向外直线辐散, ③ 下沉冷空气近地层向外直线辐散,强烈 冲击、抬升前方暖空气,形成飑线 冲击、抬升前方暖空气,
synoptic meteorology by: Xieqian 29
普通雷暴
强雷暴
2011-5-23
强雷暴云的气流结构
有稳定、强大的升降气流, 有稳定、强大的升降气流, 升降气流同时并存,互不干扰,且相互促进, 升降气流同时并存,互不干扰,且相互促进,维持相当长时间
2011-5-23 synoptic meteorology by: Xieqian 30
中国天气过程
2011-5-23
synoptic meteorology
by: Xieqian
1
雷暴形成的条件及天气
一.普通雷暴的形成条件及天气 二.强雷暴的形成条件及天气 三.中小尺度天气系统与大尺度天气系统 之间的联系
2011-5-23
synoptic meteorology
by: Xieqian
阻挡层:是指温度递减率很小、等温或逆 阻挡层:是指温度递减率很小、 温的气层。又称:稳定层、等温层、 温的气层。又称:稳定层、等温层、逆温 还常称“暖盖” 层,还常称“暖盖”。 双重作用: 双重作用: 限制、抑制对流的发展; 1、限制、抑制对流的发展; 2、积聚不稳定能量,使积聚的不稳 积聚不稳定能量, 定能量集中释放。 定能量集中释放。 阻挡层的破坏:地面加热、 阻挡层的破坏:地面加热、有组织的垂直 运动
2011-5-23
synoptic meteorology
by: Xieqian
15
积云阶段
2011-5-23
synoptic meteorology
by: Xieqian
16
积云阶段Cu积云阶段Cu-TCu Cu
特点: 特点: 云内都是上升气流(淡积云中5m/s,浓积云 云内都是上升气流(淡积云中5m/s,浓积云 5m/s, 15- 中15-20m/s) 等温线向上凸, 等温线向上凸,有利于上升气流发展 云大多由水滴构成,一般没有降水和闪电, 云大多由水滴构成,一般没有降水和闪电, 没有下沉气流出现. 没有下沉气流出现.
2011-5-23
synoptic meteorology
by: Xieqian
21
2011-5-23
synoptic meteorology
by: Xieqian
22
决定雷暴单体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因子是 升降气流的变化 •当上升气流旺盛而水滴还不大时,雷暴处 当上升气流旺盛而水滴还不大时, 当上升气流旺盛而水滴还不大时 于发展阶段; 于发展阶段; •当水滴增大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下沉气 当水滴增大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 当水滴增大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 流出现,雷暴发展到最旺盛时期; 流出现,雷暴发展到最旺盛时期; •当下沉气流在云中占主要时,消散阶段就 当下沉气流在云中占主要时, 当下沉气流在云中占主要时 到了 升降气流的转换通常很快(15-30分钟) 升降气流的转换通常很快(15-30分钟) 分钟
2011-5-23
synoptic meteorology
by: Xieqian
17
成熟阶段
2011-5-23
synoptic meteorology
by: Xieqian
18
积雨云阶段Cb(成熟阶段) 积雨云阶段Cb(成熟阶段) Cb(成熟阶段
特点: 特点: 上升气流比积云阶段更强大 出现降水, 出现降水,降水的拖曳使得局部开始出 现系统的下降气流,等温线呈波状, 现系统的下降气流,等温线呈波状,上 升气流区温度高, 升气流区温度高,下降气流区温度低 云中下降的冷空气至地面后, 云中下降的冷空气至地面后,向四周辐 强烈冲击暖空气, 散,强烈冲击暖空气,促使新雷暴产生 产生并发展, 产生并发展,形成阵风锋 云体厚度很大,不同高度上组成不同, 云体厚度很大,不同高度上组成不同, 云顶成砧状。云中电荷积累,云顶达- 云顶成砧状。云中电荷积累,云顶达- 20度高度以上时 度高度以上时, 20度高度以上时,开始有闪电出现
2011-5-23 synoptic meteorology by: Xieqian 12
对流的冲击力: 对流的冲击力:
热力:自由对流或热力对流 热力: 动力:地形抬升、锋面抬升, 动力:地形抬升、锋面抬升,系统性的 上升运动(槽线、切变线、低压、低涡) 上升运动(槽线、切变线、低压、低涡)
2011-5-23
2011-5-23 synoptic meteorology by: Xieqian 26
雷电
雷电是由积雨云中 冰晶“温差起电” 冰晶“温差起电”以及 其它起电作用所造成的 云与地之间或云与云之 间的放电现象。 间的放电现象。一般当 云顶发展到-20℃等温 云顶发展到-20℃等温 线高度以上时, 线高度以上时,云中便 有了足够多的冰晶, 有了足够多的冰晶,因 此,就会出现闪电和雷 鸣。
2011-5-23
synoptic meteorology
by: Xieqian
14
雷暴单体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雷暴单体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积云阶段:云中没有降水和下沉气流出现; 积云阶段:云中没有降水和下沉气流出现; 成熟阶段:有降水和下沉气流出现; 成熟阶段:有降水和下沉气流出现; 消亡阶段:云中以下沉运动为主、 消亡阶段:云中以下沉运动为主、上升减弱
2011-5-23
synoptic meteorology
by: Xieqian
35
云中气流组织化表现在: 云中气流组织化表现在:
升降气流呈倾斜状, ① 升降气流呈倾斜状,并互相不干扰 对水滴的筛选作用, ② 对水滴的筛选作用,不至因云中降落物的 拖带作用而减弱上升气流 中空干冷空气的流入, ③ 中空干冷空气的流入,加强风暴中下沉气 流和低层冷空气外流 冲击前方暖湿空气,使对流更猛烈、 ④ 冲击前方暖湿空气,使对流更猛烈、更持 久
2
2011-5-23
synoptic meteorology
by: Xieqian
3
雷暴活动地区特征
南方多于北方 山地多于平原 内陆多于沿海 陆地多于水面 •最多是云南南部与海南,两广地区 最多是云南南部与海南, 最多是云南南部与海南 •最少的地区在塔里木、柴达木、吐鲁番盆 最少的地区在塔里木、 最少的地区在塔里木 柴达木、 地和藏北高原。 地和藏北高原。
1.气温:雷暴来临气温下降 1.气温: 气温 2.气压 气压: 2.气压:雷暴移来之前气压一直下降雷暴临近 时气压开始上升 3.风 3.风: 雷暴移来之前风向雷暴吹去 雷暴移来, 雷暴移来,风向雷暴前方吹去 冷空气中心过后,风吹向雷暴后方 冷空气中心过后, 4.阵雨 阵风后, 阵雨: 4.阵雨:阵风后,一般是强度较大的阵雨 5.雷电 雷暴云中,云与地面、 雷电: 5.雷电:雷暴云中,云与地面、云与云间都会 出现闪电。 出现闪电。
2011-5-23 synoptic meteorology by: Xieqian 23
雷暴云中不同阶段的雷暴单体
2011-5-23
synoptic meteorology
by: Xieqian
24
2011-5-23
synoptic meteor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