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电工基础第五章教案
《电工基础教案》第五章 单相交流电路

理论课授课教案值——有效值,其依据是交流电流和直流电流通过电阻时,电阻都要消耗电能(热效应)。
设正弦交流电流i (t )在一个周期T 时间内,使一电阻R 消耗的电能为Q R ,另有一相应的直流电流I 在时间T 内也使该电阻R 消耗相同的电能,即Q R = I 2RT 。
就平均对电阻作功的能力来说,这两个电流(i 与I )是等效的,则该直流电流I 的数值可以表示交流电流i (t )的大小,于是把这一特定的数值I 称为交流电流的有效值。
理论与实验均可证明,正弦交流电流i 的有效值I 等于其振幅(最大值)I m 的0.707倍,即m m 707.02I II ==正弦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m m 707.02U UU ==正弦交流电动势的有效值为m m 707.02E EE ==例如正弦交流电流 i = 2sin(ωt - 30︒) A 的有效值I = 2 ⨯ 0.707 = 1.414 A ,如果交流电流i 通过R = 10 Ω 的电阻时,在一秒时间内电阻消耗的电能(又叫做平均功率)为P = I 2R = 20 W ,即与I = 1.414 A 的直流电流通过该电阻时产生相同的电功率。
我国工业和民用交流电源电压的有效值为220 V 、频率为50Hz ,因而通常将这一交流电压简称为工频电压。
因为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与最大值(振幅值)之间有确定的比例系数,所以有效值、频率、初相这三个参数也可以合在一起叫做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三、相位和相位差任意一个正弦量y = A sin(ωt + ϕ0)的相位为(ωt + ϕ0),本章只涉及两个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差(与时间t 无关)。
设第一个正弦量的初相为 ϕ01,第二个正弦量的初相为 ϕ02,则这两个正弦量的相位差为ϕ12 = ϕ01 - ϕ02并规定π≤≤1212 180ϕϕ或在讨论两个正弦量的相位关系时:(1) 当 ϕ12 > 0时,称第一个正弦量比第二个正弦量的相位越前(或超前) ϕ12; (2) 当 ϕ12 < 0时,称第一个正弦量比第二个正弦量的相位滞后(或落后)| ϕ12|; (3) 当 ϕ12 = 0时,称第一个正弦量与第二个正弦量同相,如图7-1(a)所示; (4) 当 ϕ12 = ± π 或 ±180︒时,称第一个正弦量与第二个正弦量反相,如图7-1(b)所示;(5) 当 212π±=ϕ或 ±90︒时,称第一个正弦量与第二个正弦量正交。
电工基础教案第5教案

电工基础教案第5教案课题序号章节名称13机电一体化高职113机电一体化高职2授课日期学时电路和电路的模型9月17日第5、6节9月18日第5、6节521.了解电路的两种功能。
知识和技能教学目标2.掌握电路的三种状态。
3.掌握电路的四个基本部分。
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研究、小组讨论相结合。
1.培养学生自学能力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1.电路的两种功能。
2.电路的四个基本部分。
1.电路的两种功能。
2.电路的四个基本部分。
教学难点讲授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自立研究、小组讨论相结合。
课前准备PPT预要求预书本电路和电路的模型1、电路有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在电路中有什么作用?课后作业2、什么是电路图?模仿电热棒电路图画一个电灯的电路图。
教学后记学生通过的本课的研究,了解了电路和电路的模型知识。
讲授过程(第1课时)学生活动教学环节教学预设引入(5分钟)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的电路有哪些?它们是由些什么元器件构成的?能完成什么样功能?(由学生举例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路)这些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新授30)一、电路的基本组成1.什么是电路电路是由各种元器件(或电工设备)按一定方式联接起来的总体,为电流的流通提供了路径。
听讲2.电路的基本构成电路的基本构成包孕以下四个局部:电源(供能元件):为电路提供电能的设备和器件(如电池、发机电等)。
负载(耗能元件):使用(消耗)电能的设备和器件(如灯泡等用电器)。
(3)辅助元件:掌握电路工作状况的器件或设备(如开关等)。
(4)联接导线:将电器设备和元器件按肯定方式联接起来(如各种铜、铝电缆线等)。
3.电路的状况1)通路(闭路):电源与负载接通,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气设备或元器件取得肯定的电压和电功率,进行能量转换。
2)开路(断路):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又称为空载状态。
3)短路(捷路):电源两端的导线直接相连接,输出电流过大对电源来说属于严重过载,如没有保护措施,电源或电器会被烧毁或发生火灾,所以通常要在电路或电气设备中安装熔断器、保险丝等保险装置,以避免发生短路时出现不良后果。
电工基础(第五版)第五章劳动版

目标:介绍电工基础知识提高 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内容:包括电工基础知识、实 践操作技能、安全操作规范等
特点:注重实践操作强调安全 操作规范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 能力
介绍电工基础第五版的主要内容 讲解电工基础第五版的主要知识点 分析电工基础第五版的难点和重点 提供电工基础第五版的练习题和答案 总结电工基础第五版的学习心得和经验 提供电工基础第五版的学习资源和参考资料
目的:PPT主要用于 制作演示文稿用于展 示、讲解、宣传等场 合方便观众理解和接 受信息
特点:PPT具有丰富 的模板和设计元素可 以制作出美观、生动 的演示文稿
应用:PPT广泛应用 于教育、商业、科研 等领域是现代办公和 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工 具
封面页:包括标题、作者、 日期等信息
目录页:列出所有章节和 子章节便于观众了解PPT 结构
,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P P T 概 述 03 电 工 基 础 概 念 04 劳 动 版 P P T 的 主 要 内 容 05 P P T 的 演 示 技 巧 06 P P T 的 实 用 性 和 应 用 场 景
背景:PPT是 PowerPoint的简称 是一种演示文稿软件 由微软公司开发
电功率:单位时间内电 能的消耗量
电容:储存电荷的能力
电磁感应:电流产生磁 场磁场产生电流
基尔霍夫定律:电路中 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 形成电流
电阻:阻碍电流流动的 能力
电能:电荷在电场中做 功的能力
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 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感:阻碍电流变化的 能力
主题:电工基础(第五版)第五 章劳动版
个人展示:用于个人展示展示个人能 力和成就
商业演示:用于产品推广展示公司实力 和品牌形象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第一章:电工基础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电工基础的基本概念和电工元件。
2. 掌握电路的基本定律和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教学内容:1. 电工基本概念: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电能等。
2. 电工元件: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
3. 电路的基本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电路的功率定律等。
4.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节点分析法、回路分析法、叠加原理、戴维南-纳恩定理等。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动画和图片等形式直观展示电工元件和电路。
2. 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工知识。
3.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增强实践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电工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电工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二章:直流电路教学目标:1. 掌握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2. 学会使用万用表等工具进行直流电路的测量。
教学内容:1. 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直流电源、直流电阻、直流电流等。
2. 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等。
3. 直流电路的测量工具:万用表、示波器等。
4. 直流电路的测量方法:电压测量、电流测量、电阻测量等。
教学方法:1. 结合实物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直流电路的知识。
2. 进行实验室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验室实践中的表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章:交流电路教学目标:1. 了解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和测量技巧。
教学内容:1. 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交流电源、交流电压、交流电流等。
2. 交流电路的特点:周期性、频率、相位等。
3. 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等。
(完整版)电工基础教案5章

课题5-1电流的磁效应5-2磁场的主要物理量课型新课授课班级授课时数2教学目标1.掌握直线电流、环形电流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以及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2.理解磁感应强度、磁通、磁导率和磁场强度的概念及匀强磁场的性质.教学重点磁场的四个物理量以及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教学难点磁场强度的大小与媒介质性质无关.学情分析教学效果教后记新课第一节电流的磁效应一、磁场磁极间相互作用的磁力是通过磁场传递的。
磁极在它周围的空间产生磁场,磁场对处在它里面的磁极有磁场力的作用。
二、磁场的方向和磁感线1.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任一点,小磁针静止,N极所指的方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2.磁感线:在磁场中画出一些曲线,在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与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同。
三、电流的磁场1.直线电流的磁场电流的方向与它的磁感线方向之间的关系用安培定则判定。
例:2.环形电流的磁场电流方向与磁感线方向之间的关系,用安培定则判定。
例:3.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电流方向与磁感线方向之间的关系用安培定则判定。
第二节磁场的主要物理量一、磁感应强度B1.它是表示磁场强弱的物理量BlI F(条件:导线垂直于磁场方向) B 可用高斯计测量,用磁感线的疏密可形象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2.单位:F ——N(牛顿),I —-A(安培),L ——m (米),B ——T (特斯拉) 3.B 是矢量,方向:该点的磁场方向。
4.匀强磁场:在磁场的某一区域,若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这个区域叫匀强磁场.二、磁通Φ1.ΦB S (条件:①B S ;②匀强磁场)2.单位:韦伯(Wb) 3.B=SΦ;B 可看作单位面积的磁通,叫磁通密度。
三、磁导率µ1.表示媒介质导磁性能的物理量。
真空中磁导率:µ410—7H m 。
相对磁导率:µrμμ 2.µr <1 反磁性物质;µr >1 顺磁性物质;µr 1 铁磁性物质.前面两种为非铁磁性物质µr 1,铁磁性物质µ不是常数.四、磁场强度H1.表示磁场的性质,与磁场内介质无关。
电工基础(第五版)第五章劳动版

位移测量
液位检测计
液位传感器实物图
精品课件 电容应用于位置测量
第五章 单相交流电
§5—3 单一参数交流电路
1.了解纯电阻交流电路、纯电感交流电路、纯电容交流电路 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关系和数量关系。
2.理解交流电路中瞬时功率、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概念。 3.理解电感和电容的储能特性。
3.感抗—电感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
电感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称为感抗,用XL表示。感抗的单位
也是欧姆(Ω)。 感抗的计算式为
电感的感抗与频率的关系可以简单概括为:通直流,阻交 流,通低频,阻高频,因此电感也称为低通元件。
精品课件
第五章 单相交流电
一、超级电容器
超级电容器结构 精品课件
车用超级电容器
第五章 单相交流电
相量图也是正弦量的一种表示方法。其画法是:
(1)确定参考方向,一般以直角坐标系X 轴正方向为参
考方向。 (2)作一有向线段,其长度对应正弦量的有效值,与参考
方向的夹角为正弦量的初相。 若初相为正,则用从参考方向逆时针旋转得出的角度来
表示;若初相为负,则用从参考方向顺时针旋转得出的角度 来表示。
精品课件相量图
电容器放电
放电电压曲线 电容器的放电过程
放电电流曲线
电容器充放电达到稳定值所需要的时间与R 和C 的大小有 关。通常用R 和C 的乘积来描述,称为RC电路的时间常数,用 τ 表示,即:
精品课件
第五章 单相交流电
4.容抗—电容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 当电容器外接交流电时,电源与电容器之间不断地充电和放 电,电容器对交流电也会有阻碍作用,我们把电容对交流电的阻碍
第五章 单相交流电
§5—1 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5—2 电容器和电感器 §5—3 单一参数交流电路 §5—4 RLC串联电路 §5—5 RLC并联电路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第一章:电工基础知识1.1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单位是安培(A)。
电压:电源推动电荷移动的能力,单位是伏特(V)。
电阻:阻碍电流流动的性质,单位是欧姆(Ω)。
1.2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公式:U = IR,其中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欧姆定律的应用:计算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电阻。
第二章:电工元件2.1 电阻器电阻器的种类:固定电阻器、可变电阻器、线绕电阻器等。
电阻器的选用:根据电路要求选择合适的电阻值和功率。
2.2 电容器电容器的种类:固定电容器、可变电容器、电解电容器等。
电容器的作用:储存电能、滤波、耦合等。
2.3 电感器电感器的种类:固定电感器、可变电感器、线圈等。
电感器的作用:储存磁场能量、滤波、延迟等。
第三章:简单电路分析3.1 串联电路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相同、电压分配。
串联电路的计算:总电阻、总电流、总电压等。
3.2 并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特点:电压相同、电流分配。
并联电路的计算:总电阻、总电流、总电压等。
3.3 混合电路混合电路的特点:串联和并联的组合。
混合电路的计算: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和欧姆定律分析电路。
第四章:电工测量4.1 电流表和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串联在电路中,量程选择合适。
电压表的使用:并联在电路中,量程选择合适。
4.2 电能表电能表的作用:测量电路消耗的电能。
电能表的使用:串联在电路中,正确接线。
4.3 多用电表多用电表的作用:测量电流、电压、电阻等。
多用电表的使用:正确选择测量功能和量程。
第五章:安全用电知识5.1 触电的危险性触电的危险:电流通过人体造成伤害甚至致命。
预防触电的措施:保持电路干燥、使用绝缘工具等。
5.2 安全用电规则遵守安全用电规则:不私拉乱接电源、使用合格电器产品等。
紧急情况处理:发生触电事故时,立即切断电源并进行急救。
第六章:交流电基础6.1 交流电的特点交流电的方向和大小随时间变化。
交流电的周期和频率:周期是电流一个完整的正负变化所需的时间,频率是单位时间内周期的个数,单位是赫兹(Hz)。
电工基础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教案

电工基础-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教案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1.1 电流定义:电流是电荷的流动,单位是安培(A)电流的产生:电压使电荷发生移动形成电流1.2 电压定义:电压是电场力推动电荷移动的能力,单位是伏特(V)电压的产生:电源提供电压,使电荷在电路中流动1.3 电阻定义:电阻是电路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单位是欧姆(Ω)电阻的计算:R = V/I,其中V为电压,I为电流第二章:电路的基本元件2.1 电源定义: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常见电源:电池、发电机、电源适配器等2.2 负载定义:负载是电路中消耗电能的装置常见负载:电灯、电动机、电阻等2.3 开关定义:开关是控制电路通断的装置常见开关:手动开关、自动开关等第三章:基本电路定律3.1 欧姆定律定义:电流I与电压V成正比,与电阻R成反比,公式为I = V/R 应用: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3.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定义:电路中任意闭合回路电压的代数和等于零应用:分析电路中的电压关系,解决电压问题3.3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定义:电路中任意节点流入电流的代数和等于流出电流的代数和应用:分析电路中的电流关系,解决电流问题第四章:简单电路分析4.1 串联电路定义:电路中元件依次连接,电流相同,电压分配特点:电流相同,电压分配应用:计算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4.2 并联电路定义:电路中元件并行连接,电压相同,电流分配特点:电压相同,电流分配应用:计算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第五章:电路测量与实验5.1 测量工具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电阻表:测量电路中的电阻5.2 实验步骤与方法实验设计:确定实验目的、电路连接方式等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测量和数据记录实验分析:根据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第六章:电路的进阶概念6.1 交流电与直流电定义:交流电是电压和电流方向周期性变化的电,直流电是电压和电流方向不变的电特点:交流电有频率和相位,直流电稳定6.2 频率与周期定义:频率是单位时间内交流电变化的次数,周期是一次完整变化所需的时间关系:f = 1/T,其中f为频率,T为周期6.3 相位差定义:交流电中两个电压或电流波形的相对时间差应用:分析电路中波形的相位关系第七章:电路图的绘制7.1 电路图符号电源符号:电池、发电机等负载符号:电灯、电动机、电阻等开关符号:手动开关、自动开关等7.2 电路图绘制规则清晰:符号清晰,连线准确简洁:简化电路,删除多余部分一致:符号一致,电压方向一致7.3 电路图的解读与绘制解读:分析电路元件和连接方式,理解电路功能绘制:根据电路元件和连接方式,绘制电路图第八章:电路仿真软件的使用8.1 电路仿真软件概述定义:电路仿真软件是一种用于电路分析和设计的工具作用:模拟电路运行,验证电路设计,分析电路性能8.2 常见的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功能强大,操作简单,广泛应用于电路设计和实验教学Proteus:界面友好,兼容性好,支持多种硬件描述语言LabVIEW:基于图形化编程语言,适用于复杂电路系统的研究和开发8.3 电路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打开软件,创建新项目绘制电路图,添加元件设置参数,运行仿真分析结果,优化电路设计第九章:磁路与电磁感应9.1 磁路定义:磁力线在电路中的路径磁阻:磁路对磁力线的阻碍作用磁通量:磁场穿过磁路的面积与磁场强度之积9.2 电磁感应定义:磁通量变化时,产生感应电动势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ε= -dΦ/dt,其中ε为感应电动势,Φ为磁通量,t为时间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是阻碍磁通量变化的方向第十章:电机的工作原理与控制10.1 直流电机工作原理:电流通过电枢产生磁场,与磁极相互作用产生转矩控制方式:电压控制、电流控制、转速控制等10.2 交流电机工作原理: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与磁极相互作用产生转矩控制方式:电压控制、频率控制、转速控制等10.3 电机控制系统定义:通过控制电机的工作原理和运行参数,实现对电机的控制应用:电动汽车、工业、风力发电等第十一章:电力电子技术11.1 电力电子器件定义:用于电力转换和控制的电子器件常见器件:二极管、晶体管、晶闸管、GTO、IGBT等11.2 电力电子电路定义:利用电力电子器件实现电能转换和控制的电路应用:变频调速、整流、逆变、斩波等11.3 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定义: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中的应用应用领域:电源、电机控制、电力系统、可再生能源等第十二章:电气设备12.1 概述定义:用于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的设备分类:发电设备、输电设备、变电设备、配电设备、用电设备12.2 发电设备定义:将机械能、热能等转化为电能的设备常见设备:汽轮机、水轮机、风力发电机、太阳能光伏板等12.3 输电设备定义:将电能从发电站输送到用户的设备常见设备:输电线路、变压器、断路器等第十三章:电力系统分析13.1 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定义:电力系统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五个部分组成作用:实现电能的生产、传输、分配和消费13.2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定义:分析电力系统在受到扰动时的稳定运行能力稳定性指标:暂态稳定性、静态稳定性、暂态过程中的电压稳定性等13.3 电力系统的经济性分析定义:分析电力系统的运行成本和效率经济性指标:发电成本、输电损耗、用电成本等第十四章:电力系统的保护与控制14.1 电力系统的保护定义:对电力系统进行故障检测和隔离,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保护装置:继电保护、差动保护、距离保护等14.2 电力系统的控制定义: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保证系统稳定运行控制方法:开关控制、调节控制、最优控制等14.3 电力系统自动化定义: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装置实现电力系统的运行控制和管理应用:发电控制、输电控制、变电控制、配电控制等第十五章:可再生能源与电力系统15.1 可再生能源概述定义:指在自然界中不断补充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优点:清洁、可再生、减少化石能源依赖等15.2 可再生能源并网技术定义:将可再生能源发电装置接入电力系统,实现电能的互补和利用技术难点:波动性、不稳定、电能质量等15.3 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定义:在满足人类需求的保证电力系统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措施: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等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工基础-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元件、基本电路定律、简单电路分析、电路测量与实验、电路的进阶概念、电路图的绘制、电路仿真软件的使用、磁路与电磁感应、电机的工作原理与控制、电力电子技术、电气设备、电力系统分析、保护与控制以及可再生能源与电力系统等方面的知识。
《电工基础》教案5-6RL串联电路

第周第课时月日课题RL串联电路知识目标理解RL串联电路的分析方法能力目标掌握RL串联电路中的阻抗及电压三角形和阻抗三角形的概念教学内容及组织教法[课题引入]1、提问相关知识2、引入本节课题[新课内容](以讲解为主)日光灯是最常见的RL串联电路,它是把镇流器(电感线圈)和灯管(电阻)串联起来.再接到交流电源上。
日光灯的电路图和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用电压表测得电源电压为200 V,镇流器两端电压为190 V,灯管两端电压为ll0 V。
显然,直流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的有效值等于分电压的有效值之和的规律不适用了,即U≠U R+U L,其原因是u R、u L相位不同。
一、RL串联电路电压间的关系由于纯电阻电路中电压与电流同相,纯电感电路中电压的相位超前电流,又因为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同,所以RL串联电路各电压间相位不相同,电流与总电压的相位也不相同。
以正弦电流为参考正弦量,即则电阻两端的电压为电感线圈两端的电压为电路的总电压u为作出电压的旋转矢量图,如下图所示。
U、U R和U L构成直角三角形,叫做电压三角形,可以得到电压间的数量关系为式中 U R——电阻R两端电压有效值,单位是伏[特],符号为V;U L——电感线圈两端电压有效值,单位是伏[特],符号为V;u——电路中总电压有效值,单位是伏[特],符号为V。
总电压的相位超前电流从电压三角形中,还可以得到总电压与各部分电压之间的关系二、RL串联电路的阻抗在电阻、电感串联电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UR=RI,电感两端的电压U1=XLL将它们代入式中整理后得式中 U——电路总电压的有效值,单位是伏[特],符号为v;I一电路中电流的有效值,单位是安[培],符号为A;z——电路的阻抗(也可用|Z|表示),单位是欧[姆],符号为Ω。
其中z称为阻抗,它表示电阻和电感串联电路对交流电呈现的阻碍作用。
阻抗的大小决定于电路参数(R、L)和电源频率。
将右上图所示的电压三角形的三边同时除以电流I,就得到电阻R、感抗XL和阻抗z 组成的三角形——阻抗三角形,如右下图所示。
第五章单相交流电路教案

§5-1 交流电的基本概念(一)教案教学过程:第五章 单相正弦交流电路 §5-1 交流电的基本概念(一)复习旧课:电磁感应 讲授新课:正弦交流电安全教育3分钟,天气变冷,注意添加衣服,防止感冒。
一、交流电的概念1.定义:交流电----大小和方向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压或电流称为周期性交流电,简称交流电。
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压、电流称为正弦电压和正弦电流。
2. 交流电可分为:正弦交流电--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流电称为正弦交流电。
非正弦交流电电称为非正弦交流电。
二、正弦交流电的产生三、正弦交流电大小及方向均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电压、电动势叫做正弦交流电流、电压、电动势,在某一时刻t 的瞬时值可用三角函数式(解析式)来表示,即:e (t ) = E m sin(ωt + ϕe 0)式中,I m 、U m 、E m 分别叫做交流电流、电压、电动势的振幅(也叫做峰值或最大值),电流的单位为安培(A),电压和电动势的单位为伏特(V);ω 叫做交流电的角频率,单位为弧度/秒(rad/s),它表征正弦交流电流每秒内变化的电角度;ϕi 0、ϕu 0、ϕe 0分别叫做电流、电压、电动势的初相位或初相,单位为弧度rad 或度( ︒ ),它表示初始时刻(t = 0时)正弦交流电所处的电角度。
振幅、角频率、初相这三个参数叫做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任何正弦量都具备三要素。
四、周期和频率1.周期T :正弦量完整变化一周所需要的时间2.频率f :周期与频率的关系:3.角频率ω表示正弦量在单位时间内变化的弧度数, 即角频率与周期及频率的关系: 五、瞬时值和最大值1.瞬时值:交流电在某一时刻的值称为在这一时刻交流电的瞬时值。
2.最大值:最大的瞬时值称为最大值。
小结:振幅、角频率、初相这三个参数叫做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作业,教材巩固与练习1、2)sin(θω+=t E e m Tf 1=fTππω22==§5-1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二)教案教学过程:§5-1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二)复习旧课: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讲授新课:正弦交流电的相位和相位差安全教育3分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但是注意不要过量。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第一章:电工基础知识1.1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1.2 欧姆定律的应用1.3 电路的基本元件1.4 串联和并联电路1.5 课堂练习:简单电路的分析和设计第二章:直流电路2.1 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2.2 直流电路的分析和计算2.3 电路的短路和开路2.4 直流电源和负载2.5 课堂练习:直流电路的应用实例第三章:交流电路3.1 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3.2 交流电的测量和表示3.3 交流电路的分析和计算3.4 交流电路的功率和效率3.5 课堂练习:交流电路的应用实例第四章:磁路与电磁感应4.1 磁路的基本概念4.2 磁场和磁通量的计算4.3 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4.4 电磁感应电动势的计算4.5 课堂练习:电磁感应的应用实例第五章:电器元件5.1 开关和继电器的原理与应用5.2 电阻器和电容器的选择和使用5.3 电感和电感器的原理与应用5.4 变压器的原理和结构5.5 课堂练习:电器元件的应用实例第六章:电工测量6.1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6.2 电能表和功率表的应用6.3 兆欧表和万用表的使用方法6.4 测量误差和数据处理6.5 课堂练习:常用测量工具的使用和数据记录第七章:电路图识读与绘制7.1 电路图的基本要素和符号7.2 电路图的识读方法和技巧7.3 简单电路图的绘制7.4 复杂电路图的分析和绘制7.5 课堂练习:绘制一个简单的家用电器电路图第八章:安全用电与保护8.1 触电的危害和预防8.2 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8.3 电气火灾的预防与扑救8.4 触电急救和人工呼吸8.5 课堂练习:设计一个安全用电宣传海报第九章:电气设备的维护与检修9.1 电气设备日常维护的重要性9.2 常用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维护方法9.3 电气设备故障的诊断与排除9.4 常用电气元件的更换和调试9.5 课堂练习:模拟一个电气设备的故障检修过程第十章:电工技能综合训练10.1 电工工具和设备的正确使用10.2 电线电缆的敷设和接线方法10.3 常用电气控制电路的安装和调试10.4 电气设备的保护措施和故障处理10.5 课堂练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个小型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安装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重点关注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定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电工基础(第五版)第五章劳动版

从正弦交流电的反向最大值到正向最大值称为峰—峰值。
从正弦交流电的反向最大值到正向最大值称为峰—峰值。
交流电的峰值和峰—峰值
(2)有效值
交流电的有效值
让交流电和稳恒直流电分别通过大小相同的电阻,如果在交流电的
一个周期内它们产生的热量相等,而这个稳恒直流电的电压是U ,电流 是I, U 、I 称为相应交流电的有效值。有效值用大写字母表示,如E、 U 、I。
二、电感器 1.电感器的结构、类型和符号
空心电感器 微调电感器
有磁心或铁心的电感器 有中心抽头的电感线圈
2.电感器的主要参数 (1)电感 (2)品质因数( Q 值) 3.感抗—电感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
电感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称为感抗,用XL表示。感抗的单位
也是欧姆(Ω )。 感抗的计算式为
电感的感抗与频率的关系可以简单概括为:通直流,阻交 流,通低频,阻高频,因此电感也称为低通元件。
一、交流电的概念 交流电与直流电的根本区别是:直流电的方向不随时
间的变化而变化,交流电的方向则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电源只有一个交变电动势的交流电称为单相交流电。
稳恒直流电
正弦交流信号 电视机显像管 的偏转电流
直流电和交流电波形
计算机中的 方波信号
右图所示为某信号发生器输出的信号 电压,其大小和方向都按正弦规律变化,所 以称为正弦交流电。
§5—1 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5—2 电容器和电感器 §5—3 单一参数交流电路 §5—4 RLC串联电路 §5—5 RLC并联电路
§5—1 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1.了解正弦交流电的产生和特点。 2.理解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频率、初相位 及相位差的概念。 3.掌握正弦交流电的三种表示方法。
电工基础教案_瞬态过程的基本概念

电工基础教案_瞬态过程的基本概念第一章:瞬态过程简介1.1 教学目标了解瞬态过程的定义和特点掌握瞬态过程在电工技术中的应用1.2 教学内容瞬态过程的定义和分类瞬态过程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瞬态过程在电工技术中的应用案例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例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瞬态过程的应用1.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准确定义瞬态过程和分类学生能够理解瞬态过程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学生能够掌握瞬态过程在电工技术中的应用案例第二章:瞬态过程的数学描述2.1 教学目标学习瞬态过程的数学模型和方程掌握瞬态过程的分析和计算方法2.2 教学内容瞬态过程的数学模型和方程瞬态过程的分析和计算方法常用瞬态过程的数学描述和解析解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例题和习题,让学生熟练掌握瞬态过程的数学描述和分析方法2.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理解瞬态过程的数学模型和方程学生能够运用瞬态过程的分析和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第三章:瞬态过程的实验分析3.1 教学目标学习瞬态过程的实验方法和技巧掌握瞬态过程的实验数据分析和处理方法3.2 教学内容瞬态过程的实验方法和技巧瞬态过程的实验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常用瞬态过程的实验分析和应用案例3.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演示和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让学生掌握瞬态过程的实验方法和技巧3.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掌握瞬态过程的实验方法和技巧学生能够运用实验数据分析和处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第四章:瞬态过程在电路中的应用4.1 教学目标学习瞬态过程在电路中的应用和设计方法掌握瞬态过程的电路分析和优化技巧4.2 教学内容瞬态过程在电路中的应用场景和设计方法瞬态过程的电路分析和优化技巧常用瞬态过程电路的实例和应用案例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让学生掌握瞬态过程在电路中的应用和设计方法4.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理解瞬态过程在电路中的应用场景和设计方法学生能够运用电路分析和优化技巧解决实际问题第五章:瞬态过程的仿真与实验5.1 教学目标学习瞬态过程的仿真方法和技巧掌握瞬态过程的实验仿真和数据分析方法5.2 教学内容瞬态过程的仿真方法和技巧瞬态过程的实验仿真和数据分析方法常用瞬态过程的仿真模型和应用案例采用软件演示和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让学生掌握瞬态过程的仿真方法和技巧5.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掌握瞬态过程的仿真方法和技巧学生能够运用实验仿真和数据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第六章:瞬态过程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6.1 教学目标学习瞬态过程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和分析方法掌握瞬态过程在电力系统中的影响因素和控制策略6.2 教学内容瞬态过程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场景和分析方法瞬态过程在电力系统中的影响因素和控制策略常用瞬态过程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案例6.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实际案例和数据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瞬态过程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和影响因素6.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理解瞬态过程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场景和分析方法学生能够掌握瞬态过程在电力系统中的影响因素和控制策略第七章:瞬态过程在电气设备中的应用学习瞬态过程在电气设备中的应用和设计方法掌握瞬态过程在电气设备中的影响因素和优化技巧7.2 教学内容瞬态过程在电气设备中的应用场景和设计方法瞬态过程在电气设备中的影响因素和优化技巧常用瞬态过程在电气设备中的应用案例7.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实际案例和数据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瞬态过程在电气设备中的应用和影响因素7.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理解瞬态过程在电气设备中的应用场景和设计方法学生能够掌握瞬态过程在电气设备中的影响因素和优化技巧第八章:瞬态过程在电力电子中的应用8.1 教学目标学习瞬态过程在电力电子中的应用和设计方法掌握瞬态过程在电力电子中的影响因素和控制策略8.2 教学内容瞬态过程在电力电子中的应用场景和设计方法瞬态过程在电力电子中的影响因素和控制策略常用瞬态过程在电力电子中的应用案例采用讲解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实际案例和数据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瞬态过程在电力电子中的应用和影响因素8.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理解瞬态过程在电力电子中的应用场景和设计方法学生能够掌握瞬态过程在电力电子中的影响因素和控制策略第九章:瞬态过程的故障诊断与保护9.1 教学目标学习瞬态过程的故障诊断和保护方法掌握瞬态过程在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中的故障分析和处理技巧9.2 教学内容瞬态过程的故障诊断和保护方法瞬态过程在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中的故障分析和解诀方案常用瞬态过程故障诊断与保护的实例和应用案例9.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实际案例和数据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瞬态过程的故障诊断和保护方法9.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理解瞬态过程的故障诊断和保护方法学生能够掌握瞬态过程在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中的故障分析和处理技巧第十章:瞬态过程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与发展学习瞬态过程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掌握瞬态过程在电力系统中的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10.2 教学内容瞬态过程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瞬态过程在电力系统中的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常用瞬态过程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案例和发展前景10.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实际案例和数据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瞬态过程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10.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理解瞬态过程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学生能够掌握瞬态过程在电力系统中的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重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工领域中的瞬态过程及其在电力系统、电气设备、电力电子等方面的应用。
电工基础教案_RC电路的瞬态过程

电工基础教案_R-C电路的瞬态过程第一章:R-C电路的基本概念1.1 电阻(R)定义:电阻是电路中对电流流动的阻碍作用单位:欧姆(Ω)1.2 电容(C)定义:电容是电路中储存电荷的能力单位:法拉(F)1.3 电阻和电容的符号及性质电阻符号:R电容符号:C电阻具有阻碍电流流动的作用,而电容具有储存电荷的能力第二章:R-C电路的瞬态过程2.1 瞬态过程的定义瞬态过程是指电路中电压和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过程2.2 初始条件对瞬态过程的影响初始条件包括电路中的初始电压和初始电流初始条件不同,瞬态过程也会有所不同2.3 R-C电路的瞬态响应瞬态响应包括瞬态电压和瞬态电流R-C电路的瞬态响应可以通过微分方程或时间函数来描述第三章:R-C电路的瞬态特性3.1 瞬态电压的特性瞬态电压的变化规律受到电阻和电容的影响瞬态电压的曲线可以用来分析电路的瞬态行为3.2 瞬态电流的特性瞬态电流的变化规律受到电阻和电容的影响瞬态电流的曲线可以用来分析电路的瞬态行为3.3 瞬态过程的终止条件瞬态过程的终止条件是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稳定不变终止条件可以通过观察瞬态电压和瞬态电流的曲线来确定第四章:R-C电路的应用实例4.1 R-C电路的滤波应用R-C电路可以用来设计滤波器,滤除电路中的噪声信号滤波器的类型包括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和带通滤波器4.2 R-C电路的积分和微分应用R-C电路可以用来实现电路中的积分和微分功能积分电路可以用来求取电路中电压或电流的积分值,而微分电路可以用来求取电压或电流的微分值4.3 R-C电路的振荡应用R-C电路可以用来设计振荡器,产生稳定的正弦波信号振荡器的类型包括RC振荡器和CR振荡器第五章:R-C电路的瞬态过程的实验观察5.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R-C电路的瞬态过程,加深对电路的理解和认识5.2 实验器材和电路实验器材包括电阻、电容、电压表和电流表等电路可以设计为简单的R-C电路,如RC电路和CR电路等5.3 实验步骤和观察结果进行实验时,改变电路中的初始条件,观察瞬态电压和瞬态电流的变化规律记录实验结果,并与理论分析进行对比,验证电路的瞬态特性第六章:R-C电路的瞬态响应分析6.1 初始充电过程分析电容在初始充电过程中的电压和电流变化应用微分方程或时间函数求解电容电压和电流的表达式6.2 初始放电过程分析电容在初始放电过程中的电压和电流变化应用微分方程或时间函数求解电容电压和电流的表达式第七章:R-C电路的瞬态响应的数学建模7.1 微分方程建模利用微分方程描述R-C电路的瞬态响应求解微分方程得到瞬态电压和瞬态电流的表达式7.2 时间函数建模利用时间函数描述R-C电路的瞬态响应应用时间函数的性质分析瞬态电压和瞬态电流的变化规律第八章:R-C电路的瞬态响应的仿真分析8.1 仿真软件的选择选择合适的仿真软件,如SPICE或Multisim等设置仿真参数和电路参数,进行瞬态响应的仿真实验8.2 仿真结果的分析观察仿真实验中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规律分析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的差异,并解释原因第九章:R-C电路的瞬态响应的实验测量9.1 实验设备的准备准备实验设备,如示波器、信号发生器和测量仪器等搭建R-C电路,连接实验设备,进行瞬态响应的实验测量9.2 实验结果的记录和分析记录实验中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数据分析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电路的瞬态特性第十章:R-C电路的瞬态过程的应用实例10.1 R-C电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分析R-C电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实例,如滤波器、调制器和解调器等理解R-C电路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10.2 R-C电路在模拟电路中的应用分析R-C电路在模拟电路中的应用实例,如放大器、振荡器和积分器等理解R-C电路在模拟电路中的作用和重要性10.3 R-C电路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分析R-C电路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实例,如电源滤波电路、信号滤波电路和保护电路等理解R-C电路在实际电路中的作用和重要性第十一章:R-C电路的瞬态响应的稳定性分析11.1 稳定性的概念分析电路稳定性的重要性探讨瞬态响应稳定性对电路性能的影响11.2 稳定性分析方法应用李雅普诺夫理论分析电路稳定性利用劳斯-赫尔维茨准则判断电路稳定性第十二章:R-C电路的瞬态响应的优化设计12.1 瞬态响应的优化目标确定瞬态响应优化的目标和约束条件权衡瞬态响应的速度、稳定性和准确性12.2 优化设计方法应用数学优化方法进行瞬态响应的优化设计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进行电路参数的优化第十三章:R-C电路的瞬态响应的非线性分析13.1 非线性电路的概念介绍非线性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性分析非线性电路对瞬态响应的影响13.2 非线性分析方法应用非线性方程求解瞬态响应的非线性特性探讨非线性电路的解析和数值分析方法第十四章:R-C电路的瞬态响应的故障诊断14.1 故障诊断的重要性强调故障诊断在电路维护和修复中的作用分析故障诊断对电路性能的影响14.2 故障诊断方法应用电路建模和信号处理方法进行故障诊断利用和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故障识别和预测第十五章:R-C电路的瞬态响应的综合应用15.1 综合应用实例分析R-C电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综合实例探讨R-C电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解决方案15.2 创新设计和发展趋势探讨R-C电路的创新设计和新型应用分析电工电子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R-C电路的瞬态过程,包括基本概念、特性、应用实例以及稳定性分析、优化设计、非线性分析和故障诊断等内容。
J__《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_电工电子技术课件_第5章 异步

第1章
5.1 异步电动机的基础知识 5.2 5.3 5.4 5.5
第1章
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和机械特性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 常用控制电器 电气控制电路
5.1 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知识
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 鼠笼式
定子
三相异步电动机
绕线式
端盖 定子
转子
风叶
2.降压起动
Y-Δ降压起动: 起动时定子绕组连成星形,通电后电动机运转,
当转速升高到接近额定转速时再换接成三角形。
正常运行时定子绕组为三角形连接,且 适用范围:
L1 L2 L3 QS1 FU
每相绕组都有两个引出端子的电动机。
优点: 起动电流为全压起动时的1/3。 缺点: 起动转矩均为全压起动时的1/3。
转子不是载流导体则不能受力转动
转差率 S 的概念:
转差率为旋转磁场的同步转速和电动机转速之差。即:
n1 n 100 % s n 1
电动机起动瞬间: n 转子最大转速: 电动机运行之中:
0, s 1(转差率最大)
n n1 , s 0 (转差率最小)
合成的脉动磁场在任一时刻都是大小随时间变化,但磁场的轴向不变。
如何让单 相异步电 动机转动 起来?
电容分相法可让单相异步机转动
电容分相式异步电动机的定子有两个绕组:一个是工 作绕组(主绕组);另一个是起动绕组(副绕组),两个 绕组在空间互成 90°。起动绕阻与电容 C 串联,使起动 绕组电流 i2 和工作绕组电流 i1 产生 90°相位差,即:
若能给单相异步电动机一个外力使它转动 起来,则顺时针旋转磁场B1和逆时针旋转磁场B2产生的合 成电磁转矩不再为零,在这个合成转矩的作用下,即使不 需要其它的外在因素,单相异步电动机仍将沿着原来的运 动方向继续运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 = 311sin(314t 45) V,i = 4sin(314t 90)分别画出相应波形图。[略]
旋转矢量表示方法:结合图4-11投影或教材配套多媒体光盘“旋转矢量”演示。
说明:[1]矢量长度正比于最大值;[2]矢量初始夹角为正弦量的初相;[3]矢量以角速度沿
[4]旋转矢量在纵轴上的投影即为相应时刻的瞬时值。
)。
.相位定义:任意一个正弦量y = Asin(t
)的中的(t 0) 称为相位。
.初相位:相位中的
,称为初相位,可反映正弦交流电的初始(t=0)的值。
相位差:两个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之差(与时间t无关)。
P204填空第1、2题。
5-1、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加深理解正弦交流电的相位和相位差;
= 45,所以它的相量为I=I/i
/45 A
把下列正弦相量用三角函数的瞬时值表达式表示,设角频率均为:
U120/37 V ; (2) I5/60 A
: u =
120sin( t 37) V,
sin( t + 60) A
已知 i
=23sin( t 30) A,i2 = 24sin( t 60) A。
5-1、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加深理解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认识正弦交流电的相位和相位差。
1、理解正弦交流电的相位和相位差;
、两正弦交流电的相位差物理意义及判定方法。
两正弦交流电的相位差物理意义及判定方法。
讲授法
一课时授完。
具:黑板、多媒体课件等。
、复习提问:[1] 正弦交流电是怎样产生的? [2] 正弦交流电的周期、频率和角频
2可得
12T 1002s = 0.02s, T2=T1=0.02s
由
f1可得
11Tf501s
21Tf501s
波形图由同学们自己画出,并与图5-5对比。
.回顾正弦交流电是怎样产生的。
说说什么是正弦交流电的周期、频率和角频率,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
课本P206选择题第1、2题.
、教学后记:
、复习提问:[1]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及判定方法;
相位差的定义及相关物理意义。
--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方法
、讲授新课:
E
sin(t e)
U
sin(t u)
= I
sin(t i)
将其在建立的直角坐标系中直观画出随时间变
0的正弦函数a(t) = A
sint 的波形为参照,根据所需表示的正弦交
P
最大值Im = 2 A 有效值I = 2 0.707 = 1.414 A,
= 100 rad/s f =/ 2 = 50hz T =1/f=0.02s
=30
(又叫做平均功率)为P = I2R = 20 W,
(3)教材例题2解析。
.正弦交流电相位的意义:发电机t时刻线圈平面与中性面之间的夹角为(t
sin()sin(
mtIt
URui
UImm
因此把等式两边同时除
,即得到有效值关系,即
U
UI 或
.动手:实际探究电压、电流间相位关系。
已知u = 311sin(314t 30) V,I = 5sin(314t 60) A,则u与i的相位差是多少?
= (30) ( 60) = 90
u比i滞后90,或i比u超前90。
正弦交流电流 i = 2sin(100t 30) A,如果交流电流i通过R = 10 的电阻时,电流的
小结:旋转矢量能体现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又能反映正弦量的瞬时值,是一种间接完整表
正弦量的矢量图表示方法:
e = E
sin(t e)
=E m
=初相位
1按逆时针方向旋
1.表示正弦量的的矢量称为相量;
表示是大写电压、电流字母上加黑点;
分最大值相量、有效值相量;
把同频率的几个正弦量,在同一坐标系中用相量表示的图。
、理解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
1、理解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
、掌握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与最大值的相互关系。
理解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
讲授法
一课时授完。
具:黑板、多媒体课件等。
、复习提问:[1] 正弦交流电的瞬时值与哪些因素有关? [2] 正弦交流电的相位及
我们把交流电与直流电等效的数值称为交流电的什么呢?这一工我们就来共同
周期
完成一个周期性变化所需用的时间,或重复出现的时间叫做周期,用 T表示,单位S。
频率
F,单位H
。
: 符号f表示,单位赫兹、千赫兹、兆赫兹
50H
,习惯上称为工频,即每秒钏做50 个周期性变化,
1/50秒,即周期是1/50秒。
T1
角频率:
e
=Blvsin(t 0)
rad/s
2T P204填空3、4来自。 、教学后记: 正弦交流电
5-2、旋转矢量
、熟悉正弦交流的瞬时值表达式及波形图的表示方法;
、理解正弦交流的旋转矢量的表示方法;
正弦交流的瞬时值表达式及波形图的表示方法
波形图的表示方法,旋转矢量的表示方法
讲授法
两课时授完。
具:黑板、多媒体课件等。
T=0.02S
2 = 2πf
1:已知:正弦交流电流i
=102sin(100πt)A , i2=20sin(100πt + 2π/3)A ,分别求出
1)振幅;(2)周期;(3)频率;(4)画出它们的波形图。
1)从i
=102sin(100πt)A可知
= 102A
= 100πrad/s
由
.初相位:相位中的
,称为初相位,可反映正弦交流电的初始(t=0)的值。
相位差:两个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之差(与时间t无关)。
,第二个正弦量的初相为 02,则这两个正弦量的相位差为 12 =
02
12 180或
当
> 0时,称第一个正弦量比第二个正弦量的相位越前(或超前) 12;
运算过程中同频率,即频率不变原则。
u
(t) = 311sin(100πt 60O)V,u2(t) = 141sin(100πt - 60O)V,试用相量法求两
u
反相的正弦量的相量,求该相量与u1相量之和。
两正弦电流i
(t) = 14.14sin(10πt 30O)A,i2(t) = 42.42sin(10πt - 60O)A,试用相量法
i
+i2及差i1-i2。
u = 311sin(314t 30) V,电流i = 4.24sin(314t 45) A用有效值相量表示。
(1) 正弦电压u的有效值为U = 0.7071 311 = 220 V,初相
= 30,所以它的相量为UU/u
/30 V
(2) 正弦电流i的有效值为I = 0.7071 4.24 = 3 A,初相
=Blvsin(t 0), ecd=Blvsin(t 0),
+ecd = 2 Blvsin(t 0) = Em sin(t 0)
结论:发电机产生的电动势按正弦规律变化,可以向外电路输送正弦交流电。
注意:实际电动机的构造比较复杂,线圈的匝数很多,而且嵌在硅钢片制成的铁心上,叫
[1]电流大小及方向均有规律地改变;[2]为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有效值定义:
相同时间内让一直流电和交流电通过同一段电阻,若产生的热量相同,则把该直流电大
有效值与最大值间关系:
i的有效值I等于其振幅(最大值)I
的0.707倍,即
m707.0
III
m707.0
UUU
m707.0
EEE
4.通常所说的交流电的电流、电压 、电动势的值,不作特殊说明都是指有效值,如市电电压
表达式e
=Emsin(t 0),分析正弦交流电的电动势(电流)的瞬时变化规律:
E
和sin(t 0)共同决定。(t 0)表示的是什么呢?
、讲授新课:
.相位的意义:t时刻线圈平面与中性面之间的夹角为(t
)。
.相位定义:任意一个正弦量y = Asin(t
)的中的(t 0) 称为相位。
当
< 0时,称第一个正弦量比第二个正弦量的相位滞后(或落后)| 12|;
当
= 0时,称第一个正弦量与第二个正弦量同相,投影图7-1(a)所示;
当
= 或 180时,称第一个正弦量与第二个正弦量反相,投影图7-1(b)所示;
当
12或 90时,称第一个正弦量与第二个正弦量正交。
1. 纯电阻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
纯电阻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纯电阻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
讲授法
一课时授完。
具:黑板、多媒体课件等。
、导入新课:请列举我们家中电阻性质的负载,你知道这种性质的电器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与
、讲授新课:
纯电阻电路?只含有电阻元件的交流电路叫做纯电阻电路,如含有白炽灯、电炉、电
。
、讲授新课:
.有效值由来:在电工技术中,有时并不需要知道交流电的瞬时值,而规定一个能够表征
热效应)。
i(t)在一个周期T时间内,使一电阻R消耗的电能为Q
,另有一相应的直流电流
在时间T内也使该电阻R消耗相同的电能,即Q
= I2RT。
(i与I)是等效的,则该直流电流I的数值可以
i(t)的大小,于是把这一特定的数值I称为交流电流的有效值。
三课时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