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液压设备检修作业事故案例
修搅拌车车头液压装置坏压死维修工案例
![修搅拌车车头液压装置坏压死维修工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8278421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69.png)
修搅拌车车头液压装置坏压死维修工案例修搅拌车车头液压装置坏压死维修工案例:案例一:液压泵故障在一次施工中,搅拌车车头液压装置突然失去了动力,无法正常工作。
经过检查,发现液压泵出现故障,导致液压系统无法提供足够的压力。
维修工人首先检查了液压泵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发现进油口堵塞,导致液压泵无法正常吸油。
维修工人清理了进油口,并更换了液压泵的密封件,最终解决了问题。
案例二:液压油泄漏一辆搅拌车在工作中突然出现液压油泄漏的情况,导致液压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维修工人迅速检查了液压系统的管路和接头,发现一个接头处的密封圈破损,导致液压油泄漏。
维修工人更换了密封圈,并对液压系统进行了全面检查,确保没有其他泄漏点,最终修复了液压系统。
案例三:液压缸卡死一辆搅拌车在工作中突然无法转动搅拌桶,经过检查发现液压缸卡死。
维修工人首先检查了液压缸的活塞和密封件,发现活塞卡死在缸筒内,导致液压缸无法正常工作。
维修工人使用专业工具将活塞取出,并清理了缸筒内的杂物,然后更换了液压缸的密封件,最终使液压缸恢复正常工作。
案例四:液压阀故障一辆搅拌车在工作中突然无法控制液压系统的压力和流量,导致车头液压装置无法正常工作。
维修工人检查了液压阀的工作状态,发现其中一个阀芯卡死,导致液压系统无法正常调节。
维修工人拆卸了液压阀,并清洗了阀芯和阀体,然后更换了阀芯的密封件,最终修复了液压阀故障。
案例五:液压油污染一辆搅拌车在工作中液压系统突然失去了动力,经过检查发现液压油被污染。
维修工人首先检查了液压油箱和滤清器,发现滤清器已经过期,无法有效过滤液压油。
维修工人更换了滤清器,并对液压系统进行了彻底的清洗,然后添加了新的液压油,最终使液压系统恢复正常工作。
案例六:液压管路堵塞一辆搅拌车在工作中液压系统突然失去了动力,经过检查发现液压管路堵塞。
维修工人检查了液压管路的连接处,发现有一个弯头处的管路被异物堵塞,导致液压油无法正常流动。
维修工人拆除了堵塞的管路,并对液压系统进行了全面清洗,最终解决了液压管路堵塞的问题。
液压支架工操作要领及事故案例
![液压支架工操作要领及事故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eb8a59d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0b.png)
液压支架工操作要领及事故案例液压支架工操作要领及事故案例操作要领1、操作前要检查支架及管路连接情况,并观察顶板和煤帮。
2、移架顶溜不准强拉硬推,升紧后接顶严密手把归零。
3、更换液管和液压件前,必须进行卸压。
事故案例:案例1:事故简要经过2022年2月20日八点班,一矿综采二队4301工作面,工人杨某在更换 110#架前立柱下腔液管时,误将后立柱下腔液管一块拔掉,导致前后立柱下腔液管全部拨脱,支架卸载自降,将杨某挤在后尾梁四连杆之间,头部受伤当场死亡。
事故原因1、支架工检修误操作,造成支架卸载自降,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检修支架立柱未采取防降措施,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3、职工正规操作和自保意识差,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防范措施:1、操作支架人员必须熟悉支架管路,防止误操作。
2、更换立柱等液压件时,必须采取临时支护措施,防止顶梁降落伤人。
3、提高自主保安意识,加强正规操作的学习。
案例2:事故简要经过2022年2月19日早六点班,新元公司综采一队310101工作面,当班工长苏某带领姜某等人对5560架构顶时,在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苏某、姜某、王某和朱某进入支架顶梁上方构顶,5558架煤帮空顶处发生塌顶,碎矸将姜某全身掩埋,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1、空顶下违章作业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2、未能有效处理现场隐患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3、自保互保意识薄弱,监护顶板不力是造成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防范措施1、进入煤帮作业前,必须敲帮问顶,闭锁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停止采煤机运行,采取护顶、护帮措施,确保退路畅通,专人监护顶板。
2、采煤工作面处理冒顶时,人员必须在有支护的地点作业,由两端向中部逐步锁口控制顶板,严禁人员进入液压支架顶梁上方构顶。
3、提高自保互保意识,杜绝"三违'。
案例3:事故简要经过2022年6月10日零点班,新元公司综采一队310202工作面,支架发生咬架,跟班队干庞某和支架工苏某两人负责调架,庞某将第8架支架拉到位后,没有升起支架就站在第7、8架间电缆槽旁观察支架间隙,突然顶板掉矸将庞某头部砸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恒立液压事故调查报告
![恒立液压事故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7b35d60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4d.png)
恒立液压事故调查报告恒立液压是一家液压设备制造商,该公司近期发生了一起重大事故。
根据初步调查,事故是由于设备故障引起的。
下面是对此事故的详细调查报告,共计700字。
事故发生时间为2021年6月10日下午2点,地点位于恒立液压公司的生产车间。
事故造成了1名员工丧生和3名员工受伤,其中1人受伤严重。
据目击者称,事故发生时,他们听到了一声巨响,随后有冒烟和火光出现。
现场立即传出了呼喊声,员工们赶紧向外撤离。
经过现场勘察和证据收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事故是由于一台液压机设备故障引起的。
这台液压机是用于冲压金属零件的,据了解,事故发生前,该设备已经运行了连续8小时,并且之前没有进行任何维护保养。
在事故发生时,液压机突然发生了爆炸,并伴有明火。
初步判断,液压机发生爆炸的原因是由于设备的高压管路出现了泄漏,导致压力突然释放。
在液压机爆炸后,火势迅速蔓延,导致周围物品燃烧并形成浓烟。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的员工迅速报警并进行了灭火,同时联系了急救人员。
在30分钟内,消防队员赶到现场,将火势扑灭,并将伤员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然而,由于事发突然且火势较大,救援行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
经过对事故现场和设备的进一步调查,发现该液压机在使用过程中并未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维护保养,高压管路未进行定期检修和更换。
此外,液压机的压力设定参数也不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导致机器工作时的压力过高。
由于设备的故障和不当操作,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建议恒立液压公司采取以下措施来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1. 建立健全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对液压机及相关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更换,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2. 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确保他们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
3. 对液压机的压力设定参数进行重新评估,确保设备的工作压力在安全范围内。
4. 设置紧急停机装置,以便在发生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停机。
5. 加强对设备的日常监管,确保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典型的机械安全事故案例
![典型的机械安全事故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642d12a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30.png)
典型的机械安全事故案例一、案例背景机械安全事故是指在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维修和改装等过程中,由于机械设备本身的缺陷或人为操作不当而导致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
这类事故不仅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还会影响员工的身心健康和企业形象。
下面将介绍一起典型的机械安全事故案例。
二、事故过程某电子厂生产车间内有一台全自动冲床,该冲床由一个电控系统和一个液压系统组成。
2018年6月15日上午9点左右,该冲床操作工张某在进行生产作业时,发现其中一个模具卡住了,需要进行调整。
于是他首先按下了紧急停车按钮,并将液压系统中的液压油排空。
然后他拿起扳手对模具进行调整。
在调整过程中,张某未能切断电源并锁死开关,也没有使用隔离器材进行操作。
突然间,另一位同事误以为张某已经完成了调整工作,并重新启动了电控系统。
由于张某未能正确地关闭液压系统,机械设备重新启动后,模具瞬间运动,将张某的左手手指夹住。
同事们立刻停止了机械设备并拨打了急救电话。
张某被紧急送往医院进行抢救,但由于伤势过重,他最终失去了左手食指和中指。
三、事故原因分析1.操作不当张某在对模具进行调整时没有切断电源并锁死开关,也没有使用隔离器材进行操作。
这种操作不仅违反了机械设备的安全规定,而且也增加了发生事故的风险。
2.紧急停车按钮未能及时生效当张某发现模具卡住时按下紧急停车按钮时,并未能及时生效。
这可能是由于紧急停车按钮本身存在缺陷或者与电控系统之间的连接存在问题所致。
3.液压系统关闭不彻底在调整工作完成后,张某未能正确地关闭液压系统。
这导致机械设备重新启动后模具瞬间运动,将张某的左手手指夹住。
4.缺乏培训和安全意识该企业缺乏对员工进行机械设备操作的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导致员工在操作机械设备时存在一定的盲区和不规范操作。
四、事故应急措施在事故发生后,企业应该立即采取以下应急措施:1.立即停止机械设备,并切断电源。
2.拨打急救电话,并将伤者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3.保护现场,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液压系统历年来发生的事故情况及分析
![液压系统历年来发生的事故情况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70b3007580216fc700afdcd.png)
第四章历年来发生的事故情况及分析第一节液压系统中发生故障的原因液压系统在工作中发生故障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在于设计、制造、使用以及液压油污染等方面存在故障根源;其次便是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自然磨损、老化、变质而引起的故障。
在分析液压系统的故障原因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设计原因液压系统产生故障,一般应首先分析液压系统设计上的合理性是否存在问题。
设计的合理性是关系统到液压系统使用性能的根本问题,这在引进设备的液压系统故障分析过程中表现得相当突出。
其原因与国外的生产组织方式有关,国外的制造商,大多数采用互相协作的方式,这就难免出现所设计的液压系统不完全符合设备的使用场合以及要求的情况。
如从德国引进的某水泥生产线的核心设备——立磨液压机的故障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立磨液压机的液压系统在工作过程中由于轧辊位移量很小,主要工作在保压状态,所以系统在保压过程中必须使液压泵处于卸荷状态,才能减少系统的发热量,保证液压油的黏度不至于变化太大,从而保证水泥的生产能力。
引进设备的液压系统设计上采用了常用的溢流阀带载卸荷方式,显然属于不合理造成的。
设计液压系统时,不公要考虑液压回路能否完成主机的动作要求,还要注意液压元件的布局,特别注意叠加阀设计使用过程中的元件排放位置,例如在由三位换向阀、液控单向阀、单向节流阀组成的回路中,或者选用外控方式,或者采用带预压单向阀的内控方式,其目的均为确保液控阀的正常换向。
其次要注意油箱设计的合理性、管路布局的合量性等因素。
对于使用环境较为恶劣的场合,要注意液压元件外露部分的保护。
例如在冶金行业使用的液压缸的活塞杆常裸露在外,被大气中污物包围。
活塞杆在伸出缩回的往复运动中,不仅受到磨粒的磨损与大气中腐蚀性气体的锈蚀,而且还有可能从活塞杆与导套的配合间隙中进入污物污染油液,进一步加速了液压缸组件的磨损。
如在结构设计中在活塞杆上加装防护套,使其外露部分由套保护起来,则可减少或避免上述危害。
2020年12月25日4#液压机事故经过
![2020年12月25日4#液压机事故经过](https://img.taocdn.com/s3/m/332188279e31433238689327.png)
2020年12月25日4#液压机事故经过
下午16点24分钟,我接到康国强电话通知讲述“让我速度打120急救中心电话,刘伟受伤了,快一点打,人马上快不行了”。
我立马给120急救指挥中心,说明情况(工人受伤非常严重),地点(彩虹路2号),公司(湖北大洋车轮-现在湖北大洋智通科技有限公司)。
同时我用公司内部短号向直接领导(张总)报告情况。
下午16点30分钟,120急救中心电话通知我安排人员到厂门口迎接救护车,随后我用公司内部短号向直接领导(张总)报告情况,(张总)已经在厂门口迎接救护车。
在等救护车时我用手摸过刘伟师父手腕,无脉搏。
下午16点35分钟左右救护车到达公司,轮辐车间4#液压机门口,下来医生和护士,护士立马检测心电图,发现无心跳(打印出心跳直线图)。
经医生分析在地上发现脑壳内脑桨(白色物体),说神仙也救不了。
医生让我找块布,医生让我抱着刘伟师父头,医生给刘伟师父头做了简单包扎。
医生让我找人一起将刘伟放入单架,并抬上救护车。
事故经过描述人:喻建龙男1978年11月
2020年12月26日星期六上午09:25。
三起回转窑液压挡轮损坏事故案例分析
![三起回转窑液压挡轮损坏事故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f99a225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65.png)
三起回转窑液压挡轮损坏事故案例分析一、事情经过2009年6月1日1日19:30分左右, 当班班长舒XX在二线窑上巡检时发现液压挡轮有异音,现场液压挡轮油压在3—5MPa之间波动,便立即通知中控操作员蒋XX, 将情况汇报工段领导与分厂及保全处专业领导到现场确认, 经检查发现初步判断液压挡轮轴承已损坏, 挡轮头部已严重歪斜, 无法正常使用, 并严重影响窑运行, 经公司研究决定于19:55分进行停窑检修更换液压挡轮, 二线窑于13日9:50分投料恢复正常生产。
二、原因分析1.日常巡检专业点检不到位, 液压挡轮轴承出现隐患后没有及时发现, 导致液压挡轮长期处于隐患运行, 致使液压挡轮轴承损坏停窑进行更换, 就是导致本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2.制造分厂、设备保全处对大型主机设备监控、巡检不重视,没有定制度与责任人对主机设备规范点检, 造成设备隐患没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就是本次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三、防范措施1.针对近期设备故障频繁与确保高温季节设备安全稳定度夏,由保全处牵头, 制定装备巡检小组, 由专业领导负责落实, 从大型主机设备巡检做起, 确保现场设备隐患及时发现解决2.各分厂要以设备四级点巡检为抓手, 做好设备的日常巡检, 确保隐患及时发现并解决3.XX水泥2#窑液压挡轮损坏四、事情经过2014年9月29日16:00 左右, 二线窑中控显示窑电流突然从800A瞬间上升至1500A后下降, 且窑电流波动较大。
问题出现后中控操作员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到现场进行检查, 发现液压挡轮已经不转, 判断内部轴承已经损坏, 挡轮面与轮带滑动摩擦造成窑电流异常波动。
五、原因分析经对损坏挡轮检查, 发现油位正常, 所以判断造成液压挡轮损坏的主要原因就是 2#窑受力不好, 造成窑经常下行运动, 液压挡轮受力过大导致损坏。
1.立即对窑受力状况进行检查, 对窑托轮受力进行适当调整。
减轻液压挡轮受力。
2.鉴于目前液压挡轮运行情况, 拟定监控方案采取措施, 加大窑上行次数与减轻液压挡轮受力3.XX水泥A线窑液压挡轮损坏七、事情经过2014年10月5日19:49A线窑正常运行过程中现场巡检工发现液压挡轮上部冒火花, 立即灭火并拍停回转窑, 汇报分厂及公司领导,经相关人员到场检查, 液压挡轮已无法正常工作。
中冶宝钢技术第四检修分公司液压设备检修作业事故案例
![中冶宝钢技术第四检修分公司液压设备检修作业事故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fb299ee45022aaea998f0fd4.png)
中冶宝钢技术第四检修分公司液压设备检修作业事故案例
2008年10月16日15时55分左右,中冶宝钢技术第四检修分公司热轧检修队罗某班组在实施EIAWC油缸更换项目时,按作业程序卸压并安全确认。
员工吴某在切割完水管螺栓后,用气割拆卸油管法兰连接螺栓,当割除第三个螺丝时,管内剩余液压油受热膨胀造成闪燃,导致班组员工罗某手部表皮局部灼伤,周某脸部、手部表皮局部灼伤。
原因分析:
1、动火作业人员未执行点检员关于该液压管道禁止动火的安全交底内容,擅自动火;
2、作业人员违反《液压设备检修技术与安全规定》中未采取有效措施(压力管道需开环)后在液压管道上动火的规定,导致事故发生;
3、动火作业前未经点检员进行确认同意;
4、动火监护人对施工作业过程安全控制及监护不到位;
5、该动火区域空间狭小,避让空间不足;
6、作业员工安全意识薄弱,未严格按照规定作业。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液压漏油引发火灾事故原因
![液压漏油引发火灾事故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dae78d2a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5e.png)
液压漏油引发火灾事故原因一、事故案例2018年8月,中国某机械制造公司发生了一起液压漏油引发的火灾事故。
事故发生在该公司的装配车间,一台液压压力机因为液压系统漏油导致机器过热,最终引发了火灾。
由于当时车间内有工人正在操作机器,所以造成了一人死亡,多人受伤的严重后果。
该事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案例,引发了对液压漏油引发火灾的深入思考和讨论。
二、液压系统原理液压系统是一种利用液体传递能量和控制的系统,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
液压系统由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阀、液压管路等组成。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液体在封闭管路中的压缩和传递来实现力的传递和控制。
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当液压泵启动时,液压泵将液体从油箱中抽取,然后通过管路输送到液压缸或液压马达中。
在液压缸或液压马达中,液体将压缩并产生力或运动。
液压阀负责控制液体的流动方向和流速,从而实现对液压系统的控制。
三、液压漏油火灾原因1. 设备损坏:液压系统中的液压泵、缸、阀等设备如果出现磨损、老化或故障,就有可能导致漏油。
尤其是缺少定期检查和维护的设备,更容易出现漏油问题。
2. 操作失误:人为因素也是液压漏油引发火灾的原因之一。
在液压系统的操作过程中,如果操作人员不慎疏忽或操作失误,就有可能导致液压元件间接触不良,造成液压系统漏油,甚至引发火灾。
3. 材料老化:液压系统中使用的管路、密封件等材料如长期暴露在高温、高压等环境中,就容易出现老化、脆化,导致液压系统漏油。
4. 环境条件:液压系统工作环境中的高温、高压、腐蚀性介质等因素,也会对液压系统的稳定性造成影响,使得液压系统更容易出现漏油问题。
上述几个原因不仅单独存在,也可能会相互叠加,导致严重的漏油问题。
一旦出现漏油,就有可能引发火灾,给企业和员工带来严重的伤害和经济损失。
四、预防措施1. 定期检查和维护:对液压系统的液压泵、缸、阀等核心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更换磨损和老化的部件,保证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
液压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报告总结
![液压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报告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eb9b3c9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55.png)
液压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报告总结引言:液压系统在许多工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然而,由于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液压系统可能引发火灾事故。
本文将以几个真实的案例为基础,对液压火灾事故进行分析,并总结预防和处理这些事故的方法。
案例一:输油管道火灾事故该案例描述了一个石化公司的输油管道发生火灾的情况。
起初,在设备加工过程中出现了泄漏问题,但操作人员并未及时处理。
导致油料被零部件上的电气接触点点燃,随后形成大面积火焰。
分析:该案例中暴露出两个主要问题:第一是设备维护不到位,导致了泄漏;第二是操作人员没有及时处理泄漏现象。
这两个问题相互作用最终形成了火灾。
解决方法:1. 加强设备维护与检测:定期检查和保养设备,并确保紧固件处于良好状态。
2. 健全操作规程:建立明确的操作流程和标准作业程序(SOP),对泄漏问题能够迅速进行有效处理。
案例二:机械设备液压火灾事故该案例描述了一起由于机械设备故障而引发的液压火灾。
当操作员通过手动泵对工作台进行下降时,突然听到噼里啪啦的声音,紧接着一股热浪逼过来,并且从设备中冒出黑烟。
分析:这个案例揭示了两个潜在的问题:机械设备故障和操作人员缺乏应急处置技能。
设备故障可能是由于部件老化、损坏或维护不到位所导致。
而操作人员缺乏应对突发情况的培训,没有及时确认并采取措施来阻止火势蔓延。
解决方法:1. 定期检修设备:保养和更换老化损坏的部件。
2. 员工培训与意识提升:组织有关紧急情况处理和消防知识的培训,全员提高遇到意外情况时的应变能力。
案例三:电气控制箱内液压系统火灾事故该案例介绍了一次由于电气控制箱内液压系统火灾引起的生产线停工事件。
在行业报告中指出,在火灾现场,烟雾和焦油从控制箱顶部冒出,火苗也在外侧显露。
分析:此案例展示了液压系统火灾的潜在风险:电气设备和液压元件之间的物理相互作用可能导致故障。
解决方法:1. 定期进行维护检查:确保所使用电气装置与液压元件的良好连接。
2. 优化布局:将电气设备与液压组件隔离,以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和散热。
车间液压挡轮事故
![车间液压挡轮事故](https://img.taocdn.com/s3/m/7b14745fe009581b6ad9eb0c.png)
车间液压挡轮事故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某车间液压挡轮事故一、事故概况Ⅰ、2008年10月11日晚上23:30交接班时,岗位工现场启动了回转窑液压挡轮,按照车间的规定液压挡轮运行15分钟之后应该及时关掉,否则会顶坏轴承。
但岗位工因为工作疏忽,直到次日凌晨1点多钟才记起液压挡轮未关,等他赶到现场,液压挡轮已经跳停。
由于岗位工的失误致使液压挡轮连续运行了两个多小时,造成挡轮内部轴承损坏,从而停窑检修。
从10月13日下午16:30开始检修直到10月14日14:50重新开窑,影响生产22小时。
Ⅱ、由于临时加工二档液压挡轮的液压杆挡块、轴承压板等零件,并且组装挡轮支座,耽误检修进度10小时左右。
事故前设备状况:此液压挡轮的行程开关失效,每次运行15分钟之后需及时关掉,否则会顶坏轴承。
二、原因分析Ⅰ、液压挡轮在无行程开关的情况下连续运行了两个多小时,从而造成轴承损坏,是这起设备事故的直接原因;岗位工不明白设备的工作原理,疏忽大意,误操作运行设备(没遵照车间的相关规定),是这起设备事故的主要原因;Ⅱ、挡轮送外修时,维修厂家没有按照技术协议的要求,整套组装完成挡轮装置,是耽误检修进度的直接原因;在10月7日厂内的日清日结会议上,已明确提出让车间尽快联系机电工程部将此挡轮组装完成,但车间未尽到督促责任,是耽误检修进度的主要原因;三、事故责任及处理1、岗位工上班马虎,缺乏责任心,不按照车间设备操作规程操作,进而造成了设备的损坏,岗位工负有主要责任;建议对其转岗培训。
2、维修厂家不按照技术协议进行组装,从而耽误检修进度,采购员负有一定的责任;3、熟料一车间的相关领导,没有落实10月7号日清日结会议上提出的要求,抓紧时间组装完成二档液压挡轮,熟料一车间相关领导负有一定的责任。
四、采取措施1、车间应加强岗位培训,提高岗位人员操作技能。
2、车间应加强对岗位工巡检的检查、监督力度,真正发挥岗位巡检作用。
液压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总结报告
![液压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9b2e3d0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5c.png)
液压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总结报告概述近年来,液压系统在工业和民用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由于液压设备复杂性和操作不当等原因,液压火灾事故时有发生。
本文将通过对多个液压火灾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并总结出常见的原因和防范措施,以提高公众对这一类事故的认识。
一、液压火灾案例分析1. 案例1:石油储罐爆炸导致液压油泄漏引发大火此案例发生在一家石油化工企业,在维修一处液压装置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未关闭相应阀门,导致大量液压油泄漏并接触到明火。
最终,这起意外事件引发了巨大的爆炸与火灾,并造成严重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2. 案例2:建筑机械设备因高温引起液压管路着火该案例中,建筑工地上使用的一台起重机突然发生火灾。
经初步调查,发现火灾起因是液压管路泄漏引起的。
由于工地环境温度较高,并且液压油的点燃点较低,导致液压油在接触到高温表面后迅速点燃。
3. 案例3:机械设备液压部件破裂引发火灾在一家制造工厂中,一台机器突然发生火灾,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经过事故调查,发现液压系统中的一个关键部件破裂是导致火灾的主要原因。
二、原因分析1. 设备维护不当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操作人员对液压设备的维护意识普遍偏低。
例如,在第一个案例中,操作人员未及时关闭阀门导致泄漏;而在第三个案例中,机械设备的液压部件长期没有进行必要的检修与更换。
这些不合规范操作和疏忽大大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2. 设计缺陷与件材质选择不当还存在一些设计缺陷和件材质选择不当的情况,例如在第三个案例中,液压部件未能承受预期工作压力并破裂。
这暴露了设计师在选材和计算方面存在缺失。
3. 高温环境条件下未采取防护措施第二个案例中提及的高温环境下着火是液压火灾事故的常见情景之一。
而在这种情况下,操作人员应该采取防护措施,避免液压油与高温表面发生接触。
三、防范措施1. 设备运行和维护规范培训运营商应提供必要的设备运行和维护规范培训,以加强操作人员对液压火灾危险性的认识,并教导其正确操作与维护方法。
液压泵工操作要领及事故案例
![液压泵工操作要领及事故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4192c8a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30.png)
液压泵工操作要领及事故案例液压泵工操作要领及事故案例操作要领1、开机前检查各部位、防护装置等是否齐全可靠,乳化液浓度及液位是否符合要求。
2、点动开关试机,确认无误后再正常开机。
3、泵站压力要符合要求,出现异常声音或压力表波动大要及时停机处理。
事故案例:案例1:事故简要经过某矿综采队检修班,乳化液泵站移出后,因工作面用液,液压泵工李某未全面检查管路连接情况就直接开机, U形卡脱落导致高压液管崩脱将李某打伤。
事故原因1、未检查管路连接情况就盲目开机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2、开机前未点动开关试机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3、自主保安意识差、习惯性违章操作,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防范措施1、开机前要仔细检查设备状况、管路连接等。
2、要养成开机时试机的良好习惯。
3、提高自主保安意识,加强正规操作的学习。
案例2:事故简要经过2022年3月30日,三矿运输工区钉道队工人王吉林,在780平硐运输大巷2900米处和其他人换好道岔后,沿大巷往外行走,扒乘电机车后的平板车,平板车落道后将本人挤压致死。
事故原因1、作业人员收工时违反规定,在封闭大巷行走,违章扒乘矿车,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2、队组劳动组织混乱,安全管理不到位,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3、队组对作业人员安全教育不够,工人安全意识不强,是造成事故的又一原因。
防范措施1、井下应严格封闭大巷管理规定,并明确区域范围,加强管理。
2、队组要强化劳动组织管理,严肃劳动纪律。
3、施工队组应进一步加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教育。
案例3:事故简要经过2022年9月7日,宏厦一建矿建第五项目部716队,在西翼回风巷正前左手帮空帮空顶情况下,工人张立贞进到距正前1.5米处倒耙岩机变向轮,被顶板掉落的矸石砸伤致死。
事故原因1、工人违章进入空顶下作业,被掉落的矸石砸伤,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2、工作面遇构造,未及时采取安全技术措施,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3、管理人员现场把关不严,对现场监督检查不到位,是造成事故的又一原因。
机械设备维修事故案例
![机械设备维修事故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17acb56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db.png)
机械设备维修事故案例话说有这么一家工厂,里面有一台超大型的冲压机。
这台冲压机就像一个沉默的巨兽,每天哐哐哐地冲压出各种形状的金属零件,那可是工厂的生产主力啊。
负责维修这台冲压机的是老张,老张在厂里干维修都快二十年了,那经验可是相当丰富,大家都觉得有他在,这冲压机就不会出啥大问题。
有一天呢,这冲压机突然就发出了一阵奇怪的声音,就像是巨兽在痛苦地呻吟一样。
老张一听就知道,得赶紧检修了。
他就带着他的小徒弟小李,拿着工具就奔过去了。
老张经验丰富嘛,很快就判断出是冲压机的一个关键齿轮磨损得有点严重,需要更换。
他就指挥小李去仓库拿新的齿轮来。
小李这小伙子呢,平时干活也挺麻利的,但是那天不知道咋回事,可能是被旁边一个漂亮女同事给迷了眼,拿齿轮的时候就没仔细看型号。
小李把齿轮拿回来,老张也没多检查(这就是老张大意了,他太相信自己的经验和小李这个毛头小子了),就直接开始安装。
费了好大的劲儿,终于把新齿轮装上了。
老张心里还想着,这问题肯定解决了,就按下启动按钮。
结果呢,你猜怎么着?那冲压机就像发了疯一样,哐当一声,不但没正常工作,反而把旁边的一个小零件给直接崩飞了出去,差点就砸到旁边正在围观的一个工人。
大家都吓了一跳,老张也愣住了,心想这怎么回事啊?他赶紧又仔细检查了一遍,这才发现,原来是小李拿错了齿轮型号,这新齿轮和原来的齿轮虽然看起来差不多,但就差那么一点点,就导致整个冲压机的传动系统都乱了套。
这一折腾啊,冲压机停了大半天,生产线上的其他工作也都受到了影响。
老板知道了这件事,把老张和小李叫到办公室一顿批。
老张那叫一个后悔啊,心想自己怎么就没检查一下呢,小李也低着头,脸涨得通红,知道自己犯了大错。
从这以后啊,老张每次维修前都会千叮咛万嘱咐小李要仔细检查配件,自己也不敢再这么大意了。
这就告诉我们啊,在机械设备维修的时候,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零件,也得认真对待,不然就可能捅出大娄子。
在一个物流仓库里,叉车可是非常重要的设备,就像一个个勤劳的小蚂蚁,来回搬运货物。
汶川一工厂液压系统设备检修时突然爆炸 造成2死4伤
![汶川一工厂液压系统设备检修时突然爆炸 造成2死4伤](https://img.taocdn.com/s3/m/afb5341c336c1eb91b375d20.png)
汶川一工厂液压系统设备检修时突然爆炸造成2死4伤
昨日早上7时许,位于汶川县桃关工业园区的顺发电冶厂内,一部液压系统设备在工人检修时突然发生爆炸,造成2人死亡4人受伤。
昨日下午1时许,记者赶到现场看到,整个厂房几乎已经看不出爆炸的痕迹,只有用彩钢瓦铺就的厂房房顶的一角有些许裂痕和坍塌。
“当时‘轰’的一声,我还以为又地震了……”住在厂房附近的王大姐说,昨日早上7时许,她正在家里准备早饭,突然传来一声巨响,把她和家人吓了一大跳,以为又是地震突发,拔腿就往屋外跑。
跑出去一看,才发现从顺发电冶厂厂房里冒出股股浓烟,随后才听说是“厂里面发生爆炸了”。
顺发电冶厂的一个负责人称,发生爆炸的是厂里的一部液压系统设备。
由于近日泥石流频发造成厂里电压不稳,导致为生产提供气压的液压系统设备出现故障。
昨日早上7时许,厂里的几名工人对液压系统设备进行检修,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发生爆炸。
由于当地的讯号并不通畅,当时无法及时联系上120,是厂里用车将伤者送往医院。
该负责人称,此套液压系统价值10多万元,是厂里的主要生产设备,目前他们已经全部停工,等待专业技术人员对系统进行检测和维修。
随后,记者在都江堰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林业中心医院看到了两名伤者,分别是高进和与李忠福,两人全身均为大面积烧伤,都无法开口说话。
医生称两人目前暂时没有生命危险。
另外还有两名伤势较重的伤者送到了四川省消防总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记者从汶川县安监局处了解到,目前事故已经造成2人当场死亡,4人受伤。
对于事故发生的原因,县安监局称现在还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液压支架事故
![液压支架事故](https://img.taocdn.com/s3/m/e81f491b67ec102de2bd8974.png)
液压支架事故
液压支架事故
冲击安全阀一般都直接安装在支柱的顶部,如图 3-2-10所示,图3-2-10a为支柱正常工作状 态,图3-2-10b为支柱受冲击载荷时,冲击安 全阀动作,支柱下缩。 我国研制的大流量安全阀有DYF1-1000 、 DYF2-6000和DYF3-2000型,其设计流量分别为 10000升/分,6000升/分和2000升/分,调定压 力为46~50兆帕,充气压力为12~10兆帕,气 室介质为氮气,油室介质为甲基硅油。
液压支架事故
3)起底法 在顶板条件不好或不适于挑顶时,可采用起底的方法。就是 在“死架”底座的前下方打浅炮眼,装小药量进行放炮, 然后掏出岩块使底座下降,进行移架。 2、防止碰伤支架零部件的措施 在运输与安装过程中,对易擦、碰部件,用图3-2-7的方 法加以保护。
五、冲击压力损坏支架事故
(一)事故案例 有些矿区自使用液压支架以来,由于冲击压力曾发生过严 重损坏液压支架部件事故。大同矿务局,自1975年到1984
液压支架事故
二、调架碰人事故
(一)事故案例 1986年12月1日,大同矿务局四老沟煤矿采煤三区12队, 采煤工人在工作面用单体液压支柱的底端支撑在49号液压支 架座箱上,另一端支撑在51号液压支架的侧护板上,如图3- 2-2所示,用以调整歪倒的51号液压支架。当51号支架调整 后,准备升柱时,由于单体液压支柱支撑不稳,使支柱缸底 向上滑出,打中坐在48号支架座箱过桥上的工人于某,当场 死亡。 (二)预防措施
液压支架事故
液压支架在综采工作面“钢铁走廊”之称,但由于生 产管理不善,操作维护不当,也有机械与人身事故的发生, 特别是安装、撤除与运输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事故为最多。 据收集事故案例统计,统配煤矿1986—1988年液压支架 发生的死亡事故见表3-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因直接原因:1.液压管道内压力未得到释放,遇火源发生燃烧;2.检修
事故一 2000年“3.6”热轧厂1580粗轧火灾事故
动火位置
蓄势器
伺服阀架
压力源(关闭状态) 该阀门在检修时应在压力源切断后打开卸压状态, 但实际情况未打开,导致管道内压力继续存在(该液压 缸有杆腔为背压腔,压力为30kgf/cm2) 动火位置
3
事故二 2008年“1.31”热轧厂1580单元火灾事故 概况
2008年1月热轧1580单元计划定修,1月31日上午10: 30分粗轧点检作业区点检员高某委托中冶宝钢四分公司 童××班组承接SP轧机管道检查更换项目,按作业程序 卸压并安全确认。在拆卸SP下压紧辊油缸软管接头法兰 时,童某班组电焊工李某用气割拆卸点焊的法兰螺丝, 当割除第三个螺丝时,管道剩余液压油从法兰缝中溢出 遇明火助燃,导致设备点检高某和电焊工李某脸部、手 部表皮局部灼伤。 1.实施检修作业之前,按照规定对整个液压系统用液压软管进行了卸压,也关 原因 闭了相应的阀门,切断了介质动力源,但由于液压系统存在阻尼,压紧辊下降位 置有卡滞现象,导致油缸行程未到位,在压紧辊和油缸活塞自重的作用下系统有 余压; 2.压紧辊由于自重原因下落造成管道内存在部分余压,遇火源引起燃烧; 3.该作业区域空间狭小,避让空间不足,造成受伤; 4.作业人员动火前未经点检员同意,且监护人员不到位; 4 5.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足。
液压设备检修作业事故案例
1
事故一 2000年“3.6”热轧厂1580粗轧火灾事故 概况
2000年3月6日夜间0:42,宝检公司四名职工进入 1580 机组粗轧E2立辊底部进行拆除油缸管道法兰的作 业。该部位在轧机的下面,空间很小(大约有2个立方 米),进出需蹲着爬行。当时由于用扳手难以松开螺 丝,班长罗某叫电焊工陶某用割刀将法兰螺帽割掉, 当陶某吹割时,液压油呈雾状从法兰处喷出,遇割炬 明火,瞬间燃起大火,四个人往外爬着逃出。其中一 位协力工张某(男,19 岁)重伤,一月后死去;其余 三人脸部、手部灼伤。 班长罗某、电焊工陶某违反“十不烧”规定,在液压管道上未经点检员 现场确认与监护的情况下,在液压管道上盲目动火。 主要原因:1.三方人员在设备检修三方停电挂牌时,未对管道进行液 压油泄压;2.作业人员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不足;3.该位置空间狭 小,逃生及避让通道不畅通。
事故二 2008年“1.31”热轧厂1580单元火灾事故
下压紧辊 遇卡阻后悬 空,后下降 的过程中在 形成压力 该腔 产生 压力 切割该位置 螺栓时压力 油燃烧
5
事故三 2008年“10.16”热轧厂1580单元火灾事故
概况
2008 年10 月16 日15 时55 分左右,中冶宝钢技 术第四检修分公司热轧检修队罗某班组在实施EIAWC 油 缸更换项目时,按作业程序卸压并安全确认。员工吴 某在切割完水管螺栓后,用气割拆卸油管法兰连接螺栓, 当割除第三个螺丝时,管内剩余液压油受热膨胀造成闪 燃,导致班组员工罗某手部表皮局部灼伤,周某脸部、 手部表皮局部灼伤。 原因 1、动火作业人员未执行点检员关于该液压管道禁止动火的安全交底内 容, 擅自动火; 2、作业人员违反《液压设备检修技术与安全规定》中未采取有效措施 (压力管道需开环)后在液压管道上动火的规定,导致事故发生; 3、动火作业前未经点检员进行确认同意; 4、动火监护人对施工作业过程安全控制及监护不到位; 5、该动火区域空间狭小,避让空间不足; 6、作业员工安全意识薄弱,未严格按照规定作业。
6
事故三 2008年“10.16”热轧厂1580单元火灾事
作业人员将临近水管螺 栓切割后,未经点检员同意, AWC液压 法兰螺栓位 置 AWC液压管道 水管法兰 螺栓 水管 擅自在AWC液压管道上切
割螺栓,造成管道内剩余液压油受热膨胀 Nhomakorabea火造成闪燃
7
液压管道动火作业前安全确认流程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