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生物的进化》1

合集下载

2024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同步教案第7单元第21章第2节生物的进化(一)

2024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同步教案第7单元第21章第2节生物的进化(一)

第2节 生物的进化(一)教学目标1.概述生物进化的证据,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2.简单说明生物的进化规律3.在阅读和观察相关生物化石、形态构造等图片过程中锻炼信息分类、汇总和分析比较的能力重点 难点重点 1.生物化石的形成过程和化石记录的生物进化趋势 2.地球上各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出现的先后顺序难点 地球上各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植物进化挂图等【导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件展示的图片问题导入:你知道这些图片是怎么形成的吗?你知道什么是化石吗? 今天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探索生物进化的秘密吧!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1.化石的概念和形成过程:【学生活动】学生自学教材,完成思考题: 【思考】 ①什么是化石?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

②化石是如何形成的?生物化石的形成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遗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化石保留了古代生物原有的特点,所以被用来研究古代生物,它们可以直接或间接证明某种生物曾经在地球上生活过。

2.化石记录的生物进化趋势:【学生活动】观察化石图片并讨论【讨论】①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在形成早的古老地层中,化石中的生物种类少,结构简单而低等;在形成晚的地层中,化石中的生物种类多,结构复杂而高等。

②化石证据说明生物进化的趋势是怎样的?化石记录说明了生物总的进化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拓展延伸】在晚期地层里有低等生物的化石吗?在晚期地层里会存在低等生物的化石。

即使现代,仍有低等生物存在,如有些地区发现仍然存活的古细菌等。

这说明低等生物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并没有灭绝。

【教师活动】展示始祖鸟化石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概述。

【学生总结】始祖鸟的特征既像古代的爬行类,又像现代的鸟类,说明了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

3.生物进化的历程:地球上现存的生物都是进化的结果,对现存生物亲缘关系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追溯生物进化的历程。

北师大版八下生物 21.2生物的进化 课件 (共17张PPT)

北师大版八下生物 21.2生物的进化 课件  (共17张PPT)

一、化石记录显示: 形成早的古老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少,结构简单而低等; 形成晚的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多,结构复杂而高等。 二、生物进化总趋势: 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趋势的表述中,哪一项是不合理的( B )
A.水生---陆生 B.体型小的生物---体型大的生物 C.结构简单---结构复杂 D.低等生物---高等生物
生物种类越少 结构越简单、低等
越晚形成的地层
生物种类越多 结构越复杂、高等
2、化石记录说明了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 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观察分析始祖鸟化石
比较
始祖鸟化石及复原图 化石证实:鸟类起源于古代爬行动物
嘴里有牙齿、 有爪、 有长尾
被覆羽毛、 有翅膀、 有喙
孔子鸟化石及复原图
2.化石的形成过程? 生物遗体被某种物质迅 速掩埋,被渗入的矿物 质固定而石化。
化石记录的生物进化趋势35亿 Nhomakorabea前古细胞化石
早寒武纪
中寒武纪
晚寒武纪
5亿年前的三叶虫化石
始祖鸟
孔子鸟
思考与交流
观察讨论:
1.不同的地层中生物种类 是否一样? 2.化石证据说明生物进化 的趋势是怎样的?
1、越早形成的地层
2.在没有被破坏的地层中,有关化石分布情况,下列不
正确的说法是( B )
A.古老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简单低等 B.在极古老的地层中也可以找到高等生物化石 C.新近地层中的生物化石复杂高等 D.新近的地层中也可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第2节 生物的进化
温故知新
1.原始生命诞生于哪里? 2.原始生命如何形成的?
第2节 生物的进化(第1课时) 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生物的进化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生物的进化

4.(2020·铁岭学业考)化石记录显示,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 (C)
A.越简单、低等,水生的越多 B.越复杂、高等,水生的越多 C.越复杂、高等,陆生的越多 D.越简单、低等,陆生的越多
5.(2020·石家庄质检)始祖鸟化石是下列哪一进化过程的证据 ( C )
A.鱼类→两栖类
B.爬行类→哺乳类
5.深入思考: 原始被子植物是由原始裸子植物进化来的吗? 提示:不是。原始被子植物不是由原始裸子植物进化来的,而是由原始的蕨类植 物进化来的。
【名师在线】 (1)植物进化历程:
植物与脊椎动物进化历程
(2)脊椎动物进化历程: 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
【主干知识·思维导图】
典例剖析·学方法
【典题例证】(2020·铁岭学业考)化石之所以能够成为生物进化的证据,主要 原因是 ( B ) A.化石是保存下来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 B.化石在地层里的出现是有一定顺序的 C.化石是古生物学研究的对象 D.化石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形成的
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
D.在越浅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低等
8.下列动物类群中,在地球上先出现的是 ( A )
A.原始无脊椎动物
B.水生脊椎动物
C.原始脊椎动物
D.陆生脊椎动物
9.(2019·广州学业考)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比较研究,科学家推测,地球上最
先从水中登陆的脊椎动物类群是 ( C )
C.爬行类→鸟类
D.两栖类→爬行类
6.下列叙述的各类物体中,不属于化石的是
(B)
A.在河南西峡盆地发现的恐龙蛋
B.我国汉代古墓发现的丝绸
C.德国巴伐利亚州发现的始祖鸟
D.汤嘎斯发现的史前海洋爬行动物的骨骼

生物的进化-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生物的进化-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生物的进化-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一、教学背景本教案适用于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的进化课。

本课主要围绕“生物的进化”这一主题展开,让学生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原因,以及人类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进化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掌握生物进化过程中的自然选择和基因突变等重要概念。

3.了解人类活动对生物进化的影响,并思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生物的进化生物进化的定义:生物在长期的漫长过程中,随着环境的变化,适应和变异,最后形成新的物种或亚物种的过程。

2. 进化的原因2.1 环境因素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是环境的变化。

环境因素包括气候、地质、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等。

环境的变化对生物的适应性产生了挑战,只有适应环境变化的生物才能够生存下来,从而在进化中得以发展。

2.2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也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原因。

基因是决定生物遗传信息的单位,人类在驯养植物和动物的过程中,选择了具有有利基因的生物,加速了生物进化的进程。

3. 进化的方式生物进化的主要方式有两种:自然选择和突变。

3.1 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一种生存竞争的过程。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生存条件较好的生物会活得更长,能够繁殖更多的后代,传递其有利的基因给下一代。

由此可以看出,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基本模式,能够促进物种适应环境。

3.2 突变突变是指基因出现变异的现象。

突变通常发生在遗传物质的复制过程中,是生物进行进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虽然突变的发生概率非常小,但正是因为突变的出现,才能够使生物多样性增加,进而促进生物进化。

4. 人类对生物进化的影响人类活动对生物进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人类的活动改变了环境,影响了生物的生存条件。

人类驯养植物和动物,改变了它们的基因,加速了生物进化。

人类的活动还加剧了生物的灭绝,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了威胁。

5. 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学、地球科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

八年级生物21.2生物的进化(一)北师大版精品PPT课件

八年级生物21.2生物的进化(一)北师大版精品PPT课件
§21.2 生物的进化 (一)
学习任务
1.什么叫生物进化?其直接证据是 什么?
2.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什么? 3.地球的发展历史被划分为哪几个
地质年代? 4.每个地质年代的生物有何特点?
生物进化:
是指生物在与生活环境的相互作用 中,一代又一代发生改变的过程。
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化石证据 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 的遗体、遗物、遗迹。 化石是最有说服力的生物进化证据。
真核细胞生物, 形成地史时期的 菌-藻类时代。
原核生物
34亿年前的古细胞化 石。(南非斯威士兰 系)
低等海生无脊椎动物
2.古生代
古生代最重大的演化事件,一是寒 武纪生命大爆炸──澄江动物群的 出现;其次是原始脊椎动物淡水无 颌类已相当繁盛,植物由原始的藻 类发展到陆生的裸蕨类。这标志着 以往地球陆地是光秃秃的死寂世界, 而今逐渐披上了绿装,植物首先登 陆为以后鱼类、昆虫等从海水到淡 水、由水生到陆生创造了条件。
生物进化的趋势:
从简单到复杂
从低等到高等
从水生到陆生 两栖动物两栖动物古代总鳍鱼类;爬 行动物起源于古代两栖动物;鸟类起 源于古代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也起源 于古代爬行动物。
二.地球上的生命史 地质年代: 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
新生代
1.前寒武纪又称前古生代
指寒武纪或古生代以前即距今5.7亿年 以前的地质时代,是地球历史最早的 地质阶段。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21.2 生物的进化(第1课时)八年级生物下册课件(北师大版)

21.2 生物的进化(第1课时)八年级生物下册课件(北师大版)

从水生到陆生
当堂训练(10min)
1. 一从未受到破坏的沉积岩层的顺序如右图所示,图中表明其中一层含有化
B 石A,而另一层含有化石B,图示可能说明( )
A. 物种A比物种B简单、低等 B. 物种A比物种B复杂、高等 C. 物种A出现在物种B之前 D. 物种B一定生活在水中
B 2. 化石与地层的年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越古老的地层里 ( ) A. 植物化石越少,动物化石越多 B. 水生生物化石越多,陆生生物化石越少 C. 化石种类越丰富 D. 形成化石的生物结构越复杂
C 口。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始生命诞生在原始海洋中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C.晚期地层中只有结构复杂的生物化石 D.埋藏化石库对深入了解寒武纪大爆发之后动物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5.(2022·甘肃·永昌县教学研究室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
D 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生物的粪便、蛋以及 人类使用过的工具等, 形成的化石
生物的足迹等形成 的化石
沉积岩是书页,化石是文字 思考1:最先形成的地层是哪一个?
化石在地质层中的分布规律 笔记
越晚形成的地层中, 首次出现生物_越__高__等_ 生物特征 _越__复__杂__。
进化
越早形成的地层中, 首次出现生物_越__低__等_ 生物特征 越___简__单__。
中生代(恐龙时代)
爬行动物繁盛,中生代曾被称为爬行类时代;鸟类、哺乳类开始出现。
新生代
距今6500万年,是地球历史上 最新的一个地质时代。随着恐龙的 灭绝中生代结束,新生代开始。
以哺乳动物、鸟类和被子植物的 高度繁盛为特征,由于生物界逐 渐呈现了现代的面貌,故名新生 代,即现代生物的时代。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生物的进化》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生物的进化》教学课件
第十三页,共三十页。
绿叶上的蛙
枯叶上的蛙
第十四页,共三十页。
是枯叶吗?
第十五页,共三十页。
达尔文由人工选择的许多实例联想到自然界中形 形色色的生物,它们在进化过程中,起选择作用 的因素有哪些?
案例分析:
英国桦尺蛾的事例
第十六页,共三十页。
动画欣赏:生物进化的原因
第十七页,共三十页。
想一想 深色桦尺蛾数量增加,浅色桦尺蛾数量减少,这是
第九页,共三十页。
人工选择 根据人类的需求和爱好,经过不断的选择 形成生物新品种的过程。
你能说出生活中用人工选择的方法培育成的植物和 动物品种吗?
第十页,共三十页。
家鸽品种的选育过程 信鸽
观赏鸽
岩鸽
第十一页,共三十页。
肉食鸽
人工选择能培育出不同品种的金鱼
第十二页,共三十页。
观察思考
通过人工选择可以使生物进化产生新品种。 那么自然界形形色色的生物,又是怎样进化 的呢?
我们从下面的原鸡的进化中能得到什么启发呢 ?
第七页,共三十页。
人工选择
几个品种的鸡与原鸡相比,它们分别有何不同?
这些品种的鸡是怎样产生的?
(肉用)
(卵用)
(观赏用)
(药用)
第八页,共三十页。
(卵、肉兼用)
家养原鸡,产生不同变异
有些变异得到遗传积累




根据人们的需要和爱好,进行选育
逐代定向选择,培育出不同新品种
为什么?
活动:捕食桦尺蛾的游戏
第十八页,共三十页。
第十九页,共三十页。
第二十页,共三十页。
由于黑烟的污染,浅色桦尺蛾停息在灰黑色的树干上,目标 显著,易被鸟类发现而不易生存;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21章2节生物的进化一课时精品课件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21章2节生物的进化一课时精品课件

D 4.关于地层中生物化石分布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 A.在古老的地层中可以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B.在新近的地层中可以找到高等生物的化石 C.在新近的地层中也可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D.在极古老的地层中有时也可以找到一些高等生物的 化石某植物单株年产数百粒种子, 5、始祖鸟和古鸟化石证实,鸟类起源于____ C A.鱼类 B.两栖类 C.古代爬行类 D. 哺乳类 D 6、三叶虫时代是指____ A.白垩纪 B.侏罗纪 C.前寒武纪 D.寒武纪 7、恐龙和翼龙非常繁盛的时期是 D A.古元代 B.古生代 C.新生代 D.中生代 8、人类的原始祖先进化为人的时期是____ B A.中生代 B.新生代 C.太古代 D.元古代
化 石
地层中保存在的古代生物的遗体、 遗 物和遗迹。
硅化木化石 恐龙化石
树叶化石
1、遗 体: 由坚硬部分组成
2. 遗物
恐龙蛋化石
恐龙粪便化石
3.生活痕迹
一.生物进化的证据
化石形成的原因: 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 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 干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琥 珀
通过测定岩石的年龄就可以知道多少年前地球 上曾经生活着什么生物。
现代
古老
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化石
化石是最有说服力的生物进化证据 ____
地质工作人员在ABC三个不同的地层内发掘 到许多化石。在A层中发掘出恐龙蛋、始祖鸟、 龟化石;在B层中发掘出马、象牙、犀牛等化石; 在C层中发掘出三叶虫、珊瑚、乌贼等化石。请 将这些地层按年代由远到近的顺序排列并陈述理 由。
4、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大致是怎样的?
现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是怎样来的?
神创论
上帝一次性创造出各种生物,最初有多少种,现 在就有多少种,各种生物之间没有任何的亲缘关系

北师大版生物八下《生物的进化》ppt课件

北师大版生物八下《生物的进化》ppt课件

34亿年前的古细胞化石。(南非斯威士兰系)
早寒武纪
中寒武纪
晚寒武纪
三叶虫
始祖鸟 化石
始 祖 鸟
• 化石: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 、遗迹。 • 化石是如何形成的? • 化石的种类
– 实体化石:古生物遗体本身保留下来。如猛犸象 – 铸模化石:遗体保存过程中,通过积压在岩石表 面留下印模、铸型等。 – 遗迹化石:生命活动中留下的痕迹和遗物。如恐 龙蛋、鸟蛋等。 – 化学化石:生物体分解的氨基酸脂肪酸等。
• 讨论:化石证据能说明生物进化的趋势是 怎样的?
• 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鱼类的 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就出现了,两 栖类、爬行类和哺乳动物则依次在越来 越晚近的地层中才出现。
越古老的地层中,化石中的生物种类越少, 结构越简单、低等、越适合生活在水中;
越近代的地层中,化石中的生物种类越多, 结构越复杂、高等、越适合生活在陆地
琥珀
始祖鸟
孔子鸟
资料二
始祖鸟复原图
现代鸟
科学家采用了 比较动物的形态结构特征 方法 可以推测: 鸟类是始祖鸟进化来的,始祖鸟是爬 行动物向鸟类进化的中间过渡类型.
资料二
始祖鸟复原图
现代鸟
始祖鸟
被覆羽毛,有翅膀、嘴外形像鸟喙 ——像鸟
有牙齿、爪 ——像爬行动物
交 流
•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所收集的化石资料
3.同源器官的比较
思考
• 从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形式到现在形形色色的生物 ,究竟经历了哪些进化环节呢?
学生阅读课本6——7页资料分析
• 1.学生讨论分析:对不同地层中的化石进行 分析、比较,发现了什么?为什么生物化石 能作为生物进化的证据?
2. 说明生物是在不断地进化的,生物进化 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பைடு நூலகம் 水生到陆生的发展过程。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生物的进化 课件(第1课时)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生物的进化 课件(第1课时)

地质年代与生物进化史
新生代
中生代 古生代 元古代 太古代
活化石
银杏、水杉、银杉、水松、珙桐、大熊猫、中华鲟
小结
• 化石: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遗物 、遗迹。
• 化石的形成过程:被某种物质能迅速地埋藏起来,其遗体被渗 入的矿物质固定而石化。
• 越早形成的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少,结构简单而低等;形成 晚的地层中,化石种类多,结构复杂而高等。
被某种物质能迅 速地埋藏起来, 其遗体被渗入的 矿物质固定而石 化。
地质运动
最先形成的地层是哪一个?
小组讨论:从化石的生物结构看,从早 期到晚期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晚期
早期
一、生物进化的证据
1.古生物学证据——化石(直接证据)
生物种类越少 越早形成的地层 结构越简单、低等
越晚形成的地层
生物种类越多 结构越复杂、高等
2、)化和遗石(迹是指)保。存在遗地物层中的古代生物的( 遗体)、(
3、越早形成的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 少),结构 ( )简而单低等;形成晚的地层中,化石种类( ),结构多复杂而高等。
4、)地;球从复上(杂生物总)的到进(化趋低势)等是;:从从((
简单)到( )高到等(
)。 水生
陆生
作业:
1、化石在地层中分布的特点; 2、生物进化的趋势; 3、预习下一课时
结论:爬行动物进化为鸟类。
二、讲授新课
(二)化石记录了地球上的生命史
35亿年前:细菌、蓝细菌等没有细胞核的生物 前寒武纪时期 20-19亿年前:单细胞、有真正细胞核的生物
8.5-5.4亿年前:海洋中出现多细胞生物
二、讲授新课
(二)化石记录了地球上的生命史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生物2-生物的进化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生物2-生物的进化课件
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第7单元
第 21 章
第2节 生物的进化
第1课时 生物进化的化石证据和地球上的生命史
原始生命是极其简单的,那么 原始生命是怎样发展成复杂的、 丰富多彩的生物界的呢?
生物进化
一、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直接证据
阅读教材P8的“小资料”,找出: 1.什么是化石? 2.化石是怎样形成的?
始祖鸟化石
中华龙鸟化石
始祖鸟和古鸟与鸟类、古代爬行动物分 别有哪些相同点?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马 的
1.不同地层中马的 化石分别有何特点?

2.为什么不同时期

马的化石会有这么多
的差别?
二、化石记录了地球上的生命史
地球年龄:46亿年
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1.前寒武纪时期(地球形成~约5.4亿年前)
寒武纪的开始,标志着地球进入了生物大繁华 的新阶段。而在寒武纪之前,地球早已经形成 了,只是在漫长的几十亿年中一片死寂,那时 地球上还没有出现门类众多的生物。这样,科 学家们便把寒武纪之前这一段漫长而缺少生命 的时间称作前寒武纪。前寒武纪约占整个地球 发展史的87%。
约3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细菌、蓝细菌等没有真 正细胞核的生物
3.地球上的生命史:
前寒武纪时期:原核生物→真核单细胞
生物→真核多细胞生物
古生代: 水生→陆生;藻类→裸蕨→蕨类;
鱼类→两栖类
中生代: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繁盛
新生代:被子植物、鸟类亿年~19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最早的单细胞、 有真正细胞核的生物
8.5亿年~5.4亿年前:气温降落,海平面降落,出 现大面积浅海滩,形成多样 的自然环境;海洋中出现多 细胞生物
2.古生代(5.4亿年~2.45亿年前)

北师大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1课时 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历程课件

北师大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1课时  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历程课件
中生代:裸子植物、爬行动物盛行。 新生代:鸟类和哺乳动物成为占优势的动物,被子植物
成为占优势的植物。
讲授新课
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 观察1:这些动物属于哪一个类群?它们在地球上出现 的顺序是怎样的?
讲授新课
鱼 类
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






鸟 类
哺 乳 类
讲授新课
植物的进化历程
观察2:这些植物属于哪一个类群?它们在地球上出 现的顺序是怎样的?
随堂训练
3.现存的生物中,有许多非常简单、低等的生物并没 有在进化过程中灭绝,而且分布还非常广泛,为什么?
这些非常简单、低等的生物由于能够适应环境 的不断变化,所以没有灭绝,而且分布还非常广泛。
化石记录说明了生物 进化的总趋势是:
从简单到复杂 从低等到高等 从水生到陆生
讲授新课
始祖鸟化石
左图是始祖鸟化石,右图是根据始祖鸟化石复原出来的 始祖鸟。仔细观察它。它长有鸟一样的翅膀,但它嘴里却还 有牙齿。想想这说明了什么?
讲授新课
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动物
爬行动物
始祖鸟

嘴里有牙 齿、有爪
被覆羽毛,有 翅膀,有喙
讲授新课
二 化石记录了地球上的生命史
新生代
中生代
古生代
前寒武纪 时期
元古代 太古代
讲授新课
前寒武纪时期生命类型
46亿年前:原始地球形成 35亿年前:细菌、蓝藻等无细胞核生物 20 ~ 19亿年前:有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 8.5 ~ 5.4亿年前:多细胞生物
讲授新课
古生代早期生命类型
1.高等藻类类群 2.无脊椎动物 3.三叶虫繁盛
讲授新课
植物的进化历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
B.体型小的生物---体型大的生物
C.结构简单---结构复杂
D.低等生物---高等生物
3.恐龙和翼龙非常繁盛的时期是( D )
A.元古代 B.古生代
C.新生代
4.灵长类进化为人的时期是( B )
D.中生代
A.中生代 B.新生代
C.太古代 D.元古代
5.在没有被破坏的B地层中,有关化石分布情况,下列不
正确的说法是( )
A.古老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简单低等
B.在极古老的地层中也可以找到高等生物化石
C.新近地层中的生物化石复杂高等
D.新近的地层中也可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古生代最重大的演化事件,一是寒武纪生命大爆炸 ──澄江动物群的出现;其次是原始脊椎动物淡水无颌 类已相当繁盛,植物由原始的藻类发展到陆生的裸蕨类。 这标志着以往地球的陆地是光秃秃的死寂世界,而今逐 渐披上了绿装,植物首先登陆为以后鱼类、昆虫等从海 水到淡水、由水生到陆生创造了条件。
寒武纪初期的云南澄江动物群
在形成晚的古老地层中,化石中的生物种类越多, 结构越复杂、高等。
化石记录说明了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 从简单到复杂 从低等到高等 从水生到陆生
思考与交流
从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形式到现在形形 色色的生物,究竟经历了哪些进化环节呢?
地球上的生命史
1.前寒武纪时期 前寒武纪又称前古生代,指寒武纪或古生代以前,即距
三叠纪约开始于 2.3亿年前,结束于 1.95亿年前。无脊椎 动物以菊石类、瓣鳃 类为主,脊椎动物中 的爬行动物开始发展。 在我国云南禄丰三叠 纪末期的地层中,曾 发现有兽齿类卞氏兽 化石。裸子植物松柏、 苏铁和蕨类植物繁盛。
三叠纪的始盗龙是最原始的恐龙之一
侏罗纪开始于1.95亿年前, 结束于1.37亿年前。本纪陆上 的真蕨、苏铁和裸子植物针叶 树繁盛,大型爬行动物恐龙繁 盛,故称恐龙时代。后期原始 鸟类发生,海中无脊椎动物和 爬行动物鱼龙和蛇颈龙等也极 为繁盛。
新生代初期诞生的哺乳动 物中最重要的是踝节类,踝节 类中最早的代表是出现于古新 世早期的熊犬科。熊犬是最早 最原始的踝节类,为小型杂食 动物,并认为很可能是其他有 蹄类的祖先类型。如安氏中兽 (如图)是陆地上生存过的体 型最大的肉食哺乳动物。
南美有蹄类中最重要的类 群是南方有蹄目,其形态多样, 大小不一。另外一类人们比较 熟悉的南美有蹄类是出现于古 新世的滑距骨类,又可分为两 支,一支形态似马,以原马型 兽为代表,于上新世灭绝; 另一支形态似羊驼,以后弓兽 (由图)为代表。后弓兽四肢 和颈部均长,可能还有个可以 伸缩的鼻子,一直生存到更新 世。
泥盆纪开始于大约四亿年前。泥 盆纪使陆地上的植物开始发展。
泥盆纪最引人注目的 是鱼类的进步,原始的甲 胄鱼类和真正的有颌鱼类 都非常繁盛,被称为“鱼 类的时代”。盾皮鱼中的 恐鱼可超过十米,是海洋 中的统治者。
真掌鳍鱼
大约在3.5亿年以前, 有些长肺的总鳍鱼上了陆 地。爬上岸来的总鳍鱼, 逐渐进化成为陆地上的生 物,成为原始的两栖类动物。 当然,并不是所有水中的 脊椎动物都能登陆,总鳍 鱼具备了这种登陆条件, 它们有肺,还长有和腿差 不多的肉质鳍。
地质年代
主要地质变化
元古时代
地球刚诞生,温度很高,地球上没有生命
古生代(寒武 纪)
地球温度下降,出现大片海洋,最早原始生命出现
古生代(志留 纪泥盆纪)
水生动物逐渐繁盛,出现了水中生活的鱼类
古生代(石炭 陆地逐渐增多,一些水生动物上岸,鳍渐变为四肢,
纪二叠纪)
原始鱼类逐渐进化成原始爬行类
中生代
陆地进一步增多,陆生植物开始昌盛,爬行动物大 量繁衍
二叠纪裸子植物数量增 加,除了种子蕨和科达树外, 还出现了松柏,苏铁和银杏。 爬行动物开始演化,其中的 巨兽是古生代陆地上出现过 的最大的动物。到大约二亿 年三千万年前,发生了大规 模的集群灭绝,很多生物退 出历史舞台,古生代从此结 束。
异齿龙
3.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生物演化最 为特殊,主要是爬行动物大为发展,不仅陆上出现大型 爬行动物,有一些还重回海洋,而另一些则能在空中活 动,所以中生代曾被称为爬行类时代,而鸟类、有袋类 和有胎盘的哺乳动物也开始发生。植物以裸子植物的苏 铁、银杏为最繁盛,所以中生代又称为裸子植物时代。
侏罗纪的大型蜥脚类-腕龙
白垩纪开始于1.37亿 年前,结束于6.7万年前。 恐龙历盛而衰;被子植物 出现,硬骨鱼类和软体动 物繁盛。本纪末,恐龙等 均绝灭,标志着中生代结 束。白垩纪晚期,被子植 物大为增多,鸟类和高等 哺乳类陆续出现。
4.新生代:约开始于6 700万年前,延续至今。可划分 为第三纪和第四纪两个纪。这个时期的生物已接近现 代,脊椎动物的特征是哺乳动物的兴起和繁盛,后期 出现了人类。植物以被子植物为主。
始祖鸟Biblioteka 孔子鸟思考与交流讨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所收集的化石资料,化石证据说明 生物进化的趋势是怎样的?
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鱼类的化石在比较 古老的地层中就出现了,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动物则依 次在越来越晚近的地层中才出现。
在形成早的古老地层中,化石中的生物种类越少, 结构越简单、低等;
新生代(第三 一类爬行动物上肢进化为翅成为鸟类,另一类爬行
纪)
动物进一步进化为哺乳类
新生代(第四 纪)
演化成现代生物和人类
一、化石记录显示:形成早的古老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少,结构简单
而低等,形成晚的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多,结构复杂而高等。
生物进化总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二、地球上的生命史:太古代、元古代、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前寒武纪时期──细菌、藻类时代; 古生代时期──高等的藻类植物、无脊椎动物、裸蕨类植物、鱼类、
奥陶纪开始于距今 5亿年前。藻类变化不大, 三叶虫数量仍居首位。此 时其他无脊椎动 物数量和种类都超过了 寒武纪。最常见的有珊瑚、 腕足类、腹足类、 海百合和鹦鹉螺(如图 中的直角石和弓角石) 等。它们将海底世界装 扮得五彩缤纷。
志留纪开始于四亿四千 万年前。这时候三叶虫已经 减少,珊瑚,笔石,腕足类 等仍然繁盛,甲胄鱼类开始 兴旺,巨大的板足鲎是海洋 中可怕的掠食者。志留纪时 大地开始披上绿装,原始的 节肢动物也开始登上陆地, 开创了陆生生物发展的历史 。志留纪末期发生了剧烈的 造山运动,使地球的面貌大 为改观。
今5.7亿年以前的地质时代,是地球历史最早的地质阶段。 地质学家把漫长的前寒武纪分为太古代、元古代两部分。
2.古生代 早古生代指整个古生代的前半期,包括寒武纪、
奥陶纪和志留纪三个纪,始于距今约5.7亿年,结束于 距今约4亿年。
寒武纪是古生代的第一个纪。寒武纪时浅海 广布,门类众多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大量出现,是 生物史的第一次大发展。寒武纪时三叶虫特别繁 盛,因此寒武纪又被称为“三叶虫时代” 。
泥盆纪晚期时,古总鳍鱼类进化 成为最早的两栖动物——鱼石螈。
石炭纪开始于三亿五千万年前,是重要的造煤时代。石 炭纪时地球上温暖潮湿的地方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森林。 石炭纪森林中的昆虫有体型巨大的古蜻蜓,两栖动物有 壳椎类和迷齿类的石炭螈。
到晚石炭纪,出现了最早的爬行动物。石炭纪发生了 海西造山运动,并在南方的冈瓦那古陆出现了大规模的冰 期,一直延续到大约二亿年八千万年前的二叠纪。
《生物的进化》1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生动有趣的课程,搭配各个互动环节助理您教学成功
感谢所有辛勤付出的人民教师
什么是生物化石?
琥珀
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 迹,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走近6500万年前的“恐龙墓地” 黑龙江省嘉荫县城乌拉嘎镇
1.能概述生物进化的证据, 了解生物进化的 基本历程。 2.能简单说明生物的进化规律。
3.在阅读和观察相关生物化石、形态构造等图片过 程中锻炼信息分类、汇总和分析比较的能力。
4.在对教师提供的进化相关事实证据的讨论过程中 学会获得结论的科学方法。
生物进化的化石记录
在许多古生物化石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些生物进化 发展的证据
太古代34亿年前古细胞化石
早寒武纪
中寒武纪 三叶虫
晚寒武纪
蕨类和两栖类时代; 中生代时期──裸子植物和爬行类时代;(哺乳动物和鸟类开始出现) 新生代时期──被子植物、哺乳类和鸟类时代、人类时代。
1.中生代陆地上繁盛的动、植物分别是( B )
A.两栖类、蕨类
B.爬行类、裸子植物
C.哺乳类、被子植物 D.鱼类、藻类
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趋势的表述中,哪一项是不合理的( B )
第三纪早期的哺乳动物中除了各种原始的有蹄类 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肉齿目了,肉齿目在白垩纪就已经 出现,在古新世和始新世比较繁盛,有些成员如鬣齿 兽(下图)则一直生存在中新世,其早期的成员和食 虫类非常相似,而后期则有些种类体大如熊。
从白垩纪晚期到新 生代早期还有其他一些 小型的目,如兽目和近 猴目等,它们多为小型 的食虫性动物,特征原 始,或多或少有些接近 现代的树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