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动量概念》教学设计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量概念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动量这一章是高中物理的重点也是难点,而动量这个概念即是这一章内容的基础又是这一章内容的核心,学生对这个概念的理解直接影响着后面的教学效果。【学生分析】从以往的教学效果看,即使是基础较好的学生对动量的概念理解也是模糊不清的。学生在学习这一章的时候都有畏惧心理,对概念只是机械地记忆,对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等规律的应用只是简单地模仿。

【任务分析】(一)从定性角度描述物体的运动量

(二)从定量角度描述物体的运动量

(三)动量的矢量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动量的物理意义,能够区别动量与动能

理解引入动量概念的必要性

知道动量是矢量

2、过程与方法

能够从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能够制定方案,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激发探究问题的兴趣

实事求是、用事实说话的科学研究精神

【重点难点】动量概念的建立过程

【设计思想】用科学探究方法研究问题,逐步建立动量概念。利用实验对学生形成的直观感觉,让学生形成初步认识,再用实验形成矛盾,调动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积极思考,形成再认识,再用实验创设矛盾,使学生在经过激烈的思想冲突和理性的逻辑思辨后,对事物和规律的认识有质的飞跃。从比较浅的直观认识,到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现象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录像片段:冰壶比赛时,一个冰壶在冰面上径直撞向另一个静止的冰壶,结果两个冰壶的运动互相交换。学生对这一现象感到很新奇。教师提示学生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如打台球,打康乐棋,小孩子打弹子时都会出现这种现象。(揭示现象的普遍性,说明课

题的重要性以及研究的必要性)。我们学了动量这一章后,就可以对这些现象作出科学的

解释。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节。

二、建立模型,

引导学生建立上述现象的模型:运动的A物体与静止的质量相同的B物体发生碰撞,碰后两物体的运动互相交换。V

A B

三、科学探究

(一)从定性角度描述物体的运动量

1、提出问题,科学猜想

在碰撞过程中,A从运动到静止,运动量减少了,A的运动量为什么会减少?

学生讨论后认为是由于B对A的作用力的原因。

教师:不同的物体所具有的运动量是不一样的,如运动的汽车,同一辆汽车行驶速度越大,就越容易出车祸,所载物体越重,也越容易出车祸。如果我们用一个物理量去描述物体运动量的多少?这个物理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猜想:(1)、与质量有关

(2)、与速度有关

2、制定方案,实验验证

控制变量法:

(1)质量不变,验证物体的运动量与速度的定性关系

(2)速度不变,验证物体的运动量与质量的定性关系

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设计:小车所受摩擦可忽略,滑块滑动时所受摩擦恒

定,小车和滑块之间是粘片。改变小车开始运动的高度,可以改变小车在水平轨道上的初速度。增减砝码,可以改变小车的质量。

实验验证:

(1)小车质量不变,从越高的地方往下运动,滑块被推开的距离越远。

(2)小车运动高度不变,车上加上砝码后,滑块被推开的距离越远。

结论:物体的运动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而且质量和速度越大,物体所具有的运动量就越大。

(二)从定量角度描述物体的运动量

1、提出问题:

如果用一个物理量来描述物体的运动量,这个物理量的表达式是怎样的?

2、学生猜想:

mv2

(1)大部分学生认为应是动能。理由:如果汽车的动能越大,在相同制动力作用下,

2

制动所需位移就要越大,就越容易发生车祸。

(2)部分预习过的同学认为应是m v。理由:mv越大,在相同制动力作用下,制动所需时间就越长,也越容易发生车祸。

(3)甚至个别同学提出:应是m a v b,a,b的数值应根据实验确定。

3、分析论证:

mv2

到底该用还是用mv描述物体的运动量,这个问题在物理学上曾经有过一段长时2

间的争论。是否有必要引进一个新的物理量,就看用这个物理来描述物理规律是否更简单,

适用范围是否更广泛。在冰壶A与静止的冰壶B碰撞过程中,A的运动量减少了,B的运动量增加了,我们从实验上来判断在这个过程中,哪个物理量是守恒的。

4、实验验证:

装置:气垫导轨、光电门、数字计数器。

(1)、实验装置如图:

A、B滑块质量相同,B滑块在两光电门之间处于静止。A滑块通过光电门与B发生碰撞(A、B之间是弹簧片),碰后,A静止,B运动。光电门1记录碰前A的挡光板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光电门2记录碰后B的挡光板通过光电门的时间。

实验数据:

光电门1 0.159s 光电门2 0.160s

mv2

经过验算,发现不管是用还是用mv来量度物体的运动量,都是守恒的。

2

2、第二次实验,引起矛盾。

实验装置及步骤同上,A、B滑块质量相同,撤去B的挡光板,将A、B之间的弹簧片换成粘片。光电门1记录碰前A的挡光板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光电门2记录碰后A 和B粘在一起时A的挡光板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

实验数据:

光电门1 0.113s 光电门2

0.228s

mv2

很明显,碰后A、B的共同速度为碰前A速度的一半,用来量度时,已不再守

2

恒,但用mv来量度还是守恒的。

3、验证其它情况:

将A的质量变为原来的2倍,A、B间仍是粘片。比较碰撞前后的速度比。列表: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1

2A质量

m

m

B质量

m

2m

光电门1

0.113s

0.145s

光电门2

0.228s

0.440

碰前A速度

V

V

碰后A、B速度

V/2

V/3 mv2

在这些碰撞现象中,用来量度,运动量都是不守恒的,但用mv来量度还是守恒

2

的。

学生从以上所有现象归纳得出:碰撞前后,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始终保持不变。

4、教师总结:质量与速度的乘积是一个很重要的物理量,大量的实验表明:在碰撞中,如果用这个物理量来量度物体的运动量,则碰撞前后运动量守恒,所以把这个物理量定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