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 三年级语文上册:《做风车的故事》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语文做风车的故事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做风车的故事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做风车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风车的认识和了解。

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想象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勇于尝试的精神风貌。

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会生字词。

难点:学会用词语描述风车的制作过程和风车的样子。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风车图片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教学录音机、音响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展示风车,引导学生观察风车的样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合作精神。

3.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内容。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问题,培养团队意识。

5. 想象与创造学生发挥想象力,描述自己制作风车的过程。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大家共同欣赏、学习。

6.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提高自信心。

7. 布置作业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制作一个风车,感受生活的乐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意识。

2. 生字词掌握评估: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课文理解评估:通过课后提问或小测验,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4. 创作能力评估:评价学生在想象与创造环节中描述风车制作过程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课堂活动的组织、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等,以便于调整教学策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做风车的故事》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做风车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做风车的故事》,使学生掌握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动手操作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3. 动手制作风车,体验实践活动带来的乐趣。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认读与运用。

2. 对课文情感的理解与体会。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课件或黑板报。

2. 学生准备课本、生字词卡片。

3. 教师准备风车制作材料(彩纸、竹签、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并对生字词进行讲解。

3. 理解课文: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人物的情感。

4. 实践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制作风车,并进行动手操作,制作属于自己的风车。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风车的制作过程,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热爱。

7.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复习课文,熟读生字词,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评价建议:1. 对学生的评价以鼓励为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2. 对学生的评价要全面,既要评价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也要评价学生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八、教学拓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后拓展,如调查了解风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或者组织学生参观风能发电站,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风能的利用。

九、教学计划: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学习课文内容,第二课时进行实践活动和总结。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做风车的故事》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做风车的故事》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做风车的故事》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风车的制作过程,学会制作风车,并能够独立完成风车制作。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做风车的故事》是一篇关于风车制作过程的课文,通过讲述一个小朋友制作风车的经历,引导学生了解风车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2.2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对科学实验充满好奇。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这些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究,掌握风车的制作方法。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掌握风车的制作过程,能够独立完成风车制作。

3.2 教学难点风车制作过程中的一些技巧,如如何使风车转动更加灵活。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分组合作法、实践探究法等。

4.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材料等辅助教学。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风车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风车的认识,导入新课。

5.2 讲解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风车的制作过程。

5.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风车制作实验,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评估目的通过评估了解学生对风车制作过程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6.2 评估内容学生风车制作的过程、风车转动的效果、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

6.3 评估方式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自评相结合。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反思内容教学过程中的得失,学生的反应,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7.2 反思方式教师通过教案、学生反馈、课堂观察等方式进行反思。

第八章:教学拓展8.1 拓展目的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8.2 拓展内容学生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其他科学玩具,如陀螺、水轮等。

语文教案-做风车的故事

语文教案-做风车的故事

语文教案-做风车的故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做风车的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故事情节,感受主人公的聪明才智。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2)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情感。

(2)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故事情节。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科学原理。

(2)如何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风车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对风车的认识。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风车的故事。

二、课文朗读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理解生字词。

2.教师挑选几名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

三、故事解析1.教师简要介绍故事背景。

2.学生分段落讲述故事内容,教师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3.分析故事中的科学原理,如风车的工作原理、风力发电等。

四、生字词学习1.教师逐个解释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

2.学生用生字词造句。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故事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风车故事。

二、故事续写1.教师提出续写故事的要求,如:主人公在风车制造过程中遇到了新的问题,该如何解决?2.学生分组讨论,编写故事。

三、故事分享1.各组学生分享自己的故事。

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制作风车模型。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完成一篇关于风车的作文。

2.课堂作业:整理课堂笔记,复习课文内容。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做风车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故事情节,感受主人公的聪明才智。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三年级语文做风车的故事教案

三年级语文做风车的故事教案

三年级语文做风车的故事教案三年级语文做风车的故事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语文做风车的故事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语文做风车的故事教案1第一课时教学目的:自学生字、新词,初读课文,知大意。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苹果从树上落下来是许多人都见过的现象。

二百多年前有一个人看到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苹果既不往旁边飞,也不往天上飞,偏偏要往地下落呢?究竟是什么东西在吸引它呢?”经过他反复推测、不断研究,终于发现了宇宙间的规律“万有引力定律”,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

你们知道他是谁吗?板书:牛顿那么,我们今天学的这篇课文是写牛顿的什么事呀?(小时候。

)板书:《》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牛顿为什么要做风车?他是怎么做风车的?风车做成功了没有?在这中间有什么事情发生?……)刚才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有的问题通过读课文就能解决,有的问题解决不了,另外,还产生了一些新问题,咱们一并放到第二课时解决。

二、教师范读课文。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提示学生注意“摔shuāi”“受shu”“任rèn”“攒zǎn”等读音。

(1)本课多音字较多,教师可采用给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的方法,作巩固练习。

(2)提示学生同一个字用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所选的读音也不相同。

2.指导学生识记字形。

“顿”左右结构,左边第四笔是“竖提”不要写成“竖弯钩”;右边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庭”半包围结构,右下边是“廷”,不要写成“延”。

“零”上下结构,下边是个“令”字,不要写成“今”字。

“麦”上下结构,不要把上边的竖,下边的撇连起来写。

“愤”左右结构,右边中间是个“艹”,右边最后一笔是“、”。

“遇”半包围结构,右边第七笔是“|”,不要写成“竖钩”。

“惯”左右结构,右上角第四笔是“|”,不要写成两个“、”。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做风车的故事》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做风车的故事》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做风车的故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的发展顺序。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通过讨论、表演等形式,培养口语表达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故事中人物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培养乐观进取的态度。

学生能够领悟到团结合作、克服困难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 学生能够通过讨论、表演等形式,提高口语表达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中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他们的情感变化。

2. 学生能够从故事中领悟到团结合作、克服困难的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故事情节和重点词汇。

2. 教师准备风车制作材料,用于学生实践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出示风车图片,引导学生谈论风车的特点和作用。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检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内心活动。

学生通过表演等形式,展示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创造力。

4. 课堂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目。

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教训。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风车,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

6.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制作风车,并拍摄照片或视频。

学生将照片或视频到班级群,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成果。

六、教学反思: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如何?2. 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的表现如何?3. 学生对团结合作、克服困难的重要性有何领悟?4. 是否有学生对风车制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是否及时给予帮助?七、评价建议:1. 学生朗读课文的表现,是否流利、有感情?2. 学生在讨论、表演等形式中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主动?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是否正确、全面?4. 学生制作风车的过程,是否团结合作、克服困难?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风车比赛,看谁的风车吹得时间最长,以此培养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

小学语文做风车的故事教案

小学语文做风车的故事教案

小学语文《做风车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做风车的故事》这篇课文。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并能应用于实际情景中。

(3)了解风车的制作过程和相关文化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与表达能力。

(2)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勤奋、细致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做风车的故事》。

2. 掌握生字词并应用于实际情景中。

3. 了解风车的制作过程和相关文化背景。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和应用。

2. 风车制作过程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做风车的故事》的文本。

2. 生字词卡片。

3. 风车制作材料(彩纸、竹签、胶水等)。

4.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教学多媒体展示风车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风车。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风车的了解和印象。

2. 课文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做风车的故事》。

(2)学生自读课文,并圈出生字词。

(3)教师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3. 生字词练习:(1)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

(2)学生相互交流并展示生字词应用。

4. 风车制作过程讲解:(1)教师讲解风车的制作过程和文化背景。

(2)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5. 动手制作风车:(1)学生分组,每组领取风车制作材料。

(2)教师指导学生按照制作过程组装风车。

(3)学生动手操作,完成风车制作。

6. 展示和分享:(1)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风车。

(2)学生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7.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并强调勤奋、细致的学习态度。

8.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风车的制作过程和文化背景。

六、教学延伸1. 课后活动:(1)学生可自由组成小组,进行风车比赛,比一比谁的风车做得好,谁的风车转动得快。

三年级上册语文做风车的故事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做风车的故事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做风车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风车的制作过程和风车的用途。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风车的兴趣。

(2)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课文细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制作属于自己的风车。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的良好品质。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分享与交流。

(3)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关注自然环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掌握风车的制作过程和用途。

2. 教学难点:(1)风车制作过程中的一些技术性问题。

(2)如何将课文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风车制作材料(纸张、彩笔、剪刀等)。

(3)生字词卡片。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准备风车制作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风车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风车。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风车的了解。

(3)简介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讨论风车制作过程:(1)教师展示风车制作材料,引导学生观察。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风车制作过程。

(3)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4. 动手制作风车:(1)学生按照讨论的风车制作过程,动手制作风车。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制作过程中的疑问。

(3)学生展示制作完成的风车,互相评价。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巩固学习成果。

(2)学生分享制作风车的感受,交流心得。

(3)布置作业:课后观察风车的使用场景,下节课分享。

三年级上册语文做风车的故事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做风车的故事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做风车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生字。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风车的制作过程和风车的用途。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生词生字的认读和理解。

2. 课文的流利朗读和阅读理解。

3. 风车制作过程的掌握和风车用途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1. 生词生字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 课文细节的理解和分析。

3. 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合作精神。

3. 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风车,提高动手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课件或黑板,标注生词生字。

2. 准备风车制作材料,如彩纸、竹签、胶水等。

3. 准备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风车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论对风车的认识和了解。

教师简要介绍风车的用途和制作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认读生词生字,理解课文大意。

学生标注出生词生字,并与同桌互相交流学习。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生词生字,引导学生正确书写和运用。

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风车的制作过程和用途。

4. 互动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学生通过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5. 实践操作:教师发放风车制作材料,引导学生动手制作风车。

学生按照课文中的制作过程,亲自动手制作风车,培养动手能力。

6. 作品展示:教师评价学生的作品,给予鼓励和指导。

7. 课堂小结: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巩固所学知识。

《做风车的故事》精品教案

《做风车的故事》精品教案

《做风车的故事》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风车的起源和制作过程。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科学,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风车的制作过程、风能的利用。

2.难点:风车叶片的切割与安装。

三、教学准备1.教具:风车模型、制作材料(硬纸板、竹签、胶水、剪刀等)。

2.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向学生展示风车模型,引发学生兴趣。

(2)简要介绍风车的起源和发展。

2.探讨风车的制作过程(1)分组讨论: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风车?3.动手制作风车(1)分发制作材料,讲解制作方法。

(2)学生分组合作,按照步骤制作风车。

4.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讲解风车叶片的切割方法,强调安全事项。

(2)指导学生安装叶片,确保风车能够顺利转动。

5.风车测试与改进(2)根据测试结果,引导学生进行风车改进。

(1)学生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7.拓展活动(1)讲解风能的利用,引导学生关注环保。

(2)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更多有趣的风车。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动手制作风车,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科学,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同时,通过拓展活动,让学生关注环保,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1.导入新课(1)展示风车模型,引发学生兴趣: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这就是风车,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来了解一下它的起源和发展吧。

(2)简要介绍风车的起源和发展:风车起源于我国古代,是用来磨面粉、灌溉等用途的。

后来,风车逐渐传入欧洲,成为荷兰的象征。

2.探讨风车的制作过程(1)分组讨论:同学们,你们觉得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风车呢?请分组讨论一下。

3.动手制作风车(2)学生分组合作,按照步骤制作风车。

4.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2)指导学生安装叶片,确保风车能够顺利转动:同学们,请确保叶片安装牢固,不要让叶片脱落。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做风车的故事》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做风车的故事》教学设计
6.评价与反馈,关注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7.课后拓展,延伸学习: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风车的奥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需求,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2.让学生分享在小组合作中的收获,讨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强调情感态度与价观的教育,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环保意识和团队精神。
4.教师对本节课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表扬,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以《我做风车的经历》为主题,写一篇日记,要求不少于300字,记录自己在制作风车过程中的所思所感,以及与团队成员的互动合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一个关于风车的传说或故事,引发学生对风车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
例如:“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风车的故事吗?在一个遥远的国度里,风车被称为‘风的孩子’,它可以为人们带来幸福和快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风车的课文,一起探索风车的奥秘。”
5.思考题:思考风车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例如风力发电等,并与同学们进行交流,激发学生对可再生能源的兴趣。
6.小组任务:请各小组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一个以风车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如制作海报、编写宣传册等,向其他同学普及风车的知识。
7.课堂反馈:请同学们在本节课结束后,填写一份课堂反馈表,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并提出对课堂教学的建议。
3.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鼓励,促进小组合作。

三年级上册语文做风车的故事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做风车的故事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三年级上册语文做风车的故事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三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2.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风车的制作过程和风车的用途。

4. 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风车故事。

教学内容:1. 课文《做风车的故事》的阅读与理解。

2. 生字词的学习与认读。

3. 风车制作过程的学习。

4. 风车的用途探讨。

5. 创作自己的风车故事。

教学资源:1. 课文《做风车的故事》文本。

2. 生字词卡片。

3. 风车制作材料(彩纸、竹签、胶水等)。

4. 画笔、画纸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风扇,提问:你们知道风扇是如何工作的吗?2. 引导学生思考风车的用途和制作过程。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做风车的故事》。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生字词学习(15分钟)1.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2. 学生分组进行生字词接龙游戏,巩固记忆。

四、风车制作过程学习(10分钟)1. 教师讲解风车的制作过程。

2. 学生观看教师演示风车制作。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制作的风车。

二、创作风车故事(15分钟)1. 教师出示风车图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风车故事。

2. 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风车故事。

三、绘画风车(15分钟)1. 学生选择绘画工具,开始绘画风车。

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鼓励和建议。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分享创作的风车故事。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总结。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生字词的认读能力。

3. 学生制作风车的动手能力。

4. 学生创作风车故事的想象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年级上册《做风车的故事》教案

三年级上册《做风车的故事》教案

三年级上册《做风车的故事》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借助有关图片及语言,了解风车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方法;2.能够独立制作简易风车,并善于发挥自己的创造力;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爱护环境的意识;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风车的基本知识;2.风车制作的步骤及注意事项;3.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2.如何引导学生在制作中体会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1.通过讲故事《做风车的故事》引入风车的基本知识;2.老师出示图片,与学生分享风能的概念和风车的构造;3.询问学生风车的作用及其在环保、能源等方面的应用。

二、制作风车1.布置制作任务,并向学生介绍制作步骤及需要用到的材料;2.学生自行制作风车,并边做边交流,借助自己的想象力添置装饰,增加创意;3.学生制作完成后,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评。

三、思考与反馈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过程,分享自己制作的心得及体验;2.鼓励学生分组讨论风能的利用、环保等问题并分享结果;3.通过反馈和讨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牢记知识点。

教学拓展1.制作简易风车,然后学生可以通过其他材料,使用手工创造自己的风车;2.学生可以借助网络调研某些气候条件下风能的利用情况及其发展前景;3.学生可以观看和演绎其他与环保有关的故事,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

教学评估1.学生在制作风车过程中的表现;2.学生在反馈和讨论中的表现;3.学生在其他拓展环节中的表现。

小结本节课以《做风车的故事》为引子,让学生了解风车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方法,并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制作出自己的风车作品。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更加关注环保、对能源资源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出积极的环境保护意识。

《做风车故事》语文教案设计

《做风车故事》语文教案设计

做风车故事语文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教学内容:写景描写•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做风车故事》这篇小文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写景描写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发散思维以及准确表达。

二、教学准备•教学材料:《做风车故事》一文•教具:黑板、彩色粉笔、PPT、学生课本、练习册•学生准备:提前准备好笔和纸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教师呈现一个形象生动的风车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讨论风车的特点和作用,并与生活中的风车相联系。

步骤二:朗读文本(10分钟)1.教师向学生朗读《做风车故事》一文,带领学生感受文中的意境和情感。

2.学生跟读、齐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步骤三:理解文本(15分钟)1.教师提问: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故事?请简要概括。

2.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重新回忆文章内容。

步骤四:分析描写技巧(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文章中的写景描写部分。

2.分析描写的具体方式、使用的修辞手法。

3.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学习描写的技巧和方法。

步骤五:小组讨论(15分钟)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场景(可以是现实中的或者学生自己想象的),尽量使用刚刚学到的写景描写技巧,用几句话描写出来,并将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2.学生互相欣赏、评价。

步骤六:写作实践(20分钟)1.学生独立完成一篇风景描写,字数控制在80-100字之间,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者想象的场景进行描写。

2.学生交换作文,互相修改、改进。

步骤七:作文展示(10分钟)1.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文,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和鼓励。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写作能力。

四、课堂作业•完成练习册相关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写景描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得到了提高。

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和实践,培养了对于描写的敏感性和创造力。

三年级上册语文做风车的故事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做风车的故事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做风车的故事》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做风车的故事》的主要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阅读。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勇于探索的精神,增强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流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阅读。

2.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寓意,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课文所传达的情感。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卡片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讲述一个有关风车的有趣故事,引发学生对风车的兴趣,导入新课。

4.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遇到生字词自行查找字典,理解课文内容。

4.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惑。

4.5 课堂练习学生朗读课文,教师点评并指导发音、语气、情感等方面。

4.6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制作一个风车,并写一篇关于制作风车的日记。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朗读、讨论、回答问题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5.2 课后作业评价教师对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书写、语法、表达等方面。

5.3 学生自评与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发现不足,提高自身学习能力。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材使用《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资源。

6.2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寻找有关风车的图片、视频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6.3 学生作品收集学生之前创作的与风车相关的作品,用于激励和启发学生。

做风车故事教案设计

做风车故事教案设计

做风车故事教案设计1. 教案概述•教学目标:通过设计风车制作的故事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适用对象:小学一到三年级学生。

•教学时间:两节课。

2. 教学准备•制作风车所需材料:–彩纸–修正液–铅笔–剪刀–图案模板•课堂准备:–PPT或黑板–老师准备好的风车样品3. 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节课步骤一:引入•引入风车的概念:老师向学生展示风车样品,解释风车的结构和原理,引导学生对风车产生兴趣。

步骤二:讲解制作步骤1.老师通过PPT或黑板向学生展示风车制作的详细步骤,并解释每个步骤的注意事项。

–第一步:使用图案模板将彩纸剪成正方形。

–第二步:将正方形纸片的四个角剪成小缺口。

–第三步:将每个角的缺口对准,用修正液粘合固定。

–第四步:将风车固定在铅笔的顶端。

2.老师演示制作风车的步骤,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和解答疑惑。

步骤三:实际操作1.老师分发风车制作所需的材料给学生。

2.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和演示,依次完成风车的制作。

第二节课步骤一:回顾上节课•老师请部分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风车,让其他学生评论和欣赏。

步骤二:设计风车故事活动•老师以小组形式组织学生,要求每组设计一个带有风车的故事情节。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但需要围绕风车的运动和制作过程展开。

•老师给予学生一些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构思故事情节。

步骤三:展示与演讲1.每个小组派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设计的故事情节。

2.每个小组的代表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并通过展示风车的运作向全班呈现效果。

4. 教学评估与反思•教学评估是确保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重要环节。

在这次教案设计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估:–观察学生在制作风车的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

–评估学生对风车结构、原理和制作步骤的理解程度。

–对每个小组的故事情节进行评估,看他们能否将风车的运动和制作过程融入到故事中。

–听取学生们对教学活动的反馈和建议,以及对风车故事的体会和意义。

5. 参考资料•无相关参考资料。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做风车的故事》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做风车的故事》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做风车的故事”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风车的构造原理;
2.掌握有关风车的常识;
3.感受风车的神秘和美妙;
4.培养学生的细心观察、想象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风车的构造原理;
难点:学生如何最好地制作风车。

三、教学准备
1.风车的模型;
2.风能装置;
3.制作小风车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四、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
教师向学生展示风车的模型,并问:“大家知道风车是怎样工作的吗?”学生若回答不清楚,教师可向学生简单介绍风车的构造原理,让学生对其产生兴趣。

2.新知讲解
教师详细介绍风车的构造和工作原理,让学生对其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3.操作演示
教师向学生演示如何制作小风车,并让学生动手操作。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让学生了解每一个步骤所涉及的工具和材料。

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安全问题,如如何正确使用工具等。

4.学生练习
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动手制作小风车。

在制作小风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并在学生出现错误时耐心纠正。

5.复习巩固
制作完成后,教师可选取一些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让学生自我评价。

六、预期效果
该教学案例以制作风车为主线,通过展示+讲解+操作+练习的方式使学生更好地了解风车的构造原理,并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同时,该教学案例通过制作小风车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学生的未来创造一定的思维基础。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做风车的故事》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做风车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生能够认识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情节,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观察风车的制作过程,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故事中主人公克服困难、勇于尝试的精神。

学生能够感受到友谊、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3. 风车制作方法的掌握。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

2. 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

3. 风车制作的技巧。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风车制作材料(纸张、彩笔、剪刀等)。

4.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谈论关于风车的知识。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2. 学习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认读。

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分析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情节,理解故事主题。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4. 风车制作:教师演示风车制作过程,讲解制作方法。

学生动手制作风车,培养动手能力。

5.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回顾所学知识点。

学生展示制作的风车,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6. 布置作业: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故事,练习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书写生字词,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反思教学效果,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表现,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及对故事主题的感悟。

3. 学生在风车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以及合作、分享的精神。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风车比赛,比一比谁的风车做得好,吹得远。

2. 邀请家长参加,共同见证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3.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和感悟发表在班级博客上,与同学们分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三年级语文上册:《做风车的故事》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课文说明:
这篇课文讲的是英国的大科学家牛顿小时候的故事,牛顿做成了一架小风车,因为出风国为什么转的道理,受到同学们的嘲笑。

从此以后,牛顿发奋学习,逐渐养成了刻苦钻研的习惯。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了解牛顿能够朋会做风车,但讲不出道理这件事中接受教训,从而发奋学习的故事,教育学生向牛顿学习。

2继续学习预习课文,做到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能辩析多音字几的读音。

4学习仿照第二自然段写不,围绕着喜欢干什么,怎样喜欢的写一段话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牛顿正确对待别人的嘲笑,正视自己的缺点,发奋学习,头养成刻苦钻研的习惯。

教学难点:
1理解牛顿的神态变化,得意、发愣、羞得满脸通红。

2理解重点句:小风车摔坏以后,牛顿心里难受极了,但没有流一滴眼泪。

从此,牛顿发奋学习,遇到任何事情都要问个为什么,渐渐地养成了刻苦钻研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做风车的故事
齐读课题后,学生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老师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课文写了谁做风车?他为什么做风车?他怎样做风车?做风车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围绕做风车展开的,让我们带着以上的问题学习课文。

同时学习第二自然段写法,围绕着喜欢干什么,怎样喜欢的写一段话的方法。

最后练习朗读。

二、范读课文,听读思考: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牛顿说不出风车会
转的道理,受到同学们嘲笑的?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读,思考:
(1)第一段讲了什么?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牛顿特别喜欢做手工?
四、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自由小声朗读,思考: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根据下列问题批画:
(1)从哪些句子或词语可以看出牛顿喜欢风车、爱做风车?
(2)牛顿的风车是怎样做出来的?
3投影:
读下面的句子,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再想想这些话说明什么?他每天仔仔细细地看,几乎忘了回家,以后每天放学,他都要跑去看一阵子?
4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

学习围绕喜欢干什么,怎样喜欢的写一件事的方法。

五、学习第四、五、六、七自然段。

1、默读思考:同学牛顿的风车有哪些看法?卡特的意见对不对?讨论回答。

2、找出牛顿神态变化的词语,并说说这些态变化的词语说明了什么?
3、看书中插图,图上有几个人物?哪个是牛顿?哪个是卡特?说出道理?4、指名感情朗读课文。

5、小风车被摔坏以后,牛顿为什么心里难受极了,但又没有注滴眼泪?
6、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思考:牛顿是怎样发奋学习的?
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七、分组讨论:你喜欢牛顿吗?为什么?
八、齐读全文。

10做风车的故事
爱手工做风车议风车
(仔仔细细几乎每天看一阵子)(得意发愣难受)发
学习不太好刻苦钻研愤
习题:
一、用∨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ji( ) mo( ) shan( )
几乎石磨扇子
ji ( ) mo()shan( )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有一天,牛顿放学回家,看见村子旁边正在安装磨面的风车。

他停下来()地看,()忘了回家,以后()放学,他都要跑去看一阵子。

2、做风车的故事发生后,牛顿从此(),渐渐地养成了( )的习惯.
3、牛顿()值得我们学习。

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