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词《如梦令·水垢何曾相受》原文译文赏析

合集下载

苏轼苏东坡诗词

苏轼苏东坡诗词

苏轼苏东坡诗词苏轼苏东坡诗词16首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

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本店铺收集整理的苏轼苏东坡古诗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沁园春孤馆灯青》年代: 宋作者: 苏轼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

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清清。

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

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

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

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2.《南乡子凉簟碧纱厨》年代: 宋作者: 苏轼凉簟碧纱厨,一枕清风昼睡馀。

睡听晚衙无一事,徐徐,读尽床头几卷书。

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

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占得人间一味愚。

3.《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年代: 宋作者: 苏轼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妖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4.《南乡子何处倚阑干》年代: 宋作者: 苏轼何处倚阑干。

弦管高楼月正圆。

胡蝶梦中家万里,依然。

老去愁来强自宽。

明镜借红颜。

须著人间比梦间。

蜡烛半笼金翡翠,更阑。

绣被焚香独自眠。

5.《清平乐清淮蜀汴》年代: 宋作者: 苏轼清淮蜀汴。

更在江西岸。

红旆到时黄叶乱。

霜入梁王故苑。

秋原何处携壶。

停骖访古踟蹰。

双庙遗风尚在,漆园傲吏应无。

6.《如梦令水垢何曾相受》年代: 宋作者: 苏轼水垢何曾相受。

细看两俱无有。

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

轻手。

轻手。

居士本来无垢。

7、《春宵苏轼》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8、《上元侍宴苏轼》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适合儿童的苏东坡诗词及含义

适合儿童的苏东坡诗词及含义

适合儿童的苏东坡诗词及含义1. 《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哎呀,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春天多美好呀!桃花在竹林外开了三两枝,鸭子最先知道江水变暖啦。

就好像你们在学校,总是最先知道下课铃要响了,对不对?2. 《赠刘景文》“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 小朋友们,一年中最美的景色可要记住哟!就像我们过生日时最开心的那一刻,一定要放在心里,橙子变黄、橘子变绿的时候可美啦!3.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哇塞!晴天的时候湖水波光粼粼多好看呀,下雨时的山雾迷蒙难道不奇妙吗?这就像你们玩的变魔术,一会儿这样美,一会儿那样美!4. 《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小朋友们想想,我们是不是有时候也像在庐山里一样,看不清事情的全貌呀?就好比做游戏,在里面玩的时候不清楚规则,出来才能明白!5.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 哎呀呀,那黑色的云像打翻的墨汁,却没遮住山,白色的雨点像跳动的珍珠乱跳进船里。

这不就像你们在操场上玩耍,蹦蹦跳跳的样子嘛!6. 《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 小朋友们,害怕夜里海棠花睡去,所以点着高高的蜡烛照亮它,是不是很有趣?就像你们怕心爱的玩具丢了,紧紧抱在怀里一样!7. 《东栏梨花》“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 小朋友们,看到东栏边如雪的梨花是不是会有点小伤感?这就好像你们和好朋友分别时,心里会有点难过呢!8. 《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 小朋友们,春天的夜晚多宝贵呀,就像你们的宝贝玩具一样珍贵,花儿散发着清香,月亮也有阴影呢!9. 《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 小朋友们,人生到处奔走像什么呢?是不是像飞鸿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呀?就像你们在沙滩上留下的小脚印!10.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词十首(注释及译文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词十首(注释及译文解析)

七年级古诗词十首七(3)班(庄奇整理)1.龟虽寿(1)【东汉末年】曹操神龟(2)虽寿,犹有竟(3)时。

螣蛇(4)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5)伏(6)枥(7),志在千里。

烈士(8)暮年(9),壮心不已(10)。

盈缩(11)之期,不但(12)在天;养怡(13)之福,可得永(14)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5)。

【注释】(1)操所作乐府组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四章。

诗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此诗是曹操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最后一章。

(2)“神龟”二句:神龟虽能长寿,但也有死亡的时候。

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

寿,长寿。

(3)竟:完毕,结束,这里指死亡。

(4)“螣蛇”二句:腾蛇即使能乘雾升天,最终也得死亡,变成灰土。

腾蛇,传说中与龙同类的神物,能乘云雾升天。

(5)骥[jì]:良马,千里马。

(6) 伏:趴,卧。

(7)枥(lì):马槽。

(8)烈士:有远大抱负的人。

(9)暮年:晚年。

(10)已:停止。

(11)盈缩:指人的寿命长短。

盈,增长。

缩,亏,引申为短。

(12)但:仅,只。

(13)养怡[yí]:指调养身心,保持身心健康。

怡,愉快、和乐。

(14)永:长久。

永年:长寿,活得长。

(15)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两句是附文,跟正文没关系,只是抒发作者感情,是乐府诗的一种形式性结尾。

【译文】神龟的寿命即使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结的时候;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

2.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shǔ],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xiá)。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hái)来就菊花。

【注释】(1)过故人庄:选自《孟襄阳集》。

最新适合写扇面的禅诗

最新适合写扇面的禅诗

何山守旬开悟诗终日看天不举头,桃花烂漫始抬眸.饶君更有遮天网,透得牢关即便休.苏东坡寓禅《如梦令》二首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其二自净方能净彼,我自汗流呀气.寄语澡浴人,且共肉身游戏.但洗、但洗!俯为人间一切.渔家傲•其二三十年来无孔窍,几回得眼还迷照.一见桃花参学了,呈法要,无弦琴上单于调.折叶寻枝虚半老,拈花特地重年少.今后水云人欲晓,非玄妙.灵云合破桃花笑.次韵子瞻赠金山宝觉大师•秦观,云峰一变隔炎凉,犹喜重来饭积香.宿鸟水干迎晓闹,乱帆天际受风忙.青鞋踏雨寻幽径,朱火笼纱语上方.珍重故人敦妙契,自怜身世两茫茫.(空空歌》:南来北往走西东,看得浮生总是空。

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茫在其中。

日也空,月也空,东升西沉为谁功?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握手中.妻也空,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

采得百花成蜜后,到头辛苦一场空!如来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水静,菩提影现中。

(一花一世界》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

一叶一菩提,一土一如来。

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

一念一清净,心是莲花开。

(春花秋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冷風冬有雪。

若無閑事挂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清松与花》善似青松惡似花,看看眼前不如它。

有朝一日遭霜打,只見青松不見花。

东方阳熹回偈:性住逍遥自在宫,无炼无为遍虚空。

原神何曾归来去,大梦醒来影无踪。

一字偈一性真,处处真,何来真假;一性假,处处假,无一是真。

一念悟,个个佛,何来凡圣;一念迷,样样迷,佛也成迷。

一心静,幻归空,立出三界;一心动,空生幻,即落红尘。

一道得,得无得,万事得毕;一道失,失无失,颠倒死生。

一窍开,窍窍开,窍窍同性;一窍灵,窍窍灵,窍窍相通;一法圆,万法圆,法法归心;一理通,万理通,理理归宗。

祖意祖意如空不是空(元无起灭。

亦无去来。

借虚空为体。

白云为用。

即借功明他也)。

灵机争堕有无功(不堕凡圣。

超诸有无。

迥出圆明境。

独立物外玄机)。

梦境的古诗句

梦境的古诗句

梦境的古诗句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梦境的古诗句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描写梦境的古诗句有哪些1、《瑞鹤仙》(陆睿)湿云粘雁影,望征路,愁迷离绪难整。

(.)千金买光景,但疏钟催晓,乱鸦啼暝。

花悰暗省,很多情,相逢梦境。

便行云都不归来,也合寄将音信。

孤迥,盟鸾心在,跨鹤程高,后期无准。

情丝待剪,翻惹得旧时恨,怕天教何处,参差双燕,还染残朱乘粉。

对菱花与说相思,看谁瘦损? 2、《寺居》(陈与义)招提远占1牛鸣,阻绝干戈得暂经。

梦境了知非有实,醉乡不入自常醒。

楼台近水涵明鉴,草树连空写素屏。

物象自堪供客眼,未须觅句户长扃。

3、《念奴娇》(蔡伸)岁华晼晚,念羁怀多感,佳会难卜。

草草杯盘聊话旧,同剪西窗寒烛。

翠袖笼香,双蛾敛恨,低按新翻曲。

无情风雨,断肠更漏督促。

匆忙归骑难留,鸾屏鸳被,忍良宵孤宿。

回首幽欢成梦境,唯觉衣襟芬馥。

海约山盟,云情雨意,何日教心足。

不如不见,为君1味愁蹙。

1、《青玉案》(陈著)钱塘江上潮来去。

花落花开6桥路。

3竺3茅钟晓暮。

当年梦境,如今故国,不忍回头处。

他谁做得愁如许。

平地波涛挟风雨。

往事凄凄都有据。

月堂笑里,夕亭话后,自是无人悟。

2、《玉蝴蝶》(仇远)野树昏鸦归尽,素烟如练,低罩平芜。

断壁飞楼,红翠似有还无。

女墙矮、月笼粉雉,娃馆静、尘暗金铺。

问清都。

广寒仙子,别后何如。

愁予。

10年梦境,浅歌短酒,总是欢娱。

孤独秦郎,不堪离镜照鸾孤。

记曲径、共携素手,向闲窗、频拈吟须。

怕西湖。

少年游伴,说著当时。

3、《咏萍》(黄庭坚)白发已侵残梦境,绿苔应忆旧渔矶。

桃源鸡犬尘凡隔,韦曲桑麻念想归。

2.梦境的古诗句101月4日风雨大作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归梦如春水,悠悠绕家乡。

梦里思甘露,言中惜惠灯。

忆眠时,春梦困腾腾。

展转不能起,玉钗垂枕棱。

晓梦随疏钟,飘然蹑云霞。

(李清照.《晓梦》)泪尽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如梦令》课外古诗词诵读说课教学电子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如梦令》课外古诗词诵读说课教学电子课件

色之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
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
诗歌赏析
“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是“溪亭”,时间是 “日暮”,作者饮酒以后,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 了。“沉醉”二字却透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 也曲折地表现出作者流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 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玩。“误入”一句, 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 呼应,显示了作者的忘情心态。
主题归纳
这首词通过追忆一次夏 日泛舟郊游、流连忘返、沉 醉迷路、误人荷花深处的经 历,反映出词人早年无忧无虑 的美好生活,抒发了词人热爱 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
写作特点
(1)构思巧妙。词一开头就点明了时间(日暮)、地点(溪亭)和事 件(沉醉不知归路),并用“常记”二字总领,引起对回舟误人荷 花深处情景的叙述。“误人”是因为“日暮”,光线太暗,也是 因为“沉醉”,而正是因为“误入”才产生了“争渡,争渡,惊起 一滩鸥鹭”的景象。 (2)语言清新。这首词语言清新脱俗,明白晓畅,生动有趣,而全无 雕琢痕迹。
诗歌理解
·
作 者
李 清 照 ( 1084— 约 1155 ) ,
宋朝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
背 章丘(今属山东)人,婉约词派 景
代表。其词风格婉约,善用白描
手法,语言清丽,富有生活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人称“易安体”。有《易安居士
文集》《易安词》。
诗歌理解
本词是词人的早期之作,较为可信的时间当是词 人到达汴京之后尚未出嫁之前。这段时间词人身居闺 中,不免会回忆起少时游玩的情形,那些场景在她的 脑海中一再出现,对那些生活的怀念之情与日俱增, 使得词人词兴大发, 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词。

精彩禅诗偈语.

精彩禅诗偈语.

精彩禅诗偈语近日偶读禅学杂书,颇为其中精彩禅诗偈语段落所感,比之李义山"有不尽之意"的《无题》之作,更据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玄机妙义,哲理更深,意境更高.而禅宗偈语遣词用字往往又比较通俗,不象义山诗谜那样悔涩难懂.《六祖坛经》中很多段落便是极为精彩的通俗诗,其蕴意则需要一生的悟性来映证.在这里拟向各网友陆续介绍一系列禅诗,抛砖引玉,贻笑大方,更求证悟自性!神秀示法证悟诗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示法证悟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注】神秀系北宗领袖,而慧能为南宗祖师.禅宗五祖弘忍让众弟子作偈证悟示法,神秀时为五祖门下首座,遂作此偈,五祖见偈云:“凡有所相,皆是虚妄.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

”但未传衣钵.慧能时初入门下,尚于后院杂务,也作一偈,由此而得五祖秘传衣钵,隐行南下传道说法,遂成禅宗六祖.灵云志勤开悟诗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觉海法因庵主开悟诗岩上桃华开,花从何处来?灵云婵一见,回首舞三台.何山守旬开悟诗终日看天不举头,桃花烂漫始抬眸.饶君更有遮天网,透得牢关即便休.以上三首均为桃花而开悟,作者皆是得道高僧,若不是禅宗典籍《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中有载,实难看出奇特之处.昭觉克勤开悟诗金鸭香销锦绣帏,笙歌丛里醉扶归.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昭觉克勤是北宋末年的一位高僧,其开悟得道始于听一首艳情诗.乍一看的确是一首风流倜傥的情诗,而此处对悟道的比喻恰恰运用了恋情的感觉.把悟道的感觉与恋爱的滋味相比,这道的滋味也是不能说的,就好象少年一段风流事一样,是无法告诉别人的。

洞山开悟诗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

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应须恁麽会,方得契如如。

这首诗表面上写太阳照到他身上,而影子投在水面上的情景,事实上就是写他追求道的一个过程.神照本如开悟诗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本来现成事,何必待思量.龙门清远开悟诗刀刀林鸟啼,被衣终夜坐.拨火悟平生,穷神归破落.事皎人自迷,曲淡谁能和.念之永不忘,门开少人过.苏东坡寓禅《如梦令》二首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其二自净方能净彼,我自汗流呀气.寄语澡浴人,且共肉身游戏.但洗、但洗!俯为人间一切.这是借入浴的俗谛,寓超俗的禅境。

《如梦令》赏析

《如梦令》赏析

《如梦令》赏析中国向称诗歌的王国。

在诗国的天穹上,名家如繁星闪烁。

才华横溢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早在少年时代,便已侧身于这繁星之群,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宋人王灼在《碧鸡漫志》中称赞李清照说:“易安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妇人,当推词采第一。

”《如梦令》词,就是她早期的一首不可多得的名作之一。

这是一幅大自然的美丽画图,描绘她一天去溪亭游览,饮酒观景,直至日暮才兴尽而归。

词中亭台、小溪、流水、夕阳、醉人,误入碧水池中藕花世界,诗情画意,跃然纸上,形象可感,妙趣横生,读来叫人赞叹不已。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词一开头,以“常记”二字起领,说明所叙的是往事的回忆。

这两句着重交代往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起因。

一个“常”字还暗示这件往事留给人的印象不可磨灭,难以忘怀,值得时时回味。

至于难以忘怀的具体情景,没有直接写出,而用“沉醉”到“不知归路”的程度,让读者去想象那憨直的情态。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接写“不知归路”的奇异景象。

在沉醉未醒、意态朦胧之中,任“回舟”荡漾,不知不觉又“误入”一个新天地:斜阳映照的湖面,藕花亭亭,荷叶田田,清香飘溢。

这幽美适意的境界,使人爱,使人醉,使人流连忘返,又怎舍得让“回舟”早早地去唤醒游人,寻路而归呢?正在这进退不便、左右两难之际,词人即从醉意迷蒙之中惊醒。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便写醒后渡“回舟”的有趣境况。

还想在这藕花世界流连欣赏,但已暮色苍茫;要想荡出这“藕花深处”,却又无路可通。

在焦急中,不自禁地发出了“争渡,争渡”(“怎么渡,怎么渡”)的呼声。

不料,这几声婉转的“争渡”,却惊动了栖息于湖边的水鸟,“呼啦”一声,腾空而飞。

暮色苍茫的天空,突然出现一群雪白的鸥鹭,与湖面碧绿的莲叶、火红的芙蕖交相辉映;宁静的湖面上空,突然奏起人声鸟声和水声的交响乐章。

这是一种多么动人心弦、令人陶醉的境界啊! 和李清照的其他名作一样,这首词,历来为人称道,久传不衰。

如梦令原文_翻译及赏析

如梦令原文_翻译及赏析

如梦令原文_翻译及赏析回首芜城旧苑。

还是翠深红浅。

春意已无多,斜日满帘飞燕。

不见。

不见。

门掩落花庭院。

——宋代·李之仪《如梦令》如梦令回首芜城旧苑。

还是翠深红浅。

春意已无多,斜日满帘飞燕。

不见。

不见。

门掩落花庭院。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

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

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

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

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

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

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

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

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李之仪永日向人妍,百合忘忧草。

午枕梦初回,远柳蝉声杳。

藓井出冰泉,洗沦烦襟了。

却挂小帘钩,一缕炉烟袅。

——宋代·晁补之《生查子(同前夏日即事)》生查子(同前夏日即事)永日向人妍,百合忘忧草。

午枕梦初回,远柳蝉声杳。

藓井出冰泉,洗沦烦襟了。

却挂小帘钩,一缕炉烟袅。

晚岁监州闻荔枝。

赤英垂坠压阑枝。

万里来逢芳意歇。

愁绝。

满盘空忆去年时。

润草山花光照坐。

春过。

等闲桃李又累累。

境负寒泉浸红皱。

消瘦。

有人花病损香肌。

——宋代·黄庭坚《定风波(荔枝)》定风波(荔枝)晚岁监州闻荔枝。

赤英垂坠压阑枝。

万里来逢芳意歇。

愁绝。

满盘空忆去年时。

润草山花光照坐。

春过。

等闲桃李又累累。

境负寒泉浸红皱。

消瘦。

有人花病损香肌。

画桥东过,朱门下,一水闲萦花草,独驾一舟千里去,心与长天共渺。

乍暖扶春,轻寒弄晓,是处人踪少。

黯然望极,酒旗茅屋斜嬝。

少年无限风流,有谁念我,此际情难表。

遥想蓝桥何日到,暗把心期自祷。

柳陌轻E97C,沙汀残雪,一路风烟好。

携壶自饮,闲听山畔啼鸟。

——宋代·秦观《念奴娇》念奴娇画桥东过,朱门下,一水闲萦花草,独驾一舟千里去,心与长天共渺。

乍暖扶春,轻寒弄晓,是处人踪少。

深入人心李清照词牌译文及赏析

深入人心李清照词牌译文及赏析

深入人心李清照词牌译文及赏析李清照,宋代文学家,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女性词人之一。

她的词作以婉约清丽、含蓄细腻而著称,深受后世文人的推崇和喜爱。

在她的作品中,词牌的运用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对深入人心的李清照词牌进行译文及赏析,展现她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情感表达。

一、《如梦令》深深滴入人心,如梦令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词描绘了由于夜深情人分离时的思念之情。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词将作者的思念之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细腻刻画情感相结合,表达出了一种深深滴入人心的感受。

下面是对这首词的译文及赏析:《如梦令》翻译:Last night, the rain was drizzling and the wind was blowing fiercely, I slept deeply, the remnants of wine not yet dissipated.I asked the handmaid at the window, she responded that the crabapple tree was unchanged.Is it true? Is it true? Green is luxuriant, but my body is thin.来自书法家(known to быть/authenticated to быть)-书室这首词以描述自然景象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离别时思念之情的细腻描绘。

通过雨疏风骤的场景,作者将自己的感受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以达到情感与环境的交融。

值得一提的是,“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这句表达了作者对情人的思念之情,通过对情人的询问,进一步衬托出作者感情的悲凉与忧伤。

另外,在结尾部分,“应是绿肥红瘦。

”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寂寞与愁绪。

这种对词意的精准把握和对朴素词语气味的描写是李清照的创作特点之一。

禅诗赏析

禅诗赏析

禅诗赏析寒山顶上月轮孤,照见晴空一物无。

可贵天然无价宝,埋在五阴溺身躯。

寒山顶上月轮孤,照见晴空一物无。

可贵天然无价宝,深藏五蕴溺身躯。

——唐·寒山五言禅诗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东山西岭青,雨下却天晴。

更问个中意,鹁鸠生鹞鹰。

牵驴饮江水,鼻吹波浪起。

岸上蹄踏蹄,水中嘴连嘴。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密室开金锁,闲步下松门。

谩将无孔笛,吹出凤游云。

云开空自阔,叶落即归根。

回首烟波里,渔歌过远村。

鹤立松梢月,鱼行水底天。

风光都占断,不费一文钱。

饥来要吃饭,寒到即添衣。

困时伸脚睡,热处爱风吹。

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

随流识得性,无喜亦无忧。

旧竹生新笋,新花长旧枝。

雨催行客到,风送片帆归。

远观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犹在,人来鸟不惊。

打鼓弄琵琶,相逢两会家。

君行杨柳岸,我宿渡头沙。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说道春来好,狂风太放颠。

吹花随水去,翻却钓鱼船。

击水鱼头痛,穿林宿鸟惊。

黄昏不击鼓,日午打三更。

黄昏鸡报晓,半夜日头明。

惊起雪师子,瞠开红眼睛。

晓风杨柳岸,春色杏花墙。

暑雨琴棋润,熏飚枕簟凉。

枯树云充叶,凋梅雪作花。

击桐成木响,蘸雪吃冬瓜。

碧落静无云,秋空明有月。

林下道人幽,相看情共悦。

烟收山谷静,风送杏花香。

永日萧然坐,澄心万虑忘。

萧萧木叶落,湛湛露珠悬。

嘹唳冲云雁,凄清抱树蝉。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

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泥佛不渡水,神光照天地。

立雪如未休,何人不雕伪?七言禅诗闲居无事可评论,一炷清香自得闻。

睡起有茶饥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向暖北枝寒。

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陇头云。

归来笑捻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古诗《如梦令》原文译文及赏析

古诗《如梦令》原文译文及赏析

古诗《如梦令》原文译文及赏析【北宋】李清照常记溪亭①日暮,沉醉②不知归路。

兴尽③晚回舟,误入藕花④深处。

争渡,争渡⑤,惊起一滩鸥鹭。

【注释】①溪亭:溪边的亭子。

②沉(chén)醉:陶醉。

③兴尽:游兴得到了满足。

④藕花:莲花。

⑤争渡:怎么才能把船划出去;争:怎。

【译文】那是一个多么快乐的日子!醉意未消,暮*苍茫,泛舟误入荷花深处,惊动了水鸟,扑哧哧全飞起来了。

置身于这样优美的情景中,诗人怎不满心欢快呢?【赏析】这是一首忆昔词。

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

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

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忘返。

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

“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

“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

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么,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

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

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

正是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

至此,词嘎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

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是李清照回忆外游时所作。

《如梦令》苏轼词翻译赏析

《如梦令》苏轼词翻译赏析

《如梦令》苏轼词翻译赏析《如梦令》苏轼词翻译赏析如梦令,词牌名。

又名“忆仙姿”“宴桃源”“无梦令”等。

以李存勗《忆仙姿·曾宴桃源深洞》为正体,单调三十三字,七句五仄一叠韵。

另有三十三字六仄韵,三十三字四仄韵一叠韵,三十三字五平韵一叠韵,以及六十六字五仄韵一叠韵的变体。

代表作有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厉声教《西溪小令二首》等。

小编带来的《如梦令》苏轼词翻译赏析。

如梦令苏轼为向东坡传语,人玉堂深处。

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

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苏轼词作鉴赏这首《如梦令》,毛氏汲古阁本题作《有寄》,傅干本调下注云:“寄黄州杨使君二首,公时翰苑。

”当是元佑元年(1086)九月以后,元四年三月以前,苏轼京城官翰林学士期间所作。

词中抒写怀念黄州之情,表现归耕东城之意,是作者当时特定生活和心理状态的真实反映及流露。

首二句“为向东坡传语,人玉堂深处”,以明快的语言,交待他“玉堂(翰林院)深处”,向黄州东坡表达思念之情,引起下文。

这两句的语气,十分亲切。

苏轼心目中,黄州东坡,俨然是他的第二故乡,所以思念之意才如此殷切。

次二句“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是“传语”的内容,是苏轼对别后黄州东坡的冷清荒凉景象的揣想。

先设一问以避免平直。

有此一问,便曳生姿,并能引出下文。

“雪压小桥无路”,仍承上句带有问意,似乎是说:别后有没有人来?是雪压住了小桥,路不通吗?以景语曲折表达之,既富于形象性,委婉深曲。

是与否之间,都表现了对别后黄州东坡的无限关心。

末三句“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紧承上意,亦是“传语”的`内容,表达归耕东坡的意愿。

“归去,归去”,直抒胸臆,是愿望,是决定,是决心。

“江上一犁春雨”,是说春雨喜降,撬犁地春耕,补充要急于“归去”的理由,说明“归去”的打算。

“一犁春雨”四字,使人自然地想起他所作《江城子》词“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的意境。

“一犁春雨”四个字更是“皆曲尽形容之妙”,妙就妙捕捉住了雨后春耕的特殊景象,情感轻快。

试论苏轼是否是佛学居士

试论苏轼是否是佛学居士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试论苏轼是否是佛学居士摘要:自古以来,因苏轼诗词中参杂着大量禅宗思想,加上他本人对现实生活的豁达处理、平时和大量僧侣往来密切、又说过许多参悟的著名语句,更何况在禅宗灯录中,苏轼被列为黄龙派黄龙慧南弟子东林常总的法嗣:所以一直被人们认为是真正的佛学居士。

但苏轼真的是真正意义上的佛学居士吗?关键字:苏轼,佛学,禅宗思想居士在古代一般有两个含义,一是对隐士的尊称,后来被文人雅士用以自称,如李白的青莲居士、欧阳修的六一居士等;二是佛教用语,普称一切信佛教的在家佛教徒为居士。

本文所说的居士,从后者。

所以,苏轼自称东坡居士,是单纯意义上的文学居士还是隐含了佛意在里面?中国佛学在文学作品的表现,多是通过禅宗悟道之思想而反映。

汉传佛教宗派多来自于印度,但由中国独立发展出的本土佛教宗派唯独天台宗、华严宗与禅宗三个。

而禅宗,上溯其源,可追溯至老子的“无为”思想。

老子无为之有物无我,传至庄子便是无为遨游,物我两忘;随着后来道家思想的演变,加上魏晋南北朝时佛教思想传入,就派生了中国本土的哲学体系:禅宗。

禅宗祖师会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求达到这种境界,称为开悟。

其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意指透过自身实践,从日常生活中直接掌握真理,最后达到真正认识自我。

这种思想,在苏轼的诗词中有丰富的反应。

这也是苏轼被当作佛学居士的有利证据。

如:“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

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

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如梦令》即是用词来说明《维摩经·佛道品》“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满。

布以七净花,浴此无垢人”的道理,喻一切本自清净。

这和六祖慧能的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表达的是同一种道理,即“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想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如梦令》古诗解析

《如梦令》古诗解析

《如梦令》古诗解析如梦令是唐代著名诗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古诗,流传至今。

下面将对《如梦令》进行详细的解析。

《如梦令》全文如下: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诗以景物描写的方式展示了诗人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通过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使诗句意蕴丰富,给读者带来强烈的感受和深思。

首句“常记溪亭日暮”,通过溪亭与日暮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常常在溪亭晚霞映照下度过的时光,这里的“常记”意味着诗人将这段美好记忆铭刻心间。

接下来的“沉醉不知归路”,表达了诗人对这份美好时光的陶醉和迷失,无法自拔。

这种陶醉和迷失与第一句中的美好景色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第三句“兴尽晚回舟”,将时间推进到了晚上,诗人表达了兴致尽去,只能回到船上的无奈与苦闷。

这种无力和苦闷,与第二句中的陶醉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加深了读者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感同身受。

末句“误入藕花深处”,描绘了诗人的彷徨和迷失,藕花深处象征着无法抵达的理想境地。

通过将彷徨与迷失表现在具体的景物上,诗人将自己的内心情感表达得更加深刻。

最后两句“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通过重复两个“争渡”,使诗句更加凝练,并突出了水面上惊起的鸥鹭,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滩头渡口的情景。

这里的鸥鹭象征着诗人追求自由和追求理想的憧憬。

总之,《如梦令》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以及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生动地展示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回忆和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整首诗既有美景的描绘,又有内心情感的抒发,给人以深思和感慨。

这也是《如梦令》受到广大读者喜爱的原因之一。

如梦令课件

如梦令课件

词文大意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 候, 被美景陶醉而留恋往返。 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 错误地划进了荷花深处。 怎么才能把船划出去,怎么才能把船划出去, 惊动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
作者简介
李清照,北宋杰出女词人 (1084-1151)。号易安 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婉约派代表词人。 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合称“济南二安”,她是中国历 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环形山的女性。她写 的词也独具一格,称“易安体”, 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父李格非,北宋齐州人, 齐鲁著名学者、散文家。母王氏,知书善文。夫赵明 诚,为吏部侍郎赵挺之子,金石考据家。 李清照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 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 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 代表作有《声声慢· 寻寻觅觅》《一剪梅· 红藕香 残玉簟秋》《夏日绝句》等
如 梦 令
李清照
全文诵读
注释 常记: 时常记起。“难忘”的意思。 溪亭:临水的亭台。 日暮:黄昏时候。 沉醉:大醉。 兴尽:尽了兴致。 晚:比合适的么才能把船划出去,争:怎。 惊:惊动。 起:飞起来。 一滩:一群。 鸥鹭:这里泛指水鸟。
诗词赏析
《如梦令》写了夏日游饮归途中的一个片 段,抒写了片刻之间美的感受,仅仅33 字,却写了场景,写了人物,写得曲折起 伏,生动活跃,情深味浓,新奇可喜。词 的语言明白如话,流转自如,表现了独到 的功力。词作没有具体写郊游的过程,只 是写了它的尾声,归途中迷路后“争渡” 的情景,构思非常巧妙,充满了生活的情 趣,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这首词的格调 清新而又明快,从中可以看出文词人早年 曾经有过的幸福的生活。
易 安 居 士 燕 居 图
作 者 李 清

苏轼述志抒怀的词

苏轼述志抒怀的词

苏轼述志抒怀的词1. 苏轼那首《江城子·密州出猎》,那可真是述志抒怀的佳作。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我就像那被压抑许久突然爆发的雄狮,一心想在猎场上大显身手,这不正表明他想要一展抱负吗?就好比困在笼中的鸟儿,渴望冲向广阔蓝天一样。

2. 再看《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苏轼多洒脱呀,他像个倔强的行者,不在乎外界风雨。

这词就像他在对风雨说:“你能奈我何?”我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也想学他这般淡定,任你困难再多,我自稳步前行。

3.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里,“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苏轼对天上宫阙充满向往,可又担心孤寂寒冷。

这像不像我们对梦想的追求呢?想得到却又害怕失去,如同孩子面对心爱的糖果,想吃又怕牙疼。

4.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站在赤壁前,看着滔滔江水,心里想的却是那些消逝的英雄。

他就像一个缅怀过去的老人,我读到这儿的时候,仿佛能看到他眼神中的敬仰和一丝落寞,他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像那些英雄一样有所作为啊。

5.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苏轼把自己比作孤鸿,独自徘徊。

我仿佛看到他在黑暗中孤独前行,周围的人都不理解他。

这孤鸿就像黑夜里迷路的孩子,找不到方向,他是多么渴望被理解和接纳啊。

6. 《临江仙·送钱穆父》里“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他把人生看成一场旅行,自己只是个过客。

这多豁达呀,就像一个旅人,不在乎路途的艰辛,只享受旅途的风景。

我要是能有他这样的心态,那该多好,遇到什么烦心事都能看开了。

7.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苏轼觉得世事如梦,充满了无奈。

这就像一个人一觉醒来,发现之前的努力都像泡沫一样消失了。

他的这种情绪也让我感同身受,有时候觉得人生真的很虚幻,充满了不确定性。

我要几首词牌名为如梦令的词大全

我要几首词牌名为如梦令的词大全

我要几首词牌名为如梦令的词大全(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我要几首词牌名为如梦令的词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我要几首词牌名为如梦令的词诗文内容,由本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我要几首词牌名为如梦令的词词牌格律:中仄中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

如梦令·水垢何曾相受(苏轼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如梦令·水垢何曾相受(苏轼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如梦令·水垢何曾相受宋代:苏轼水垢何曾相受。

细看两俱无有。

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

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标签叙事译文水和污垢什么时候在一起共存过。

仔细看来两个都有又好像两个都没有。

我对擦背的人说,今日劳烦你要一直搓背了。

只希望能轻点再轻点,我的身上本来也没有什么污垢。

注释揩背:揩擦背部。

尽日:犹终日,整天。

赏析此词小序有两层意思:一是写这首词的起因,二是对于词牌“如梦令”来历的介绍。

词的正文反映的是:申辩、不满和请求。

此词字面上可以概括出如下几个方面:一,作者强调自身是洁净的,没有污垢;二,自身洁净的人还是被人动手除垢;三,擦背去垢的人,出手太重;四,表达不满和请求:对身体洁净的人不该出此重手。

事实上,苏轼是一个爱干净的人,喜欢经常洗浴,而这经常洗浴就不只是为了除垢了,而是为了健康身体和愉悦心情,这成了他的一种生活方式。

而这次在泗州的公共浴池里遇到了一个擦背特别用力的人,把他的身体弄痛了,他就戏言地表达了不满,而且还讲了理由。

这样的生活趣事,作者随后开玩笑似地写成了词。

在深层表达上,这样写的结果,超出了这件事情的本来意思,丰富了内涵,隐含了自己受到了严重的不公平待遇。

对于一个蒙冤受贬、被当事者欲置之死地,而皇帝让调离这个贬地的文人来说,一个“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的人,一个正在被皇帝起用的过渡期的人,显然不仅仅是写这次洗浴。

此词明显有这样的意思:不该对身体洁净的人重手去垢,是没有必要的、可笑的。

这自然引人联想到苏轼蒙冤贬往黄州的情景、联想到古今社会上的人生。

这些都不只是一次洗浴、一次简单的戏作所能解释得了的。

而这些,也是词人“戏作”的丰富内涵中的重要一面。

此词关键在于“无垢”二字,是佛家常用术语,比喻一切本来清净。

一般以词说法,了无余蕴。

而此词虽意出禅偈,形象不优美,亦无甚诗意,却自有其思想价值和意义。

关于作者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小学语文-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如梦令》

小学语文-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如梦令》

小学语文-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如梦令》宋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注释】①常记:常常记起。

②沉醉:深入,程度深,醉到一定的程度但又有酣乐。

③兴尽:尽,达到一定的程度,使自己的兴致得到极大的满足。

兴:兴致。

④藕花:荷花。

《薛昭蕴浣溪沙》:越王宫殿半平芜,藕花菱蔓满重湖。

⑤争渡:这里指抢着争着奋力划船渡过。

有注怎渡者,不宜从。

⑥鸥鹭:鸥,鸟类的一科,羽毛多为白色,嘴扁平,前趾有蹼,翼长而尖。

生活在湖海上,捕食鱼、螺等。

鹭,鸟类的一科,翼大尾短,嘴直而尖,颈和腿很长,常见的有白鹭(亦称鹭鸶)、苍鹭、绿鹭等。

鸥鹭,泛指水鸟。

【译文】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沉醉(在这风景中),(甚至)不知道回去的路。

玩得尽兴了,而且天已经黑了,只好往回划船,不小心闯入了荷花池深处。

赶快划呀,赶快划呀。

不小心,惊动了在这里栖息的水鸟。

【赏析】全词共六句,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一、二两句写溪亭喝酒。

常记溪亭日暮,在野外溪边的亭子里喝酒,喝得时间太长了,喝得也稍多了,太阳西沉,天快了晚了,这种荒唐的事至今还记得。

第二层,三、四两句写误入藕花丛中。

酒是喝得是尽兴,天却晚了,不能不回家呀,尽兴晚回舟,来时诗人是划着小船来的,回去也要小船划回去呀。

第三层,五、六两句写乘着酒兴奋力争渡。

争渡,争渡,这里是指作者奋力划船的意思,而且巧妙地利用了《如梦令》词中第五句必须为叠句的规定,重复说争渡,争渡,表示奋力,再奋力。

这首词在艺术上,完全用了一种白描的手法,景色迷人,清秀淡雅,静中有动,语言平淡朴实,生动有趣,表现了李请照早期词引出新思,取寻常语度入音律的艺术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诗词《如梦令·水垢何曾相受》原文译
文赏析
《如梦令·水垢何曾相受》
宋代:苏轼
元丰七年十二月十八日,浴泗州雍熙塔下,戏作如梦令阕。

此曲本唐庄宗制,名忆仙姿,嫌其名不雅,故改为如梦令。

盖庄宗作此词,卒章云:“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

”因取以为名云。

水垢何曾相受。

细看两俱无有。

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

轻手,轻手。

居士本来无垢。

【译文】
元丰七年十二月十八日,在泗州雍熙塔下的浴池洗浴,因有些感想,之后就开玩笑似地写下了这《如梦令》词。

这个词牌是唐庄宗创制的,原名《忆仙姿》,因为嫌名字不雅,所以改为《如梦令》。

大概是唐庄宗创作的词最后的句子是“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

”于是拿过来把它作为词牌名。

水和污垢什么时候在一起共存过?仔细看这两个东西在我身上都没有。

我告诉擦背的人,劳您整天挥手动肘了。

只希望能轻点再轻点,我的身上本来也没有什么污垢。

【注释】
如梦令:词牌名。

又名“忆仙姿”“宴桃源”“无梦令”等。

单调三十三字,七句五仄韵一叠韵。

雍熙塔:塔名,在泗州(今江苏省盱眙县境内)。

清康熙初(1680),泗州沉陷于洪泽湖中,塔也随之不复存在。

阕:词曲的一段或一首,这里指词。

唐庄宗:五代时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曾作《忆仙姿》词,原文是:“曾宴桃源深洞。

一曲舞鸾歌凤。

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

如梦,如梦。

残月落花烟重。


寄语:通常作转告讲,这里是告诉之意。

“语”作为记事当是浴时所说,但写词肯定是浴后之事,故用“寄语”。

揩背:揩擦背部。

尽日:犹终日,整天。

居士:一指信仰佛教而不出家为僧的人,二是古代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

这里指苏轼自己,苏轼在贬地黄州东坡居住,故称东坡居士。

【赏析】
此词表面上是写作者因没有水垢而受到擦背人的重揩而不满,实质是比喻自己秉性高洁,受贬是蒙冤的。

全词关键是佛家术语“无垢”,比喻一切本来清净,虽意出禅偈,形象不甚优美,却自有其思想价值和意义。

此词小序有两层意思:一是写这首词的起因,二是对于词牌“如梦令”来历的介绍。

词的正文反映的是:申辩、不满和请求。

此词字面上可以概括出如下几个方面:一,作者强调自身是洁净的,没有污垢;二,自身洁净的人还是被人动手除垢;三,擦背去垢的人,出手太重;四,表达不满和请求:对身体洁净的
人不该出此重手。

事实上,苏轼是一个爱干净的人,喜欢经常洗浴,而这经常洗浴就不只是为了除垢了,而是为了健康身体和愉悦心情,这成了他的一种生活方式。

而这次在泗州的公共浴池里遇到了一个擦背特别用力的人,把他的身体弄痛了,他就戏言地表达了不满,而且还讲了理由。

这样的生活趣事,作者随后开玩笑似地写成了词。

在深层表达上,这样写的结果,超出了这件事情的本来意思,丰富了内涵,隐含了自己受到了严重的不公平待遇。

对于一个蒙冤受贬、被当事者欲置之死地,而皇帝让调离这个贬地的文人来说,一个“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的人,一个正在被皇帝起用的过渡期的人,显然不仅仅是写这次洗浴。

此词明显有这样的意思:不该对身体洁净的人重手去垢,是没有必要的、可笑的。

这自然引人联想到苏轼蒙冤贬往黄州的情景、联想到古今社会上的人生。

这些都不只是一次洗浴、一次简单的戏作所能解释得了的。

而这些,也是词人“戏作”的丰富内涵中的重要一面。

此词关键在于“无垢”二字,是佛家常用术语,比喻一切本来清净。

一般以词说法,了无余蕴。

而此词虽意出禅偈,形象不优美,亦无甚诗意,却自有其思想价值和意义。

扩展阅读:苏轼轶事之赴宴吟诗
苏轼二十岁的时候,到京师去科考。

有六个自负的举人看不起他,决定备下酒菜请苏轼赴宴打算戏弄他。

苏轼接邀后欣然前往。

入席尚未动筷子,一举人提议行酒令,酒令内容必须要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这样就能独吃一盘菜。

其余五人轰声叫好。

“我
先来。

”年纪较长的说:“姜子牙渭水钓鱼!”说完捧走了一盘鱼。

“秦叔宝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地端走了马肉。

“苏子卿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地拿走了羊肉。

“张翼德涿县卖肉!”第四个急吼吼地伸手把肉扒了过来。

“关云长荆州刮骨!”第五个迫不及待地抢走了骨头。

“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傲慢地端起了最后的一样青菜。

菜全部分完了,六个举人兴高采烈的正准备边吃边嘲笑苏轼时,苏轼却不慌不忙地吟道:“秦始皇并吞六国!”说完把六盘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微笑道:“诸位兄台请啊!”六举人呆若木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