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和徐志摩诗歌比较
比较闻一多和徐志摩诗歌的区别
比较闻一多和徐志摩诗歌的区别比较闻一多和徐志摩诗歌的区别主要是诗歌艺术形式上的区别.1.闻一多主张诗歌要有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但就其个人来讲,更重视诗歌的建筑美,即诗行整饬.既有外形的整齐感,又有内在的韵律感.2.徐志摩则更多的追求诗歌的音乐美,即诗歌的韵律和谐。
徐志摩的诗歌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爱情色彩浓厚;二是意境悠远,风格新奇;三是语言优美,富有音乐美。
(一)从形式上看徐志摩诗歌具有内在外在高度统一的美感。
(二)格律方面,徐志摩的探索阻止了新诗过于散漫,内容流于肤浅空泛之弊从而使内容更有节制思想跟有深度。
(二)徐诗的意境无疑是美仑美奂的。
戴望舒诗歌的艺术特色:其一、把传统诗歌的意象、类似于民歌的夸饰、复沓和意象朦胧的现代象征手法不露痕迹地结合在一起,表现诗人身处理想失落的现代社会,不愿舍弃、却又无力追回的挣扎的无奈和哀伤。
其二、用亲切的日常口语说话的调子,将复杂化、精微化的现代人的感受含蓄地表达出来名词解释文学革命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
在中国文学史上竖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示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1. 自身: 祥林嫂代表的是在中国封建社会饱受礼教迫害却不知反抗的弱势妇女群体,她的悲剧性命运是这一类人的悲剧。
2. 外部:整个中国封建制度及其伦理道德的极端不合理性。
阿Q的性格特征主要可以分为5类.①我认为精神胜利发;也就是自我解嘲这一性格特征最为明显,其实阿Q的命运十分凄惨,但他却时时感到得意,自满;比如说,阿Q在生活中时常受人欺辱,可他却在精神上一次又一次的获得胜利,每当他与别人发生了口舌之争时,他便会说:\我们先前,比你阔气的多啦,你算个什么东西!\只类的话.我认为这就是善于自我解嘲的性格特点了.②阿Q的虚荣心特别强,在现实社会中,他四处碰壁,饱尝辛酸,可他却努力的装高尚;比如说他没有家,也没有固定的职业,穷得没有一个人会看上他;可是呢?他却夸口说:\我的儿子会阔的多啦!\试问一下,他连女人都没有,哪儿来的儿子啊??可见阿Q这个人十分的虚伪!!③阿Q这个人还特别的惧强凌弱,为什么这么说?正如文章里第二章所写的;\阿Q因为虚荣心很强,所以听不得别人说他坏话!!所以他决定,要是口讷的人便骂,力气小的人便打,然而不知怎么一回事,只亏的总是他!④缺乏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也是阿Q性格特点之一,别的先不说,就拿别人嘲笑他打击他这件事来说,每次别人打击他,他从不往正面去想问题,不断的为自己解嘲,这怎么能行呢?所以鲁迅老先生有句话是说阿Q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现在想想还真有道理呢!⑤这是我个人认为的,我觉得阿Q还有点好色,怎么说呢?这点不是很突出,所以我也不便多说了,主要是讲阿Q是如何去调戏一个小尼姑的.吴荪甫形象的典型意义吴荪甫的形象具有两方面的意义:首先他的失败告诉我们,中国想在当时的社会里通过做资本主义道路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是行不通的,他的失败时历史的必然安排。
轻柔飘逸之外的独特风格——徐志摩、闻一多、邵洵美、沈从文审美个性之比较
【 关键 词】 新 月诗派 ; 审美个性 ; 独特风格 ; 比较
新月诗 派 的成员们 , 大多 奉格律 为圭 臬 , 精于 苦练 , 这或 许是 他 们 能站在 一起 , 同咏 歌自 己声 音 的重 要根 由 。陈梦 家 在《 共 新月 诗 选 ・ 序言 》 说 : 我 们 不 十 格 律 , 律 是 圈 , 便 诗 更 鲜 明 , 中 “ 白 格 它 更 美 。 I并说 格律 是在形 式上 给与 欣赏 者 的贡 献 。正 是基 于 这样 的 " 认识 , 他们 在 格 律 中 追 求 着 “ 范 的 利 用 ” 追 求 着 “ 正 ” “ 规 , 醇 与 纯 粹 ” 并努力 在格 律 中把 诗 铸 炼成 白玉 。格 律 是他 们 作 诗 的 标 准 。 , “ 诗有 格律 , 才不 失 掉合 理 的 相称 的 分 量 。 。然 而 , 月诗 人 虽 都 ’ ’ 新 在 格律中 追寻 着表达 自己最 美妙 的声音 , 他们所 推崇 的主体 风格 虽 都含 有轻 柔飘逸 的成 分 , 虽大 都讲 求形式 的完美 , 意境 的轻 柔 , 句 语 的凝 炼 , 他们所 表现 出来 的个 性 风格 却不 尽 相 同 , 至 有 太多 的 但 甚 差异 , 有些诗 人 的风格 几近类似 。 尽管 徐志 摩的诗 歌风 格是 新月 中 最独 特 的一 个 。这 或许 与他 个 人 的经 历有 关 , 或许如 陈梦 家所说 是 因为 他 “ 身 于新 诗 园 里耕 耘 更 投 最长 久 、 勤快 ” 而 我 个 人 的看 法 是 , 志摩 天 生 是 个 诗 人 , 最 o] E 3 徐 他 是 新月派 中最优 秀 的 , 他的诗 歌也 是新月 成员 中最好 的。他 虽也 讲 求 格律 , 很难 让人感 觉到 有雕 琢 的痕 迹 , 却 更像 足 灵 感 的; 中击在 刹 那 间的成 篇 , 然天成 , 有丝 毫 的做 作 与矫 揉 。饶 孟侃 与 方玮 德 浑 没 的 诗更多 的体现 了一 种玄 妙的理 性 , 不如 徐志 摩诗歌 给人 的感 觉酣
闻一多与徐志摩诗歌的异同
闻一多与徐志摩诗歌的异同闻一多与徐志摩同属新月派,而且都为新月派前期的代表人物.他们与其他新月诗人共同努力,使新诗逐渐走向了”规范化”.新月诗人在创作时注重加强诗歌的叙事成分,把自己的主管憎恨与同情深藏在人物的自白里了,尽可能在表现出不露声色的客观态度.这也是闻一多与徐志摩诗歌创作的共同特点之一了.而且他们所创的新诗格式是根据所写内容的精神制造成的,可随他们的意匠随时构造,所以新诗的格式就层出不穷了.这不仅是闻一多和徐志摩对新诗的创举,更是整个新月派诗人的不朽成就,是他们共同成就了新诗的格律化,他么让”使诗的内容及形式双方表现出美的力量,成为一种完美的艺术”这面旗帜高高飘扬.闻一多是新月派前期的代表人物,而徐志摩则是贯穿新月派前后期的重镇.关于他们诗风特点的差异我将在下文中进行一些浅尝辄止的探究.其实我觉得闻一多倒像是一位热血青年,他的诗歌给人一种澎湃,一种悲愤喷薄欲出的感觉.但这种感觉又不全面,似乎他的头脑中还有一种东西在压制这种想法,使他的诗又稍显沉郁.如他在<<发现>>中写道:”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紧接着又连用”不是,不对,不对”逼问咆哮,这似乎是一种郁结已久的爆发.在他的诗歌中,风是”罡风”(发现),雷是”惊”出(孤雁),”霹雳”是”爆”出来的(一句话).他的诗给人一种震慑人心的力量.而闻一多则更像是一名文艺小青年.他的诗中不像闻一多那样震撼,确实那种挠人心的小感情.他的诗中总是有一些神来之笔,让人不由的赞叹:”那蔷薇是痴心女的灵魂,在清早上受清露的滋润,到黄昏里有晚风来温存”(苏苏)” 我是在梦中,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徐志摩诗中的感情不像闻一多那样喷薄欲出,而是一种娓娓道来的煽情.”在光阴的道上疯了似的跳,疯了似的笑,完了,他说,吹糊你的灯,她在坟墓的那一边等”(半夜深巷琵琶)以及” 假如她清风似的常在我的左右!我亦想望我的诗句清水似的流,我亦想望我的心池鱼似的悠悠”(呻吟语)这是一种叙述式的伤感,淡淡的愁情,却能让人止不住的心疼,止不住泪流,这就是徐志摩的诗,这是温柔的徐志摩.闻一多的诗中也经常体现中国最彻底的文化:” 东方底花,骚人逸士底花呀!那东方底诗魂陶元亮,不是你的灵魂底化身罢?那祖国底登高饮酒的重九?不又是你诞生底吉辰吗?”(忆菊),也有对祖国深切的赞颂:” 我要赞美我祖国底花!我要赞美我如花的祖国!请将我的字吹成一簇鲜花,金底黄,玉底白,春酿底绿,秋山底紫,……然后又统统吹散,吹得落英缤纷,弥漫了高天,铺遍了大地!”(忆菊)这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中国风,虽然他也是一个深受西方文化影响,具有强烈的生命意志力与个性自觉的现代知识分子.这是他沉稳,韵雅的一面.同样的,徐志摩也有另一面.他有时也是悲愤的诗人,他在<<去吧>>中连用14个”去吧”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彻底绝望和不再留恋的决绝态度.在<<为要寻一个明星>>中写” 我冲入这黑绵绵的昏夜我冲入这黑茫茫的荒野” 让你体会灵魂悲凉而又美丽的挣扎. 这就是闻一多,这是徐志摩,也许是,也许有些像吧.。
比较闻一多与徐志摩作品创作的异同
比较闻一多与徐志摩作品创作的异同如果说闻一多先生是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奠基者,那么徐志摩先生就是新格律诗的推崇者和努力实践者.闻一多和徐志摩同为新月派的代表作家,为现代新格律诗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和杰出的成就.但他们在创作中风格迥异,特色各具.闻一多的诗歌,是格式的均齐,节奏鲜明;徐志摩的诗歌,是音节的整齐和变化,是荡漾的旋律。
一、论诗律创格徐志摩和闻一多同倡新诗格律化,但其创格追求却并不完全相同。
闻一多强调整齐字句是调合的音节必然产生出来的现象,徐志摩则强调诗感跳动和血脉流转构成诗形。
徐志摩诗作没有闻一多严谨,但诗却和音节波动互为因果。
徐诗轻灵而不失自然,闻诗沉郁却也蕴藉,都是复杂的金银盾。
闻一多对徐志摩之死失语的表象背后,是因诗学追求之差异而有所攻讦。
徐志摩所爱者是移情别恋、罔顾道德和舆论、追求自由与美的女性。
闻一多所爱者则是祖国和人民,为了人民自由和美好,甘愿赴汤蹈火,面对手枪毫不畏惧。
虽然两人最终都为自己的追求献出生命,但徐志摩之死留给后人无尽话题和唏嘘,闻一多的牺牲则让人永远赞颂和铭记。
二、论艺术形式三、闻一多主张诗歌要有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但就其个人来讲,更重视诗歌的建筑美,即诗行整饬。
拿他的《发现》做个例子,“建筑美”在本诗中不表现为“节的匀称”(全诗只有一节),而表现在“句的均齐”上,全诗十二行,每行基本上都是十一个字,既有外形的整齐感,又有内在的韵律感。
四、相比较而言,徐志摩则更多的追求诗歌的音乐美,即诗歌的韵律和谐。
例如他的《偶然》,韵律和谐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在用韵的安排上,每节中九字的诗行押一个韵,五字的诗行押另一个韵,使得诗歌语言显得“血脉贯通”,读来琅琅上口;在音尺的使用上,九字诗行有四个音尺,五字诗行有两个音尺,二字尺与三字尺的安排也有变化,这使得本诗具有了一种流畅而又深沉的旋律。
从整体上看,徐的每一首诗都是一个鲜活的形象,而这个形象,或传达了一种感情或象征了一种精神或者势力。
第三节 闻一多、徐志摩的诗歌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思
考
题
• 1.“五四”文学革命的内容是什么?其伟大历史 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 2.你认为阿Q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 3.鲁迅的小说创作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何在? • 4.郭沫若的《女神》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其 浪漫主义风格表现在哪些方面? • 5.郁达夫的《沉沦》表现了怎样的时代情绪? • 6.现代格律诗的理论主张是怎样的? • 7.闻一多与徐志摩的格律诗各有何特色?
• 诗人—学者—斗士
• (二)闻一多诗歌的思想内容 • (1)爱国主义热情。 如《忆菊》《太阳吟》《七子之歌》 • (2)对军阀统治下黑暗现实的失望和)咏唱爱情、青春、自然。 如《青春》
• 2.“三美”的理论主张 • 音乐美—— 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诗歌借助于音尺、平仄、 韵脚等获取某种节奏,在听觉上给人一种音乐感。 • 绘画美—— 指诗的词藻要力求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 视觉形象和直观性。 • 建筑美—— 指诗歌因“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而在视觉上 给人一种建筑的立体美感。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11月6日中国海上
林徽因
陆小曼
二、徐志摩诗歌的情感内容
一
追求光明与自由的理想
二
抒唱爱与美的追求
三、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再别康桥
概述闻一多与徐志摩的诗歌创作
概述闻一多与徐志摩的诗歌创作1、闻一多的诗歌创作闻一多诗歌创作分为三个时期,1920-1922年秋为清华时期,1923-1925年为留学时期,1926-1928为成熟时期,前二个时期的新诗创作大多收在23年出版的《红烛》集中,第三时期创作多收在28年《死水》集中。
(1)思想内涵一方面,闻一多的诗歌内容有的歌颂自然美景,有的赞美爱情,有的表达思乡念国之情,在社会学的批评体系中,后者被认为是最有影响和最具特色的作品,以爱国主义是贯串于他诗作中的一条红线来描述,并把描写自然和爱情之作,也归结为体现了作家的理想和爱国情绪。
另一方面,是新月派内在矛盾的集中体现,尖锐的东西方文化冲突。
《红烛》《死水》中西文化冲突引起的内心矛盾与痛苦。
东方主义文化观和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现代感受复杂地交织。
(2)个性风格矛盾的张力。
《春光》自然的和谐与社会的不和谐。
《心跳》生活的宁静与心灵的不平静。
《你莫怨我》言辞的洒脱与情感的偏执。
(3)沉郁的风格。
《发现》郁结已久的火山爆发式的灼人的美。
同时繁丽的比喻、奇特的想象、唯美的倾向、刀斧之痕迹是其诗歌特点。
总体看,闻一多的诗作不多,在强调其作品抒发的爱国主义感情具有积极向上力量的同时,人们更看重诗人在艺术形式上创造、实践和探索,从诗歌史的角度评价他对新诗发展所做的贡献。
2、徐志摩的诗歌创作对徐志摩其人其诗可称之为“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活泼潇洒个性,不羁的才华,对爱、美与自由的热烈追求,诗歌中特有的飞动飘逸的风格,如《雪花的快乐》、《再别康桥》。
在诗的内容上:《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题材范围日趋狭窄,(“往瘦小里耗”)感情基调日趋低沉。
在诗的艺术上:《志》——《翡》——《猛》——《云》,日趋圆熟,达到了当时中国新诗的最高境界。
艺术成就上:(1)轻盈飘逸、潇洒灵动的诗歌风格。
(2)意象新奇、美妙。
用奇特的想象、比喻,造成新奇、美妙的意象。
用暗示,委婉含蓄地造成新颍,美妙的意象。
闻一多与徐志摩比较研究
闻一多与徐志摩比较研究徐志摩与闻一多的诗歌相同点集中体现在,三美理论上,不同点表现在诗歌表现得内容,一个主要写爱国,一个主要写爱情。
诗歌的表现方法上闻一多唯美,徐志摩用爱情作为中介。
还有就是情感表达上闻一多含蓄且深成,徐志摩诗歌情感宣泄彻底而且轻松愉快。
文字上闻一多诗歌比较晦涩。
徐志摩的文字简单易懂。
标签:闻一多;徐志摩;三美;相同;不同徐志摩与闻一多的诗歌相同点集中体现在,三美理论上,不同点表现在诗歌表现得内容,一个主要写爱国,一个主要写爱情。
诗歌的表现方法上闻一多唯美,徐志摩用爱情作为中介。
还有就是情感表达上闻一多含蓄且深成,徐志摩诗歌情感宣泄彻底而且轻松愉快。
文字上闻一多诗歌比较晦涩。
徐志摩的文字简单易懂。
一、相同(一)绘画美闻一多和徐志摩都是新月派的主要代表诗人,都是新格律诗的最忠实的践行者和最忠实的宣传者。
前期创作风格基本相同,讲究诗歌的“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具有着非常浓厚的唯美主义色彩和浪漫主义色彩。
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是他的表现手法,为表达心中强烈的情感采用优美的语言。
《再别康桥》作为徐志摩的代表作,非常集中地表现出来了徐志摩关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三美”的诗歌创作理论。
绘画美,是指诗人选用富有色彩的词语用在诗中。
全诗中选用了“青色的草,七彩的彩虹,红色的夕阳,闪闪的波光,艳影”等词语,给读者带来了无限的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写出来了作者对于母校康桥的一往情深!每一个小节都包含了一幅绝美的画卷。
如西边的云彩轻轻飘过诗人向它轻轻挥手作别,河畔的柳树的影子在水里摇曳多姿;水底的水草在摇摆着似乎有话想要对诗人说……诗人通过使用动作表现性很强烈的词语,如“艳影荡漾“青荇招摇”“揉碎天上虹”“轻轻的招手”等使每一幅画面都富有流动的美感,让读者眼前浮现立体的画面。
闻一多在他的诗作《死水》中写到,翡翠的铜绿,红色的桃花,罗琦般的油腻,云霞的陆离,让人目光应接不暇。
使读者不得不惊叹于诗人创造出的这个五彩缤纷的死水世界。
中国现代文学习题集含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习题集(含答案)一、填空题1.文学革命开始于( )年,它是(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展。
2.1915年9月( )主编的()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3.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 ),这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
4.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了( )的口号。
5.胡适创作的现代最早的白话戏剧是( )。
6.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文学革命的( )。
7.周作人在其《平民文学》一文中提出( )与( )的创作原则。
8.1917-1920年文学革命时期的文学思潮,( )占主潮地位。
9.1917-1921年郭沫若的文学思想,集中表现在论文( )和通信集( )中。
10.最早代表复古主义文学思潮反对文学革命的是( ),他在《新申报》上发表( )、( )、等文言小说,影射和攻击新文化运动。
11.1921年1月成立于( )的( )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12、文学研究会的会刊有( )和( )。
13. 文学研究会被称为( )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14.1921年7月成立于( )的( ),是五四时期第一个浪漫主义文学社团。
15.创造社在思想上倾向于( )。
16.五四时期双峰并峙的两大新文学社团是( )和( )。
17.在创造社中还有象征派诗人( )、( )、( )。
18.1923年成立的新月社,主要成员有( )、( )、( )等,都是欧美留学生。
19.1926年,徐志摩、闻一多在《晨报副刊》上主编《诗镌》周刊,提倡( ),被称为( )。
20.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一文中提出了“三美”主张,即( )、( )、( )。
21.新月社后期,梁实秋宣扬( ),反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22.语丝社成立于( )年,其主要成员有( )、( )、( )。
23.语丝社对中国现代( )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4.成立于1925年的( )和( ),都是鲁迅发起和领导的。
25.狂飚社的主要成员有( )、( )等,受()思想影响较深。
闻一多论文
论闻一多诗歌的传播性摘要:闻一多先生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爱国主义诗人,又是研究古代文学、文化的著名学者,他作为新月社的发起人之一,既为新月社的创立和发展做出杰出贡献,同时他的新诗又让“新月诗派”与众不同。
他的诗歌正是对他的诗学主张的切实践行的结果,故而他的诗具备了严格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在很大的程度上具有古诗在韵律上以及形式上的特点。
本文通过比较闻一多与徐志摩的思想、诗学主张和诗歌,同时结合现在社会发展特点,来探索闻一多诗歌在现今社会中的传播性弱的原因。
关键词:闻一多徐志摩诗歌传播性一、引言闻一多先生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爱国主义诗人,又是研究古代文学、文化的著名学者,他作为新月社的发起人之一,既为新月社的创立和发展做出杰出贡献,同时他的新诗又让“新月诗派”与众不同。
他的诗歌正是对他的诗学主张的切实践行的结果,故而他的诗具备了严格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在很大的程度上具有古诗在韵律上以及形式上的特点。
闻一多“带着镣铐跳舞”的诗无疑是给当时恣意疯长的新诗一种反对与批评,同时还诗歌以高雅与端庄。
而同座位“新月诗派”的代表诗人的徐志摩,虽然支持“三美”,但却与闻一多有所不同,徐志摩的诗更多的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人的情感方面,更多的是关注人得感受,而对政治比较淡漠,同时他的是也较闻一多的诗歌更自由,特别是在“建筑美”方面不太过分拘泥。
目前,学术界对闻一多诗歌的研究多是从其诗歌中所具有的爱国主义、爱情、生命和美等主题方面进行的,同时也有运用统计学对闻一多诗歌中色彩的运用进行研究的,还有对闻一多诗歌中对生命的理性思考以及闻一多诗歌意象方面的研究。
本文通过比较闻一多与徐志摩的思想、诗学主张和诗歌,同时结合现在社会发展特点,来探索闻一多诗歌在现今社会中的传播性弱的原因。
二、比较闻一多与徐志摩的思想发展历程和特点对于诗人而言,诗是他思想的结晶,精神的依托,所以要研究一个诗人的诗,首先就是主要看他的思想,从其人生中思想的发展变化来看他诗作的思想特点是很有必要的。
结合作品对闻一多,徐志摩的诗歌风格进行比较
徐志摩的诗歌除少数流露出一些消极、虚幻的情思,大多数具有比较积极的思想意义:提倡个性解放,争取自主自由,赞扬人道主义,贯穿着爱祖国、反封建、讲人道的思想线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五四"的时代精神;格调相当明朗,也比较健康。
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理想的追求和乐观的信念。
他的关于"新的政治、新的人生"的理想,是英美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混合物。
在《婴儿》里,"我们要盼望一个伟大的事业的出现,我们要守候一个馨香的婴儿出世",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为要寻一个明星》、《我有一个恋爱》、《无题》等抒发了作者对这一理想执着的追求。
在这些诗篇中,闪耀着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诗魂。
(二)对军阀统治下黑暗现实的暴露与诅咒,对下层人民苦难生活的同情。
在《灰色的人生》中他写道:民间是"衰老的,病痛的,贫苦的,残毁的,受压迫的,烦闷的,奴役的,懦怯的,丑陋的。
"他的一些诗具体描写了这景象。
《盖上几张油纸》写寒冬中贫苦母亲只有几张油纸,掩盖可能是冻死的儿子。
《先生!先生!》一诗,对追逐飞奔的车子,并向车上先生求乞而无所得的女孩,表示了怜悯之心。
还有《太平景象》、《大帅》等是揭露军阀战争罪恶的。
《庐山石工歌》则歌唱出劳动者粗犷雄浑的劳动歌声,认为这是痛苦人间的呼吁。
这些诗篇确实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尽管其不可避免地带有阶级局限,在写法上,这一类诗与他大多数抒情诗不同,比较严峻、写实。
(三)个性解放的要求和反封建倾向的爱情诗。
徐志摩的爱情诗在他的诗创作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最有特色。
这些诗歌唱纯真的爱情,委婉优美。
他的爱情诗,大多是诗人民主主义的理想在爱情生活上的投射,如《我有一个恋爱》、《雪花的快乐》、《恋爱到底是什么一回事》等篇,就是披着恋爱的外衣,歌咏着他怀抱的理想。
这些诗篇包含着反对封建伦理道德、要求个性解放的积极因素,既热烈又严肃、真挚、自然,没有矫揉造作之弊,但也有个别作品,格调不高。
结合作品对闻一多徐志摩的诗歌风格进行比较
结合作品对闻一多徐志摩的诗歌风格进行比较在中国现代诗歌的长河中,闻一多和徐志摩无疑是两颗璀璨的明星。
他们以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为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结合他们的作品,对闻一多和徐志摩的诗歌风格进行比较。
闻一多的诗歌风格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他的诗作常常具有雄浑、刚健的气质,充满了力量和激情。
在《死水》中,他以“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这样的诗句,强烈地批判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他运用了鲜明的对比和犀利的讽刺,将死水的丑恶与美好的理想形成强烈的反差,给读者带来极大的冲击。
这种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毫不留情的批判,展现了闻一多诗歌的犀利和厚重。
而徐志摩的诗歌则更多地倾向于个人情感的抒发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他的诗作风格通常轻盈、优美,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
《再别康桥》是其代表作之一,“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诗中那轻柔的笔触、优美的意象以及含蓄的情感,无不流露出诗人对康桥的深深眷恋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徐志摩善于运用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营造出如梦如幻的意境,让读者沉浸在他所创造的浪漫世界中。
从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方面来看,闻一多强调诗歌的格律和形式美。
他提出了“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
在《死水》中,诗句的节奏整齐,押韵严谨,给人以强烈的音乐感。
同时,诗中丰富的色彩和形象的描绘,又体现了绘画美。
而诗歌的结构严谨,章节分明,则展现了建筑美。
徐志摩的诗歌在韵律和节奏上则相对更加自由灵活。
他注重诗歌内在的情感节奏,而非严格的格律束缚。
在《再别康桥》中,诗句的长短错落有致,韵律自然流畅,仿佛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自然流淌,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却又充满了音乐的韵味。
在诗歌的意象运用上,闻一多常常选取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来表达深刻的思想。
比如《红烛》中的“红烛”,它既是诗人自我牺牲精神的象征,也是对光明和希望的追求。
闻一多与徐志摩
徐志摩与闻一多闻一多与徐志摩都是新月诗人,同为新格律诗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但是,由于两人的个人气质、家庭环境、生活经历不同,两位诗人的诗歌创作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气以实志,志以定言,吐纳英华,莫非情性。
”(《文心雕龙·体性》)文章风格与作者的个性密切相关。
闻一多的一生,始终与祖国血肉相连,他诗歌的突出主题就是“爱国”。
所以朱自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中说:闻一多“是个爱国诗人,而且几乎可以说是唯一的爱国诗人”。
他的伟大的人格,体现在他诗歌中,常常是选用青松、菊花、高山、大海、太阳、红烛等意象,表现了民主战士的高尚情操。
而徐志摩作为布尔乔亚开山的和末代的诗人,他的诗歌主要表现个人感受和内心体验。
“他没有闻(一多)氏那样精密,也没有他那样冷静。
他是跳着溅着不舍昼夜的一道生命活水。
”(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他认为世界是由情感决定的,而不是由经济决定的。
他强调个人因素,追求个性自由和幸福。
胡适之在《追忆志摩》中指出:“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的信仰。
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
徐志摩追求个性自由与幸福,其思维视角是向内的。
这又与他家庭环境与生活经历不无关系。
徐志摩出生在富商家庭,大学没有读完,就到美国留学,得哥伦比亚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后,展转英国剑桥大学读书。
他虽然也有相当深厚的国学根底,但是受西方文化的熏染也是极为明显的。
他曾经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吸烟及文化》)徐志摩生活在中国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的现代思想苏醒的时代,人的个体意识终于挣脱了封建思想桎梏而获得解放。
闻一多与徐志摩
三、徐志摩诗歌赏析
《再别康桥》 这是徐志摩再度来到剑桥大学
时心境的记录,作于1928年 11月,发表在《新月》一卷十 期 康桥,现译作剑桥,指剑桥大 学,是英国学术、文化、风景 胜地。
再 别 康 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 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 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 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 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 走一片云彩。
2、成熟时期 (1922——1925)
(1)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雪花的快乐》 《我等候你》 (2)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我有一个恋爱》,以“明 星”为意象,在灵魂与明星 的互相感应中,表现对理想 的追求。
(3)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先生!先生!》
3、波折时期 (1925——1927)
徐志摩说:“我的第二个诗集——《翡冷 翠的一夜》——可以说是我的生活上的又 一个较大的波折的留痕。我把诗稿送给一 多看,他回信说:‘这比〈志摩的诗〉确 乎进步了——一个绝大的进步’”。
b、丰富的想象
“苍蝇似的思想。”
《玄思》
“在黄昏底沉默里,从我这荒凉的脑子里,常迸出 些古怪的思想,不伦不类的思想;仿佛从一座古 寺前的尘封雨渍的钟楼里,飞出一阵猜怯的蝙蝠, 非禽非兽的小怪物。”
《死水》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在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试比较论述闻一多与徐志摩的是诗作的异同
试比较论析闻一多与徐志摩的诗作风格杨芳芳(2007015105)(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定分院中文系贵州贵定 551300)摘要:闻一多与徐志摩都是新月社的诗人,都热衷于提倡实践新诗格律化,同样富有浪漫主义激情和想象,同样具有严谨的创作态度,然而二人的诗作风格存在着鲜明的差异。
闻一多的诗思力沉厚,彰显阳刚之美;而徐志摩的诗则才思飘逸,独标阴柔之美。
徐志摩的诗带来的是抒情从容的快感,闻一多的诗则不在宣泄而在蓄积。
在内容倾向上,同样具有爱的思想,闻一多的是“爱国”,徐志摩的是“恋爱”。
关键词:闻一多;徐志摩;诗歌风格;创作异同Comparison of Wen Yiduo and Xu Zhimo's Poetic StylesYang Fang Fang( 2007015105)( Qiannan Norm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 Guiding branch of the Chinese Department Guizhou Guiding551300)Abstract:Wen Yiduo and Xu Zhimo are the Crescent Society poet, are keen to promote the practice of new poetical, equally romantic passion and imagination, also has the strict attitude of creation, however the two poem styles exist distinct difference. Wen Yiduo's poem Si heavy shows masculine beauty, Xu Zhimo's poetry is elegant standard alone feminine beauty. Xu Zhimo's poem is brought about by the lyrical leisurely pleasure, Wen Yiduo's poem is not in the vent in the accumulation. In the content tendency also has thought of love, Wen Yiduo is" patriotic", Xu Zhimo's" love".Key words :Wen Yiduo;Xu Zhimo;poetry style;Differences in the writing闻一多与徐志摩都是新月诗派的诗人,都热衷于提倡实践新诗格律化,但二人的诗作风格存在着鲜明的差异。
现代文学史 郭沫若,闻一多,徐志摩
胡适:中国新诗最初的倡导者与探索者,倡导新诗运动。
《尝试集》(1920年3月出版)初期白话诗对中国诗歌的主要贡献:A、以白话文作诗,将中国诗歌从文言语体中解放出来B、创立了自由体、无韵体和散文诗体,将中国诗歌从旧的体制中解放出来。
形式上的变革成了新诗诞生的契机。
不足:A、过于平实,情感浓度不够,重实感轻想象,重白描轻比兴,缺乏飞扬的激情和诗歌的意味。
B、总体相当幼稚,艺术上存在明显的非诗化倾向,缺乏语言上的处理,使诗趋向大白话、散文化,失去了韵律感和节奏感。
C、语言上的散文化倾向,只注重新诗语言和旧体诗的区别,而忽视了诗歌语言和其他文体的区别。
郭沫若:第一篇小说《牧羊哀话》,1921年组织创造社,出版《女神》为什么说郭沫若的诗开创了自由体抒情诗的一代诗风?(以《女神》为例)《女神》: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体现了新诗发展的历史要求,是20世纪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
A、思想内容:塑造的叛逆形象以及“新我”的形象(举例说明)B、形式:艺术特征:a、浪漫主义,一种万物汇通、物我无间、汪洋恣肆、生腾飞动的形象;情感浓烈,炽热感人b、火山爆发式的激情,狂涛巨浪般的气势c、叛逆追求的化身——理想化的自我形象的创造d、借助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寄托诗人理想,表现时代精神e、丰富的想象,表现了强烈的个性解放,奇丽的色彩f、形式的大胆革新和新颖多姿——“绝端的自由和绝对的自主”的自由式体式C、同胡适等人的比较:胡适处于新旧转型阶段,大多抒写社会现象和人生问题,诗歌通俗明白。
(见初期白话诗的不足)郭沫若的诗歌特点(见上)赏析徐志摩的《再别康桥》:1、富有音乐美2、意象美:选取的意象都是简单的,自然的,简单的意象造成出其不意的联想3、对离别愁绪的新阐释“有与没有”、“在意与不在意”、“不舍与洒脱”4、诗歌的特点:空灵,潇洒徐志摩和闻一多的比较相同点:都非常重视诗歌的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不同点:闻一多十分讲究形式,强调“理性节制情感”,形体过于整饬而缺少变化,寓激愤于沉静的抒情方式,富于幻想,构思严谨奇特,诗歌的基调深沉而细致;徐志摩的诗注重激情和灵感,追求意象美、音乐美以新颖美妙的意象表现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与独特个性。
比较徐志摩和闻一多诗歌的异同
比较徐志摩和闻一多诗歌的异同:同:1、都是实践新格律体的新月派诗人,坚持新诗创作要符合“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2、在“三美”中,都很重视音乐美,讲究韵律和谐。
闻《死水》音尺十分规则,都是一个三字尺加三个二字尺,押韵并且每节换韵;徐《偶然》AABBA式的韵尾,《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每节尾为依洄、迷醉、光辉、伤悲、心碎、光辉,押韵和谐。
3、都善于准确使用意象表达诗歌内涵,如闻《死水》用肮脏绝望的“死水”来比喻满目疮痍的祖国,《忆菊》用菊花比喻如花的祖国。
徐《为要寻一颗明星》用明星来象征理想,《偶然》用云和黑夜中船只来象征与爱人的短暂相逢。
异:1、表达方式上:闻更注重唯美的表达;如《死水》中用唯美的方式以美写丑来写死水,“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忆菊》中把美丽的菊花喻为祖国;又如《也许》中“不许阳光拨你的眼帘,不许“也清风刷上你的眉,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撑一伞松荫庇护你睡”、许你听这蚯蚓翻泥,听这小草的根须吸水”,将女儿死后的世界描写得温柔美好;而徐多以爱情为中介表现,如《我有一个恋爱》和《这是一个怯懦的世界》中都是用所爱的对象来象征理想;《为要寻一颗明星》中,“明星”也不是爱人而是他的“单纯理想”;2、闻更注重绘画美,讲究词藻的鲜明色彩;如《死水》中“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如《忆菊》中的“插在长颈的虾青瓷的瓶里/六方的水晶瓶里/钻在紫藤仙姑篮里的菊花”。
徐多选择平实丰富、清新明丽的语言。
如《沙扬娜拉一首》中的“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如“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甜美是梦里的光辉”3、闻的语言多晦涩,雕琢词句,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如《李白之死》和《剑匣》、《西岸》等长诗中多晦涩,“但群松舞着葱翠的干戚”徐多平易,选字随意平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闻一多与徐志摩同属新月派,而且都为新月派前期的代表人物.他们与其他新月诗人共同努力,使新诗逐渐走向了”规范化”,两个人的前期创作风格都差不多,讲求诗歌的"三美",浓重的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
表现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
但是二者的不同应该是在表达的内容上,闻一多更多时候是以一个爱国诗人的身份参与创作的,他的《红烛》就是追求光明的一次探索.而徐志摩很多时候是以爱情的迷茫者或是自然的歌颂者出现的,在他的笔下,现实的因素很少,浪漫唯美十足。
今天我们记住徐志摩,大半是由于他诗歌的音乐性。
闻一多慷慨激昂,徐志摩缠绵悱恻。
这正好反映出闻一多的志士情怀与徐志摩的才子风流。
闻一多以诗歌为讽刺现实、追求理想的手段,而徐志摩是在以生命为诗。
在他们的诗歌创作前期,都受到了英国诗歌的影响.。
而闻一多在创作的后期,诗歌受到法语诗歌的影响,尤其是象征主义的影响。
同为新格律诗派代表人物的徐志摩和闻一多,诗体风格不同。
读闻一多的诗歌,我们常听到的是行进的节奏,是格式的匀整和均齐;读徐志摩的诗歌,我们常感到的是荡漾的旋律,是音节的整齐和变化。
闻一多,徐志摩诗歌的不同风格,根源于他们独特的审美性格和观念。
徐志摩爱“动”的性格烙印诗中,我们读徐志摩的诗,既感到奔跃的情思在弹拨我们的心弦,又感到跳溅的律动在叩敲我们的听觉。
而闻一多则推崇中国传统审美意识——“均齐”。
在探讨和实践
新格律时,注意从律绝体和词曲中吸取营养,让诗行排列贯穿“均齐”的传统审美意识。
闻一多强调的是整齐的节奏,他通过大体等时的音尺,有规律的排列成诗行,再用大体相同数的音尺的诗行排列诗节、诗篇,从而形成新格律诗节拍式的整齐而和谐的节奏美。
而徐志摩注重流动的旋律,他通过诗行有规律的组织排列,从而形成全节或全篇新格律诗回环的匀整而流动的旋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