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射频收发模块的应用

合集下载

射频模块分类

射频模块分类

射频模块分类
射频模块是指在射频信号处理中所使用的集成电路模块,主要用于无线通信、雷达、导航、卫星通信等领域。

根据使用场景和功能特点,可以将射频模块分为数十种不同类型,以下是其中几种常见的分类。

1. 功率放大模块:功率放大模块是射频电路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起放大信号功率的作用。

根据其功率放大的范围,可以将其分为低、中、高功率放大模块。

2. 混频模块:混频模块主要用于将信号的频率转换到需要的频率范围内,通常由本振、混频器和滤波器等部分组成。

3. 频率合成器模块:频率合成器模块是通过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来合成所需要的频率信号,具有频率稳定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4. 降噪模块:降噪模块主要用于降低输入信号的噪声,提高信号的信噪比,常用于雷达、无线电收发机和卫星通信等领域。

5. 收发模块:收发模块可以实现信号的接收和发射,通常包括低噪声放大器、混频器、功率放大器、滤波器等部分。

6. 调制解调模块:调制解调模块主要用于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或者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通常包括调制器和解调器两部分。

总之,射频模块的分类很多,各种功能各异,应用范围广泛,不同类型的射频模块在各自的领域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1 -。

433mhz无线收发模块工作原理

433mhz无线收发模块工作原理

433mhz无线收发模块工作原理433MHz无线收发模块是一种常见的无线通信模块,广泛应用于遥控器、无线门铃、无线报警器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433MHz无线收发模块的工作原理,包括其基本原理、硬件结构和通信过程等方面。

同时,还将探讨其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对433MHz无线收发模块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第一章:引言引言部分介绍了433MHz无线收发模块的背景和意义。

同时指出了本文要讨论的问题,并提出了研究目标。

第二章:基本原理在基本原理部分,首先介绍了射频通信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频率、波长等概念。

然后详细解释了433MHz频段在射频通信中的特点和优势。

接着介绍了调制解调技术在射频通信中的作用,并具体分析了AM调制技术在433MHz无线收发模块中的应用。

第三章:硬件结构硬件结构部分详细介绍了433MHz无线收发模块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首先介绍了射频发射器和接收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然后对模块中的天线、滤波器、放大器、调制解调电路等关键部件进行了详细解释。

最后介绍了模块的供电和接口部分。

第四章:通信过程通信过程部分详细介绍了433MHz无线收发模块的工作流程。

首先介绍了发送端的工作流程,包括数据输入、调制过程和射频发射等环节。

然后介绍了接收端的工作流程,包括射频接收、解调过程和数据输出等环节。

最后对整个通信过程进行了总结。

第五章:应用领域应用领域部分探讨了433MHz无线收发模块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情况。

首先介绍了遥控器领域,包括家电遥控器、车载遥控器等应用场景。

然后介绍了无线门铃和无线报警器等安防领域中的应用情况。

最后还提及到其他一些领域中可能存在的应用场景。

第六章:发展前景发展前景部分对433MHz无线收发模块在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首先分析了当前市场上的竞争格局和技术发展趋势。

然后提出了一些可能的技术改进方向,如提高通信距离、增加通信速率等。

最后对模块在物联网、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物联网射频技术原理及应用

物联网射频技术原理及应用

物联网射频技术原理及应用物联网射频技术是指利用射频信号实现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和互联互通的技术。

它是实现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城市、智能医疗等领域。

物联网射频技术原理主要包括射频通信原理、射频识别原理和射频传感器原理。

射频通信原理是物联网射频技术的基础,它是利用射频信号实现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

射频通信涉及到射频天线、射频收发模块和射频调制解调技术。

射频天线用于发送和接收射频信号,射频收发模块将射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进行解调,射频调制解调技术用于实现信号的编码和解码。

射频识别原理是物联网射频技术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它是通过射频信号识别物体的唯一标识。

射频识别主要涉及到射频标签、射频读写器和射频识别协议。

射频标签是一种集成了射频芯片和射频天线的设备,它具有唯一的编号,用于标识物体。

射频读写器用于读取和写入射频标签的信息,它可以通过射频信号与射频标签进行无线通信。

射频识别协议是射频读写器和射频标签之间的通信协议,它规定了射频标签的通信方式和数据格式。

射频传感器原理是物联网射频技术的另一个重要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获取环境参数或物体状态。

射频传感器主要涉及到射频发射器、射频接收器和射频传感技术。

射频发射器将射频信号发送到空间中,射频接收器接收被空间中物体散射的射频信号,并通过信号处理技术提取出所需的环境参数或物体状态信息。

射频传感技术包括射频散射、射频识别和射频定位等技术,它们通过分析射频信号的特征来实现对环境参数或物体状态的感知和检测。

物联网射频技术应用广泛,其中智能家居是最典型的应用之一。

通过将家中的各种设备连接到物联网,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比如,可以通过射频技术实现智能门锁的远程开关、智能灯光的远程控制和智能家电的远程监控等功能。

此外,物联网射频技术还应用于智能交通领域,可以实现车辆的自动收费、路况的实时监测和交通信号的智能控制等功能。

在智能城市方面,物联网射频技术可以实现路灯的智能控制、垃圾桶的智能管理和停车位的实时监测等功能。

射频模块分类

射频模块分类

射频模块分类射频模块是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关键元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通信、物联网、无线传感器网络等。

根据不同的功能和特性,射频模块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无线收发模块无线收发模块是最常见的射频模块之一,它可以实现无线信号的接收和发送。

这种模块通常包含射频前端、中频处理和数字信号处理部分。

无线收发模块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领域,如蓝牙、Wi-Fi、ZigBee等。

2. 射频识别模块射频识别(RFID)模块是一种使用射频技术实现物体识别和跟踪的技术。

射频识别模块包括读写器和标签两部分。

读写器负责发射射频信号和接收标签返回的数据,而标签则是被识别的物体上贴有的射频芯片。

射频识别模块在物流、库存管理、门禁系统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3. 射频功率放大器模块射频功率放大器模块是一种用于放大无线信号功率的模块。

它通常由射频前端和功率放大器两部分组成。

射频功率放大器模块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可以提高信号的传输距离和覆盖范围。

4. 射频滤波器模块射频滤波器模块是一种用于滤除无线信号中的杂散干扰的模块。

它通常由射频前端和滤波器两部分组成。

射频滤波器模块可以有效地滤除无线信号中的噪声和干扰,提高通信质量和系统性能。

5. 射频开关模块射频开关模块是一种用于控制射频信号开关的模块。

它通常由射频前端和开关控制部分组成。

射频开关模块可以实现无线信号的切换和选择,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和射频测试设备中。

6. 射频混频器模块射频混频器模块是一种用于将高频信号和低频信号进行混频的模块。

它通常由射频前端、混频器和中频处理部分组成。

射频混频器模块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和雷达系统中,可以实现频率的转换和信号的处理。

射频模块根据功能和特性的不同可以分为无线收发模块、射频识别模块、射频功率放大器模块、射频滤波器模块、射频开关模块和射频混频器模块等。

这些模块在无线通信、物联网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推动了无线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2.4g无线收发模块原理与作用是什么?

2.4g无线收发模块原理与作用是什么?

2.4g无线收发模块原理与作用是什么?
无线发射接收模块都已经进行了封装设计(集成了单片机控制和无线编码)跟单片机直接通过异步串行口连接就可以,现在市面上的无线收发模块,其无线工作方式由模块内部的单片机控制,与用户单片机的连接一般就只有电源和收、发等几根线。

无线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必需配对使用,且工作频率要完全一样,接收模块一定要根据发射局部的编码格式来配解码IC,无线收发模块都是传输数据的一个通道,接收模块接收到发射信号后通过DA TA 脚传给解码IC,让其工作。

2.4G是一种无线技术,由于其频段处于2.400GHz~2.4835GHz之间,简称2.4G无线技术。

基于2.4G无线技术封装的高度集成芯片组我们称之为2.4G无线模块,而2.4g无线收发模块是无数2.4G无线模块中的一种,广泛应用于无线遥控、无线耳机、无人机、无线键盘、无线监控、非接触RF智能卡、小型无线数据终端、安全防火系统、无线遥控系统、生物信号采集、水文气象监控等行业和商品中。

2.4g无线收发模块原理是什么?那2.4G无线收发模块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呢?无线传输的目的在于解放自己,用无线技术取代有线连接。

怎么取代?简单来说2.4G无线传输通过接受模块接受音源处理发射电磁波,接受模块接受被发射模块辐射到空中的电磁波,在通过数模转换传给喇叭。

麦克风无线收发模块结构功能图
ADC/DAC:模数转换器/数模转换器
MCU:单片微型计算机(相当电脑CPU)
FLASH:存储芯片(相当于电脑硬盘)
S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相当电脑内存)
RF:无线射频
PA:功率放大器。

nRF24L01的工作原理

nRF24L01的工作原理

nRF24L01的工作原理nRF24L01是一款低功耗、高性能的2.4GHz无线收发模块,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领域。

它采用射频(RF)技术,能够在2.4GHz频段进行无线数据传输。

本文将详细介绍nRF24L01的工作原理。

1. 无线通信原理:无线通信是通过无线电波在空间中传播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

nRF24L01利用射频信号进行无线通信,通过调制和解调技术实现数据的传输和接收。

2. nRF24L01的硬件结构:nRF24L01由射频前端、基带处理器和SPI接口组成。

射频前端负责射频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基带处理器负责数据的调制和解调,SPI接口用于与主控制器进行通信。

3. 工作模式:nRF24L01有两种工作模式:发送模式和接收模式。

在发送模式下,它将数据通过射频信号发送给接收端。

在接收模式下,它接收来自发送端的射频信号,并解调出原始数据。

4. 发送端工作原理:发送端首先将要发送的数据通过SPI接口发送给nRF24L01的基带处理器。

基带处理器将数据进行调制,将其转换为射频信号。

射频前端将射频信号发射出去,经过空间传播后到达接收端。

5. 接收端工作原理:接收端的射频前端接收到发送端发射的射频信号。

射频前端将射频信号经过放大和滤波处理后送给基带处理器。

基带处理器将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解调,得到原始数据。

6. 通信协议:nRF24L01采用自己的通信协议,包括数据包格式、通信速率、信道选择等。

发送端和接收端需要使用相同的通信协议才干正常通信。

7. 功耗管理:nRF24L01具有低功耗设计,可以通过设置工作模式、发送功率和休眠模式等来控制功耗。

在不需要进行通信时,可以将nRF24L01设置为休眠模式,以节省能源。

8. 技术特点:nRF24L01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工作频率:2.4GHz- 通信距离:可达100米- 数据传输速率:最高2Mbps- 工作电压:1.9V至3.6V- 工作温度:-40℃至85℃9. 应用领域:nRF24L01广泛应用于无线数据传输领域,例如无线遥控、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等。

无线收发模块在物位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无线收发模块在物位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本设 计 采 用 的 M P 3 F 4 S 4 0 19单 片 机属 于 . 司 M P 3 I 1公 S 4 0系列 ,
MS 4 0系 列 是 一 组 超 低 功 耗 的 微 控 制 器 , 由 多 种 型 号 组 成 。 P3
[] 张春年. 网络与信息运作 的安全结构EJ 2 电子 J. 图书情报论 坛 ,01 20
2 煤仓 物位检测 系统设计
21 单片机 系统 .
1 煤仓物 位检测 系统 的组成
煤 仓物位检测系统主要 由物位传感器 、S40 M P3 微控制器 、 无线射频 案》确立 了美国培养 网络安全技术人才 的原则 , , 并明确规定要求美 国政
府在未来 5 年内投资 8 8 . 亿美元 ,用于计算机和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 , 7 重点是对网络 安全专业的博士生 和博士后进行培养。 目 , 国电子文 前 我
20 年 第 1 卷 06 6
第6 期
收稿 日期:0 5 1- 6 20 — 2 0
无线收发模块在物位检测系统 中的应用
马福 昌 , 苏庆华 , 贺 虎
( 太原理工大学测控技术研究所 , 山西太原 ,30 4 002 )
摘 要 : 简述无线收发模块的 两种发射方式和适用 范围的基 础上 , 在 分析 了发 电厂煤
仓物住监测 系统采 用有线传输方式存在的不利 因素 , 绍了用无线模 块对数据进行无 介
线 传输 的 煤 仓 物位 监 测 系统 的组 成和 设 计 。
关 键 词 : 线 收 发模 块 ; 位 监 测 系统 ; 线 射 频 模 块 G 10 G M Moe MS 4 0 无 物 无 W 0 B; S dm; P 3 单 片机
参考文献
[ ] 肖文建. 5 论网络环境下 电子 文档信息 的安 全[] 案学通讯 ,0 3 J. 档 20

nRF24L01的工作原理

nRF24L01的工作原理

nRF24L01的工作原理标题:nRF24L01的工作原理引言概述:nRF24L01是一款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领域的射频收发模块,具有低功耗、高速率、远距离传输等特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nRF24L01的工作原理,包括射频通信原理、数据传输过程、工作模式、硬件结构和应用场景。

一、射频通信原理1.1 无线电频谱1.2 调制与解调1.3 射频信号传输原理二、数据传输过程2.1 数据封装与解封装2.2 数据包格式2.3 错误检测与纠正三、工作模式3.1 发射模式3.2 接收模式3.3 低功耗模式四、硬件结构4.1 射频前端4.2 数字处理单元4.3 外设接口五、应用场景5.1 无线传感器网络5.2 远程控制系统5.3 数据采集与监控正文内容:一、射频通信原理1.1 无线电频谱:nRF24L01使用的频率范围为2.4GHz,属于ISM频段,该频段不需要特殊许可证即可使用。

1.2 调制与解调:nRF24L01采用GFSK调制方式,通过改变载波频率的相位和幅度来传输数字信号。

1.3 射频信号传输原理:nRF24L01通过发送和接收两个模块之间的频率同步和数据包交换来实现无线通信。

二、数据传输过程2.1 数据封装与解封装:发送端将数据按照一定格式进行封装,接收端根据相同格式进行解封装,以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

2.2 数据包格式:nRF24L01的数据包格式包括地址字段、数据字段和校验字段,其中地址字段用于标识发送和接收模块。

2.3 错误检测与纠正:nRF24L01采用CRC校验机制,通过检测和纠正传输过程中的错误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三、工作模式3.1 发射模式:nRF24L01在发射模式下将数据发送至接收端,通过频率同步和数据包交换实现无线传输。

3.2 接收模式:nRF24L01在接收模式下接收来自发送端的数据,并进行解码和处理,以获取正确的信息。

3.3 低功耗模式:nRF24L01具有多种低功耗模式,可根据需求选择相应的模式以降低功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种无线射频收发模块的应用
一种无线射频收发模块的应用
摘要:介绍了一种新型廉价的无线收发模块。

通过这种模块可以实现无线通讯和无线控制
等多种功能。

首先详细地介绍了发射模块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接收模块的性能参数;接着提出几种使用方法;最后举出一个应用实例,系统地叙述了这种模块的使用方法。

关键词:编码器译码器无线控制模块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通讯产品大量涌现出来,尤其是无线通讯领域的新产品,更是琳琅满目。

目前,无线通讯方式有无线电、红外线、微波等多种方式,而且可供选择的模块也有很多种。

考虑到应用环境和价格等因素,本文选择其中廉价的发射模块(F05)和接收模块(J05C)进行介绍。

它们价格便宜、传输距离较远、可靠性高,特别适合于低成本的无线通讯设备使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给致力于无线通讯和无线控制领域的工程师们带来一些有益的帮助。

1无线射频收发模块简介1.1发射模块F05发射模块F05原理。

F05采用声表谐振器稳频,SMT树脂封装,频率一致性较好,免调试,特别适合多发一收无线遥控及数据传输系统;而一般的LC振荡器频率稳定度及一致性较差,即使采用高品质微调电容,温差变化及振动也很难保证已调好的频点不会发生偏移。

F05具有较宽的工作电压范围及低功耗特性。

当发射电压为3V3V时,发射电流约为2mA,发射功率较小;12V为最佳工作电压,具有较好
的发射效果,发射电流约为5~8mA,大于l2V时直流功耗增大,有效发射功率不再明显提高。

F05系列采用AM方式调制以降低功耗,数据信号停止发射时发射电流降为零,数据信号与F05之间采用电阻而不能采用电容耦合,否则F05将不能正常工作。

数据信号电平应接近F05的实
际工作电压以获得较高的调制效果,F05对过宽的调制信号易出现调制效率下降、收发距离变近的现象。

当脉冲高电平高电平宽度在0.08~1ms时发射效果较好,大于1ms时效率开始下降;当脉冲低电平宽度大于10ms时,接收到的数据第一位极易被干扰(即零电平干扰)而引起不解码。

如采用CPU编译码,可在数据识别位前加一些乱码以抑制零电平干扰;如采用通用编解码器,可调整振荡电阻使每组码中间的低电平区小于10ms以抑制零电平干扰。

F05输入端平
时应处于低电平状态,输入的数据信号应是正逻辑电平,幅度最高不应超过F05的工作电压。

F05天线长度可在0~250mm之间调节,也可无天线发射,但发射效率发射效率下降。

F05C为改进型,体积更小,内含隔离调制电路以消除输入信号对射频电路的影响,信号直接耦合,性能更加稳定。

F05应垂直安装在印制板边部,并应离开周围器件5mm以上,以免受分布参数影晌而停振。

F05发射距离与调制信号频率及幅度、发射电压及电池容量、发射天线、接收机灵敏度及收发环境有关。

F05采用PT2262编码器加240mm小拉杆天线发射时,在开阔区最大发射距离约250m,在障碍区相对要近,由于折射反射会形成一些死区及不稳定区域,不同的收发环境会有不同的收发距离。

如需更远的可靠距离,可在F05的输出端增加一级射频功率放大器。

PT2262编码器采用COMS工艺,与PT2272配套使用。

它的编码数据和地址以串行方式并且通过RF或IR调制方式发射。

PT2262最多采用12条三态地址线,可以提供531441种地址编码。

因此,最大程度上避免了编码的冲突。

PT2262应用电路。

振荡电阻取3.3MΩ效果较好,当17脚无信号输出时,F05不工作,发射电流为零;当14脚(图中省略)为低电平时,17脚输出已设定的编码脉冲对F05进行调制发射,通过测试F05工作电流可大致判断F05是否处于正常发射状态,加天线时空码发射电流为6mA左右;调整R2可调整发射电流的大小,R2取值小可提高发射距离,但易引起过调制甚至停振。

1.2接收模块J05C J05C由超外差电路结构IC芯片和温度补偿电路构成,具有较高的接收灵敏度及稳定性,。

芯片内含低噪声射频放大器、混频器、本地振荡器、中频放大器、滤波器及限幅比较器,输出为数据电平信号,可直接接至标准解码器或CPU解码器,适合与ASK方式的发射器配套使用,适用于
各种遥控报警器及单片机短距离数据传输设备。

J05C接收频率分为315MHz及433.92MHz两种,并具有较好的频宽及温度补偿特性,可与一般精度的声表谐振器稳频的发射机及LC发射机配套使用而不需要调整接收频率,较宽的工作温度范围可适应各种工作环境。

J05C对电源要求不太苛刻,可以使用开关电源,并具有较宽的工作电压范围及低功耗特性,2V 时只消耗约2mA电流,3V时消耗约2.5mA电流,但5V以下供电接收灵敏度要下降3~5dBm,5V供电可处于最佳接收灵敏度状态。

J05C模块具有休眠功能,当芯片9脚为高电平(VDD-3V以上)时,接收机可处于休眠状态,此时耗电约25μA。

通常芯片9脚已接为低电平(0.8V以下),处于正常接收状态,若需休眠功能可自行改动。

J05C接收天线的长度为接收频率的1/4波长,约22cm,阻抗约37Ω,为最佳匹配天线,但在实际应用中会受到各种条件限制,具体需试验确定。

当信号较弱而干扰点又引起信号不稳时,可将天线剪去5cm也许会有所改善。

也可采用螺旋天线或将天线直接做在PCB板上,甚至无天线接收,当然接收灵敏度要下降。

匹配良好的收发天线能使收发模块性能达到最佳状态,而匹配不良的收发天线会使收发距离变得很近。

J05C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5kbps,调整内部电容值可达到20kbps,但过高的数据速率会降低接收灵敏度及增大误码率。

如用于一般遥控报警器,不必使用过高的速率,现在遥控报警器普遍使用性价比较好的PT2262编解码及PT2272解码器,振荡电阻分别采用3.3MΩ和680kΩ即可有较好的收发距离(此电阻值必须精确)。

如用于单片机收发系统,速率可取4.8kbps或2.4kbps,同时应兼顾到发射效率。

当数据中有连续几个“1”且脉宽超过1ms时,会引起发射效率下降,而且太大的占空比及太低的频率易引起过调制。

高电平脉宽在0.1~1ms范围内,收发效果较好。

不合适的数据速率同样会影响到收发距离,甚至收不到信号。

J05C输出端可直接与标准解码器及单片机接口。

J05C在未收到发射信号时可输出随机噪声,幅度为VDD-0.3V值;当收到信号时,噪声被抑制;当信号变弱时,出现噪声干扰点,此时信号处于不稳定区,若采用PT2272解码器解码仍可维持解码,若采用单片机解码则会因误码率增大而出现数据错误,此时可在数据位前加乱码抑制零电平状态干扰,最好工作在可靠区域以减小误码率。

2无线射频收发模块使用方法和范围本文所介绍的无线通讯模块可以用于多种场合,在此仅介绍三种。

2.1用于通用串口(RS232)的无线数据传输在工业控制现场,通常有很多控制仪器和设备采用串口(RS232),而与这些设备通讯必须满足串口(RS232)的要求。

一方面在传输速率(通常采用9.6kbps)上必须符合RS232的要求;另一方面在电气特性上也必须符合RS232的要求。

在某些特殊场合,必须使用无线传输方式时,可以很自然地选择本文所提到的发射和接收模块。

但在此必须说明的是,要采用此种通讯方式,必须先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编制相应的软件实现文件格式的转换,才能达到无线通讯的目的。

如果通讯系统是全双工的,则可以采用两对发射和接收模块(采用不同的编码地址)同时工作来实现。

2.2用于无线多通道(并行)控制某些场合需要多通道(并行)控制,如复杂的遥控机器人等,可以采用本文所提到的发射和接收模块来实现。

一种方法是用接收模块直接和解码器相连,然后再和继电器等电子元器件相连,驱动后续的被控对象;另一种方法是用接收模块和单片机相连,经过数据的处理后,再用单片机连接继电器等电子元器件,驱动后续的被控对象。

通常一对发射和接收模块最多可以实现六路并行的无线控制,如果要求的通道数大于六路,可以采用多对发射和接收模块(采用不同的编码地址)同时工作来满足实际的需要。

2.3用于组建星型拓扑结构的无线通讯网络在某些特殊场合需要无线通讯,并且必须是多点的星型拓扑结构,此时也可以采用本文所提到的发射和接收模块来实现。

一方面这种发射和接收模块的价格低廉,构成星型拓扑结构的费用相对较低;另一方面这种发射和接收模块可采用模块化设计,体积小、使用方便、易于集成。

对于通讯速度要求不太高、距离较近的无线网络来说,这种发射和接收模块十分实用。

3应用实例通过使用本文所介绍的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作者完成了一套简单、可靠的多路无线遥控电路,。

在这套电路里,通过控制总线设定电路中的小键盘,可以同时控制多个电灯的开关。

作者使用这种无线通讯模块,实现了对家里的六个不同电灯的独立控制。

由于现在的家居设计对于很多电器的连线都采用综合布线的方法,这样就给各种家用电器的集中控制带来了可能。

作者设计的一种无线遥控装置采用了前面提到的第二种使用方法,共用了六个并行通道。

用接收模块直接和解码器相连,然后解码器再和单片机相连,经过数据处理(可以实现六通道的再译码,最多可以达到六十四路控制),控制继电器等电子元器件,从而控制各个电灯的开关,最终实现了六路非同步控制的要求,并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