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管理的困境与对策-公共管理论文-管理论文
农村社会公共管理问题与优化策略
农村社会公共管理问题与优化策略随着农村社会的发展,农村社会公共管理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农村社会公共管理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比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不均衡、社会管理不完善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优化策略,以推动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农村社会公共管理问题1.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当前农村社会公共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特别是在偏远的农村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比如交通基础设施、水利设施、供电设施等。
这直接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产生活条件。
2. 公共服务不均衡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不均衡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导致农村地区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低于城市地区。
这使得农村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和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制约了农村社会的发展。
3. 社会管理不完善在农村地区,由于社会管理机制滞后,农村社会治理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农村社会治安差、村务管理不规范等。
这使得农村地区的社会秩序和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给农村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也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为了解决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需要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确保农村地区的交通、水利、供电等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比如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优化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产业发展相结合等。
要解决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不均衡问题,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确保农村地区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得到提升。
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比如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服务网络、提高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完善农村公共服务机制等。
为了解决农村社会管理不完善的问题,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社会管理的投入,完善农村社会管理机制。
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比如加强对农村社会管理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农村社会管理体系、推动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等。
农村社会公共管理问题与优化策略
农村社会公共管理问题与优化策略农村社会公共管理是指以政府为主导,注重群众参与,针对农村社会公共事务及公共服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乡融合的推进,农村社会公共管理问题日益凸显,需要进行优化策略的探讨。
1.政策落实不到位国家对于农村社会公共管理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政策的传达、宣传和执行都出现了不顺畅的情况,导致政策不得到有效的执行,进而影响了农村公共事务和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相较于城市,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很多地方连基本的交通、通信和水、电等基础设施都缺乏或者使用不便。
这就进一步导致了农村地区在公共事务和公共服务方面的短板,例如缺乏医院、学校、文化娱乐设施等。
3.人才流失问题现在的农村地区,很多年轻人都选择到城市发展,留在农村的人口老龄化严重,基层干部和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敬业程度都有所下降。
而这一直是农村社会公共管理的重要问题之一。
优化策略:政府应当在宣传政策的同时,注重政策的执行效果,加强考核机制的建立和监管。
同时,加强落实力度,定期对政策执行的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良性循环。
政府应当加大力度投入财政,拉动社会力量,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设施,从而提高农村地区的发展生产力和公共事务、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质量与效率。
3.培育人才,发挥专业化优势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农村干部和服务人员的培训和选拔力度,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
同时可以引入社会专业人才资源,充分利用他们的专业化优势,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社会公共管理团队,提升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水平。
总之,农村社会公共管理的优化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措施,以超前的思维、前瞻的规划、科学的理念、务实的举措推动农村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共服务优质高效发展。
农村社会公共管理问题与优化策略
农村社会公共管理问题与优化策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社会公共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困扰着全国各个地区的普遍性问题。
从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来看,都存在着各种问题。
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讨一下农村社会公共管理问题与优化策略。
一、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在当前的农村,虽然不断有新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但是往往存在建设缺口、区域不平衡等问题。
例如某些地区的公路铺设不够,电力和水利设施又老化,导致农民极度依赖于天气和灌溉条件,而某些地区则面临着路面拓宽不足、能源配套不足等问题。
如何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问题,就需要政府部门主导,并注重从全局与局部、长远与短期、公共与私人多维度考虑。
增加财政对乡村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强化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建立高效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机制,可是可办法之一。
二、公共服务供应缺乏农村社区服务设施少、不全、不配套也是当前社会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比如医疗和教育设施缺乏、设备老化、运行不稳定等情况较为常见。
解决这个问题,既需要政府十分重视,加大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改善现有服务设施的质量,也需要农村居民积极参与到公共服务的管理工作中去。
另外,逐步推行市场化管理模式,实行政府、居民、市场三者共同参与的模式,也是优化公共服务供应的有效措施之一。
三、社会保障水平低社会保障是公共管理重要方面之一。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比较薄弱,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缺乏有效覆盖面,形势不容乐观。
为此,政府应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事业的资金投入和制度建设,出台特定补助和减免政策,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发展多层次、多角度的农村社区保障服务,努力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需求,不断优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总之,农村社会公共管理问题的解决不仅离不开政府部门的重视,也需要更多的农村居民积极参与,共同管理。
必须从多个方面下手,结合地方实际情况,系统性推行良好的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农村公共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试论我国农村公共危机治理的困境与对策
试论我国农村公共危机治理的困境与对策【摘要】我国农村公共危机治理面临着诸多困境,本文通过对农村公共危机现状和治理困境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文章介绍了背景和问题,并对农村公共危机的现状进行了探讨。
随后,分析了治理困境,包括资源短缺、政策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在应对策略方面,提出了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和加强农村基层治理的建议。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农村公共危机的治理水平。
结论部分总结回顾了全文内容,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农村公共危机治理的困境及对策,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公共危机、治理困境、对策、乡村振兴战略、基层治理、农村发展、社会治理、政策支持、人才培养、资源整合、农民参与、可持续发展。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人口的流失,农村公共危机逐渐凸显出来。
农村基础设施滞后,基本公共服务不足,农村产业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相继出现,给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公共危机治理成为当务之急。
由于农村地域广阔、人口分散、信息不畅、基层治理能力不足等因素,农村公共危机治理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如何有效地解决农村公共危机,推动农村振兴,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问题提出当前我国农村面临着诸多公共危机,包括农村环境污染、农村医疗卫生资源不足、农村基础设施滞后等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公共治理体系不完善、政府部门职责不清、农村管理者能力不足等原因,导致了农村公共危机治理工作面临一系列困境。
在当前背景下,我国农村公共危机治理面临多方面挑战:一方面,农村公共危机治理工作需要跨部门、跨地区的协同合作,但由于各地政府之间利益冲突、协调机制不畅等问题,协同合作难以顺利进行;农村公共危机治理需要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但部分地方政府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和政策落实机制,导致治理效果不佳。
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公共管理论文
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公共管理论文1我国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公共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村可以说是我国农村行政的最基层单位,但是如今还是有相当多的村干部对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农村公共管理不够了解。
与此同时,政府对农村基层村干部下达了过多强制性的任务,比如,计划生育、收定购粮和别的当地中心工作,以至于让农村公共事业管理进入到恶性循环之中。
乡镇政府是最基层的政府,其职能的定位与管理上尚无法适应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之要求,而政府部门公务员所具有的官本位意识较强,在政府管理中通常使用行政命令却而不注重于使用法律、经济等方式来管理公共社会事务,以至于影响到了我国农村社会事业的良性协调运转。
(2)农村公共事业投入呈现出城市化的倾向。
公共事业管理的显著特点之一即为扶贫性,而最为贫穷,生活水平最低的还是农民群众。
但是,因为国家对于农业和农村的公共事业投入比例始终偏小,远远无法满足当前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之所需。
与此同时,农村地区的生产性、生活性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也不够健全。
近年来国家对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所进行的投资主要被用在了农村电网、水利、道路以及退耕还林等生产、生态建设上和农民群众生活紧密结合的公共设施投入还不够多,大量农民群众的生活条件、生存环境尚未得到显著改进,比如,一些地方饮用水和污水处理等公共生活设施建设滞后,从而极大地影响到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
(3)我国涉农公共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
虽然历经多年以来的持续努力,我国已建立起公共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
然而,当前能够直接破解我国农村公共管理中多元利益主体之间冲突的法律法规处于空白状态,也没有合理的市场准入以及政府管制等方面的政策,缺少规范化的政府授权企业以及大量群众参与其中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
诸多企业往往会因为害怕出现纠纷、冲突而对投入农村公共产品抱有望而却步的心态,即使有投入的也往往会出现中途退出的现象。
(4)农村公共管理人才十分缺乏。
如今,农村人才资源的稀缺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总的重大瓶颈。
农村社会公共管理问题与优化策略
农村社会公共管理问题与优化策略随着中国农村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社会公共管理问题日益凸显,其中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不健全、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方面的问题。
农村社会公共管理的优化策略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农村社会公共管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的问题及优化策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一直是困扰农村社会发展的难题。
一方面,由于农村地域广阔,交通不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城市而言滞后;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导致农村基础设施的使用率不高。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导致了农村社会公共管理的不畅,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针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优化策略:一是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通过政府投资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二是推进信息化建设。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农村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提高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和便捷程度;三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维护和管理。
建立健全的农村基础设施管理机制,加强基础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延长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提高使用效率。
二、农村社会治理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农村社会治理体系不健全是农村社会公共管理的另一大问题。
农村社会治理体系长期以来主要依靠村级组织以及乡镇政府,社会治理体系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导致了农村社会治理体系的不健全。
针对农村社会治理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优化策略:一是加强农村社会治理体系的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村级自治组织和乡镇政府的自治和治理机制,构建健全的农村社会治理体系,提高农村社会治理的效率和公正性;二是培育农村社会治理的主体。
建立起农村社会治理的主体多元化格局,鼓励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培育和壮大具有社会治理能力的社会组织,提高农村社会治理的公正性和包容性;三是完善信息化社会治理体系。
农村公共管理的困境与对策免费范文
农村公共管理的困境与对策一、驻马店市农村贫困现状分析驻马店市位于河南省中部,人口众多,交通便利,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一定地理位置优势,是河南省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工业城市之一。
但是,当前驻马店市的贫困问题依然很严重,就拿政府公布的贫困县数据来说,在国家级贫困县中,河南省共31个,驻马店就占了4个,新蔡县、确山县、平舆县和上蔡县均在列。
而河南省公布的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名单中,驻马店市的泌阳县、正阳县和汝南县3个县赫然在列。
在驻马店市扶贫开发办公室发布的公报中,更是将新蔡县、确山县、上蔡县和平舆县作为驻马店市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因为这些县经济相对不发达,集中了大量的农村贫困人口。
二、扶贫开发中的农村公共管理农村公共管理是农村行政组织和社会组织对关系到农民基本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特定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基本范围包括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人口、资源和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以及电信、邮政和公共交通、水、电、煤气等公用事业的管理。
其中,农村公共管理在扶贫开发中最为重要,关系到农村的和谐稳定。
三、驻马店市扶贫开发中的农村公共管理的困境近年来,驻马店市在扶贫开发的具体实践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农村公共管理工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从现实的实际状况来看,扶贫开发中的农村公共管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农村公共管理主体层面面临的困境首先,相关管理部门的协调性不强。
扶贫开发涉及的范围广泛,几乎涵盖了农民生活的诸多领域,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但是,在现阶段,地方政府在简政放权方面的步伐相对较慢,导致审批层级过多,部门协调配合不一致,尤其对扶贫开发中涉及的资金、人力和项目未能发挥集中效用,也未能形成工作合力,这严重影响到了扶贫开发的顺利推进。
其次,人员的素质有待加强。
一些基层的扶贫工作人员,缺乏公共管理的观念,在扶贫开发中,对各个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在执行扶贫任务、运用扶贫资金以及具体扶贫环节的管理和权责承担方面比较散漫。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问题及其对策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问题及其对策
浅谈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基层政府作为我国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中最基层的一级人民政府,处于直接面向农村与农民,实施党和国家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各项重大决策,组织广大农民完成建设美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的特殊地位。
因此,变革基层政府在农村公共管理中的传统治理模式,是解决当前农村公共事业管理问题的根本着眼点。
关键词: 中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现状分析
农村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将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盛洪曾认为:“在人口的大多数是农民的国度中,农民的命运就是国家的命运。
然而坦率地说,我们没有掌握自己的命运,因为我们没有解决好农民的问题。
”正视当前中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具有现实的紧迫性。
一、中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平与公正的缺失
公共事业管理最重要的职能和最根本的任务就是根据社会大众的需要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然而,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真正从中国公共事业管理中获取的公共利益微乎其微。
如农村的公共卫生服务,据资料统计,我国的卫生资源80%集中在城市,其中2/3集中在大医院。
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卫生资源投放主要集中在城市,卫生资源分配与需求呈”倒三角”形。
很多地方县乡财政困难,加上重视不够,以致农村公共卫生投入逐年减少,城乡差距拉。
农村社会公共管理问题与优化策略
农村社会公共管理问题与优化策略随着中国农村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农村社会公共管理问题也日益突出。
农村社会公共管理涉及农村基层治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加以解决和优化。
本文将从农村社会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为农村社会公共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农村基层治理体系不健全。
目前,农村基层治理存在权责不清、机制不活、能力不强等问题。
一些村委会组织管理不规范,村民自治意识不强,导致了农村社会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展开。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尽管多年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与城市相比,农村基础设施普遍滞后,存在水、电、路、通信等方面的短板,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
3.农村社会服务水平不高。
农村社会服务包括教育、医疗、养老等多个方面,由于资源分配不均、服务供给不足等原因,导致农村社会服务水平相对较低,与城市差距较大。
4.农村管理体制机制待完善。
现行的农村管理体制机制由于历史原因和制度问题,存在农村公共管理权责不清、组织管理混乱等问题,制约了农村社会公共管理的发展。
加强对农村基层治理的指导和支持,注重发挥村委会和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建立健全村级组织管理制度,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农村社会管理工作效能。
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强化水、电、路、通信等方面的建设,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差距,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加强对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政策支持,增加相关资源投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服务体系,提升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在农村管理体制机制方面,要推动农村公共管理权责划分明确,加强农村组织管理规范化建设,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提高农村社会公共管理效能。
农村社会公共管理问题的解决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村社会公共管理的投入力度,加强对农村治理体系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引导和支持,提高农村社会服务水平,推动农村管理体制机制的完善。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社会Shehui zhili当前我国农村公共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孙礼光 王 郑 王振超 曾 成摘 要:在脱贫攻坚任务取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的宏观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农村基层公共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充分的研究,进而提出一些合理建议,为农村地区基层管理的改革提供现实指导,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关键词:农村公共管理;问题;对策研究引 言在中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不仅关系着广大农民的生活品质,更是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重要一环。
在这个过程中,农村公共管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下农村公共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对农村地区基础公共设施的管理,第二是对农村地区规划投资的管理和应用。
在现代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公共管理不但要有足够的人力资源支持,而且还要有一定的资本投入,这一点也是十分关键的。
相较于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农村地区资源禀赋先天不足,这就要求在农村经济建设中,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整合当地资源,为农民创造优质的生活环境。
一、当前农村经济建设中存在的管理问题(一)职能划分缺乏科学性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我们才能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因此,我们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乡镇一级的基层单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而目前的情况是,在很多农村地区基层干部岗位职能的划分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
比如一些地区缺失某些必要职能岗位的设置,这就直接导致职能部门不能有效地承担起有关的社会与经济建设工作。
长此以往将对农村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公共投资过大当前农村的各项经济工作与城市相比还都处于起步阶段,而某些农村地区在经济建设中却盲目地直接借用城市公共管理的经验。
但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的管理目标和实际情况完全不同,这样做不仅导致了农村在公共事业方面投资过高,还极大地浪费了当地有限的资源。
若不及时进行适当的改革,必将影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村地区管理资本的投入没有城市地区那么充足全面,而且这些投资中相当一部分带有扶贫性质。
农村社会公共管理问题与优化策略
农村社会公共管理问题与优化策略农村社会公共管理是指针对农村社会公共事务的组织、协调、监管和服务等方面的管理活动。
在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农村社会公共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如资源分配不平衡、服务体系不完善、管理体制不健全等。
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探讨优化农村社会公共管理的策略。
农村社会公共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资源分配不平衡。
当前,农村社会资源配置不合理,存在资源浪费、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的问题。
一方面,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缺乏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农村社区和农村居民的发展需求与城市相比相对欠缺。
2. 服务体系不完善。
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不够覆盖全面,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农村医疗、教育、居住环境等方面的服务相对薄弱,不仅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影响了农村人力资源的发展。
3. 管理体制不健全。
农村社会公共管理体制不完善,农村社区基层自治主体发育不足,农村社会管理主体多元化,且缺乏相应的监管机构。
这导致农村公共事务的管理效率不高,管理工作难以科学有效地进行。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优化策略:1. 加大资源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社会公共事务的资源投入,优化资源配置,确保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
充分考虑农村特点和农民需求,合理调整资源配置,满足农民的基本需求。
2.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加强农村医疗、教育、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提升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
建立健全农村社区医疗中心、学校、文化娱乐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提供全面、高效的服务。
4. 加强信息化建设。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提高农村公共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农民权益的保障,提升农村社会公共管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5. 落实激励机制。
设立相应的政策支持和经济激励措施,激励各级政府和农村社会公共管理部门积极投入,推动农村社会公共管理工作的改善。
落实奖励机制,对在农村社会公共管理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形成激励机制。
农村社会公共管理问题与优化策略
农村社会公共管理问题与优化策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社会的不断进步,农村社会公共管理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农村社会公共管理是指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了维护农村社会秩序和提高农村人民生活水平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农村社会公共管理问题层出不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管理体制不顺应农村社会发展需求。
传统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过于官僚化、分散化,缺乏高效、快捷、务实的管理手段和方法。
管理职能不够明确,部门之间联动性差,导致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管理成本高。
二、公共服务不均等。
一些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农村居民由于交通条件和信息不畅的限制,往往难以享受到基本的公共服务。
比如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资源配置不足,导致资源浪费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不平衡。
三、村民自治不健全。
由于一些地方的村民自治组织缺少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导致村民自治制度不健全,农村社会公共管理问题层出不穷。
一些农村村民自治组织的运作方式单一,导致村民参与程度不高,管理不够民主,决策效率低下。
四、缺乏创新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
农村社会公共管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管理需求。
管理者缺乏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导致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管理成本高。
面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优化策略来完善农村社会公共管理,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要改革农村社会管理体制。
优化农村管理组织结构,强化管理者的管理职能,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系,提高管理的专业化水平;适时地整合管理资源,实行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管理成本;建立健全权责明确、运转灵活、管理高效的管理体制。
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投入。
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投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城乡差距的缩小;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让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
要促进村民自治健全。
农村社会公共管理问题与优化策略
农村社会公共管理问题与优化策略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社会公共管理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农村社会公共管理涉及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事务管理、农村社会治理等方面,而在农村社会公共管理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优化策略进行解决。
本文将针对农村社会公共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一、农村社会公共管理问题1. 农村基础设施滞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当前农村社会公共管理中的一个主要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例如道路、桥梁、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不足,给农村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不便。
2. 农村社会事务管理不规范:农村社会事务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规范的现象,比如土地流转管理、农村人口迁入迁出管理、村务公开等方面存在管理不规范、信息不公开、权责不清等问题。
3. 农村社会治理体系薄弱:农村社会治理体系相对薄弱,导致农村社会矛盾难以及时得到解决,如乡村治安管理不善、矛盾纠纷处理不当等问题。
1.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应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道路、桥梁、水电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保障农民正常的生产生活需求。
2. 完善农村社会事务管理体系:应该完善农村社会事务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村级自治组织、村务公开平台、土地流转管理规范等制度,加强村级干部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农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保障。
3.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应该加强对农村社会治理体系的建设,建立健全乡村治安管理体系,完善农村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提高农村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4. 推动农村社会公共管理现代化:应该推动农村社会公共管理现代化,加快信息化、智能化、科技化进程,提高农村社会公共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促进农村社会公共管理的现代化和规范化。
5. 加强农村社会公共管理的规划和监督:应该加强对农村社会公共管理的规划和监督,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和考核评估体系,提高农村社会公共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
农村城市公共管理论文
农村城市公共管理论文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公共管理是一样的,这个问题有局部学员进行了研究,下面一起来看看关于这个问题的论文吧!一、张家港市锦丰镇农村文化管理现状及存在原因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局部村民都对自己村里的文化设施不清楚。
比方现在大局部村(社区)都建有农家书屋,有一局部村民从未去过村图书室看过书,甚至还有村民不知道村里就有图书室。
村民对图书室的知晓率低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村干部对于村里文化设施的宣传力度不够,二是局部农民文化程度低,对读书根本不感兴趣。
此外,里面的书籍数量较少,内容混杂且少有更新,与群众的需求存在较大差异,不利于农村社会学习气氛的形成及发扬。
二、推进农村基层文化公共管理的对策建议(一)进一步转变职能,承当起农村基层文化的公共管理服1.强化目标责任,提高农村文化建立重视程度目前农村文化建立呈现的更多的是一种压力型体制(即为了实现赶超,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而采取的数量化任务分解的管理方式和物质化的评价体系)。
在自上而下的压力型体制和数字化的政绩考核模式下,村干部在文化建立中工作的重点并非主要在于提高农民的满意度,而只需以数据式的工作报告“向上负责”,例如,“建成‘农家书屋’×个”,“配备农家图书×册”,“完成送剧下乡×场”等。
换言之,农村文化建立主要是村干部以及基层政权的一项“政治任务”。
因此农村文化建立中往往会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建立,轻管理;重上级考核,轻农民参与的弊端。
要真正把农民对文化需求的“满意度”作为一个重要考核指标,密切干群联系,沉下心去听百姓需求,保障农民共享文化开展成果。
2.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积极争取政府资金和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并举,完善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
需要注意的是,加大建立文化设施力度的同时,还要及时对已有的陈旧、滞后的文化设施进行整改与更新;要重视对文化设施的维护与修复,延长文化设施的使用年限;要加强管理,提高文化设施利用率;要做好宣传工作,让老百姓知道村(社区)提供这样一个地方,对老百姓开放,供他们休闲娱乐使用。
农村社会公共管理问题与优化策略
农村社会公共管理问题与优化策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社会公共管理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优化农村社会公共管理,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围绕农村社会公共管理问题展开阐述,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农村社会公共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农村社会公共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配置不合理。
农村地区的资源配置常常不合理,一些资源被浪费,而一些重要资源又供不应求。
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会造成农村经济的低效运行,限制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2.基础设施滞后。
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些农村地区缺乏道路、供水、供电等基本设施,这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并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
3.公共服务不完善。
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的滞后,使得农村居民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
4.管理体制不完善。
农村地区的管理体制不健全,决策实施效果差,监管不到位,导致农村社会公共管理难以有力地发挥作用。
1.优化资源配置。
加强对农村地区资源的管理和调配,合理配置农村土地、水资源和劳动力等要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加大对农村地区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力度,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优化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加强对基础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3.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投入,提高农村居民享受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农村地区医疗、教育、社保等服务机构的管理和监管,确保其提供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4.改革管理体制。
加强对农村地区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公共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制度。
加强对农村地区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能力提升,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工作效率。
加强对农村地区管理工作的监督和评估,确保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有序进行。
浅析乡村公共管理运行机制困境与对策
(二)农村自治组织功能弱化。农村基层自治缺乏自主性。村委会一般是由村民民主选举产生,但乡级政府对村委会的候选人名单时常加以干涉,从候选人名单的确定到选举结果的批准无一例外的加以控制和操纵,未经选举就以简单的方式直接确认,即使是选举也是走走过场而已,张小华等2006年对甘肃省30个村的抽样调查中发现:有57.41%的村民认为,村委会换届选举中,乡政府在候选人提名上违反直接提名原则,12.96%的村民认为部分村委会不是由村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的;乡级政府是国家政权的最后一级行政组织,村委会不是一级行政组织,也不是乡镇政府的派出机关,而在实际的政治运行中,乡级政府的各项管理措施都要依托于村委会来实施,乡镇政府就把村委会作为自己的下属行政组织来发号施令,把自身的行政职能强加给村委会,村委会只能无条件的服从乡镇政府的意志。张小华等2006年调查显示,20.37%的村民认为农村事务乡镇干部说了算,12.96%的村民认为村干部说了算,这无疑抑制了村委会自治的积极性。
三、乡村公共管理运行机制的障碍
(一)乡村社会治理危机凸显。土地承包纠纷矛盾突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活跃了农村经济,一些富裕起来的村民为扩大农田规模搞产业化经营,利用大肆行贿村干部等非法手段低价获取土地承包权,以及农村嫁娶、农民子女上大学涉及的土地承包问题在现实操作层面上面临挑战,致使村民以非制度化的方式集体上访。据农业部信访处统计,2004年1~10月份受理农民群众土地信访6,937件,占信访总量的51.2%,其中土地承包类信访占53%,土地流转信访类占8%(白呈明,2006);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业和农民的财政支持力度,对农民种粮和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实行直接补贴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激发了农民承包土地的热情。但有些村民对土地承包政策缺乏详尽了解,动用暴力手段争夺土地承包权,同时用工淡年农民工返乡务农等又带来新一轮的土地承包矛盾。据有关消息称,2000~2002年全国法院受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13.7万余件,而2003年1~7月份就受理土地纠纷一审案件3.4万余件(白呈明,2006)。
农村公共管理论文
农村公共管理论文标题1: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农村基层组织是农村公共管理的基础,也是农村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常常面临各种问题,如组织管理不严格、干部选拔不公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解决措施:一是建立健全组织架构,明确各级组织的职责和权利,加强组织运作;二是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制定科学的选拔考核规则,提高干部素质和管理水平;三是加强制度建设,明确组织确定的制度和规章,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
总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既涉及管理层面,也涉及组织成员层面。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健全制度、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组织架构。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村公共管理和社会治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标题2: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及对策探析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村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
但实际上,农村环境保护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如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农村垃圾处理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对策: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环保意识;二是加强政策引导,建立环保奖励制度,激励农民积极投身到环保事业中来;三是加大投入,完善农村环卫设施,加强农村垃圾处理和污染治理力度。
总结:农村环境保护是农村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领域。
有效解决农村环保问题,需要广泛宣传、政策引导、强化投入。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社会力量和广大农民应该共同发挥作用,共同打造一个绿色、美丽的农村。
标题3:农村教育发展状况及对策分析教育是国之重器,也是农村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当前农村教育发展依然存在多方面问题,如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等。
为此,本文提出了以下解决对策: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教师、学生的待遇;二是改善办学条件,打造一个舒适、优质的教育环境;三是多渠道开展教育,拓宽学生的受教育渠道和机会。
总结:教育是重要的人力资源,也是农村公共管理的重要领域。
要想动态解决农村教育问题,必须加强政策引导,改善办学条件,拓宽学生的受教育渠道和机会。
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公共管理困境及对策
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公共管理困境及对策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开始进行新农村经济建设工程。
这作为我国的一项重大工程,对农村的经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一方面,它给农村的群众百姓带来了更大的福利。
另一方面,它也缩小了我国的城乡贫富差距,促进了我国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成。
但在新农村经济建设这一过程中,它的公共管理水平仍然较低,是新农村建设的一大难点。
因此本文就我国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进行探讨与分析,给新农村经济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农村;经济建设;公共管理近几年来,我国加大了对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关注,同时也增加了对新农村经济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将新农村经济建设作为我国的一项历史任务。
在新农村经济建设中,不仅要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时也要使农村的公共管理得到加强。
而当前我国农村的公共管理存在的很多问题,使农村农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生活质量得不到提高,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甚至导致农村建设进程缓慢。
因此,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管理的加强必须立刻得到落实一、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管理现状分析农村公共管理主要是对农村农民的利益和整体的生活质量进行管理,是一种对农村的社会事务的管理。
它的内容包括农村的很多基本公共事务,例如:文化、卫生、体育、教育、环境、通讯、交通等各种公共事务,这些范畴对农村的建设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当前我国的大多数农村几乎享受不到公共管理带来的服务,农村的各项设施都很落后,农村的文化水平仍然较低,农村的干部的职能得不到发挥,例如有些农村的水电费反而比城市的高,这些问题还没得到有效的解决,距离我国的新农村目标距离较远。
因此我国应把建设农村的公共管理作为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保护好农民的各种合法权益,进而促进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二、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公共管理困境1.政府职能不清。
我国的新农村经济建设不仅要取得广大农村农民的支持,还要依靠我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与我国政府的支持。
农村社会公共管理问题与优化策略
农村社会公共管理问题与优化策略农村社会公共管理是一个涉及农村社会各个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其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优化策略来解决。
本文将介绍农村社会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的策略。
农村社会公共管理存在人员不足的问题。
由于农村地区的人员资源相对匮乏,导致农村社会公共管理的从业人员相对不足。
这种情况下,一个地方往往只有几名公共管理人员负责管理大量的事务,难以做到全面覆盖,严重影响了公共管理的效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优化策略:1.加强人才培养。
加大对农村公共管理人员的培养力度,引导更多的有志于从事农村公共管理的人才投身于农村社会发展。
鼓励在职人员进行继续教育,提高其专业水平。
2.建立合作机制。
可通过与相关机构、院校等建立合作机制,利用外部资源来解决人员不足的问题。
可以与高校合作,开展定期的农村社会公共管理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培训。
3.优化人员配置。
通过合理调整农村公共管理人员的分布和职责,将人员集中到重点领域,提高管理效能。
农村社会公共管理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由于信息传递渠道有限,农村居民对政策和服务的了解程度较低,导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突出。
这使得政策和服务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影响了农村社会公共管理的效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优化策略:1.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加强对政策和服务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知晓率。
可以结合当地实际,利用电视、广播、村务公开等形式进行宣传,提高信息传递的覆盖率。
2.建立信息平台。
建立农村社会公共管理的信息平台,将政策和服务的信息集中统一发布,方便农村居民查询。
这可以通过建设互联网平台、手机应用程序等方式来实现,提高信息交流的便利性。
3.开展社区活动。
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社区活动,加强政府和居民的互动交流,及时传递政策和服务的信息。
通过与居民面对面的交流,提高信息传递的精准度和针对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优化策略:1.合理配置资源。
农村社会公共管理问题与优化策略
农村社会公共管理问题与优化策略【摘要】农村社会公共管理问题在农村发展中日益突出,影响着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社会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如基层自治不足、公共服务水平低下等,并探讨了优化策略,如加强基层自治、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建设社区治理体系等方面的措施。
结论指出,解决农村社会公共管理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建设良好的治理体系是关键所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农村社会进步。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农村社会公共管理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并促进农村社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社会公共管理问题、优化策略、基层自治、社区治理体系、公共服务水平、社区建设、社会和谐发展、农村治理体系、城乡融合发展、农村社会进步。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村社会公共管理问题与优化策略是当前农村发展面临的重要议题之一。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社会公共管理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如基层治理能力不足、公共服务不均衡、社会管理体系不完善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也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为了解决农村社会公共管理问题,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广大群众需要共同努力,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管理模式和机制。
只有通过多方合作,加强农村社会公共管理,才能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1.2 问题阐述农村社会公共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村社会公共管理体制不健全。
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的管理主要是依靠村委会和乡镇政府,导致公共管理职能不明确,决策效率低下,农村发展和社会治理面临种种挑战。
第二,农村社会公共服务能力薄弱。
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相对匮乏,例如教育、医疗、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居民的公共服务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存在漏洞。
农村地区的基层治理主要依靠村委会和村民代表会议,但村干部素质参差不齐,村民自治意识薄弱,导致基层治理能力不足,难以有效解决居民的实际问题,社会矛盾难以有效化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公共管理的困境与对策-公共管理论文-管理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一、驻马店市农村贫困现状分析
驻马店市位于河南省中部,人口众多,交通便利,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一定地理位置优势,是河南省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工业城市之一。
但是,当前驻马店市的贫困问题依然很严重,就拿政府公布的贫困县数据来说,在国家级贫困县中,河南省共31个,驻马店就占了4个,新蔡县、确山县、平舆县和上蔡县均在列。
而河南省公布的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名单中,驻马店市的泌阳县、正阳县和汝南县3个县赫然在列。
在驻马店市扶贫开发办公室发布的公报中,更是将新蔡县、确山县、上蔡县和平舆县作为驻马店市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因为这些县经济相对不发达,集中了大量的农村贫困人口。
二、扶贫开发中的农村公共管理
农村公共管理是农村行政组织和社会组织对关系到农民基本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特定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基本范围包括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人口、资源和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以及电信、邮政和公共交通、水、电、煤气等公用事业的管理。
其中,农村公共管理在扶贫开发中最为重要,关系到农村的和谐稳定。
三、驻马店市扶贫开发中的农村公共管理的困境
近年来,驻马店市在扶贫开发的具体实践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农村公共管理工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从现实的实际状况来看,扶贫开发中的农村公共管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农村公共管理主体层面面临的困境
首先,相关管理部门的协调性不强。
扶贫开发涉及的范围广泛,几乎涵盖了农民生活的诸多领域,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但是,在现阶段,地方政府在简政放权方面的步伐相对较慢,导致审批层级过多,部门协调配合不一致,尤其对扶贫开发中涉及的资金、人力和项目未能发挥集中效用,也未能形成工作合力,这严重影响到了扶贫开发的顺利推进。
其次,人员的素质有待加强。
一些基层的扶贫工作人员,缺乏公共管理的观念,在扶贫开发中,对各个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在执行扶贫任务、运用扶贫资金以及具体扶贫环节的管理和权责承担方面比较散漫。
此外,再加上现有的基层扶贫机构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有些地方甚至不知道如何使用扶贫资金,导致一些扶贫资金闲置,这不仅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浪费,而且还影响到了公共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农村公共管理内容方面的困境
国家提倡扶贫开发要注重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的统筹发展,然而在现阶段的扶贫开发实践中,一些地方政府往往偏重于单纯的基础设施建设,这种做法不仅导致了扶贫资金得不到有效利用,同时也使公共管理工作出现了混乱。
此外,还有些地方政府,没有真正的以扶贫工作为己任,只是完全的出于自身“政绩”的需要考虑,为了在短时间使扶贫出现较好的效果,将扶贫开发用于交通、基础较好近郊的农村地区。
这样,那些本来特别需要扶贫支持的偏远闭塞地区却得不到应有的支持,这不仅偏离了扶贫开发的初衷,更是加剧了区域性的贫富差距,也使得公共管理工作出现了更大的偏差。
(三)农村公共管理对象的困境
农村公共管理对象的困境,具体表现为扶贫开发中,扶贫对象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扶贫开发工作是以贫困人员为对象展开的,如果扶贫对象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公共管理的任务也就无法实现。
虽然扶贫工作开展已久,贫困人员在教育、医疗等方面国家给予的扶持力度
较大,农民也切身享受到了一定的利益,但是有些项目较大、需要农民自筹资金的扶贫项目很难进行,农民无法积极配合,参与度比较低。
因此,管理效果比较低下。
(四)农村公共管理目标方面的困境
管理目标不明确,缺乏对管理目标的考核与控制。
农村公共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
扶贫开发中,如果不能确立好管理目标,缺乏对管理目标的考核与控制,不仅会影响扶贫开发的进程,更会使公共管理行为陷入混乱状态,公共管理工作也会失去方向和动力。
四、完善扶贫开发中农村公共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提升扶贫人员的素质,提高农村公共管理的效率
在扶贫开发中,为了提高公共管理的实际效率,政府各部门应在扶贫管理工作中相互配合,为资源配置和服务质量优化提供有效建议。
为此,必须规范管理机构,理顺各级权责。
如果需要跨部门合作,需要由主办部门来协调和管理,加强对整个公共管理事务的全过程管理。
此外,在扶贫开发中,还必须注重提高基层扶贫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对扶贫人员的定期培训,规范扶贫开发活动。
(二)完善扶贫政策的执行机制,提升农村公共管理实施效果
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必须有完善的扶贫政策执行机制,避免形式化行为的出现。
在扶贫政策的具体执行过程中,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给农民宣传政策的同时,接受农民的监督。
通过完善扶贫政策的执行机制,提升农村公共管理的实施效果。
(三)优化扶贫动员机制,强化农村公共管理资源整合
在实际的扶贫过程当中,作为基层的扶贫人员,要确保扶贫资源合理配置,促进扶贫效率的提升。
在加强各个部门之间资源的有效整合过程中,还应加快对有地方特色的扶贫机制的构建,从根本上调动贫困农户的积极性。
此外,可以成立扶贫资源平台,依此提升贫困农民的教育素质和教育水平,这有利于增强贫困农民的参与意识。
(四)明确扶贫开发目标,强化对农村公共管理过程的监控
在扶贫开发过程中,各地要从实际出发,明确扶贫开发的目标。
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环环相扣,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形成统一的目标体系。
要切实有效分配各部门和各个工作人员的责任,有效提升整
个扶贫工作的效率和既定目标。
此外,还要实行扶贫目标责任制,并以绩效评估的形式进行量化考核,具体落实到各个部门、各个工作人员。
在实施目标责任制的同时,必须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相互配合使用。
对于达到既定目标的部门或者工作人员,应当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未达到目标或者有严重违纪的,应当予以相应的处罚。
上述措施对农村公共管理的质量优化具有积极意义。
五、结语
总之,农村公共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
在扶贫开发过程中,通过上述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公共管理所面临的压力,有效解决管理工作存在的难题,促进扶贫目标的实现。
但是,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还会出现新的问题,这就需要相关人员不断探索,从而做到农村公共管理工作的与时俱进,全面提升农村公共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殷福顺.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管理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18):187.
[2]王国勇,邢溦.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机制问题探析[J].农村经济,2015(09).
[3]张琦,冯丹萌,史志乐.十三五期间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思考[J].中国国情国力,2015(09):18-20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