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语录十则的翻译
孔孟名言语录及翻译
![孔孟名言语录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1ac13273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42.png)
孔孟名言语录及翻译【孔孟名言语录及翻译】孔子和孟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的思想影响了千百年来中国人民的行为和价值观念。
他们的言行被记录在了《论语》和《孟子》中,这些记录称为孔孟名言。
这些名言充满了智慧和深刻的哲理,对人们的生活和道德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孔孟名言的翻译,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启示和思考。
1.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位而众星拱之。
翻译:在治理国家时,要以德行为先导。
这就好比北辰星,它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星星,但却能够引导其他众多星辰围绕它而转。
这句话是孔子强调领导者应以道德品质为重要指导原则。
领导者如果具备高尚的德行,就会受到众人的尊重和追随。
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翻译: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就无法被人所接受。
这句话强调了人们在相互交往中,信用的重要性。
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别人对他的信任,他就会失去朋友、合作伙伴或是社会公众对他的依赖和支持。
3.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翻译:君子做事全面考虑,不与他人相互攀比;小人只喜欢吹嘘自己与他人比较优秀,而缺乏全面发展。
这句话告诫人们在做人做事时要有整体的视角和思考,不要过于追求与他人的优劣比较,而是注重自身的发展,不断追求全面而高尚的品德。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明白事物原理的人没有真正喜欢去实践,真正喜欢去实践的人没有真正享受其中的乐趣。
这句话强调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明白问题的本质只是第一步,真正理解和享受的人往往是那些愿意通过实践和体验来拓展自己认知和智慧的人。
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每天都能够学习并且坚持实践自己所学,难道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吗?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是一种快乐,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和实践,我们能够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提高自己的能力。
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翻译:如果想要做好一项工作,必须首先提供好工具。
这句话告诉我们,我们在进行工作或学习时,必须准备好适合的工具和条件,才能够更好地完成任务。
《论语十则》文言文翻译
![《论语十则》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8c8a2c54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5f.png)
一、子曰:“里仁为美。
”翻译:孔子说:“居住在仁爱之地,便是一种美好的境界。
”解读:此句强调仁爱的重要性,认为生活在充满仁爱之心的环境中,是一种幸福。
二、子曰:“择善而从之。
”翻译:孔子说:“选择善良的事物去追求,跟随它们。
”解读:此句教导我们要善于选择,追求善良的事物,并将其作为行动的准则。
三、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翻译:孔子说:“君子心胸开阔,小人则常常忧愁。
”解读:此句对比君子与小人的心态,强调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则心胸狭窄。
四、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译:孔子说:“自己不希望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
”解读:此句倡导仁爱之心,强调待人处事要换位思考,不要伤害他人。
五、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翻译:孔子说:“人如果没有长远的打算,必然会有近期的忧虑。
”解读:此句告诫人们要有长远的眼光,提前做好规划,以免遇到困境。
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难道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吗?”解读:此句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学习应该成为一种习惯,并从中获得乐趣。
七、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知识,从而获得新的领悟,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解读:此句强调学习要不断温习,从中汲取新知识,以便传授他人。
八、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向他们学习的人。
”解读:此句表明,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可以从他人身上学到东西,要善于向他人学习。
九、子曰:“君子不器。
”翻译:孔子说:“君子不拘泥于某一器物。
”解读:此句强调君子要有广泛的知识和才能,不局限于某一领域。
十、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翻译:孔子说:“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后,道就会产生。
”解读:此句强调君子要注重根本,抓住事物的本质,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
综上所述,《论语十则》所传达的儒家思想,对于现代人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学习这些经典语句,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大一孔孟语录原文及翻译
![大一孔孟语录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e9cb0f78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07.png)
大一孔孟语录原文及翻译大一孔孟语录原文及翻译1. 孔子语录:原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译:不要对别人做自己不愿意被做的事。
2. 孟子语录:原文:人之初,性本善。
翻译:人从出生起,本性都是善良的。
3. 孔子语录:原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知道的人不如喜欢的人,喜欢的人不如享受的人。
4. 孟子语录:原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翻译:聪明而喜欢学习,不以请教低于自己为耻。
5. 孔子语录:原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学习并时常复习,岂不快乐?6. 孟子语录:原文: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翻译: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是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7. 孔子语录:原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翻译:朋友从远方来,岂不快乐?这些语录都是孔子和孟子的经典名言,它们体现了他们对待人事的智慧和为人处世的原则。
这些语录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广泛的适用性,对现代人们的学习、工作和人际关系等方面都具有启示作用。
孔子的语录强调了做人要遵循道德准则,关心他人,不做伤害他人的事情,并提倡持续的学习和进步。
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和快乐,认为朋友的到来是一种快乐。
孟子的语录则强调了人性的善良和对他人的关怀。
他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只有通过教育和修养才能发展出更高尚的品德。
他提倡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主张虚心向他人请教以获取更多的知识。
这些语录不仅对古代的学子和士人们有启示和鼓舞,也对现代人们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仍然可以从这些经典名言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努力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心、善良和勤奋的人。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7cd96604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74.png)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关于论语:记录孔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下面小编整理了《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欣赏!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6.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8.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9.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各则注解】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孔孟名言语录及翻译
![孔孟名言语录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c1944c0b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99.png)
孔孟名言语录及翻译孔子和孟子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他们的著作和学说中,包含了许多经典的名言,这些名言至今仍然具有较高的价值和深远的影响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孔孟名言,并进行适当的翻译。
1. 孔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句话强调了个人修养与家庭、国家、世界的治理之间的密切关系。
孔子认为,一个人首先要修身养性,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然后,他才能正确地管理家庭事务,带领家庭成员和睦相处。
接着,他才能应用自己的智慧和道德准则去治理国家,使国家安定繁荣。
最后,他才能努力实现天下人的和平与安宁。
2. 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是孟子所强调的价值观观点。
他认为,人民的利益最重要,国家的利益次之。
而君主个人的利益则相对较轻。
这句话体现了孟子对于政权的责任和义务的看法,他认为君主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为重,而非个人私利。
只有在尊重和满足人民的需求之后,国家才能够稳定和繁荣。
3. 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句话强调了对于学问的态度。
孔子认为,知识的追求不仅仅在于理论上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在于实践和应用。
只有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才能体现其价值。
而更进一步,只有将实践转化为乐趣,才能更好地激发学习和创新的动力。
因此,孔子主张融知、喜、乐于一体的学习态度。
4. 孟子: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这句话强调了交友的重要性。
孟子认为,我们身边的朋友和同伴会对我们产生重要的影响。
优秀的朋友会对我们有正面的影响,使我们不断进步和成长。
而不良的朋友则会给我们带来消极的结果。
因此,孟子建议我们选择和与之为伴的朋友,要慎重考虑,尽量选择对我们有正面影响的人。
5. 孔子: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这是孔子对于正直、公正的看法。
他认为,要修正错误,实现公正,首先要自身做到正直。
只有自身具备这种品质,才能对不公正的事物进行纠正和改变。
孔子主张个人的正直和公正是社会公共秩序的重要基石,倡导每个人都以身作则,做到行为合乎道义。
孔子语录翻译
![孔子语录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125e4a27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f0.png)
孔子语录翻译孔子语录翻译1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解释: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解释: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
解释: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释:如果三个人一同走路,其他两个人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
他们有优点,我就学习,他们有缺点,我就作为借鉴而改掉。
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解释: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
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6、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
解释:君子一切靠自己,小人处处要求别人。
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解释:一个人若没有长远的考虑,便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解释: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9、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解释:一个人能够做到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不会招致别人的怨恨了。
10、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解释: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1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解释:读书人不能不心胸宽广意志刚强,因为肩负重任而且征途遥远。
他把实现仁的理想作为自己的使命,担子难道不重吗?他为这种理想而奋斗,直到死去为止,路途难道不远吗?1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语录十则原文及翻译
![孔子语录十则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171b2dc2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0d.png)
孔子语录十则原文及翻译(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唯美句子、经典句子、励志句子、名人名言、搞笑说说、个性说说、语录大全、祝福短语、生活短句、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data, such as aesthetical sentences, classic sentences, inspirational sentences, celebrity quotes, funny words, personalized words, quotations, blessing phrases, life sentences, other data,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孔子语录十则原文及翻译孔子十则经典语录论语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孟名言语录及翻译
![孔孟名言语录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0914153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d4.png)
孔孟名言语录及翻译孔孟名言语录及翻译1.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译文: 仲弓向孔子问是仁。
孔子回答说:“出门办事,如同会见贵宾那样谦恭谨慎,治理百姓,如同进行重大祭祀活动那样严肃慎重。
自己不想得的东西,不想做的事情,绝不要强加于人。
(如果能这样做,那么)为国家办事就没有了怨恨,处理家里事也没有了怨恨。
”仲弓说:“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按照您的话去做吧。
”2.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 (《论语·里仁》)译文: 孔子说:“富贵是所有的人都所希望的,但不通过正当的途径得到它,就不能够接受。
贫贱是人们都不喜欢的,但不通过正当途径,也不能随便摆脱。
君子违背了“仁义”道德,怎么可能成名呢?君子即使在吃一顿饭那样短的时间里也不能违背仁的原则,流离失所时要这样做,动荡变乱时也一定要这样做。
”3.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 (《论语·雍也》)译文:孔子说:“聪明智慧的人水,有仁德的人爱山。
聪明智慧的人活跃,有仁德的人沉静。
聪明智慧的人常乐,有仁德的人长寿。
”4.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论语·卫灵公》)译文:孔子说:“志士仁人决不为了自己活命而做出损害仁义的事情,而是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恪守仁义的原则。
”5.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译文: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所谓孝顺,总说能够奉养父母就可以了。
(但这却是很不够的,因为)对狗对马,也都能做到饲养它。
如果对父母(只做到奉养)而不诚心孝敬的话,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6.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孟子名句解释
![孔子孟子名句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1161c30b90d6c85ec3ac60c.png)
孔子孟子谏言名句译文孔子名言1、敏于事而慎于言。
【译文】人应在做事上主动积极但在说话上谨慎。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译文】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
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讷nè:语言迟钝,不善讲话敏:敏捷5、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同他相亲近的人。
6、听其言而观其行。
【译文】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
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译文】敏:聪明。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8、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指人应该有这样的品质,然后才可称得上是君子。
9、敬鬼神而远之。
【译文】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
10、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译文】自己立身修德,也要让别人立身修德。
自己通达事理也要让别人通达事理。
11、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译文】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
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信:相信;好:爱好。
相信并爱好古代的东西。
1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译文】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1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就是说君子要取财有道,由不义之财得来的福与贵,对本人来说就像浮云一般没有任何的意义。
14、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译文】发奋用功连吃饭也不记得,便高兴得忘了忧虑,连入老境也未觉察。
1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1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
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
1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论语十则原文翻译译文
![孔子论语十则原文翻译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124e2466d4d8d15abf234e36.png)
孔子论语十则原文翻译译文论语十则选自《论语》孔子说:“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儿吗?我有才学,别人不了解我,可是我自己并不恼怒,不也是品德高尚的人所具有的吗?”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什么都学不到。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由(子路)!教给你什么叫‘知’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正的知啊!”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被人们谥为‘文’呢?”孔子说:“孔文子聪敏好学,不认为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是羞耻,因此谥他为‘文’啊!”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这些对我来说,有哪一点是我所具备的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晚不睡,用来思考,却没有长进,不如去学习。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孟子》二章”是指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课本九年级下册的两篇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出自《孟子》。
孔孟名言语录及翻译
![孔孟名言语录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3ff628aa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45.png)
孔孟名言语录及翻译孔子(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深受后世影响,被奉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孔子和他的学生们的言行被后人整理成了《论语》,其中包含了他们的对话和一些经典名言。
本文将介绍一些孔子和孟子的名言,并给出它们的中文翻译。
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论语·颜渊篇》原文解读: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不要做自己不希望别人对我们做的事情,要以同理心对待他人。
这是孔子强调人际关系、互相尊重的道德准则。
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论语·为政篇》原文解读: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我们只是机械地学习而不思考,那么我们所学的知识将毫无意义;如果我们只是思考而不学习,那么我们将陷入危险之中。
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于学习和思考相辅相成的观点。
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论语·为政篇》原文解读: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是与谁一起行动,我们都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东西。
我们要选择优秀的人作为榜样,向他们学习;对于不好的方面,我们要加以改正。
这句话强调了孔子对于学习和进步的重要性。
4.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论语·公冶长篇》原文解读:这句话的意思是,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有仁爱之心的人不会忧愁,有勇气的人不会恐惧。
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于人类内在品质的理解。
5.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 -《论语·卫灵公篇》原文解读: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胸怀宽广,胸怀坦荡,所以感到愉快而自在;小人心胸狭窄,所以常常感到苦闷和不满。
6.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论语·为政篇》原文解读: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过温习旧知识,我们才能够获取新知识。
只有不断学习,不断积累,才能够成为他人的良师益友。
孔孟语录翻译(范文)
![孔孟语录翻译(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92bcb58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8e.png)
孔孟语录翻译孔孟语录翻译孔孟语录翻译孔子曰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编辑本段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做学问,三十岁做事合于礼,四十岁,不至迷惑,五十岁懂得自然的规律,六十岁能听到别人说的话,用不着怎么想就能领会,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又不越过规矩。
” 孔子说:“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思考却不学习就会危险。
” 子贡问孔子:“问什么称孔文子为文?”孔子说:“聪明好学,不以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称孔文字为文。
” 孔子说:“比如堆积土山,只差一筐土而没有堆成,停止了,就停止了;比如填平洼地,即使只倾倒了一筐土,前进了,我就前进了。
” 孟子说:“对大王的不明智不要感到奇怪。
即使有天下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生长的了。
我和大王相见的次数太少了,我退居在家而那些谄谀小人就乘机来到,我怎么能使王的善良之心萌发呢?现在下棋作为一种技术,是小技术;但不把心思全放在上面,也就不能学到。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假如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话,却一心觉得有天鹅将要飞来,想着拿弓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是与另一人一起学习,不如那个人了。
这是因为他的聪明才智比不上把心思全放在学习上面的人吗?回答是:不是这样的。
孔子名言和译文
![孔子名言和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8bbf9f69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f8.png)
孔子名言和译文1.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君子心胸开阔,能够包容别人;小人则心胸狭窄,常常忧愁烦恼。
例子:君子就像那大海,能容纳百川,啥事儿都能想得开。
小人呢,就像那小水坑,有点风吹草动就搅和得浑浊不堪,整天愁眉苦脸的,好像全世界都欠他钱似的。
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例子:你看啊,三个人走在路上,那就像一个移动的小课堂。
其中一个可能是数学天才,就像会念数学魔法咒语一样;一个可能是运动达人,跑起来像一阵旋风;还有一个说不定是个美食家,对各种食物了如指掌。
每个人都有闪光点,都是潜在的老师呢。
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例子:学习却不思考的人啊,就像一个只会吞食物却不会消化的大胃王,最后脑子满是乱糟糟的知识碎片。
光思考不学习呢,就像在一个没水的游泳池里扑腾,扑腾半天啥也没得到,还累得要死。
4.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
例子:这就好比你吃包子,知道是肉包子就说肉包子,不知道啥馅就别瞎猜是啥外星生物肉做的。
诚实面对自己的知识储备,那才是聪明人的做法,不然就像穿着皇帝的新衣还到处显摆,丢人丢到家了。
5.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例子:温故知新就像是把旧衣服重新拿出来改造,改着改着就成了时尚新款。
那些能做到的人啊,就像一个神奇的裁缝,靠着这一手就能当老师了,把旧知识这块布料裁剪成新的智慧服饰。
6.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按时温习?例子:每天三省吾身就像每天给自己来个全身扫描,看看有没有哪个零件出故障了。
要是给人办事没办好,就像汽车的一个轮子瘪了,在诚信和学习这两条大道上就跑不顺溜啦。
孔子语录十则原文及翻译 孔子十则经典语录论语
![孔子语录十则原文及翻译 孔子十则经典语录论语](https://img.taocdn.com/s3/m/051af2beda38376baf1faee9.png)
孔子语录十则原文及翻译孔子十则经典语录论语孔子十则经典语录论语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翻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翻译: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孟经典语录及译文
![孔孟经典语录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c21c24c5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ed.png)
孔孟经典语录及译文《孔孟经典语录及译文》孔子和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们的经典著作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经常被人们引用和阐释。
本文将介绍一些孔子和孟子的经典语录,并提供对其的译文,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深奥的哲理。
一、孔子经典语录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译文:持续学习和实践,难道不令人快乐吗?这句话强调了持续学习的重要性。
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人才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
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不要对别人做自己不想被别人做的事情。
这是孔子提出的“仁”的核心原则之一。
他认为人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权益,对待别人要像对待自己一样。
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了解一件事并不如热爱它,热爱它并不如享受它。
这句话告诫人们,对待事物不仅要了解,更应该付出热爱和享受其中的心情。
二、孟子经典语录1.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文:生活是我所渴望的,但正义也是我所渴望的。
二者无法兼得,我宁愿舍弃生活而追求正义。
孟子提出,生活和正义往往存在冲突,但人们应当始终追求正义,即使需要放弃生活的舒适。
2. “人皆可为圣人之材,而决圣人之行者,畏惧也。
”译文:每个人都有成为圣人的潜质,决定谁能成为圣人的是害怕。
这句话表明,每个人都有成为出色人物的潜质,只有克服内心的恐惧,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3. “有便宜而不取,有难而不行,孰能无过乎?”译文:有便宜而不占,有困难而不行动,还有谁能没有过错呢?这句话提醒人们要善于抓住机会,勇于面对困难,不被困惑所束缚。
以上是对孔子和孟子部分经典语录的介绍和译文。
这些语录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智慧,对于现代人的生活和思考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读者可以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这些语录,让自己受益匪浅。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希望读者对孔子和孟子的经典语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些语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代代相传至今。
论语十则全文及译文
![论语十则全文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6d0d2b1e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8c.png)
论语全文及译文论语十则全文及译文古代特指有学问的男人,是男人的美称,这里指孔子。
那么你知道论语的十则吗?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论语十则全文及译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学而》)解词:时:按时;说:同“悦”,愉快。
翻译: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
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
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
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赏析: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
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解词:故:旧的(知识);知:理解、领悟。
翻译: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
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解词:罔:迷惑而无所得;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翻译: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赏析: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解词:愠:恼恨。
翻译:孔于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
(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赏析:这段说的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解词:耻:以……为羞耻翻译: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刁,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
”这里借回答于贡的问话,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解词:识:记住;厌:满足;诲:教导。
翻译:这一则是孔子的自述,讲的`是学习态度和方法。
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断积累知识。
孔孟名言语录及翻译
![孔孟名言语录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e6a90277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47.png)
孔孟名言语录及翻译孔子和孟子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
他们的智慧言论被广泛传播,并为后世人所铭记。
以下是一些孔孟名言的语录及其翻译。
1. 孔子的名言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如果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失方向;如果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失败。
-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翻译:一个没有诚信的人是不可靠的。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译:不要对别人做你不喜欢的事情。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知道一件事情还不如喜欢这个事情,喜欢这个事情还不如享受这个事情。
2. 孟子的名言孟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传承者,他的思想注重人性的善和大同思想。
- “人之生也,熟于心,成于行。
”翻译:人类的本性是善良的,通过心灵的教育和实践的行动可以完善自我。
-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翻译:最高的善如水,水善于利他万物而不争夺。
-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翻译:如果名义不正确,讲话就不顺畅,事情就无法实现。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翻译: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该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通过这些名言,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和孟子对于道德、教育、人性等方面的重要观点。
他们的智慧不仅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世界各地的人们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这些名言语录不仅帮助人们理解古代儒家思想的核心,也可以引导人们思考和实践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的价值观念。
扩展和深入分析孔子和孟子的名言被广泛引用,不仅是因为他们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的代表,更重要的是这些名言所包含的智慧观点在今天仍然具有影响力。
以下是对其中几个名言的详细讨论。
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和思考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只是机械地学习而没有深思熟虑,是无法真正理解知识的。
反过来,如果只是思考而不积极学习,也会遇到困难和挫折。
《论语十则》原文和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和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89ab40c5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f5.png)
《论语十则》原文和翻译《论语十则》原文和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翻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翻译: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孟语录的翻译
![孔孟语录的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48e8923d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96.png)
孔孟语录的翻译孔孟语录十则的翻译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必须认真进行阅读,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水平,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孔孟语录十则的翻译,欢迎阅读参考!孔子曰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孟子曰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告子上》)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孟子·尽心下》)安徽人事资料网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做学问,三十岁做事合于礼,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对事理都能明白),不至迷惑,五十岁懂得自然的规律,六十岁能听到别人说的话,用不着怎么想就能领会,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任何念头)又不越过规矩。
”孔子说:“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思考却不学习就会危险。
”子贡问孔子:“问什么称孔文子为文?”孔子说:“聪明好学,不以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称孔文字为文。
”孔子说:“比如堆积土山,只差一筐土而没有堆成,停止了,就停止了;比如填平洼地,即使只倾倒了一筐土,前进了,我就前进了。
论语十则注释及译文
![论语十则注释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1f4adfe4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cb.png)
论语十则注释及译文论语十则注释及译文《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论语十则注释及译文,欢迎阅读。
第一则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地复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重点字词解释(1)子:先生,中国古代对于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2)曰:说,说道。
(3)学:学习。
(4)时习:时常地复习,时,时常,常常;习,复习,温习。
(5)之:代词,指学过的旧知识。
(6)说:通“悦”,高兴,愉快的意思。
(7)乎:语助词,相当于“吗”。
“不亦……乎”,即“不是……吗”,反问句式。
(8)朋:朋友,志同道合的人。
(9)自:从。
(10)乐:快乐。
(11)而:转折连词,相当于“却”。
(12)愠:生气,发怒的样子。
(13)不:表示判断。
(14)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造成误解的最大原因有两个:其一,随着时代的演变,人们逐渐将古人用来表达不同意象的“学”与“习”重合等同起来;其二,朱熹的解释,强调了“习”字含有的“反复不断”的含义,误导后人以为是“重复学”就是“习”在这里的本意。
查看“习”字解释,我们可以发现,同一个“小鸟反复试飞”的意象,在不同的语境中,其含义会有所偏向。
可以表达“演练、练习”的意思,如果强调需要反复多次才能达成的意思,就衍生出“熟习、熟练”的含义。
所以要想准确把握孔子的本意,需要依据当时古代的用语习惯和语境来领会他的真实用意。
本段理解: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
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
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
志同道合的人来往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孟语录十则的翻译
孔子曰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论语·为政》)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论语·公冶长》)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 孟子曰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 (《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 (《孟子·尽心下》)
安徽人事资料网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做学问,三十岁做事合于礼,
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对事理都能明白),不至迷惑,五十岁懂得自然的规律,六十岁能听到别人说的话,用不着怎么想就能领会,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任何念头)又不越过规矩。
” 孔子说:“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思考却不学习就会危险。
” 子贡问孔子:“问什么称孔文子为文?”孔子说:“聪明好学,不以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称孔文字为文。
” 孔子说:“比如堆积土山,只差一筐土而没有堆成,停止了,就停止了;比如填平洼地,即使只倾倒了一筐土,前进了,我就前进了。
”
孟子说:“对大王的不明智不要感到奇怪。
即使有(一种)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也)没有能够生长的了。
我和大王相见的次数太少了,我退居在家而那些谄谀小人就乘机来到(王的身边),我怎么能使王的善良之心萌发呢?(譬如)现在下棋作为一种技术,是小技术;但(如果)不把心思全放在上面,也就不能学到(这门小技术)。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假如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话,却一心觉得有天鹅将要飞来,想着拿弓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是与另一人一起学习,(成绩肯定)不如那个人了。
这是因为他的聪明才智比不上把心思全放在学习上面的人吗?回答是:不是这样的。
” 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的内容,就还不如没有《尚书》。
我对于(其中的)《武成》篇,不过取信它两三片罢了。
仁道的人在天下没有对手,凭极仁道的人征伐最不仁道的人,怎么会血流漂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