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版(2019)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测评卷(B卷)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测评卷(B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我国清代《本草纲月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 )A.氨水B.硝酸C.盐酸D.卤水2.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其中和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定属于吸热反应B.一定属于可逆反应C.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一定属于分解反应3.下列诗句中所包含的有关化学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选项诗句相关化学知识A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现代“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是经石油常压蒸馏得到的烃B 雷蟠电掣云滔滔,夜半载雨输亭皋涉及化学反应22N2N O O放电C 陶冶新平肇汉唐,宋明瓷夺宝珠光“瓷”属于硅酸盐产品,是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D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雾”这种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选项工业体系操作A 镁工业:制备单质镁电解熔融MgO制得单质镁B 溴工业:制备单质溴 用2SO 作吸收剂将2Br 转化为HBr 达到富集的目的C淡水工业:制备蒸馏水用太阳能将海水蒸发再液化得到初步的淡水D氯碱工业:制备含氨消毒剂用得到的2Cl 和石灰乳反应制漂白粉A.硅是人类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常用材料B.硅的导电性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C.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与任何物质反应D.加热到一定程度时,硅能与氯气、氧气等非金属单质反应 6.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醇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少量的H ,所以乙醇是电解质B.乙醇结构中有—OH ,所以乙醇显碱性C.乙醇的密度比水的小,故可以用分液的方法除去乙醇中的水D.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能溶解许多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人们用白酒浸泡中药制成药酒就是利用了这一性质7.下列关于乙烯的性质及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将乙烯通入水中即可转化为乙醇B.1mol 乙烯与氯气完全加成,然后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一共需要3mol 氯气C.乙烯能被酸性4KMnO 溶液氧化,说明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D.乙烯容易与溴水发生反应,1mol 乙烯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消耗1mol 溴单质,说明乙烯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 8.下列现象或事实中不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 A.浓硝酸和氯水用棕色试剂瓶保存B.硫化钠和亚硫酸钠固体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C.常温下铁和铂都不溶于浓硝酸D.2SO 和23Na SO 溶液都能使氯水褪色9.我国科研人员借助太阳能,将光解水制2H 与脱疏结合起来,既能大幅度提高光解水制2H 的效率,又能脱除2SO ,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高一化学试卷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B-11 C-12 N-14 O-16 Na-23 S-32 Cu-64 Zn-65 C a-40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列对其认识不正确的是A.利用化学知识和化学规律,人们可以更好的开发和利用资源B.利用化学知识和化学规律,人们可以制取更多物质,丰富物质世界C.人们在开发和利用资源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化学对此无能为力D.人们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时刻不能忘记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2.日本地震引起的核泄漏中放射性物质主要是Cs和131I,其中有关127I与131I的说法正确的是A. 127I与131I互为同位素B. 127I与131I互为同素异形体C. 127I与131I是同分异构体D.I与Cl均属ⅦA族,I比Cl活泼3.金属冶炼中不会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是A.氧化还原反应 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4.以下是一些分子的比例模型,其中错误的是A.HCl B.CO2 C.NH3 D.CH45.下列有关能量转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人类使用照明设备,将电能转化为光能C.生物体内的化学变化过程在能量转化上比在体外发生的一些能量转化更为合理有效D.燃料燃烧,只是将化学能转化为了热能6.下列物质均有漂白作用,其漂白原理相同的是①过氧化钠②次氯酸③二氧化硫④活性炭⑤臭氧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7.已知反应A2+B2=2AB,断开1molA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 kJ,断开1molB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 kJ,生成1molAB 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2和B2的总能量之和大于生成的2AB的总能量,则反应放热B.若A2和B2的总能量之和小于生成的2AB的总能量,则反应放热C.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Q1+Q2<Q3D.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则Q1+Q2<Q38.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不含共价键 B.共价化合物可能含有离子键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D.共价化合物不含离子键9.下列各组物质气化或熔化时,所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力,属同种类型的是A.碘和干冰的升华 B.二氧化硅和生石灰的熔化C.氯化钠和铁的熔化D.食盐和冰的熔化10.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SO2气体,最好选用的试剂是A.澄清石灰水 B.品红溶液 C.水 D.饱和NaHCO3溶液11.Cu粉放入稀H2SO4中,无现象,当再加入一种盐后,Cu粉逐渐溶解,此盐是A.NaCl B.CuSO4 C.KNO3 D.Na3PO412.右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
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新 版

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化学答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Al-27,Cl-35.5,Cu-64一.单选题(1-10每题3分,11-20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棉花、蚕丝和人造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②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③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机溶剂的物质都是有机化合物④除去乙酸乙酯中残留的乙酸,加过量饱和Na2 CO3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⑤塑料、橡胶和光导纤维都是合成高分子材料⑥煤的干馏、液化和石油的分馏都是化学变化A.①⑤⑥ B.②④ C.①②③⑤ D.③④⑤⑥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ⅥIA族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还原性依次减弱B.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C.第三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D.CCl4属于共价化合物,每个原子都满足8电子结构,其水溶液能导电3.下列两种物质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A.葡萄糖果糖 B.蔗糖麦芽糖 C.正丁烷异丁烷 D.淀粉纤维素4.绿色化学对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的新概念及要求。
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全部转化成所需要的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
下列几种生产乙苯的方法中,原子经济性最好的是(反应均在一定条件下进行) ()A.+C2H5Cl+HClB.+C2H5OH+H2OC.+CH 2CH2D.+HBr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B.构成物质的分子中一定含有化学键C.非极性键也可能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 D.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6.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D.生成氢气的速率甲比乙慢7.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W原子的质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
[精品]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人教_新目标版
![[精品]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人教_新目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4e4660eefd0a79563c1e72de.png)
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 14 O:16 S:32 Cl:35.5 Na:23 Mg:24 Al:27 K:39 Fe:56 Cu:64 Zn:65 Ag:108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5题每题2分,16-23题每题3分,共54分)1. 下列有关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B. 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C. 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如何对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无毒无害的治理D. 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主要是由含氮、磷的生活污水任意排放造成的【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硫的氧化物SO2、SO3和氮的氧化物NO2等,正确;B.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和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SO2、NO2等机固体小颗粒,正确;C.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如何从源头上消除污染物的产生,实现原子利用率达到100%,错误;D.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主要是有含氮、磷的污水任意排放使水中植物疯狂生长造成的,正确。
考点:考查有关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的叙述正误判断的知识。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乙烯和苯都可以使溴水反应褪色B. 乙烯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苯不能与氢气加成C. 甲烷和乙烯都可以与氯气反应D. 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答案】C【解析】【详解】分析:A.乙烯中含碳碳双键,苯中不含碳碳双键;B.苯与乙烯均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C.甲烷与氯气光照下反应,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D.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C4以下的烷烃;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A.乙烯中含碳碳双键,苯中不含碳碳双键,则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其褪色,而苯与溴水发生萃取,故A错误;B.苯与乙烯均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乙烯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苯能与氢气加成生成环己烷,故B错误;C.甲烷与氯气光照下反应,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则甲烷和乙烯都可以与氯气反应,故C正确;D.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C4以下的烷烃,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D错误;故选C。
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 试题(含解析)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第Ⅰ卷必考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坚持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
下列做法需要提倡的是A. 秸秆就地焚烧,降低运输成本B. 利用廉价煤炭,大力发展火力发电C. 对燃煤进行脱硫,减少SO2对空气的污染D. 加大铅酸蓄电池、含汞锌锰等电池的生产【答案】C【解析】A、秸秆焚烧尽管可以降低运输成本,但会产生大量CO2、氮氧化物等,污染大气,增大碳的排放,故A错误;B、火力发电燃烧大量的煤,产生大量CO2、SO2和氮氧化物等污染大气,故B错误;C、对燃煤进行脱硫,能减少SO2的排放,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故C正确;D、加大铅酸蓄电池、含汞锌锰等电池的生产,可造成水土污染,与题目要求不符,故D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C。
2. 美国科学家用某有机分子和球形笼状分子C60制成了“纳米车”(如图所示),每辆“纳米车”是由一个有机分子和4个C60分子构成。
“纳米车”可以用来运输单个的有机分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们用肉眼可以清晰看到“纳米车”的运动B. “纳米车”诞生说明人类操纵分子的技术进入了一个新阶段C. 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D. C60与12C是同位素【解析】A、因纳米车很小,我们不能直接用肉眼清晰地看到这种“纳米车”的运动,选项A 错误;B、“纳米车”的诞生,说明人类操纵分子的技术进入一个新阶段,选项B正确;C、由不同种元素形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C60是一种单质,选项C错误;D、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C60是单质,不是核素,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3. 2016年IUPAC命名117号元素为Ts(中文名“”,,Ts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7。
2019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2019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全卷共100分。
考试时间90min。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u 6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中,一定不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纤维素 B.橡胶 C.蛋白质 D.腈纶2.下列物质中,有固定熔点和沸点的是A.乙烯 B.天然气 C.汽油 D.煤3.下列元素中,最高正价最高的是A.碳B.氮C.氧D.氟4.下列电池中,不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是A.镍镉电池B.氢氧燃料电池C.锌锰电池D.铅蓄电池5.还原性逐渐增强的是A.Na、Mg、Al B.Li、Na、K C.P、S、CI D.I、Br、Cl6.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限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任何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B.化学反应的限度是不可改变的C.化学反应的限度与时间长短无关D.化学反应达到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7.I是常规核裂变产物之一,可以通过测定大气或水中I的含量变化来检测核电站是否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下列有关I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I的化学性质与I相同B.I的原子序数为53C.I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8D.I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多于质子数8.下列有关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为酒精B.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为麦芽糖C.油脂水解的产物之一为甘油D.蛋白质与浓硫酸作用呈黄色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35Cl和37Cl 互为同位素B.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核外电子数C.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变化时,化学键一定发生变化D.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碳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病毒的蛋白质受热变性C.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均属于化学变化D.油脂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2019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带答案)

1.本试卷共39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10分(包括附加题10分)。
请将所有答案都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2.附加题为选做题。
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完成。
3.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为:H:1 C:12 O:16 S:32 Cl:35.5 Na:23 Mg:24Al:27 Ca:40 Mn:55 Fe:56 Cu:64 Zn:65 Ag:108 Hg:201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废旧电池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废旧电池的处理体现了对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人们处理废旧电池的主要目的是A.回收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B.回收电池中的二氧化锰C.回收电池中的石墨电极D.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汞、镉、铅对土壤、水源的污染2.下列物质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对应的是()A.H2SO4﹣﹣﹣﹣腐蚀品 B.CH4﹣﹣﹣易燃液体C.白磷﹣﹣﹣易自燃物品 D.HClO﹣﹣﹣氧化剂3.现有三组液体混合物:①乙醇与水②汽油与水③碘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蒸馏、分液、萃取 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4.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B.收集氧气C.制备并检验氢气的可燃性D.浓硫酸稀释5.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A.Na2CO3和K2O都属于盐 B.Na2O和Na2SiO3都属于氧化物C.KOH和Na2CO3都属于碱 D.H2SO4和HNO3都属于酸6.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A.液氯是混合物,氯水是纯净物 B.金属钠着火燃烧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铝比铁活泼,所以铝比铁更容易被腐蚀D.CO2通入可溶性硅酸盐中析出硅酸胶体,所以硅酸的酸性小于碳酸7.下列关于CO的叙述正确的是()A.CO的摩尔质量是28g B.1mol CO中所含分子数为6.02×1023个C.1mol CO的质量是28g/mol D.常温常压下,1mol CO的体积为22.4L8.将4mol A气体和2mol B气体在2L的密闭容器内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2s后测得C 的浓度为0.6molL﹣1,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L﹣1s﹣1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1s﹣1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1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反应N2+O2===2 NO,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能加快该反应的速率的是( )A.增大容器体积B.体积不变,充入N2使压强增大C.体积不变,充入He使压强增大D.压强不变,充入N2使体积增大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与反应条件有关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C.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D.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大小1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及其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B.元素周期表中从 IIIB 族到 IIB 族 10 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C.第ⅠA 族元素的金属性比第ⅡA 族元素的金属性强D.在周期表里,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12、对可逆反应4NH3(g)+5O2(g) 4NO(g) +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 v逆(NO)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 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 v正(NH3)=3 v正(H2O)13、COCl2(g) CO(g)+Cl2(g) Δ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③增加CO浓度④减压⑤加催化剂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 )A.①②④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⑤⑥14、2A(g) 2B(g)+C(g);△H>0,达平衡时,要使V正降低、c(A)增大,应采取A.加压 B.减压 C.升温 D.降温15、已知:4NH3(g)+5O2(g)===4NO(g)+6H2O(g) ΔH=-1 025 kJ/mol,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
2019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试卷精品教育.doc

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试卷(时间:100分钟分值: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 S:32 O:16 Cu:64 Ca:40 H:1 Fe:56 Si:28第I卷选择题(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48分)1.石灰石是许多化工生产的原料之一,但制取下列物质不需要用到石灰石的是( ).(A)制硅酸 (B)制水泥 (C)制玻璃 (D)制生石灰2.能在空气中燃烧,且生成物能使无水CuSO4变蓝又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A)Cl2 (B)CO (C)SO2 (D)H2S3.下列情况可能引起水污染的是( ).①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②生活中大量使用含磷洗涤剂③工业生产中废气、废液、废渣排放不当;④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⑤石油运输过程中因泄露流入江河;⑥原子核反应的残留物随意排放。
(A)①③⑤⑥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全部都是4.某些保健品中含有锗(Ge)元素。
下列有关锗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Ge可形成Na2GeO3的盐 (B)单质锗是半导体材料(C)锗的原子序数为32 (D)锗的化合价以+2价稳定5.有一Na2S,Na2SO3和Na2SO4混合物,经测得含硫25.6 %(质量分数),则此混合物含氧量为( ).(A)37.6% (B)36.8% (C)51.2% (D)无法计算6.CO2气体通入下列各溶液中,不可能产生沉淀的是( ).(A)Ca(ClO)2溶液 (B)饱和Na2CO3溶液 (C)CaCl2溶液(D)Na2SiO3溶液7.选用一种试剂,将浓度相同的Na2SO3、Na2SO4、Na2CO3、Na2S、BaCl2溶液加以鉴别,这种试剂是( ).(A)CaCl2溶液 (B)AgNO3溶液 (C)NaOH溶液 (D)稀H2SO48.有一瓶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2S、CO2、HCl、HBr、SO2中的一种或几种。
将其通入氯水中,得无色透明溶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本文导航1、首页2、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
中国()站小编为各位同学准备了xxxx年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的资料。
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一.选择题
1.核外电子是有规律地进行排布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层上容纳的电子数只能是2个层上容纳的电子数可以超过2个
层上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D.最外层上容纳的电子数可以超过8个
2、下列电池中不属于二次电池的是
A.碱性锌锰电池
B.铅蓄电池c.镍镉电池D.锂离子电池
3.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8H2o与
NH4cl的反应
c.生石灰和水的反应 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4.面粉厂必须严禁烟火的主要原因是
A.防止火灾发生
B.防止污染面粉c.吸烟有害健康
D.面粉颗粒小,当其扩散在空气中与空气充分接触,一旦引发反应,极易发生爆炸
5.下列物质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A.酸性:H2So4>Hclo4>HBro4
B.碱性:NaoH>koH>RboH
c.非金属性:P>S>clD.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F>Hcl>H2S
6.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有如下叙述:①元素周期表是同学们学习化学知识的一种重要工具;②利用元素周期表可以预测新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③利用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可以预言新元素;④利用元素周期表可以指导寻找某些特殊的材料。
其中正确的
是
A.①②③④
B.只有②③④c.只有③
④D.只有②③
7.下列物质中,从化学键的角度看,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明显不同,这种物质是
8.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的能量一定高于的能量一定高于N
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D.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9.下列有关13c、15N的叙述正确的是
与14N互为同位素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15N具有相同的中子数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
10.下列电子式中,正确的是
11.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键是一种作用力
B、化学键可以使离子相结合,也可以使原子相结合
c、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分子内的化学键断裂,产物分子中的化学键形成
D、非极性键不是化学键
+离子有2个电子层,则m在周期表的位置是
A.第二周期零族
B.第二周期Ⅷ族
c.第二周期ⅡA族 D.第三周期ⅡA 族
13.“嫦娥1号”卫星上使用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其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Zn+2oH--2e-=Zno+H2o,Ag2o+H2o+2e-=2Ag+2oH-。
据此判断氧化银是
A.负极,被氧化
B.正极,被还原c.负极,被还原D.正极,被氧化
14.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
两种不同的金属
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c.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D.在原电池中,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极流向负极
15.下列有关化学能与热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所放出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B.若某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H+H的变化需要吸收能量
D.凡经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1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三周期的元素的原子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
B.第ⅠA族元素都是典型的金属元素
c.氟、氯、氧、氮四种元素都是第ⅦA
族的元素
D.原子的最外层有两个电子的元素都在第ⅡA族
17.把A、B、c、D四块金属泡在稀H2So4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
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D上有气泡逸出;A、c相连时A 极减轻;B、D相连,B为正极。
则四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由大到小排列为
>c>D>>c>B>>D>c>>B>c>D
18.一定温度下,某一密闭且体积不变的容器内有可逆反应:
A+3B2c。
该反应进行到一定限度后达到了化学平衡,该化学平衡的标志是物质的生成速率和分解速率相等B.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随时间而改变
c.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物质A,同时生成3amol物质B
、B、c的浓度相等
19.某烃的结构简式为,它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它能使溴水褪色
,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本文导航1、首页2、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
B.易溶于水,也易溶于有机溶剂
c.它既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能发生加成反应,一定条件下最多可与三倍物质的量的氢气加成
20.等物质的量的下列烃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21.正确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B.羟基的电子式:
+的结构示意图为D.乙醇的分子式:cH3cH2oH
22.下列各组物质中,互称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水与冰与o3
23.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H。
现有①氯化氢、②溴水、③纯碱溶液、④乙醇、⑤酸性高
锰酸钾溶液,试根据巴豆酸的结构特点,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是。
A.②④⑤
B.①③④c.①②③④D.全部
2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为皂化反应
B.淀粉、纤维素是多糖,是结构复杂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蛋白质在酶等催化剂的作用下,水解生成氨基酸
D.市场上的加酶洗衣粉去除油渍效果很好,可以用来洗涤毛织品、棉织品及化纤织品
二、填空题
25.用锌棒、石墨和cucl2溶液组成的原电池,锌棒为___极,电极上发生的是_____反应,该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石墨为___极,电极上发生的是_____反应,该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B、c、D、E五种元素在周期表里的位置如
下表所示:
A、B、c为同主族元素,A为该族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D、B、E为同周期元素,E为该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D元素名称是,在周期表第周期,
第族,其原子结构示意图。
A
BcD
下图是周期表的一部分,已知A、B、c、D都是短周期元素,四种元素原子核外共有56个电子,推断A、B、c、D各是什么元素,写出他们的元素符号:A,B,
c,D。
A
BcD
27.乙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它可以用玉米、薯类等为原料经发
酵、蒸馏制成。
乙醇和汽油经加工处理形成的车用燃料即乙醇汽油。
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乙醇分子中的官能团是_______,分子式_______,结构简式__________。
在试管里加入2mL乙醇。
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外焰中加热,使铜丝表面生成一薄层黑色的氧化铜,立即把它插入盛有乙醇的试管里,取出铜丝,可以观察到铜丝表面___________。
乙醇汽油作为一种新型车用燃料,符合我国的能源战略,写出乙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于司机酒后驾车,可对其呼出的气体进行检验而查出,所利用的化学反应如下:
2cro3+3c2H5oH+3H2So4=cr23+3cH3cH o+6H2o
被检测的气体成分是____,上述反
---------------------------------精选公文范文-------------------------- 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还原剂是___。
三、计算题
28.某温度时,在5L的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
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请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反应开始至2mim,y的平均反应速率。
分析有关数据,写出X、y、Z的反应方程式。
以上就是由中国()为您提供的xxxx 年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祝学习进步。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精选公文范文----------------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