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

第6课《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教学设计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坡度的大小、有无植被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2.侵蚀在不断地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也会使土地流失,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

3.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过程与方法:

1.在交流的过程中,反思和修改实验方案中不合理的地方。

2.按照已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4.用实验结果推测自然界的情况,并运用所学知识思考洪水灾害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关注有关洪水带来的灾害,及人们采取什么措施预防等相关信息。

【教学重点】

交流实验设计方案和按计划进行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

实验方案的进一步完善,使之更科学、合理。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湿润、混有少量沙石的土、有植物生长的土、一侧有孔的长方形塑料水槽、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降雨器(饮料瓶,瓶盖上分别扎大孔、小孔)、水、接水容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提出问题

上一课时同学们通过模拟“下雨”实验以及对雨水降落时土地和径流的观察,认识到流水对土壤有侵蚀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测了土地被侵蚀的三个因素,并设计了实验方案。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土地被侵蚀的程度和哪些因素有关?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明确本次的实验内容,从而有目地进行探究。】

二、研讨交流,完善实验方案

各小组讨论从“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三个影响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因素中,选择其中一个因素制定的研究方案,用电子书包进行交流与分享。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如果要研究有无植被覆盖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那其他的因素是否也要有所变化?让学生明确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之下进行实验,才能做到公平有效,保证实验更科学、更合理!

进一步修改完善实验方案,修改好《实验任务单》(见附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认识到此实验中变量较多,要通过控制变量,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及有效性。】

三、实验探究,形成结论

1.微视频展示,掌握实验方法。

教师播放操作演示的微视频,展示实验装置的操作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演示实验装置,学生掌握实验方法,更好的控制变量。】

2.对比实验,观察现象

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实验装置,按照实验步骤,小组分工合作,教师提醒注意规范操作,尽可能做到同时操作开关,完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得出有效结论。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使用电子书包对实验现象进行拍照,记录过程,验证猜

想。完成实验任务单:

【设计意图:在实验探究中,通过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和严谨态度,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3. 验证猜想,形成结论

教师组织全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得出以下结论:

降雨量大比降雨量小对土地的侵蚀严重;无植被覆盖比有植被覆盖时侵蚀严重;土地的坡度大比坡度小侵蚀严重。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了完整的猜想验证过程,自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四、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1.推测在自然界中什么地方最容易发生侵蚀呢?

2.接下来请同学们再看几幅图。(课件出示图片)

这是黄土高原的图片,我们从中不难看出在无情的风雨侵蚀下,在高原上形成了密密麻麻、大大小小的冲沟,土地变得支离破碎,这就是侵蚀,它在不断的改变着我们的地形。

3.侵蚀也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灾害。(出示图片)

4.学们下雨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带给我们的是沉重的思索,为了减少侵蚀,我们能做些什么呢?(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提出保护森林,甚至退耕还林的建议,真正做到让实验生活化!实验从科学中来,到生活中去,解释现象,提出有效建议,体现科学研究的价值,并为下节课内容做铺垫。】

【板书设计】

6.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

侵蚀程度

坡度的大小大小

有无植被覆盖无有

降雨量的大小大小

减少土地的侵蚀--------植树造林、保护森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