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
校园心理危机识别及干预培训课件
识别流程与步骤
收集信息
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学生 的心理健康相关信息。
分析判断
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 析,判断是否存在心理
危机。
及时干预
一旦发现心理危机,立 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
预。
跟踪反馈
对干预效果进行跟踪反 馈,不断调整干预措施
。
识别工具与量表
SCL-90症状自评量表 :用于评估学生的心理 健康状况。
合作性原则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合作机制,共同参与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干预流程与步骤
01
识别危机
02
评估危机
03 制定计划
04
实施干预
效果评估
05
通过观察、评估等方式,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危机迹象。
对学生的心理危机状况进行评估,了解危机的严重程度和影 响范围。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干预计划,明确干预目标和方 法。
按照计划实施干预措施,包括心理咨询、药物治疗等。
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干预计划。
干预技巧与方法
倾听技巧
在与学生沟通时,要耐心倾听 学生的诉求,理解学生的感受
。
提问技巧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表达内心感 受,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
观察技巧
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发 现学生心理危机的迹象。
情绪调节技巧
特征
校园心理危机通常具有突发性、紧急性、严重性和复杂性等特点 ,需要及时的干预和专业的处理。
校园心理危机的类型
学业压力
由于学习任务繁重、考试压力大等原因导致的心 理危机。
情感问题
如恋爱失败、失恋等情感事件引发的心理危机。
人际关系问题
与同学、老师或家长之间的沟通障碍或冲突导致 的心理危机。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是指学校、教师和其他相关人员对学生心理危
机的识别、干预和支持的措施和流程。
心理危机是指学生在面对重大生活
事件或困难时,出现情绪、行为、认知等方面的极度困苦和失控状态。
为
了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和教师应当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
机制,以应对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
其次,在教师方面,他们应当参与心理危机干预的培训,掌握基本的
心理危机干预技巧。
教师应当具备早期识别学生心理危机的能力,以便在
出现初期症状时能够及时介入。
教师还应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关
注学生的情绪和表现,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同时,学校要鼓励教师主动报告学生心理危机信息,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并及时向学校的心理危机干预团队报告,以便进行后续的跟进工作。
总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建立涉及学校、教师、家长和社区等
多个方面的合作和努力。
只有通过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团队、教师的参与
和培训、学校与社区、家长的合作等措施的整合,才能更好地保障学生的
心理健康,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干预。
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及应急处置方案范本(四篇)
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及应急处置方案范本导言心理危机是指在个体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或遭受重大打击时产生的一种危机状态。
小学学生作为心理比较脆弱的群体,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心理危机。
为了及时干预和处理小学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制定一套有效的制度和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为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及应急处置方案提供一个范本。
一、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1. 应急通报机制:心理危机事件发生后,应立即通报相关部门和人员,确保信息的及时传达和沟通。
通报内容应包括事件的基本情况、受影响的学生信息、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等。
2. 心理危机评估机制:心理危机事件发生后,必须对相关的学生进行全面的心理评估,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需求。
评估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自我意识、情绪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等方面。
3. 心理危机干预方案:根据不同的心理危机类型和程度,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
例如,对于轻度心理危机事件,可采取心理支持、情感疏导和再教育等方法进行干预。
对于严重心理危机事件,应及时引导学生接受专业心理咨询和治疗。
4. 心理危机干预人员培训:为了提高学校教职员工对心理危机的识别和干预能力,应定期开展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活动。
培训内容包括心理危机的常见类型、干预技巧和应急处置方案等。
5. 心理健康宣传活动:通过举办心理健康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和家长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和认识。
宣传活动包括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测评等。
二、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应急处置方案1. 事件把控与证据保护:心理危机事件发生后,首先要控制好事件,并保护好相关的证据。
学校应设立监控摄像头,并保留事件发生时的摄像记录。
同时,要完整保留学生的相关陈述和证词,方便后续的调查和处理。
2. 划定事件责任边界和权责分明:对于心理危机事件的责任划分,应充分尊重学校和教师的权益,同时确保学生的权益得到保护。
明确责任后,学校要立即采取相应的行动,包括对事件相关人员的处理和对学生的心理干预措施。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一心理危机的相关理论一心理危机的含义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事件如亲人亡故、突发威胁生命的疾病、灾难等,个体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常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某一事件是否会成为危机,有三个影响因素:第一,个体对事件发生的意义以及事件对自己将来的影响的评价;第二,个体是否拥有一个能够为自己提供帮助的社会支持系统;第三,个体是否获得有效的应对机制,也就是个体能否从过去经验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如哭泣、愤怒、向他人倾诉等.由于个体在这三个方面可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相同的事件不一定对每个人都构成危机.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种类1.发展性危机.发展性危机是个人在正常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对急剧的变化或转变所产生的异常反应,如升学危机、性心理危机等.这些危机是大学生生命中必要和重大的转折点,每一次发展性危机的成功解决都是大学生走向成熟和完善的阶梯.2.境遇性危机.境遇生危机是指突如其来、无法预料和难以控制的心理危机,如交通事故、人质事件、突然的绝症或死亡、被人强暴、自然灾害等. 3.存在性危机.存在性危机是指一些人生中的重要事件出现问题,而导致的个人内心的冲突和焦虑,是伴随重要的人生目的、人生责任和未来发展等内部压力的冲突和焦虑的危机.三心理危机的主要原因:第一,精神疾病是导致大学生心理危机和自杀的重要因素;第二,人格成长中的挫折与早期经验不良现状;第三,适应困难、交往障碍与自卑;第四,学习、择业、就业压力带来的心理烦恼;第五,情感与性问题带来的心理困扰.四心理危机的特征1.突发性.危机常常是出人意料、突如其来的,具有不可控制性.2.紧急性.危机的出现如同急性疾病的爆发一样具有紧急的特征,它需要人们去紧急应对.3.痛苦性.危机在事前事后给人带来的体验都是痛苦的,而且还可能涉及人尊严的丧失.4.无助性.危机的降临,常常使人觉得无所适从,而且,危机使得人们未来的计划受到威胁和破坏.由于心理自助能力差、社会心理支持系统不完善,危机常常使个体感到无助.5.危险性.危机之中隐含着危险,这种危险可能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与交往,严重的还可能危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五心理危机的结果第一种是顺利度过危机,并学会了处理危机的方法策略,提高了心理健康水平;第二种是度过了危机但留下心理创伤,影响今后的社会适应;第三种是经不住强烈的刺激而自伤自毁;第四种是未能度过危机而出现严重心理障碍.二如何识别大学生心理危机1 从宏观方面来说,大学生心理障碍、生理疾患、学习和就业压力、情感挫折、自我期望值过高、在学习上遇到挫折后产生很大的失落感和心理落差、经济压力、家庭变故以及周边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会导致心理危机发生.还有抑郁心理、孤僻性格、自卑心理、抑郁症、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是引起心理危机、导致自杀等极端行为的主要原因.抑郁心理与孤僻性格往往与人格发展、早期经历不良等因素有关;自卑心理往往与自身缺陷、自我期望过高过低等因素有关;而抑郁症和精神分裂是心理问题已经危机化了,并且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极端行为.2 从微观方面来看,识别大学生个体心理危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1心理学认为:情绪是指个体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反应,需要是情绪的基础.当需要满足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反之,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良好的情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不良的情绪体验是心理发生问题的主要因素.异常情绪包括:抑郁、焦虑、淡漠、躁狂等.大学生的情绪突然改变、明显不同于往常,出现不良情绪反应,如:情绪低落、悲观失望、焦虑不安,无故哭泣、意识范围变窄、忧郁苦闷、烦恼或喜怒无常、自我评价丧失、自制力减弱等消极情绪时,就有发生心理危机的可能.恶劣的情绪也是判定个体发生抑郁症的重要临床表象.2正常的行为活动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之一.当个体大学生出现行为异常,如:饮食、睡眠出现反常、个人卫生习惯变坏不讲究修饰、自制力丧失不能调控自我、孤僻独行等非常态行为时,就要注意是否有心理危机问题了.行为异常也是判定个体发生抑郁症的重要条件之一.行为变化也隋绪变化密切相关,不良的情绪必然导致行为的反常变化.3学习兴趣下降如上课无故缺席,常迟到早退,成绩陡然下降,根本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和听课.心理学认为,正常、有效、良好的学习能力是个体心理健康的前提和标准.当个体在智力正常的情况下突然丧失了学习这一功能时,就说明是心理状态发生了问题.4丢弃或损坏个人平时十分喜爱的物品这也是十分典型的识别根据.如果个体大学生不能正常有序的学习和生活,把自己平时很喜欢的东西随意丢弃或毁坏等,这意味着不正常的心理行为发生了,而且是心理障碍达到危机的程度时,才会出现的情况.5自杀意图的流露如谈论自己的死或与死有关的问题,或写下遗嘱之类的东西.有的甚至已经试图采取过某些手段企图自杀.三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步骤与技术心理危机干预就是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者采取明确有效的措施,使症状得到缓解,使心理功能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并获得新的应对技能,以预防将来心理危机的发生.危机干预的主要目标是降低急性、剧烈的心理危机和创伤的风险,稳定和减少危机或创伤情境的直接严重后果,促进个体从危机和创伤事件中恢复或康复,帮助的及时性、迅速性是其突出特点,有效的行动是危机干预成败的关键.一危机干预的步骤在大学校园内,当我们发现学生面临心理危机时,可使用心理学家总结的“六步干预法”进行危机干预:1.确定问题危机干预的第一步是从求助者的立场出发,确定和理解求助者的问题.干预人员使用积极的倾听技术:同感、理解、真诚、接纳以及尊重.包括使用开放式问题.既注意求助者的语言信息,也注意其非语言信息.2.保证求助者安全在危机干预过程中,干预人员应该将保证当事人安全作为首要目标.这里的安全是指对自我和对他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危险性降低到最小的可能性.在干预人员的检查评估、倾听和制订行动策略的过程中,安全问题都必须给以同等的、足够的关注.3.给予支持和帮助危机干预强调与当事人沟通和交流,通过语言、语调和躯体语言让求助者认识到危机干预人员是能够给予其关心帮助的人,让求助者相信“这里有确实很关心你的人”.4.提出应对的方式帮助当事人探索可以利用的替代解决方法,促使当事人积极地搜索可以获得的环境支持、可资利用的应付方式,启发其思维方式.当事人知道有哪些人现在或过去能关心自己,有许多可变通的应对方式可供选择.5.制订行动计划帮助当事人做出现实的短期计划,包括另外的资源的提供应付方式,确定当事人理解的自愿的行动步骤.计划应该根据当事人应付能力,着重于切实可行和系统地帮助当事人解决问题.计划的制订应该与当事人合作,让其感到这是他自己的计划.制订计划的关键在于让求助者感到没有剥夺他们的权力、独立和自尊.6.得到当事人的承诺帮助当事人向自己承诺采取确定的、积极的行动步骤,这些行动步骤必须是当事人自己的,从现实的角度是可以完成的.如果制订计划完成得较好的话,则得到承诺是比较容易.在结束危机干预前,危机干预工作者应该从求助者那里得到诚实、直接和适当的承诺.除以上六步之外,还应该启动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主要包括:来自于父母及其他亲人、来自于老师和同学、来自于其他方面如朋友和社区志愿者的支持等.这种支持不仅包括心理和情感的支持,也包括一些实质的救助行动.有调查表明,大学生从他人那里获得的社会支持具有可靠同盟、价值增进、工具生帮助、陪伴支持、情感支持、亲密感和满意度等调节功能,这些功能对处于危机期的大学生具有重要作用.二危机干预主要应用技术1 支持技术.这类技术的应用旨在尽可能地解决危机,使病人的情绪状态恢复到危机前水平.由于危机开始阶段病人焦虑水平很高,应尽可能使之减轻,可以应用暗示、保证、疏泄、环境改变、镇静药物等方法;如果有必要,可考虑短期的住院治疗.2 干预技术.又称解决问题技术,帮助病人按以下步骤进行思考和行动,常能取得较好效果:1明确存在的问题和困难;2提出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3罗列并澄清各种方案的利弊和可行性;4选择最可取的方案;5确定方案实施的具体步骤;6执行方案;7检查方案的执行结果.在这里临床医务人员的作用在于启发、引导、促进和鼓励,而不是提供现成的公式.进一步讲,治疗人员在干预的过程中的职能是:1帮助患者正视危机;2帮助患者正视可能应对的方法;3帮助患者获得新的信息或知识;4可能的话在日常生活中给患者提供帮助;5帮助患者回避一些应激性境遇;6避免给予不恰当的保证;7敦促患者接受帮助.危机干预的倾听技术危机干预浓缩了一系列治疗技术和策略,要求危机干预工作者比日常心理咨询或治疗者更加主动、积极和自信.准确和良好的倾听技术是危机干预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实际上有时仅仅倾听就可以有效地帮助所有的人.为了做到很好地倾听,危机干预工作者必须会全神贯注于求助者.有效倾听的重要因素有:1.要在开始时就用自己的言语向对方真实地说明自己将要做什么.2.要让求助者知道,危机干预工作者能够准确地领会其所描述的事实和情绪体验.3.要帮助求助者进一步明确了解自己的情感、内心动机和选择.4.要帮助求助者了解危机境遇的影响因素.四自杀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一自杀危险性的评估危机工作人员应评价自杀求助者三方面的警示信号,即:危险因素、自杀线索、呼救信号.1.危险因素;如果当事人无论何时具备了下述的4—5项危险,危机工作者就有理由认为该当事人正处在自杀的高危时期:1求助者有自杀家族史;2求助者曾有自杀未遂史;3求助者已经形成一个特别的自杀计划;4求助者的家庭因损失,个人虐待,暴力或遭受性虐待失去稳定;5求助者陷入特别的创伤损失而难以自拔;6求助者是精神病患者;7求助者有药物和酒精滥用史;8求助者最近有躯体和心理创伤;9求助者有失败的医疗史;10求助者独居并与他人失去联系;11求助者有抑郁症,或处于抑郁症的恢复期,或最近因抑郁症住院;12求助者有特别的行为或情绪特征改变,如冷漠、退缩、隔离、易激怒、恐慌、焦虑或社交、睡眠、饮食、学习、工作习惯的改变;13求助者有严重的绝望或无助感;14求助者陷于以前经历过的躯体、心理或性虐待的情绪中不能自拔;15求助者显示一种或多种深刻的情感特征,如愤怒、攻击性、孤独、内疚、敌意、悲伤或失望.2.自杀线索;深感矛盾或内心冲突的大多数想自杀的求助者,他们不仅提供一些自杀线索,而且以某种方式请求帮助.这些线索可能是言语的,行为的,处于某种状态或综合症的线索.有自杀倾向的大学生一般具有以下一些特征:遭遇了不能忍受的心理痛苦;心理需求遇到挫折;为了寻求解决的办法;在情感上感到绝望无助;对自杀的态度通常是矛盾的;想与别人交流,但找不到与人交流的途径;为了寻找出路和心灵的解脱.3 呼救信号;对于危机工作者来说,值得庆幸的是几乎所有想自杀的求助者都提供了几种线索或呼救信号.有些线索和寻求帮助的信号易于识别,但有些是难以识别的.按照施奈德曼以及他的同事所说的,没有任何人百分之百地想自杀.有强烈死亡愿望的人是非常矛盾的,茫然的,想抓住生命.他们的情绪和他们的想法是平行的.他们的思维模式是非逻辑性的,他们只看到两种可能的选择:痛苦或死亡.他们尤其不能想象自己还能得到幸福,还能走向成功.每一个求助者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对危机工作者来说,无论是否存在强烈的死的愿望或绝望感并伴随自杀方式,危机干预工作都必须鉴别自杀意念的强度以及自杀危险的程度.上面描述的这几个方面的警示信号,可使危机工作者或其他任何与求助者接近或亲近的人转换成挽救生命的行动.二自杀危机的干预在校园自杀危机的干预中,教师所起的是危机干预咨询师的作用,他们对学生自杀危机进行咨询和干预,帮助当事人摆脱自杀的危机.干预的方法主要是:1.在为自杀当事人咨询时,咨询老师必须耐心倾听当事人的诉说,逐步探究哪些抑郁情绪在影响着当事人.咨询老师首先必须排除自己的焦虑,这样他才可能有耐心引出当事人全部有关的信息.2.干预工作人员有必要与当事人一起体验他们绝望感、失助感、无用感、隔离感、沮丧的哀痛和失败感.干预工作人员可能干的最糟糕的事是对当事人保证说:事情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坏,事情会慢慢地好起来的,你有充分的理由活下去.尽管从现实角度看,干预人员这么说没有错.但从当事人的角度来看,这些话说明干预人员并不理解他,更使他感到隔绝于周围世界.为了有效地帮助当事人,干预人员必须从当事人看不到丝毫希望的冰冷的眼光出发去体验现实.这就意味着,干预人员要甘愿并且能够在某些事情中探寻和体会他自己的绝望感和空虚感.3.自杀咨询的规则首先,要弄清楚当事人已考虑或筹划用哪种方法自杀,一般来说方法越具体,离死期就越近.其次,劝导当事人多看光明面的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如果当事人能够在情感上接受光明面,他也不至于陷入今天的境地.第三,咨询老师应该始终对自杀抱有高度的警惕.因为自杀者大多是性格高度内向者.他她可能并不暴露出任何自杀迹象,但只要他具有任何一点自杀的可能,就应千方百计引出他的内心自杀动机.4.自杀干预的原则五要:1保持平静、沉稳,对当事人随之而来的暴风雨般的情绪要有心理准备;2给当事人充分的机会倾诉,以便确定危机类型、诱发事件及严重程度.不要试图消解自己被当事人引起的沮丧感;3必要时询问客观问题,只要得当,可有镇静作用;4要直接面对事情,勿涉及深层及潜意识原因这些留待以后;5可向社区、医务、法律等机构求援.十不要:1不要对求助者责备或说教;2不要批评求助者或对他的选择、行为提出批评;3不要与其讨论自杀的是非对错;4不要被求助者所告诉你的危机已过去的话所误导;5不要否定求助者的自杀意念;6不要过急,要保持冷静;7不要分析求助者的行为或对其进行解释;8不要让求助者保持自杀的秘密;9不要把自杀行为说成是光荣的、浪漫的、神秘的,以防止别人盲目仿效;10不要忘记跟踪观察.5.大学心理危机的预防机制学校可以围绕着五级防护开展工作.一级防护:学生自我调节自觉地认识自己、独立地调节各种心理问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宣传,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二级防护:学生的朋辈互助有互帮互助意识和能力,通过互帮互助解决某些心理问题.指导学生心理协会,培训志愿者开展朋辈互助活动.三级防护:辅导员、班主任、教师的工作有发现学生心理问题,保护帮助学生解决某些心理问题的能力,能及时推荐某些学生去咨询.建立院系心理健康联系人制度,培训心理辅导员,合作开展重点学生工作.四级防护:心理咨询中心的工作负责对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心理测试、心理训练、心理健康教育等服务.五级防护:医院治疗与家庭护理工作医院能对问题学生心理疾病实施门诊药物治疗或住院治疗.家庭能协助并配合做好当事人的心理问题的防护和心理危机的干预工作.与校医院及校外医疗机构保持紧密联系.6.大学生自杀事件后的群体心理危机干预学生自杀事件发生后,在校园内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自杀事件的目击者和同学好友伤害更大,因此学校的心理咨询工作者必须尽快对相关人群进行心理危机干预:1个别咨询和干预.咨询师直接与学生交谈,为学生提供安全场所,让其发泄悲痛、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2团体咨询和干预.教师可与学生一起讨论对未来和生命的看法,但不宜对自杀的学生进行太多的纪念,经验证明,不渲染自杀的戏剧性、浪漫性、神秘性,有助于防止别人盲目效仿;3及时公布事情真相,避免误传和谣言等失真信息的传播,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五如何判断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无一明确的界限,正常人在某个时期也会有异常心理活动,精神病人哪怕是最严重时也有正常心理活动,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心理学家为正确地区分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制定了不少测验工具和量表,并应用现代化的仪器去处理数据,使心理测量有了很大进步.但是,由于人的心理活动极其复杂,简单的量表测得的结果只能是起个参考作用,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异常及异常的程度,主要还靠认真观察.〈1〉主客观一致,观察心理活动与外界环境的协调性.一个人正常的心理及受它支配的情感和行为,应与外界相协调,而不应发生矛盾和冲突,他们的言谈和举止行为,应该受到正常人的理解.比如说,一个同学在班级里唱一支一般化的歌曲,可引起大家的掌声,但如果在一个会议上突然引吭高歌,就会引起人们的惊讶.我们说前者为正常心理,后者为心理异常,因为和外界环境不协调.〈2〉知、情、意相统一,观察心理活动与情感和行为的一致性.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应与受它支配的情感和行为是一致的,人们常说:人逢喜事精神爽,闷来肠愁睡多;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都说明这种一致性.比如一个同学面带笑容地讲述他的不幸遭遇,我们说他对痛苦的事件缺乏相应的内心体验.知觉、情感、意向不协调,也是一种异常心理.〈3〉人格相对稳定,观察心理活动的相对稳定性.一个人受遗传素质、家庭教育、环境影响,使他们对现实有个比较稳定的态度和习惯的行为模式,这就是人的性格特点.它相对稳定,如果一个人几年来一直寡言少语,不明原因突然变得话多而爱交往,给人一种判若两人之感,这就说明心理异常了.六高校常见异常精神障碍的识别——1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患,病因不清,多起病于青壮年,病前可有一定的心理、社会因素.临床表现主要是在思维、感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出现紊乱和不协调,如怀疑有人迫害自已,饭菜里有毒,外出感到有人跟踪自已,自已的想法被他人洞悉,听到背后有人议论自已,或有声音时常对自已评头论足等等.精神分裂症的诊断目前仍主要依赖于临床,至今仍未发现有确诊意义的生物学指标,实验室的检查只能是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因.精神分裂症的诊断需要病程至少持续存在3个月以上,有社会功能明显受损或缺乏现实检验能力自知力丧失——否认自已有精神病,另外,在精神症状表现上至少有下述二项肯定存在:1联想障碍:明显的思维松弛,逻辑倒错,或病理性象征思维,如讲话缺乏中心内容,对事物叙述不中肯,使人感不易理解,将无关的几个词并凑起来,赋予特殊意义,他人吐痰是指自己痰迷心窍等.2妄想:原发性妄想或内容荒谬离奇,如认为自已的大脑受无线电波控制,房间里装上窃听器,被人跟踪,周围人都用异样眼光看着自已等等.3情感障碍:不协调,淡漠或倒错,如自言自语,痴笑,喜怒无常等.4幻听:听到有人评论自已的声音或命令、争论性幻听,感到自已的思维被大声地讲出来等.5行为障碍:紧张症状群木僵,或怪异的愚蠢行为.6意志减退:孤独、退缩、生活懒散,不注意个人卫生,数日不理发、不洗澡等.7被动体检:被控制感,思维被洞悉,思维被插入、被撤走或中断等.治疗与预防一般主张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精神病药如氯丙嗪、维思通、氟哌啶醇、舒必利等.需要注意的是长期坚持服药治疗,辅助一定的心理社会康复训练.2抑郁症——抑郁症是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其环境不相称,可伴有思维缓慢和运动性抑制,患者表现为自我感觉不良、情绪低落、对外界反应缓慢、联想迟钝、言语动作减少,甚至发生木僵.患者可伴有自卑、自责和自罪观念,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的临床表现有如下几点:1. 抑郁心境.这是抑郁症患者最主要的特征,轻者心情不佳、苦恼、忧伤,终日唉声叹气;重者情绪低沉、悲观、绝望.2. 快感缺失.对日常生活的兴趣丧失,对各种娱乐或令人高兴的事体验不到乐趣.轻者尽量回避社交活动;重者闭门独居、疏远亲友、杜绝社交.3. 无明显原因的持续疲劳感.轻者感觉自己身体疲倦,力不从心,生活和工作丧失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者甚至连吃、喝、个人卫生都不能顾及.4. 睡眠障碍.约有70%~80%的抑郁症患者伴有睡眠障碍,患者通常入睡无困难,但几小时后即醒,故称为清晨失眠症、中途觉醒及末期失眠症,醒后又处于抑郁心情之中.伴有焦虑症者表现为入睡困难和恶梦多,还有少数的抑郁症患者睡眠过多,称为"多睡性抑郁".5. 食欲改变.表现为进食减少,体重减轻,重者则终日不思茶饭,但也有少数患者有食欲增强的现象.6. 躯体不适,抑郁症患者。
学生心理危机排查与干预工作方案
学生心理危机排查与干预工作方案学生心理危机是指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严重问题,如学习压力过大、自卑、焦虑、抑郁、自残等,甚至有自杀的倾向。
针对学生心理危机,学校需要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排查与干预工作方案,以保障学生的安全与健康。
以下是一份针对学生心理危机的排查与干预工作方案:一、建立排查机制1.学校心理教育部门负责制定并落实心理危机排查与干预工作方案。
2.学校心理教育部门与各学科教师紧密合作,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记录学生的心理状态等信息。
二、心理危机排查1.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引导学生了解心理危机的概念、表现形式和危险信号。
2.通过定期开展匿名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发现潜在问题。
三、心理危机干预3.确定心理危机学生是否需要进行紧急干预,并协助学生家长寻求专业的心理专家支持。
5.在严重心理危机事件发生后,学校要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
四、建立完善的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体系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在学校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学习自我调节和应对压力的方法。
3.加强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宣传和教育,增加学生的心理知识和心理自我保护能力。
4.学校加强和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及时将学生的心理问题反馈给家长,并共同制定解决方案。
五、建立流程和信息共享机制1.建立学生心理危机信息共享平台,将相关信息及时传达给校内各相关部门。
3.组织学生、家长和教师大会,向大家介绍学校的心理危机排查与干预工作方案,增强大家的心理健康意识和参与度。
通过上述工作方案的实施,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学生心理危机,切实保障学生的安全与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框架,不同学校的具体情况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细化。
中小学校生心理危机识别及干预体系
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体系心理极端事件(如自杀)是中小学生在一种严重的心理失调状态下的绝望选择。
这种严重的心理失调状态即是一种心理危机,会导致中小学生的情绪、认知、行为产生一系列“明显”的变化。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小学生的心理危机是可以被识别并预防的,这就有赖于全省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体系的建立。
一、中小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体系中小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主要依托以下三大途径进行:一是班主任与心理委员的日常观察,二是学校的心理普查,三是心理教师的辅导工作。
(一)通过班主任与心理委员的日常观察识别学生的心理危机班主任与心理委员是学校中与学生接触最频繁的群体,比较方便对学生进行心理的观察与关注,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异常心理,纳入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库。
(二)通过学校的心理普查识别学生的心理危机学校的心理普查能够筛选出有严重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等)的学生,发现有明显的性格异常(如极度偏执、抑郁、敏感等)的学生,纳入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库。
(三)通过心理教师的辅导工作识别学生的心理危机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通过学校常规的心理辅导也可以有效地识别中小学生的异常心理,纳入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库。
学校通过以上途径发现学生的异常心理后,应组织心理教师(学校心理评估小组)对相关学生进行进一步的个别心理辅导和评估,最后根据其严重程度来确定心理危机级别,建立学校心理危机预警库。
根据严重程度的不同,中小学生的心理危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第一类为一般心理危机,相对而言,这部分学生在学校中占较大比例。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在心理普查或心理辅导中发现的有一般心理问题的学生;2、因情感受挫、人际关系失调、学习困难、适应困难等出现轻微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3、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心理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困扰的学生,如自杀或他杀者的同宿舍、同班的学生等。
(二)第二类为严重危机,这部分学生在学校中所占比例较少。
初中班会育人课件学生心理危机识别及干预
目录
01 本校的学生的心理问题 02 学生心理问题信号 03 危机预防与干预
目录
01 本校的学生的心理问题
一、本校的学生突出的心理问题:
1、睡眠障碍 (失眠症、嗜睡症 、恶梦症 ) 2、抑郁 3、厌学 4、恐怖症(恐高、黑暗恐惧、动物恐怖\社会恐怖 ) 5、考试焦虑 6、孤独 7、刻板运动混乱(强迫症) 8、人格障碍(偏执性、敌对) 9、精神分裂 10、癔症(歇斯底里) 11、青春期情感问题
这种严重心理失衡状态所导致学生的冲突性行为还常表现为:
轻生自杀、 肢体自残、 暴力攻击、 离家出走, 以及吸烟、酗酒、行为错乱等。 自杀“可能的”征兆 (言语上) 谈论与自杀有关的事情或拿自杀开玩笑 谈论自杀的计划,包括自杀的方法,时间和地点 流露出无助、无望的情感
与亲朋告别 谈论自己现有的自杀工具 直接、间接的向人向人说出或表示出言语上的征兆
直接说出:“我希望我已死去 " “我再也不想活了 ” 间接说出:“我所有的问题马上就要结束了” “现在没人能帮的了我 ” “没有我,别人会生活的更好 ” “我再也受不了了 ” “我的生活一点意义也没有 ” 自杀“可能的”征兆 (行为) 出现突然的、明显的行为改变 (如中断与他人的交往,或危险行为增加) 有条理地安排后事 频繁出现意外事故
对需要关注的学生,学校可以在征得当事学生和监护人的同意之后,对其进行心理评估, 并建立当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告知评估的目的和方法,签订知情同意书是开展任何的 心理评估的前提。小学生是未成年人,学校应获取其法定监护人的知情同意。 针对疫情期间学生居家学习,老师无法监控学生实际情况的问题,需要老师们辛苦一点, 主动出击,多种手段全面排查,及早识别学生心理问题。
班主任要做的事: (一)校园预警系统的建立: 1、班级中重视心理委员的培训工作。 2、认真严肃对待异常学生情况登记表。 3、班级中发现有严重心理危机的同学要与心理辅导室沟通、转介。有 涉及人身安全的个案要及时与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组联系,取得支持。避 免过度责任问题。 4、平时要细观察,勤汇报。 ……
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应对方法
演讲人:
日期:
REPORTING
目录
• 引言 • 学生心理危机概述 • 识别学生心理危机的方法 • 应对学生心理危机的策略 • 学校在应对学生心理危机中的角色与责任 • 家长在应对学生心理危机中的角色与责任 • 总结与展望
PART 01
引言
REPORTING
目的和背景
辅助治疗
通过艺术、音乐、运动等辅助治疗手段,缓解学 生心理压力,促进康复。
跟踪与反馈
定期回访
01
对接受过心理咨询或治疗的学生进行定期回访,了解学生心理
状况的变化及需求。
效果评估
02
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定期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
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信息反馈
向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反
通过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可以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汇报范围
学生心理危机的概念、类型和特 点
阐述学生心理危机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识别学生心理危机。
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方法和技巧
介绍如何通过观察、调查和评估等手段识 别学生心理危机,以及识别过程中需要注 意的事项和技巧。
学生心理危机的应对策略和措施
02
03
04
个体因素
性格特质、应对方式、自我认 知等。
家庭因素
家庭氛围、父母教养方式、家 庭变故等。
学校因素
学业压力、人际关系、校园环 境等。
社会因素
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社会事 件等。
PART 03
识别学生心理危机的方法
REPORTING
观察法
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
观察学生的社交活动
注意学生的言谈举止、面部表情、身 体语言等,观察是否有异常或突然的 变化。
心理危机预警学生分级干预方案
心理危机预警学生分级干预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学生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心理压力和困难,心理危机事件时有发生。
及早发现并进行干预,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学校应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以便及时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
一、心理危机预警机制1.建立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服务中心,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咨询服务。
学生可以通过电话、面对面、在线等多种方式咨询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
2.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该开展定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心理问题的常见现象和应对方法,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教育学生要学会自我调节,学会适应社会的变化和竞争,积极面对挑战。
3.建立学生档案系统学校应该建立全面的学生档案系统,记录每个学生的心理状况、学习情况、家庭环境等信息,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
4.加强师生沟通学校要建立起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机制,鼓励学生主动向老师倾诉心声,老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主动与学生交流,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二、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分级干预方案1.级别一:心理压力较小,仅需日常心理疏导对于级别一学生,学校可以通过定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等方式对其进行日常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2.级别二:心理压力中等,需要专业心理干预对于级别二学生,学校应该安排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对其进行详细的心理评估,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
3.级别三:心理危机较重,需进行紧急干预对于级别三学生,学校应立即进行紧急干预,安排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等对其进行全面评估,了解其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采取紧急措施,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同时制定长期的心理康复方案。
学生心理问题识别和早期干预机制
学生心理问题识别和早期干预机制为推动和完善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建和谐校园,有效地对学生心理危机进行干预,及早预防、及时疏导、快速干预、有效控制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生命、财产、健康损失,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心理危机干预是指运用心理学、心理咨询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或人群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全方位的心理指导、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以帮助平衡其已严重失衡的心理状态,调节其冲突性的行为,降低、减轻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对人和社会的危害。
根据本校心理危机干预实施现状,本着“下移重心落实基层预警为主干预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新导向和新理念,贯彻“以预防和发展为主,以干预和咨询为辅“总体发展思路,逐渐建立一套农村中学有效的心理预警以及干预机制。
增强学校心理危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培养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珍爱生命的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心理问题求助意识,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和心理危机应对能力。
二、工作原则1.生命第一原则。
心理危机干预首先应本着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珍惜学生生命一一“生命第一”的理念出发,提高我校全体师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意识。
2.面向全体师生原则。
为全体师生提供心理危机辅导、心理知识普及、心理危机干预培训等,从而提高学校全体师生对心理危机的关注,并提高师生的心理危机觉察能力、心理危机处理和应对能力。
3,预防和预警为主原则。
根据“*_**理危机预警机制的运行:干预、预警和应急”,提倡“预防为主,及时预警”是心理危机干预的重点。
4.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本着理解、关怀、尊重和共情的咨询理念,为全体学生提供心理危机知识宣传、预防、预警及干预工作。
5.个别性对待原则。
根据不同师生心理特点和个体背景,提供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的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措施。
大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处理
大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处理一、引言在当今社会,大学生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压力和挑战,包括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困扰、自我期望与现实冲突等问题。
这些压力和挑战可能导致他们出现心理危机,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
因此,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识别和处理大学生心理危机,以帮助大学生度过难关,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1、学业压力学业压力是大学生面临的主要压力之一。
由于大学课程的复杂性,加上对成绩的期望和担忧,学生可能会感到无法承受的学习压力。
这些压力可能导致学生出现焦虑、沮丧和无助等情绪。
2、人际关系困扰大学生活是一个重要的人际关系发展阶段。
然而,由于个性差异、沟通不畅等原因,学生在与同学、室友和教师等人交往时可能遇到困难。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学生出现孤独感、社交焦虑和抑郁等情绪。
3、自我期望与现实冲突大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往往很高,他们希望自己在学业、社交和职业等方面都能取得成功。
然而,当现实无法满足他们的期望时,他们可能会感到失望和沮丧。
这种冲突可能导致学生出现自我怀疑、焦虑和抑郁等情绪。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处理1、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学校应设立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
这些服务可以包括个体咨询、团体咨询和咨询服务热线等。
通过心理咨询,学生可以获得情感支持和应对策略,以帮助他们应对心理危机。
2、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学校可以组织社交活动和团体项目,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交网络。
这可以提供学生一个交流和分享的平台,帮助他们减轻压力、获得支持。
鼓励学生与家人和朋友保持,寻求他们的支持和理解也是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的重要方面。
3、提供学术支持和职业规划指导学校可以提供学术支持和职业规划指导服务,帮助学生应对学业和职业方面的压力。
这可以包括学习技巧培训、课程辅导和实习推荐等服务。
通过这些支持,学生可以更好地应对学业和职业方面的挑战,减少心理危机的发生。
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理解。
心理援助校园心理危机的识别及干预
小学生 头痛、或其他身体不 舒服的抱怨、耳鸣、 担心天气、缺乏安全 感、混乱、不能专心 、表现差、打架、从 同伴关系中退缩。 画图、说故事、著色 簿、阅读灾难与失落 的书、玩有关灾难的 游戏、比赛、学校读 书计划、灾难安全与 自我、家庭保护。
少年 头痛、或其他身体不 舒服的抱怨、耳鸣、 混乱、表现差、攻击 行为、退缩与孤立。
地震袭来时,该校八栋教学楼部分坍塌,全部成为危 房。可在1分36秒内,全校2200余名学生、百余名老 师都人挨人地撤到了操场上,老师们围在最外圈,像 母鸡护卫小鸡一样守护着从11岁到15岁的娃娃们。在 震后的这所初中,没有教师抢救学生而牺牲的悲伤, 也不见教师在废墟上救人的“感动”时刻,而是教师把全 部学生毫发无损安全交到家长手中的欣慰。
故事、短文、阅读灾 难与失落的书、玩有 关灾难的游戏、比赛 、自然、社会科学课 程、灾难安全与自我 、家庭与社区的保护 。
学校心理危机发生时的心理反应
教师(成年人) 否认;各种分离的感觉; 非意愿的、无法控制的回想; 抑郁;注意力集中困难;焦虑; 身心疾病反应;高度敏感;退缩性行为; 饮食困难;烦躁、耐挫折力降低;睡眠困难; 工作能力降低; 对曾经喜爱的活动的兴趣降低; 情绪疲劳和心理疲劳;情绪依赖; 婚姻不合
流泪;
社会功能方面: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降、经常缺勤;
人际交往方面:孤僻、人际交往明显减少、无缘无故地生气 或与人敌对;
行为方面:行为紊乱或古怪; 生理方面:睡眠、饮食或体重明显增加或减少,过度疲劳,
体质或个人卫生状况下降等。
程度
情 感
无损害
1
情感状态 稳定,对 日常活动 情感表达 适当。
轻微损害
精神疾病诊断标准手冊(DSM-Ⅲ-R;DSM-Ⅳ)
校园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
校园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在心理学领域中,心理危机是指心理状态的严重失调,心理矛盾激烈冲突难以解决,也可以指精神面临崩溃或精神失常,发生心理障碍等。
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危机是一种正常的生活经历而并非疾病或病理过程,几乎每个人都可能经历,如失恋、落榜、人际关系冲突造成的情绪波动、精神失调等等。
因此,心理危机具有普遍性。
当前,常见的校园心理危机事件有学生自杀、学生意外伤害、校园暴力事件等。
一般认为,校园中心理危机当事人涉及教育工作者、学生等,本文则主要关注学生群体。
一、校园心理危机的识别心理危机是可以识别的,主要表现在生理上、情绪上、认知上、行为上。
生理方面表现为肠胃不适、食欲下降、腹泻、做恶梦、头痛、失眠、肌肉紧张、容易惊吓等。
情绪方面表现为经常出现害怕、焦虑、恐惧、沮丧、过分敏感和警觉等。
认知方面表现为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心、精神萎靡等。
行为方面表现为不信任他人、不敢出门、容易自责或怪罪他人等。
由此,教师应该正确理解心理危机,并积极关注与识别处于危机状态中的学生,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一)把握校园心理危机多发时期校园危机的多发期主要表现在新生适应期和考试期等关键时期。
当新生身处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的同学和老师,再加上无法适应学习内容的难度或教师授课的方式,由此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或优越感丧失等后果,都会不同程度地为校园危机埋下隐患。
在考试时期,如存在对考试不合理的认知或考试失败,由此引起的痛苦的情感体验极有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危机。
另外,毕业期也是危机多发期。
毕业意味着转折和选择,面临着别离,由此极可能造成感情危机、人际关系危机等。
(二)关注校园心理危机多发群体1. 贫困学生由于家庭贫困,社会地位低下,家庭的期望和经济的压力可能会让贫困生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同学之间的比较,又可能会引发贫困生的自卑,打破贫困生的心理平衡而出现心理危机。
2. 出现严重疾病的学生心理学研究发现,急性、慢性疾病患者的心理反应有以下比较明显的表现:一是焦虑,病人感到紧张、忧虑、不安,严重者感到大祸临头。
如何进行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
如何进行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学生心理危机是指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交等方面出现严重问题,导致心理健康出现紧张、不稳定或丧失调节能力的一种状态。
学生心理危机往往给学生带来极大困扰,甚至危及其生命安全。
因此,及早识别和干预学生心理危机非常重要,可以有效避免潜在风险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
一、识别学生心理危机1. 观察学生的行为变化:学生心理危机往往会带来一系列的行为变化,包括个人习惯、兴趣爱好、学习成绩等方面。
教师和家长要留意学生是否突然失去兴趣,厌学、退缩、放纵或过分安静等。
2. 留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心理危机常常伴随着情绪的激动和波动。
学生可能会表现出情绪低落、焦虑、暴躁、易怒等不同的情绪变化。
教师和家长要注意学生脸色的变化、眼神的变化以及表达情绪的方式。
3. 注意学生的人际关系:学生心理危机往往与人际关系的问题有关。
教师和家长要留意学生与同学、朋友、老师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是否有明显的矛盾和冲突。
4. 关注学生的生活习惯:学生心理危机时,往往会出现生活习惯的改变。
教师和家长要关注学生的饮食、作息、卫生等方面的变化,以及是否有过度使用电子产品、长时间不睡觉等不良习惯。
5. 倾听学生的诉说:学生心理危机往往需要有人倾听、关心和支持。
教师和家长要积极与学生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和困扰。
有时学生可能会主动向他人求助,这时教师和家长要及时响应。
二、干预学生心理危机1. 提供情绪支持:面对学生的心理危机,教师和家长首先要提供情绪上的支持,让学生感到被理解和被关心。
要尊重学生的感受,避免过度干预和负面评价。
2. 寻求专业帮助:对于学生心理危机的处理,教师和家长往往需要借助专业人士的帮助。
可以联系学校的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等,寻求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3. 建立支持网络:除了专业帮助外,教师和家长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有助于心理健康的支持网络。
可以与学生的同学、朋友、亲属等进行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
心理危机的识别及干预
校学字[2011]3号湖南理工学院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工作手册(试行)一、心理危机的含义心理危机是指心理状态的严重失调,心理矛盾激烈冲突难以解决,也可以指精神面临崩溃或精神失常,还可以指发生心理障碍。
当一些重大的问题或者小压力事件不断积累,直到积重难返,就会让人感到难以面对和把握,正常的生活秩序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进而导致不知所措、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都处于一种紊乱的状态,这就是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不是病,是情感危机的一种反映。
二、判断心理危机的三个标准第一,存在一些重大的影响心理的事件;第二,有急剧的情绪、认知,包括身体行为上的一些改变;第三,个人原有的一些方法无法去应对或者应对无效。
三、大学生面临的危机第一,发展性危机第二,境遇性危机:如学业不良、考试不及格、恋爱失败等比较常见的事件第三,存在性危机四、心理危机的识别生理方面:肠胃不适、腹泻、头痛、失眠、肌肉紧张、食欲下降、做恶梦、容易流泪、容易惊吓、窒息等;如果一个礼拜以上翻来复去睡不着觉,白天没有精神,就要引起特别注意;没有吃的欲望或者吃什么东西都味同嚼蜡,体重明显增加或者明显减低,时常感觉疲劳、疲惫。
情绪方面:不稳定、抑郁、害怕、焦虑、恐惧、怀疑、易怒、过分敏感或警觉等。
认知方面: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心、无法做决定、精神萎靡等。
行为方面:社交退缩、不信任他人、不敢出门、容易自责、明显不愿意和别人交往、有点逃避别人、显得孤僻、孤单,无缘无故地生气、跟人作对、行为紊乱或者古怪等;自伤、自我虐待;或直接表露自己处于痛苦抑郁、无望或者无价值感中;在日记中或者其他一些作品中会透露出一些信息,如感觉生活无望,活着太痛苦,不如死了算了。
甚至在口头上也会有类似的表达,比如说这样的话:我离开的话可能别人能过的更好等。
五、心理危机的干预危机干预就是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人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使他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
危机干预的目的,一是努力保护他的生命,绝对不要伤害生命;二是慢慢恢复他的心理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于女性。尤其是在自杀死亡的案例报告中,男性中小学生案例数量约女
性案例数量的1.6倍。
- 第21页
预知是为了预防!
只有知道心理危机的表现形式, 才能决定你或你所关心的人是否 需要帮助。
-
WHAT 什么“信号”需要引起你的重视?
个体心理危机常见的具体表现: 1、性格:平时性格开朗、生活态度积极乐观,出现危机时则相反,如果平时性格内向,
- 第13页
问题三:当孩子(
)的时候,
您认为他陷入了心理危机,需要您的
帮助?
- 第14页
小实验:一杯水你能举多久? • 突如其来的过大压力; • 持续不变低量的压力
心理衰竭
- 第15页
文摘 自 学 生 作
• 我真的很累,很想追上同学们的步伐。
• 刚升入初三那段时间,我经常被父母骂,他们经常用不耐烦的 语气和我说话,一直骂我不努力,真的好烦好烦啊。暑假有次, 因为我培训班没有完成任务,回家后我妈妈就来我房间骂我, 还扇了我一巴掌,说:“我后悔生下你这样的女儿!”当时我 真的觉得好难过好难过啊,很绝望。夜里只能闷在被子里不敢 发出声音偷偷哭,我觉得我有今天的脾气都是因为他们!
- 第12页
有心理障碍的患者和家人
不接受必要治疗的原因
• 不知道自己的情绪问题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导致的 • 因为患有心理问题有耻辱感,而不愿寻求治疗 • 担心因心理问题求助的事不能在学校保密而导致各种后果 • 普通医务人员不能识别伴有抑郁的病人,也常常不愿提供心理
方面的服务 • 缺乏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机构 • 治疗费用太高,家庭投入精力太大
水平 第二种是渡过了危机但留下了心理创伤,影响今后的社会适应。 第三种是承受不住强烈的刺激而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 第四种是未能渡过危机而出现自伤自杀行为。
-
北京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中小学生自杀问题研究”课题组统计了2016年
10月至2017年9月电子媒体报道及非媒体的网络信息,共计确认392例儿童
• 外表开朗的人有一颗孤独的心。
• 没有为自己撑伞的人,只能把所有糟糕的事情都说给自己听。 需要憋眼泪需要坚强需要努力奔跑。
•
可是我觉得我快跑不动了······
-
问题三:当孩子(
)的时候,你
认为他陷入了心理危机,需要你的帮助?
心理危机:
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障碍时, 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通常解决问题的 方法来解决时,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
青少年自杀死亡及自杀未遂的信息,其中明确标注为中小学生的信息为267
例。以下具体呈现自杀数据案例的面貌:
在年龄年级分布上,中学生的自杀状况比小学生更为严峻。在显示有
年龄的信息中,13-17岁五个年龄的死亡及未遂案例之和是8-12岁五个年龄
案例之和的4.7倍,在性别分布上,男性中小学生死亡及未遂案例的比例均
6、行为:躲避人、对关心他的人采取回避的态度、呆坐沉思、麻木,有攻击行为。 7、人际关系方面:不愿与人交谈或见面,人际关系恶劣,经常责怪他人或孤立自己,与
人沟通时无法集中注意力。
-
WHO 谁需要引起你的重视?
易陷心理危机的人群: 1、遭遇突发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如家庭发生重大变 故、遭遇性危机、受到自然或社会意外刺激的学生。 2、患有严重心理疾病,如患有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焦虑症等 疾病的学生。 3、既往有自杀未遂史或家族中自杀者的学生。 4、患有严重身体疾病,个人很痛苦、治疗周期长的学生。 5、学习压力大、学习困难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6、个人情感受挫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7、性格内向、孤僻、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学生。
-
哪些人自杀危险性高?
(1)父母有暴力倾向 很多青少年自杀者是来自有暴力倾向的家庭,其父母教养子女模式较苛刻,常
用暴力的管教方法,儿女幼小时常受虐待。 (2)家庭出现危机
自杀者的家庭出现危机,这危机虽然不以自杀者为中心,却会影响全家。例如兄 弟姊妹中有人患病,令父母全神贯注病者身上,因而减少对自杀者的责任及关怀。 (3)出现抑郁情绪
⊙智力正常 ⊙情绪稳定与愉快 ⊙行为协调统一 ⊙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适应能力
-
-
第4页
-
第5页
西安音乐学院 大三学生药家鑫 2010年交通肇事杀人 案
-
-
成都男司机暴打女司机
-
成都男司机暴打女司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区健 分康
与 不 健 康 的
- 第11页
问题二:当孩子患有重感冒时,您的选择是: 一·不吃药不看病,让他自然好; 二·看病吃药,必要时可以打针输液住院。
大部分企图自杀者因危机的出现而变得抑郁,但亦有情绪显得甚为激动或敌对 的时候。在自杀前,他们对现况一般都感到无助,对危机的解决认为无望。 (4)侵犯或冲突
自杀者感到被侵犯或有一个无法解决的冲突。例如:自杀者成绩平凡,但家长 坚持要老师安排转读名校;自杀者虽然极喜欢就读原校,但转校的决定无法改变。
-
(5)外控个性 学者曾对一百个自杀及非自杀儿童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自杀性儿童除了对将来没有期
- 第17页
心理危机的共同特征: 由负性的生活事件引起
什么制造了危机? 负性事件本身
-
么你 ?看
见 了 什
心理危机
是由人们对事 件的认知态度 以及人们无法 有效处理这些 负性事件所导 致的
-
心理危机的结果
心理危机是一种正常的生活经历,并非疾病或病理过程。每个人在人生 的不同阶段都会经历这种危机。由于处理危机的方法不同,结果也就不同 ,一般会有四种结果。 第一种是顺利渡过危机,并学会了处理危机的方法策略,提高了心理健康
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
-
问题一:什么是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下的定义是: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上、心理上 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此定义提出了健康的三个要素: 1无躯体疾病;2无心理疾病;3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
-
心理健康就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 协调的和谐状态。
可能会加重。 2、情绪:表现紧张、恐惧、怕见人、情绪低落或不稳,焦虑、丧失感,且可伴随恐惧、
愤怒、罪恶等。 3、言语:沉默少语、或言语本身带来特定意义令人费解,如打听什么方式自杀没有痛苦
,活着不如死了等。 4、认知方面:记忆和知觉发生改变,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影响。 5、躯体方面:有失眠、头晕、食欲不振、胃部不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