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针临床实战解析 PPT
脐疗ppt课件
![脐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2def9cfaef8941ea66e050b.png)
24
人才培养
40
常见病的脐疗方法
41
感冒 ——
[药物]:葱白30克,生姜30克,食盐6克,白 酒适量。 [制法]:共捣烂如泥 [用法]:纱布包敷脐上,热水袋熨之至汗出。 时间不少于30分钟。用于风寒感冒。再盖被 子,喝热水,取微汗。 [出处]:高树中教授经验方
42
支气管炎 ——
[药物]:五倍子、五味子或米壳适量。 [制法]:蜜或生姜汁调糁膏。 [用法]:贴脐,用于久嗽不止。 [出处]:《理瀹骈文》
影响的临床研究 于晓晶 隔药灸脐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代谢组学研究 王晓翠 脐疗治疗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代谢组学研究 齐 萍 脐疗治疗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对比研究 易 敏 隔药灸脐法对不同严重程度原发性痛经患者症状的影响 尹兴玲 灸脐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代谢组学机制差异研究 张中原 脐疗治疗便秘的古今文献研究 张宝玲 隔药灸脐法对原发性痛经患者子宫动脉血流的影响
3
渊源——
在古代应用此法养生保健甚多,历代医家对神阙穴抗衰 保健功能推崇备至。如早在殷商时期,巫医太乙真人和彭 祖分别创有太乙真人熏脐法和彭祖蒸脐法以补诸虚百损, 防病保健,强身延年。 脐疗从先秦至今,其基础 理论逐渐完善,方剂和治 疗病种逐渐增多。
4
脐中疗法属中医外治法之一种,简称脐疗或 脐疗法。是以脐(即神阙穴)处为用药或刺激部 位,以激发经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 节人体阴阳与脏腑功能,从而防治全身疾病的一 种方法。
脐针疗法课件
![脐针疗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623f8e1770bf78a65295424.png)
8、腰反射区:在脐时钟8:00~4:00处。主治同肾反射区 9、下腹反射区:在腰反射区下方脐环内,主治相应部位疾 病 10、下肢反射区:在脐环时钟7:00与5:00脐环处,主治 腿、下肢、膝部疾病 11、足反射区:在时钟6:00两侧脐环处,主治足、踝部疾 患 12、脐上反射区:在脐环时钟12:00脐壁敏感压痛点处, 主治上焦区疾病 13、脐中反射区:在脐正中,主治中焦区疾病。脐为先天中 枢神经系统,属任脉,通督脉、冲脉、带脉。
二、刺激强度 在一般治疗中不主张强刺激,因为脐部特 别敏感,只要进针就能起到作用。但对于 急性疼痛性疾病,可采用间断性强刺激。 三、副作用 脐针只要操作得当,一般无副作用。但如 采用强刺激可能会引起头晕、腹痛、恶心, 严重者可能会出现呕吐。
脐穴定位
按生物全息理论,脐部有人体整体的缩影, 有与整体各部位相应的穴位。目前脐全息穴位可 分为以下两个体系: 脐洛书全息律 脐八卦全息位
脐洛书全息律
《河图洛书》被称为画像文化源头。《洛书》:“其 数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于 中。”如果将《洛书》结合为鞋,即从头到脚。人体 左边最外侧为左手臂,右边是右手臂,左右手臂到头之间 是肩,亦即“二四为肩”。左下为左股,右下为右股,此 为“六八为股”,而三七就是腰。脐洛书全息律就是把这 个投影纳入脐部。
14、脐下反射区:在脐环时钟6点钟处,主治下 焦区疾病 15、脐上下五分:在脐中穴上下各5分,主治小 儿囟门不合,肠鸣下利,水肿疝痛、妇科病、 腹直肌痉挛等 16、脐上下左右各五分:在脐中上下左右各5分 共4穴,主治各种神志病 17、脐中四边:脐中及其上下左右各1寸处,共 5穴,主治一切小儿痉挛、急慢性肠炎、急腹 痛、胃痉挛、水肿、消化不良。
脐八卦全息穴位
中医外治法之一:脐疗PPT课件
![中医外治法之一:脐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9b1efa85acfa1c7ab00ccd2.png)
荨麻疹
• 神阙穴拔罐3-5分钟,连续拔罐3次为1 次,一日一次,3次为1疗程。
便秘
• 方:商陆(适量) 制法:捣烂 用法:敷脐,用于大便不通,敷之即通。
•方:生甘遂3g 冰片1g 食盐4g 制法:研为细末,和匀 用法:将药末撒入神阙穴,取纯艾绒0.1g作成圆锥状于
1、揉脐法 2、摩脐法 3、按脐法 按摩脐部方法简便可行,可让患者自己进
行按摩。
五、意守脐部法
• 意守脐部法是一种气功锻炼法,又称为 养脐法或练脐法。
六、针刺脐部法
• 历代医家一直把脐之神阙穴列为禁针穴, 现在临床上多采用脐旁穴位(气海、天 枢等)透刺神阙穴。
脐疗的功用及适应症
1、回阳苏厥,熄风固脱 2、健脾和胃,升清降浊 3、调理冲任,温补下元 4、通调三焦,利水消肿 5、通经活络,理气和血 6、敛汗安神,固精止带 7、扶正祛邪,养生延年
三、拔罐脐部法
• 是在脐部拔火罐的方法,因拔罐古称角法,故 拔罐脐部法又称为角脐法。角脐法时通过罐内 负压,使被拔的脐部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防 治疾病的目的。
• 角脐法可用于治疗荨麻疹、哮喘、胃痛、腹痛、 腹泻等病症。
• 注意事项:脐部拔罐时间不宜过长,脐部皮肤 松弛者慎用此法。
四、按摩脐部法
• 是运用推拿手法刺激脐部,以防治疾病 的方法;
用数日,以愈为度。
感冒
• 风热感冒: 方:葱白30g 连翘15g 制法:共捣烂 用法:用纱布包号敷脐上,等到将要出汗时,急喝白开
水1杯以加速发汗。 •风寒感冒: 方:生姜10g 葱白30g 麻黄5g 制法:共捣烂如泥状
用法:敷脐部,热水袋熨之,盖被取汗。
脐针全息图注解
![脐针全息图注解](https://img.taocdn.com/s3/m/0c933001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fc.png)
脐针全息图注解上图为医者看病人的肚脐方位一、黑色小人为洛书针法,主要治疗痛症。
方法是:针尖对准疼痛部位进针,脐针称为“打枪”二、蓝色圈为后天八卦图,主治脏腑疾病。
三、四局针法主要治疗各类皮肤病,也能治疗其他疾病,关键是要根据病情自己灵活运用。
如:银屑病在手三阳的,用木局治疗,以此类推。
脐针非常神奇,根据肚脐八卦脏腑定位,融入十二经脉,十二地支,根据病症设计进针方位,没有酸麻胀的感觉,而且安全神效。
对内科、手术康复、妇科、眼科、精神科、男科、痛症、肿瘤、等等都有意想不到的疗效。
脐针的定位进针原则:脐针的操作技术,定位是关键,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治病的效果,其原则如下:寻找压痛点:一般约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病人可以在脐壁、脐谷、脐蕊处寻找到十分敏感的压痛点。
越是急性病,压痛点越明显。
只要用探针找到这个压痛点,往往一针即可见效。
寻找皮下结节法:许多慢性病人因长期患病,在脐部相应的体表投影区产生了一些皮下结节,与皮肤同色,质硬,活动度差,大小如同小米粒大小,按之有疼痛,但可忍受。
如发现结节后,不必针刺,可让病人用手指按压,每日数次。
经数周按压后结节会自然消失,疾病也就治愈了。
洛书全息进针法:在临床上遇到运动系统疾病、急性病可按脐洛书全息律寻找压痛点。
如左肩疼痛取脐左上相应的左肩部位,右腰扭伤取脐右下相应的右腰部位,然后进针。
脐八卦全息进针法:在临床上遇到脏腑疾病、一般慢性病(未找到结节者)可按脐八卦全息律,在其脏腑对应的脐部位置进针,或根据疾病的性质,采用五行生克制化法进针。
脐八卦全息律是脐针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方法。
脐针临床治疗原则:治疗顺序:脐针在临床治疗中,其顺序是先取症状、次取系统、再取疾病。
其意思是,在治疗中脐针的定位进针首先对病人最感痛苦的症状,比如急性腰扭伤,应先予以止痛。
许多疾病往往因症状解除了,疾病也随之消失。
其次寻找疾病所属的系统,根据该系统在脐八卦全息律的对应关系,进行定位进针。
比如,支气管炎伴咳嗽、咳痰,应属呼吸系统,我们取脐八卦全息的兑位(主呼吸系统),往往收到不错的疗效。
脐针临床实战解析
![脐针临床实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d042de76137ee06eff91829.png)
麦粒肿两例
❖ 14、女 , 20 岁, 左下眼睑红肿 , 有一个小疙瘩 2天,有反复发作 史。治疗:巽离坤。三天红肿基本消失,六次痊愈。
❖ 15、女, 26 岁,左上眼睑红肿,多天,有反复发作及手术史,左右 有多处瘢痕疙瘩。治疗:水火既济加艮。用3天红肿及小疙瘩消 失 , 但瘢痕没有消失。治疗6天痊愈。
❖ 11、女, 61岁,眩晕恶心三周。西医诊断耳石症, 给药后缓解一些。一天前又因外出淋雨突发眩晕恶 心,身不能转侧,弯腰低头、翻身均出现严重眩晕。 有高血压病史,但一直用西药控制基本稳定。
❖ 诊断:眩晕,属外感风寒夹湿,内耳平衡紊乱。 ❖ 治疗:巽(反应点),乾(亥)风天小畜卦 ,离,
坎火水未济卦 。 ❖ 反应:先取巽位皱褶点,再取乾(亥),当针尖进
❖ 5、女,中年。头疼的厉害,连眼睛都不能睁 开,说话没有力气,躺在床上不想动弹。在 离位上冲着眉心的位置打枪,就一针,刚扎 下去她就睁开眼睛,说感觉到有股气上去, 马上就不疼了。15分钟取针,痊愈。
❖ 该患者可能是前头痛为主,不想睁眼,没有 力气,脾气虚,气血不能上荣于头。离打枪 效果明显,同时扎离有补脾的作用。
❖ 1)、太阳穴为经外奇穴,胆经、胃经、小肠经均巡行所 过。
❖ 2)、左太阳穴痛,巽可以。离、坤都可以用。
❖ 3)、本例兼有失眠,用寅一针,如果寅时失眠是可以的。 寅居于艮,为止,止痛,胃经经过太阳穴。本病如果用 坎离,头痛、失眠可以同时解决。坎离皆通于胆,且水 火交济。
❖ 2、男,51岁。两侧的太阳穴常年痛,观脐无异常,扎一针 巽位 。过了10分钟,我问患者头还痛吗,患者说不痛了! 第二天患者说头一直没痛,于是,巩固治疗了两次。
❖ 13、女、48岁,住河凯小区。15年春节。大年初一上午,患者电话,自述 晨起后右眼视物感觉有黑点,如苍蝇挡着,挥之不去。上午既感觉满眼看 到都是红色树枝状。甚恐。随去医院眼科检查,诊为眼底出血,开滴眼液 与之。患者晚上来诊,视物满眼皆红,模糊一片。离位打枪,豁然开朗, 红光消散。稍顿,患者自揉目,红光复回,视物如初。离位再捻针,不效。 次日,患者赴北京就诊,一周治愈返回。
第十章脐针疗法课件-PPT文档资料
![第十章脐针疗法课件-PPT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7fa631931126edb6e1a1018.png)
脐八卦全息穴位
八股是易经的主体部分,历代医家不少人用八卦原理 来阐述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创立了独特治疗疾病和诊断疾 病的方法,所谓“易肇医之端,医蕴易之秘”。八卦又分 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脐针所用的脐八卦全息则是采用后 天八卦。
操作规范
1、消毒 75%酒精严格消毒,尤其注意对脐窝详细消毒。对 于脐孔较深、污垢较多患者,可用松节油去除污垢,再进 行常规消毒 2、体位 一般采用卧位 3、针具 选择一次性无菌套管式针灸针 4、进针法 (1)压痛点进针法 (2)寻找皮下结节法 (3)脐全息穴位进针法 (4)脐洛书全息进针法 (5)脐八卦全息进针法
脐全息穴位定位
1、头面放射区:在脐上反射区两侧,主治头面部各种疾病 2、颈肩反射区:在脐始终11:00~1:00脐壁处,主治相应 部位疾病 3、上肢反射区:在颈肩反射区下方,主治相应部位疾病 4、胸肺心反射区:在10:00与2:00脐壁处,主治相应部 位疾病 5、肝胆反射区:在(1~4)下方,主治相应部位疾病 6、脾胃反射区:在脐时钟9:00与3:00脐环处,主治相应 部位疾病 7、肾反射区:在(1~6)下方,主治肾绞痛,肾输尿管结石, 急性腰损伤,慢性腰腿痛,大小肠疾病
5、治疗顺序:先取症状、次取系统、再取疾 病 6、留针时间:进针后一般留针10~20分钟。 急性疾病留针时间短,慢性疾病留针时间 长,疼痛性疾病一般痛止即拔针,不留针。
注意事项
一、禁忌症 小儿及妊娠妇女、休克。多脏器衰竭、脑 卒中、急性传染性疾病、癌症晚期、恶病 质、低蛋白水肿、血友病等及有出血倾向 的血液病,烧烫伤、骨折、挤压综合征
二、刺激强度 在一般治疗中不主张强刺激,因为脐部特 别敏感,只要进针就能起到作用。但对于 急性疼痛性疾病,可采用间断性强刺激。 三、副作用 脐针只要操作得当,一般无副作用。但如 采用强刺激可能会引起头晕、腹痛、恶心, 严脐带是母体供应胎儿成长发育的唯一 通道,在胎儿有心跳后,胎儿心脏大小循 环及各器官组织的微循环必定和脐循环通 路融合,当新生儿出生断脐后,脐循环系 统停止运行,脐部组织退化形成腹腔各种 韧带、系膜与腹腔各器官组织相连,原来 与脐血管网络并行的各种神经依然存在。
脐针疗法PPT课件
![脐针疗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667d7a75901020206409c2f.png)
脐针注意事项
A、年龄与性别 小孩子、妊娠 不扎。 B、适应症、禁忌症 C、体位 D、进针深度 E、刺激强度 除绞痛者外,多不强刺激。 F、留针时间 女25分钟,男30分钟 或者55分钟。痛证,见好就收;其他取数术。 G、一般注意事项 H、副作用
26
脐的望诊
望脐断病是一个动态过程。 纹理:放射性 多说明疾病情况;同心圆 多说明 情绪变化。 大小:正常肚脐直径0.5---1.0 超出2.0为大肚脐,小于0.5为小肚脐。
再补肾三针或者真武三针) F、颈椎病 离位皱纹头处一针,或者离位打枪 G、脱肛 升阳三针或者水火既济 H、妇科囊肿 山泽通气 +坎
28
I、功血 艮离坎 J、更年期综合症 坎震 K、不孕症 1.是不是不孕症?2年+。是不是女人 XX,还是XY? 2.子宫B超 4*4*4以上 3.经期 月满来潮 4.住房 5.输卵管不通 a转移注意力 b立春雨水治疗不孕 L、子宫肌瘤 经期治疗,不能生气,除扎结节外 可扎 1、艮加坎 2、真武三针(亥子丑) 3、山泽加坎 经期治最快 (肌瘤、囊肿都应在经期扎,其他疾病应避开经期)
坎 水 冬 北 豕 中男 耳 陷(险) 水 雨 肾膀胱 冬
离 火 夏 南 雉 中女 目 附(丽) 火 晴 心脏小肠 夏至
艮 山 冬春间 东北 狗 少男 手 止 土 雾 胃 立春
兑 泽 秋 西 羊 少女 口 悦(说) 金 雨 肺 秋分
33
34
4
(四)脐针和其他针法的区别 1、理论不同 不完全等于 中医理论 2、用针不同 定位 与 定点 的不同 3、全息不同 信息全息与结构全息相结合(其他针法多
使用的是结构全息) 4、经气的不完全等同:先天经气和后天经气
5
(五)学好脐针的方法
脐疗学习幻灯片ppt课件
![脐疗学习幻灯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1a6f8e2b9d528ea80c77956.png)
人体阴阳脏腑能量循环
心
肺 上焦
肝
脾
肾阴
左侧阴
中
胃
焦
膀胱 肾阳
下焦
右侧阳
时空医学
?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为太极,二为阴阳天 地,三曰三才天地人,有三即有万物。而统领万物者乃三才“天、地、 人”。
? 道家有云,三才各有三元三宝。天有三元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元三 宝水、火、风,人有三元三宝精、气、神。
? (2)腹内积气 大量积气-腹部呈球形 胃肠道内积气-肠梗阻或肠麻痹 腹腔内积气-气腹胃肠穿孔 治疗性人工气腹 (3)腹内巨大包块 足月妊娠 巨大卵巢囊肿 畸胎 瘤 腹围测量:皮尺经脐绕腹一周 2、局部膨隆 局限性膨隆多见于:脏器肿大、 腹内肿瘤、 炎性包块、腹壁肿物、 疝
? 上腹部:肝左叶肿大、胃癌、胰腺肿瘤 右上腹;肝肿大、胆囊肿大、结肠肿瘤 左上腹:脾肿大、结肠脾曲肿瘤 腰部膨隆:多囊肾、肾积水、肾上腺瘤 脐部膨隆:脐疝、腹部炎症性包块 下腹部:增大子宫(妊娠、肌瘤)、膀胱 右下腹:阑尾周围脓肿 左下腹:降结肠及乙状结肠肿瘤,粪块。 有时局部膨隆是由于腹壁上的肿块(如皮下脂肪瘤、结核性脓肿)而非腹 内原因。 鉴别方法:嘱患者从枕头上抬起头,使腹壁肌肉紧张,如肿块更加明显, 说明是在腹壁上,反之在腹腔内,被收缩变硬的腹肌所掩盖。
? 病机十九条:
?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脐疗概论
? 脐为先天之结蒂,又为后天之气舍。 故又称“脐中”、“命蒂”、“生 门”,乃胚胎发育、输精布气、营养胎体之重要部位,为先天之本、生 命之源,如枢如门,元炁之所在也。
? 脐位居人体中央,“居中立极”,是气机升降出入的总枢。
脐针临床实战解析
![脐针临床实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11aba50f61fb7360a4c6586.png)
顽固的头痛---久病必瘀
很多多年的头痛刺络放血效果较好。刺血部 位选择小腿少阳、阳明、太阳,足三阳经的 青紫色血管;太阳穴刺血。配合董氏奇穴的 灵骨大白、侧三侧下三、肾关。
眩晕பைடு நூலகம்
眩晕是患者自觉的症状,不是一种病,在多种病 中会有眩晕症状,如:颈椎病、高血压、耳石症 。眩:眼前发黑;晕:如乘车船,不见天日。常 伴有恶心呕吐出虚汗等。
3、厥阴头痛---震(坎震、乾坎震)
4、太阳头痛---坎(申坎、申坎离)
与头痛相关卦位:
乾:为首 坎:为肾,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 离:洛书位9。为心,主神明,脑亦主神明。 随症加减: 震:肝,头顶痛。 巽:偏头痛。 辰:前头痛,胃经。 其他: 固定不移的多年头疼,太阳刺血,同侧小腿、足背刺血,后 头痛尾骶刺血。
7、女,76岁,有眩晕史40多年,时发时停,发时难受致极,多方治 疗服药无效。2009年10月前来求治,观其病因是脾虚,经气不能上 达头部所致,脐针应扎健脾三针,正统之法为震、离、坤,但观脐震 位虚弱,巽位突出,坤位松弛且暗,断定有偏头胀之感,肝胆应生过 炎症或囊肿之疾,并腿部外侧偶有不适,又有便溏之症,询之确定无 疑,遂改扎巽、离、坤,又以指代针,点百会穴10分钟,100分钟后 起针,眩晕已除。
3、女,27岁,偏头痛,也只扎一针:巽,一次搞定。*分析 :偏头痛是胆经所主,故扎巽位。
1)、如果把头面看作八卦,则巽坤对应两侧太阳穴。(左 太阳,右太阴)。无论左右,凡偏头痛都可以取巽。
2)、十二地支子时亦为胆经,且在坎位,在脏为肾,生髓主 脑。故坎(子时)治疗偏头疼;坎水可涵乙木,也可以治疗 顶头疼;坎纳膀胱府,后头痛也可以治疗。坎为四象之老阴 ,可降在上之浊阴。
脐针课件
![脐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23bea1087c24028915fc3ed.png)
脐带是胎儿的唯一供血器官, 唯一与母体连接的地方,所 有的营养物质由脐带输送
脐部的屏障功能最弱,敏感 度高,渗透力强,渗透性快, 易于药物穿透和吸收
现代医学证明,在脐血中有 大量的先天信息,提取造血 干细胞,可以治疗许多血液 系统的疑难病症。
《河图洛书》被称为华 夏文化之源头。《洛 书》:其数戴九履一, 左三右七,二四为肩, 六八为足(实为股), 五居于中
础,在八卦定位进针法中又分内八卦进针
法和外八卦进针法。
脐外八卦进针法
脐外八卦进针法是将人的肚脐看成一 个外八卦图,按八卦图相对应的人体 部位进行针刺。
《易.说卦》:“乾为首,坤为 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 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脐内八卦进针法
脐内八卦进针法是将人体脏器投射 到肚脐上,按八卦图正好与地图相反, 地图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而后天八卦图 则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 其二,在行脐针疗法时,上下左右方位是医生看 病人,绝非是病人本身的方位。比如肝病在左(震) 位,这是医生看病人时的方位,而在病人身上, 肝则在右位,这一点千万不可搞错
• 判断患者先天禀赋:脐孔的大小一般取决于胎儿时期与母体相连接的脐带的粗细,一般脐带越粗,脐眼 越大,先天充盈,个体强壮;反之脐眼越小,先天禀赋不足,个体赢弱。
震为肝,巽为胆,坤为脾,艮为胃,兑 为口(气管,肺),乾为大肠,离为心 (小肠),坎为肾(膀胱)
进针必有方向,下针须含补泻
在临床实践中常遇到同种疾病的各种不同类型 的病人,我们采用中医的八纲辨证法,分清阴 阳、虚实、表里、寒热,采用虚则补其母,实 则泻其子法,利用木、火、土、金、水五行之 中相生相克方法来补其不足,泻其有余。
八卦用8个符号乾,兑, 离,震,巽,坎,艮, 坤来解释天地万物
脐灸PPT介绍课件 中医养生适应症 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内容完整
![脐灸PPT介绍课件 中医养生适应症 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内容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7e54453f6c175f0e7dd1370d.png)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王瑞
开讲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
目录
引言 概述 适应症 操作流程
注意事项
引言
壹
在古代应用此法养生保健甚多,历代医家对 神阙穴抗衰保健功能推崇备至。如早在殷商 时期,巫医太乙真人和彭祖分别创有太乙真 人熏脐法和彭祖蒸脐法以补诸虚百损,防病 保健,强身延年。
参考资料
在添所本加有 的 穴 位 中 , 神 阙穴(即肚脐)是结构最 特殊,定位最明确的腧穴。 神阙穴既与奇经八脉及十 二经脉相连联,也通过十 二经脉与五脏六腑和全身 相通。其特殊性及与整体 联系的广泛性是其它任何 体穴所无法比拟的。《医 宗金鉴》明确指出神阙穴 能“主治百病”
-12-
操作流程
பைடு நூலகம்放置姜饼和艾柱
5 用75%乙醇在局部常规消毒后,将姜饼和艾柱放于相关穴位。
点燃艾柱
6 根据病人实际的情况,适当选择艾柱的数量,一般以3-5壮为例。
贴敷疗法
7 辨证论治,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药方。(见下页常见病
症的穴位贴敷疗法)
健康宣教
8 告诉患者相关注意事项,注意保暖。
-13-
-5-
贰 概述
概述
脐是人体先天之本源,因脐通百脉,脐 治百病。通过对脐灸温补,可补虚泻实, 治标固本。经脐部艾灸,不通过消化道的 吸收,肝脏的分解,肾脏的排泄,直接作 用与体内及病灶部位。脐灸既有供热、传 热、聚热、散热的快速反应,又有通经活 络的显著效果。既能沟通表里上下,加速 气血运行,又能安五脏、平六腑、养胃气、 守元气、保精气、提神气、驱邪气。把体 内的有害毒素排出体外,起到未病先防的 作用。 脐灸疗法:简、便、效、廉,安全可靠, 无毒副作用,被人们称为绿色环保疗法。
脐针临床实战解析
![脐针临床实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b4d4e14b0717fd5370cdc6c.png)
❖ 中医辨证:1、肝阳上亢2、痰蒙清窍3、气血亏 虚、4、瘀血阻络5、肝肾阴虚
❖ 内经: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 所见,懈怠安卧。---肾精亏虚
❖ 诸病源候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阳上亢、肝 风内动
---精品---
❖ 6、女,35岁。月经下不来引发头痛头晕,扎山 泽和水火既济,并在离位打枪马上见效,还有一 点头顶痛,打枪后马上好转。留针25分钟。次日 询问头不痛了,但例假还没下来。头痛头晕解决 了。病人很高兴,能工作了。
❖ 此病是冲脉血海有余,血热循经上扰而至。只要 月经顺畅而下,头痛即愈。高树中在《一针疗法》 中有举例,刺头维而愈。传统针灸取公孙一穴即 可,盖公孙八会穴之一,通冲脉也。此病例水火 即可,也可以坤坎两针。因坤坎皆主任脉,冲脉 伴肾经上行,冲任共主阴血。
❖ 眩晕多为肝实脾虚,经云“诸风掉眩属于肝”、朱氏曰“无痰不作 眩”,,景岳云“无虚不作眩”。震离坤,可泻肝实补脾虚化痰浊。
❖
1、阳明头痛---艮(辰、乾—戌)
❖
2、少阳头痛---巽(子,离—心胆别通)
❖
3、厥阴头痛---震(坎震、乾坎震)
❖
4、太阳头痛------精坎品(--- 申坎、申坎离)
与头痛相关卦位:
乾:为首 坎:为肾,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 离:洛书位9。为心,主神明,脑亦主神明。 随症加减: 震:肝,头顶痛。 巽:偏头痛。 辰:前头痛,胃经。 其他: 固定不移的多年头疼,太阳刺血,同侧小腿、足背刺血,后 头痛尾骶刺血。
❖ 朱丹溪:无痰不作眩---脾湿痰浊
❖ 张景岳:无虚不作眩---脾虚运化失职,肾虚不能
脐针临床案例分析
![脐针临床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cb8968f240c844768eaee3f.png)
编者:恶寒:外寒。感受寒邪,恶寒发热并见,得衣加被不缓解;
畏寒:内寒。自身阳气不足,怕冷,无发热,得衣加被缓解。
此病诊断为太阳病,取朱雀三针---巽离坤,加乾治疗便秘,甚好。
此病应因风寒而得,巽、坎两针,巽主风,坎主寒,生阳驱风去寒, 应该有效。
若用离乾两卦,可能也可以。因为离乾皆主头,皆为阳,离为火为日, 乾为天为老阳,且主大小肠,所以可以治疗头疼、身冷、便秘。
肩胛内侧寻红点刺血,下眼睑属胃经,足三趾肚点刺出血,一般可一 次而愈。
视力丧失 17、男,65岁,08年因脑出血遗有轻度运动功能
障碍,一周前自觉头部不适,视物不清,脑血管 造影显示脑血管瘤压迫视神经功能区,MIR显示大 面积脑梗,住院一周病情加重,后经朋友介绍来 我处就诊。该患来时左眼尚可模糊视物,右眼已 完全没有光感。脐针治疗,离位洛书打枪加震、 乾,针完后患者自觉视物改善,留针55分钟,起 针后患者左眼视物功能已明显改善,右眼已能看 清两米外的手指,可独立行走不需搀扶。
5、女,中年。头疼的厉害,连眼睛都不能睁 开,说话没有力气,躺在床上不想动弹。在 离位上冲着眉心的位置打枪,就一针,刚扎 下去她就睁开眼睛,说感觉到有股气上去, 马上就不疼了。15分钟取针,痊愈。
该患者可能是前头痛为主,不想睁眼,没有 力气,脾气虚,气血不能上荣于头。离打枪 效果明显,同时扎离有补脾的作用。
眩晕多为肝实脾虚,经云“诸风掉眩属于肝”、朱氏曰“无痰不作 眩”,,景岳云“无虚不作眩”。震离坤,可泻肝实补脾虚化痰浊。
余曾以内关、曲池、太冲、百会,治疗夏安园18号楼一八旬老太太几 十年年眩晕症,数次而愈,至今多年未犯。
震巽皆为肝胆,巽木旺火生土,震木生火,肝血济心血,效果持久。
8、女,4O岁,体胖,素有美尼尔氏病,二年来 以小柴胡汤、当归芍药散治之,有效。4月初,病 又患,在中医院静点川芎嗪一周,症缓而未愈。 查:震、巽位皱褶明显。取震动巽风皆落于肝, 病位于首。雷风相搏十乾。针乾位时病友诉有一 热流直冲头顶。留针25分钟。起针后诉头晕明显 减轻。次日告知已愈。
脐灸讲座ppt参考课件
![脐灸讲座ppt参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45761a90066f5335b812110.png)
综合以上所述,脐灸用于强直性脊柱 炎的康复治疗是有充分理论依据和实践 基础的。
2、具体操作:
施灸部位:神阙穴
面圈的制作:先以温开水调 面粉成圆圈状(周长约12cm, 粗约2cm),面圈的中间孔应 与患者本人脐孔大小一致 (直径约1.5cm),备用。
操作步骤:令患者仰卧位,充分暴露 脐部,用75%酒精在脐局部常规消毒后, 将面圈绕脐一周,然后取脐灸粉适量 (约8~10g),填满脐孔,用艾炷(直 径约2cm,高约2cm)置于药末上,连续 施灸10壮,约2h。灸后用医用胶布固封 脐中药末,2天后自行揭下,并用温开水 清洗脐部。每周治疗2次,连续治疗1个 月为1疗程
3、注意事项:
脐灸时可能由于火候掌 握不当而出现脐部起小水泡, 或个别患者有药物过敏现象。
处理:
(1)脐灸起泡过大时,及时放泡,消毒 发泡周围的皮肤保持清洁,预防感染。 如泡液多,可多次放泡。
(2)泡痂愈合缓慢时,增加放泡次数; 结合血常规情况,令患者调整高植物蛋 白饮食,或对症处理并注意休息。
在古代应用此法防病保健治疗甚多, 历代医家对神阙穴功能推崇备至。如早 在殷商时期,巫医太乙真人和彭祖分别 创有太乙真人熏脐法和彭祖蒸脐法以补 诸虚百损,防病保健,强身延年。
从解剖部位看:肚脐具有皮肤菲薄、 敏感度高、含有大量微血管、渗透性强、 吸收快等特点。是最敏感、最有利于药 物吸收和物理因子作用的部位之一。
(2)药物作用:
崇桂琴教授认为强脊的基本病机是肾精亏 虚,据此我采用补肾固精为基本组方原则,选 用峻猛生用,芳香走窜的药物,据AS患者疾病 的具体特点,经过大量临床实践筛选出五个较 为有效方剂。诸药配伍特点,补中有通,使补 而不滞,通中有补,使通而不伤正,共奏补肾 固精、化瘀降浊之功。现代药理研究亦表明, 诸药对盆腔,泌尿生殖系统,消化系统有良好 的作用。
脐疗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PPT课件
![脐疗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3da75d989eb172dec63b70a.png)
脐疗的功用及适应症
c、 调理冲任,温补下元: 冲任督带四脉与生殖及妇人的经带、胎、 产息息相关,故药物温脐可调理冲任, 固经安胎。临床用于阳痿、遗精、早泄 及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 滑胎、不孕等症。
脐疗的功用及适应症
d、通经活络,行气止痛: 脐通百脉,温热药贴脐后,能够通经活 络,理气活血,达到“通则不痛”。适 应于痹症,手足麻木及诸酸痛症。
脐敷治疗内科疾病
肾脏疾病的治疗 缓解尿毒症患者恶心呕吐 肾性腹水
脐敷治疗内科疾病
呼吸系统 咳嗽 慢性支气管炎 哮喘
脐敷治疗内科疾病
其他疾病 失眠 白细胞减少症 梅尼埃病 ……
脐敷治疗外科疾病
大多应用于治疗皮肤病与手术后的胃肠 道反应 荨麻疹 术后便秘、术后麻痹性肠梗阻 阑尾术后暂时性肠麻痹:肉桂、吴茱萸 各30克
脐疗的发展历史
春秋、战国时代《五十二病方》,汉代 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葛洪的《肘后备 急方》、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 宋代《太平圣惠方》、明朝龚廷贤的 《万病回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等均有记载。
脐疗的发展历史
现代:脐疗不论在理论上还是临床上都 得到了新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学工作 者注意到脐疗的神奇疗效,并运用现代 的高科技手段,探讨脐疗的治疗机制。
敷脐治疗内科疾病
敷脐疗法在内科疾病的治疗中应用很广, 尤其在治疗中下焦相关疾病方面, 可以起 到很好的效果。
敷脐治疗内科疾病
胃肠道疾病的治疗 胃痛:寒邪客胃-附子、肉桂、炮姜、小茴香、丁香、木香、香附、
吴茱萸各2克、麝香0.3克,生姜汁适量;脾胃虚寒-黄芪、党参各15克, 当归、白芍、白术、枳壳、生姜末10克,升麻、柴胡各6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朱丹溪:无痰不作眩---脾湿痰浊
❖ 张景岳:无虚不作眩---脾虚运化失职,肾虚不能 上充于脑
❖ 7、女,76岁,有眩晕史40多年,时发时停,发时难受致极,多方治 疗服药无效。2009年10月前来求治,观其病因是脾虚,经气不能上 达头部所致,脐针应扎健脾三针,正统之法为震、离、坤,但观脐震 位虚弱,巽位突出,坤位松弛且暗,断定有偏头胀之感,肝胆应生过 炎症或囊肿之疾,并腿部外侧偶有不适,又有便溏之症,询之确定无 疑,遂改扎巽、离、坤,又以指代针,点百会穴10分钟,100分钟后 起针,眩晕已除。
❖ 1、女,28岁。左侧太阳穴处偏头痛一个多礼拜,天天吃 止痛药也无济于事,疼得每晚都难以入睡,而致精神萎 靡,整天头脑晕乎乎昏沉沉的。因偏头痛归属于胆经, 遂扎了一针巽,她问:就扎一针怎么行?便嚷嚷着要帮她 多扎几针,我说那好吧,因其失眠严重,就又加了一针 寅,一针乾(主头),几分钟后曰头痛减轻,留针55分钟, 取针时已无明显不适感。昨天她白天休息,晚上特来告 诉我,头不痛了,而且晚上睡得很香,今天再问,已无 任何不适。
❖ 编者:恶寒:外寒。感受寒邪,恶寒发热并见,得衣加被不缓解;
❖
畏寒:内寒。自身阳气不足,怕冷,无发热,得衣加被缓解。
❖ 此病诊断为太阳病,取朱雀三针---巽离坤,加乾治疗便秘,甚好。
❖ 此病应因风寒而得,巽、坎两针,巽主风,坎主寒,生阳驱风去寒, 应该有效。
❖ 若用离乾两卦,可能也可以。因为离乾皆主头,皆为阳,离为火为日, 乾为天为老阳,且主大小肠,所以可以治疗头疼、身冷、便秘。
❖ 6、女,35岁。月经下不来引发头痛头晕,扎山 泽和水火既济,并在离位打枪马上见效,还有一 点头顶痛,打枪后马上好转。留针25分钟。次日 询问头不痛了,但例假还没下来。头痛头晕解决 了。病人很高兴,能工作了。
❖ 此病是冲脉血海有余,血热循经上扰而至。只要 月经顺畅而下,头痛即愈。高树中在《一针疗法》 中有举例,刺头维而愈。传统针灸取公孙一穴即 可,盖公孙八会穴之一,通冲脉也。此病例水火 即可,也可以坤坎两针。因坤坎皆主任脉,冲脉 伴肾经上行,冲任共主阴血。
❖ 5、女,中年。头疼的厉害,连眼睛都不能睁 开,说话没有力气,躺在床上不想动弹。在 离位上冲着眉心的位置打枪,就一针,刚扎 下去她就睁开眼睛,说感觉到有股气上去, 马上就不疼了。15分钟取针,痊愈。
❖ 该患者可能是前头痛为主,不想睁眼,没有 力气,脾气虚,气血不能上荣于头。离打枪 效果明显,同时扎离有补脾的作用。
❖ 山泽通气可以通畅经血,会有效。雷水解、地水 师都可以。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 顽固的头痛---久病必瘀
❖ 很多多年的头痛刺络放血效果较好。刺血部 位选择小腿少阳、阳明、太阳,足三阳经的 青紫色血管;太阳穴刺血。配合董氏奇穴的 灵骨大白、侧三侧下三、肾关。
眩晕
❖ 眩晕是患者自觉的症状,不是一种病,在多种病 中会有眩晕症状,如:颈椎病、高血压、耳石症。 眩:眼前发黑;晕:如乘车船,不见天日。常伴 有恶心呕吐出虚汗等。
❖ 中医辨证:1、肝阳上亢2、痰蒙清窍3、气血亏 虚、4、瘀血阻络5、肝肾阴虚
❖ 内经: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 所见,懈怠安卧。---肾精亏虚
❖ 3)、偏头痛传统针灸颞三针、太阳透率谷都很有效。
❖ 4、女,30岁,经常偏头痛,刻下左眉上方剧痛,左眼睁眼困难。盖 着棉被还全身发冷,感觉腰部和颈项部向里灌风。分析:偏头痛点在 胆经上,落脏在巽。全身发冷,感觉腰部和颈项部向里冒风,为太阳 病应取朱雀三针。
❖ 治疗: 当时为午时,取巽、离、坤,让其盖红色棉被。刚扎完针,正 要离开时,病人就说:腰部、颈项部的灌风消失了。留针1小时后, 全身发冷消失,偏头痛减轻。了解病人长期便秘后,加乾位一针(乾 为首,乾为大肠)。又留针一小时后,偏头痛完全消失。一次治愈, 回访未犯。
脐针临床实战解析
头痛
❖ 一、外感头痛1、风寒---朱雀三针
❖
2、风湿---巽离坤
❖
3、风热---巽坎
❖ 二、内伤头痛
❖
1、肝阳上亢---坎震、乾坎震
❖
2、血虚头痛---健脾三针
❖
3、肾虚头痛----补肾三针
❖
4、瘀血头痛---艮兑、坎离
❖
5、痰浊头痛---健脾三针
❖ 三、经络辨证
❖
1、阳明头痛---艮(辰、乾—戌)
❖ 眩晕多为肝实脾虚,经云“诸风掉眩属于肝”、朱氏曰“无痰不作 眩”,,景岳云“无虚不作眩”。震离坤,可泻肝实补脾虚化痰浊。
❖ 余曾以内关、曲池、太冲、百会,治疗夏安园18号楼一八旬老太太几 十年年眩晕症,数次而愈,至今多年未犯。
❖ 3、女,27岁,偏头痛,也只扎一针:巽,一次搞定。*分析: 偏头痛是胆经所主,故扎巽位。
❖ 1)、如果把头面看作八卦,则巽坤对应两侧太阳穴。(左 太阳,右太阴)。无论左右,凡偏头痛都可以取巽。
❖ 2)、十二地支子时亦为胆,且在坎位,在脏为肾,生髓主 脑。故坎(子时)治疗偏头疼;坎水可涵乙木,也可以治疗 顶头疼;坎纳膀胱府,后头痛也可以治疗。坎为四象之老阴, 可降在上之浊阴。
❖ 1)、太阳穴为经外奇穴,胆经、胃经、小肠经均巡行所 过。
❖ 2)、左太阳穴痛,巽可以。离、坤都可以用。
❖ 3)、本例兼有失眠,用寅一针,如果寅时失眠是可以的。 寅居于艮,为止,止痛,胃经经过太阳穴。本病如果用 坎离,头痛、失眠可以同时解决。坎离皆通于胆,且水 火交济。
❖ 2、男,51岁。两侧的太阳穴常年痛,观脐无异常,扎一针 巽位 。过了10分钟,我问患者头还痛吗,患者说不痛了! 第二天患者说头一直没痛,于是,巩固治疗了两次。
❖
2、少阳头痛---巽(子,离—心胆别通)
❖
3、厥阴头痛---震(坎震、乾坎震)
❖
4、太阳头痛---坎(申坎、申坎离)
与头痛相关卦位:
乾:为首 坎:为肾,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 离:洛书位9。为心,主神明,脑亦主神明。 随症加减: 震:肝,头顶痛。 巽:偏头痛。 辰:前头痛,胃经。 其他: 固定不移的多年头疼,太阳刺血,同侧小腿、足背刺血,后 头痛尾骶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