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湘教版新版必修一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 能力卷

合集下载

《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试卷及答案_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_湘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试卷及答案_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_湘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大陆漂移学说的观点,正确的是:A、大陆漂移是由地球内部的热力作用引起的B、大陆漂移是由全球性的冰川作用引起的C、大陆漂移是由地球转动产生的离心力引起的D、大陆漂移是由太阳和月亮的引力作用引起的2、下列地理现象中,不属于地质作用范畴的是:A、地壳运动引发的山脉隆起B、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岛C、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沙丘D、人类活动造成的土地沙漠化3、题干:以下哪种地质作用是导致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主要原因?A. 蒸发作用B. 地壳运动C. 地表风化D. 沉积作用4、题干:下列哪个现象最能说明地壳运动的存在?A. 矿物晶体的生长B. 河流的侵蚀作用C. 地表植被的生长D. 地震和火山活动5、下列哪些因素是形成山脉的主要原因?A、地壳的水平运动B、火山爆发C、地壳的垂直运动D、海平面的升降6、由于河流的侵蚀作用,下列哪种地形最为典型?A、冲积平原B、三角洲C、峡谷D、瀑布7、下列关于地壳与地幔的区别,说法错误的是:A、地壳较薄,厚度约为5-70千米;B、地幔是地球内部更加液态的部分,主要由硅酸盐岩石组成;C、地壳主要由矿物和岩石组成,且存在多种岩石类型;D、地幔的成分以硅酸盐为主,含有较多的金属元素。

8、以下关于板块构造说,哪一项是错误的?A、板块构造说认为地球的外壳是由多个岩石板块组成的;B、板块构造说认为板块在地球表面上移动,但移动速度很慢;C、板块构造说认为板块间的相互作用会引起地震和火山活动;D、板块构造说认为地球内部没有岩石圈的结构。

9、题干:地球表面的形态主要是由于下列哪个因素形成的?A、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衰变B、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和月球引力C、地球内部的地热和板块构造D、地球表面物质的沉积作用 10、题干:下列哪项是造成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主要因素?A、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衰变B、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和月球引力C、地球内部的地热和板块构造D、地球表面物质的沉积作用11、下列地貌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测评(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测评(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测评( 时间 :90 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 25 小题 , 每题 2 分, 共 50 分)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域, 包含山东省的东营、滨州和潍坊、德州、淄博、烟台市的部分地域。

读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表示图和黄河三角洲景观表示图, 达成第 1~3 题。

1. 三角洲与冲积扇是河流作用形成的重要地表形态, 对冲积扇、三角洲散布地点的表达, 正确的选项是()①冲积扇散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域②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邻近③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邻近④三角洲只散布在润湿、半润湿地域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②④2. 以下地貌中 , 与该河口三角洲形成原由同样的是()A. 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貌B. 台湾岛C.华北平原D. 喀斯专门貌3.最近几年来 , 因为入海泥沙减少 , 黄河三角洲增加速度显然减缓。

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的原由不包含()A. 黄土高原增强了水土保持工作B. 黄河中游水利枢纽的建设C.黄河入海水量减少, 输沙能力减弱D.黄河入海口的地点不确立分析第 1 题 , 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邻近; 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邻近, 故 C 项切合题意。

第作用 , 所以与该河口三角洲形成原由同样的是华北平原, 故 C 项切合题意。

第 3 题 , 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的原由是黄土高原增强了水土保持工作、黄河中游水利枢纽的建设、黄河入海水量减少等, 但黄河入海口的地点变化不影响黄河入海泥沙量, 故 D项切合题意。

答案 1.C 2.C 3.D以下图表示某条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

该河流两岸挨次散布着海拔不一样的四个平展面T0、T1、T2、T3, 平展面上均聚积着河流堆积砾石。

砾石的均匀粒径T3>T0>T2>T1。

洪水期河水仅能吞没T0。

据此达成第4~5 题。

4. 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展面是()A.T 0B.T 1C.T 2D.T 35. 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期间为()A.T 3形成期间B.T 2形成期间C.T1形成期间D.T0形成期间分析本组题主要考察了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 课时练习题及章末测验含答案解析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 课时练习题及章末测验含答案解析

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第一节流水地貌.......................................................................................................... - 1 - 第二节风成地貌........................................................................................................ - 10 - 第三节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 - 19 - 章末综合测验................................................................................................................ - 28 -第一节流水地貌基础训练一、正误判断题(共5题,每小题1分,共5分)1.长江三峡主要为“U”形谷。

(×)2.人们常常选择河流阶地作为居住和耕作的地方。

(√)3.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处,往往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4.泥石流发生的条件有地形陡峻、松散物质多和短时间有大量水流。

(√)5.滑坡、泥石流的发生都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

(×)二、选择题(共8题,每小题2分,共16分)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

读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景观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该河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U”形谷B.水流湍急C.为“V”形谷D.水深壁陡2.形成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流水溯源侵蚀B.流水侧蚀C.流水下切侵蚀D.冰川侵蚀【解析】1选A,2选C。

新教材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的表面形态阶段测试含答案

新教材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的表面形态阶段测试含答案

湘教版必修第一第二章地球的表面形态阶段测试一、单选题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河流上游剖面,甲、乙、丙、丁为四个海拔不同的平坦面,平坦面上的堆积物均为河流沉积物。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A.自东北流向西南B.自北流向南C.自东南流向西北D.自南流向北2.图中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A.甲B.乙C.丙D.丁3.图中任一级阶地的形成过程( )A.地壳稳定—流水下切B.地壳抬升—流水下切C.地壳下降—水位稳定D.地壳抬升—水位稳定左图为我国云南省某村局部等高线地形图,该村石灰岩广布,年平均气温13℃,年降水量1200毫米。

该村梯田呈碗碟状,远看像是螺丝上的螺纹,故称“螺丝田”,右图为“螺丝田”景观图。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形成“螺丝田”分布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为( )A.流水溶蚀B.冰川侵蚀C.风力侵蚀D.海浪侵蚀5.“螺丝田”分布区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 )A.热量不足B.降水稀少C.地表水不足D.植被覆盖率低6.促进“螺丝田”分布区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措施是( )A.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粮食产量B.适当修建梯田,发展旅游观光C.整体移民搬迁,留住绿水青山D.发展节水灌溉,减少土地盐碱化雅丹作为一种典型地貌,其奇特的相态特征吸引人们长期关注。

在新疆塔里木盆地东缘的罗布泊地区广泛分布着条形型岗,其上存在多个突起,这些实起呈现流钱型。

分布在同一个平台面上。

若将平台面以下由陡崖或陡坡国合起来的垄岗看作基座体,平台面以上的多个突起为雅开,就形成了数个雅丹分布在同一基座体上的现象,叫做雅丹共基座现象。

下图示意罗布泊地区的雅丹共基座现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罗布泊雅丹共基座景观分布区的盛行风风向主要是A.东南风B.西南风C.西北风D.东北风8.雅丹共基座景观的形成表明当地①存在抗风蚀强弱差异显著交错分布的地层②雅丹地貌处于形成过程初期阶段③盛行风风力大小有显著的季节变化④地质历史时期曾经长期分布河流或湖泊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下图为新月型移动沙丘示意图。

2023-2024学年 湘教版(2019)必修一第二章 地球的表面形态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 湘教版(2019)必修一第二章 地球的表面形态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湘教版(2019)必修一第二章地球的表面形态单元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抛物线状沙丘是在常年单向风或几个近似方向风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种风积地貌,形态特征与新月形沙丘相反,它的两个翼角(丘臂)指向上风向,迎风坡凹进,背风坡呈弧形凸出,轮廓呈抛物线状。

读库布齐沙漠南缘某抛物线形沙丘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是( )A.东风B.西风C.南风D.北风2、该抛物线形沙丘中以堆积作用为主的部位是( )A.甲、乙B.丙、丁C.甲、丁D.乙、丙拦门沙是位于河口区的泥沙堆积体(沙坎),塑造河口拦门沙的动力因素很复杂,但主要受径流与海流共同作用形成。

下图示意我国某河口区拦门沙甲、乙两时期位置变动。

据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甲时期的沙坎( )A.粗沙一侧以堆积为主,表明沙坎向外海移动B.粗沙一侧以侵蚀为主,表明沙坎向外海移动C.细沙一侧以侵蚀为主,表明沙坎向河口移动D.细沙一侧以堆积为主,表明沙坎向河口移动4、与甲相比,乙时期( )A.河口盐度上升B.河流流量增加C.潮流减弱D.地壳抬升5、如果该河口区位于珠江口,近年来沙坎最可能的运动状况及原因是( )A.向陆地移动,用水量增加,径流作用增强B.向外海移动,上游兴修水库,径流作用减弱C.向陆地移动,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D.向外海移动,气候变化,流域内降水增加尼亚加拉河自伊利湖流注五大湖中最下游的安大略湖,全长约56千米,以水量大、水质清、水流快著称,是世界上含沙量最低的河流之一。

流程约经一半有一处宽大的陡崖即为尼亚加拉瀑布所在地。

观测发现,该瀑布位置不断移动。

下图示意不同年份该瀑布边界线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PQ两点水面海拔( )A.汛期时P>QB.枯水期时P>QC.全年Q>PD.全年P>Q7、造成尼亚加拉瀑布不断移动的最主要地质作用是( )A.冰川侵蚀B.流水侵蚀C.冰川沉积D.流水沉积8、尼亚加拉河河水含沙量极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河流流速B.河流径流量C.湖泊影响D.冰川作用下图中,呼伦湖位于呼伦贝尔草原西部(图a),湖内有30余个泉点出露,其东岸、南岸有河流注入,是内蒙古第一大湖,被誉为“草原之肾”。

新教材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的表面形态》检测题含答案

新教材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的表面形态》检测题含答案
27.(1)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2)暴雨、洪涝;暴雨和洪水对地表侵蚀强度大,形成的径流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泥沙在该区域沉积。
(3)水流流出山口,地势趋于平缓,水流变慢,泥沙淤积,形成冲积扇。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
(4)在上游河谷形成流水侵蚀地貌,河谷呈"V"字型,多峡谷、急流与瀑布;在下游河谷形成流水沉积地貌,河谷宽浅,河中多沙洲、江心岛,河口出现三角洲等。
C.岩石具有层理构造D.岩石具有可溶性
3.图中a、b、c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A.流水侵蚀作用B.化学沉积作用
C.化学溶蚀作用D.风力侵蚀作用
4.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a、b、c、d代表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
A.岩浆冷却、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B.外力作用、岩浆冷却、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A.含盐量高B.来沙量多C.水位高D.径流量大
23.该河口由乙时期到甲时期的转变可能出现在
A.2月B.4月C.6月D.8月
24.关于拦门沙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增强海水的自净能力
B.利于河流泄沙排洪
C.细泥沙主要分布于背流坡一侧
D.季风会加快拦门沙由乙时期向甲时期转变
潮沟是落潮时海水在滩涂上冲刷而成的沟槽,右图为典型潮沟形态及分布区位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1.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风力堆积流水侵蚀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C.风力堆积、风力侵蚀D.流水堆积、流水侵蚀
拦门沙是位于河口区的泥沙堆积体(沙坎),主要受径流与海洋共同作用形成。下图为我国华南某河口区拦门沙甲、乙两时期位置变动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达标检测—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达标检测—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二章达标检测(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下图中①为常年有河水的河床,②为洪水期被淹没,枯水期出露的河漫滩,③为相对高度高于洪水期河流水位的阶地。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阶地一般是由河漫滩发育而来的,当原来的河漫滩高出河流洪水期水位时便形成阶地。

下列最可能属于河漫滩发育成阶地的条件是( )A.泥沙大量堆积B.地壳下降C.河流流量减小D.冰碛物堆积2.河谷的右侧较为陡峭,河谷的左侧较为和缓,这种河谷称为“不对称河谷”。

“不对称河谷”一般分布在(深度解析)A.河流瀑布处B.河流V形谷处C.河流中游河曲处D.河流入海口处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主要成因是( )A.风力侵蚀作用B.流水侵蚀作用C.风化作用D.冰川侵蚀作用4.埃及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其主要原因是( )A.雨水侵蚀和溶蚀作用B.喀斯特作用C.海蚀作用D.风化和风蚀作用下图为空中鸟瞰的某地貌景观图。

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5.该地貌的名称是( )A.沙丘B.沙滩C.三角洲D.冲积扇6.该地貌的主要成因是( )A.流水搬运B.流水堆积C.海浪堆积D.风力堆积7.该地貌多位于( )A.河流出山口B.滨海平原C.大河入海口D.干旱地区灌草丛沙堆发育的增长期称为风影沙丘。

不同植被形成的风影沙丘的长度、宽度、高度不同。

下左图示意我国西北地区某灌木形成的风影沙丘,下右图示意该灌木植株高度与沙丘体积的相关性。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8.风影沙丘的形成是因为( )A.沙丘在移动时遇灌丛阻挡不断增长B.灌丛后的沙地因风力侵蚀弱而逐渐高于周边C.风沙在灌丛向风一侧被拦截、堆积D.风沙在灌丛背风一侧因搬运减弱而堆积9.若因过度樵采导致灌丛被破坏,则风影沙丘将( )A.向西南方向移动B.向东南方向移动C.几乎不会变化D.增长速度加快下图中的甲图是上海豫园名石“玉玲珑”,乙图是台湾东北海岸最著名的海岸怪石“女王头”。

高中地理新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地理新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测试题(附答案)

⾼中地理新湘教版必修⼀第⼆章地球表⾯形态测试题(附答案)第⼆章地理试卷⼀.单项选择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符合题⽬要求。

每⼩题2分,共60分。

)读“河流的演变过程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阶段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a为沟⾕,常形成侧蚀和溯源侵蚀B.b阶段时,河流在凹岸堆积,在凸岸侵蚀C.c阶段时,河⾕出现连续的河湾,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上游D.b为成熟的河⾕,横剖⾯呈槽形2、a阶段河⾕地貌⼀般发育在()A.⾼原和⼭地B.河流弯曲处C.河流的下游D.河流⼊海⼝下图⽰意我国南⽅某河流上游剖⾯,甲、⼄、丙、丁为四个海拔不同的平坦⾯,平坦⾯上的堆积物均为河流沉积物.据此完成3--5 题。

3、图中河流的流向是A. 向东北流向西南B.向北流向南C.向东南流向西北D. ⾃南流向北4、图中⾯积仍在扩⼤的平坦⾯是A.甲B.⼄ c.丙 D. 丁5. 图中⽔⼟流失最严重的时期是A.甲形成时期B.⼄形成时期c.丙形成时期 D.丁形成时期洪积扇是河流、沟⾕的洪⽔流出⼭⼝进⼊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流搬运能⼒降低,碎屑物质堆积⽽形成的扇形堆积体。

如图⽰意贺兰⼭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为主,贺兰⼭东麓南部⼤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第6--7题。

6.贺兰⼭东麓洪积扇集中连⽚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东坡()A.坡度和缓 B.岩⽯裸露C.河流、沟⾕众多 D.降⽔集中7.与其他洪积扇相⽐,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较少的主要原因是①降⽔较少②⼭地相对⾼度较⼩③河流较长④风化物粒径较⼩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地质⼯作者对我国某河流的⼀个横断⾯开展科学考察,下图⽰意借助现代技术推测出该断⾯河流⽔位及岩层(沉积岩)的变化过程。

图中实线表⽰河流⽔位,虚线表⽰甲、⼄、丙三个岩层上界⾯⾼,甲虚线同时也地表⾼度表⽰。

据此完成8--10题。

8.近6万年以来,该横断⾯处河流以()A.沉积作⽤为主B.搬运作⽤为主C.侵蚀作⽤为主D.固结成岩作⽤为主9.近3万年以来,该横断⾯处发育的地貌类型是()A.峡⾕B.洪积平原C.冲积扇D.三⾓洲10.该河流最有可能位于()A.青藏⾼原B.东北平原C.云贵⾼原D.江淮地区下图⽰意青藏⾼原北部库赛湖的地理位置及该湖泊中M点的湖底沉积物剖⾯。

新教材湘教版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表面形态单元检测含答案

新教材湘教版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表面形态单元检测含答案

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地球的表面形态单元检测一、单选题1.图示地貌( )①迎风坡坡度陡②背风坡坡度陡③为风成地貌④为流水地貌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2.若图中甲坡朝向东北方向,则该地的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A .西北风B .东南风C .东北风D .西南风读人民币版面图案,回答下面小题。

A .不识真面目,身在此山中B .C .山在两岸走,人在画中游D . 4.关于该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形成该地貌的外营力主要是冰川C .该地地势起伏破碎,陆路交通不便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远上白云间,孤城万仞山 B .甲地岩石破碎,常形成"风蚀蘑菇”等景观 D .乙地往往会形成三角洲、石林、石笋等景观 下图为我国某地貌景观素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貌发育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选项中,描述该地区景观的是( )珠峰对于登山爱好者来说,具有无限的魅力。

中国登山队多次顺利登顶珠峰,为中国人赢得了荣誉。

据此A .①B .②C .③D .④8.与该地貌景观形成原因相似的是( )9.有关地貌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读下面“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该地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A .冰川侵蚀B .流水溶蚀6.该景观地貌的主要特点是( )A .奇峰林立,地表崎岖C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C .风力侵蚀D .海浪侵蚀 B .冰川广布,河流众多 D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A .峡谷B .峡湾C . 雅丹地貌D .丹霞地貌A .岩溶地貌主要分布在石英岩广布的地区B ."V”字形河谷是典型的河流沉积地貌C .海岸地貌中的海滩地势都非常平坦D .沙丘是风沙堆积地貌其缓坡是迎风坡完成下面小题。

”7.当登顶珠峰时,最可能看到的地貌景观是( )10.图中甲处为()A.发育于山前的河漫滩平原B.发育于山前的洪积-冲积平原C.发育于河流中下游的洪积扇D.发育于山前的三角洲平原11.从甲一乙一丙处,河流堆积物特点是()A.颗粒大小不分,杂乱地堆积B.堆积物质依次由大到小,由重到轻C.堆积物质依次由小到大,由轻到重D.甲一乙,堆积物质由小到大,乙一丙则由大到小下图示意某地常见的地貌简图。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章末检测湘教版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章末检测湘教版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章末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内河航运船舶航道的区位选择要根据水流的速度、泥沙沉积的实际情况而定,应尽可能实现节省能源、降低运费成本等效益最大化。

如图为某河流航运图。

依据图中信息,完成1~2题。

1.假如河流自东向西流,那么该河流域位于( )A.北半球B.南半球C.东半球D.西半球2.假如该图是长江上海—武汉航道,那么货船从武汉港装载50万吨钢材运往上海港时,选择的航道及其原因是( )A.A航道水流平稳,航运安全B.B航道河流含沙量小,阻力小C.A航道航道宽阔,水深流急D.B航道靠近河岸,基础设施完善青藏铁路那曲段沿线荒漠化、沙害严重,铁路路基易遭受风蚀或沙埋,为了保障铁路安全运营,采取路基覆盖碎石、地面平铺卵砾石方格的方式。

如图为石方格沙障示意图(单位:米)。

据此完成3~4题。

3.青藏铁路那曲段采用路基覆盖碎石、地面平铺卵砾石方格方式防沙的原因有( )①自然环境恶劣,植物难以成活②人造旅游景观,增加旅游资源③太阳辐射强,人工合成材料寿命短④就地取材,坚固耐久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青藏铁路那曲段石方格沙障的作用主要是( )①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②减弱蒸发,利于植物生长③产生高原热岛效应,增加温度④增强蒸发,提高降水量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右图是“山岳冰川地貌组合图”。

读图,完成5~6题。

5.我国现代冰川地貌主要分布在( )A.黄土高原B.云贵高原C.青藏及西北的高山地区D.大兴安岭山地6.图中Ⅰ、Ⅱ、Ⅲ、Ⅳ符号,代表冰川沉积地貌的是( )A.ⅠB.ⅡC.ⅢD.Ⅳ福建平潭岛东北部的沙地底村北部分布着一座巨大沙丘,沙丘与村庄近在咫尺(如图)。

岛上常年盛行东北风,风力6~7级。

据此完成7~8题。

7.该沙丘的沙源最可能来自( )A.河流沉积出露河床B.海滨的沙滩C.岩石就地风化D.人为堆积8.形成该沙丘的直接原因最可能是( )A.海水堆积B.流水堆积C.冰川堆积D.风力堆积狼巷迷谷风景区,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城东南30公里处,是世界性的岩溶迷宫,展示了岩溶发育的低级外形。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单元检测试卷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单元检测试卷

A.岩浆活动
B.风力堆积
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
6.下列地貌与材料所述的“蜂巢”形成作用相同的是( )
A.沙丘
B.火山锥
C.冲积扇
D.风蚀洼地
【解析】5选C,6选D。第5题,由材料可知,“蜂巢”地貌是花岗岩岩体被侵蚀后形成,所以这种地貌是一种
外力侵蚀地貌。此地貌位于河西走廊,这里气候干旱,降水少,风力大,故判断此地貌是受风力侵蚀而成,而
A.流水的侵蚀作用
B.风力的搬运作用
C.流水的堆积作用
D.风力的堆积作用
2.图中甲地的大面积沙丘,其泥沙的主要来源地是( )
A.冬季裸露的河滩
B.河流以南的山地
C.河流以北的山地
D.PQ河段的上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1选C,2选A。第1题,PQ段位于上游,河流流速快,侵蚀、搬运能力强,挟带泥沙量大;QR 段地势平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沉积,形成沙洲。第2题,据甲地沙丘形状,可知形成甲地沙丘的 风向为偏北风,读图可知,甲地东北方河谷宽阔,有大量沙洲,该段河流所在河谷冬季盛行偏北风, 雅鲁藏布江冬季为枯水期,大片河滩裸露,偏北风将沙搬运至甲处,甲处南部为山地,因山地阻挡, 风速减小,风力沉积形成沙丘。
A.冰川堆积
B.冰川侵蚀
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11选A,12选B。第11题,幺妹峰海拔为6 250米,发育有现代山岳冰川,多角峰、刃脊,这 些是冰川侵蚀地貌。图中岩层层理构造明显,不是火山地貌。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 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此 处流水作用较弱。丹霞地貌看上去呈红色,是红色砂砾岩经过长期的风化剥离以及流水的侵蚀 作用形成的山峰和奇岩怪石的特殊地貌,此处位于高大山脉顶部,不是丹霞地貌。第12题,冰川 沉积作用是在冰川运动中或消融时因搬运能力降低,而将其挟带的各种岩石碎屑沉积下来的堆 积作用,冰川沉积作用山顶较少出现。在地球重力作用下,高处的冰川会缓慢地向低处滑动,冰 川的侵蚀力主要依赖于所挟的坚硬岩块,与冰川一起运动,在强大的挤压下而表现出巨大的侵 蚀作用,冰川强大的侵蚀作用而造成的冰蚀地貌有冰斗、刃脊、角峰、“U”形谷。顶部有现 代山岳冰川,风力侵蚀、流水侵蚀较弱。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1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1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3小题每题3分共计39分)1.(1)形成这些奇岩怪石的主要作用是()1.(2)造成开罗附近“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 流水堆积B. 风力堆积C. 冰川侵蚀D. 海浪侵蚀【答案】D【解析】(1)根据材料可知这些奇岩怪石位于海边主要是由海浪侵蚀形成的这些奇岩怪石是外力在岩石上“雕琢”而形成不可能是由流水堆积和风力堆积形成的故D正确AB错误这些景观位于台湾省地处热带不可能是由冰川侵蚀形成 C错误故选D【答案】D【解析】(2)开罗地处热带不可能出现冰川“狮身人面像”所在地点并不临海不可能受到海浪侵蚀作用影响“狮身人面像”是雕塑河流不可能侵蚀其面部且该景观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河流侵蚀作用可能性小该地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少以风化和风蚀作用为主故D正确 ABC错误故选D2.(1)壶穴形成的季节是()2.(2)图中壶穴形成的过程是()2.(3)壶穴形成过程中作用最小的因素是()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答案】B【解析】(1)读材料可知壶穴又称“瓯穴” 是指流水对基岩表面侵蚀而形成的凹坑主要是涡流或水流携带砾石或粗沉积物研磨基岩河床形成的说明壶穴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贵州绥阳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流水侵蚀作用强故壶穴形成的季节是夏季故选B【答案】C【解析】(2)读材料可知壶穴形成演化分为三个阶段“碟”型壶穴形成阶段“倒Ω”型壶穴发育阶段“锅”型壶穴发育阶段故选C【答案】A【解析】(3)由材料可知壶穴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流水侵蚀作用流水侵蚀与降水量、地势、基岩性质关系密切与气温关系较小3.(1)导致图中河道相通的主要外力作用是()3.(2)河流自然截弯取直可以()A. 流水侵蚀B. 风力侵蚀C. 流水沉积D. 地壳下陷【答案】A【解析】(1)弯曲河道往往凹岸侵蚀凸岸沉积图中河道相通的位置位于河流的凹岸两个弯曲处的凹岸不断受到侵蚀随着侵蚀持续发展两个凹岸相隔越来越近最终相连形成相对平直的河道因此导致图中河道相通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作用故选A【答案】B【解析】(2)河流裁弯取直后河水可以直接由取直后的河道流走水流速度增加减少其在弯道处滞留的时间不利于河道淤积有利于洪水快速排泄从而减弱洪水灾害 B正确AD错误河流自然截弯取直后河道长度变短因此会减少航运距离 C错误故选B4.(1)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沿M-N的河床和水流特征的是()4.(2)以下关于这种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B.C.D.【答案】A【解析】(1)河水流经弯道时在离心力的影响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流速快故而表现为侵蚀而底部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水流上升速度慢表现为堆积即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由图中看出 M岸为河流凹岸受流水侵蚀作用明显河谷较深河床坡度较大 N岸为河流凸岸受流水堆积作用明显河谷较浅河床坡度较小故A正确 BCD错误故选A【解析】(2)在河道弯曲的地方水流受离心力的影响都要偏向凹岸 M岸侵蚀 N岸堆积 A错误这种河段多分布在地形平坦的地区 B错误该河道弯曲不利于航行 C错误这种河道发展的结果是“裁弯取直” D正确故选D5.(1)关于图中各地形成的地貌类型说法正确的是()5.(2)C地比A地更容易发展成为城市理由是C地()①水源充足植被茂盛环境好②靠海可以发展河海联运③地形复杂多样可以发展多种产业④地势平坦开阔5.(3)夏季 A处的河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量增多其原因最有可能是()A. 河流冲刷力右岸比左岸弱B. A地多为V形河谷C. C地为冲积平原D. B地为三角洲平原【答案】B【解析】(1)从材料可知河流位于北半球水流向右偏河流冲刷力右岸比左岸强故A 错误 A地坡度大水流速度快流水侵蚀作用强以下蚀为主河谷多为Ⅴ形河谷 B正确 C 地为河口三角洲 C错误 B地为冲积平原 D错误故选B【答案】C【解析】(2)C地比A地更容易发展成为城市理由是C地靠海可以发展河海联运交通条件好地形平坦开阔利于城市建设 C正确 A地水源也比较充足植被茂盛环境好地形复杂多样可以发展多种农业但不是利于建设城市故选C【答案】D【解析】(3)读图可知该河为外流河降水是其主要补给方式夏季 A处的河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量增多其原因最可能是气候变暖降水增多 D正确流速对水量增加无影响树木减少降水量一般减少没有信息显示与地壳活动有关 ABC错误故选D6.(1)下列对冲积扇、三角洲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冲积扇仅分布在干旱地区②三角洲仅分布在湿润地区③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④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附近6.(2)与冲积扇相比三角洲地区()①地形平坦汊流较少②海浪作用明显③土壤肥沃气候温和④多沙洲、沙岛发育A. ①②B. ③④【解析】(1)冲积扇是河流流出山口形成的堆积地貌干旱地区、湿润地区等均分布有冲积扇地貌景观三角洲是河流入海或入湖时在河口处形成的地貌类型干旱地区、湿润地区等均分布有三角洲地貌景观③④正确故选B【答案】C【解析】(2)由所学可知三角洲多分布在沿海地区故三角洲地区海浪作用明显多沙洲沙岛发育②④正确故选C7.(1)与河漫滩地貌形成有关的是()7.(2)在沙滩边缘处沙子的粒径最小的部位是()A. 河流流量大B. 地形平坦C. 位于北半球D. 地壳上升【答案】B【解析】(1)地形平坦河流落差小流速慢侧蚀作用强因此易形成河流弯曲在河流弯曲处凹岸侵蚀强、凸岸堆积强凸岸处泥沙堆积形成河漫滩故选B【答案】D【解析】(2)由材料可知河漫滩是河流的横向迁移形成的因此沙子粒径越小被搬运的越远越远离河中心根据河流流向可知粒径最小的部位是④故选D8.(1)导致图中②阶段虚线处河道相连通的主要地质作用是()8.(2)河流自然截弯取直可以()A. 流水侵蚀B. 流水搬运C. 流水沉积D. 地壳下陷【答案】A【解析】(1)弯曲河道往往凹岸侵蚀凸岸沉积虚线框内两个弯曲处的凹岸不断受到侵蚀随着侵蚀持续发展两个凹岸相隔越来越近最终相连形成相对平直的河道因此导致图中②阶段虚线处河道相连通的主要地质作用是流水侵蚀作用故选A【答案】B【解析】(2)河流截弯取直后河水可以直接由取直后河道流走水流速度增加减少其在弯道处滞留的时间水流速度增加有利于洪水快速排泄从而减弱洪水灾害 B对排除A 河流自然截弯取直后河道长度变短因此会减少航运距离排除C河流截弯取直后流水速度增加河道不易淤积排除D故选B9.(1)图示砾石景观常见于大河的()9.(2)下列地貌形态中与图中砾石滩成因最为相似的是()D. 入海口处【答案】B【解析】(1)图示砾石景观属于颗粒较大的沉积物景观常见于流速较快的大河中游凸岸凸岸是沉积岸可能有砾石沉积形成 B对下游泥滩沉积物颗粒细小砾石沉积很少 A错凹岸是侵蚀岸没有沉积物堆积 C错入海口多是泥沙沉积形成的三角洲景观泥沙沉积物颗粒较细砾石沉积很少 D错故选B【答案】C【解析】(2)风蚀蘑菇由风力侵蚀形成 A错误移动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 B错误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可知图中砾石滩成因是外力沉积作用在河流凸岸形成冲积扇是河流沉积作用形成成因相似 C正确花岗岩风化球是风化作用形成的 D错误故选C10.(1)图中所示的怒江河段常见的河流地貌是()10.(2)该地貌形成作用表述正确的是()A. 峡谷B. 三角洲C. 河漫滩平原D. 沙丘【答案】A【解析】(1)图中所示怒江河段为上游河段流水侵蚀作用显著多峡谷故A正确 BCD 错误故选A【答案】C【解析】(2)峡谷是指谷坡陡峻、深度大于宽度的山谷它通常发育在构造运动抬升和谷坡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段当地面抬升速度与下切作用协调时最易形成峡谷因此峡谷是流水下切侵蚀形成而不是侧蚀风力堆积、流水堆积不能形成峡谷故C正确 ABD错误故选C11.(1)图中四位置河水流速最快、侵蚀较强的是()11.(2)据材料分析河漫滩发育较好的河流是()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A【解析】(1)河漫滩形成的一侧应该是侵蚀较轻的一侧排除丙、丁甲乙两处相比由于甲在表层乙在深层表层水流速度快侵蚀作用较强排除乙故选A【答案】D河流由于河床坡度较小流速较慢沉积作用更强因而平原水位季节变化大的河流河漫滩发育较好故选D12.(1)有关该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12.(2)沿L₁—L₂所作河流剖面最有可能与右图剖面相一致的是()A. 实线所示河岸形成时间较早B. 河岸线的变迁与地转偏向力无关C. 该河段以侵蚀作用为主D. 该类河段一般发育于河流的上游【答案】A【解析】(1)河流凸岸堆积凹岸侵蚀所以实线所示河岸形成的时间较早 A正确河岸的变迁大体上受地转偏向力和河水惯性的影响北半球右岸冲刷严重南半球左岸冲刷严重河流转弯地区受河水惯性冲刷的影响较大 B错误该河段既有侵蚀又有堆积 C错误该河段河道弯曲泥沙淤积和冲刷改变河道以侧蚀为主一般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 D 错误故选A【答案】B【解析】(2)在河岸弯曲处由于受水流的冲刷凹岸河床较深凸岸往往形成河漫滩河床较浅图中L₁为凹岸河床较深L₂为凸岸河床较浅结合选项剖面图②正确故B项正确故选B13.(1)九段沙的形成原因是()13.(2)据图可知九段沙生长的方向是()13.(3)近年来九段沙生长速度变慢主要原因是()A. 风力堆积作用B. 海水堆积作用C. 河流侵蚀作用D. 河流堆积作用【答案】D【解析】(1)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段沙位于长江入海口河口附近水流变缓河流携带的泥沙堆积下来形成河口沙洲(九段沙)故选D【答案】A【解析】(2)据图中等深线的走向可知九段沙向东生长故选A【答案】D【解析】(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年来上游建设了三峡大坝大坝有拦水拦沙的作用使得到达长江口的泥沙减少九段沙生长速度变慢故选D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14.(1)写出图中各地貌的名称甲________ 乙________ 丙________ 丁________14.(2)写出图中各地貌的形成原因甲 ________ 乙 ________ 丙 ________ 丁 ________A.沙粒在D坡一侧被搬运在C坡一侧沉积B.D坡风力大于C坡C.C坡一侧为迎风坡D.若图中沙丘继续前移图中小树将被掩埋14.(4)丁图地貌一般形成于河流________处图中自A到B沉积物颗粒逐渐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14.(5)在丙图地貌区农耕区多分布在面积较大的________ 当地人称之为________ 分析在这里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答案】(1)沙丘, 海蚀拱桥, 峰林, 冲(洪)积扇【解析】(1)据图景观特征可知甲位于沙漠地区景观为沙丘乙被海水包围形似拱桥为海蚀拱桥丙地表岩石突起如林为峰林丁位于山口形似扇子为冲积扇【答案】(2)风力堆积, 海浪侵蚀, 流水侵蚀(溶蚀), 流水堆积【解析】(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为沙丘主要是由于风力堆积作用形成乙为海蚀拱桥是由海浪侵蚀作用形成丙为峰林流水溶蚀作用形成丁为冲积扇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答案】(3)C【解析】(3)据图甲可知沙丘缓坡一侧为迎风坡即D为迎风坡 C为背风坡沙粒在D 坡一侧被搬运在C坡一侧沉积流动沙丘迎风坡风力大 AB正确 C错误图示沙丘由D向C移动继续前移会把小树掩埋 D正确故选C【答案】(4)出山口, 减小, 河流冲出山口后流速逐渐降低颗粒大的沉积物先沉积颗粒小的沉积物后沉积【解析】(4)分析可知丁为冲积扇冲积扇形成于河流出山口处河流冲出山口后流速逐渐降低颗粒大的沉积物先沉积颗粒小的沉积物后沉积【答案】(5)洼地, 坝子, 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灌溉便利【解析】(5)在喀斯特地貌区由于地势崎岖不平故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地势较平的洼地当地人们称为“坝子” 原因应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方面考虑15.(1)指出影响图中扇三角洲面积大小及形态的因素15.(2)根据甲处沉积物粒径变化特点推断扇三角洲发育过程中沉积方式的变化特点并说明理由15.(3)辫状河流多发育在山区或河流上游起伏较小河段以及较平坦的冲积扇上河道较多经多次分叉和汇聚在数不清的大小沙洲间来回摇摆分分合合最终形成相互交织的状态试描述图中辫状河流的形成过程【答案】(1)河流含沙量山麓地形地貌沿岸风浪大小等【解析】(1)山脚地形地貌对三角洲形态影响较大河流含沙量多少直接会影响到三角洲地貌形成沿岸风浪会影响到泥沙沉积方位【答案】(2)特点先进积后退积理由早期沉积物粒径自下而上由小到大说明三角洲前缘不断向前延伸河流的搬运能力不断增强为进积后期沉积物粒径自下而上由大变小说明三角洲不断后退河流的搬运能力减弱为退积【解析】(2)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早期沉积物粒径自下而上由小到大说明三角洲前缘不断向前延伸河流的搬运能力不断增强为进积后期沉积物粒径自下而上由大变【答案】(3)上游地势起伏大流速快侵蚀和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泥沙在河床平坦开阔处流速减慢泥沙大量沉积形成沙洲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期沙洲凸显沙洲将河流水道阻挡致其分叉形成辫状河流【解析】(3)辫状河流的形成主要是河流多次改道的结果辫状河流主要分布在冲积扇底部此部位地势较低平上游地势起伏大流速快侵蚀和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泥沙在河床平坦开阔处流速减慢泥沙大量沉积形成沙洲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期沙洲凸显沙洲将河流水道阻挡致其分叉形成辫状河流16.(1)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上图中A河段河谷剖面的是________ 该河段主要的河流侵蚀作用是_________和________16.(2)上图中河岸D、E最有可能形成浅滩的是________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3)若河流A段的纵剖面如上右图所示则形成的地理景观最有可能是()A.“U”型谷B.喀斯特溶洞C.河流瀑布D.河口三角洲16.(4)若图示河流位于北半球河口的沙洲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与河流的左岸还是右岸相连?为什么?【答案】(1)乙, 溯源侵蚀, 下蚀【解析】(1)河流的上游靠近发源地 A处因落差大、水流急故侵蚀作用为溯源侵蚀、下蚀而下游河段因落差小、水流缓故侵蚀作用为侧蚀【答案】(2)D, 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侧蚀作用强烈往往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解析】(2)读图可知图中DE位于河流曲流处受流水惯性作用凹岸(E处)以侵蚀作用为主凸岸(D处)以沉积为主形成浅滩【答案】(3)C【解析】(3)读图可知 A河段因岩石的质地不同而发生了差异性侵蚀容易形成瀑布景观【答案】(4)与左岸相连因为北半球的河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右岸水流急冲刷严重因此在河口处沉积的泥沙与左岸相连【解析】(4)因为北半球的河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右岸水流急冲刷严重因此在河口处沉积的泥沙与左岸相连。

新教材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的表面形态同步训练含答案

新教材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的表面形态同步训练含答案

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地球的表面形态同步训练一、单选题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A.侵蚀、搬运、堆积B.搬运、侵蚀、堆积C.侵蚀、堆积、搬运D.堆积、搬运、侵蚀2.图中d农业区和c城区,最有可能分别位于何种地貌()A.瀑布、三角洲平原B.冲积扇、三角洲平原C.三角洲平原、沉积平原D.河漫滩平原、冲积扇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共同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在2007年6月27日第三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全票通过,成功跻身世界自然遗产之列。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导致图中溶洞形成的因素是()A.风力侵蚀作用B.风力堆积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流水堆积作用4.导致图中石柱形成的因素是()A.风力侵蚀作用B.风力堆积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流水堆积作用5.重庆武隆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的典型代表之一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如图示意该地三维地质模型。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关于图示区域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羊水河出露的地层晚于中石院天坑B.大嘴山和三帽山均为断块山C.乌江流域地壳运动活跃易发生地震D.仙女山的地质构造属于向斜蛇曲是像蛇一样蜿蜒的河流地貌。

下图为山西永和黄河蛇曲景观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永和黄河蛇曲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冰川运动B.断裂下陷C.流水作用D.风力作用7.甲、乙两处对应的外力作用为()A.甲—侵蚀作用、乙—堆积作用B.甲—侵蚀作用、乙—侵蚀作用C.甲—堆积作用、乙—堆积作用D.甲—堆积作用、乙—侵蚀作用下图为巴西兰索玛朗汉斯国家公园每年雨季出现的“白沙碧水”奇观(照片是面向北方拍摄的被白色沙丘围绕的淡水湖泊群),此地位于该国东北部的某河河口附近。

下图是该地区降水资料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上图中所示景观最佳观赏时间是()A.12、1月B.3、4月C.7、8月D.10、11月9.河口附近的白沙受定向风吹拂形成新月形沙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迎风坡坡陡B.背风坡坡缓C.该地定向风为西南风D.两翼指向下风向读我国太行山脉东侧和西侧的交通和城市分布图,完成下列两题。

_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表面形态综合检测卷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_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表面形态综合检测卷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综合检测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图1为我国两区域景观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图11.塑造甲、乙两区域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流水侵蚀、流水堆积B.流水侵蚀、流水搬运C.流水堆积、流水搬运D.流水堆积、流水侵蚀2.乙所示区域一般多分布在河流( )A.下游河段B.中游河段C.上游河段D.河流源地【答案】1.D 2.C [解析]第1题,图甲中河流水流平缓,河运繁忙,应是下游冲积平原地区,外力作用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

图乙中谷深流急,位于上游地区,以流水侵蚀为主。

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乙所示区域一般多分布在河流的上游河段。

河谷是指流水侵蚀所成的地貌。

图2为河谷发育的各阶段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3~4题。

①②③④图23.按照河谷的发育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A.③④①②B.④③②①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4.关于河谷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上游—浅且窄B.下游—宽且浅C.上游—深且宽D.下游—宽且深【答案】3.D 4.B [解析]第3题,在河谷发育初期,河谷呈现出V字形;随着河谷的发育,河谷逐渐加深;随着堆积、侵蚀的加剧,河谷逐渐呈现槽状,故由早到晚的顺序为②①④③,D项正确。

第4题,上游地区河床深且窄,下游地区河床宽且浅。

图3(2021年广东汕头市模拟)为了恢复河流的原始生态,目前一些国家拆除了一些大坝。

读水库拆除前后的对比示意图(图3),完成第5~6题。

5.拆除大坝前,M处河段( )A.径流季节变化小B.水温年际变化大C.流水侧蚀能力强D.河床沉积颗粒细6.大坝拆除后,水库原有库区将会( )A.蒸发下渗增强B.土层深度变厚C.水体污染加剧D.植被覆盖提高【答案】5.A 6.D [解析]第5题,因为拆除大坝后,大坝的调节径流作用消失,大坝下游的M处河段径流季节变化增大,故拆除大坝前,M处河段径流季节变化小,A项正确;拆除前多为大坝深层水,M处河段水温季节变化小,水温年际变化拆除前和拆除后变化幅度不大,B项错误;拆除大坝前,由于大坝的阻拦,M处河段流水侧蚀能力较弱,由于水流速度慢,流水搬运能力弱,河床沉积颗粒粗,C、D项错误。

新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测试题(附答案)

新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测试题(附答案)

第二章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2分,共60分。

)读“河流的演变过程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示阶段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a为沟谷,常形成侧蚀和溯源侵蚀B.b阶段时,河流在凹岸堆积,在凸岸侵蚀C.c阶段时,河谷出现连续的河湾,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上游D.b为成熟的河谷,横剖面呈槽形2、a阶段河谷地貌一般发育在()A.高原和山地B.河流弯曲处C.河流的下游D.河流入海口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河流上游剖面,甲、乙、丙、丁为四个海拔不同的平坦面,平坦面上的堆积物均为河流沉积物.据此完成 3--5 题。

3、图中河流的流向是A. 向东北流向西南B.向北流向南C.向东南流向西北D. 自南流向北4、图中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A.甲B.乙 c.丙 D. 丁5. 图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时期是A.甲形成时期B.乙形成时期c.丙形成时期 D.丁形成时期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

如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第6--7题。

6.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A.坡度和缓 B.岩石裸露C.河流、沟谷众多 D.降水集中7.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主要原因是①降水较少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③河流较长④风化物粒径较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地质工作者对我国某河流的一个横断面开展科学考察,下图示意借助现代技术推测出该断面河流水位及岩层(沉积岩)的变化过程。

图中实线表示河流水位,虚线表示甲、乙、丙三个岩层上界面高,甲虚线同时也地表高度表示。

据此完成8--10题。

8.近6万年以来,该横断面处河流以()A.沉积作用为主B.搬运作用为主C.侵蚀作用为主D.固结成岩作用为主9.近3万年以来,该横断面处发育的地貌类型是()A.峡谷B.洪积平原C.冲积扇D.三角洲10.该河流最有可能位于()A.青藏高原B.东北平原C.云贵高原D.江淮地区下图示意青藏高原北部库赛湖的地理位置及该湖泊中M点的湖底沉积物剖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2019新版)
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
能力卷
第一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
某科研小组在黄河兰州段南岸马滩附近选取了1个代表性剖面进行高密度采样研究。

图1示意黄河兰州段河漫滩沉积物平均粒径(Mz)的变化曲线。

据此完成1-2题。

图1
1.根据粒度测定,第15层以中砂为主,则第12层的沉积物主要是()
A.粗砂
B.细砂
C.极细砂
D.粉砂
2.根据各地层沉积物粒径分析,可知下列地层沉积物形成时洪水大小的关系正确的是()
A.第12层>第3层>第1层
B.第2层>第5层>第10层
C.第14层>第7层>第9层
D.第8层>第9层>第13层
图2示意三峡库区滑坡频率(月滑坡次数占全年滑坡次数的百分比)与月均降水量关系。

读图,完成3-4题。

图2
3图中表明该区滑坡多发的诱因是()
A.年降水量少
B.夏季降水多
C.冬季降水少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4.二峡水库着水后库岸滑坡概率增大,主要是因为水库水体的()
A.流速减小
B.流速加大
C.水位涨落
D.水位稳定
沙丘是沙漠地区常见的地貌形态。

图3为某沙丘不同年份沙尘堆积层的分布示意图(注:200年2010年)。

据此完成5-6题
图3
5.该沙丘的成长速度是()
A.慢一快
B.快一慢
C.慢一快一慢
D.匀速
6.如果图中AB连线方向是西北一东南方向,则此地盛行()
A.西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泛的黄土分布区,也是几千年中华农耕文明的诞生地和延续地。

黄土高原的不同部位黄土颗粒大小有明显差异,可以分成粗细不同的颗粒带。

图4示意从戈壁到黏黄土的不同颗粒分异状况。

结合相关地理知识,完成7—8题。

图4
7.关于图示区域不同黄土颗粒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共有五种颗粒带
B.同一颗粒带大致沿纬线延伸
C.不同颗粒带大致沿经度更替
D.不同颗粒带的宽度基本相同
8.图中不同颗粒带的位置及分异状况说明()
A.黄土高原的形成与黄河密切相关
B.流水的沉积作用具有分选特点
C形成黄土的物质主要来源于西北部的戈壁和沙漠
D黄土的形成过程中西风的影响大于季风
图5为我国某洞穴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图5
9.图中洞穴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地壳运动
B.岩浆活动
C.冰川侵蚀
D.流水溶蚀
10.该洞穴景观未来最可能()
A.沉积物增加,逐渐被填满
B.地下水位上升,逐渐被淹没
C.洞穴缓慢增大,顶部崩塌
D.沿裂隙发生错动,成为断层
11.若地壳间歇性抬升,该地区()
A.洞穴景观将消失
B.形成多层洞穴景观
C.地表沉积物增加
D.地表风化作用减弱
图6为某沿海地区景观图片,据此回答12—13题。

图6
12.图示海蚀崖今后可能发育为()
A.离岸堤
B.海蚀平台
C.沙嘴
D.水下沙坝
13.有关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沿岸河流挟带泥沙较多B组成物质粒径均一
C.该地海岸线是后退的
D.海滩上砾石抗侵蚀能力弱
蛇形丘是一种冰水堆积地貌,隆起如堤,弯曲如蛇,两坡陡峭。

其延伸的方向大致与冰川的流向一致,主要分布在大陆冰川区。

读蛇形丘形成过程示意图(如图7),完成14—15题。

图7
14.图中冰川地貌最可能发育在()
A.中国
B.巴西
C.加拿大
D.澳大利亚
15.形成蛇形丘的堆积物主要来自()
A.湖泊
B.冰面河
C.塌陷沉积
D.冰下河道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河漫滩是指河道两侧在平常时期露出水面、洪水期被淹没的地区。

河道凹岸的侵蚀和凸岸的堆积往往会引起河流裁弯取直,原来弯曲的河道就废弃了,这就是河道的演变。

1968年科研人员调查了美国小密苏里河河漫滩上树木年龄的分布情况,并绘制出树龄等值线分布图,见图
8
图8
(1)结合河道的演变简要说明图示区域陡坎的形成过程。

(2)陡坎向地势低的一侧为内侧。

指出陡坎内侧树龄特点,并说明原因。

(3)上游的曲流(甲处)在1948年以前发生裁弯取直,请你在图中找出依据,并说明理由。

(4)下游的曲流也发生了裁弯取直,但是旧河道内的树龄乙处和丙处不同,请你分析原因。

17.(11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年降水量40—80mm,蒸发量超过3000mm。

沙漠东南部有湖泊群和高大沙山(平均海拔200-300m)集中分布(如图9所示)。

研究发现,湖泊水由深部断裂带的地下水补给,湖泊及附近出现钙华(含碳酸氢钙的地热水接近和出露于地表时,因二氧化碳大量逸出而形成碳酸钙的化学沉淀物)及钙质胶结层。

沙山底部以钙华及钙质胶结层为“内核”,且沙山内部较潮湿。

图9
(1)判断该地的主导风向,并说明理由。

(2)分析该地湖泊附近形成高大沙山的原因。

(3)推断沙山迎风坡和背风坡从坡底到坡顶表层沙粒粒径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18.(11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位到澳大利亚旅游过的游客在博客中写道:这里的“十二使徒岩”,仿如哨兵一样站立在陡峭的石灰岩悬崖之前,守卫着澳大利亚大陆。

其实它们是海边一组十二块各自独立的岩石。

这些石柱群是大自然造就出的“海岸雕塑”。

年复一年,日复日,随着岁月的洗礼,原来的“十二使徒岩”现在只余下七个。

图10
(1)简述“十二使徒岩”的形成过程。

(2)比较图中b与a,指出其明显变化并说明变化的自然原因。

(3)推测随着时间的推移,“十二使徒岩”海岸地带未来将会发生的自然变化。

19.(15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地形图(如图11)。

图11
材料二我国四地景观图(如图12)。

图12
材料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近年来,由于重视了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

(1)材料一中在成因上关联度较高的地形区是(填数字)。

(2)材料二中的四种地貌,属于堆积地貌的是属于侵蚀地貌的是。

其中乙地貌位于材料一中地形区(填数字),丁地貌位于地形区(填数字)。

(3)描述材料二中甲地貌的特点。

(4)指出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的提高对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与提示
16.(1)河流凹岸侵蚀、凸岸沉积,使河道进一步弯曲;洪水期间弯曲的河道裁弯取直,原有河道废弃,成为湖泊;新的湖泊由于缺少河水补给,逐渐干涸;河床裸露,原有的河岸就成为陡坎。

(2)树龄较小。

原因:陡坎内侧为旧河道,有一定的水量,不能生长树木;水干涸后才有树木生长,所以树龄小
(3)依据:上游有一段陡坎内侧树龄为1020年。

理由:树龄等值线分布图为1968年绘制,最老树龄为20年,说明河流的裁弯取直至少在20年前。

(4)丙处在乙处的下游,积水时间长。

17.(1)西北风(偏西风)。

理由:沙山(链)呈东北一西南方向延伸;沙山西北坡缓,应为迎风坡。

(2)风力强盛,沙源丰富;钙华及钙质胶结层对风沙的阻挡,风沙在此沉积;水及水汽对沙的吸附(沙山内部湿润),使风力对沙山的侵蚀减弱,沙山不断长高。

(3)迎风坡和背风坡从坡底到坡顶沙粒粒径均由大到小变化。

原因:迎风坡随着坡面升高,风力搬运能力减弱,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背风坡一侧,颗粒大的由于重力作用更容易向坡底滑落。

18.(1)海浪不断地侵蚀相对松软的石灰岩悬崖,崖壁上形成了许多洞穴;洞穴不断被侵蚀变大,以致发展成海蚀拱桥(门);在外力作用下,“拱桥(门)”最终倒塌,海蚀拱桥外侧的部分形成形状各异的岩石柱,并从海岸岩体分离了出去,最终形成了“十二使徒岩”。

(2)(石柱的数量减少)一根石柱已成碎石。

原因:由于海浪长期侵蚀石柱的根基,导致这根石柱倒塌并破碎。

(3)由于继续受海风海水的侵蚀,“使徒岩”仍会倒塌(数量减少),被海水搬运;同时,海水不断击打、侵蚀石灰岩海岸,使其后退的过程中,又有新的“使徒岩”形成。

19.(1)②③
(2)甲乙丙丁①④
(3)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顶端到边缘由粗变细。

(4)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减慢。

原因: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提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弱;进人黄河
的泥沙减少;黄河挟带泥沙减少,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减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