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课程设计
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案例
成果报告需以PDF格式提交,同时附上所有相关数据和图表。
报告内容
报告需包含设计思路、工艺流程、数据分析及结论等部分,要求 内容详实、逻辑清晰。
成果展示形式和内容安排建议
展示形式
鼓励采用多媒体形式进行展示,如PPT、视频等。
内容安排
建议按照设计背景、设计思路、工艺流程、数据 分析、结论与展望等顺序进行展示。
时间安排
每个小组展示时间不超过20分钟,需提前做好时 间规划。
课程设计评价标准及成绩评定方法
01
评价标准
将从设计创新性、实用性、技术 难度、报告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 评价。
02
成绩评定方法
03
优秀作品选拔
采用百分制评分,其中设计创新 性占30%、实用性占20%、技术 难度占20%、报告质量占30%。
铸造材料选择
根据零件使用要求、生产批量和成本 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铸造合金,如铸 铁、铸钢、铝合金等。
性能要求
铸造合金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收缩 性、偏析倾向小等性能,以保证铸件 质量。同时,合金成分和性能应符合 相关标准或技术条件的规定。
03
案例分析:典型铸件生产工艺设计
铸件结构分析与设计优化建议
根据评分结果,选拔出优秀作品 进行表彰和奖励。
THANKS
感谢观看
推广新技术和新材料
积极推广先进的铸造技术和新材料,如3D打印技术、高性能铸造合 金等,提高铸件的精度和性能。
加强人才培养
加强铸造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 平,为铸造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06
课程设计成果展示与评价标准
课程设计成果提交要求说明
提交时间
所有成果需在课程结束前一周内提交,逾期将不予受理。
带轮铸造工艺课程设计
带轮铸造工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带轮铸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包括铸造流程、材料选择和模具设计。
2. 学生能够描述并解释带轮铸造过程中常见的缺陷及其成因。
3. 学生能够了解带轮铸造在工程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及不同应用场景。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带轮铸造模具,并进行铸造实验。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带轮铸造的基本技巧,如浇注、冷却、脱模等。
3. 学生能够运用问题解决策略,分析并解决带轮铸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带轮铸造工艺在工业发展中的价值,增强对制造工艺的尊重和热爱。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激发对工程技术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带轮铸造工艺基本原理:包括铸造流程、铸造材料、模具设计原理等,对应教材第三章第一节。
- 铸造流程: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等。
- 铸造材料:铸铁、铸钢、铝合金、铜合金等。
- 模具设计原理:分型面、收缩率、浇注系统、冷却系统等。
2. 带轮铸造缺陷及其成因:分析常见缺陷如气孔、夹渣、变形等,对应教材第三章第二节。
- 气孔、夹渣、砂眼等缺陷的成因及防止措施。
- 变形、裂纹等缺陷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3. 带轮铸造实际应用:介绍带轮在各类机械设备中的应用,对应教材第三章第三节。
- 不同类型的带轮及其应用场景。
- 带轮铸造在工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 带轮铸造实验操作:进行实际操作,掌握铸造技巧,对应教材第三章实践环节。
- 设计简单的带轮铸造模具并进行铸造实验。
- 掌握浇注、冷却、脱模等基本操作技巧。
5. 教学进度安排:共4课时。
- 第1课时:带轮铸造工艺基本原理。
- 第2课时:带轮铸造缺陷及其成因。
- 第3课时:带轮铸造实际应用。
- 第4课时:带轮铸造实验操作。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表达,讲解带轮铸造工艺的基本原理、缺陷成因和实际应用等理论知识,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课程内容。
金属工艺铸造课程设计
金属工艺铸造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金属工艺铸造的基本概念,掌握铸造工艺的种类及其特点;2. 学生能掌握金属材料的性质及选用原则,了解其在铸造中的应用;3. 学生能了解铸造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如模具设计、浇注、冷却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金属铸件,并进行铸造实验;2. 学生能掌握金属铸造的基本操作技巧,提高动手实践能力;3. 学生能通过观察和分析,解决金属铸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金属工艺铸造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沟通、交流和合作,培养集体荣誉感;3. 学生认识到金属工艺铸造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对传统工艺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理论知识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初三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观察和思考。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金属铸件的设计与制作,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金属工艺铸造基本概念:包括铸造的定义、分类及其特点,使学生了解铸造工艺的广泛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金属工艺铸造概述2. 金属材料的性质及选用:介绍常见金属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选用原则,为学生设计铸件提供参考。
教材章节:第二章 金属材料及选用3. 铸造工艺过程:讲解铸造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如模具设计、浇注、冷却等,让学生掌握铸造的基本操作。
教材章节:第三章 铸造工艺过程4. 铸造缺陷及其防止:分析铸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探讨缺陷防止措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章节:第四章 铸造缺陷与防止5. 铸件设计:结合所学知识,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铸件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端盖铸造模拟课程设计
端盖铸造模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端盖铸造的基本概念,掌握铸造过程中金属流动、冷却、凝固等基本原理。
2. 学生能掌握端盖铸造工艺参数对铸件质量的影响,如浇注系统设计、模具温度、浇注速度等。
3. 学生能了解并描述端盖铸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类型及其产生原因。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端盖铸造模拟,分析铸造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合理的端盖铸造工艺参数,提高铸件质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对铸造工艺的热爱,增强对制造行业的认同感。
2. 学生能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关注铸造行业的发展,关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树立绿色生产的理念。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旨在通过端盖铸造模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铸造原理,掌握铸造工艺,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具备一定的学科基础和动手能力,对实践性课程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1. 教师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端盖铸造基本原理:包括金属流动、冷却、凝固等基本过程,铸件收缩、应力与变形等内容,对应教材第3章。
2. 端盖铸造工艺参数:浇注系统设计、模具温度、浇注速度等参数对铸件质量的影响,对应教材第4章。
3. 端盖铸造缺陷分析:介绍常见缺陷类型(如气孔、夹渣、裂纹等)及其产生原因,对应教材第5章。
4. 铸造模拟软件应用:教授学生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端盖铸造模拟,分析铸造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对应教材第6章。
5. 端盖铸造工艺设计: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合理的端盖铸造工艺参数,提高铸件质量,对应教材第7章。
带轮铸造课程设计
带轮铸造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带轮铸造的基本概念,掌握带轮铸造工艺的原理和流程。
2. 学生能掌握带轮铸造材料的选择和应用,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能特点。
3. 学生能了解带轮铸造中的常见缺陷及其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带轮铸造的工艺设计和参数计算。
2. 学生能熟练操作带轮铸造设备,完成铸造过程,并对铸件进行质量检测。
3.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铸造工艺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培养沟通与协作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3. 学生认识到带轮铸造在生产中的重要地位,了解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术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好奇心,对实际操作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际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带轮铸造基本原理:包括铸造工艺的分类、带轮铸造的特点及优势、铸造过程中金属的流动性和收缩规律。
教材章节:第1章 铸造工艺概述,第2章 带轮铸造的基本原理。
2. 带轮铸造材料:介绍常用铸造材料(如铸铁、铸钢、铝合金等)的性能、特点及应用。
教材章节:第3章 铸造材料及选用。
3. 带轮铸造工艺设计:讲解带轮铸造工艺的设计方法、参数计算、模具制作等。
教材章节:第4章 带轮铸造工艺设计,第5章 铸造工艺参数计算。
4. 带轮铸造缺陷分析:分析带轮铸造过程中常见的缺陷类型、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教材章节:第6章 铸件缺陷及其控制。
5. 带轮铸造操作与质量控制:介绍带轮铸造的操作步骤、设备使用、质量检测方法等。
端盖的铸造课程设计
端盖的铸造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端盖铸造的基本概念,掌握铸造工艺的原理和流程。
2. 学生能够描述并区分不同类型的铸造缺陷,了解其产生原因。
3. 学生能够掌握端盖铸造所需的材料特性及其适用范围。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铸造工艺知识,进行端盖铸造的模拟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识别并解决铸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端盖铸造工艺进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铸造工艺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探索铸造领域知识的欲望。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在实际生产中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金属加工基础知识,对铸造工艺有一定的了解,但实际操作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具体分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端盖铸造基础知识:- 铸造工艺原理与流程- 端盖铸件的结构特点与要求- 铸造材料的选择与应用2. 铸造缺陷及其防治:- 常见铸造缺陷的类型及成因- 防止铸造缺陷的方法及措施- 铸造缺陷的识别与处理3. 端盖铸造工艺设计与优化:- 铸造工艺参数的选择与调整- 铸造模具的设计与制作- 铸造工艺的优化与改进4. 端盖铸造实践操作:- 铸造设备的认识与操作- 端盖铸件的铸造过程模拟- 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端盖铸造基础知识学习第二课时:铸造缺陷及其防治方法第三课时:端盖铸造工艺设计与优化第四课时:端盖铸造实践操作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铸造工艺章节紧密相关,涵盖了铸造基础、铸造缺陷、工艺设计及实践操作等方面内容,确保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铸造工艺及装备课程设计
铸造工艺及装备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铸造工艺及装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铸造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1.掌握铸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2.熟悉铸造装备的类型和结构。
3.了解铸造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4.能够运用铸造工艺知识进行铸造工艺设计。
5.能够操作和维护铸造装备。
6.能够对铸造生产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铸造行业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对铸造工艺和装备的敬畏之心,注重安全生产。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创新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铸造工艺及装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1.铸造工艺部分:包括铸造工艺的基本原理、铸造方法的分类和特点、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等。
2.铸造装备部分:包括铸造装备的类型、结构、工作原理和维护保养等。
3.铸造生产部分:包括铸造生产的过程、安全操作、生产管理等。
4.铸造工艺及装备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5.铸造方法及其适用范围和特点。
6.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和工艺设计。
7.铸造装备的类型和结构及其操作和维护。
8.铸造生产的过程和安全操作。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铸造工艺及装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对铸造工艺及装备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熟悉铸造工艺及装备的使用和维护,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铸造工艺及装备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铸造工艺及装备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小结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小结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铸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原理;2. 学生能了解铸造工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及重要性;3. 学生能掌握铸造工艺中的关键技术参数及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4. 学生能了解铸造工艺的相关安全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铸造工艺的优缺点;2. 学生能运用铸造工艺知识,设计简单的铸造产品;3.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铸造工艺的基本步骤和技巧;4. 学生能运用铸造工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铸造工艺的兴趣,提高对制造业的认识和热爱;2. 学生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养成良好的工艺操作习惯;3. 学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4. 学生培养勇于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铸造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对制造业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工匠精神。
同时,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1. 铸造工艺基本概念:包括铸造、砂型、熔炼、浇注、冷却、凝固等基本术语的学习。
2. 铸造工艺分类:学习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离心铸造等不同类型的铸造工艺。
3. 铸造工艺原理:探讨铸造过程中金属的熔化、流动、凝固及收缩等基本原理。
4. 铸造工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分析铸造工艺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作用。
5. 关键技术参数:学习并掌握浇注温度、冷却速度、浇注系统设计等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6. 铸造工艺安全知识:了解铸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和预防措施,提高安全生产意识。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课时:铸造工艺基本概念及分类第二课时:铸造工艺原理第三课时:铸造工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第四课时:关键技术参数及其影响第五课时:铸造工艺安全知识与实践操作教学内容与教材紧密关联,依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系统地组织。
方形底座铸造课程设计
方形底座铸造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方形底座的铸造方法,理解相关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方形底座铸造的基本原理和流程,熟悉相关工艺参数。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方形底座铸造的实践操作能力,能独立完成铸造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铸造技术的兴趣,增强其对制造业的认识,提高其工程实践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方形底座铸造的基本原理:介绍方形底座铸造的原理,让学生理解其铸造过程。
2.铸造工艺参数:讲解影响方形底座铸造质量的各种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等。
3.铸造设备与工具:介绍方形底座铸造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与工具,让学生熟悉实际操作环境。
4.铸造操作步骤:详细讲解方形底座铸造的操作步骤,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铸造方法。
5.铸造质量控制:阐述如何通过控制工艺参数来保证方形底座的铸造质量。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1.讲授法:通过讲解方形底座铸造的基本原理和工艺参数,使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2.讨论法:学生针对铸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方形底座铸造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使学生熟悉铸造设备,提高动手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方形底座铸造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教学PPT,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实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动手实践。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方式进行,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具体评估方式如下: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其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课程设计铸造
课程设计铸造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学科的社会价值,培养对XX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学科知识体系。
2.实际问题解决: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学科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介绍XX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应用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促进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4.实验法:学生动手进行实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器材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验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讨论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阀盖铸造工艺课程设计
阀盖铸造工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阀盖铸造的基本工艺流程,包括模具设计、铸造材料选择、熔炼、浇注、冷却和清理等关键环节。
2. 学生能描述并解释铸造过程中常见的缺陷类型及其成因,如气孔、夹砂、裂纹等,并掌握相应的预防措施。
3. 学生能了解并阐述铸造工艺参数对铸件质量的影响,如浇注温度、冷却速度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简单阀盖模具的设计,并使用模拟软件对铸造过程进行初步分析。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铸造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程,能够正确使用铸造设备与工具。
3. 学生能够运用质量控制标准对铸件进行检查,判断其质量是否合格,并提出改进建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对铸造工艺的尊重和兴趣,增强对制造工程的认知和热爱。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在集体中分享知识,互相学习。
3. 学生能够认识到铸造工艺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增强质量意识,形成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专业技术实践课,强调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紧密结合。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工业专业相关年级,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对实践操作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过程中,需持续跟踪学生进度,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铸造工艺基础知识:介绍阀盖铸造工艺的基本流程、铸造材料的种类和特性、熔炼技术等,对应教材第二章。
2. 模具设计:讲解阀盖模具的设计原则、CAD软件操作方法,使学生能够设计出结构合理的模具,对应教材第三章。
3. 铸造缺陷分析:分析常见铸造缺陷的成因、预防措施及解决办法,对应教材第四章。
4. 铸造工艺参数:阐述铸造工艺参数对铸件质量的影响,如浇注温度、冷却速度等,对应教材第五章。
机械铸造工艺课程设计
机械铸造工艺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机械铸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对机械铸造工艺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机械铸造工艺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工艺流程;掌握铸造缺陷的产生原因和防止措施;熟悉铸造合金的性能和应用。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分析铸造缺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能够根据零件的工艺要求,设计合理的铸造工艺;能够操作铸造设备,进行铸造实验和生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机械铸造工艺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对铸造行业的认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机械铸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铸造缺陷的产生原因和防止措施,铸造合金的性能和应用等。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如下:1.机械铸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机械铸造工艺的定义、分类和特点,铸造过程的基本原理和铸造工艺的基本参数。
2.铸造缺陷的产生原因和防止措施:分析铸造缺陷的类型和产生原因,探讨防止铸造缺陷的方法和措施。
3.铸造合金的性能和应用:介绍铸造合金的分类、性能和应用,分析铸造合金的选择原则和应用注意事项。
4.铸造工艺设计:讲解铸造工艺设计的依据和步骤,探讨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和优化方法。
5.铸造设备操作:介绍铸造设备的类型和原理,讲解铸造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掌握机械铸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铸造缺陷的产生原因和防止措施,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铸造工艺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实验法:通过操作铸造设备,让学生掌握铸造工艺的基本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齿轮铸造课程设计
齿轮铸造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齿轮铸造的基本概念,掌握齿轮铸造工艺的原理和流程。
2. 掌握齿轮铸造材料的选择和应用,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能特点。
3. 熟悉齿轮铸造中常见的缺陷类型及其产生原因,学会分析并解决相关问题。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齿轮铸造工艺,并进行实际操作。
2. 学会使用铸造设备,掌握铸造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范。
3. 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齿轮铸造工艺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良好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专业技术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齿轮铸造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后续相关课程和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初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但对齿轮铸造的了解较少。
学生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教学要求: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齿轮铸造基础知识- 齿轮的分类、结构及作用- 齿轮铸造工艺原理- 齿轮铸造材料及其性能特点2. 齿轮铸造工艺设计- 齿轮铸造工艺流程- 铸造工艺参数的选择与调整- 齿轮铸造缺陷分析及预防措施3. 齿轮铸造实践操作- 铸造设备的认识与使用- 齿轮铸造模具的设计与制作- 齿轮铸造实际操作演示与练习4. 安全与环保- 齿轮铸造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范- 铸造车间环保要求及措施- 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处理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齿轮基础知识学习,了解齿轮分类、结构及作用第二周:齿轮铸造工艺原理,学习铸造材料及其性能特点第三周:齿轮铸造工艺设计,分析工艺流程及缺陷预防第四周:齿轮铸造实践操作,熟悉设备使用,进行模具设计与制作第五周:齿轮铸造实际操作演示与练习,加强操作技能培养第六周:安全与环保知识学习,提高安全意识,培养环保习惯教材章节及内容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金属加工基础》中第三章“铸造”相关,具体包括齿轮铸造的基本知识、工艺设计、实践操作等方面的内容。
铸造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铸造技术基础2. 授课对象:机械工程系学生3. 授课时间:2课时4. 授课地点:铸造实验室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铸造的基本原理和工艺过程。
- 掌握铸造材料的性能和选择。
- 熟悉铸造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2. 能力目标:- 能够根据零件要求选择合适的铸造工艺。
- 能够分析和解决铸造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 能够进行简单的铸造工艺设计。
3.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 铸造的基本原理和工艺过程- 铸造的基本原理- 铸造工艺流程- 常见铸造方法及特点2. 铸造材料的性能和选择- 铸造合金的分类及性能- 铸造材料的选用原则3. 铸造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常用铸造设备的结构及原理- 设备的操作步骤和维护方法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铸造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设备操作等理论知识。
2. 演示法:通过实物或多媒体演示铸造工艺过程和设备操作。
3. 实验法:指导学生进行铸造实验,使学生掌握实践操作技能。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铸造过程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 简要介绍铸造技术的重要性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讲授:- 讲解铸造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设备操作等理论知识。
3. 演示:- 通过实物或多媒体演示铸造工艺过程和设备操作。
4. 实验:- 指导学生进行铸造实验,使学生掌握实践操作技能。
5. 讨论:- 组织学生讨论铸造过程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问题回答情况。
2. 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的撰写质量。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
2024-01-25
目录
• 课程设计概述 • 铸造工艺基础知识 • 铸造工艺设计实践 • 铸造工艺装备设计 • 铸造工艺实施与质量控制 • 课程设计案例分析与讨论
01
课程设计概述
目的与意义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铸造工艺理论 知识的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实践,使学生熟悉 铸造工艺设计的全过程,掌握铸 造工艺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课程设计流程与安排
课程设计流程
确定设计题目 → 收集资料 → 制定设计方案 → 进行详 细设计 → 绘制铸造工艺图 → 编写设计说明书 → 答辩 与评审。
第一周
确定设计题目,收集相关资料。
第二周
制定设计方案,进行初步设计。
第三周
进行详细设计,包括浇注系统、冒口、冷铁等的设计。
第四周
绘制铸造工艺图,编写设计说明书。
造型材料
用于制造砂型的材料,如原砂、 粘结剂、水等。要求具有良好的 耐火性、透气性、退让性和溃散
性。
熔炼材料
用于熔炼金属的原材料,如生铁、 废钢、回炉料等。要求成分稳定、 纯净度高、杂质含量低。
辅助材料
包括涂料、脱模剂、除渣剂等,用 于改善铸件表面质量、提高生产效 率。要求具有良好的附着性、耐火 性和环保性。
施等。
03
案例三
铝合金压铸件工艺设计。研究铝合金压铸件的材料特性、压铸机选择、
压铸模设计、压铸工艺参数设定、后处理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课程设计案例展示与讨论
1 2 3
学生作品展示
选取部分优秀课程设计作品进行展示,包括设计 思路、方案制定、实施过程及成果呈现等方面。
互动讨论环节
铸造课程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课程名称:铸造工艺与技术课时安排:共8课时,每周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铸造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 掌握铸造材料的选择和熔炼方法。
- 了解铸造缺陷的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
- 熟悉铸造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2. 能力目标:- 能够根据零件要求选择合适的铸造方法。
- 能够进行铸造工艺参数的合理设定。
- 能够分析和解决铸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铸造工艺的兴趣和热爱。
-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 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教学内容:1. 铸造的基本原理2. 铸造材料的熔炼3. 铸造方法及设备4. 铸造工艺参数的设定5. 铸造缺陷及预防6. 铸造质量控制7. 铸造案例分析8. 实践操作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铸造?铸造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是什么?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1. 铸造的基本原理- 讲解铸造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 分析铸造的基本过程和工艺流程。
2. 铸造材料的熔炼- 介绍铸造材料的种类和性能。
- 讲解熔炼设备的选择和操作方法。
3. 铸造方法及设备- 介绍常见的铸造方法,如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熔模铸造等。
- 讲解各类铸造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4. 铸造工艺参数的设定- 讲解铸造工艺参数的含义和作用。
- 介绍铸造工艺参数的设定方法和注意事项。
5. 铸造缺陷及预防- 分析铸造缺陷的形成原因。
- 介绍预防铸造缺陷的措施和方法。
6. 铸造质量控制- 讲解铸造质量检验的标准和方法。
- 强调铸造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7. 铸造案例分析- 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铸造工艺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三、实践操作1. 安排学生分组,进行铸造实践操作。
2. 教师现场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总结与评价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铸造工艺及装备课程设计
铸造工艺及装备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铸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2. 掌握铸造装备的组成、工作原理及操作要点。
3. 理解铸造工艺参数对铸件质量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铸造工艺设计的能力。
2. 培养学生根据铸件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铸造工艺和装备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分析铸造缺陷产生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铸造工艺及装备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树立质量意识。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铸造工艺及装备的基本知识,培养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合学生年级特点,课程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为今后从事铸造工艺设计、生产管理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铸造工艺基本概念与分类:介绍铸造工艺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参考教材第一章内容。
2. 铸造装备组成与工作原理:讲解铸造装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及操作要点,以教材第二章为基础。
- 砂型铸造装备- 金属型铸造装备- 压力铸造装备- 精密铸造装备3. 铸造工艺参数:分析铸造工艺参数对铸件质量的影响,结合教材第三章内容。
- 砂型铸造工艺参数- 金属型铸造工艺参数- 压力铸造工艺参数- 精密铸造工艺参数4. 铸造工艺设计: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铸造工艺设计的能力,参考教材第四章。
- 铸件结构分析- 铸造工艺方案设计- 铸造工艺参数确定- 铸造工艺卡制作5. 铸件缺陷分析与改进措施:分析常见铸造缺陷产生原因,提出改进措施,结合教材第五章内容。
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按照教学大纲安排和进度,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铸造工艺及装备的知识。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教学,使学生具备铸造工艺设计的基本能力,为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铸造工程基础课程设计
铸造工程基础课程设计
一、课程背景
铸造工程是金属材料加工和制造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也是国家重要的产业。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需求的提高,金属铸造在各行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必要针对铸造工艺、材料性质和加工方式等方面的学科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提高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
因此,这门“铸造工程基础”课程就应运而生。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铸造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知识,包括材料的
选择、加工方式、模具制造等方面知识的讲解。
同时,该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课程设计、实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二、课程设计目标
1.了解铸造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2.掌握材料性质选择和加工方式的决策;
3.学会模具的制作和调试;
4.能够独立完成一项小型铸造工程的设计和实施;
5.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课程设计内容
本课程设计内容包括如下三个板块:
3.1 铸造基础理论
•铸造工程概述
•铸造材料及其性能
•铸造工艺流程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3)1、零件简介 (4)1.1零件介绍 (5)1.2生产方式的选择 (5)2、铸造工艺设计 (5)2.1工艺方案的选择 (6)2.1.1分型面的选择 (6)2.1.2浇注位置的选择 (7)2.2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 (8)2.2.1最小铸出孔 (8)2.2.2加工余量与铸造圆角 (8)2.2.3铸造缩尺 (11)2.2.4铸造斜度与分型负数 (11)2.2.5砂芯设计 (11)3、浇注系统的设计 (12)3.1浇注系统的选择原则 (12)3.2 浇注系统的尺寸确定 (12)4、冒口的尺寸计算 (17)5、冷铁的设计 (17)6、砂箱的设计 (17)7、设计心得 (19)参考文献 (20)附图摘要铸造生产通常是指用熔融的合金材料制作产品的方法,将液态合金注人预先制备好的铸型中使之冷却、凝固,而获得毛坯或零件,这种制造过程称为铸造生产,简称铸造,所铸出的产品称为铸件。
大多数铸件作为毛坯,需要经过机械加工后才能成为各种机器零件;有的铸件当达到使用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时,可作为成品或零件直接应用。
铸造是将金属炼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体并浇进铸型里,经冷却凝固,清除处理后得到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铸件工艺过程,铸件毛坯因近乎成形而达到免机械加工或少量加工的目的,降低了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时间。
铸造是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基础之一。
铸造种类很多,按造型方法习惯上分为:普通砂型铸造和特种铸造。
铸造工艺通常包括铸型准备,铸造金属的溶化与浇注,铸件处理和检验。
中国的铸造业再近些年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为了提高铸件相对于其他成形工艺制造的零部件的竞争能力,需要发挥铸件的特长,进一步发挥铸造材料的高强度化和高机能化,同时还要开发创新的精密成形技术或者说是净形、近净形技术,以提高铸件的内外在质量. 最需要开发的是节材节能技术,尽量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
只有发挥我们的优点,中国的铸造业才能在国际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零件简介1.1零件介绍该滑动轴承座主要由上盖,底座,轴瓦组成。
由任务书知上方小孔过小不予铸出,则铸件图样如下:PROE效果图CAD零件图其主要用来承受径向载荷,使用简单不需要安装轴承,且轴瓦内表面不承担载荷的部分开有油槽,这样润滑油可以通过油孔和油沟进入间隙,起到润滑保养作用。
由于其经常处于压应力和摩擦状态,故要求能抗压和耐磨损。
通过查找《金属成型工艺设计》比较分析得到:灰铸铁有良好的耐磨性,液态流动性好,凝固收缩性小,抗压强度高,吸震性好,使用时有充分的强度和刚性,能够满足且适合滑动轴承座工作要求,而且价格适宜,故选择灰铸铁作为铸件材料。
1.2生产方式的选择大批量生产。
2、铸造工艺设计2.1工艺方案的选择铸件生产的主要步骤就是根据零件的结构特征、材质、技术要求、生产批量和生产条件等因素确定铸造工艺方案。
其具体内容包括:选择铸件的浇注位置及分型面,确定型芯的数量、定位方式、下芯顺序、芯头形状及尺寸,确定工艺参数(如机械加工余量、起模斜度、铸造圆角级收缩率等)以及浇注系统、冒口、冷铁的形状和尺寸及在砂型中的布置等,然后将所确定的工艺方案用文字和铸造工艺符号在零件图上表示出来,绘制铸造工艺图。
2.1.1分型面的选择分型面选择时,应在保证铸件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简化工艺过程,对于质量要求不高的外形复杂小批铸件来讲,更应先选择分型面,节省更多的人力物力,由于滑动轴承座分型结构明显,具有垂直分型面,可以选择以下几种:A.如图1:将轴承座的一个对称面M-M分型面。
这种分型方法思路简单,符合了最大截面原则,但是这样不利于内浇铸口引入,浇注口的选择对铸件质量有重要影响。
因此,不太合理,不作为首选。
B.如图2:分型面上A A’下选择分型面A-A’,此分型面平直,大部分铸型位于下沙箱,便于起模,下芯,提高铸件尺寸精度和生产效率,且只有一个分型面,便于浇铸时铸型填充,其他不合理分型方案不再一一列举,无怪乎不能满足分型原则,分型方式对铸件成型精度等影响较大。
因此选用方案A-A’分型。
2.1.2浇注位置的选择铸造位置确定及浇注口选择。
根据重要表面向下放原则,将滑动轴承座的重要表面放在下面,由于该构件有多个面,因此将其中较大的面朝下放,并对向上的表面采用增加加工余量等措施保证质量,由大而薄表面向下原则,滑动轴承座的大面积平直表面或薄壁部分,在浇铸时应放在铸型下部,并尽量让加固肋板垂直,防止出现浇铸不足,冷隔等缺陷;由厚大断面处向上原则,应将滚动轴承座厚大断面两端放在上下面,这样有利于放置冒口和冷铁补缩。
浇注口选择应符合铸件凝固方式及特点,保证铸型填充及铸件质量,尽量选取有利浇注位置,分析此结构及造型位置,选用圆筒右上方为浇注口,从而避免直浇对铸件造成冲击,而且有利于型芯排气,落砂和检验等。
综合各方面考虑,改滑动轴承座的浇注位置的选择如下图示:浇注位置上A A’下2.2 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2.1.1 最小铸出孔该滑动轴承座零件图的最小孔径是13mm,根据教材表4-4可知,该孔可以不必铸出,可由机械加工获得。
2.2.2加工余量与铸造圆角加工余量有任务书可知该轴承座为成批、大量生产,机器造型及壳型,则由《材料成型工艺基础》第三版P68 表4-2查得尺寸公差等级CT 应为8~10级,选9级,加工余量等级MA 选G 。
由课程设计题目知基本尺寸185mm ,查《材料成型工艺基础》第三版P68 表4-3与尺寸公差配套使用的灰铸铁机械加工余量,顶面的加工余量取4.5mm ,底面和侧面的加工余量取4mm 。
加工余量如图2.215488.539128.5铸造圆角由《材料成型工艺基础(第三版)》70页可知,铸件上相邻两壁之间的交角,应做出铸造圆角,防止在尖角处产生冲砂及裂纹等缺陷。
圆角半径一般为相交两壁平均厚度的1/3至1/2。
经计算都取5mm 。
15488.539128.5R 5R 5R 52.2.3 铸造缩尺该铸件材料为铸造碳钢,由《材料成型工艺基础》第三版P70知铸造碳钢的铸造收缩率为1.3%~2.0%,该铸件选1.5%,则制造尺寸放大一个线收缩率。
结论:铸造收缩率1.5%。
2.2.4 铸造斜度与分型负数根据标准《铸件模样起模斜度》中的规定,该铸件选用增加铸件厚度的起模斜度形式如图2.3:该铸件模具是木模,高度120mm,由《材料成型工艺基础》第三版P70表4-5砂型铸造时模样外表面及内表面的起模斜度查得外表面起模斜度1.4mm,内表面起模斜度2.6mm。
结论:内表面起模斜度2.6mm,外表面起模斜度1.4mm。
2.2.5 砂芯的设计砂芯的作用是形成铸件的内腔,孔和铸件外形不能出砂的部位。
该轴承座的中间轴孔需要设计直径为70mm 的砂芯。
设计如图示:88.5703、浇注系统的设计浇注系统是引导金属液流入型腔的一系列通道的总称。
它一般由浇口杯、直浇道、横浇道和内浇道等基本组元所组成。
3.1 浇注系统的选择原则因该铸件质量不大、高度不高和形状简单,则选用直浇口式的浇注系统。
3.2 浇注系统的尺寸确定采用封闭式浇注系统,即:S 直>∑S 横>∑S 内,且S 直:∑S 横:∑S 内=1.15:1.1:1。
由PROE软件计算改轴承座的体积为866280平方毫米,而灰铸铁密度为7.8g/c㎡,则该轴承座的质量:866.280X7.8=6757g。
而改铸件最大壁厚为15mm,查《铸造使用数据速查手册》第13页表1-20“一般灰铸铁件内浇道的总截面积参考数据”,得到该轴承座内浇道的总截面积为1.6 c㎡。
即:∑S内=1.6 c㎡由S直:∑S横:∑S内=1.15:1.1:1得:S直=1.15X1.6=1.84 c㎡∑S横=1.1X1.6=1.76 c㎡。
取内浇道的数量为1,横浇道的数量为1.则S直=1.84 c㎡S横=1.76 c㎡S内=1 .6 c㎡(1)内浇道横截面选择扁平梯形,其特点是扁平梯形内浇道高度低,熔渣不易进入,广泛用于铸铁件生产。
根据内浇道横截面积S内=1 .6 c㎡,查《铸造使用数据速查手册》第19页,表1-25“灰铸铁浇注系统各组员的尺寸”得:a=20mm,b=18mm,c=8mm,内浇道横截面积如下图所示a=20c = 8b=18(内浇道横截面积)(2)横浇道的界面形状选择梯形,因为梯形横浇道当渣能力强、开设容易,应用广。
由S横=1.76 c㎡,查《铸造使用数据速查手册》第19页,表1-25“灰铸铁浇注系统各组员的尺寸”得:A=14mm,B=8mm,C=16mm。
所以横浇道横截面积如下图所示:B=8A=14C = 1 6(横浇道横截面积)3、直浇道。
直浇道横截面积通常采用圆形,由S直=1.84 c㎡,查《铸造使用数据速查手册》第19页,表1-25“灰铸铁浇注系统各组员的尺寸”得:D=16mm。
所以该轴承座的直浇道的横截面积如下图所示:D=16(直浇道)浇注系统示意图:4、冒口的尺寸计算一般小型、壁厚均匀的铸件可不设冒口,故在此省略。
5、冷铁设计冷铁是为增加铸件局部的冷却速度,在砂型、砂芯表面或型腔中安放的金属物或其他激冷物。
本铸件采用外冷铁工艺。
一般灰铸铁件外冷铁尺寸通常取d=(0.3~0.35)D,其中D为冷铁安放位置的铸件壁厚。
取d=0.3D。
如图示:经计算外冷铁厚度取4mm。
外冷铁外冷铁6、砂箱设计采用两箱造型,如下图所示:砂芯外冷铁气孔浇口杯直浇道铸造圆角7、心得体会通过本次对滑动轴承座铸造工艺的设计,让我对铸造成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深知课堂的理论学习与自己亲自设计实践时的感觉是如此的不同。
同时也反映出自己理论知识的缺乏,仰观这门课程知识的博大,而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
而通过查找一些相关的铸造手册和一些数据的处理,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更对我国当下铸造工艺的一些方法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同时,也常感谢我们亲爱的廖老师在本次课程设计中对我们悉心的指导。
由于时间仓促,不免有很多纰漏与错误之处,恳请老师指正。
参考文献:[1]《材料成型工艺基础》沈其文主编第3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1[2]《实用数据速查手册》刘瑞玲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3]《铸造工(中级)》柳吉荣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4]《机械设计》濮良贵主编第8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