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13:我爱家乡山和水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3课《我爱家乡山和水》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3课《我爱家乡山和水》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家乡山和水,懂得家乡山和水对人们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3.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家乡山和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从小做起。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山和水的概念以及对人们的重要性。
同时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明确家乡山和水的价值?如何引导学生认真保护家乡山和水?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
2.教学课件。
3.课堂活动所需物品清单(后面课堂设计中再详细说明)。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0分钟)上课第一步是导入环节,引出主题。
这节课主题为“我爱家乡山和水”,首先可以通过展示画面让学生感受山和水的美。
2. 课堂讲解环节(25分钟)这一节的重点是讲解家乡山和水的概念以及对人们的重要性。
可以从下面的几个方面入手:1.家乡山和水的定义。
2.家乡山和水的重要性。
3.家乡山和水对人们的好处。
这节课的难点在于使学生明确家乡山和水的价值,因此教师应该采用直观生动的展示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家乡山和水的重要性。
3. 课堂互动环节(15分钟)学生自己探究家乡山和水的价值,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家乡山和水的价值,并在黑板上进行记录。
最后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2. 情景模拟请几位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农民、环保工作人员等),让他们模拟保护家乡山和水的情景,在模拟活动中观察学生的表现,引导他们理解家乡山和水的价值和保护意义。
4. 课堂练习环节(25分钟)本部分将以班级小组赛的形式进行,在活动的最后,将选出表现最优秀的小组。
1. 唱歌比赛每个小组唱一首“我爱家乡山和水”的歌曲,选出最优秀的小组。
2. 绕口令比赛每个小组编写两句相对应的绕口令,让其队员轮流朗读,选出成功度最高的小组。
3. 皮影戏比赛每组选出一位同学在班内表演皮影戏(有要求程序),最后从中选出最佳班级。
13《我爱家乡山和水》(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1)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山和水资源保护情况,对比家乡的山和水资源保护现状,提出改进措施。
(2)学生可以阅读有关家乡山和水资源的书籍,深入了解家乡山和水的历史、文化、生态等方面的知识。
(3)学生可以参观家乡的山水景点,亲身体验家乡山和水的美丽,更加珍惜和保护家乡的山和水资源。
(4)学生可以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参与学校或社区的环保宣传活动,向更多的人宣传保护家乡山和水的重要性。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学习家乡的山和水,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明白每个人的责任,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 增强学生的热爱家乡的情感:通过欣赏家乡的山和水,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家乡,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他们的家乡认同感。
3. 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在课堂上,学生需要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交技能。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对家乡的山和水进行观察、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 学生对家乡的山和水的认识:
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 如何让学生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5)学生可以定期进行家乡山和水资源的监测,关注家乡山和水资源的变化,及时发现和制止破坏山和水资源的行为。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十三课《我爱家乡山和水》第1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十三课《我爱家乡山和水》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爱家乡山和水》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十三课的主题。
本课通过介绍家乡的山和水,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到家乡的自然之美,培养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家乡的山、水、动植物等,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和歌曲。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增强对家乡的认识和了解,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他们对自己的家乡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家乡的山和水可能没有深入的认识。
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通过图片、故事和歌曲等多种形式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山和水。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山和水,知道它们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演唱等方式,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山和水,感受它们的美丽。
2.难点: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环保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故事和歌曲等,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家乡的山和水。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欣赏教学法:学生欣赏家乡的山和水,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1.图片:准备家乡的山和水的图片,用于展示和引导学生观察。
2.故事:搜集与家乡的山和水相关的故事,用于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
3.歌曲:选择与家乡的山和水相关的歌曲,用于让学生演唱和欣赏。
4.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家乡的山和水的美丽之处。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家乡的山和水,引导学生观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述一个与家乡的山和水相关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山和水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3课《我爱家乡山和水》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3课《我爱家乡山和水》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课的内容,学生能够感受美丽的家乡山水,了解保护家乡环境的重要性,了解爱护家乡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图片,听教师的讲解,阅读课文,朗读、理解课文,组织小组活动、讨论等方式,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自觉地热爱家乡,珍爱家乡美景。
3.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珍爱环境的良好品德,懂得爱护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树立爱家乡、保护家乡的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
二、教学重点1.通过学习诗歌、故事以及图片等,培养学生身心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骄傲感和责任感。
2.发展学生对家乡山水的感知、理解及对相应地保护措施的理解和思考,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1.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骄傲感和责任感。
2.同时让学生充满对家乡山水的感知、理解及保护的理念。
四、教学方法1.自由思考法2.讨论型教学法3.故事法4.情景再现法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5分钟):大声朗读诗歌《我爱这土地》我爱这土地,天空碧蓝,空气清新,大地开花。
2.学习动作(15分钟)(1)导入:教师出示一张美丽的家乡山水图片,让学生自由识别,通过自由思考的方式表现自己对家乡山水的看法,从而进一步体现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2)朗读课文:学生朗读课文《我爱家乡山和水》。
(3)讨论与反思:老师根据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3课《我爱家乡山和水》,简要讲述家乡山水的美丽与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应该如何保护好家乡的山和水,并展开相应的讨论和反思。
3.巩固练习(20分钟)(1)评价句子:让学生评价阅读文中的句子,让学生理解每个句子的具体含义。
(2)课堂小练:老师会在黑板上出一些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让学生做出回答,并在全班课堂上共享答案。
(3)根据题目选择适当的词汇填空,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运用拓展(15分钟)(1)整合小组:老师将学生分为小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心情和家乡山水的美好感受,引导学生思考并记录在日记中。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我爱家乡山和水:发现家乡的美》部编版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的人文关怀素养,培养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2.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学会尊重自然、珍惜资源,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通过观察、描述家乡美景,提升审美鉴赏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精神,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观点,共同探讨保护家乡环境的方法。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我爱家乡山和水:发现家乡的美》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我爱家乡山和水:发现家乡的美》选自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部编版第三章《美丽的家园》。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感受家乡山和水的美;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3.学习观察和描述家乡美景的方法;
然而,我也发现,在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家乡美景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虽然我提供了描述模板,但部分学生仍然觉得表达起来有些困难。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词汇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关注这一点,设计一些更有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提升表达能力。
此外,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如何保护家乡环境的讨论比较积极,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建议。这说明学生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环保意识,但如何将这些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仍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进一步引导和强化。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保护家乡环境”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提出一些问题,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保护家乡的山和水?”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首先,我们要了解家乡山水的特点。家乡的山水是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它们有着独特的美丽和生态价值。
关于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我爱家乡山和水教案(精选范文4篇)
关于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我爱家乡山和水教案(精选范文4篇)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我爱家乡山和水教案4篇【篇1】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我爱家乡山和水教案《我爱家乡山和水》教案道德与法治教案313《我爱家乡山和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我爱家乡山和水》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第一课。
本单元在学生了解了经常出入场所的基础上,带领他们进一步扩大生活空间,进入“我们生活的地方”,即家乡这一社会空间,通过引导学生感受家乡的山水风景、家乡的特产与人们的生活,旨在促进学生对家乡生活的悦纳与责任。
本课内容旨在引导学生知道自己的家乡在哪里,通过观察、寻访、调查、探究等多种实践活动发现家乡自然、人文的美,了解家乡的故事,通过这些生活化的设计,激发他们爱家乡的情感。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对于“家乡”概念比较混乱,会与“老家”混淆。
同时由于年龄小,对家乡熟悉的一草一木缺少主动发现美的能力,更缺乏情感体验,需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通过不同途径,从不同角度发现家乡的秀美景色,通过家乡的故事主动感受家乡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目标:1. 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发现家乡的美。
2. 能用相机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 通过对家乡的了解,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 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发现家乡的美。
2. 通过对家乡的了解,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流程:一、视频导入,整体感受家乡风光美。
1. 观看南平风光视频,明确“家乡”概念。
2. 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
3. 简单了解其它小朋友的家乡,能用一两句话介绍自己的家乡。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观看、位置介绍、简单语言表达,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起清晰的“家乡”概念。
)二、发现家乡的风光美。
1.我是小导游。
五一小长假,老师有几个外地的朋友要来延平玩,我想带他们看看家乡最美的地方。
请同学们推荐。
(课前已布置同学们找一找、拍一拍、画一画咱们家乡最美的地方,做成课件放入小组长ipad。
《我爱家乡山和水》教学设计
《我爱家乡山和水》教学设计
第二篇发现家乡
的美
师:家乡的美可以是家乡的名胜古迹,也
可以是家乡的标志性建筑,还可以是一花一草,
一山一水。
他就在我们的生活中,需要你去发
现和欣赏。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本,听听
小朋友们是如何讲述家乡的故事的。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52、53页,读一读
小朋友们讲的故事。
学生活动:
1、自由读课文。
2、听一听“赵登禹路”的介绍。
3、听一听《傣家竹楼的传说》。
师:是呀,家乡的故事就藏在平常事物中
你请你也来讲一讲家乡的故事吧!
活动五:家乡故事我来讲
师:欢迎大家进入“家乡故事分享会”,
我是主持人苏老师,下面由我来介绍一下今天
讲故事的评分标准(出示具体评分图):
所有的观众都还是评委,请你们仔细聆听,送
出最合适的小花。
本环节旨在引
导学生将自己的生
活与“家乡”这一
公共生活空间建立
联系。
通过讲述在
家乡山山水水中发
生的故事,建立起
“我”与“家乡”
亲密、亲近的关系。
教学中,教师
可以插图和自己亲
身的经历做范例唤
起学生已有经验,
并通过追问及评价
唤起学生愉悦、积
极的情感体验,激
发他们对家乡的喜
爱之情。
家乡故事分享
之后,教师要引导
学生交流收获与体
会,在评价、提升
板书设计。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3《我爱家乡山和水》教学设计3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3《我爱家乡山和水》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我爱家乡山和水》是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描绘了家乡美丽的山和水,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山和水,培养他们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插图,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使他们更加关注家乡的生态环境,培养他们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他们对自己家乡的山和水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家乡的山水环境存在忽视的现象,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山水之美,唤起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并教育他们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山和水,认识家乡的地理特点,培养他们观察和描述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描述、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使他们认识到保护家乡山水环境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山和水,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山水之美,并教育他们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家乡的山和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观察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山和水,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讨论教学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4.情感教学法: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家乡的山和水的美景。
2.图片:准备一些家乡山和水的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3.讨论话题:提前准备一些关于家乡山水环境的问题,用于课堂讨论。
13《我爱家乡山和水》(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13《我爱家乡山和水》(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13课《我爱家乡山和水》。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诗歌《我爱家乡山和水》。
2.理解家乡的美。
3.掌握正确的保护环境的思想。
4.学生能认识自己的家乡,爱护家乡,保护家乡,珍惜生态环境。
2.能力目标1.听课能力:能够听懂老师介绍家乡的美。
2.说课能力:说出自己家乡的美。
3.问答能力:能够回答老师提出的一些问题。
4.表达能力:能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3.情感目标1.学会珍惜家乡,保护家乡。
2.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家乡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播放《我爱家乡山和水》歌曲,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美,启发学生对家乡的思考。
2.讲授环节1.介绍家乡的美:老师展示一些家乡的美景图,并请学生说出自己家乡的美。
2.学习课文: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读课文《我爱家乡山和水》,并解释一些生字词汇。
然后请学生跟读课文。
3.听懂课文:老师通过提问,让学生听懂课文,理解诗歌的含义。
4.分组讨论: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自己家乡的美,收集一些关于家乡的故事、景点等,每组派一名代表介绍。
5.画家乡:让学生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家乡。
3.总结环节1.回答问题:老师在黑板上写上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
问题包括:–为什么我们要爱护家乡?–环境污染会对家乡带来什么影响?–你做好了哪些事情来保护家乡了?2.赏析他人作品:让学生把自己画的家乡贴在黑板上,大家一起进行欣赏和交流。
四、教学策略1.情感教育策略本课程是一门情感课程,所以情感教育非常重要。
要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美,珍惜家乡的美。
2.任务型教育策略任务型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课文。
3.讨论式教育策略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交流,思考自己家乡的美,可以增加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课堂评价本课教学评价主要是对学生能力的评价,包括听课能力、说课能力、问答能力和表达能力。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我爱家乡山和水》教案
教课课题课型教课课时教课目的教课要点、难点教课方法学习方法教课准备及手段第 13 课:我爱家乡山和水新授讲课时间二课时备课教师1.认识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感情。
2.能用画笔录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觉。
3.能运用察看、接见、检查资料等方式,认识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课要点:认识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课难点:认识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课方法:指引、补学、激学、评学学习方法:自学议论1.《我的家乡》图片及有关的自然景观图片。
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教课流程动向改正部分第一课时教课过程:一. 看一看,说一说。
1.指导学生赏识《我的家乡在这里》图片。
2.谈谈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3.思虑:课本中的小朋友喜爱家乡的什么?4.沟通: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爱家乡的什么风景?二. 发现家乡的美(联合阅读 51 页)。
1.启迪讲话:课本中的小朋友都喜爱自己的家乡,并且能说出家乡的景观和特点,你喜爱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认识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叹自己的家乡。
3.请饰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布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绘他最喜爱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余同学猜猜是哪里。
三. 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拥有代表性的反应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赏识,并说出画面上的光景,谈谈自己的感觉。
2.想想自己居住地四周,哪里风景最美并且最熟习,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作业:你的家乡在哪里?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你的家乡在哪里?评一评:把你的作品取出来给大家赏识1.小组内展现沟通,并介绍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2.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3.出示第 7 页彩图,让学生读读画中描绘家乡的小诗,而后察看自己画的家乡,把察看的结果编成小诗填写在画面中。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3课《我爱家乡山和水》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3课《我爱家乡山和水》教案教学设计我设计的这节课是针对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3课《我爱家乡山和水》的教学。
设计意图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家乡的山和水,并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山和水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以及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家乡的山和水的特点,以及能够通过实践活动表现出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说出自己家乡的山和水的基本特征,并能够通过绘画等实践活动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
为了进行这节课的教学,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彩纸、画笔等教具和学具,以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有足够的材料可以使用。
在这节课中,我认为活动的重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家乡的山和水的特点,并能够通过实践活动表现出对家乡的热爱。
为了突破这个重难点,我会给予学生足够的引导和帮助,并在实践活动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课后,我会对这节课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何。
同时,我也会考虑如何将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延伸,以便学生在课后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家乡的山和水。
总的来说,这节课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家乡的山和水,并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通过教学目标和难重点的设置,我希望能够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并通过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课后,我会对这节课进行反思和拓展延伸,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家乡的山和水的基本特征,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是我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如何设计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动手过程中提高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也是我需要关注的重点。
如何进行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以提高教学效果,也是我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对于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家乡的山和水的基本特征,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我认为关键在于通过图片展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
13《我爱家乡山和水》(说课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上册
2. 思维品质:通过讨论保护环境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善于表达、勇于实践。
3. 实践能力:通过参与保护环境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和实践操作能力。
-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课题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 实践活动法:鼓励学生参与课后环保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作用与目的:
- 通过拓展阅读,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家乡的山和水,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 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 通过参与环保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课后作业
1. 描述家乡的山: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家乡的山,包括山的形状、颜色、季节变化等。
其次,在引导学生制定环保行动计划时,我发现有些学生对如何制定和实施环保行动缺乏思路和方法。这可能是因为我没有提供足够的指导和示例,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制定和实施环保行动。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提供环保行动的思路和方法的指导和示例,帮助学生更好地制定和实施环保行动。
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积极参与讨论、认真听讲、主动提问等,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态度。
13我爱家乡山和水(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
13 我爱家乡山和水(教案)课程背景道德与法治是我国义务教育必修的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本教案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的第13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到家乡的山水美景,培养他们保护家乡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山水美景,培养对家乡的热爱和归属感;2.培养学生保护家乡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3.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家乡的山水美景,引导他们爱护环境;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让他们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感悟。
教学方法1.集体探究法:引导学生参观现场,观察山水美景;2.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感受和想法;3.问题探究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4.情景模拟法: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体验和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展示一些家乡山水美景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引导学生讨论家乡有哪些山和水,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准备环节(10分钟)1.集体探究:带领学生去校园内或校园周边的山水地带参观,观察美景;2.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山水景点,描述一下它的美丽之处。
知识讲解(5分钟)1.讲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为什么要保护家乡的山和水,我们应该怎么做。
分组讨论(15分钟)1.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家乡山水的感受和想法;2.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保护家乡的山和水,并记录下来。
情景模拟(15分钟)1.设计情景模拟游戏,让学生扮演“保护家乡环境”的角色,体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让学生自行分组,进行游戏。
课堂总结(10分钟)1.回顾今天的探究和讨论,让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体会;2.引导学生再次思考如何保护家乡的山和水;3.简要介绍下一课的内容。
课后作业1.整理并补充今天的讨论记录,准备分享给其他同学;2.提醒家长和亲友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环境保护,一起保护家乡的山和水。
13我爱家乡山和水(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首先,在知识讲解环节,我会更加注重与学生的实际体验相结合,通过实例和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其次,在互动探究环节,我会设计更具吸引力和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同时,我会给予学生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害羞和紧张,积极参与讨论。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家乡山和水的重要性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家乡环境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新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五、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13我爱家乡山和水”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家乡山和水的重要性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13我爱家乡山和水”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1)组织一次家乡山水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自去感受家乡的山和水,了解其特点和价值。
(2)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为自己家乡的山和水提出一条保护措施,并付诸实践。
(3)开展一次以“我爱家乡山和水”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让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对家乡山和水的热爱之情。
(4)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山水文化,拓宽自己的视野。
3. 通过随堂练习和错题订正,检查学生对家乡山水重要性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上第13课《我爱家乡的山和水》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上第13课《我爱家乡的山和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爱家乡的山和水》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家乡的山和水,培养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山和水的特点,以及它们对家乡的重要性。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图片、故事、游戏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
他们可能对家乡的山和水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没有深入思考它们对家乡的重要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思考家乡的山和水对自己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山和水的特点。
2.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家乡的山和水的特点。
2.让学生理解山水对家乡的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家乡的山和水。
2.观察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山和水,发现它们的特点。
3.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家乡山和水的认识和感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家乡的山和水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讨论的话题,如“你喜欢家乡的山吗?为什么?”等。
3.准备板书内容,突出家乡山和水的特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家乡的山和水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提问:“你们认识这是哪里吗?这里的山和水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故事、图片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家乡的山和水的特点。
引导学生发现山水对家乡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家乡山和水的认识和感受。
每组选择一种山或水,用词语或句子描述其特点,并说明对家乡的重要性。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家乡的山和水的特点,以及它们对家乡的重要性。
教师点评并补充。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家乡的山和水,提出建议。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我爱家乡山和水 教案
课题: 13 《我爱家乡山和水》科目:道德与法治教学对象:二年级(上)课时:1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二年级く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的第一课。
教材设置了三个主题活动,分别是“我的家乡在这里”、“发现家乡的美”和“家乡的故事”,而本课时主要学习“我的家乡在这里”、“发现家乡的美”这两个板块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从而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知道自己的家乡在哪里,奠定热爱家乡的感情基础。
2.学会留心生活,欣赏家乡的美。
3.在寻找家乡美的过程中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对自己生长、生活的地方是熟悉的,是感到亲切的,与一年级相比,他们参加的集体活动、接触的人更多,对周围的事物有更多的兴趣。
而对于“家乡”的概念还没有形成具体印象,对家乡自然环境建筑的美,感受不深。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家乡是孩子自己生长的地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
作为城里的孩子,大多数都是在自己家里面,社会活动较少,对于家乡的山和水的印象模糊,很难有深度地引发学生对家乡的山水的热爱。
通过以上分析,我发现学生对“家乡”的理解不充分,对“家乡”的关注不够,缺少情感体验。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低年级学生对于“家乡”的概念模糊混乱。
爱家乡的教育需要建立在学生的生活之上,帮助学生明确本课交流的‘家乡’是指“我们生活的地方”。
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美,能用多种方法收集有关资料,并能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在父母、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获得信息;乐意和同学合作、交流,共同分享成果与快乐。
运用激趣法,儿歌法,表演法等,引导孩子学习本课内容。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针对以上学情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家乡在哪里,学会留心生活,认识家乡的美,教学难点就是让学生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各种收集资料的方式,发现家乡的美,并在寻找美的过程中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我爱家乡山和水》优质教学设计
《我爱家乡山和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我爱家乡山和水》是部编《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的第一课。
本单元是本册教科书的最后一单元,带领学生从“公共场所”进入到“我们生活的地方”,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生活空间。
“我爱家乡山和水”引导学生通过寻访、调查、探究等多种实践活动知晓自己的家乡在哪里,发现家乡自然、人文的美,了解家乡的故事,从而激发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新时代,城市学生来源多元,不仅有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也有随父母工作定居在此的省内外学生。
二年级的学生普遍对“家乡”的概念比较混乱,会与“老家”混淆。
同时,由于学生年龄小,对家乡的一草一木缺乏主动发现美的能力,更缺乏情感体验。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熟悉的家乡生活入手,知晓自己的家乡在哪里,并通过不同的途径、不同的角度去发现家乡秀美的景色,了解家乡故事并主动感受家乡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激发热爱家乡进而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教学目标1.知道家乡是家所在的地方。
2.寻找、发现并感受家乡的美,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3.了解家乡的传说,讲述家乡的故事,增强自我主人翁意识与责任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寻找、发现并感受家乡的美,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难点:了解家乡的传说,讲述家乡的故事,增强自我主人翁意识与责任意识。
教学准备1.课件、板贴。
2.课前调查、照片、图画纸及彩笔等。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我的家乡在武汉活动一话家乡,识武汉1.聊旅游,走进家乡师:同学们,最近老师有位远在新疆的朋友要来咱们武汉旅游,他是第一次到武汉来,我们可以推荐他去哪里游玩呢?说说你的建议吧。
学生推荐武汉的旅游地。
师生对话聊天聚焦武汉的山和水,引导学生逐步明确家乡的概念(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区分“老家”“家乡”,明白我住在哪儿,生活在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乡。
)师:不管我们的老家是哪里,但是我们现在居住在武汉,生活在武汉,那么武汉就是我们大家的家乡,也可以说——我的家乡在武汉。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我爱家乡山和水:家乡的故事》部编版
(3)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的意识。
举例:通过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认识到家乡的美好,从而产生自豪感和责任感。
2.教学难点
(1)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家乡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培养人地关系观念。
举例:引导学生思考家乡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使其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家乡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家乡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传承和发扬家乡的优秀文化。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举例:通过举办历史文化知识竞赛、传统习俗体验活动等,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兴趣,提高传承意识。
(3)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分析家乡,提高观察分析能力。
举例: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访问调查等,学会从地理、历史、文化等多角度认识家乡。
针对以上反思,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加强家乡环境保护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成为家乡环境的守护者。
2.丰富教学手段,通过故事、视频、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家乡的历史文化,激发他们传承家乡文化的责任感。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2.关于家乡历史文化的学习,学生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小组讨论中分享了自己所了解的家乡故事、习俗等,展示了家乡文化的独特魅力。然而,如何将这些文化传承下去,成为学生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 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风光秀丽, 美丽富饶。处处都有美丽的景观, 处处都有各自美丽的特色。就像我们的家乡,小桥流水,池塘荷花, 杨柳成行,也是一样的美丽啊!你觉得我们的家乡美吗?
一、看一看,说一说 1.指导学生欣赏教材 P50《我的家乡在这里》图片。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二、发现家乡的美 ( 结合阅读 51 页) 1.启发谈话:课本中的小朋友都喜欢自己的家乡,并且能说出 家乡的景观和特色, 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 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 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
化生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教学难点】 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 课前准备 ◆
1.教师准备: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 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我爱家乡山和水 教学设计
◆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的第 一课。教材设置了三个主题活动,分别是“我的家乡在这里”、“发 现家乡的美”和“家乡的故事”,旨在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 境和人文环境,从而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
猜猜是哪里。 三、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
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
把它画下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把你的作品拿出来给大家欣赏 1.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2.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3.出示第 51 页彩图,让学生读读画中描写家乡的小诗,然后观 察自己画的家乡,把观察的结果编成小诗填写在画面中。 5.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 二、说一说,唱一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傣家竹楼的传说的故事。 这是傣族小朋友家乡的故事,每个小朋友的家乡都有自己的故 事,一个一个美丽的小故事写出来我们家乡的历史和文化。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 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 3.请学生听一段家乡的戏曲,并介绍戏曲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