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 化学家故事素材 人教新课标版
化学名人小故事200字
化学名人小故事200字在科学史上,曾经有一位伟大的化学家,他就是尤金·帕斯捷尔(Eugene Paster)。
帕斯捷尔是一位俄罗斯化学家,被誉为现代有机化学的奠基人之一。
帕斯捷尔出生于1822年,在亚历山大城长大。
年轻时,他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圣彼得堡大学学习该学科。
在大学期间,他展示了出色的才能和创新的思维方式,迅速成为了他的导师们口中的宠儿。
帕斯捷尔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他对酯的研究。
他发现酯能够在化学反应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极大地推动了有机化学的发展。
这个发现引起了他当时同事们的广泛关注,并成为了化学界新闻的头条。
帕斯捷尔对酯的研究并没有止步于此,他继续探索酯在其他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他发现了酯在合成醋酸乙酯等化合物时的重要性,并成功地开发了一种酯合成的新方法。
这项成就被视为他的顶峰之作,并为他赢得了诺贝尔奖。
然而,尽管帕斯捷尔的成就如此卓越,但他的一生并不平坦。
在他的科研道路上,他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他的实验室常常不够设备和材料,并且经常遭受政府官员的干扰。
但是,帕斯捷尔始终坚持不懈,对科学抱有真诚的热爱和追求,成功地克服了这些困难。
帕斯捷尔在化学界的影响力不仅仅体现在他的科学成就上,还体现在他对后代化学家的启发上。
他经常与年轻的科学家分享他的研究经验和思维方式,并鼓励他们追求科学进步的梦想。
他的身边也聚集了一批才华横溢的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后来都成为了名动化学界的杰出人物。
尤金·帕斯捷尔在1871年逝世,享年49岁。
然而,他的贡献和影响却长远地延续了下来。
他的研究成果和开创性的发现为现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使得有机化学成为化学科学中的重要分支。
回顾这位化学名人的一生,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勇气和决心,以及对科学事业的忠诚和奉献。
帕斯捷尔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化学史上的佳话,更是对所有追求科学真理的人们的鼓舞和启示。
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科学家坚持不懈探索的精神,以及科学的力量和意义。
化学家故事300字
化学家故事300字
以下是一位化学家的故事:
安托万-洛朗·拉瓦锡是法国著名化学家、生物学家,被广泛认为是现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
拉瓦锡在化学领域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贡献。
他证明了燃烧是物质与氧气的结合,而不是像当时普遍认为的那样是一种“燃素”的释放。
这个发现对于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至关重要。
拉瓦锡还提出了元素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不能再分解为更简单物质的物质。
他列出了当时已知的元素,并通过实验确定了它们的相对质量。
这为后来的化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然而,拉瓦锡的贡献并不仅仅局限于科学领域。
他还是一位杰出的社会改革家和政治家。
他积极参与法国大革命,并担任过多个政府职务。
不幸的是,拉瓦锡的科学观点与当时的政治和宗教权威相冲突,他最终被送上了断头台。
然而,他的科学贡献一直被人们铭记,并对后来的化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化学家小故事
化学家小故事以下是 7 条化学家小故事:1. 嘿,你知道吗,当年拉瓦锡那可是相当厉害啊!他就像一个执着的探索者,对燃烧的秘密穷追不舍。
有一次啊,他和朋友们讨论燃烧现象,别人都觉得那没啥特别的,可他偏不信邪!他不断地实验、观察,最终推翻了错误的“燃素说”,这多了不起呀!拉瓦锡真的是用自己的智慧和毅力为化学开辟了新的道路。
2. 哎呀呀,门捷列夫简直就是化学界的传奇人物!就好比是一位智慧的棋手,巧妙地排布着元素的位置。
据说呀,他在梦里都在思考元素的规律。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灵感突发,终于排出了那张著名的元素周期表!这可不就是化学领域的一大壮举嘛!不得不佩服他呀。
3. 你晓得波义耳不?他对化学的热爱那叫一个狂热!就像一个充满激情的猎人,紧紧追踪着每一个化学现象。
有一回啊,他在做实验的时候,不小心把一滴酸碱滴到了花瓣上,哇塞,花瓣颜色瞬间变化了,他立刻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这不就为后来的指示剂奠定了基础吗?波义耳这种对细微之处的敏锐洞察力,真的太牛啦!4. 居里夫人呀,那简直就是坚韧不拔的化身!想象一下,她在那简陋的实验室里,日复一日地研究着放射性物质,这得需要多大的毅力呀!记得有一次实验失败了很多次,可她就是不放弃。
最终她发现了镭和钋,这是多么伟大的成就呀!她真的是女性的骄傲,也是科学界的楷模。
5. 道尔顿呀,这个名字在化学史上可是响当当的!就像一个永不满足的求知者,对原子的奥秘孜孜不倦。
有那么一段时间,他天天盯着各种物质看呀看,琢磨呀琢磨。
终于,他提出了原子学说!这就像是为化学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他的贡献可太重要啦!难道不是吗?6. 泡利呢,是个特别神奇的化学家!可以说他就像一个挑剔的鉴赏家。
有一次讨论一个化学理论,别人都觉得差不多就行了,他可不干,非得提出尖锐的观点。
结果呢,证明他是对的呀!他这种敢于挑战的精神,真的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对吧?7. 还记得卢瑟福吗?他像是一个勇敢的开拓者。
有一次做实验的时候,他发现了一种奇妙的现象,简直就像发现了宝藏一样激动!经过不断研究,他对原子结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九年级化学下册 张青莲的成长经历和贡献素材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张青莲的成长经历和贡献素材人教新课标版张青莲(1908-2020),无机化学家、教育家。
长期从事无机化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对同位素化学造诣尤深,是中国稳定同位素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他对中国重水和锂同位素的开发和生产起过重要作用。
晚年从事同位素质谱法测定原子量的研究,1991年测得的铟原子量114.818士0.003,已被国际采用为新标准。
1、经历张青莲于1908年7月31日出生于常熟县的一个小康家庭。
14岁时考入桃坞中学,即圣约翰大学附中,曾在校内中、竞赛中名列榜首。
1926年高中毕业时因成绩优异,原可免费直升该大学,但由于1925年该校美籍校长侮辱,爱国师生纷纷愤而离校并组建私立光华大学。
这一爱国行动得到张青莲的支持,他放弃免费入学的机会而考入光华大学。
他考虑到化学系毕业后除可在中学谋职外,还可以搞小型化学工业,因而选择了化学。
在光华大学他只用三年半的时间,就读完了所需的学分,毕业时以第一名获得银杯奖。
大学毕业后,张青莲曾在常熟孝友中学任教一年。
1931年考取清华大学。
当时,他看到中国无机化学人才缺乏,遂选择了无机化学专业,在教授指导下完成了研究稀有元素领域的论文三篇,分别为无机合成、分析鉴定和物化测量三个方面。
最后以优异成绩获得庚款公费出国留学。
鉴于早期的化学家中不少曾留学于德国,所以他决定到深造。
1934年秋进入物理化学系。
由于他在国内大学已经读过13个学期的课程,按德国的规定只需注册学习3个学期。
他师从无机化学家李张青莲森。
当时美国金获得者尤发现并制得重水,引起国际化学界很大震动。
李森菲尔特根据张青莲已有的科研基础,建议他以重水的研究作为博士论文的题目。
他在购得生产的第一批重水商品后,立即开始了重水临界温度的测定研究。
当时用的是微量法,石英玻璃毛细管内径0.3毫米,恒温器温度要达645K,管内压力达20兆帕以上。
封管时常会炸裂,实验难度较大。
他在导师的指导下,夜以继日的奋力工作,于短期内完成了重水的临界温度的测定。
关于化学的故事
关于化学的故事1、在1944年的美国某地。
那天,大学里面一座大楼失火了。
“呜,呜,……”消防车问讯赶来。
这时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大楼门口警卫森严,不许消防队员进去。
“火烧眉毛了,还不许我们进去?”消防队员着急的问。
“不行,没有国防部的证明,谁都不许进!”原来,大楼里面的科学家们正在极端秘密地研究一种化学元素──铀。
为什么研究铀要那么保密呢?2、在1781年,英国有位著名的化学家叫普利斯特里,他很喜欢给朋友表演化学魔术。
每当有朋友来到他的实验室参观时,他便拿出一个空瓶子,给大家表演。
可是,当他把瓶口移近蜡烛的火焰时,忽然发出“啪”的一声巨响。
朋友们吓了一跳,有的甚至钻到桌子底下去。
原来,瓶子里事先装进氢气和氧气,点火会发出爆炸声。
一次,他表演完“拿手好戏”后,在收拾瓶子时,注意到瓶子上有水。
经过反复实验,他终于发现,氢气燃烧后变成了水。
3、在1890年。
在庆祝德国化学会成立25周年的大会上,著名化学家凯库勒,讲述了自己怎样解决了有机化学史上一大难题。
“那时侯,我住在伦敦,日夜思索着苯分子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我徒劳地工作了几个月,毫无收获。
一天,我坐马车回家,由于过度劳累,在摇摇晃晃的马车上睡着了。
我作了一个梦,一条蛇首尾相连,变成一个环。
我从梦中惊醒,当天晚上,在梦的启发下,我终于画出了苯分子的环式结构,解决了有机化学史上的一大难题。
”故事一从一个很小的侧面说明化学是何等的重要。
美国在1945年研制出第一颗原子弹,当年的8月6日和9日分别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引起世人瞩目。
我国在1964年10月16日在西北上空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研制成功,从而结束了我国没有核弹的历史。
故事二说明研究化学一定要细心,厦门大学张资珙教授曾经把一名优秀的化学工作者比喻为C4H4,C4H4是一种高度不饱和的烃,具有很高的活性,即:clear head(聪明的头脑)、clever hands(灵巧的双手)、clean habit(洁净的习惯)、curious heart(好奇心)。
化学小故事
以下是100个与化学相关的小故事,供您参考:1.《发现氧气》:卡尔·威廉·舍勒在研究空气中的氮气时,意外地发现了氧气。
2.《发现甲烷》:意大利科学家亚历山大·伯特洛尼在进行煤矿安全研究时,发现了甲烷。
3.《奇妙的质子》:欧内斯特·卢瑟福和汉斯·格奥尔格·加伦发现了质子。
4.《海绵体》:德国化学家路德维希·威廉·克拉普罗特发明了一种名为“海绵体”的新化合物。
5.《制备氯化铁》:法国化学家皮埃尔·乔波蒂发现了制备氯化铁的方法。
6.《元素周期表》:俄国化学家德米特里·门捷列夫发明了元素周期表。
7.《抗生素的发现》: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
8.《发现放射性衰变》:法国物理学家亨利·贝克勒尔发现了放射性衰变。
9.《燃料电池》:英国化学家威廉·格罗夫斯和弗朗西丝·贝克尔发明了燃料电池。
10.《金属腐蚀》:德国化学家费迪南德·奥古斯特·拉斯科发现了金属的腐蚀现象。
11.《化学武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化学武器的历史。
12.《制备纯碳酸钙》:法国化学家路易斯-尼古拉·沙发明了制备纯碳酸钙的方法。
13.《制备锂》:瑞典化学家约翰·奥古斯特·阿尔克南发现了制备锂的方法。
14.《生命元素》:生命中重要的元素,如碳、氢、氧、氮等。
15.《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原理和类型,包括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应、置换反应等。
16.《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和分类,包括烃、醇、酮、醛、羧酸等。
17.《化学实验》:化学实验的安全和基本操作,包括计量、称量、加热、过滤等。
18.《分子结构》:分子结构的理论和实验方法,包括X射线晶体学、核磁共振等。
19.《重要元素》:人类生活中重要的元素,如钙、铁、锌、硅等。
20.《气体定律》:气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包括玻意耳-马略特定律、查理定律等。
著名化学家的故事事迹100字
著名化学家的故事事迹100字著名化学家的故事事迹化学家是一群致力于研究和应用化学知识的科学家,他们的工作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下面,我将给大家介绍一些著名化学家的故事事迹,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1.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化学家。
他在化学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物质的组成和变化上。
他提出了“四元素”理论,认为地球由土、火、水和气体四种元素组成,并且这些元素能够相互转化。
这一理论为后来的化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2.约翰·道尔顿(John Dalton)约翰·道尔顿是19世纪早期最重要的化学家之一,也是现代原子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他通过一系列实验和研究,提出了“道尔顿原子理论”。
他认为,物质是由不可分割的小颗粒——原子组成的,不同元素的原子具有不同的质量和性质,物质的性质变化是由于原子之间的组合和分离。
3.门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门捷列夫是19世纪末俄国最著名的化学家之一,他创立了现代化学周期表。
门捷列夫根据多年的研究和分类,整理出了一张按照元素的性质和原子质量排列的周期表。
这一周期表不仅整理了元素的信息,还能够预测元素的性质和未来的发展。
门捷列夫的周期表为化学研究和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指导,对于现代化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4.玛丽·居里(Marie Curie)玛丽·居里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也是一位杰出的化学家。
她与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和钋。
她的发现对于理解原子结构和放射性的本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玛丽·居里还开创了放射性化学的研究领域,为这一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5.亨利·莫斯利(Henry Moissan)亨利·莫斯利是一位法国化学家,他于1906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关于化学家的小故事
以下是一个关于化学家的小故事:
有一位名叫玛丽·居里的化学家,她是一位波兰出生的科学家,因其在放射性领域的开创性工作而闻名于世。
玛丽·居里出生于1867年,她的父亲是一位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母亲是一位教师。
她从小就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化学方面。
在她的早期研究中,她与波兰科学家约瑟夫·斯鲁夫合作,共同研究放射性物质。
他们发现了一种新的放射性元素——镭,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然而,这项研究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玛丽·居里和约瑟夫·斯鲁夫在研究过程中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
他们没有足够的资金和设备来支持他们的研究,甚至有时需要自己动手制作实验器材。
尽管如此,玛丽·居里和约瑟夫·斯鲁夫仍然坚持不懈地继续研究。
最终,他们成功地分离出了镭元素,并揭示了其独特的放射性性质。
这项发现为放射性研究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医学和工业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玛丽·居里因为她的杰出贡献而获得了许多荣誉和奖项,包括两次获得诺贝尔奖。
她的研究不仅对科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激励了后来的科学家们继续探索和创新。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科学研究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和时间,但只有坚持不懈地追求真理,才能取得重要的成就。
化学家的小故事简短50字左右
化学家的小故事简短50字左右
1、瑞典著名化学家舍勒,他发现软锰矿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后生成呛人的黄色气体,身体受到严重伤害。
他认为化学“这种尊贵的学问,乃是奋斗的目标。
”舍勒逝世后,瑞典人们十分怀念他,在科平城和斯得哥尔摩都为他建立了纪念塑像,他的墓地前立有一块朴素的方形墓碑,碑上的浮雕是一位健美男子,高擎着一把燃烧的火炬。
2、居里夫人天下闻名,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
她一生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107个,却全不在意。
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来她家做客,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
于是惊讶地说“居里夫人,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
3、拉瓦锡的对化学的第一个贡献便是从实验的角度验证并总结了质量守恒定律。
早在拉瓦锡出生之时,多才多艺的俄罗斯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就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他当时称之为“物质不灭定律”,其中含有更多的哲学意蕴。
但由于“物质不灭定律”缺乏丰富的实验根据,特别是当时俄罗斯的科学还很落后,西欧对沙俄的科学成果不重视,“物质不灭定律”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
拉瓦锡用硫酸和石灰合成了石膏,当他加热石膏时放出了水蒸气。
拉瓦锡用天平仔细称量了不同温度下石膏失去水蒸气的质量。
他的导师鲁伊勒把失去水蒸气称为“结晶水”,从此就多了一个化学名词——结晶水。
这次意外的成功使拉瓦锡养成了经常使用天平的习惯。
化学家的小故事简短
化学家的小故事简短从前,有一个年轻的化学家,他对化学科学抱有浓厚的兴趣。
他总是在实验室里埋头苦干,研究各种化学反应和物质结构。
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科学的热爱让他成为实验室中最勤奋的学生之一。
作为一个化学家,他明白,科学知识和实践是无处不在的。
因此,除了学术研究,他还参与了与其他科学家的讨论,并定期参加国际化学会议。
这些经验让他学到了更多的东西,从而加深了他对化学的理解。
这位年轻的化学家非常注重实践,他常常进行实验来验证他在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
在实验中,他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化学品和试剂,有时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
然而,他从不气馁,总是耐心地重复实验,直到找到答案。
在他探索的过程中,这位年轻的化学家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挫折。
但是,他从不放弃,总是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他相信,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并取得成功。
渐渐地,这位年轻的化学家在化学界获得了一定的声誉。
他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同行们的赞赏和认可。
他也成为了一位有影响力的化学家,经常被邀请发表演讲和分享他的研究成果。
然而,尽管取得了许多成就,这位化学家并没有忘记他从学科中获得的启示和指导。
他知道,化学科学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因此,他始终鼓励年轻的学生要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地推动科学的进步。
这位化学家还特别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他说:“只有亲身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化学的奥秘。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发现新的现象,理解更深入的知识。
”这位化学家的故事告诉我们,对于追求科学事业的人来说,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有实践和探索的精神。
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同时,我们也要坚持不懈,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放弃,相信自己的能力,通过努力追求梦想。
正如这位年轻化学家一样,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领域的专家,为科学做出贡献。
只要我们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始终保持学习和实践的态度,相信自己的能力,我们就能取得成功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化学家霍夫曼的故事作文素材
化学家霍夫曼的故事作文素材他没有妻子,却发明了世界最强的毒品和救人无数的阿司匹林他没有妻子但是却有两个孩子一个孩子救人于病痛之中而另一个孩子却将人推下万丈深渊今天的开场白有点毒因为要给大家介绍的是这个人他发明了世界上最强的毒品也就是被称为毒品之王的——海洛因海洛因之所以被称为毒品之王是因为海洛因作用机制至今都未被科学家查明迄今为止没有任何有效的戒除方式就算一时戒了复吸比例也非常高一旦吸食这一辈子几乎都离不开它了你可能知道海洛因的危害但是你绝对想不到的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海洛因却在全球范围内合法贩卖还被许多人奉为神药一位被咳嗽困扰的病人服下两片海洛因之后漏出了久违的微笑一位登山爱好者因为担心不能够登顶而服下两片海洛因结果他顺利的打破了自己的登山纪录而这一切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在那个海洛因刚刚发明出来的年代它比感冒药还要普及风头甚至盖过了救人无数的阿司匹林而正巧的是海洛因与阿司匹林这两种药品出自于同一个化学家之手他就是费利克斯·霍夫曼霍夫曼的故事首先要从发明阿司匹林开始说起在很久很久以前大约是公元前1550年我们富有智慧的祖先就已经发现柳树的叶子能够起到止痛效果但是没有人知道为什么直到1874年苏格兰医生麦克拉根用柳树皮提取物成功地降低了风湿病患者的体温并缓解了患者的疼痛和浮肿两年后他的实验报告发表在了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后来其他科学家从柳树皮中分离出水杨苷并制备出水杨酸钠也证明了它的退热、止痛和消炎作用从此开始这种药物就一直被用于治疗热病风湿病和痛风等病症但是水杨酸钠有一个非常令人难以接受的缺点因为它酸性较强不仅口感火辣,味道还很苦更要命的是它对胃地损伤常常会让患者产生呕吐或胃疼的症状而霍夫曼的父亲正是因为患有关节炎所以常年需要服用水杨酸钠驱逐疼痛每次看到父亲服药之后虽然驱逐了关节疼痛的烦恼但又迎来了胃部疼痛的苦恼作为一名化学家的霍夫曼真的于心不忍因此他下决心要改善这种药物当时的霍夫曼在德国拜耳公司工作能够在公司中查询许多医学资料在查阅了大量的文献了解了先辈们在这方面的研究后他发现乙酰水杨酸的副作用较小并且对疾病治疗效果显著并且各项临床实验都获得了成功因此在同事的协助之下霍夫曼完成了乙酰水杨酸生产工艺的研发拜耳公司在1899年2月以“阿司匹林”(Aspirin)的名字注册了此药因为“阿司匹林”显著的治疗效果立即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医生们对此药也十分欣赏仅仅两年时间里各出版物上有关它的文章就达到了160篇使它在全球的影响迅速扩大除了解热镇痛消炎等药效阿司匹林还被发现具有抗血小板过度凝集作用1982年英国药理学家约翰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1988年美国2万多名男性医师参与的一项研究表明阿司匹林还可以使首次心肌梗死发生率降低44% 掀开了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预防冠心病、脑梗死的新篇章这也是霍夫曼第一个“孩子”出生以及救人于病痛之中的故事。
关于化学家的小故事
关于化学家的小故事
化学家是研究化学现象和物质变化的科学家,他们的研究成果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化学领域,有许多有趣的小故事,这些故事见证了化学家的智慧、坚持和奉献精神。
首先,我们来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创立。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首次绘制了元素周期表。
他通过整理和分析已知的化学元素,发现了元素之间的周期性规律。
这一发现使得化学研究从此有了系统的框架,为后来化学家们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其次,我们来看看居里夫妇的放射性研究。
波兰化学家玛丽亚·居里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发现了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
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化学领域的发展,还为放射性治疗和核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玛丽亚·居里也因此成为了唯一一位获得两项诺贝尔奖的女性。
在我国,化学家们也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例如,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打破了西方国家对碱业的垄断;钱人元和梁树权等科学家,为我国石油化工和有机化学领域的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
总之,化学家们通过他们的智慧和辛勤努力,推动了化学领域的发展,改善了人类的生活质量。
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我们不断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
最新-九年级化学下册 张青莲的成长经历和贡献素材 人
九年级化学下册张青莲的成长经历和贡献素材人教新课标版张青莲(1918-2018),无机化学家、教育家。
长期从事无机化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对同位素化学造诣尤深,是中国稳定同位素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他对中国重水和锂同位素的开发和生产起过重要作用。
晚年从事同位素质谱法测定原子量的研究,1991年测得的铟原子量114.818士0.018,已被国际采用为新标准。
1、经历张青莲于1918年7月31日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县支塘镇的一个小康家庭。
14岁时考入苏州桃坞中学,即圣约翰大学附中,曾在校内中、英文竞赛中名列榜首。
1926年高中毕业时因成绩优异,原可免费直升该大学,但由于1925年该校美籍校长侮辱中国国旗,爱国师生纷纷愤而离校并组建私立光华大学。
这一爱国行动得到张青莲的支持,他放弃圣约翰免费入学的机会而考入光华大学。
他考虑到化学系毕业后除可在中学谋职外,还可以搞小型化学工业,因而选择了化学。
在光华大学他只用三年半的时间,就读完了所需的学分,毕业时以第一名获得银杯奖。
大学毕业后,张青莲曾在常熟孝友中学任教一年。
1931年考取清华大学研究生院。
当时,他看到中国无机化学人才缺乏,遂选择了无机化学专业,在高崇熙教授指导下完成了研究稀有元素领域的论文三篇,分别为无机合成、分析鉴定和物化测量三个方面。
最后以优异成绩获得庚款公费出国留学。
鉴于美国早期的化学家中不少曾留学于德国,所以他决定到德国深造。
1934年秋进入柏林大学物理化学系。
由于他在国内大学已经读过13个学期的课程,按德国的规定只需注册学习3个学期。
他师从无机化学家李张青莲森菲尔特。
当时美国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尤莱因发现重氢并制得重水,引起国际化学界很大震动。
李森菲尔特根据张青莲已有的科研基础,建议他以重水的研究作为博士论文的题目。
他在购得挪威生产的第一批重水商品后,立即开始了重水临界温度的测定研究。
当时用的是微量法,石英玻璃毛细管内径0.3毫米,恒温器温度要达645K,管内压力达20兆帕以上。
化学家拉瓦锡励志故事
化学家拉瓦锡励志故事天下绝无热烈勇敢地追求成功,而能取得成功的人。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化学家拉瓦锡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化学家拉瓦锡励志故事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进行的化学革命被公推为18世纪科学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成就之一。
在这场革命中,他以雄辩的实验事实为依据,推翻了统治化学理论达百年之久的燃素说,建立了以氧为中心的燃烧理论。
针对当时化学物质的命名呈现一派混乱不堪的状况,拉瓦锡与他人合作制定出化学物质命名原则,创立了化学物质分类的新体系。
根据化学实验的经验,拉瓦锡用清晰的语言阐明了质量守恒定律和它在化学中的运用。
这些工作,特别是他所提出的新观念、新理论、新思想,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拉瓦锡原来是学法律的。
1763年,年仅20岁的拉瓦锡就取得了法律学士学位,并且获得了律师从业证书。
拉瓦锡的父亲是一位颇有名气的律师,家境富有,所以拉瓦锡没有马上去做律师。
那时他对植物学发生了兴趣,经常上山采集标本使他又对气象学产生了兴趣。
在地质学家葛太德的建议下,拉瓦锡师从巴黎着名的伊勒教授学习化学。
从此,拉瓦锡就和化学结下不解之缘。
拉瓦锡是现代化学的创始人。
他的主要业绩是将过去和当时的许多实验结果加以综合,使之成为完整的学说。
1766年,年仅23岁的拉瓦锡“关于城市照明问题”的论文,荣获了法国科学院金质奖。
1772年,由于他对天然水的研究卓有成果而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
他所进行的长达百天之久的“烧干了水不会变土”的实验,是人所共知的。
通过这一实验,他推翻了物质不能互变的学说,并进一步证明了物质不灭的正确性。
化学家拉瓦锡励志故事2:对“燃素”学说持怀疑态度的拉瓦锡,实在难以接受“燃素”是物质燃烧原因的观点。
1772年2月,他读到了达尔塞的一篇研究报告,其中谈到“在高温下烧得炽热的金刚石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一实验结果使他深受启发。
那么,在没有空气的条件下,加热金刚石会怎样呢?于是他把金刚石用调成糊状的石墨厚厚地包上一层,再把这些乌黑的圆球放在烈火中烧得通红。
九年级化学 化学家故事素材 人教新课标版
化学家故事医学上的贡献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生活在东晋时代,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和制药家.公元281年,他出生在丹阳句容(现在江苏省句容县),家境清贫.他无钱购买书籍笔墨,只好向人家借书阅读,用木炭练习写字.长大了当过官吏,后来辞职回家,专门从事科学研究.葛洪从小喜欢读有关医药、保健和炼丹制药的书,还很留心民间流行的一些简便的治病方法.他把在广大的农村里搜集到的验方,结合自己学到的医药知识,写成了一本书,取名叫《肘后备急方》.《肘后备急方》不是大部头的著作,但是非常实用."肘后"就是说这部书篇幅很小,可以挂在胳膊肘上随身携带,类似现代所说的"袖珍本"."备急"就是应急的意思.用现代话说,就是一本"急症手册".这部书里的治病药方,都是容易得到的到处都有的草药,又便宜,又方便,更重要的是灵验有效,所以深受老百姓的欢迎.葛洪很注意研究急病.他所指的急病,大部分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急性传染病,古时候人们管它叫"天刑",认为是天降的灾祸,是鬼神作怪.葛洪在书中说:急病不是鬼神引起的,而是中了外界的疠气.我们都知道,急性传染病是微生物(包括原虫、细菌、立克次氏小体和病毒等)引起的.这些微生物起码要放大几百倍才能见到,1600多年前还没有发明显微镜,当然不知道有细菌这些东西.葛洪能够排除迷信,指出急病是外界的物质因素引起的,这种见解已经很了不起了.葛洪在《肘后备急方》里面,记述了一种叫"尸注"的病,说这种病会互相传染,并且千变万化.染上这种病的人闹不清自己到底哪儿不舒服,只觉得怕冷发烧,浑身疲乏,精神恍惚,身体一天天消瘦,时间长了还会丧命.葛洪描述的这种病,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结核病.结核菌能使人身上的许多器官致病.肺结核、骨关节结核、脑膜结核、肠和腹膜结核等等,都是结核菌引起的.葛洪是我国最早观察和记载结核病的科学家.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还记载了一种叫犬咬人引起的病症.犬就是疯狗.人被疯狗咬了,非常痛苦,病人受不得一点刺激,只要听见一点声音,就会抽搐痉挛,甚至听到倒水的响声也会抽风,所以有人把疯狗病又叫做"恐水病".在古时候,对这种病没有什么办法治疗.葛洪想到古代有以毒攻毒的办法.例如我国最古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里就说,治病要用"毒"药,没有"毒"性治不了病.葛洪想,疯狗咬人,一定是狗嘴里有毒物,从伤口侵入人体,使人中了毒.能不能用疯狗身上的毒物来治这种病呢?他把疯狗捕来杀死,取出脑子,敷在犬病人的伤口上.果然有的人没有再发病,有人虽然发了病,也比较轻些.葛洪用的方法是有科学道理的,含有免疫的思想萌芽.大家知道,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注射脑炎疫苗可以预防脑炎,注射破伤风细菌的毒素可以治疗破伤风.这些方法都是近代免疫学的研究成果."免疫"就是免于得传染病.细菌和病毒等侵入我们的身体,我们的身体本来有排斥和消灭它们的能力,所以不一定就发病,只有在身体的抵抗力差的时候,细菌和病毒等才能使人发病.免疫的方法就是设法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使人免于发病.注射预防针,就是一种免疫的方法(现代免疫学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注射预防针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葛洪对疯狗病能采取预防措施,可以称得上是免疫学的先驱.欧洲的免疫学是从法国的巴斯德开始的.他用人工的方法使兔子得疯狗病,把病兔的脑髓取出来制成针剂,用来预防和治疗疯狗病,原理与葛洪的基本上相似.巴斯德的工作方法当然比较科学,但是比葛洪晚了1000多年.在世界医学历史上,葛洪还第一次记载了两种传染病,一种是天花,一种叫恙虫病.葛洪在《肘后备急方》里写道:有一年发生了一种奇怪的流行病,病人浑身起一个个的疱疮,起初是些小红点,不久就变成白色的脓疱,很容易碰破.如果不好好治疗,疱疮一边长一边溃烂,人还要发高烧,十个有九个治不好,就算侥幸治好了,皮肤上也会留下一个个的小瘢.小瘢初起发黑,一年以后才变得和皮肤一样颜色.葛洪描写的这种奇怪的流行病,正是后来所说的天花.西方的医学家认为最早记载天花的是阿拉伯的医生雷撒斯,其实葛洪生活的时代,比雷撕斯要早500多年.葛洪把恙虫病叫做"沙虱毒".现在已经弄清楚,沙虱毒的病原体是一种比细菌还小的微生物,叫"立克次氏体".有一种小虫叫沙虱,螫人吸血的时候就把这种病原体注入人的身体内,使人得病发热.沙虱生长在南方,据调查,我国只有广东、福建一带有恙虫病流行,其他地方极为罕见.葛洪是通过艰苦的实践,才得到关于这种病的知识的.原来他酷爱炼丹,在广东的罗浮山里住了很久.这一带的深山草地里就有沙虱.沙虱比小米粒还小,不仔细观察根本发现不了.葛洪不但发现了沙虱,还知道它是传染疾病的媒介.他的记载比美国医生帕姆在1878年的记载,要早1500多年.早期的化学家葛洪为什么喜欢炼丹呢?在封建社会里,贵族官僚为了永远享受骄奢淫逸的生活,妄想长生不老.有些人就想炼制出"仙丹"来,满足他们的奢欲,于是形成了一种炼丹术.炼丹的人把一些矿物放在密封的鼎里,用火来烧炼.矿物在高温高压下就会发生化学变化,产生出新的物质来.长生不老的仙丹是剥削阶级的幻想,当然是炼不出来的.但是在炼丹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了一些物质变化的规律,这就成了现代化学的先声.炼丹术在我国发展得比较早,葛洪也是一个炼丹家.当时,葛洪炼制出来的药物有密陀僧(氧化铅)、三仙丹(氧化汞)等,这些都是外用药物的原料.葛洪在炼制水银的过程中,发现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他指出,对丹砂(硫化汞)加热,可以炼出水银,而水银和硫磺化合,又能变成丹砂.他还指出,用四氧化三铅可以炼得铅,铅也能炼成四氧化三铅.在葛洪的著作中,还记载了雌黄(三硫化二砷)和雄黄(五硫化二砷)加热后升华,直接成为结晶的现象.此外,葛洪还提出了不少治疗疾病的简单药物和方剂,其中有些已被证实是特效药.如松节油治疗关节炎,铜青(碳酸铜)治疗皮肤病,雄黄、艾叶可以消毒,密陀僧可以防腐等等.这些记载,对治疗关节炎有一定效果.雄黄中所含的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艾叶中含有挥发性的芳香油,毒虫很怕它,所以我国民间在五月节前后烧燃艾叶驱虫.铜青能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所以能治皮肤病.密陀僧有消毒杀菌作用,所以用来做防腐剂.葛洪早在1500多年前就发现了这些药物的效用,在医学上做出了很大贡献.。
九年级化学上册《空气——拉瓦锡实验》文字素材1 人教新课标版
拉瓦锡实验拉瓦锡的著名实验之一拉瓦锡把少量的汞(水银)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达十二天之久,结果发现有一部分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了红色的粉末,同时容器里的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五分之一。
拉瓦锡研究了剩余的那部分空气,发现这部分空气既不能供给人类及动物呼吸来维持人类及动物的生命,也不能支持可燃物的燃烧。
这种气体后来被人们称之为氮气。
拉瓦锡再把汞表面上所生成的红色粉末(现已证明是氧化汞)收集起来,放在另一个较小的容器里经过强热后,得到了汞和氧气,而且氧气的体积恰好等于原来密闭容器里所减少的空气的那部分体积。
他把得到的氧气加到前一个容器里剩下的约五分之四体积的气体里去,结果得到的气体同空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都完全一样。
通过这些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所组成的这一结论。
拉瓦锡的著名实验之二一七四三年,拉瓦锡出生在一个律师之家。
二十岁的时候,拉瓦锡从大学法律系毕业。
可是,他酷爱化学,二十五岁时成为法国科学院院士。
就在他成为院士的时候,他读到的一篇论文,说金刚石在空气中加热,会燃烧起来,变成一股气体,消踪匿迹(金刚石的化学成分是碳。
它会燃烧,变成二氧化碳)。
这篇论文使拉瓦锡深感兴趣。
拉瓦锡重做实验。
不过,他采用不同的方法:他在金刚石上面涂了一层厚厚的石墨稠膏,加热到发红。
几小时以后,冷却,剥掉外面的稠膏,金刚石好端端的,没有烧掉!“燃烧,跟空气大有关系。
”拉瓦锡猜测道。
他认为,用石墨稠膏涂在金刚石上,使金刚石隔绝了空气,所以金刚石没有烧掉。
也就是说,空气在燃烧现象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一七七二年十一月,法国科学院收到拉瓦锡密封的论文。
院士们拆开信封,获知拉瓦锡对于燃烧现象的研究,又前进了一步:磷,在空气中会燃烧,冒出白色的浓烟,这是早就知道的化学现象。
拉瓦锡别出心裁地想办法把这些浓烟全部收集起来。
他指出,浓烟是一种极细的白色粉末,它的总重量比原来的磷要重!也就是说,在磷燃饶的时候,可能与空气化合了。
化学家小故事300字
化学家小故事:玛丽·居里
1867年,波兰出生的玛丽·居里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
尽管家境贫寒,她却对知识有着极高的渴望。
在她的学习生涯中,她展现出了对科学的独特见解和热情。
1890年,她进入了巴黎大学学习物理和化学。
她的才华和勤奋使她在学术界崭露头角。
四年后,她获得了物理学硕士学位。
然而,她对科学的热情并未因此而满足。
她继续研究放射性物质,并发现了两种新的元素——钋和镭。
这一发现引起了科学界的极大关注。
1903年,她与皮埃尔·居里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然而,她并未因此而停下脚步。
她继续研究放射性物质的性质和作用,并最终因过度暴露于放射性物质而患上白血病逝世。
居里的故事是一个充满激情、奉献和毅力的故事,她为科学界树立了一个伟大的榜样。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课题2 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拓展资料:诺贝尔与炸药素材 新人教版
诺贝尔与炸药诺贝尔的父亲是一位颇有才干的发明家,倾心于化学研究,尤其喜欢研究炸药。
受父亲的影响,诺贝尔从小就表现出顽强勇敢的性格,他经常和父亲一起去实验炸药。
多年随父亲研究炸药的经历,也使他的兴趣很快转到应用化学方面。
1862年夏天,他开始了对硝化甘油的研究。
这是一个充满危险和牺牲的艰苦历程。
死亡时刻都在陪伴着他。
在一次进行炸药实验时发生了爆炸事件,实验室被炸的无影无踪,5个助手全部牺牲,连他最小的弟弟也未能幸免。
这次惊人的爆炸事故,使诺贝尔的父亲受到了十分沉重的打击,没有多久就去世了。
他的邻居们出于恐惧,也纷纷向政府控告诺贝尔,此后,政府不准诺贝尔在市内进行实验。
但是诺贝尔百折不挠,他把实验室搬到市郊湖中的一艘船上继续实验。
经过长期的研究,他终于发现了一种非常容易引起爆炸的物质--雷酸汞,他用雷酸汞做成炸药的引爆物,成功地解决了炸药的引爆问题,这就是雷管的发明。
它是诺贝尔科学道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雷管矿山开发、河道挖掘、铁路修建及隧道的开凿,都需要大量的烈性炸药,所以硝化甘油炸药的问世受到了普遍的欢迎。
诺贝尔在瑞典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硝化甘油工厂,随后又在国外建立了生产炸药的合资公司。
但是,这种炸药本身有许多不完善之处。
存放时间一长就会分解,强烈的振动也会引起爆炸。
在运输和贮藏的过程中曾经发生了许多事故,针对这些情况,瑞典和其他国家的政府发布了许多禁令,禁止任何人运输诺贝尔发明的炸药,并明确提出要追究诺贝尔的法律责任。
面对这些考验,诺贝尔没有被吓倒,他又在反复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以硅藻土为吸收剂的安全炸药,这种被称为黄色炸药的安全炸药,在火烧和锤击下都表现出极大的安全性。
这使人们对诺贝尔的炸药完全解除了疑虑,诺贝尔再度获得了信誉,炸药工业也很快地获得了发展。
诺贝尔的实验室在安全炸药研制成功的基础上,诺贝尔又开始了对旧炸药的改良和新炸药的生产研究。
两年以后,一种以火药棉和硝化甘油混合的新型胶质炸药研制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家故事
医学上的贡献
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生活在东晋时代,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和制药家.公元281年,他出生在丹阳句容(现在江苏省句容县),家境清贫.
他无钱购买书籍笔墨,只好向人家借书阅读,用木炭练习写字.长大了当过官吏,后来辞职回家,专门从事科学研究.
葛洪从小喜欢读有关医药、保健和炼丹制药的书,还很留心民间流行的一些简便的治病方法.他把在广大的农村里搜集到的验方,结合自己学到的医药知识,写成了一本书,取名叫《肘后备急方》.
《肘后备急方》不是大部头的著作,但是非常实用."肘后"就是说这部书篇幅很小,可以挂在胳膊肘上随身携带,类似现代所说的"袖珍本"."备急"就是应急的意思.用现代话说,就是一本"急症手册".这部书里的治病药方,都是容易得到的到处都有的草药,又便宜,又方便,更重要的是灵验有效,所以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葛洪很注意研究急病.他所指的急病,大部分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急性传染病,古时候人们管它叫"天刑",认为是天降的灾祸,是鬼神作怪.葛洪在书中说:急病不是鬼神引起的,而是中了外界的疠气.我们都知道,急性传染病是微生物(包括原虫、细菌、立克次氏小体和病毒等)引起的.这些微生物起码要放大几百倍才能见到,1600多年前还没有发明显微镜,当然不知道有细菌这些东西.葛洪能够排除迷信,指出急病是外界的物质因素引起的,这种见解已经很了不起了.
葛洪在《肘后备急方》里面,记述了一种叫"尸注"的病,说这种病会互相传染,并且千变万化.染上这种病的人闹不清自己到底哪儿不舒服,只觉得怕冷发烧,浑身疲乏,精神恍惚,身体一天天消瘦,时间长了还会丧命.
葛洪描述的这种病,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结核病.结核菌能使人身上的许多器官致病.肺结核、骨关节结核、脑膜结核、肠和腹膜结核等等,都是结核菌引起的.葛洪是我国最早观察和记载结核病的科学家.
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还记载了一种叫犬咬人引起的病症.犬就是疯狗.人被疯狗咬了,非常痛苦,病人受不得一点刺激,只要听见一点声音,就会抽搐痉挛,甚至听到倒水的响声也会抽风,所以有人把疯狗病又叫做"恐水病".在古时候,对这种病没有什么办法治疗.
葛洪想到古代有以毒攻毒的办法.例如我国最古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里就说,治病要用"毒"药,没有"毒"性治不了病.葛洪想,疯狗咬人,一定是狗嘴里有毒物,从伤口侵入人体,使人中了毒.能不能用疯狗身上的毒物来治这种病呢?他把疯狗捕来杀死,取出脑子,敷在犬病人的伤口上.果然有的人没有再发病,有人虽然发了病,也比较轻些.
葛洪用的方法是有科学道理的,含有免疫的思想萌芽.大家知道,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注射脑炎疫苗可以预防脑炎,注射破伤风细菌的毒素可以治疗破伤风.这些方法都是近代免疫学的研究成果."免疫"就是免于得传染病.细菌和病毒等侵入我们的身体,我们的身体本来有排斥和消灭它们的能力,所以不一定就发病,只有在身体的抵抗力差的时候,细菌和病毒等才能使人发病.免疫的方法就是设法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使人免于发病.注射预防针,就是一种免疫的方法(现代免疫学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注射预防针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葛洪对疯狗病能采取预防措施,可以称得上是免疫学的先驱.欧洲的免疫学是从法国的巴斯德开始的.他用人工的方法使兔子得疯狗病,把病兔的脑髓取出来制成针剂,用来预防和治疗疯狗病,原理与葛洪的基本上相似.巴斯德的工作方法当然比较科学,但是比葛洪晚了1000多年.
在世界医学历史上,葛洪还第一次记载了两种传染病,一种是天花,一种叫恙虫病.葛洪在《肘后备急方》里写道:有一年发生了一种奇怪的流行病,病人浑身起一个个的疱疮,起初是些小红点,不久就变成白色的脓疱,很容易碰破.如果不好好治疗,疱疮一边长一边溃烂,人还要发高烧,十个有九个治不好,就算侥幸治好了,皮肤上也会留下一个个的小瘢.小瘢初起发黑,一年以后才变得和皮肤一样颜色.葛洪描写的这种奇怪的流行病,正是后来所说的天花.西方的医学家认为最早记载天花的是阿拉伯的医生雷撒斯,其实葛洪生活的时代,比雷撕斯要早500多年.
葛洪把恙虫病叫做"沙虱毒".现在已经弄清楚,沙虱毒的病原体是一种比细菌还小的微生物,叫"立克次氏体".有一种小虫叫沙虱,螫人吸血的时候就把这种病原体注入人的身体内,使人得病发热.沙虱生长在
南方,据调查,我国只有广东、福建一带有恙虫病流行,其他地方极为罕见.葛洪是通过艰苦的实践,才得到关于这种病的知识的.原来他酷爱炼丹,在广东的罗浮山里住了很久.这一带的深山草地里就有沙虱.沙虱比小米粒还小,不仔细观察根本发现不了.葛洪不但发现了沙虱,还知道它是传染疾病的媒介.他的记载比美国医生帕姆在1878年的记载,要早1500多年.
早期的化学家
葛洪为什么喜欢炼丹呢?在封建社会里,贵族官僚为了永远享受骄奢淫逸的生活,妄想长生不老.有些人就想炼制出"仙丹"来,满足他们的奢欲,于是形成了一种炼丹术.炼丹的人把一些矿物放在密封的鼎里,用火来烧炼.
矿物在高温高压下就会发生化学变化,产生出新的物质来.长生不老的仙丹是剥削阶级的幻想,当然是炼不出来的.但是在炼丹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了一些物质变化的规律,这就成了现代化学的先声.炼丹术在我国发展得比较早,葛洪也是一个炼丹家.
当时,葛洪炼制出来的药物有密陀僧(氧化铅)、三仙丹(氧化汞)等,这些都是外用药物的原料.
葛洪在炼制水银的过程中,发现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他指出,对丹砂(硫化汞)加热,可以炼出水银,而水银和硫磺化合,又能变成丹砂.他还指出,用四氧化三铅可以炼得铅,铅也能炼成四氧化三铅.在葛洪的著作中,还记载了雌黄(三硫化二砷)和雄黄(五硫化二砷)加热后升华,直接成为结晶的现象.
此外,葛洪还提出了不少治疗疾病的简单药物和方剂,其中有些已被证实是特效药.如松节油治疗关节炎,铜青(碳酸铜)治疗皮肤病,雄黄、艾叶可以消毒,密陀僧可以防腐等等.这些记载,对治疗关节炎有一定效果.
雄黄中所含的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艾叶中含有挥发性的芳香油,毒虫很怕它,所以我国民间在五月节前后烧燃艾叶驱虫.铜青能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所以能治皮肤病.密陀僧有消毒杀菌作用,所以用来做防腐剂.葛洪早在1500多年前就发现了这些药物的效用,在医学上做出了很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