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基本概念
人教版九年级生物基本概念汇总
![人教版九年级生物基本概念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13e92b39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ca.png)
人教版九年级生物基本概念汇总
生物学作为一门科学,研究的是生命的起源、结构、功能和变化规律。
下面是人教版九年级生物基本概念的汇总。
1. 细胞论:所有生物都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2. 遗传:生物通过遗传将特征传递给后代,遗传信息存储在基因中。
3. 自然选择:自然界中,适应环境的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殖,进化是通过自然选择来实现的。
4. 进化:生物种类的改变和发展称为进化,进化是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基础。
5. 物种:具有相同特征和能够自由繁殖后代的个体组成一个物种。
6. 生态: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关系称为生态,包括生物群落、生态圈等概念。
7. 营养:生物为了生存和生长需要摄取营养物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
8. 呼吸:生物通过呼吸吸取氧气,同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9. 循环:生物体内物质的流动和循环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
包括血液循环、水循环等。
10. 调节:生物保持内部稳定的环境条件,称为调节,包括体
温调节、酸碱平衡等。
以上是人教版九年级生物的基本概念汇总。
通过学习这些概念,可以更好地了解生物的本质和其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学基本概念
![生物学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d4de5d93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c6.png)
生物学基本概念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涵盖了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发育、变异以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本文将从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出发,介绍几个重要的生物学概念。
1. 细胞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所有生物体都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
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等部分,细胞内还存在着许多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
细胞是生物体生存繁殖的基础,也是生物学研究的基本单位。
2. 遗传遗传是指生物种群中遗传信息在后代之间的传递和变化。
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基因中,基因是由DNA分子组成的,它决定了生物的遗传特征。
遗传的传递方式可以是性繁殖,也可以是无性繁殖。
通过遗传,生物体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适应环境,产生种群的多样性。
3. 进化进化是生物种类多样性和适应性变化的过程,也是生物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进化是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来实现的。
遗传变异使得生物体具有差异性,在环境中进行自然选择,适应性较强的个体得到生存和繁殖的机会,适应性较差的个体逐渐被淘汰,从而推动了种群的进化。
4. 物种与分类物种是生物学分类的基本单位,指具有相同形态特征、能够互相繁殖并且能够繁殖出生育能力的后代的一组个体。
生物学分类是将生物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划分和命名,形成分类系统。
生物学分类通过对物种的描述和分类,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生物的关系和特征。
5.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体群落与环境因子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态单位,包括生物群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位等。
生态系统以能量的流动和物质的循环为基础,通过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维持着动态平衡。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有助于我们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以上是关于生物学基本概念的简要介绍。
生物学作为一门广泛而深入的学科,包含了众多的研究领域和分支,如遗传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等。
了解这些基本概念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现象和生物体的运作机制,也有助于我们认识和保护生态环境。
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将给人类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启示。
生物有哪些
![生物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e0a55a27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98.png)
生物有哪些生物是指所有生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和人类等。
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物的学科,涉及从微观到宏观的各种生物现象和生物学理论。
以下是生物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分类。
一、植物植物是指一类生物,其通常拥有绿色的叶子和茎干,而根则在地下生长。
植物的基本组织结构是细胞,有许多不同的类型,如叶细胞、多肽细胞、茎细胞、根细胞等。
植物的种类很多,包括草本植物、乔木、灌木、藻类和真菌等。
植物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即利用阳光和二氧化碳产生能量和氧气。
二、动物动物是指一类多细胞的生物体,其组成包括许多不同类型的细胞,如神经细胞、肌肉细胞、消化细胞等。
动物也有很多种类,可以分为节肢动物、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等。
动物可以在陆地、水域、海洋、极地等各种环境下生存。
动物的主要功能包括运动、感知、消化和繁殖等。
三、微生物微生物是指一类不能看见裸眼的生物,主要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等。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促进生物的生长,也可以导致生物的死亡。
例如,许多细菌可以分解有机物质,这有助于土壤的肥沃度和植物的生长。
而一些病毒和细菌则可以导致人和其他动物的疾病。
四、人类人类是指居住在地球上的智慧生物,是动物世界的一种。
人类有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如行走的能力、大脑容量、语言能力等。
人类可以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下生存,包括荒凉的沙漠、寒冷的北极、潮湿的热带等。
人类的基本需求包括食物、水、住所和社交等方面。
以上是生物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分类。
生物学研究的范围也十分广泛,包括生物分类、生态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方面的内容。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对生物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和丰富。
普通生物学总结知识点
![普通生物学总结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bb6ecad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36.png)
普通生物学总结知识点
一、普通生物学的基本概念
1.生物:一切具有特定形态和机能的有机体都被称为生物,它们可以
通过自身的生长和运动来获取环境中的外来原料,并将其转变为构成它本
身的各种物质,有有的能够利用这些物质进行代谢。
2.生物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由展示自然界生物事实、生物性质及
其变化规律等内容组成,我们主要研究的是生物体内机械、生化代谢、行
为和物质循环之间的各种机制和规律。
3.典型形态:每种有机体都有一个特殊的形态特征,被称为典型形态,这些特征通常是每种生物体都会表现出来的,可以被用来区分一个生物与
另一个生物。
4.有性繁殖:有性生殖是指能够产生后代的生物有性繁殖,通常由雌
雄性单位结合,形成精子和卵子,经过受精而形成卵细胞,最终发育成新
的个体。
5.生命史:生命史是一种关于生物发育轨迹的概念,它涉及到生物从
受精到出生、发育、繁殖及死亡的整个过程。
6.基因:基因是构成生物本身的遗传因子,一个生物的性状及其后代
的性状都受基因的控制。
二、基因的遗传规律
1.遗传原理:遗传原理指的是其中一种特征的继承,即在一代胚胎个
体中,其中一特性能够被传给其孩子。
2.基因似乎:基因似乎是指在一代细胞中,其中一特性能够被其孩子继承。
最全小学生物知识大全
![最全小学生物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8ae8256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10.png)
最全小学生物知识大全一、生物的基本概念生物是指所有具有生命的有机体,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生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包括昆虫、蜘蛛、贝壳类等。
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二、植物的分类植物分为多种类型,包括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等。
被子植物是指种子由果实包裹的植物,如花草树木等。
裸子植物是指种子不被果实包裹的植物,如松树等。
蕨类植物是指具有细长叶子和茎的植物,如蕨类植物等。
苔藓植物是指叶子较小、结构简单的植物,如苔藓等。
三、动物的特点和分类动物具有呼吸、运动和繁殖等特点。
动物分为两大类: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是指具有脊椎的动物,如鱼类、鸟类、哺乳类等。
无脊椎动物是指没有脊椎的动物,如昆虫、贝壳类、蜘蛛等。
四、生物的繁殖和生长生物繁殖主要有两种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是指两个个体结合产生后代,如动物的交配、植物的授粉等。
无性繁殖是指一个个体自我繁殖产生后代,如细菌的分裂、植物的萌芽等。
生物的生长需要养分和合适的环境条件,不同生物有不同的生长速度和方式。
五、生物的食物链和生态平衡生物之间通过食物链相互依存。
食物链包括食物生产者、食物消费者和食物分解者。
食物链中每一个级别的生物称为一个营养级。
生态平衡是指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状态。
六、保护生物和环境保护生物和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我们可以通过节约用水、减少废物等方式保护环境。
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是小学生物知识的一些基本内容,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了解生物的世界。
生物学的概念
![生物学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07f8871a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a3.png)
生物学的概念第一节:生物的基本概念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
它是从20世纪初起步的,到40年代才基本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一、细胞和原生质第二节:生物的基本单位-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有生命现象,能进行新陈代谢;细胞具有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复制能力,能够繁殖和发育。
1、细胞的化学组成: c++、 h+、 na+、mg2+、 k+、 ca22+、 si2+、 na2p+、 ca2+、 ca2p、 mg4+、 co2、atp等2、细胞的物理组成: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3、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表示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线粒体、叶绿体、液泡、细胞壁、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核等。
4、细胞的分裂:细胞周期: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复制。
二、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命系统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总和,包括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3、实验方法是建立理论模型的重要手段。
有了实验方法,才能建立正确的理论模型。
建立理论模型最基本的过程就是对模型的合理性作出评价。
所以实验设计是任何一个模型能否建立的关键。
根据实验目的,可把实验方法分为对照实验、等组实验、轮组实验、自身对照实验、重复测量实验等几类。
4、分析和综合是人们认识事物必须经过的两个阶段。
三、生物的变异1、变异的意义:有利于生物的进化和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2、产生变异的原因:自然选择;人工选择;3、变异的类型:遗传变异、生理变异、发育变异。
第三节:生物与生物圈1、生物圈的范围: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
2、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第四节:生物与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的生活,生物又影响环境。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适应的特征:①对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适应方式; ②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能够做出不同的反应。
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对生物有利和不利的两方面。
3、植物对环境的影响:阳光对绿色开花植物的影响、影响蒸腾作用和影响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等。
小学五年级科学生物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小学五年级科学生物的基本概念与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927be448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e2.png)
小学五年级科学生物的基本概念与分类在小学五年级科学课程中,学生开始接触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包括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从生物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生物的分类以及相关的学习方法和实践活动。
一、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特征生物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体,包括了人类、动物、植物等。
生物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生长发育、可以自我繁殖、对外界环境具有感应性和适应性。
生物通过细胞组成,并按照不同的细胞结构和功能进行分化。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场所。
二、生物的分类为了更好地研究和了解生物,科学家将生物进行了系统的分类。
生物的分类主要通过以下几个层次进行:界、门、纲、目、科、属和种。
以人类为例,人类属于动物界、哺乳动物门、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种等。
1. 界的分类生物的第一个分类层次是界,目前最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根据生物细胞的结构特点进行划分。
常见的界有原核界和真核界。
2. 门的分类门是生物分类的第二个层次,是在界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的。
根据生物的体内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等特征进行划分。
比如,在动物界中,有无脊椎动物门和脊椎动物门。
3. 纲、目、科、属和种的分类在门的基础上,生物进一步细分为纲、目、科、属和种等。
这些分类主要依据生物的外部特征、生态习性以及亲缘关系等进行划分。
三、学习生物的方法和实践活动学习生物不仅仅是纸上谈兵,更需要学生们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和提高学习兴趣。
1. 室内实验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室内实验,如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行为特点等。
学生们可以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了解细胞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校园探索校园是学生们接触自然的最佳场所,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校园探索活动。
比如,观察校园中的不同植物种类,记录它们的特征和生长环境。
3. 参观科学馆和生物园学校可以组织学生们参观科学馆和生物园,通过真实的展品和实物,让学生们亲身体验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5fb4e349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a3.png)
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生物与环境是生态系统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生物是指各种生命形式,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而环境是生物生活和发展的空间和条件。
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了生态系统。
本文将介绍生物与环境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一、生物概念生物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形式,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
生物具有生长、繁殖、自我调节和适应环境等特点。
生物通过各种代谢活动,获取能量和营养物质,并进行生命活动的维持和发展。
生物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按照营养方式可分为植物、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等;按照生存环境可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生物之间通过食物链、食物网等方式相互联系和依赖,谱系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演化和适应环境,形成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二、环境概念环境是指生物生长和发展的空间和条件。
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生物环境两个方面。
物理环境包括气候、土壤、水体等自然要素;生物环境包括同种生物和其他生物种类之间的相互作用、竞争和捕食等关系。
环境对生物起着重要的影响,决定了生物的分布和生态行为。
不同的环境条件对生物的适应能力和生存繁衍能力产生影响。
生物对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性,通过进化和自然选择,逐渐适应了特定的环境条件。
三、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生物与环境是密切相关的,二者之间产生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生物对环境具有依赖性,环境为生物提供了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生物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与环境进行交换。
同时,生物也对环境产生影响,通过生态位的占据、竞争和捕食等方式,改变着环境的组成和结构。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生物种群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的一个生态单元。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在生物之间进行循环和流动,保持着生态平衡。
四、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生物种群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的一个生态单元。
生态系统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两种类型。
自然生态系统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生物群落和它们的生境。
讲解生物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领域
![讲解生物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领域](https://img.taocdn.com/s3/m/bffa4510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67.png)
讲解生物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领域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包括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发育、进化以及它们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等方面。
本文将全面讲解生物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领域。
一、基本概念1. 生命:生命是指具有自我复制、自我组织、自我调节和适应环境等基本特征的物质体。
2. 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所有的生命现象都发生在细胞中。
细胞具有质膜、细胞质和遗传物质等组成。
3. 遗传物质:遗传物质是指携带生物体遗传信息的分子,包括DNA和RNA。
它们在遗传变异和遗传传递中起着重要作用。
4. 基因:基因是指遗传物质上具有一定功能的功能基因组序列,它决定了生物体的遗传性状和表型特征。
二、研究领域1. 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生物体内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揭示生命现象的分子机制。
例如,研究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等过程。
2. 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物过程,包括细胞分裂、细胞凋亡、细胞信号传导等。
例如,研究细胞器官的组成和功能。
3.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研究生物体内各种生物分子的组成、结构和功能,探索生命现象的化学基础。
例如,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4. 遗传学:遗传学研究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异,了解基因及其调控对遗传性状的影响。
例如,研究基因突变和遗传性疾病。
5. 进化生物学:进化生物学研究生物种群的遗传变异和适应性演化,揭示物种形成和进化的原理。
例如,研究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
6. 生态学: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例如,研究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等问题。
总结:生物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生物的各个层次和方面,是理解生命现象和解决生物问题的基础。
通过研究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领域,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生命的奥秘,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c1f0a4e1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26.png)
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定义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体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在这个学科中,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定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为我们理解和研究生物领域提供了基础。
本文将介绍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定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生物学这一学科。
一、生物的基本概念1. 生命:生命是指具有生物学特征的物质现象,包括个体的生命和物种的生命。
它具有自我生长、自我繁殖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2. 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所有生物的基本构成。
它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部分。
3. 遗传物质:遗传物质是生物传递遗传信息的基础,包括核酸、DNA和RNA等。
它决定了生物的遗传特征和生物体的发育过程。
4. 进化:进化是生物种群逐渐改变和适应环境的过程。
通过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等机制,生物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
二、生物的定义生物是指所有具有生命特征的物质现象和个体。
它们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广泛的生物种类。
生物通过其特定的生物学特征和生理功能与环境进行相互作用。
1. 植物:植物是指具有自养自繁和细胞壁的生物体。
它们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以供生长和发育。
2. 动物:动物是指具有神经系统和运动器官的生物体。
它们能够感知外界刺激,并做出相应的运动反应。
3. 微生物:微生物是指肉眼无法直接看到的微小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它们存在于各种环境中,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三、生物的分类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研究生物,科学家通过对生物进行分类。
生物的分类基于其共同特征和演化关系,主要有以下几个层次:1. 界:生物界是生物分类中最大的分类单位,包括植物界和动物界。
植物界包括所有的植物,动物界包括所有的动物。
2. 门:生物门是生物界以下的分类单位,用来划分不同类型的生物。
以动物门为例,包括脊椎动物门、节肢动物门等。
3. 目:生物目是生物门以下的分类单位,用来划分同一门下的不同种类。
以节肢动物门为例,包括昆虫目、蜘蛛目等。
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
![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bfaac39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ad.png)
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它涉及广泛的领域,如生命起源、进化、生态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等等。
本文将介绍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生物学的基本概念1. 生命的定义:生命指的是一系列具有生物学特征的现象和过程,包括生长、繁殖、代谢、适应环境等。
生命可以是单细胞的,也可以是多细胞的。
生命存在于地球上的各个生态系统中,包括陆地、海洋和空气中。
2. 细胞理论: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发生在细胞内。
细胞理论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础,它由约翰内斯·穆勒等科学家提出。
细胞可以是原核细胞(如细菌)或真核细胞(如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
3. 进化论:进化论是生物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由查尔斯·达尔文提出。
进化论认为物种是通过遗传和适应环境逐渐演化而来的。
进化的驱动力是自然选择、遗传突变以及环境变化。
4. 遗传学:遗传学研究的是基因的传递和表达。
基因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它决定了生物体的特征和功能。
遗传学可以研究遗传变异、基因组学、遗传病等问题。
第二部分:生物学的研究方法1. 观察法:观察法是最基础的研究方法之一,通过观察和记录生物现象和行为来获取信息。
观察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
观察通常需要时间和耐心,科学家需要准确地记录所观察到的现象。
2. 实验法:实验法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可以控制变量并测量因果关系。
实验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也可以在自然环境中进行。
实验需要设计合适的实验方案、采集和处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3. 分子技术:分子技术是现代生物学中的重要方法,它可以研究和操作生物体内的分子。
常用的分子技术包括DNA测序、PCR、基因克隆、蛋白质分析等。
分子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学的研究。
4. 数学建模:数学建模是在生物学中应用数学方法来表达和解释生物现象的方法,它可以帮助科学家理解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
数学建模可以用于预测种群动态、生物能量转换等。
生物基本概念
![生物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51c0ed474431b90d6d85c734.png)
一、基本概念:1.交配方式(1)杂交:具有不同相对性状的亲本之间的交配或传粉(2)自交: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或传粉(自花传粉是其中的一种)(3)测交:用隐性性状(纯合体)的个体与未知基因型的个体进行交配或传粉,来测定该未知个体能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基因型)的一种杂交方式。
(4)回交:子一代和两个亲本的任一个进行杂交的方法叫做回交。
(5)正交/反交:基因型不同的两种个体甲和乙杂交,如果将甲作父本,乙作母本定为正交,那么以乙作父本,甲作母本为反交;反之,若乙作父本,甲作母本为正交,则甲作父本,乙作母本为反交。
(正交与反交是相对概念,检测生物性状遗传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检验控制基因是细胞核基因还是细胞质基因;检验核基因位于常染还是X染色体上)2.性状表现(1)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生化等各方面的特征。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显/隐性性状: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的杂交实验中,杂种一代(F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是隐性性状。
(4)性状分离: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3.基因类型(1)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2)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3)显性基因:控制显性形状的基因,表示:D(4)隐形基因:控制隐性形状的基因, 表示:d(5)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
4.物种个体类型(1)纯合子:由基因型相同的配子形成的合子,表示:AAbb(2)杂合子:由基因型不同的配子形成的合子,表示:AaBb5.基因/表现型(1)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2)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二、杂交试验1.符号解释(1)P:亲本(2)F1:子一代(3)F2:子二代(4)×:杂交(5)自交:符号无法正常显示,就直接文字了2.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1)遗传图解P:高豌豆×矮豌豆P:AA×aa↓ ↓F1:高豌豆F1:Aa↓自交↓自交F2:高豌豆矮豌豆F2:AA Aa aa3 :1 1 :2 :1(2)实验现象: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杂交;F1只表现显性性状,子二代显/隐性性状分离,分离比:3:1(3)孟德尔分离比的条件:1)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细胞核控制的性状遗传。
初中生物会考必备重点知识点汇总
![初中生物会考必备重点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ca0da79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fc.png)
初中生物会考必备重点知识点汇总1.生物基本概念: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组织是细胞的有序集合体,器官是组织的有序集合体,生物通过代谢维持自身生命活动,种群是同属同种生物的有机集合体,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系统。
2.细胞与细胞器官:细胞包括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真核细胞中有细胞核、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和核糖体等细胞器。
植物细胞还包括叶绿体和细胞壁。
3.动植物组织器官:动植物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等。
植物组织包括维管束组织、根茎叶器官等。
4.常见生物现象: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胚胎发育、生理周期等。
5.遗传与进化:基因是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信息以DNA为载体。
基因型决定表现型,基因突变是遗传变异的主要形式。
进化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的长期过程。
6.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7.常见疾病和预防:流感、艾滋病、癌症等常见疾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8.常见生物技术:克隆、基因工程、转基因等生物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以上只是初中生物会考的一些重点知识点,下面具体展开解释:1.生物基本概念:(1)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细胞包括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2)组织是细胞的有序集合体。
常见的组织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
(3)器官是组织的有序集合体。
每个器官都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
(4)生物通过代谢维持自身生命活动。
代谢包括物质的吸收、消化、排泄和能量转化等过程。
(5)种群是同属同种生物的有机集合体。
种群的数量、密度和分布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6)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系统。
生物群落包括不同种群的生物,非生物环境包括土壤、水体等。
2.细胞与细胞器官:(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包括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质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起到保护细胞内部环境的作用。
细胞质包括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液,是细胞内部的基质。
生物学基本概念
![生物学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71f8aef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1f.png)
生物学基本概念
生物学基本概念: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部分。
它的目的是阐明和控制生命活动,改造自然,为农业、工业和医学等实践服务。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是人们观察和揭示生命现象、探讨生命本质和发现生命内在规律的科学。
生物学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生命起源、演化、分布、构造、发育、功能、行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以及生物分类学等。
现代生物学由许多分支和分支学科组成,其中一些包括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植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进化生物学和生态学。
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包括细胞作为生命的基本单位,基因作为遗传的基本单元,以及进化作为推动新物种合成和创建的引擎。
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和规模因不同的分支学科而异,但最终的目标是实现治疗诊断遗传病、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人类生活和保护环境等目的。
生物学专业培养具备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实验技能的生物科学高级专业人才,他们可以在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
七年级(上)生物基本概念
![七年级(上)生物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824a8f1ef12d2af90242e6c0.png)
七年级(上)生物基本概念1、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眼睛,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
2、生物体能从小变大的现象叫做生长。
当生物体长到一定的时期就可以繁殖下一代。
3、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调查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
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
4、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科学家称其为生物圈。
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其厚度约为20千米。
6、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7、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两者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等。
8、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中不断适应环境,也在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9、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是一定程度的适应,并不是绝对的、完全的适应。
这就是适应的相对性。
10、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11、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12、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13、按生物栖息的环境划分,生态系统可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
14、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15、生态系统的功能是在食物链和食物中进行物质流动和能量循环。
16、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包括人、动物,分解者则是由细菌和真菌组成的。
17、不同的植物开花季节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
水中200米以下没有植物生存,其主要影响因素是阳光。
18、在通过实验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都是十分重要的。
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与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32d4ee11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ac.png)
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与分类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对于人类来说,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是理解自然界万物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介绍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并探讨生物在地球上的分布与演化。
一、生物学的基本概念1. 生命:生物学研究的对象是生命,生命是一种具有生长、繁殖、代谢、适应环境等特征的现象。
生命的存在使得地球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行星。
2. 细胞: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础单元。
根据细胞的结构和组织方式,生物可以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3. 遗传:生物的遗传信息通过基因传递给后代。
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物质基础,对于生物的进化和适应具有重要作用。
4. 进化:生物在长时间的演化过程中,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物种和群落。
进化是生物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二、生物的分类根据生物的共同特征和演化关系,生物学将生物划分为不同的分类群,以便更好地研究和理解生物多样性。
1. 生物分类的主要等级生物分类学按照不同的等级对生物进行分类,从高到低分为:界、门、纲、目、科、属和种。
每个等级以上一级的分类为单位,从大到小逐级细分。
2. 生物的三域系统基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目前普遍认可的生物分类系统是三域系统,即细菌域、古菌域和真核生物域。
这个系统强调了生物的分子进化关系。
3. 动植物的分类动物和植物是两个重要的生物分类群。
动物包括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根据生物的共同特征和演化关系,又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的纲、目、科等分类单元。
植物根据营养方式、种子结构和生殖器官等特征进行分类。
4. 单细胞生物的分类单细胞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原生生物。
前者是没有真核细胞核的生物,如细菌;后者是具有真核细胞核的生物,如原生动物。
5. 进一步的分类生物学不断发展,对生物的分类也在不断完善和细分。
根据生物的遗传关系和共同祖先,生物学家使用分子生物学、形态学等方法对生物进行分析,以发现更多的分类群。
三、生物的地球分布与演化生物在地球上分布广泛,各个地理区域和生态系统都有其独特的生物群落。
介绍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生命现象
![介绍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生命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cb2bb25a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35.png)
介绍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生命现象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生命现象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领域。
生物是指地球上具有生命活动的一切有机体,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生物学家通过研究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生命现象,揭示了生命的奥秘和生物的多样性。
下面将介绍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生命现象。
一、生物的基本概念1. 细胞: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所有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
细胞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细胞内有细胞核和细胞器,细胞核储存遗传信息,细胞器参与不同的生命活动。
2. 遗传物质:遗传物质是指生物体内储存着遗传信息的物质,它决定了生物的遗传特征。
在细胞核内,遗传物质以染色体的形式存在,由DNA分子组成。
3. 进化:进化是生物演化的过程,通过遗传变异和适应环境的选择,使生物逐渐适应环境的改变并发展出新的特征和形态。
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出了物种起源和演化的理论基础。
二、生命现象1. 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过程,包括物质的吸收、利用、转化和排泄。
通过新陈代谢,生物能够获得能量和维持生命活动。
2. 生长与发育:生物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内的增长和发育,逐渐从幼体转变为成体。
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影响。
3. 反应与适应: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称为生物反应。
生物可以通过感觉器官感知外部环境,再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反应。
适应是生物为了适应环境而发展出来的特征和行为。
4. 繁殖和遗传:生物可以通过繁殖方式产生后代,并将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
繁殖方式包括性繁殖和无性繁殖,遗传则决定了后代的遗传特征。
5. 自我调节和生态平衡:生物体内存在着自我调节的机制,可以通过反馈调控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
生态平衡是指生物与环境之间保持相对稳定的关系,通过自然界中各种种类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来实现。
三、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存在各种各样不同特征和形态的生物。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是指不同物种的数量和种类,基因多样性是指一种物种内部基因的多样性,生态多样性是指生物在不同的生境中形成的多样性。
生物教案生物基本概念与分类
![生物教案生物基本概念与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13bf34e7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b9.png)
生物教案生物基本概念与分类教案:生物基本概念与分类一、引言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是一门既广泛又深入的学科。
生物学的基础是生物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本节课将介绍生物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对生物学的初步认识。
二、生物的基本概念1. 生物的定义生物是指地球上存在并具有生命特征的有机体,能够进行自我生长、自我繁殖和自我适应的个体,包括从微观到宏观的各种生命形式。
2. 生物的特征- 细胞组成:生物都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 自我组织:生物具有自我组织的能力,能够在自己的细胞结构内实现各项生命功能。
- 自我繁殖:生物能够通过生殖过程繁衍后代,传递遗传信息。
- 自我适应:生物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以保持个体的稳定和种群的生存。
三、生物的分类方法1. 传统分类方法传统的生物分类方法是基于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和遗传关系等方面的相似性对生物进行分类,主要包括动植物分类和微生物分类。
- 动植物分类:根据生物的形态特征、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相似性,将生物分为植物界和动物界。
- 微生物分类: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其分类基于微生物的形态和生理特征。
2. 现代分类方法现代生物分类方法更加注重生物的进化关系和基因序列等遗传信息,通过系统发育树展示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主要包括基因分类和系统发育分类。
- 基因分类:通过比较不同生物的基因序列,揭示它们之间的遗传相似性与差异性,进而将生物进行分类。
- 系统发育分类: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生物进化的关系与趋势,将生物进行分类。
四、生物的分类要点1. 分类依据生物的分类依据主要包括形态特征、生理特征、生态特征和遗传关系等方面的信息。
2. 分类级别生物的分类依据不同,可分为不同的层次,主要包括界、门、纲、目、科、属和种等。
3. 分类实例以人类为例,人类的分类如下: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纲:哺乳纲目:灵长目科:人科属:人属种:智人种五、教学设计1. 导入(约5分钟)通过播放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视频,引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并提出生物的基本概念。
关于生物课的理解和认知
![关于生物课的理解和认知](https://img.taocdn.com/s3/m/43ab63a8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76.png)
关于生物课的理解和认知生物课是一门研究生命的科学,它涉及到生物基本概念、生物学研究领域、生命的化学基础、细胞结构和功能、遗传和基因调控、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和环境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分别对其进行介绍和认知。
1.生物基本概念:生物是指具有生命活动的物体,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细胞是生物体最基本的单位,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组织是指由多种细胞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生命体系。
基因是生物遗传信息的最基本单元,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2.生物学研究领域:生物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生态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
生态学主要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生物种群分布、数量及生态平衡等问题。
遗传学主要研究基因的传递、变异和演化,关注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
分子生物学则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探究生命的本质和规律。
3.生命的化学基础:生命的化学基础包括分子、原子、能量和信息等。
分子是生命体系中最基本的构建单元,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酸、氨基酸等。
原子是构成分子的基本单元,包括氢、碳、氧、氮等。
能量是维持生命体系运转的必要因素,包括光能、化学能等。
信息则是指生命体系中的遗传信息、代谢信息等,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4.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命体系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和功能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结构,具有保护细胞、控制物质进出等功能。
细胞质是细胞内的半流体物质,包括细胞器、细胞骨架等,参与细胞代谢和维持细胞形态。
细胞核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包括核膜、核仁和染色质等。
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量工厂,负责为细胞提供能量。
5.遗传和基因调控:遗传是指生物从父母那里继承的基因特征,包括遗传物质、遗传信息和遗传规律等。
基因调控是指基因表达的调节和控制,包括基因转录、翻译和表观遗传等。
表观遗传是指基因组中非编码序列的变异,可导致基因表达的改变而不改变DNA序列。
遗传和基因调控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理解生物进化和发育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本概念:
1.交配方式
(1)杂交:具有不同相对性状得亲本之间得交配或传粉
(2)自交:具有相同基因型得个体之间得交配或传粉(自花传粉就是其中得一种)
(3)测交:用隐性性状(纯合体)得个体与未知基因型得个体进行交配或传粉,来测定该未知个体能产生得配子类型与比例(基因型)得一种杂交方式。
(4)回交:子一代与两个亲本得任一个进行杂交得方法叫做回交。
(5)正交/反交:基因型不同得两种个体甲与乙杂交,如果将甲作父本,乙作母本定为正交,那么以乙作父本,甲作母本为反交;反之,若乙作父本,甲作母本为正交,则甲作父本,乙作母本为反交。
(正交与反交就是相对概念,检测生物性状遗传就是细胞质遗传还就是细胞核;检验控制基因就是细胞核基因还就是细胞质基因;检验核基因位于常染还就是X染色体上)
2.性状表现
(1)性状:就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与生化等各方面得特征。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得同一性状得不同表现类型。
(3)显/隐性性状:在具有相对性状得亲本得杂交实验中,杂种一代(F1)表现出来得性状就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得就是隐性性状。
(4)性状分离: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得现象。
3.基因类型
(1)基因:具有遗传效应得DNA片断,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2)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得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得基因。
(3)显性基因:控制显性形状得基因,表示:D
(4)隐形基因:控制隐性形状得基因, 表示:d
(5)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得基因及同源染色体得不同位置得基因。
4.物种个体类型
(1)纯合子:由基因型相同得配子形成得合子,表示:AAbb
(2)杂合子:由基因型不同得配子形成得合子,表示:AaBb
5.基因/表现型
(1)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得性状。
(2)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得基因组成。
二、杂交试验
1.符号解释
(1)P:亲本
(2)F1:子一代
(3)F2:子二代
(4)×:杂交
(5)自交:符号无法正常显示,就直接文字了
2.一对相对性状得杂交:
(1)遗传图解
P:高豌豆×矮豌豆 P: AA×aa
↓ ↓
F1:高豌豆 F1: Aa
↓自交↓自交
F2:高豌豆矮豌豆 F2:AA Aa aa
3 : 1 1 :2 :1
(2)实验现象:有一对相对性状得纯种杂交;F1只表现显性性状,子二代显/隐性性状分离,分离比:3:1
(3)孟德尔分离比得条件:
1)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细胞核控制得性状遗传。
2)杂交得两个亲本必须就是纯种。
3)所研究得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得控制,并且等位基因得作用就是完全显性
4)子一代个体形成得两种配子得数目就是相等得,全部配子应发育良好,生活力就是一样得,并且要无异花授粉发生。
5)子一代得两种配子得结合机会就是相等得。
6)所有得杂种后代存活率应相同。
若有致死现象发生,就不符合此比例。
7)供实验得群体越大,个体数越多,比例就越接近。
因为孟德尔比例就是一个统计比例8)与性别无关,不论正交、反交其比例应一样。
(4)遗传因子得分离假说:
1)生物性状得遗传由遗传因子决定(遗传因子后来被称为基因)。
2)遗传因子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其中一个成员来自父本,另一个成员来自母本,二者分别由精卵细胞带入。
在形成配子时,成对得遗传因子又彼此分离,并且各自进入到一个配子中。
这样,在每一个配子中,就只含有成对遗传因子中得一个成员,这个成员也许来自父本,也许来自母本。
3)在杂种F1得体细胞中,两个遗传因子得成员不同,它们之间就是处在各自独立、互不干涉得状态之中,但二者对性状发育所起得作用却表现出明显得差异,即一方对另一方起了决定性得作用,因而有显性因子与隐性因子之分,随之而来得也就有了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之分。
4)杂种F1所产生得不同类型得配子,其数目相等,而雌雄配子得结合又就是随机得,即各种不同类型得雌配子与雄配子得结合机会均等。
(5)分离规律
1)验证:
a)概念:测交就就是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类型相交,用来测定F1得基因型。
按照孟德尔对分离现象得解释,杂种子一代F1(Dd)一定会产生带有遗传因子D与d得两种配子,并且两者得数目相等;而隐性类型(dd)只能产生一种带有隐性遗传因子d得配子,这种配子不会遮盖F1中遗传因子得作用。
所以,测交产生得后代应当一半就是高茎(Dd)得,一半就是矮茎(dd)得,即两种性状之比为1∶1。
b)孟德尔用子一代高茎豌豆(Dd)与矮茎豌豆(dd)相交,得到得后代共64株,其中高
茎得30株,矮茎得34株,即性状分离比接近1∶1,实验结果符合预先设想。
对其她几对相对性状得测交试验,也无一例外地得到了近似于1∶1得分离比。
2)实质:
杂合体中决定某一性状得成对遗传因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彼此分离,互不干扰,使得配子中只具有成对遗传因子中得一个,从而产生数目相等得、两种类型得配子,且独立地遗传给后代,这就就是孟德尔得分离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