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单元测试题一
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五章《基因突变及他变异》测试卷含答案

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1.自然界中,一种生物某一基因及其三种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正常基因精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突变基因1精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突变基因2精氨酸亮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突变基因3精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酪氨酸丙氨酸根据上述氨基酸序列确定这三种突变基因DNA分子的改变是()A.突变基因1和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B.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增添C.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D.突变基因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2.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的实验原理及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原理是低温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B.实验中把洋葱根尖分别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0.5~1 h,目的是固定细胞的形态C.制作装片过程中,用15%的盐酸和95%的酒精混合液(1∶1)解离的目的是使细胞互相分散开来D.实验中使用酒精的目的是冲洗掉盐酸,有利于染色3.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是一种伴性遗传病,如图是某患病家族的遗传系谱图。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可能是来自∶1个体的基因突变B.若∶1和∶2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正常的女性纯合子的概率为1/4C.若∶1与正常男性婚配后生有一男孩,则该男孩患病的概率为1/8D.该家族中表现正常的女性都不传递致病基因4.韭菜的体细胞中含有32条染色体,这32条染色体有8种形态结构,则韭菜是()A.二倍体B.四倍体C.六倍体D.八倍体5.甲家庭中丈夫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妻子表现正常;乙家庭夫妻表现都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是红绿色盲患者,从优生学的角度考虑,甲、乙家庭应分别选择生育()A.男孩,男孩B.女孩,女孩C.男孩,女孩D.女孩,男孩6.如图中的甲、乙为染色体配对时出现的一种现象,丙、丁是染色体交叉互换的现象,∶至∶是对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或结果的解释,其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图甲的一条染色体可能有片段缺失∶图乙的一条染色体可能有片段倒位∶图丙会导致染色体片段重复∶图丁会导致基因重组A. ∶∶B. ∶∶C. ∶∶∶D. ∶∶∶7.一株同源四倍体玉米的基因型为Aaaa,其异常联会形成的部分配子也可受精形成子代。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单元测评单元测评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有答案)

单元测评(五)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 -A、A-T、G-C、C-G,推测“P”可能是()A.胸腺嘧啶B.腺嘧啶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D.胞嘧啶或鸟嘌呤解析突变后是U,则以突变的单链为模板两次复制后形成两个DNA,为U -A,A-T。
另外一条未突变单链两次复制后形成两个DNA应该是C-G,G -C。
所以P点正常碱基可能是G或C。
答案 D2.基因突变的原因是()A.染色体上DNA变成了蛋白质B.染色体上DNA变成了RNAC.染色体上DNA中的基因数目减少了或增多了D.染色体上DNA中的基因结构发生了局部改变解析作为遗传物质,DNA的分子结构一般是能稳定存在的,并且能够严格的复制。
但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DNA的分子结构会发生改变,即发生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从而引起基因内部分子结构的改变,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
基因突变过程中基因的数目和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变。
答案 D3.人类常染色体上β珠蛋白基因(A′),既有显性突变(A),又有隐性突变(a),突变均可导致地中海贫血。
一对皆患地中海贫血的夫妻生下了一个正常的孩子,这对夫妻可能()A.都是纯合子(体)B.都是杂合子(体)C.都不携带显性突变原因D.都携带隐性突变基因解析本题比较新颖,学生要能够通过题目认识到A和a均是A′通过基因突变而得到的A′的等位基因。
一对皆患地中海贫血的夫妻生下了一个正常的孩子(有中生无),所以地中海贫血症是一种显性遗传病。
所以正常者的基因型是aa 或A′a,而其父母双方都是患者,所以父母的基因型可能是Aa和Aa或Aa和AA′(杂合体),所以这对夫妻可能都是杂合子(体)。
答案 B4.大丽花的红色(C)对白色(c)为显性,一株杂合的大丽花植株有许多分枝,盛开众多红色花朵,其中有一朵花半边红色半边白色,这可能是哪个部位的C 基因突变为c造成的()A.幼苗的体细胞B.早期叶芽的体细胞C.花芽分化时的细胞D.杂合植株产生的性细胞解析一般来说,在个体发育中,基因突变发生的时期越迟,生物体表现突变的部分就越少,对生物的危害就越小。
人教版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单元测试

人教版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单元测试1皱粒豌豆的淀粉分支酶基因中,因插入了一段外来DNA序列导致该酶不能合成,从而引起种子细胞内淀粉含量降低,游离蔗糖含量升高,这样的豌豆虽皱但味道更甜。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性状B.该实例体现了基因性状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C.该变异的发生有可能会导致翻译过程提前终止D.该变异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解析]从该实例可知,豌豆的淀粉分支酶基因既能控制种子的形状(如皱粒),也能控制种子的甜味,故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B错误。
[答案]B2.(2022·安徽安庆期末)下图为人体某基因的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示意图。
已知该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正常蛋白质中的第100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
该基因发生的变化是()A.①处插入碱基对G—CB.②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C.③处缺失碱基对A—TD.④处碱基对G—C替换为A—T解析:选B。
因甘氨酸密码子是GGG,赖氨酸密码子是AAA、AAG,谷氨酰胺密码子是CAG、CAA,结合该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可以判断基因中下方那条链是转录的模板链。
由于该氨基酸序列中只有一个氨基酸改变,而其余的氨基酸顺序没有改变,因此这是发生了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
若①处插入碱基对G—C,mRNA碱基序列为GGG/GAA/GCA/G,相应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为甘氨酸(99)—谷氨酸(100)—丙氨酸(101),A错误;若②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mRNA碱基序列为GGG/GAG/CAG,相解析:选D。
基因突变是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但只有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才是基因;基因突变可自发产生;随机性表现为基因突变可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可以发生在细胞内的不同DNA分子上,可以发生在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等,而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这称之为不定向性。
人教版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单元检测(1)6

2017届人教版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单元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1 •由于种种原因,某生物体内某条染色体上多了几个或少了几个基因,这种变化属于()A .基因内部结构的改变B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C.染色体结构的变异D .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解析:选C。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上的某些基因增添或缺失会引起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2.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某些原因导致果蝇H号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缺失了一个基因,这表明果蝇发生了()A .染色体变异B .基因重组C.基因突变 D .不能判断解析:选A。
上述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类型。
3. (2016上海长宁一模)下图显示一次减数分裂中,某染色单体的基因序列出现改变,该改变属于()断製斷裂接合A .染色体变异中的一小段染色体倒位B .染色体变异中的一小段染色体缺失C.基因突变中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倒位D .基因突变中DNA分子中碱基对的缺失解析:选B。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是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重复、倒位或易位等改变。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断裂,结果缺失了基因C和基因D, 因此该染色单体的基因序列出现改变的原因是一小段染色体缺失,故选B。
4. 如图表示某高等植物卵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形态模式图,此植物胚细胞、叶肉细胞内染色体组和染色体数目分别是()A. 12、8 和36、24B. 6、6 和24、24C. 8、8 和24、24D. 8、16 和24、48解析:选B。
图示植物卵细胞内,大小、形状相同的染色体各有3条,则有3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内有4条染色体,所以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和染色体总数分别为6组和24条。
胚细胞和叶肉细胞都经受精卵有丝分裂而来,遗传物质与其他正常体细胞相同。
5•自然界中多倍体植株的形成过程一般是()①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②形成加倍合子③减数分裂受阻④形成加倍配子⑤有丝分裂受阻⑥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A .⑤①④②B.①②⑥⑤C.③⑥⑤②D.④①②③解析:选A。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7小题每题3分共计51分)1.一粒小麦(染色体组AA 2n=14)与山羊草(染色体组BB 2n=14)杂交产生的杂种AB 经染色体自然加倍形了具有AABB染色体组的四倍体二粒小麦(4n=28)后来二粒小麦又与节节麦(染色体组DD 2n=14)杂交产生的杂种ABD经染色体加倍形成了具有AABBDD染色体组的六倍体小麦(6n=42)这就是现在农业生产中广泛种植的普通小麦下列关于普通小麦与二粒小麦的叙述正确的是()A. 普通小麦性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可观察到21个四分体B. 普通小麦中A、B、D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形态、功能彼此相同C. 二粒小麦与普通小麦可以杂交获得可育后代D. 在普通小麦形成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以及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答案】A【解析】解 A.普通小麦为六倍体小麦(6n=42)在性母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发生配对 42条染色体可配成21对故可观察到21个四分体 A正确B.普通小麦中A、B、D染色体组分别来自于一粒小麦、山羊草和节节麦所以A、B、D 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形态、功能彼此不同 B错误C.普通小麦是异源六倍体AABBDD 产生的配子是ABD 二粒小麦是异源四倍体AABB 产生的配子是AB 杂交后形成了染色体组成为AABBD的个体是不可育的 C错误D.在普通小麦的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生物变异有染色体加倍(数目变异)基因重组没有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 D错误故选 A2.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 基因突变只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过程中B. 基因突变能改变基因的结构但不会改变基因的数目C. 基因中碱基对的缺失、增添和替换方式中对性状影响较小的通常是增添D. 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环境变化有明确的因果关系为进化提供原始材料【答案】B【解析】解 A.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过程中 A错误B.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突变的结果是产生新的基因因此基因突变能改变基因的结构但不会改变基因的数目 B正确C.基因中碱基对的缺失、增添和替换方式中对性状影响较小的通常是替换 C错误D.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能为进化提供原始材料基因突变与环境变化之间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D错误故选 B3.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 F_1代的雄果蝇中约有\dfrac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 F_1代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dfrac38B. 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 X^r的配子占dfrac14C. 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BbX^RX^rD. 白眼残翅雌果蝇能形成\ bbX^rX^r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答案】B【解析】C项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 F_1代的雄果蝇中白眼残翅所占比例为\dfrac18=\dfrac12×\dfrac14 说明双亲均含有残翅基因母本含有红眼基因和白眼基因可推测亲代基因型为 BbX^RX^r、 BbX^rY C正确A项 F_1代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dfrac34×\dfrac12=\dfrac38 A正确B项父本和母本产生的配子中含 X^r的配子均占\dfrac12 则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 X^r的配子占\dfrac12 B错误D项白眼残翅雌果蝇 bbX^rX^r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复制经减数第一次分裂能形成 bbX^rX^r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 D正确故选B4.下列关于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 转换物镜时应该手握物镜小心缓慢转动B. 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C. 苏丹Ⅲ染色后的花生子叶细胞中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D. 在新鲜黑藻小叶装片中可进行叶绿体形态观察和计数【答案】C【解析】A、转换物镜时应该手握物镜转换器小心缓慢转动 A错误B、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也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只是需要将视野调暗 B错误C、苏丹Ⅲ染色后的花生子叶细胞中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 C正确D、在新鲜黑藻小叶装片中可进行叶绿体形态和分布的观察不可以计数 C错误故选C.5.下列有关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可以解释一切生物的遗传现象B. 两个定律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C. 所有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行为都符合两个定律D. 体现在形成雌雄配子的过程中【答案】D【解析】解 A.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细胞核遗传 A错误B.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以基因分离定律为基础的 B错误C.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行为因此所有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行为不一定都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错误D.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都发生在形成雌雄配子的过程中 D正确故选 D6.蜜蜂的雌蜂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二倍体雄蜂是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成的单倍体蜜蜂的长绒毛对短绒毛为显性、体色褐色对黑色为显性现有一只雄蜂与蜂王杂交子代雌蜂均为褐色长绒毛子代雄蜂黑色长绒毛和黑色短绒毛各占一半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 雄蜂体细胞和成熟生殖细胞中都不具有成对的同源染色体B. 亲本蜂王性状为黑色长绒毛能产生两种基因型的卵细胞C. 亲本雄蜂性状为褐色长绒毛只能产生一种基因型的精子D. 蜜蜂体色和绒毛长短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属于伴性遗传【答案】D【解析】解 A.雄蜂为单倍体是由蜂王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因此雄蜂的体细胞和有性生殖细胞中都不具有成对的同源染色体 A正确B.由于后代雄蜂黑色长绒毛和黑色短绒毛各占一半说明亲本雌蜂为黑色长绒毛可以产生两种配子 B正确C.由于后代雌蜂均为褐色长绒毛说明亲本雄蜂为褐色长毛绒只能产生一种配子 C正确D.根据题意可知蜜蜂的性别与染色体组数有关而与性染色体无关 D错误故选 D7.下列为某家庭的遗传系谱图已知A、a是与遗传性神经性耳聋有关的基因控制蚕豆病的基因用B和b表示且2号不携带蚕豆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遗传性神经性耳聋的遗传有隔代交叉的特点B. 若遗传病患者可以生育后代会导致致病基因频率在人群中升高C. 若7号既是蚕豆病患者又是葛莱弗德氏综合征患者这是1号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导致的D. 8号与10号基因型相同的可能性为dfrac13【答案】D【解析】A.据图分析图中5号、6号正常他们的女儿11号患遗传性神经性耳聋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没有隔代交叉遗传的特点 A错误B.若遗传病患者可以生育后代不一定会导致致病基因频率在人群中增加 B错误C.图中1号、2号正常已知2号不携带蚕豆病基因而其儿子7号有病说明蚕豆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 7号还是葛莱弗德氏综合征患者即含有两条X染色体说明其基因型为X^bX^bY 则两条X染色体都来自于母亲1号是母亲产生配子时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导致的 C错误D.8号基因型及概率为 \dfrac16AAX^BX^b、 \dfrac16AAX^BX^B、 \dfrac13AaX^BX^b、\dfrac13AaX^BX^B 10号基因型及概率为 \dfrac12AaX^BX^B、 \dfrac12AaX^BX^b 因此两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dfrac13\times\dfrac12+\dfrac13\times\dfrac12=\dfrac13 D正确故选D8.一男孩色盲其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均正常则此男孩色盲基因来自()A. 祖母B. 祖父C. 外祖父D. 外祖母【答案】D【解析】解色盲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男孩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母亲由于其外祖父母均正常则其母亲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于其外祖母故选 D9.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 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A. 三倍体、染色体片刻重复、三体、染色体片段缺失B. 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重复C. 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重复、三倍体D. 三体、染色体片段重复、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答案】D【解析】D.据图分析 a中三对同源染色体中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多了一条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为三体b中一条染色体上4所在的片段重复了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c中所有的同源染色体都多了一条为三倍体d中一条染色体上的3、4片段丢失了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故选D10.下列有关遗传咨询的基本程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医生对咨询对象和有关的家庭成员进行身体检查并详细了解家庭病史②推算后代患病风险率③分析、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④提出防治疾病的对策、方法和建议A. ①③②④B. ②①③④C. ②③④①D. 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的手段主要包括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产前诊断是指在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如羊水检查、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以及基因诊断等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遗传咨询的内容和步骤①医生对咨询对象进行身体检查了解家庭病史对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作出诊断③分析遗传病的传递方式②推算出后代的再发风险率④向咨询对象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如终止妊娠、进行产前诊断等11.两条非同源染色体相互交换染色体片段叫做相互易位如下图所示易位纯合子细胞中无正常的13、17号染色体易位杂合子细胞中除有易位染色体外还有正常的13、17号染色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上述变异是染色体数目异常导致的B. 易位纯合子减数分裂时不能联会C. 易位杂合子减数分裂可产生4种配子D. 易位杂合子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无缺失基因【答案】C【解析】12.有时两条X可融合成一个X染色体称为并连X(记作“X^∧X”)其形成过程见图一只含有并连X的雌蝇(X^∧XY)和一只正常雄蝇杂交子代的基因型与亲代完全相同子代连续交配也是如此因而称为并连X保持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形成X^∧X的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B. 染色体组成为X^∧XX、YY的果蝇胚胎致死C. 在并连X保持系中亲本雄蝇的X染色体传向子代雌蝇D. 利用该保持系可“监控”和“记录”雄蝇X染色体上的新发突变【答案】C【解析】A、两条X染色体融合成X^∧X的过程中有染色体的片段消失说明此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A正确B、一只含有并连X的雌蝇(X^∧XY)产生两种比值相等且分别含有X^∧X和Y的卵细胞一只正常雄蝇(XY)产生两种比值相等且分别含有X和Y的精子二者杂交子代的基因型与亲代完全相同子代连续交配也是如此说明子代中只存在染色体组成为XY、X^∧XY的个体而染色体组成为X^∧XX、YY的果蝇胚胎致死 B正确CD、综合上述分析可推知在并连X保持系中亲本雄蝇的X染色体传向子代雄蝇亲本雄蝇的Y染色体传向子代雌蝇而且子代雌雄果蝇的数量比为1 1 由于子代的基因型与亲代完全相同当雄蝇X染色体上有新的突变产生时子代雄蝇的性状可能会与亲本的有所不同可见利用该保持系可“监控”和“记录”雄蝇X染色体上的新发突变 C错误 D正确13.某自花传粉的植物种群连续几代只开红花一次有一株甲植株开出一朵白花有一株乙植株整株全开白花其原因最可能是什么在生长周期中甲、乙变异发生的时间先后是()A. 基因重组甲比乙早B. 基因重组乙比甲早C. 基因突变甲比乙早D. 基因突变乙比甲早【答案】D【解析】解某自花传粉的植物种群连续几代只开红花可见红花为纯合体一次有一株甲植株开出一朵白花可见白花不是基因重组的结果是基因突变的结果有一株甲植株开出一朵白花有一株乙植株整株全开白花可见植株甲的突变发生在一个花芽产生时植株乙的突变发生在受精卵的分裂时甲、乙变异发生的时间先后是乙比甲早 ABC错误 D正确.故选 D.14.长臂猿精子中含22条染色体则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的四分体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姐妹染色单体数依次是()A. 22、44B. 44、22C. 11、44D. 22、0【答案】A【解析】(1)精子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的一半长臂猿精子中含22条染色体说明长臂猿体细胞中含44条22对染色体四分体是由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后形成的即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所以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的四分体数为22(2)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此时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姐妹染色单体数44条故选 A15.如图为某果蝇及其一个体细胞内染色体组成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A. 该果蝇为雌性图示细胞内有8条染色体B. 图示细胞有两个染色体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的染色体是Ⅱ、Ⅲ、Ⅳ、XC. 果蝇体内的细胞除生殖细胞外都只含有两个染色体组D. 一个染色体组携带有能控制果蝇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遗传信息【答案】C【解析】A、该果蝇含两条X染色体所以为雌性图示细胞内有8条染色体 A正确B、图示细胞有两个染色体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的染色体是Ⅱ、Ⅲ、Ⅳ、X B正确C、果蝇体内的细胞中生殖细胞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其余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C错误D、一个染色体组携带有能控制果蝇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遗传信息 D正确16.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ZW型雌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 雄鸡是ZZ 现有亲本芦花雌鸡和芦花雄鸡交配(基因用A、a表示)子代中雄鸡全为芦花雌鸡中芦花和非芦花各占一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芦花对非芦花为显性B. 控制芦花和非芦花性状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C. 亲代鸡的基因型为\ Z^AW×\ Z^A\ Z^aD. 芦花和非芦花鸡种群中决定羽毛颜色的基因型有4种【答案】D【解析】解亲本芦花雌鸡和芦花雄鸡交配子代中雄鸡全为芦花雌鸡中芦花和非芦花各占一半可知芦花对非芦花为显性且控制芦花和非芦花性状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亲代鸡的基因型为 Z^AW× Z^A Z^a 芦花和非芦花、羽毛颜色是两对性状生物体内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由题干信息不能推断芦花和非芦花鸡种群中决定羽毛颜色的基因型有几种 D错误故选 D17.图1是某家系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Ⅰ-2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 Ⅰ-4产生的生殖细胞同时带有甲、乙两种致病基因的概率为dfrac14C. 用羊膜腔穿刺法发现该男胎儿的染色体数为47条则该胎儿患葛莱弗德氏综合征D. 若Ⅱ-4与Ⅱ-5生了一个正常的小孩是两种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概率为dfrac114【答案】D【解析】 A 、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A 错误B、Ⅰ-4的基因型是AaX^BY 产生的生殖细胞同时带有甲、乙两种致病基因(aX^b)的概率为0 B错误C 、人体染色体数正常的为46 条多一条染色体的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不一定是葛莱费德氏综合征(XXY) C错误D、Ⅱ-4的基因型是\dfrac13AA或\dfrac23Aa \dfrac12X^BX^B或\dfrac12X^BX^b Ⅱ-5的基因型是(\dfrac13AA或\dfrac23Aa)X^BY 若Ⅱ_4与Ⅱ_5生了一个正常的小孩是两种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概率为\dfrac114 D正确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18.图中过程①是________ 此过程既需要________作为原料还需要能与基因结合的________酶进行催化18.若图中异常多肽链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谷氨酸-” 携带丝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GA、CUU 则物质a中模板链碱基序列为________18.图中所揭示的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致病基因与正常基因是一对________ 若致病基因由正常基因的中间部分碱基替换而来则两种基因所得b的长度是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在细胞中由少量b就可以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的蛋白质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转录, 核糖核苷酸, RNA聚合【解析】据图可以判断过程①是转录过程过程②是翻译过程物质a是DNA 物质b是RNA 转录过程既需要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还需要RNA聚合酶进行催化【答案】-AGACTT-【解析】根据携带丝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GA、CUU 可以推知丝氨酸和谷氨酸的密码子为UCU、GAA 进而可以推知物质a模板链对应碱基序列为-AGACTT-【答案】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解析】据图可以看出该异常蛋白质没有起催化作用所以致病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答案】等位基因, 相同, 一个mRNA分子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解析】致病基因与正常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若致病基因由正常基因的中间部分碱基替换而来基因中的碱基数量并未发生改变所以两种基因的长度是相同的在细胞中由少量b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的蛋白质从图中可以看出其主要原因是一个mRNA分子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19.(1)在正常光照下基因型为AA的玉米植株叶片呈深绿色而在遮光条件下却呈黄色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2)根据m片段和A/a基因对玉米受精作用的影响有人推测植株甲的A或a基因不会在片段m上你认为他的推测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3)为了进一步确定植株甲的A基因是在染色体Ⅰ还是Ⅱ上现将植株甲进行自交得到 F_1 待 F_1长成成熟植株后观察并统计 F_1的表现型及比例若F_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A基因位于染色体Ⅰ上若F_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A基因位于染色体Ⅱ上【答案】(1)光照的有无会影响与叶绿素合成有关酶的基因(A)的表达进而影响叶色(或性状是基因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解析】解(1)在正常光照下基因型为AA的玉米植株叶片呈深绿色而在遮光条件下却呈黄色这个事实说明性状不只是基因可以决定的而是由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答案】(2)正确, 因为片段m缺失的花粉不能完成受精则染色体Ⅰ不能来自精子只能来自卵细胞又因为无A或a基因的卵细胞不能完成受精则染色体Ⅰ上有A或a基因所以A或a基因不在片段m上【解析】(2)因为片段m缺失的花粉不能完成受精可以判定植株甲体细胞中的染色体Ⅰ不可能来自精子若A或a基因在m片段中无A或a基因的卵细胞也不能完成受精则植株甲体细胞中的Ⅰ也不可能来自卵细胞这样植株甲就无法产生因此判定A或a基因不会在片段m上【答案】(3)全为浅绿色植株, 深绿色植株浅绿色植株=1:1【解析】(3)为了进一步确定植株甲的A基因是在染色体Ⅰ还是Ⅱ上现将植株甲进行自交得到子一代待子一代长成成熟植株后观察并统计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若植株甲体细胞中基因A位于染色体Ⅰ上则植株甲产生的精细胞只有一种a 卵细胞有两种A、a 子一代会产生Aa、aa两种基因型的植株但aa在幼苗时期会死亡成熟植株就只出现浅绿色植株若植株甲体细胞中基因A位于染色体Ⅱ上则植株甲产生的精细胞只有一种A 卵细胞有两种A、a 子一代会产生AA、Aa两种基因型的植株成熟植株就分别表现为深绿色植株和浅绿色植株且比例为1:1。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单元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1、基因突变按发生部位可分为体细胞的突变a和生殖细胞的突变b两种。
则( )A.a、b均发生于有丝分裂的间期B.a主要发生于有丝分裂的间期,b主要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C.a、b均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a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b发生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的间期2、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A.杂合子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新基因型的产生是基因重组的结果B.纯合子中没有等位基因,其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C.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不会发生基因重组D.有性生殖的基因重组对物种在复杂变化的环境中生存是有利的3、如果一个基因的中部缺失了1个核苷酸对,不可能的后果是( )A.没有蛋白质产物B.翻译为蛋白质时在缺失位置终止C.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减少多个氨基酸D.翻译的蛋白质中,缺失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4、研究者得到B基因突变、P 基因突变和B、P基因双突变小鼠,持续在一定剂量紫外线照射条件下培养上述三组小鼠,一段时间后统计小鼠皮肤上黑色素瘤(一种皮肤癌)的数目,得到如下图所示结果。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5、硅肺、癌症都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硅肺的发生与细胞内溶酶体膜受损有关B.硅肺发生过程中的有关细胞死亡均属于细胞凋亡C.癌细胞膜上的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的数量会增加D.癌症的发生是一种累积效应,因而易患癌症的多为老年人7、如图为人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
已知WNK4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1169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
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 )A.①处插入碱基对G—CB.②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C.③处缺失碱基对A—TD.④处碱基对G—C替换为A—T8、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蛙红细胞无丝分裂、细菌的二分裂及病毒DNA复制时均可发生基因突变C.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姐妹染色单体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受精过程中也可进行基因重组D.抗性基因若为敏感基因中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则该抗性基因编码肽链中肽键数目一定不变9、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A.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内也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C.某二倍体西瓜幼苗的体细胞中可能存在等位基因D.秋水仙素是通过影响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加倍10、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检测卷新人教版必修

第5章检测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关于遗传和变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环境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B.基因重组虽然不能产生新基因,但可以形成多样化基因组合的子代,有利于适应多变的环境,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C.生物体的遗传与变异,往往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D.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缺失引起的遗传病2.下列变异的原理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A.组成血红蛋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改变,导致血红蛋白异常的疾病B.将R型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C.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杂交,产生三倍体无子西瓜D.21三体综合征一般指唐氏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或Down综合征3.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细胞分裂的连续过程B.使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形态后,要用清水冲洗2次C.可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进行染色D.做装片步骤:解离→染色→漂洗→制片4.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某胎儿不携带致病基因,则该胎儿不会患遗传病B.研究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需在患者家系中随机抽样调查C.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是预防人类遗传病发生的有效措施D.先天性心脏病是多基因遗传病,是否患病与基因有关,与环境无关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以“研究××病的遗传方式”为课题。
下列子课题中最为简单可行且所选择的调查方法最为合理的是( )A.研究猫叫综合征的遗传方式,在学校随机抽样调查B.研究艾滋病,在患者家系中调查C.研究白化病的遗传方式,在全市随机抽样调查D.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在患者家系中调查6.下列关于人体癌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癌细胞的无限增殖是因为正常基因突变为原癌基因B.癌细胞比正常细胞分裂周期长、生长速度快C.有些病毒能将其基因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人的细胞癌变D.若细胞癌变,可采用手术切除、核磁共振、化疗放疗等进行相关治疗7.M基因编码含63个氨基酸的肽链。
人教版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单元测试

2018届人教版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单元测试1.如果基因中4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发生变化,那么一定会导致() A.遗传性状的改变B.遗传密码子的改变C.遗传信息的改变D.遗传规律的改变解析: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因此该顺序改变时,遗传信息一定改变;由于基因中存在非编码序列,如果顺序改变影响非编码区,则mRNA上的遗传密码子就不会改变;即使密码子改变,因为一个氨基酸可以有多个密码子,也不一定导致氨基酸种类变化,即性状不一定改变。
答案:C2.某一基因的起始端插入了两个碱基对。
在插入位点的附近,再发生下列哪种情况有可能对其指导合成的蛋白质结构影响最小()A.置换单个碱基对B.增加3个碱基对C.缺失3个碱基对D.缺失5个碱基对解析:某基因的起始端插入两个碱基对后,在插入位点后的所有密码子均改变,导致合成的蛋白质在插入位点后序列全发生改变。
若此时在附近缺两个碱基对或增加1个碱基对,即总碱基对的增减数为3n,则可能对将来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影响较小。
答案:D3.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对于生物个体是利多于弊B.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的变异C.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D.基因重组普遍发生在体细胞增殖过程中解析:本题考查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区别。
基因突变对生物个体来说是弊多于利,但对于物种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A项错误;能产生新的基因的只有基因突变,C项错误;体细胞增殖进行的是有丝分裂,而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项错误;可遗传的变异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B项正确。
答案:B4.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错误的是()A.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C.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D.一般情况下,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则不能解析: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根尖进行的是有丝分裂。
人教版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单元检测 (1)

2017届人教版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单元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2分)1.(教材改编题)具有一个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突变基因的个体(即杂合子)并不表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症状,因为该个体能同时合成正常和异常血红蛋白,对疟疾有较强的抵抗力。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主要流行于非洲疟疾猖獗的地区。
对此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是有利的B.基因突变是有害的C.基因突变的有害性是相对的D.不具有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突变基因的个体对疟疾的抵抗力更强解析具有一个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突变基因的个体对抵抗疟疾有利,但与正常个体相比,却是不利的。
具有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突变基因的个体对疟疾抵抗力强,不具有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突变基因的个体对疟疾的抵抗力较弱。
因此基因突变的有害性是相对的。
答案 C2.原核生物某基因原有213对碱基,现经过突变,成为210对碱基(未涉及终止密码子改变),它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与原蛋白质相比,差异可能为A.少一个氨基酸,氨基酸顺序不变B.少一个氨基酸,氨基酸顺序改变C.氨基酸数目不变,但顺序改变D.A、B都有可能解析原核生物的基因是连续的,没有间隔的,因此可以直接根据数据计算,突变后少了三个碱基对,氨基酸数比原来少1,C不正确;若少的三个碱基对正好控制着原蛋白质的一个氨基酸,则少一个氨基酸,其余氨基酸顺序不变;若少的三个碱基对横跨原蛋白质的两个氨基酸,则可能出现少一个氨基酸,从少之处往后的氨基酸种类和顺序发生改变。
因此选D项。
答案 D3.(2016·苏北模拟)A、a和B、b是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1号和2号这一对同源染色体上,1号染色体上有部分来自其他染色体的片段,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和a、B和b均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B.可以通过显微镜来观察这种染色体移接现象C.染色体片段移接到1号染色体上的现象称为基因重组D.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后可能产生4种配子解析A和a、B和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均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来源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片段移接属于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结构的变化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后可能产生4种配子,基因型为AB、Ab、aB、ab。
高中人教版本生物必修2第五章《基因突变及他变异》测试卷含解析

高中人教版本生物必修2第五章《基因突变及他变异》测试卷含解析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1.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因某些原因使果蝇Ⅱ号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缺失了一个基因,这种变异属于()A.染色体变异B.基因重组C.基因突变D.基因重组或基因突变2.下列变异中,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A.果蝇第Ⅱ号染色体上的片段与Ⅱ号染色体上的片段发生交换B.整个染色体组成倍增加或减少C.高茎豌豆因缺水缺肥而生长矮小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3.下列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的是()A.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个白化病女儿B.穗大粒多的植株在干旱时变得穗小粒少C.植株在水肥条件很好的环境中长势旺盛D.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皮肤变得特别黑4.在某些外界条件作用下,图a中某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变异(图b),则该种变异属于()A.基因突变B.染色体数目变异C.缺失D.重复5.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体细胞中的一半染色体是一个染色体组B.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是一个染色体组C.本物种配子中一半染色体是一个染色体组D.二倍体生物的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是一个染色体组6.对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不正确的描述是()A.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B.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C.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动态过程D.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7.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物所发生的基因突变一般是有害的,因此基因突变不利于生物的进化B.基因重组只能产生新基因型,而不能产生新的基因,基因突变才能产生新的基因C.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基因重组D.人为改变环境条件,可以促使生物产生变异,但这种变异都是不能遗传的8.某生物调查小组对本市人口进行了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调查,统计数据如下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病致病基因是显性基因,乙病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B.控制甲病和乙病的基因的遗传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C.为求乙病的发病率,要先知道乙病的显隐性D.控制甲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乙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9.下列细胞中不容易发生基因突变的有()Ⅱ人的成熟的红细胞Ⅱ神经细胞Ⅱ种子中胚的细胞Ⅱ皮肤生长层细胞Ⅱ根尖分生区细胞Ⅱ癌细胞A. ⅡⅡB. ⅡⅡC. ⅡⅡD. ⅡⅡⅡⅡ10.若二倍体生物正常体细胞中含8条染色体,则图中表示其一个染色体组的是()A.B.C.D.11.下列有关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生物体内当显性基因存在时,相应的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通常不表现B.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密码子C.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低频性、有益性D.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则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一定发生改变12.如图是某种生物的部分染色体发生了两种变异的示意图,图中Ⅱ和Ⅱ,Ⅱ和Ⅱ互为同源染色体,图a和图b中的部分染色体转移造成的生物变异分别属于()A.图a和图b均为染色体结构变异B.图a为基因重组,图b为染色体结构变异C.图a为染色体结构变异,图b为基因重组D.图a和图b均为基因重组13.在培育三倍体无籽西瓜过程中,收获三倍体种子是在()A.第一年、二倍体母本上B.第一年、四倍体母本上C.第二年、三倍体母本上D.第二年、二倍体母本上14.如图甲是正常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则乙图所示是指染色体结构的()A.倒位B.缺失C.易位D.重复15.如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4号和6号表示男性患者,则3号是杂合子的概率为()A. 2/3 B. 1/2C. 1/3或2/3 D. 1/2或2/316.下列生命活动可能会使DNA分子结构发生改变的是()Ⅱ同源染色体分离Ⅱ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Ⅱ基因突变Ⅱ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互换Ⅱ染色体结构变异Ⅱ染色体数目变异A. ⅡⅡⅡB. ⅡⅡⅡC. ⅡⅡⅡD. ⅡⅡⅡ17.下列关于调查人群中白化病发病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前收集相关的遗传学知识B.对患者家系成员进行随机调查C.先调查白化病基因的基因频率,再计算发病率D.白化病发病率=(患者人数+携带者人数)/被调查的总人数×100%18.秋水仙素诱导产生多倍体的重要作用是()Ⅱ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形成纺锤体Ⅱ加速细胞染色体复制Ⅱ使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成熟的性细胞A. ⅡB. ⅡC. ⅡD. ⅡⅡⅡ19.甲家庭中丈夫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妻子表现正常;乙家庭夫妻表现都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是红绿色盲患者,从优生学的角度考虑,甲、乙家庭应分别选择生育()A.男孩,男孩B.女孩,女孩C.男孩,女孩D.女孩,男孩20.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植株杂交得到F1,对其幼苗用适当浓度的秋水仙素来处理,该植物的基因型和染色体倍数分别是()A. AAaaBBbb 四倍体B. AaBb 二倍体C. AAbb 二倍体D. AAaaBBbb 八倍体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21.小香猪背部皮毛颜色是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的,共有四种表现型:黑色(A_B_)、褐色(aaB_)、棕色(A_bb)和白色(aabb)。
人教版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单元测试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1中a阶段X射线照射可诱发突变,C阶段染色体数目会暂时加倍B.图2中的温度在a时酶分子结构改变、活性较低C.图3中bc段和de段的变化都会引起C3化合物含量的下降D.图4中造成cd段下降的原因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相同2.除草剂敏感型的玉米经辐射获得抗性突变体,且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突变体若为1条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为显性基因B.抗性基因与敏感基因的结构一定不同C.突变体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再经诱变一定不能恢复为敏感型D.抗性基因若为敏感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缺失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不能编码肽链3.下列关于生物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杂交实验中,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F1与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性状分离比将分别是1:3,1:2:1和1:1 B.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将保持不变C.二倍体水稻的花药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均变小D.无籽西瓜与无籽番茄都属于无籽果实,但无籽西瓜不可育,其无籽性状不能稳定遗传,而无籽番茄的无籽性状则能遗传下去4.下图为普通小麦的培育过程。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普通小麦的单倍体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共7条染色体B.将配子直接培养成单倍体的过程称为单倍体育种C.二粒小麦和普通小麦通过自交能产生可育种子D.染色体加倍只能通过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来实现5.水稻有12对同源染色体。
用X射线处理水稻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稻温病的植株Y,取其花药进行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单元测试题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变异中,属于基因突变的是A.某个染色体上丢失了三个基因B.某个基因中的三个碱基对缺失C.果蝇第Ⅱ号染色体上某片段移接到第Ⅲ号染色体上D.联会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互换一段2. 下列与三倍体无子西瓜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无子西瓜与无子番茄的培育原理相同B. 收获三倍体种子的西瓜植株一定不会是三倍体C. 无子西瓜之所以没有种子是因为三倍体西瓜的精子和卵细胞存在生殖隔离D. 无子西瓜不能产生种子是因为它是单倍体3. 先天性唇裂是严重威胁青少年健康的一种遗传病。
为研究其发病率和遗传方式,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①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并计算发病率②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计算发病率③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研究遗传方式④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研究遗传方式A. 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 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发病率与母亲年龄的关系如右图所示,预防该遗传病的主要措施是①适龄生育②基因诊断③染色体分析④B超检查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③5. 劳拉、卡佳和安娜为亲姐弟,大姐劳拉和弟弟卡佳为红绿色盲患者,小妹安娜色觉正常,则A.他们的父母再生一个色觉正常男孩的概率为1/4B.他们的父母再生一个男孩,他色觉正常的概率为1/4C.劳拉与比尔(色觉正常)结婚后应选择生男孩,男孩不会患色盲D.安娜是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26. 如果一个基因的中部缺失了1个核苷酸对,不可能出现的后果是A.没有蛋白质产物B.翻译为蛋白质时在缺失位置终止C.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减少多个氨基酸D.翻译的蛋白质中,缺失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7. 对于一个染色体组成为XXY的色觉正常的男孩,其双亲可能有如下几种情况:①色盲的母亲和正常的父亲②色盲的父亲和正常的母亲(不携带色盲基因)则以上两种情况中,染色体畸变分别发生于什么之中A.精子,精子B.精子,卵细胞C.卵细胞,卵细胞D.精子,精子或卵细胞8. 下图是甲、乙两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情况示意图,则染色体数与图示相同的甲、乙两种生物体细胞的基因型可依次表示为A.甲:AaBb 乙:AAaBbb B.甲:AaaaBBbb 乙:AaBB C.甲:AAaaBbbb 乙:AaaBBb D.甲:AaaBbb 乙:AAaaBbbb 9. 图甲、乙是两个家庭系谱图,乙家族患色盲(B—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 届人教版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单元测试( 100 分)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 (2016 •昆明模拟)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 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引起基因突变的机制是有区别的B. 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遗传信息的改变C. 碱基对的缺失、增添、替换中对性状影响最小的一定是替换D. 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环境变化有明确的因果关系,为进化提供原始材料【解析】选人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引起基因突变的机制有所不同,如物理因素可损伤DNA化学因素能改变碱基,A正确;遗传信息是DNA上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基因突变必然会引起其改变,B错误;碱基对替换引发的突变一般影响较小,但不一定最小,C错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D错误。
【知识总结】基因突变未引起生物性状改变的原因(1)突变部位:基因突变发生在基因的非编码区。
⑵密码子简并性:基因突变发生后,引起了mRNAk的密码子改变,但由于一种氨基酸可对应多个密码子,若新产生的密码子与原密码子对应的是同一种氨基酸,则此时突变基因控制的性状不改变。
(3)隐性突变:若基因突变为隐性突变,如AA中其中一个A—a,此时性状也不改变。
2. (2016 •天水模拟)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原因不包括()A. 能产生多种多样的基因型B.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可以产生适应环境的新性状C. 能产生新的基因D. 突变率低,但是普遍存在【解析】选代基因突变不能产生多种多样的基因型,只有基因重组才能产生多种多样的基因型,A错误;基因突变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可以产生适应环境的新性状,B正确;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因为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和基因型,C正确;基因突变存在低频性,但在生物界普遍存在,D正确。
【加固训练】3. 研究发现,某种动物体内Wex基因发生碱基对替换会使其所编码的蛋白质中相应位置上的氨基酸发生改变,结果导致( )A. Wex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B. 突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改变C. 突变基因所编码蛋白质中的肽键数改变D. 突变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数改变【解析】选A。
由于基因突变产生的是等位基因,故Wex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且突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变;由于该基因发生碱基对的替换,故突变后的基因与原基因中脱氧核苷酸数相等;由题干信息可知,突变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数目不变,故肽键数目不变。
4. 下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则基因重组最可能发生在( )匚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2H-需:J , J G"A BE ;FII°H [细胞分裂时期A. AB段B.CD段C.FG段D.HI 段【解题指南】(1)明确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2)根据纵坐标含义判断发生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段。
【解析】选C。
由图可知,AE段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不存在基因重组;EI 段为减数分裂,FG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和后期可发生基因重组,故C项正确。
5.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DNA分子中的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现象称为基因突变B. 通常情况下基因重组是指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C.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可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D.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导致子代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基因重组【解析】选B。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基因突变,发生在非基因序列上的改变,不属于基因突变,A错误;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通常指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或交叉互换,B正确;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C错误;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导致子代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等位基因的分离,D错误。
6. (2016 •贵阳模拟)豌豆的圆粒(D)和皱粒(d)产生机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编码淀粉分支酶基因碱基对增添 编码一y11 1' 淀粉分支酶催化合成I 淀粉A. 皱粒性状不能遗传给后代B. 皱粒豌豆的产生属于基因重组C. 由于发生了碱基对增添,故发生了基因突变,从而产生了新基因D. 图示说明基因通过直接控制淀粉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解析】选G 从题图可以看出,皱粒性状的出现是由编码淀粉分支酶基因突变 引起的,所以该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 A 、B 错误;基因碱基对增添导致基因突 变进而产生新基因,C 正确;题图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D 错误。
7.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与正常人的血红蛋白相比,B 链上第6位氨基酸发生 了改变。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造成(3链上第6位氨基酸发生改变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B. 通过分析异常基因与正常基因的碱基种类可以确定变异的类型C. 通过分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系谱图,可以推断该病的遗传方式D. 如果对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进行基因治疗,可以选择改造其造血干细胞【解析】选B 。
碱基对替换引起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这属于基因突变,A 项正确;淀粉分支酶不能合成淀粉减少 蔗糖增多 吸水 膨胀保水 吸水 减少 失水 圜粒豌豆 皱粒豌豆异常基因与正常基因的碱基种类可能相同,不能据此确定变异类型, B 项错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通过分析遗传系谱图可以推断该病的遗传方式,C项正确;红细胞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所以可通过改造造血干细胞对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进行治疗,D项正确。
【延伸探究】(1)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能否通过显微镜进行检测?为什么?提示:可以。
患者的红细胞为镰刀状,与正常红细胞不同。
(2) 该病说明基因是如何控制生物体性状的?提示: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体性状。
8. (20 16 •柳州模拟)小麦幼苗发生基因突变导致不能合成叶绿素,从而会形成白化苗。
现有一小麦的绿色幼苗种群,经检测种群中的个体全为杂合子,让其自由传粉,统计后代绿色幼苗和白化苗的比例。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基因突变属于隐性突变B. 后代中白化基因的频率会降低C. 小麦白化苗的产生说明形成了新物种D. 杂合子自由传粉两代,F2中绿色幼苗:白化苗=8: 1【解析】选Co杂合子表现为绿色幼苗,说明该基因突变为隐性突变,故A正确;白化苗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产生后代,后代中白化基因的频率会降低,故 B 正确;白化苗不是一个新物种,故C错误;杂合子自由传粉,F i中纯合子和杂合子幼苗分别占1/3、2/3(白化苗被淘汰),显性基因的频率=1/3+1/2 X 213=213 , 隐性基因的频率为1/3 ,自由交配,基因频率不变,故F2中纯合绿色幼苗占4/9 , 杂合绿色幼苗占4/9,白化苗占1/9,故D正确。
9. 已知小麦无芒(A)与有芒(a)为一对相对性状,用适宜的诱变方式处理花药可导致基因突变。
为了确定基因A是否突变为基因a,有人设计了以下4个杂交组合,杂交前对每个组合中父本的花药进行诱变处理,然后与未经处理的母本进行杂交。
若要通过对杂交子一代表现型的分析来确定该基因是否发生突变,则最佳的杂交组合是()A. S无芒x早有芒($ AA X? aa)B. $无芒x早有芒($ Aa x? aa)C. $无芒x早无芒($ Aa x早Aa)D. $无芒x早无芒($ AA x? Aa)【解析】选由于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显性作用,如果基因A发生突变而变为基因a,这时无芒的纯合子父本AA产生含a的雄配子,当遇到含a的雌配子时,形成受精卵aa,将来发育成的植株表现出隐性性状。
所以,最佳的杂交组合为:父本为显性纯合子,母本为隐性纯合子。
10. 下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带有的基因)。
据图判断,正确的是()甲乙丙A. 甲、乙、丙细胞所处时期均易发生基因突变B. 乙细胞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C. 1与2或1与4的片段交换,均属于基因重组D. 丙细胞不能进行基因重组【解析】选B甲、乙、丙三细胞染色体高度螺旋化,不能进行DNA复制,一般不发生基因突变;乙图表示有丝分裂,不会发生基因重组,不能判断乙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1与4的片段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或后期。
11. 小白鼠体细胞内的6号染色体上有P基因和Q基因,它们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下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丑链:ATGGATCTA .................. GGAGACCAT基因P 基因QA. 基因P和基因Q转录时都以b链为模板合成mRNAB. 若箭头处的碱基突变为T,则对应反密码子变为UAGC. 若基因P缺失,则该小白鼠发生了基因突变D. 基因P在该动物神经细胞中数目最多时可有4个【解题指南】(1)明确DNA的两条单链方向相反;根据起始密码判断基因P和Q 的模板链。
⑵明确高度分化的细胞核DNA不再进行复制。
【解析】选B。
起始密码子均为AUG对应DNA模板链碱基为TAC故基因P以b链为模板链,基因Q以a链为模板链,故A错误。
基因Q对应密码子为AUG GUCUCC箭头处的碱基突变为T,对应密码子突变为AUC则反密码子变为UAG 故B正确。
若基因P缺失,则该小白鼠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故C错误。
动物神经细胞高度分化不再分裂,基因不再复制,故最多有2个基因P在1 对同源染色体上,故D错误。
12. (能力挑战题)(2014 •江苏高考改编)羟胺可使胞嘧啶分子转变为羟化胞嘧啶导致DNA复制时发生错配(如图)。
若一个DNA片段的两个胞嘧啶分子转变为羟化胞嘧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r z HH N-——H-MN —)—Nd/ °H羟化胞喀陀腺瞟吟A. 该片段复制后的子代DNA分子上的碱基序列都发生改变B. 该片段复制后的子代DNA分子中G-C碱基对与总碱基对的比下降C. 这种变化一定会引起编码的蛋白质结构改变D. 只在细胞核可发生如图所示的错配【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1)图示信息:胞嘧啶转化为羟化胞嘧啶后不再与鸟嘌呤配对,而是与腺嘌呤配对。
⑵关键知识:基因发生突变后,不一定引起其控制的蛋白质结构改变,因为不同的密码子可能决定相同的氨基酸。
【解析】选B该片段复制后的子代DNA分子上的碱基序列不一定都发生改变,如果发生转变的两个胞嘧啶在DNA分子的同一条链上,那么,另一条互补的正常链复制后子代DNA分子中碱基序列不发生改变,A错误;因羟化胞嘧啶不再与鸟嘌呤配对,故复制后的子代DNA分子中G-C碱基对在总碱基对中比例下降,B 正确;这种变化为基因突变,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不一定引起编码的蛋白质结构改变,C错误;细胞核与细胞质中都含DNA复制过程中都可能发生图示的错配,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