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安全与转基因生物
生物安全是指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于自然和人类活动引起外来物种迁移,外来物种定居、建群、繁衍、扩展,造成对本地物种或生态系统的威胁、危害。

使之衰退、甚至退化和灭绝;或认为造成环境剧烈变化,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和威胁;或由于掠夺开发导致物种濒危或灭绝;或生物的研究、开发、生产、应用造成对人类健康、生存环境和社会生活带来有害影响。

转基因生物:用基因工程技术导入外源基因的动植物,且外源基因能通过繁殖而传代。

如将外源基因显微注射入受精卵的细胞核,再转入养母子宫内,所培育出来转基因的小鼠、牛、羊等。

目前人们对转基因生物的担忧主要出自于与人类息息相关的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就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

转基因作物一般可分为以下四类:一、可抵御害虫侵害、减少杀虫剂使用的作物;二、抗除草剂作物;三、抗疾病作物;四、营养增强性作物。

我国农业部已批准的转基因农作物:甜椒、西红柿、土豆;主粮作物有玉米、水稻。

今后可能陆续批准的农作物有小麦、甘薯、谷子、花生等。

目前,世界各国对转基因食品主要担心和争论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人类和动物健康可能的影响:该类食品携带的抗生素基因有可能使动物与人的肠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这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抗昆虫农作物体内的蛋白酶活性抑制剂和残留的抗昆虫内毒素,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随着基因改造的抗除草剂农作物的推广,由于农作物不受除草剂的影响,可能导致除草剂的用量增加,从而导致除草剂在食品中残留量最大;引入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抗病毒农作物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其次,对生态环境可能的影响:如果转基因高产作物一旦通过花粉导入方式将高产基因传给周围杂草,会引发超级杂草出现,改变自然的生物种群,打破生态平衡,对天然森林造成基因污染和对这些地区的其它物种带来不可预见的后果;如果有些作物和周围生长的近缘野生种发生天然杂交,会将自身的基因转入野生种。

如果所转基因是一个抗除草剂基因,就会使野生杂草获得抗性,增加了杂草控制的难度,特别是多个抗除草剂基因同时转入一个野生种时,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如果转基因不育品种的不育基因在种植地大肆传播,会导致当地农业崩溃。

美国DPL公司和美国农业部联合申请了一个“终止子技术”的专利,并于1998年3月获得美国专利局的批准。

该专利技术可使作物种植后得到的种子是不育的,虽然收获了种子,但不能留作种用。

“终止子技术”引起国际很大的反响。

许多国家认为,由于外观上分不清“终止子技术”生产的种子,通过出售或交换不能发芽的种子,播种后可能会对生产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通过花粉非故意传播会造成不育基因在种植地大肆传播,会导致当地农业崩溃。

为了保护世界生物资源和食品原料,许多国家和组织纷纷要求禁止使用“终止子技术”;转入毒蛋白基因的植物,如果毒蛋白能在花蜜中表达,则可能引起蜜蜂等传粉昆虫和植物群落的崩溃,甚至有可能危及其它动物以及人畜的栖居环境和身体健康。

最近美国康奈尔大学losey报道,在一种植物叶片上撒上转基因Bt玉米花粉后,一种称之为黑脉金斑蝶的幼虫对叶片就吃得少,长得慢,死得快。

4d后幼虫死亡率达44%,而对照(喂食不撒Bt玉米花粉的叶片)无一死亡。

这一结果在美国报道后,环境保护者担心今后会有更多的灾难接踵而至;如果用于食品的植物
通过基因改良成为药用植物,那么通过异花授粉会使食用植物产生药性,从而污染人类的食品;大面积和长时期使用杀虫的转基因种子,昆虫有可能产生适应性,这不仅使转基因作物的推广受到限制,而且还影响杀虫剂的效果。

也因此以欧盟为代表,认为转基因农产品还存在某些无法预知的不确定性,过快推广应用转基因农产品可能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带来危险。

转基因生物对生物多样性确实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只要加以控制和选择适当的环境利用对人类的益处还是大于弊处的。

比如说转基因的白菜—甘蓝,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均可食用。

这样大大的提高了单位面积的光能利用率,而且对土壤中的矿物元素能更加充分的利用。

但是由于这是一种新物种,我们可以先以圈养的方法栽种,试着让周围环境中的消费者适应它,让它在自然环境中存在天敌,然后扩大培养面积,试着与生态系统相连接并最终融入到环境中去,这样我们就能创造出一种对我们有利的物种并增加了局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并对环境影响不大。

而且新的物种可以在生态污染防治,医用,观赏等多方面得到较好的应用。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主要得集中在培养天敌,寻找适当环境等方面讨论。

关于相关事例到不少,比如转基因鲤鱼具有高蛋白生长速度快等优点,不得不提的是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为中国乃至世界创造了无数粮食,使中国将近四亿的饥民吃上了热腾腾的米饭,我门能说他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吗?因此,我们了解到,转基因食物的有点可圈可点,不仅解决了粮食短缺的问题,也减少了农药的使用,从而减少了环境污染;其次,还可以节省生产成本,降低粮食售价,增加粮食营养,提高附加值;增加食物的种类,提升食物的品质,促进生产效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也许有人会这样说转基因生物的基因片段是有机会进人人体细胞的具体情况可能为:外源DNA首先进入寄居在人体的细菌中,然后在长时间的共生过程中这些细菌携带的含转基因的外源DNA进入人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并稳定遗传。

但是该如何解释以下问题呢:1.外源DNA要怎么进入人体的细菌里?2.外源DNA 如何在细菌中稳定存在?3.为什么外源DNA能重组而细菌本身的DNA不行?这些问题都无法说明。

转基因食品是否“绝对安全”或“零风险”,我们知道风险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便是人们经常食用的传统食品,以及不少药品,也不能说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人都绝对没有风险,绝对安全。

例如,联合国粮农组织就把牛奶、鸡蛋、鱼、甲壳类(虾、蟹、龙虾)、花生、大豆、核果类(杏、板栗、腰果等)及小麦等8类食物列为常见过敏食物,因为尽管多数人吃了没事,一部分人吃了也还存在一定风险。

再者风险不等于现实存在的危险,如其它科学技术一样,转基因技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可能存在潜在的风险,但实践证明,通过规范管理、科学评价、严格检测和深入研究,完全可以预测、消除和防范各种风险。

食品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马虎不得。

转基因食品端上餐桌,是科技进步的结果,但由于问世的时间不长,它的安全性是否可靠,还有待于时间考验。

转基因生物有利还是有弊,众说纷纭,但是,只要我们对于转基因食品采取有力的措施进行使用,还是能够为人类带来巨大益处的。

转基因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利与弊,利在于发明转基因技术的初衷是想利用该技术造福人类,既可加快农作物和家畜品种的改良速度,提高人类食物的品质,又可以生产珍贵的药用蛋白,为患病者带来福音。

比如说,抗虫的转基因玉米不会被虫咬,可以让人们放心食用;将能产生人体疫苗的基因转入植物食品,人们就可以在食用食物的同时增加自身对疾病的抵抗力。

弊在于人类对自然界的干预是否会造成潜在的尚不可能预知的危险?大量转基因生物不会破坏生物多样性?转基因产品会不会对人类健康
造成危害?一些科学家们开始担心对生物、植物生命进行的任意修改,创造出的新型遗传基因和生物可能会危害到人类。

它们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新的污染,即所谓的遗传基因污染,而这种新的污染源很难被消除。

还有,转基因农作物和以此为原材料制造的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影响也尚未有定论。

而对于公众较常接触的转基因食品,也同时存在着利弊。

转基因食品可增加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可以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转基因技术可增强作物抗虫害、抗病毒等的能力;提高农产品的耐贮性,延长保鲜期,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求;可使农作物开发的时间大为缩短;可以摆脱季节、气候的影响,四季低成本供应;打破物种界限,不断培植新物种,生产出利于人类健康的食品。

但转基因食品也有缺点:所谓的增产是不受环境影响的情况下得出的,如果遇到雨雪的自然灾害,也有可能减产更厉害。

且多项研究表明,转基因食品对哺乳动物的免疫功能有损害。

更有研究表明,试验用仓鼠食用了转基因食品后,到其第三代,就绝种了。

转基因食品对于人类还有许多犹未可知的影响。

正确对待转基因生物的措施有:一、完善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政策、法规建设;二、控制或限制转基因动物或植物的种养植区域;三、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提高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如何管理转基因食品?在国外,出于对食品安全的考虑,许多国家尤其是欧盟对转基因食品进行了严格管理。

一、1998年4月,欧盟暂停批准15个成员国经营新的转基因食品。

1999年该组织还通过新法案,要求所有的转基因食品必须有明显的标签;二、韩国从2001年9月起,对所有的进口大豆、玉米以及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品加贴转基因标识,并出具转基因检测证明;三、日本、美国也都实施了类似的政策。

给转基因食品“贴标签”的目的,就是让消费者明明白白地作出是否购买的选择。

我国政府对转基因食品的上市态度慎重,2001年6月,我国发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006年3月颁布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是与之配套的法规之一。

所有上市的转基因产品都经过了严格的审批程序,都是经过8到10年的安全性评定才会推向市场。

消费者监督方面,按照规定,消费者在购买转基因食品时,可向经营者询问商品的性能、质地、有效期限、生产厂商等问题,经营者有义务有责任向消费者说明情况。

而生产厂商则要在标牌上把产品的基本情况介绍清楚。

有关专家提醒,消费者如果“吃”进了没有粘贴标识的转基因食品,可以向卫生、工商等部门举报,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要求,对违反其规定的要进行处罚。

转基因技术的现状与前景,面对越来越多的转基因食品,人们的认识并非一致,以美国为首的主吃派和欧洲为首的反对派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两大阵营。

不久前调查表明,美国、加拿大两国的消费者大多已接受了转基因食品,仅有27%的消费者认为食用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而在欧洲,大多数人是反对转基因食品的,英国尤为明显。

缘由是1998年英国的一位教授的研究表明,幼鼠食用转基因的土豆后,会使内脏和免疫系统受损,这是对转基因食品提出的最早质疑,并在英国及全世界引发了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大讨论。

虽然英国皇家学会于1999年5月发表声明:此项研究“充满漏洞”,得出转基因土豆有害生物健康的结论完全不足为凭。

但是,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已引起了消费者的怀疑。

79%的英国人反对试种基因改良作物,抵制转基因食品进入市场。

那么,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到底怎么样?是否能吃?罗云波教授认为,从本质上讲,转基因生物和常规育成的品种是一样的,两者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某些性状进行修饰,或增加新性状,或消除原有不利性状。

常规育成的品种仅限于种内或近缘
种间,而转基因植物中的外源基因可来自植物、动物、微生物。

虽然,目前的科学水平还不能完全精确地预测一个外源基因在新的遗传背景中会产生什么样的相互作用,但从理论上讲,转基因食是安全的。

基因工程如果能在相应的法律、法规严格控制下,有序健康地朝着有利于人类需要的方向进行发展,它将给人类带来不可估量的贡献。

虽然对于转基因食品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争论,但它的优势还是表现得越来越显著。

在美国得到普遍种植的转基因玉米中色氨酸含量提高了20%。

色氨酸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无法自己合成,只能从外界摄取,一般植物性食品中色氨酸含量很低甚至没有,只有靠动物性食物中获取,转基因玉米的出现,对于素食主义者而言,无疑是个喜讯。

总之,不可否认,转基因技术是近代人类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

在转基因水稻造福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同时,转基因技术还存在许多不足,还处于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之中。

例如转基因表达水平低、难以控制转基因在宿主基因组中的行为、制作转基因动物的效率低等。

我相信,只要通过科学家的进一步研究和各国对转基因技术的规范管理,保证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的健康而有序,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健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管理,如对转基因作物进行监管,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等,应该更深入的了解转基因技术其中的奥秘,只有更了解它才能利用好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和谐,使公众对转基因技术有一个较为科学的认识,主动地接受转基因食品,使转基因技术贴近民众,造福于人类。

我对《生物安全》一课的建议有:
1、多举实际例子,普及科学知识;
2、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发散思维;
3、组织成立讨论小组,大家对生物安全畅所欲言;
4、举办辩论赛,讨论对于生物安全各抒己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