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的三个层次
中医治未病
目前对于治未病的解释有:一是说在没有病的情况下,采取有效的方法,去积极的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说指未病即没有病,吧不需要药物或者其他方法进行治疗,预防一下就可以了;三是说治未病是指疾病刚刚发生的、比较轻微的、还没有变化的疾病,进行一般治疗即可以解决;四是未病包括还没有发病、或者将要发病、或者初发病、或者发病而未传遍、或者发病而未转严重、或发病后未见康复。
中医上说的治未病即指第四种。
因此,广义的未病包括未发、未传、未变、未重、未复和未衰。
一.未病先防(未发)主要是指锻炼身体,提高正气的抗病能力;调摄精神;注意起居有常和药物预防四个方面。
这些问题的进一步扩展就没有必要了,相信网友们都能理解。
二.即病防传(未传、未变)主要措施有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与先安未受邪之地。
三.控制病情(未重)防止病情进一步传遍恶化。
四.尽早康复(未复)即病后如何正确地进行调治和调养今早的康复的问题,这是中医的的一大特色。
五.以平为期(未衰)与阴阳平衡理论基本一致。
以上这五条,在《黄帝内经》《伤寒论》《难经》以及古代医家的论著中都能找到一些,这里就不赘述了。
相关疾病:汉以前治未病认识的起源一.古籍中的有关记载1.《诗经》针对个人卫生指出:“予发曲局,薄言归沐”;针对环境卫生指出:“洒扫穹窒”、“洒扫庭内”;针对除虫灭鼠方面指出:“穹窒熏鼠,塞向埐户”。
2.《山海经》在预防疾病方面,提到了防疫、防蛊、防天、防皮肤病、防五官疾病、防外科疾病、防脏腑疾病等。
3.《礼记》中记录“鸡初鸣,咸盟嗽”说明清早起来人们已经养成了洗手漱口的习惯。
“头有疡则沐,身有疡则浴”说明人们认识到沐浴对疮疡的治疗意义等。
类似情况还有记录。
4.《周礼》其意义在于创立了最早的医事制度与指导卫生保健设施建设,标志着医学摆脱了巫术迷信的绊羁,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5.《养生方》讨论比较多的是七损八益等房事养生。
二.主要观点1.《周易》的阴阳平衡观主张着眼于自身安危,强调审时度势,顺应自然,力求主张与客观的协调统一,以防患于未然。
“上工治未病”解读
《黄帝内经》中提到过“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
唐朝名医孙思邈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上工治未病之病、中工治欲病之病、下工治已病之病”。
《内经》当中提到是:高明或有远见的医生,往往是在疾病没有蔓延或症候的时候及早干预,防范于未然,提前做好防护,防止疾病的发生或蔓延,倘若“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名医孙思邈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高明的医生能够在疾病未发之时及早发现端倪进行干预,防微杜渐;中等层次的医生在疾病发展呈现一定症候的时候,辩证(和或)症论治,将疾病及时的控制治愈;低层次的医生往往在疾病出现一系列征候或不适症候的时候,才发现疾病的原因,针药并施针对疾病进行扑救式治疗。
这个思想,其实就是我们现代所说的“预防重于治疗”。
与其等有了疾病再劳神伤力的进行治疗,倒不如平时做好健康的养护工作,免收疾病之苦。
阿胶性味甘平,一直以来都是广泛应用的经典滋补品,药食两用。
娇小美阿胶糕选用东阿阿胶、宁夏枸杞、新疆若羌红枣、即墨黄酒、老冰糖、纸皮核桃、黑芝麻,用料考究,并采用现代加工工艺精良制作,成品富含明胶原、骨胶原、蛋白质以多种微量元素、多种氨基酸等。
这些都是人体营养重要物质,有明显抗衰老、延年益寿作用。
口感细腻,香气纯正。
在您“治未病”的选择上,助您一臂之力。
中医治未病的三句话原文
中医治未病的三句话原文
中医治未病的三句话原文如下:
1.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黄帝内经》中提出来的防病养生观念,“预防为主”的医学思想,防患于未然的理念。
2. “治未病”涵盖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三个层面,强调人们应该适应自然规律,合理的饮食,而不是大吃大喝,适当的有氧运动,永远保持乐观,积极的好心情,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少熬夜,就会少生病。
3. 所以圣人不等病已经发生再去治疗,而是治疗在疾病发生之前,如同不等到乱事已经发生再去治理,而是治理在它发生之前。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您查阅《黄帝内经》或咨询专业中医人士。
什么是“治未病”
什么是“治未病”“治未病”是中医的健康观,是古代医家几千年来在预防和治服瘟疫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完善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科学思想,是中医学奉献给人类的健康医学模式。
什么是治未病?治未病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
治未病包含三种意义:一是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三是预后防止疾病的复发及治愈后遗症。
治未病的三个层次《黄帝内经》将人体健康状况分为常态、疾病萌芽态、疾病态三种,治未病针对三种状态分为日常养生、治欲病、治已病三类。
一、重视养生,防患未然人体健康的维护,重点是通过养生,对人体正气进行保养,是精足、气充、神全,气机旺盛、平衡、畅达,从而增强人体调节能力和抵抗能力。
这是预防疾病的关键,是延缓衰老,享受天年的基础,是维护健康的基本法则。
治未病旨在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二、治疗欲病,预防已病疾病的发生有从病生至病成的发展过程。
在这生成过程中,气机变化微弱,形体尚未损害,疾病尚未形成,是一个治疗防病的时机。
唐代大医家孙思邈称此时为“欲病“,如果欲病积而不愈,就会发展成为已病。
珍视欲病,便能了解疾病的所在和发生,治疗欲病就不会发生疾病,即:治欲病可预防已病。
三、已病早治,预防传病传变是疾病发展变化的规律,其中传是病位的改变,变是并请变化和程度加重。
疾病传变是一个由轻到重,由重到危的过程,认识过程的各个阶段,可把握疾病的轻重、治疗的效果、雨后的吉凶。
一般早中期治疗效果好,可以彻底治疗,因此主张早中期治疗,预防疾病传变,避免造成严重损害和因病而亡。
中医治未病《黄帝内经》中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即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
可见,中医历来防重于治。
面对现代五花八门的疾病,以及发病年龄越来越低、亚健康人越来越多的状况,利用中医进行养生保健无疑是最合适的方式。
治未病
《金匮要略》谓:“上工治未病……见肝之病,知肝传未脾,当先实脾……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
四指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
”中医治未病主要有三层意思。
一是“未病先防”,预防疾病发生。
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类经》注释“此承前篇而言圣人‘预防’之道”。
《灵枢·逆顺篇》:“上工,刺其‘未生’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
”二是对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如《刺热篇》:“肾热病者,顾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脏气热于内,必先见于色,病虽未发,见其色而即刺之,名曰治未病。
”《八正神明论》:“上工救其‘萌芽’,必先见三部九候之气,尽调不败而救之,故曰上工。
”《集注》:“萌芽,始发,见其洒淅动形而即治之,不使有伤三部九候之气。
”三是“既病防变”,防止疾病发展。
《难经·七十七难》:“经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
”相同语句又见《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篇首“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根据五脏(五行)之间生理、病理相关原理,从整体出发,预测原发脏的病变发展趋势,采取非针对“现脏病”的“隔二、隔三脏”预防性治疗,防止继发脏病的产生,杜绝疾病发展和传变“未病”一词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论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段话从正反两方面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
可见很早以前,祖国医学就已经注意到了治未病的问题。
后世医家对治未病思想都有不同程度的发挥。
张仲景发展了《黄帝内经》以来的相关思想,他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多侧面论述了治未病的原理、方法,在《伤寒杂病论》一书中,治未病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学说,养生保健,均有涉及;治则方药,一应齐全。
什么叫治未病(2024年)
什么叫治未病
“治未病”是早在两千年前成书的《黄帝内经》中提出的防病养生谋略,我
国“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与其一脉相承,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人体健康与疾病发生、发展和传变规律,探索消除对人体健康的有害因素和利用有益的因素,并顺应四时,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调养饮食与情志,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和传变。
概括而言,中医治未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未病先防
是指人体在没有发生疾病的健康或亚健康状态下,对可能导致疾病的各种原因,采取针对性的养生保健措施。
其目的在于固护正气,增强体质,避开各种病邪的侵袭,预防疾病的发生。
二、既病防变
是指疾病已发生后,把握疾病的传变规律,采取措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时阻止疾病的恶化和传变,促进疾病康复的方法。
强身健体、固守正气、调节阴阳平衡是防止传变的主要途径,以使疾病向痊愈的方向发展。
三、病后防复
是指疾病经治疗后,病邪基本消除,正气尚未复原,处于初愈的康复阶段,提前采取巩固性治疗或预防性措施,防止疾病的复发。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被称为“三级分屡预防法”,将预防思
想及养生思想贯穿与疾病的整个阶段,与现在的三级预防有相似之
处,便更突出了天人相应、以人为本的整体观念,且具有个体化的辩证优势。
中医治未病四层涵义及八大原则
中医治未病四层涵义及八大原则中医治未病四层涵义“治未病”学说,是中医学独特的预防医学理论。
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最早出自于《黄帝内经》之中,葛洪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继承并发展了这一理论学说,将“治未病”的学术思想贯穿于《肘后备急方》全书的始终。
“治未病”的思想在葛洪养生理论中已形成较完整的学术体系,其中包括有未病先防,既病早治,已病防传,未变防变,已变防逆,初瘥防复等。
“治未病”的涵义,可以分为“治未病”、“治欲病”、“治已病”、“治愈病”四个层面。
第一层:“未病先防”是“治未病”的预防原则治未病的核心内容是重视预防,提倡养生。
葛洪倡导“恬淡虚无”,“精神内守”,责怪“唯名利是务”,认为必须重视调养心神,方是“保身长全,以养其生”的关键。
葛洪非常重视“五脏”养生,首次将“无藏”写作“五脏”。
主张“百病之源五脏为本”,即是说当顺应四时,外避邪风,养护五脏,方能防患于未然。
总之,葛洪重视养生,预防疾病,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在无事之前,不求既逝之后,故以未病先防为首。
第二层:“既病早治”是“治欲病”的防患原则“治未病”的第二层涵义,旨在突出早期治疗,防微杜渐,将疾病消灭在初期阶段。
《黄帝内经》言:“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
”意在强调早治。
再如《金匮要略》中指出:“适中经络,未传于脏腑,即医治之。
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合九窍闭塞。
”所以“上工”善于早期治疗,切不可贻误病机,导致传变。
第三层:已病防变是“治已病”的预防原则六经病证有传有变,内伤杂病亦有传变,故须及时辨证已病,同时采取预防性治疗措施,防止病邪传变,做到辨证论治与辨证先防相结合,此医家必备之法术。
已病防传“传”,指病情顺着一定的趋向发展,一般说,凡病邪侵袭,邪气内传,则病证由表传里,由阳入阴,故防邪内传,属当务之急。
未变防变“变”是指病情在某种特殊条件下发生了性质的改变。
“传”与“变”多常互称为病情的进展。
若病情急剧变化发展时,则当防止病情转为危重,应积极采取防治措施,力挽败途。
中医治未病的主要内容
中医治未病的主要内容如下:
中医治未病包括疾病预防、既病防变、预后防复三方面,具体如下:1、疾病预防: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前预防疾病的发生,由于疾病的发生与人体的正气和邪气密切相关,应注意调理正气,提高人体抵御邪气的能力,避免不必要的精神刺激,坚持开展有效的保健锻炼,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饮食、日常生活、工作和休息等适当的控制和安排。
2、既病防变:是指已经发生了疾病,要控制病情,防止疾病恶化,可采用中药、针灸、按摩等综合治疗,病愈防止复发是中医学根治已病,防止产生新病的重要手段。
3、预后防复:治疗重要,调养更重要,在预后调养方面应主要重视调理脾胃,切忌暴饮暴食,过食生冷、油腻之品,可有效防止疾病复发。
中医“治未病”三
“治未病”在肿瘤预防领域中的作用
中医“治未病”在恶性肿瘤预防领域中的作用,可为三个阶段:一是预防癌症的发生;二是阻断癌前病变的发展,预防癌变;三是预防癌症的复发和转移。
一、预防癌症的发生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肿瘤发病有内因和外因。
内因即“正气”——人体的免疫平衡状态;外因即“邪气”——各种致癌因素。
预防癌症一定要扶正培本和预防致癌因素。
许多学者对扶正类中药进行研究,认为补气、养血、滋阴、助阳等中药均有调节细胞免疫功能,诱导细胞因子白介素-Ⅱ、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的释放,提高NK细胞活性和T淋巴细胞杀伤活力,从而发挥对癌细胞的抑制和杀伤作用。
如中药通过抑制和杀伤幽门螺旋杆菌预防胃癌的发生;山豆根、败酱草、黄药子、白鲜皮、夏枯草等清热解毒药, 阻断食管癌前病变、预防食管癌的效果是肯定的;甘草具有抗炎和糖皮质类固醇样作用,可明显减轻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从而降低腺癌发生率,对皮肤癌的发生也有抑制作用。
二、阻断癌前病变的发展
癌前病变是癌症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无论“湿热蕴结”、“气阴两虚”、“脾胃虚弱”、“久病成瘀”,中医辨证施治,可以改善血液流变和微循环、抑制组织异常增生、抑制炎症并调节免疫功能,达到逆转、抑制癌前病变之目的。
三、预防癌症的复发和转移
预防转移是决定癌症患者生存预后的关键。
中医预防癌转移尚处在实验研究阶段,名中医刘嘉湘用复方益肺抗瘤饮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金荞麦提取物能抑制肺转移;薏苡仁对肿瘤血管形成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总之,中药多靶点、双向调节作用,在恶性肿瘤的预防中具有广泛的作用途径。
中医治未病
少 睡 多 行
少 糖 多 果
发 常 梳
面 常 搓
鼻 常 揉
肢 常 伸
目常运
齿常叩
腹常旋
耳常弹
童心
龟欲
蚁食
猴行
5.学会吐纳法: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里提出:“纳气有一,
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 嘘、呬,皆出气也。”吐气的时候,不能把嘴张得太大,要无声, 长气,吐完为止。吐气的时候,根据每个字发音的不同,口型有 轻微的变化,吐气的部位也不同,要把气出到最长。练到一定程 度的时候可以达到胎吸。胎儿在母亲身体里,虽然没有呼吸,但 也有生命,这就是胎吸。练气功之前,首先把心定下来,去除一 切杂念,进入状态。按照方法做完气之后,会发现满口生津,古 书称“上池之水”,然后把津液咽下去。津液是一种重要的生命 物质,不能随便吐掉,应做到“津常咽”。 6.“三通”:我们现代人一直在不断地补,现在公路上交通堵 塞,我们体内也交通堵塞。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高,都是堵塞 的结果。所以要把“补”改正为“通”。血脉要通、气要通和、 心气要通、胃肠要通,要达到吃得下,睡得着,拉得净,放得开。 7.坚持勤动脑:不要以为养花、养草、养鱼,就是养生了,一 点精神寄托都没有,衰老得反而快。马寅初70岁的时候开始学 俄语,歌德80岁的时候写《浮士德》,陆游《渭南集》里很多 气壮山河的诗词都是60岁以后写的。不要以为60岁就到晚年 了。
合理饮食打造健康基石
中医认为,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 础,人之气血、津液、精血均来源于脾胃的 生化。饮食合理则不病或病轻;反之,则多 病或病重。因此,中医养生之要以食为本。 在这方面,古人有很多有见地的论述,认为 除正常养生之外,凡病更应从调理脾胃入手, 先食之而后药之,即“善用药者,使病者而 进五谷者,真得补之道也”。
中医“治未病”
中医治未病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提出,迄今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中医将“治未病“作为奠定医学理论的基础和医学的崇高目标,倡导惜生命,重养生,防患于未然。
“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层面的含义。
未病先防:是指在疾病发生前,注重保养身体,培护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力,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既病防变:是指生病之后,注重治疗,增强正气,祛除邪气,防止疾病向坏的方向传变和发展。
瘥后防复:是指注重保健预防,在疾病痊愈后防止复发。
机构设置简介:
中医科、针灸推拿科:通过中医药、针灸疗法、推拿疗法、熏疗、药熨、药物敷贴、浴足、浴疗、药膳等综合疗法,达到养生保健,防治疾病的目的。
健康咨询门诊:由我院名老中医、专家教授坐诊,提供传统中医保健、体质调摄建议。
包括心理、饮食、运动、药物保健,体质辨识等。
“治未病”分为三个层次
“治未病”分为三个层次第一,预防为主,扶助正气,以备邪气侵袭,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第二,治病在气分,疾病尚未入里而侵袭形体。
一般来说,疾病要经历从气到形的发展过程。
例如,病人主诉胸闷,心慌心悸,去看医生,经过各种检查后,没有发现明显异常,诊断属功能性异常,而非器质性病变,医生会采取继续观察为主。
中医认为这是病在气,而尚未成形,由于西医是治形病的,在病发之前,难以预测,疾病往往由长期无形的气病逐渐发展成形的,因此治未病是治病在早期。
《内经》曰:“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第三,即使是病已经成形,也要遵循“上工治未病”的原则,《金匮要略》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其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肝病将传予脾,脾病还会传下一个脏腑,如果脾气充盛,即使肝有病也不能继续传入。
记得有一个病人,主诉小腿肚子疼痛发紧,已有数月,来就诊。
通过询问病史,了解到他的父亲、兄弟都是因为心脏病、癌症等,四五十岁的时候都去世了,他今年快六十岁了,心脏搭桥4次,严重的哮喘病,西药激素控制,严重糖尿病,西药胰岛素控制,丙型肝炎,高血压、高血脂等病,虽然病情很重,但由于服用西药,都得到了一定的控制,病人主诉并不多。
从中医角度看,病人中除了肾脏正常以外,心肝脾肺都异常,根据“上工治未病”的治疗原则,首先应该护肾,保住肾脏就保住生命之根,生命存在才有治愈其它病的机会。
因此治疗当以补肾为根本原则,在此基础上适当驱邪,取得良好效果。
因此“上工治未病”不仅是治病的策略,而且是治病的最高境界,所以称之为上工。
而要想成为上工,要学会养人之命,治人之性,只有下工才治人之病。
中医学“治未病”理论的内涵是什么
中医学“治未病”理论的内涵是什么在西医学盛行的今天,中医学以其独特魅力在医学界屹立不倒,与西医学相匹敌。
而在中医学中,有一个理论叫做“治未病”,很多人对这一理论并不是很了解,但是却常听到,今天我们就对中医学中的“治未病”理论的内涵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中医学,感受中医学的独特魅力。
从中医广义角度解读“未病”,其一共有四种形态,具体如下:1.健康未病态。
主要是指机体没有发生任何病理变化的健康人,也就是没有出现任何生病疾病的健康状态。
2.潜病未病态。
主要是指机体中已经出现病理变化,但是却没有出现临床症状的人,也就是病理信息还处于潜伏期。
3.前病未病态。
主要是指机体中所潜伏的病理变化显露出来了,但是在临床中却不能进行明确诊断出到底是什么病症,也就是发病初期。
4.传变未病态。
主要是指人体这个有机整体,某一个部位发生疾病,依据传变规律,会将这种疾病传递到其他部位,导致其他部位发病。
通过上述对“未病”四种形态进行分析可以得到,“治未病”理论也应该有与之相对应的四个层次系统,也就是中医学中“治未病”理论的主要内涵:1.未病先防关于该种“治未病”,主要是指在没有患病的时候,就应该对其进行防治对致病因素进行积极消除,以此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具体需要从以下几点着手:(1)要从增强人体正气着手,也就是要提升我们自身的抗病能力,不仅要顺应自然搭配衣物、饮食等,还应该遵循四时变化规律,切不可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要提升自身心理适应能力,掌握正确的心理调节方法。
(2)要进行适当的形体锻炼,比如依据自身喜好进行太极拳等活动,以此增强自身的肌肉筋骨,使得自身的脏腑技能更加旺盛,有效预防疾病的滋生。
(3)通过药膳保健、按摩推拿等方式,实现扶助正气、调节病理的预防目标,从而使得自身机体能够维持阴阳平衡,避免疾病趁虚而入。
(4)要对病邪侵害进行有效防治,要讲卫生,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经常开窗通风,避免细菌、病毒滋生。
另外,也可以通过服用某些中医药的方式,提升自身机体免疫力,避免病邪侵害。
精选中医治未病的内涵
.\中医 "治未病 "的内涵“治未病”思想源自《黄帝内经》,历代医家以致现代医学对“治未病”思想都极为重视。
依据现代医学理论, 将人群的健康状态分为三种: 一是健康未病态; 二是欲病未病态; 三是已病未传态。
所以, “治未病”就是针对这三种状态, 拥有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欲病施治防微杜渐和已病早治防备传变的作用。
“治未病”发源与临床意义《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贤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 不治已乱治未乱 , 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尔后药之 , 乱已成尔后治之 , 譬犹临阵磨枪 , 斗而铸锥 , 不亦晚乎” ,就生动地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
中医学向来重视疾病的预防。
“治未病” 的观点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 , 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贤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 不治已乱治未乱 , 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尔后药之 , 乱已成尔后治之 , 譬犹临阵磨枪 , 斗而铸锥 , 不亦晚乎” ,就生动地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
另见于《素问·刺热》篇 : “肝热病者左颊先赤 , 心热病者颜先赤 , 脾热病者鼻先赤 , 肺热病者右颊先赤 , 肾热病者颐先赤。
病虽未, 赤色者刺之 , 名曰治未病。
”此“病未” , 合上文是指机体已受邪但尚于无症状或症状尚少、的段。
种潜病可展成某种拥有明症状和体征的疾病。
因此,“治未病” , 是指通必定的防治手段以阻断其展 , 进而使种潜病向健康方向化 , 属于疾病初期治的范。
于《灵枢·逆》 : “上工 , 刺其未生者也。
其次 , 刺其未盛者也。
其次 , 刺其已衰者也⋯⋯上工治未病 , 不治已病。
”此“治未病”医生的治和水平提出了要求 , 要想成一名高妙的医生 , 要善于防疾病 , 防患于已然。
合代医学的理 , 合各家法 , 能够将人群的健康状分三种:一是健康 , 未病 , 即人体于没有任何疾病的健康状 ; 二是欲病未病 , 即体内病理信息匿存在的段 , 或已拥有少量预兆症状或体征的小疾小恙状 , 但尚不足以断某种疾病 ;三是已病未 , 即人体某一器出了明病 , 依据疾病的律及腑之的生理、病理关系 , 病邪可能入其余腑 , 但病邪尚限制在某一腑未生的状。
中医治未病
中医治未病中医治未病是一种防病养生的治疗原则,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提出。
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治未病的意义在于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
治未病包含三种意义:防病于未然、既病之后防其传变、预后防止疾病的复发及治愈后遗症。
防病于未然是治未病的第一种意义,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
摄生是以调摄精神意志为宗旨,思想上要保持安闲清静,没有杂念。
同时,要顺从四时寒暑的变化,保持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统一。
身体虽劳动但不使其过分疲倦,同时还要节欲保精。
此外,中医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强身健体的方法,如五禽戏、气功、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
既病之后防其传变是治未病的第二种意义,必须认识疾病的原因和机理,掌握疾病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变化规律,争取治疗的主动权,以防止其传变。
例如治疗肝病结合运用健脾和胃的方法,这是因为肝病易传之于脾胃,健脾和胃的方法即是治未病。
预后防止疾病的复发及治愈后遗症是治未病的第三种意义,强调在治愈后继续加强保健,避免疾病的复发和治愈后遗症的发生。
总之,治未病是中医学说的基本法则,强调预防为主,防病于未然,既病之后防其传变,预后防止疾病的复发及治愈后遗症。
这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值得我们每个人去研究和实践。
未病”一词最初出现在《素问·四气调神论》中。
这段话从正反两方面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已成为预防医学的座右铭。
治未病是中医养生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
中医养生文化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老子和___。
老子强调“清静无为”和“保养精气、顺乎自然、气功修炼”,而___则注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两种思想形成了一个静动结合的思维方式,贯穿在中医养生学发展过程中。
“仁者寿”、“智者寿”、“欲而不贪”是儒家在养生道德理念上的重要思想。
黄帝内经》中有一段话强调要掌握自然规律,根据天地阴阳法则调和各种方式,有节制、有规律地安排饮食和起居。
其中的一个重要的观点是“形与神俱”。
《黄帝内经》:未雨绸缪,不治已病治未病
《黄帝内经》:未雨绸缪,不治已病治未病医院有个治未病科,你是否见过?很多人都表示没有听过这个科室,也没有听过这个名字,更别提了解未病了。
治未病主要有三层意思:一是“未病先防”,预防疾病发生;二是对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三是“既病防变”,防止疾病发展。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曾经提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段话从正反两方面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已成为预防医学的座右铭。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来的防病养生谋略,是至今为止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这样才能掌握疾病的主动权,达到“治病十全”的“上工之术”。
中医学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把养生防病作为主导思想,讲“上医治未病”。
“养生”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保养、调养、补养、护养之意。
“养生”的内涵,一是如何延长生命的时限,二是如何提高生活的质量。
中医养生主张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中医养生包括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一系列养生原则,而协调平衡是其核心思想。
当一个人身体达到平衡点的时候,是最健康的,是“治未病”。
叶天士,清代名医,温病学派创始人。
他对于“治未病”的既病防变研究颇深,在《温热论》中指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
”这种提法进一步阐明了“治未病”的另一层涵义,即在疾病过程中要主动采取措施,防变于先,控制病势发展的思想。
随现代社会节奏加快,亚健康人群增多,“欲病”成为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
预防为主的医学理念转变,为中医治未病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未病的三个层次
中医“治未病”理论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三大主题。
一、未病先防,治在未病之先。
也就是说人们在没有患病的时候,要积极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医以“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论述强调重视体质的内在因素,一方面提出“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和“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养生之道。
另一方面要求人们“顺应天时,天人合一”,积极消除致病因素,避免或减少它对人体的侵害,就可保证不发病或虽病亦不重。
未病先防正是与现代“预防为主”的新医学模式相吻合。
它包含着调养精神、体格锻炼、合理饮食、适时养生、科学用药等丰富内容。
二、既病防变,治在发病之初。
也就是说在患病以后,要积极采取措施预防疾病加重。
一般来说,疾病的转变是由表入里,由轻变重,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因此,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必须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转变途径,做到早期诊断,有效治疗,治在疾病发作加重之先。
三、除邪务尽,使病愈防复。
所谓“愈后防复”,就是指在病愈或病情稳定之后,要注意预防复发,时刻掌握健康的“主动权”。
一般病人初愈后,大多虚弱,这就要求在康
复医疗中,做到除邪务尽。
针对患者气血衰少,津液亏虚,脾肾不足,血瘀痰阻等病理特点,采取综合措施,促使脏腑组织功能尽快恢复正常,达到邪尽病愈,病不复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