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盐城沿海湿地的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盐城沿海湿地的调查报告

值第十二个“世界湿地日”之际,7月14日起,由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绿色先锋环保志愿者协会”组织,城市与资源环境学院参与的青年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活动之“关注盐城海滨湿地”之行穿越盐城湿地,主要就斗龙港、新洋港、射阳港及灌溉总渠四地自南而北进行为期三天的实地检测及考察、拍摄“关注湿地”纪录片等大型公益活动,收到较好社会效果。同时,由于湿地是“地球之肾”,对于维护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其温润的力量无法阻挡人类索取的急切,人口剧增,过度开垦,原生型湿地逐渐减少。保护湿地是一项造福子孙的工程,盐城师院青年志愿者们希望以此次暑期实践为契机,呼吁更多民众关注湿地,保护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唤起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共同参与。希望全社会携手,为盐城、为我国湿地保护事业发展做出更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关心、支持和投身湿地保护事业,为保护湿地、改善生态、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在调查前我们作了详细的湿地拍摄方案,主要制定了以下几个拍摄流程:

1.首先到达斗龙港,着重拍摄斗龙港保护完全的湿地,体现原生态的景物。

2.然后到达射阳港,拍摄其遭破坏的一面,与之前拍摄的斗龙港

景观形成对比,以次反映出湿地保护的重要性。

3.拍摄过程中,我们将邀请专家指导,深入讲解介绍湿地现状,例如湿地的开发、污染、生物多样性等情况。

4.志愿者将亲身参与拍摄全过程,观看、了解湿地,亲近湿地,并采访湿地周围居民,展现湿地周边的人文风情。

同时我们还有幸邀请到了联合国志愿者保护专家MarOtero博士、联合国志愿者环境教育专家黎佳等作为我们的指导人员,他们陪同我们一起到达沿海湿地并一道走访周边居民,同时他们也给予了我们很多专业的知识,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湿地,从而实现我们的目的:亲近湿地,关注湿地。

7月14日,早上7点30分,志愿者们准时登上车,一同开始了我们的湿地之旅。

在车上,黎佳让我们讲述一下我们心目中的湿地是什么样子的,志愿者中几乎没有人看过真正的湿地,我们起初都以为湿地就是烂泥地,应该是只有稀泥的那种地质。后来,她告诉我们,这只是湿地中的一种,属于沼泽类,另外湿地还包括简蓬、芦苇等多类。这让我们不仅感到好奇,期待两个小时后我们能看到怎样的场景,接着,黎佳又拿出了他们印制的一些宣传手册,上面有一些不同类型湿地的图片和简介,在上面我们看到了红色的简蓬、绿色的芦苇以及大片的黄土,这些都让我们惊诧不已,对湿地的憧憬更加强烈了。通过手册我们知道,湿地大概包括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鱼塘——人工湿地(其中核心区是严格保护的,不让人们进入,以免动物受到干扰)。

8点30分,MarOtero博士告诉我们我们已经进入了缓冲区,她让我们仔细观察接下来看到的景象,车外是成片的绿色,全是青翠的绿,只能在电视里看到的美景,我们都在惊叹这样壮观的美丽,Mar 却告诉我们,这些正是近年威胁湿地的一大害——大米草。这种草是80年代由国外引进的,起初是想让它固定泥沙的,可是近年来却成了优势物种,其大量生长,挤走了其它原本生长在这里的植物,我们还看到有的路段两边种植了大量的棉花,这些棉花虽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可是他们却影响了丹顶鹤的生长与觅食。接着,Mar告诉我们因为现在不是鸟迁徙的季节,所以我们只能看到很少的留鸟,行驶了几十分钟,我们开始看到飞翔在空中的小白鹭,志愿者们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要求下车近距离地接触它们,我们小心翼翼地下了车,慢慢地靠近漫步在路边的小白鹭,它们似乎还没有发现我们,径自觅食,行走……

9点30分,我们到达了第一站:射洋港口。天下着细雨,但风特别大,我们的伞根本撑不起来,可是我们没有一个人要放弃,我们一起沿着窄窄的海堤走向海边(黄海)。还没有看到海,我们就已经听到了“轰轰”的声音,这海声加上风的肆虐,完全可以说是震耳欲聋,在泥沙堆成的海堤上走了大约半个小时,我们终于来到了海边。这里的海和其它地方的海完全不同,它是黄海,海水看起来是黄色的,似乎捧起水就能看到沙子,近海面上漂浮着很多棕褐色的腐烂的大米草以及大量的生活垃圾,这让我们对大海重新定义。我们的摄影人员拍摄了很多海边的景象,等以后制作成片,可能观看的人会和我们一

样的惊讶这里的海。

下午,黎佳带我们到了这里的一个镇上,还没进这个镇,我们就能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像是一种化学药品发出的,通过询问当地居民,我们知道这里不远处有个纸厂,这些味道就是从这里排出的。接着我们开始了走访环节,我们分成了四个组,分别在四个区域采访当地居民及相关工厂,通过走访,我们大概发现以下问题:

1.围垦严重,部分居民缺乏保护湿地的意识。第一小队的走访范围是镇上,通过采访居民,我们发现人们不了解湿地的重要性,有的人甚至不知道他们所居住的地方就是在湿地附近,所以,这就更谈不上保护湿地了。居民表示沿海有很多新开垦的土地,用来种植棉花等植物,开垦的土地逐年增多,海边的海堤也每年都会重建,为的就是开垦更多的土地。志愿者询问人们怎么看待湿地周边的围垦,居民回答这增加了农民的种地面积,增加了家庭经济收入,是好的现象。但也有的居民表示:今年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海边的围垦已经变成了过度开垦,长远看来是不利于人们生活与发展的;

2.工业开发及污染影响湿地的保护。第二小组奔赴某工厂附近,采访居住在“空气污染源”旁边的居民。居民表示,这个厂是几年前刚搬来的,因为它之前坐落的地方受到污染过于严重,故搬来这里。它的出现给此处带来了经济效益,养活了很多居民。但是,居民也表示,每到晚上此工厂就会排大量的污水进大海,散发出的味道是难以忍受的,每到这个时候,所有的居民都会关上门和窗户,更不敢在外面活动了,他们还说,平时居民出入都会戴上口罩,以防有毒的气味

伤害自己的身体。居民更表示他们为下一代感到担忧,从小就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下,可能会患上病。所以,居民迫切希望有关部门能解决这一问题,使他们生活无忧。另外,通过专家的讲解,我们还了解到,这些污染也会使栖息在湿地上的鸟类受到影响,不乏有因排出的赃物而死亡的珍贵鸟类。盐城沿海湿地是大量迁徙鸟类一个重要的中转站,它供给这些鸟类丰富的食物资源以满足长途迁徙的能量需要,可是有这些污染无疑影响了迁徙的鸟类,也使“中转站”的功能减弱。

3.过度捕捞。第三小组集体来到了海边的渔村,采访当地的渔民。这时正是一年中的休渔期(6月20日——9月1日),所以很多渔民正在修补渔船,预备九月后捕捞,据了解,这些渔民多来自其他地方,如东北。我们采访了在这有三年捕龄的周先生,他坦言,近海已没有多少鱼可以捕捞,现在渔民只能到南韩的海域去捕鱼,这样每次捕鱼的风险就加大了,每次至少要7天。志愿者询问是否有渔民会在休渔期进行捕捞,周先生告诉我们会有一些小的渔船趁着晚上出海捕鱼。专家告诉我们,休渔期是让小的鱼苗生长的时期,如果有渔民出海捕鱼,这样会破坏鱼苗的生长,从而也破坏了生态循环。过度捕捞一直是困扰盐城沿海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问题,近海捕捞、滩涂采集的强度远远超出了湿地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由于对资源掠夺式经营,滩涂湿地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水产资源逐年品种、数量、品质锐减,相应地,渔民收入也逐年下降,渔民的收入下降就更刺激他们加大捕鱼量,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最终的结果将是湿地遭到破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