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商务礼仪之交谈礼仪案例分析
领导者涉外商务礼仪_礼仪文书_
领导者涉外商务礼仪某城市组织了由市领导为团长的赴法国商务考察团。
当地华侨商会的王先生为表示对“父母官”和老乡的尊敬,请考察团吃法国大餐。
他们来到巴黎一个著名的西餐馆。
装修典雅豪华,古色古香,男侍者彬彬有礼,女侍者丰满艳丽。
因这批中国客人希望集中就餐,因此,经与侍者沟通,把几个餐桌拼到一起就餐。
当王先生询问点什么菜时,团长说有特色的尽管上。
请客的王先生向大家推荐了鹅肝、生蚝等菜。
点完菜后,大家看到餐馆布置的非常有特色,于是就纷纷拉着漂亮女侍者四处选点合影留念,弄得女侍者十分为难,他们大声说笑,用餐时杯盘刀叉的碰撞声乃至嘴巴咀嚼吞咽食物的声音,始终不绝于耳,一会便搞得杯盘狼藉,桌子、地毯上到处是油渍和污秽。
一对座在旁边的法国老夫妇忍无可忍,向店方提出抗议。
在就餐的整个过程中,请客的王先生都是不停地向考察团赔笑,向周边的客人和侍者解释,显得非常尴尬。
这是领导干部对外交往中礼仪失败的案例。
这个案例说明,现代领导应该高度重视涉外礼仪。
中国加入wto以后,越来越快地融入全球化的进程。
中国的领导需要到国外进行经贸洽谈、招商引资,国外的客商也越来越多地到中国考察市场、投资设厂。
于是,地方领导就要与更多的外国客人打交道,这就有一个文化礼仪的磨合过程。
所以地方领导就需要学习礼仪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经济外交素养,以便在对外经济交往中争取主动,取得成功。
在对外经济交往中,领导者需要注意的礼仪很多,笔者仅就衣、食、住、行四个生活和交往的基本方面谈一些粗浅认识。
衣的礼仪在对外经济交往中,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这个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主要来自于视觉的刺激,而视觉的印象主要来自于领导的服饰、举止、体态坐姿等整体感受。
因此,领导者应把服装的视觉印象放在重要地位。
一般来说,在涉外商务活动中,组织者发出的会专门对服装作出规定和要求,这时参加者就要按规定着装。
如果请柬中没有对服装作出规定和限制,参加活动的人员也应穿着较正式的服装,或是按约定俗成的规定着装。
交谈中的礼仪案例
交谈中的礼仪案例交谈中的礼仪案例(案例一)背景介绍:小明是一家外贸公司的销售经理,近期准备与一家新客户进行商务洽谈,以达成合作意向。
由于对方是一家日本公司,小明决定在交谈中遵循日本的商务礼仪,以展示对方的尊重和关注。
以下是小明与日本客户交谈的具体情景:第一场面谈时间:上午九点地点:双方公司的会议室主要人物:- 小明:销售经理- 小刚:小明的助理- Mr. Tanaka:日本客户的首席执行官- Ms. Suzuki:日本客户的销售经理情景描述:小明和小刚在会议室中准备好资料和茶水。
不久后,Mr. Tanaka和Ms. Suzuki出现在会议室门口。
小明:(微笑着)欢迎光临,请进,请坐。
Mr. Tanaka和Ms. Suzuki一起进入会议室,并与小明和小刚握手致意。
小明:(指向座位)请坐,这是资料和茶水。
Mr. Tanaka和Ms. Suzuki感谢小明的热情款待,然后就坐。
小明:(递上资料)这是我们公司的产品介绍和合作方案,请您过目。
Mr. Tanaka:谢谢你的准备工作。
我们会马上审阅。
Ms. Suzuki:另外,我们已经预定了午餐时间在附近的餐厅,希望你能陪同我们。
小明:当然,我很乐意。
谢谢你的邀请。
评析:这个案例展示了在商务交谈中遵守礼仪的重要性。
小明在接待客户时用了一些日本人常用的礼貌语,比如“欢迎光临,请进,请坐”,并向客户提供了资料和茶水,显示出他的热情款待。
在提到午餐时,小明接受了客户的邀请,表现出充分的合作态度。
第二天的商务午餐时间:中午十二点地点:附近的日本餐厅主要人物:- 小明:销售经理- Mr. Tanaka:日本客户的首席执行官- Ms. Suzuki:日本客户的销售经理情景描述:小明准时出现在餐厅门口,迎接Mr. Tanaka和Ms. Suzuki。
小明:(微笑着)欢迎光临,请进。
Mr. Tanaka和Ms. Suzuki一起进入餐厅。
小明:(指向座位)请两位坐这边。
小明和客户分别坐下后,服务员上前拿走菜单,并询问是否需要推荐菜品。
商务礼仪涉外交往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案例一小王曾接待了一位82岁高龄的美国加州老太太,她是来华旅游并参加短期汉语学习班的,见面时小王对老太太说:“您这么大年纪了,还到外国旅游、学习,可真不容易呀!”这话要让同样高龄的中国老太太听了,准会眉开眼笑,高兴一番。
可是那位美国老太太一听,脸色即刻睛转多云,冷冷地应了一句:“噢,是吗?你认为老人出国旅游是奇怪的事情吗?”弄得小王十分尴尬。
问题:小王的做法有何不妥之处?涉外交往中要注意哪些礼仪?案例一分析本案例中结局弄得中国姑娘十分尴尬。
姑娘的本意是表示礼貌尊重,效果却事与愿违,原因在于西方人对年龄、对“老”的忌讳在外国,人们最不希望他人了解自己的年龄,所以有这样一种说法:一位真正的绅士,应当永远“记住女士的生日,忘却女士的年龄”。
涉外交往中要注意的礼仪所谓隐私,就是指一个人出于个人尊严和其他某些方面的考虑,因而不愿意公开,不希望外人了解或是打听个人秘密、私人事宜。
在涉外交际中,人们普遍讲究尊重个人隐私,并且将尊重个人隐私与否,视作一个人在待人接物方面有没有教养,能不能尊重和体谅交际对象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涉外交际中,首先要避免与对方交谈时涉及个人隐私,要做到“八不问” (一)年龄不问在国外,人们普遍将自己的实际年龄当作“核心机密”,不会轻易告之与人。
这主要是因为外国人,尤其是英美人对年龄都十分敏感,希望自己永远年轻,对“老”字则讳莫如深,对年龄守口如瓶。
因而与外国人交往,打听对方的年龄,说对方老貌,都属于不礼貌的行为。
我国的传统向来对年龄比较随意,不仅如此,社会交往中还习惯于拔高对方的辈分,以示尊重。
比如年轻男子相聚,彼此之间总喜欢以“老李”、“老张”、“老赵”相称,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敬,人们会使用“老人家”、“老先生”、“老夫人”等一类尊称,实际上,这一类尊称在外国人听起来却似诅咒漫骂一般。
在交往中,照套我国的传统,会使对方十分难堪。
(二)收入不问在国际社会里,人们普遍认为:任何一个人的实际收入,均与其个人能力和实际地位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国际商务礼仪案例
国际商务礼仪案例因工作需要,有些人要经常与外国商界打交道。
商业界的社交与普通社交的区别在于,有严格的等级关系和正规聚会及活动方式。
在这其中,有关人士必须注意自己行为的礼仪。
接下来搜集了国际商务礼仪案例,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国际商务礼仪案例1、王先生是国内一家大型外贸公司的总经理,为一批机械设备的出口事宜,携秘书韩小姐一行赴伊朗参加最后的商务洽谈。
王先生一行在抵达伊朗的当天下午就到交易方的公司进行拜访,然后正巧遇上他们祷告时间。
主人示意他们稍作等候再进行会谈,以办事效率高而闻名的王先生对这样的安排表示出不满。
东道主为表示对王先生一行的欢迎,特意举行了欢迎晚会。
秘书韩小姐希望以自己简洁、脱俗的服饰向众人展示中国妇女的精明、能干、美丽、大方。
她上穿白色无袖紧身上衣,下穿蓝色短裙,在众人略显异样的眼光中步人会场。
为表示敬意,主人向每一位中国来宾递上饮料,当习惯使用左手的韩小姐很自然地伸出左手接饮料时,主人立即改变了神色,并很不礼貌地将饮料放在了餐桌上。
令王先生一行不解的是,在接下来的会谈中,一向很有合作诚意的东道主没有再和他们进行任何实质性的会谈。
2、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总统约翰逊访问泰国。
在受到泰国国王接见的时候,约翰逊竟毫无顾忌地跷起了二郎腿,脚尖正对着国王,而这一种姿势,在泰国是视为侮辱的,因此引起泰国国王的不满。
更为糟糕的是,约翰逊在告别时竟然用得克萨斯州的礼节紧紧拥抱了王后。
在泰国,除了泰国国王外,任何人都不得触及王后,这就使泰国举国哗然。
约翰逊的举动产生了不小的遗憾,也成了涉外交往中的典型笑话。
国际商务礼仪案例解析1、通过第一个案例我们看出王先生和他的秘书这次会谈是很不成功的,因为他们不了解伊朗的禁忌,伊朗是信奉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教规要求每天做五次祷告,祷告时工作暂停,这时客人绝不可打断他们的祈祷或表示不耐烦。
王先生对推迟会晤表示不满,显然是不了解阿拉伯国家的这一商务习俗。
伊朗人的着装比较保守,尤其是妇女,一般情况下会用一大块黑布将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只将双眼露在外面,即便是外国妇女也不可以穿太暴露的服装。
与俄罗斯人商务交往的礼仪案例
与俄罗斯人商务交往的礼仪案例俄罗斯人很注重商务礼仪,在商务交往中,一些礼仪细节很重要。
下面通过一些案例告诉大家俄罗斯的商务礼仪细节。
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与俄罗斯人商务交往的礼仪案例:见面介绍小李代表公司前往俄罗斯参加一个项目合作的会议。
小李身穿黑色西服,因为天气冷的缘故,头上带帽子,手上也戴着手套。
由于时间安排的不太妥当,他赶到会议室的时候会议马上也就开始了。
作为代表,他先介绍了自己,然后才摘掉了手套,坐了下来。
对方公司其中一位领导递给他一张名片,他随手放在了自己的桌子上。
会议结束后,对方公司并没有马上要求签署合作协议,而是说再深入考虑一下。
这令小李困惑不已,原先说的好好的,没什么问题就可以合作了,为什么现在还要再考虑一下。
与俄罗斯人商务交往的礼仪案例:仪表服饰小张是外企的一名员工,一次公司派他和一位下级女职员去俄罗斯出差,会面当天小张穿着深黑色未熨平的西服,因为时差原因,小张与俄罗斯商人见面时睡眼惺忪,精神萎靡。
商人双手奉上名片,而小张随意的用左手接过,并又用左手递出自己的名片,而且小张在交流中不停地伸懒腰,俄罗斯商人对此频皱眉头。
中午,小张和女职员邀请商人去饭店吃饭,女职员穿着性感暴露,一直给商人斟酒,商人说不能再喝了,小张以为是客套,就不停地劝酒。
与俄罗斯人商务交往的礼仪案例:餐饮接待俄罗斯A外贸公司打算与深圳B外贸公司签订合同,A派遣几名人员实地考察B公司的生产车间和公司规模等有关问题。
B公司提前准备了以7朵为一束的鲜花,当天礼仪小姐一下抱了很多束鲜花,用左手依次递给来访人员。
B公司预订了简单奢华又讲究艺术性的酒店,并且觉得外国人肯定不习惯吃中餐,于是点了面包、牛肉,又想展现一下中国传统美食海鲜,于是点了一些海鲜乌贼、海参、海蜇等。
另外,B公司点了一些格瓦斯、啤酒这种饮料。
在吃饭期间,B公司为了彰显自己的见多识广,聊俄罗斯的历史、宗教、政治、时事。
与俄罗斯人商务交往的礼仪案例:互赠礼品江泽民主席出访俄罗斯时,曾向叶利钦总统赠送了一盘由中国制作的关于反法西斯的歌曲配画的录像带。
法国人的商务礼仪案例分析
法国人的商务礼仪案例分析每个国家的商务礼仪都有所区别,那么关于法国人的商务礼仪案例,有哪些分析呢?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法国商务礼仪案例见面介绍小王所在公司近期计划和法国一知名公司进行合作,公司派遣小王前去接机,小王信誓旦旦说要一定彬彬有礼,给对方留下好印象,不辜负公司对其寄予的厚望。
谈判当天,小王早早去机场接待来宾,对方是一男一女,一见面,小王先是握手示好,接着直接称呼“你好,先生。
你好,女士”,行礼过后,小王顿时觉得对方并不是很自在,但也没多想,就一同赶往公司。
来到公司后,小王觉得本公司的合作谈判人员对对方还不了解,就一一给本公司的人员介绍对方,然后又向自己谈判同事介绍了对方。
最终,谈判以失败告终,小王很不理解,也因为次,自己也被炒了鱿鱼,小王沮丧至极,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仪表服饰一天张小姐参加一个法国公司的面试,前一天张小姐心想法国是时尚之都,不能穿的太寒酸,于是她冲进商场买了一身鲜艳的名牌翘首以待次日的面试。
第二天一早她化了精致的妆容,穿上五颜六色的名牌企图成为全场的焦点。
等待过程中,格外明艳动人的张小姐时不时的和周围人说话,间或公然接听电话。
当她要进面试间时,兴奋不已直接进去坐下了,刚坐下便习惯性的翘起了二郎腿,两个面试官相视一看便说:“你可以走了,回去等我们通知。
”张小姐兴冲冲地出来心想一定没问题了,但是后来结果不言而喻。
餐饮接待小王是国内某知名公司的职员,应上司要求,他在一天晚上要和同事与法国当地的客户在法国一家高级餐厅就餐,以便谈成一笔生意,而这笔生意不仅关系到小王的晋职问题,更关系到该公司的后期跨国发展,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当天晚上,小王一直恪守法国商务餐饮中的一些重要礼仪,于是一切看上去都很和谐,眼见一笔大生意就要谈成。
然而就在品尝甜点的环节,一向不爱吃甜食的小王下意识地向同事使了个眼色,暗指自己实在受不了法国甜食的甜腻。
然而就这么一个微动作,被一旁的法国朋友看到了眼里,一向对本国美食保持着无比骄傲与自豪的法国人实在忍受不了这个举动。
商务礼仪与谈判案例分析
商务礼仪与谈判案例分析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世界中,商务礼仪和谈判技巧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一个恰当的商务礼仪能够展现出企业的专业形象,为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出色的谈判技巧则能够帮助企业在交易中获取最大的利益。
本文将通过具体的案例来深入分析商务礼仪与谈判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在实际商业活动中的应用。
案例一:A 公司是一家知名的电子产品制造商,与B 公司正在洽谈一项重要的合作项目。
在初次会面时,A 公司的代表团队提前到达了约定地点,并着装整齐、得体。
他们在与 B 公司代表交流时,始终保持微笑,眼神交流自然,并且使用了恰当的称呼和礼貌用语。
在会议过程中,A公司的代表们认真倾听 B 公司的需求和意见,并不时点头表示认同。
当需要发表自己的观点时,他们措辞委婉、条理清晰,避免了使用强硬或冒犯性的语言。
然而,B 公司的代表在商务礼仪方面表现不佳。
他们迟到了十分钟,而且着装较为随意。
在交流过程中,B 公司的代表频繁打断 A 公司的发言,并且态度较为傲慢,经常使用“必须”“绝对”等强硬的词汇。
最终,A 公司因为其出色的商务礼仪和良好的沟通氛围,赢得了 B公司的信任和好感,双方成功达成了合作意向。
而 B 公司由于在商务礼仪方面的失误,给对方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虽然最终也达成了合作,但在合作条件上做出了更多的让步。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商务礼仪在商务谈判的初始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商务礼仪能够营造出一个和谐、尊重的交流氛围,为双方建立起信任和友好的关系,从而为后续的谈判奠定坚实的基础。
案例二:C 公司与D 公司就一项原材料采购合同进行谈判。
C 公司作为采购方,在谈判前对市场进行了充分的调研,了解了原材料的价格走势和供应情况。
在谈判过程中,C 公司的谈判团队首先表达了对 D 公司产品的认可和对双方合作的期待,然后逐步提出了自己的采购需求和价格预期。
他们采用了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就一些非关键条款达成共识,然后再集中精力讨论价格等关键问题。
涉外礼仪的真实案例
案例:东方人与西方人的餐桌礼仪差异1. 背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对于涉外交往来说,了解并尊重对方的文化和礼仪习惯非常重要。
餐桌礼仪是涉外交往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往往能直接体现一个人的教养和待人之道。
在东方,特别是中国,人们注重象征性意义和社交礼仪;而在西方,重视规矩和文明礼节。
因此,在跨文化交流和商务谈判中,了解和尊重对方的餐桌礼仪差异显得尤为重要。
2. 过程2.1 背景介绍此案例中的主角是中国的王先生(在国际商务领域有一定经验)和美国的约翰先生(刚到中国的外籍合作伙伴)。
他们商务谈判了几周后决定在北京的一家高级餐厅共进晚餐,商谈进一步合作的细节。
由于他们对彼此的餐桌礼仪习惯不了解,因此遇到了一系列的困惑和误解。
2.2 行为差异在晚餐过程中,王先生习惯于中国式的宴会礼仪,例如用公筷夹菜、为对方盛酒等。
而约翰先生习惯于西方的餐桌礼仪,如用刀叉进食、自己倒酒等。
这导致以下几个场景的发生:•场景1:王先生用公筷夹菜为约翰先生盛菜,约翰先生面带尴尬,拒绝了。
•场景2:约翰先生主动向王先生倒酒,但王先生认为这是自己的责任并拒绝了。
•场景3:约翰先生优先使用餐具,而王先生则习惯先用公筷夹菜。
2.3 误解与尴尬在以上场景中,双方因不了解对方的餐桌礼仪差异,产生了误解和尴尬。
王先生认为自己的行为是为了照顾约翰先生的需求,而约翰先生则认为王先生的举动有点过分。
这种误解会对双方的交流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影响到商务合作的进行。
2.4 理解与尊重在晚餐后,双方意识到彼此的餐桌礼仪差异,决定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和理解。
他们相互解释了各自的习惯和理念,并互相表达了对对方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王先生解释了中国人倒酒象征友好和尊重,而约翰先生解释了西方人使用刀叉的规矩和礼节。
2.5 适应与妥协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双方决定适应对方的餐桌礼仪,并做出相应的改变。
他们商议后决定通过使用刀叉和示意约翰先生可以为王先生倒酒,但需要王先生在每次举杯前示意。
商务谈判礼仪案例(3篇)
商务谈判礼仪案例(3篇)商务谈判礼仪案例(精选3篇)商务谈判礼仪案例篇1中国某企业与德国某公司洽谈某种产品的出口业务。
按照礼节,中方提前10分钟到达会议室。
德国客人到达后,中方人员全体起立,鼓掌欢迎。
德方谈判人员男士个个西装革履,女士个个都身穿职业装;反观中方人员,只有经理和翻译身穿西装,其他人员有穿夹克衫的,有穿牛仔服的,更有甚者穿着工作服。
现场没有见到德方人员脸上出现期待的笑容,反而显示出一丝的不快。
更令人不解的是,预定一上午的谈判日程,在半个小时内就草草结束,德方人员匆匆而去。
【引例分析】从中方人员提前10分钟来到会议室,可以看出中方还是比较重视这次谈判的,并且在德方人员到达时全体起立,鼓掌欢迎,这些并没有问题。
但实际上一见面德方人员就不愉快,其原因在中方代表的着装上,因中方代表着装混乱,在德方看来,中方不重视这次谈判,因此心中产生不快,只好匆匆结束谈判。
商务谈判礼仪一方面可以规范自己的行为,表现出良好的素质修养;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向对方表达尊敬、友好和友善,增进双方的信任和友谊。
因此要求商务谈判人员应从自身的形象做起,在商务活动中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商务谈判礼仪案例篇2在1972年以前的15年里,中美大使级会谈共进行了136次,全都毫无结果。
中美之间围绕中国台湾问题、归还债务问题、收回资金问题、在押人员获释问题、记者互访问题、贸易前景问题等进行了长期的、反复的讨论与争执。
对此,基辛格说:中美会谈的重大意义似乎就在于,它是不能取得一项重大成就的时间最长的会谈。
然而,周恩来以政治家特有的敏锐的思维和高超娴熟的谈判艺术,把握住了历史赋予的转机。
在他那风度洒脱的举止和富有魅力的笑声中,有条不紊地安排并成功地导演了举世瞩目的中美建交谈判,在1972年的第137次会谈中,终于打破了长达15年的僵局。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其回忆录中对周恩来总理的仪容仪态、礼貌礼节、谈判艺术、风格作风给予了高度的赞赏。
外交外事礼仪案例
外交外事礼仪案例外交外事礼仪是国家间交往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涉及到国家形象、礼节规范、文化差异等多个方面。
下面列举了十个外交外事礼仪案例,分别介绍了不同国家间的交往方式和礼仪规定。
1. 中美国事访问礼仪:中美之间的国事访问有着严格的礼仪规定。
例如,美国总统访华时,中方会安排盛大的欢迎仪式,包括国歌奏响、礼炮鸣放、仪仗队列等;而美国总统访华期间,中方要严格按照美国的礼仪规定,如赴宴时要等主人先入座。
2. 日本鞠躬礼仪:日本是一个重视礼仪的国家,鞠躬是他们常见的礼仪动作。
在外交场合中,日本人会根据对方的地位和身份进行不同程度的鞠躬,以示尊重。
例如,对于上级领导,他们会进行深鞠躬,而对于平辈或下级,则会进行浅鞠躬。
3. 中国宴会礼仪:在中国,宴会礼仪非常重要。
在宴会上,主人和客人都要遵循一定的礼仪规定。
例如,主人要站起来迎接客人的到来,并安排客人的座位;客人则要等主人入座后才能入座,并按照主人的安排顺序用餐。
4. 法国交换名片礼仪:在法国,交换名片是一种常见的商务礼仪。
在交换名片时,法国人会以右手递出名片,并在接收到对方名片后,用右手接住,然后仔细研究对方的名片,以表示尊重和重视。
5. 印度礼仪:在印度,人们通常会用双手合十的姿势,称为“纳姆斯特”来表示问候和尊敬。
此外,印度人在交往中也非常重视面子,他们会避免直接拒绝他人的请求,而是通过委婉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6. 韩国饮酒礼仪:在韩国,饮酒也有着一套独特的礼仪。
例如,当你得到别人倒酒时,你应该用双手接住酒杯,并用双手敬酒,然后再喝酒。
此外,如果你的杯子空了,别人会帮你倒满,所以如果你不想再喝了,可以将杯子留空。
7. 英国皇家婚礼礼仪:英国皇家婚礼有着严格的礼仪规定。
例如,在婚礼仪式中,新娘要戴着面纱进入教堂,直到仪式进行到一半时,新郎才可以揭开面纱。
此外,英国皇室成员还有特定的坐席次序,按照贵族等级来排列座位。
8. 俄罗斯交往礼仪:在俄罗斯,人们常常会互相给对方带来小礼物,以示友好和尊重。
商务谈判礼仪的案例(精选3篇)
商务谈判礼仪的案例(精选3篇)商务谈判礼仪的案例篇1日本的钢铁和煤炭资源短缺,而澳大利亚盛产铁和煤,日本渴望购买澳大利亚的铁和煤,在国际贸易中澳大利亚一方却不愁找不到买主。
按理说,日本人的谈判地位低于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一方在谈判桌上占据主动地位。
可是,日本人把澳大利亚的谈判人员请到日本去谈生意。
一旦澳大利亚人到了日本,他们一般行为都比较谨慎,讲究礼仪,从不过分侵犯东道主的利益,因而日本方面和澳大利亚方面在谈判桌上的相互地位就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澳大利亚人过惯了富裕舒适的生活,派出的谈判代表到了日本不过几天,就急于想回到故乡去,所以在谈判桌上常常表现出急躁的情绪,而作为东道主的日本谈判代表可以不慌不忙地讨价还价,他们掌握了谈判桌上的主动权,结果日本方面仅仅花费了少量款待作“鱼饵”,就约到了“大鱼”,取得了大量谈判桌上难以获得的东西。
商务谈判礼仪的案例篇2【案例】据报道,一次,辽宁省政府组织驻该省的外资金融机构的20 余名代表考察该省的投资环境,整个考察活动是成功的。
然而,给这些外资金融机构代表们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各市对引进资金的迫切心情及良好的投资环境外,还有一些令他们费解,同时也令国人汗颜的小片断。
在某开发区,在向考察者介绍开发区的投资环境时,不知是疏忽,还是有意安排,由开发区的一个副主任作英语翻译。
活动组织者和随行记者都认为一个精通英语的当地领导一定会增强考察者们的投资信心。
哪知,这位副主任翻译起来结结巴巴、漏洞百出,几分钟后,不得不换另外一个翻译,但水平同样糟糕。
而且,外资金融机构的代表们一个个西装革履、正襟危坐,而这位翻译却穿着一件长袖衬衫,开着领口,袖子卷得老高。
考察团中几乎所有的中方人员都为这蹩脚的翻译及其近乎随便的打扮感到难为情。
外方人员虽然没有说什么,但下午在某市市内考察,市里另安排了一个翻译时,几个外方考察人员都对记者说:“这个翻译的水平还行。
”其言外之意不言而喻。
考察团在考察一家钢琴厂时,主人介绍钢琴的质量如何好,市场上如何抢手,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选用的木材都是从兴安岭林场中专门挑选的一个品种,而且这个品种的树木生长缓慢。
法国人的商务礼仪案例分析(3)
法国人的商务礼仪案例分析(3)与法国人做生意时需要注意的礼仪1、法国人非常重视礼仪。
你在与上级或者你初次见面的人接触时,一定要礼貌性的称呼对方“先生”或“女士”。
很多人初次到法国时,挺难适应一系列的复杂礼节。
但是,为了给你接触的法国人留下良好的初次印象,保持高度的礼貌是至关重要的。
2、在自我介绍时,请用名和姓(PS:西方人名字中第一个字以及最后一个字)。
在法国商务环境中,人们经常使用名和姓进行自我介绍。
但是,有时你也可以听到有人先说姓,然后再说自己的教名(given name),这在法国商务实践中也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你有时无法记住他们姓名,那么在接受名片时大声地念出它们的名字,这样有利于记忆,也使对方感到受尊重的感觉。
还有一个帮助记忆的方法就是,在你们的交谈中,你可以尽量重复地叫出对方名字,但是切记不能以鹦鹉学舌般的机械方式反复叫人家。
3、轻快地握手法国人习惯轻快的握手方式。
你可以轻轻地握住对方的手,上下晃动两下就可以了。
如果你不适应这种轻快的握手方式,那么很可能让对方想尽快地远离你,因此在握手时要非常小心。
比如,如果你喜欢用美国式那种紧紧地握住、晃动两三下的握手方式,这可能会导致你的法国商业伙伴感到一种被压制的不良感觉。
4、穿戴整齐得体,即便礼拜五也应该如此在法国,给人的初步印象往往建立在外表上。
得体的商务装、首饰和配饰等将使你在对方眼中加分不少。
因此,切记不要穿上周末时穿的宽松运动衫去参与商务活动。
你必须注意仪表,以显示你对这场商务会谈的重视。
对于男士来说,胡子拉碴也是一种不适宜的仪表,在你的上司或长者面前尤其如此。
因此,在参加重要的商务会谈之前,好好打理一下胡子吧!5、学习一些法国式的礼仪手势法国人以在会面时亲吻的姿势而闻名于世。
如果你没有在法国呆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似乎非常难跟你解释法国手势的具体含义。
但是,一定要清楚的一点是,尽量少用“OK”手势(食指与拇指弯成一圈,竖起其他三个指头),这在盎格鲁-撒克逊国家即英美国家来说是很常用的手势,意味着“很好”、“完美”等褒义意思,但是在法国,这手势的含义往往是“没有”、“无价值”和“零”等含义。
商务礼仪与谈判案例分析6篇
商务礼仪与谈判案例分析6篇商务礼仪与谈判案例分析 (1) 被动与主动一次某地党代会人数比较多,食宿安排难度大。
会议接待人员工作做得好,得到了代表的夸奖,领导的通报表扬。
做法是,会议接待人员改变过去等待领导批示为主动建议、请示,从会议住地的安排到经费预算,事先到有关单、宾馆调查摸底、综合分析,做准备,先后3次做出4个会议食宿饭店和会场安排方案呈报领导决策参考。
最后领导决定,按方案提出的意向选择了食宿、交通、会场较为有利的锦宁饭店作为大会食宿饭店,锦宁剧场作大会会场。
在接待工作中,从代表食宿、讨论地点、会场安排、医疗保健、车辆调度、组织代表乘车,到老同志的关照逐项落实到人,一环扣一环,环环不脱节。
全体接待人员全力以赴,一必扑在接待工作上,坚守岗位,积极努力,按高要求善始善终做好工作。
[简评]会议接待工作,常常处于被动之中,但是只要我们积极主动去做,经常注意向领导和主管部门了解有关的信息,就可变被动为主动,以主人翁精神,高度的责任感,把工作搞好。
前面提到的会议接待人员就是这样,他们腿勤脑勤,一旦掌握召开会议的信息,不等领导交代,就主动做好准备和安排方案报告领导,领导一批准,就一一实施落实。
因此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商务礼仪与谈判案例分析 (2) 中外合资内地某公司总经理,获悉澳大利亚著名建筑设计师将在上海做短暂的停留,该大师是著名的当代建筑设计师。
为了把正在建设中的XX大厦建设成一幢豪华、气派,既方便商务办公,又适于家居生活的现代化综合商住楼,必须使之设计科学、合理,不落后于时代新潮。
具有长远发展眼光的总经理委派高级工程师作为全权代表飞赴上海,与该大师洽谈。
既向这位澳洲著名设计师咨询,又请他帮助公司为XX大厦设计一套最新方案。
根据总经理的指示精神,全权代表一行介绍了XX大厦的现状:“XX大厦建设方案是在七八年前设计的,其外形、外观、立面等方面有些不合时宜,与跨世纪建筑的设计要求存在很大差距。
我们慕名远道而来,恳请您的合作与支持。
社交礼仪教育案例:海外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
社交礼仪教育案例:海外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社交礼仪教育案例:海外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在全球化的今天,海外商务谈判已经成为了各国企业之间最常见的一种商务交流方式。
然而,因为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不同,很容易在商务谈判中出现文化冲突和误解,严重影响到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为了消除这种文化差异,我们需要进行相应的社交礼仪教育,以提高我们的跨文化交往能力。
以中国和西方国家进行海外商务谈判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在往来商务交流中,中西方文化差异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China Daily曾报道了一位中国游客在美国餐馆就餐的经历,他点了一份烤鸭,并向服务员要了大量薯条作为配菜。
美国服务员为难地告诉他:“这样搭配很奇怪的。
”在中国,烤鸭和薯条搭配是非常常见的,而在美国,薯条则是汉堡包才搭配的食品,因此这种点餐方式在美国并不被看好。
同样的,西方国家的商务文化和中国也有很大的不同。
在海外商务谈判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礼貌和细节在西方国家的商务会议上,交际和谈判的谈吐文雅、礼貌云云,项目的创意概念等更被重视。
在商务谈判中,身体语言也必须注重细节,例如在口吃或说话时避免遮掩嘴巴,以及在商业场合下使用自然的面部表情。
二、时间意识在西方国家的商务会议上,时间意识非常重要。
因此,我们在海外商务谈判中应该提前到达会议现场,严格按照预定的时间表进行交流,否则对方可能会认为我们不够认真或不够尊重时间。
三、表达方式在中国商务场合,我们更加讲究装饰和礼仪,而在西方国家,他们更加讲究表达方式。
在西方国家的商务会议上,我们需要以简短明了、逻辑性强、真诚耐心的方式向对方表达我们的立场和想法。
四、沟通方式在西方国家的商务合作中,合作伙伴往往倾向于分析你的优势和劣势,并且用一种理性语言来表达对你的意见,而中国人则更多强调感性认知和关系。
因此,在海外商务谈判中,我们也需要从他们的角度出发,以更加理性的沟通方式,向对方介绍我们的产品和品牌优势。
中美商务谈判礼仪案例(完整版)
中美商务谈判礼仪案例中美商务谈判礼仪案例20xx年,两个美国客户过来中山欧曼科技照明有限公司参观工厂和展厅。
因为这两个美国客户是大客户,所以副总经理和外贸部经理,主管还有一个业务员,一共4个人,都亲自出来迎接他们。
那两个美国客户刚来到公司的时候是中午午饭时间,所以中方的副总经理就有礼貌的问了句:是中午饭时间了,请问你们想进午餐吗?在事先之前,双方都有了解一下各国文化,中方知道美方比较直接,所以就直接问了要不要先吃午饭。
而美方的回答却说:不是很饿,随便。
其实美方客户已经很饿了,就是知道中国人的间接表达关系,所以就委婉的说随便。
最后就是美国客户饿着肚子跟着充满热情的中方人员参观了工厂。
由于之前的回答令美方感到疑惑,最后还吃了饭不,也不好意思再说一次,所以他们心里觉得还是直接说比较好。
在参观工厂的时候,其中一个美国客户看到了一张贴错英文字母的海报,当场就指着那张海报说:喂,你看,那个海报的英文写错了。
当时陪同副总经理在内的还有几个车间工人,那时候总经理觉得很不满意,觉得美方客户不给他面子,不给他台阶下。
那时候,有个业务员就说:本来想换掉的,时间比较匆忙,于是先过来接待你们了。
参观完了展厅之后,到了价格谈判的阶段。
美国客户直接就问如果他们下一定的订单,中方能够给多少折扣。
中方抓住美方直接表达和不耐心的性格,外贸部经理就故意间接的说出一堆影响价格因素,没有直接的给出最终价格,谈判持续了大概半个小时,最后是一个美国客户急了,就说:如果贵方不给出最低价,我们就去找其他厂家。
中方经过协商之后,最终决定先和美方客户去饭店吃饭,在吃饭的时候有敬了那两个美国客户很多杯酒,虽然吃饭期间美国客户有问到最低产品价格,但是中方没有回答,只是一直的和美方敬酒和吃饭。
一直到双方都很醉了才回去。
第二天早上,美国客户醒来后就收到了中方副总经理助理发来的邮件,中方最终答应给美方最低的出厂价。
美方虽然摸不着脑袋,但是还是很高兴的回国了。
商务礼仪与沟通案例
商务礼仪与沟通案例商务礼仪与沟通案例(篇1)中日农机设备谈判的成交信号正确地把握自己,全面认识对方,再加上谈判策略和技巧的巧妙运用,谈判才会抵达成功的彼岸。
日本在战后短短几十年中,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跻身世界经济强国之列。
由于日本人独有的民族特性和长期在经济发展过程忠的实践,使日本成长为精于谈判的少数国家之一。
特别是日本商人,勇于实践,富有经验,深谙谈判之真谛。
他们手法高超,谋略多变,善于运用谈判的各种战术,为自己赢得利益,因而日本人素有“圆桌武士”之称。
中国某公司正是面对这样一些“圆桌武士”,在上海著名的国际大厦,围绕进口农业机械加工设备,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竞争与合作。
中方在这一谈判中也谋略不凡,身手高超,使这场谈判成为一个成功的范例。
在谈判的准备阶段,双方都组织了精干的谈判小组。
特别是作为买方的中方,在谈判之前,已做好了充分的国际市场行情预测,摸清了这种农业机械加工设备的国际行情的变化情况及趋势,同时制定了己方的谈判方案,从而为赢得谈判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首回合的相互试探第一轮谈判,从日方的角度看,不过是放了一个“试探气球”。
因此,凭此取胜是侥幸的,而”告吹”则是必然的。
因为对交易谈判来说,很少有在开局的第一次报价中就获成功的。
日方在这轮谈判中试探了中方的虚实,摸清了中方的态度,同时也了解了中方主谈人的谈判能力和风格。
从中方角度说,在谈判的开局就成功地掏出了对方的“筑高台”手段,使对方的高目标要求受挫。
同时也向对方展示了己方的实力,掌握了谈判中的主动权。
双方在这轮谈判中,互通了信息,加深了了解,增加了谈判成功的信心。
从这一意义上看,首轮谈判对双方来说,都是成功的。
第二回合的拉锯战第二轮谈判开始后,双方首先漫谈了一阵,调节了情绪,融洽了感情,创造了有利于谈判的良好气氛,之后,日方再次报价:“我们请示了总经理,又核实了一下成本,同意削价100万日元”。
同时,他们夸张地表示,这个削价的幅度是不小的,要中方“还盘”。
涉外商务礼仪之交谈礼仪案例分析
涉外商务礼仪之交谈礼仪案例分析涉外商务礼仪之交谈礼仪案例分析中国某外贸公司总经理应美国合作方的要求到美国进行访谈,双方要讨论下一步的合作方案。
到达美国之后,美方对中方提出的合作方案十分感兴趣,合作事宜基本确定,就等着签合同。
等待合同期间,美国代表出于礼貌邀请该外贸公司总经理到他家里参加宴会,该总经理欣然应邀,他也很想看看美国人的家里是什么样子。
到达美方代表家里之后,他开始了习惯性的中国式的谈话方式,为了拉近双方的距离,他一开始就问美国代表:你的脸色看起来不太好,是不是昨天晚上没有休息好?还详细追问是不是生病了,还是其他的原因,后来感觉到美方代表的脸色不是很好看才停口。
为了表示自己的品味高他又问美方代表:你的房子装修的很漂亮,应该花了不少钱吧?拜访结束后,美方代表说合同具体内容他还要仔细考虑一下,然总经理先回去等他的消息。
这位总经理回去不久,美方代表就派人通知总经理取消合同。
理由是美国代表觉得这位总经理不尊重他,对总经理的合作诚意产生怀疑。
追根究底主要原因是总经理犯了美方代表的交谈禁忌。
在中国,双方相互交往时习惯询问和别人相关的事情,比如身体状况、居住坏境等。
从古到今,中国人见面时经常说的就是你家里人都还好吧,替我问候令尊,以此来表示双方的关系比较密切,拉近双方距离。
但是在西方人看来,你所问的都是他的个人隐私,打探隐私就是不尊重他。
我们在涉外商务活动中一定要注意交谈礼仪,由于地域和历史传统的不同,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存在较大差异。
这些差异使得我们具有自己的名族特色和国家特色,但是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我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并很可能造成沟通障碍。
中国人在见面时最常问的一句话是你吃饭了吗,在中国这只是一句寻常的问候语,相当于西方国家的`HELLO,但是如果你这样问一个外国人,他会认为是你想请他吃饭。
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涉外商务礼仪中的交谈礼仪,避免因为说话不当而导致生意失败。
和西方人交谈有几种话题是不能涉及的:健康状况、收入情况、婚姻家庭等属于个人隐私的话题;涉及国家和行业秘密的话题;格调不高的话题。
涉外礼仪案例分析
涉外礼仪案例分析【篇一:礼仪案例分析】旅游礼宾礼仪案例分析第一章绪论案例1:一毛钱,还想买态度?据《春城晚报》1992年 1月 9日载文:在某地一辆公共汽车上曾发生了一起乘客于乘务员之间的争吵。
乘务员:“往里走,塞在门口为哪样?”乘客:“同志,态度好一点嘛!”乘务员:“态度?态度几文一斤?!”乘客:“刚才我不是跟你说了嘛,我到前一站就下车。
”乘务员:“我不也在跟你说吗,你一毛钱,想要买什么态度?”分析: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有“礼仪之邦”的美称。
在现实生活中,新中国也一直倡导文明礼貌十字用语,这既是人际关系和谐的润滑剂,也是尊重别人尊重自己的客观要求,更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
作为服务性行业“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则是对客服务的基本态度。
本案例中乘务员居然还把态度跟钱联系在一起,表现出来的不仅是对乘客的不尊重,更重要的是他也贬低了自己,以钱来决定对客态度的服务人员,是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的。
案例2:她为什么受到冷遇?张女士是位上午工作者,由于业务成绩出色,随团到中东地区某国考察。
抵达目的地后,受到东道主的热情接待,并举行宴会招待。
席间,为表示敬意,主人向每位客人一一递上一杯当地特产饮料。
轮到张女士接饮料时,一向习惯于“左撇子”的张女士不假思索,便伸出左手去接,主人见情景脸色骤变,不但没有将饮料递到张女士的手中,而且非常生气地将饮料重重地放在餐桌上,并不在理睬张女士,这是为什么?分析:《礼记》云:“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二问讳”。
作为从事多年商务工作的张女士,理应对中东地区的忌讳习俗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但她却忽略了这一点。
中东地区是伊斯兰教教徒最为集中的地区,不少国家还把该教定为国教。
按伊斯兰教教规习俗,左手是拿不干净东西的,故在人际交往中,忌用左手递接物品。
当东道主用右手递送饮料时,张女士应用右手接取,但她仍然按国内养成的习惯用左手去接,这是犯了中东地区不用左手的忌讳,而且是对主人的极大侮辱,难怪东道主满脸怒容,不再理睬她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涉外商务礼仪之交谈礼仪案例分析
中国某外贸公司总经理应美国合作方的要求到美国进行访谈,双方要讨论下一步的合作方案。
到达美国之后,美方对中方提出的合作方案十分感兴趣,合作事宜基本确定,就等着签合同。
等待合同期间,美国代表出于礼貌邀请该外贸公司总经理到他家里参加宴会,该总经理欣然应邀,他也很想看看美国人的家里是什么样子。
到达美方代表家里之后,他开始了习惯性的中国式的谈话方式,为了拉近双方的距离,他一开始就问美国代表:你的脸色看起来不太好,是不是昨天晚上没有休息好?还详细追问是不是生病了,还是其他的原因,后来感觉到美方代表的脸色不是很好看才停口。
为了表示自己的品味高他又问美方代表:你的房子装修的很漂亮,应该花了不少钱吧?
拜访结束后,美方代表说合同具体内容他还要仔细考虑一下,然总经理先回去等他的消息。
这位总经理回去不久,美方代表就派人通知总经理取消合同。
理由是美国代表觉得这位总经理不尊重他,对总经理的合作诚意产生怀疑。
追根究底主要原因是总经理犯了美方代表的交谈禁忌。
在中国,双方相互交往时习惯询问和别人相关的事情,比如身体状况、居住坏境等。
从古到今,中国人见面时经常说的就是你家里人都还好吧,替我问候令尊,以此来表示双方的关系比较密切,拉近双方距离。
但是在西方人看来,你所问
的都是他的个人隐私,打探隐私就是不尊重他。
我们在涉外商务活动中一定要注意交谈礼仪,由于地域和历史传统的不同,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存在较大差异。
这些差异使得我们具有自己的名族特色和国家特色,但是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我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并很可能造成沟通障碍。
中国人在见面时最常问的一句话是你吃饭了吗,在中国这只是一句寻常的问候语,相当于西方国家的HELLO,但是如果你这样问一个外国人,他会认为是你想请他吃饭。
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涉外商务礼仪中的交谈礼仪,避免因为说话不当而导致生意失败。
和西方人交谈有几种话题是不能涉及的:健康状况、收入情况、婚姻家庭等属于个人隐私的话题;涉及国家和行业秘密的话题;格调不高的话题。
更不能非议党和政府,不能背后议论领导、同事或者是同行以及交往对象。
谈话时表情要自然,语言要得体。
交谈时目光要注视对方,但不能紧盯着对方看。
可以使用手势,但是要注意不同的手势在不同的国家意思也不相同,比如在我国点头表示是,摇头表示否,但是在有的国家正好是相反的。
在涉外商务交往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交谈礼仪,交谈礼仪不仅涉及到一个人的自身修养,还表现出一个人的自身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