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装裱
书画装裱介绍
![书画装裱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af139f5aa26925c52cc5bfd1.png)
书画装裱程序大全书画装裱工艺流程一幅完整的国画,需要使其更为美观,以及便于保存、流传和收藏,是离不开装裱的。
因为中国画大多画在易破碎的宣纸上或绢类物品上的。
装裱也叫“装潢、“装池”、“裱背”,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保护和美化书画以及碑帖的技术,就像西方的油画,完成之后也要装进精美的画框,使其能够达到更高的艺术美感。
一、国画装裱一幅完整的国画,要使其更为美观,以及便于保存、流传和收藏,是离不开装裱的。
因为中国画大多画在易破碎的宣纸上或绢类物品上的。
装裱也叫“装磺、“装池”、“裱背”,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保护和美化书画以及碑帖的技术,就像西方的油画,完成之后也要装进精美的画框,使其能够达到更高的艺术美感。
装裱还可以分为原裱和重新装裱,原裱就是把新画好的画按装裱的程序进行装裱。
重新装裱就是对那些原裱不佳或是由于管理收藏保管下善,发生空壳脱落、受潮发霉、糟朽断裂、虫蛀鼠咬的传世书画及出上书画进行装裱。
那么中国画装裱的程序是怎样的呢?一般是先用纸托裱在绘画作品的背后,再用绞、绢、纸等镶边,然后安装轴杆成版面。
传统的装裱是多种多样的,但其成品按形制可分为挂轴,手卷,册页三大类。
原裱的绘画只有托裱画心、镶覆、砑装三个步骤。
只是画心的托裱是整个装璜工艺中的重要工序。
而旧书画的重新装裱则就相当困难了。
二、装裱简介装裱可以分为原裱和重新装裱,原裱就是把新画好的画按一般的装裱程序进行装裱。
重新装裱就是对那些原裱不佳或是由于管理收藏保管不善,导致书画发生空壳脱落、受潮发霉、糟朽断裂、虫蛀鼠咬等现象的传世书画及出上书画进行装裱。
经过装裱的书画,牢固、美观,便于收藏和布置观赏。
而重新装裱的古画,也会延长它的生命力。
古人说:“古迹重裱,如病延医……医善则随手而起,医不善则随手而毙。
”三、程序那么中国画装裱的程序是怎样的呢?一般来说是先用纸托裱在绘画作品的背后,再用绞、绢、纸等镶边,之后安装轴杆形成版面而传统的装裱是多种多样的,但其成品按形制则可分为挂轴,手卷,册页三大类。
6、书画装裱非遗项目
![6、书画装裱非遗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b9fe3b58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1d.png)
书画装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项重要技艺,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是对书画作品的一种保护,更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弘扬。
一、书画装裱的历史渊源书画装裱起源于中国,是古代书画家为了保护和保存自己的作品而发明的一种技艺。
随着时间的推移,书画装裱技艺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书画作品的保护和修复。
二、书画装裱的技艺特点1. 材料选择:书画装裱所使用的材料非常讲究,包括纸张、绫、绢、锦等。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质地和纹理,能够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2. 工艺流程:书画装裱的工艺流程非常复杂,包括清洗、修补、加固、上背纸、上绫料、上轴头等步骤。
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才能保证作品的完整性和美观性。
3. 艺术表现:书画装裱不仅仅是技艺的展示,更是艺术的表现。
通过装裱,可以将书画作品的主题和内涵更加突出,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价值。
三、书画装裱的传承与发展1. 传承:虽然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书画作品的保存提供了更多的手段,但是传统的书画装裱技艺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许多老一辈的艺术家和工匠仍然坚持使用传统的技艺进行书画装裱,传承着这门古老的艺术。
2. 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书画装裱技艺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现代的书画装裱技艺不仅继承了传统技艺的精髓,还引入了新的技术和材料,使得装裱效果更加精美和多样化。
四、结语书画装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也是我们应当传承和弘扬的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过学习和了解书画装裱技艺,不仅可以保护和修复珍贵的书画作品,更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书画装裱的基本步骤
![书画装裱的基本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8546f785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d7.png)
书画装裱的基本步骤一、选择适合的装裱材料书画装裱的第一步是选择适合的装裱材料。
常见的装裱材料有绢、纸、布等。
绢质装裱适合用于重要的书画作品,可以保护作品不受潮湿的影响,同时也能展现出作品的高雅气质。
纸质装裱适合用于一些普通的书画作品,价格相对较低,而且易于加工。
布质装裱则适合用于一些大型的书画作品,可以更好地展示作品的细节。
二、进行翻边处理在装裱之前,需要先对书画作品进行翻边处理。
翻边是指将作品的边缘折叠到背面,固定在装裱材料上,以增加装裱的牢固性。
翻边处理可以使用专业的翻边器具,也可以用手工完成。
在翻边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不要将作品的正面或背面损坏。
三、进行裱贴裱贴是将书画作品粘贴在装裱材料上的过程。
在进行裱贴之前,需要先将装裱材料铺平,将书画作品放在上面,然后使用特制的胶水将作品固定在装裱材料上。
裱贴的时候要注意胶水的均匀涂抹,以免出现起泡或胶水不牢固的情况。
另外,如果作品的纸张较薄,还可以在背面加贴一层纸板,增加装裱的稳固性。
四、进行边框装裱边框装裱是将裱贴好的书画作品放入边框中的过程。
边框有木制边框和金属边框两种。
木制边框通常用于装裱传统的书画作品,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
金属边框则适用于现代风格的书画作品,具有简洁、时尚的特点。
在进行边框装裱时,需要将书画作品放入边框的内部,并用胶水或背板固定住。
同时,还需要注意边框的大小和颜色要与作品相协调。
五、进行玻璃覆面玻璃覆面是保护书画作品的重要环节。
玻璃可以有效地防止作品受到灰尘、阳光等因素的侵蚀,同时还可以增加作品的观赏效果。
在进行玻璃覆面的时候,需要先将玻璃切割成适当的大小,然后放在装裱好的书画作品上方,再用胶水固定住。
选择透明度高、防紫外线的玻璃效果更好。
六、进行背板加固背板加固是保证装裱作品稳固性的一项重要工作。
背板可以使用厚纸板或木板制作,尺寸要与边框相适应。
在进行背板加固时,需要将背板放在装裱作品的背面,并用胶水或背夹固定住。
背板加固可以增加装裱作品的稳定性,防止变形或受到外力的破坏。
书画装裱的基本步骤
![书画装裱的基本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c2050757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37.png)
书画装裱的基本步骤一、选择合适的装裱材料书画装裱是为了保护和展示书画作品,因此选择合适的装裱材料非常重要。
常见的装裱材料有画框、画纸、画布、装裱纸等。
选材时要考虑作品的尺寸、风格和保存要求,以及装裱材料的质量和耐久性。
二、准备装裱工具装裱书画需要一些专业的工具,如切割刀、胶水、尺子、夹子等。
这些工具的选择要符合装裱材料的特点和个人的使用习惯。
同时,要保证工具的质量和锋利度,以确保装裱过程的顺利进行。
三、清洁和修复作品在装裱之前,需要对书画作品进行清洁和修复。
首先,使用软毛刷或吹风机清除作品表面的灰尘和杂质。
然后,对于有损坏或破损的作品,可以使用修复纸或修补胶进行修复。
修复时要注意使用无酸、无碱的修复材料,以免对作品造成进一步损害。
四、粘贴和固定作品将作品粘贴到装裱材料上是装裱的核心步骤之一。
首先,将装裱纸或画布铺在平整的工作台上,然后将作品放在上面并调整好位置。
使用胶水或胶带将作品固定在装裱材料上,注意要均匀涂抹胶水,并用夹子固定边缘,确保作品的牢固和平整。
五、装裱框架设计选择合适的装裱框架可以提升作品的观赏效果。
装裱框架的设计要考虑作品的风格、色彩和尺寸,以及装裱环境和个人喜好。
常见的装裱框架有木质框架、金属框架、塑料框架等,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框架材质和颜色。
六、装裱完成后的保护和展示装裱完成后,需要做好作品的保护和展示工作。
首先,要将作品放置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其次,可以在作品表面涂抹保护膜或喷涂保护剂,以增强作品的耐久性和防尘性。
最后,选择合适的展示位置和方式,如悬挂、摆放或存放在展柜中,以展示作品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总结:书画装裱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需要细心和耐心。
通过选择合适的装裱材料、准备专业的装裱工具、清洁和修复作品、粘贴和固定作品、设计装裱框架以及做好保护和展示工作,可以使书画作品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展示,延长其寿命并展现其艺术价值。
同时,装裱过程也是对艺术家和作品的一种尊重和呈现,需要用心对待,力求达到最佳效果。
书画装裱PPT课件
![书画装裱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7a5a37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1b.png)
2.2 实验部分 2.2.1药液制备 将试验药品编号(见表一)后分别取适量,加水30mL浸泡l0min,加 热至沸再煎煮20min,过滤取滤液即可。
表1实验药品种类及编号
样品编号
药品种类
1
白矾5g
2
花椒5g
3
白矶5g+ 花椒5g
4
白芨 5g
5
百部5g
6
丁香5g
第21页/共31页
2.2.2琼脂水的制作 取蒸馏水100mL加琼脂6g,煮沸后放冷。 2.2.3浆糊药液琼脂培养基的制作 取小麦粉六份,每份1g,放入烧杯分别加人1至6号药液3mL充 分棍匀,在电炉上加热并不断搅拌熬7至8min至半透明状,且 能拉丝,成为浆头;取1至6号浆头4g分别对应加入1至6号药液 12mL , 调成稀浆糊;取1至6号稀浆糊15mL加琼脂水15mL, 调匀,于超净台上,分别平行铺板三块。 另制作阴性浆糊对照培养基,操作方法如“ 2.2.3 浆糊琼脂药 液培养基的制作”, 但将其 操作中所用“药 液 ”改为同量 的“蒸馏水” 2.2.4 涂布菌液 取提纯黑曲毒菌液0.5 微升 ,加入用“2.1.1PDA培养基的制 作”所得液体PDA培养基稀释2000倍,取稀释菌液 0.2mL用 涂布器平行涂于药基培养基上,将培养基放入30摄氏度保温 箱中恒温 培养,每隔两小时拍照记录,观察72小时。
第13页/共31页
第14页/共31页
明朝周嘉胄在《装潢志》“治糊”一 章中提到制作浆糊时,要用“白面”并 “却入白帆末,乳香小许”。明朝文震 享在《长物志》卷五第十四章《法糊》 中云:“法糊,用瓦盆盛水,以面一斤 渗水上,任其浮沉,夏五日,冬十日, 以臭为度,后用清水蘸白芨半两白矾三 分,去滓和元浸面打成……”。在这篇 文章中提到制浆时除了面粉一斤,白矾 三分以外,另外还需要添加中草药作为 辅助材料,其原因就是有利于提高装裱 书画的质量和平整度。
书画装裱的知识点总结
![书画装裱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6170768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f4.png)
书画装裱的知识点总结一、书画装裱的发展历史书画装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出现在唐宋时期。
当时的书画作品多以卷轴形式呈现,需要装裱后才能进行收藏和欣赏。
随着时间的推移,书画装裱技术逐渐发展,出现了不同的装裱方式和材料,并且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规范和标准。
在现代,书画装裱技术已经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为书画艺术作品的展示和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二、书画装裱的基本原理书画装裱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将书画作品固定在特定的材料上,以保护、展示和传播作品。
装裱的过程包括选择合适的装裱材料、将书画作品固定在材料上、修整边角、加设装饰线等。
通过装裱,不仅可以保护书画作品,还可以增加观赏性,使作品更加美观和耐久,同时也易于展览和收藏。
三、书画装裱的装裱材料书画装裱的常见装裱材料有画框、宣纸、丝绸、绢布等。
画框是最常见的装裱材料,分为木框和金属框两种。
宣纸是书画作品常用的绘画材料,也可以作为书画装裱的底板材料使用。
丝绸和绢布在装裱中通常用于作为装裱材料的衬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柔软性,可以保护书画作品不受损坏。
四、书画装裱的装裱技术书画装裱的装裱技术包括裁切、粘贴、裱糊、糊线、装框等步骤。
在裁切过程中,需要根据书画作品的大小和形状,选择合适的裁切方式。
在粘贴过程中,需要使用专业的胶水或者糊水,将书画作品固定在装裱材料上。
在裱糊和糊线过程中,需要使用适量的糊料和装饰线,以增强装裱效果和加固书画作品。
在装框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画框,进行精细的装配和调整,以保证书画作品的稳定性和美观性。
五、书画装裱的注意事项在进行书画装裱时,需要注意作品本身的材质和特点,选择合适的装裱材料和装裱技术。
在装裱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作品清洁、整齐,避免产生污渍、皱折等影响观赏的缺陷。
另外,装裱后的书画作品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以保证作品长久保存。
六、书画装裱的美学意义书画装裱不仅是对书画作品的保护和修饰,更是一种对艺术品的审美和赏析。
书画装裱步骤
![书画装裱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d4a56b0e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92.png)
书画装裱步骤
书画装裱是指将书画作品进行保护和装饰性处理的过程,通过装裱可
以让书画作品更加美观,延长其保存时间。
下面是书画装裱的一般步骤:
1.选择适当的装裱材料:装裱材料有很多种类,常见的有宣纸、纸板、硬纸板、画布等。
选择装裱材料时需要根据作品的性质、尺寸、用途等因
素进行综合考虑。
2.准备装裱材料:根据作品的尺寸,将所选装裱材料剪裁成合适的尺寸。
一般情况下,装裱材料的大小要比作品的尺寸略大一些,以保证作品
能够完全覆盖在装裱材料上。
3.将作品固定在装裱材料上:将作品平放在装裱材料上,通过胶水、
胶带等将作品四周固定,确保作品稳固地贴附在装裱材料上。
4.贴边:可以选择贴上边框,提升作品的整体美观度。
首先需要将边
框剪裁成适当的尺寸,再将边框用胶水或者胶带固定在装裱材料的四周。
5.加固:为了保护作品不被折弯或变形,可以在装裱材料的背面加固。
常见的方法是使用支撑材料,比如硬纸板或者木板,将其固定在装裱材料
的背面。
6.挂钉:如果需要悬挂作品,可以在装裱材料的背面固定钩子或者挂钉,以方便悬挂。
7.清洁:装裱完成后,通过轻轻拍打或者用吸尘器吸尘等方法,清洁
作品的表面,确保作品的清洁。
总之,书画装裱是书画作品的重要环节,通过装裱可以保护作品免受
环境污染、风化变形等因素的侵害。
同时,装裱还可以增加作品的观赏性
和装饰性,让作品更加悦目。
良好的装裱作业可以提高作品的陈列美感与欣赏价值,对于书画作品的藏品价值和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选择合适的装裱材料,准确的尺寸和正确的操作步骤都是非常重要的。
浅谈书画装裱的重要性及各种问题的预防措施
![浅谈书画装裱的重要性及各种问题的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b3a6d53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c5.png)
浅谈书画装裱的重要性及各种问题的预防措施书画装裱是指将书画作品装裱在适当的装裱边框内,以便保存、展示和欣赏。
装裱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书画作品的保存和观赏效果,因此对于书画爱好者和收藏家来说,掌握书画装裱的重要性及各种问题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一、书画装裱的重要性1. 保护作品书画作品通常用纸或丝绸作为画布,这些材料都比较脆弱,易受潮、虫蛀、变形等影响。
而装裱可以形成一个稳固的支撑结构,有效地保护书画作品不受外力损害。
2. 提升观赏效果优秀的装裱能够提升书画作品的观赏效果,使得作品看起来更加高雅、精美,增加欣赏的乐趣。
3. 增加收藏价值对于收藏家来说,装裱可以提高作品的档次和价值,增加其市场收藏的吸引力。
二、书画装裱中的问题及预防措施1. 水分影响书画作品在装裱过程中容易受到水分的影响,导致纸张变形、发霉等问题。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装裱师在处理书画作品时应当注意避免使用过多的水,尽量采用干式装裱的方式进行处理,保证作品的品质。
2. 胶水使用装裱中需要使用胶水来固定画面和装裱边框,但过多的胶水使用会影响到作品的保存。
装裱师应当注意选择质量可靠的胶水,并且在使用过程中注意控制用量,避免胶水渗透到画面中,影响到作品的观赏效果。
3. 光照影响过强的光照会导致书画作品的色彩变淡、褪色,严重影响到作品的观赏效果。
因此在装裱完成后,应当注意避免将作品暴露在阳光下,采取适当的防晒措施,保护作品不受光照的影响。
4. 虫蛀损害书画作品常常受到虫蛀的侵害,这会导致作品的边缘出现不规则的蛀孔,严重影响到作品的保存。
因此在进行装裱的过程中,装裱师应当注意检查作品本身是否存在虫蛀问题,对有虫蛀迹象的作品应当进行相应的防蛀处理,确保作品的完好保存。
5. 温湿度影响温湿度的变化会对书画作品的保存造成影响,可能导致纸张发霉、变形等问题。
因此在存放装裱完成的书画作品时,应当选择避免温湿度变化的环境,尽量保持室内的恒温、恒湿,确保作品的稳定保存。
书画装裱材料
![书画装裱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f3feefbb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a5.png)
书画装裱材料书画装裱是指对书画作品进行保护、修复、装饰和展示的过程。
正确选择和使用装裱材料可以有效地提高书画作品的保存和展示效果,增强艺术品的收藏价值。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书画装裱材料。
首先是框材。
框材是用于制作书画装裱的框子的材料,一般有木质、金属和塑料等多种选择。
木质框材质地温暖,质感自然,适合用于传统书画作品的装裱,如水墨画和国画等。
金属框材的质感较硬,适合用于现代、富有时代感的作品的装裱。
塑料框材轻便、价格便宜,适合用于一些低价值的作品的装裱。
其次是背板。
背板是指装裱作品的背面材料,包括纸质背板和木质背板。
纸质背板轻便易用,适合用于小型作品的装裱,如字画、水彩画等。
木质背板坚固耐用,适合用于大型作品的装裱,如油画和绘画等。
再次是裱纸。
裱纸是将作品贴在背板上的材料。
常用的裱纸有云石纸、宣纸和布纹纸等。
云石纸纹理丰富,色彩温和,适合用于中国画的装裱。
宣纸质地细腻,透气性好,适合用于水墨画的装裱。
布纹纸纹理清晰,具有一定的立体感,适合用于现代绘画的装裱。
还有是贴画。
贴画是指装裱作品上精心制作的装饰图案。
贴画的种类繁多,包括金箔、银箔、珍珠粉和彩纸等,可以根据作品的风格和需求进行选择。
金箔和银箔可以增加作品的华丽感和贵气,适合用于古代书画的装裱。
珍珠粉可以增强作品的光泽度,适合用于现代绘画的装裱。
彩纸则可以增加作品的色彩层次感,适合用于水彩画等。
最后是玻璃。
玻璃是保护作品不受脏污和潮湿的主要材料。
常用的玻璃有普通玻璃和防护玻璃。
普通玻璃透明度高,适合用于室内展览和收藏。
防护玻璃具有耐磨、防紫外线和抗冲击等特点,可以防止作品受到光线和外部环境的损害,适合用于室外或公共场所的展览和收藏。
综上所述,正确选择和使用书画装裱材料对作品的保存和展示效果至关重要。
艺术家和收藏爱好者在进行装裱时应根据作品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以提高作品的保护和展示价值。
书画的装裱
![书画的装裱](https://img.taocdn.com/s3/m/9b9c1ccf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b5.png)
Encyclopedia collection 收藏百科102俗话说,“三分画,七分裱”。
作为一门艺术,可见装裱之重要。
一件完整的书画作品经装裱,既增加了艺术美感,又体现了美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中国书画是世界各国公认的东方艺术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工艺。
中国书画装裱,同我国的京剧、书法、国画一样,具有特殊的艺术魅力,也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
装裱也称“装潢”“装池”“裱背”,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保护和美化书画及碑帖的技术。
制作手法主要是以各种绫锦纸绢对古今纸绢质地的书画作品,进行装裱美化或保护修复。
在宣纸和绢素上所作的书画,因其墨色的胶质作用,画面多皱褶不平,易破碎,不便观赏、流传和收藏。
只有经过托裱画心,使之平贴,再依其色彩的浓淡、构图的繁简和画幅的狭阔、长短等情况,配以相应的绫锦纸绢,装裱成各种形式的画幅,使笔墨、色彩更加丰富突出,以增添作品的艺术性。
经过装裱的书画,牢固、美观,便于收藏和布置观赏。
而重新装裱的古画,还能延长其生命力。
我国的装裱工艺伴随着中国绘画的历史而生,早在1500年前装裱技术就已出现。
对于装裱糨糊的制作、防腐,装裱用纸的选择,以及古画的除污、修补、染黄等都有文字记载。
北京装裱,简称“京裱”,是我国书画装裱的主要流派之一,流行于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地区。
装饰上一般趋向于高贵华丽,质地厚重,锦缎作边,常用多色绫,外饰惊燕,以浓妆为特色。
百年老字号荣宝斋、故宫博物院书画装裱修复组,是目前京裱的主要代表。
据悉,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帛画、缯书,至西汉即有装裱的绘画出现。
如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上端,装有扁形木条,系有丝绳,木条两端还系有飘带。
宋代因书画繁荣,装裱亦获空前发展,多用绫绢作裱料,装裱样式丰富多彩。
因装裱的类别和款式不同,它们的工序材料也各有差异,而每个装裱师的经验、习惯手法各异,各自的操作方法也不尽相同。
原裱,把新画好的画按一般的装裱程序进行装裱。
重新装裱,对原裱不佳或是由于管理收藏保管不善,导致书画发生空壳脱落、受潮发霉、糟朽断裂、虫蛀鼠咬等现象的传世书画及出土书画进行装裱。
书画装裱自学教程
![书画装裱自学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9b1457c2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1c.png)
书画装裱自学教程
书画装裱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技巧,通过装裱可以提升书画作品的价值和观赏效果。
本教程将为大家介绍书画装裱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希望能帮助各位自学书画装裱。
第一步,准备材料。
书画装裱需要用到画框、装裱纸、支撑板、胶水、刀子等工具。
可以选择适合的材料和工具,确保操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步,选择合适的装裱纸。
装裱纸的选择要根据书画作品的特点来确定,可以选择颜色、质地和纹路等方面与作品相协调的装裱纸。
第三步,裁剪装裱纸。
根据画框的尺寸,将装裱纸裁剪成与画框相适应的大小,注意保留一定的边缘空白,以便后续的固定和调整。
第四步,固定画作。
将书画作品平放在支撑板上,使用胶水或胶带将作品固定在支撑板上,确保作品平整不松动。
第五步,贴上装裱纸。
将裁剪好的装裱纸轻轻盖在书画作品上,注意调整好位置,确保裁剪出的装裱纸与作品完美贴合。
第六步,固定装裱纸。
使用胶水或胶带将装裱纸固定在支撑板上,注意要均匀地固定,避免出现皱褶或松动的情况。
第七步,安装画框。
将装裱好的书画作品放入画框中,使用夹
子或固定装置将画框紧密地封闭起来,确保作品不会晃动或受到外界的损坏。
第八步,检查调整。
装裱完成后,仔细检查作品的平整度和固定程度,如有需要可以进行微调和修正,确保作品的完美呈现。
以上就是书画装裱的基本自学教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在实践中,这些步骤可能需要多次尝试和练习,掌握一定的技巧和经验后,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祝愿各位在书画装裱的道路上取得更好的成果!。
书画装裱知识详解
![书画装裱知识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0f1e04e40975f46527d3e191.png)
二书画装裱的设备及工具 (一) 工作室(亦称装裱间):要求:宽畅明亮,清洁整齐,安全方便,温 度与湿度要适中。 (二) 挣墙(亦称大墙,挣板):用于贴平,挣干画心,裱件和各种装裱材 料。要求:平整、光滑、通风、干燥。 (三) 案台(亦称装裱桌):要求:台板木质坚硬,台面光滑平整,案台高 度一般在 80 厘米左右。 (四) 晾架(亦称晾竿):用于晾干经过加工的复背纸,色纸以及各种材料
等。 (五) 拷贝桌:玻璃桌面,内置日光灯,用于揭裱残破旧画。 (六) 人字梯:用于裱件上、下墙时蹬踩。 (七) 排笔:用于托裱绫、绢、纸张、画心及覆画等。 (八) 棕刷:用于托裱绫、绢、纸张、画心及覆画裱件上墙等。 (九) 裁纸刀:用于方正画心、裁配画料等。 (十) 界尺和切板:用于方正画心、裁配画料等。 (十一) 锥针和镊子:用于方正画心、挑除杂物等。 (十二) 启子:用于揭启挣在墙上的裱件及各种材料等。 (十三) 油纸(亦称浆纸、隔糊):用于镶嵌边料隔浆糊用。 (十四) 砑石(亦称磨石):用于裱件背面砑光、磨平。 (十五) 蜡板:用于裱件背面砑光时磨擦画背。 (十六) 其它工具:剪刀、掸子、叉子、喷水壶、箩筛、木锯、电钻、钳
五 装裱程序 制浆 --托画心 --方正画心 --(托染材料) --配料 --镶嵌 --清裁大边 --转 边(包边) --粘串(接含口和粘搭杆) --配背(裱覆背纸) --覆画(扶活) -磨画(砑光) --剔边(批串) --配杆 --钉铜钮(绦圈) --包杆(上轴头) -上杆 --系绦(串丝带) --扎带 --粘签条
书画装裱知识详解
一书画装裱艺术的起源和概况 中国书画是世界各国一致公认的东方艺术之瑰宝。伴随着书画装传统艺术而
生发的书画装裱工艺,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工艺。正由于有了装裱工艺, 历代书画珍品才得以保藏久远。后来传到日本以及一些亚洲国家,成为东方别具 一格的特有工艺,同样受到世界各国的珍视。那么,我国这一独特的民族工艺又 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如同其它事物一样,书画装裱也有一个从无到有,由浅入 深的发展过程。 1973 年湖南战国楚墓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为我们认识这 个规律性的问题,提供了极可宝贵的原始资料。这件珍贵文物, " 最上横边裹 着一根很细的竹条,上系有棕色丝绳。 " 后来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 画上,又进一步发现: " 丁形帛画的顶部裹有一根竹竿,并系以棕色的丝带, 中部和下部的两个下角,均缀有青色细麻线织成的筒状绦带。 " 这些具体特征, 展示了古人要求观赏绘画的最初动机,对于研究书画装裱的起源,有着十分重要 的作用。
浅谈书画装裱的重要性及各种问题的预防措施
![浅谈书画装裱的重要性及各种问题的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f2a2f69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5b.png)
浅谈书画装裱的重要性及各种问题的预防措施书画装裱是指将书画作品装裱在一定的支撑材料上,并进行保护、修补、装饰以及陈列的一种技艺。
书画作品装裱是为了保护和保存艺术作品的完整性和美观性。
在书画艺术领域,装裱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作品的保存和展示效果。
在装裱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保证装裱的质量。
本文将就书画装裱的重要性以及各种问题的预防措施进行探讨。
一、书画装裱的重要性1. 保护作品书画作品往往是以纸、绢、丝绸等质地为基础的,这些材料容易受到潮湿、阳光、虫蛀等的侵害。
装裱可以将书画作品固定在一定的支撑材料上,增加作品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有效地保护作品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2. 美化作品装裱可以修补书画作品的破损、损坏部分,使得作品更加完整美观。
通过选择合适的装裱材料和技法,可以为作品增加一定的装饰效果,增强艺术品的陈列效果和观赏价值。
3. 便于陈列与传播装裱后的书画作品更加结实耐用,可以方便地进行陈列和传播。
艺术家可以借助装裱后的作品在各种展览、交流活动中展示自己的艺术成果,使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艺术作品的魅力。
4. 提升古籍价值书画装裱不仅适用于现代书画作品,对于古籍、古书古画也是非常重要的。
古籍是我们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经过装裱修复,可以有效地延长其保存寿命,提升其研究和收藏的价值。
二、书画装裱中存在的问题及预防措施1. 隔断、开裂书画装裱过程中,如果材料的选择不当或者装裱的操作不够严谨,容易导致作品出现隔断、开裂等现象。
为了预防这一问题,应该在选择装裱材料时注意材料的质地和韧度,同时在装裱过程中注意操作的细节,确保装裱的牢固和平整。
2. 褪色、变形书画作品装裱后,如果长期受到阳光、潮湿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容易导致作品色彩的褪色和材料的变形。
为了预防这一问题,需要选择具有一定防潮和防晒性能的装裱材料,并且在陈列和存放作品时注意控制环境条件,避免暴露在恶劣的环境中。
3. 翘曲、脱落书画作品装裱后,如果装裱材料与作品的粘合效果不够好,容易导致作品的翘曲和脱落,严重影响作品的观赏价值和保存寿命。
字画装裱步骤
![字画装裱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ad448343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97.png)
字画装裱步骤
字画装裱是保护和展示字画的重要方法,以下是一些基本的装裱步骤:
1. 准备材料:字画、宣纸、糨糊、刷子、刀具、尺子、熨斗等。
2. 清洁字画:使用软毛刷轻轻清洁字画表面的灰尘和污渍。
3. 托底:将宣纸放在字画背面,用刷子将糨糊均匀地涂抹在宣纸上,然后将宣纸贴在字画背面。
4. 晾干:将托底后的字画放在通风处晾干,等待糨糊完全干燥。
5. 裁切:使用刀具和尺子,将字画四周多余的宣纸裁切干净。
6. 装裱:将字画放在装裱板上,用糨糊将字画固定在装裱板上。
7. 压平:使用熨斗将字画表面的皱纹和气泡压平。
8. 上框:将装裱好的字画放入框中,用钉子或螺丝固定。
以上是字画装裱的基本步骤,不同的字画和装裱材料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装裱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如果您没有相关经验,建议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中国古代书画的装裱保存
![中国古代书画的装裱保存](https://img.taocdn.com/s3/m/fb8626b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ce.png)
中国古代书画的装裱保存中国古代书画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历经千年,传承至今。
在古代,书画作品不仅是艺术家的心血结晶,更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书画作品,人们在装裱上下了不少功夫。
装裱不仅可以增加作品的观赏性,更可以保护作品不受损坏,延长其保存时间。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书画的装裱保存方式及其意义。
一、装裱的历史渊源古代书画的装裱可以追溯至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
早在商周时期,人们就开始使用绢帛等材料来装裱书画作品,以增加其保存时间和观赏效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装裱技术不断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传统。
在汉代,装裱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出现了许多精美的装裱作品。
隋唐时期,装裱更是达到了巅峰,成为了书画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装裱的材料和工艺古代书画的装裱主要采用的材料有绢、纸、丝绸、宣纸等。
其中,绢和纸是最为常见的装裱材料。
绢质地细腻,质地坚韧,适合用来装裱绘画作品;纸质地轻薄,透气性好,适合用来装裱书法作品。
而丝绸和宣纸则常用于装裱名家真迹或珍贵书画作品。
古代书画的装裱工艺主要包括裱、镶、裱镜等步骤。
裱是将书画作品粘贴在装裱材料上,使其平整牢固;镶是在裱好的作品周围加上装饰性的边框,增加作品的美感和保护性;裱镜则是在作品表面加上一层透明的玻璃或亚克力,以防尘、潮气和日光的侵害。
三、装裱的意义和作用装裱不仅可以增加书画作品的观赏性,更可以保护作品不受损坏,延长其保存时间。
首先,装裱可以使书画作品更加美观大方,增加其艺术价值和欣赏性。
其次,装裱可以防止书画作品受到潮湿、虫蛀、日光等因素的侵害,延长其保存时间。
再次,装裱可以使书画作品更加牢固,不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保持其原有的风采和品相。
总的来说,装裱在保护书画作品、增加其观赏性和保存价值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现代书画装裱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现代书画装裱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现代书画装裱不仅注重传统工艺的传承,更结合了现代科技的优势,采用了更加环保、耐用的材料,使装裱效果更加美观和持久。
书画装裱的基本步骤
![书画装裱的基本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8e3fcc17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05.png)
书画装裱是将绘画或书法作品进行保护和修饰,使其更加美观和持久的过程。
以下是书画装裱的基本步骤:
1. 准备材料:首先,您需要准备好装裱所需的材料,包括框架(木质或金属)、背板、画纸、胶水或胶带、剪刀、长尺、定钉、钳子等。
2. 准备画框:将画框打开,取出里面的玻璃或亚克力板,确保画框内部干净整洁。
3. 修整画纸:根据画作的尺寸,将画纸修整至适合画框大小,并确保四边均匀对齐。
4. 确定画作位置:将修整好的画纸放入画框中,根据画作的内容和构图,确定画作在画框中的位置。
可以使用尺子进行测量和调整。
5. 固定画作:将画纸的四角用胶水或胶带固定在背板的四个角落。
6. 清洁玻璃或亚克力板:使用玻璃清洁剂或水和洗涤剂混合液清洁玻璃或亚克力板,确保其干净透明,没有污渍或指纹。
7. 安装玻璃或亚克力板:将清洁好的玻璃或亚克力板放置在画纸上方,轻轻压紧,确保其与画纸之间没有气泡或杂质。
8. 关上画框:将画框的外框轻轻压紧,确保画作被完全封装在画框内。
9. 固定背板和画框:使用钳子或定钉将背板固定在画框的背部,确保画框牢固稳固。
10. 检查并清理:仔细检查装裱后的画作,确保没有杂质、毛发或指纹,如有需要,可以使用擦拭布清理。
以上是书画装裱的基本步骤,每个步骤都需要仔细、耐心和细致地进行,以确保画作的保护和展示效果。
八种中国书画装裱款式
![八种中国书画装裱款式](https://img.taocdn.com/s3/m/da015438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95.png)
八种中国书画装裱款式书画保存,不装裱可不是个好方法。
本文带大家看看立轴、对幅、条屏、通景屏、镜片、册页、横披、手卷装裱过后,都是什么样子……名词解释:装裱也叫“装潢、“装池”、“裱背”,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保护和美化书画以及碑帖的技术。
立轴立轴(上图),主要用于竖式构图,悬挂欣赏。
画幅的上下左右常常有文人或收藏家题字赞赏。
中间部分称“画心”,上有“诗塘”、“天头”,下是地脚。
上下又有“隔水”,有的天头贴“惊燕”。
起初“惊燕带”不贴实,能飘动,后贴实,纯为装饰。
“画心”上下端可加镶锦条,称“锦眉”,亦称“锦牙”。
悬挂在厅堂正中的大副字画还称“中堂”。
立轴的几种装裱样式如下:一色装二色装三色装诗堂装间隔一色装锦眉装集锦装宋式(宣和)装装框两色装对幅对幅(上图),由二条字数相等、内容相连、画心尺寸与装裱规格完全相同的书画作品而组合。
如果是画,就称为“画对”;是书法,则称为“书对”,或称对联。
四条屏通景屏条屏、通景屏(上二图),条屏画心由一色画绫等镶料装饰,排挂在一起。
其形制与立轴一样,只是多了几幅,一般为4条,也有6条、8条、12条的。
通景屏则由若干条尺寸相同、同空连贯的字或者画,分别由一色花绫等镶料装饰并排挂在一起。
镜心一镜心二镜心三镜片(上三图),亦称镜心,是托裱后的画心,适用于夹放在镜框内,故称镜心。
其形式横竖皆可,是一种简化了的立轴装裱形式,可装在镜框里悬挂欣赏。
中国的镜框设计讲求简练,不重雕饰。
册页(上二图),将绘画装裱成书的形式,携带、欣赏和保藏均较方便。
有的册页是页页相连的,有的则是活页。
因画幅不大,亦称“小品”。
横披(上图),主要用于横式构图,画幅多不太大,镶边、空白视画幅的大小而定,但左右镶边、空白一般应宽于上下镶边、空白,如上下镶边、空白为一寸,则左右为五寸,横披不装轴杆,两侧均装楣条。
手卷(上图),主要用于在桌面上欣赏,体积较小。
画幅的前、后,特别是后面留有相当长的空白,供欣赏者题写赞语或鉴定意见。
谈书画装裱的历史与现实
![谈书画装裱的历史与现实](https://img.taocdn.com/s3/m/8498d5aa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86.png)
2、书画装裱的技巧:书画装裱需要经过托背、镶嵌、覆背、装杆等步骤。 其中托背是关键步骤之一,要求托背师傅具有熟练的技艺和经验,能够准确判断 画心的湿度、厚度和情况,以制定合适的托背方案。此外,覆背和装杆也是比较 重要的环节,要求师傅能够根据作品的特点和设计要求进行精细的操作。
3、制作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在制作宣纸和书画装裱的过程中, 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宣纸出现裂纹、起皱等问题时,需要重新进行浸泡、 蒸煮等处理;书画装裱时出现脱胶、变色等问题时,需要重新进行加固、修补等 处理。针对这些问题,制作师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书画装裱技艺,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加强技艺传承与创新
重视传统书画装裱技艺的传承,积极培养新一代的装裱师傅。同时,也要鼓 励技艺创新,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为书画装裱注入新的活力。 2.推 广普及与文化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如展览、讲座、物等,向公众普及书画装裱的知识和 技艺,提高大众对于书画装裱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同时,加强文化教育,让更多 的人了解和认同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3.跨界合作与多元应用
首先,我们要介绍的是宣纸。宣纸作为中国传统书画的主要载体,以稻草、 竹子等为原料,经过多道复杂工艺制作而成。宣纸具有细腻的质地和出色的表现 力,能够完美地展现出中国书画的笔墨神韵。从古至今,宣纸一直是中国书画家 们的首选装裱材料。
接下来,我们谈谈绫绢。绫绢是一种以丝织物为原料的装裱材料,其细腻的 光泽和自然的颜色给书画作品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气息。用绫绢装裱的书画作品显 得更加富丽堂皇,因此,绫绢也成为了许多书画爱好者喜爱的材料之一。
此外,我们还要提到玻璃。玻璃在中国书画装裱材料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 一方面,玻璃可以用来展示书画作品,让观众更加清晰地欣赏到作品的细节和神 韵。另一方面,玻璃还具有易于保管和携带的优势,因此成为了许多书画家外出 展览的首选材料。
中国书画的装裱种类
![中国书画的装裱种类](https://img.taocdn.com/s3/m/e3ee859c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67.png)
中国书画的装裱种类
一、中国书画的装裱种类
1、中国书画的装裱可分为平装裱和立体裱。
平装裱:书画所装裱的框架的面板外形是平板状的,用来装裱中国书画。
一般是用木板结构,背面用玻璃保护,此种方式装裱的作品可以用在书架、墙上。
立体裱:立体裱是把书画在面板上展示,具有立体分层的形式,使作品更加显著突出,有较强的装饰性和艺术价值。
2、另外,中国书画的装裱还可以分为简装裱和精装裱。
简装裱:简装裱是把书画装在框架上,框架可以是木板或者金属材料,也可以是织物材料,一般只有书画本身,没有合成的附件。
精装裱:精装裱是把书画装在框架上,框架可以是金属、木板或者织物等材料,这种装裱方式多用于展览,也可以用于装饰,书画本身有的精美附件,比如金彩绘画,贴纸,织边等多种装饰。
总而言之,中国书画的装裱一般可以分为平装裱、立体裱、简装裱和精装裱等几种。
每种装裱方式有自己的特点,一般书画装裱的框架外形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夺,以便使书画更加美观大方。
古代书画装裱样式介绍
![古代书画装裱样式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05c5556b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94.png)
古代书画装裱样式介绍
古代书画装裱样式可以说是一门独特而精细的艺术,它不仅仅是简单的装饰,更是对书画作品的保护和展示。
古代书画装裱样式的发展历程丰富多样,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在古代,书画装裱的样式主要包括镜装、立装、轴装和册装等。
其中,镜装是指将画作装裱在一块硬质的木板上,然后用丝绸或其他材料进行包裹,起到保护作品的作用。
立装则是将画作装裱在立式的木架上,使其能够直立展示,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欣赏作品,还可以节省空间。
轴装是将画作装裱在卷轴上,通过上下滚动来展示,这种方式适合于较长的作品,能够更好地展示画作的整体效果。
册装则是将作品装裱在书册中,通过翻阅来观赏。
古代书画装裱样式的选择取决于作品的特点和主题。
比如,镜装适用于较小的作品,可以突出画作的细节和精致度;立装适用于较大的作品,可以展示画作的整体气势和宏大感;轴装适用于长卷类的作品,可以展示画作的连绵起伏和变化;册装适用于系列作品或多幅作品的组合,可以让观者一次性地浏览多幅画作。
古代书画装裱样式的制作过程非常繁琐,需要经过多道工序。
首先是选材,要选择适合的木材和丝绸等材料,既要保护作品,又要展示其美感。
然后是裁剪和缝合,要根据画作的尺寸和形状进行裁剪,并用线缝合各个部分。
最后是装裱和装饰,要将画作固定在装裱材料上,并进行装饰,如贴金、绣花等,以增加画作的艺术价值和观
赏性。
总的来说,古代书画装裱样式丰富多样,每种样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价值。
通过合理选择和运用不同的装裱样式,可以更好地展示和保护书画作品,同时也能够突出作品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语名词解释立轴:亦称挂轴、挂幅、条幅、竖幅、条山、轴子;特别窄的有人称为“琴条”。
悬挂在厅堂正中的大副字画还称“中堂”。
竖式装。
一色装:画心由一种颜色的花绫、耿绢、锦绫等材料装饰。
二色装:画心由二种颜色的花绫等材料装饰,圈框或镶接或挖嵌。
三色装:画心由三种颜色的花绫材料装饰,圈框或镶接或挖嵌。
宋式装:亦称宣和装、罗汉装,其用料、用色均有具体要求,画心由米色绫隔水、古铜色绢圈、湖色绫天地头装饰。
诗堂装:画心上方镶接一块空白纸料,专用于题字赋诗。
半绫装:画心由绫圈框、纸天地头装饰。
纸镶绫边装:画心由一色纸料装饰,并在其左右各镶绫边。
绫镶绢边装:画心由绫天地头装饰,并在其左右各镶绢“通堂边” 集锦装:二幅以上小型画心,同由一块镶料装饰,或镶接或挖联。
锦眉装:画心上下镶压锦条。
间隔一色装:亦称隔断一色装,画心由一色绫料等装饰,天地头由纸或绫条间隔为两半。
框二色装:画心上下镶接绫隔水之后,左右镶与天地头相同质料的绫边。
屏条:画心由一色画绫等镶料装饰,排挂在一起。
通景屏:亦称集景屏、连屏、海鳗。
几条或若干条尺寸相同、内容连贯的画或字,分别由一色花绫等镶料装饰,排挂在一起对联:由二条字数相等、内容相连,画心尺寸与装裱规格完全相同的书法作品而组合的。
卷轴:是由天头、隔水、引首、尾子将画心连接而成的。
天头:古时称为“里”,绫质,多为青湖色;隔水:古时有人称为“引首”或“玉池”,绫质,多为米黄等浅色;引首:亦称“迎首”纸质,或原白或染色,用于题字;尾子:亦称“拖尾”,古时称为“ 贉”纸质,或原白或染色,用于叙记题跋。
撞边卷:画心镶接隔水、引首、尾子之后,上下两边镶仿古皮纸边,并将其对折粘牢,再镶接天头。
转边卷:画心与引首挖嵌在染配好的绫或绢中,在镶接带小边的尾纸。
套边卷:画心按顺序镶接隔水、引首、尾子之后,上下两边粘包仿古色棉连纸条即“套边”,再接镶天头。
蝴蝶装:亦称蝶式,也有人称开板式。
因翻动时两页翘起,似一只展开双翅的蝴蝶,故名“蝴蝶式“。
画心由一色镶料装饰,挖嵌在右页,左页为副页或挖嵌“对题”,自左向右翻阅,裱件规格需视画心情况确定。
推篷装:亦称推式。
因由下向上翻动时,似折叠的车篷,因得名。
画心由一色镶料装饰,挖嵌在下半开,上半开或空白、或挖嵌“对题”,裱件规格需视画心情况确定。
经折装:四条画心同时由一张镶料挖嵌,并留半开空白页。
然后,左右交替折呈五页相连状,称“两半开”。
平开册页:是一种不加任何饰料,直接由宣纸托合的简易装饰。
转边册页:其嵌身料为绢或绫,不是采用通常的套边,而是以转边的方法解决脱丝毛边,故称转边册页。
册面:既本册页的封面与封底。
怎样从装裱形式来辨别书画的真伪裱与书画本身的关系要间接一些,但有时也可作为鉴定书画的有力佐证。
各个时代的绫、锦,其花纹、色泽多不相同,装裱的式样也有出入。
前人的收藏印多盖在裱件的接缝上,这就必然同装裱形式有密切的关系。
如著名的宋“宣和装”,故宫博物馆藏的梁师闵《芦汀密雪图》是个较典型的例子:玉池用绫,前、后隔水用黄绢,白麻笺作拖尾,连本身共五段。
玉池和前隔水之间盖“御书”葫芦印,前隔水与本身之间盖双龙玺及年号玺各一,本身与后隔水之间盖年号玺二,拖尾上盖“内府图书之印”,共用七玺。
“宣和装”虽有例外,但这是比较标准的格式。
不少赝迹上的伪宣和玺,往往是漫无规律,乱打乱盖。
金章宗也用七玺,染清标常在前、后隔水上用两印。
乾隆用五玺、七玺、八玺、十三玺不等。
这些都各有他们的习惯。
裱工的一般情况是清中叶以前卷子拖尾短,所以比较细;嘉、道以后拖尾长,卷子就粗了。
民间裱工南北传授不同,手法亦异。
熟悉了以后,几种有特点的装裱不用打开书画便能知道是何时、何地的裱工,乃至是哪一家的藏品。
旧时北京的装裱匠人,手艺相当高超,旧书画虽然破碎至不可分辨、或者脆到几乎一吹即散,仍能装裱如原装。
这类不太完整的书画经装裱后,如果悬挂或正视,都不会看出有什么破绽。
如果向阳处由背面看,则原形毕露。
所以,如果遇到裱得很厚,或者装在镜框之内的书画,就一定要特别注意。
也有的作伪者采取金蝉脱壳的办法,保留原装裱,挖出书画本身将伪本嵌裱进去。
鉴别这类书画,则不能仅凭装裱来断定其真伪了。
裱画也需细中有细1、暂不装裱的书画片不可随便折叠摞起,否则存放时间一久就会从折叠处折断,或在折处留下黑色折痕,以至装裱后影响美观。
如果要临时欣赏,切不可用图钉钉于墙上或用浆糊粘于墙上,否则会直接损坏书画片。
正确保存书画片的方法是:可将书画片下面衬一层幅面相当的薄宣纸或皮纸,以纸卷为轴将书画片卷起,并用白纸或塑料膜包装,放在画盒内或书橱内。
2、书画装裱后更应妥善保存,存放在地方首先要考虑防潮、防蛀、防鼠、防霉烂、防玷污等。
可将每件书画装入一个塑料袋或布袋,也可用白纸包好,存放时要平放,切勿竖置,更不要在书画上面放置重物使书画受压。
如果有条件,可根据书画规格配制画盒,并在盒内放些樟脑和吸潮剂。
3、书画裱件存放时不宜卷得过紧或过松,更不可反卷。
如果卷得过紧,天地头两侧就会留下画心与边料接缝的压痕,影响书画的美观,还可能导致裱件的变形或出现脱落;如果卷的过松,容易折毁书画;如果反卷,会使书画出现一道道折痕,特别是古旧书画损害更大。
4、悬挂和展示书画时要谨慎从事。
悬挂书画时要一手持画钗挑住画绳,一手托住书画未展开的部分,然后慢慢放开来将书画挂起,取下画钗。
展示书画时要一人牵引画绳,另一人两手持轴头将书画展开,切忌两手向上持书画中间部分,否则手5指会将书画划出折痕。
对于无轴头的书画作品,展示时要用两指夹住,使画件从指缝中通过。
此外,还应注意,书画不宜长期悬挂,挂一段时期后要卷起收藏一段时间;对久存的书画要定期挂出来通风。
5、展示手卷、册页更要加倍注意,因手卷、册页的装裱较其他书画的装裱复杂。
手卷在展示时要放置平整的案头或桌子上,注意案面或桌面不应有水点或脏物。
手卷展开时不宜展得过长,要边展边卷。
册页展开时最好不用手指翻,可用一个光滑而无毛刺的竹条插进册页夹页之间翻页。
册页一般较厚,开始翻页或翻到最后几页会出现两面簿厚不均,两页之间悬空,此时如果不注意压住幅面中间的悬空处,则易造成折断现象。
6、保管已经破损的古旧书画更要谨慎,一时不能修复的不要随意展示,以避免书画再度破损。
如果是已破碎的书画则更要防止散片丢失,以免给将来修复带来困难。
无论是新旧书画,只要原裱尚能悬挂,画心尚无破损,一般不要急于揭裱修复,因揭裱一次就会对书画的纸素损伤一次。
如果原裱书画脱落或画心破损严重,则应及时进行揭裱修复。
揭裱古旧书画应注意的问题揭裱古旧书画,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揭裱古旧书画应选择温润潮湿的季节进行。
阴天下雨之际更为得手。
如果在天气十分干燥之时揭心,心子的水分则很快被蒸发,如不及时洒水,揭过的部分会出现干裂翘起,未揭的部分也因失去水分而无法继续进行。
但时时洒水,又使心子反复伤水,于书画不利。
在干燥的天气里,残破,断裂的书画经托心上挣子后,也极易发生挣裂;起心时,边际易崩裂在挣子上,伤及画面;更有甚者一插起子,心子便自然崩作几块,造成不堪收拾的后果。
第二,古旧书画在洗心时,切忌画面朝上进行。
画面比较残破和纸素已经变酥的书画在洗心时,一定要在心子下面先铺一层塑料膜,在心子上面再敷一层皮宣纸。
并且水量不宜太大,洗的次数不宜太多。
以防心子再度破损或使原来破损的部分移动位置。
破损十分严重的书画心,洗心时应备加谨慎,或免去洗心工序,经闷润后直接揭心,以防不测。
第三,揭心时,要求心静气和,精微细致,如同医生给病人动手术一样,万万不可粗枝大叶和急于求成。
如果身体不适,精神不振,或心情烦躁,情绪不佳,都不可从事揭心。
初学装裱者和技术不熟练者,亦不可从事揭心。
第四,有的古旧书画名迹因破损程度较大,伤及内容亦比较严重,故接笔难度很大,或“全非其人”,技术欠佳,把握不足,也就不必再行全色了。
如果搞得不好,反而大失其古,得不偿失。
第五,古旧书画经托心上挣子时,勿使画面朝外。
一则可避免棕刷与心子接触划出印痕;二则可防止心子的残破处和断裂茬干裂翘起。
第六,幅面残破和纸素变酥的古旧书画在覆背时,要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
不论座覆还是搭覆,都要控制浆糊的用量,减少覆背纸的水分。
座覆上画时,心子部位要垫一层宣纸,棕刷不可接触画面。
排刷覆背时,心子下面也要垫纸,以防心子残破部分受湿后脱落于案子上,造成较大的损失。
第七,古旧书画在重新进行装裱的各道工序中,一定要精心操作,轻拿轻放。
如稍有不慎使心子打折或操揉,便出现再度损伤的不良后果。
第八,残破,断裂程度较甚或纸素变酥的古旧书画,如果系中小幅面者,最好改裱为镜心款式,镶于镜框,便于欣赏和保存。
如果装裱成轴,时而展卷,于书画寿命不利。
怎样评品装裱质量总起来可概括为:根据画件实际情况与要求,确定装裱形制及装式;保护书画与装饰书画相结合;恰当处理装裱与书画之间的宾主关系。
将上述原则渗透到各道工序之中,其质量要求便是评品的标准。
有人简称为平、软、薄、光四个字。
“平、软、薄、光”四字一、裱工精细:镶缝及各种接缝相等。
画心与镶料裁切齐准,不伤画意。
印章、落款不走形。
天地杆配装合适包粘紧实。
砑背光亮。
整个裱件厚薄适度、柔软手感好。
二、舒展大方:裱件的尺寸,长宽比例合理,既要考虑人们的观赏习惯,又要适合陈列的要求。
三、色调谐调:画裱之后,要有整体感。
冷(蓝、绿、紫等色)暖(红、橙、黄等色),适度,深浅得当。
四、平整洁净:画心光洁不沾污,色无脱落,墨无洇散。
关于裱件平整与否,是人们谈论最多、接触最广,至今尚未得到圆满解决的“疑难症”。
单从观赏效果讲,平整与否,能够说明装裱水平的某些方面。
但是,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平与不平不能代理装裱质量的全部。
首先应该平整所产生的影响。
除此之外,气候的作用更不可低估,还有收藏问题。
这几方面因素,均可以导致裱件出现不平整,因此,当裱件不平整时,应作科学分析,既不片面问罪于客观因素,也不能一概而论装裱不佳。
鉴于此,平整如板保持不变的裱件是极少见的,一般讲前后弓翘10度左右的裱件,都属于平整范畴之列。
怎样学习书画装裱自古以来,装裱技术一直处于保守的状态,多为父子相授,祖孙相传。
外人欲从事这一职业,必须经过拜师,做几年学徒,方能出师,进行独立操作或单立门户进行经营。
随着装裱业的发展和各类舆论媒介对装裱技术的广泛传播,这种“拜师学艺”的陈规被逐渐打破。
人们可以通过在装裱专业单位就业,或参加装裱培训班,或通过参加实习,或根据专业工具书和录相自学等方式学习装裱技术。
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学习装裱,初学者开始往往感到比较简单,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并不是所想象的那么难。
这是由于对这一传统工艺缺乏深刻认识而造成的错觉。
作者对学习装裱的认识是: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干就难,而且越干越难。
所以在学习装裱的过程中,需要有决心,下气力,肯于动脑,善于总结,胆大心细,一丝不苟,方能取得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