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融结合模式实解
略论当前我国的产融结合

略论当前我国的产融结合--------------------------------------------------------------------------------一、产融结合的内在机制“产融结合”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来理解。
狭义的“产融结合”是指产业部门与金融部门在资本、资金、人事等多方面相互交叉、相互融合、同生共长,其中资本的融合是根本。
广义的“产融结合”除了包括狭义的概念所提及的全部内容以外,还包括产业部门与金融部门之间以业务为纽带而保持的密切联系,其基础为业务纽带。
诸如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企业通过证券公司发行股票等业务上的结合等,也属广义的“产融结合”范畴。
本文所探讨的产融结合主要是其狭义方面。
实现产融结合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必然。
这与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固有特性密切相关。
资本的无限逐利性和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使得产业资本天生具有扩张的动机,它必然要寻找到一种能够使其得以扩张的机制。
而现代化大生产的不断发展,对产业资本在存量上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要求产业资本必须寻找到能够持续、稳定、大量地获得资本和资金的途径。
金融部门作为一种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行业,本身就是应产业部门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金融资本所集聚的是一些零散的资金,它必须保证资本和资金的流动性、收益性和安全性。
从最简单的借贷关系开始,产业资本就与金融资本紧密联系,再到两者交叉融合、同生共长,产业资本实现了在相对较低的成本上获取资本和资金,并得到了扩张和发展;金融资本则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增殖,扩大了金融资本的支配权,增加了资本来源,保证了资本的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
这两种资本的不同特性正是相互融合中得以互补,所以产融结合具有一般的规律性。
二、当前我国产融结合成因分析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其间由于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促使产业界和金融界掀起了新一轮的产融结合的高潮。
正如上世纪90年代初发生的产融结合高潮得益于股份制改革和资本市场的兴起一样,这次出现的新一轮高潮也有其重要成因。
产融结合经典案例

产融结合经典案例产融结合是指产业和金融两大领域的融合发展,是实体经济和金融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一种发展模式。
产融结合的核心是通过金融手段为实体经济提供支持,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经典案例来解析产融结合的实践和效果。
第一个案例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中航工业)与中国银行合作的民机融资租赁项目。
中航工业是中国航空工业的骨干企业,拥有完整的航空工业产业链和自主研发能力。
中国银行是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丰富的金融服务经验。
两者合作成立了民航融资租赁公司,通过金融手段为中航工业提供融资支持,帮助其加快民机研发和生产,推动中国民用航空产业的发展。
第二个案例是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合作的航运融资项目。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中国重要的航运物流枢纽,而浦东发展银行是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商业银行之一。
双方合作成立了航运融资公司,通过金融手段为航运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成为全球领先的航运物流中心。
第三个案例是华为公司与中国建设银行合作的5G产业链融资项目。
华为是全球知名的通信设备供应商和电信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国建设银行是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拥有丰富的金融资源和客户资源。
双方合作开展了5G产业链融资项目,通过金融手段支持华为在5G领域的研发和生产,推动中国在5G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产融结合可以有效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业的创新。
产融结合不仅可以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的融资支持,还可以为金融机构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和盈利空间。
产融结合是实现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和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需要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共同努力,共同推动。
希望通过这些经典案例的分享,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产融结合的重要性和价值,促进产融结合在更多领域的深入发展。
金融监管形势下城投公司产融结合路径分析穆珊珊

金融监管形势下城投公司产融结合路径分析穆珊珊发布时间:2021-10-20T07:56:11.646Z 来源:《中国经济评论》2021年第7期作者:穆珊珊[导读] 金融监管是金融经济发展中的必要手段,做好金融监管能够稳定金融市场的发展,降低金融风险,引领金融行业发展。
近年来,为了整顿金融市场,重塑金融秩序,我国政府加大了金融监管力度,从法律、制度等相关层面对金融市场发展进行管控与完善,这给金融市场发展释放了一个新的信号。
青岛城投实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000摘要:当前,我国金融监管形势发生了一些变化,金融监管任务变为保障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防控金融风险发生、深化金融改革建设这三项基本任务。
随着金融监管形势与监管要求的变化,城投公司在金融发展中也需要及时做好调整,加快产融结合发展步伐。
当前,城投公司在产融结合探索与发展中往往还存在一些较为常见的问题,这将不利于城投公司实现产融结合发展。
为此,城投公司必须要在金融监管新形势下及时制定产融结合发展策略。
关键词:金融监管形势;城投公司;产融结合;常见问题;发展策略1 前言金融监管是金融经济发展中的必要手段,做好金融监管能够稳定金融市场的发展,降低金融风险,引领金融行业发展。
近年来,为了整顿金融市场,重塑金融秩序,我国政府加大了金融监管力度,从法律、制度等相关层面对金融市场发展进行管控与完善,这给金融市场发展释放了一个新的信号。
在金融监管机制不断完善、金融监管力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城投公司作为金融市场中的一份子,需要及时调整发展策略,经济推动城投产业与金融市场的融合发展,但在此过程中容易遇到和产生一些问题,需要引起城投公司的足够重视。
为此,城投公司要在推动产融结合发展道路上,分析好产融结合中的问题,并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
2 金融监管形势分析2017年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做了重要讲话,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当前金融市场、金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在接下来的金融工作发展中一定要坚持回归本源,坚持金融发展与社会发展原则相统一,并在这一年我国成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目的就是为了加强金融监管力度,保障金融稳定发展。
产融结合模式综述

第30卷增刊V01.30S uppl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 nal of G啪n鲥U ni ver si t y(Phi l os ophy a nd Sx℃'i al Sci en ce)2008年9月Sept.,2008产融结合模式综述朱渝钺(广西大学商学院,广西南宁530004)[摘要】产融结合可以追溯到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经过一个多母纪的发展,西方产融姑合理论已经较为成熟。
我国现代产融结合起步较晓,产融结合概念界定及模式选择仍有争议。
本文比较和评价闺内外产融结合的概念和模式,提出了新的产默结合定叉及模式,并简评我国产融结合特点,提出我国产融结合发展方向。
[关键词】产融;模式;综述[中图分类号】F1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182(2008)增.0188-02一、产融结合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作(一)国外产融结合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国外有关产融结合的研究可以追溯到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著作。
马克思从资本积累理论出发,指出随着资本积累和生产资料与劳动者分离。
生产资料经历从分散到集中的过程,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将被垄断竞争的资本主义所取代。
拉法格在1903年的<美国托拉斯及其经济、社会和政治意义>一文中,最早提出。
金融资本”的概念。
他指出随着工业资本的.扩张,产业部门的资本日趋集中,进而推动银行资本的集中。
两类资本相互渗透最终形成一种特殊的资本,即金融资本。
列宁批判地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
发展了金融资本理论。
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列宁指出“生产的集中,由于集中成长起来的垄断;银行和工业的融合或混合生长,这就是金融资本产生的历史和这一概念的内容”。
因此国内外部分学者认为。
产融结合的内涵与金融资本一致,即产融结合就是工业垄断资本与银行垄断资本相互渗透成为金融资本的现象。
这一内涵可从以下方面理解:1.产融结合的产生是资本家不断追求资本增值的结果。
产融结合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

择2023-11-08•产融结合概述•产融结合的模式•产融结合的路径选择目录•产融结合的风险与挑战•产融结合的发展趋势与展望01产融结合概述产融结合是指产业部门与金融部门之间,通过股权、资金融通、管理参与等方式,实现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过程。
产融结合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产业部门与金融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必然结果。
产融结合的定义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部分国有企业开始进行内部改革,尝试通过成立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方式,实现产融结合。
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产融结合得到了快速发展。
一方面,国有企业通过重组、改制等方式,实现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另一方面,民营企业也开始积极探索产融结合的发展模式。
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创新的加速发展,产融结合逐渐向更深层次发展。
一方面,大型企业集团通过设立财务公司、金融控股公司等方式,实现产融结合;另一方面,新兴的互联网金融、科技金融等新兴业态也积极探索与实体产业的融合发展。
初创阶段快速发展阶段深化发展阶段产融结合的必要性产融结合可以通过资本运作、技术创新等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产业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风险防范能力推动金融创新发展产融结合可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融资成本等方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产融结合可以通过多元化投资、分散风险等方式,增强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产融结合可以促进金融创新发展,推动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高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02产融结合的模式产业资本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控股金融机构,掌握金融机构的股权,实现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
实现方式产业资本控股金融机构模式有利于产业资本借助金融资本的力量加速发展,同时产业资本对金融机构的控制有利于风险防范。
产融结合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实现途径

在当前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产融结合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产融结合是指产业和金融两大领域的深度融合发展,通过资本、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互补和协同作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和金融业健康发展。
产融结合的基本实现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金融机构与产业融合1. 金融机构应根据不同产业的需求,调整产品种类和服务模式,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
对于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机构可以推出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等金融产品;对于制造业,可以提供贴近实体经济需求的贷款产品。
2. 金融机构要善于运用金融工具,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支持。
可以通过发行可转债、企业债券等方式,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渠道,缓解它们融资难题。
二、科技与金融融合1. 运用科技手段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金融机构可以与科技企业合作,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金融服务的时效性和精准性,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
2. 加强金融科技创新,推动金融业与科技产业深度融合。
金融科技企业可以发展金融科技产品,为实体企业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三、风险管理与实体经济融合1. 金融机构要加强风险管理,保障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通过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金融机构可以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加稳定的金融服务。
2. 实体经济也要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意识,积极应对各种市场风险,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保持稳健的发展态势。
在这个过程中,金融机构可以为实体经济提供专业的风险管理交流服务,协助实体经济做好风险管理工作。
四、监管政策与产融结合1. 加强金融监管,降低金融风险。
监管部门应当制定更加严格的金融监管政策,加强对金融机构风险的识别和处置,确保金融机构运行稳健、风险可控。
2. 政府应当积极推动产融结合,出台扶持政策。
在税收政策、金融扶持政策等方面,政府可以给予产融结合相关企业更多的支持和优惠,激励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产融结合是未来金融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打造“产融投一体化”商业模式破解综合性控股集团金融和投资业务发展的战略难题

打造“产、融、投一体化”商业模式破解综合性控股集团金融和投资业务发展的战略难题打造“产、融、投一体化”商业模式破解综合性控股集团金融和投资业务发展的战略难题2打造“产、融、投一体化”商业模式破解综合性控股集团金融和投资业务发展的战略难题3打造“产、融、投一体化”商业模式破解综合性控股集团金融和投资业务发展的战略难题4打造“产、融、投一体化”商业模式 破解综合性控股集团金融和投资业务发展的战略难题前言综合性控股集团进行多元化的 务多元化寻找新的增长点,借 略规划方面,如何构建“产、 产业、金融布局是全球性的趋 助资本纽带发挥业务组合的协 融、投一体化”的商业模式? 势。
在中国,近年来伴随着中 同效应以拓展更大的战略发展 在业务层面,如何进行业务选 国实体经济和金融行业的持续 空间。
中国的经济结构转型、 择,构建最佳业务组合,实现 快速发展,以及金融监管逐步 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导 产业与金融的有效协同以及金 放开,诸多综合性控股集团开 和扶持、金融业市场化改革和 融业务之间的协同?公司治理 始布局并大力发展金融、投资 行业准入门槛降低、以及金融 层 面 , 如 何 针 对 金 融 和 投 资 业务。
大型央企、国企产业集 创新和金融科技发展等因素, 行业的特点设计差异化的管控 团在坚持主业的同时均结合自 都为这一战略诉求提供了有利 模式、治理架构、人力资源体 身 资 源 禀 赋 拓 展 金 融 业 务 和 的外部市场条件。
系、风险控制机制?这些都是 多元化产业,发挥业务组合的 摆在他们面前的严峻课题。
优势,争取更大的业务发展与 腾挪空间。
受益于国家鼓励民 间资本进入传统“高门槛”行“在经济新常态下均希望通过业务 业,民营企业集团积极探索多 元化产业和金融业务的投资与 运营,处处显现出民营资本的 敏锐嗅觉和灵活身段。
同时, 随着新一轮国企国资改革的持敏锐嗅觉和灵活身段。
同时, 随着新一轮国企国资改革的持多元化寻找新的增长点,借助资本 纽带发挥业务组合的协同效应以拓 展更大的战略发展空间”随着新一轮国企国资改革的持续推进,从中央到地方涌现出数十家综合性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公司,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区域金融业发展中发挥着特殊作用。
推行“三产融合模式”实现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3【作者简介】史永革(1965—),男,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硕士,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通讯作者】李运美(1982—),女,高级经济师,硕士,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大豆等农产品领域产业政策、战略规划与行业发展。
推行“三产融合模式”实现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史永革 李运美* 董春晖(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摘要】 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三集团”)以大豆加工为主营业务,多年来,九三集团聚焦主业,延伸产业链条,持续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三产融合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营成效,实现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本文从模式构建背景、模式内容介绍、未来探索与思考三个方面阐述了九三集团“三产融合模式”,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 三产融合模式;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一、模式构建背景2001年中国加入了WTO,大豆成为中国市场最先开放的农产品,中国大豆产业开启了国际化发展进程。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大豆产业的全球化竞争加剧,国际粮商国际粮食市场控制力逐步形成。
九三集团在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壮大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体制上、机制上的顽疾,2015年以来,九三集团进行了“自我开刀”式手术,围绕打造“全产业链”,走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实施了一系列市场化改革举措,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并通过推行“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有效机制,使得全员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利润双提升。
二、“三产融合模式”介绍什么是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国家倡导的一种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实质就是“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用龙头企业拉动农民增质增收。
现代农业产业化具备市场化、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一体化、集约化、社会化和企业化的基本特征。
九三集团“三产融合”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将这些特征蕴含其中,全貌展示。
在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作为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九三集团积极践行龙头企业责任,充分发挥资源、布局、规模、资金和品牌五大优势,全力打造大豆全产业链。
产融结合经典案例

产融结合经典案例产融结合是指实体经济与金融业务之间的紧密结合,通过金融手段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产融结合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经典的产融结合案例。
首先,以中国的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为例。
PPP模式是一种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共同投资建设基础设施或公共服务项目,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项目效益。
这种模式有效地整合了政府和社会资本的资源,实现了产融结合,推动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提升。
其次,以银行与企业合作的信贷业务为例。
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可以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帮助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技术水平,从而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同时,企业的发展也为银行带来了良好的信贷业务,实现了产融双赢。
再次,以科技创新与风险投资结合的案例为例。
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而风险投资则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
通过风险投资机构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投资,实现了产融结合,推动了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的发展。
最后,以地方政府与产业发展基金的合作为例。
地方政府可以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向重点产业领域,支持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产业发展基金的设立和运作,有效地整合了政府和社会资本的资源,实现了产融结合,推动了地方产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产融结合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各种形式的产融结合案例,都充分体现了金融业务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紧密联系,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产融结合案例出现,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GE的产融结合

另一方面,多元化经营以及产融结合,分摊了GE不同产业的周期性波动风险。当GE某个产业处于周期性低谷时,GE金融板块对这些业务的资源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此时银行或资本市场通常会抛弃这些产业)。子公司在GE金融业务的支持下,不仅能渡过低谷,还能够进行并购整合,从而在高峰期获得更好的业绩回报。
GE产业与金融,相辅相成,互相促进。GE的产融结合做法表明,用金融板块的融资优势来支持业务发展,是多元化集团产融结合的基础。
4、产融结合需高度重视风险管理
GE金融业务在发展过程中,总是遵循“先走再跑”的市场模式,在投身某个市场之前,总是要小心试探,摸清风险。GE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风险控制程序,对每个项目都要进行严格审查。在发展过程中,GE金融板块也不断剥离高风险业务。如2002-2005年间,由于反复无常的气候变化和严峻的恐怖袭击使保险业务的风险激增,GE就主动剥离了该业务。
金融与产业的良性互动,促进了GE的快速发展。美林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如果没有金融业务,GE产业每年的增长将仅为6%。由此可见,GE产融结合对于其自身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一、GE产融结合模式的优势
GE金融板块不仅包括GE商务融资和GE Money两个子集团,也包括其它产业板块中的金融服务,如航空金融服务、能源金融服务等。可以说,金融已经渗透到GE产业的各个环节,几乎每一项业务都有金融提供支撑。通过商业贷款、运营租赁等多种形式,GE不仅充分利用客户资源、为同一客户提供更多种类的产品与服务,更获取了产品之外的附加利润。
二、GE产融结合的经验
通过回顾GE产融结合的发展实践,笔者认为,GE成功的经验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定位
重视金融,一方面是GE产业链延伸的需要,通过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保证了其产业利润的实现和产业链的持续增值;另一方面,GE把金融板块作为其并购实施的工具和平台,同时通过金融业务为旗下业务提供产业低谷期的低成本资金。这一明确的产融结合定位,可以使GE的金融业务从根本上杜绝投机,避免过高风险。
产融结合模式实解

司、 生命保 险及证券四大支柱产业, 金
融板块收入已超过集团收入的2 %。 0 4 业 务协 同方面 : 、 高度 协 同或充
产融模式不同阶段 定位总结
综合上述 对产 融结合 的本 质及发 展动因分 析, 结合 各大 型集团实践 , 笔 者试 将企 业集 团在不 同发展 阶段 中的
西 门子 集 团以其财务 部为基础 , 9 7 于1 9 年成立 金融服务公司,(im n ia c l ev e , . Se e s n ni ri sld, F aS c t SS , F ) 为工业 、 能源和医疗 三大业务提供跨 部门
金融服务, 目前 在全 球 雇 员数 已超 过 10 J 。 9 0k 过
来越 多 的企 业 和 学者 关 注 。
小非” 式广泛参股 多家金融机构 , 方 包括建行 、 浦发 、 发行 、 通银行 、 业 、 深 交 兴 渤海 银 行 、 太 保、 联合 证券 、 华泰财险、 新华人寿等, 获取了巨
额投资收益 。 华能集团则通过多 方布局, 实际控 股了包括 财险、 证券 、 基金 、 期货、 财务公司等多
去五年, 西门子金融服务公司运作的资产平均在 I0 L O  ̄ 欧元 , 0 8 2 0 年达到 133 1.亿欧 元, 占西门子
家电网集团作为国内产业 办金 融的先行者之一, 采取积极布局的策略, 目前其金融板块已完成了
较为全面的业 务布局, 同时还形成 了统一 的 “ 英
集 团总资产的l%; 2 五年中RO 平均为2 . 税 E 9 %, 4
司一 家 。
年底 , 财务 公司资产总额达到 1 0 多亿 元人 民 20 币, 占到集团资产总额的I. 2 0 年实现利润 1 %, 0 8 6 总额l.亿元人民币, 55 达到集团利润总额的6 %左
金融模式之产融结合

金融模式之产融结合今天跟大家分享“金融模式之产融结合”,如何将企业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结合,让企业步入更为稳健的金融轨道呢?产融结合是指产业与金融业在经济运行中为了共同的发展目标和整体效益通过参股、持股、控股和人事参与等方式而进行的内在结合或融合。
产融结合是产业资本发展到一定程度,寻求经营多元化、资本虚拟化,从而提升资本运营档次的一种趋势。
产融结合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间的资本联系、信贷联系、资产证券化以及由此产生的人力资本结合、信息共享等等的总和。
产融结合特点是:渗透性、互补性、组合优化性、高效性、双向选择性。
从两种资本(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的载体来看,产业资本一般是指工商企业等非金融机构占有和控制的货币资本及实体资本;金融资本一般是指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占有和控制的货币及虚拟资本。
从世界范围来看,产融结合大体上可以分为“由产到融”及“由融到产”两种形式。
由产到融,是产业资本旗下,把部分资本由产业转到金融机构,形成强大的金融核心;而由融到产,是金融资产有意识地控制实业资本,而不是纯粹地入股,去获得平均回报,由融到产一般会投资长线产业或是巨进巨出的产业。
在中国,由于政策规定银行业不能投资实业,银行资本难以与产业资本结合,所以目前我国大型集团企业产融结合的发展方式就不能沿着“由融而产”的路径发展,而主要是“由产而融”。
因此,现阶段,我国的产融结合多为产业集团从事金融业务,即“产业投资金融”。
“产融结合”这个颇为时髦的发展路径,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并付诸实践。
回顾其在国内的发展历史,监管部门的政策几经变化,从亚洲金融危机后明令禁止,到前几年默许,再到当前监管部门的明确支持,国家鼓励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的政策环境逐渐宽松。
至于企业实施产融结合的意义,从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必然会有一个融合的过程,这是社会资源达到最有效配置的客观要求。
这种融合,宏观上有利于优化国家金融政策的调控效果,微观层面有利于产业资本的快速流动,提高资本配置的效率。
产融结合方式

产融结合方式产融结合是指产业和金融两个领域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产业和金融相互渗透,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经济发展的协同。
产融结合的方式有多种,其中一种是通过金融工具来支持产业发展。
金融工具包括股权投资、债券融资、信贷支持等。
通过这些金融工具,企业可以获得资金支持,从而加快产业发展的步伐。
比如,一家创业公司可以通过股权融资来吸引投资者的资金,从而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另一种产融结合的方式是通过金融服务来支持产业发展。
金融服务包括风险管理、财务咨询、项目评估等。
通过提供这些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经营风险、提高财务效率,从而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比如,一家企业可以通过金融机构提供的风险管理服务,对外汇风险、利率风险等进行有效的对冲,保护企业利润。
产融结合的方式还包括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是指通过引入新的金融产品、服务或业务模式,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金融创新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方式来实现。
比如,近年来兴起的互联网金融模式,通过将互联网技术与金融服务相结合,为小微企业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的融资渠道,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在产融结合的过程中,需要加强产业和金融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一方面,产业需要积极主动地了解金融市场的动态,把握融资机会,提高融资效率。
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要深入了解产业的需求,量身定制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
产融结合的方式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风险。
一方面,金融风险可能会对产业造成冲击。
比如,金融市场的波动可能导致企业融资成本的上升,增加企业的经营压力。
另一方面,产业的不稳定也可能对金融市场造成风险。
比如,一些行业的景气度下降,可能导致相关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增加。
为了充分发挥产融结合的作用,需要加强监管和风险管理。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金融机构和产业的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
同时,金融机构和产业也应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提高风险识别和应对的能力,避免风险传导和扩大。
日本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实践及启示探讨

产融 结合是指产业企业与金融企业通过在资金 、 权及人 行对银行 自有资本 比率的规定, 股 使企业融资方式从主要依靠金 事上的相互渗 透 , 现产 业资本和金融 资本的相互 融合 , 实 最终 融机构 的系列融资转 向通过发行有价证券 从资本市场 直接融 形成产融实体 的经济现象 。日本企业集 团的产融结合 由于其独 资 , 主银行制下的系列融资关系弱化 。 特的历史渊源 , 有着不 同于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市场主导下的 揭示其实践的特点 , 并归结 出对我 国有益 的启示。
本 比率要求的大银行等金融机构 , 开始对原有资本结构进行调 带来 限制 。在法人相互持股之下 , 持股双方互相 为对 方提 供利
整 , 除 了一 部 分 与 企业 的相 互 持股 关系 。 解
益, 导致控制 性交易 , 削弱 了市 场对 企业的监控 : 同时, 也成 为
2 弱化系列融资关系。日本金融机构 实行 了国际清算银 促 使风 险竞争弱化、 . 增加投机性的重要 因素。
3 .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环状相互持股特征具 有“ 双刃性 ” 。 部入侵 、 实现 稳定经营 的优 势外 , 还可使企业 间相 互避免风 险
纪9 O年代后 , 日本政 府开始 了“ 金融大改革 ” 日本企业集 团的 法 人 相 互持 股 除 了具 有 加 强 集 团 内部 结 合 、 互 监 督 、 止 外 , 相 防 1 降低相互持股 比率 。日本 亟待恢复活力和满 足 自有资 成为可能。但是, . 相互持股也具有一定弊端, 出表现在给竞争 突
结 合 方 式 下 , 员企 业 从 本 集 团 金 融 机 构 所 融 资 总 额 对 其 所 有 下 降, 由主银行主导的产融结合模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 成 但
借款总金额的比率, 系列 融资比率 ”可高达 8 %。但 2 即“ , 0 O世 产融结合 也发生较大的变化 , 具体表现为 : ‘
产融结合的投资模式与风险控制

产融结合的投资模式与风险控制近年来,产融结合的投资模式在中国投资市场中越来越受到投资人的青睐。
这种模式是指通过将产业与金融相结合,形成以产业为支撑、以金融为补充的投资模式。
它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并且实现了风险控制和收益的最大化。
首先,产融结合的投资模式能够促进企业发展。
传统的投资模式往往只注重企业的财务表现,而忽略了企业对未来的战略规划和发展方向的重视。
而这种投资模式则对企业的产业规划和投资进行了全面考虑。
与传统的投资模式不同,产融结合的投资模式在投资时不仅要看重企业财务状况,还要对企业的产业背景、技术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进行评估。
这样的投资方式,既考虑了企业短期效益,更注重了企业的长期发展,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
其次,产融结合的投资模式能够实现风险控制和收益的最大化。
在此投资模式中,大型金融机构通过投资实现了资产的多元化配置,从而降低了风险。
同时,产业企业也可以通过吸纳金融资本的方式实现资金的快速融资,从而降低融资成本。
这种方式能够同时促进资产和负债的最大化,实现了风险的有效控制。
另外,对于产业企业而言,通过吸纳金融资本,不仅可以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可以扩大企业的市场规模,提高品牌价值,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然而,产融结合的投资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对于产业企业而言,如果在融资后资金使用不当、财务风险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就有可能导致企业的破产。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如果在选择投资企业时不够审慎,或者在资产配置时出现失误,也会造成经济损失。
因此,在选择投资企业时,需要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风险、市场前景、管理团队等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在资产配置时,需要认真分析与评估投资风险,并且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从而在投资过程中保证能够实现风险控制和收益的最大化。
总之,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的不断成长,产融结合的投资模式在投资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这种投资模式,既注重了企业的产业发展,也实现了资产组合的多元化,进一步促进了企业和金融市场的发展。
国际产融结合模式

法律制度规范
德国拥有完善的法律制度 ,为产融结合提供了良好 的法制环境。
日本模式
企业集团主导
日本产融结合模式以企业集团为主导,企业集团 通过内部融资、外部融资等方式实现产融结合。
政府引导
日本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促进产融结合的 发展。
法律制度规范
日本拥有完善的法律制度,为产融结合提供了良 好的法制环境。
财务投资型
产业投资型
企业通过财务投资方式进入金融领域,实 现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
企业通过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投资 于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或企业,实现产业 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
03
发达国家产融结合模式分析
美国模式
金融资本主导
美国产融结合模式以金融资本为 主导,金融资本通过控股、参股 等方式参与实体经济,实现产融
国际产融结合模式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国际产融结合模式概述 • 发达国家产融结合模式分析 • 发展中国家产融结合模式分析 • 产融结合模式比较与评价 • 国际产融结合模式对中国启示
01
引言
主题介绍
国际产融结合模式
探讨国际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产 业与金融结合的模式、特点及其 发展历程。
产融结合的定义
产业与金融的结合是指产业部门 与金融部门通过各种方式实现资 源共享、互利共赢的过程。
目的和意义
目的
分析国际上产融结合模式的成功经验 与教训,为我国产融结合的发展提供 借鉴和参考。
意义
促进我国产业与金融的深度融合,推 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我国经济实 力和国际竞争力。
02
国际产融结合模式概述
适用范围评价
产业资本主导型
适用于产业发展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的企业,这些企业拥有较为稳定的现金流和市场份额,能够为金 融资本提供稳定的回报。
军工产业产融结合影响的实证分析

军工产业产融结合影响的实证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近年来,我国军工产业整体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机遇。
军工产业对外开放程度加大、市场竞争加剧、技术创新不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急需加快等诸多因素,都对军工产业产融结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深入研究军工产业产融结合的影响及其实证分析,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军工产业发展的脉搏,为我国军工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就是明确军工产业产融结合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探究其在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军民融合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通过对军工产业产融结合的实证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其在产业发展中的具体表现和效果,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通过研究军工产业产融结合的影响因素和实证分析方法,可以为企业在军工领域的深度融合提供指导,促进军工产业与金融、科技、制造等行业的协同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军工产业产融结合的实证分析,可以为促进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实现军民融合、民参军、军助民的目标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
1.3 研究意义军工产业是一个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支柱产业,其发展水平对于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具有重要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加快,军工产业也不断迈向产业融合和产融结合的新阶段。
军工产业产融结合的实证分析是当前研究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对于推动军工产业的发展、提高国防科技实力、促进军民融合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军工产业产融结合的实证分析研究可以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帮助它们更好地把握产业发展的脉搏,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深入研究军工产业产融结合的影响因素,可以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为我国军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宝贵经验和启示。
对军工产业产融结合的实证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当前研究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通过本研究的展开,将为深化我们对军工产业产融结合的认识,推动我国军工产业的发展,促进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从苏宁银行看产融结合盈利模式

从苏宁银行看产融结合盈利模式从苏宁银行看产融结合盈利模式2014年05月14日基金项目:山西省科技厅攻关项目(编号20120322002—03)苏宁是一个靠商业模式创新发展起来的家电零售企业苏宁是一个靠商业模式创新发展起来的家电零售企业,,苏宁银行又能带给苏宁什么更好的盈利之路呢盈利之路呢??苏宁从20年前一家空调直营店发展到现在集传统家电、消费电子、百货、日用品、虚拟产品等综合品类大型企业,线下实体门店1700多家,线上苏宁易购位居国内B2C 前三。
苏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得到国家工商总局的获准注册,未来金融领域俨然会成为苏宁的一个重点领域。
产融结合模式成为苏宁盈利新引擎。
2013年,苏宁全力转型提速,对企业发展模式进行了全新的定义,明确“云商模式”,也就是“店商+电商+零售服务商”的模式。
苏宁整个供应链的运作如图。
图 苏宁供应链运作图2013年上半年,在同行面临亏损的行业境遇下,苏宁云商实现营业总收入554.5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51%,实现利润总额8.61亿元。
其中,电子商务业务的增长尤为引人瞩目,上半年苏宁电商业务实现商品主营销售收入106.13亿元,同比增长101%。
苏宁云商的结算现金流水量巨大,这也是苏宁银行设立并立足的强力保证。
早在苏宁银行万众瞩目之前,苏宁早已在金融领域进行了布局。
首先是支付领域。
目前苏宁已经获得两张支付牌照,一张是通过收购而来的安徽华夏通支付有限公司,可以在安徽当地提供一些预付卡业务;另一张则是通过南京苏宁易付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服务于苏宁易购网上销售平台;其次是小额贷款公司。
2012年12月,苏宁境外全资公司香港苏宁电器有限公司与关联方苏宁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发起设立了“重庆苏宁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开始为平台供应商提供金融贷款服务;还有正在谋划的理财产品领域。
苏宁金融事业部已专门成立了基金产品专项小组,并已与国内十多家知名基金公司进行接触,准备合作推出针对个人和商户的易付宝余额理财的增值服务。
中央企业产融结合发展实践研究——以国家电网公司为例(下)

由于中国的金融改革采取的是渐进式改革,各类金融服务的市场化改革进度也不完全一致, 在不同时期受到的政策监管程度也不完全一样。因此,国家电网公司在不同的时期,根据 政策窗口和行业变化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获取了各类金融牌照。
银行业务牌照是国家电网公司至今仍然没有获得的金融牌照。国家电网公司介入银行业主 要是通过投资入股或者参与发起设立的方式来实现的。1993 年 12 月 25 日,国务院发布了 《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从 1994 年起,中国开始启动 了银行业商业化改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山东电力才得以在 1995 年抓住华夏银行股 份制改造的机会入股华夏银行,并且在 1999 年成功参与交通银行的增资扩股。1995 年开 始,国务院要求撤并城市信用社,组建城市合作银行(后都改称为城市商业银行)。1997 年 12 月 16 日,武汉城市合作银行(1998 年改称为武汉市商业银行)挂牌开业,华中电力集团 (后改组为华中电网公司)成为其主要股东。2003 年中国银监会成立后,国有商业银行全面 启动了股份制改革,国家电网公司抓住机遇参与发起设立了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类 型
金构融机时间
主体Leabharlann 事件信 托英大信2010 托年
英大信托
英大信托的注册地由山东省迁至北京市。
证 券
渤海证2010 券年
西部证2011 券年
宜宾鲁能开 发集团
陕西省电力 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下属三级公司宜宾鲁能开发集团在天 津产权交易中心挂牌转让其持有的渤海证券股份有 限公司 0.78%股权。 陕西省电力公司持有的西部证券 30.7%股权转让给上 海城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中央企业产融结合发展实践研究 ——以国家电网公司为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