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辨析题试题库
《心理学》辨析题试题库
《心理学》辨析题试题库判断说明题(先判断对错,再说明理由):1、有人认为:学了心理学未必能当一个好教师,不学心理学也照样可以当好老师。
2、人与动物心理的区别是看其能否形成条件反射。
3、心理是脑的机能,只要有健全的脑,人就能产生心理活动。
4、第二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条件反射。
5、在生理机制正常的情况下,只要有刺激的存在,人们就能产生感觉。
6、由于记忆表象具有直观性和概括性的特点,因此也使记忆成为由感知过渡到思维的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
7、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容量有限,长时记忆容量无限。
8、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无限的。
9.信息从瞬时记忆进入短时记忆的关键是复述。
10、信息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的关键是注意。
11、机械识记,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死记硬背,教学中不能让学生使用这种识记方法。
12、记忆材料的中间部分容易遗忘,是因为它受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双重干扰。
13、超额学习越多,记忆效果越好。
14、定势对问题的解决只有消极作用,没有促进作用。
15、想象可以创造出现实中尚未存在或不可能存在的新形象,因此它是超现实的。
16、无意注意是不受意识控制的。
17、无意注意就是没有意义的注意。
18、由于无意注意缺乏目的性,因此学习中不能依靠无意注意,只能依靠有意注意。
19、注意的转移就是指注意的分散,是注意的分心现象。
20、情感是人的主观态度和体验,它不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1、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22、只有知之深,才有爱之切。
23、焦虑情绪对学习只有干扰和阻碍作用。
24、焦虑水平低,学习效果好;焦虑水平高,学习效果差。
25、意志在人的意识中具有自觉的、有目的的主观能动作用,所以人的意志是绝对自由的。
26、天才就是天生之才。
27、学习成绩越好,说明学生能力越强。
28、“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明气质的稳定性是不可以改变的。
《心理学》试题库
《心理学》试题库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一、单项选择题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的三大研究任务不包括()。
A.描述和测量心理现象B.解释和说明心理现象C.预测和控制心理与行为D.心理咨询与辅导【答案】D2、个体心理一般分为()和个性心理两部分。
A.心理过程B.心理现象C.心理规律D.心理特点【答案】A第二节心理学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弗洛伊德B.皮亚杰C.冯特D.苛勒【答案】A2、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A.弗洛伊德B.皮亚杰C.冯特D.苛勒【答案】D3、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A.铁钦纳B.冯特C.杜威D.华生【答案】B第二章注意、感知和记忆第一节注意一、单项选择题1、王老师讲课时,迟到的小明突然推门而入,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他。
学生们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A.无意识记B.有意识记C.无意注意D.有意注意【答案】C2、小明被教室窗外的小鸟所吸引,不能专心听讲,这种现象属于()。
A.注意分散B.注意广度C.注意分配D.注意转移【答案】A3、学生能够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这种现象属于()。
A.注意范围B.注意稳定性C.注意转移D.注意分配【答案】D4、人们通常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的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
A.无意识记B.有意识记C.无意后注意D.有意后注意【答案】D5、杨老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这体现了注意的哪种品质?()A.注意范围B.注意分散C.注意转移D.注意分配【答案】D6、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称之为()。
A.无意注意B.无意后注意C.有意注意D.有意后注意【答案】D7、()是指个体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A 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分配 C 注意的转移 D 注意的稳定性【答案】A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注意的转移和注意的分散是一回事。
心理学判断题答案及试题
心理学判断题答案及试题1. 弗洛伊德的理论认为,人的心理活动主要由潜意识控制。
()2.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的,它解释了人们在信念、态度或行为上的不一致时的心理状态。
()3. 心理测量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心理特质的测量和评估方法。
()4. 学习理论中的强化是一种行为,它能够增加某个行为发生的概率。
()5. 情绪智力(EQ)是指个体识别、理解、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它与社交能力密切相关。
()6. 心理学中的“自我实现”概念是由马斯洛提出的,它指的是个体实现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
()7. 心理治疗中的“系统脱敏”是一种用于治疗恐惧和焦虑的技术。
()8. 心理学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和案例研究法。
()9. 心理发展理论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是连续的,没有明显的阶段性。
()10.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结合认知和行为干预的心理治疗方法,用于治疗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心理障碍。
()答案1. 正确。
弗洛伊德确实认为潜意识对人的心理活动有重要影响。
2. 正确。
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解释了人们在信念或行为不一致时的心理状态。
3. 正确。
心理测量学是研究心理特质测量和评估的科学。
4. 错误。
强化是一种事件,它能够增加某个行为发生的概率。
5. 正确。
情绪智力涉及个体对情绪的识别、理解、管理以及使用情绪信息指导思维和行为的能力。
6. 正确。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概念指的是个体实现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
7. 正确。
系统脱敏是一种治疗恐惧和焦虑的技术。
8. 正确。
心理学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和案例研究法。
9. 错误。
心理发展理论通常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是分阶段的。
10. 正确。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结合认知和行为干预的心理治疗方法。
结束语通过这些判断题,我们可以看到心理学是一个多面且深入的学科,它涵盖了从潜意识到情绪智力,从行为理论到心理治疗方法的广泛领域。
希望这些试题和答案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应用。
心理学(判断题)
心理学判断题试卷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应该是行为,而应该是可以观察的事件,即意识。
答案:错误2.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其中后者是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
答案:正确3.注意这种特殊的心理现象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
答案:错误4.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但它是心理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错误5.心理的产生离不开大脑,因此,有了人脑就有了人的心理。
答案:错误6.大脑左半球主要负责形象思维和空间知觉。
答案:错误7.大脑右半球主要负责抽象逻辑思维和言语。
答案:错误8.见风流泪属于第二信号系统。
答案:错误9.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答案:正确10.人的心理的实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表征。
答案:正确11.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从某种意义上可能是西方心理学史上最古老的一本心理学专著。
答案:正确12.构造主义心理学积极地研究一般人的心理规律,并致力于实际的心理学应用。
答案:错误13.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的是人本主义心理学。
答案:正确14.根据知觉对象的不同,可以把知觉分为物体知觉和时间知觉。
答案:错误15.晕轮效应是指人们对他人的认识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识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答案:正确16.看电视事时,两个画面因为局部的改变而产生动的感觉,是因为幻觉。
答案:错误17.感受性就是感觉阈限。
答案:错误18.“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种现象是感觉对比。
答案:错误19.“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了知觉的整体性。
答案:错误20.“窥一斑而见全豹”是知觉的选择性的表现。
答案:错误21.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
答案:正确22.“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形象记忆的体现。
答案:错误23.记忆过程有识记、保持和联想。
答案:错误24.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一般规律是先快后慢。
答案:正确25.个体的心理发展不是一个连续量变的过程,而是经历一系列有着质的不同的发展阶段的非连续性过程。
心理学辨析
辨析题高等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高校教师如何教的一门科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大学生学习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P14) 不全面:名解1,包括学与教两方面。
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没有多大现实意义。
(P20)×简答4高校里有些老教师以前从没学过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同样上得很好,有的还当了教授,可见学不学这门课没多大关系。
(P20)不正确。
有些老教师确实从未学过《高等教育心理学》,但他们经过长时间的反复实践,不断进行总结和摸索,终于成长为优秀教师。
而如果学了这门课,就会大大缩短自我摸索的过程,较快地取得教学经验,增强教学能力,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
学习相应的理论,将有助于解决怎样教与如何教得更好的问题。
简而言之,学习这门课有助于提高高校师资水平,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有助于教师增强角色胜任能力,有助于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知识。
有些优秀教师虽然没有学过《高等教育心理学》,但却是一位名符其实的优秀教师。
因此,个别青年教师说:不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照样可以当好教师。
你对此论有何看法?(P20)×见4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无非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事和学会做人,高等教育的目的也不例外。
你对此论有何看法?(P15)×见4辨析题现代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对高等学校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当代教师不仅要有广博深厚的知识和热爱教育事业的情感,还要有符合教育教学工作的高能力和素质。
(P31)√人们从事发某种活动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的区别就在于专家教师掌握更多的知识。
(P45)×课时计划差异、课堂过程差异和课后评价差异。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大学教师只要努力扮演好教学者的角色就已足够。
(P24)×由于教学活动的多样性,以及教师这一职业行为的艰巨性、复杂性、专业性,教师应成为一个集多种角色于一身的角色丛。
心理学考试判断题及答案
心理学考试判断题及答案1.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正确)2. 弗洛伊德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错误)3. 认知心理学主要关注于研究个体如何感知、思考和解决问题。
(正确)4. 情绪智力是指个体识别、理解、管理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
(正确)5.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在7至11岁之间处于具体操作阶段。
(正确)6.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潜意识对人类行为有重要影响。
(正确)7.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所有行为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正确)8. 正强化和负强化都是通过增加某种刺激来增加行为发生的概率。
(错误)9. 观察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来学习新行为的过程。
(正确)10.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念。
(正确)11. 人类的记忆可以分为感觉记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正确)12.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马斯洛提出的。
(错误)13.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班杜拉提出的,强调观察学习和模仿的重要性。
(正确)14. 情绪调节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情绪状态进行管理和调整的过程。
(正确)15. 依恋理论认为早期与照顾者的关系对个体的社交和情感发展有长远影响。
(正确)16. 心理测量学是研究心理变量的测量方法和工具的科学。
(正确)17. 人格特质理论认为人格是由一系列稳定的特质构成的。
(正确)18. 心理治疗的目的是通过改变个体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来缓解心理问题。
(正确)19. 心理发展是个体从出生到成熟过程中心理能力的变化和发展。
(正确)20. 心理应激是指个体对压力源的心理和生理反应。
(正确)。
最新整理2020小学教师考编心理学辨析专项题及答案(共81题)
2020小学教师考编心理学辨析专项题及答案(共81题,1.情绪和情感是同一回事(1)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2)情绪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情绪具有情境性,不稳定性,而且一般外部表现比较明显。
而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比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是人类所独有的,情感比较稳定深刻,一般较为内隐。
(3)因此,情绪和情感并不是一回事。
2.教师的威信就是指要让学生畏惧教师这句话是错误的。
教师威信是教师的人格、能力、学识上使学生感到尊敬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
教师威信的高低以他们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他们的教育活动对学生心理产生的影响来衡量的,那些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才有威信。
威信有别于教师的威严与权威。
3.儿童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就是最近发展区这句话是错误的。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如儿童已经完全掌握了某些概念和规则;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4.皮亚杰认为认知的本质就是平衡这句话是错误的。
皮亚杰认为认知的本质是适应,即儿童的认知是在已有的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5.根据维果斯基的观点,教学必须要考虑学生已经达到的水平,而且任何教学也必须着眼于学生已有水平这句话是错误的。
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但教学不应只着眼于学生已有的水平,而“应走在发展的前面”,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
6.情感是人的主观态度和体验,它不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这句话是错误的。
虽然情感是人的主观态度和体验,但它仍然来源于客观现实,是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人的需要的反映。
7.人在激情状态下认识和自信能力会减弱,所以总做错事情这句话是错误的。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性的情绪状态。
教师资格证必背心理学辨析题_1808
教师资格证必背心理学辨析题(中学)1.注意的分配就是注意的分散。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
注意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集中不同活动的现象。
注意分配是同时性将注意力指向不同的对象,每个对象都是任务的需求。
注意的分散则是把注意力放在了与任务要求无关的事物上,因此它们是不同的。
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2.注意的转移就是注意的分散。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
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
注意的转移和注意的分散是不同的,虽然都是注意对象的变换。
注意的转移是在实际需要时,有目的地把注意转向新的对象,使一种活动合理地被另一种活动所代替。
注意的分散是在需要注意稳定时,受无关刺激干扰,或由单调刺激所引起,使注意离开需要注意的对象。
3.机械记忆是一种无用记忆。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机械识记是根据材料的外在联系,采取多次重复的方式所进行的识记,即平时所说的死记硬背。
机械识记时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识记者面对的就是本身没有意义或者没有内在联系的材料。
比如对无意义音节、地名、人名、历史年代等的识记。
这种识记具有被动性,但对学生而言也是必要的,因为它能够防止对记忆材料的歪曲。
另一种情况是面对的材料虽然有可能有意义,而识记者对其缺乏应有的理解。
只能先机械识记,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再逐步加以理解。
有些内容,限于学生的知识经验,不可能真正理解其意义,但这些知识对以后的学习是重要的,也应该进行机械识记,如幼儿学习古诗,一、二年级的学生背诵乘法口诀。
4. 信息进入工作记忆就会持久保存。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短时记忆就其心理功能而言是操作性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把短时记忆称作工作记忆。
短时记忆的保存时间很短,不超过 1 分钟。
信息进入长时记忆才会长久保存。
心理学辨析题复习参考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 ) ( )2.心理学是从哲学的怀抱中脱离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心理学是从哲学的怀抱中脱离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 ) ( )3.心理学之所以成为一门学科,能从哲学中脱离出来,得益于哲学本身的发展。
( )4.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写成了最早的心理学专著《灵魂论》,它同样可以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以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 ) ( )5.艾宾浩斯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
艾宾浩斯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
( ) ( )6.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后的第一个派别是精神分析心理学。
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后的第一个派别是精神分析心理学。
( ) ( )7.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探讨和窥测别人心里究竟在想什么。
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探讨和窥测别人心里究竟在想什么。
( ) ( )8.被称为西方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的是认知心理学。
被称为西方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的是认知心理学。
( ) ( )9.只要有了正常人的脑,便可以产生人的心理。
只要有了正常人的脑,便可以产生人的心理。
( ) ( )10.人脑好比是一个加工厂,没有客观现实作为原材料是无法生产出产品的。
没有客观现实作为原材料是无法生产出产品的。
因而,因而,只有在人脑与客观现实的相互作用下才能产生心理。
人脑与客观现实的相互作用下才能产生心理。
( ) ( ) 11.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因而,因而,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不同,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不同,甚至同一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境下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也不相同。
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境下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也不相同。
( ) ( )12.人的心理的主观性表明: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可以凭人的主观臆测去反映客观现实。
( )13.小脑的作用主要是协助大脑维持身体平衡与协调动作。
心理学辨析题教育心理学辨析题汇总
心理学辨析题教育心理学辨析题汇总四、判断说明题(先判断对错,再说明理由):1、有人认为:学了心理学未必能当一个好教师,不学心理学也照样可以当好老师。
答:这种说法不正确。
心理学的学习不是做一个好教师的唯一条件,但却是必要的条件。
在教育领域,心理学的知识显然十分重要。
对人的教育和培养,不论是内容的确定、任务的分配、顺序的安排、方法的选择,还是效果的巩固和检验等,都要以学习者的心理活动规律和心理特点作为重要依据,违背学习者心理活动规律和特点的做法,势必导致教育和学习的失败。
2、人与动物心理的区别是看其能否形成条件反射。
答:错。
人和动物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以形成条件反射。
因此,能否形成条件反射不是区别人与动物心理差异的标准。
3、心理是脑的机能,只要有健全的脑,人就能产生心理活动。
答:错。
我们说心理是脑的机能,并不意味着脑本身能单独自发地产生心理活动。
人脑只是反映外界事物的物质器官,它提供了人的心理产生的可能性,而要把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必须依靠外界客观现实。
没有客观现实的作用,即使有健全的大脑,也不可能产生心理。
4、第二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条件反射。
答:错。
动物只有第一信号系统,没有第二信号系统,只有人类才能形成第二信号系统。
5、在生理机制正常的情况下,只要有刺激的存在,人们就能产生感觉。
答:错误。
并不是所有的刺激物对感官的刺激都能引起感觉,刺激物的刺激至少要达到一定的量或强度,才能引起人们的感觉。
6、由于记忆表象具有直观性和概括性的特点,因此也使记忆成为由感知过渡到思维的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
答:正确。
7、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容量有限,长时记忆容量无限。
答:错。
瞬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容量很大,而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只有7+2个组块。
8、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无限的。
答:错。
短时记忆容量是有限的,只有7+2个组块。
9.从瞬时记忆进入短时记忆的关键是复述。
答:错。
只有当被登记了的信息受到特别注意,才能从瞬时记忆进入短时记忆,否则就会很快消失。
心理学性格特征相关辨析题
辨析题
1.场独立型的人比较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和他人的影响,他们比较注
意别人的提供的社会线索,缺乏独立性。
场依存型的人很少受到外部环境与他人信息的干扰,善于知觉分析。
知觉比较稳定,不易受背景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错误
场依存型的人比较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和他人的影响,他们比较注意别人的提供的社会线索,缺乏独立性。
场独立型的人很少受到外部环境与他人信息的干扰,善于知觉分析。
知觉比较稳定,不易受背景的变化而变化。
2.场独立型人格维度较场依存型人格好
【答案】:错误
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这一人格维度并没有好坏之分,它主要涉及的是信息的加工方式的不同。
场独立行学生偏爱自然科学,数学,且成绩较好。
场依存型学生一般偏爱社会科学,他们的学习更多依赖外在反馈,他们对人比对物更感兴趣。
2016年普通心理学辨析题集锦
普通心理学辨析题集锦第一章绪论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望梅止渴、谈虎色变这类反射活动属于无条件反射。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
条件反射是指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经过后天学习和训练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
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都属于条件反射活动。
3、高级神经系统的基本过程就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就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兴奋过程是跟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发动和加强相联系的;抑制过程是跟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停止或减弱相联系的。
尽管他们的作用是完全相反对立的,但他们是相互依存,可以相互转化的。
有机体的一切反射活动都是由这两种神经过程的相互关系决定的。
第二章感觉和知觉1、知觉和感觉是一回事。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和感官系统的察觉情况。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感觉和知觉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感觉和知觉的区别表现在:感觉和知觉是不同的心理过程,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即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感觉仅依赖个别感觉器官的活动,而知觉依赖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感觉不依赖于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知觉却受个人知识经验的影响。
同一物体,不同的人对它的感觉是类似的,但对它的知觉就会有差别,知识经验越丰富对物体的知觉越完善,越全面。
感觉和知觉也是相联系的。
它们都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反映;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初级形式,反映的是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感觉,也就没有知觉。
我们感觉到的事物的个别属性越多、越丰富,对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准确、越完整,但知觉并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因为在知觉过程中还有人的主观经验在起作用,人们要借助已有的经验去解释所获得的当前事物的感觉信息,从而对当前事物作出识别。
普通心理学辨析题
辨析题:1、如果说粗心大意是稳定的个性特征,漫不经心则是暂时的心理状态。
2、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因此有意后注意是最容易形成的注意。
3、在全人口中,智力低常的人与智力超常的人数基本相等。
4、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就是在人脑中形成被反映事物的映象过程5、遗忘就是所识记的信息的完全丧失。
6、在人的一生中,智力的发展水平随年龄发展而变化,基本上是匀速直线前进的。
7、教师的教学效能感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8、人的心理的主体性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人的能动性。
9、在同一班级里接受同一老师的教育,但各个学生的心理反映是不同的,这种现象说明了人的心理是先天固有的。
10、动机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条件,它是人们解决问题的动力因素。
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动机越强越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11、创造性是天生的,主要靠学生的悟性,很难通过学校教育进行培养。
12、心理状态常常是从心理过程的发展到个性心理特点形成的一个过渡环节。
13、不论什么气质的人,遇到高兴的事,都会情绪高涨;遇到不愉快的事总会情绪低落14、竞赛会造成紧张气氛,加重学生负担,有损学生身心健康。
因此应尽量少搞竞赛。
15、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所表现的各种心理现象都是密切联系,交互影响,具有高度的整合性。
16、有个学生看到别的同学因拾金不昧而受到表扬,就向妈妈要了一元钱交给老师,以获得老师的表扬。
这说明,这个同学不诚实。
17、当学生尚未表现出对学习有适当的兴趣或动机之前,教师有必要推迟学习活动,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或动机。
18、人的心理活动不仅依附于人脑这一物质器官,而且也取决于人的社会生活环境,但并不依存于作为主体的个人主观状况。
19、抑郁质是一种最差的气质类型。
20、一般说来,表扬比批评更能有效地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不批评学生。
21、人的心理活动不仅依附于人脑这一物质器官,而且也取决于人的社会生活环境,但并不依存于作为主体的个人主观状况。
心理学辨析题
二、辨析题{每小题8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强化负强化就是惩罚 2次此观点是错误的。
负强化和惩罚是两个不同概念。
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良好行为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惩罚则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不良行为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惩罚能使行为发生永久性改变。
此观点是错误的。
惩罚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惩罚并不能使行为发生永久性的改变,它只能暂时抑制行为,而不能根除行为。
因此,惩罚的运用必须慎重,惩罚一种不良行为应与强化一种良好行为结合起来,方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感知觉人在明适应的过程中,感受性提高了。
此观点是错误的。
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感觉能力,也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
从暗的环境到亮的环境,开始觉得光线刺得眼睛睁不开,很快就习惯了,叫明适应。
明适应的过程中,人的感受性降低了,而暗适应的过程中,人的感受性则提高了。
记忆加涅认为复述不仅能有利于保持信息以便进行编码,也能增加短时记忆的容量。
此观点是错误的。
复述有利于保持信息以便于编码,但不能增加短时记忆的容量。
因为短时记忆的记忆容量是712个组块,即在短时记忆中,最少有5个组块,最多有9个组块。
对于大多数学习而言,集中复习的效果优于分散复习。
此观点是错误的。
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是针对两个方面而言的,一是时间,二是内容。
集中复习就是集中一段时间一下子重复学习许多次,分散复习就是每隔一段时间重复学习一次或几次。
从时间上讲,分散学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
对于大多数学习而言,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尤其是难度大的学习材料更适合于分散复习。
思维儿童对勇敢和冒险不能分辨主要是他们抽象逻辑思维水平比较低的缘故。
此观点是正确的。
抽象逻辑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的思维。
勇敢与冒险是两个抽象概念,对儿童来说,只能注意两者在表现上的相似,无法认识这两个概念的本质,进而导致不能区分两者的差别,这是抽象思维水平低的缘故。
教育心理学辨析题
教育心理学辨析题辨析题(4分)1、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记忆分为逻辑记忆、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2、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在教学中必须避免无意注意。
3、一般情况下,曾被强化过的行为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问题越难,越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5、表扬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批评最不利于激发动机。
因此在教学中应只表扬,不批评。
6、惩罚能消除不良行为,强化能培养新的良好行为,因此两者结合使用更有效。
7、对于抑郁质的学生,教师在教育时应注意培养其当机立断的性格。
8、在维纳的归因理论中,能力属于内部的、不稳定的可以控制的因素。
9、“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知觉具有选择性。
10、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有消极作用。
11、多血质是一种最好的气质类型。
13、遗忘就是所记的信息全部丧失。
14、问题难度很大时,解决问题的动机水平越高,解决问题的效率越好。
15、过度学习不利于提高记忆效果。
16、学生的性格没有好坏之分。
17、粗心大意属于性格的理智特征。
18、学习策略的实质是关于学习过程的程序性知识。
20、“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反映了思维的概括性。
21、接受学习不可能是有意义学习。
22、机械学习就是对所学内容采取机械重复地记忆,所以应尽可能避免。
2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传统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扬弃和革新。
24、学习动机的强度对学习效率产生的影响与任务难度没有关系。
25、学生把学习成败归因于能力和努力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是相同的。
26、个体心理发展的速度是有差异的,但发展的顺序是不可逾越的。
27、马斯洛所划分的缺失性需要与成长性需要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生理需要后者是心理需要。
28、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检查,这是运用了精细加工策略。
29、用画线的方式在书上做标记,是运用了复述策略。
30、教师的知识水平与智力水平与教学成效有高相关。
一、简答题(每题5分)1、简述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及其教育意义。
辨析题-心理学
辨析题: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2.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内在心理活动的反映。
()3.在心理过程中,认知和情感是基础,意志是将认知和情感转化为行为的动力。
()4.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知觉。
()5.心理过程是在个性心理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又影响着个性心理的进行与发展。
()6.以揭示各种心理现象之间以及心理现象与现实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为任务的是应用心理学。
()7.心理学是属于自然科学性质的学科。
()8.心理学是对人进行研究的,而人是社会性的,所以心理学是属于社会科学性质的学科。
()9.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从某种意义上可能是最古老的一本心理学专著。
(t )10.心理学研究通过揭示心理现象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为辨证唯物主义哲学提供依据,使人更自觉地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t )11.心理学之所以成为一门学科,能从哲学中脱离出来,得益于哲学本身的发展。
()12.1879年,德国人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心理学著作,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
()13.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以任何人为研究对象,强调人的价值、本性和尊严。
()14.行为主义以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强调人已有的知识结构在其自身行为过程与认知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15.精神分析学派的兴起被称为第一次革命。
()16.人本主义的兴起被称为第二次革命。
()1.F2.F3.F4.F5.F6.F7.F8.F9.T 10.T 11.F 12.F 13.F 14.F 15.F 16.F1.眼睛的适宜刺激是光波。
(t )2.引起感觉需要的最小刺激量称为阈限。
(t)3.绝对阈限是衡量感受器灵敏性的唯一指标。
()4.阈限越低表明感受性越差。
()5.注意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
()6.注意是一种有限的资源。
(t )7.心理学家用直接测量的方式来研究内隐记忆。
()8.后面学习的内容对前面学习的内容的干扰作用称为后摄抑制。
心理学考试判断题及答案
心理学考试判断题及答案1.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行为主要由潜意识驱动。
(对)2. 认知行为疗法主要关注个体的情绪和行为,而不考虑其认知过程。
(错)3. 正强化是指通过移除不愉快的刺激来增加某种行为发生的频率。
(对)4. 斯坦福监狱实验表明环境因素对人的行为有着重要影响。
(对)5. 卡尔·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强调无条件积极关注。
(对)6. 记忆的编码过程是信息从短期记忆转移到长期记忆的关键步骤。
(对)7.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后立即开始,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慢。
(对)8. 情绪智力理论是由丹尼尔·戈尔曼提出的,它包括自我意识、自我调节、内在激励、同理心和社交技巧五个维度。
(对)9. 心理测量学主要研究心理变量的测量和评估,不涉及心理测试的编制和使用。
(错)10.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以思维紊乱、情感淡漠和社会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精神疾病。
(对)11. 心理治疗中的“反移情”是指治疗师对患者的情感反应。
(对)12. 依恋理论认为早期的亲子关系对个体的后续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对)13.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包括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五个阶段。
(对)14.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学习得来的。
(对)15.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莱昂·费斯廷格提出的,它解释了个体在持有相互矛盾的信念、态度或行为时所经历的心理不适。
(对)结束语:以上是本次心理学考试的判断题及答案,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些题目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心理学》辨析题试题库完整
名词解析:I. 心理学一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观察法一是在自然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中,通过对被观察者的言语和行为等的细致观察,揭示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
3•测验法一它是应用心理测量的工具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进行定量评价的方法。
4 •感觉一指个体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5 •分析器一是有机体感受和分析某种刺激的神经装置。
6•知觉一指个体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反映。
7•时间知觉一是个体对客观对象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
8空间知觉一是个体对物体的形状、大小、深度、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
9 •运动知觉一是个体对物体的静止、运动及运动速度的知觉。
10•记忆一是个体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三个环节。
II. 记忆表象一个体感知过的保存在头脑中的事物的具体形象。
12. 识记一是记忆过程的第一步,是获得事物映像并成为经验的过程。
13保持一是经验在头脑中得到巩固的过程。
14.遗忘一对识记材料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表现为错误的再认或回忆。
15再认一重新感知已感知过的事物时能够辨认岀来。
16. 回忆---指经验过的事物又一次在头脑中浮现或才在行动中再做的过程。
17. 思维一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现实的反映。
18. 概念一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性的认识。
19. 定势一以特定思路解决问题的心理准备状态。
20. 想象一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基础上创造岀新形象的过程。
21. 无意想象一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想象。
22创造想象一根据一定的任务,在头脑中直接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23.注意一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4无意注意一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而自发产生的注意。
25. 有意注意一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6. 有意后注意一指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7. 情绪与情感一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
28. 心境一是一种程度较小、持续时间较长的情绪状态。
心理学辨析题
四、判断说明题(先判断对错,再说明理由):1、有人认为:学了心理学未必能当一个好教师,不学心理学也照样可以当好老师。
答:这种说法不正确。
心理学的学习不是做一个好教师的唯一条件,但却是必要的条件。
在教育实践领域,心理学的知识显然十分重要。
对人的教育和培养,不论是内容的确定、任务的分配、顺序的安排、方法的选择,还是效果的巩固和检验等,都要以学习者的心理活动规律和心理特点作为重要依据,违背学习者心理活动规律和特点的做法,势必导致教育和学习的失败。
2、人与动物心理的区别是看其能否形成条件反射。
答:错。
人和动物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以形成条件反射。
因此,能否形成条件反射不是区别人与动物心理差异的标准。
3、心理是脑的机能,只要有健全的脑,人就能产生心理活动。
答:错。
我们说心理是脑的机能,并不意味着脑本身能单独自发地产生心理活动。
人脑只是反映外界事物的物质器官,它提供了人的心理产生的可能性,而要把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必须依靠外界客观现实。
没有客观现实的作用,即使有健全的大脑,也不可能产生心理。
4、第二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条件反射。
答:错。
动物只有第一信号系统,没有第二信号系统,只有人类才能形成第二信号系统。
5、在生理机制正常的情况下,只要有刺激的存在,人们就能产生感觉。
答:错误。
并不是所有的刺激物对感官的刺激都能引起感觉,刺激物的刺激至少要达到一定的量或强度,才能引起人们的感觉。
6、由于记忆表象具有直观性和概括性的特点,因此也使记忆成为由感知过渡到思维的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
答:正确。
7、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容量有限,长时记忆容量无限。
答:错。
瞬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容量很大,而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只有7+2个组块。
8、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无限的。
答:错。
短时记忆容量是有限的,只有7+2个组块。
9.信息从瞬时记忆进入短时记忆的关键是复述。
答:错。
只有当被登记了的信息受到特别注意,才能从瞬时记忆进入短时记忆,否则就会很快消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记忆材料的中间部分容易遗忘,是因为它受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双重干扰。
答:正确。
13、超额学习越多,记忆效果越好。
答:错。研究表明,学习程度为150%时,记忆效果最好。但超过150%,效果并不会随之再有显著的增长。因此,适度的超额学习对记忆的保持是有效的,但又要防止大量的超额学习造成的副作用。
9.信息从瞬时记忆进入短时记忆的关键是复述。
答:错。只有当被登记了的信息受到特别注意,才能从瞬时记忆进入短时记忆,否则就会很快消失。
10、信息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的关键是注意。
答:错。信息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的关键是复述,而不是注意。
11、机械识记,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死记硬背,教学中不能让学生使这种识记方法。
2、人与动物心理的区别是看其能否形成条件反射。
答:错。人和动物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以形成条件反射。因此,能否形成条件反射不是区别人与动物心理差异的标准。
3、心理是脑的机能,只要有健全的脑,人就能产生心理活动。
答:错。我们说心理是脑的机能,并不意味着脑本身能单独自发地产生心理活动。人脑只是反映外界事物的物质器官,它提供了人的心理产生的可能性,而要把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必须依靠外界客观现实。没有客观现实的作用,即使有健全的大脑,也不可能产生心理。
《心理学》辨析题试题库
判断说明题(先判断对错,再说明理由):
1、有人认为:学了心理学未必能当一个好教师,不学心理学也照样可以当好老师。
答:这种说法不正确。心理学的学习不是做一个好教师的唯一条件,但却是必要的条件。在教育实践领域,心理学的知识显然十分重要。对人的教育和培养,不论是内容的确定、任务的分配、顺序的安排、方法的选择,还是效果的巩固和检验等,都要以学习者的心理活动规律和心理特点作为重要依据,违背学习者心理活动规律和特点的做法,势必导致教育和学习的失败。
答:错。学习中是不能仅靠无意注意,因为无意注意缺乏计划性和目的性,而且不能持久和稳定。但也不能全凭有意注意,因为有意注意必须付出很大的意志努力,消耗巨大能量,容易使人疲劳,从而分散注意。因此,教学中要善于转换两种注意,使两种注意有节奏地轮换,才能将注意持久地保持在学习上。
19、注意的转移就是指注意的分散,是注意的分心现象。
答:错误。虽然意志具有自觉的、有目的的主观能动作用,但人的意志同时也具有社会制约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因此,意志既是自由的又是不自由的。
26、天才就是天生之才。
答:错。天才通常是指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各种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和最完善的结合,并能创造性地完成相应的活动。天才并不是指天生之才,任何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特别是个人的实践锻炼和主观努力。
21、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答:对。
22、只有知之深,才有爱之切。
答:对。
23、焦虑情绪对学习只有干扰和阻碍作用。
答:错。高度的焦虑会干扰、阻碍学习活动,但焦虑不足也会使人不够兴奋、缺乏注意,从而影响学习。因此,一定程度的焦虑对学习的正常进行是必要的。
16、无意注意是不受意识控制的。
答:对。
17、无意注意就是没有意义的注意。
答:错。虽然无意注意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注意,但它能使人及时获得外界的信息,保持人对外部环境的警觉。它对人的生存意义重大,并不是没有意义的。
18、由于无意注意缺乏目的性,因此学习中不能依靠无意注意,只能依靠有意注意。
6、由于记忆表象具有直观性和概括性的特点,因此也使记忆成为由感知过渡到思维的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
答:正确。
7、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容量有限,长时记忆容量无限。
答:错。瞬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容量很大,而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只有7+2个组块。
8、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无限的。
答:错。短时记忆容量是有限的,只有7+2个组块。
27、学习成绩越好,说明学生能力越强。
答:错。学习成绩好只是代表一个人掌握的知识较多,知识的多少可以说明一个人对自然、社会的了解程度,但不能代表他能力的强弱。因为,知识水平与能力水平是不能等同起来的。
28、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明气质的稳定性是不可以改变的。
答:错。“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明气质的先天性决定了它是人的个性中最为稳定的特性。但是,气质的稳定性并不是不可改变的,在教育和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个性特征,都会对气质的改造产生一定的影响。
24、焦虑水平低,学习效果好;焦虑水平高,学习效果差。
答:焦虑对学习的影响是比较复杂的,因不同的个体、不同的情景而有所区别。一般来说,焦虑程度与学习效率之间是呈“倒U曲线”的关系,即焦虑程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学习效率,而中等程度的焦虑才能导致最高的学习效率。
25、意志在人的意识中具有自觉的、有目的的主观能动作用,所以人的意志是绝对自由的。
14、定势对问题的解决只有消极作用,没有促进作用。
答:错。定势是人们解决问题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虽然有时会使问题解决的思维变得呆板,具有消极作用,但有时也可以促进问题的解决。
15、想象可以创造出现实中尚未存在或不可能存在的新形象,因此它是超现实的。
答:想象虽然可以创造出现实中尚未存在或不可能存在的新形象,但它是在人脑中储存的表象中改造加工的结果。无论想象如何新颖,其内容依然来源于客观现实。因此,想象不可能是超现实的。
4、第二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条件反射。
答:错。动物只有第一信号系统,没有第二信号系统,只有人类才能形成第二信号系统。
5、在生理机制正常的情况下,只要有刺激的存在,人们就能产生感觉。
答:错误。并不是所有的刺激物对感官的刺激都能引起感觉,刺激物的刺激至少要达到一定的量或强度,才能引起人们的感觉。
《心理学》辨析题试题库.DOC
答:错。注意的转移跟注意的分散不同,前者是在新的需求下,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向另一个对象,使一种活动合理地被另一种活动所代替,这是注意的优良品质;而后者则是无意识地、被动地离开了当前应该注意的对象,这是注意的不良品质。
20、情感是人的主观态度和体验,它不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答:错误。虽然情感是人的主观态度和体验,但它仍然来源于客观现实,是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人的需要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