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清朝的科举制度
清朝的科举制度清朝(1644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
在清朝的统治下,科举制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科举制度是一种用于选拔官员的制度,它通过考试选拔出人才,使他们可以在政府中担任职位。
本文将详细介绍清朝的科举制度,包括其历史背景、考试流程以及影响。
一、科举制度的历史背景清朝的科举制度源自唐代,经过宋代、元代的发展演变,最终在明朝得到完善。
随着明朝的灭亡,清朝在其统治初期也参考了明朝的科举制度,并加以改革。
清朝科举制度的目的是为了选拔有才能的人才,提高政府的管理效能。
与明朝的科举制度相比,清朝的科举制度在考试内容和考试范围上进行了一些调整。
二、科举考试的流程清朝的科举考试分为三个层次: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每三年进行一次,会试和殿试则是每年进行一次。
1. 乡试:乡试是科举考试的第一层次,考试地点设在各地的州县。
报名参加乡试的考生要通过一系列的资格审核后方能参加考试。
乡试的考试科目包括经义、史书、诗文等,主要测试考生的基础知识水平。
乡试合格的考生可以晋级参加会试。
2. 会试:会试是乡试合格考生进入的第二层次,考试地点设在省会城市。
会试主要考察考生的文采和论述能力,一般考试内容包括文章题目的命题作文和诗词创作等。
会试合格后,考生可以晋级参加殿试。
3. 殿试:殿试是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层次,考试地点设在皇宫内的文庙殿。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察内容包括经义、政策、实务等,主要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和才能。
殿试合格的考生将被评为状元、榜眼、探花等不同级别的进士,并有机会进入国家官僚体系。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清朝的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选拔人才:科举制度的推行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通过考试进入官僚体系,这打破了封建社会中世袭贵族的传统,促进了社会流动性,并为国家提供了大批的人才。
2. 稳定政权: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优秀的官员,使得政府的管理效能得到提高,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统一。
科举制度的发展与演变研究
科举制度的发展与演变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代表着中国古代对于思想、知识和能力的重视,也成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标志。
本文主要探讨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的演变和发展。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科举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
唐朝开始试行进士科举制度,以选拔贡生为主。
初期,贡生是通过九品中正制的考试来选拔的。
当时科举制度仅是皇族、地方豪族等有举荐资格的人可以参加。
随着时间的发展,科举制度逐渐完善。
到了宋代,科举制度已经成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制度和文化体系,考试的科目也不再局限于文学,还包括了数学、法律、政治等领域。
而考试的形式也已经变成了分为殿试和院试的形式。
二、科举制度的演变在明清两代,科举制度经历了一些较大的变革。
明朝时,科举制度被用作促进社会和谐和统治稳定的手段。
在明代,科举制度落实了乡试、会试、殿试的全套体系,让更多的人能够参加考试,从而获得参政和高官升迁的机会。
此时的科举考试,依然规定在士人当中选择优秀人才,但是成功通过科举考试,能够获得的特权,已经不再局限于个人成功,还可以和家族财富、地位、名誉甚至家族关系等方面相联系。
清朝初年时,继承了明朝的科举制度。
但是到了康熙年间,主张变法的内阁大学士耿精忠等人提出了废除科举制度的主张。
此时,科举制度已经受到了一些挑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在社会竞争、学术评价和文化认同等方面的缺陷。
然而拥护科举制度的人却非常强大,为保卫科举制度而进行的争论,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
三、科举制度的衰落和影响到了20世纪初,科举制度在中国正式废除。
多年来的权力腐败,考试作弊和制度自身的问题,已经使科举制度成为不再被人们所尊重和崇拜的一个制度。
尽管如此,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和影响,依然深远。
首先,科举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在科举制度的影响下,文化教育成为了中国主要的社会文化,而科举制度所强调的文艺精神和道德准则,也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伦理和道德提供了基础。
科举制度的利弊论文
科举制度的利弊论文科举制度是指朝廷允许普通人士和官员自愿向官府报名,然后经过分科考试,依照成绩从中选取人才和授给官职的一种制度。
科举制度是唐朝开始正式实行的,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一直紧紧伴随着中华文明史,结束于清朝光绪二十七年最后一科进士考试。
科举制度的积极影响从制度最初创立的初衷来看,科举制度是为了选拔官员而设立的。
科举制度以考试为选拔人才的基础,颇有些考试面前人人平等的味道,且为了防止考官偏见以及受托、作弊等,各朝又有复试、誊录、糊名、磨堪等规定,以确保选官不受干扰。
这样的一种选官模式,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任用官员的主观作用,体现出了任人唯才、唯贤,淡化了世族、门第的影响。
形式上给几乎每一个人提供了可以进入仕途的均等机会,而且确实使大批中小地主及知识分子进入到封建国家统治机构中来,为封建统治阶级拓宽了政治基矗科举选官制度与封建社会其他选官制度相比,要进步得多,合理得多。
正因为如此,唐太宗看到当时人人参加科举考试的盛况时,不禁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科举作为社会上入仕为官的唯一重要途径,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人们的求知欲望。
从制度本身上来说,科举制度创立早期考查的范围相当广阔。
想要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拥有渊博的知识是必须的。
科举制度对及第者的优待和给予的荣誉是打动上千上万个读书人乃至社会上人们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无数个漫漫长夜中,学子们为了追寻自己中举的梦想而“头悬梁,锥刺骨”。
同时也有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些描写读书人读书时写照的传世诗句。
科举的积极作用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体现在文化方面。
首先科举制度使得中国的文化精华得到传承,这一点不难理解。
作为考试内容,读书人最重要的就是学习知识,而在当时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古代文化知识。
一个书生没有饱读文化思想的精华所在何谈治国之道。
这样一来,中国文化就延绵不绝的传承下去。
其次,科举也不断发展和丰富着中国文化,如果没有科举制度也就没有,中国古代的灿烂的文化。
清代科举时风对书法的影响
清代科举时风对书法的影响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科举制度也是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举考试在清代十分严格,考生们必须通过残酷的选拔才能获得官职,而这种时风对书法艺术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代科举时风对书法的影响体现在书法成为官员必备的基本技能。
在科举考试中,除了文学作品的考核外,书法也是一个重要的选拔标准。
官员们必须具备一定水平的书法技能才能在考试中脱颖而出。
清代科举时风促进了书法艺术的普及和发展,使更多的人开始学习和研究书法。
清代科举时风对书法的影响还体现在书法作品的风格和形式上。
清代是中国书法发展的重要时期,各种书体和书法风格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大量的发展和创新。
科举考试对书法的要求也主要集中在楷书和行书两种书体上,这就使得这两种书体在清代得到了更深入的研究和推广。
清代科举时风还对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扬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科举考试中,优秀的书法作品可以为考生加分,甚至可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很多优秀的书法家通过科举考试获得了官职,从而为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扬做出了重要贡献。
清代科举时风对书法的影响可以说是多方面的。
它既促进了书法的普及和发展,又推动了书法的风格和形式的创新和发展,并且为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扬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清代科举时风对书法艺术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为中国书法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第二篇示例:清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影响深远。
科举考试作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对清代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清代时期,科举对书法艺术的发展和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科举时风对书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科举考试培养了清代士人的文化素养,提升了他们的书法水平。
科举考试是清代社会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需要精通诗词、文章等文学知识,同时还需要有一定的书法水平。
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很多士人都会努力学习书法,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科举制的废除
一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便成为官方的意识形态,成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精神支柱。魏晋以前儒学与皇权的结合还是比较松散的,而隋唐时出现的科举制度,将以纲常名教为核心的儒学与国家的铨选制度即科举制度揉合在一起,尤其是明清时八股文的出现使得程朱理学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和标准答案。这不仅进一步强化了儒学的官学地位,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与其精神支柱--儒学之间的进一步结合找到了一种有效的机制,从而在制度上解决了政治中心与意识形态的一体化问题。早在元代的李世弼便道出其精微所在:“科举……岂徒篆刻雕虫而已哉,固将率性修道,以人文化成天下,上则安富尊荣,下则孝悌忠信,而建万世之长策。……国家所以藉重古道者,以六经载道,所以重科举也。后世所以重科举,以维持六经,能传帝王之道也。”2这样,科举制度将儒家思想规范化与制度化并使
文化是一个由知识、思想、观念、信仰、习俗等组成的意识形态系统。传统乡村文化作为乡村社会心理的积淀时刻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由于科举制度的发展与成熟,中国乡村社会沉积了大批士人,他们既承担着维系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任务,又承担着维持乡村文化生态平衡的功能。科举制度的废除对乡村文化产生重大影响,扼要而言:
科举制(用)
科举制与中国传统文化一、科举的兴衰1.科举制定义: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参加人才选拔考试的制度,也是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二字就其本义而言是分别科目、举送人才之意)。
2.科举制以前的选官制:原始社会-禅让制,西周-世袭制,春秋战国-客卿制,汉朝 -察举制,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隋唐至清末- 科举制3.科举制的产生、发展和衰亡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
隋文帝改革选官制度隋文帝最早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并于开皇十八年设立“志行修谨”(有德)和“清平干济”(有才)两科,以选拔人才这就是科举制的源头。
唐太宗重视科举,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他即位后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武则天首创殿试同时还开创了武举制度。
唐玄宗科举促进唐诗的发展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考试内容。
由于,皇帝的提倡,唐朝的诗歌得以迅速发展,并成为唐朝最主要的文学形式。
唐代科举(形成,初具规模)同以前的选官制度比较,科举制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一,“投牒自应”,读书人不论其出身、地位、财产如何,均可自行报名参加考试,不必由官吏举荐;二,考试定期举行,不必等候皇帝下达诏令;三,严格考试,录取与否完全决定于考场文章的优劣。
唐代的考试方式主要分作两类:一是常科,二是制科。
进士科唐初考试为“时务策”五条,后形成了杂文、贴经、策问三场考试制杂文泛指诗、赋、箴、铭、表、赞之类,完全是测试考生的文学才华。
到玄宗时杂文便明确定为诗、赋各一首,且在三场考试中最为重要,因此唐人谓进士科为“词科”,后世亦谓唐“以诗赋取士”。
考试唐代科举考试分为两级,州或府试,然后省试,试于尚书省。
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考,后由礼部侍郎主考——礼部试。
考试合格被录取称为“及第”、“登第”、“登科”,考不上叫“落第”。
宋代科举制度对社会变迁的影响
宋代科举制度对社会变迁的影响宋代科举制度对社会变迁的影响无疑是深远而长久的。
宋代科举制度的实行为中国历史上的科技、文化、教育、政治等方面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社会结构、文化传承、政治权力等方面入手,探讨科举制度对宋代社会变迁的影响。
首先,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的社会结构。
在唐代以前,文人士大夫地位并不突出,领导阶层多以武将和官僚为主。
而宋代科举制度的实行,使得文人士大夫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晋升为官僚,从而崭露头角,社会地位提升。
这也导致了文人士大夫成为学术、文化、教育等领域的重要力量。
科举制度的推行使得社会上诞生了大批知识分子,为社会的稳定和治理带来了长期的影响。
其次,科举制度对文化传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科举制度要求考生通过对经典诗文的学习和研究,从而培养出一批批精通文学艺术的人才。
这些人才不仅在文化艺术上有所造诣,而且在管理、组织、规划等方面也具备了一定的能力。
科举制度所培养的人才,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为当时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科举制度也使得宋代的科技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为中国古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科举制度还对政治权力分配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宋代科举制度的实行,使得官位的晋升不再完全依赖于出身,而是通过能力的选拔。
这使得政治权力的分配更加公平和透明,减少了一部分的腐败。
另外,科举制度中的士子都必须经过中央和地方的考试,从而增强了中央政府对各地政权的控制能力。
这也为宋代中央集权的实现提供了一定的制度基础。
科举制度的实行还使得社会上不同阶层的人有了进步的机会,从而减少了社会的不满和不稳定因素。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影响。
首先,科举制度强调文学才能,导致其他领域的人才被忽视,限制了政治科技等方面的发展。
其次,科举制度导致了以科举考试为中心的教育制度,使得学校教育和私塾教育过度关注应试技巧,忽视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此外,科举制度还造成了社会上的贪污腐败问题,由于士人们需要花费大量金钱来“买官”,导致了一些不法行为的出现。
科举制度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积极影响评述
[2] [1]
了对于教育的基本态度,民间向学风气逐渐浓郁 . 明末清初著名理学家张履祥, 世居清风乡炉镇杨园 村, 9 岁丧父,其母沈孺人教导他说: "孔孟亦两家 无父儿, 只因有志, 便做到圣贤 . " 在母亲的教诲下, 他自勉自爱 ,刻苦攻读, 15 岁 应童子试后成 为秀 才. 明代延平不仅地方精英广建书院, 一般士民亦 始终 " 以儒为上, 五步一塾, 十步一庠, 朝诵暮弦, 洋
[10 ] 之盛,必称七闽 " 等 .朱熹曾慨然叹曰: " 天旋地 [ 11 ] 转, 闽浙反居天下之中 ." 其原因之一, 就是一批
长期以来, 科举制度多被认为是统治者禁锢 人民思想的工具, 对其认识大多从批判角度着眼 , 但仍要尊重其历史地位, 珍惜其历史功绩, 尤其是 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文化建构与传播方 面的促进作用 . 一, 推行教育向下普及, 提高底层民众文化水平 科举制度与教育的普及以及发达程度密切相 关. 由于科举取士主要依凭考试成绩, 这就促使众多 考生非常在意举业的成就, 将 " 读书 - 科举 - 入仕 富贵 " 作为自己人生发展的 " 路线图 " . 由此在着意 于向上流动的中下阶层群体中形成一种自觉求学 , 寒窗苦读的风气, 从而推动多种教育形式的出现, 教 育办学规模的扩大和读书人口数量的发展, 并进而 带动了底层民众的文化水平之提升 . (一 ) 民众积极向学, 教育人口大幅增长 孔子倡导的 " 学而优则仕" 思想在科举制度的支 持下, 获得了强力推广, 由于帝王 "以利禄劝儒术" 的 用心与百姓 " 以儒术徇利禄" 的愿望相契合一致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及其现实意义-精选文档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及其现实意义-精选文档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及其现实意义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读书人士所必须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也是历代封建王朝领导者独有的选拔官吏的考试机制。
因为在考试过程中又选用了分科取士的方式,因此通常被人们称作为“科举制”。
从隋朝开始盛行这项机制,一直到清朝光绪二十七年的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共历经了一千三百余年。
从清朝末期,人们对这项科举考试有着不同的观念与理解,多数人对其依旧持否定观念,一度将其视为一个“贬义”的词语,认为坑害了不少文人学士。
如今,我们需要对这项传承了千年的科举制度的利弊进行深入分析,笔者认为这项科举制度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发挥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不仅如此,即使对现代教育和高考制度也有重大影响。
一、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表现1.文化方面科举考试制度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且传承下来,为了保证考试的效率,文人学士最为注重的是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假如一个读书人没有深厚的文化功底,那么该如何去谈治国之道。
所以秉承着这样的思想观念,我国传统文化也就不断延续下去。
其次,科举考试制度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地丰富了传统文化内涵,假如没有科举考试制度,也就没有我国古代璀璨的文化体系,例如,诗、词、歌、赋的繁荣发展与传承,唐代小说的兴盛与延续,所以说,科举考试制度对我国文化体系的延续与传承有着难以形容的意义。
再次,历朝领导者都要通过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据史料记载,在一千三百年间,通过参加科举考试的进士超过了十万余人,而举人、秀才人数更是以百万人计。
我们说这些人群中并不全是有识之士,但是能够通过严格的科举考试,多数也称得上是学富五车了。
尤其是宋朝到清朝的名臣将相中,通过科举考试出身的进士人数占据了大多数。
并且在明朝英宗之后的内阁惯例更称得上是“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可以说要想去朝廷中效忠国家,就必须要通过科举制度。
曾经在明朝时期,利玛窦来到了中国,看到所有管理国家的大臣皆为科举制度所选拔出来的。
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客观地说,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的确有其巨大的负面效应,但是从历史上看,它也确实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在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官吏选拔制度,尤其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不仅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
中国古代科举制是一种通过公开考试选拔官员的政治制度,是中国古代人事选拔制度发展过程中最成熟、最进步的一个阶段,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官考试制度。
拥有1300多年的历史,作为一种曾影响中国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政治制度,科举制度尽管废除已近百年,但它对加强当时的中央集权统治、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社会繁荣以及缓解社会矛盾等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至今仍具有深刻的意义Q一、积极影响(一)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
实行科举制度一方面把分散的人事选拔全完全回收中央,另一方面又使政权的社会基础更为扩大,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
使中国封建社会大一统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增强了维护国家统一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更有利于传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发氐(二)为封建国家行政机器注入了新的活力,提高了管理效能。
自隋唐以来,历代有作为的将相辅臣几乎都是科举出身的“学而优则仕”者,如范仲淹、王安石、林则徐等等。
在这些人才中,大多都意气风发,有的伟大抱负。
由此可以看到,科举考试制度为国家选拔了一批又一批较有才能的人士,为封建统治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封建管理阶层的新陈代亂(三)弥补了人才选拔制度的不足,改善了封建社会的吏治状况。
科举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人事选拔方式上的不足,打破了官僚贵族世家对选官的垄断,通过实行公开报名、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在较大的社会范围中开辟了一条入仕途径。
通过科举考试制度,圭寸建国家官吏队伍中知识分子的比例大大提高,他们中许多人能以封建礼教约束自己,敢于抵制官场腐败现象,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吏治状况的改善。
中国传统文化之科举制-精选文档
三、科举制对中国的影响
(三)科举制与中国人的教育观
1889年春天的北京《邸报》报道,福州的考场中 有几位考生超过80岁,两位超过90岁,有的人中秀才 已经60年!安徽省90岁以上考生有18位,80岁以上考 生有35位。报道还说河南的13位80岁以上考生和1位 90岁考生。 ——“通过为期九天的严格考试,文章精炼,并没有表 现出暮年的痕迹”。 ——“还有哪一个国家会有这种奇观呢?” ——摘自《中国人的性格》
“主司取与,皆以一场之善,登其科目,不尽其 才。陟先责旧文,仍令举人自通所工诗笔,先试一 日,知其所长,然后依常式考核,片善无遗,美声 盈路。” ——韦陟
“长安米贵,居之大不易!”
“道得个语,居即易矣!”
白居易
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眉问夫婿: 画眉深巧入时无?
三、科举制对中国的影响
(五)科举制与中国人的婚姻恋爱观
三、科举制对中国的影响
(五)科举制与中国人的婚姻恋爱观
离思(其四)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
元 稹
“却忆金明池上路,红裙争看绿衣郎。” ——王安石 “良人的的有奇才,何事年年被放 回?如今妾面羞君面,君若来时近夜 来。”
对明代以后科技落后于西方也不能简单归 因于科举。中国科技在明代以后落后于西方的 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侧重宏观而相对忽视微观, 擅长辩证而相对拙于实证。 。
四、有关科举制的评价
(三)驳“考试作弊说明科举制黑暗。” 作弊是人的问题,而不是制度本身的问题。 在传统中国社会,宗法关系强大,人际关系 复杂,无论采取何种取士制度,都可能出现舞 弊情况,相对而言,科举考试是最为刚性的选 材制度。
关于科举制的历史论述题
关于科举制的历史论述题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
它起源于隋朝,兴盛于唐朝,一直延续到清朝废科举制度。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重要的社会制度之一。
它的产生是为了选拔人才,确保政府能够得到具备儒家经典教育背景的官僚。
科举制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考试内容主要涉及儒家经典和文史知识。
考取进士称为“及第”,进士分为三甲,第一甲榜眼、第二甲探花、第三甲状元,从而可以担任各级官职。
科举制的实施使得社会地位低下的人也有机会通过考试来进入仕途,提供了一种社会流动的渠道。
然而,科举制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科举制造成了人才过于注重文学修养,而忽视实践经验。
官员普遍缺乏实际执政能力,导致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其次,科举制造成了人才选拔过于注重记忆和应试技巧,而忽略了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科举出身的官员在政府内部的决策过程中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
此外,科举制也容易导致腐败和贿赂现象的产生,有些考生通过行贿等手段来获取高分以进入仕途。
尽管科举制存在一些问题,但它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科举制的实施使得社会流动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有助于降低地方权贵的垄断力量。
科举制也培养了大批重视儒家价值观念的官员,使得孔子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此外,科举制也间接推动了中国的文化发展,促进了儒家经典的传播和研究。
总的来说,科举制在中国古代历史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尽管有一些问题和弊端,但它成为了推动社会流动性和文化发展的一种制度。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逐渐暴露出的问题也逐渐显现,最终在清朝被废除。
科举制度的影响有哪些
科举制度的影响有哪些科举制度由隋代创立,完备兴盛于唐朝,衰落于明、清,是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一种取士制度。
以下是为你整理的科举制度的影响,希望能帮助你了解。
虽然在封建社会后期,倡导废除科举制度的呼声十分高涨,但毕竟在历史上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那么科举制的影响有那些呢?科举制的影响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下面就来具体看一看。
科举制的积极影响:科举制是按照考生通过考试形式取得的成绩,然后给予相对应的官位,它有着公平公正的特点,考生没有年龄,地位,家族等条件限制,只要有才,即使是寒门子弟也可以参加,因此科举制的推广使得全国笼罩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下。
通过科举制,选拔了许多出身低微的知识分子,从低层中选拔出来的人才,会更多的为平民百姓考虑,真正做到了父母官的责任义务,使得政治更加清明廉洁,百姓安居乐业。
而且为已有的官吏注入了新鲜血液与活力。
选拔的人才都是通过苦读科考而来,秉承儒家教义,因此都具备了较高的素质。
浓厚的学习氛围促进了古代文学的发展。
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每个朝代都有各自巅峰的文学种类,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
科举制的消极影响:因为每个朝代的特点不同,科举制有了不同发展。
明清八股取仕,以框架的形式禁锢考生的思想,统治阶级借此来控制考生。
八股取仕使得中国古代教育进入了死胡同,又阻碍了近现代教育的发展。
科举考试内容严重脱离实际,迂腐荒唐的思想慢慢侵蚀着国人的头脑。
不鼓励国人创新,不能培养创新型人才,科学技术得不到更新,这也间接的导致中国近代自然科学的落后。
科举制度的后期是以消极影响为主,但不可否认它造就了许多流传千古的人物,如唐宋八大家之韩愈,楷书四大家之柳公权,民族英雄文天祥等等,它的积极影响还是需要认同的。
科举制度的等级在我国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非常多的政治选拔制度,其中人们知道最多的也会是为后世留下最深刻影响的还要说是科举制度了,要问科举制度分哪几个等级,想要考取功名的人怎样才能达到他们的目的其实这个问题很难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回答。
科举制废除的影响及反思
科举在中国影响深远,具有维持封建社会统治、选拔人才、促进教育、繁荣文化、保持社会流动等功能,也有内容僵化、阻碍自然科学发展等弊端。
作为封建社会的选官制度,它不适应近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然而缺乏理性地直接废除科举,对中国社会产生了较大的负面作用,乡村教育停滞、城乡差距扩大、选官制度缺失等问题令人们重新审视科举制的作用。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项影响深远的制度,“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承负着整合传统社会生活,并维系社会内部的文化生态平衡功能。
它对传统中国的政治、文化、思想、教育、经济与社会生活的运行均起到枢纽与调节作用”,西方仿效科举制度而实施的文官制度,可见科举制影响的深远。
1905年,清政府下诏废除科举制度,对中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时过百年之后,学术界对此事做历史性的反思,依然缺乏最终的结论,颇具争议。
厦门大学刘海峰教授提出“为科举平反”,部分学者如龚友德则反对平反。
本文试就科举制度废除前后的一些事件予以讨论和反思,敬请批评。
一科举制的功用及弊端科举制度发端于隋朝,兴起于唐朝,在历史上曾经起到过积极作用。
概括而言有以下几方面:第一,科举制具有人才遴选功能,打破了世卿世禄制和察举制。
唐朝以前,选拔官员主要依靠世卿世禄制或察举制,前者的选拔标准是血缘关系,后者则靠德行和才学,但更关键的在于得到权贵的赏识和举荐。
大批寒门子弟通过科举进入官府,形成与门阀势力相抗衡的力量,他们打破了士族的政权垄断,在一定程度上为封建政权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缓和了社会矛盾,减轻了吏治腐败。
这些官员有学识,是当时的国家精英。
这些人才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过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
第二,科举制度促进中国封建社会的“大一统”。
科举制的实施,把官吏选用大权集中于中央,加强了全国政权的统一和集中,加强了君主的中央集权;由于科举考试的存在,全国想要做官的人都全力适应皇帝制定的标准,从而能够加强思想的统一,例如,明太祖读《孟子》后,大发脾气,把孟子赶出孔庙,后来虽然同意恢复孟子在孔庙中的神位,但仍命令儒臣检删《孟子》。
古代科举制度对中国文化教育发展的
古代科举制度对中国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1)科举制培育与维系了中国传统文化。
科举制将儒家思想全面推进到社会各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造就了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
(2)科举制也制约和局限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科举制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作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科举制极端维护了专制王权。
在专制王权的高压下,科举制蜕变为扼杀人才的工具。
一、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造就了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中国古代向来重视教育,重视历史文化知识与语言文学的艺术性。
在科举制度下,考试是选官的基本途径,考试的内容是儒家经籍与诗赋文章,普通人士只有通过寒窗苦读,才能实现跻身于社会上层的愿望,因此与科举考试相衔接的学校教育在古代被看做是科举人才的预备场所。
“学而优则仕”的古训在唐宋之后的科举选官制度中得到真正体现,因而也就造成了中国人重视教育、勤奋读书的传统品质。
唐朝科举考试中最重视的是进士科,进士科主要试诗文,在诗赋取士的利益驱动下,唐人创作热情高涨,诗唐的形成确实与科举制度有相当的关系。
而在宋朝,科举考试由重诗赋转向重经义、策、论,以古体散文写成的策论成为科举考试决定性成绩。
散文大家欧阳修就曾通过科举考试发现和提拔了一批才情横溢的古文作家,古文创作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自唐代中期开始的古文运动,至此取得了胜利。
唐宋时期是科举制成熟时期,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蓬勃发展的时期,中唐时,随着科举的扩大,柳宗元、白居易、刘禹锡、韩愈、刘晏等大批才学之士涌入仕途。
宋代时更加推重科举制度,士子的地位和待遇空前提高,出现了欧阳修、王安石、范仲淹、苏轼、司马光、黄庭坚、程颐、沈括等第一流的文化科技人才,他们都是进士出身,从上面可知,科举制对唐宋文化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二、科举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制约和局限科举制在中国古代曾经是个公平合理和积极有效的选官制度,它在维系民族传统文化,保证中国统一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历史作用。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背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指以科举方式选拔官才。
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封建统治需要选拔官才有关。
随着封建制度逐渐形成,政治权力由王公贵族转移到中央王朝,大量人才的选拔成为了非常重要的问题。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长达1300多年的时间,是中国古代特有的选拔人才的方式。
演变最早的考试是秦朝的三府九卿考试,但是这种考试只面向官阶较高的人。
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汉代更进一步发展了科举制度。
唐代开始实行进士科和明经科考试,宋代正式产生了三元及第、二元及第等。
元代具备全国性的基层官员选拔制度,明清两代基本维持了科举制度的现状。
清朝末期,科举制度开始衰落,新一代知识分子的兴起导致了制度的逐渐淡化。
1914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
制度科举制度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个阶段。
制度的目的是选拔有才能、德行好的人才担任官员。
乡试是对于公民普遍征召,由县胥吏出具户口名簿,由主持乡宴和保甲长把名簿提交给主管县评卷。
成绩达到县定分数线的,就可以参加会试。
会试在省城举行,相当于是一个初试的过程。
会试成绩优秀的考生可以进入殿试阶段,进入殿试的考生又被称为“殿试贡士”,是科举制度中最成功的一部分。
科举制度的考试主要由写文、策问、论理、作诗等形式组成,以考察思想才干、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为主要评判标准。
但是科举制度的实行也受到了批评,认为科举制度重视死记硬背、忽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得选拔的官员缺乏独立性。
影响科举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存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科举制度无疑是中国墨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中国古代学问建立在很高的级别上。
例如,文人的地位一度比官员更高。
其次,科举制度士人文化也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充斥着大量的书法、绘画、诗词、文章等文化成果。
最后,科举制度也带给了全国范围内更加精英化的人才选拔方式,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性和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结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不可忽视,既是中国传统文化千百年的精华所在,同时也是中国古代逐步形成的选拔官才的基本方式。
浅谈中国科举制度的特征和影响
浅谈中国科举制度的特征和影响[摘要] 我国的科举制度创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而延续至元、明、清,前后经历了1300年之久。
科举制度废除100年以来,一直被认为是统治者禁锢人民思想的工具,这样的说法固然有其合理之处,但不可否认它在中国历史上起过重大的作用,甚至对世界的考试制度有过一定的影响,本文试图从历史的角度,立足于科举制度本身,对其特征及其正负两方面对于社会的影响来进行探讨。
[关键词] 科举制度特征影响从历史上看,科举制度从产生到衰落,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第一,从文化渊源上看,科举制度无疑是儒家所崇尚的,“大一统”观念与精英治国思想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演化的产物,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第二,从选才方式与选才原则上看,科举制度以考试为核心,分科设目,面向社会,公开考试,从某种意义上是公平竞争。
择优录取,某种意义上具有现代大规模教育考试的特征。
第三,就其发展轨迹与功能变迁而言,科举制度经历了创立、发展、鼎盛与衰亡的历史进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
由于受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以及大规模教育考试发展内在机制的制约,科举制度逐渐为国家选举良才的途径蜕变为人才成长的桎梏。
总的来说,科举制度从创立、发展、鼎盛到走向衰亡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也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其千秋功过和演变规律,引起了后人们的众多的议论。
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一文中就有“科举制度发展到范进、孔乙己的时代确已弊多利少,然而这种历史的蜕变也是非常深刻的,蜕变何以发生?有无避免的可能?一切修补的努力是怎么失败的?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全世界所有的人都知道中国有四大发明,有人则把中国的科举制度当成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这也充分说明了中国的科举制度的广泛影响。
当然任何制度都会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科举制度也不例外。
下面简要论述其正负面的影响:第一,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方法日趋完善。
我国科举考试初期的分科分类选拔人才的考试的标准与方法经长期的发展,汲取了前世诸多选拔人才的经验和教训,从而更用利于封建统治者选拔各类人才,遏制了高门大族对选举的垄断,而使一些出身寒门的庶族地主可以沿着这个阶梯取得参预政权的机会,也使真正的一些有才能的人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从而实现自己的抱负。
科举制度产生的条件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011-2012年第一学期《中国文化史》科目考查卷科举制产生的原因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第一,科举制产生的原因。
1、全国性的统一局面为其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政治环境。
自东汉以来,中国曾长期处于军阀混战、豪强割据的分裂状态之中。
这一状态的主要特征就是战争频繁,权力不断转移,王朝不断更替,社会经济凋弊,人人朝不虑夕,加之人口不断迁徙流亡,因此,这一混乱的历史时期无论从分裂的地理环境、政治环境,还是从衰败的经济条件以及人人自危的社会心理来看,都不可能为象科举制度这样广揽人才的制度创造机会和条件。
而隋以后的各个封建王朝之间虽然也有王朝间的更替,也有较大的动乱,但每一王朝都有较长的较稳定的统治时期,这为科举制度的确立提供了必要的政治环境,因而才使得科举选官自隋之后成为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2、中国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结构的变化为其产生及确立奠定了必要的阶级基础,均田制在隋唐得以推行。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长期混乱和动荡从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大大地削弱了世族大地主的实力,中小地主的地位逐渐上升,开始与世族大地主在政治上并驾齐驱,并逐渐占据了优势。
这一优势表现在选官制度上,就是以推荐为主的选举官吏制度逐渐被以考试获取官职的科举选官制度所代替。
因为后者与前者相比,更多强调的是一个人的能力,而不是其出身、门第。
3,中国封建社会各项制度的发展完善使得科举制度应运而生。
自春秋以来,中国封建社会逐步摆脱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种种影响,至隋唐时期进入成熟时期。
其标志是:统治阶级的队伍日渐扩大;政治机构不断扩充,分工越来越细;赋税制度逐渐整齐划一;各项必要的政治制度相继建立,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封建统治体系。
科举选官制度正是在这样一个时期,为满足封建统治对各种官吏的需要,为适应中小地主阶级政治地位不断上升的趋势而逐步确立起来的。
4、物质上的原因的条件。
书写,印刷等物质条件大有进步,有利于考试的实施;道路交通的的完善使得许多的举人能够及时的赶赴考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第二个问题,广义的科举是从汉代就开始,不是严格意义的科举,从西汉开始,朝廷举行笔试来选拔,通过对策的办法来选择人才,已经算是一个广义的科举。
但是狭义的科举从605年开始,就是从隋朝到明清时期,1300年间科场成为中国人文活动的首要之地,千年科举通过中国传统文化,在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就是说在中国从隋朝到明清的官僚制度,包括社会的历史进程,包括我在后面讲的儒家的经学、史学、文学都产生着很大的影响,我从几个方面来谈。
第一点,科举是儒学的制度支撑。
因为我们这里是岳麓书院,对儒学研究特别多,它的关系应该是最密切的一个学问,那么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或者思想的主要部分,它为什么会形成?最重要是因为有科举制度支撑,儒学才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干或者说主体。
从汉武帝建元元年,也就是公元前140年,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
只有董仲舒的对策中最出名,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次不像之前的对策还录取了其他学问的人才,这次只录取儒家学说的,它当然从我们中华文化的多元化来讲,是有它的局限,但是对于儒学的发展,它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儒学在诏举取士和整个中国思想文化中都占据着正统独尊的地位。
实际上儒学在中国这么重要,广义的科举跟诏举是有重要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学为核心,实际上是由于董仲舒此次对策所发端,我说这两者的观点从开始就有独立关系,儒家经学向来是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之一。
包括从汉唐开始,它有一些测试,汉代总体来讲是以经学为主,当然在唐代和汉代还有文学体制,在整个1300年历史上,经学与辞章是最重要的考试内容。
而且从中唐到南宋期间,科场中存在着经术与文学之争,实际上后来大部分都是两者融合。
从王安石改革科举“试以经义”之后,经学慢慢取得主导地位。
特别是元代以后,经学就取得了绝对的统治地位。
虽然后来考八股文,它的形式是文学,但是实质内容是经学。
从唐代开始,经学就是一个必考科目,唐代为了统一全国的经学注疏,唐太宗命孔颖达等编撰《五经正义》,就是因为科举考试需要一个统一的教材和标准。
原来的经有各种全称,有很多,唐高宗永徽四年,也就是653年颁行天下,此后每年明经依此考试,自唐代到宋代,都是根据明经取士的方法。
有的科目在考试期间,专考的内容比较多,一直到宋代,还有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经等等很多科目,王安石改革以后,基本上把这些统一成进士一科,虽然后来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科,但是最主要的还是进士科,而且进士科也必须要考儒家思想,比如说《诗》、《书》、《易》、《周礼》,但进士科的考试内容主要是其自撰《三经新义》。
从元代到明清期间,无论哪个阶段的考试都必须要考,比如元代的汉人、南人应试都要考,《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必须要考,特别是《四书》学特别盛行,术业有专攻,但是到了乾隆21年,清代乾隆21年以后,开始逐步过渡,到公元1793年以后,所有人要考验科举,一定要五经必试,就是春秋礼一定要考。
当时考科举的人,把四书五经都倒背如流,它把五经里面任何一句话都拿出来,参加科举的人都能够做出来,实际上八股文是古代标准化的作文,皇帝为什么可以随意命题,他就是随便把经书里面取两个字也行,取一句话、一段话也行,你就按照八股文的套路来回答。
当时的人只要是18岁以上,进举以后、当秀才以后,大部分人能够把《四书五经》背下来,多数人能够把这么多内容背下来,记忆力非常好,所以中国人的记忆力现在遗传下来了,当然它也存在弱点,就是对求异思维不够,但是在我们这个社会也是很不简单,受科举考试的推动,儒家经学不仅在社会上具有崇高的地位,而且造成所有世人去钻研经典。
各种关于儒家思想的阐释层出不穷,量非常大,明清时期流传极广的神童诗,谈到一个人身上的宝物,我们讲金钱、房子、汽车都是身外之物,包括官位这些都是身外之物,什么是身内之物?学问是身内之物,因为你走到那里,它就跟到那里,我们讲的肚里有墨水是身内之物,还有健康是身内之物。
《神童诗》中便有“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还有一种说法是“遗子黄金宝,何如教一经”,这个说法也就说明儒家经典多么重要,你给子孙后代多少黄金,都不如教育他一经,当然科举考试,造成全民读经,有一个缺点,就是造成应试教育,很多人是为了考什么去学什么,《四书五经》里面什么容易出题,他就去背这些,所以也有一些死记的应试弊端,经学可以不断的传承和繁衍,很大程度上得力于科举的倡导和历练。
我认为1300年间科举以经术取士,造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读经运动,使古代中国成为一个儒学社会,而且只要读书人,他一定要攻读经书,这个是第一点,谈得稍微详细一点。
第二点,科举与教育的关系。
科举制度主要是选择文官,当然还有选择武官,但是武官是一个支流,我在论著里面专门分析了,它还可以具体分支为比较高的考试细则,学位考试细则和智力测验细则,它是一种取士制度,学校是一种养士制度,当时两种是互为依存的,两者不可分割,在科举时代总的来说,各个学校的办学目的统一,尤其是官学,学而优是为了仕,可以说1300年间,唯有通过科举,才能够走上仕途,所以科举考试,成了学校教育的,我们讲类似于现在高考的指挥棒,指导和操纵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学校的目标是根据科举的目标来设定,所以你考什么,我就教什么、学什么,不考什么,我有不教什么、不学什么,考试内容就成为学校的教育和培养内容。
很多学校重点注重“及第率”,当然也有个别学校,比如说早期有部分学院不是那么功利,但是后期也类似,总的来讲不要说官学,唯一的目的就是及第,民间的书院也以进举为目标,实际上千年书院与千年科举,头尾虽然略有不同,但是总的来讲是相似的。
我认为科举与书院,在中华文明史上到近代的时候,别人认为是一对姐妹花,我认为是难兄难弟,从1000年间来看,基本上是同时被废的。
清代一些大书院也有洞学科举的人,纵观千年书院,它是长期不变的,而在座的李兵教授,朱汉民院长是他老师,我也是他的老师,作为他的硕士生、博士生导师,他既研究了书院,又研究了科举,有非常详细的数据来说明,千年科举跟千年书院的关系。
发给大家的这个材料里面也有,我放了一张图片。
岳麓书院实际上在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代出了那么多人才,这些人才大部分都是通过科举出来的,而且岳麓书院也以培养出很多进士和举人为荣,像我们现在讲的及第,他们就很高兴,岳麓书院培养的众多人才都是政治家。
第三点,科举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
从考试内容来看,科举制具有文学性质,科场中产生的一些考试文体,有些是专用文体,像八股文这些,都是具有各种各样的考试文体。
但是八股文专门考试,其他的不也是因为科举而产生的,这些考试文体与科举制度有直接关系,但是从其他非考试的,在非科场上产生的文学科举来看,很多都跟科举有密切关系,虽然在科举时代,考试要考儒家,但是很多时候要靠文学、经学。
它的表现方式是文学,当然科举制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选拔文学家,它是为了选拔从政人员,虽然既不是考诗赋或者八股文,他们是为了测试他的智力水平和文化素养,这些考试文体,比如说诗赋,它可以延至家事国事天下事的个人抱负,这个是纯文学的一种题材,但是像策和论,我们平常不常用到的一些文学体裁,它的考察标准一般是两个方面,就是文和礼两个标准,文就是文学,礼是不是符合当朝政治和法律的要求,不管什么文体里面,含有众多的内容,因为有的科举为促使人们努力读书,增加了许多文体,对中国的文化积累和文明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中国以文取士,导致1300年间官员人文化,人文官员化,差不多以前的所有官员都会作诗,大部分还会作赋,特别是唐宋,这是一个诗歌的社会,每个人都会吟诗。
到乾隆21年之后,科举考试又要考诗歌,每个读书人都会作诗,当时社会上广泛流传着“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除了极少数,比如他是和尚,他作的诗可能跟科举无关。
我做过统计,在《辞海》的中国古典文学里面,有50%到60%是科举(出身),要排除的是宦官、和尚、理性的文学家以外,在科举时代,许多人都将科举、及第作为一生追求,对科举的向往、对科举的无奈和怨恨的情感,往往表述在文学中,或者发泄自己的喜怒哀乐,包括《儒林外史》、《聊斋志异》都跟科举有关。
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化具有浓得化不开的科第情结,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读书至上的传统社会,是大多数读书人能够吟诗作对的文学社会。
第四点,科举与史学的关联。
科举考试作为儒家考试的经典,科举考试1300年间,所有朝代的考试都必靠文学题材,一种考试形式叫策,回答问题就叫对策,我们现在这个词就是从科举的对策过来的,任何时候考科举,它都要考对策。
这个策分成几类,笼统地讲叫做经、史、时务策,它出的题目都是从经里面出来的,有的是从史出来,或者是时务策相关的来问,还有科举考试中,往往在唐宋时期,有一种论的题材,往往是以实论为主,因为科举考试,比如说《春秋》是分量最大的,古经里面有大经、小经,《春秋》实际上是儒家经书中,占有的分量相当大。
还有唐宋时代,专门考一个历史科,叫做三传、三史,它就专门以此设科,另外到1901年8月改革科举以后,就是在清朝末年改革科举以后,曾经规定科举考试,头场考政治、史论五篇,重视以史取士的直接后果,便是保证了入仕的政府官员具有一定的史学素养,知晓历代兴衰成败得失,有助于鉴古知今、鉴往知来,并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古代史学的繁荣和发展。
第五,科举与出版业。
古代印刷业的兴盛,也和科举推动文化的普及有关。
科举考试促使读书人大量增加,致使对书籍需求极具增长,印刷术在强大的社会需求下日益发展,书籍广泛流布,这也是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正面效用之一。
历史上的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在近世以前,用中文记载的文献数量比任何别的文字的文献都要多,我在1993年就专门研究科举对西方考试制度,当时在伦敦学院的图书馆里面,只要是除了英文以外的,其他国家的文字,一定是中文最多,现在到研究其他国家大学的文字,你去看除了英文以外,只要是这些东方的国家,一定是中文的最多。
在1855年前后,有位西方学者就曾指出,中国现存的各种著作很可能比欧洲的著作多得多,这还是他的感觉,来华的西方人的感觉,就觉得中国的书籍怎么那么多。
1948年2月,英国汉学家德和美,在担任牛津大学汉学教授的职务时,他的就职演说叫做《中国——人文学术之邦》中谈到,“至少到1750年为止,中国的书籍数量超过世界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
”那这个是非常可观的,非常惊人的数量,而他这个说法,在美国与英国的史书里面得到普遍的认可,中国为什么有这么多书,和印刷术的普及与科举制的推动是密切相关的,从宋代直至清末废科举前,中国书籍印刷量最大的还是有关科举考试的教材,这些书商希望尽量多一点,能够尽快卖掉,当时的出版物的量很大,这个在清代以前中国书籍量最大的都是中国科举制度考试,像我们现在一般的书院,你看那些教辅书最大,很多学书的书都不如这些教辅书卖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