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完整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82dca830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7e.png)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春天来了》歌曲:《春天在哪里》、《小燕子》、《茉莉花》音乐欣赏:《春江花月夜》2. 第2章:《可爱动物》歌曲:《小青蛙》、《两只老虎》、《小松鼠》音乐欣赏:《动物狂欢节》3. 第3章:《我们的节日》歌曲:《快乐的节日》、《儿童团歌》、《我们的田野》音乐欣赏:《节日序曲》4. 第4章:《音乐之旅》歌曲:《火车开了》、《航行》、《美丽的宝岛》音乐欣赏:《卡农》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歌唱技巧,培养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3. 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音准、歌词记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电子琴、音响设备、音乐教材、教学课件。
2. 学具:学生用书、歌词卡片、乐器(如小鼓、铃铛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如播放春天的视频、展示动物图片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展示:(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唱。
(2)讲解歌曲中的节奏、音准、歌词,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歌唱方法。
3. 例题讲解:针对课程内容,设计相应的例题,如填空、选择、判断等,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1)学生分组练习歌唱,相互纠正错误。
(2)进行音乐欣赏,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分析、评价音乐。
(2)学生反馈学习情况,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六、板书设计1.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 内容:章节名称、歌曲名称、音乐欣赏名称歌曲中的节奏、音准、歌词例题及答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歌词,标注节奏、音准。
(2)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课外音乐活动,如合唱团、乐器学习等。
(2)鼓励学生创作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编排重点关注细节:1. 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相结合。
一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一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a25536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b4.png)
一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第一章:认识音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如音高、音长、节奏等。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听力和节奏感。
3.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内容1. 音乐的基本概念介绍。
2. 音阶的练习。
3. 简单节奏的练习。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音乐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并掌握。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奏,学生跟随模仿。
3. 练习法:学生进行音阶和节奏的练习。
四、教学步骤1. 讲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如音高、音长、节奏等。
2. 示范演奏音阶和节奏,让学生跟随模仿。
3. 学生进行音阶和节奏的练习,教师进行指导。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看是否掌握了音乐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听取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和爱好。
第二章:学习简谱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简谱的基本知识,如音高、音长、节奏等。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读谱能力。
3.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内容1. 简谱的基本知识介绍。
2. 简谱的识读练习。
3. 简单曲目的学习。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简谱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并掌握。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奏,学生跟随模仿。
3. 练习法:学生进行简谱的识读练习和曲目学习。
四、教学步骤1. 讲解简谱的基本知识,如音高、音长、节奏等。
2. 示范演奏简谱,让学生跟随模仿。
3. 学生进行简谱的识读练习和曲目学习,教师进行指导。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看是否掌握了简谱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听取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和爱好。
第三章:学习乐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法。
2. 培养学生的乐器演奏能力。
3.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内容1. 乐器的介绍。
2. 乐器演奏方法的讲解。
3. 简单乐器的练习。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法,让学生了解并掌握。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奏,学生跟随模仿。
一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一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670e63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11.png)
一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与目标1.1 课程背景1.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学生将能够: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音高、音长、音色等;掌握简单的音乐节奏和旋律;学会基本的音乐术语和乐理知识;第二章:认识音符和节奏2.1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音符和节奏的基本概念。
音符是音乐符号的基本元素,包括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
节奏是音乐的时间组织,包括强弱、速度、停顿等。
2.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学生将能够:认识和区分不同的音符和休止符;理解音符和节奏的关系;掌握简单的节奏练习;能够用身体动作表现出不同的节奏。
第三章:学习简单旋律3.1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一些简单的旋律,通过学习旋律,让学生感受音乐的优美和和谐。
3.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学生将能够:学会演唱简单的旋律;理解旋律的基本结构;能够用乐器演奏简单的旋律。
第四章:认识简单的乐器4.1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一些常见的乐器,如钢琴、小提琴、长笛等,让学生了解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法。
4.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学生将能够:认识和区分不同的乐器;了解乐器的演奏方法和技巧;培养对乐器的兴趣和爱好;能够简单演奏乐器。
第五章:音乐欣赏与表现5.1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通过欣赏和分析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和表现力。
5.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学生将能够: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和形式;培养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能够用语言和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第六章:音乐游戏与活动6.1 教学内容本章通过音乐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快乐和魅力。
包括听音乐做动作、音乐接龙、音乐猜谜等。
6.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学生将能够:积极参与音乐游戏和活动,提高音乐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反应能力和协作精神;锻炼学生的音乐听力和节奏感;增强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和自信心。
第七章:音乐与生活7.1 教学内容本章让学生了解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包括音乐在节日、庆典、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07375e91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2f.png)
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教案名称: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课时安排:本册共安排20课时,每周一课时,共计一学期。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音乐的基本节奏和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 通过研究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情趣。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歌曲研究:本册共包含10首歌曲,包括中外经典儿歌和一年级教材中的插曲。
2. 音乐知识:研究简单的音乐理论知识,如音高、音长、节奏、音符等。
3. 音乐技能:研究简单的乐器演奏技巧,如钢琴、口琴、打击乐器等。
4. 音乐欣赏:欣赏国内外经典儿童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2分钟):引导学生唱一首简单的歌曲,调动学生的音乐热情。
2. 歌曲研究(5分钟):教唱一首新歌曲,让学生跟唱并研究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 音乐知识(3分钟):讲解简单的音乐理论知识,如音高、音长等,并通过示例进行讲解。
4. 音乐技能(4分钟):教授简单的乐器演奏技巧,如钢琴、口琴等,并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5. 音乐欣赏(5分钟):欣赏一首国内外经典儿童音乐作品,让学生进行音乐鉴赏。
6. 总结与作业(2分钟):对本节课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关的作业。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表现。
2. 学生歌曲演唱能力:评估学生在歌曲演唱中的音准、节奏等方面的表现。
3. 学生音乐理论知识掌握程度:通过测试或提问了解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4. 学生音乐技能进步:观察学生在乐器演奏等方面的进步情况。
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e06cc5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38.png)
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第一章:认识音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音高、音长、音色等。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音乐的基本元素介绍。
2. 简单的音乐符号和记谱法。
教学活动:1. 讲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和理解。
2. 教授简单的音乐符号和记谱法,让学生能够阅读简单的乐谱。
第二章:唱歌与演奏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合作意识。
2. 让学生能够自信地唱歌和演奏乐器。
教学内容:1. 学习简单的歌曲和乐曲。
2. 教授唱歌和演奏的技巧。
教学活动:1. 学习简单的歌曲和乐曲,让学生跟唱和演奏。
2. 教授唱歌和演奏的技巧,如正确的姿势、呼吸等。
第三章:音乐欣赏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观念。
2. 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感受不同风格和类型的音乐。
教学内容:1. 介绍不同风格和类型的音乐,如民谣、流行、古典等。
2. 让学生聆听和分析音乐作品的特点。
教学活动:1. 介绍不同风格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聆听和感受。
2. 分析音乐作品的特点,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第四章:音乐游戏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
2. 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音乐的乐趣。
教学内容:1. 音乐游戏的设计和规则。
2. 游戏中的音乐元素和技巧。
教学活动:1. 设计音乐游戏,让学生参与其中。
2. 在游戏中教授音乐元素和技巧,如节奏、音高等。
第五章:音乐创作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让学生能够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
教学内容:1. 音乐创作的原理和技巧。
2. 教授学生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
教学活动:1. 讲解音乐创作的原理和技巧,让学生理解创作的过程。
2. 引导学生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如旋律、节奏等。
第六章:音乐与文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与文化的关系。
2.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的理解和尊重。
教学内容:1. 音乐与文化的关系介绍。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8b44e788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e3.png)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第一章:认识音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音高、音长、音色等。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音乐的基本元素:音高、音长、音色。
2. 音乐符号:音符、休止符、附点音符、连音线等。
3. 简单的节奏练习。
三、教学步骤1. 讲解音乐的基本元素,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感知。
2. 介绍音乐符号,让学生认识并能够正确书写。
3. 进行简单的节奏练习,培养学生对节奏的感知。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音乐的认识程度。
2. 通过学生的练习作品,评估他们对音乐符号和节奏的掌握情况。
第二章:唱歌练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唱歌技巧,如呼吸、共鸣、咬字等。
2. 培养学生的音准感和节奏感。
3. 引导学生体验唱歌的乐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基本的唱歌技巧:呼吸、共鸣、咬字。
2. 简单的唱歌练习:音阶练习、节奏练习、合唱练习。
三、教学步骤1. 讲解基本的唱歌技巧,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感知。
2. 进行音阶练习,培养学生的音准感。
3. 进行节奏练习,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4. 进行合唱练习,让学生体验唱歌的乐趣。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的唱歌技巧掌握情况。
2. 通过学生的练习作品,评估他们的音准感和节奏感。
第三章:音乐欣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各种音乐风格和形式,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情感表达,提高他们的情感素养。
3.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观。
二、教学内容1. 各种音乐风格和形式: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
2. 音乐的情感表达:快乐、悲伤、愤怒等。
三、教学步骤1. 介绍各种音乐风格和形式,让学生了解并欣赏。
2. 讲解音乐的情感表达,通过实例让学生感知。
3. 进行音乐欣赏活动,让学生体验音乐的魅力。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9c10c450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34.png)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教案概述- 课程名称:小学一年级音乐下册- 教材版本:最新人教版- 授课对象:小学一年级学生- 教案篇数:全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
2. 研究基本音乐知识,如音符、节拍等。
3. 培养学生的基本音乐表达能力,如唱歌、音乐创作等。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案内容- 第一篇:音乐的节奏感悟- 研究音乐的节奏感,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体验节奏。
- 了解不同音乐节奏的特点,通过听音乐作品感受和辨认不同的节奏。
- 进行小组合作,创作简单的节奏乐曲。
- 第二篇:欢快的音乐旋律- 研究音乐的旋律特点,通过唱歌、听音乐等方式感受旋律。
- 研究基本音符的名称和音高,通过简单的音乐乐谱练。
- 制作简单的乐器,用于演奏欢快的音乐旋律。
- 第三篇:音乐中的情感表达- 研究音乐中的情感表达,通过听音乐作品感受不同情感。
- 研究音乐中的音调和音色,在演唱中表达不同的情感。
- 进行小组合作,创作表达特定情感的歌曲。
- 第四篇:动感的音乐节拍- 研究音乐的节拍特点,通过舞蹈、打击乐器等方式感受节拍。
- 研究基本音符的时值和音符组合,通过简单的音乐乐谱练。
- 进行整体合作,演奏动感的音乐节拍作品。
教学方法- 情境体验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音乐中积极参与和体验。
- 合作研究法: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培养团队意识和团结精神。
- 试错探究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尝试,在错误中研究和成长。
教学评价- 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 学生掌握音乐知识的能力。
- 学生音乐表达和创作的水平。
- 学生在合作研究中的表现。
以上为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的概述和内容。
通过本教案,学生将全面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培养其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同时,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祝教学顺利!。
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新全集)
![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新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5dce579e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23.png)
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新全集)第一章:认识音乐的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包括音符、节拍、旋律等。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音符的种类和认识: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
2. 节拍的概念和练习:单拍子、双拍子等。
3. 旋律的感知和模仿:简单旋律的听辨和演唱。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法,教师讲解音符、节拍、旋律等基础知识,并进行示范。
2.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进行节拍练习和旋律模仿。
3. 采用互动法,让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四、教学步骤:1. 讲解音符的种类和认识,示例讲解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
2. 讲解节拍的概念和练习,示例讲解单拍子、双拍子等。
3. 讲解旋律的感知和模仿,示例讲解简单旋律的听辨和演唱。
4. 布置课后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音符、节拍、旋律等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的发展。
第二章:学习简单的乐器演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几种简单乐器的演奏方法。
2. 培养学生对乐器的兴趣和演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打击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木鱼、铃鼓等。
2. 民族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笛子、二胡等。
3. 西洋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钢琴、小提琴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法,教师讲解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并进行示范。
2.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身体验演奏乐器。
3. 采用互动法,让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四、教学步骤:1. 讲解打击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示例讲解木鱼、铃鼓等。
2. 讲解民族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示例讲解笛子、二胡等。
3. 讲解西洋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示例讲解钢琴、小提琴等。
4. 布置课后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演奏音乐的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第三章:学习简单的音乐欣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欣赏的基本方法。
人音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常用【5篇】
![人音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常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ca0679c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a2.png)
人音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常用【5篇】人音版一班级下册音乐教案1一、教学内容:唱歌《大雨和小雨》、《上学歌》二、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上学歌》2、让学生感受上学时心情愉悦心情。
3、能用强弱不同的力度表现歌曲。
4、能用身边的.材料模拟大雨和小雨的音效,与小组同学合作编创表演。
三、教学重难点:了解并能够把握2/4拍的强弱规律。
能用强弱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四、教学预备:CD五、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歌曲《上学歌》,感受歌曲情绪。
2、学唱歌曲《上学歌》(1)倾听歌曲范唱(2)老师分句教唱歌曲3、倾听、辨别声音老师播放雨的音效,请学生分辨是什么声音4、表现歌曲(1)请学生留意分辨大鱼和小雨的声音又什么不同。
(2)老师提示学生:留意曲谱上方的雨滴图示,大雨的声音应当怎么唱?小雨的声音应当怎样唱?(3)学生分组边唱边模拟音效伴奏。
(4)完整演唱歌曲,并用模拟音效或编创动作参与歌曲表现。
人音版一班级下册音乐教案2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指导学生亲切、严厉的声音演唱《动物说话》,让他们在歌声与表演中表达出对小动物的爱惜之情。
二、识木鱼,学习并探究演奏方法,并练习为歌曲演唱伴奏。
三、编创与活动,按节奏和节拍的强弱读歌谣。
教学内容一、学唱歌曲《动物说话》二、认识木鱼三、编创与活动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听音乐律动。
二、编创与活动。
1、按节奏和节拍的强弱读歌谣。
指导学生读歌谣时,有意识地读出节拍的强弱,做到有感情地读。
2、可启发学生用不同的音色,表现老鸭和小鸭的叫声。
三、表演《动物说话》1、听乐曲律动2、完整地倾听《动物说话》,听录音再自己范唱,让学生来感受。
采用不同形式让学生感受,拍手听、默唱、小声跟唱。
3、按节奏和节拍的强弱来读歌词。
4、听琴轻声学唱5、师提示:怎么样演唱能表现出你很爱小动物的心情,用你的声音告诉我。
启发学生演唱时投入情感,做到有感情地演唱。
7、启发学生编创歌词,表现自己喜爱的小动物。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最新5篇)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最新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82b6c45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4f.png)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最新5篇)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测试学生在本学期熟记并背唱其中两首歌曲。
2、测试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创编伴奏的能力。
教学重点:熟记并背唱两首歌曲。
教学难点: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创编伴奏能力。
教学准备:软件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2、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1、导言。
2、放风筝:(1)教师带领学生复习风筝上的七首歌曲,方式也可以由学生建议。
(2)分小组开展背唱歌曲的'活动,每人选择两首歌,背唱给小组同学听,由小组同学评定。
3、选一选、打一打:(1)分小组进行。
先分别唱一唱三首歌。
(2)讨论用哪几件乐器为其中一首歌曲伴奏。
用什么样的伴奏型比较合适?按同学选定的方式试一试,确定一组伴奏方式,由小组同学选唱其中一首歌曲,两三名同学伴奏。
(3)以小组的方式集体参加测试,看哪一组演唱与伴奏协调一致,效果好。
三、结束部分:小结: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认识串铃,辨别其音色并能用探索式的学习掌握其多种演奏方法。
2、通过编创动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
教学重点:培养参与和创造意识教学难点:培养参与和创造意识教学准备:串铃、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复习柯尔文手势。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1、导言。
2、聆听《铁匠波尔卡》(1)完整地聆听乐曲。
提示:乐曲中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不是乐器发出的声音。
(2)教师简介乐曲的`来历,引起学生的兴趣。
复听乐曲。
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用手指着课本上的图形谱。
试着记住这一句旋律。
(3)按乐器的声音图谱,选择打击乐器合着乐曲敲击。
体验参与音乐表现的快乐。
提示学生注意听:伴奏的声音要控制,要与乐曲吻合。
2、串铃及演奏方法简介3、编创与活动。
三、结束部分:小结。
一年级音乐教案篇三《长鼻子》一、教学内容:1、聆听《小象》2、聆听《大象》3、表演《小象》4、表演《两只小象》二、教学总目标:1、通过听、唱、说、演,感受表现大象的音乐,从而懂得爱护动物。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0119c3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16.png)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第一课音乐基本元素一、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节拍、旋律、节奏。
2. 能听、说、唱、演奏表达节拍、旋律、节奏。
3. 能用肢体语言模拟表达节拍、旋律、节奏。
4. 能够简单地模仿音乐的节拍、旋律、节奏。
二、教学重点1. 认识和掌握音乐基本元素。
2. 能继续保持一个良好的节奏感。
3. 认识并能模拟音乐的节拍、旋律、节奏。
三、教学难点1. 能够简单地模仿音乐的节拍、旋律、节奏。
2. 了解并表达不同的节奏感。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 教师先播放几段简短的节拍悦耳的节拍敲击音乐;- 学生边听边用双手拍打同步跟随音乐拍子;- 老师在黑板上列出乐谱及解释,为学生介绍乐谱的组成要素:节拍、旋律、节奏。
2. 教学过程:1.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使用身体语言记录速度均匀的拍击:一个手榴弹的旋转需要15拍。
学生跟着老师反复练。
2. 带领学生一起口唱一小段简单的旋律,并在老师的帮助下体验乐谱的结构。
然后学生跟着老师模仿唱词并演奏简单的旋律。
3. 制作简单的节奏乐器(如踢踏鼓、拍手等),学生可以互相表演、模仿和交流。
4. 练行进乐队活动,学生可以跟着节奏移动,展示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情感表达。
3. 教学总结:- 教师通过学生展示的演出,并表扬与点评。
第二课音乐类型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民歌、唐代乐、芭蕾舞曲等音乐类型。
2. 会唱一首或多首代表该类别的歌曲。
3. 培养学生听音乐和辨别音乐类型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了解不同的音乐类型。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3. 学生能辨别音乐类型。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辨别和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
2. 如何唱出一个内容悦耳、动情的歌曲。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 老师先从代表不同音乐类型的乐器入手,让学生辨认、了解不同音乐类型的基本特点;- 教师播放两个音乐片段,让学生在听完后对乐曲内容和音乐类型进行猜测。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1e1b88f8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2a.png)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1. 掌握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音乐知识。
2. 发展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准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认识音乐符号- 研究音乐符号的名称和形状。
- 研究音乐符号代表的音高。
- 练根据音乐符号演奏简单的旋律。
2. 第二单元:乐器欣赏- 研究不同乐器的名称和特点。
- 欣赏各种乐器演奏的音乐作品。
- 研究乐器演奏的基本姿势和技巧。
3. 第三单元:声音的变化- 研究声音的高低、快慢和强弱的变化。
- 借助各种乐器演示声音的变化。
- 合作完成声音变化的表演任务。
4. 第四单元:歌曲学唱- 研究不同类型的歌曲。
- 掌握歌曲的歌词、旋律和节奏。
- 分组合作学唱歌曲并进行小型表演。
三、教学方法1. 指导性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介绍和解释音乐知识和技能。
2. 实践操作: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乐器、演奏曲目或参与合作表演等方式,提升音乐能力。
3. 合作研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究,促进彼此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四、教学评价1. 观察评价:教师通过课堂观察,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2. 表演评价:通过小组合作表演、个人演奏等方式,评价学生在音乐表达能力上的发展。
3. 单元测试: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单元测试,测试学生对音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音乐教材:最新部编版一年级音乐下册。
2. 乐器:小型打击乐器、钢琴等。
3. 录音设备:用于录制学生的演奏和表演作品。
以上是《最新部编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的简要介绍,具体教案内容可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希望通过音乐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ca6929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64.png)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第1课春天教学内容:聆听《杜鹃圆舞曲》,聆听《小燕子》,表演《布谷》,表演《小雨沙沙》。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聆听歌(乐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
2、通过演唱《小雨沙沙》,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大自然。
过程与方法3、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布谷》,并和《杜鹃圆舞曲》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能编创动作表现歌(乐曲)。
准确地唱歌。
第一课时(1)教学内容:1、聆听《杜鹃圆舞曲》。
2、聆听《小燕子》。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1、完整聆听全曲,问:乐曲中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学给同学们听一听。
2、复听乐曲,随着乐曲用手指画图形谱。
3、想一想,用木鱼和碰钟参与乐曲的演奏,应怎样比较合适,分小组讨论,分别与乐曲合作。
3、完整地聆听歌曲《小燕子》。
问: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你想和小燕子说什么?4、听歌曲《小燕子》分小组编创动作。
5、随着复听歌曲的录音,分组表演。
6、小结。
第二课时(2)教学内容:学唱《布谷》、《小雨沙沙》。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1、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
让学生跟着音乐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节拍。
听歌曲录音,用手指点歌词,想一想哪些音长?2、听歌曲录音,分小组拉手:听第一段歌曲向左方向走,听第二段歌曲向右方向走,第三段反之,让学生在充分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
3、唱会歌曲后再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4、课后小结。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一、教学目标:1、通过听、唱、说、演,感受表现大象的音乐,从而懂得同学们之间要团结友爱。
2、能够完整准确地、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3、能准确的拍击二、三声部的节奏,培养合作意识。
最新小学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小学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43f63c62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77.png)
最新小学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
第一课:音乐的基本元素
目标
- 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声音、节奏、旋律和音色。
- 能够辨别不同声音的高低、响亮度和音色。
- 能够模仿简单的节奏和旋律。
教学活动
1. 观察音乐家演奏不同乐器,让学生听出不同的声音和音色。
2. 使用打击乐器,让学生模仿简单的节奏。
3. 使用简单的旋律示范,让学生模仿唱出来。
扩展活动
- 鼓励学生尝试使用自己的身体制造不同声音,比如拍手、吹口哨等。
第二课:音乐的表达方式
目标
- 了解音乐可以通过不同的节奏、旋律和音色表达情感。
- 能够用简单的旋律和节奏表达基本的情感。
- 能够理解音乐与日常生活的关联。
教学活动
1. 听一首欢快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其中的节奏和旋律。
2. 鼓励学生用身体动作表达音乐中的不同节奏。
3. 设计一个小练,让学生模仿某种情绪的音乐。
扩展活动
- 与学生一起创作一段简短的乐曲,表达学生自己的情感。
... 继续编写教案 ...
第十课:音乐欣赏
目标
- 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和能力。
- 探索不同类型的音乐。
- 研究如何用简单的词语描述音乐的表达方式。
教学活动
1. 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其中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2. 与学生一起讨论每种音乐传达出的情感和意义。
3. 鼓励学生用简单的词语描述他们所听到的音乐。
扩展活动
- 组织一次小型音乐会,让学生展示自己喜欢的音乐并分享其欣赏体验。
...
编写更多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完整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80da08dd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36.png)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第一章:《春天的旋律》第一节:学唱《小燕子》第二节:欣赏《春江花月夜》2.第二章:《可爱的动物》第一节:学唱《小鸭游泳》第二节:欣赏《动物狂欢节》3.第三章:《快乐的节拍》第一节:学唱《拍手歌》第二节:欣赏《土耳其进行曲》4.第四章:《温馨的家》第一节:学唱《我有一个幸福的家》第二节:欣赏《摇篮曲》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歌唱技巧,提高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参与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音准、节奏、歌唱技巧的掌握。
2. 教学重点:歌曲的情感表达,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多媒体设备、卡片、挂图等。
2. 学具:歌词本、彩色笔、乐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春天的景象,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2. 例题讲解:以《小燕子》为例,讲解歌曲的节奏、音准、歌词等。
3. 随堂练习:学生跟随老师学唱《小燕子》,注意音准和节奏。
学生分组演唱,互相评价。
4. 教学环节:学唱《小鸭游泳》、《拍手歌》、《我有一个幸福的家》等歌曲,采用类似的方式进行教学。
5. 欣赏环节:欣赏《春江花月夜》、《动物狂欢节》、《土耳其进行曲》、《摇篮曲》等,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六、板书设计1. 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 内容:各章节歌曲名称、歌词、节奏、音准等要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小燕子》,并录制视频。
画一幅与音乐有关的画。
2. 答案:视频中要求学生音准、节奏准确,表情自然。
画作要求色彩丰富,富有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次教学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音乐课堂,增进家校互动。
组织音乐实践活动,如合唱比赛、音乐会等,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随堂练习的组织与评价5. 板书设计的信息呈现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创新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音乐教学中,音准、节奏和歌唱技巧的掌握是难点,同时也是重点。
2024年一年级音乐教案下册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人教版教案
![2024年一年级音乐教案下册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人教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52b8c8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47.png)
2024年一年级音乐教案下册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人教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简单的音乐节奏和歌曲演唱。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音乐素养。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学习歌曲《数鸭子》。
2.学习歌曲《小毛驴》。
3.学习歌曲《小星星》。
4.学习歌曲《两只老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的掌握。
2.教学难点:歌曲的节奏感、音准和演唱技巧。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数鸭子》1.导入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歌曲,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2.新课导入教师播放《数鸭子》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歌曲教学教师引导学生逐句学习歌曲,注意节奏、音准和歌词的掌握。
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演唱。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歌曲练习学生自主练习歌曲,教师纠正发音、节奏和音准问题。
学生集体演唱,教师评价。
5.课堂小结第二课时:《小毛驴》1.导入教师带领学生复习《数鸭子》歌曲,巩固上节课的学习成果。
2.新课导入教师播放《小毛驴》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歌曲教学教师引导学生逐句学习歌曲,注意节奏、音准和歌词的掌握。
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演唱。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歌曲练习学生自主练习歌曲,教师纠正发音、节奏和音准问题。
学生集体演唱,教师评价。
5.课堂小结第三课时:《小星星》1.导入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小毛驴》歌曲,巩固上节课的学习成果。
2.新课导入教师播放《小星星》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歌曲教学教师引导学生逐句学习歌曲,注意节奏、音准和歌词的掌握。
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演唱。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歌曲练习学生自主练习歌曲,教师纠正发音、节奏和音准问题。
学生集体演唱,教师评价。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各单元教案(全册)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各单元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2ad81594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54.png)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各单元教案(全册)第一单元:音乐的基本元素教学目标:- 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包括音高、音长、节奏和音色;- 能够辨认简单的音高和音长;- 能够模仿简单的节奏;- 能够辨认不同的音色。
教学内容:1. 音乐的基本元素介绍- 讲解音高、音长、节奏和音色的概念和特点;- 使用具体的例子进行解释和演示。
2. 音高和音长的练- 利用简单的乐器,如手拍和口哨,进行音高和音长的练;- 通过模仿老师的示范,学生模仿演唱简单的音高和音长。
3. 节奏的练- 教授基本的节拍概念,如四分之一节拍、八分之一节拍等;- 使用手拍和体韵进行节奏模仿练。
4. 音色的辨认- 使用乐器和声音的录音,帮助学生辨认不同的音色;-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不同乐器和声音的特点。
教学活动:1. 音乐元素解释和演示- 在黑板上写下音高、音长、节奏和音色的概念和特点;- 使用具体的例子进行解释和演示。
2. 音高和音长练- 让学生模仿老师的示范,进行简单的音高和音长练;- 利用手拍和口哨进行练。
3. 节奏模仿练- 教授基本的节拍概念,引导学生进行手拍和体韵模仿练。
4. 音色辨认活动- 使用乐器和声音录音,帮助学生辨认不同的音色;- 让学生观察和思考不同乐器和声音的特点。
评估方法:- 观察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学生完成音高、音长、节奏和音色相关练的情况。
第二单元:音乐的节奏感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能够辨认和模仿简单的节奏;- 能够使用基本的乐器进行节奏练。
教学内容:1. 节奏感培养- 利用游戏和身体动作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引导学生感受不同节奏的特点。
2. 节奏模仿- 使用击乐器和体韵进行节奏模仿练;- 引导学生模仿老师演奏的简单节奏。
3. 基本乐器的使用- 介绍基本的乐器,如小架子鼓、钢片琴等;- 引导学生使用这些乐器进行简单的节奏练。
教学活动:1. 节奏感培养活动- 利用游戏和身体动作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让学生站在节拍器前,跟随节拍器的声音进行身体动作。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优秀4篇)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cc8c0f2a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d8.png)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优秀4篇)一年级音乐下册全册的教案设计篇一一、教材分析:1、手风琴独奏曲《杜鹃圆舞曲》《杜鹃圆舞曲》是根据挪威作曲家约纳森创作的一首同名钢琴曲移植的手风琴曲约纳森(1886~1956)挪威作曲家。
曾在德国学习音乐,他写过一些音乐作品,但以这首《杜鹃圆舞曲》流传最广,也使得约纳森名传于世。
这首钢琴曲也常以管弦乐或其他器乐形式演奏。
据说在1918~1930年间约纳森曾在斯德哥尔摩“金杜鹃电影院”专为无声影片的放映作钢琴配音,本曲即为当时影片即兴配音而作。
《杜鹃圆舞曲》在曲调和节奏上,具有挪威民间舞曲的风格。
全曲采用三拍子圆舞曲体裁,C大调,中板。
由三个小圆舞曲组成在简短的弱拍开始的、节奏自由的4小节引子过后,出现下行三度模仿杜鹃鸣叫的音调,第一段以杜鹃鸣叫的下行三度所构成的动机为核心,运用重复、模进、变奏等手法发展而成。
它以轻快、活泼的节奏和清新、流畅的旋律,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婉转的鸟鸣和轻松的三拍子节奏,形成了温和、迷人的气氛。
2、这节课的内容以及知识、技能在音乐一年级第二册一单元——“春天”为主题的第一首重点欣赏曲的位置,通过聆听欣赏杜鹃鸟在大自然中、在森林中自由飞翔的场景来畅想春天、体味春意、感受春的气息。
二学情分析:1、作为这次课是给一年级的学生来讲,这个学段的学生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
2、课标确定本学段学生应能通过教学手段激发忽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
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三教学目标:1、在音乐变化中感受音乐形象,尝试记忆乐曲的主旋律,能用听、哼唱、说、演、画的形式表现杜鹃圆舞曲。
2、了解乐曲三段体A-B-A曲式结构,并能按三拍子节奏用不同的动作或碰钟为歌曲伴奏表现乐曲的三个部分。
一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一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82034a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3b.png)
一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第一章:认识音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定义和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2. 培养学生基本的音乐听力和节奏感。
3. 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音乐的美感。
二、教学内容:1. 音乐的定义和特点2. 音乐的基本元素:节奏、旋律、和声3. 音乐的感受和表达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示范法:通过演奏乐器或播放音乐示范,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感。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身参与音乐演奏和演唱,体验音乐的魅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的定义和特点。
2. 讲解:讲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节奏、旋律、和声。
3. 示范:播放音乐示范,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感。
4. 实践:让学生参与音乐演奏和演唱,如合唱、节奏打击等。
五、作业与评价:1. 让学生回家后听一首歌曲,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歌曲的美感。
2. 评价学生的音乐听力和节奏感,给予鼓励和指导。
第二章:认识节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节奏的定义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2. 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节奏的感觉。
3. 学会基本的节奏乐器演奏。
二、教学内容:1. 节奏的定义和特点2. 节奏的基本元素:拍子、节拍、节奏型3. 节奏的感受和表达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节奏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示范法:通过演奏乐器或播放节奏示范,让学生感受节奏的感觉。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身参与节奏乐器的演奏,体验节奏的魅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节奏的定义和特点。
2. 讲解:讲解节奏的基本元素,如拍子、节拍、节奏型。
3. 示范:播放节奏示范,让学生感受节奏的感觉。
4. 实践:让学生参与节奏乐器的演奏,如打击乐器等。
五、作业与评价:1. 让学生回家后尝试自己创作一个简单的节奏型,并用乐器演奏。
2. 评价学生的节奏感和创造力,给予鼓励和指导。
第三章:认识旋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旋律的定义和特点,培养学生的旋律感。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完整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d9ebcb0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9f.png)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春天来了(第13课)第1课:《春晓》第2课:《小燕子》第3课:《春天在哪里》2. 第二章:可爱的动物(第46课)第4课:《小猫钓鱼》第5课:《两只老虎》第6课:《小鸭嘎嘎》3. 第三章:我的家(第79课)第7课:《我有一个好爸爸》第8课:《妈妈的吻》第9课:《可爱的家》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歌唱技巧,培养音乐素养。
2.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音高、歌词的记忆。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歌唱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电子琴、音响设备、多媒体课件、卡片等。
2. 学具:歌词本、彩色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歌曲学习:a. 教师示范:教师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美感。
b. 学生跟唱: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注意音准、节奏、歌词的准确性。
c. 分组练习: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歌唱练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 例题讲解:针对歌曲中的难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
4. 随堂练习:学生进行歌曲演唱、节奏敲击、音高辨识等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 内容:各节课的歌曲名称、歌词、节奏、音高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演唱本节课学过的歌曲,录制视频或音频。
b. 画一幅与歌曲相关的画,展现歌曲的意境。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欣赏学生的演唱作品。
b.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c. 推荐学生观看音乐类节目,拓宽音乐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1. 歌曲中的节奏、音高、歌词的记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红眼睛绿眼睛》教学内容学唱《红眼睛绿眼睛》教学重点能够与同学合作。
难点学会演唱歌曲。
教学目标⒈学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
⒉了解小学生常见的行为规范。
⒊能在心里默唱《红眼睛绿眼睛》。
教学过程一、导入听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做游戏。
⒈教师提问:同学们上学是用什么交通方式到学校的?学生回答走路、坐公共汽车、骑自行车、家长开车送等等。
在城市交通里,红绿灯是警察的帮手,与警察共同指挥交通秩序,保证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通行。
红灯和绿灯各有不同的作用,例如红灯亮时,车辆行人停止通行,绿灯亮时,车辆行人通行等。
⒉听音乐,做游戏。
每个同学手上都有一张红纸牌和一张绿纸牌,听教师唱歌,教师唱到“红灯红,红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停一停”时,同学们举红牌,唱到“绿灯绿,绿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向前进”时,同学举绿牌。
⒊跟着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做游戏。
请一名同学做警察举纸牌,其他同学边唱边扮演行人和车辆,看见红灯停止做动作,看见绿灯继续做动作。
二、看图标、做判断,选择放声歌唱与心里默唱。
⒈请一名同学做警察举纸牌,举红灯时,教师在心里默唱,举绿灯时,教师大声歌唱。
教师做警察举纸牌,同学们默唱或放声唱。
⒉看图标,选择大声唱或心里默唱。
自己判断行为:吸烟、鸣喇叭、走人行道、废品扔到垃圾桶等。
用红绿灯表示或用歌唱方示表现出来。
三、小结。
四、作业设计:自己设计图标做游戏。
《小蚂蚁》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用赞美的情绪演唱好歌曲《小蚂蚁》。
通过演唱歌曲,教育学生学习小蚂蚁遵守纪律、互相帮助,勤劳勇敢的精神,从小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2.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两大乐句节奏相同、曲调不同的特点,初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专心听音乐的习惯。
3.通过跳集体邀请舞这一活动,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与同学的协作能力,同时主要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和集体合作的精神。
教材分析:歌曲《小蚂蚁》,是一首生动活泼非常有趣味的儿童歌曲。
让学生通过了解小蚂蚁的生活习性,知道它的群体性很强,具有合作精神;互相帮助,遵守纪律,遵守秩序,具有吃苦精神。
从而培养学生也要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
歌曲用了赞美的情绪,适合用中速演唱,上下两大乐句节奏相同,曲调不同,各有八小节旋律组成,反复强调了小蚂蚁的文明礼貌行为。
教学重点:感受和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歌词的记忆。
教学准备:课件、小蚂蚁头饰,学生提前搜集的蚂蚁资料等。
起学过程:1.组织教学。
(l)让学生边听着《小蚂蚁》音乐,边按节拍踏步走进教室。
(2)做一个拍手律动。
让学生听着小蚂蚁的音乐跟着教师拍手,每四小节的前两小节分别在胸前左右拍手,每四小节的后两小节分别作邀请动作、招手动作、点头动作和握手动作(听着音乐做两遍)。
2.导入新课。
(提前让学生搜集关于蚂蚁方面的资料,观察、了解蚂蚁有什么生活习性,学生有了这方面的资料准备,教师就可以提问。
)教师提问:“课下,你们观察到蚂蚁有什么特点?你对蚂蚁有哪些方面的了解?”学生回答:“蚂蚁的群体性很强;善于合作;蚂蚁见面相互用触角问好,用触角传话,很有礼貌;蚂蚁懂得天气,一到下雨天他们就把家搬到树上;蚂蚁注意积蓄,具有吃苦精神;蚂蚁的种类很多;蚂蚁的分工不同,有指挥的、有传信的、有搬运的、组织得很有秩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提示、引导,给予表扬。
然后播放音乐课件;(几幅蚂蚁图)第一幅:蚂蚁面对面相互用触角问好(体现蚂蚁讲文明、懂礼貌)。
第二幅:蚂蚁排队搬运粮食,同时有指挥的,有传信的,各有分工(体现蚂蚁遵守纪律,很有秩序)。
第三幅:蚂蚁集体搬运一种大的食物(体现人多力量大,齐心协力、合作精神)。
边放画面,边放《小蚂蚁》伴奏音乐,教师达朗诵歌词,让学生自己来理解、记忆小蚂蚁的特点。
然后教师总结:蚂蚁这样讲文明、懂礼貌,蚂蚁能做到的,我们更能做到。
接着对学生进行这些方面的教育,教师说蚂蚁的行为真值得我们歌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美蚂蚁的歌曲,歌名就叫《小蚂蚁》。
(用这种方式导入新课,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培养学生讲文明。
懂礼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
)3.听录音唱。
让学生完整欣赏一遍《小蚂蚁》这首歌曲,体会情绪,感受节奏。
教师边听音乐,边加上动作表演一遍。
听完后,让学生观察大歌谱(课件),教师领学生数出一共有16小节旋律,前八小节是第一大乐句(教师视唱),后八小节是第二大乐句(再现唱),然后提问:谁观察出两个大乐句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这时教师拍着手,唱着音高,拍出节奏,让学生边观察边感受,找出两大乐句节奏相同,音高木同的特点。
4. 朗读歌词。
让学生先听教师跟着音乐按节奏读一遍歌词,然后学生再听着音乐接节奏朗读一遍。
5. 填唱歌词。
先听录音范唱,小声跟唱一遍歌词,再听伴奏音乐跟唱一遍。
6. 做歌词接龙游戏。
为了让学生便于记住歌词,让学生做歌词接龙的游戏,先是老师和学生接龙,然后学生分组接龙,采用出声接龙和默唱接龙交替进行,直至学生掌握记熟歌词。
7. 表现歌曲。
《小雨沙沙》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的情绪演唱歌曲,体会并表现出歌曲中声音的力度变化。
(2) 通过图形普及线条的创意即借助不同的音源或体态动作进一步体验歌曲情绪,营造春雨的意境,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创造能力及合作能力。
重点1.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
难点1.学生探索沙锤的不同节奏型的演奏。
用沙锤为歌曲《小雨沙沙沙》伴奏时,强弱力度的控制。
2.学唱歌曲时,对歌词的记忆。
教材分析:《小雨沙沙》是一首曲调简洁、明快、流畅的儿童歌曲。
旋律采用级进、同音反复、小跳、变化重复等手法发展全曲,在有规律的节奏紧密配合下,生动地描绘出小雨沙沙的声音,使用拟人化的歌词县的天真而富有稚气,充满儿童情趣,同时又向孩子们渗透种子生长离不开雨露,儿童成长离不开关爱的道理。
教具准备:计算机多媒体、录音机、磁带、彩笔及纸(每人一套),其他声源和打击乐(如:报纸、水、矿泉水瓶、绸缎、三角铁、大镲)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学内容教的活动学的活动评价营造氛围导入新课点击播放配乐动画“江南春色”(画面是由网络下载的水墨风格的Flash动画)。
提问:“请小朋友欣赏一段春天的音画,你从画面中看到和听到了什么?学生欣赏并回答(小河流水、柳树发芽、春雨声、燕子……)能认真欣赏,并回答问题。
教学步骤教学内容教学的活动的活动评价情感铺垫参与体验创造表演师生交流师:“在春天美丽的季节里,大地一派生机,处处洋溢着春的气息。
小朋友喜欢春天的那些景色呢?”“你知道老师喜欢春的什么景色吗?”学生之间交流并发言(花、小草、青山绿水…..)能积极踊跃的参与歌词节奏模仿师:“老师喜欢春天的小雨,它滋润着大地,它使种子发芽、小草变绿、花儿盛开,我们应该感谢春雨带给我们这么美的景色。
点击出示《小雨沙沙》歌词教师按节奏读词。
(谱例)mp小雨沙沙24 mf mp▼▼▼▼▼▼x x |x x | x x x |x x x|小雨小雨沙沙沙沙沙沙,mf mp▼▼▼▼▼▼x x |x x | x x x |x x x|种子种子在说话在说话,mfx x x |x x x| x - ∣哎哟哟雨水真甜,哎哟哟我要出土,x x x |x x x| x - ∣哎哟哟我要发芽。
哎哟哟我要长大。
学生模仿教师的节奏及强弱变化并拍击节奏。
体验节奏及音的力度变化。
能准确地听辨感受音的力度变化,正确的模仿节奏。
学习歌曲歌曲演绎(1)点击播放《小雨沙沙》的Flash动画,(师)“你能想象到春天沙沙下小雨的情景吗?”(2)课件出示谱例并播放录音范唱,要求学生模唱旋律,并在第二遍时加入歌词轻声演唱。
(3)教师指导学生歌唱,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师)用怎样的声音,来歌唱种子渴望成长的心情?(师)小雨沙沙的声音用怎样的力度来表现?⒈分三组学生进行创编表演,教师讲解布置每组的任务,由组长带领组员讨论并创编。
⒉学生分组讨论并合作创编。
⒊分组汇报展示,师生评析。
一组:小雨小雨沙沙沙种子种子在说话雨水真甜我要发芽二组:双手十指颤抖表示下雨,身体与手向上伸展表现种子发芽……三组:抖动布—风,大镲轻击—雷,抖动纸条—下雨,三角铁的振音—种子说话……学生初步欣赏全曲。
学生用La模唱主旋律,有能力的学生可以直接唱歌词。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体会并运用高位置的声音及不同的力度变化来表现歌曲。
一组:用彩笔在纸上创作图形谱或简单线条表现歌曲内容。
二组:即兴创编动作,表现歌中的角色。
三组:根据教师提供的音源物体和打击乐即兴创作音响片断表现歌曲的意境。
能够感受歌曲的情绪及力度变化。
能够较为准确地模唱歌曲旋律,正确地掌握歌曲节奏。
能够用较优美声音演唱歌曲,歌唱力度运用恰当。
能够积极参与并合作创作,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表现力。
⒋全体展示:音画《小雨沙沙》一组的画用投影展示,同时其他两组表演。
学生完整的参与歌曲演绎。
(师):“同学们,经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生动的演唱并表演了歌曲《小雨沙沙》。
春天是美丽的,你们就像春天一样《咏鹅》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咏鹅》2、结合歌曲旋律模仿鹅的不同姿态,并进行美术创作教学目的:学唱由唐诗创编的歌曲《咏鹅》,体味中国古诗词的韵味,感受乐曲中描绘的鹅的音乐现象——悠闲自在。
从视觉、听觉和情感上让学生了解这首诗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拓展他们的知识面,让孩子不但能够吟《咏鹅》、能唱《咏鹅》,还能画出自己心中的《咏鹅》。
重点学会演唱这首歌曲。
难点学习《咏鹅》,感受中国古诗的韵味,体验乐曲中“鹅”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
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导入——师:今天老师呀!先要给大家猜个谜语,听好了“红帽子,白围脖,走起路来摇又摆”打一种小动物。
(答)师:对了!这“大白鹅”就是我们今天这节音乐课的好朋友,既然是好朋友那我们就得先了解它,在坐的小朋友对鹅的生活习性有些怎样的认识哪?谁来和我们聊聊……师:小朋友说的真好!老师都为你们知识的丰富感到高兴,刚才老师用一个简单的谜语来描绘了鹅的外形,你们知道还有用别的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鹅吗?(答并朗诵)老师复读一遍并在黑板上画出鹅的形象。
师:老师这里有这首古诗的朗诵及画面,请大家一起欣赏。
(播放影像资料)然后全班齐颂。
师:大家觉得鹅是怎样的小动物?(可爱、憨厚、笨重、叫声……)我们跟着音乐来模仿一下鹅的动作吧!(学生自由的在原地进行模仿,教师用钢琴给出《咏鹅》的旋律)——(请学生模仿不同身份的鹅,如:鹅妈妈、鹅爸爸、小胖鹅等,同时反复的给孩子灌耳音)三、新歌教学:师:同学们跟着音乐做的真好,你们知道吗?老师刚才给你们伴奏的旋律就是作曲家叔叔为《咏鹅》配的曲谱,怎么样?好听吧!我一看大家的眼神就知道你们非常想学,哪我们开始吧!1、教师范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