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监测1111第一组
校园大气环境监测方案
校园大气环境监测方案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加快,在城市中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变得越来越重要。
校园环境的质量对学生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校园大气环境监测方案的制定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将帮助我们识别环境中存在的污染问题,并采取措施保护环境和健康。
1.目的本方案的目的是为了对校园内的大气环境进行监测,确保校园环境的质量,以保护学生的健康和安全。
2.监测范围监测范围包括校园内的空气质量、噪声和气味。
3.监测设备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可以测量如PM2.5、PM10等指标,设备应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数据分析软件。
以上设备应具有高质量精度和可靠性,以确保准确监测。
4.监测操作监测操作应该由受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
空气质量监测:安装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在学校内的几个关键点,如学生宿舍、教学楼、食堂和体育馆。
24小时监测记录,将数据分析和比较以确定任何潜在的污染源。
噪声监测:使用噪声监测设备对校园内的各种区域进行监测,比如学校周边道路的交通噪声、学生宿舍内的噪声等。
24小时监测记录,将数据分析和比较以确定噪声水平是否达到了标准。
5.监测报告监测报告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监测时间和地点* 监测指标* 监测结果和结论* 推荐的纠正措施,以改善校园大气环境监测报告应该由专业人员撰写,并定期向校方汇报监测结果和建议的措施。
6. 总结制定校园大气环境监测方案是保障学生健康和安全的一个重要步骤。
准确监测校园内的空气质量、噪声和气味,可以发现潜在的污染源,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环境和健康。
监测报告应该由专业人员撰写,根据监测结果和结论提出纠正措施和建议供参考。
作为校园环境的保护者,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和监测环境,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和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
校园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方案
工业大学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案1.监测目的此次大气监测的目的主要有以下面: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课本知识,深入了解空气环境中各污染因子的具体采样法、分析法、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等法。
巩固大气环境监测的原理与知识,了解调查研究的基本法与步骤。
2.对校园的空气环境进行监测,评价校园的空气环境质量。
3.充分了解校园空气质量情况并分析可能的趋势发展及变化。
2.案设计思路查找相关标准,确定监测的项目及容,调查学校功能区分布及人口分布情况,查找校园气象资料,调查污染源分布,由以上资料确定监测点的布置。
采集样品后查找相应国标法测定结果并分析,最后与实际情况对比。
3.案调研大气污染受气象、季节、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强烈影响而随时间变化,因此应对校园各种大气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及自然与社会环境特征进行调查,并对大气污染 物排放作初步估算。
3.1 背景调研 4.1.1 总体气象情况春季温暖、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多雷雨大风天气;秋季凉爽,气温速降,秋淋明显;冬季寒冷,多雾、少雨雪。
春季回暖期(4月1~30日):平均气温15.2℃。
初夏少雨期(5月1日~6月20日):平均气温21.8℃。
初夏多雨期(6月21日~7月20日):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5~28℃,最低气温通常高于15℃。
盛夏伏旱期(7月21日~8月20日):日平均气温在24~28℃之间。
初秋多雨期(8月21日~10月10日):日平均气温15~24℃。
秋季凉爽期(10月11~31日):日平均气温11~15℃。
采样、保存、仪器操作样品分析、实验数据记录统计结果年平均气温变化图4~10月平均总降水量488.6毫米,平均总降水日数66天。
平均日降水≥25毫米的大雨日 4.5天。
年均降水量变化图春季回暖期(4月1~30日):平均相对湿度为64.5%,4月各旬相对湿度分布比较均匀。
初夏少雨期(5月1日~6月20日):相对湿度6月上中旬的54%,达到全年最低值。
初夏多雨期(6月21日~7月20日):相对湿度达60~70%。
新版校园大气环境监测方案(校园空气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中北大学空气环境监测方案一.监测目的(1)通过实训可以更进一步的巩固课本知识,更加熟练的掌握氮氧化物、二氧化硫、TSP、PM10的测定方法。
(2)通过对污染物的测定可以知道本校园的空气质量好坏,从而可以想到改善环境的方法,更好的营造一个舒适的、健康的校园环境。
(3)通过实践操作,布点的基本原则,采取适宜的方法进行布点,保证采集的样品无误,并掌握测定项目的一些采样方法。
(4)通过实训可以加强同学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以及计算能力,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培养同学之间团结合作精神。
二.监测区域资料收集及主要的监测项目受西风环流和较高的太阳辐射影响,使其气候干燥,降雨量偏少,昼夜温差大,表现为较强的大陆性气候。
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输送和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时当地的气象条件,因此要收集监测区域的风向、风速、气温、气压、等资料,但学校校园内风向比较均匀,风速比较小,在监测时可以不考虑,根据《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2012)和校园周边的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可选TSP、PM10、氮氧化物、二氧化硫这四项作为环境的监测项目。
三.监测点的布设根据污染物的等标排放量,结合校园各环境功能区的要求,及当地的地形、地貌、气象条件,根据布点的原则用功能区划分布点法来布置采样点。
测点编测点名称测点方位号1#学生居住宿舍楼附近区2#教学区教学楼前距教室大约十米左右3#实验楼区实验楼附近4#食堂区各个食堂的门口前5#学校前门正对前门口保安室十米左右区四.监测时间和频次:时间:2012年 10月日至2012年10月日上午:9:00---10.00 中午:1:00---2.00 晚上:5:00---6.00五.污染物的监测分析方法TSP/PM的测试方法—重量法10一.实验目的1.掌握TSP/PM的分析方法和采样方法。
102.了解环保学院TSP/PM的浓度。
103.了解环保学院的环境情况。
学校空气质量监测方案
学校空气质量监测方案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学校空气质量监测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毕竟,学校是孩子们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保证学校空气质量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个学校空气质量监测方案,旨在为学校提供优质的室内环境。
1. 介绍学校空气质量监测的必要性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学生们长时间呆在教室内,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状况和学习效果。
通过监测学校的空气质量,可以了解到学校的室内环境是否达到健康标准,提醒学校及时进行空气净化和通风换气措施。
2. 设备选择与布局学校空气质量监测方案需要选择专业的监测设备,并合理布局。
首先要选择准确可靠的空气质量监测仪器,如PM2.5检测仪、甲醛检测仪等。
其次,需要考虑设备的布局,根据学校的教学楼、宿舍楼等不同场所布置,确保监测点的覆盖范围广泛。
3. 监测项目的确定学校空气质量监测项目应包括常见空气污染指标,如PM2.5、PM10、甲醛、苯等。
通过多个监测点对这些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形成全面的空气质量评估。
4. 监测频率和时间段的设定监测频率是指每天监测的次数,可以选择全天24小时监测或根据学校教学活动时间确定监测时间段。
这样能从时间维度上更准确地了解学校的空气质量情况。
5. 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学校空气质量监测方案需要配备专业的数据采集设备,将监测到的数据自动化记录下来,并进行数据分析。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空气污染问题的规律性和特点,为改善学校空气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6. 报告生成与发布学校空气质量监测方案需要将监测结果及时生成报告,并向师生和家长发布。
报告应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数据和分析结果,让相关人员了解学校空气质量的情况。
7. 应急措施的设定学校空气质量监测方案应设定应急措施,当监测到学校空气质量出现异常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例如,出现甲醛超标,应及时通风、封锁源头等。
8. 学校空气质量监测方案的投入与支持学校空气质量监测方案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校园空气环境监测方案
校园空气环境监测方案目录一、项目背景与目的 (2)1. 项目背景介绍 (2)2. 监测目的与目标 (3)二、监测范围与内容 (4)1. 监测区域划分 (4)1.1 校园主要区域 (5)1.2 周边环境影响区域 (7)2. 监测内容设置 (8)2.1 空气质量指数监测 (9)2.2 温室气体监测 (10)2.3 有害气体及颗粒物监测等 (11)三、监测站点布局与设备选型 (12)1. 监测站点设置原则及布局图 (13)2. 设备选型与性能要求 (14)2.1 空气质量监测仪器 (16)2.2 数据采集与传输设备选型 (17)四、监测时间与周期安排 (18)1. 监测时间段划分 (19)2. 监测频率及时长设定 (20)3. 数据采集与处理周期安排 (20)五、监测流程与方法学设计 (21)1. 监测流程设计概述 (23)2. 具体监测方法学介绍与应用步骤说明 (24)一、项目背景与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健康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
校园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其空气质量对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校园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导致学生呼吸道疾病频发,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加强校园空气环境监测,提高空气质量,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环境,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项目旨在建立一套完善的校园空气环境监测方案,通过对校园内的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监测,为学校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持,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改善空气质量。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以提高校园空气环境质量,降低学生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生活质量,同时也是响应国家关于环境保护政策的具体行动。
1. 项目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空气质量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校园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其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环境。
由于校园内可能存在多种污染源,如交通尾气、建筑工地扬尘、燃煤污染等,加之季节性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校园空气环境质量存在不确定性。
校园内大气监测方案
校园内大气监测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大气质量监测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保任务。
而校园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也需要进行大气质量监测,以确保学生和员工的健康与安全。
本文将介绍一种校园内大气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标1.PM2.5浓度监测:PM2.5是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其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因此需要定期监测。
2.二氧化碳浓度监测:二氧化碳是大气中的重要气体,其浓度的升高会影响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3.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浓度监测:VOCs是造成室内甲醛等有害物质超标的主要原因之一,需定期监测。
二、监测方法1.PM2.5浓度监测:采用PM2.5传感器进行监测。
传感器安装在室内几个主要位置,并通过无线传输将数据传送至监测终端。
采集到的数据将实时显示在监测终端上,并可以进行数据分析和报警处理。
2.二氧化碳浓度监测:采用二氧化碳传感器进行监测。
传感器同样安装在室内几个主要位置,并将数据通过无线传输至监测终端。
监测终端可以实时显示二氧化碳浓度,并设定阈值进行报警。
3.VOCs浓度监测:采用VOCs传感器进行监测。
传感器安装在室内几个关键位置,并将数据通过无线传输至监测终端。
监测终端可以实时显示VOCs浓度,并进行报警处理。
三、监测频率1.PM2.5浓度监测:每天监测一次,以监测全天的大气质量变化情况。
2.二氧化碳浓度监测:每天监测一次,以监测室内空气质量变化情况。
3.VOCs浓度监测:每周监测一次,以监测室内空气中VOCs浓度是否超标。
四、数据管理和处理1.数据管理:监测终端将采集到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包括监测时间、位置、浓度等信息。
2.数据分析: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分析,获取大气质量的变化趋势、季节规律等信息。
3.报警处理:当监测到的浓度超过设定的阈值时,监测终端将发出警报,并向相关人员发送报警信息。
五、监测结果发布1.大气质量指数(AQI):根据监测到的数据计算AQI,并将结果实时显示在监测终端上,供学生和员工查看。
学校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方案
学校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方案一、背景介绍室内空气质量是一个与学生健康密切相关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污染问题的日益凸显,人们对室内环境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为了确保学生的学习环境健康,学校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方案应运而生。
二、监测目标学校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方案的首要目标是确保学生在校园的教室、图书馆和食堂等室内环境中呼吸到高质量的空气。
通过监测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含量,及时发现和解决空气质量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生活质量。
三、监测方法1. 采样设备:选择高精度的空气质量监测仪器,如多参数气体分析仪、颗粒物检测仪等,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监测点位:根据学生活动区域和人流密集程度,选择代表性的监测点位进行采样。
监测点位应覆盖学校的各类室内环境,包括教室、图书馆、食堂等。
3. 监测周期: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合理的监测周期,可根据季节、天气等因素进行调整。
监测结果应每月定期公布,并及时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
四、监测指标1. 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检测空气中的甲醛、苯等有害物质的含量,确保不超过国家相关标准。
2. PM2.5:监测空气中细颗粒物的浓度,有效控制室内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等污染物。
3. CO2:监测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确保室内通风良好,学生不会长时间处于密闭的环境中。
五、数据分析与评估监测数据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和评估,结合监测指标的标准限值,评估学校室内空气质量的优劣。
同时,建立数据跟踪系统,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六、问题解决与改善根据监测的结果,学校应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
对于存在的空气质量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如增加通风设备、净化空气、减少室内污染源等。
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七、教师和学生参与学校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方案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
学校可以组织相关培训,提高教师对空气质量的认识和监测操作的能力。
同时,学生也应加强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学习和关注,积极参与监测活动,并提出改善建议。
校园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方案
西安工业大学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1.监测目的此次大气监测的目的主要有以下方面: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课本知识,深入了解空气环境中各污染因子的具体采样方法、分析方法、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等方法。
巩固大气环境监测的原理与知识,了解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2.对校园的空气环境进行监测,评价校园的空气环境质量。
3.充分了解校园空气质量情况并分析可能的趋势发展及变化。
2.方案设计思路查找相关标准,确定监测的项目及内容,调查学校功能区分布及人口分布情况,查找校园气象资料,调查污染源分布,由以上资料确定监测点的布置。
采集样品后查找相应国标方法测定结果并分析,最后与实际情况对比。
3.方案调研大气污染受气象、季节、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强烈影响而随时间变化,因此应对校园内各种大气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及自然与社会环境特征进行调查,并对大气污染物排放作初步估算。
3.1 背景调研4.1.1 总体气象情况西安春季温暖、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多雷雨大风天气;秋季凉爽,气温速降,秋淋明显;冬季寒冷,多雾、少雨雪。
春季回暖期(4月1~30日):平均气温15.2℃。
初夏少雨期(5月1日~6月20日):平均气温21.8℃。
初夏多雨期(6月21日~7月20日):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5~28℃,最低气温通常高于15℃。
盛夏伏旱期(7月21日~8月20日):日平均气温在24~28℃之间。
初秋多雨期(8月21日~10月10日):日平均气温15~24℃。
秋季凉爽期(10月11~31日):日平均气温11~15℃。
年平均气温变化图西安4~10月平均总降水量488.6毫米,平均总降水日数66天。
平均日降水≥25毫米的大雨日 4.5天。
年均降水量变化图春季回暖期(4月1~30日):平均相对湿度为64.5%,4月内各旬相对湿度分布比较均匀。
初夏少雨期(5月1日~6月20日):相对湿度6月上中旬的54%,达到全年最低值。
初夏多雨期(6月21日~7月20日):相对湿度达60~70%。
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
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目录一、.............................................................. 监测目的2二、.........................................污染物调查情况及基础资料的搜集2三、.............................................................. 监测项目3四、.......................................................... 设计布点网络3五、....................... 采样方法、分析方法、采样仪器数据处理与结果表示:61、采样方法和分析方法 (6)2、采样仪器 (7)3、数据处理 (7)4.分析结果 (8)六、.................................................... 质量保证程序和措施9样品保存 (10)措施 (10)七、.................................................... 监测报告及进度计划11八、.......................................................... 监测报告说明12九、.................................................. 监测内容、地点和时间13十、.......................................................... 校园环境概况13包括当天的天气、气温、风向、人流情况。
(13)十一、.................................................. 监测方法及点位布设131、监测分析方法: (13)2、点位布设 (14)3、监测仪器 (14)十二、............................................................ 监测结果14十三、................................................................ 结论15进度计划 (15)十四、...................................................... 参考文献、资料15GB-T15432-1995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 (16)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482—2009 (19)一、监测目的(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课本知识,深入了解空气环境中各污染因子的具体采样方法、分析方法、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等方法。
校园空气监测方案
校园空气监测方案监测目的基于我校空气污染以实验楼污染,烟囱污染,垃圾堆污染为主的现状,规定用SO2、NOx、和TSP三项主要污染物指标计算空气污染指数(API),表征空气质量状况。
资料收集主要污染源:经调查研究,我校污染源主要分为锅炉、及垃圾堆。
气象资料:污染物在空气中的扩散迁移和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污染物的分布情况。
因此,要收集监测区域的风向、风速、气温、气压等资料(由于校园内风向均匀及风速较小则在测量时可不与考虑)。
监测项目必测项目:SO2、NOx、TSPA。
监测点的布设布设方法:采用同心圆布点法:由于污染源分布较集中,以锅炉和垃圾堆的链接线的中点为圆心,分别以10m和20m为半径化同心圆,再从同心圆做3条放射线,将放射线与圆周的焦点作为采样点。
采样的时间及频率时间:2012年5月20日上午8:00~8:40 中午12:00~12:40 下午5:00~5:40采样工具携带式采样器:采样速率0~1L/min;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采样速率11.3~15m³/h。
采样纪录污染物的名称SO2、NOx、TSPA 温度/℃25大气压力/KPa 101.325编号0、2、3、4、5、6、7采样地点锅炉房采样仪器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采样时间2012.5.20 所用吸收液显色液和水按4﹢1比例混合而成污染物测定1.SO2的测定1.1实验原理四氯汞钾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空气中的SO2被四氯汞钾溶液吸收后,生成稳定的二氯亚硫酸盐络合物,该络合物在与甲醛及盐酸副玫瑰苯胺作用,生成紫色络合物,其颜色深浅与SO2含量成正比。
1.2仪器①以多孔玻板吸收管(用于短时间采样);多孔玻板吸收瓶(用于24小时采样);②空气采样器(流量0~1L/min);③分光光度计。
1.3试剂①四氯汞钾吸收液(0.04mol/L):称取10.9g氯化汞、6.0g氯化钾和0.07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溶于水稀释至1000ml;②甲醛溶液(2.0g/L):量取36%~38%甲醛溶液1.1ml,用水稀释至200ml,现配;③氨基磺酸铵溶液(6.0g/L):称取0.60g氨基磺酸铵溶解于100ml水中,现配;④盐酸副玫瑰苯胺贮备液(0.2%):称取0.20g经提纯的盐酸副玫瑰苯胺,溶解于100ml1.0mol/L的盐酸溶液中:⑤盐酸副玫瑰苯胺使用液(0.016%):吸取0.2%盐酸副玫瑰苯胺贮备液20.00ml 于250ml容量瓶中,加3mol/L磷酸溶液200ml,用水稀释至标线;⑥磷酸溶液(3mol/L):量取41ml85%的浓磷酸,用水稀释至200ml;⑦亚硫酸钠标准溶液:称取0.20g亚硫酸钠及0.010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将其溶解于200ml新煮沸并以冷却的水中,轻轻摇匀。
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DOC
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专业:环境工程姓名:王齐浩学号:B11070415课题名称: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组员:康耀宗、姚显阳、潘凯飞、雷斌专业班级:B110704系(院):环境工程与化学系指导老师:葛晓燕目录第1 章检测背景11.1此次课程设计的目的 (1)1.2课程设计的现实意义 (1)第2 章污染物调查情况及基础资料的搜集 (2)2.1污染源情况的调查 (2)2.2基础资料的搜集 (2)2.2.1气象资料 (2)2.2.2............................................................................................ 地形及功能区划分 (3)2.3 设计方案的标准和规范 (3)2.4设计思路 (4)第3 章采样点的设置 (5)第4 章检测项目及其方法原理和数据处理的确定 (7)第5 章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 1..3 第6 章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1..56.1 采样方法的选择 .......................................... 1..56.1.1 采样方法的选择 (15)6.1.2............................................................................................ 气体的采样 (15)6.2气体的保存............................................... 1.8. 第7 章样品的预处理........................................... 1..9. 第8 章质量保证、评价方法和实施计划............................ 2. 08.1 质量保证............................................... 2..0.8.2评价方法................................................ 2..1.8.3 实施计划............................................... 2..5. 第9 章保护校园环境质量的方案和建议............................ 2. 69.1 NO2的防治............................................... 2.6.9.2二氧化硫(SO2)的防治................................... 2..69.3PM10 的防治2..6.第10 章小结.................................................. 2..7. 参考文献............................................. 2..8..第 1 章检测背景此次课程设计是对洛阳理工学院进行空气质量的监测,分析校园空气中各物质的含量,了解污染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对空气质量进行评述并提出对策和建议来保护校园及其周边的空气环境。
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
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一、引言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校园空气质量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良好的校园空气质量对于学生和教职工的身体健康以及学习和工作效率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监测目的1、了解校园内空气质量的现状,包括主要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和分布情况。
2、评估校园内空气质量对师生健康的潜在影响。
3、为改善校园空气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三、监测地点1、教室教室是学生长时间学习的场所,空气质量对学生的影响较大。
2、图书馆图书馆是人员密集的场所,通风情况相对较差。
3、食堂食堂在烹饪过程中会产生油烟等污染物。
4、操场操场是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地方,周边环境的空气质量也需要关注。
四、监测指标1、颗粒物(PM25 和 PM10)颗粒物是空气中常见的污染物,对人体呼吸系统有较大危害。
2、二氧化硫(SO₂)主要来源于燃烧含硫燃料,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3、二氧化氮(NO₂)汽车尾气和工业排放是其主要来源,会对呼吸道和肺部造成损害。
4、一氧化碳(CO)不完全燃烧产生,对人体血红蛋白的亲和力较强,影响氧气运输。
5、臭氧(O₃)在光照条件下由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反应生成,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6、挥发性有机物(VOCs)如苯、甲苯、二甲苯等,对人体有致癌风险。
五、监测方法1、仪器监测采用专业的空气质量监测仪器,如颗粒物监测仪、气体分析仪等,对各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测。
2、人工采样监测定期采集空气样本,送实验室进行分析,以补充和验证仪器监测数据。
六、监测频率1、实时监测在重点区域(如教室、食堂)安装实时监测设备,每小时记录一次数据。
2、定期监测每周进行一次人工采样监测,涵盖校园内的各个监测点。
七、数据记录与分析1、建立专门的数据库,记录监测数据,包括监测时间、地点、指标数值等。
2、运用数据分析软件,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计算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超标率等。
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
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专业:环境工程姓名:***学号:B********课题名称: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组员:康耀宗、姚显阳、潘凯飞、雷斌专业班级:B110704系(院):环境工程与化学系指导老师:***目录第1章检测背景 (1)1.1此次课程设计的目的 (1)1.2课程设计的现实意义 (1)第2章污染物调查情况及基础资料的搜集 (2)2.1污染源情况的调查 (2)2.2基础资料的搜集 (2)2.2.1气象资料 (2)2.2.2地形及功能区划分 (3)2.3设计方案的标准和规范 (3)2.4设计思路 (4)第3章采样点的设置 (5)第4章检测项目及其方法原理和数据处理的确定 (7)第5章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 (13)第6章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15)6.1采样方法的选择 (15)6.1.1采样方法的选择 (15)6.1.2气体的采样 (15)6.2气体的保存 (18)第7章样品的预处理 (19)第8章质量保证、评价方法和实施计划 (20)8.1质量保证 (20)8.2评价方法 (21)8.3实施计划 (25)第9章保护校园环境质量的方案和建议 (26)9.1 NO2的防治 (26)9.2 二氧化硫(SO2)的防治 (26)9.3 PM10的防治 (26)第10章小结 (27)参考文献 (28)第1章检测背景此次课程设计是对洛阳理工学院进行空气质量的监测,分析校园空气中各物质的含量,了解污染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对空气质量进行评述并提出对策和建议来保护校园及其周边的空气环境。
1.1此次课程设计的目的(1)课程实践,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
(2)熟悉环境监测从布点、采样、样品处理、分析测试、数据处理到分析评价等一系列整套工作程序。
(3)能够准确及时、全面的反应空气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的控制、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4)收集环境监测背景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制定和修订此类环境标准、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提供依据(5)实施准确可靠的污染的污染监测,为环境执法部门提供执法依据。
校园大气环境监测方案
校园大气环境监测方案1. 引言现代城市中,大气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校园作为我们生活和学习的场所,其大气环境质量对学生和教职工的生活和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在校园中建立一套完善的大气环境监测方案,对于保护校园环境、提升居住和学习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监测设备校园大气环境监测方案需要使用一系列专业设备,以确保准确和可靠的监测结果。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大气环境监测设备:•空气质量监测仪器:能够检测和测量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这些设备可以提供实时的监测数据,并具备数据存储和传输功能。
•气象监测仪器:用于监测气温、湿度、风速和风向等气象参数。
这些数据对于分析和评估大气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
•噪声监测仪器:用于监测校园内的噪声水平,例如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等。
这些数据有助于评估噪声对学生和教职工的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3. 监测范围和频率为了全面了解校园大气环境的状况,监测方案需要涵盖校园内不同区域的监测点,并且需要在不同时间段进行监测,以获取全面和准确的数据。
•监测范围:监测点覆盖校园内的主要区域,如教学区、宿舍区和运动场等。
每个区域都应设置多个监测点,以充分反映该区域的大气环境状况。
•监测频率:监测应该以连续和定期的方式进行,以获取准确的数据。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制定每天、每周或每月进行监测的计划。
4. 数据采集和分析监测设备可以实时采集大气环境的相关数据,但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是一个关键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数据采集和存储:监测设备通过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可以通过数据存储设备进行保存,以便后续分析。
可以使用数据采集软件来自动采集数据,并将其存储在云端或本地服务器中。
•数据处理和分析:采集到的数据可以进行各种统计和分析,以评估大气环境的质量。
可以使用统计软件和数据分析算法来解读和处理数据,得出相关结论和趋势。
•数据可视化:为了更好地呈现监测结果,可以使用数据可视化工具将数据转化为图表、图形或地图等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职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第一组)小组成员:郑思松郑卓良刘兴志黄伦棋刘天华潘志豪赵志颖郑淇隆序言•下沙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污染不可避免,为此,我们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学生对校园空气进行监测,同时也是通过社会实践来提高我们的专业技能。
•另一方面了解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生活环境,也为保护身边环境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目录一、监测目的 (2)二、污染物调查情况及相关基础资料的搜集 (2)三、监测项目 (3)四、设计布点网络 (3)1、采样点布设及布点数目 (3)2、采样时间和频率 (4)3、现场采样记录 (5)五、采样方法、分析方法、数据处理与结果表示 (6)1、采样方法和分析方法 (6)2、采样仪器 (6)3、数据处理 (7)4、分析结果 (8)六、质量保证程序和措施 (9)七、监测报告要求及进度计划 (10)八、参考文献、资料 (15)九、GB-T15432-1995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 (16)十、HJ482—2009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19)十一、pH值的测定 (27)监测目的(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课本知识,深入了解空气环境中各污染因子的具体采样方法、分析方法、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等方法。
(2)对校园的空气环境定期监测,评价校园的空气环境质量,为研究校园空气环境质量变化及制订校园环境保护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3)根据污染物或其他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分布,追踪污染路线,寻找污染源,为校园环境污染的治理提供依据。
(4)培养我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及综合分析与处理问题的能力。
一、污染物调查情况及基础资料的搜集(1)污染源情况的调查(2)基础资料的搜集①气象资料下沙属中亚热带到北亚热带过渡区域的季风气候,并兼具一定的地域小气候特色。
年平均气温,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8 ,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3 ;年较差。
年降水量1200毫米左右,年雨(雪)日(以日雨量大于等于1毫米为1天计)约104天。
年降水量1200毫米左右,年雨(雪)日(以日雨量大于等于1毫米为1天计)约104天。
下沙全年最多风向是东风,下沙一般风力在3级以下,静风的时间也很多。
下沙的雾天全年有35天左右,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现,而以春季居多。
②地形及功能区划分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杭州江干区下沙高教东区学源街68号,四周一片平坦。
学校的校园是由教学区、宿舍区(嵩阳袁、含晖苑)、附近居民区等多功能区组成,整个学院占地面积1000余亩。
③人口分布及人群健康状况我们学校现有全日制高职生8000余人,教职工600余人。
人口分布主要在嵩阳苑及含晖苑,人群健康状况良好。
三、监测项目经过对以上的调查研究和相关资料的讨论及综合分析,可知校园的主要污染物有SO2、NO2、TSP,所以我们对校园监测项目有:SO2、NO2、TSP、 pH(空气降水监测项目)。
四、设计布点网络1、采样点布设及布点数目根据学校的各污染源的分布情况和结合校园各环境功能区的要求,及我校的地形、地貌、气象等条件,我们组的采样点布设方法采用的是功能区布点法(由于校园分为多个功能区:主要以教学区、活动区为主),采样点的数目是5个,它们分别是校园篮球场靠近操场附近,体育馆门口,校园大门附近,善思路与融善路交叉点,校园东大门,教工食堂旁。
采样点平面布设图如注:图中标记代表采样点(除红色标记外)2、采样时间和频率中国监测技术规范对大气污染例行监测规定的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如下:标准的采样时间表如下:3、现场采样记录气态污染物现场采样记录表______年___月____日 地点_____天气______ 污染物名称______采样方法_____采样仪器型号___采样者______ 审核者______TSP 现场采样记录表天气______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采样者______ 审核者______五、采样方法、分析方法、采样仪器、数据处理与结果表示:1、采样方法和分析方法因学校附近无严重污染源,大气中被测物质浓度很低,因此我们总体采用富集采样法(浓缩采样法)。
根据空气环境监测因子的筛选结果所确定的监测项目,按照《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所规定的采样方法和分析方法执行,具体方法如下表列出:空气环境监测项目的采样方法及分析方法2、采样仪器气态污染物质(SO2、NO2)采样仪器:气体吸收管总悬浮颗粒采样器:中流量TSP/PM10采样器流量计:转子流量计采样动力:电动抽气泵测pH值用烧杯采集水样3、数据处理监测结果的原始数据要根据有效数字的保留规则正确书写,监测数据的运算要遵循运算规则。
在数据处理中,对出现的可疑数据,首先从技术上查明原因,然后再用统计检验处理(如Q检验法、T检验法),经检验验证后属离群数据应予剔除,以使测定结果更符合实际。
(1)计算样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计算式为c(SO2,mg/m3)=(A-A)BSVt/(VsVa)式中A—样品溶液吸光度;A—试剂空白溶液的吸光度;BS—校正因子,ug;Vt—样品溶液总体积,mL;Va—测定时所取样品溶液体积,mL;Vs—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L。
(2)样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计算式为c(NO2, mg/m3)=( A-A-a)VD/(bfV)式中A—样品溶液吸光度;A—试剂空白溶液的吸光度;b—标准曲线的斜率,mL/ug;a—标准曲线的截距;V—采样用吸收液体积,mL;D—样品的稀释倍数;V—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L;f—实验系数,(当空气中NO2的浓度高于 mg/m3时,f值为)。
(3)样气中TSP的含量计算式TSP( ug/m3)=K(m1-m)/(Qnt)式中m1——采样后滤膜质量,g;m0——采样前滤膜质量,g;t—累计采样时间,min;Qn—采样器平均抽泣流量,m3/min;K—常数(中流量采样器K=109)。
4.分析结果将监测结果按样品数、检出率、浓度范围进行统计并制成表格,可按下表统计分析结果。
TSP监测结果统计[ ug/m3(标准状态)]监测结果统计[ mg/m3(标准状态)]SO2监测结果统计[ mg/m3(标准状态)]NO2注:超标率=[(实测浓度-标准浓度)/实测浓度]×100%检出率=实测浓度÷总浓度×100%六、质量保证程序和措施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程序的一个核心环节是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工作,包括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两个部分。
程序:注:平行双样平行双样分析包括密码平行双样分析,它反映测试结果的精密度。
1 测定率要求:每批测试样品随机抽取10%~20%的样品(或密码平行样)进行平行双样测定。
若样品数量较少时,应增加平行样测定比例。
2 允许差:可根据允许差进行评定并统计合格数;未列入该表者,可参照所用分析方法规定的允许差值进行判断。
加标回收率=(加标试样测定值-试样测定值)÷加标量×100%空白试验值:采用与正式试验相同的器具、试剂和操作分析方法,对一种假定不含待测物质的空白样品进行分析样品保存措施1.采样严格按要求进行,方法正确,采集样品要有代表性。
2.选择国家标准分析方法或推荐方法,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3.对方案中提出的各项监测项目的原始数据进行整理,核查数据并进行离群值检验。
4.绘制质量控制图。
七、监测报告及进度计划监测报告环境监测站监测报告项目名称:校园空气环境质量监测委托人:监测类别:委托监测报告日期:2013年月日(加盖业务专用章)监测报告说明1、报告无本站业务专用章、骑缝章及章无效。
.2、报告内容需填写齐全、清楚、涂改无效;无三级审核、签发者签字无效。
3、监测委托方如对本报告有异议,须于收到本报告之日起十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我站提出,逾期不予受理。
无法保存、复现的样品不受理申诉。
4、未经本站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本报告。
5、本报告及数据不得用于商品广告,违者必究。
本机构通讯资料:环境监测中心站地址:邮政编码:电话:传真:一、监测内容、地点和时间1、监测内容:对校园环境范围内的TSP、pH、SO2、NOX项目进行监测。
2.监测地点:校园篮球场靠近操场附近,体育馆门口,校园大门附近,善思路与融善路交叉点,校园东大门,教工食堂旁。
3.监测时间:二、校园环境概况包括当天的天气、气温、风向、人流情况。
三、监测方法及点位布设1、监测分析方法:2、点位布设依据《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校园篮球场靠近操场附近,体育馆门口,校园大门附近,善思路与融善路交叉点,校园东大门,教工食堂旁。
具体点位布设见附图。
3、监测仪器TSP:中流量采样器;SO2、NO2:722型分光光度计;pH值:pH计四、评价标准监测评价标准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分为三级:一级标准为保护自然生态和人群健康,在长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任何危害影响的空气质量要求。
二级标准为保护人群健康和城市、乡村的动、植物,在长期和短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伤害的空气质量要求。
三级标准为保护人群不发生急、慢性中毒和城市一般动、植物(敏感者除外)正常生长的空气质量要求。
因此我们采用二级标准国家标准见下表:五、监测结果六、结论报告编制复核审核签发日期日期日期日期七、参考文献、资料【1】王英健、杨永红.环境监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化学工业部.大气监测方法.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6.【3】吴鹏鸣等主编.环境空气监测质量手册.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4】国家环保局.空气废弃监测分析方法.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5】国家环保局.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GB-T15432-1995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一、原理用重量法测定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方法一般分为大流量—min)和中流量—min)采样法。
其原理基于: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使之通过已恒重的滤膜,则悬浮微粒被阻留在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气体积,即可计算总悬浮颗粒物的质量浓度。
本实验采用中流量采样法测定。
二、仪器1.中流量采样器:流量50—150L/min,滤膜直径8—10cm。
2.流量校准装置:经过罗茨流量计校准的孔口校准器。
3.气压计。
4.滤膜:超细玻璃纤维或聚氯乙烯滤膜。
5.滤膜贮存袋及贮存盒。
6.分析天平:感量。
三、测定步骤1.采样器的流量校准:采样器每月用孔口校准器进行流量校准。
2.采样(1)每张滤膜使用前均需用光照检查,不得使用有针孔或有任何缺陷的滤膜采样;(2)迅速称重在平衡室内已平衡24h的滤膜,读数准确至,记下滤膜的编号和重量,将其平展地放在光滑洁净的纸袋内,然后贮存于盒内备用。
天平放置在平衡室内,平衡室温度在20-25℃之间,温度变化小于±3℃,相对湿度小于50%,湿度变化小于5%;3.样品测定:将采样后的滤膜在平衡室内平衡24h,迅速称重,结果及有关参数记录分析者_____________审核者____________四、计算总悬浮颗粒物(TSP,mg/m3)=W/(Qn·t)式中:W——采样在滤膜上的总悬浮颗粒物质量(mg);t——采样时间(min);Qn——标准状态下的采样流量(m3/min),按下式计算:Qn = Q2[(T3/T2)·(P2/P3)]1/2(273×P3)÷×T3)=Q2[(P2/T2)·(P3/T3)]1/2(273/=×Q2[(P2/T2)·(P3/T3)]1/2式中:Q2——现场采样流量(m3/min);P2——采样器现场校准时大气压力(kPa);P3——采样时大气压力(kPa);T2——采样器现场校准时空气温度(K);T3——采样时的空气温度(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