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合部调查报告
尽职调查报告11篇
尽职调查报告11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尽职调查报告11篇下面是本店铺分享的尽职调查报告11篇,供大家参阅。
《城乡结合部学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策略的实践与研究》阶段总结报告
《城乡结合部学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策略的实践与研究》阶段性总结一、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1.“青年教师”年龄未满四十岁的学校青年教师群体。
这一群体在教师总量上比例最大,工作态度、专业素质、教学能力方面变异性大,定势趋向尚未最后形成,可塑性较强。
2.“教师专业成长”教师的专业化标准被定义为:(1)具有相应的实际教学能力;(2)具有教学设计的独创性,能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3)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反思、总结和开展教学研究。
教师专业成长是指在这几方面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
3.“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主要研究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专业训练,习得从事教育教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学识水平与人文知识、思想理论水平等方面的综合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二、研究的目标、内容(一)研究目标1.调查研究城乡结合部小学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现状,探讨城乡结合部学校开展校本培训的价值和效度,并进行成因分析。
2.确定城乡结合部学校青年教师校本培训的内容,探索符合城乡结合部学校青年教师发展需要的校本培训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城乡结合部学校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使他们成为自我引导学习者、反思者、研究者,以顺应时代的要求。
(二)研究内容1.城乡结合部学校青年教师培训需求现状调查研究。
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城乡结合部学校青年教师知识素质、能力素质、专业情意以及教育教学现状的共性和差异性,以及社会、学校和家长对青年教师发展的需求和期望值,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城乡结合部学校青年教师校本培训内容研究。
3.教师知识素质培训。
包括本体性知识、文化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
4.教师能力素质培训。
包括教育教学能力、合作交往能力、教育科研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心理辅导能力。
5.教师专业情意培训。
包括师德修养、教育理念和个性品质。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步骤(一)课题研究的方法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同时辅以文献研究法、问卷法和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进行研究。
田野调查报告
田野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
本次田野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当地居民对环境保护的态度和行为,以及他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看法。
通过调查,我们希望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居民对环境保护的认知水平,为今后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二、调查地点。
我们选择了某市的城乡结合部作为调查地点,该地区既有城市化的特点,又保留了一定的农村风貌,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环境状况比较多样化。
三、调查方法。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
首先,我们设计了一份涵盖环境保护知识、行为习惯、对环境问题的看法等方面的问卷,然后选择了100名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
同时,我们还对一些居民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访谈,以了解他们对环境保护的具体做法和看法。
四、调查结果。
1. 知识水平。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居民对环境保护的知识水平较为薄弱,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能够正确回答有关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平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问题。
这表明在环境保护知识普及方面还存在较大的空间。
2. 行为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居民对环境保护并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很多人在购物时并不注意环保标志,随意丢弃垃圾,浪费食物等行为比较普遍。
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 环境问题看法。
在对环境问题的看法方面,调查显示大部分居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层面,对环境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和解决办法缺乏深入的思考。
很多人认为环境问题与自己无关,对环境保护缺乏积极性。
五、调查结论。
通过本次田野调查,我们发现了居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环境保护知识普及不足,需要加强对居民的环保知识宣传和教育。
其次,居民的环保行为习惯有待改善,需要引导和培养居民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最后,需要加强对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使他们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从而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
六、建议。
针对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1. 加强环保知识宣传,开展环保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知识水平。
城乡结合部中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习惯调查研究报告
城乡结合部中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习惯的调查研究吕俊杰叶思乾<执笔)林文华钱藓萍林德跃1摘要:本研究运用自编制的学习动机与学习习惯的现状调查问卷,以浙江省温州第二中学<城市中学)和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城乡结合部中学)共61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城乡结合部中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习惯进行调查研究。
通过SPSS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城乡结合部中学学生学习动机偏差;不同学校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习惯差异较显著;不同学生群体学习动机与学习习惯是有差异的;学习动机与学习习惯对中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有影响的。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效在于以下几点:1.对中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习惯的现状有了基本的了解。
2.对中学生学科学习动机与习惯的调查结果有了具体的反思。
3.对影响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习惯的主要因素有了基本的认识4.对有效改进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习惯形成了基本的工作思路。
①初步形成有效干预的基本操作框架。
②初步明晰了有效改进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习惯策略5.学校的课堂教案改革有了新的进展,教师的专业素养有了较大的提升6.学校的德育管理成效显著,“三考”成绩取得较大的突破。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学习动机,学习习惯,调查研究一、前言<略)二、研究设计<一)概念的界定1.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直接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的反映。
学习动机的培养也就是要把社会和教育向他提出的客观要求变为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从没有学习需要或少有学习需要到自觉产生学习需要的过程。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把已经形成的潜在学习需要充分调动起来,也就是把学习的积极性发动起来的过程。
2.学习习惯:习惯指某些行为经长期、多次的重复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模式。
这种模式一旦形成,就会在日常行为中无须努力而自动化地表现出来。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由于多次重复而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学习活动范式。
学习习惯一旦形成,也会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自动化地实施。
城乡结合部经济发展新动向与金融需求调研报告——武汉市江夏区安山镇的典型调查
城 乡结合 部经济发 展新 动 向
与金融需求 调研报告
武汉市江夏 区安 山镇 的典 型调查
许杭 璐 吴立 鹤 高 源 ( 湖北 经 济学 院法 商学 院 , 湖北 武汉 4 3 0 2 0 5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摘要: 良好的金 融环境 , 是 农村金 融机 构 生存发展 的外
有效 问卷 , 有效问卷百分 比为 9 3 . 5 %。
3 、 开 座谈 会
良好的金 融环境 ,是农 村金融机 构生存发展 的外部 条 件, 是促 进农村金融市 场进一步完 善 、 促进农村 经济发展 和 社会进 步的基础 。 “ 三农 ” 问题一直是我们高度关注而且必须 解决的现实 问题 。而解决 “ 三农 ” 问题 的核心是增 加农 民收 入, 实现途径是培育 和完善农村要 素市场 、 推 动农 村劳 动力
我们为了更好的 了解安 山镇 的实际情况 ,到 目的地后 ,
与 当地的办公室主任 进行 了一次简单交流 。 主任针对调查课
题, 结合 当地 苗木发展状况 , 给我们提供 了最具代 表性 的几 个村落进行人户访谈。
2 、 问卷 调 查
我们 在出发之前设 计 了四份分别针 对个人 、 企业 、 银 行
和政 府的调查 问卷 , 经过 对街边居 民的试调 查 , 分别对 问卷
的相关细节做 出了修 改 , 并划分 了问卷发放 的具体 范围和年 龄层 。 我们将之前设 计的共 2 0 0 份个人 问卷分别沿着镇政府 大道挨家挨户发放 , 在 安 山镇居 民 的积 极配合下 , 顺利 完成 了问卷 的发放 与回收 。经过整理 , 筛选出 1 8 7份符合条件 的
城乡调研报告
城乡调研报告
《城乡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城乡发展差异的原因和解决途径,我们进行了一项城乡调研,以下是我们的调研报告。
首先,我们调研了城市和农村地区的人口规模和构成。
我们发现,城市地区人口密集,多为年轻人和外来务工人员,而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严重,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导致留守老人和儿童数量增加。
其次,我们调研了城乡教育资源分配情况。
我们发现,城市地区的学校数量和师资力量较为充足,教育资源相对集中。
而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匮乏,学校数量少,教师素质也相对较低。
另外,我们也关注了城乡医疗资源的分布情况。
我们发现,城市地区的医院设施齐全,医疗技术先进,而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严重不足,医生数量少,医疗设施简陋。
最后,我们调研了城乡经济发展状况。
我们发现,城市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迅速,产业结构多元化,而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农业占比较大,缺乏新型产业的发展。
综合以上调研结果,我们认为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例如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医疗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城乡经济融合发展,减少城乡差距,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等。
通过这次城乡调研,我深刻了解到了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和原因,也增强了对解决城乡差距问题的信心。
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为城乡发展差距问题找到更好的解决途径。
关于农村与城乡结合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与城乡结合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1、调查背景及目的注重小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看——他们正处于世界观形成的起步阶段,善与恶,丑与美,好与坏,错与对的评判标准往往是不全面或不深刻的,这就呼唤着我们“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学生的成长”。
赫尔巴特说: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苟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三字经》中关于教育的重要性千百年来为后人所传颂着。
家庭,是教育的启蒙;学校,是教育的引路人。
2、调查结果及分析从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的小学生家庭现状看主要存在这么几个方面的教育问题:2.1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的小学生父母有的外出务工,家中一般只留下老人和读书的孩子,这些孩子他们无论是寄宿于学校还是留守在家庭,大都缺少母爱,缺少父母的亲子之情,得到的是祖辈的溺爱、宠爱、偏爱,极易形成“畸形心理”。
这就呼唤农村学校必须加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2.2多数家长综合素质低下,影响孩子成长。
教育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你要教育学生成什么样的人,你自己首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而农村和城乡结合部这些学生家长大部分整体素质普遍偏低,他们大多只有初中及以下的文化,在他们的家庭中很少看得见书。
谈到辅导功课,很多家长反映,现在的书真难,孩子的作业拿回家,我根本看不懂。
这种情况,数学学科显得更为严重。
这些家长大都认为孩子在父母面前必须是服从,根本没有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意愿。
他们的教育简单粗暴,打骂孩子是普遍现象。
家长重视孩子学习成长但缺乏引导方法,培养目标盲目。
不少家长在培养孩子上是不惜血本的,为孩子请家教,报名参加了一个又一个课外兴趣班,自己则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
殊不知,这样做孩子是否愿意,是否真的有效,结果可想而知。
2.3家长推卸教育责任,孩子成长抛在一边相当一部分家长不配合教师对孩子进行教育,他们认为,家长的任务就是给孩子提供吃穿,学习教育则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
城乡结合部调查报告
城乡结合部调查报告一、引言城乡结合部是指城市与农村交界处的地区,具有城市化和农村化的双重特征。
城乡结合部的发展对于实现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改善农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通过对城乡结合部进行调查,以了解该地区的特点、挑战和发展机遇。
二、调研背景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同时,农村经济发展也取得了很大成绩。
城乡结合部作为城市与农村交汇的地区,成为了农村现代化和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
然而,由于城乡结合部地区的特殊性,其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因此,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城乡结合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三、调研方法1.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一份详细的问卷,涵盖了城乡结合部的居民生活、经济状况、交通情况等方面的信息。
我们随机选取了该地区的居民进行调查,并收集了大量的数据。
2.实地观察:我们深入城乡结合部的各个村庄和社区进行实地观察,了解居民的生活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以及农民的农业经营情况。
3.专家访谈:我们与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了多次访谈,听取他们对城乡结合部发展的看法和建议。
四、调研结果1.居民生活水平提高:随着城乡结合部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明显提高。
许多居民从事非农业工作,丰富了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
2.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乡结合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显著提升,道路、交通、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完善,为居民生活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3.乡村旅游发展潜力大:城乡结合部的自然环境优美,具备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旅游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城乡结合部的乡村旅游潜力巨大,为农民增加了新的经济来源。
4.农业结构调整:城乡结合部农业结构逐步调整,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特色农业转型。
这种转型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同时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五、挑战与机遇1.资源环境压力:城乡结合部发展中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资源环境压力。
经济发展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土地和水资源,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压力。
关于乡镇的调查报告
关于乡镇的调查报告背景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人们对城市生活的需求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城市。
但是,城市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人口压力等。
在这种情况下,乡镇的地位愈发重要起来,它们作为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桥梁,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对乡镇的现状进行了了解和探索。
调查对象和方法本次调查的对象是中国某省市的乡镇,涉及乡镇干部、农民、学生、居民等各个群体。
我们采用的调查方法主要是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
问卷调查主要是针对广大村民和学生的,我们设计了一份涵盖了乡镇发展状况、生活质量、公共服务、城乡结合部等多个方面的问卷,共发放了200份。
深度访谈则主要是针对乡镇干部和一些代表性的居民和学生,我们采用了半结构化访谈的方式,共进行了10次访谈。
调查结果乡镇发展状况经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乡镇的发展状况总体来说比较良好。
在村民、学生的眼中,乡镇的经济发展是尚可的,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发展潜力。
同时,对于城乡结合部的发展,乡镇干部也表示出了积极的态度,认为这是乡镇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居民生活质量在居民的生活质量方面,虽然乡镇与城市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但是总的来说,乡镇的生活条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
问卷调查显示,近几年,乡镇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服务质量都有所提高,居民的获得感也在逐渐增强。
同时,城乡结合部的发展也为居民带来了更多服装、饮食、娱乐等方面的选择,这样的改善对于居民来说意义重大。
公共服务公共服务是一个衡量一个地方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通过深度访谈,我们了解到,目前乡镇公共服务有了明显的改善。
在教育方面,大部分乡镇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校园设施和齐全的师资队伍,让学生能够接受到更好的教育;在医疗方面,乡镇医院的医疗技术和服务态度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大大方便了居民就医。
城乡结合部城乡结合部是乡镇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深度访谈,我们了解到,乡镇干部支持城乡结合部的发展,认为城乡结合部的建设是发展乡镇的一个有效途径。
城乡结合部幼儿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城乡结合部幼儿教育现状调查报告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和动迁户数量激增,在入园难、入园贵背景下,辖区应需而生了大量游离于现行教育体制之外, 由民间兴办、以低端人群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学龄前子女为主要收托对象的多种类型的非正规幼儿园未能在教育主管部门注册,因而未被官方认可,平时我们称之为“黑幼儿园、非法幼儿园、无证幼儿园”等,属现行教育体制之外的办园类型。
他们为解决处于城市边缘群体子女的学前教育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非正规幼儿园具有因地制宜、方便入园、对应服务、收费低廉等优势。
同时,由于管理缺位和失当,生存境遇堪忧。
直面城市边缘群体子女学前教育这一日益凸显的社会问题,正视非正规幼儿园存在的价值,需要政府转变观念和职能,进行制度创新,对低端民间办学给予政策扶持,以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多样化发展。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非正规幼儿园、边缘群体子女、学前教育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进城务工人员以家庭式流动的方式大量涌入城市,他们大多选择在生活成本较低、距离中心城市不远的城乡结合部居住;同时,部分经济条件不佳的城市动迁户选择城乡结合部作为过渡点生活,绝大多数学龄前儿童都跟在父母身边。
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这一庞大而特殊的群体对于幼教的特殊性需求亟需得到关注。
这一背景下,城乡结合部出现了大量以收托流动人口子女为主、形式多样的民办非正规托幼教育机构。
就现实情况分析,非正规幼儿园当前正在发挥重要作用。
不仅如此,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也不可能消失。
非正规幼儿园的生存与发展亟需教育行政部门及社会各界的足够关注和重视。
2014年4月27日至5月6日,我们对辖区幼儿园进行了调查,主要以柯柯牙街道区位为样本,着重调查了6个社区内由民间兴办、未经教育部门注册备案、以务工人员学龄前子女为主要收托对象的17所非正规幼儿园。
调查内容涉及周边社区情况,园所使用房舍与环境设施、生源师资、保育教育、园所与社区关系、安全管理等。
城乡结合部地区幼儿行为习惯状况的调查报告——以广州市海珠区为例
③ 朱 玉 东. 反 思 与教 师的 专业发 展 [ J ]. 教 育科 学研
究 ,2 0 0 3( 1 1 ).
[ 1 ]皮连生. 学与教的心理 学 [ M]. 上 海:华 东师范大
学 出版 社 .1 9 9 7 .
④ 吴书林 ,王 东明. 教 学反 思的策略研 究 [ J ]. 牡丹 江
问题 的提 出
人” 。 同时 ,由于 房地 产 的蓬 勃发 展 ,原 来 在 城市 边 缘 的 耕 地 成 为 城 乡 结 合 部 地 区 最 大 的经 济 增 长
随着 广 州市 “ 东移 南 拓 ”发展 战略 的推 进 以及 点 。部 分村 民也一 夜致 富 ,他 们 虽然 已基 本接 受 了
[ M]. 张伟 ,译 . 北 京 : 中国 轻 _ z - , l k出版社 ,2 0 0 2 :3 7 .
( 宋
伟 :深 圳 市 第 二 职 业技 术 学 校
广 东 深
圳
参考文献 :
5 1 8 1 0 7:袁爱 玲 :华 南师 范 大学教 育 科 学学 院
博 士 生导 师 广 东 广 , k l 1 5 1 0 6 3 1 责 任 编
义 。本研 究 旨在 通过 调查 了解 幼儿 日常生 活 中的行
表2 幼 儿行 为状 况调查表
海 珠 区 城 乡结合 部 幼 儿行 为 状 况 调 查 表 ( 按 实 际情 况在 有 关选 父母 职 业 : ( 1 ) 机关人 员; ( 2 ) 教 师; ( 3 ) 文员; ( 4 ) 工人 ; ( 5 ) 商人 ; ( 6 ) 农 民; ( 7 ) 其他。 父母 年 龄 : ( 1 ) 2 0岁 ~ 2 5岁 ; ( 2 ) 2 5岁 ~ 3 0岁 ; ( 3 ) 3 0岁 ~ 3 5岁 ; ( 4 ) 3 5岁~ 4 O岁 ; ( 5 ) 4 O岁 以上 。
城乡结合部初级中学学生厌学心理调查报告
城乡结合部初级中学学生厌学心理调查报告[摘要]初中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是人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转折点,不仅要接受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初中教育阶段,学生的厌学现象普遍存在,处在城乡结合部的初中生厌学现象尤为突出。
分析初中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研究其对策,以望使城乡结合部的学生得以健康成长,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初级中学;初中学生;厌学心理;调查【中图分类号】g630一、引言我校地处广州市南沙区西部边缘,属于城乡结合部初级中学。
近些年来,南沙区的社会经济事业突飞猛进,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这既给我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机遇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学校硬件方面的投入奠定了基础;挑战是经济上去了可是人的素质并没有同步提升,家长对子女的成才观仍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升学的压力一直困扰着学校。
另外,市场经济在构建过程中,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也在不断地侵蚀着学生的心灵。
以上这些导致学生心理发展失衡,心理素质下降,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差等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厌学情绪,只是表现程度不同罢了,这对社会、家庭及中学生自身成长所起的作用都是消极的。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与生理症状的厌食相似,是一种生理意义上对知识的厌食行为,是学习主体在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所产生的一种对知识的排斥,由此引起学习行为上的懒惰表现。
本调查从我校学生厌学状况入手,对造成学生厌学心理的原因作了深入的分析和对策探讨。
二、调查对象及内容(一)调查对象:鱼窝头第二中学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学生共850人。
共回收846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825份(二)调查内容和结果:三、调查结果分析通过对鱼窝头第二中学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学生的调查显示:厌学的总人数为346人。
其中七年级88人,厌学占总人数的10.3%,八年级116人,厌学占总人数的13.6%;九年级142人,厌学占总人数的16.7%。
城乡结合部调查报告
城乡结合部调查报告概述城乡结合部是指城市和农村之间相互交错、紧密联系的地区,是中国特有的空间形态。
本调查报告旨在对城乡结合部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以期为城乡发展提供可行的建议和对策。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城乡居民,包括了他们对城乡结合部的看法、期望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实地调研则通过走访城乡结合部的各个片区,对当地的环境、产业结构、交通状况等进行了观察和记录。
调查结果一、城乡结合部的现状根据调查结果,城乡结合部存在以下问题:1. 城市功能蔓延:城市功能与农村生活环境交织在一起,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城市功能蔓延至农村,给农村居民带来了很大的生活压力。
2. 基础设施不完善:城乡结合部的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存在不足,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发展动力。
3. 产业结构单一:城乡结合部的产业结构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缺乏多样化的产业发展,导致居民就业机会有限。
4. 环境污染严重: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的工业企业和农村的畜禽养殖等活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给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威胁。
二、城乡结合部存在的问题根据调查结果,城乡结合部存在以下问题:1. 资源配置不均衡:城乡结合部的资源配置不均衡,城市率先享受到了发展的红利,而农村地区则面临着资源匮乏和发展困境。
2. 农村人口流失严重:由于农村地区发展不平衡,农民纷纷离乡背井到城市谋求发展机会,导致农村人口流失严重,进一步加剧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问题。
3. 社会服务不均衡:城乡结合部的社会服务机构和设施不够完善,农村居民往往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医疗、教育等服务。
4. 文化交流不足:城乡结合部的文化交流相对薄弱,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之间的融合与互动有限,影响了地区的整体文化发展。
三、城乡结合部的发展趋势根据调查结果,城乡结合部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1. 精细化管理:越来越多的城乡结合部开始尝试精细化管理,不同地区的规划、管理和发展模式也逐渐从一刀切转变为因地制宜。
调查报告
陕西省城乡结合部早婚现象调查报告陕西理工学院科研调查小组组长:豆珊组员:闫磊王琪高茸茸二〇一〇年九月陕西省城乡结合部早婚现象不容忽视[摘要] 早婚于国于民均有害无利。
有关专家分析,早婚势必引起早育,如果把早两年和晚两年的婚姻状况进行对比,从时间上计算前后相差4年,依此类推平均约四代到五代人就要多出生一代人,大大缩短了人口增长周期。
早婚对身体健康也是一种危害,特别是危害到下一代的健康发育与成长。
有关专家指出,青少年时期正是身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尤其是骨骼尚未完全钙化,早婚、早育容易导致孕妇高血压、心脏病、风湿病等多种并发症,尤其是母婴死亡率增高。
在对下一代的影响上,由于年轻母亲缺乏耐心和经验,不懂得育儿知识,往往在孕期和对婴幼儿的护理上有所不当,容易对婴幼儿的发育成长造成不良影响①。
关键字:陕西省部分地区;早婚;早育;占地分钱;原因危害;2010年1月至2010年3月,我们科研调查小组对陕西省城乡结合部大部分地区做了关于早婚现象的调查与访问,例如咸阳市、渭南市、汉中市等地区,结果令人大吃一惊,这些区域的早婚现象仍普遍存在,且关中一带尤为严重。
为什么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会有早婚现象的存在呢?这让我们最先想到了我国的《婚姻法》。
我国《婚姻法》第六条中明确规定,结婚男子不得早于22周岁,女子不得早于20周岁②。
这是男女结婚年龄的起点,是《婚姻法》划分合法婚姻和违法婚姻的界限,而我们调查结果却让人意外。
除了有不满法律规定年龄的婚姻,竟然还有一些都未成年,却走向婚姻生活的男女,其中女子居多。
早婚的原因很多,像很多其它省市地区一样。
有的是因为文化教育落后,对早婚早育的危害认识不足。
我们本以为只有一些特别贫困的地区才可能发生如此频繁的早婚现象。
据了解,贵州一些特别贫困的地区早婚现象就特别普遍③;有的是因为受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像关中地区的一些城乡结合部,早期地主家庭的男子基本都在14、15岁娶妻了,随后在我父母那一代基本都是女子在17、18岁,男子在19、20岁就结婚了;有的是由于父母包办。
上海郊区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上海郊区经济调查报告郊区是城乡结合部, 是城乡经济社会高度融合的区域, 是城市发展的腹地和未来的开发空间。
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看 , 任何大城市 , 不论其发达与否都离不开郊区的健康发展。
一些发达国家从20世纪初期或中期开始 , 先后走上城市郊区化、城乡协调发展的道路, 至20世纪中后期逐步实现了郊区生活方式、生活条件的城市化 ,分散、多中心、多功能和居住郊区化是世界大城市发展的趋势。
我国的郊区建制起始于 20世纪 50 年代。
1949 年, 新中国成立后, 为克服经济凋敝、物资匮乏的困难 , 保障大城市居民的鲜活农产品供应, 我国学习苏联模式 , 在直辖市和几乎所有省会级大城市周边划定了若干县为郊区。
80 年代至 90 年代,我国的城郊经济从单一为城市提供鲜活农副产品逐步发展成为城市大工业的扩散基地、鲜活副食品的生产基地、出口创汇基地、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基地。
城市郊区还是我国首先富裕起来的主要地区之一, 城市郊区的发展还推动了我国以大城市为依托的开放型、网络型经济的发展, 为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积累了重要经验。
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郊区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 农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
特别是 20世纪 90年代浦东开发开放以来 , 在上海城市产业结构与产业空间布局战略性调整过程中, 郊区成为制造业的主要承接地 , 为中心城区产业结构的提升提供了条件, 同时也为疏散中心城区过于密集的居住人口提供了后援空间。
进入新世纪以来, 紧紧抓住国际产业转移、上海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以及新一轮城市布局调整的机遇,上海郊区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 , 成为上海的经济增长极, 是上海最有发展活力和前景的地区。
上海郊区发展有四个特点:1.综合经济实力日益增强。
据统计1990至2000年上海郊区增加值年均增长1 2 % 以上。
去年上海郊区实现增加130亿元同比12.5 %,比1990年增长6.5倍,占全市GDP比重由1990年的2 2.5 9 %上升到3 0.5 %,人均创造增加值达22500元。
关于呼包两市城乡结合部规划建设的调查报告
复 杂 、 乡管理交 叉和缺 失并存 等特点 。 城 长期 以来 , 乡 城 结合部 缺 乏统一 的规 划建设 和 管理 , 在基础 设施 和社 会
产 生活条 件 的优势 。特 别是 “ 中村 ” 城 的居 民更为 突 出 , 虽 然耕地 所剩 无几 , 居住 在城 中 , 享受 不 到市 民待遇 。 但 因此 , 乡结 合部 的经 济社 会发 展与城 区 的差距越 来越 城
投 资也 比市 区低很 多 。 主要原 因是 城 乡结 合部 的基 础产
业 过 于单一 , 经济 发展 难 以形成 规模化 、 约化经 营 , 集 特
、
发展 现状及 存在 的 问题
别 是 城 中村 和 城 郊 村 原有 的第 一 产 业 优 势 不 存 在 了 ,
二、 三产 业 又缺 乏积 极 的引 导 和扶 持 , 成发 展 方 向不 造
一
和进城打工收入逐步成为村 民的主要经 济来 源 , 户 口性 但 质仍 为农业人 口。 集体组织仍拥有土地支配权。眼下村庄
人均建设用地 面积较大 , 如包头市城乡结合部 人均建设用 地 达39 方米 , 4平 呼和浩特市 更达  ̄ 3o 方米 , 19 平 比城 区人 均建设用地 高出2 倍左右。 —3 另外有相 当多的村庄在建设
维普资讯
领导调研报告
关于呼包两市城乡结合部规划建设的
自治 区副 主 席 郝 益 东
城 乡结 合部是 城 乡交融 或城 乡连 接地带 , 因为城 乡 之 间密切 的 内在 联 系 ,淡化 了城 乡结 合部 的行 政界 限 , 使 其地 域 范 围较 为模 糊 , 同时 有 着动 态 扩张 、 口成 份 人
展 战略 和发展 方 向缺乏 系统 的规 划研究 , 导致 用地 功能
城乡结合部中学学生家庭情况调查报告——以昆明市五华区云铜中学为例
2 1—
商业经济
第 21 年 第 9 01 期
S NGY NG I o92 l HA EJ I J N ..O1
务工人员子女 占 6.l 1 %。从全 国范围来看 , 查对象中的 1 调 外来 务工子女多来 自贵州 、 四川这两个 云南 周边省份。 2 . 父母文 化程 度不 高 , 多为个 体户
=、 调查内容
笔 者在 研究 过程 中参 照 国 内家庭 环 境 因素 分类 , 将
【 收稿 日期】 010-7 2 1-72 [ 作者简介】符翠丽( 8一 , , 1 7 )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 究方向: 口与人力资源开发。 9 女 人
亲子关 系和家庭 所 有成 员组 成 的家庭 环境 。硬环境包 括
关系是 密不可分 的。 家庭 是一个 人成长 的摇 篮 , 孩子 的 是
第一所学校 。城乡结合部学校无论是所在位置、 生源 , 教 学环境还是师资力量与城市和农村 中学相比有着很大的
差异性 。 一Fra bibliotek父母亲的文化程度、 职业 、 经济状况、 家庭结构状况等。 调
对象 , 中男生 10 , 生 12 。主要采 用 问卷 的方 其 2名 女 2人 式对 学生进行 调查 。 以随机 访谈 方式 , 学 生的学 习情 辅 对 况 和家庭 环境 进一步 了解 。 调查 结果输 入计算 机后 , 形成 数据库 , 用 Ecl 利 xe软件 进行 了处理 和分 析 。此次 调查共
查 问卷包 括六 个 方 面 : 是个 人 基本 情 况 , 括性 别 , 一 包 年 龄, 家庭住址 , 是否 独生 子女 , 否单 亲家庭 , 否外来 务 是 是
、
对象与方法
工子女 , 学习成绩。 二是父母基本情况 , 包括文化程度 , 主
推荐四级调研员报告材料
推荐四级调研员报告材料四级调研员报告材料写1000字尊敬的领导:经过详细的调查研究,我向您报告关于某市城乡结合部环境改善措施的情况。
本次调研共耗时1个月,通过实地走访、采访调查以及文献分析等方法,深入了解了该地区环境的现状和改善措施的实施情况。
一、调研背景某市作为一个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城市与农村交错分布,在城乡结合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
鉴于此,我们进行了本次调研,旨在了解该地区环境改善措施的实施情况以及其对城乡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
二、调研内容我们采集了大量的实地调查数据,并与相关部门和居民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访谈,主要内容包括:城乡结合部的环境污染情况、环境改善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效果、居民对环境改善的意见和建议等。
三、调研结果1. 环境污染情况经调查发现,某市城乡结合部的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垃圾、污水、废弃物等问题。
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滞后,废弃物随意堆放造成环境污染。
2. 环境改善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效果某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改善措施,包括加强垃圾分类和处理、建设污水处理厂、推进农田环境治理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存在问题,譬如垃圾分类的普及率不高、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度缓慢等。
3. 居民对环境改善的意见和建议调研发现,居民对于环境改善的意见和建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加快垃圾分类系统的建设和推广,提高分类投放率;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四、调研结论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对某市城乡结合部的环境改善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加大环境教育和宣传的力度,提高居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2. 加快垃圾分类系统的建设和推广,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投放率。
3. 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4. 加大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进度,提高污水处理率。
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改善某市城乡结合部的环境状况,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郊结合部治安工作调查报告
展望
社区警务模式的推广将进一步强化城郊结合部的治安 工作
居民参与将成为未来城郊结合部治安工作的重要力量
THANK S感谢观看
日期:
城郊结合部治安工作调查报告
汇报人:
contents
目录
• 调查背景及目的 • 调查方法及样本 • 调查结果分 • 城郊结合部治安问题原因分析 • 对治安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 结论与展望
01
调查背景及目的
调查背景
城市化进程加快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城郊结合部地区的治安状况成 为了影响城市安全的重要因素
涉黄、涉赌案件多发于夜间至凌晨时段,场所多位于城 乡结合部的娱乐场所和农村地区的集市、庙会等。
盗窃案件多发于夜间至凌晨时段,作案者利用夜色掩护 进行偷窃。
诈骗案件多发生于白天至夜间时段,作案者利用各种手 段进行诈骗。
案件处理及破案情况
对于盗窃、抢劫、诈骗等案件,警方加大了打击力度,加强了巡逻和防控工作,取 得了一定的破案成果。
在重点区域和时段,增加 治安巡逻的频次,以增强 威慑力。
强化监管力度
加强对公共场所、重点设 施的监管力度,确保安全 无虞。
实时响应机制
建立实时响应机制,对突 发治安事件迅速做出反应 ,保障居民安全。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搭建情报信息平台
建立情报信息平台,实现各部门的情报信息共享,提高整体防控 能力。
强化信息收集与分析
对于涉黄、涉赌等案件,警方采取了集中整治和日常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了对 场所的管理和监管力度。
由于城郊结合部治安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部分案件仍存在侦破难度较大、证据 不足等问题,需要继续加强警务合作和社会治理。
04
城郊结合部治安问题原因分析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作品简介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作品简介一、课程背景社会实践调研是高校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旨在通过学生对社会现象的调研和分析,增进对社会问题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本次社会实践调研围绕“城乡结合部农村改革发展”展开,旨在了解城乡结合部农村改革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挑战,为未来政策制定和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二、调研地点和对象本次调研选择了位于城乡结合部的某县,该县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地区,具有明显的城市化和农村化特征。
调研对象主要包括当地政府部门、农村居民、农村企业和非农产业从业者,以及相关专业人士和社会组织代表。
三、调研目的和内容1. 调研目的:(1)了解城乡结合部农村改革发展现状;(2)分析城乡结合部农村改革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挑战;(3)探讨城乡结合部农村改革发展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2. 调研内容:(1)城乡结合部农村人口流动和城市化进程;(2)城乡结合部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3)城乡结合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4)城乡结合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四、调研过程和方法1. 调研准备:(1)整理相关文献和数据,了解城乡结合部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和现状;(2)制定调研方案,确定调研内容和方法,拟定调研问卷和访谈大纲;(3)联系相关部门和个人,确定调研对象和调研时间。
2. 调研方法:(1)实地走访和观察,了解城乡结合部农村改革发展的具体情况;(2)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城乡结合部农村改革发展相关的信息和意见;(3)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总结城乡结合部农村改革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3. 调研主体:(1)调研小组成员,包括学生和指导老师共同参与调研工作;(2)相关部门和个人,包括当地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代表和相关专业人士。
五、调研结果和分析1. 城乡结合部农村人口流动和城市化进程调研发现,城乡结合部农村人口流动明显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成为主要趋势。
城市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乡结合部农村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如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和老龄化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旗村经济调查——浅析城乡结合部农村的现在与未来实践日志时间地点调查对象和内容备注5月2日红旗村当地的地理环境、人员结构、生产生活状况。
打工的收入超过本地的劳动收入。
5月3日红旗村周边的大冲山、国道321一线。
大冲山工厂的排污状况,国道321的交通和餐饮服务业的状况。
在国道321线发现了少量由当地人经营的餐饮业。
5月5日红旗村详细调查村内的消费、医疗、教育、福利水平。
城乡二元结构所导致的医疗、教育、福利的双轨制。
摘要:红旗村并没有因为其毗邻市中区的优势展现应有的繁华,反而因为先天的地理缺陷和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文凭借深入的调查和科学的分析以一种制度的思考方法反思红旗村的问题,试图在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给出一种可能的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新农村困境对策一.调查区域及其界定1.地点:内江市市中区东南部的红旗村2.范围:内江甜城隧道以东,国道321以北,九龙村以西,范家大院以南方圆两平方公里(近似)的区域。
3.为什么选择红旗村:红旗村具有城乡结合部与农村的双重身份。
地理上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的村—距离市中区很近,毗邻国道,但是却成为了政策上“被遗忘的地带”。
一个大冲山,西边是新江村的新农村建设的“新”,另一边则是红旗村的“不新不旧”。
这种两重天的景象和两种身份的重合对于后来的新农村建设有反思和指导的意义。
二.地理概况红旗村西邻新农村——新江村,有一座不大不小的大冲山将红旗村与市中区阻断。
重要的是这座山上有一家名为“内江市轻工机械厂”的重度污染企业,且恰巧位于红旗村的西北部。
东临胡家大院,北部和南部有公路分别直达东兴区和市中区。
距离约为3.5公里和1.7公里。
分别是开发区和有“黄角井商城”的物流地区。
红旗村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带,有两道“东北—西南”式的、贯穿整个村的大丘陵。
村内的绝对高度差不超过100米且没有小溪和河流,只有水田和鱼池。
三.生产1.概况这里主要开展猪和家禽的饲养和卤肉的加工。
其次是蔬菜的种植业,但种粮食的极少。
兼营少量的餐饮业。
2.资本和生产组织土地是这里最最重要的生产资本,但是由于靠近城市,住户较多,更因为红旗村西部的建设征地使得这里人多地少的矛盾特别突出。
除了一家大型的养猪场之外,没有人组织村民进行合理规范的市场,都是家庭作坊式经营。
在资金上,没有人去抵押贷款,更多的是担保借款。
而筹资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更新设备或者生产经营,更多的则是改善居住条件、教育和医疗等消费层次的需求。
3.养殖业这里有一家大型的养猪场,圈养的猪大约有100多头,设施较为先进,管理合理。
最重要的是长期供给内江市定点屠宰场。
效益可观,创造了许多的收入和就业的机会而家禽的养殖则是以放养的形式饲养。
几乎每一家都或多或少地养为数不多的鸡。
养鸭子的有4户,每户大概有100只的鸭子。
他们将鸭子集中到一块很小水田或者池塘任其自生自灭。
喂养的饲料是糠与泔水的混合物,鸭子的身体很脏,不由得担心鸭子的健康和卫生状况。
由于有限的土地承载了太多的家禽,而家禽的粪便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红旗村的水田和鱼池受到了巨大的污染。
鱼池已经不能养鱼,养鸭子的水田旁边已经不能种植农作物。
而且,这种废水严重污染了下水道,对不远处的沱江有很大的影响。
由饲养带来的便是卤菜的加工制作行业,依靠靠近市中心地理的优势、廉价的土地成本和便利的交通,市中区的广阔市场,鲁菜加工制作成为村民重要的收入来源。
但卤菜加工制作的组织方式任然是落后的。
养鸭的四户人家有时收买村子里其他村民的家禽和猪,自己独立加工,小作坊式经营。
加工的场地为各自的家中,加工的工具和他们的生活用具混为一谈。
没有加工的资格,没有合格的卫生条件。
四户人家各自为战,打价格战,甚至为收猪肉的事情大打出手也是有过的。
这些不合格的加工制成品就这样流向了市区。
4.种植业粮食清一色的是玉米。
只有少量的蔬菜,主要以莴笋、豌豆为主。
主要是老年人在种植,产量不高;由于环境遭到破坏,质量也不高。
因此,这些蔬菜还是村民自产自销,不可能产生什么经济价值。
只有玉米可以产生少量的经济价值。
值得思考的是这里几乎没有人种水稻这种高产的粮食。
5.服务行业这里有4家餐饮店、一家汽修店。
这些都是为进不了城的汽车服务的场所,均分布在国道321东风路一线上,生意比较红火。
四.消费由于这里的人几乎不种水稻等粮食,种植的玉米也大多流向市场,所以粮食是第一消费品。
但负担最重的还是教育。
这里的孩子都向往内江一中等好的高中,但还是有不少的学生选择了就进就读位于红旗村东南部一公里的内江求实中学。
这里的居住条件还是60年代的砖瓦房,夏天漏雨,冬天漏风。
虽然有自来水,但有的地区却没有下水道。
这里的垃圾处理也不是很及时,在国道321旁的一个垃圾填埋处已经很久没有处理了。
没有下水道的人家只有就地排污,产生黑色的、冒着泡的污水。
所以村民迫切地希望改善居住环境,特别想进城或者有开放商来征地。
但内江市现行的政策不太可能来顾及红旗村。
五.红旗村问题的分析1.地理上的先天缺陷虽然红旗村距离市中区很近,还是国道,但最近的道路只有甜城隧道这么一个狭窄且老旧的通道。
因为大冲山的阻隔,北部的公路距离东兴区必定会绕过大冲山,因而距离太远。
红旗村的两条大的丘陵注定地势没有东兴区那样平坦。
最最糟糕的是西北的“内江市轻工机械厂”的污染在冬季风的影响下,会直接飘到村里。
交通的不便和工厂的污染可能就是“被政策遗忘”的原因吧。
2.城乡结合部的固有问题a.户籍管理问题:鉴于红旗村与老城区在就业和子女教育方面的巨大反差,城里动迁户凡是牵涉到就业和子女教育的,多数保持人户分离;而农村劝迁户则鉴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也不愿意“农转非”,增加了户籍管理的难度。
b.行政区划问题:城乡结合部由于土地批租、房地产开发而导致土地管理分割,城乡单位犬牙交错,“一地两府”及“一地多主”的现象比较普遍,带来较突出的跨区的管理矛盾。
c.外来人口问题:在城乡部由于其优越的区位、廉价的租屋,加上管理较薄弱,使大量外来人口在此集聚,虽然给这一过渡带的经济发展增添活力,但同时带来环卫、治安、计划生育等许多社会问题。
d.农民的出路问题:在红旗村,由于有些土地被预征,或者在可预期的将来可能被征收或者预征,使失去土地的农民或者将来可能失去土地的农民在就业、居住和撤队、撤村后集体资产的分配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e.土地开发问题:按现行法律,土地批租后,逾期完不成开发的坚决加收。
然而,现实情况是,土地逾期完不成开发的较为普遍,有的竟长达10年左右。
f.子女教育问题:进城接受教育的高成本与在当地就读的低质量形成强烈的矛盾。
这个问题更是突出在幼儿教育的领域。
低质量甚至是没有的幼儿教育对当地孩子的成长会造成重大的影响。
3.红旗村的生产困局a.在资本上:土地被压缩,人口却很多。
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
村民不顾土地的承载力,盲目地扩张生产的规模,导致当地环境恶化。
村民为此将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没有足够的信贷体系支撑农民的生产,没有必要的的技术。
b.在生产组织上:没有将自己的产业进行优化升级,导致资源浪费严重,效益低下。
产生了养殖户之间的恶性竞争。
c.在劳动力上:本土经济的不发展,农民们在本地找不到好的就业渠道。
于是,大批农村居民,尤其是有知识、有文化、懂技术的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留在村里的都是老人、小孩和一小部分选择在家务农的中年人。
这样,农村的家庭都成了不完整的家庭,家里的骨干力量常年在外,妇女、老人、儿童成了农村生活的主流。
与亲人的长期分离使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凸显。
农村经济与城市的巨大差距,也让大多数在外打工、经商和求学的人们不愿回到农村,不愿再进行农业生产。
最明显的就是当地居民的农业技能和农业劳动的积极性已经大不如前。
六.未来的方向—协调利益关系实现统筹城乡发展1.体制改革对策:实行“一元化”管理体制通过加快集体资产处置,促进城市化进程。
在很多城乡结合部即使还有集体土地,还有农民户籍属性,但早已不从事生产,主要在集体企业就业或靠出租房屋为生。
在这种情况下,保留集体经济就会继续让村集体经济承担管理农民的所有事务,无疑成为城乡统筹的障碍。
因此,尽快通过集体资产处置,变集体经济为股份制经济,使之成为城市经济的组成部分,从而实现行政管理与经济管理分离。
2.严格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坚持“一体化”规划建设城乡结合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产业布局、人口分布、市政设施必须符合全市的总体规划,要严格执行全市的城市总体规划,以确保城市总体规划在结合部地区得以具体贯彻实施。
同时,根据城乡、农居二元并存的不同情况,市、区两级政府在符合全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适当下放给乡镇街道一定范围的执法管理权,鼓励乡镇、街道对本地区范围内的违章违法进行监督管理,促进总体规划顺利实施。
还要优先安排结合部地区的供(排)水、供电、供气、道路、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和学校、社区卫生站、文化站、幼儿园、福利院等公共事业服务设施的建设,保持该地区与城区建设同步发展。
3.平衡各群体的利益需求:实现“均等化”公共服务一是在逐步覆盖新农保和健全城镇社保的进程中,提高对不同批次转居人员的补偿,尽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消除城乡分治造成的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劳动就业等方面的城乡差别。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延伸城市的公共服务功能,使城乡结合部的广大居民都能享受到现代城市文明和均等公共服务。
二是无论乡镇出钱还是政府出钱,或者各出一部分,尽快弥补这部分人员的利益损失是解决违章建筑、社会治安、基础设施不足的根本。
三是由政府征用零散的集体土地,通过土地储备,化整为零,并对所征土地进行一级开发或根据规划出让给开发商,为政府解决土地开发不规范所带来的很多管理成本和后遗症,同时为高端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4.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一盘棋”统筹发展彻底取消城乡户口差别,建立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是深化户籍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城乡结合部城市化进程制度性约束的关键。
在农转居过程中,应放低城市户籍的门槛,对凡是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农民,一律由农民转为居民,首先从身份上消除“人户分离”、“农居混杂”的现象,改变现行的人员单位管理模式,逐步建立以居住地为标准的人口治理模式。
从解决农民最关心的自身利益能否得到保障现实出发,制定和完善城乡结合部地区农转居的政策,解决好农民加入社会保险问题,妥善处理农保与社保的对接。
要积极研究解决城市化农转居后的农民就业问题,建立完善的再就业体系,这是解决城乡结合部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户籍制度改革、集体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条件。
在当前国家政策不到位的情况下,从试点先行的角度,结合我区实际,可以考虑在土地收益、资产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弥补社会保障资金的不足,确保农转居后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缩小与居民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