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灵渠返回秦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00天

36张图片

2013.11.8从灵渠返回秦朝作者:作家张立先

行程单

灵渠

从桥上越过“天下第一陡”,便从现实回到2000多年前的秦

朝了。

灵渠

灵渠陡门

这里是观景台,厚重的条石路面,似要承载太多的负荷,临水

面亦被石栏围着,仿佛围着护着的不是渠不是水,而是一段悲

壮的筑坝修渠史。粗壮的古树宛如年迈的祖母,精心地呵护着

“灵渠”石碑。抚摸一人多高的石碑,凝视灵渠上的“灵”字

,对秦时万马千军日夜鏖战的先人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渠首

渠首溢流坝

石碑的背后,即是气势恢弘的灵渠渠首。

右前方是远古的海洋河,状如铧犁的神奇水工建筑物----铧嘴

,静静地耸在那儿,耸成千古奇观。如郑国渠一样古老的人工

运河----“湘漓分流”之发祥地就是这里啊,她将海洋河水一

分为二,一流入北渠,一流入南渠,且分配比例是湘七漓三。

远古的灵渠运河,长寿的魅力安在?

正前方乃一爿平坝,应属铧嘴的防淤堤。左前方便是北渠,视线被遮挡了。正前方是长逾百米宽过五米的滚水石坝,丰水时水溢石坝,坝下水流潺潺,一看就知它是用来调节南渠水位的水工建筑物。这滚水石坝,古时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天平

”。

感受“天平”的最好办法是脱鞋下水。

妻子女儿抢着赤脚下去了,我穿凉鞋也跟着踩在了千年石坝之上。水有些凉,石坝上长满青苔,正得意时妻一不留神,就滑倒一屁股坐在水里了。她嗔怪我未及时拉扯,我则打趣说:是秦军将士见你来了,邀你坐坐哩。

未敢再向前走了。便侧身在水坝上向南渠的陡门虔诚祈祷,愿这“天下第一陡”永远地伴着灵渠,让一弘清流永远地滋润桂林的山川。

陡门缘何而建?它又有何妙用呢?

所谓陡门,其实就是中国最为古老的船闸。它的两孔偏渠首方位嵌有对称的槽孔,昔日里肯定有木板或石板用以“锁”水。陡门尾部呈阶梯状,显然是为适应水力学要求,作为承重墙或

水位压力支撑。

舶前进而顺序启闭,调整水位,使船只逐级上行或下行通过渠道。据说唐代曾设陡门18座,后改为36座,北宋时一度减到

10座,南宋又恢复到36座,清代为32座。

古代先人的智慧凝聚于此,面对它我只能轻挪脚步,不敢高声讲话。南渠水静静地流淌,陡门静静地横卧,建造灵渠陡门的

先人也都在此静静的长眠啊……

节日的灵渠游览区鲜有游客,此正合吾意。我与妻子女儿,邀南渠的清流作伴,悄然沿陡门下游方向前行。水流缓缓的,脚

步缓缓的,思绪竟也变得缓缓的了。

这样地走近古“秦堤”,走近“飞来石”,走近“三将军墓”,走近“四贤祠”……见长渠里仅有专供游览的小木船划过

,心就被沿途各式各样的石桥扯着,想要较真地叩问灵渠了。

秦时筑渠,是缘于军事目标之考量么?

原来秦时开凿的广西北境运河,史称秦凿渠,因漓江的上游为零水,故又称零渠、澪渠。

传说秦统一六国后,于公元前211年又发大军征伐岭南地区的“百越”。岂料恶仗连连,竟毫无建树。原来岭南的地貌乃天然屏障,秦军运输队伍常被偷袭,后勤补给困难重重。始皇帝遂令监郡史禄劈山凿渠,开通运河。史禄统领10万大军苦战三年,终于不辱使命在广西的兴安境内开通了运河,奇迹般地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接了起来,便岭南的广大地区很快纳

入了秦王朝版图。那么,秦凿渠又是何时易名为灵渠的呢?

答案在唐朝。在四贤祠内,我拜谒了秦代史禄、汉代马援、唐代李渤、鱼孟威的塑像,这四位均是主持兴建和修整灵渠的政

府官员。

作为南北运输信道,自秦朝凿通直到清朝,灵渠一直是岭南与中原地区水路交通的重要枢纽,两千多年来有记载且规模较大的修治和维护便有23次。它对加强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代湘桂铁路

开通,灵渠的交通运输功能才被灌溉取代。灵渠的北渠不足4公里,南渠全长却有30多公里,我们游走一

个多小时的石砌渠段,全系人工开凿,是灵渠的精华。

正愜意行走时,耳畔传来游船上导游的声音,曰灵渠之名讳,系后人追思秦军因筑渠死亡的三万将士而命名。

是这样么,灵渠?

灵渠不语。

她清流涌动,款款自上游流来,柔柔朝漓江涌去,直行也好,曲拐也罢,宛若长袖轻舞,长歌低吟,在人类的祈盼里盘旋

出无尽的诗情画意。

灵渠,你是人杰地灵的“灵”,灵魂不灭的“灵”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