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物理基础知识点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机械基础1. 运动的描述和测量- 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定义和公式-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 速度-时间图和位移-时间图的表示和分析2. 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公式- 质量和力的关系及单位3. 牛顿第三定律和摩擦力- 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和应用- 摩擦力的定义、分类和计算- 摩擦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4. 弹力- 弹力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 弹簧的弹性和劲度系数5.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原理和方法- 两个力的合成和分解第二章热能与机械能1. 机械能-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2. 热能- 热能的性质和转化- 温度和热量的概念及计量单位- 热平衡和热扩散的原理3. 物体的热传递- 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的概念和区别- 热导率和导热原理4. 热量与功- 热效率的计算- 功和功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第三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的产生原理和条件- 声音的传播方式和速度- 声音的性质及频率和振动数与音调的关系2. 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强度和音量的计算- 音速和声音在不同媒质中的传播速度- 声音的反射、折射和干扰现象3. 声音的利用与保护- 声音的利用和应用- 声音的危害和噪音的防护第四章光的反射和折射1. 光的传播和反射- 光的传播方式和性质- 光的反射定律和反射率- 平面镜和球面镜的特性和应用2. 光的折射和全反射- 光的折射定律和折射率- 傍轴条件和全反射的条件- 折射现象和折射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3. 光的颜色- 光的分光和三原色- 颜色的形成和原理- 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物体对光的反射和折射第五章电1. 电荷和静电- 电荷的性质和守恒定律- 电场和电势的概念- 静电的产生和现象2. 电流和电路- 电流的产生和方向- 电路的组成和分类- 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分布3. 电阻和欧姆定律- 电阻的概念和计算- 欧姆定律和电阻的关系- 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计算4. 明暗电路- 用电表和铁丝电阻计测量电流和电压- 明暗电路的组成和分析- 明暗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关系第六章电磁与电磁感应1. 磁场与磁力- 磁场的定义和产生方式- 磁场的作用和性质- 磁力的大小和方向2. 电磁感应- 电流感生和电磁感应现象-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和应用- 电磁感应产生的电动势和电流3. 发电和电动机- 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组成- 电动机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发电和电动机的应用和特点4. 变压器和电磁铁-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电磁铁的构造和应用- 变压器和电磁铁的性能和特点以上是八年级下物理的主要知识点总结,涵盖了运动学、热学、声学、光学、电学和磁学等方面的知识。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 力的分类:根据作用效果的不同,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3. 力的合成与分解:合力是指多个力的合力,分力是指一个力的分解。

4.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5.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6.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7. 力的单位:牛顿(N)。

8.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地球的引力常数有关。

9. 重力的方向:垂直于地面向下。

10. 重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

11. 摩擦力:物体相对运动时,由于表面的粗糙程度而产生的阻碍运动的力。

12.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13. 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区别:滑动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静摩擦力是物体即将开始运动时的摩擦力。

14. 弹簧的弹性势能:弹簧发生形变时所具有的能量。

15. 弹簧的弹性系数:表示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形变量之间的关系。

二、机械能1.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2. 动能的计算公式:动能等于物体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的一半。

3. 动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系统的总动能保持不变。

4.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5. 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重力势能等于物体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乘以高度的一半。

6.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系统的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7. 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当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当物体上升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三、压强和浮力1. 压强的概念: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

2. 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等于压力除以受力面积。

3. 液体的压强特点: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 液体的压强传递规律:液体的压强通过连通器传递。

5. 浮力的概念:液体对物体的向上托起的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
下面是八年级物理下册的知识点归纳:
1. 机械波
- 波的性质:振幅、周期、频率、波长、波速;
- 机械波的传播:纵波和横波;
- 声波的传播:介质、声音的特征、声音的强度、声音的反射、声音的吸收; - 机械波的干扰、共振、声音的利用。

2. 微世界新探索
- 波粒二象性:光的波粒二象性、物质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 光的反射和折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全反射;
- 光的色散:白光的组成、折射色散、色散成像;
- 光的干涉现象:光的干涉、干涉条纹、最小可分辨角度、干涉的应用。

3. 光的反射
- 反射光线的性质:入射角、反射角、法线;
- 平面镜的成像:平面镜像、像的性质、镜面公式;
- 曲面镜的成像:略、焦点和焦距、凸透镜和凹透镜。

4. 探索电学
- 导电性物质:导体和绝缘体;
- 电路中的电流:电流的方向和大小、电流的单位;
- 电阻和电阻率:阻抗、电阻的计算、电阻的串并联;
- 电流的作用:热效应、化学效应、生物效应;
- 电气能量:功率、电能消耗、电能的计算。

5. 电路的实际应用
- 串联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的特点、并联电路的特点; - 电流的测量:电流表和电表的使用;
- 电路中的电阻:电阻的连接方法、可变电阻的使用; - 低压电路的安全:电击的危害、安全用电。

这些是八年级物理下册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8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8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8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力和压力1.1 力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导致物体的形状、大小、速度、方向甚至状态发生变化。

1.2 压力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它的大小取决于施加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表面的积累性质。

第二章运动2.1 运动的描述运动可以通过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指标来描述,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

2.2 力和运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例如给物体施加力可以使其加速或改变方向。

第三章力与压力的应用3.1 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时的阻碍力,可以导致物体减速或停止运动。

3.2 弹力弹力是一种恢复力,当物体受到压缩或拉伸时,会产生弹力。

3.3 杠杆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通过改变力臂和力的大小,可以实现力的放大或缩小。

第四章力学4.1 动量动量是物体运动的物理量,它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

4.2 质量与重力质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的吸引力。

4.3 能量能量是物体进行工作或产生热量的能力,它有各种形式,包括动能、势能、热能等。

第五章飞行器的原理和应用5.1 飞行器的原理飞行器是利用动力装置在大气中飞行的机器,其原理涉及空气动力学、动力学和控制理论。

5.2 火箭的原理火箭是一种利用推进剂排出的气体来产生推力,从而实现飞行的装置。

第六章机械能与机械效率6.1 机械能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它可以随着物体的运动和位置改变而改变。

6.2 机械效率机械效率是指机械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它是衡量机械装置性能的指标。

第七章光学7.1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在遇到不同介质时会产生反射和折射现象,这些现象可以解释镜子、透镜等光学器件的工作原理。

7.2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指不同波长的光在经过各种介质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偏折现象。

第八章声学8.1 声音的传播声音是一种通过介质传播的机械波,它的传播速度和方向受到介质性质和外部条件的影响。

8.2 声音的特性声音的特性包括频率、振幅、波长等,这些特性决定了声音的音调、音量和音色。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
以下是八年级物理下册的知识点归纳:
1. 电与磁
- 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
- 串联和并联电路
- 伏安特性图和欧姆定律
- 电阻和电功率的计算
- 电源和电源对电路的作用
- 理解电的导体和绝缘体
- 理解电阻的影响因素:材料的种类、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 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U=IR
- 磁铁和磁性物质的基本概念
- 理解磁场和磁力线
- 理解磁感应强度和磁感应线的概念
- 理解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安培环路定理和洛伦兹力定律
2. 光学
- 光的传播和反射
- 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 理解光的折射和折射定律:折射角的正弦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指数比值- 理解图像的形成和成像公式:S₁/S₂ = D₁/D₂
- 理解光的总反射和全内反射的条件
- 理解光的色散和彩虹的形成
- 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性和成像规律
- 理解倒立、正立、放大和缩小的图像
- 理解光的散射和衍射的现象
3. 音与声
- 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 理解声音的音高、音量和音色
- 理解声音的传播速度和震源到听者的距离的关系:V = fλ
- 理解声音的反射、吸收和衍射
- 理解共鸣和声音的倍增器
这些是八年级物理下册的主要知识点,可能还有一些其他的细节知识点,但以上内容应该能够涵盖大部分重要内容。

为了更全面地学习物理知识,建议参考教材或教师的讲解内容。

八年级下册物理必备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物理必备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物理必备知识点一、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是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位置是标志运动的重要概念,位置的变化导致运动。

二、速度和加速度1. 速度:速度的大小是单位时间内所经过路程的长度,速度的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

速度的公式为:v=Δs/Δt。

2. 加速度:加速度是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快慢程度,加速度的大小是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加速度的公式为:a=Δv/Δt。

三、牛顿运动三定律1. 第一定律:一个物体如果受到合力作用,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如果合力为零,则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2. 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即F=ma。

3. 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四、功和能1. 功:功是力对物体的做用,功的大小与力的大小、物体的位移及力和位移方向之间的夹角有关。

功的公式为:W=F·s·cosθ。

2. 功和能的转化:功可以改变物体的能量状态,有正功和负功之分。

当物体受到正向的净合力做功时,物体的动能增加;当物体受到负向的净合力做功时,物体的动能减小。

五、机械能守恒机械能是指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机械能守恒是指在没有外力做功或只有保守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六、简单机械1. 杠杆:杠杆是一种用来传递力量和运动的简单机械,包括一级杠杆、二级杠杆和三级杠杆。

2. 滑轮:滑轮是一种用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的简单机械,利用滑轮可以减小施力的大小。

七、光学1. 光的传播:光的传播方式包括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

2. 光的成像:凸透镜具有使平行光汇聚成像的特点,凹透镜具有使入射光发散成像的特点。

八、电学1. 电流: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运动过程,电流的大小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有关,电流的单位为安培(A)。

2. 电阻:电阻是导体对电流通过的阻碍,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电阻的单位为欧姆(Ω)。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 力的定义: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推或拉的作用。

- 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 力的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支持力、张力等。

2. 力的测量- 力的单位:牛顿(N)。

- 弹簧秤的使用:通过观察弹簧的形变来测量力的大小。

3. 力的合成与分解- 合力与分力: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时,可以合成为一个等效的力。

- 力的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

- 力的分解: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分力。

4. 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

- 速度和加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速度变化的物理量。

-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5.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第二定律(动力定律):F=ma,力和加速度的关系。

-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压强和浮力1. 压强- 压强的定义: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

- 压强的计算公式:P=F/A,其中P是压强,F是作用力,A是受力面积。

- 液体压强: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的压力。

2. 浮力- 浮力的产生:物体浸入液体时受到的向上的力。

- 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物体所排开液体的重量。

- 浮沉条件:物体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关系决定物体的浮沉状态。

三、简单机械1. 杠杆- 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力臂、重臂、动力和阻力。

- 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 杠杆的分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

2. 滑轮- 滑轮的类型:固定滑轮和动滑轮。

- 滑轮组:多个滑轮组合使用,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 滑轮的省力原理:通过增加作用力的作用距离来减少所需的力。

3. 斜面和螺旋- 斜面:通过增加运动距离来减少所需的力。

- 螺旋:通过增加旋转的距离来达到省力的效果。

四、功和能1. 功- 功的定义:力作用于物体并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时所做的工作。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汇总

第七章力7.1力(F)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快慢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3、力的单位:牛顿(N)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

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7.2、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2)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如压力,支持力,拉力)(3)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二、弹簧测力计(4)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即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5)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A、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

(否则会损坏测力计)B、使用前指针要调零;如果不能调节归零,应该在读数后减去起始末测量力时的示数,才得到被测力的大小。

C、测量前,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指针的位置,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D、被测力的方向要与弹簧的轴线的方向一致,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E、指针稳定后再读数,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完整版)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归纳

力的大小――――――――――线段长力的方向――――――――箭头的指向 力的作用点―――线段的起点(或终点) 其中:△x =x -x 0 表示弹簧的形变量。

一、力的基本概念: 第七章 力1、定义:力是的作用。

(用符号表示,力的单位是,符号:)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①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方向 ,并且作用在②相互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③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互为施力物和受力物。

3、力的作用效果有:一可以改变物体的,二可以使物体的改变。

其中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物体运动 的变化,二是物体运动的改变。

4、力的、 和 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力的三要素。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有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方法。

二、弹力1、知道什么是塑性和弹性:2、什么是弹力?3、弹簧弹力的的大小:(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成。

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使用前:1)、拉动弹簧:轻轻拉动几下,防止其卡住。

2) 、了解量程:知道测量力的最大范围(量程)是多少。

3) 、明确分度值: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刻度。

知道每一大格,最小一格表示多少牛(N )。

4) 、校零:检查指针是否对齐零刻度线,若没有对齐,需要调节至对齐。

使用中:1)、不能超量程使用。

2) 、测力时,拉力要沿着弹簧轴线方向。

3) 、视线要与刻度盘垂直。

三、重力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一切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施力物都是 )2、重力的方向总是。

3、重力的大小(重量):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

G = mg其中: g = 9.8N / kg ,表示 1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9.8N 。

4、重心:物体上各部分重力集中效果的等效作用点。

1)物体上各部分都有重力;2)只有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才在它的几何中心;3)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5、不同状态下物体重力的示意图:第八章运动和力一、牛顿第一定律1、对力和运动的认识发展历程:亚里士多德: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伽利略:物体不受力,将一直运动下去;笛卡尔:物体不受力,将作匀速直线运动。

八年级物理下册总复习知识点考点归纳【四篇】

八年级物理下册总复习知识点考点归纳【四篇】

八年级物理下册总复习知识点考点归纳【四篇】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一、物体的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为㎏。

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克(g)、毫克(mg)和吨(t)。

换算关系为:1t=1000㎏1㎏=1000g1g=1000mg测量工具:天平托盘天平使用说明①、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②、使用天平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再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③、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此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所示质量之和等于所测物体的质量。

注意:A、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待测物体的总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测量值。

向右盘里加减砝码时应轻拿轻放。

B、天平与砝码应保持干燥、清洁,不要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中,不要用手直接取砝码。

2、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有2种方法:一种是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另一种是指针在相对于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

3、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物理属性当物体的状态、温度、形状、位置发生改变,但它们所含物质的多少并没有改变,质量不随物体的状态、温度、形状、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二、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测量方法:当被测物体的质量较小时,可以先测量多个物体的总质量,然后算出一个物体的质量。

这种“测多算少”的方法能使测量的结果更精确。

三、物质的密度1、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质量体积通常,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则密度的公式可以写做:mρ=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体积的单位是米,则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符号为㎏/m,读作千克每立方米。

密度的单位有时用克/厘米,符号为g/cm。

2、在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单位:㎏/m)四、密度知识的应用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可以用测量密度的方法来鉴别物质。

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一: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量1.1 物质的组成物质是由原子、分子和离子组成的。

原子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粒子,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分子。

1.2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含有多少个微观粒子的物理量,单位是摩尔(mol)。

物质的量可以用质量除以摩尔质量来表示,也可以用粒子数除以阿伏伽德罗常数来表示。

1.3 摩尔质量摩尔质量是指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克/摩尔(g/mol)。

1.4 阿伏伽德罗常数阿伏伽德罗常数是指1摩尔物质中含有的粒子数,其值约为6.022×10^23个/摩尔。

知识点二: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2.1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原子、离子或分子重新组合的过程,产生新的物质。

2.2 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物是指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生成物是指化学反应中产生的新物质。

2.3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计量数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化学变化关系的式子。

2.4 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等不同类型。

知识点三:溶液和浓度3.1 溶液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溶剂是溶解其他物质的介质,溶质是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

3.2 浓度浓度是表示溶液中溶质的含量,常用的浓度单位有质量分数、摩尔浓度等。

3.3 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3.4 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分数是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3.5 摩尔浓度摩尔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与溶液体积之比,单位是摩尔/升(mol/L)。

知识点四:电学基础4.1 电流电流是指电荷的流动,单位是安培(A)。

4.2 电压电压是指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的能力,单位是伏特(V)。

4.3 电阻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单位是欧姆(Ω)。

4.4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指在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表达式为 I = V/R,其中 I 表示电流,V 表示电压,R 表示电阻。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和重点笔记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和重点笔记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和重点笔记一、电学知识点1. 电流和电压- 电流:指电荷流动的一种形式,用符号I表示,单位是安培(A)。

- 电压:指电势差,是带电体之间的电位差,用符号V表示,单位是伏特(V)。

2. 电阻和欧姆定律- 电阻:指阻碍电流通过的物体特性,用符号R表示,单位是欧姆(Ω)。

- 欧姆定律:电流大小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公式为V=IR,其中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3. 并联和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指电流在分支中同时流动的电路,总电流等于各个分支电流之和。

- 串联电路:指电流在一条线路上依次流动的电路,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

4. 电功率和电能- 电功率:指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用符号P表示,单位是瓦特(W)。

公式为P=VI,其中P表示电功率,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 电能:指电流在电路中传递的能量,用符号E表示,单位是焦耳(J)。

公式为E=Pt,其中E表示电能,P表示电功率,t表示时间。

二、光学知识点1. 光的传播路径- 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具有直线传播的特性。

- 反射:光遇到光滑表面时,会发生反射,光线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 折射:光通过不同折射率的介质边界时,会改变传播方向。

折射定律为n1sinθ1=n2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表示两个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表示入射角和折射角。

2. 光的颜色和频率- 光的颜色:光的颜色是由光的频率决定的。

频率越高,颜色越偏紫蓝;频率越低,颜色越偏红。

- 可见光谱:可见光谱范围内的光波由高频率的紫外光到低频率的红外光组成,其中包含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

3. 光的反射和折射- 反射定律:光线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入射角和反射角都是相对于法线的角度。

- 折射定律:光线通过介质边界时,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由折射定律决定。

4. 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中心较厚,两面弯曲,使光线向中轴线收敛,能够使物体放大,用于放大镜、显微镜等。

八年级下册物理必学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物理必学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物理必学知识点物理是自然科学中研究物质、能量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在初中阶段,物理学是学生必修的一门科目。

八年级下册物理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本文将为您介绍其中必学的知识点。

一、运动的描述1. 运动的物理量根据运动物体的状态,我们可以通过物理刻度来描述其运动。

运动的物理量有位置、速度、加速度和时间等,这些物理量可以联合描述运动过程。

2. 运动的基本概念物理学中有许多运动的基本概念,如位移、速度、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等等。

这些基本概念是其他物理概念的基础。

3. 运动图象运动图象是描述运动过程的一种方法,通过画出时间和位置/速度/加速度的关系图像来描述运动特征。

这种方法通常用在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

二、力的作用和力的效应1. 力的概念和力的物理量力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有质量、运动状态和方向等特征。

力的物理量包括力的大小和方向。

2. 等力系统如果多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且这些力的合力的大小为零,则这称为等力系统。

等力系统的特点是合力为零,故物体在其内部保持平衡状态。

3. 牛顿定律牛顿定律是力学的基础,是力学中的三大定律之一。

其中第一定律又称运动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又称牛顿定律,第三定律又称作用反作用定律。

这些定律揭示了力对运动状态、加速度、动量等物理量的影响。

三、能量和其守恒定律1. 功和势能功是描述力作用成果的大小的物理量,是力和路程的乘积。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能够执行功的潜在能量,是能够被释放做功的能量。

2. 动能和机械能动能是描述运动物体所具有的能量,用运动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比的形式来表示。

机械能是包括动能和势能的总和,通常用于描述机械系统的状态。

3.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描述能量在物理系统中的转换和守恒的原理。

它表明,能量不会凭空消失,而是只能在物理系统中转换。

这种定律在物理学和工程学的许多应用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总结八年级下册物理的必学知识点主要包括运动的描述、力的作用和力的效应、能量和其守恒定律。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
1. 力学基础
- 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
- 力的合成与分解
- 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产生和计算
- 力的平衡条件
- 杠杆原理及其应用
2. 运动和力
-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速度、加速度
- 牛顿运动定律
- 惯性定律
- 力与运动的关系
-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3. 能量
- 能量守恒定律
- 动能、势能的概念及其计算
- 机械能守恒定律
- 能量转换和转移
4. 机械运动
-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 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
- 运动的图象表示
- 运动学公式的应用
5. 流体力学
- 流体压强的概念
- 帕斯卡定律
- 流体的连续性方程
- 伯努利方程
6. 热学基础
- 温度的概念和测量
- 热量的传递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 热膨胀和收缩
- 热力学第一定律
7. 光学基础
- 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定律
- 平面镜和球面镜的成像规律
- 折射定律
- 光的色散现象
8. 电学基础
- 电荷、电流、电压的概念
- 电路的基本组成
- 欧姆定律
-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 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
9. 电磁学
- 磁体和磁场
- 电流的磁效应
- 电磁感应现象
- 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10. 物理实验
- 基本测量工具的使用
- 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
- 物理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 常见物理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及其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它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中学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到物理知识,并逐渐深入了解物理的原理和应用。

八年级下册的物理内容丰富多样,本文将对其中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质量、体积和密度的关系1. 质量:物体所具有的物质量大小,单位是千克(kg)。

2. 体积:物体所占据的空间大小,单位是立方米(㎡)。

3. 密度:物体单位体积内所含的质量,单位是千克/立方米(㎏/㎡)。

密度=质量/体积二、声音的传播与特性1. 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产生声波,传递给空气或其他介质,通过介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传播出去。

2. 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音量和音色。

- 音调:与声波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 音量:与声波振幅有关,振幅越大,音量越大。

- 音色:不同乐器或声源产生的声音具有独特的音色,由声波的谐波组成。

三、光的直线传播与反射1. 光的直线传播:光线在同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遇到边界时会发生反射。

2. 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上。

-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 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四、光的折射1. 光的折射现象:光线从一介质传到另一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2. 折射率:介质中光线的传播速度与真空中光线的传播速度的比值。

n=真空中光速/介质中光速折射率决定了光线在介质中的传播方向和速度。

五、色光与物体的颜色1. 色光三原色:红、绿、蓝是色光三原色,它们可以合成其他颜色。

2. 物体颜色的形成:物体吸收或反射光线产生颜色。

- 吸收光线:物体吸收某些频率的光线,其它频率的光线反射。

- 反射光线:物体反射某些频率的光线,其它频率的光线吸收。

六、简单机械1. 杠杆原理:包括杠杆平衡条件和杠杆倍数。

- 杠杆平衡条件:左力乘左力臂等于右力乘右力臂。

- 杠杆倍数:用力臂与负载臂的比值。

2. 斜面、滑轮、齿轮等简单机械:它们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提高工作效率。

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重要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重要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重要知识点整理第七章力一、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6、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7、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二、弹力1、弹力①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②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形变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③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力产生的重要条件:发生弹性形变;两物体相互接触;生活中的弹力: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2:弹簧测力计①结构:弹簧、挂钩、指针、刻度、外壳②作用:测量力的大小③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④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 认清量程和分度值;(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 使用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注意防止指针、弹簧与秤壳接触。

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5)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说明: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

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一、电压
1. 电压的作用
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 电压的单位
国际单位:伏特(V);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
1 kV = 1000V,1 V = 1000 mV ,1 mV = 1000μV
二、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1. 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

2. 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

三、电阻
1. 电阻的概念
用导体材料制成的能阻碍电流通过的部件。

2. 电阻的单位
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单位:千欧(kΩ)、兆欧(MΩ)
1 MΩ = 1000 kΩ,1 kΩ = 1000Ω
四、欧姆定律
1. 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I=U/R。

3. 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U=IR、R=U/I。

4. 欧姆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纯电阻电路(金属、电解液导电;适用于气体导电;适用于晶体二级管等电子元件的导电)。

不适用范围:不适用非纯电阻电路,如电动机等。

5. 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只有一条通路;各用电器互相影响;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开关的位置变了,控制作用不变。

6. 并联电路的特点:电流有多条通路;各用电器互不影响;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它所在的那一条支路。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1.光的传播特性:直线传播、折射、反射、散射等。

2.晶格结构:晶体的组成、晶格参数、晶体的结晶方式等。

3.阻力与电阻:电流在导体中流动时受到阻力作用,表现为电阻,阻
力与电阻的计算方法等。

4.电路基本原理: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电路中的串并联电路等。

5.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的定义、磁场力线、磁通量等。

6.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自感与互感、电磁感应中的能量
转换等。

7.电磁波:电磁波的特点、电磁波的产生、传播、接收等。

8.热学基本概念:温度、热量、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等。

9.相变现象:固体、液体、气体的相互转化过程及其规律,相变时物
质的热量变化。

10.火灾与消防:火灾的成因、分类及预防方法等,灭火器使用方法,火场逃生方法等。

11.机械功及能量守恒定律:力做的功与功率、机械能的类型及能量
守恒定律等。

12.气压和浮力:气压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浮力原理及其应用等。

13.物性: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变化过程等。

14.热力学循环:热力学循环的基本概念、热效率的计算及其应用等。

15.物理实验方法:物理实验中的仪器、测量方法、误差及其控制方法等。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一、力与运动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个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改变它的运动状态为止。

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且与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公式:F=ma。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重力:地球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摩擦力: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阻碍相对运动的力称为摩擦力。

二、压强与浮力压强:单位面积上所受的正压力。

公式:p=F/S。

液体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深度越大,压强越大,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大气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

标准大气压约为1.013×10^5Pa。

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三、功与能功: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公式:W=Fs。

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公式:P=W/t。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称为重力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称为弹性势能。

机械能:动能与势能的总和称为机械能。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失,也不会创生,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不变。

四、简单机械与功的原理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1. 物理量与单位- 物理量:描述物体性质或变化的特征。

常见的物理量有长度、质量、时间、速度、加速度等。

- 单位:对物理量进行度量和比较的标准。

常见的单位有米、千克、秒、米每秒等。

2. 速度-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

计算公式为速度=位移/时间。

- 平均速度: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总位移与总时间的比值。

- 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

3. 加速度- 加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

计算公式为加速度=速度变化/时间。

- 正加速度:物体速度增大的情况。

- 负加速度:物体速度减小的情况。

4. 力与运动- 力: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物体加速或形状改变。

-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计算公式为力=质量×加速度。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彼此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5. 功和能量- 功:力对物体做的移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 能量:物体由于位置、形状或运动而拥有的做功能力的属性。

- 功率: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

计算公式为功率=功/时间。

- 机械能: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6. 重力和弹力-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计算公式为重力=质量×重力加速度。

- 弹力:物体被弹性物体压缩或拉伸时,弹性物体对物体的反作用力。

7. 阻力和摩擦力- 阻力:物体在流体中或其他物体中运动时受到的阻碍力。

- 摩擦力:物体相互接触并相对运动时产生的阻碍力。

8. 电路- 电流:电荷在导体中流动的情况。

计算公式为电流=电荷/时间。

- 电压:电源对电荷产生的电势差。

-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或限制作用。

- 欧姆定律:在恒定温度下,电流通过导体的大小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与导体本身电阻成反比。

计算公式为电流=电压/电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物理基础知识点
1、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N 。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不接触的物体间可能产生力的作用,如引力、磁力。

3、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是指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他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弹性形变: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6、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7、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8、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符号为G ,施力物体是地球。

9、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应用:铅垂线、水平仪等。

10、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G=mg 。

11、g=9.8N/kg ,物理意义:质量为1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 。

12、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质量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13、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4、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得出的,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15、伽利略斜面小车实验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16、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17、物体的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等因素无关。

18、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二力平衡。

19、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20、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滑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21、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使接触面变粗糙等
22、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分离接触面等。

23、控制变量法: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

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24、用海绵的凹陷程度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运用了转换法。

25、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压强。

符号p ,公式p =
s
F 。

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符合是Pa 。

1Pa=1N/m 2
,物理意义:1m 2
受到的压力是1N 。

26、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7、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28、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受到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

29、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公式p=ρgh 。

30、连通器: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

31、连通器的原理:如果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静止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32、马德堡半球实验第一个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33、托里拆利实验第一个准确测量了大气压强,1标准大气压=760mmHg=1.013×105Pa 。

34、托里拆利实验中,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与管的粗细、是否倾斜无关,只与当时的大气压有关。

35、在气体和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36、称重法测浮力:F 浮=G-F 拉。

37、浮力是液体对物体所有压力的合力,F 浮=F 下-F 上。

浮力方向:竖直向上。

38、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39、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

F 浮==G 排=ρ液gV 排。

40、平衡法(适用于漂浮和悬浮):F 浮=G 物。

41、浮沉条件:(1)上浮,浮力大,液体密度大。

(2)下沉,浮力小,液体密度小。

(3)悬浮,浮力等于重力,液体密度等于物体密度。

(4)漂浮,浮力等于重力,液体密度大。

42、做功的条件: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43、功的计算:W=Fs ,功的单位叫焦耳,符号:J 。

44、功率: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叫功率,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P=
t W 。

(P=t W =t
Fs =Fv ) 45、功率的单位叫瓦特,符号W 。

1kW=1000W 。

46、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影响因素:速度和质量。

47、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影响因素:高度和质量。

48、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影响因素:材料、弹性形变的大小等。

49、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势能。

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50、如果物体没有受到阻力或摩擦力,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和不变,或者说机械能守恒。

51、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杆叫杠杆。

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52、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 1L 1=F 2L 2。

53、调节杠杆螺母,使杠杆水平平衡,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

54、定滑轮不省力,能改变力的方向,实质是等臂杠杆。

55、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2倍,实质是省力杠杆。

56、滑轮组:F=
n

G G +(n 是承担动滑轮的绳子的段数),s=nh (h 是物体移动的距离)。

57、有用功:完成某项任务时有实用价值的功,W 有=Gh 。

58、总功:人们实际做的功,W 总=Fs 。

59、额外功:无实用价值而又不得不做的功,W 额=W 总-W 有。

60、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η=总

W W ,用百分数表示,任何实际机械的机械效率都小于1。

6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总有W W =动
G G G
Fn G Fs Gh +==。

W 额=G 动h 。

62、斜面的机械效率:η=
总有W W =Fs
Gh
,W 额=fs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