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部分地市中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之表达方式题型》汇集

合集下载

精品解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9年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场”、“座位号”书写(填涂)在答题卡正面和背面的规定位置,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处。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4.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5.保持卡面整洁,不要折叠、不要弄脏、不要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迸.溅(bìng)绯.红(fēi)萌.发(méng)B. 蹒.跚(pán)滑稽.(jī)烦躁.(zào)C. 簇.新(cù)雷霆.(tíng)虚妄.(wǎng)D. 赃.物(zāng)推崇.(cóng)踌躇.(chú)【答案】B【解析】【详解】A.迸溅(bèng)。

C.虚妄(wàng)。

D.推崇(chóng)。

故选B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鹤立鸡群见义思迁锐不可当B. 开卷有益喃喃自语袖手傍观C. 抑扬顿挫各得其所如坐针毡D. 鞠躬尽萃挑拨离间怀古伤今【答案】C【解析】【详解】A项,见异思迁。

B项,袖手旁观。

D项,鞠躬尽瘁。

3.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将“发挥”改成“发扬”。

B. 语文课程应着重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将“增加”改为“培养”。

C. 宋词或许可能是一杯谁喝谁醉的美酒。

删掉“或许”或“可能”。

D. 为了迎接建国七十周年,学校决定举办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征文。

在“征文”后加“活动”。

【答案】A【解析】【详解】A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

2019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9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9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语文说明:本试卷分为Ⅰ卷、Ⅱ卷和Ⅲ卷三部分,共12页。

全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温馨提示:1.答题前,考生需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正确填写在答题卡对应位置。

待监考老师粘贴条形码后,再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信息与自己准考证上的信息是否一致。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规范填涂。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对应的框内,超出答题区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保持答题卡整洁,不要折叠、弄破、弄皱,不得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等。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及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巷.道(hàng)膺.品(yàn)出谋划策瑕不掩瑜B. 档.案(dàng)创.伤(chuāng)纷至沓来销声匿迹C. 解剖.(pōu)拘泥.(ní)轻歌曼舞瞑思苦想D. 勾当.(dàng)掺.杂(cān)人才辈出鸠占雀巢【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项错误,膺.品(yàn)----赝品;B项正确;C项错误,拘泥.(ní)----拘泥.(nì),瞑思苦想---冥思苦想;D项错误,掺.杂(cān)---掺.杂(chān),鸠占雀巢—鸠占鹊巢。

故选B。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全国精准扶贫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少数干部仍然漠不关心....贫困群众的做法使我们不能容忍。

B. 当今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全国人民都期待在建国七十周年阅兵仪式上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耀武扬威....。

C. 中国民航局出于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负责的态度停飞了美国波音737MAX8客机,此事不可与当前的中美贸易战混为一谈....。

黑龙江省12地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及参考答案

黑龙江省12地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及参考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大庆(四)阅读下面叙述性文本,完成22~24题。

(13分)好一朵木槿花宗璞①又是一年秋来,洁白的玉春花挟着凉意,先透出冰雪的消息。

美人蕉也在这时开放了。

红的黄的花,耸立在阔大的绿叶上,一点儿也不在乎秋的肃杀。

接下来该是紫薇和木槿。

在我家这以草为主的小园中,它们是外来户。

偶然..插入土中,它们就偶然..地..得来的枝条,偶然生长起来。

紫薇似娇气些,始终未见花。

木槿则已两度花发了。

②木槿以前给我的印象是平庸。

文革中许多花木惨遭摧残,它却得全性命,陪伴着显赫一时的文冠果,免得那钦定植物太孤单。

据说原因是它的花可食用,大概总比草根树皮好些吧。

学生浴室边的路上,两行树挺立着,花开有紫、红、白等色,我从未仔细看过。

③前年秋至,我家刚从死别的悲痛缓过气来不久,又面临了少年人的生之困惑。

我们不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事,陷入极端的惶恐中。

我在坐立不安时,只好到草园踱步。

那时园中荒草没膝,除了我们的基本队伍亲爱的玉簪花之外,只有两树忍冬,结了小红果子,玛瑙扣子似的,一簇簇挂着。

我没有指望还能看见别的什么颜色。

④忽然在绿草间,闪出一点紫色,亮亮的,轻轻的,在眼前转了几转。

我忙拔开草丛走过去,见一朵紫色的花缀在不高的绿枝上。

⑤这是木槿。

木槿开花了,而且是紫色的。

⑥木槿花的三种颜色,以紫色最好。

那红色极不正,好像颜料没有调好;白色的花,有老伙伴玉簪已经够了。

最愿见到的是紫色的,好和早春的二月兰、初夏的藤萝相呼应,让紫色的幻想充满在小园中,让风吹走悲伤,让梦留着。

⑦惊喜之余,我小心地除去它周围的杂草,作出一个浅坑,浇上水。

水很快渗下去了。

一阵风过,草面漾出绿色的波浪,薄如蝉翼的娇嫩的紫色在一片绿波中歪着头,带点调皮,却丝毫不知道自己显得很奇特。

⑧去年,月圆过四五次后;几经洗劫的小园又一次遭受磨难。

园旁小兴土木,盖一座大有用途的小楼。

泥土、砖块、钢筋、木条全堆在园里,像是零乱地长出一座座小山,把植物全压在底下。

北京市2019年中考语文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北京市2019年中考语文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9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考试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5分)学校开展“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一位同学找的一段介绍“丝绸之路”的文字。

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

(共3分)公元前11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率300多人的使团,带着牛羊、丝绸等物品出使西域。

此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

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漆器等货物,从长安(今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

这条①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载.入史册的“丝绸之路”。

后,汉朝又开辟多条海上航线,逐渐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

二者交相辉映,共同谱写了人类交融互鉴、共同发展的历史篇章。

近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为②续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开创灿烂未而贡献的卓越智慧。

(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A.载(ǎi)载(ài)B.载(ài)载(ài)C.载(ài)载(ǎi)D.载(ǎi)载(ǎi)(2)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勾②沿B.①勾②延C.①沟②沿D.①沟②延2.同学们参观“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看到一件蜀锦展品,它自四川成都。

成都又名“锦官城”,我国朝诗人杜甫就有“花重锦官城”的诗句。

(1分)3.一位同学准备去做“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的志愿讲解员,他拟写了下面的一段讲解词。

2019年部分地市中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之表达方式题型》汇集

2019年部分地市中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之表达方式题型》汇集

2019年部分地市中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之表达方式题型》汇集表达方式题型文章的表达方式有多种: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真题演练(一)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

(20分)点燃一个冬天游睿山村的冬天就是来得早,寒气在十月刚过就开着队伍铺天盖地地卷过来。

村里的人似乎都有些怕了,早上八点还没有多少人起床。

只有几根玉米杆子被寒气冻得瑟瑟地颤抖。

孙老师和自己的女人却早早地起床了。

“瘟天,又是下雨。

”女人没好气地骂着,“一连倒了这么多天,天上的水也该倒得差不多了。

”孙老师笑了笑。

大块大块的煤早就堆在了操场的角落。

孙老师说:“生火吧,我已经听到孩子们的脚步声了。

”女人望天,叹气。

“瘟天!”女人又咧咧地骂。

走路的时候一步比一步用力,只差把地踏出一个坑。

女人用了几块木炭放在了煤的中央,然后嗤地划了根火柴。

“瘟天,还下雨,我们这冬天就无法过了。

”女人说。

孙老师知道,女人说的是煤。

这点煤是女人用背篓一块一块背回来的,女人背煤背得很辛苦。

女人想用这些煤度过这个冬天。

孙老师不说话,他听见了孩子们的脚踩着水的声音。

这声音渐行渐近。

孙老师就想起他们沾满黄泥的裤腿,露出脚趾的胶鞋,贴着脸皮的头发和准备钻进嘴里的鼻涕……孙老师说:“但愿这是最后一个雨天。

”这时孩子们来了。

整整齐齐的叫了一声老师好。

孙老师喂喂的应着,说放下书包,快来烤烤,烤干身上我们马上上课。

【A】学生们就如一群鱼儿一样游在那堆火旁边,一边伸出湿漉漉的裤腿和鞋,一边在雾气里说着谁早上没等谁,谁昨天放学后看见了孙老师做什么了。

孙老师笑着招呼,都来烤烤,别冻着了。

女人在一边默默地看着。

半晌,女人说,我有事先走了,你们慢慢烤。

女人挎着背篓慢慢地被雾帘遮住。

远处渐渐的有了狗叫或者一两声鸟儿的私语。

下午放学了,雾还没怎么散。

孙老师和孩子们挥手,不断说着再见。

孙老师说:“天黑得早,早点回。

住远一点的,要走两个多小时呢。

”孩子们点头。

看孩子们走远,女人放下背篓。

背篓里是满满的一背姜干柴。

2019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9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9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2019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语文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为第5页至第8页。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卷前,请你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利!第Ⅰ卷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摇曳.(yè)亘.古(héng)惟妙惟肖.(xiào)B. 诘.责(jié)伫.立(zhù)哄.堂大笑(hōng)C. 蜷.伏(juǎn)滞.留(zhì)一气呵.成(hē)D. 蓦.然(mò)亢.奋(kàng)忍俊不禁.(jìn)【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A.亘.古(héng)-(gèn); B.正确;C. 蜷.伏(juǎn)-(quán);D.忍俊不禁.(jìn)-(jīn)。

故答案为B。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校园艺术节开幕式上,校长首先致辞:“艺术就像蓝天上舞动的云霞,时而洁白如雪,时而五彩缤纷,时而柔曼,时而辉煌热烈……艺术可以让人生充满诗意,时时处处我们的生活。

让我们从热爱艺术开始,热爱生活吧!”热情洋溢的讲话深深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A. 轻快点缀感慨B. 轻盈连缀感慨C. 轻盈点缀感染D. 轻快连缀感染【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轻快:不费劲儿;轻松愉快。

轻盈:形容人或物(女子、蝴蝶等)动作、姿态轻柔优美漂亮。

所描写的对象是“舞动的云霞”,所以应该选用“轻盈”。

(2)点缀:指衬托、装饰。

主要表示加以装饰,使事物变得更加好看的意思。

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15 抒情性文体阅读(含解析)

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15 抒情性文体阅读(含解析)

专题15 抒情性文体阅读一、【2018年中考甘肃武威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细读的妙处肖复兴①读书从来有粗细快慢之分。

②读书细的功夫,是阅读的基本功之一。

读书要细,这个“细”,说着容易,做起来很难。

什么叫细?头发丝这样叫细?还是跟风一样看不见叫细?多读几遍就叫细吗?这么说,还是说不清读书要细的基本东西。

不如举例说明。

③已故的老作家汪曾祺先生的短篇小说《鉴赏家》,或许能够从阅读的细这方面给予我们一些启发。

④小说讲述乡间一个名叫叶三的卖水果的水果贩子,跟城里一个叫季陶民的大画家交往的故事。

这个大画家家里一年四季的时令水果,都是叶三给送,所以他和画家彼此非常熟悉。

有一次叶三给画家送水果,看见画家正画着一幅画,画的是紫藤,开满一纸紫色的花。

画家对叶三说:“我刚画完紫藤,你过来看看怎么样。

”叶三看了这幅画,说:“画得好。

”画家问:“怎么个好法呢?”⑤这就要说明什么叫细了。

我们特别爱说的词是:紫藤开得真是漂亮,开得真是好看,开得真是栩栩如生,开得真是五彩缤纷,开得真是如此灿烂,但是,这不叫好,更不叫细,这叫形容词,或者叫做陈词滥调。

我们在最初阅读的时候,恰恰容易注意这些漂亮词语的堆砌,认为用的词儿越多,形容得才能够越生动。

恰恰错了。

我们还不如这叶三呢。

叶三说:“您画的这幅紫藤里有风。

”画家一愣,说:“你怎么看得出来我这紫藤里有风呢?”叶三跟画家说:“您画的紫藤花是乱的。

”⑥这就叫细。

紫藤一树花是乱的,风在穿花而过。

读书的时候,要格外注意这样的细微之处,这是作者日常生活的积累。

作者在平常的日子里注意观察、捕捉到这样的细微之处,才有可能写得这样细。

细,不是只靠灵感或者才华就可以写作出来的,而是日常生活在写作中自然的转换。

而对于我们读者来说,在文本阅读中读得仔细,会帮助我们在生活中观察得仔细;同样,在生活中观察得仔细,也会帮助我们在阅读中读得仔细。

⑦又有一次,画家画了一幅画,是传统的题材,耗子上灯台。

画完了以后,赶上叶三又送水果来,画家说:“你看看我这幅耗子上灯台怎么样。

2019年部分地市中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之说明方法类题型》汇集

2019年部分地市中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之说明方法类题型》汇集

2019年部分地市中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之说明方法类题型》汇集三、探茱萸之谜寻民俗源流(12分)茱萸之谜余光中①茱萸在中国诗中的地位是十分特殊的。

屈原在《离骚》里曾说:“椒专佞以慢幍兮,榝(shā)又欲充夫佩帷。

”显然认为榝是不配盛于香囊佩于君子之身的恶草。

榝就是茱萸。

千年之后,到了唐人的笔下,茱萸的形象已经大变。

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的“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都是吟咏重阳的名句。

屈原厌憎的恶草,变成了唐人亲近的美饰,其间的过程,是值得追究一下的。

②重九,是中国民俗里很有诗意的一个节日,诸如茱萸,菊花,登高等等,都是惯于入诗的形象。

登高带茱萸囊的传统,一般都认为是源于梁朝人吴均《续齐谐记》所载的这么一段:“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

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

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红)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

’景如言,齐家登山。

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

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

’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③根据《续齐谐记》的说法,登高带茱萸囊,饮菊花酒等习俗到梁时已颇盛行。

吴均虽是梁朝人,相传桓景和费长房却是东汉人。

《西京杂记》中也有记载,汉高祖宫人“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

据此推测,重九的习俗起源则在东汉乃至汉初了。

有意思的是,重九吟诗的传统中,从东晋至南北朝,却唯独少见咏茱萸之作。

④到了唐朝,情形便改观了,茱萸已为诗人所乐道。

王维所谓“遍插茱萸”,说明佩花之盛。

杜甫所谓“醉把茱萸”,可能是指茱萸酒。

重九二花,菊与茱萸,菊花当然更出风头,因为它和陶渊明缘结不解,而茱萸,在屈原一斥之后,却没有诗人特别来捧场。

虽然如此,茱萸在唐诗里面仍然是很受注意的重阳景物。

杜甫全集里,咏重九的十四首诗中便三次提到茱萸。

李白的诗句“九日茱萸熟,插鬓伤早白”说明此树的红实熟于重九,可以插在鬓边。

佩戴茱萸的方式,可谓不一而足,或如赵彦伯所谓“簪挂丹萸蕊”,或如陆景初所谓“萸房插缙(jìn)绅”。

201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抒情性文体阅读专题含解析

201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抒情性文体阅读专题含解析

抒情性文体阅读专题一、【2018年中考甘肃武威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细读的妙处肖复兴①读书从来有粗细快慢之分。

②读书细的功夫,是阅读的基本功之一。

读书要细,这个“细”,说着容易,做起来很难。

什么叫细?头发丝这样叫细?还是跟风一样看不见叫细?多读几遍就叫细吗?这么说,还是说不清读书要细的基本东西。

不如举例说明。

③已故的老作家汪曾祺先生的短篇小说《鉴赏家》,或许能够从阅读的细这方面给予我们一些启发。

④小说讲述乡间一个名叫叶三的卖水果的水果贩子,跟城里一个叫季陶民的大画家交往的故事。

这个大画家家里一年四季的时令水果,都是叶三给送,所以他和画家彼此非常熟悉。

有一次叶三给画家送水果,看见画家正画着一幅画,画的是紫藤,开满一纸紫色的花。

画家对叶三说:“我刚画完紫藤,你过来看看怎么样。

”叶三看了这幅画,说:“画得好。

”画家问:“怎么个好法呢?”⑤这就要说明什么叫细了。

我们特别爱说的词是:紫藤开得真是漂亮,开得真是好看,开得真是栩栩如生,开得真是五彩缤纷,开得真是如此灿烂,但是,这不叫好,更不叫细,这叫形容词,或者叫做陈词滥调。

我们在最初阅读的时候,恰恰容易注意这些漂亮词语的堆砌,认为用的词儿越多,形容得才能够越生动。

恰恰错了。

我们还不如这叶三呢。

叶三说:“您画的这幅紫藤里有风。

”画家一愣,说:“你怎么看得出来我这紫藤里有风呢?”叶三跟画家说:“您画的紫藤花是乱的。

”⑥这就叫细。

紫藤一树花是乱的,风在穿花而过。

读书的时候,要格外注意这样的细微之处,这是作者日常生活的积累。

作者在平常的日子里注意观察、捕捉到这样的细微之处,才有可能写得这样细。

细,不是只靠灵感或者才华就可以写作出来的,而是日常生活在写作中自然的转换。

而对于我们读者来说,在文本阅读中读得仔细,会帮助我们在生活中观察得仔细;同样,在生活中观察得仔细,也会帮助我们在阅读中读得仔细。

⑦又有一次,画家画了一幅画,是传统的题材,耗子上灯台。

画完了以后,赶上叶三又送水果来,画家说:“你看看我这幅耗子上灯台怎么样。

087—2019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087—2019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9年黑龙江省大庆市初中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时间120分钟。

4.全卷共三道大题,25小题,总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求规范、工整、美观。

(2分)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

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成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

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yà)苗助长得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

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su ō)的摆舞。

揠苗助长婆娑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A.龟.(guī)裂翩跹.(xiān)跌宕.(dàng)退避三舍.(shě)B.龌龊.(chuò)渊薮.(sǒu)畸.(jī)形焚膏继晷.(guǐ)C.睥睨.(nì)聒.(guō)噪濒.(pín)危锱.(zī)铢必较D.驯.(xùn)良粗犷.(kuàng)苔藓.(xiǎn)探骊.(lí)得珠【解答】A.有误,“龟裂”的“龟”应读为“JŪN”,“退避三舍”的“舍”应读为“SHÈ”; B.正确; C.有误,“濒危”的“濒”应为“BĪN”; D.有误,“粗犷”的“犷”应读为“GUǍNG”。

故选:B。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C )(3分)A.一个民族要想飞速发展,既不能夜郎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

B.三个月前,我看过电影《流浪地球》,电影中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C.这些正值豆蔻年华....的男同学,站在阳光下,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气息。

D.在学生的眼里,谭老师讲课绘声绘色....,不仅妙语连珠,而且很有幽默感。

2019年北京等通用卷地区中考语文真题汇编(文学作品阅读)

2019年北京等通用卷地区中考语文真题汇编(文学作品阅读)

2019年北京等通用卷地区中考语文真题汇编文学作品类阅读汇编说明:1.这些地区多以全省通用卷为主,涉及地方有北京、天津、上海、福建、安徽、河南、河北、重庆、陕西、山西、江西、吉林、新疆、海南等13省份(如果有误,请指正)。

2.其中山西阅读很特殊,是综合性学习、阅读、写作的一个糅合,勉强分类,提醒关注。

3.为方便查阅对比使用,保持试题原题号不变,全部有答案,部分解析。

1.【北京中考】(二)阅读《天上梯田听古歌》,完成19-21题。

(共9分)天上梯田听古歌张永权①南疆春早,当北国还是一片千里冰封时,这里早成了一个孕育生命的季节。

红河两岸,哈尼山寨,层层梯田,一片繁忙,正是插秧的好时节。

②天不亮,哈尼妇女就起来煮好红鸡蛋、红米饭和腊肉,背到梯田边,让全家享用。

男人们把田里的秧苖拔起来打捆挑到栽插的田间。

女人们一排排下到田里栽秧。

一梯梯良田,被翠绿的秧苗绣成碧玉般的天梯,一梯一梯地向着蓝天伸去。

梯田接地连天,天在水田里,人在彩云中,好一幅美好和谐的田园农耕图。

③这里就是称雄天下、有大山雕塑美誉的世界文化遗产元阳哈尼梯田核心区,三千多级的梯田,从山脚伸进云天,气象万千,雄奇磅礴。

梯田在一年四季形成不同的景观,冬天清水滢滢,阳光下的玉梯,波光闪烁;春夏翡翠绿梯,耀眼悦目;秋搭金梯,辉煌灿烂,气势非凡。

一千个梯田,就有一千个太阳;一万个梯田,就装着一万片奇幻的云彩。

④哈尼人,只要一说话,就会唱歌,说红河两岸人人都是歌唱家绝非夸张,此时那些栽秧的女人唱起歌来,歌声此起彼伏,四山回应。

有的高亢嘹亮,有的低迴优美。

外人听不懂歌词,但美好的旋律却也让人陶醉。

合唱、独唱、对唱,女人们一边栽秧,一边唱歌,让梯田成了神奇的赛歌台,把希望的秧苖插在歌声里。

⑤人群中有个姑娘,她放声一唱,四周便一片寂静,这时,只有她那山泉般清纯的声音,流淌在秧田之中,流淌在天上人间。

陪同的哈尼族诗人朋友告诉我,她唱的是一首哈尼族四季生产调中表现栽秧生活的古歌,诗人译出的歌词大意,也充满诗意:冬天是春天的母亲,冬天老了,春天就长大了。

部分地市2019年中考语文卷【材料类作文题及范文解析1】选编

部分地市2019年中考语文卷【材料类作文题及范文解析1】选编

部分地市2019年中考语文卷【材料类作文题及范文解析1】选编1、2019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1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突破,意思是打破,如困难、限制等;突破,是做不敢做、不愿做或没做过的事情:突破:是破茧成蝶。

请根据上述文字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题目要包含词语“突破”;(2)自选文体;(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范文】突破自我如果一个杯中,只装了石头、水或沙子,似乎太过单调,不够充实,只有一个杯子中既装了石头、沙子,又装了水,才能达到真正的“满”。

所以,我们不能局限于自己的某一个优点,要敢于突破自己,才能登上人生的高峰,若自己只满足于片面,不但登不上那人生之巅,甚至会狠狠地摔下,那么怎样才能突破自我呢?突破自我,需要有非凡的远见,正如登山时,若只看脚下,怕前方是悬崖,必然畏首畏尾,若能将远光延及整个山脉,你可能就能体会到“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绝唱。

依稀记着那“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的悲歌后,失落的剑柄上那几滴残血滴进了乌江后的豪迈。

项羽在军事上那般杰出,靠破釜沉舟那样雄姿英发般的气概,以少胜多,巩固了自身地位,赢得了年少英雄的美名。

可其在国家大事上的力不从心,使他得了如此悲惨的结局。

他一路烧杀抢掠,火烧阿房,坑杀秦兵,失了民心;其为了回家炫耀,失去军心。

如此没有远见,怎能突破自己呢。

项羽,前方是悬崖,你为何不能抬一抬头呢?突破自己,需要能力的培养。

如果不具备登山的能力,那高高的山峰将与你无缘。

还记得那次初见“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细细品读,那忧愁便酝酿了唇齿间久久挥之不去,如此的哀愁又是如何沾上了那个少年,那本该是一个“不知愁滋味”的年纪,怎的那眉头竟似抚不平了一般?还不是因为那稚嫩的双肩担上了亡国之主这样沉重的罪名。

要是他从小就被培养当帝王的能力,也就不会如此吧。

在平路上若都走得艰难,那曲折的山路又如何去登?如果不注重能力的培养,又怎样有突破自己的能力呢?人这一生,只有不断地去突破自我才能登上那插入云端,直破天际的山顶。

2019年部分地区中考语文试卷《综合性学习类题》汇集及答案解析二

2019年部分地区中考语文试卷《综合性学习类题》汇集及答案解析二

2019年部分地区中考语文试卷《综合性学习类题》汇集及答案解析二1.(2019年云南省中考题)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

(8~11题,共10分)(一)综合性学习。

(5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8~9题。

材料一:2018年世界杯足球赛期间,某些媒体报道法国队和克罗地亚队“争夺冠亚军”。

实际上,参加决赛的两支队伍争夺的是“冠军”,而非“亚军”,亚军是不必争夺的。

美国挑起贸易争端,开始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关税后,中国进行了强有力的反制,某些媒体报道时,说中国的反制措施是对美国“反戈一击”,“反戈一击”指调转枪口向自己原来所属的阵营发起攻击,中国的反制措施是对美国的反击,而非“反戈一击”。

材料二:图中差错知多少材料三:《咬文嚼字》发布2018年“十大流行语”“十大语文差错”以后,《人民日报海外版》《解放日报》《文汇报》等主流媒体竞相报道,上海电视台、辽宁卫视等多家电视台也播报了相关新闻;几天时间里,网络点击量接近500万,网络阅读量超过百万,“2018年十大流行语”一度在微博热搜榜排名第四。

8.请用简洁的语言综合概括三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2分)9.如果有机会电话连线材料一中报道足球赛的媒体人员,请你委婉地向他指出错误。

(3分)(二)名著阅读。

(3分)保尔缓慢地,一行又一行,一页又一页地写着,他忘却一切,全部身心都沉浸在书中的人物形象当中,也初次尝到了创作的艰辛。

有时候那些鲜明生动的景象清晰地重新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但他无法用笔墨表达。

写出来的字句苍白无力,缺少生气和激情,已经写好的部分,他必须逐字逐句地记住,否则,线索一断,写作就要受到阻碍。

10.选段出自《A》,作品中保尔身体瘫痪、双目失明后,在母亲和B(人名)的帮助下仍然顽强地进行文学创作。

这也是作者C(人名)人生经历的写照。

(3分)(三)汉字书写。

(2分)11.将下面词语用楷书正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2分)藏书为富爱字不贫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

2019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9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9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27分)1. 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杂文,完成下列各题。

生活需要文学蜜饯一下阮直①作家与文学太需要一个像“护士节”“教师节”那样的节日了。

文学需要民众的土壤为之滋补,作家的灵魂需在社会的舞台上高蹈,作家的情感更需要生活的蜜饯。

②有人说现代化的都市不需要作家,可文学从来没有背叛过生活,都市只要还过着人的生活,你就无法摆脱文学。

文学只是想告诉更多的人,大家在肉身疲惫之后,转身享受一下文学之美,用你的心灵过滤一下生活,你才能吧嗒出生活中就盐的滋味。

③文学不是让人们向往虚构,作家也不是让大众舍弃财富,文学只是不想让人们的欲火太盛,作家只是让更多的人也能在傍晚的时光用文学的心态去看看树木花草,听听涛声拍岸,让忘记时间成为一种自觉的高贵,让一颗忙碌的心就此归隐。

我们不妨假装一会儿懒惰,自觉地选择几件“没有意义”的事情去做,没用的文学就有这个用处。

④没用的文学生活状态却有优雅的人生格调,因为文学有梦。

高速、奢华、纷繁、喧嚣的都市已经让人们的灵魂疲惫,呼唤文学的回归迟早会成为更多人生活的目标。

⑤放缓我们前行的脚步,为奔波之路点上一个休止符。

停顿是美,停顿是诗,停顿是国画中的留白。

农民你就走出田野,渔民就把船儿开回港湾,老板们放下几天的生意,不该我们奔波、不该我们干的事情在人生之中太多了,可人们却不知道。

人们常说:能今天做好的事情,绝不拖到明天。

作家吴亮也有名言:“凡是能拖到明天做的事情,今天就不要去干。

”⑥大家以文学的名义举行一次精神的盛宴吧!灵魂也需要聚会。

交流阅读文学的感悟,畅谈虚构的快乐,展望未来的美好……⑦如今的文学,已走进多元化的时代,它虽然没有繁花似锦,但也绝不会凋敝衰败。

文学是能潜入有灵性人内心的,在不同的场合贴着不同的标签,成为可以多元选择的生活方式。

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社会,谁也无法做到让全民族每一个人都去背诗写诗去热爱文学,但有梦想的人心中的文学情结就是一座活着的火山。

2019年全国各地区中考语文真题:文学作品阅读汇编(word版含答案)

2019年全国各地区中考语文真题:文学作品阅读汇编(word版含答案)

2019年全国各地区中考语文真题汇编文学作品类阅读汇编说明:1.这些地区多以全省通用卷为主,涉及地方有北京、天津、上海、福建、安徽、河南、河北、重庆、陕西、山西、江西、吉林、新疆、海南等13省份(如果有误,请指正)。

2.其中山西阅读很特殊,是综合性学习、阅读、写作的一个糅合,勉强分类,提醒关注。

3.为方便查阅对比使用,保持试题原题号不变,全部有答案,部分解析。

1.【北京中考】(二)阅读《天上梯田听古歌》,完成19-21题。

(共9分)天上梯田听古歌张永权①南疆春早,当北国还是一片千里冰封时,这里早成了一个孕育生命的季节。

红河两岸,哈尼山寨,层层梯田,一片繁忙,正是插秧的好时节。

②天不亮,哈尼妇女就起来煮好红鸡蛋、红米饭和腊肉,背到梯田边,让全家享用。

男人们把田里的秧苖拔起来打捆挑到栽插的田间。

女人们一排排下到田里栽秧。

一梯梯良田,被翠绿的秧苗绣成碧玉般的天梯,一梯一梯地向着蓝天伸去。

梯田接地连天,天在水田里,人在彩云中,好一幅美好和谐的田园农耕图。

③这里就是称雄天下、有大山雕塑美誉的世界文化遗产元阳哈尼梯田核心区,三千多级的梯田,从山脚伸进云天,气象万千,雄奇磅礴。

梯田在一年四季形成不同的景观,冬天清水滢滢,阳光下的玉梯,波光闪烁;春夏翡翠绿梯,耀眼悦目;秋搭金梯,辉煌灿烂,气势非凡。

一千个梯田,就有一千个太阳;一万个梯田,就装着一万片奇幻的云彩。

④哈尼人,只要一说话,就会唱歌,说红河两岸人人都是歌唱家绝非夸张,此时那些栽秧的女人唱起歌来,歌声此起彼伏,四山回应。

有的高亢嘹亮,有的低迴优美。

外人听不懂歌词,但美好的旋律却也让人陶醉。

合唱、独唱、对唱,女人们一边栽秧,一边唱歌,让梯田成了神奇的赛歌台,把希望的秧苖插在歌声里。

⑤人群中有个姑娘,她放声一唱,四周便一片寂静,这时,只有她那山泉般清纯的声音,流淌在秧田之中,流淌在天上人间。

陪同的哈尼族诗人朋友告诉我,她唱的是一首哈尼族四季生产调中表现栽秧生活的古歌,诗人译出的歌词大意,也充满诗意:冬天是春天的母亲,冬天老了,春天就长大了。

山东淄博2019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

山东淄博2019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

山东淄博2019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找到自己的“燃”点宋威①“超燃”“燃爆了”“燃曲”“燃文”“燃创意”……不知不觉间,“燃”成为流行词。

什么是“燃”?雄浑激越的音乐、紧张刺激的赛事、精彩纷呈的电影、振奋人心的演讲……某种意义上,令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的事物,都可喻之为“燃”。

②人们欣赏“燃”、点赞“燃”,正因“燃”代表着一种昂扬向上的状态,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充满阳光的精气神。

有人说,一个人就是一种能源,人的一生就是燃烧,就是能量的充分释放。

【甲】的确,相较于通过外在刺激获得短暂的亢奋或一时的热情,一个人只有点燃内心的火焰,才能让“燃”的状态恒久持续,进而迸发源源不断的力量。

③如果心不想走,脚就不会出发。

状态能否“燃”起来,取决于心灵的温度。

生活中,一些人曲解“平淡是福”,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种;一些人自诩“无欲无求”,不重过程、不问结果,在得过且过中沉沦;一些人自以为“聪明绝顶”,偷奸耍滑、华而不实,变得左右逢源、八面玲珑;一些人盲信“佛系人生”,凡事“意思意思”就行,失去了进取的意志。

种种颓靡状态,皆因心态消极、意志消沉。

“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

【乙】④实际上,人和万物一样,都有自己的“亮度”。

即便是再平凡的个体,也有“燃”起来的可能。

就像鲁迅先生所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如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

“当代愚公”黄大发只是一名普通村支书,却立志“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历时36年,终于带领村民修成了一条绕三重大山、穿三道绝壁的万米水渠。

“守岛英雄”王继才只是一名民兵哨所所长,却坚守开山岛32年,无论刺骨的寒风还是常年的孤独,都不曾让他退縮。

状态的“燃”与否,无关职位高低、权力大小。

站稳自己的位置,扛起自身的责任,哪怕只是微光,也能烛照一方。

⑤“燃状态”,也并不必然意味着鲜花和掌声。

相反,还可能伴随着苦、累、痛,包含着责任、担当、付出。

【丙】走不出“舒适区”,吃不了苦头,迈不过沟坎,一遇困难挫折便垂头丧气、满腹牢骚,这样的人,是难以葆有持久热情与动力的。

【中考真题】浙江省宁波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中考真题】浙江省宁波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9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

试题卷共8页,有四个大题,19个小题。

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各题目规定区域内作答,做在试题上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一、书写(5分)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

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一、书写(5分)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

二、积累(20分)班级开展以“梳理与探究”为主题的学习经验分享活动。

请你参与,完成1—3题。

1.结合语境辨音形。

(4分)【任务一】为下面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一个对读书着.迷的孩子,一捧起书,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1)着.迷( ) (2)着.落( )A.zhāoB.zháoC.zheD.zhuó【答案】(1)B (2)D【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多字音的掌握情况,“着”有四个读音: zhe zhuó zháo zhāozháo mzhuó luò,解释:1. 事情有归宿、有结果。

2. 依托;靠头;指靠。

老头子只担心没有着落。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任务二】找出右图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______改为______ (2)______改为______【答案】(1)示改为事(2)检改为捡【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易错字的辨析情况。

寻找、招领失物的应用文用“启事”,拾到皮夹一只应该用“捡”。

个词。

遗失了东西,写一张“寻物启事”;某单位要招工,贴一份“招聘启事”。

但是,上述“启事”却常被人写成“启示”,这类错误甚至见诸报刊上的广告用词,可见对这两个词的构成和它们各自的含义大有辨析的必要。

在合成词“启事”和“启示”中,“启”表示意义并不相同。

湖北省各地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全集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湖北省各地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全集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武汉市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黑夜中也健步如飞的人①大学四年,我听了无数次讲座和演讲。

在所有这些演讲中,听众最多的,当然是那些创业成功者来做的演讲。

有趣的是,这些以招聘和广告为目的的演讲,题目中一定包含着“梦想”两个字。

从那时候开始,我对“梦想”这个词产生了怀疑。

②现在,当我打开电视,听到最多的词也是梦想。

选秀节目的评委问:“你的梦想是什么?”台上的选手说:“唱歌给更多的人听。

”其实意思是:我想红。

成为明星是梦想,成为冠军是梦想,答对5道题目打败4个人闯过3关也是梦想。

③我们是多容易被词汇迷惑啊。

自从有了“成功人士”这个称谓,我们对于“成功”的想象就是“白玉为堂金作马”;自从“梦想”这个词被滥用,它所指代的内容就是:有朝一日,“大鸣大放”,路人皆知。

④一次,我在异地看了一部电影——《世界第一麦方》,梗概是:作为主角的年轻人有着坎坷的童年,经过不断地打拼奋斗和经历挫折,终于成为世界面包冠军。

“做最好的厨子”,这是电影对年轻人的励志教育。

说实话,看了之后,我颇为我们的梦想感到自豪,他们的梦想竟然这样“不入流”。

⑤后来,我见到一个报社的社长,他说他的儿子读了当地最好的大学,然后去哈佛读了经济学,又去伯克利修了EMBA,等到全部的学位修完之后,他的儿子对他说.“爸,我该念的书都念完了,我不欠你的啦。

现在,我要去实现我的梦想了。

”按照我们的猜测,他儿子应该是去创业了才对,结果,那个年轻人现在成了一名很优秀的西餐厨师。

我听完这个故事,忙不迭地对社长表示同情,他却非常诧异,他说自己非常为孩子感到自豪。

⑥“做世界上最好吃的面包”也能被称为梦想;高学历的年轻人去做饭,他的父亲根为这种选择骄傲……这种种命题,我也是经历了很长时间才能消化和理解,或许这些才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我。

⑦地球上的居民多半是为了生存而工作,因为不得不工作,他们选择这项或那项职业,不是出于内心的热爱,生存环境才是他们选择的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部分地市中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之表达方式题型》汇集表达方式题型文章的表达方式有多种: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真题演练(一)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

(20分)点燃一个冬天游睿山村的冬天就是来得早,寒气在十月刚过就开着队伍铺天盖地地卷过来。

村里的人似乎都有些怕了,早上八点还没有多少人起床。

只有几根玉米杆子被寒气冻得瑟瑟地颤抖。

孙老师和自己的女人却早早地起床了。

“瘟天,又是下雨。

”女人没好气地骂着,“一连倒了这么多天,天上的水也该倒得差不多了。

”孙老师笑了笑。

大块大块的煤早就堆在了操场的角落。

孙老师说:“生火吧,我已经听到孩子们的脚步声了。

”女人望天,叹气。

“瘟天!”女人又咧咧地骂。

走路的时候一步比一步用力,只差把地踏出一个坑。

女人用了几块木炭放在了煤的中央,然后嗤地划了根火柴。

“瘟天,还下雨,我们这冬天就无法过了。

”女人说。

孙老师知道,女人说的是煤。

这点煤是女人用背篓一块一块背回来的,女人背煤背得很辛苦。

女人想用这些煤度过这个冬天。

孙老师不说话,他听见了孩子们的脚踩着水的声音。

这声音渐行渐近。

孙老师就想起他们沾满黄泥的裤腿,露出脚趾的胶鞋,贴着脸皮的头发和准备钻进嘴里的鼻涕……孙老师说:“但愿这是最后一个雨天。

”这时孩子们来了。

整整齐齐的叫了一声老师好。

孙老师喂喂的应着,说放下书包,快来烤烤,烤干身上我们马上上课。

【A】学生们就如一群鱼儿一样游在那堆火旁边,一边伸出湿漉漉的裤腿和鞋,一边在雾气里说着谁早上没等谁,谁昨天放学后看见了孙老师做什么了。

孙老师笑着招呼,都来烤烤,别冻着了。

女人在一边默默地看着。

半晌,女人说,我有事先走了,你们慢慢烤。

女人挎着背篓慢慢地被雾帘遮住。

远处渐渐的有了狗叫或者一两声鸟儿的私语。

下午放学了,雾还没怎么散。

孙老师和孩子们挥手,不断说着再见。

孙老师说:“天黑得早,早点回。

住远一点的,要走两个多小时呢。

”孩子们点头。

看孩子们走远,女人放下背篓。

背篓里是满满的一背姜干柴。

“哟,原来你是在弄柴,有了柴我们不就没事了吗?”女人给了孙老师一个白眼。

女人说:“你早早地就把学生放回家了,人家还不是在路上贪玩?”“谁说的?他们可都是听话的孩子,放学就回家了呀。

”孙老师说。

“你不相信?我今天上山遇到了一个家长,他说你们怎么老留学生的课呀。

可我们放学很早的。

你想想,学生们是不是没听话?枉你还那么热心。

”女人愤愤地说。

女人说完,就看见孙老师已经出了学校的门,脚步把寒气撞得哗啦哗啦响。

傍晚的时候,女人做好了饭菜。

孙老师才回来。

回来的时候抱了一大捆干柴。

“看到啥了?”女人问。

孙老师放下柴火,说:“看见了。

他们在路上的一个草坪里玩。

我批评了他们几句,放学是得早点回家。

”女人说:“你看你。

唉。

”女人摇摇头,想说什么,但没说出来。

这天晚上,寒风又把村庄哗哗破破摇了一个晚上。

女人和孙老师在床上翻来翻去。

女人说:“听见没有,下雪了。

”孙老师说:“听见了,下就下吸。

”“可我们没有煤了,准备着冻死?”“我们不是有干柴吗?怕什么呢。

”“那点干柴能维持多久?”孙老师翻了翻身:“能维持多久就多久。

睡觉,睡觉,明天还有课。

”“你……”女人已经听见孙老师的呼噜声了。

第二天一大早,【B】大地上到处插满了白旗,空气里仅有的一点暖气算是彻底投降了。

寒气肆虐,厚厚的积雪很刺眼。

孙老师和女人还蒙在被子里,就听见了有人踩着积雪扑哧扑哧的声音。

接着有人走进学校。

孙老师一个骨碌爬起来,难道是学生们来了?这么早?女人跟着起了床。

女人看见孙老师打开门,站在那里不动了。

“咋了,咋了?”女人赶紧跑过去。

门口,齐刷刷地站着孙老师的学生们。

他们手中都提着一袋木炭,正一个接一个地把木炭往孙老师的门口放。

门口已经堆了好大一堆木炭。

“老师。

”孙老师还没来得及说话,已经有人说话了。

“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在放学后烧的,这种木炭特别耐烧。

”原来……这时学生们又说:“老师,够你们烧了吗?不够我们继续烧,我们能烧。

”孙老师的眼里已经有了泪水,他回头看了看女人。

女人的脸红扑扑的。

女人眼里也闪着东西,她嘴里冒着热气,一个劲儿地说:“够了够了。

都可以点燃一个冬天了。

”(选自《微型小说百年经典·中国卷》)16.请按时间顺序将小说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

(4分)早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午放学后:孙老师夫妇以为学生贪玩,放学不及时回家。

晚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天清早:学生送来自己烧的木炭,孙老师夫妇深受感动。

17.从全文看,孙老师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较少考虑自家生活的人;他的妻子嘴上爱抱怨,实际上却是一个心地善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好女人。

(3分)18.文中【B】处划线句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

(3分)19.请对【A】处划线句作简要点评。

(4分)20.请写出本文题目“点燃一个冬天”的两层含义。

(6分)表层含义:深层含义:(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18分)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徐德新①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火和我上路了。

那时我刚到县城里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重了。

隆冬将近,父亲经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以及学杂费。

每个周末。

我都会回家帮助父亲砍柴,然后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学校去。

这一次,因为我额外需要五元钱的竞赛费,所以父亲晚上又摸黑砍了一担柴,等到第二天早晨到县城卖掉后再把钱给我。

②“最近钱是越来越紧张了。

”父亲挑着担,边走边嘀咕。

自从到县城上学,这句话听了已经不下百遍了。

一阵阵轻微的冷风袭来,天渐渐亮了,山脊的轮廓越来越清晰。

有柔软的东西从空中飘下来,落在父亲的身上,疏忽就不见了。

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

抬头远望,雪花正从天而降,有些大一点的树叶上已经挂白了。

除了扁担的颤悠和我们轻重不一的脚步,山路静谧而空蒙。

③不知不觉间,县城到了。

④街上大部分的人家还没有开门。

父亲挑着担,带着我挨家挨户找买主。

由于担心耽误我上学,又怕柴火打湿了没人要,父亲走得很快,我能听到他的喘气声越来越大。

最后终于在一条弄堂里遇到了买柴人。

父亲卸下柴火,从那人手里接过一沓毛票,仔细地数了数,一共四元。

父亲说:“同志,我这担柴要五块钱哩。

”“什么?昨天不还是四块吗?”那人瞟了一眼父亲。

“昨天是昨天,您没看我这担柴,比别人的要后重得多吗?”父亲小心翼翼地说。

“那我不管,都是四块钱,我又没让你搞这么厚重。

”那人没有丝毫加钱的意思。

“今天下雪了,您看我多不容易,就加一块吧!”父亲几乎是哀求的口吻了。

⑤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⑥风裹挟着雪吹过来,纸钞落到门槛前父亲的脚下。

父亲怔怔地站着,不知是因为冷还是累,他的鼻息变得忽粗忽细。

等我走过去刚要把地上的钱捡起来,父亲忽然把我拉到一边,然后低下头,弯下腰,缓缓地把那张纸抄拾了起来,揣在怀里。

父亲弯腰去捡钱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身体几乎弯成了一个零度角,头几乎触到了地上。

父亲站起身来,对那人说:“多谢了!”然后转身拉着我默默离开。

⑦“爹,你冷不冷?”等走远了,我问父亲。

因为要挑担,父亲出门的时候穿的有点少。

“你可得给我好好读书,”父亲顿了顿说,“没有别的出路,只有读书才能进城。

”⑧雪下得越来越大,整个县城变成了一片银白色。

父亲没有急着回家,他要一直把我送到学校去。

“爹,本来我不想花那么多钱去参加那个什么竞赛的。

可是老师说了,要是获得好名次,将来能保送上北京的大学。

”眼看快到学校了,我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心里话。

我有点想哭了,眼睛湿湿的。

“竞赛好啊,爹和娘支持你。

要是能保送上大学,那正要感谢老祖宗了。

”父亲摸着我的头说,“我当年也想上大学呢!看来这个愿望你能帮我实现了。

”⑨到了学校门口,父亲从怀里把那五元钱掏出来,塞到我的书包里,好像生怕它会飘走似的,使劲地把书包捏了又捏。

“孩子。

爹还有一句话,:父亲望着我,精神与以往大不一样,“等你将来有钱了,假使也遇到了像我这样的人,你最好不要让他……”⑩“什么,爹?”⑾“在你面前低头弯腰。

”……(选文有改动)12.文中多次写到“风雪”,请说说设置这样的自然环境有何作用。

(3分)13.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②段画线句子中“冰凉的酸”的深意。

(2分)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

14.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分)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15.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16.请用自己的话,说说父亲的最后一次“叮嘱”的含意。

(3分)三.地铁客的风格毕淑敏挤车可见风格。

陌生人与陌生人亲密接触,好像丰收的一颗葡萄与另一颗葡萄,彼此挤得有些变形。

也似从一个民族刺出的一滴血,可验出一个民族的习惯。

那一年刚到日本,出行某地,正是清晨,地铁站里无声地拥挤着。

大和民族有一种喑哑的习惯,嘴巴钳得紧紧,绝不轻易流露哀喜。

地铁开过来了,从窗户看过去,厢内全是黄皮肤,如等待化成纸浆的芦苇垛,僵立着,纹丝不动。

我们因集体行动,怕大家无法同入一节车厢,走散了添麻烦,显出难色。

巴望着下列车会松些,等了一辆又一辆。

翻译急了,告知日本地铁就是这种挤法,再等下去,必全体迟到。

大伙说就算我们想上,也上不去啊。

翻译说,一定上得去的,只要你想上。

有专门的“推手”,会负责把人群压入车门。

于是在他的率领下,破釜沉舟地挤车。

嘿,真叫翻译说着了,当我们像一个肿瘤,凸鼓在车厢门口之时,突觉后背有强大的助力拥来,猛地把我们抵入门内。

真想回过头去看看这些职业推手如何操作,并致敬意。

可惜人头相撞,颈子根本打不了弯。

肉躯是很有弹性的,看似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车厢,呼啦啦一下又顶进若干人。

地铁中灯光明亮,在如此近的距离内,观察周围的脸庞,让我有一种惊骇之感。

日本人如同干旱了整个夏秋的土地,板结着,默不作声。

躯体被夹得扁扁,神色依然平静,对极端的拥挤毫无抱怨神色,艰忍着。

我终于对他们享誉世界的团队精神,有了更贴近的了解。

那是在强大的外力之下,凝固成铁板一块。

个体消失了,只剩下凌驾其上的森冷意志。

真正的苦难才开始。

一路直着脖子仰着脸,以便把喘出的热气流尽量吹向天花板,别喷入旁人鼻孔。

下车时没有了职业推手的协助,抽身无望。

车厢内层层叠叠如同页岩,嵌顿着,只能从人们的肩头掠过。

众人分散在几站才全下了车,拢在一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