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设计规范(GB 50157-2003)

合集下载

地铁线路设计

地铁线路设计
进行详细的方案比选后确定。这里需要强调 一点、地铁车站分布对建设费用、运营成本、 施工等都有很大影响,必须充分对客流吸引 量、乘客出行时间等进行具体分析计算,进 行经济效益的比较。 (土建方面,车站造价是区间造价的2.4倍/米)
13
3.车站分布
在布设轨道交通车站时,除了考虑合理站 间距的条件之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站间距离要尽量均衡些; ②站位应设于汇集大量客流的重要场所附近, 并保证与其他交通换乘的方便; ③设站要考虑该地区的发展,与城市规划相 协调; ④具体站位还要考虑施工条件、道路状况、 交叉口等道路形态及地面交通情况。
9
3.车站分布
④线路长度 一条线路的长度,短则几千米,长则几十千米。 不同的线路长度,车站的疏密宜有所不同。 短线路宜多设站,长线路宜少设站。
⑤城市地貌及建筑物布局 城市中的江、河、湖、山和铁路站场、仓库 区等,人口密度低,甚至无人,轨道交通在 穿越这些地区时可以不设站。但若有条件开 发公园,则应考虑在其主出入口处设站。
线路设计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可行性研究阶段 总体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阶段 施工设计阶段
通过不同设计阶段,逐步由浅入深,不断地比 较修正线路平面、纵剖面和坡度、线路与车站的关 系,最后得到地铁和轻轨线路在城市三维空间中准 确的位置。
1
2
第一节 选线及车站分布
1.地铁设计规范(GB 50157-2003)对选线和 设计的基本规定:
深桩2.5m。
21
22
23
第二节 线路平面
1.线路平面设计的一般原则
2.线路平面设计 主要技术要素的确定
最小曲线半径、夹直线最小长度、 最小圆曲线长度、缓和曲线线形及 长度。
24
2.线路平面设计主要技术要素的确定

地铁设计规范中车站建筑专业讲解

地铁设计规范中车站建筑专业讲解

关于〈超高峰系数的取值〉
1. 大客流站取上限 2. 换乘站取上限(如站台与站台间换乘,除侧站台宽度,换乘梯、换乘通道 宜取上限,其他部位按正常取值) 3. 其他站往下限取 4. 关于突发客流 ❖ 突发客流与正常早、晚高峰客流重合与否? ❖ 当突发客流大大影响按早、晚高峰客流而决定车站规模时,应酌情考虑(如 上海八万人体育馆、R3的赛车场车站),应多考虑其他交通方式来解决。
1.车站内应设公共厕所,宜设于付费区内。一般设于站台层污水泵房旁容易处理。 虽不属强制性条文,随着路网形成,充分体验以人为本,执行好此条很有必要。
2.自行车停车场地根据每座车站需要和可能而设置。 3.小汽车停车场是随着小汽车进入家庭、市郊住宅、别墅的开发和缓解市中心道路 的交通压力,在每条线的市郊站作适当结合或规划控制予留,是发展必然趋势。
本条规定,“主要管理用房应集中一端布置,采用有效的消防措施”,一般而言,地下 二层车站的防火分区划分:站厅共公区和站台层为一个防火分区;站厅二端的设备、管理 用房各为一个防火分区。合理做法是把管理用房集中一端,便于该区设专用消防通道直达 地面,同时在该区内设站厅层至站台层封闭人行楼梯,以满足消防要求。另一端仅设无人 值班的设备用房区,则可不设消防专用通道。
8.3.1 站台计算长度应采用远期列车编组有效使用长度加停车误差。
站台计算长度 1.人工驾驶——远期列车编组长度加停车误差1~2m。 2.采用ATO和采用屏蔽门——远期列车编组长度加±0.3m。 3.建议采用“站台计算长度采用远期列车编组有效使用长度加停车误差”以达到缩 短车站长度。 ·有效使用长度——无屏蔽门站台为首末两节列车司机门外侧之间的长度; 有屏蔽门站台为首末两节列车司机不包括在内的屏蔽门所围长度。 ·图示
司机室门

地铁设计规范中防灾与报警专业讲解

地铁设计规范中防灾与报警专业讲解
杨高路车站与站厅层相联的4万平方米的商业,均属按民用建筑防火规范设计。
19.1.8 地下车站管理用房宜集中一端布置。管理用房区应有一个安全出口通向 地面,该区内站厅和站台层间的人行楼梯应为封闭楼梯间。
设备、管理用房防火分区的设置 1.管理用房集中一端布置,即可在该防火分区内设一个直通地面的安全出口。 2.管理区内应设站厅至站台层之间人行楼梯且应为封闭楼梯间
△关于栏栅门的疏散计算(上海规范)
“设于公共区的付费区与非付费区的栏栅应设疏散门,疏散门的宽度按以下公式计算 ”
0.9[A1(N-1)+A2B]≤A3+LA4
式中:A3——自动检票机通行能力(人/min), A4——疏散门通行能力(人/min) L——疏散门的宽度(m)
采用三杆式,当事故发生时,三杆在常开状态下,不能落杆,则通行能力应打0.5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
19. 防灾与报警(建筑部分)
19.1.3 地下车站站厅乘客疏散区、站台及疏散通道内不得设置商业场所。站厅 及与地铁相联开发的地下商业等公共场所的防火灾设计,应符合民用建筑设计防 火规范的规定。
本条分二块 1.地下车站站厅乘客疏散区、站台及疏散通道内不得设置商业场所。至于不在站厅 乘客疏散区范围内,设些小型售报亭、银柜等不属此限。 2.站厅及与地铁相连开发的地下商业应符合民用建筑防火规范。 · 这里的站厅应指具有存车、折返功能车站的上层的地下空间用作商业开发。 · 南京1号线新街口车站的地下一层,上海2号线人民广场车站地下一层,上海2号线
19.1.15~19.1.19条在“8车站建筑”章节中已陈述,不再重复。
19.1.21 地下出入通道长度不宜超过100m,如超过时应采取措施满足人员疏散的 消防要求。

地铁车辆段试车线的功能及设计要求

地铁车辆段试车线的功能及设计要求

地铁车辆段试车线的功能及设计要求地铁运营由于行车密度大、事故救援困难等原因,对列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非常高。

地铁车辆段试车线是地铁列车进行动态调试和试验的线路,新车和检修后的列车都要在试车线进行系统调试及性能试验后才能上线运营。

对试车线的长度、曲线半径、坡度等都有较高要求,但试车线的布置又受用地条件的控制,布置困难。

因此在地铁车辆段设计中,对试车线的功能进行合理分析,优化布置方案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对地铁车辆段试车线的功能和设计技术要求进行较为全面和系统的分析研究对地铁车辆段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行《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对车辆段试车线设计规定如下:(1)试车线应为平直线路,困难条件下允许在线路端部设部分曲线,其线路应满足列车试验速度的要求;试车线的其他技术标准宜与正线标准一致;(2)试车线有效长度应根据车辆性能和技术参数以及试车综合作业要求计算确定。

试车线两端宜设缓冲滑动式车挡;(3)试车线应在适当位置设置检查坑和试车设备房屋,试车线检查坑长度不应小于1/2列车长度加5m,检查坑深度应为1.2~1.5m,坑内应有照明和良好的排水设施。

以上规定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执行困难,首先《规范》对列车试验速度未作规定,在条文说明中也没有具体解释,而试车速度是决定试车线长度的最关键因素。

关于试车线应为平直线路的规定在设计中也很难执行,在实际工程设计中试车线大量使用曲线,以适应用地条件。

关于试车线检查坑的设置规定在采用环线移动闭塞系统和直线电机运载系统也难以执行。

本节将结合在广州地铁车辆段工程的设计实践,对地铁车辆段试车线的功能和设计技术要求进行较为全面和系统的分析及总结,提出地铁车辆段试车线设计的技术要求建议。

一、试车线的功能分析试车线的功能一般包括新车动态调试和试验以及运营列车检修后的动态调试和试验两部分。

1 .广州地铁新车调试及验收项目表9-1广州地铁新车调试及验收项目一览表2 .广州地铁列车检修后的动调和试车项目(1)广州地铁列车年检试车项目如表9-2所示表9-2广州地铁列车年检试车项目表9-3广州地铁列车架修试车项目表3 .日本地铁列车检修后的动调和试车项目表9-4日本地铁列车检修后调试及验收项目表45 .车载信号系统的动调和试验项目广州地铁3号线列车车载信号系统在动态调试和试验项目如下:(1)模拟中间为车站,两端进行站后折返作业(包括无人/有人驾驶自动折返、ATP监督下的人工驾驶模式折返);(2)两端为车站,中间为区间线路,对车载信号系统进行速度等级的ATP功能、ATO 全自动驾驶试验;(3) ATO精确停车试验;(4)车门试验,允许开左侧、右侧、双侧车门;(5)对不同的列车编组(长、短车)的屏蔽门监控试验;(6)紧急制动试验(包括制动距离);(7)车一地双向通信及驾驶模式间转换等功能的测试。

执行GB50157-2003《地铁设计规范》部分条文的体会和建议

执行GB50157-2003《地铁设计规范》部分条文的体会和建议

Th r a w y S re e d R i a u v y& D s n I s tt , 0 2 1 Ti j , 3 l ei nt u e 3 0 5 , a i g i nn
C ia hn
商定货时对此往往忽略 , 从而造成道岔钢轨强度可 能低于正线钢轨强 度, 等施工 发现时 已不可挽 回。 因此 , 在道岔订货时除注明钢轨质量外 , 还应加注钢
中 图分 类号
i lme tt n ain o h o e fr De in o er ( mpe n ai t f te C d o sg fM to GB o o
5 17 2 0 0 5 — 0 3)
Y h n u . a g Qi e uC u h a Y n z n h
A s at C d o ei fMe o G 0 5 bt c r o efrD s n O t ( B 5 1 7—2 0 ) a g r 0 3 hs
b e su d frt er . n su yn n m pe n ig t e en i e o wo y as I td ig a d i l s me t h n C d ,h uh r o u nsmee ne t ft eCh p e nt e o e tea tosfc so o o tnso h a tr i h s C d ,sc s t etp fri,ri b t m lp ,h i a c o e u h a h y eo al al o t so e te ds n e o t
关键 词 地 铁 , 计 规 范 ,线路 ,轨 道 设 T一62 1 U 3 . 5 .; 21 1
4 )按钢的金相组织分 , 有珠光体 、 贝氏体 、 马氏
体等 3 类。 对钢轨选 型在 G 05- 2 0 地铁设计 规 B 5 17 03《 范》 以下简为《 规》 6 2 1 ( 地 ) . . 条中指 出:正线 及辅 “ 助线钢轨宜采用 6 gm钢轨 , 0k/ 也可采用 5 g m 0k / 钢轨” ]小半径曲线地段 “ l, 2 应采用全长淬火钢轨或 耐磨钢轨” 但对钢轨材质 、 [; 2 性能未加说明。

地铁消防设计规范GB50157-2023

地铁消防设计规范GB50157-2023

地铁消防设计规范GB50157-2023概述地铁消防设计规范GB-2023是为了确保地铁系统的消防安全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

本规范包括了地铁车辆、车站、隧道、设备和系统等方面的消防设计要求。

一、设计原则地铁消防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性原则: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和扩散。

2. 科学性原则:基于消防工程原理和技术要求进行设计,采用先进的消防设备和系统。

3. 经济性原则: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资源,降低工程成本和运营费用。

二、车辆设计要求地铁车辆的消防设计要求包括以下方面:1. 防火材料:车辆内部应选用阻燃材料,减少火灾发生和蔓延的可能性。

2. 灭火系统:车辆应配备有效的灭火系统,能够及时控制和扑灭起火物。

3. 逃生通道:车辆内应设置明确的逃生通道,方便乘客在火灾发生时迅速疏散。

三、车站设计要求地铁车站的消防设计要求包括以下方面:1. 隔离措施:车站内应设有防火隔离门和防烟门,避免火灾蔓延和烟气扩散。

2. 疏散通道:车站内应设置宽敞明亮的疏散通道,确保人员能够快速安全地疏散。

3. 灭火设施:车站应配备灭火器和灭火系统,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进行应急处理。

四、隧道设计要求地铁隧道的消防设计要求包括以下方面:1. 排烟系统:隧道内应配备有效的排烟系统,避免烟气积聚和人员中毒。

2. 照明设备:隧道内应有足够明亮的照明设备,方便人员疏散和救援工作。

3. 紧急通道:隧道内应设有便于紧急疏散的通道,确保人员能够迅速撤离。

五、设备和系统设计要求地铁系统的消防设备和系统设计要求包括以下方面:1. 火灾报警系统:应配备火灾报警控制设备,能够及时发现和报警火灾。

2. 灭火系统:应配备各类灭火设备和系统,确保灭火效果和应急处理能力。

3. 通信系统:应配备紧急通信设备,便于人员协调和救援工作。

六、监测和维护要求地铁消防设计的监测和维护要求包括以下方面:1. 监测系统:应建立消防设备的运行状态监测系统,确保设备正常可用。

轨道系统设计主要技术标准

轨道系统设计主要技术标准

轨道系统设计主要技术标准城轨交通轨道系统设计主要技术标准(《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学习与实践)二零一零年轨道系统设计主要技术标准目录1.一般设计原则2.钢轨及轨道几何行位3.扣件、轨枕及道床4.道岔及道床5.减振轨道结构6.轨道附属设备及安全设备7.线路标志及有关信号标志我国第一部地铁设计规范《地下铁道设计规范》GB50157-92于1992年发布,1993年实施。

它基于可靠的技术依据和成熟的经验为基础,它总结了我国二十余年来地下铁道工程建设和运营经验,以及历年来的科研成果,同时,借鉴了国外地下铁道有关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初期起着指导作用。

随着我国地铁建设的迅猛发展,在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方面又引入了诸多国内外新技术,积累了各种新经验,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对92年版进行了全面修订,并将规范名称简化为《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于2003年(以下简称《地规》03年版)发布,2003年实施。

修订后的规范除对原文进行扩充与深化,又新增加了运营组织、高架结构、环境与监控、环境保护、自动售检票等内容,成为一部地铁建设的跨专业、综合性规范。

《地规》03年版实施以来,笔者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工程实践对其中部分条文(线路、轨道等)进行探讨,供研究设计人员参考,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

1.一般设计原则轨道是轨道交通运营设备的基础,它直接承受列车荷载,并引导列车运行,因此轨道设计应符合以下主要原则:*轨道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以及适量的弹性,以确保列车运行平稳、快捷、安全、舒适,并尽量减少养护维修工作量和延长使用寿命。

同时应均衡提高轨道整体结构的承载能力、弹性连续、结构等强、合理匹配。

*轨道结构应根据环境保护对沿线不同地段的减振降噪要求,采用相应级别的减振轨道结构。

*轨道结构在满足以上功能的前提下,要求结构简单,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降低造价。

*钢轨是运行列车牵引用电回流电路,轨道结构应满足绝缘要求,以减少泄漏电流对结构、设备的腐蚀。

雏议《地铁设计规范》

雏议《地铁设计规范》

雏议《地铁设计规范》于春华;马振海【摘要】通过对现行《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的学习和使用,同时结合一些工程实践,对"规范"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列举分析,并提出个人见解,以推动"规范"的补充完善,增强"规范"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更好地指导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期刊名称】《铁道标准设计》【年(卷),期】2007(000)011【总页数】3页(P106-108)【关键词】地铁;设计规范;修改;建议【作者】于春华;马振海【作者单位】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300251;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3002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311 《地铁设计规范》沿革我国第一部地铁设计规范《地下铁道设计规范》(GB50157—92)于1992年发布,1993年实施。

它基于可靠的技术依据和成熟的经验为基础,总结了我国20余年来地下铁道工程建设和运营经验,以及历年来的科研成果,同时,借鉴了国外地下铁道有关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初期起着指导作用。

随着我国地铁建设的迅猛发展,在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方面又引入了诸多国内外新技术,积累了各种新经验,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对92年版进行了全面修订,并将规范名称简化为《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于2003年(以下简称“《地规》03年版”)发布,2003年实施。

修订后的规范除对原文进行扩充与深化,又新增加了运营组织、高架结构、环境与监控、环境保护、自动售检票等内容,成为一部地铁建设的跨专业、综合性规范。

《地规》03年版实施以来,笔者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工程实践对其中部分条文(线路、轨道等)需修改或补充之处进行探讨,供研究设计人员参考,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

2 《地规》03年版线路部分存在的不足2.1 线路类别与铺设标准《地规》03年版第5.1.1条:“地铁线路按其在运营中的作用,应分为正线、辅助线和车场线。

地铁侧墙模板专项方案

地铁侧墙模板专项方案

一、编制依据1. 《地铁设计规范》(GB 50157-2003)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3.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4. 《地铁车站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99-1999)5. 项目施工图纸及相关技术资料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为XX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工,侧墙模板安装是保证结构质量的关键环节。

本方案针对地铁车站侧墙模板安装进行专项设计,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三、模板材料及要求1. 模板材料:选用优质钢板,厚度不小于6mm,表面平整,无锈蚀、油污等缺陷。

2. 支撑系统:采用高强度型钢,立杆间距不大于1.5m,横杆间距不大于1m,确保支撑系统稳定可靠。

3. 连接件:选用合格扣件,确保连接牢固。

四、施工工艺1. 模板安装前,对模板及支撑系统进行检查,确保无损坏、变形等情况。

2. 模板安装顺序:先安装模板,再安装支撑系统。

3. 模板安装时,注意调整模板平整度,确保模板表面垂直、平整。

4. 支撑系统安装时,确保立杆垂直、横杆水平,连接牢固。

5. 模板安装完成后,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五、质量控制1. 模板安装前,对模板及支撑系统进行检查,确保符合要求。

2. 模板安装过程中,严格控制模板平整度、垂直度,确保结构质量。

3. 模板拆除时,注意保护混凝土结构,避免损坏。

六、安全措施1. 施工人员必须穿戴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

2. 模板安装过程中,严禁高空作业。

3. 模板拆除时,应先拆除支撑系统,再拆除模板。

4. 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安全。

七、施工进度1. 模板安装:XX天2. 模板拆除:XX天3. 总工期:XX天八、结语本地铁侧墙模板专项方案针对地铁车站侧墙模板安装进行详细设计,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方案要求,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地铁设计规范(GB_50157-2003).

地铁设计规范(GB_50157-2003).

车站事故照明电源系统监控点基本配置
监测(DI)
交流失压信号
1
直流接地信号
1
故障
1
车站照明系统监控点基本配置
设备 控制 DO 启停 照明回路 1 状态 1 监测 DI 就地/远程 1
注:1. BAS可不监视就地/远程状态; 2. 如果照明系统在车控室手动控制,BAS可不控制照明回路。
车站导向指示系统监控点基本配置
1
2 2
1
1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地铁空调水系统设备及监控点基本配置
设备 控制 DO 启停 冷水机组 1 AO 调节 运行 1 故障 1 DI 环控/遥控 1 就地/远程 1 开度 温度 1 监测 AI 压力 1 流量 1
冷冻水泵
冷却水泵 冷却塔风机
1
1 1
1
1 1
1
地铁BAS目标
营造良好舒适环境 降低能源消耗 节省人力 提高管理水平
地铁BAS监控对象
通风空调系统(重点) 制冷系统(重点) 给排水系统 照明系统 乘客导向系统 自动扶梯、电梯 屏蔽门 防淹门 ……
地铁BAS设计原则
应针对地铁的特点和各城市的气候环境、经 济情况,设置不同水平的BAS系统; 分散控制、集中管理、资源共享; 应满足地铁运营管理的需要; BAS设备应选择具备可靠性、容错性、可维 护性和工业级控制产品; 事故通风与排烟系统的监控宜采取冗余措施。
1
1 1 1 1
地铁给排水系统监控点基本配置
设备 控制 DO 启停 一般水泵 重要水泵 1 AO 调节 运行状态 1 1 故障 1 1 DI 低水位 1 1 高水位 1 1 监测 AI或PI 水量

03版地铁设计规范与13版的对照

03版地铁设计规范与13版的对照

3~5 个车站加设停车线或渡线。
设停车线。 6.4.3【线路章节】
3 正线应每隔 5~6 座车站或 8~10km 设 置停车线,其间每隔 2~3 座车站或 3~5km 加 设渡线
【新增条文】
3.4.4 两条线路之间的联络线应结合车站 配线或渡线,与线路的上、下行正线连通。
2
2003 版《地铁设计规范》条文
列要求:
列规定:
1 站台面距轨顶面的高度,应符合
1 站台面不应高于车厢地板面,站台
下列规定:
面距轨顶面的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A 型车应为(1030~1080)-(0~10)
1)A 型车应为 1080±5mm;
mm; 2)B1、B2 型车应为(1000~1050)-
(0~10)mm;
2)B1、B2 型车应为 1050±5mm;
8.2.5 地铁车站应设公共厕所.
9.2.6 车站应设置公共厕所,管理人员厕
所不宜与公共厕所合用。
8.3.3 站台层两端的设备管理用房,可伸 9.3.3 站台层两端的设备管理用房,可伸 入站台计算长度内,但不应超过半节车厢 入站台计算长度内,但伸入长度不得超过一
长度。
节车厢长度。
8.3.8 站台边缘与车辆外边之间的空 9.3.6 站台边缘与静止车辆车门处的安全
的长度),A 型车不宜小于 25m,B 型车 不宜小于 20m,在困难情况下不得小于一 个车辆的全轴距;车场线上的夹直线长度 不得小于 3m。
5.2.7 车站站台计算长度段线路应设在 直线上,在困难地段可设在曲线上,其半 径不应小于 800m。
1 正线、联络线及车辆基地出入线 上,两相邻曲线间,无超高的夹直线最小长 度,一般情况下不得小于 0.5V(注:V 为列 车通过夹直线的运行速度 km/h),困难时最 小长度,A 型车为 25m,B 型车为 20m。

地铁设计规范(GB 50157-2003)

地铁设计规范(GB 50157-2003)

执行防灾及阻塞模式功能
能接收FAS系统车站火灾信息,执行车站防 烟、排烟模式; 能接收列车区间停车位置信号,根据列车火 灾部位信息,执行隧道防排烟模式; 能接收列车区间阻塞信息,执行阻塞通风模 式; 能监控车站逃生指示系统和应急照明系统; 能监视各排水泵房危险水位。
环境监控与节能运行管理功能
地铁BAS基本功能
机电设备监控; 执行防灾及阻塞模式; 环境监控与节能运行管理; 环境和设备的管理。
机电设备监控功能
具有中央和车站二级监控功能; BAS控制命令应能分别从中央工作站、正常 工作站和车站紧急控制盘(IBP)人工发布 或由程序自动判定执行,并具有越级控制功 能,以及所需的各种控制手段; 对设备操作的优先级遵循人工高于自动的原 则; 具备注册和权限设定功能。
通过对环境参数的检测,对能耗进行统计分 析,控制通风、空调设备优化运行,通过地 铁整体环境的舒适度,降低能源消耗。
环境和设备管理功能
能对车站环境等参数进行统计; 能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统计,据此优化设 备的运行,实施维护管理趋势预告,提高设 备管理效率。
地铁BAS监控内容
正常运营模式的判定及转换; 消防排烟模式和列车阻塞模式的联动; 设备顺序启停; 风路和水路的联锁保护; 大功率设备启停的延时配合; 主、备设备运行时间平衡; 车站公共区和重要设备房的温度调节; 节能控制; 运行时间、故障停机、启停、故障次数等统计; 配置数据接口以获取冷水机组和水系统相关信息; 若冷水机组带有联动控制功能,则空调水系统冷冻水泵、冷却水泵、 冷却塔、风机、电动蝶阀的控制程序由冷水机组承担,BAS仅控制冷 水机组的投切、监测空调系统的参数和状态、冷量实时运算、记录及 累计。

地铁设计规范(GB 50157-2003)

地铁设计规范(GB 50157-2003)
或系统的要求采用一点接地或浮空地; 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欧姆。
控制 DO AO 启停 调节 2 1 1 1 1 1
2 2
运行 2 1 1 1 1 1 1 2 2
故障 1 1 1 1 1 1
1
监测
DI 环控/遥控 就地/远程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AI 温度 湿度
1
1
1
1
1
1
1
1
1
1
地铁空调水系统设备及监控点基本配置
设备
控制
DO AO 启停 调节
冷水机组 1
冷冻水泵 1
在地下线路为三站二区间或以下时,可不设置中央 管理级系统,仅设车站管理级工作站,区间列车火 灾可由车站级工作站控制相邻两站的隧道排烟设备 执行相应排烟模式。
地铁BAS与FAS、PSCADA的关系
当BAS与FAS独立设置(即:不采用综合集成方案, 两系统的监控平台独立)时,系统之间应设置高可 靠性通信接口,防排烟系统与正常通风系统合用的 设备由BAS统一监控,火灾工况由FAS发布火灾模 式指令,BAS优先执行相应的控制程序;
2.详细的监控点配置宜根据屏蔽门系统与BAS的集成和接口要求进一步细化。
防淹门系统监控点基本配置
开启状态 1
关闭状态 1
监测(DI) 锁定状态 1
故障 1
报警水位 N
注:防淹门宜独立设置控制装置,完成防淹门开门、关门操作和各种联锁保护,该控制 器或控制系统由防淹门系统提供。
地铁BAS硬件设备配置--中央级
地铁BAS硬件设备配置--现场级控制系统
可选用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和可编程逻 辑控制器(PLC)作为地铁BAS控制设备;

深圳地铁2号线工程车站出入口及风亭上盖建筑设计

深圳地铁2号线工程车站出入口及风亭上盖建筑设计

深圳地铁2号线工程车站出入口及风亭上盖建筑设计摘要: 地铁车站出入口及风亭上盖建筑是地铁作为地下工程的地面建筑形式,既是车站功能建筑,又是城市景观的一部分。

因此,深圳地铁车站出入口及风亭上盖建筑设计不但要满足地铁的功能需求,还需要体现深圳沿海经济特区的地域文化特征。

关键词:地铁出入口风亭建筑设计1 工程总体概述深圳地铁2号线(蛇口线)工程连接城市东西发展主轴,是特区内第二条东西向轨道交通客运主通道。

2号线工程由初期工程和东延段工程两部分组成,线路西起蛇口赤湾站,经南山区、福田区、罗湖区,东至新秀站,全长35.78km,共设29座地下车站,其中换乘站10座,设蛇口西车辆段、后海停车场,工程投资总额约为193.5亿元。

其中:深圳地铁2号线初期工程起自蛇口赤湾站,终至世界之窗站与地铁1号线交汇,共设12座地下车站,依次为:赤湾站、蛇口港站、海上世界站、水湾站、东角头站、湾厦站、海月站、登良站、后海站、科苑站、红树湾站、世界之窗站,线路全长15.131 km,工程投资总概算约为74.4亿元,于2010年12月28日投入试运营。

深圳地铁2号线东延段工程由世界之窗站站后至新秀站,共设17座地下车站,依次为侨城北站、深康站、安托山站、侨香站、香蜜站、香梅北站、景田站、莲花西站、福田站、市民中心站、岗厦北站、华强北站、燕南站、大剧院站、湖贝站、黄贝岭站、新秀站,线路全长20.65公里,工程投资总概算约为114亿元,于2011年6月28日投入试运营。

2 深圳地铁2号线工程车站出入口及风亭上盖建筑设计概述地铁车站出入口及风亭上盖建筑是地铁作为地下工程的地面建筑形式,既是车站功能建筑,又是城市景观的一部分。

因此,深圳地铁车站出入口及风亭上盖建筑设计不但要满足地铁的功能需求,还需要体现深圳沿海经济特区的地域文化特征。

经研究对比,深圳地铁2号线车站出入口及风亭上盖建筑设计采用了“一线一景”的规划设计理念,从而使地铁上盖建筑的整体造型统一,将地铁2号线工程打造成为连接深圳蛇口高科技产业区、南山商业居住区、香蜜湖高档住宅区、福田市中心区、罗湖老城区的一道城市风景线。

现行轨道工程施工规范

现行轨道工程施工规范

现行轨道工程施工规范主要包括《TB10302-96铁路轨道施工及验收规范》、《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工业企业标准轨距铁路设计规范》(GBJ12—87)、《城市轨道交通通信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82-2006)以及《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81-2006)等。

这些规范对轨道工程的施工和管理提供了全面的要求和指导。

首先,在施工准备阶段,必须具备批准的施工设计文件和其他相关工程资料。

同时,还需要收集有关其他工程的信息,以便进行综合考虑和协调。

此外,还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确保他们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知识。

在轨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基本轨道作业:包括道砟铺设、轨枕道钉锚固、轨排组装、铺轨、铺岔、上砟整道、应力放散、无缝线路锁定、焊轨、线路接茬、道岔换铺等。

这些作业必须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确保轨道的质量和稳定性。

二、新建标准轨道铺轨方案:对于长大线轨道铺轨,应采取机械化方法进行,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而对于联络线、专用线等工程量较小的轨道,可以采取人工方法进行铺轨。

三、营运线轨道施工方案:对于营运线轨道的施工,需要采取特殊的方法和措施,以减少对运营的影响。

例如,进行换轨、换岔或新增道岔时,需要进行封锁线路和间歇施工,以确保安全和施工质量。

四、无缝线路施工方案:对于新建的无缝线路,应采取机械化直铺方法进行铺设。

对于改建的无缝线路,可以采取换轨法进行改建。

此外,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力放散和无缝线路锁定,以确保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五、无砟轨道道床施工方案:无砟轨道是一种先进的轨道技术,具有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维护成本低等优点。

在施工无砟轨道道床时,需要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确保道床的质量和稳定性。

六、轨道养护方案:轨道养护是保证轨道质量的重要环节。

郑晓薇 线路

郑晓薇 线路

原规范
3节26条 5条
新规范
备注
4节33条 原与轨道专业合章,现独立成章
8条 分一,增三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11条 10条
同原 条款加细 11条 碎石道床段线型空间关系要求 整节新增 严格限制使用范围
三、重点条款的解释
5.1 一般规定
5.1.2 重视线网规划 5.1.5 新增可岔线运营内容,明
共计12条,所涉及原条 款15条及建议新增内容
二、关注焦点暨修编重点 1.修编指导思想 适应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趋势
2.变化特点
A、B、C、D
A.
车型的丰富
B.
车速的提高
大连快轨3号线 广州地铁3号线
C. 敷设方式的多样化
D. 道床形式的增加
3.条文新旧对比变化特点
新旧规范对比表
总况 第一节
确保证安全、运能的必要条件 5.1.8 地上线与周围建筑的间距
5.2 线路平面
5.2.1 分A、B车型 5.2.2 速度参考范围加大至100km/h 5.2.4 复曲线1/2500 5.2.11 安全距离24m 40m
5.3 线路纵断面
5.3.3 地下线车站坡度 5.3.7 增加地上折返线要求 5.3.8 竖曲线坡道代数差 5.3.10 碎石道床平面缓和曲线与
地铁设计规范 GB 50157-2003
5 线路
5线路
一、修编过程
二、关注焦点及修编重点 三、重点条款的解释
四、求同存异 五、由一封意见信引起的
新思考
一、修编过程 周期10年,修编历时两年半
1.起止日期 管理组工作00年10月~03年6月 编写组01年1月~02年12月
2.重要时间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场总线功能
连接BAS主控制器与远程控制器或远程I/O 模块; 实现系统的分散控制; 可连接智能化仪表; 适应地铁现场环境及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
系统网络技术指标
冗余热备设备的切换时间不大于2s; 画面刷新时间不大于2s; 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大于10000h; 系统平均修复时间不大于0.5h。
地铁设计规范
GB 50157-2003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
地铁BAS定义
地铁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简称地铁BAS系 统(Building Automatic System); 是对地铁建筑物内的环境与空气调节、通风、 给排水、照明、乘客导向、自动扶梯及电梯、 屏蔽门、防淹门等建筑设备和系统进行集中 监视、控制和管理的系统。
地铁BAS硬件设备配置--车站级
配置工控计算机作为车站级操作工作站; 配置在线式不间断电源,后备时间不应小于30min; 配置一台打印机兼作历史和报表打印机; 配置车控室紧急控制盘(IBP盘),作为BAS火灾 工况自动控制的后备措施。其操作权限高于车站和 中央工作站,盘面应以火灾工况操作为主,操作程 序应力求简便、直接; 操作工作站不应兼有网关功能,即:当操作员工作 站退出时,BAS能正常运行。
注:1.屏蔽门应独立设置门控单元,完成屏蔽门开门、关门操作和各种联锁保护, 该控制器由屏蔽门系统提供; 2.详细的监控点配置宜根据屏蔽门系统与BAS的集成和接口要求进一步细化。
防淹门系统监控点基本配置
监测(DI) 开启状态 1 关闭状态 1 锁定状态 1 故障 1 报警水位 N
注:防淹门宜独立设置控制装置,完成防淹门开门、关门操作和各种联锁保护,该控制 器或控制系统由防淹门系统提供。
中央级网络功能
中央级监控网通过通信传输网与车站级监控 网相连; 任一车站工作站和中央工作站的退出均不应 造成网络通信中断; 通信传输网为BAS数据传输提供的通信速率 宜不低于2Mbps。
车站级网络功能
车站级局域网连接控制器、操作站和通信设 备,必须编制数据传输实时可靠,并应具备 良好的开放性和采用标准通信协议; BAS车站级局域网应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
设备 控制 DO 启停 状态 监测 DI 就地/远程
照明回路
1
1
1
注:1. BAS可不监视就地/远程状态; 2. 如果照明系统在车控室手动控制,BAS可不控制照明回路。
车站导向指示系统监控点基本配置
设备 控制 DO 启停 状态 监测 DI 就地/远程
指示牌单元
1
1
1
注:1. BAS可不监视就地/远程状态; 2. 如果导向指示系统在车控室手动控制,BAS可不控制指示牌单元。
地铁BAS硬件设备配置--现场级控制系统
可选用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和可编程逻 辑控制器(PLC)作为地铁BAS控制设备; 宜优先选用PLC作为BAS的主要控制设备。 因为现代PLC具有逻辑判断、定时、计数、 记忆和算数运算、数据处理、联网通信及 PID回路调节等功能,更加适合工业现场的 要求,具有高可靠性、强抗干扰能力,编程 安装简便,输入和输出更接近现场设备。
地铁BAS软件配置
中央级应用软件; 车站级应用软件; DCS或PLC应用软件; 通信接口软件; 数据库生成与管理软件; 人机接口软件; 系统组态软件; 系统维护及诊断软件; 通信管理和网管软件。
地铁BAS系统网络结构
应采用分布式网络结构; BAS网络由通信传输网、中央级和车站级监控网 (局域网)及现场总线组成; 中央级与车站级之间的传输网络应由通信系统提供; 满足中央级和车站级监控的功能需要; 减小故障的波及面,实现“集中管理,分散控制”; 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开放性和可扩展性。
地铁BAS基本功能
机电设备监控; 执行防灾及阻塞模式; 环境监控与节能运行管理; 环境和设备的管理。
机电设备监控功能
具有中央和车站二级监控功能; BAS控制命令应能分别从中央工作站、正常 工作站和车站紧急控制盘(IBP)人工发布 或由程序自动判定执行,并具有越级控制功 能,以及所需的各种控制手段; 对设备操作的优先级遵循人工高于自动的原 则; 具备注册和权限设定功能。
地铁BAS硬件设备配置要求--现场设备
控制器宜采用可扩展、易维修的模块化结构, 并具有远程编程功能; 输入输出(I/O)模块可具有袋电插拔功能 及必要的隔离措施; 传感器的输出应选用标准电信号; 系统应具有抑制变频器谐波及防噪声干扰的 措施。
地铁BAS软件基本要求
软件系统应与硬件系统配置相适应,应在成 熟、可靠、开放的监控系统软件平台的基础 上,按地铁功能需求开发应用软件; 软件系统应采用模块化结构,应具有良好的 开放性和扩展性; 应用软件应按中央级、车站级、现场控制级 三层次编制; 软件体系应具备完整的系统维护和诊断功能, 以及良好的人机界面。
地铁BAS目标
营造良好舒适环境 降低能源消耗 节省人力 提高管理水平
地铁BAS监控对象
通风空调系统(重点) 制冷系统(重点) 给排水系统 照明系统 乘客导向系统 自动扶梯、电梯 屏蔽门 防淹门 ……
地铁BAS设计原则
应针对地铁的特点和各城市的气候环境、经 济情况,设置不同水平的BAS系统; 分散控制、集中管理、资源共享; 应满足地铁运营管理的需要; BAS设备应选择具备可靠性、容错性、可维 护性和工业级控制产品; 事故通风与排烟系统的监控宜采取冗余措施。
冷冻水泵
冷却水泵 冷却塔风机 二通调节阀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压差旁通阀
水流开关 集水器
1
1
1
1
分水器
冷冻水回水
1
1
1
1
地铁环境监控点基本配置
设备 控制 DO 启停 公共区 车站控制室 AO 调节 运行 故障 DI 环控/遥控 就地/远程 温度 N 1 监测 AI 湿度 N CO2
地铁BAS系统布线
管线布置应具有安全可靠性、开放性、灵活 性、可扩展性及实用性; 布线应考虑周围环境电磁干扰的影响; 信号线与电源线不应共用一条电缆,也不应 敷设在同一根金属套管内; 采用屏蔽布线系统时,应保证系统中屏蔽层 的连续性,以满足系统接地的可靠性。
地铁BAS系统接地
电缆屏蔽层宜采用一点接地; 所有BAS现场机柜均应接地; BAS的控制器和计算机设备宜根据相应产品 或系统的要求采用一点接地或浮空地; 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欧姆。
地铁空调风系统设备及监控点基本配置
设备 控制 DO 启停 隧道风机(正、反转) 推力风机 送风机 回/排风机 组合柜机 空调机 过滤网压差报警器 2 1 1 1 1 1 AO 调节 运行 2 1 1 1 1 1 1 故障 1 1 1 1 1 1 DI 环控/遥控 1 1 1 1 1 1 就地/远程 1 1 1 1 1 1 温度 监测 AI 湿度
车站进水表
1
注:1.污水泵、废水泵、一般出入口集水泵等排水水泵宜各自设置水位自动控制装置, BAS只监视状态和故障及接收水池危险水位报警信号; 2.重要水泵指区间集水泵等; 3.高水位可设两个DI报警点。
车站事故照明电源系统监控点基本配置
监测(DI)
交流失压信号
1
直流接地信号
1
故障
1
车站照明系统监控点基本配置
执行防灾及阻塞模式功能
能接收FAS系统车站火灾信息,执行车站防 烟、排烟模式; 能接收列车区间停车位置信号,根据列车火 灾部位信息,执行隧道防排烟模式; 能接收列车区间阻塞信息,执行阻塞通风模 式; 能监控车站逃生指示系统和应急照明系统; 能监视各排水泵房危险水位。
环境监控与节能运行管理功能
地铁BAS硬件设备配置--中央级
宜配置两台操作工作站,并列运行或采用冗余热备 技术; 可配置一台维护工作站,监视全线BAS运行情况; 可配置两台冗余服务器; 应至少配置一台事件打印机及一台报表打印机; 应配置在线式不间断电源,后备时间应不小于1h; 可配置模拟屏或大屏幕投影系统,其设计应与周围 系统协调; 应与通信母钟时间同步。
地铁BAS与FAS、PSCADA的关系
当BAS与FAS独立设置(即:不采用综合集成方案, 两系统的监控平台独立)时,系统之间应设置高可 靠性通信接口,防排烟系统与正常通风系统合用的 设备由BAS统一监控,火灾工况由FAS发布火灾模 式指令,BAS优先执行相应的控制程序; BAS、FAS综合集成时,集成平台宜为车站及以上 平台; BAS、FAS、PSCADA综合集成时,宜组建综合集 成系统平台。
电动风阀
防火阀 新风 送风(空调机出口) 混风(混合风室) 回/排风
2
2
2
2
111源自1 1 1 11 1 1 1
地铁空调水系统设备及监控点基本配置
设备 控制 DO 启停 冷水机组 1 AO 调节 运行 1 故障 1 DI 环控/遥控 1 就地/远程 1 开度 温度 1 监测 AI 压力 1 流量 1
通信、信号 设备室
环控电控室 整流变电室 低压设备室 注:特殊的环境条件要求时,可考虑检测站内CO2浓度。
1
1 1 1
地铁给排水系统监控点基本配置
设备 控制 DO 启停 一般水泵 重要水泵 1 AO 调节 运行状态 1 1 故障 1 1 DI 低水位 1 1 高水位 1 1 监测 AI或PI 水量
自动扶梯监控点基本配置
设备 上行运行状态 扶梯 1 1 监测(DI) 下行运行状态 速度偏差报警 1 故障总信号 1
注:速度偏差报警也可分为欠速报警,左、右扶手带速偏差报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