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溪湿地案例分析报告
风景名胜区案例分析
风景名胜区规划原理案例分析杭州国家西溪湿地公园湿地公园:是指以湿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多样化的湿地景观资源为基础,以湿地的科普的宣传、湿地功能的利用、弘扬湿地文化等为主题,并建有一定规模的旅游休闲设施,可供人们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生态型主题公园。
该湿地公园是具有湿地保护与利用、科普教育、湿地研究、生态观光、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的社会公益性生态公园。
风景名胜:一、西溪湿地的风景名胜资源风景名胜资源可以解释为风景优美的景观资源。
风景名胜资源喜指具有观赏、文化、科学价值的山河、湖海、地貌、森林、动植物、天文、气象等自然景物和文物古迹。
西溪湿地的景观资源:西溪自古就是隐逸之地,被文人视为人间净土、世外桃源。
秋雪庵、泊庵、梅竹山庄、西溪草堂在历史上都曾是众多文人雅士开创的别业,他们在西溪留下了大批诗文辞章。
深谭口百年老樟树下的古戏台,据说还是越剧北派艺人的首演地。
还有每年端午节在深谭口举行的龙舟胜会,历史悠久,形式独特,被誉为“花样龙舟”。
烟水渔庄附近的“西溪人家”、“桑·蚕·丝·绸故事”重现西溪原居民的农家生活劳动场景,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水乡典型的民俗。
湿地内芦白柿红、桑青水碧、竹翠梅香、鹭舞燕翔、蛙鸣鱼跃,冷、野、淡、雅,皆成天趣。
西溪湿地位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缘,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动植物资源丰富。
在空间布局上,西溪有“三区、一廊、三带”。
东部是2.4平方公里的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实行完全封闭,主要任务是保育、恢复、培育,营造具有湿地多样性物种的原始湿地沼泽地;西部是1.78平方公里的湿地生态景观封育区,实行一定年限的全封闭保护,营造原始湿生沼泽地;中部是5.9平方公里的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
一条50米宽的多层式绿色景观长廊将环绕保护区,自外而内由常绿高乔木、低乔木、灌木、草本植物、水边植物五个层次组成。
“三带”指的是紫金港路“都市林阴风情带”、沿山河“滨水湿地景观带”、五常港“运河田园风光带”。
西溪湿地建设的调查报告
建设背景
生态环境恶化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面 临严峻挑战,西溪湿地作为重要的生 态资源,其保护和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
生态旅游兴起
政府支持
当地政府高度重视西溪湿地的保护和 建设,将其作为重要的生态工程和旅 游项目进行推进。
随着人们对生态旅游的热爱和需求增 加,西溪湿地因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 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备受关注。
建设过程
规划设计
邀请专业机构进行规划设计,确保湿地建设 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施工建设
按照规划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建设,注重生态 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资金筹措
通过政府拨款、企业投资、社会捐赠等多种 渠道筹措资金。
监督评估
建立监督评估机制,对建设过程和成果进行 全程监控和评估。
建设成果
生态保护
通过湿地建设,有效保 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
生物多样性。
生态旅游发展
湿地建设吸引了大量游 客前来参观游览,促进 了当地生态旅游的发展
。
社会效益
湿地建设改善了当地居 民的生活环境,提高了 居民的生态环保意识。
经济效益
湿地建设带动了当地经 济的发展,为社会创造
了经济效益。
03
西溪湿地建设的影响
对环境的影响
01
02
03
生态恢复
西溪湿地的建设有助于恢 复当地的生态环境,增加 生物多样性,改善水质, 调节气候。
创造就业机会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为当 地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 水平。
对社会的影响
提升公众环保意识
西溪湿地的建设提高了公众对湿 地保护的认识,增强了环保意识
。
促进社区参与
湿地建设过程中,社区居民的广泛 参与有助于增强社区凝聚力,促进 社区发展。
西溪湿地教学实践报告
西溪湿地教学实践报告班级:物理091班姓名:陈鹏学号:0902031024今天是2011年的6月11日,在学院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起前往了西溪湿地。
一个多小时后,我们来到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主入口东南角紫金港服务区内,参观了西溪湿地博物馆。
作为我国第一个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国家湿地公园,是国内唯一以展示中国湿地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
馆内共有4个主厅,分别为序厅、湿地与人类厅、中国厅和西溪厅。
近11平方公里的西溪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国内第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也是国家4A级景区。
建于西溪湿地内的中国湿地博物馆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是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娱乐于一体的专业性博物馆。
这座投资3亿元的博物馆以“绿丘”为主要意象,据介绍,博物馆采用动植物标本与景观、互动技术、特效、影院和实验、演示装置等多元化手段进行展示。
馆内538平方米的科普中心以及4D影院,光电声像技术手段的运用,让湿地与人类的主题变得生动而有童趣。
博物馆分设序厅、湿地与人类厅、中国厅、西溪厅4个主题展厅。
参观者可以沿着广西山口红树林、上海崇明东滩、江西鄱阳湖、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新疆巴音布鲁克及塔里木河胡杨林、青海三江源、云南哈尼梯田7类中国湿地的复原场景,进行湿地的生态之旅。
通过逼真的复原,红树林湿地特有的泌盐和植物胎生现象、三江平原从“北大荒”变身“北大仓”的历史,以及候鸟迁徙的习性、人工湿地与自然湿地间的不同风景等,都可以得到形象认知。
湿地,顾名思义,就是潮湿或浅积水地带发育成水生生物群和水成土壤的地理综合体。
包括陆地上天然的和人工的,永久的和临时的各类沼泽、泥炭地、咸、淡水体,以及低潮位时6米水深以内的海域。
湿地富产鱼、虾、藻类、莲藕、芦苇、药材等,是相当重要的农业、渔业、牧业和副业自然资源。
湿地能防止海水入侵,减轻沿海土地的盐碱化和枯水期海水向内河的倒灌,也保护海岸,防止侵蚀。
杭州西溪湿地案例分析报告
湿地公园优秀案例分析:杭州西溪湿地第一章:序言——案例筛选理由大黄堡湿地位于京津发展轴上的武清区,是京津之间一处重要的生态湿地资源。
该湿地具备地域广阔、水量丰沛、景观优美、交通便利等特性,大黄堡湿地公园的科学建设、合理发展对京津地区之间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同样属于典型的位于城市边缘的次生态城市湿地。
近年来该湿地的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和谐发展的先进经验引起了极大关注。
项目的科学规划、成功运营,在很好的保护了湿地环境的同时为杭州的旅游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拉动作用。
该项目在湿地条件等各方面上的相似度上与大黄堡项目十分接近,且发展较为成功。
因此,经过考察研究,我们决定选取杭州西溪湿地作为湿地公园优秀案例。
在此次案例分析中我们将在前三章详细阐述项目各期期发展概况的同时,在第四章对西溪湿地在湿地开发模式及尺度、湿地公园规划及开发方案、湿地保护与旅游产业开发和谐发展、周边建设控制规划等四方面的成功经验予以剖析总结,为日后大黄堡湿地公园的开发规划提供借鉴依据。
第二章:项目概况一、项目概况(一)概况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为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东起紫金港路西侧,西至绕城公路东侧,南起沿山河,北至文二路延伸段,总面积约为11.64平方公里为保护区范围,共分三期建设,总投资88.4亿元人民币,建设期六年。
在保护区界线以外为外围保护地带,东至紫金港,南至老和山麓,西至绕城公路西侧绿带,北至余杭塘河,用地面积15.7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以外的周边景区控制区,主要涉及五常乡、闲林镇的两湿地水网区域,用地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
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其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二)地理位置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文一西路、文二西路、天目山路、绕城高速、02省道、杭徽高速等主干道所架构起来的密集交通网络,让西溪板块四通八达,驱车5分钟之内即可进入杭州城区,从古墩路沿文一西路向西至五常港河不到5公里。
西溪湿地的考察报告
西溪湿地的考察报告从西溪湿地东大门入口,沿着湿地小道前行,周边都是绿色的草,碧玉的水潭,红红黄黄的小花,在湛蓝天空的映衬下,显得特别可爱,心也似乎飞了起来,直通向河渚街。
小街两旁开着酒肆、茶馆、染坊、龙舟馆、丝绣馆、竹编馆,都是些民间的“土特产”。
来到小街的广场上,一座河渚塔高高耸立,沿着只容一个人通过的木楼梯登上塔顶,俯瞰西溪湿地美景,俨然江南水乡的又一典型代表。
我通过这次西溪湿地的实地考察,从以下五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一、影响西溪湿地旅游知觉的因素1.刺激物的新奇独特性。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它这独特的地位吸引着相关专家和普通游客前来一睹它独特的风采。
2.他人的提示。
我们在考察过程中,恰巧听到一位导游在讲解蒋相祠、古戏台和壁画。
听完后感受到西溪丰厚的文化底蕴,感受到的不是沉默的西溪。
3.旅游者的生理条件。
我们组成员正值年轻,血气方刚的时候,什么都会去尝试一下,如爬河渚塔,感觉很惬意!来回都没坐电瓶车也不觉得疲惫。
在途中发现老人团就明显不同,他们体力有限,有些活动就没有积极参加。
4.刺激物的反复出现。
一部《非诚勿扰》电影,电影大力宣传的同时也使得西溪湿地红遍大江南北,它成为许多情侣向往的地方。
5.兴趣。
对于我这个土生土长的浙江人,并且家乡也是山水风景区的我来说,山山水水对我来说真没太大吸引力。
说实话,我反而更向往北方广阔的草原和一望无垠的平原。
我想北方人和我的想法会恰恰相反吧,尤其看了电影后,我猜测原本有打算来南方的北方朋友就会更有兴趣了。
6.知识与经验。
初来来到西溪湿地,我们毫无经验可言,去的比较仓促,之前也没做什么深入了解,想必下次带亲朋好友过去时就会有另一番状况了。
这次从周围的导游的讲解词中就学到了不少知识,下次我就可以班门弄斧了。
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典型案例分析
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典型案例分析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典型案例分析近年来,全域旅游已经成为中国旅游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全域旅游强调整体性、一体化和全方位的发展,通过构建多元化、完善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体系,实现旅游资源的整合与联动,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综合竞争力。
为了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中国各地积极推动相关项目,下面将以浙江省杭州市西溪湿地为典型案例,对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建设进行分析。
杭州市西溪湿地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离市中心约15公里,占地面积2020多公顷。
西溪湿地以其独特的湿地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历史,成为杭州市乃至整个浙江省的旅游热点之一。
然而,在过去的发展中,西溪湿地的旅游开发存在碎片化、单一化和低水平的问题,无法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杭州市政府决定将西溪湿地打造成全域旅游示范区。
首先,政府在规划阶段就成立了以地方政府主导、相关部门、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定了具体的发展目标和规划方案。
其次,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旅游综合开发,推动旅游企业和专业团队的合作。
政府还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修建了一系列便捷的高速公路、铁路和城市交通线,改善了游客的出行体验。
在旅游产品方面,政府积极整合了西溪湿地周边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创新设计了一系列主题旅游线路。
例如,开发了生态旅游线路,将湿地景观与自然保护区、休闲农业等结合起来,打造了独具特色的生态体验活动。
同时,政府还重点打造了文化旅游线路,通过展馆、博物馆和文化表演等形式,展示西溪湿地的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魅力。
这些创新的旅游产品有效地提升了西溪湿地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大量游客。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旅游服务的建设和改善。
通过培训和引进专业人才,提升了景区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专业素质。
政府还积极推行智慧旅游,引入了在线预订系统、导览服务和移动支付等新技术,方便游客的旅游体验。
同时,政府加大了对旅游安全和环境保护的管理,在景区内设置了安全警示牌和环境指示牌,加强了巡逻监管。
西溪湿地公园案例分析
西溪湿地公园西溪湿地公园位于杭州西北,总面积10.08平方公里,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绝”,是罕见的城市中的次生湿地。
该公园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创新采用“湿地公园”保护模式:2003年,杭州市下决心启动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采取了不同于湿地保护区和城市公园的“湿地公园”开发模式。
西溪湿地被定为全国首个湿地公园试点,相应确立了“积极保护”的思路,在尊重自然生态规律的基础上,科学、适度的人为干预,有助于西溪湿地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
以“湿地公园”的模式来实现湿地保护,这在我国还是全新尝试与探索。
湿地公园作为湿地与公园的有机结合体,既有湿地的特性,又有公园的性质,与湿地自然保护区以及一般的城市公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历史文化保护、民俗文化延续:西溪不仅自然风光秀美,而且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多位皇帝及苏轼、唐寅、郁达夫、徐志摩等历代文人曾来此寓居题咏,还是一片文化湿地。
在开发过程中,像秋雪庵、烟水渔庄等庵堂别墅之类的重点文化遗迹,在科学论证基础上适量恢复。
秋雪庵保护区和曲水庵保护区内将分别恢复"秋雪八景"、"曲水八景",复种西溪传统植被,使蒋村历史文化在现。
围绕西溪湿地留下的众多历史文化遗存,也将得到挖掘和展示。
同时,选择部分世代居住在此的农户,迁回西溪湿地内,并组织农民耕种、养鱼,既保留了“活着”的农耕湿地文化,也可以承担旅游展示和服务功能。
民俗文化游览区以拓展西溪民俗文化为主题,使龙舟竞渡、古街集市等"灯火依旧"。
承担湿地文化教育和普及等社会功能:西溪湿地公园还是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现有科普教育站点六处,每周辟出一天“免费开放日”。
另外,中国湿地博物馆设计方案已经出台,围绕着中国湿地博物馆,今后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将努力打造“科普西溪”,进一步提升科普教育、科学研究和展示功能,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的湿地科普、研究和展示中心。
(整理)转湿地公园优秀案例分析:杭州西溪湿地
湿地公园优秀案例分析:杭州西溪湿地第一章:序言——案例筛选理由大黄堡湿地位于京津发展轴上的武清区,是京津之间一处重要的生态湿地资源。
该湿地具备地域广阔、水量丰沛、景观优美、交通便利等特性,大黄堡湿地公园的科学建设、合理发展对京津地区之间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同样属于典型的位于城市边缘的次生态城市湿地。
近年来该湿地的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和谐发展的先进经验引起了极大关注。
项目的科学规划、成功运营,在很好的保护了湿地环境的同时为杭州的旅游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拉动作用。
该项目在湿地条件等各方面上的相似度上与大黄堡项目十分接近,且发展较为成功。
因此,经过考察研究,我们决定选取杭州西溪湿地作为湿地公园优秀案例。
在此次案例分析中我们将在前三章详细阐述项目各期期发展概况的同时,在第四章对西溪湿地在湿地开发模式及尺度、湿地公园规划及开发方案、湿地保护与旅游产业开发和谐发展、周边建设控制规划等四方面的成功经验予以剖析总结,为日后大黄堡湿地公园的开发规划提供借鉴依据。
第二章:项目概况一、项目概况(一)概况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为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东起紫金港路西侧,西至绕城公路东侧,南起沿山河,北至文二路延伸段,总面积约为11.64平方公里为保护区范围,共分三期建设,总投资88.4亿元人民币,建设期六年。
在保护区界线以外为外围保护地带,东至紫金港,南至老和山麓,西至绕城公路西侧绿带,北至余杭塘河,用地面积15.7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以外的周边景区控制区,主要涉及五常乡、闲林镇的两湿地水网区域,用地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
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其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二)地理位置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文一西路、文二西路、天目山路、绕城高速、02省道、杭徽高速等主干道所架构起来的密集交通网络,让西溪板块四通八达,驱车5分钟之内即可进入杭州城区,从古墩路沿文一西路向西至五常港河不到5公里。
杭州西溪湿地案例分析
湿地公园优秀案例分析:杭州西溪湿地第一章:序言——案例筛选理由大黄堡湿地位于京津发展轴上的武清区,是京津之间一处重要的生态湿地资源。
该湿地具备地域广阔、水量丰沛、景观优美、交通便利等特性,大黄堡湿地公园的科学建设、合理发展对京津地区之间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同样属于典型的位于城市边缘的次生态城市湿地。
近年来该湿地的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和谐发展的先进经验引起了极大关注。
项目的科学规划、成功运营,在很好的保护了湿地环境的同时为杭州的旅游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拉动作用。
该项目在湿地条件等各方面上的相似度上与大黄堡项目十分接近,且发展较为成功。
因此,经过考察研究,我们决定选取杭州西溪湿地作为湿地公园优秀案例。
在此次案例分析中我们将在前三章详细阐述项目各期期发展概况的同时,在第四章对西溪湿地在湿地开发模式及尺度、湿地公园规划及开发方案、湿地保护与旅游产业开发和谐发展、周边建设控制规划等四方面的成功经验予以剖析总结,为日后大黄堡湿地公园的开发规划提供借鉴依据。
第二章:项目概况一、项目概况(一)概况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为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东起紫金港路西侧,西至绕城公路东侧,南起沿山河,北至文二路延伸段,总面积约为11.64平方公里为保护区范围,共分三期建设,总投资亿元人民币,建设期六年。
在保护区界线以外为外围保护地带,东至紫金港,南至老和山麓,西至绕城公路西侧绿带,北至余杭塘河,用地面积15.7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以外的周边景区控制区,主要涉及五常乡、闲林镇的两湿地水网区域,用地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
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其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二)地理位置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文一西路、文二西路、天目山路、绕城高速、02省道、杭徽高速等主干道所架构起来的密集交通网络,让西溪板块四通八达,驱车5分钟之内即可进入杭州城区,从古墩路沿文一西路向西至五常港河不到5公里。
湿地公园优秀案例分析:杭州西溪湿地解析
曲水庵湿地景观区:位于花蒋路南段西侧,整合现有农居,大幅降低 建筑密度,恢复西溪湿地的历史文化景点,如交 芦庵、厉杭二公祠、曲水八景等,恢复种植传统 湿地植物,以历史文化和湿地景观为主题。展示 和研究西溪湿地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湿地景观。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0规划用地面积(西湖区区块):4.89平方公里。 其中: - “三区” 湿地生态保护区:约2.3平方公里; 民俗文化保护区:约1.96平方公里; 曲水庵湿地景观区:约0.28平方公里(一期已建1.12平方公 里); - “一堤”
规划布局 根据总体规划,西溪湿地公园二期涵盖了湿地生态保护区、民俗文化 展示区、曲水庵湿地景观区等。规划功能结构形态为“一堤三区”。“一 堤”即花蒋堤特色景观带;“三区”即湿地生态保护区、民俗文化展示 区、曲水庵湿地景观区。
9
花蒋堤特色景观带:花蒋路位于二期范围的中心地带,是衔接东西两 个湿地生态区的景观带,全长 2.3 公里。景观带内 将建设河渚古街、西溪民俗博物馆、水街水市、 企业会所、俱乐部、休闲度假配套设施等。 生 态 保 护 区: 位于花蒋路东侧,保育现有的池塘、林地、植被、 河汊港湾,拆迁农居,整合水系,在部分农居拆 迁地贯通或开挖水面,创造良好的湿地生态环 境,形成各类生物的栖息地。该区域将成为国际 湿地研究中心、科研科普基地,是展示及研究西 溪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区块。不对外开放,仅针 对科考人员及特殊人群。 民俗文化展示区: 位于花蒋路北段两侧,整合现有农居,降低建筑 密度,营造良好的湿地农(渔)耕生态环境,恢复西 溪湿地的历史及民俗文化景点。建立与生态旅游 相适应的配套服务设施,全面展示西溪湿地独特 的民俗文化风情,开展湿地生态休闲度假活动。
7
二、 规划方案
(一)
湿地公园一期
西溪湿地生态实践汇报
水生态系统恢复
随着水质的改善,西溪湿地的水生态系统得到了 恢复和发展,水生生物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
05
生态实践中的挑战与 问题
面临的主要挑战
生态环境脆弱
西溪湿地生态系统较为敏感,容易受到自然因素(如气候 变化、水文条件改变)和人为干扰(如污染、开发活动) 的影响,导致生态失衡。
THANK YOU
预期成果和效益分析
生态效益
通过湿地生态实践项目,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改善水质和空气质量 ,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态环境。
社会效益
湿地生态实践项目将促进当地生态旅游和环保教育的发展,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 意识,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经济效益
湿地生态实践项目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为当地经济发展注 入新的活力。
西溪湿地概况
01
地理位置
西溪湿地位于杭州市西部,距离市中心约10公里,总面积约11.5平方公
里。
02 03
生态特点
西溪湿地是典型的城市湿地,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多种珍稀濒 危物种和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同时,湿地还具有净化水质、调节气候 、提供休闲场所等生态服务功能。
历史沿革
西溪湿地历史上曾遭受严重的破坏和污染,近年来通过政府和社会各界 的共同努力,湿地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植被恢复与重建措施
植被调查
对西溪湿地的植被进行全面调查 ,了解植被的种类、分布和生长
状况。
植被恢复
通过种植乡土树种、草本植物等 ,逐步恢复湿地的植被覆盖,提
高植被的多样性和生态功能。
植被管理
西溪湿地生态实践汇报
西溪湿地生态实践汇报西溪湿地位于杭州市西部,主要属于西湖区的蒋村乡,小部分属于余杭区的五常乡。
西溪湿地是浙江省的省级重要湿地之一,亦是杭州市区最重要的城市湿地,是杭州市宝贵的生态与文化资源。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东西长约 km,南北宽约 km,总面积为km2,属河流兼沼泽型湿地和以鱼塘为主、由部分河港湖漾及狭窄的塘基和面积较大的河渚相间组成的次生湿地。
上世纪 70 年代,西溪地区的地表水质量达 II 类标准,可供生活饮用。
2003 年,西溪湿地水体及周边的河流水体质量基本为劣 V 类地表水。
2006 年初,除朝天暮大水面以外,所有地点的总氮和氨氮都劣 V 类,磷超标不明显。
西溪湿地水域记录有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种类有 17 种,主要为寡毛类、摇蚊及软体动物。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的植被以人工及半人工植物群落为主,同时也有自然形成的植物群落。
自然植被可划分 4 个植被型组,6 个植被型,20 个群系组和 20 个群系。
人工半人工植被类型分为木本植被与草本植被两个植被型,木本植被类型有 11 个群系,草本植被类型有 11个群系。
西溪湿地位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缘,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植物资源丰富。
有诗赞曰:“千顷蒹葭十里洲,溪居宜月更宜秋……黄橙红柿紫菱角,不羡人间万户侯”,便是描绘了西溪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奇妙美景。
据了解,湿地内分布有维管束植物 85科182 属221 种、浮游植物 7 门,6 个植被型组。
其中蕨类植物 8 科 9属9 种;裸子植物 4 科5 属5 种;被子植物 73 科168 属207 种。
水生植物有芦、菱、萍、莲等,两岸栽植的植物有柿、柳、樟、竹、桑、李、桃、榆、鹅掌楸、莲香树、枫杨、木槿等。
其中桑、竹、柳、樟、莲等乡土树种在湿地区域内的种植历史较长,尤以芦苇、荻、柿、梅最具种植规模和景观特色。
现保存下来的老柿树在一期工程范围内就有2802 株。
湿地内动物资源也极其丰富,其中有白鹭、灰鹭、白额雁、绿头鸭、翠鸟等湿地鸟类、平原鸟类、山地鸟类、农田鸟类和城郊鸟类共 12 目 26 科 89 种,占杭州鸟类总数的近 50%;发现兽类有食虫目、翼手目、啮齿目等 3 目6 科;爬行类有龟鳖目、蜥蝎目和蛇目 3 目6 科;而鲤、鲫、鳊、鳙、青鱼、草鱼、鳜鱼、黄翅鱼等各种鱼类更是具西溪地方特色的水乡物产。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调研
♦环境容量:报裾计算,该湿地的生态坏境年荇错为223Ji人次。 •发
展目标:a.完整保护A然生态和文化底蘊。
b. 具缶与其功能相适应的游览设施、 c. 边立4城区订利互依的共生X系。
3.风景游赏规划
*功能分区
«__F ■•彎 L. ftrfc --a.
-J»
;J ”了” V •
puHt i&«iTiwtwii-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调研报告
目录:
—.公园概况 二.原基地分析 三,总体规划 四. 专项规划 五. 评价总结
一.公园概况
*区位:四溪W家湿地公园 屮落T
杭州市区西部,横跨西 湖区与余 杭区两区,东起紫金 港路丙侧, 而至绕城公路东侧 南起沿山河, 北至文二路延伸 段,是¥见的城 屮次生湿地。
•面积:杭州两溪P4'永湿地公园心地而
化。
*建筑:
a.布局形式:零星散布型。
出于整体协调的考虑,将为数小多的店W类 建筑散布在湿地的纪n区域。呆:总体分散,局部集中的 卞间 形态。
•建筑:
bJi筑形体:架?形式使迚筑产牛漂’;?■于水I:的轻 感
觉,还让人们充分技触邮地。
湖中小筑游客服务中心
临水茶室
•建筑: C.建筑风掊:由于文化积淀较为深厚,眾区内迚筑多选择传 统
点串联起来,同时将生态保护区隔离在游 览IX:外,保 证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完善。
四.专项规划
1.景观形态组成: •水面 •驳岸 •植被 *岛屿 *建筑 *游览设施
*动物
2.景观形态组织: *空间层次 ・游线组织 ・色彩组合
1.景观形态组成
・水面:水而而积/两溪而积=70%
U3K妃
*驳岸:在四湿地公园中,硬质驳岸觅常见的一种驳岸类型。 硬质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案例解析
“梵、隐、俗、闲、野”五大主题文化要素
“南隐、北俗、东闹、西静”的分区特征
功能分区
核心产品
湿地生态保护区
国际湿地研究中心、科普科研基地, 针对科考人员及特殊人群
民俗文化展示区 农渔耕文化生态环境,民俗文化体验
秋雪庵湿地文化 结合恢复原历史文化经典,展示湿地
区
独特历史文化和湿地景观
曲水庵湿地景观 恢复曲水七景及传统植物景观,以文
区化Biblioteka 景游览为主题景观按照湿地生态群落调整配置植物景观, 湿地自然景观区 打在湿地观光区
11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延伸旅游产业链,构筑多元化旅游产品
举办特色节庆,全年引爆旅游市场
名称 西溪探梅节
西溪踏青 西溪火柿节 西溪龙舟盛会 西溪听芦节 西溪渔夫之旅
① 室内科普 ② 室外体验 ③ 教育活动
【景观游憩圈】
① 植物配置景观化打造 ② 特色游憩方式
【亲水游乐圈】
① 亲水平台打造 ② 主题活动策划
【民俗休闲圈】
① 民俗文化导入 ② 休闲业态导入 ③ 基础设施建设
33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尊重自然肌理和人文特征,动静结合,打造生态与文化共荣的湿地体验地
【概况】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以“文化湿地、农耕湿地 ”为特色的大型综合性生态旅游区。集自然生态和历史 人文资源的保护与展示、休闲观光旅游、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为一体。占地面积10.08平方公里
时间 2—3月 3—4月 9—10月 端午节 11—12月 全年
概况 西溪湿地开春大戏 青年人的集结号 十万斤柿子赠游客 融合本地民俗的花样龙舟
湿地公园案例分析(西溪、溱湖、潘安湖)
泰州溱湖湿地公园、杭州西溪湿地公园、苏州太湖湿地公园考察分析西溪湿地国家公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2009年11月03日,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杭州国家西溪湿地公园占地面积约10.08平方公里,目前开放区域3.46平方公里。
环园游步道长约8公里,步行一圈需3个半小时以上。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西溪被称为“杭州之肾”。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东起紫金港路西侧,西至绕城公路东侧,南起沿山河,北至文二路延伸段,总面积约为10.08平方公里。
现在向游客开放的一期保护工程约为3.46平方公里,主要包括生态保护区1.71平方公里,生态恢复区1.54平方公里,历史遗存保护0.074平方公里,服务设施区0.136平方公里[1]。
西溪之胜,独在于水。
水是西溪的灵魂,园区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正所谓“一曲溪流一曲烟”,整个园区六条河流纵横交汇,其间分布着众多的港汊和鱼鳞状鱼塘,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致。
西溪之重,重在生态。
为加强生态保护,在湿地内设置了费家搪、虾龙滩、朝天暮漾三大生态保护区和生态恢复区。
入口处设湿地科普展示馆,园区内有三个生物修复池和一块湿地生态观赏区。
西溪还是鸟的天堂,园区设有多处观鸟亭,给游客呈现出群鸟欢飞的壮丽景观。
西溪人文,源远流长。
西溪自古就是隐逸之地,被文人视为人间净土、世外桃源。
秋雪庵、泊庵、梅竹山庄、西溪草堂在历史上都曾是众多文人雅士开创的别业,他们在西溪留下了大批诗文辞章。
西溪湿地规划解析
湿地公园优秀案例分析:杭州西溪湿地第一章:序言——案例筛选理由大黄堡湿地位于京津发展轴上的武清区,是京津之间一处重要的生态湿地资源。
该湿地具备地域广阔、水量丰沛、景观优美、交通便利等特性,大黄堡湿地公园的科学建设、合理发展对京津地区之间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同样属于典型的位于城市边缘的次生态城市湿地。
近年来该湿地的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和谐发展的先进经验引起了极大关注。
项目的科学规划、成功运营,在很好的保护了湿地环境的同时为杭州的旅游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拉动作用。
该项目在湿地条件等各方面上的相似度上与大黄堡项目十分接近,且发展较为成功。
因此,经过考察研究,我们决定选取杭州西溪湿地作为湿地公园优秀案例。
在此次案例分析中我们将在前三章详细阐述项目各期期发展概况的同时,在第四章对西溪湿地在湿地开发模式及尺度、湿地公园规划及开发方案、湿地保护与旅游产业开发和谐发展、周边建设控制规划等四方面的成功经验予以剖析总结,为日后大黄堡湿地公园的开发规划提供借鉴依据。
第二章:项目概况一、项目概况(一)概况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为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东起紫金港路西侧,西至绕城公路东侧,南起沿山河,北至文二路延伸段,总面积约为11.64平方公里为保护区范围,共分三期建设,总投资88.4亿元人民币,建设期六年。
在保护区界线以外为外围保护地带,东至紫金港,南至老和山麓,西至绕城公路西侧绿带,北至余杭塘河,用地面积15.7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以外的周边景区控制区,主要涉及五常乡、闲林镇的两湿地水网区域,用地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
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其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二)地理位置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文一西路、文二西路、天目山路、绕城高速、02省道、杭徽高速等主干道所架构起来的密集交通网络,让西溪板块四通八达,驱车5分钟之内即可进入杭州城区,从古墩路沿文一西路向西至五常港河不到5公里。
对西溪湿地湿地的盲目开垦和改造案例
对西溪湿地湿地的盲目开垦和改造案例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提升,许多湿地区域遭到盲目开垦和改造的案例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其中,西溪湿地的盲目开垦和改造案例成为了一个典型的代表。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案例,旨在引起更多人们对湿地保护的关注和重视。
西溪湿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最大的城市湿地之一、它以其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闻名。
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西溪湿地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和侵占。
首先,西溪湿地遭到了大规模的土地开垦。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推进,人们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大量的湿地被开发建设,导致西溪湿地的面积急剧减少。
这不仅导致原本生态系统的破坏,还破坏了湿地的水源补给和自然的水循环系统。
其次,西溪湿地还受到了污染的严重影响。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经济快速发展,大量的污水和工业废水被排放到湿地附近的河流和湖泊中,导致湿地水质严重恶化。
这不仅损害了湿地中的水生生物,还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最后,西溪湿地还受到了旅游开发的侵扰。
由于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西溪湿地成为了吸引大量游客的热门旅游景点。
然而,大规模的旅游开发和管理不善导致了湿地环境的进一步破坏。
游客的过度捕捞和乱扔垃圾等行为,对湿地生态系统产生了极大的破坏。
针对西溪湿地的盲目开垦和改造,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保护和修复这一珍贵的生态资源。
首先,政府应该加强湿地保护的法规和政策。
制定严格的湿地保护法律,规范土地利用和开发行为,限制对湿地的开垦和改造。
同时,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保护湿地环境。
其次,加强湿地的水资源管理和治理。
建立有效的水资源保护和治理机制,加强对周边河流和湖泊的污染治理,保证湿地的水源补给和水循环系统的正常运行。
再次,加强湿地生态教育和宣传。
通过开展湿地科普教育和生态旅游,增加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重视,促使人们采取行动保护湿地环境。
西溪湿地设计考察报告
西溪湿地设计考察报告1. 引言西溪湿地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是一个具有重要生态和景观价值的湿地保护区。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西溪湿地资源,本次考察旨在探讨西溪湿地设计策略,并提出相应建议。
2. 现状分析2.1 地理环境西溪湿地位于杭州市的西部,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支流西溪上。
其水系广泛,生物多样性丰富。
周边地理条件较为优越,交通便利,具备了开展旅游观光的潜力。
2.2 自然资源西溪湿地拥有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包括多种珍稀植物和动物。
其中,候鸟迁徙是湿地最大的特色之一。
此外,湿地景观秀丽,四季变化丰富,吸引了大量游客。
2.3 管理现状目前,西溪湿地已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设有相应的管理机构。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不合理开发,湿地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加强湿地管理和保护迫在眉睫。
3. 设计策略3.1 生态保护生态保护是设计湿地的首要任务。
应加强湿地的水环境管理,提高水质,保证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时,要严格控制开发和游憩活动对湿地的影响,减少人为干扰,并设立相应的保护区域。
3.2 教育宣传通过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意识。
可以在湿地内设置教育中心,开展生态教育活动,向游客普及湿地的生态意义和价值。
此外,可以设计科普展览,以吸引更多人参与湿地的保护事业。
3.3 旅游开发在湿地内开展合理的旅游开发,既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又能实现湿地保护的目标。
可以设计游览路线,设置观景平台,提供生态导览等服务,以提升游客的体验感。
同时,要合理控制游客数量,避免过度开发带来的负面影响。
3.4 社区参与社区参与是湿地保护的一项重要策略。
应组织社区居民参与湿地保护志愿工作,让他们成为湿地的生态守护者。
可以设立社区园艺中心和研究所,提供相关培训,激发居民的环保责任感和创意潜能。
4. 建议与展望西溪湿地是杭州市重要的自然资源,具有极高的保护和利用价值。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湿地,我们建议:- 加强湿地管理,提高保护力度;- 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意识,加强教育宣传;- 合理开展旅游开发,既满足游客需求,又保护湿地生态;- 强化社区参与,推动湿地保护事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地公园优秀案例分析:杭州西溪湿地第一章:序言——案例筛选理由大黄堡湿地位于京津发展轴上的武清区,是京津之间一处重要的生态湿地资源。
该湿地具备地域广阔、水量丰沛、景观优美、交通便利等特性,大黄堡湿地公园的科学建设、合理发展对京津地区之间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同样属于典型的位于城市边缘的次生态城市湿地。
近年来该湿地的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和谐发展的先进经验引起了极大关注。
项目的科学规划、成功运营,在很好的保护了湿地环境的同时为杭州的旅游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拉动作用。
该项目在湿地条件等各方面上的相似度上与大黄堡项目十分接近,且发展较为成功。
因此,经过考察研究,我们决定选取杭州西溪湿地作为湿地公园优秀案例。
在此次案例分析中我们将在前三章详细阐述项目各期期发展概况的同时,在第四章对西溪湿地在湿地开发模式及尺度、湿地公园规划及开发方案、湿地保护与旅游产业开发和谐发展、周边建设控制规划等四方面的成功经验予以剖析总结,为日后大黄堡湿地公园的开发规划提供借鉴依据。
第二章:项目概况一、项目概况(一)概况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为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东起紫金港路西侧,西至绕城公路东侧,南起沿山河,北至文二路延伸段,总面积约为11.64平方公里为保护区范围,共分三期建设,总投资88.4亿元人民币,建设期六年。
在保护区界线以外为外围保护地带,东至紫金港,南至老和山麓,西至绕城公路西侧绿带,北至余杭塘河,用地面积15.7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以外的周边景区控制区,主要涉及五常乡、闲林镇的两湿地水网区域,用地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
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其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二)地理位置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文一西路、文二西路、天目山路、绕城高速、02省道、杭徽高速等主干道所架构起来的密集交通网络,让西溪板块四通八达,驱车5分钟之内即可进入杭州城区,从古墩路沿文一西路向西至五常港河不到5公里。
(三)周边环境西溪湿地为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距离杭州市中心仅5分钟车程,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区域自古文人雅士汇聚,周边仓前高校园区、浙江大学主校区等高校聚集。
受西溪湿地公园开发的带动,目前该区域已成为杭州新的低密度高档住宅特点区域。
在西溪湿地辐射区内政府实施严格的开发控制政策,使西溪周边楼盘有着鲜明的“低密度、低容积率、高绿化率”的特色。
(后续章节将针对周边房地产发展状况做进一步详尽分析。
)区域所拥有的人文、环境、交通、高尚居住环境等方面优势在杭州乃至全国均首屈一指。
(四)总体布局分为东部湿地生态保护培育eord完美格式区(二期)、中部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一期)和西部湿地生态景观封育区(三期)。
eord完美格式eord完美格式(五)开发周期安排西溪湿地保护区规划总面积11.64平方公里。
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共分三期。
一期:3.46平方公里,2003年8月,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正式启动,2005年5月1日正式开放;二期(东区):4.89平方公里,2006年5月18日正式启动,2007年10月1日实现有限开园,2007年底基本建成三期(西区):工程涉及五常范围内的3.353平方公里,2007年1月《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三期工程控制性详规》得到市政府正式批复同意。
2008年5月1日实现有限开园,2008年10月基本建成,2009年5月开园;. .二、规划方案(一)湿地公园一期一期保护工程约为3.46平方公里,总投资15亿元。
主要包括生态保护区1.71平方公里,生态恢复区1.54平方公里,历史遗存保护0.074平方公里,服务设施区0.136平方公里。
详见下图:eord完美格式(二)湿地公园二期二期工程南起沿山河,北至文二西路,东接紫金港西侧绿化带,西侧与湿地公园一期(3.46平方公里)范围及湿地公园余杭区块的东界相邻。
规划总用地面积约4.89平方公里,总投资30亿元人民币。
规划布局根据总体规划,西溪湿地公园二期涵盖了湿地生态保护区、民俗文化展示区、曲水庵湿地景观区等。
规划功能结构形态为“一堤三区”。
“一堤”即花蒋堤特色景观带;“三区”即湿地生态保护区、民俗文化展示区、曲水庵湿地景观区。
花蒋堤特色景观带:花蒋路位于二期范围的中心地带,是衔接东西两个湿地生态区的景观带,全长2.3公里。
景观带内将建设河渚古街、西溪民俗博物馆、水街水市、企业会所、俱乐部、休闲度假配套设施等。
生态保护区:位于花蒋路东侧,保育现有的池塘、林地、植被、河汊港湾,拆迁农居,整合水系,在部分农居拆迁地贯通或开挖水面,创造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形成各类生物的栖息地。
该区域将成为国际湿地研究中心、科研科普基地,是展示及研究西溪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区块。
不对外开放,仅针对科考人员及特殊人群。
民俗文化展示区:位于花蒋路北段两侧,整合现有农居,降低建筑密度,营造良好的湿地农(渔)耕生态环境,恢复西溪湿地的历史及民俗文化景点。
建立与生态旅游相适应的配套服务设施,全面展示西溪湿地独特的民俗文化风情,开展湿地生态休闲度假活动。
曲水庵湿地景观区:位于花蒋路南段西侧,整合现有农居,大幅降低建筑密度,恢复西溪湿地的历史文化景点,如交芦庵、厉杭二公祠、曲水八景等,恢复种植传统湿地植物,以历史文化和湿地景观为主题。
展示和研究西溪湿地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湿地景观。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规划用地面积(西湖区区块):4.89平方公里。
其中:-“三区”湿地生态保护区:约2.3平方公里;民俗文化保护区:约1.96平方公里;曲水庵湿地景观区:约0.28平方公里(一期已建1.12平方公里);-“一堤”花蒋堤特色景观带:用地面积:约0.35平方公里;宽度:15-250米不等;花蒋堤长度:约2.3公里。
建筑容积率:约0.025。
(一)湿地公园三期(西区)西溪湿地公园(西区)规划面积3.15平方公里,投资总额43.14亿元人民币。
作为开发及投资力度最大的区域,三期分为西溪五常民俗文化村、农耕文化体验村、西溪艺术集合村和湿地大众休憩村四大功能区块。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三期以绕城公路为界,北、南两侧分别为文二西路、五常大道,东侧衔接了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民俗文化区、秋雪庵湿地文化区等。
三期范围内包括五常街道五常、友谊两个社区,共计23个自然村(组),加上部分配套发展区块和农居安置区块。
三期工程涉及农户1800多户,常住人口近7000人,是拆迁量最大的一期工程。
规划布局规划结构:一带、两片、多点“一带”是指以五常港为轴,分为西片与东片,西片为体现水乡风情、五常文化的“水乡溯源”,东片为体现农耕、渔耕文化的“河渚觅渡”。
“多点”是指在西片范围内根据现状、旅游需要设置的多个景点及旅游服务点。
-西片:水乡溯源西片节点之一:田园风光位于西区北侧、文二西路以南地块。
本节点以优美的田园风光与树木、渔塘为景观基调,以满足游人观光游览、劳作实践、自助旅游等需求。
西片节点之二:五常风情五常风情之民俗村:位于荆源路与绕城辅道交会处。
对本区块的建筑按传统西溪民居样式为基础进行改造,加强建筑空间的组合。
村内以满足旅游服务为主要功能,设民俗馆、戏台、擂台、五常兵器陈列、武术表演等反映五常民俗文化的特色内容。
村口设入口广场、牌坊,附设停车场,形成西溪湿地公园的西大门。
五常风情之洪园:洪园位于民俗村东北、五常港西岸,是三期主要的文化内涵。
洪园规划以“洪园十景”的恢复为基础,结合园林建有宗祠、洪府、书院(藏书楼)、戏台等建筑。
五常风情之龙舟竞渡:位于五常港原浜口桥地段,其南北两端分别为洪园与观音庵,可利用河道的长度约450米,本段也是五常港河道整治的重点地段。
五常龙舟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独特性,每年的龙舟比赛就在浜口桥一带。
因此可将龙舟竞渡作为反映五常风情的重要文化素材加以体现。
西片节点之三:回龙农苑位于场地的最高端、龙舌嘴及西溪名园北侧。
龙舌嘴的改造,包括建筑形象色彩的统一整治,可改造为家庭旅游接待点,以特色农家餐饮为主要内容。
建设停车场、游客服务点等旅游配套设施,结合龙舌嘴村的改造,建特色餐饮街。
五常港以东部分,可辟为度假野营地,以休闲度假为主要内容。
-东片:河渚觅渡东片规划重点是与湿地公园核心保护区块(秋雪庵湿地文化区)的密切融合。
区块内农居点全部外迁,拆除的建筑用地可利用为果林、菜地及其他绿化。
规划考虑区块内设置零星散落布局的乡村建筑,主要沿五常港龙舟竞渡一线,满足节庆活动观看龙舟比赛的要求。
通过局部水塘的串联、沟通,既满足地块内部水上交通的环线组织,形成开合有序的水上游线,又保证与西溪湿地公园其他功能区块的交通联系。
河渚觅渡区块在文化内涵上,重点体现农耕文化、渔耕文化,体现乡村郊区的诗境、画境。
第三章:项目投资收益分析一、成本构成(一)总体投资西溪湿地占地11.4平方公里,总投资预计88.14亿元。
一期一期工程占地2.63平方公里,投资15亿元。
二期二期湿地公园的面积将增加4.89平方公里,总体投资超过30亿元。
三期三期工程占地面积3.15平方公里,预计总投资43.14亿元。
其中三期工程直接费用20.6亿元,其中“前府后园”式的洪园、五常民俗村、西溪名园、风情水街、秋雪庵湿地文化区等工程费用合计8.22亿元,多层(高层)公寓安置10.03亿元;征地拆迁费用17.64亿元;建设管理费及其他1.715亿元;基本预备费3.196亿元。
(二)拆迁安置西溪湿地拆迁规模较大,三期回迁户共涉及2600户,安置约18000余人,回迁安置面积共达300万平方米。
一期西溪湿地农转居多层公寓一期(蒋村花园和西溪花园一期)回迁户涉及王家桥、包建村、周家村、深潭口村、三深村和东岳等,共有747户,安置3370余人,共计交房1642套住宅,其中蒋村花园为962套,西溪花园为680套,回迁安置面积共达16.8万平方米。
二期西溪湿地国家公园二期综合保护工程需征用土地7500余亩,配套项目需征用约1600余亩,需拆迁农户约1836户、企事业53家,拆迁总面积约83万平方米,涉及蒋村乡11个村(社区),三期西溪湿地三期工程作为拆迁力度最大的一期工程,加上工程配套发展区块和农居安置区块,共涉及农户1701户,常住人口近7000人。
规划建设动迁农户安置的多高层公寓共有6处,总建筑面积将达到200万平方米,建成后可安置2万人。
原三期湿地范围内79万多平方米的民居、企业等建筑被拆除,还绿还塘;50年以上历史的历史建筑则“应保尽保”,修复、改造建筑12.95万平方米,再现了高庄宸迹、河渚听曲、曲水寻梅等人文景观。
二、收益分析《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报告》结果显示,西溪湿地国家公园每年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1.32亿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