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月光曲 教案设计(文本+表格共2篇)【六上部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文本式+表格式(共2篇)

22 月光曲

1.学习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谱写、钢琴、幽静”等词语。

2.抓住重点段落,想象《月光曲》所描绘的景象,并背诵课文第9自然段。

3.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联想的表达作用,并学习作者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

4.学习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的善良美好的品质,并通过欣赏《月光曲》,让学生感受音乐之美,陶冶情操。

重点

1.想象《月光曲》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联想的表达作用,并学习作者运用联想和想象的写作方法。

2.学习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的善良美好的品质,并通过欣赏《月光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体会艺术之美。

难点

学习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的善良美好的品质,体会贝多芬为穷苦人民造福和自身不向命运低头的高尚人格。

1.字词教学

通过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幽静、纯熟、清幽、霎时间、波涛汹涌、陶醉”等词语。如:“幽静”可以结合课文情景和相关情境的图片来理解,并对“幽静”与“清幽”这组近义词加以区别,来体会作者用词的严谨妥当。

2.阅读理解

主要采用朗读、默读、概括、圈画、想象等学习方法,从人物的言行中体会人物丰富的心理和情感,从而深入探究贝多芬弹了一曲又一曲的原因,感受音乐家对穷人的同情和对音乐的热爱。最后,通过品读文中描绘的《月光曲》的情景,感受音乐给兄妹俩带来的幸福和快乐,进一步激起学生对大音乐家的敬意。

3.习作运用

通过课文第9自然段,学习作者由音乐联想到海面、月光、微云等景物;再由海面、月

光、微云等景物经过想象,构成了由三幅画面组成的明月升起的绮丽画面这样的表达方法。从而感受音乐的魅力,真正做到将联想和想象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去。

1.预习提纲

(1)通过查字典了解8个生字的读音及它们的正确写法;通过查字典等方法理解“幽静”“纯熟”“波涛汹涌”等新词。

(2)收集课文主人公贝多芬的相关资料,了解他的作品。

(3)借助查阅资料初读,读懂课文内容。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本课8个生字,并掌握“谱写、钢琴、幽静”等词语。

2.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大意。

3.感受音乐家对穷人的同情和对音乐的热爱。

一、专心致志听乐曲,画像名言识伟人

1.播放音乐《致爱丽丝》,让学生静静聆听。

师:知道这首曲子的曲名和作者吗?你对贝多芬有哪些了解?简单的说一说。

2.贝多芬的资料及他的画像和名言。

师:贝多芬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家,他对穷苦人民非常同情,曾经写下这样的话:(学生齐读)“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我该是多么幸福。”

师: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他凭着自己顽强的意志,为世人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乐曲。其中有一首非常著名的曲子叫《月光曲》,相传这首曲子的谱成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

(板书:课题——22.月光曲)

(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一门学科,这一环节多媒体的运用能有效地拉近学生与

文本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课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学知识越接近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所以从一首耳熟能详的《致爱丽丝》导入,更能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课件出示: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2.请学生快速阅读课文,通过借助资料等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

3.课文围绕《月光曲》写了哪些内容?

2.学生自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读效果。

(1)生字词。

课件出示:

pǔ lái yīn mánɡ

谱莱茵盲

chún jiàn lǚ táo

纯键缕陶

①指认生字。(去拼音认读)

②提醒学生注意“幽”字笔顺。

③词语理解(课件出示课文词语)。

课件出示:

谱写钢琴幽静断断续续茅屋烛光失明纯熟清幽琴键景象陶醉

(2)学生交流理解词语。

①“幽静”:可以结合课文情景和相关情境的图片来理解(课件出示幽静的小路图片);

②“清幽”:与“幽静”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静”,而“清幽”侧重于清。

【设计意图】

学习语文的重要任务是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丰富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散思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由此可见词语教学是为阅读奠定基础,为儿童阅读扫清障碍,而阅读是积累词语、发展语言

能力的重要途径。

(3)交流汇报:课文围绕《月光曲》写了哪些内容?

预设:课文主要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围绕《月光曲》,文章写了哪些内容?(交流汇报)。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简单介绍了贝多芬并点明他创作《月光曲》的故事是一个传说;

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叙述了贝多芬走进房屋,为穷鞋匠兄妹俩演奏;

第三部分(第8、9自然段)描写了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的情景;

第四部分(第10自然段)讲了贝多芬奔回客店,记录曲子。

(4)总结:在一个幽静的夜晚,小镇上的一对兄妹激起了音乐家贝多芬的灵感,创作出了著名的钢琴曲《月光曲》。下节课,我们再来好好地、仔细地欣赏这一名曲!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体会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

2.想象《月光曲》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联想的表达作用,并学习作者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

3.学习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的善良美好的心灵,并通过欣赏《月光曲》,让学生感受音乐之美,陶冶情操。

一、复习旧知入文本,解读词语明心境

1.过渡:上节课让大家摘抄与月亮有关的词语,现在咱们听写一组与月亮有关的词语。提笔即练字,请规范、工整、快速地书写。

(待学生听写完成后,用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

披上银纱格外清幽微波粼粼洒遍银光越升越高穿过微云

2.师生齐读词语,走进文本指名学生朗读。

师: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

预设:我仿佛看见皎洁的月光正照耀着大海,海上银光闪闪。

师:这就叫微波粼粼,洒满——(银光)

预设:我仿佛看见大海起风了,浪花老高老高、雪亮雪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