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月光曲 教案设计(文本+表格共2篇)【六上部编】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22.月光曲》优秀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22.月光曲》教学设计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本篇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作者借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既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又表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才华,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
课文语言优美,感情丰富,意境优雅,适宜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训练的好材料。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月光曲》原名《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贝多芬在1801年创作成功,是一首享誉世界的名曲。
《月光奏鸣曲》是贝多芬为献给自己第一位恋人,并欲娶之为妻的桂齐雅蒂女伯爵创作的。
然而当时他们已分手,贝多芬也正经受着失恋和耳疾带来巨大的痛苦,曲子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完成的。
《月光奏鸣曲》中包含着贝多芬至深的感情,是失聪的音乐家用心和灵魂谱写而成。
琴音轻推慢陈,如倾泻一地的月光,缓缓移至心房,照亮了那些许久不曾碰触的角落,勾起回忆联翩。
月光奏鸣曲一共分为三章。
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清幽()恬静()照耀()陶醉()苏醒()阅读能力大提升二、阅读下面的段落,完成练习。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
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的地方升起来。
()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
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的大海。
1.按原文填空。
2.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句是()①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②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22 月光曲》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22 月光曲》教案【教材分析】:《月光曲》是一篇意境优美的课文,熔传说、美景、深情于一炉,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既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又表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才华,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
学生通过对《伯牙鼓琴》的学习,初步体会到了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那么,学习本课之后,相信学生对音乐艺术会多一份了解,感受也会更深一层。
对于《月光曲》的内容、意境及表达的情感,作者是以生动的文字,借皮鞋匠的联想表达出来的,所以在教学中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文本阅读。
在阅读的过程中引领学生抒发自己的感想,在研读的过程中引领学生再现贝多芬与穷鞋匠兄妹鲜明的人物性格,进而充分领略文本中蕴含的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
【教学目标】:1.会写9个生字,重点理解“谱写、幽静、霎时、陶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反复朗读第9自然段,想象描绘的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再背诵下来。
3.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
4.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两者结合的作用。
【教学重点】: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出《月光曲》的,以及在创作过程中贝多芬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教学难点】:理解贝多芬感情变化的原因。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谱、莱、茵”等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谱写、著名、断断续续”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课时重点】1.读写并积累、运用生字新词。
2.自学课文,理清文章层次;初步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播放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引导学生谈感受,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引领他们步入音乐艺术的天地。
《月光曲》(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月光曲》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本内容,领悟月光曲背后的美丽故事。
2.增加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了解文化背景。
3.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想象力,体验文学艺术。
4.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概括归纳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文本深层意义,先情感认知,再理性思考。
2.掌握文学阅读方法,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之间寻找合理结合点。
教学难点1.提高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内化文化内涵,树立文化自信。
2.将跨学科的文化、艺术、音乐、哲学知识有机融合,构建综合性思维体系。
三、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10分钟)通过投影,播放月光曲钢琴演奏视频,展示钢琴韵律优美的旋律和伴音。
拉近学生心理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导入”(15分钟)引导学生阅读《月光曲》的课文导言,明确引导阅读的目的、方法和态度。
学习搜索文本关键词的方法。
3. 理解“月光曲”的意义(30分钟)阅读课文内容,寻找月光曲的内涵和背后臻美故事。
鼓励学生自由联想,探究月光曲的象征含义,体验文本美感。
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了解月光曲源远流长的文化寓意,感受文化的重要性。
4. 综合巩固(20分钟)分组小讨论,梳理文中月光曲所表达的思想,在组内进行交流,促进思想、语言沟通和知识交流。
5. 课堂总结与设计课外作业(15分钟)请同学总结教学内容,回答出现的问题。
本课程的课后阅读推荐阅读李叔同《为了忘却的纪念》,体验文化价值。
四、教学工具1.课件2.投影仪3.音频播放器和音频文件4.乐器5.电子词典五、教学评估1.通过学生的课堂发言和小组讨论情况进行评估。
2.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和课外阅读完成情况。
3.考试。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月光曲》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月光曲》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谱写、钢琴、幽静”等词语。
2、抓住重点段落,想象《月光曲》所描绘的景象,并背诵课文第9自然段。
3、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联想的表达作用,并学习作者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
4、学习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的善良美好的品质,并通过欣赏《月光曲》,让学生感受音乐之美,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1、想象《月光曲》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联想的表达作用,并学习作者运用联想和想象的写作方法。
2、学习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的善良美好的品质,并通过欣赏《月光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体会艺术之美。
教学难点学习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的善良美好的品质,体会贝多芬为穷苦人民造福和自身不向命运低头的高尚人格。
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通过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幽静、纯熟、清幽、霎时间、波涛汹涌、陶醉”等词语。
如:“幽静”可以结合课文情景和相关情境的图片来理解,并对“幽静”与“清幽”这组近义词加以区别,来体会作者用词的严谨妥当。
2、阅读理解主要采用朗读、默读、概括、圈画、想象等学习方法,从人物的言行中体会人物丰富的心理和情感,从而深入探究贝多芬弹了一曲又一曲的原因,感受音乐家对穷人的同情和对音乐的热爱。
最后,通过品读文中描绘的《月光曲》的情景,感受音乐给兄妹俩带来的幸福和快乐,进一步激起学生对大音乐家的敬意。
3、习作运用通过课文第9自然段,学习作者由音乐联想到海面、月光、微云等景物;再由海面、月光、微云等景物经过想象,构成了由三幅画面组成的明月升起的绮丽画面这样的表达方法。
从而感受音乐的魅力,真正做到将联想和想象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去。
课前准备:1、预习提纲(1)通过查字典了解8个生字的读音及它们的正确写法;通过查字典等方法理解“幽静”“纯熟”“波涛汹涌”等新词。
(2)收集课文主人公贝多芬的相关资料,了解他的作品。
(3)借助查阅资料初读,读懂课文内容。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教案第【2】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本课8个生字,能掌握“谱写、蜡烛、清幽”等生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背诵第九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合作探究等方法,学习作者在写实中融入想象的手法,品味文章关键的字、词、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中传达出的贝多芬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对穷苦劳动人民的关怀,进而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品味文章的优美语言,理解文中关键词句的含义。
【难点】体会贝多芬对穷苦劳动人民的关怀,感受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任务导向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四、教学准备音乐名曲《月光曲》、ppt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导入部分,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贝多芬的.名曲《月光曲》,让学生沉浸在钢琴曲美好的氛围之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屏幕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读,教师范读,为同学正音)2.学生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内容,思考:《月光曲》是如何谱成的明确:贝多芬为盲姑娘弹奏两首曲子,第二首是在贝多芬有感于盲姑娘是自己的知音的情况下,即兴创作的,遂成《月光曲》。
3.播放《月光曲》,让学生结合课文谈自己的感受。
明确: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自由谈感受。
(三)以句带篇,深入研读1.赏析重点句子(1)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
”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这段文字是语言描写,用兄妹之间的对话,生动传神地表现出兄妹俩相依为命的真情,同时,也表现了妹妹的善解人意以及对音乐的热爱,为后文写贝多芬两次为她弹奏奠定了基础。
)(2)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谈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谈一首吧。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优秀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优秀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月光曲》创作的经过,理解贝多芬是个同情、热爱人民的音乐家,熟读直至背诵第九自然段,感受音乐的美妙。
2、理解“幽静、驻足、倾听、纯熟、激动、安详、陶醉”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3、继续练习标画重点词句,练习品词品句。
4、认字8个,写字7个,继续练习摘录笔记独立识字。
教学重点:1、了解《月光曲》创作的经过,理解贝多芬是个同情、热爱人民的音乐家。
2、熟读直至背诵第九自然段,感受音乐的美妙。
教学难点:1、理解“幽静、驻足、倾听、纯熟、激动、安详、陶醉”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2、了解《月光曲》创作的经过,理解贝多芬是个同情、热爱人民的音乐家。
教学准备:1、贝多芬的资料。
2、奏鸣曲《月光曲》。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瞧,你们一个个坐得多有精神呀!老师相信,今天的你们,一定是最棒的。
对自己有信心吗?非常好!俗话说:水是故乡甜,月是故乡明。
每年的`八月十五中秋节,那皎洁的月光总能引起人们无限的情思,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就曾写下一首和月光有关的古诗--《静夜思》,你们能把它朗诵出来吗?听了你们的诵读,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这样的画面:月光如水,轻轻地洒在床前;诗人站在窗前思念着远方的亲人。
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习一篇和月光有关的课文--《月光曲》(教师板书,学生回答)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二、初步感知,学习新课在二百多年前,德国有位音乐家叫贝多芬。
他谱写过许多著名的乐曲,《月光曲》就是其中的一首。
那么,这首《月光曲》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91页,齐读第一自然段,并说说从第一自然段当中你知道了什么讯息。
学生交流有关贝多芬的资料,教师相机补充,并进行小结。
贝多芬资料: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距法国不远的小城-波恩,是伟大的德国作曲家、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被世人尊称为“乐圣”。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优秀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优秀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券,理解部分词语及课文第二段第一部分,回答课后第1题D小题。
2、初步感受《月光曲》美的境界,感受音乐家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1、回答课后1题的第1小题。
2、感受《朋光曲》美的境界,感受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月光曲》音乐带、投影、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引题听说咱们五(1)班的同学都很喜欢听音乐,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著名的钢琴曲《月光曲》,谁来告诉大家它是谁创作的?介绍一下贝多芬。
二、新授:1、不过,今天老师不是上音乐课,而是上有关《月光曲》的课文。
出题、读题:17、月光曲。
先请大家闭上眼睛,一起来感受一下音乐的境界。
听《月光曲》后:在音乐声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2、刚才,同学们都把自己感受到的描绘得如诗如画,那么,课文又是怎么来描写的呢?请找出来自己读读,仔细体会一下。
(他仿佛看到了大海?)(1)你读懂了什么?霎时:极短的一点时间。
这部分由内容是曲目所表现出来境界,表现在音乐的旋律上该怎么去体会?(曲调是一下子转入澎湃激昂的?这中间是不是有个过程?乐曲开始是轻而舒缓,后来是澎湃激昂。
)(2)师小结:边出图(3)指名读(评议),师范读(伴音),自由读(你认为读得好的可站起来读),齐读。
(4)试说,结合出图。
3、这么优雅动听的曲目,贝多芬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呢?这其中还有着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呢?4、听录音、看课文(29节)要求:(1)注意生字、多音字、注音,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思考:传说主要讲了什么?贝多芬共弹了几首曲目?反馈:(1)正音、提出不理解的词。
(2)回答两个问题。
(板书:听到琴声,看到兄妹,遇到敌意)5、传说中,贝多芬并不认识盲姑娘,那他为什么要给盲姑娘弹曲目?你是怎么看的?(生答)再看看课文有关段落,划上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或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找到了什么?)(1)读议:一天夜晚,、、、、、、弹的正是他的曲目。
部编版六年级上第22课《月光曲》教学设计
第22课《月光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谱、莱、茵、盲、纯、键、缕、陶”本课的生字,正确规范书写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2.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体会《月光曲》创作的背景,理解《月光曲》的内容。
4.学生能够了解贝多芬是个同情、热爱劳动的人民音乐家。
【教学重点】1.认识和会写课文中的字、词。
2.学生能够了解贝多芬是个同情、热爱劳动的人民音乐家。
【教学难点】1.体会《月光曲》创作的背景,理解《月光曲》的内容。
2.学生能够了解贝多芬是个同情、热爱劳动的人民音乐家。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播放《月光曲》。
同学们,你知道这首曲子是谁创作的吗?回答:贝多芬那么,贝多芬是怎样创作这首曲子的呢?让我们从课文《月光曲》中寻找答案吧。
出示课题:月光曲二、讲授新课(一)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要求:(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要求认读的生字:Pǔlái yīn máng chún jiàn lǚtáo谱莱茵盲纯键缕陶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2)课件出示生字组词。
(3)开展读字游戏:开火车读3.识字方法盲:会意字。
亡:表示失去。
目:表示眼睛。
会意字,表示眼睛失明。
4.多音字曲qū(弯曲)(委曲求全)qǔ(歌曲)(曲不离口)(1)这首歌曲(qǔ)节奏感很强,很多人都喜欢听。
(2)他的人生非常曲(qū)折,人们都非常同情他。
弹tán(弹琴)(弹奏)dàn(子弹)(弹弓)(1)子弹( dàn )打中了他的腿,鲜血立刻流了出来。
(2)姐姐从小学钢琴,现在弹(tán )得一手好钢琴。
5.词语释义(可以多种形式,借助语境,引导学生理解词意)传说:有关某人、某事或某地的一整套传闻。
六年级语文上册《月光曲》教案6篇 部编六上《月光曲》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月光曲》教案6篇部编六上《月光曲》教学设计下面是分享的六年级语文上册《月光曲》教案6篇部编六上《月光曲》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
六年级语文上册《月光曲》教案1一、导入新课读课题,你觉得《月光曲》应该是一支什么样的曲子?从名字猜想我们心中最大的期待是什么?听一听。
咱们今天是语文课,我们语文课首先要从语言文字中听出音乐来,浏览课文,从什么地方你可以听到月光曲的旋律。
二、细读课文自由读9自然段,你从课文中听出了月光曲怎样的旋律。
她好像面对这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指名读。
齐读,一二两句。
读初平和、舒缓的旋律。
范读:月亮也越升越高,穿过一律一律轻纱似的微云。
听出音乐正在向高潮发展。
你还听到了什么样的乐曲。
激动人心的。
情绪高涨的。
我是从“忽然……”听到的。
读。
板书:旋律舒缓起伏激越齐读。
读初令人振奋的旋律。
(是令人振奋吗?)指读第九自然段。
从文字中听出了月光曲旋律的变化,听得对吗?让我们来听一听。
在这段话前还有一句话,皮鞋匠静静地听着,咱们不是皮鞋匠,但也要静静地听。
播放音乐。
(这时候不要介绍乐章,让学生静静地听,就不要打断学生)有同学笑了,为什么笑?为我们鼓鼓掌。
我们都有一双音乐的眼睛,我们听出了音乐的旋律,音乐的旋律都是表达的作者的情感。
让我们走进作者的创作中去,自读第二自然段,让我们来体会贝多芬创作的过程,创作的心情。
小路上。
心情很放松。
他的心情很平静。
仔细读第二小节,你就能体会到不同的心情。
抓关键词语。
谈感到欣慰,因为人家谈得是她的曲子。
从幽静体会到平静。
高兴,因为他的曲子被广泛的流传了,在这么僻静的地方都能听到他的曲子。
带着这样愉快的心情,走进了小屋。
有句话说,弹琴知音,谈话知心。
你能通过他们的谈话知道他们的内心吗?他们很想弹好这首曲子。
读一读,在哪儿知道的?很想听到贝多芬亲自弹奏。
有点无奈。
这个哥哥比较难受,因为他不能满足妹妹的愿望。
指读哥哥说的话。
沮丧的心情。
因为小姑娘很想听听。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月光曲》教学设计模板(通用5篇)
部编版六班级上册语文《月光曲》教学设计模板(通用5篇)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方案、写方案、写教案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力量,下面是我整理的《部编版六班级上册语文《月光曲》教学设计模板(通用5篇)》,快快拿去用吧!部编版六班级上册语文《月光曲》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谱写、幽静、蜡烛、失明、纯熟、生疏、清幽、琴键、沉醉、糊涂、飞奔、记录、莱茵河、霎时间、微波粼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九自然段。
3、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体会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怜悯和爱,从而培育同学宠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并对同学进行美的教育。
4、体会写实和联想相结合的写法,初步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开放适当的联想,进展同学的想象力和规律思维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同学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出《月光曲》的,以及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难点:贝多芬的感情变化的缘由。
教学方法:诵读品尝,采访探究,音乐怡情教学预备:《月光曲》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哪些同学能自己读懂课文,读好以后能回答两个问题:《月光曲》是一首什么样的曲子,是谁写的?《月光曲》二、出示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谱写、幽静、蜡烛、失明、纯熟、生疏、清幽、琴键、沉醉、糊涂、飞奔、记录、莱茵河、霎时间、微波粼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九自然段。
3、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体会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怜悯和爱,从而培育同学宠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并对同学进行美的教育。
4、体会写实和联想相结合的写法,初步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开放适当的联想,进展同学的想象力和规律思维的力量三、出示自学提示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多读几遍,还可以和同桌沟通沟通。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教案模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教案模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教案模板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券”,理解部分词语及课文第二段第一部分,回答课后第1题D小题。
2、初步感受《月光曲》美的意境,感受音乐家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1、回答课后1题的第1小题。
2、感受《朋光曲》美的意境,感受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关于描写月光的词语你知道几个?生1:月光融融生2:月光皎洁生3:月光如水生4:《静夜思》这首诗中也写到了月光,“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评:这是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入手,建立了文本与语言积累的联系。
可谓精妙。
]师板书课题。
师:知道的真不少,今天咱们要学的这篇文章也和月光有关。
请同学们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师:贝多芬曾经这样说:“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
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这篇文章写的就是他与一对穷兄妺之间的故事,描述了他创作《月光曲》的经过。
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学习这篇文章,要着重思考什么问题?生1:文章写了他与穷兄妺俩的一件什么事?生2:是什么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生3:贝多芬在这首曲子里要表达自己的什么感受?生4:他的这种感受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产生的?生5:作者是怎样描写的?[教师与学生共同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学更注重学生的自我建构。
学生是充满好奇的,教师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让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自己创设问题情境,符合以学定教的新理念。
教师角色的改变,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必定能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发展。
]二、整体感知,畅谈所得师:同学们很善于动脑筋,下面请大家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心体会,看看自己能体会到什么,有什么疑问?生自由读。
师:读了文章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谁来谈一谈?生1:姑娘很喜欢贝多芬的曲子,很崇拜他。
生2:盲姑娘家很穷,她买不起音乐会的入场券。
生3:贝多芬是一位很善良的人,他对穷人有同情心。
生4:贝多芬演奏的曲子太好了,兄妺俩都陶醉了。
部编版(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月光曲》(教案)
22.《月光曲》教案【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8个生字,认识多音字“传”,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学会分辨事物和联想,背诵第九自然段。
3.能借助语言文字的描述展开想象,体会月光曲的内容、意境、情感的美。
4.学习作者运用联想描写事物的方法,体会贝多芬的善良和爱心。
【教学重点】体会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过程。
【教学难点】学习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谱”等8个生字。
2.指导学生在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教学过程】内容荣德基课件页码一、导入新课1.播放《月光曲》,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仔细听,你仿佛听到了什么?2.你知道这是谁谱写的什么曲子吗?3.板书课题:月光曲。
二、介绍贝多芬贝多芬: (1770-1827) 德国著名作曲家,是德国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之一,28岁起听力逐渐减退,至50岁时双耳完全失聪,但他却一直坚持指挥、创作。
贝多芬的主要作品有交响乐9部,钢琴奏鸣曲32部,钢琴协奏曲5部,小提琴协奏曲一部,弦乐四重奏16部等众多作品。
三、初读感知(1)(2)1.听范读。
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
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1)认读生字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谱写莱茵河盲目纯熟琴键一缕陶醉(重点指导生字,前鼻音“纯”;后鼻音“盲、涌”等。
)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指导读以下的词语:盲目纯熟一缕注意读准“盲、纯、缕”的字音。
(2)学习多音字:传(chuán zhuàn)练①读句子,找发现。
这是一个古老的传说,它的真实性已无法考证。
②读一读:传(chuán)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传(zhuàn) 。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教案第【1】篇〗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文中讲述了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作者借着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既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又表现了他的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
二、教学设计思想:本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思想,我是这样设计的:本课8个生字。
第一课时完成生字、词语的教学,把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的大意,并完成课后第四题的练习。
第二课时围绕课后思考题,抓住贝多芬的言行举动及感情变化,体会《月光曲》的创作过程及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
三、教学目标:a)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b) 抓住贝多芬的言行举动及感情变化,体会《月光曲》的创作过程及内容。
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
c) 感受贝多芬同情热爱贫苦人民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及感情变化。
2、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五、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
1、同学们,请听。
(播放乐曲《月光曲》)2、师:同学们,听过这首曲子吗它叫“月光曲”,是德国著名作曲家贝多芬即兴创作的。
贝多芬被公认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被世人尊称为“乐圣”。
关于这首曲子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呢。
(二、)请快速浏览课文一遍,想一想:这个故事先讲什么接着讲什么最后讲什么(随机板书:贝多芬、走近茅屋、弹奏一曲、即兴创作)(三、)谈话激趣:1、贝多芬作为大音乐家,到各地演出还到小镇上演出,并且无偿为穷苦人盲姑娘弹奏,弹了一曲,又弹一曲《月光曲》,这第二次弹奏的曲子是不是贝多芬早已谱写好的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生:从“花了一夜功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可以看出,他不是早已谱写好的。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示范课:《月光曲》教案+教学反思(特级教师)
《月光曲》教案(二)【教学内容】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教学目标】1.梳理课文内容,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过程;2.聚焦第九小节,理解画面与乐曲节奏的关系,了解并尝试用联想的方法写一写;3.体会贝多芬在创作乐曲过程中的情感变化,并理解这种情感;4.感受艺术创作的魅力。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畅谈理解1.引入、读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2.畅谈对《月光曲》的了解师:课文都已经读过了,我请三位同学用一句话说一说自己对《月光曲》的了解,可以是通过课文了解的,也可以是课外了解的。
二、概说曲中事用“贝多芬兄妹俩月光曲”三个关键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越读越美,初读能看到一段美丽的传说,再读能听到了一首美妙的钢琴曲,接着读能感受到一种美好的情怀。
这一段美丽的传说,你有没有读懂。
贝多芬、兄妹俩、月光曲,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美丽的传说。
三、联想曲中调(一)提出疑问读懂联想1.理出第九小节的三个部分(1)抛出问题,聚焦第9小节师:大家读一读课文,找一找使兄妹俩陶醉的这首曲子---《月光曲》的旋律和节奏是什么样的呢?哪个小节描写了这乐曲的旋律和节奏?(2)研读文本,理出画面变化师:这个小节里月光和海面是怎样变化的,请同学们用圈画关键词的方法梳理出变化来。
(3)故意质疑,引发思考师:这一小节明明写的就是海面和月光的变化,是兄妹俩看到的,大家为什么说是他们听到的乐曲的旋律和节奏呢?师:也就是说,他们耳朵里听到的是贝多芬弹的时而轻柔舒缓、时而明快有力、时而雄浑激荡的钢琴声,眼前出现了微波粼粼、风卷巨浪、波涛汹涌这样的画面,是吗?小结:文中写的月光和海面的变化并不是真实存在,而是兄妹俩在听贝多芬弹奏钢琴曲时产生的联想,对吗?2.指导朗读感受旋律师:既然从课文中读出了《月光曲》的旋律和曲调,我们再来读一读第9小节,尝试用语音语调来表现《月光曲》旋律的变化,你们自己先试一试。
(分三部分指导读完)师:现在我们把三部分连起来读一读,注意旋律的变化啊,看大家能不能让老师陶醉在读书声中。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优秀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优秀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他所具有的卓越才气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心。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初步学习分辨事物和联想。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配乐故事。
(同学初步感知课文。
)2、教师导入新课,出示课题:月光曲同学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师引导同学根据课文提出问题。
2、同学提出不同的问题。
3、教师梳理问题,总结出问题。
4、师让同学带着问题初读课文,并提出读书要求:⑴请同学们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考虑问题。
⑵课文中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自身解决。
⑶在老师规定的时间把课文读能读熟。
5、同学读课文并考虑问题6、同学课堂汇报交流,并自身解决问题。
7、教师适当引导、点拨,并加入正确引导。
三、重点段落分析1、教师置疑:贝多芬用音符给我们展示了怎样的画面?2、同学快速浏览全文,从课文中找出一段并读一读。
3、同学找出展现月光曲音乐内容的段落。
4、同学小声读文,边读边想,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5、和同桌先说说,哪些画面展现在你面前。
6、同学点击网页,欣赏美景。
7、用恰当的词语形容画面。
8、同学配乐朗读,体会月光照下大海不同变化。
(教师指导。
)9、同学点击网页,欣赏月光曲。
述说心情。
10、教师总结,四、音乐欣赏1、同学点击网页,搜寻钢琴曲欣赏。
2、生说感受,并把感受发布在网站的交流平台里。
3、师小结。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优秀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会书写“幽”,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幽静、断断续续、随便说说、陶醉等词语。
3.朗读课文,体会盲姑娘对音乐的喜爱及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
【教学重难点】体会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
【学习方法】联系上下句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学具】课件《月光曲》mp3【教学时间】第一课时一、配乐导入1.播放《月光曲》mp32.教师导语:同学们,两百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说:我的艺术应当只为贫苦人造福。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教案模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教案模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教案模板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理解月光曲。
2.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月光曲》创作的经过,理解贝多芬是个同情、热爱人民的音乐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抓住重点段,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景象,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1. 了解《月光曲》创作的经过,理解贝多芬是个同情、热爱人民的音乐家。
2. 学生能抓住重点段,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景象,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美好的音乐可以使我们的心灵受到美的熏陶和启迪,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月光曲》去感受音乐的魅力。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贝多芬吗?你对贝多芬有哪些了解生:自由谈。
总结: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大音乐家,他的传世作品有许多,其中有一首非常著名的曲子叫《月光曲》,关于这首曲子的谱成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了解这首曲子是怎样创作出来的。
(二)推进新课1、前提测评:(1)我会读:(开火车)(查字典)贝多芬入场券激动乌云仿佛微波粼粼安详(2)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齐声朗读第一段自由朗读,老师走一走,听听哪组声音最大)2、品读课文,感受贝多芬的人民性。
学习内容:自由读2----7自然段,然后思考一下问题。
(分角色朗读)(1)贝多芬在旅行途中经过小镇时听到了什么?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这样做?然后出示穷兄妹俩的对话,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感悟盲姑娘对音乐对生活的热爱,引起了贝多芬的同情。
①盲不娘说:“这首曲子真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得,哪有多好啊!”②哥哥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等我所作几双皮鞋,多挣点钱,一定给你买一张票。
”③盲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我会谈好这首曲子的。
六年级上册部编版《月光曲》教学设计2篇
六年级上册部编版《月光曲》教学设计4一、教学目标1、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感受《月光曲》美的意境,体会贝多芬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同情劳动人民的美好思想感情。
2、想象第9自然段所描绘的景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9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1、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体会他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心。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月光曲》的意境。
四、教学过程(一)、聆听音乐,感受《月光曲》的意境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初步了解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这一传说故事的内容,大家想不想听听这首著名的乐曲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美妙的乐曲中吧!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在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播放《月光曲》片段)2、请大家说说在你聆听音乐时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交流,对学生不同的感受都给予肯定。
)(二)、边听边画,表现《月光曲》的意境请同学们再次欣赏《月光曲》,边听边把你想象的画面简单地画下来,可以画一幅,也可以画几幅。
(指名几个学生画在黑板上)(三)、朗读品味,融入《月光曲》的意境1、播放课件,在音乐和画面的配合下,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诵课文第9节。
把学生带入诗一般的意境之中。
2、画面和音乐美吗?其实书本里描绘的更美,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第9节,找出写得美的词句,并想想美在哪里?3、全班交流4、这么美的景色,全是皮鞋匠亲眼看到的吗?从哪个词看出是他想象的?画出联想的句子5、指导感情朗读,读出大海的美,读出它的变化。
(当月亮初升时,要轻而舒缓;当读到“刮起大风,卷起巨浪”时,要加快速度和力度;当读到“皮鞋匠看看她妹妹”时,语气要转为平静。
)自由读——配乐指名读——齐读——朗诵(四)、回读全文,探究贝多芬的创作过程。
1、这么美的月光曲是怎么谱写成的呢?课文哪几节是写月光曲怎么谱写的呢?(2—10节)2、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课文2—10节,并想一想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教案范文(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教案范文(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教案范文第【1】篇〗设计意图:通过本课时的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感受语言文字带来的美感,同时了解乐曲的意境;并在感受贝多芬创作乐曲的经过中,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语感的培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坚强地面对生活的思想感情。
目标预设:1、学习课文的2——7自然段,了解贝多芬与兄妹俩的认识过程。
2、有感情地朗读第9自然段,了解月光曲的内容,感受月光曲的意境。
3、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感。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坚强地面对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第9自然段,了解贝多芬与兄妹俩的认识过程。
(难点)2、感受月光曲所表现地意境与贝多芬的心情变化。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地学习课文,与文本进行交流。
通过朗读来了解音乐中蕴含的意境,并通过读练结合,让学生知道贝多芬与兄妹俩的认识过程,和贝多芬在认识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流程:课前1、欣赏音乐:上课前,我们先来听一段乐曲。
2、听完这段乐曲,你想说些什么?(说得不错。
看来,你们是根据自己的在生活中的感受来理解这段乐曲。
)一、谈话导入1、谈话:知道刚才这首曲子是哪位音乐家创作的吗?2、简介贝多芬:(出示课件)内容:贝多芬简介:1770年生于德国,10岁首次举行公开演奏会。
12岁开始作曲。
50岁时两耳完全失聪。
1827年去世时才五十七岁。
我们刚才听的这首曲子,就是他在两耳失聪的情况下创作的。
3、导入:(1)、板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7课月光曲。
(板书课题)(2)、读题:一齐读过渡:这既是课题,又是曲名。
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习课文,还要感受月光曲。
二、学习2——7小节,了解月光曲的创作过程。
1、快速读2——7小节。
打开课文,快速读2——7小节,读完后想一想,这个练习该怎么做。
(课件出示)指名汇报(板书:走近走进弹曲)2、说话:(课件出示)用上“先……接着……然后……”,再加上上面的3个词语,来说说贝多芬是怎样认识兄妹俩。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教案范文(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教案范文(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教案范文第【1】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多种方式学习三轮对话,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 ,体会贝多芬创作过程中的情感变化。
2.借助语言文字,联系生活、绘制波形图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感受《月光曲》的美妙,背诵第9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走进贝多芬,把握文章内容1.轻柔的音乐,如同潺潺的细流,洗涤我们的心灵;激昂的音乐如同灿烂的阳光,照亮我们的心扉。
跟随子期领略了伯牙琴声中的恢弘气势,我们今天将要走进一首举世名曲——《月光曲》。
(板书:月光曲)2.生自由交流对贝多芬的了解,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适时补充介绍贝多芬的生平。
被誉为“交响乐之王”的贝多芬对贫苦的人民非常同情。
他曾说,“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
如果我能做到这点该是多么幸福。
”他的一生谱写了许多著名的乐曲,被广大人民所喜爱。
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贝多芬在莱茵河边遇到了谁?发生了什么故事4.抽生交流,师适时点拨。
设计意图提前补充相关背景资料,尽可能地开阔视野,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在学生初读的基础上,用问题支架帮助理清文脉,整体感知内容,培养概括能力。
二、体会情感变化,了解创作经过贝多芬究竟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月光曲》的呢?细读三段对话,体会人物情感。
(一)学习皮鞋匠和兄妹俩的对话,感受手足情深。
1.重点指导朗读“那该有多好啊!”“随便说说”。
2.结合生活经验,想一想自己在什么时候会说“那该有多好啊!”体会妹妹想听贝多芬弹奏的强烈愿望以及对音乐的热爱。
3.思考:妹妹真的是“随便说说”吗?体会妹妹既热爱音乐又善解人意。
(二)学习皮鞋匠和贝多芬的对话,感受贝多芬对兄妹俩的同情。
1.师生合作分角色读。
2.如果你就是贝多芬,此刻,你是怎么想的?3.结合贝多芬的名言“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
如果我能做到这点该是多么幸福。
”体会贝多芬对兄妹俩的同情,对底层人民的关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文本式+表格式(共2篇)22 月光曲1.学习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谱写、钢琴、幽静”等词语。
2.抓住重点段落,想象《月光曲》所描绘的景象,并背诵课文第9自然段。
3.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联想的表达作用,并学习作者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
4.学习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的善良美好的品质,并通过欣赏《月光曲》,让学生感受音乐之美,陶冶情操。
重点1.想象《月光曲》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联想的表达作用,并学习作者运用联想和想象的写作方法。
2.学习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的善良美好的品质,并通过欣赏《月光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体会艺术之美。
难点学习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的善良美好的品质,体会贝多芬为穷苦人民造福和自身不向命运低头的高尚人格。
1.字词教学通过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幽静、纯熟、清幽、霎时间、波涛汹涌、陶醉”等词语。
如:“幽静”可以结合课文情景和相关情境的图片来理解,并对“幽静”与“清幽”这组近义词加以区别,来体会作者用词的严谨妥当。
2.阅读理解主要采用朗读、默读、概括、圈画、想象等学习方法,从人物的言行中体会人物丰富的心理和情感,从而深入探究贝多芬弹了一曲又一曲的原因,感受音乐家对穷人的同情和对音乐的热爱。
最后,通过品读文中描绘的《月光曲》的情景,感受音乐给兄妹俩带来的幸福和快乐,进一步激起学生对大音乐家的敬意。
3.习作运用通过课文第9自然段,学习作者由音乐联想到海面、月光、微云等景物;再由海面、月光、微云等景物经过想象,构成了由三幅画面组成的明月升起的绮丽画面这样的表达方法。
从而感受音乐的魅力,真正做到将联想和想象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去。
1.预习提纲(1)通过查字典了解8个生字的读音及它们的正确写法;通过查字典等方法理解“幽静”“纯熟”“波涛汹涌”等新词。
(2)收集课文主人公贝多芬的相关资料,了解他的作品。
(3)借助查阅资料初读,读懂课文内容。
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本课8个生字,并掌握“谱写、钢琴、幽静”等词语。
2.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大意。
3.感受音乐家对穷人的同情和对音乐的热爱。
一、专心致志听乐曲,画像名言识伟人1.播放音乐《致爱丽丝》,让学生静静聆听。
师:知道这首曲子的曲名和作者吗?你对贝多芬有哪些了解?简单的说一说。
2.贝多芬的资料及他的画像和名言。
师:贝多芬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家,他对穷苦人民非常同情,曾经写下这样的话:(学生齐读)“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
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我该是多么幸福。
”师: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他凭着自己顽强的意志,为世人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乐曲。
其中有一首非常著名的曲子叫《月光曲》,相传这首曲子的谱成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
(板书:课题——22.月光曲)(学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一门学科,这一环节多媒体的运用能有效地拉近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课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学知识越接近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
所以从一首耳熟能详的《致爱丽丝》导入,更能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课件出示: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2.请学生快速阅读课文,通过借助资料等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
3.课文围绕《月光曲》写了哪些内容?2.学生自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读效果。
(1)生字词。
课件出示:pǔ lái yīn mánɡ谱莱茵盲chún jiàn lǚ táo纯键缕陶①指认生字。
(去拼音认读)②提醒学生注意“幽”字笔顺。
③词语理解(课件出示课文词语)。
课件出示:谱写钢琴幽静断断续续茅屋烛光失明纯熟清幽琴键景象陶醉(2)学生交流理解词语。
①“幽静”:可以结合课文情景和相关情境的图片来理解(课件出示幽静的小路图片);②“清幽”:与“幽静”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静”,而“清幽”侧重于清。
【设计意图】学习语文的重要任务是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丰富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散思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由此可见词语教学是为阅读奠定基础,为儿童阅读扫清障碍,而阅读是积累词语、发展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
(3)交流汇报:课文围绕《月光曲》写了哪些内容?预设:课文主要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围绕《月光曲》,文章写了哪些内容?(交流汇报)。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简单介绍了贝多芬并点明他创作《月光曲》的故事是一个传说;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叙述了贝多芬走进房屋,为穷鞋匠兄妹俩演奏;第三部分(第8、9自然段)描写了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的情景;第四部分(第10自然段)讲了贝多芬奔回客店,记录曲子。
(4)总结:在一个幽静的夜晚,小镇上的一对兄妹激起了音乐家贝多芬的灵感,创作出了著名的钢琴曲《月光曲》。
下节课,我们再来好好地、仔细地欣赏这一名曲!第2课时课时目标1.体会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
2.想象《月光曲》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联想的表达作用,并学习作者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
3.学习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的善良美好的心灵,并通过欣赏《月光曲》,让学生感受音乐之美,陶冶情操。
一、复习旧知入文本,解读词语明心境1.过渡:上节课让大家摘抄与月亮有关的词语,现在咱们听写一组与月亮有关的词语。
提笔即练字,请规范、工整、快速地书写。
(待学生听写完成后,用课件出示)课件出示:披上银纱格外清幽微波粼粼洒遍银光越升越高穿过微云2.师生齐读词语,走进文本指名学生朗读。
师: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预设:我仿佛看见皎洁的月光正照耀着大海,海上银光闪闪。
师:这就叫微波粼粼,洒满——(银光)预设:我仿佛看见大海起风了,浪花老高老高、雪亮雪亮的。
师:这就叫浪花——(雪亮),接连——(涌来)师总结:同学们,通过朗读感觉词语,这样原本枯燥的文字就有了活力,就有了魅力无穷的形象。
让我们齐读一遍,再一次走进《月光曲》。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积累词语并不是局限于课后框定的几个字与词。
通过检查预习引导学生,从字词入手进一步熟悉文本,夯实语文学习的基础,同时感知文本,理清文章脉络,为品读文本做好铺垫。
这一复习环节,既温习了词语的朗读,又让学生凭借词语回忆了课文内容,还进行了语言概括能力和想象的训练。
二、一番对话遇知音,环环相扣解心意自由读课文,并思考阅读提示中的问题。
(课件出示阅读提示)课件出示:1.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2.贝多芬为什么弹曲子给盲姑娘听?3.为什么弹完一曲又一曲?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组合作,画出重点语句,并在旁做批注。
【设计意图】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既加强了读书的指导,又走进了文本。
让学生通过读——找——圈——议——悟,使学生深入文本,同时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
问题一:预设:学生找到课文第3自然段中兄妹俩的对话。
从对话中去感受他们对音乐的热爱,以及面对贫穷妹妹的善解人意。
(重点从“那有多好哇!”“不过随便说说”去体会盲姑娘想听贝多芬演奏的迫切心情和她的善解人意及对哥哥的劝慰。
)(课件出示对话)课件出示: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哇!”一个男的说:“是呀,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
”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设计意图】通过指名读、男女读、分组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来体会兄妹俩生活的凄楚和酸涩以及内心对音乐的热爱,更重要的是他们之间的互相体贴、互相爱护、手足情深的感情。
问题二:过渡:这一幕兄妹互相体贴的对话正好传入音乐家贝多芬的耳中,这位一心想为穷苦人民造福的伟大音乐家面对如此热爱音乐的妹妹怎能不感动呢?于是他推开门,轻轻走了进去。
为盲姑娘弹了一首曲子。
课件出示: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师:盲姑娘为什么激动?预设1:因为盲姑娘从纯熟的琴声中听出了弹琴的正是贝多芬本人。
预设2:因为她梦寐以求的愿望变成现实,盲姑娘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
读出盲女孩的激动。
问题三:贝多芬为什么愿意为盲姑娘再弹奏一曲呢?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提示学生:从妹妹双目失明和对音乐的热爱以及难以言表的激动中去思考)预设:盲姑娘的几句话使贝多芬十分激动,一个双目失明的姑娘,这么爱音乐,又这样懂音乐,贝多芬因他乡遇知音而激动,于是产生了要为她弹奏第二首曲子的想法,创作的激情油然而生。
【设计意图】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的纽带,因为学生只有在真正的蕴含着情感的语言文字中,才能读出感情;而读的过程正是学生正确理解文本,领会作者表达的过程,在读中体会贝多芬同情、帮助兄妹俩的高尚品质。
这种体验是心灵深处的,也是最长久、最深刻的。
过渡:就是在这样一个幽静的夜晚,在莱茵河旁的小镇上,在一间茅草屋里,著名的钢琴曲——《月光曲》就这样谱写成了。
接下来我们一起好好的来欣赏这首钢琴曲吧!三、示范朗读展画面,解读“联想”达曲意1.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诵课文第9自然段。
把学生带入诗一般的意境之中。
(播放课件,在音乐《月光曲》和画面的配合下朗读)2.画面和音乐美吗?其实书本里描绘的更美,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第9自然段,找出写得美的词句,并想想美在哪里?3.这么美的景色,全是皮鞋匠亲眼看到的吗?用“”画出实实在在的事物,用“”画出联想的句子。
4.指导感情朗读:(课件出示想象的句子,并给每一部分配上相关的图片)课件出示: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读出清幽、舒暖之感。
课件出示: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读出气势逐渐增强,曲调出现波折之感。
课件出示: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读出高潮的高昂激越。
自由读——配乐指名读——齐读——朗诵。
读出大海的美,读出它的变化。
【设计意图】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能使学生受到更真切的感染,使学生身临其境。
这个教学环节通过多媒体画面,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从而产生新的阅读期待,促使他们感悟文中的情和景,继而感受音乐的魅力。
体会联想的写作手法的妙处。
师:写文章的时候,如果既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得具体,又能恰当地加上自己的联想,文章的内容一定会更加充实,表达的情感也会更加深刻!不过,联想和想象必须建立在自己见闻的基础上,而且必须与主题相关,为主题服务哦。
四、升华情感艺术美,练习想象花齐放1.总结课堂,回顾课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