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专题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教案设计 3篇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教案设计篇1一、复习检查1、朗读《锄禾》。
2、用自己的话把《锄禾》这首古诗的意思讲一讲。
二、初读指导1、板书课题,领读。
农民什么地方值得人们同情呢?2、教师范读,领读。
(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收闲田农夫粟犹自由拼读,读准字音。
熟记、练写生字。
(2)指导朗读,注意多音字,重音和停顿。
(3)自由读课文,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三、精读训练1、教师介绍粟。
2、学生,弄懂“无”和“犹”的意思。
3、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的所以讲一讲。
同桌试讲,共同纠正。
结合讲解板书:春一粒秋万颗饿死4、检查试讲情况,指名讲解。
5、观察课本上的插图,说说图意。
6、为什么丰收农民还要饿死呢?7、对照板书练习背诵。
四、作业1、画去括号内不恰当的拼音。
2、解释。
3、诗句中“一粒”的“粒”表示(),“万颗”中的“万”表示()。
4、用自己的话讲《悯农》的诗意。
5、背诵《悯农》。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教案设计篇2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借助注解,理解诗句意思。
2、想象诗所描写的情景,体会诗的意境。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教师:诗文画面课件或挂图、怀旧音乐带、相关古诗。
学生:搜集思念家乡的古诗,古诗作者的情况。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一、学习第一首古诗《小池》(一)导入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从1册至今,我们已学过很多古诗,愿意把记得的古诗背一背吗?(抽学生背诵)这些古诗语言简洁,韵律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今天,我们将学习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古诗《小池》。
(板书课题)2?简介杨万里的情况。
3?老师出示挂图或课件,旁白:诗人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小池塘初夏时节的勃勃生机,表达出了对自然风光的一种喜爱之情。
(二)初读诗句,学生质疑1?自由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抽学生读,分组读,齐读。
3?再读诗句,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4?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注释讨论解决提出的问题,初知诗句大意。
古诗优秀教案设计(共12篇)
古诗优秀教案设计〔共12篇〕篇1:古诗优秀教案设计古诗两首优秀教案设计课前透视本课由《所见》《小池》两首古诗组成。
两首诗均为绝句,诗句内容简洁,语言通俗浅易,用词精准凝炼。
内容中情景交融,动静相宜,好比一个个镜头挪动交织成两幅行动逼真,清新秀美的夏天美景图。
从不同侧面表现夏天的情趣。
教学中应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的编写意图,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进面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妙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
一年级的孩子在学前就有一定的古诗积累,诗歌特有的韵文形式利于学生朗读,教材为诗歌选配的画面生动、形象,降低了理解和感悟内容的难度。
诗句中的文字注音,对于有一定自读才能的孩子来讲难度不大。
但教者应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以利于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感悟。
教学目的:1、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
会写“诗、林”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阅读才能,激发对祖国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在多形式的诵读中,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
信息资料:1、每个学生自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2、课文插图、《春江花月夜》古筝、绘画材料。
3、搜集整理以前读、背过的古诗。
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切入举偶:1、挖掘积累:小朋友们谁会背诵古诗?由朗朗背书声,营造学诗气氛,自然过渡,板书课题。
2、观察描绘:出示放大的'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
图中都画了些什么?是什么季节?你能把观察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在此根底上引入学诗。
看看古代诗人是如何描绘的?对话平台:学习古诗《所见》初读〔借助拼音,自读诗句,到达正确流利,培养识读才能。
〕1、出示诗句,让会读背的学生领读,老师相机指导。
2、抓住生字和难点音,强调读准。
如“所”读平舌音、“捕”的声母是“b而不是p”等。
3、自由练读,力求会背。
〔真实、扎实应是语文教学的不懈追求,启发学生领读,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经历,注重了资开发;抓住字词,扎实训练,夯实根底。
小学语文17-教案设计.古诗三首
小学语文17-教案设计:古诗三首一、教学目标1.学习三首古诗,掌握其基本意思;2.理解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3.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文学鉴赏力。
二、教学重点1.三首古诗的学习;2.修辞手法的理解;3.语感和文学鉴赏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古诗的背诵和理解;2.诗中修辞手法的辨析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古诗的内容和语言,帮助学生理解古诗中的修辞手法;2.听解法:播放古诗朗诵录音,帮助学生感受古诗的节奏和意境;3.朗诵法:让学生自己朗读古诗,提高其语感和语音表达能力;4.讨论法:引导学生就古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进行讨论,开展文学探究。
五、教学过程1. 热身(10分钟)播放音乐,让学生放松身心,进入教学状态。
2. 导入课题(5分钟)教师引入三首古诗的标题和作者,并让学生猜测古诗内容和主题。
3. 学习三首古诗(60分钟)(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者:唐代杜牧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讲解古诗内容和语言,介绍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如“胡虏”“匈奴”等形象化的借代手法。
播放古诗录音,让学生感受其中的语音表现和节奏,然后要求学生自己朗读古诗,加深理解。
(2)《湖上春晓》作者:唐代白居易燕子来时新社,梅花点点头。
惊莺百啭,凌波微步,罗衣翠袖,岸芷汀兰,涧户寂无人见。
散花飞蝶嬉嬉,独立当时,画屏有鸳鸯。
讲解古诗内容和语言,介绍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惊莺百啭”“凌波微步”等描写手法。
播放古诗录音,让学生感受其中的语音节奏和情感渲染,然后要求学生自己朗读古诗,加深理解。
(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宋代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小学诗词教案模板(共5篇)
小学诗词教案模板(共 5 篇)第1 篇:诗词教案《长歌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长歌行》,知道“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学习课文中的“葵”“羹”“煎”三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4、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过程:一、背诵古诗,激情导入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
中国的古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而中国诗歌就像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一直盛开在世界文苑之中。
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使我们领略诗中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大家曾学过不少古诗,那就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背诵下来吧!(先自由背,再指名背。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三首古诗。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介绍诗人1、三首古诗的作者分别是谁?哪个朝代的?(板书作者和朝代)2、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说说你对其中两位诗人的了解。
三、学习《长歌行》。
1、教师导入:我们曾经学过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古朗月行》,哪个同学能为我们背一背呢?(指名背)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这种形式的诗——《长歌行》。
2、(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全诗)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
3、学习向导:(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学习向导”)(1)读一读《长歌行》,想一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学习小组间展开交流。
(3)记下不懂的问题,画在书中,寻求同伴的帮助。
实在解决了的,在全班讨论交流。
(4)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汇报。
4、给足自学时间,指导学生按照“学习向导”进行学习。
5、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出示多媒体可见——全屏显示动画版的课文插图)出示《长歌行》动画插图,教师配乐朗诵,学生看、听、思考,这首诗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按照“学习向导”中问题的顺序,依次进行汇报,交流自学情况。
小学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古诗三首》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并背诵默写,理解字面意思,掌握重点字词含义(重点)。
2、学习古诗写作手法并能识别分析,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韵律美和意境美(难点)。
3、借助注释、插图和已有知识理解内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参与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提高合作探究与表达能力(重点)。
4、体会诗人情感,激发对古典诗词热爱,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点)。
二、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与三首古诗相关的资料,如诗人的生平、创作背景、诗词赏析等,制作成教学课件。
-准备古诗的朗读音频和视频,以便在课堂上播放。
-准备相关的教具,如黑板擦、粉笔等。
2、学生准备-预习三首古诗,借助注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查找有关诗人的资料,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一段古典音乐,如《高山流水》,营造出古典诗词的氛围。
2、提问学生对古典诗词的了解,如:“同学们,你们都读过哪些古典诗词呢?”引导学生回忆并回答。
3、教师引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小学六年级上册的《古诗三首》,这三首古诗都非常经典,它们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
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的世界吧!”(二)介绍诗人及创作背景1、教师依次介绍三首古诗的诗人。
-《浪淘沙(其一)》,介绍诗人刘禹锡的生平经历、所处时代的特点以及他的创作风格。
刘禹锡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他的诗风豪迈奔放,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境遇。
-《江南春》,介绍诗人杜牧的生平经历、所处时代的特点以及他的创作风格。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写自然景观和社会生活。
-《书湖阴先生壁》,介绍诗人王安石的生平经历、所处时代的特点以及他的创作风格。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他的诗风简洁明快,多反映政治改革和民生疾苦。
2、结合诗人的情况,介绍每首诗的创作背景。
-《浪淘沙(其一)》,创作于中唐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刘禹锡被贬谪,但他仍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小学古诗教案设计
小学古诗教案设计小学古诗教案设计(通用11篇)古典诗词语虽短,但意境却大,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美育的好题材。
下面是店铺精选的小学古诗教案设计,欢迎参考!小学古诗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理解诗的意思,了解秋天红叶的特点,体会诗人热爱秋天、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会背诵。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美的意境。
【教学难点】体会诗美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教学方法】诵读法【教学用具】PPT【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生思考,后交流。
)(教师肯定学生所说)因为有了春、夏、秋、冬,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奇妙、美丽的大自然。
但是秋天,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收获的季节。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的古诗《山行》。
【板题】:山行杜牧二、自主合作,读诗明意。
1、简介作者: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诗人。
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人。
有《樊川文集》。
与李商隐齐名,称“小李杜”。
杜牧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2、自由朗读,读到琅琅上口为止。
3、请生朗读,互相评价。
4、四人小组合作,利用文中的注释及词语手册,合作互助,逐字逐句理解诗文。
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或写下来。
5、小组汇报交流。
点拨:⑴山行:在山上行走(谁在山上行走)⑵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⑶寒山:深秋时节的山林(寒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称寒山,实指秋天的山)⑷斜:在这首诗中应读xié,意思仍当倾斜解释,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⑸白云生处与白云深处的区别:深:浓厚,浓郁;生:生出,存在。
(指有白云缭绕的地方,也说明那地方比较高。
)⑹坐:因为。
爱:真爱,留恋的意思。
⑺霜叶:经霜打过的枫叶。
枫林晚:傍晚时候的枫树林。
⑻红于:比更红——与“红如”区别。
五年级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五年级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古诗词。
2、引导学生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诗词的含义,感受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体会诗人的情感,领悟诗词所表达的主题。
2、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深入体会诗词的意境。
(2)帮助学生理解诗词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和节奏,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2、讲解法:对诗词中的重点词句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疏通文意。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词的主题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想象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描绘诗词所展现的画面,体会诗人的心境。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优美的古典音乐,展示一些古代诗词的书法作品,或者讲述一个与诗词相关的小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二)初读诗词1、学生自主朗读三首古诗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倾听老师的读音、节奏和语气。
3、学生再次朗读,同桌之间互相纠正读音和节奏。
(三)理解诗意1、学生结合注释,自主理解诗词的大意。
2、小组内交流讨论,对于不理解的词句,共同探讨解决。
3、教师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针对重点词句进行讲解。
例如,在讲解《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绿”字的妙处,让学生体会到诗人用词的精妙。
(四)体会诗情1、引导学生思考每首诗词所表达的情感。
2、让学生结合诗人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深入体会诗词中的情感。
3、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比如,在学习《秋思》时,可以让学生了解诗人张籍长期漂泊在外,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从而更好地理解诗词中那种深沉的乡愁。
(五)想象画面1、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诗词,在脑海中想象诗词所描绘的画面。
小学古诗教案(通用15篇)
小学古诗教案(通用1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古诗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古诗教案篇1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1.查阅有关词的资料以及三位诗人的生平和创作情况。
2.课文插图。
第一课时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由题入手,弄清题意1.板书课题。
2.自由读题,说说题意。
“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
3.出示插图,观察感受。
4.简介诗人及背景。
翁卷,南京诗人,一生未做官,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
反复诵读,弄懂诗意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
2.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平舌音。
3.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
4.组内轮读,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
5.全班交流,讲讲诗意。
品评朗读,感悟诗情1.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2.逐句品评,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
第二句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
“少”“才”“又”突出了劳作的繁忙。
3.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积累语言自学《四时田园杂兴》1.按照学习《乡村四月》的方法自学,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点拨。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4.背诵。
第二课时渔歌子激情导趣,理解课题1.教师有感情地吟诵《渔歌子》,请同学们听一听,想一想: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有什么区别?2.你知道什么是词吗?教师简介: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
也就是为曲所填的词。
(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优秀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多媒体展示与诗词相关的图片、音乐或视频,让学生在感官体验中进入诗词的意境。
-运用故事导入法,讲述诗人的生平趣事,引发学生对诗人及其作品的兴趣。
2.精讲精练,深入理解
-对每首诗词进行详细的解析,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和创作背景。
-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如填空、改写句子等,帮助学生掌握诗词中的重点词汇和修辞手法。
(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熟练地背诵《静夜思》、《登鹳雀楼》和《早发白帝城》三首古诗词,理解并掌握诗词中的生字词及重点词汇。
2.学生能够把握三首古诗词的主题和意境,分析并领会诗人表达情感的手法。
3.学生能够运用诗词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创意写作,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诗词学习基础,对诗词的韵律、意境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古诗词的兴趣日益浓厚,但部分学生对古诗词的深入理解仍存在困难。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1.学生对古诗词的朗读和背诵能力较强,但部分学生对诗词内涵的理解尚需加强。
2.学生在诗词创作背景、诗人情感把握等方面存在认知差异,需要教师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把握三首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尤其是《静夜思》中的思乡之情、《登鹳雀楼》中的壮阔景象以及《早发白帝城》中的旅途感慨。
2.诗词中重点词汇和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如对仗、夸张、拟人等。
3.学生在创意写作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诗词的意境和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文学素养,特布置以下作业:
小学五年级上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优秀教案
小学五年级上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背诵并默写《山居秋暝》、《望天门山》、《小儿垂钓》三首古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解析、感悟,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人情感。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简介《山居秋暝》、《望天门山》、《小儿垂钓》三首诗的作者及背景。
2.朗读与解析(1)学生自读三首诗,注意读音、停顿、情感。
(2)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感受诗句的节奏、韵律。
(3)解析诗句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
3.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就诗句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讨论,如“空山”、“新雨”、“悬壁”等。
(2)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分享学习心得。
4.感悟与拓展(1)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明原因。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诗句的感悟。
(3)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学习其他同类题材的古诗。
5.背诵与默写(1)引导学生分组背诵三首诗,注意纠正发音、停顿等。
(2)组织默写比赛,检查学生对诗句的记忆。
(2)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解析、感悟、拓展等环节,使学生深入理解了《山居秋暝》、《望天门山》、《小儿垂钓》三首诗的含义,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但在背诵与默写环节,部分学生还存在发音、停顿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一、导入新课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词,如《静夜思》、《春晓》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简介三首诗的作者及背景,如《山居秋暝》为唐代诗人王维所作,描绘了山中秋日的景色;《望天门山》为唐代诗人李白所作,描绘了天门山的壮丽景色;《小儿垂钓》为唐代诗人胡令能所作,描绘了儿童垂钓的情景。
小学古诗教学设计万能模板
小学古诗教学设计万能模板一、课程名称:(适用大部分课程教案)二、授课对象: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三、授课时间:45分钟四、授课教师:XX老师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掌握本课古诗的基本内容,理解诗句的含义。
(2)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朗读、默读、背诵和表达能力。
(3)提高学生对古诗中修辞手法和文学特点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3)通过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培养高尚情操。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
六、教学重占和难点1、教学重点:(1)古诗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2)古诗的朗读、默读、背诵和表达技巧。
(3)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文学特点。
2、教学难点:(1)对古诗中复杂句子结构的理解和分析。
(2)古诗朗读、默读、背诵的技巧。
(3)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感悟和审美能力。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1)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或生活实例引起学生对本课古诗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2)通过提问、悬念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相关古诗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知讲授(20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古诗的背景、作者及其创作特点,帮助学生了解古诗的文化内涵。
(2)逐句讲解古诗的句子结构、修辞手法和文学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句含义。
(3)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默读、背诵技巧,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3、合作探究(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古诗中的难点和重点,互相交流心得体会。
(2)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古诗的内(3)开展课堂互动,如角色扮演、古诗接龙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4、巩固练习(10分钟)(1)设计针对古诗知识点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关于小学古诗词教案6篇
关于小学古诗词教案6篇专题“小学古诗词教案”为你推荐以下内容。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小学古诗词教案。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没有写的老师就需要抓紧完成了。
只有提前备好教案课件,这样课堂的教学效率才能有大的提升。
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关于小学古诗词教案【篇1】两首古诗在内容上是有联系的,都是写童年生活的。
在学习课文时,既可以把两首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学,体会其内容上的相似之处,感悟童年生活因环境而不同,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又可以重点学一首,放手让学生自学其他一首。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所以两种教学设计都是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学《牧童》可以这样安排教学环节:一、介绍诗人,激发兴趣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
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
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
后来唐代暴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
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
相信通过这一段导语,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会被大大的激发起来,他们肯定会迫不及待想知道神仙写的诗会是什么样的,这时候我们要投其所好,赶紧进入第二个环节的教学。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这个环节主要通过三次朗读,达到对古诗的初步理解。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牧童》: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诗,正字音。
尤其注意“铺、蓑”的读音。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通过查字典,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
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
4、指名交流,适时点拨。
通过以上的三读,学生对这首古诗有了自己的理解,但是自己的这种理解到底准不准确,这时候需要教师适时的点拨,很自然的进入第三个环节的学习。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这个环节可以分四步进行:1、再读古诗,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可以与人合作。
原创小学语文古诗教案
原创小学语文古诗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古诗的特点和表现形式;•理解古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古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古诗的分类和代表作品;•古诗的欣赏和鉴赏技巧;•创作小学古诗的基本要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古诗的概念和基本特点,引起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步入主题(10分钟)教师分别介绍古诗的五言、七言和律诗的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形式的古诗,并举例说明。
3. 鉴赏古诗(15分钟)教师选取数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让学生品味其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并让学生形容自己的感受。
4.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讨论,讨论古诗的意境、主题、表达方式等。
5. 小组展示(10分钟)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讨论结果,并解释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6. 古诗创作(20分钟)教师指导学生创作古诗,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写一首古诗,并给予适当的提示和指导。
7. 交流分享(10分钟)学生将自己创作的古诗在班级内进行交流分享,互相欣赏和评价。
四、教学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创作的古诗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对古诗的理解程度、创作的能力和表达的情感等。
五、教学延伸在学生掌握了古诗基本知识和创作技巧后,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古代文化、历史和古典文学,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六、教学反思古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和实施,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分享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教学评价和反思中,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古诗词教案(合集15篇)
小学古诗词教案(合集15篇)小学古诗词教案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词,大体把握词意。
2.反复朗诵,品味用词的凝练,理解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词中所表现的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三词客”“八大家”分别指的是谁,大家知道吗?(“三词客”:苏洵、苏轼、苏辙;“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
)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朝词人苏轼的一首词《浣溪沙》,苏轼又叫苏东坡,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
他性格直率开朗,而政治道路不顺。
他写这首词的时候便是因“讥讽朝廷”被贬官至黄州。
下面我们看一下这首词的内容。
二、初读诗词,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读,借助注音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
2.指名读,生评价。
(注意读出节奏、情感)3.范读,齐读。
三、再读诗词,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词,并结合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其中的意思,小组成员间相互讨论帮助,然后请学生代表发言,大家共同补充完善。
(子规——杜鹃鸟;白发——代指老年人;黄鸡——代指时光流逝。
)2.再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词的内容。
(参考:词人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感悟到人生需乐观的哲理。
)3.交流对词意的理解。
(在蕲水的清泉寺游历,清泉寺面对着兰溪,兰溪的水向西流去。
山下兰草初生的幼芽正浸泡在溪水之中,松林间的沙路干净没有泥土。
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杜鹃的啼叫声。
谁说人生不能再回到少年时代?你看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奔流!不要在老年时感慨时光流逝。
)四、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1)词中有画,让我们轻轻地读读这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山下兰草初生的幼芽正浸泡在溪水之中,松林间的'沙路干净没有泥土。
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杜鹃的啼叫声。
)(2)这几句话写出了清泉寺怎样的特点?(优美的风光和环境)作者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哀怨惆怅)教师结语: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
小学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案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本课程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旨在通过古诗教学,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与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热爱之情。
古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与艺术价值。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略古诗之美,我们将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借助多媒体资源进行辅助教学、引导学生诵读感悟古诗韵味、组织小组合作探究以及开展拓展延伸活动等,以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准确、流畅地朗读古诗,并感受其韵律之美。
(重点)2、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深层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和意境,其中体会诗人复杂、含蓄的情感为难点。
(重点、难点)3、培养学生的古诗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重点)4、通过学习古诗中的写作手法,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尤其是能够在自己创作中灵活运用这些写作手法为难点。
(重点、难点)三、教学策略1、情境创设:借助音乐和画面营造古诗意境,激发兴趣。
2、诵读体验:反复朗读体会古诗韵律和节奏。
3、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与批判性思维。
4、拓展应用:通过比较阅读和创作加深对古诗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1、情境创设-在教室中轻轻播放轻柔舒缓的古筝曲,如《渔舟唱晚》,同时在大屏幕上展示一幅意境深远的山水水墨画。
画面中,山峦起伏,云雾缭绕,溪水潺潺流淌于山间,溪边有几间茅屋,屋前有一位老者正悠然自得地垂钓。
让学生轻轻闭上眼睛,静下心来,仿佛自己置身于这幅画中。
随着音乐和画面的引导,他们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悠扬的鸟鸣声,看到远处的青山绿水,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从而初步领略到古诗所蕴含的那种空灵、悠远的意境。
2、激发兴趣-教师提问学生:“在这幅画中,你们看到了什么?是那云雾中若隐若现的山峦,还是溪边垂钓的老者呢?听到了什么?是那清脆的鸟鸣,还是潺潺的流水声呢?又感受到了什么?是大自然的宁静,还是一种远离尘嚣的闲适?”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人教实验版五年级语文下册5《古诗词三首》教案
人教实验版五年级语文下册5《古诗词三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
2.理解三首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3.掌握古诗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三首古诗的大意,背诵并默写。
2.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把握诗的意境。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黑板3.生字卡片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向学生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三首古诗。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二)新课导入1.《春晓》(1)让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画面。
(3)讲解诗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句。
(4)让学生再次朗读,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5)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春晓》。
2.《村居》(1)让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感受诗的意境。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场景。
(3)讲解诗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句。
(4)让学生再次朗读,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5)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村居》。
3.《所见》(1)让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感受诗的韵律美。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画面。
(3)讲解诗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句。
(4)让学生再次朗读,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5)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所见》。
(三)课堂讨论1.让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明原因。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诗人的思想感情。
(四)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关注古代诗人的生活背景,了解他们的创作灵感。
2.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一首关于春天的诗。
(五)课堂小结2.强调古诗的重要性和学习的必要性。
(六)作业布置1.背诵并默写三首古诗。
2.课下查找关于春天的古诗,进行阅读。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三首古诗,让学生感受到了古典诗词的魅力,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在课堂上,我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古诗专题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小学古诗专题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识记本课7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
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词。
2.进一步了解宋词的有关知识。
3.借助字典和课后注释理解诗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词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4.想象诗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一篇短文写下来。
教学重点难点:
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和安排: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
身处童年,我们每天都在编织着美丽的故事。
这些故事饱含着我们的快乐、梦想和追求。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词三首》也真实地再现了多彩的童年生活。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牧童》和《舟过安仁》。
看看这几个孩子的身上是否有你们的影子。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牧童》。
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通过,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
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
3.指名交流,适时点拨。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四)想象诗境,悟其感情
1.教师有感情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发言,把所想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学生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诗人吕岩借写牧童悠然自得的生活,抒发了自己淡泊名利,追求自由自在的乡村生活的思想感情。
)
5.自由读诗,要求带着和诗人一样的.感情朗读。
6.练习背诵。
(五)总结学法,自读感悟。
1.总结学习方法:刚才我们通过初读诗句──了解大意──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悟其感情的方法学习了《牧童》。
请你用这种方法学习《舟过安仁》。
2.自读古诗,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诗,要求读准、读通,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词。
(2)指明学生读,正音。
(注意读准“篙、棹”)
(3)多种形式读诗,要求正确、流利。
(4)自学,看看能否弄清诗的意思,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特别提示:看图理解是好方法。
(5)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教师适时点拨。
3.再读感悟,体会诗境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全班交流,说说你所想象的画面。
要求:内容具体,人物形象生动。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写儿童的诗,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另外一首写儿童的诗。
和前一首诗有所不同的是,前一首《牧童》只写了一个小孩子,而这首诗中写了两个十分顽皮的小孩子。
你们想知道他们怎样顽皮吗?想,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杨万里写的《舟过安仁》(板书课题)
二、自读感知,理解诗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小组赛读,看谁把这首诗读得最准,最流利。
3.自读理解,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诗句、解决不理解的问题。
(老师巡回指导)
5.汇报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诗的意思。
三、再读感悟,以画悟情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小组内交流,互相说说你所想象的画面。
3.请学生描述画面,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请学生用彩色笔把想象的画面画出来,再把想对两个顽皮的孩子说的话写在下面。
(诗中两个孩子的顽皮举动,肯定会让学生有话想说,把这些话写下来,老师加以点拨就是思想感情)
5.汇报展示:用投影仪展示部分学生的画,并让学生加以解说。
(以伞借风力让船行驶,肯定是行不通的,但这种举动却反映了两个孩子的聪明和顽皮,同时诗人对两个顽皮孩子的喜爱和赞赏。
)
四、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五、拓展活动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儿童的诗,请读给大家听听。